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

第1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4D-BIM技术;建筑施工;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BIM不仅在设计领域应用广泛,还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使用;目前很多大型综合体项目均采用BIM集成化管理,不仅提高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避免返工,同时节约了工程成本,从而使多方得到共赢的局面。

以大型综合体项目上海中心为例,该项目高632米、总面积57万,通过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和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由于该项目信息量大,各方协调难度大。所以该项目建设采用了BIM技术,设计方能够方便地解决复杂曲幕墙在平面定位的问题,并且可以很好地把握设计意图,从而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BIM不仅集成了建筑物的完整信息,同时还提供了一个三维的交流环境。与传统模式下项目参与各方人员在现场从图纸堆中找到有效信息后再进行交流相比,效率大大提高。

BIM逐渐成为一个集建筑信息交换、施工进度、工程量计算、深化设计、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建筑物后期运行维护服务等一体,便于施工现场各方交流的沟通平台(详见图1),可以让项目参与各方人员方便地协调设计和施工的相关问题,论证项目的可施工性,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减少以此产生的变更,从而缩短施工时间,降低由于设计协调造成的成本增加,提高施工现场生产效率。可以说,BIM将业主、设计方和施工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

图1:BIM功能描述

1. 4D-BIM 概述

4D-BIM,即BIM由3D模型演变4D建造模拟功能,让项目所有参与人员都能了解到施工建设的进度计划。对比传统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4D模型可将施工中的每一个工作以可视化形象的建筑构件虚拟建造过程来显示,使建筑工程的信息交流层次提高。

传统描述施工进度的方法例如横道图、网络图等都是平面的、基于工程进度关键节点上的静态分析管理。总包方可以利用BIM 4D模型在制定合理施工计划、精确掌握现场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自身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图2:4D-BIM与传统进度管理区别

2. 4D-BIM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运用

项目施工的所有活动都是和时间相关的,一份完整的施工进度是从项目进场施工开始到竣工验收为止的全流程。它需要根据合同工期来统一组织,需要海量的工程数据(图纸、招投标书、会议记录、设计变更等)为基础,根据各阶段的工程量来估算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排出每项工作所需时间,然后按工序前后关系,考虑工序的搭接,进而完成项目施工进度的编排。

在BIM模型基础上加上进度时间轴,动态分析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在建设前对建设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精确、直观地展现施工进度和施工流程。

将4D-BIM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可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结合时间进度,借助BIM软件编制工程的进度计划;第二,进度规划优化;第三,进度控制优化。第四,鉴别工程施工偏差、调整进度动态管理。

(1)借助4D模型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①由BIM模型建模小组形成工程的3D-BIM建筑模型,BIM所使用的3D模型必须按照施工图纸的详细规格进行建筑构件的建模;②利用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project或P6软件生成总进度计划,应首先对项目目标,特别是节点目标进度分解,判断并输入工期的估值,创建时间列表并按照大纲的形式将其组织起来,给各个任务配置资源,决定这些任务之间的关系并指定日期,然后检查项目甘特图是否符合要求。③将3D模型与进度表联系,形成4D模型以直观展示施工进度。

(2)总承包项目部基于4D-BIM模型将项目数据整理统计,核算出各阶段所需的材料用量,结合定额规范及实际施工水平简单的计算出各阶段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用量,通过与各分包方充分沟通和交流优化、细化4D-BIM模型和施工进度计划,并安排物资材料部门及施工管理部门为各阶段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总承包项目部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经过各方充分沟通和交流后形成的4D可视化模型和施工进度计划作为施工阶段工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在施工阶段,各方参建单位都将以4D可视化模型和施工进度为依据进行施工的组织和安排,清楚知道下一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各专业材料设备的供货和施工的时间,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按图施工,防止返工、进度拖延的情况发生,让进度控制有依可寻、有据可控。

(4)鉴别工程施工偏差、调整进度动态管理。总承包项目部通过实际施工进度情况与4D可视化模型进行比较,动态、直观地了解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当现场施工情况与进度预测有偏差时及时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将进度规划与实际施工情况不断的对比,调整进度规划值,完善项目进度控制能力。

3. 结语

BIM的运用使进度控制有依可寻、有据可控。施工进度管理中借助具有多维化、可视化基本特征的BIM工具,构件基于BIM的进度计划实施管理,可更有效地掌握各参建单位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数据,以及评估施工各阶段的工期风险,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掌控。

目前我国已经将BIM技术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项目,并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认为建筑信息化的最佳解决方案。中国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宝华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十二五”时期,BIM技术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推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李丁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2012(8).

[2] 王青薇,张建平.基于BIM的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J].商场现代化,2010(12).

[3] 张娟,胡书金.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保定市产业结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第2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V2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一系列大型、复杂的投资项目中,PMC管理逐渐显得更加的重要,通过对PMC项目阶段及主要工作内容的介绍,对这一管理模式中的进度控制管理的特点、关键活动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为确保实现PMC项目进度目标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一、PMC管理的阶段划分及主要活动项(一)EPC如实实施关键

由于我国开展EPC总承包管理时间较短,由于 PMC管理的项目与以往的EPC总承包项目有所不同, PMC作为业主组织机构的延伸,在EPC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侧重于运用现代化、集成化的管理软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协调各EPC(或EP+C)分包商、国内外采购供货厂商、国内外专利商、其他第三方等界面关系,其中自然包括对各分包商所负责的各级计划、进度的管理以达到项目目标。(二)管理的关键活动每个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都有其重点,即关键活动,控制好这些关键活动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就是进度控制的重点,以某一项目为例, PMC在项目统筹级计划中的主关键路径是:接收专利技术包;授予基础设计合同;专利商及基础设计分包商提供各项公用工程消耗指标;获得初步设计审批;完成公用工程、界外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基础设计包;完成+/-10%投资估算;定义执行阶段的招投标策略。第二层关键路径是:发展执行阶段合同策略、EPC或EP+C分包商资格预审及投标过程。第三层关键路径是:从财务规划到最终融资确定。另外,在FEL阶段前90天应完成的关键任务是:确定PMC办公室及人员动迁计划、发展项目标准规范、确定+/-20%估算、BDEP分包商招投标及授标。

二、PMC管理中进度控制的特点

PMC管理因其项目大型化、复杂化及高投资特点决定了其进度控制具有以下诸多特点:(一)组织保障:

