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

第1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四步法;高中历史;学生;教师

复习课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的,但是复习课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关键之处,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那么就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还能把学生的成绩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教师需要学会趁热打铁,让学生对高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以便于学生能够查缺补漏,并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并使得学生能够查缺补漏,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总复习,为学生及时梳理知识结构。因此,教师需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四步法”教学,完善全书中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灵活运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四步法”教学帮学生梳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链呢?

一、为学生构造完整的框架结构,整合学生高中时期所学知识

高三复习阶段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总复习工作。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整合所学知识,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只是其第一步,但是却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校教师在高三时期,为帮助学生有效整合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教师在为学生复习高中历史必修一时,需要让学生自己从时代的先后顺序整理出其政治制度(如:夏商周时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以及出现了“天下为家”的局面,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却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制度),最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链(如: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的衰落),使得高中生能够对所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知识链的形式复习并且一目了然。

二、联系与之相关的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

高三复习阶段的第二步就是学生需要学会联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并能够融会贯通。因为学生只有掌握更多的高中历史知识,才能在简答题中有效地理解题意,回答更完善、准确。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校高三历史老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经常让学生比较相关知识,比如:必修一中的第一单元所讲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秦始皇没有接着实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而是重新改革创新为中央集权制。最后教师还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扩充学生的知识“书库”。

三、史论相接,提升自身的能力

高中历史不能死记硬背,但是其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因为高中历史中有较难的简答题,而简答题不仅需要学生运用到书本中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题中的事件进行了解评价,并形成自己微薄的见解,所以教师需要学会让学生能够史论相接,从而提升自身对事件评价的能力。例如: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某模拟试题中问到的主要内容,学生如若想要得到高分必须首先回答课本中所提及的的内容,其次再回答自己对的见解,如:民众在华创办了民用工业、近代教育等,标志着中华人民勇敢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像这样的回答不仅有书本中的知识还有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站在时代的高度,感受曾经的历史

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完成以上三个目标,还有一个就是需要让学生学会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下感受历史。例如: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抽出一些时间使自己站在导游的角度,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博物馆(开展活动之前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所有查阅工具查看相关报道),或者是从前遗留下来的遗址遗迹等,为学生介绍物件或建筑物的由来,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降低知识点混记的概率。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对于文科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并使学生能够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链,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总复习,为学生及时梳理知识结构。但是教师不能在高三历史的总复习阶段大量做相关知识的类型题,勾画其中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而是需要教师学会有效地利用“四步法”教学把全书中的知识结构完善,并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其中的知识。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10―07

自2004年9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历史教科书难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了解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从2010年12月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相关单位在全国十个省市对现行四个版本(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行了首次调查。2011年6月对调查数据行了统计处理。其中有关新教科书难度的调查结果显示:46.4%的教师和43%的教研员认为新教科书比旧大纲版教科书难度大;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内容的难度”表示“适当”的分别为26.9%、41%;认为新教科书的内容难度“偏大”和“过大”的分别为68.6%、55.4%,其中14.3%的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度“过大”。

一、“新教科书难”是否具有普遍性

通过对新教科书难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教科书的难度与教师的职称(相关系数R:=-0.06、P=0.084>0.05)、学历(相关系数R=-0.063、P=0.069>0.05)、高中教龄(相关系数R=0.028、P=0.410>0.05)、新教科书的版本(相关系数R=-0.018、P=0.622>0.05)及新教科书使用时间的长短(相关系数R=0.027、P=0.444>0.05)均无显著相关;与教研员的性别(相关系数R=-0.06、P=0.565>0.05)、学历(相关系数R=-0.079、P=0.451>0.05)、所学专业(相关系数R=0.169、P=0.112>0.05)、任职时间(相关系数R=0.129、P=0.217>0.05)和新教科书的版本(相关系数R=-0.005、P=0.967>0.05)也无显著相关。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教科书-的难度判定与教师和教研员的教龄、专业、职称、学历无关,即教师和教研员对教科书难度的评价没有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第二,新教科书难与版本无关,即难度大不是哪个版本的问题,而是各版本的共同问题,具体频度统计如表1所示,教师和教研员认为各版本难度“适当”的比例均不足50%;第三,新教科书难与新教科书的使用时间无关,即不存在使用时间短就认为难度大的偏向。所以,新教科书难的问题客观存在,而且是普遍现象。

