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自主旅游时代,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更好的满足游客追求特色化、品质化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文旅厅及剧院的工作安排,2020年8月4日—5日,剧院党办主任董海珍、杂技团副团长吴群组成调研小组,先后考察了五原县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内蒙古抗战纪念园2个4A级景区。通过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等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景区基本情况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突破传统休闲农庄的打造手法,围绕“农耕”文化,运用创意手法,着力打造了农耕文化体验街、农耕文化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广场、绿色长廊、民俗活动互动区、农业大地景观、移民文化村、河套民俗文化村、黄河文化园、宇鑫温泉水世界、葵博园等农耕文化旅游景观等休闲项目,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休闲与观光、浪漫与体验的深度结合。
存在的问题:一是景区、景点均属于公益性质,全部免收门票,无收入来源,景区运行靠财政支撑,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作为4A景区,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等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吃、住、行、游、娱、购的产业链。三是景区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维护费用逐年增加。四是景区没有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之地方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难以保障。五、景区内缺少表演艺术的支撑,活力不足。
(二)内蒙古抗战纪念园
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与人民群众思想沟通的纽带,更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五原县县委县政府在红色旅游项目规划过程中,关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注重多产融合发展,在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和景区开发运营等方面逐见成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
内蒙古抗战纪念园是4A景区,五原县委县政府在以烈士陵园为中心,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在4A景区基础之上做出提升。结合展馆、牌楼、纪念碑、烈士名录墙、墓冢、展厅、骑马石雕、广场和地道等设施,打造军事文化体验、地道观光休闲运动、民俗、文化体验、农耕休闲体验等多个元素体验区。将总体定位为以乡村资源为本底,以抗战文化为特色,集红色研学、自然观光、民俗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红色参观游览与乡村风情旅游区。
存在的问题:一是运行经费不足。现园区每年运行费用需200万元,因设备老化运行费逐年递增,县财政困难,所以运转难度大。二是纪念馆内没有声光电设备,缺少展陈物品。抗战纪念馆在2017年建馆后,自建馆以来此项多媒体工程至今未做到全部设计和施工,展陈物品稀少、品种单一。三是内蒙古抗战纪念馆二楼与地道急需布展。由于资金紧缺,纪念馆二楼需装修并布展。四是烈士陵园区需维修。由于受地翘运动、盐碱渗透等影响,目前现状总体陈旧,急需进行维修改造。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
调研组认为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蒙古族文化为亮点,打造河套农耕文化体验区,构建满足可吃、可玩、可观、可乐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功能;二是针对观光休闲型大众游客,创新游憩方式,打造具备户外运动、民俗观光、康体健身、绿色休闲四项基本功能的体验区;三是以河套民俗文化村为核心,打造河套商业休闲带。
其次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的深加工解决的是客户的需求。曾有旅游专家讲过关于“后备箱”的故事:我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标准就是看游客的车的后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当地的土特产。用什么东西来装满他的后备箱呢?应季的农产品只能满足一时,别的时间怎么办呢?要满足游客旅游中“购”的需求,必须要有一些深加工的东西,把农产品变成礼品,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农村的传统手工业,如特色民俗产品、面人、竹筐、豆腐、榨油、酿造酱油等等,可以通过体验让游客参与制作,也可以做好卖给游客,既能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又能促进农民增收。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和乡村旅游本身所蕴含的生态诉求,生态建筑、新能源建筑在休闲农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在农村进行建筑改造,既要保存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与功能。有相当多的市民愿意为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支付更多的费用。民宿、农家院在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硬件设施,需要景区在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求方面多下工夫。
1.1日本模式
日本的都市农场务农旅游在国内外休闲农业模式中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的休闲农业模式也是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理念逐步转向回归自然,将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为一体,让游人体验原汁原味的农事乐趣[6]。日本观光休闲农业主要以城郊互动型的都市农业著称,以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务参与型为特色,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享受农业带来的乐趣,在农业公园里生活、生产、体验、休闲,真正的实现了体验农业,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位一体化管理。
1.2意大利模式
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主力军,称作“绿色假期”[3]。意大利的休闲农业是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新型生态环境相结合,提供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再将多姿多彩的意大利民风民俗以及其他特色社会文化融合到休闲农业中,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性体验活动,对意大利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假期”成为意大利人的新追求,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从管理到运作都非常到位,管理者们善于利用农村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满足现代人对于绿色休闲生活的各种追求。
1.3美国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旅游成为美国政府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和重点开发目标之一[7]。美国的休闲农业主要形式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有研究数据表明,美国近2/3的成年人在过去的3年中到美国农村地区旅游过,并且有90%的人是以休闲为目的。美国人比较倾向的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3种,即乡村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以休闲和体验或者教育为目的的农业休闲旅游。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是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美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美国城市郊区化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关键,决定了休闲农业必将成为城乡交流、互动的纽带。
1.4台湾模式