一体化的PMC组织体系强调建立并保持项目计划管理和进度控制的核心管理组,设立核心项目计划进度经理,通过编制控制方法程序、进行业务培训、指导所有FEL、EPC项目组的计划进度工作,为进度控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客户化的项目工作程序:PMC在中标意向书发出前,成立特别的联合工作小组,结合业主的要求、希望和PMC的经验,制定项目特定的计划进度程序,确保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革新完善和严格执行。

(三)全面性:

由项目阶段的划分可见PMC管理涉及项目从概念开始直至项目运行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计划进度的管理更是大到一体化项目的总体统筹计划、各阶段进度计划,细到业主审批文件计划,其中涉及项目融资、专利商选择、合同分包策略、HES策略、质量策划、采购/施工/EPC分包商资质预审、各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码头等各部分FEL阶段、EPC实施阶段直至项目运行、交付全过程进度。(四)整体性: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寿命周期内各阶段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必然联系,PMC管理通过系统地组织、计划使各相关活动有序地、合理地交叉,各阶段按项目发展一环扣一环,其计划既遵循统筹网络计划,又是各阶段工作进一步的细化,这样大大缩短了工期,加快了工程进度。(五)多界面性:

PMC执行的是大型、复杂的一体化项目,工作内容在FEL和EPC阶段不可避免地与第三方专利商、分承包商和制造商之间发生管理界面联系,在项目FEL阶段初期由PMC核心控制组建立并保持有效的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 Down Structure)体系和计划活动编码体系(Activity Code System),并严格规定各级计划所涉及的WBS与Activity Code的要求,各级计划的分层汇总必须服从编码体系的要求,即PMC通过统一检测及汇总准则、统一进度报告要求实施计划、进度一体化的多界面管理。(六)计划工具的集成化:集成化的项目管理软件是现代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支柱,拥有集成化的管理软件的各大国际工程公司在PMC项目管理中不容质疑地处于主导地位,如美国FLUOR公司从QuickPlant软件可以快速地生成OptimEyes三维模型,从而建立三维平面布置模型、实施平面优化、进行早期大宗材料鉴别、开发装置三维可视化,通过可视化模型进行平面布置优化、可施工性研究,减少了项目周期内的费用支出、缩减了工程进度,同时生成的各专业工程量为P3软件提供了进度控制基础数据,由此在项目初期通过数据库有效地连接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管理。(七)风险区域的管理:PMC通常认为安全、质量、项目控制(费用和进度)是管理活动中的风险区域,并按横向的专业划分或纵向的区域划分将整个施工工作分成若干个分包商,通过将工作转移到表现较好的承包商那里来降低项目的费用和进度风险。三、影响PMC进度管理的因素

一是审批工作是项目在不同阶段(FEL和EPC)最大的进度风险之一;二是PMC管理为降低费用及进度风险常常采用多家分包商管理策略,但界面的增多使得管理处于多分支状态,为进度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带来一定困难。三是承担PMC管理的国际公司通常具有融资能力,但外部融资的程度也会影响项目进度周期。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PMC项目进度目标

(一)加强协调沟通:

保证项目成员之间以及项目各类信息的沟通顺畅,是提高项目工作效率,缩短有效工期的根本办法之一。 (二)协调政府关系:

在项目组织机构中设立专门的审批和许可组织机构,专门负责与有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协调和归口管理项目所有审批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审批成果的一体化,并达到保证和缩短项目总工期的目的。

(三)预防分承包商的进度拖延,确保整个项目总进度工期目标的实现。

(四)尽早将PMC办公室移至项目所在国,保持资源(关键人员、工作程序与工作平台等)投入的连续性,从FEL阶段转移至EPC阶段的连续性,以及在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内投入资源的连续性,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资源交替带来的弊病,提高效率,缩短有效的工期。

(五)管理技术措施:运用网络技术,重点关注关键线路和关键活动的逻辑关系极其活动时间(工期),即:“对关键线路促使工期缩短,对非关键线路实现资源优化”。 (六)重点关注关键线路上的关键活动,对长周期设备的采购活动予以特别重视。 (七)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推行E、P、C深度交叉的管理理念。 (八)实施动态的、针对项目自身工作要求的各类专题培训是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束语

PMC管理涉及从项目最初的概念到建成后装置试运行,直至业主接收全过程各个发展阶段中所有管理活动。通过PMC承包商管理来确保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并确保建成的装置安全可靠,符合环保要求。在这种情况下,PMC的角色相当于业主组织机构的延伸,其在与所有第三方的合作中,要确保业主利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1]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与总承包管理实践 卢汝生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年

第3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工程;应用

目前,信息化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建筑信息趋向于三维可视化发展方向,并与工程信息完美融合,逐渐走向工程管理方向,积极搭建建筑信息模型,已成为了目前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伴随着BIM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广泛应用,国内诸多建筑设计团队也积极引进BIM技术,利用有关软件进行三维建筑模型设计。基于此,笔者主要从机电工程出发,深入探究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1 BIM技术的科学内涵

1.1 建筑信息模型概述

BIM技术,即为建筑信息模型,可用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阶段,属于一种有效的数据化工具。从其特点出发,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可视性,二是协调性,三是模拟性,四是优化性,五是可出图性。简单而言,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依托于三维数字技术,糅合了各个阶段的数据资料,包括规划、设计及建造与营运,共同孕育于3D模型中,完善了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工作人员在应用该模型时,能获取完整、精确的数据,指导项目设计师决策。从本质上来讲,各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搭载信息均融于建筑生命周期中,有助于将信息孤岛完全消除。而信息数据间的关联与互动,能有效预防信息流失。

1.2 建筑信息模型核心建模软件

立足于BIM技术建模软件角度,其核心包括四个公司:(1)Revit系列(Autodesk公司),在民用建筑中较为适用,具有较多的兼容互导软件;(2)建筑、结构和设备系列(Bentiev公司),在基础设施与工厂设计领域值得推广;(3)Vector Works、AllPLAN或ArchicAD(Nemetschek公司),在国内处于疲劳态势;(4)CATIA系列(DassauIt公司),主要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