二、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有关新教科书编写的调查有25道题,包括与课标的一致性(第1―2题)、内容选择(第3―7题)、内容组织(第8―11题)、活动设计(第12―15题)、使用的便捷性(第16―19、21―22题)、语言表述(第20题)、评价设计(第23―25题)等七个维度。难度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知,除了第5题“新教科书注意吸收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与难度无关以外,其他24道题均与难度有关。在这24道题中,与难度的相关性系数在0.20以上的有10道题,从高到低依次是第3题“新教科书内容容量适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Rp=0.284),第1题“新教科书适合您所在学校的学生”(Rp=0.260),第20题“新教科书的语言文字易于学生理解”(Rr=0.230),第10题“新教科书恰当地处理了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问题”(RP=0.227),第12题“新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循序渐、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RP=0.219),第4题“新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准确、清楚”(RP=0.216),第11题“新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RP=0.216),第8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RP=0.211),第9题“新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而连贯”(RP=0.203),第22题“新教科书在内容编排、练习设计等方面凸显出学法指导”(RP=0.203)。那么,教师对这些影响教科书难度的因素是如何评价的呢?本次调查采用5分量表,对每个问题的评价都分为完全同意(5分)、基本同意(4分)、说不清(3分)、不太同意(2分)、不同意(1分)五个选项,教师和教研员对各个问题的评价均值统计如表3:

均值统计显示,第10题“新教科书恰当地处理了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问题”(教师卷均值为2.56下同),第6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均值2.59),第9题“新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而连贯”(均值2.75),第3题“新教科书内容容量适当,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均值2.82)、第11题“新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适合教师的教学需要”(均值2.91),第12题“新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循序渐、符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均值2.91),第24题“新教科书中的评价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均值2.91)评价均值都小于3,也就是说,教师对这几个问题大都是否定评价――不太同意。第25题“新教科书中的评价为学生提供诊断、补救或完善的途径和方法,易于学生自我评价”(均值3.04),第8题“新教科书的内容编排体现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均值3.04),第4题“新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准确、清楚”(均值3.10),第1题“新教科书适合您所在学校的学生”(均值3.1 1)等等得分也不高,处于说不清和基本符合之间,偏向于说不清。这说明上述因素是造成教师认为新教科书难的主要原因。

关于地区适用性,新教科书难度的相关性调查显示,教师对教科书难度的评价与学校所在的省份(相关系数R=0.081,P=0.017

三、对新教科书“难”的几点看法

造成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科书难的因素有多种,初高中历史之间的衔接、教科书各章节(单元)的内容均衡连贯、教科书内容容量、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教科书的模块+专题结构、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教科书对历史学的基本史实、概念、线索表述的清晰准确性等,属于教

科书编写的问题;而教科书的地区适用性等等则属于教科书使用的外部条件问题。

(一)新教科书编写方面的问题

新教科书编写方面的问题大部分都与体例有关。新教科书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将中外历史混合编排,有很多优点,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同类知识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必修课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一册书,把同类的知识编排在一起集中叙述。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部分为例,旧教科书将同一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不同侧面合编在同一本书的一章或一单元里,新教科书将这三个方面分编在三本书里。必修一第一单元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四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二第一单元讲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也分为四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的步”“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的经济政策”;必修三也用了四课讲儒家思想的发展:“‘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种编排有助于学生认识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但是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多因素分析。因为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是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思想文化的变化也会对政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离开经济和思想文化孤立地讲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只能呈现各个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不同,但是无法解释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同样,政治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思想文化。我国古代在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就会出现把人民国着在土地上的“重农抑商”、官府垄断商业手工业的经济政策。而为了配合政治上集权与专制的需要,文化上才会出现“独尊儒术”。总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分开就割裂了历史发展各个方面的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认识。另外,同类知识过于集中,会把难点集中,容易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例如,制度、思想等比较抽象,枯燥。旧教科书把这些枯燥的内容分散到各个章节,和其他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穿插行教学,一个学期当中,不同性质的内容有周期性的变化,可以起到调节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新教科书把政治制度集中到一册书,思想文化集中到一册书。学生一个学期中,几乎每节历史课都学习同样抽象枯燥的内容,会产生倦怠,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