中国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都有差异。台湾的休闲农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自己的创意和情感不断地融入建设与经营中,彰显个性和追求[8]。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以乡村体验经济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坚持经营与生产并重,采用丰富多彩的营销策略,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据统计,台湾大概有1102家休闲农庄,平均每年的游客人数为4.5万余人/每个农庄,休闲农业的年总收益可达40多亿新台币。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9]。
1.5中国大陆模式
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与中国台湾不同,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城市发展较快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郊区。中国大陆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迥然不同,民族众多,而每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也大不相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具有各种特色,因此,造就了种类繁多、奇异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每年上海市大约有200多万人次涌向郊区体验休闲农业[10]。新农村是中国大陆建设的亮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和起点,发展起来的新农村建设型休闲农业,是具有大陆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1万余个休闲农业园区,150余万个农家乐,实现收益3000多亿元[5]。
2国内外休闲农业成功经验总结
2.1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下,相关国家和地区都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个专门的产业来管理,成立了服务组织和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在这些组织机构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1]。尤其是在欧美等一些国家,政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农业农村区域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出台了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农村和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县、州、联邦的各级政府都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美国农业部甚至还设有多项基金提供给合适项目的村庄和个人申请,政府对休闲农业的资助力度也很大。
2.2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
国外很多国家很早就非常重视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组织建设和行业自律,积极发展和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12]。如法国农会、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以及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订立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产品质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直到2004年才成立全国第1家观光休闲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 ——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协会无论从自身建设还是政府的扶持与管理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2.3培育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注重文化内涵
根据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可知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国外许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包括国内一些区域性休闲农业旅游景点都非常重视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教育与民俗等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因地制宜的设立旅游项目,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台湾很多休闲农庄从名字就能知道农庄的特色,主题非常鲜明,如“花开了农场”种植了大量珍贵的奇花异草与树木,农庄保持持续缤纷创意,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农村乐趣,不定期的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比赛[13]。
2.4采用适宜的供给模式
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采用了“农户+协会+政府”的模式,而不是单一的农户供给模式。农户是休闲农业供给的主体,企业和各种组织开始加入到休闲农业供给的主体行列中,积极推动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成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基地生产,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市场带动”的各方参与模式,三圣乡“五朵金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虽然海南岛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发展也初具雏形,但就整体而言,海南的休闲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管理欠佳,档次不高,没有鲜明的海南特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
海南的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慢,依旧处于自发状态,很多项目从立项初期就未进行实质性的和有效性的规划和设计,另外,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开展较快,但是规模很小,休闲农业分布散,无度开发利用现象突出,资源浪费严重。很多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管理政策,放任当地的农民和企业进行圈地运动,整个休闲农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3.2档次不高,特色不突出
海南虽然是旅游大省,但是休闲观光农业都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大多数为采摘园、观光园和农家乐的形式,创新不足,文化底蕴低,服务意识不强,档次也不够高,无法和其他地区休闲农庄媲美。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导致海南多民族、多风俗的特色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使得海南整个休闲农业不具备海南个性,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海南特色品牌的打造[14]。
3.3发展模式单一,规模小
发展模式的进步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海南休闲农业依旧处于单一的农民或企业供给模式,规模较小,活动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缺乏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协同运作,无法实现社会各界的资源共享,不能突出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魄力,发展模式的陈旧阻碍了海南休闲农业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学习,使得海南休闲目前还处于自给自足的滞后阶段。
4国内外成功模式和经验
对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应放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明确定位,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突破,不能只停留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上,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地区成功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和特色模式,以此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海岛休闲农业模式。