1.3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优势

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具有三维可视化优势,可解决碰撞检查、管道碰撞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采用Revit MEP,可实现各专业间可视化作业,优化机电管线碰撞检测及机电系统计算检测,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在设计中存在的错漏区域,可生成生产材料设备明细表。此外,经Revit建模完毕后,都对各种明细表(包括管道总长、门窗表等)进行统计,指导工程预算与管理;(2)采用office Proiect及NaviSworks软件,对施工场景进行模拟,经由项目进度管理功能,可对建筑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管理;(3)采用NaviSWOrks软件,经由四维仿真、动画级效果图功能能分析设计意图,并对施工流程进行仿真处理,提高了工程设计的可预测性,增强了项目团队间的协作效率。

2 BIM在机电工程应用中的核心技术

2.1 管线设计

考虑到机电工程具有较多的专业,故而存在较多的设备与管线,在施工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基于此种状况下,充分综合BIM技术,可对机电工程进行深化设计,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布置管线。在项目开工阶段,工作人员在开展图纸深化设计作业时,可同步构建建筑信息三维模型,综合考虑各专业与项目进度要求与专业图纸,开展碰撞检查,并生成碰撞审核报告。以审核报告为依据,可对设计进行再优化,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管线综合设计方案。基于此,能综合排布机电管线、施工工序,预防工序冲突,避免出现返工等问题。此外,应用BIM技术可开展漫游检查作业,对管道布置进行漫游,可观察机电管线整体效果,明确设备、机电管线与空间关系。

2.2 碰撞检查

碰撞检查主要是指于施工前预先发现机电工程中不同专业、不同部分间出现的干扰与冲突。考虑到碰撞易影响施工质量,故在机电工程中必须要强化碰撞检查,其中多表现为硬碰撞。具体而言,在机电工程中,碰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个管道间发生的碰撞,二是桥架与管道间的碰撞,三是设备与管道的碰撞,四是结构与管道间的碰撞。采用BIM技术,强化各专业管线碰撞检查,以碰撞检查状况为依据,对管线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可提高综合排布效果。在BIM技术碰撞检查功能中,可观察到标准层走廊处风管与消防管道、风管等易出现冲突,经对风管局部安装高度进行调整,可预防冲突,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现象。

2.3 设计、出图、交底及施工

与常规立面图、平面图、剖面图比较,BIM技术出图功能强大,通过碰撞检查后可优化净高并漫游工序,明确机电各专业科学标高与位置,自三维模型将平面图与剖面图导出,具有准确性,并附有清晰的标注,可指导施工。此外,借助BIM技术,可利用视频或三维图纸进行交底,指导现场施工。具体而言,借助其可视化功能,将模型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可观察实际项目与理论间的差距,促使业主明确与建筑相关联的功能性,进而评估施工过程,及时修正可能出现的情况。通常地下室机电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存在较多的不规则轴线,同时伴有锅炉房、配电室、制冷机房,而设计层高偏低,风管尺寸较大,结构梁较高。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可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另外,在交底时可组织现场工人,对施工地行三维技术交底,从不同角度、方位进行观察,可预防设计偏差,促使现场工人掌握管线走向,能避免出现排布错误。

3 BIM在机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统计施工材料

在建筑信息模型建造过程中,模型绘制工作完成后,需依据实际需要,统计单个系统所用材料、数量,优化项目管理策划。通常而言,物资小组以不同施工阶段需求为依据,操作模型可获取相应数据,有助于指导物资招标,有助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物资进场计划,便于开展库房设置。从总体角度上来看,借助BIM数据模型可明确各种施工信息,完善人力安排,优化材料计划,有助于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3.2 管理、控制施工进度

利用Navisworks软件,能编制项目施工进度,提高跟踪跟进工作效率。在应用该软件中,可明确当日需完成的施工内容,同时可对已完成工程量都进行了详细标记,经监督施工进度,可利用合理方法进行系统调整。

3.3 控制工程造价

遵循三维图形模式,可达框图出价效果,极大地提升了预算的准确性,提高了月度产值审核速度。此外,利用该项技术可实现业主投入资金的实时追踪,并进行及时更新,于任意时间内能进行投资资金拨款比例查阅。此外,于设计变更中,可计算变更部分造价,避免或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4 案例分析

以某机电安装工程为例,建筑面积达434258.67m2,属于一个汇集甲级办公楼、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地标性综合体,标高异常复杂,结构降板较多,同时机电用房多、系统较为齐全,为组织各专业管线的安装施工,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优化设计机电管线优化。首先,于项目施工前,成立了BIM小组,制定BIM工作计划,借助Autodesk-Revit-Mep等软件构建建筑、机电、结构等模型,并导入BIM平台,叠加原始图纸原始。接着,进行管道碰撞检查,优化管线空间布局(如图一所示)。将原走廊新风管调至旁边办公室内,重新排布管道后促使最低标高为2.55米,维修空间充足。同时,应用桥架、风管与梁下安装紧贴,在风管下方进行水管布置,化解了管线交叉矛盾。最后,优化设计及出图,并将三维图与平面图结合进行交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信息模型主要以建筑工程中各个专业信息数据为前提,参照建筑工程整体框架,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经由数字信息仿真进行建筑工程真实信息模拟,其具有可视性、优化性,能有效化解管线交叉矛盾,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已成为了广大建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可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了全球建筑行业的里程碑技术。

参考文献

[1].关于公布首届工程建设BIM应用大赛获奖名单的通报[J].工程质量,2013(12):89-92.

[2]罗兰,赵静雅.装饰工程BIM应用流程初探――基于Revit的装饰模型建立和应用流程[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6):81-88.

[3]丁蕤.BIM技术在酒店改造综合机电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13(09):63-64.

[4]姜立,张志远,张雷,等.BIM技术在PKPM建筑工程软件系统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02):78-87.

[5]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2(04):17-21.

[6]刘献伟.BIM技术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探索――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BIM应用简介[J].中国建设信息,2012(20):40-41.