第二,内容跨度大,高度概括,加剧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目前的这种专题史体例,把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内容集中叙述,有的单元内容跨越十几个朝代,历经几千年,如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有的一节课就涵盖几百年或者上千年的内容,如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有限的篇幅内叙述如此丰富的内容,只能用抽象的概念做高度概括性的叙述。如果以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不了解相关概念的具体史实,阅读由概念组成的课文就很吃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专题史的内容,不得不补充大量教科书外的知识,增加了每节课的容量,造成课时不够用。教科书一节课的容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字量固定的情况下,一节课的知识点多,历史概念多;一种是知识点固定的情况下,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史实叙述文字量大。通常第一种情况难度大,第二种情况难度小。现行的新教科书就属于前者。而一节课的知识点多、概念多主要是由于内容跨度大造成的。结果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师忙于赶度,完成知识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说,使用目前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很难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调查中约一半的教师(48.2%)和教研员(50.5%)认为新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不如旧教科书科学合理,呼吁改回通史体例。

第三,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不清晰,学生不容易搞清历史内容的先后顺序。

目前的这种专题史编排方式,单元和单元之间有很多是并列关系,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课与课之间也有很多是并列关系,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的四课。它们之间既没有时间的递关系,也没有因果关系,从教科书的目录很难呈现出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和脉络,而目录是说明学生建立整本书知识结构的主要工具。目录没有时序,一册书的知识结构就没有时序,学生学完后,也很难形成清晰的时序,不容易搞清一些历史事实的先后顺序。调查中,学生、教师和教研员对“新教科书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完整的历史线索和脉络”评价最低,教师和教研员还均给予否定评价。

上述问题主要是由高中历史新教科书的编写体例造成的,而这种专题式体例结构的源头是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要改变目前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就要先改变历史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知识结构。高中课程中的历史知识可以按照以前的通史形式编排,也可以按照专题来编排,两种编排形式各有优势。但是目前的这种专题形式显然有很多问题,可以借鉴国外历史教科书的专题形式加以改。例如,韩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也采用专题形式,高一历史必修课的内容分为“史前时代的文化和国家形成”“统治结构和政治活动”“经济结构和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发达”等五个专题,合编在一本书中,专题内容举例如下(表4):

每个专题按照大的历史时段组织,时序非常清晰,而且能够涵盖比较丰富的内容。例如,政治史包含了政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讲政治制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历史教科书也是采用专题式编排,但是形式又与韩国完全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总之,专题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多做些探索,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专题式历史教科书编写形式。

(二)新教科书使用的外部条件问题

我国地域广袤,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不同,对新教科书的可接受程度也会不同。我们按照各版本使用教师人数相当的标准,对新教科书的难度与各地区适用性评价行检验,结果发现教师对教科书难度的看法与教科书的地区适用性是一致的,适合本地师生使用的教科书,其难度就小,反之难度就大。首先,我们以河南、北京两个地区为例,分别以他们对人教版和大象版、人教版与岳麓版的难度评价行检验。结果表明:河南教师认为,人教版和大象版相比,人教版难度更小;从对本地区学校学生的适用性来看,也得出人教版更适合河南省的结果。北京教师认为,人教版和岳麓版相比,岳麓版难度较小;从地区适用性来看,也是岳麓版更适合北京学生。其次,我们再以人教版这一版本为例,在教师使用人数相当的北京、吉林、甘肃、江西、河南五个地区中,调查显示,人教版的地区适应性从高到低依次是吉林、河南、江西、甘肃、北京,而难度由小到大依次是吉林、江西、河南、甘肃、北京;显然,适用性和难度评价两个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我们又在使用人民版的江西、重庆、浙江、云南四个地区中检验,地区适用性由大到小和难度由小到大的两个排列顺序完全一致,依次均为江西、浙江、云南、重庆。所以,新教科书是否难,因地、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第3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设计 初探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4-01