4.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目前,海南的休闲农业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其主要的原因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经营者对科学、系统规划的认识不够,既不进行勘察,也不论证,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海南休闲农业应该充分体现政府的意志,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首先,海南省政府可以明确规定海南全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方向和规划、土地的使用、管理体制等[15],而且加大对休闲农业产业的专项资金支持,针对休闲农业产业设置专项经费,并集中在风险大、回收期长的项目,同时在政府层面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与企业、当地农民紧密联系,形成多元化的共同发展模式,扩大休闲农业发展规模。
4.2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
国内外休闲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如德国1919年制定的《市民农园法》、1992年台湾农委会制订的《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同样,海南的休闲农业要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全的政策与法律保障体系[16-17]。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很多政策法规的制定都有优惠,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针对休闲农业管理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从休闲农业的注册登记、总体产业规划和运行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都有法律依据,有章可循,进而规范和完善休闲农业的税收、贷款、用地、工商、卫生、食品等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旅游经营、建筑、环保、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引导、监督和促进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
4.3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地区文化内涵
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家充分利用了国家的地理特点和地区文化内涵来发展休闲农业。日本和海南一样,拥有临海的地理资源,日本利用这一点发展渔业资源,一些渔业村转变观念,将观光旅游与民宿、高品质海产品结合,让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在海南,具有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因为不同民族习惯和地域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风习俗[18],比如三亚回族文化特色区,五指山下黎、苗族文化汇聚地,文笔峰道教文化区,三亚一带民间传唱的崖州民歌、儋州调声、具有海南特色的琼剧等[19],海南的多种民俗特色文化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和创造理念,可以充分合理利用这些特色民俗文化,结合自然景观和农业农村景观,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吸引眼球的特色休闲农业旅游项目。
关键词: 民间美术 起源 发展 传承
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是我国文化与艺术的巨大宝库。但因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卑陋见,民间美术一直被视为粗俗低贱的一种形式,致使民间美术的发展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一些古老的美术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淘汰,濒临失传的边缘。
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匀称、光洁、锋利的工具用起来既方便又顺手,因此各种工具的制作都按着这种标准发展,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并在实用造物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项链来装饰自己,吸引异性。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而且具有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逐步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如竹编、竹刻、草编、蜡染、泥塑、面塑、糖人、剪纸、年画、风筝、蓝印花布、绣帐帘、肚兜、挑花头巾、皮影等,这些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又融入了审美性,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发展中显示了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是我国民族艺术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都具有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美术的痕迹,今天我们看到的民间剪纸、刺绣、年画、瓷器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的遗留痕迹,如古代陶器上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迅速瓦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缺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民间美术变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所重新提起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专家对已经衰落了几十年的民间美术进行了重新整理与研究,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不分精华与糟粕的保护方式使我们看到的民间艺术并不能完全代表民间美术的真实发展状态。甚至有些艺术工作者为了满足西方媒体对于“神秘东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对“他者文化”的观赏需求,而制造了一些“伪民俗”的艺术作品,混淆了媒体的视听,使我国的普通民众不能产生文化的认同感,且对民间美术的发展处于漠然的状态。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整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民间美术作为具有原发性与地域性的美术形态,是我国本民族艺术的最佳代言人。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今天科学高度发展的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人的自然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在这巨大的冲击浪潮中,民间美术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这并不表明民间美术就会被现代艺术所取代。在当今经济大潮中,民间美术既不能丧失民间美术的原真品味,又要适应现代人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既要接续民间工艺代代相承的图文记忆和制作技艺,又要将民间美术转化为可以形成较大产量的生产能力,真正促进民间美术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形成有效的销售能力。与教育相结合,开办民间美术研究专业,促进经济发展。工业文明带来了商品的大量生产与简单复制,而这种简单枯燥的文化形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不应该只是一种带有实用主义色彩的产品形式,它同时应该代表一种带有审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间美术以其丰富的审美形态与人文精神而成为工业文明的有效补充,工业文明以其时代感与社会性而引导着民间美术的发展。两者的互补使人类文化最终向着一个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续。
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刚开始,这一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今天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人们不断清醒地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和当前处境,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又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各种保护措施与制度都得到了重视。
参考文献:
[1]蒋君兰.浅谈民间美术的变化趋势[J].科技咨询导报,2007.04.