第4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建筑工程;应用

计算机技术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传达技术。当今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并得到了各界的不断应用,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比如在建筑行业有效的融进计算机技术,使建筑工程建设实现网络化管理,减少人力和物力的使用,提升工作效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全方位的操控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更加有效提升建设工作的质量,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建筑工程企业迅速发展。

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特点

1.1 模拟性

BIM技术的本质是建筑信息的模型,因此BIM也是以数字形式进行表现的。通过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很好地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保存,同时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及参考案例。BIM技术与CAD技术两者的本质区别主要就在于参数化设计的不同。

1.2 直观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建筑施工中仅仅运用图纸来进行施工,这就会使相关的施工人员对于该建筑的了解认知不足,从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进度。而BIM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就显得更具有直观性了。

1.3 协调性

协调性是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点。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召开会议进行探究,找到问题关键。这时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才能解决问题。而BIM技术不仅能够促使这一过程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对解决各部门在工作中产生的碰撞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

2、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2.1 能够提升资金管理的整体水平

建筑工程中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在工作展开中就能够把项目的资金流向及时传达给财务部门,保证资金快速到位,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此外,管理人员必须科学有效的管理施工中的资金,还可以对资金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不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成功开启,同时也节约了工程成本。

2.2 能够对施工材料进行很好的控制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管理人员只需运用计算数据平台,就能第一时间检查施工材料的数量,明确施工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其采购量间存在的联系,能够有效处理不合理状况,杜绝施工阶段中材料浪费的状况,为企业减低成本。

3、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3.1 造价管理

在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每个工程项目的案例保存和共享能力上。当前是大数据的时代,BIM技术利用了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不断完善模型。随着工程数量的增加,模型变得越来越完整,造价管理也更加精确。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也非常适合存储和保护相关的数据,这使其在将来的检索和复盘都是非常方便的。BIM技术还可以可视化项目成本信息管理。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使用相关数据来创建3D仿真图,该技术以模型的形式显示相关的信息,并添加关键的数据作为补充说明,从而使总造价管理更加直观和可视化。BIM时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非常有创新性和有效性。

3.2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受到了建筑工程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建筑承包商和参与施工的承包商,必须考虑到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安全概念。数据源、模型层和应用层等是BIM安全管理模型的关键部分。对数据源3D模型来说,使用的软件主要包括Revitt、3DMax等;对模型层来说,主要包括有关建筑物的管理和建筑物过程的优化;最后一个应用层主要使用碰撞检测来确定位置和房间布局的合理化,可以充分利用可视化、模拟性的功能,不断提高对安全施工过程中对危险的识别水平,保证施工的安全管理。

3.3 混凝土质量检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提高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将计算机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建筑材料质检中,能够提升建筑产品的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混凝土材料质检中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3.4 建设工程监理中融入计算机信息技术

工程管理中会涉及一些交叉、衔接的施工项目或工作,有些工艺较为复杂、有的则需要借助大型机械设备等。这便需要构建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做好工作的调配、确保衔接工作的无缝对接。例如:在正式施工前应充分的领会设计图纸、施工要求,将其应用信息技术转化为施工需求,并标注出重点关注的施工项、成本核算管理等。当出现设计变更,可通过OA上报至相关主管部门、设计部门及承建方等,并附录说明文件,在取得批复后,依照新的施工方案推进管理工作,并做好现场的信息化签证、促进对各项参数的精准记录。只有形成一体化平台,才能实现各项工作的快速响应,有效应对不同的工程管理问题、避免窝工。工程监理在建筑施工中起到控制以及监管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给予高度重视,我国建设领域监理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逐渐走向国际。建设工程监理事业不断趋向国际标准,监理的总目标是标准和规范的管理,然而传统方式的人工监理方法已达不到监理建设的需求,所以,运用计算解协助建设监理正在取代传统方式的监理。计算机协助建设监理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监理的业务能力,是一种高效的监理方式。

3.5 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后备力量。为此,应重视对自有管理人才的培养,也应扩宽招聘渠道,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引入。只有重视对人才储备,才能构建一支专业化建筑工程管理团队。此外,在工作过程中,也需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工作量化、使工程管理人员更好的履职尽责,做好现场施工协调、质量监督与资金管控等。

3.6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度控制分析系统和进度模拟系统的形成,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在制定进度计划时,要借助4D模型进行分析,在三维实体模型中,融入时间参数,为进度自动生产系统带来便利性;其次,四维模型关联三维模型,作为前提性条件,对动态关联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再次,通过BIM技术,加强项目进度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信息共享效率,确保管理效率的稳步提升;最后,在BIM技术的进度管理平台之中,诸多部门的参与热情比较高,所以在进度管理过程中,还要对输出信息的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现阶段,在进度管理中,应用实例主要包括:第一,进度自动生产系统,自动化创建任务,借助有效生产率,更好地计算活动持续时间,通过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获取。第二,实时模拟施工进度,借助BIM技术,在进度计划生成的基础上,可以精细化模拟施工过程,尤其在基础结构之中,可以使所有工序实现提前演示。此外,在进度管理方面,模型中的CAD图纸和作业面也可以实现顺利结合,保证施工任务安排的合理性。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了。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让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更高,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内容的精确度,提高工程水平。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将能够很好地保障建筑工程工作,为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支撑,为工程项目建设的信息化进程作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田.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 (06 ):60-61.

第5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 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 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 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 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 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 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 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信息技术也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的信息更为丰富,为新产生的团队合作关系甚至跨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前提。高技术的办公环境,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创新,对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升级。

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学工业设计院于万里同志的文章《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看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所言: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多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靠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项目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中标授标之后的合同条件都要求承包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软件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做出精确的时间安排,同时还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设计和投资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关键要紧的任务(关键线路)以及对任务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与物力、机具等资源的安排。

2.项目跟踪过程。

软件对于工程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外部因素随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系统的纪录和报告并输入计算机,也就是真实、实时地反映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进度数据,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变化。

3.项目的分析、控制与优化。

由于管理软件实现了广义的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者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对比原计划(或既定目标),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施。软件不但考虑时间问题还根据资源和费用进行分析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费少、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并通过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也就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软件有对工程数据与作业活动的强大过滤功能,将现行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计划进行数据库比较,然后再将滞后于目标计划的所有工作活动过滤出来,进行单独的追赶或特别跟踪。对于发现工期滞后的工作项目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制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现行超前于目标计划的工作可有意识地放慢部分超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来降低工程成本或使总体计划更趋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的采购显得更为宽范围、广领域,甚至会进入货物及其流通的细微部分,使需求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供货方式、市场信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网上交易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果、监督交易全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还为买卖双方的合作经营伙伴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诚信失缺行为进行有力遏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对土木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说,现代建筑企业更加依赖网上技术研发,依赖网上人才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系统三种体系,为项目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和交换手段,使项目信息共享更及时、更灵活、更广泛,并具备了实施异地交互讨论的环境,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管理信息,总部管理人员也可以同时访问其他地方项目管理信息,随时了解项目总体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施工现场、分包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异地协同工作的环境,并可实施异地指挥和控制。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既包括建筑管理的信息化也包括建筑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应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即在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企业管理信息化。土木工程行业管理信息化是根,体现了行业的经营特性和行业的市场特点; 土木工程企业信息化是杆,必须建立在对行业深层次的了解上,必须符合行业运作规律; 工程信息化是果。