在新课标下,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思路为:模块与专题相结合,同时也把中国史与外国史相联系,采取必修和选修相协调的课程结构。其特点为:模块相对独立,但教学内容总体整合。所以,面对这一全新的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的适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课改精神,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专题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之一,它的教学内容和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有所不同,给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所以,专题史教学设计的探讨一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困惑提供帮助。

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情况呢?

一、要对学生学习专题史的状况进行调查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况。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在学习专题史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在学生中间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学生对高中历史新教材不适应的原因如下:

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在新的教材中,由于过高地估量了学生在初中时所学的历史知识,所以在编写教材时,打破了传统的题材体例,不再采用通史体例,而是把历史知识分成了政治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等模块。由于专题史的跨度大,教学内容跳跃性大,分割性也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一时不能适应这种教材模式,无法把初中历史知识和高中知识点进行连贯,就好像是运动员在攀崖时没有工具一样,运动员无法爬上去。可想而知,高中生在学习专题时对知识体系难以进行储备。

2.在传统的教材中,它的编写是以时间为体系的,新教材没有系统的思路。教师在授课后,学生对这么复杂的专题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理清头绪,头脑中一片混杂。在旧知识还没理清之际,教师又朝着下一个专题史迈进了,这样的学习,学生无法在时间上完成复杂的专题知识整理,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及时间、空间跨度大,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了好几倍,学生的学习难度也就增大了。

面对这样的调查情况,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特把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初探策略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1.在设计时要注意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历史一般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他们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时,根本不会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进行专题归纳,事件与事件之间不会进行联系。可是在学习高中历史时,已经完全打破了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写,只是编写专题史,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深化知识点,要具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克服初高中历史教材不能衔接的问题,要考虑到学生适应能力的问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问题,要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特点,让这两种教材取长补短,在设计时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搭建一个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平台。

高中历史教材虽然是以专题史为编写基础,但是在每个专题编写时,却是以时间顺序为体系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抓住这个特点把教学设计写好。例如,在中,就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先探讨“”,然后再探讨“”等。在讲“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时,教材中就需要学生从夏到清朝各朝代的大致演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因此,在上每一节新课时,为了使学生适应专题史的学习,我都尽可能地把时间顺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高中历史专题史的学习兴趣不减,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课第一小节《土地制度的演变》中,编者在文中只是简单原始社会、春秋时期等的土地制度,而对于我国封建制度全盛的唐宋明时期的土地制度并没有进行详细的介绍,我在教学中,广泛引用资源,把唐宋明等朝代的土地制度一一列出来,使学生明确这些朝代中的土地制度都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而这种适当的穿插教学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教师也应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表达、记忆和构建历史空间体系的策略。

2.在教学设计时要活用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设计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教材观”的新课程理念,教材是“死”的,人的教学活动是“活”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务必确立由“教”教材向“活用”教材此理念出发。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源之一,而并不是唯一资源,所以教师在利用教材时要把教材和其它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充分利用并发掘其特点。这正好符合新教材的使用理念:“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对历史现象进行探讨时要由表象入手,最后落实到对事物属性及本质的探究,理解事物本质含义。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然,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去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材体系,“未雨绸缪”,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娜娜.强化高中历史专题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09(9).35-36

第4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板块进行分类整合,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技能,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两个板块都是根据高中历史的内容、特点、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是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拓展、延伸,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学思之窗”板块分为阅读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有关联的历史材料,如原始文献、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必修II、必修III)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一)对“历史纵横”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中的“历史纵横”,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延伸

例如(1)必修I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讲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正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在“历史纵横”中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修II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在讲“世界市场拓展”时,正文主要说明拓展的途径、手段和作用,课文结尾的 “历史纵横”中,用当时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世界市场拓展的实质和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将市场拓展与需求增加以及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与正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内容的解释说明