关键词:鞍山;文化旅游;品牌
一.鞍山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
鞍山是重要钢铁工业基地,素有“祖国钢都”和“中国玉都”之称。悠久的发展历史,给鞍山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为鞍山市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
(一)区位优势
鞍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介于辽宁省沈大经济圈中沈阳、大连两大枢纽城市之间,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连接南北、辐射周边的重要区位优势。鞍山立体交通体系发达,沈大高速公路、沈大高速铁路、京沈高速公路和铁路,沈阳桃仙机场、大连机场,以及大连港口、营口港口等立体化、快捷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二)资源优势
鞍山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以玉文化、冶铁文化、宗教文化、温泉康复文化、满族风情文化及生态观光文化为代表的丰富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为打造鞍山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其中,巨型玉体、玉佛苑、汤岗子热矿泥等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垄断性,并在旅游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鞍山也是辽宁省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最多的城市。现有海城小孤山仙人洞、海城析木石棚等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山龙泉寺、千山无量观、玉佛苑玉石造像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千山寺庙音乐、岫岩玉雕制作工艺、海城喇叭戏、海城高跷、鞍山评书、岫岩皮影、岫岩剪纸、岫岩东北大鼓、岫岩满族刺绣等9项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这些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振兴鞍山文化旅游的基石。
(三)品牌优势
鞍山目前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玉佛、亚洲著名温泉、中国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都、祖国钢铁之都五大旅游品牌。经历“十五”以来的宣传促销,城市的旅游形象已为客源市场和国内旅游界认知。五大品牌以资源的独特性、产品的差异性,浓缩了鞍山特质的地脉文化,构成了市场的垄断性,更好的助推鞍山地脉文化向市场的转换。
(四)客源市场优势
鞍山的境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三省。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已达全国的20%左右,区域内主要客源市场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能较好的支撑旅游消费。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以及环渤海湾等北方中程客源市场拥有近1.5亿人口;短程客源市场沈阳――大连经济圈内等大中城市客源市场,达2000万人口。人口密集和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构成了境内客源市场优势。鞍山入境客源市场集中在日韩和俄罗斯市场。其中日、韩经济繁荣,国民收入水平较高,为重要客源市场。俄罗斯经济复苏,成为新兴的客源市场。
(五)政策优势
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召开多次专题论证会,推动全省文化旅游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鞍山市委、市政府在下发的《鞍山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要求旅游业要顺应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抢抓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高起点谋划未来,大手笔整合资源。政府牵头,引进高端文化旅游项目,如在千山文化旅游观光带,引进启运园、民俗文化村等大型项目,并于2010年10月成立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进一步推动鞍山文化旅游的快速、科学发展。
二.鞍山文化旅游集聚发展的思路及原则
(一)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针,根据鞍山文化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市场状况及资源特色等因素,构建“一区,两城、三带、四大中心”的集聚发展格局。通过抓牢区域协调发展,抓实精品项目建设,做好旅游文化,做强体验文化,推进鞍山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原则
1.优先发展原则
优先发展鞍山文化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区域,如,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和辽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千山文化旅游观光带等区域。通过区域内旅游要素的整合,重塑发展形象,打造产品文化活力,提升发展内劲,形成规模、品牌效应,重点培育和做大做强鞍山市文化旅游产业相关骨干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多元化发展原则
立足鞍山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建设以休闲度假为导向,集观光、购物、商贸、娱乐、运动、康体一体的多元化产品体系,使人在旅游活动中精神和文化需求实现质的统一。
3.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坚持“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的指导方针,以优势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将鞍山的玉文化、冶铁文化、宗教文化、温泉康复文化、满族风情文化及生态观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方式溶于旅游之中,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采取市场方式加快产业发展,形成鞍山市的文化旅游特色。
三.鞍山文化旅游集聚发展的区域布局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方针,继续做大做强千山、玉佛苑、汤岗子温泉、鞍钢、岫玉等五大文化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重点构建“一区”: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开发“两城”:汤岗新城、牛庄古城;打造“三带”: 海城古迹文化旅游展示带、台安辽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岫岩玉雕文化旅游产业带;培育“四大中心”:文化中心、奥体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
3.1“一区”,即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
以《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依据,突出文化主题意识,讲求人文景观风格,改善环境综合质量。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目标要求,结合文化旅游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通过有效途径吸纳国际国内知名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落户开发区,将文化旅游开发区打造成鞍山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3.2“两城”,即汤岗新城和牛庄古城