第6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通过分析传统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缺点,提出BLM理念在工程项目投资管理中的优势与可行性,介绍了基于BLM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模式,从导入环路、参与方环路、功能环路和建设阶段环路四方面阐述了该模式的构建方式,并设计了模式的功能模块,指出模式运行中采用“导入对接法”,可避免信息重复输入,提高投资管理效率。

关键词:

建设项目,BIM,PLM,投资控制模式

由于项目建设中参与单位、风险因素及建筑信息量的增多,项目投资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业主如何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以减少建设成本,成为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积极探索项目全生命周期(PL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具有智能化、三维化、可视化等特点,在工程造价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张树捷从BIM不同功能分析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1];汪茵等从前期造价管理角度分析BIM价值[2];陈祥赟等通过实例工程分析BIM技术对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的实际价值[3]。但在已有研究中,以BIM技术为核心、以项目全生命周期(ProjectLifecycleManagement,PLM)技术为辅助的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理念(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BLM),在项目投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

1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1.1传统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1)精细化程度低,投资管理粗放。传统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注重经验,决策阶段投资估算准确性偏低,导致估算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设计阶段设计深度往往不够;招投标阶段易出现工程量计算偏差;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易产生工程量重复计算问题,较难保证审核结算质量。在二维显示下,建筑物中的空间信息、设备信息与人员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显示[4],投资管理达不到精细化要求。2)信息化水平差,数据易丢失。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常被分成彼此独立的前期策划管理阶段(DevelopmentManagement,DM)、实施期项目管理阶段(ProjectManagement,PM)及使用期设施管理(FacilityManagement,FM)阶段。项目参与方在各阶段只能创建局部共享信息,彼此易形成“信息孤岛”,阶段控制连贯性差,且数据由电子形式转变成纸质过程中极易丢失。3)动态化应用少,管理缺乏预见性。传统投资管理依赖被动式控制,当项目资金流出现问题后才采取控制措施,资金管理缺乏预见性。多数投资控制以固定参数和静态图(如成本偏差分析、限额设计、标有资金使用情况的网络计划图等)的形式体现资金使用过程,无法满足当前投资管理动态、高效化的要求。

1.2基于BLM的建设项目投资管理理念的提出基于BIM与PLM技术的BLM理念是目前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之一。BLM理念是PLM与BIM技术的创新结合,要求项目各阶段数据、不同参与方所掌握的工程信息等均在同一数字化平台中交换与流转。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即从概念设计到拆除或拆除后再利用,通过数字化方法创建、管理和共享所建造资本资产的信息[5]。BLM理念的核心是建立虚拟的建筑信息模型并管理模型信息,使项目各阶段有效集成,最大化项目价值。BIM是BLM理念的技术核心,应用BIM技术可为BLM理念的实施提供数字化模型与技术支撑。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6]。因此,BIM技术可使项目投资动态化,为可视化控制项目投资提供技术平台。

2BICM模式的构建

2.1BICM模式的结构针对目前项目投资管理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BLM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模式(BuildingInvestmentControlMode,BICM)。在模式建立中,引入BIM与PLM技术。BICM模式通过创建5D参数化模型(3D模型+时间维度+成本信息),加强工程信息在项目各阶段、各参与方间的共享程度,减少信息在流转时的损失,从而提高项目前期投资估算精度,加快项目建造期信息处理速度,减少项目后期运营管理难度。本文通过Revit,Navis-works及Excel软件,构建了基于BLM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模式应用框架,该模式由四个环路构成,如图1所示。1)导入环路。在导入环路中,图纸信息、模型信息、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得以充分流转、共享,数据间互操作性增强,减少信息流失。该环路具体实现方法以Revit软件为核心数据库,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通过导入法使兼容软件Navisworks对模型进行识别并再创建,最终在Excel软件中形成建设项目随时间进度的资金流曲线图。2)参与方环路。在参与方环路中,业主、设计方或施工方通过功能环路及阶段环路反馈的信息,持续监控项目投资或成本。业主主要承担项目总投资监控和管理工作,施工方则配合业主进行投资管理,并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资金。3)功能环路。BICM模式的功能环路由五大功能模块构成,分别是精细化建模、建立信息平台、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可视化跟踪和动态化管理。五大功能模块保证该管理模式有效运行,并连接参与方和建设阶段环路,以增强模式的功能性、整体性。4)建设阶段环路。建设阶段环路由DM,PM,FM阶段构成。DM阶段投资控制方为业主;PM阶段投资控制方包括业主、设计方、施工方及监理方等;FM阶段投资控制方为项目最终使用者。该环路充分体现PLM思想,可实现项目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实现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过程的集成。该投资控制模式四个环路的构建,符合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思想,即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该模式可实现业主、设计方及施工方对项目投资或成本实时控制,并从项目不同阶段全面反馈资金管理效果。基于BLM的投资控制模式也可结合Microsoft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鲁班PDS系统及基于BIM的广联达等扩展性软件来实现。

2.2BICM模式功能模块分析1)精细化建模。BIM三维模型以图元构件或族的形式搭建实例化建筑物数字模型,模型综合包括建筑物各部位尺寸、材料、定价等信息,克服传统CAD图形建模技术只以点、线、面等几何图元表达建筑物信息的缺点。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往专业人员只能在项目各个阶段采取独立的设计和建造方法,但BIM技术则注重信息共享,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形成一个共有的数据知识库,在建筑行业中许多复杂项目也需要一个包含多数据和交换规则的大型建筑信息系统[7,8]。因此建立基于BIM的信息共享平台,将项目不同阶段的投资信息输入BIM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局部服务器中,形成BICM信息数据库,改变传统投资控制信息重复输入情况,提高项目投资管控水平。3)制订资金使用计划。在编制资金计划时,根据综合了建筑信息、时间信息、成本信息的5D参数化模型,将投资计划不断细化,利用模型高效的计算分析能力,快速计算项目工程量并实时查看任意时间节点的成本费用,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4)可视化跟踪。项目各参与方通过模型接口,随时获取一致的工程信息,最终实现网上交流与协同工作。业主可随时查看共享平台中项目资金运用情况,监控施工方预算;设计方可在平台中输入建筑设计信息,供业主与施工方参考;施工方则根据平台中资金流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避免费用超支。5)动态化管理。由于BICM信息数据库具有完备性、易用性等特点,能及时发现项目投资超支环节,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在资金流出现状况前予以解决。BICM数据库利于人员在共享平台中交流沟通,例如现场管理人员可每周召开例会,比对BICM共享平台中的信息与工程实际投资情况,衡量投资管理效果,动态分析资金使用情况。