(1)必修II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在讲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正文讲到“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微商和晋商。”而在其下的“历史纵横”中,对晋商从其名称、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晋商以及商帮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2)必修III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讲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正文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讲述。而其下的“历史纵横”对“智者”及“智者学派”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世界古代思想史的热荩大多数同学都是陌生的,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才有所了解,而课本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3.对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描述

例如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讲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英国国王的矛盾突出,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关于英国议会,仅靠正文的内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借助“历史纵横”来介绍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下议院的构成及议会的权力,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及《权利法案》的颁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上下文的联系。

因“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改变了以往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现象,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对“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的“学思之窗”,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文献资料

部分内容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及问题。例如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述“伟大的开端”,学生在读懂“学思之窗”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正文所讲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和拓展重点的历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历史故事及其思考

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例如必修I第11课《运动》在“天国悲剧”这目中“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真实再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结合正文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

有35个“学思之窗”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例如:(1)必修II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一目 “学思之窗”的内容, 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通过思考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必修II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III第23课《美术的辉煌》的“学思之窗”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展示,这样的设置与课本内容相衔接,为教学服务。

“学思之窗”的设置,解决了历史课本中各个板块之间分裂的问题,通过提问思考,学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该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趋向于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对事件、现象背后的问题只看现成的结论,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思考,关注不多,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历史事件、现象多讲解,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栏目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可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例如:

必修III第8课“历史纵横”据这段材料,可提取的信息有:西汉以后至唐朝时造纸技术不断进步,唐朝通过战争的方式使得造纸术外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这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搞清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有意义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段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借助问题对材料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设置也为接下来本课教材内容的学习及与“学思之窗”中“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做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的史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历史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联系与比较、判断与评析等,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必修III第1课“学思之窗”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学生根据材料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认识,并由此认识这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加深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也要知道“这是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如必修III第12课“学思之窗”的材料,学生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做分析。学生在评价别人认识的过程中,确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及评价方式,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激发学生乐于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过程贯穿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对历史整体的认识就来源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就历史知识本质而言,历史材料只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而历史课本中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选择和经过编者加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研习,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有效信息,独立做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总体上整合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调整主次、恰当取舍,根据教学需求,重新整合知识,并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正文资料和辅助内容,合理利用、开发历史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 张连生: 《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 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2]刘永青:《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建议综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3月.

第5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2011年高考安徽省文综卷历史试题第36题

2011年高考已经成为历史,安徽省是自主命题的省份之一,2011年高考文综卷呈现出许多亮点,其中历史试题更具特色。

一、第36题试题解读

1.试题再现。

36.(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2.试题解读。

问题(1)的考点是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考查核心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应教材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3课第三目内容。跨度时间长,但内容较少,是一个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完整专题。要求学生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一个连续的清晰认识,包括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本题设问较为明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材料解读能力,判断考查的是科举制。

问题(2)的考点是梭伦改革,对应教材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第5课内容和选修一第一单元内容,以具体历史事件切入,内容丰富,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对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明确认识,尤其对梭伦改革要有充分了解。

问题(3)的考点是比较分析题型。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进行比较,要求学生掌握二者的发展变化和影响,该题要求学生具备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二、第36题的特色与立意

1.厚重的人文气息。

第36题通过考查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在高考中的重塑。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从汉朝的察举制开始已初具规模,影响很大,而科举制更是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一千多年。试题展示了中国古代对文官选拔、对国家管理、对文化思想的重视。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梭伦改革。试题以梭伦改革为切入点,把西方古典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表现出来。二者的对比,表现出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试题所体现出的厚重的人文气息同样具有时代价值。当代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该题通过对中外历史上制度文明的考查,让学生感受世界不同文明。