3.2.1汤岗新城
以汤岗中央公园和凤凰湖建设为重点,全面建设生态新区。围绕汤岗温泉城大力发展休闲健康服务业,围绕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消费型服务业,围绕汤岗楼宇经济发展创意型、总部型、智能型服务业。重点建设皇家御温泉、露天温泉、御汤博物馆等富含文化内涵的温泉文化旅游项目。
3.2.2牛庄古城
恢复建设牛庄古城古商道文物古迹,再现古镇风貌。建设以特色文化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镇,将牛庄古城打造成东北著名河港古镇、关外原生态旅游新景区。
3.3 “三带”
3.3.1海城古迹文化旅游展示带
挖掘上古文化,开发祭祀颛顼帝新产品,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相关产业,加快推进海城小孤山仙人洞、析木-颛顼城等古迹和古老岩开发建设,打造彰显历史厚重、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国内著名文化旅游品牌。
3.3.2台安辽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
挖掘整理辽河流域民俗文化,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充实和提高,充分展示辽河流域生态景观、风土人情、农业生产方式和丰富物产,把辽河建成文化底蕴厚、科技含量高、资产运营优的现代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生态之河、休闲之河、和谐之河”。
3.3.3岫岩玉雕文化旅游产业带
规划建设东起岫岩镇洋河古渡、西至岫岩哈达碑镇玉石村的岫岩玉皇山文化旅游产业带。主要由岫岩玉雕生产营销基地、玉皇山景区和双块石景区组成,体现中华玉文化神奇传说和岫玉发展史、满族历史文化等特色。产业带沿途两侧可重点建设中国玉文化博物馆、岫岩玉文化产业创业园、玉雕会展中心等设施,打造以玉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岫岩玉雕会展中心的扶持力度,定期举办岫岩玉博览会、玉星奖评选和中国.岫岩玉文化艺术节,不断提升岫玉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
3.4“四大中心”,即文化中心、奥体中心、娱乐中心和会展中心
3.4.1文化中心
在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内的文化岛上重点建设文化中心,建设鞍山电影城、鞍山大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会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形成独具鞍山特色的“文化中心”。
3.4.2奥体中心
坚持着眼民生、以人为本的原则,加速推进“一场五馆”为主要内容的“奥体中心”建设,促进文化与体育的有机结合,拉长文化产业链。建设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乒羽馆、冰球馆、全民健身馆等馆所。
3.4.3娱乐中心
可在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规划建设大型主题游乐场、中华皇帝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文化设施,形成鞍山演艺娱乐中心,突出人的参与性,并通过功能分区和特色项目立体展示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感观和景区吸引力,以此改善鞍山城市形象,提升文化品位,为市民提供实用便捷的文化娱乐场所。
3.4.4会展中心
依托鞍山市的岫玉、皮影、剪纸、柳编、农民画等特色资源优势,可在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鞍山国际会展中心,并开展鞍山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文化会展活动,打造以鞍山特色文化为内涵、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国内会展知名品牌,实施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战略,创造辽宁省内一流的会展平台。
四.鞍山文化旅游集聚发展战略
4.1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形象效力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品牌竞争。凡是市场的王者,都是品牌的王者。品牌就是形象,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鞍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应在“一区、两城、三带、四大中心”发展区域系统打造鞍山文化旅游的形象,引进CI设计理念,通过形象定位、形象宣传、标志设计、宣传口号征集、开发具有引领作用的基础设施和节点项目等措施,来整体提升鞍山文化旅游的品位,形成新的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4.2实施显性战略,构筑隐性文化力
众所周知,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显然,前三个层次属于显性文化。第四个层次属于隐性文化。而隐性文化正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隐形文化是作为意识存在的价值观念,具有无穷的潜能。在鞍山文化旅游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推出新举措,通过创编故事、歌曲,创作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等,寻求新的文化载体,实施显性战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文化认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构筑隐性文化力。
4.3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培育核心发展力
鞍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应当注重对玉文化、冶铁文化、宗教文化、温泉文化和生态文化的整合,以玉文化为核,以温泉文化为幔,以冶铁文化和生态文化为壳,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保护和挖掘并重,树立协同发展的理念,并最大限度的接受文化产业的辐射,接纳丰富文化成果的转移,为鞍山文化旅游的发展培育核心发展力,。
4.4实施整体营销战略,打造影响力
鞍山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定位、内涵挖掘,更需要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立体地营销、传播,向社会各个层面宣传、推介和灌输。既要运用国际营销的最前沿理念和方法,也要立足于中国旅游市场和传统文化的根基,走出一条符合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营销之路。在广告、促销、公关、新闻等方面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鞍山文化旅游发展的一致信息,全面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学峰.河北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
[2]赵恒德.建立辽西走廊旅游集聚区的构想[J].服务经济,2011.8.
[3]李丹.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构想[J].中国商贸,2011.15.
[4]郭美斌.四川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 旅游业 发展路径