2.3BICM模式的实施步骤BICM模式实施的关键是构建5D参数化模型,即三维实例化模型附加时间维度和成本信息,最终得到项目工程量和成本等数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通常有3种方法计算工程量和成本数据:利用应用程序界面(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在BIM软件和成本预算软件间建立连接;利用开放数据库互联(DatabaseConnectivity,ODBC)直接访问BIM软件数据库;将计算结果输出到Excel。针对目前已开发的从Revit设计软件导入BIM模型的API,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信息利用障碍;应用ODBC直接读取BIM模型信息前需进行复杂的构件编码,并重新设计工程量计算规范等问题。本文采用第3种方法,将5D模型资金信息直接输出到Ex-cel软件。此方法不需二次开发相应软件系统,节省软件开发成本。BIM5D模型创建及BICM模式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兼容的CAD图纸导入Revit软件中,在图纸基础上创建BIM3D模型;2)根据已计算的工程量、定额、工作逻辑顺序等信息,编制工程初始进度计划;3)将创建的BIM3D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并在Time-liner界面对模型各构件添加初始进度计划信息,设置任务性质(构造、拆除、临时);4)提取阶段成本信息,编制工程初始投资计划,将投资计划信息导入Excel软件中,绘制项目实际资金流与计划资金流对比曲线图。建立在Navisworks软件模拟施工进度计划基础上的资金流对比曲线图,可作为项目投资管理的工具之一。本文提出的投资控制模式采用“导入对接法”,使项目信息在软件输入与输出端实现对接,体现BLM理念中“一次输入,多次利用”思想。

3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出现的问题,将基于BIM与PLM技术的BLM理念引入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中,构建基于BLM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模式,将Revit,Navisworks及Excel软件相互搭接,可视化呈现项目资金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前提下,投资可控制在合同限额内,解决了建设项目传统投资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随着建筑业广泛应用BIM技术,以其为核心的BLM理念在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中将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20-24.

[2]汪茵,高平,宋蓉.BIM在工程前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4(8):64-67.

[3]陈祥赟,董娜,熊峰.基于BIM的某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580-583.

[4]林天扬,王佳,周小平.基于BIM的可视化消防管理平台研究[J].建筑科学,2015,31(6):152-155.

[5]丁士昭,马继伟,陈建国.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7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91;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138-01

美国标准协会(NBIMS)对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定义是:BIM是一个设施(建筑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的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为预制构件的原料,现场拼装时构件间采用特定连接方式的一种结构。它具有轻质高强、力学性能良好、抗震性能优越、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投资回收快、外形美观、可再次利用及符合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一系列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厂房、轻型及大跨度结构工程、高层建筑工程等领域中。

1 设计阶段的应用

目前钢结构工程在设计阶段,因钢结构专业和BIM技术人才缺乏,导致设计深度不够、设计造价偏高;因设计方案不合理使后期施工困难,只能返工重新设计而导致投资增加等情况屡见不鲜。利用BIM技术按照设计图纸,调用“构件库”和“节点库”进行三维建模,录入构件、节点的参数信息,这在利于构件节点的深化设计的同时,还利于钢结构工程的可视化与信息管理。胡育科等人通过阐述国家推出的有关推广钢结构的政策,及当前钢结构推广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钢结构根本在于提升工程设计和应用水平;杨振方通过对TeklaStructures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阐明了TeklaStructures在不同结构中的详图深化设计功能及运用方法。结果表明,TeklaStructures的数据交互功能,及建筑设计、分析、出图、报表等功能,能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尚超宏等人通过实际工程,介绍了Tekla在项目中的深化设计流程、设计依据、深化中遇到的难点重点,突出了BIM技术对设计和后期施工流畅、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运用BIM来解决深化设计中的问题,并优化设计方案是可行且有效的。

在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BIM软件中,TeklaStructures在解决节点深化设计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借助钢结构工程的BIM模型,一则能直观地向业主反映项目的建造过程与成果,对现场复杂的安装节点、难度系数高的施工工艺进行可视化三维技术交底,优化设计方案;二则模型自动生成的报表,能为项目和造价管理提供依据;三则模型在TeklaStructures中深化后可同其他软件进行交互,进行管线综合和碰撞检查等。最终达到最优设计,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 施工阶段的应用

目前在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阶段,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控制方面都存在问题:因工程变更引起造价波动;因预制安装工艺不当、装配安装顺序冲突引起工期延误;因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变形、碰伤或污染而增加造价,延误工期;因安全教育工作或安全措施的不到位而引起安全事故。利用BIM技术,对3D模型中的构件进行参数化管理,并进行3D模型与时间轴关联后的4D模拟施工、场布模拟等施工前的计划审查,以保证顺利安装,避免施工工序之间的冲突和施工安全问题,并纠正偏差确保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周慧恩等人通过对工业化钢结构的4DBIM虚拟建造方法的研究,提出用BIM部品库以及对软件插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快速、智能、高效地建模。之后基于4D模型进行模拟施工、各专业综合后的碰撞检查,并模拟重点部分的可建造性以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达到多次虚拟建造优化和一次实物安装建造结合的效果;任玲华等人通过BIM技术在虚拟建筑及节点构造模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借助BIM模型中精确的节点展现,能提高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并能在随后的建筑施工信息流转中,利用模型制定计划、共享信息、指导现场;壮真才通过一栋钢结构办公楼工程,重点介绍BIM技术在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提出BIM技术在能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施工管理能力;孙亮等人通过介绍BIM-QR系统中动态二维码的信息集成和管理功能,提出了此系统在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和钢结构制造、运输、安装进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于BIM平台,实时跟踪并采集项目实际施工中成本、质量、进度的信息,录入3D模型中与模型结合转化为数字信息,并阶段性地与原施工计划比较,动态更新BIM数据模型后再利用BIM-QR系统对完工部分工程进行验收。这样的信息智能管理系统使项目各方能实时跟踪项目的在建状况,及时进行数据共享与意见交流,也使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确保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目标的实现。