2.回归教材,高于教材。

两则材料的考查范围、知识点在教材中,而材料来源于教材外。在考查范围和考点上回归教材,在形式上灵活多变。材料一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知识点和第(1)问的答案在教材中。材料二关于民主政治制度的知识点和第(2)问的答案也在教材中。第(3)问就需要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贮备和宏观历史对比分析的能力,已经不局限于教材之内,而体现出灵活、新颖的特点。

教材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应该以教材为主,并辅之以相关的学科知识。完全依赖教材和完全脱离教材都是不科学的。

3.通史性和历史的整体感相结合。

试题以中外历史相结合的宏大篇幅再现中西文明的发展与演变。所要考查的大范围是学生对整个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古希腊时期的民主政治的了解与认识。二者的历史过程非常完整,且时间跨度大。材料一以考查在中国古代实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为核心,表现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文官选拔制度,具有历史的整体感和通史性质,打破了传统的以具体的、单一的知识点的格局。

历史学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不可割裂。高中历史以模块、专题教学为主,但历史的内在连续性和整体性无法回避,更没有必要回避。学生掌握了完整的史实才能有对历史的宏观认识与把握。

4.全球史观的宏大视野。

选材的来源既有中国古代文献,又有外国著名学者的史学著作;范围包含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中国,又有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内容包含中国两千多年的重要史实和西方古典文明时期的重要史实,选材的范围和角度相当广阔。第(3)题把中国文明的典范科举制与西方文明的典范民主政治制度相比较,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待世界上两种不同文明、两种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6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一、社会史观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依据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方向等方面,并合理运用社会史观分析历史发展概况。站在教学内容角度来讲,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其中,必修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历史课程,站在多角度分析人类社会的政治面貌和经济文化的社会作用。目前,部分现代社会生活内容纳入我国高中历史教材体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熟悉当时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情况,进而从本质上理解我国历史发展规律。

二、社会史观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措施

1.站在社会视角分析高中历史。

社会史观是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是站在全新视角研究历史现象的社会史理论,要求学生运用社会史理论学会自上而下分析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方向和历史现象,更加关注下层人民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推动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依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站在社会视角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和内涵,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历史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站在社会视角分析历史知识和相关历史事件,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扩宽学生视野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兴奋点和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情境,改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借助多媒体展开历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化的历史知识更加具体和直观。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百家讲坛》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前熟悉历史知识,并达到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和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再如,教师在讲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两课时,教师可以适当设计教学问题,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问题:问题一,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交通工具有何不同?问题二,在祖父和父亲那个年代,通信设备落后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我”这一代通信工具先进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四,近代通信方式有何特点?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W质量。

3.健全和完善点评机制。

第7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印象茉莉,美丽横县》 开发构思 课程特点 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05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可以作为镜鉴,照亮当世的前进方向;历史也可以作为旗帜,引导人文情怀、家国情感的形成。因此,历史教育向来是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从青涩懵懂的少年迈向成熟独立的成年的关键时期,把握好高中历史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是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十分关注的工作之一。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就主要确定为三大方面: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我国高中历史课本的编写基本由教育部统一安排完成。新课改实施后,由学校自行组织开发“校本课程”的潮流逐渐兴起。笔者所任教的横县第二高级中学也开展了系列探索,开发了系列教材,笔者也参与了其中的历史学科结合“广西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这一浓厚底蕴的文化特色开发的校本教材《印象茉莉,美丽横县》编写工作。现对该教材开发的过程中的体会、思考和在实践中的具体作用作一探讨。

1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开发的缘起

现行的材主要存在三个特点:第一,教材的严肃性。遵循着历史事实的准确性和历史评价的正确性要求,教材语言富于严谨性,而生动性不足。第二,教材的单一性。全国范围可供选择的教材也仅有人教版等为数不多的版本,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使用人教版。第三,内容的宏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多选取对历史走向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这对于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可以说是旨在苍茫大海中取了一碗水。