一、武汉城市圈与两型社会的构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经济总体发展呈现相对滞后的局面,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中国腹地中心身份不符。为了振兴湖北经济,使湖北率先在中部崛起,并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2003年11月,湖北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战略。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km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周边城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综合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的申报获批,武汉将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既要有效节约资源、保护好环境,又要做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试验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武汉“两型社会”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的突破口。
二、“两型社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业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1)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有利于形成节约型社会风气。资源的稀缺性,不仅是经济发展长期面对的问题,而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突破的瓶颈。因而,平衡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合理开发,而合理开发不是缩小开发的规模,而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结合特定的生态、地质、技术、文化与经济条件进行合理、有序、适度的开发。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有助于促进市场秩序走向良性运行,对于解决当前武汉城市圈旅游市场混乱局面有较好的治理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形成节约型社会风气。
(2)建立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是在一定自然和文化积累基础上的稀缺资源,只有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节约型社会恰恰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它提倡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是节约资源。旅游业发展只有在节约的基础上,才能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其他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
2、旅游业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
(1)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两型社会”的建成,将使一个城市变成天堂般的“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它将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它时时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尽可能多的欢乐、祥和、幸福。旅游业的发展,依托于良好的旅游资源与怡人、怡景、怡情的旅游环境。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生活环境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美的阐释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宜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生活环境的结果,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
(2)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人本身出发,不是把人与自然绝对对立起来,而是将二者统一起来,通过生产和过程达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协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就是注重合理开发的一种发展理念,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现状
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和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土地总面积为5.81万平方公里。武汉城市圈内旅游资源丰富、门类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总量占踞湖北省半壁江山。从自然资源来看,圈内现有3个山地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1个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和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从人文资源来看,拥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1个历史文化名城和2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圈内有3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1个5A级旅游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武汉城市圈发展一体化旅游市场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旅游资源拥有地缘优势和良好的互补性,武汉城市圈在旅游资源整合和区域合作取得了明显进展。2007年城市圈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773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占湖北省的57%;接待入境旅游者57万人次,同比增长17%,占湖北省的43%,武汉城市圈为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初,武汉城市圈开始推行旅游对接营销方案,在旅游规划、旅游品牌、旅游开发、旅游促销、旅游线路、旅游市场等方面实现一体化。由湖北省旅游局牵头,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建立了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联手结对、联媒宣传、联合促销、联企开发”的思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武汉市发挥龙头作用,先后与孝感、咸宁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城市圈内各城市开展了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旅游资源调查等活动;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正在建设中,成为城市圈的新亮点;以科教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温泉度假旅游为特色的城市圈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湖北省旅游局已安排专项经费,由武汉市旅游局组织各城市共同编制城市圈旅游实施规划和行动计划,确定建设重点与建设时序。