3 运营阶段的应用

在钢结构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运营维护阶段所占时间最长、花费最高。传统建筑的运营维护系统一般是根据工程图纸,人工采集数据后结合Excel表格中设备系统的数据进行监控。这样的运维方式直观性低,时效性差,数据传递易丢失。BIM技术能将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数据资料完整地传递到运维阶段,为项目建立一份全寿命周期内数据动态更新的成长档案,有效提高运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目前学者们对BIM技术在项目运维阶段的应用有所研究,但针对于钢结构工程运维阶段的研究却极少。胡振中等人通过综述当前国内外BIM运维的研究和应用,总结出已实现的功能、现存问题及研究空间;陈广军等人通过介绍BIM的项目运维管理系统,提出了多种基于BIM技术的运维管理方案。但涉及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空间管理、物业管理、应急管理及能耗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

4 结论

BIM技术在钢结构设计阶段应用研究大多趋于可视化模型生成、深化设计、图纸报表生成、设计审查方面,而利用BIM技术进行可持续低能耗设计应用的文献较少;在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研究中,关注4D模拟施工、项目进度造价管理应用文献较多,而关于施工质量验收、安全文明施工、施工风险管理和物资管理、建筑垃圾的回收管理方面却并未深入研究;关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研究的文献较多,运维阶段的较少。未来应在设计中实现可持续低耗理念,施工中推广BIM5D平台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运维阶段进行BIM技术在多方面应用的深入研究。建筑业的发展必然朝着“绿色高效”迈进,钢结构工程应充分利用其可回收、智能化、集约化的特点,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化的生产安装形式,在大力开展BIM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完善企业信息系统、培养BIM技术及钢结构设计的综合性人才,以推动钢结构的产业升级和行业变革。

参考文献

[1] 路丽华.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3).

第8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BIM;建筑项目;成本控制

BIM是英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也成为建筑信息模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报废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多方主体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实时监测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成本。BIM最早是2002年美国欧特克公司提出的一种理念,目前已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认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12月2日住建部印发《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为BIM技术应用发展提供了指导。2020年8月28日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求各地大力推广BIM技术,实现设计、采购、生产、建设施工、交付、运营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将其运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可以对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将项目建设成本控制在预算内。

1BIM概述

关于BIM定义,美国国家BIM标准认为是一种应用在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将建筑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和维护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实现数据信息共享,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建筑工程各项数据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有助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多方参与主体沟通协作,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生产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成本。BIM具有可视化、可模拟性、可协调性、可出图性、可优化等特点,可以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环节,有助于施工单位整合建筑工程项目数据信息,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项目估算、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招投标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施工阶段的竣工结算等方面建立建筑成本控制模型。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的工程量、建筑材料价格变化、设计变更等数据变化输入到成本控制模型,成本控制模型可以立即进行测算,让施工单位了解到建筑项目成本变化。传统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需要项目成本控制人员通过纸质文件、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方式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无法实现实时互动、信息共享。建筑信息模型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一个信息平台,通过建筑信息模型们,可以让成本造价控制人员在平台上与各个参与方进行交流,解决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最大限度避免由于各方沟通不及时影响到施工进度,避免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出现责任推诿、扯皮现象。

2BIM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1BIM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建筑项目前期投资决策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最高可达90%。如果施工单位前期对自身的资质、施工技术、机械设备、人员方面等缺乏正确的评估,没有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估报告,导致建筑工程的评估报告远远低于实际成本,导致后期施工阶段,可能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失控,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传统建筑工程造价评估往往需要聘请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或者业主单位根据之前的类似建筑项目指标编制估算文件。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人员多,施工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即便造价咨询公司或者业主单位估算的结果比较精确,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失控,从而导致成本控制失效。将BIM应用在建筑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依托建筑信息模型,将建筑工程相关数据信息输入信息模型,依托建筑模型数据库,查看与新投资项目的相关数据和工程造假情况,再结合现有工程相关情况,对新建工程项目进行估算,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如果建筑项目的投资估算超过企业投资估算或者自身的现金流,企业必须考虑到项目投资的风险,避免盲目投资。BIM技术降低了建筑工程前期投资决策的数据收集的时间,提高了前期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2.2BIM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虽然建设企业投入的资金比较少,但是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投资达到了35%~75%,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后期工程变更,增加项目建设成本。BIM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包括在设计预算的应用和设计优化应用。当前很多建筑项目的设计概算是设计人员绘制设计图之后,预算人员根据二维图纸建立预算模型套取相应的模板。这种预算方式过程比较烦琐,如果设计人员和预算人员沟通交流不及时,设计人员在后期优化设计方案时,预算人员需要重新进行套算计价,从而导致建筑项目预算不准确,造成后期工程造价失控。BIM具有协调性,将各个参与主体集中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参与主体就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沟通交流,设计人员将图纸上传到信息平台,预算人员直接在BIM模型上提取工程信息进行套价如果出现设计变更,则BIM模型自动修改数据,自动套取工程量信息,避免预算人员进行人工修改,提高了建筑设计预算的准确性。建筑项目工程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机电系统、安防系统等多个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交错,由于建筑内部空间有限,管线管道复杂,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各个系统相互交叉作业,影响到工程进度,造成大范围设计变更改造。将BIM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将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各项数据输入到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对建筑项目各个子项目进行检查,发现设计方案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后期设计变更。BIM将建筑项目主体结构、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材料等各项数据整合在一起,按照设计方案,建立建筑主体结构模型、机电工程模型、土木工程模型等信息模型,将所有整合在一起,连接成建筑三维信息模型,三维信息模型可以显示建筑结构内部各个管线,从而发现建筑暖通管道、给排水管道、弱电桥架等管线的碰撞问题,有助于建筑设计师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上减少了建筑项目成本。

2.3BIM在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方面的影响,可能影响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造成建筑工程后期返工,增加建筑施工成本。由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设计图纸用线条绘制,无法让施工人员了解到真正的建筑构件,部分施工人员没有领悟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意图,导致实际施工结构与设计方案不一样,造成返工。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展示项目施工情况,让施工人员了解到图纸的三维模型,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认知差异造成的设计变更,确保了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施工进度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点,建筑项目施工工艺多,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方式无法真实反映出项目的实际进度,从而导致项目进度落后方案进度,导致项目延期,无法在合同约定日期完工,造成合同违约,需要赔偿违约金。将BIM应用在施工进度管理,将建筑项目相关进度信息输入到信息模型,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测整个项目进度,并根据项目进度分析项目成本,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发挥BIM优势,对现场人力、物力和材料的统筹调度,在模型中输入相应的设备型号、设施名称、设备类型和计划时间等信息,让场地布置情况和施工进度相协调,对施工现场的设备、人、材料进行动态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管理。此外,将BIM应用在建筑施工设计变更,系统可以直接计算出变更工程量的变化和造价,便于造价人员在信息模型中进行修改,从而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3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和国家宏观调控影响下,建筑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项目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发展。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案缺乏动态实时性的监督管理,容易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将BIM应用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环节,可以充分发挥BIM的优势,对各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降低项目成本。

参考文献:

[1]杨波.BIM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6):121-123.