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导致现在的历史教学出现了些许偏差。主要体现在:第一,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机制下,历史课程的地位普遍不高,许多学校和教师还将历史教学简单化为知识的灌输和背诵,使丰富而系统的历史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时间点、知识点。第二,宏大视角编就的大历史,在一定程度与学生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阅历存在距离,具体说就是缺乏贴近性,容易使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第三,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材的确定性和教学方向的单一性,历史教学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第四,注重课堂教学而忽略课外研究。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依照教材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掘历史、研究历史的活动极少,难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更不易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的弊端也很多:首先,学生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认知、分析、研究历史的能力不足。再次,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近年来教育部门普遍发现了这些问题,逐步实施了新课改,推行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新课改的主要的内涵包括:第一,要将教学视作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二,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和成绩,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教学不仅要增进学生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陶冶高尚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也使得“校本课程”这种新概念和新思路应运而生。教学课程的开发由单一的国家开发机制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使学校对课程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笔者所任教的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在这一波新课改的大潮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大潮中,也不居于人后。为更好地开发好本校历史校本课程,我们组织教师对本校学生的地方史关注度和认知度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显示,中学生关心地方史文化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缺乏了解。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心里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能为开拓历史的教学领域的广度做些什么,能为我们能为地方史的教育做点什么?所以,产生了编写《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这样一本教材的构思。

2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具备的特点

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总体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地方史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的知识,通过历史校本课程的编写与教授,让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家乡,总结地方发展经验教训,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基于这种定位,横县第二中学历史教研组成立专门的编写组,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调研走访、分析研究、编写删改的繁杂工作,最终完成了一份内容详实、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校本历史教材,并具有作为地方史教材所应具备的几个特点:

第一,导向性。主要是针对国家历史教材宏观性较多,贴近性不足的情况,试图通过一本地方教材,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叩开古韵尘封的地方史大门,传承地方史文化,提升新时代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二高学子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

第二,通俗性。在内容上,我们不刻意追求教材的深度,而是做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语言做到生动活泼,历史内容部分尽量使用故事性叙事方式,贴近学生阅读心理,并加入社会新鲜元素,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以发挥历史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第三,贴近性。《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较为详尽生动地记述横县的历史和现状,全面地反映横县的地域特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历史人物、横县革命及建设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飞速发展的横县经济和日益繁荣的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涵盖了横县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是学生全面了解横县、认识家乡的一个窗口,也是学生深入探究横县、热爱家乡的启蒙读本。可以说,这本教材对拓宽学校的教育渠道,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教学成效简析

经过实践发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确实起到了单使用人教版历史教材所没有的效果。

第一,促进历史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这本教材的开发,是对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课程的有益补充。这本教材共有十个专题,分别为茉莉飘香,印象横县;千年古邑,区域横县;秀美山水,魅力横县;舌尖所爱,美食横县;多彩风情,民俗横县;厚重积淀,文化横县;文华之地,名人横县;红色印记,风云横县;科学发展,活力横县;美丽家园,幸福横县。其中,区域横县、文化横县、风云横县等专题是历史专题,其中的叙述脉络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对应,是现行历史教材的补充和细化。将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大历史”具体化为“小历史”,其中很多史实就是发生在学生们的祖辈、父辈的故事,让学生们感觉到了历史的存在感和现实感,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国家“大历史”课程和地方“小历史”课程相结合,也形成了横县第二高级中学独特而完善的历史教学课程体系。

第二,促进教师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印象茉莉,美丽横县》课程的开发,也使得我们在历史课程讲授者之外,增加了历史课程编写者的体验。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谋篇布局、材料选择、文字撰写等各方面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也迫使我们多学习、多请教、多研究、多思考,无形中显著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这种换位思考也明显提升了我们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者意图和教材内涵的能力,使备课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深入。

第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以《我生活的地方――横县乡土资源》为主题,组织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生进行了涉及历史、地理、社会多学科的综合实践调查。使学生从教材的被动接收者变成教材的参与者,初步掌握了历史资料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了解、热爱和认同感。在教学中,我们还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究讨论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辩论,开展身边的历史、文化、名人调查研究等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历史、寻觅历史和感悟历史,增强了历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开设《印象茉莉,美丽横县》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借助校本课程的风帆,从浩瀚而奇妙的历史海洋中起航,让历史更为亲近与鲜活,试图充分发掘出历史固有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特色、生动和精彩,最终让学生、教师和学校一起成长。诚然,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要走向完善,还有很多工作要求,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也需要经过一个不断实践完善的过程。我们相信,在越走越宽广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会有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促进校本教材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旭东,张宁娟,马丽等.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第8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深入认识到高中历史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通过教学活动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大胆开展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营造和谐融洽民主的氛围