2、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如东湖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水中氮、磷、COD、BOD5等含量显著超标。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明显滞后,“食、住、行、游、购、娱”配套不够完善,尤其是城市至旅游景区之间道路等级较低,城市中的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景区环保设施和标识系统不完善。三是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总体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对城市圈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圈内出现了部分低档次、低水平、近距离重复建设和项目同质化的现象。四是各城市对旅游营销没有形成合力和联动机制,因而缺乏整体推进氛围和武汉城市圈整体形象。五是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健全,区域界限、体制障碍、利益分割等突出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六是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商业网点建设未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景点建设项目规划混乱,景点重复建设严重,景区内部管理无序,城市圈旅游发展大环境尚未形成。综上所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武汉城市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使各个城市之间的旅游资源难以整合,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使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得到协调、有序的持续发展。
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在“两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只能通过供求矛盾互动在事后,因此这种调节是以资源浪费为代价的。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和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需要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将旅游开发中的外部性内部化。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和统一规划,确立城市圈旅游总体布局与资源整合方案,确定建设重点与建设时序,并按总体规划计划安排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项目与区域。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加强项目招商与精品旅游景区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开发。
2、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强化旅游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在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应以“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为指导,向游客广泛宣传生态旅游知识,提高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倡导文明、和谐的旅游消费模式。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制度是推行资源和环境保护政策的保障,资源环境保护错综复杂,单纯依靠政府,难以应付众多分散、流动的管制对象。因此,要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3、扩展与延伸旅游产业链,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系统
在旅游业发展中,促进城市圈二元经济结构(从传统生产部门向现代生产部门)的转化,如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推进产业转型,如观光农场、休闲牧场的出现以及乡村休闲游、工业旅游的开展;在传统第三产业中积极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如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型酒店,对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创新,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原有产业结构状态,促进新的产业生长,如会展业、休闲娱乐业、旅游房产业、旅游餐饮业、旅游住宿业等。推动对武汉城市圈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商贸文化的挖掘,通过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创新,促进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不断扩展与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传统生产方式,构建循环旅游经济系统,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形成。
4、完善旅游集散功能,为旅游业良性运行奠定基础
武汉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但武汉市及城市圈中各城市的交通建设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因此,应完善水、陆、空等现代旅游交通体系,开通水上旅游运输专线、增设旅游专列、开展旅游包机业务,实现快捷集散的目标;充分利用城市圈内现有交通设施,完善旅游城市之间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路网系统,使游客能方便迅捷到达旅游目的地,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为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文明,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两型社会”涉及到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涉及发展战略选择、观念更新、制度变革等因素。它要求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并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建设“两型社会”,是解决当前武汉城市圈旅游业问题的有效理念,在这一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将会带来旅游业发展上的变革,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鸿、张忠美:经济法视野下“两型社会”与武汉城市圈的构建[J].长江论坛,2008(2).
[2] 朱俊成: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与战略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9).
[3] 贾晓娟: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J].理论与实践,2008(3).
[4] 李勤:关于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问题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6).
[5] 徐钰:武汉城市圈领跑湖北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8-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