[2]万玲,王琼,李阳春,等.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179-181.

[3]谭诗维.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应用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31):62-62.

[4]占勇,唐汪柱,薛猛.BIM在医院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世界,2020,41(4):111-114.

[5]王世通,王娟.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9(12):137-137.

[6]夏文焘.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1(18):40-41.

第9篇:项目进度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84-01

引言

军工行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制定和颁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国防科技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军工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升级换代,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武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军民转换和平战转换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高素质人才成长和创造能力均有较大提高,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在当前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时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军工促进自主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对于当前的军工制造业,其项目管理具有时限性和唯一性的显著特点。时限性表现得非常强,相关归口上级单位对项目的时限控制的非常严格;唯一性体现在,军工项目对参研单位的技术方向有着显著的倾向性,一般都是专项研发生产。对于军工企业研发生产项目而言,项目管理是贯穿研发过程始终的,相对于其他类型项目,军工制造业项目有其特殊性。

其项目的来源或类型主要包括:

1、预研项目:是上级下达的研究型课题,在国家五年计划框架下进行前沿技术的研究;

2、外贸项目:承接的外贸出口产品研制项目;

3、指令性型号项目:由总装或兵装等上级单位下达的型号研制项目;

4、横向项目:与兄弟单位合作的研制项目;

5、军研所内项目等:所内自己承接的产品研制项目。

在众多的项目中,型号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是该企业的工作重点,其他类型的项目研发与计划管理基本遵循型号项目的管理方法,型号项目一般划分为四个阶段:方案阶段;工程研制阶段(通常包括原理样机、初样机和正样机等几轮研制);设计定型阶段;生产定型阶段。每个阶段由专家和军方代表参加按国军标要求组织的方案和技术评审。

二、目前研发过程中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1 信息反馈不及时。

该企业研发管理流程已经成熟且相对固定,已经建立了ISO9001质量体系,整个工作流程比较规范。但是目前由于信息传递不够通畅,对项目的进展情况,主要依靠协调会、汇报或电话询问的形式进行,此种信息反馈机制下,信息滞后,研发进度、工作流程执行阶段及工作状态不能及时被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组掌握,导致科研管理和项目组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跟踪掌握各项科研活动的具体执行状况。

2 资源统一协调机制不完善。

随着该企业承接项目数量的增长和项目周期的缩短,各研究室、检验处、物资供应处、分厂等各部门的工作量都随之增加。同时型号项目计划性强,任务周期弹性小,在项目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又要保证能按时完成任务,使得科研管理部门很难对资源和进度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并由此引发了诸多资源和进度的冲突,表现为项目计划不科学、更改多,项目进度安排不合理等,加大了各部门沟通协调的难度,进度的压力尤其对处在流程末端的结构设计、加工制造等环节更为突出,从而影响设计和加工的质量。

3 流程效率不高。

目前该企业几乎所有的文档资料处理都通过纸质文件来流转,审签效率低,人员的出差经常影响文件的签审,并最终影响项目的进度。手工签审往往不能将项目在计划、执行、跟踪过程中协调的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等每项工作都如实记录下来,无法对签审历史追溯,容易造成扯皮现象发生。

三、改进规划和初步建议

现在企业可采用一个具有成熟的基于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块的PLM系统,为项目组成员提供基于Web的协同环境。提供项目管理直接相关的功能,包括任务分解、资源分配、进度安排;提供与项目管理间接有关的功能,包括权限控制、实时消息通知、文档共享、项目讨论区等。通过项目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在产品从概念设计到维护,直至报废的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实时协作,进行重大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并对整个产品研制过程进行项目运行状态的监视,完成计划的反馈。需要提供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如:

1、多项目协同管理。

有可视化的项目进度管理环境,可通过表格视图或施工进度表,项目成员可以共同进行实时项目计划的编制。可以修改项目的任务约束、重大事件以及开始结束日期。还可进行任务分解、任务约束、不限层任务树、任务成本管理,建立计划基准和结果驱动的进度表等。

2、资源管理。

能够以部门、业务单位或其他分解资源的组织类型为单位,建立并分配团队资源、查询维护组织和角色技能、浏览跨项目用户的任务分配、交互式查看资源柱状图、进行工作载荷的管理等。

3、工时统计。

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在线报告某项任务的工时,项目管理人员审核已提交的工时表,并将之导人项目数据库中。

4、项目成本管理。

可以为资源和角色技能指定工本费率,能够生成详细或者粗略的项目成本视图,包括估算成本、附加成本和基本成本,此外还支持可变劳工和固定成本管理。

四、结束语

科研项目管理的重心,在于定义研发项目中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跟踪,工作分解结构,进行资源分配,实现进度控制等。结合该企业的业务实际来看,实施信息化手段后的产品开发流程将固化在项目整体计划中,项目管理层通过项目管理工具对项目进行规划和监控。然后通过系统集成将企业的各类应用系统集成起来,形成协调一致的企业级PLM系统,管理整个企业的所有产品数据,支持产品各个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过程,对应市场、设计、制造和服务等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业务系统都构造在PLM系统之上,形成单一产品数据源。同时,以项目产出为中心的阶段——节点项目管理模型,实现了项目信息与产品记录的关联。一方面,项目的产出作为产品记录的一部分,同产品其他方面信息一样,纳入到统一的管理机制下集中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的产出也有其本身的生命周期,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推动其状态的改变,所以,将其状态同项目进度相关联,也就实现了项目计划进度随项目执行进展的自动更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