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

二、要能灵活运用课程资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如在讲授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时,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不必拘泥于课文的顺序。这样就使一些专题史自成一体,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三、结合教材内容发展学生多种智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多种智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资源──基础知识、课文中的图表、多媒体教学平台及与基础知识点相联的课外知识等,针对个体学生不同的特点,有目的分层次地发展多种智力。既要发展学生的显性智力,还要发展学生的隐性智力(即学生某一薄弱方面)。

如:让逻辑—数学智能较明显的学生归纳课文中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网络,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分析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有语言天赋的学生朗读课文或表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让空间智能因素发展较好的学生提取图表信息;让有人际智能因素倾向的学生组织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的一些活动;让音乐智能较高的学生唱歌、演奏乐曲或解释其中的核心意义;让肌体—动觉智能较好的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历史人物;让电脑爱好者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补充材料,拓展学生思维等等。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逐渐克服自身能够克服的某一方面薄弱点的环境和机会。如让不善于表达的同学朗读课文,然后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等。而且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表现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以此创设人人尝试成功,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着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历史文化璀璨夺目、人文特点突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如在讲授“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基础”时,教师可适时地补充秦始皇四处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最终无法使秦始皇长生不老的故事后,及时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的真谛。

五、大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第9篇:高中历史人教版知识点范文

【目标设计】

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与近代中国产生有关的规定:简述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中,无论是岳麓版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还是人教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都是围绕这一课标要求展开的。“近代中国的产生”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并且这一内容在各种考试中都是重点内容,尤其是历年各省高考命中率很高。

围绕课标要求,结合教材、考纲和学情,将“近代中国产生”解读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企业;认识民族工业艰难兴起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幕小话剧,模拟情景,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实业家的爱国思想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宏伟志向。

【情景设计】

在创设情境时,把时间、地点、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的诱导和实业家的爱国热情等诸多因素,自然合理地浓缩到一个独幕剧中,形象生动地再现场景。让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演绎给同学们,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生成新知识。具体设计如下:

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上海某富商家的一幕:

家丁(进屋):老爷,门口有个叫花子,自称是您老家的亲戚,要见您。估计又是来借钱的,您看――见还是不见?

富商(哀叹):咳!这年头,乡下人难活命啊!让他进来吧。(家丁下)管家――

管家:在。老爷,您有何吩咐?

富商(同情):到账房支些钱给他,总不能看他饿死街头吧。

管家:是。不过,老爷,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富商:但说无妨。

管家:您也注意到了这街上逃难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这个月咱已经接济了好几个乡下亲戚了,再说咱家的生意也不如从前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富商(好奇):你有好想法?

管家(兴奋):您看租界里那洋人的厂子一冒烟,银子就哗哗地赚!

富商(感叹):是啊!可是咱一没设备,二不懂技术,怎么办厂啊?

管家:这都可以向洋人买啊。报纸上早就登了,李鸿章李大人的江南制造总局,还有轮船招商局,都是从洋人那里买的机器和技术。

富商(激动):好!咱也办个厂,一来可以长长咱中国人的志气,二来也能让那些过不下去的老乡混口饭吃。

【问题设计】

首先,设计问题要指向鲜明、设问科学,这样学生才能有明确的思考方向。

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地展开。如果直接设问:由此情景剧,总结近代中国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则显得问题太大,尤其是在新授课中,学生初次接触这一知识点,会有很多学生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铺垫,给学生架好扶梯,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成就感。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做好总结点评。

问题设计如下:

(1)对话中表明当时上海已有哪两类企业?

(2)这些企业对富商创办工厂分别有何影响?

(3)当时富商创办企业还具有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