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群;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公共部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22-02
一、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学计划中知识点重复现象严重
行政管理的本科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现象大量存在。在本校授课过程中,囿于教师学科背景和课程安排,这种重复现象尤为突出。《行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从教学内容和等多个方面都是雷同的,很多学校都只是开设一门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校的教学计划中则是将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并在相邻的两个学期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与《地方政府学》这两门课程所授知识点重合之处颇多,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特点,无法就某一特定现象做精准而深入的研究,故在重复讲解过程中,学生们听到的是不同教材中对于行政区划、地方自治的复述,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对于此知识点的赘述。而事实上,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涉猎是其大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公共管理学学科特性使然,也与本校教学计划设计有一定的关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特性使然没有建立起公共知识平台,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共通之处,导致学科特色不突出。目前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处于袋状结构,没有形成核心理论基础,主要靠公共管理这一外壳维系,学科整合的任务尤为繁重。从上海海洋大学的个性表现来看,本专业的教师以前大多是从事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安排中,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专业需要外,还要兼顾教师的学术背景。
(二)实践教学环节阙如
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公共管理知识教育与生产实践脱节偏重。行政管理专业需要新的突破,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来说需要更多的接触实践的机会,而目前的状况是,大学授课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上海海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授课也没有例外。大批量的教师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没有实践经验,更鲜有政府部门就业经历,授课思路较为老套,照本宣科居多,缺乏为学生的求职就业输送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虽然教学计划安排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是毕业实习,但这种就业前的演练无法替代专业学习中实践课程的传授,毕竟后者是有针对性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积累。学生的就业准备如果始于大三,这已经明显滞后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以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就业实际,多为学生开辟实践教学内容。
二、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现实性
(一)课程群建设的经验积累
课程群是近期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提倡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它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优点,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上海海洋大学也已经开启课程群建设,并由教务处投入经费支持各个学院不断探索和实践。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学校政策的支持有利于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工作的开展。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
我校从事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并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相关经验。本项目群的7门课程中,1项是校级精品课程,1项是校级重点课程,都是本项目成员多年来承担的主干课程。近五年来,项目组成员对教学工作不断钻研,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每年都有教学相关成果发表,累计已达7项。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积累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也完全有能力完成此课程群的任务。
三、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梳理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将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过程,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能够较好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课程群教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为主线,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旨在构建以政府组织为行为主体,梳理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衔接,研讨教学方法的创新、考核方式的改革、教学管理的改进,修改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具体方案。公共部门管理类课程群建设以组织结构为主线进行梳理,整合与之密切相关的7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形成整体系列课程。公共部门管理是以政府组织为主体,以优质、高效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政策过程。在这一管理过程中,政府组织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过程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该门课程从行政权力、行政组织、行政领导等各个方面诠释了行政管理。以课程群建设中的7门课程中都要囊括的一个知识点,组织结构为例,行政组织是开展行政活动的基础,《公共管理学》中对于行政组织的讲解侧重于行政组织特性的阐释。
(二)整合课程内容
如果在课程群建设中,每门课程只是在各自内部小修小补,则不可能呈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原先隔离、重复甚至矛盾的内容不会改变,庞大而繁琐的框架也将照旧,无法实现课程间的协调和系统化。因此,课程群建设应以单门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
单门课程传授中的知识点重复现象饱受诟病,课程群建设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知识体系。以公共危机管理这一特定的知识点为例,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关涉到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本课程群建设中其他课程的共同知识点。在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讲解中,传统的授课思路每门课程各行其是,依据教师选取的教材不同进行讲解。课程群建设引入以后,则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先由《公共管理学》教师负责传统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等内容,再由《公共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属性予以细化,在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可以从理论层面抽象出现代政府能力的知识,也可以结合公共危机等热点事件来具体阐释政府能力的加强,《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讲授中则可以就非盈利组织的特性和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优势等展开,最好能结合新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热点解读。而在整个危机的周期中,都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政府的政策,《公共政策学》中从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制定、政策方案的执行、政策方案的评估亦可将危机处置作为案例分析,城市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较高,在《城市管理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城市病”,增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同样不能忽视,危机管理中社区组织无法独善其身,《社区管理学》的讲解既可以将公共危机作为现象解读,更可以把我国社区组织的行政化色彩予以延伸。以上所有关于理论建构和模型分析都要运用到管理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技术支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涉及到的电子政务等操作方法和技术流程将公共危机管理的治理措施和行为主体
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机结合以上专业课程,使其内容互相衔接渗透,在知识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系列,从而构建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水平本科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建设。
(三)加强教师沟通
沟通中的两个70%问题是管理学和领导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教学中沟通不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育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同一个院系的教师,大家很少见面,彼此缺乏交流和沟通,更不要提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构思的共同讨论。
如要高质量地完成课程群的建设,就需要加强课程群群内、群际教师的沟通,形成一个好的教学团队。该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组织结构这个授课内容为例,在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讲解时,就可以采纳这样的思路:基于学生们前期所学的《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理论的一般认识和组织结构的初步了解,从共性的角度认知组织,《公共管理学》授课教师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个性则在此得以淋漓精致地体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技术层面)在定性认识之后,教会学生们做定量分析,从而对政策现象做深入的解读和更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应坚持每2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并依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学院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计划,制定本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每学期初还应制定本课程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时写好课程组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3).
1)企业单位的需求。作为专业人才的主要出口,企业单位也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从根本上说,该专业的人才只有进入相关的公共事业的单位工作才能算找到了对口的工作,纵观我国国情,与公共事业相关的企业单位不是规模不够就是机构不太完善,这就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选择面变窄,参见智联、搜才等人力资源网络招聘信息可知,30%以上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走进企业管理、人资管理、文秘、助理等工作岗位,60%以上从事销售、策划、财务等方面的工作,可见专业不对口现象比较严重。
2)教育研究领域的需求。依然以节点2011年为例,这一年我国研究生招考人数超过了165万,远远超过了前些年,研究生录取比率远远高于公务员,无形中给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打开了另一扇窗,但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继续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数甚少,基本上都迫于压力跨专业考研,以某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考研情况来看,30%的报考生中,7%取得成功,随着考研大军的加剧,跨专业考研由于没有专业课的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跨专业考研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3)创业的需求。自主创业是国家目前对大学生的鼓励,并为此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在此种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与智慧走上创业之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来说,选择创业是具备自身优势的,有管理学识的基础,有财务知识的支撑,基本拥有创业的基础知识储备,自主创业可以创办工作室或进行个体经营,尽管只有3%左右的专业人才选择自主创业,但作为未来较好的专业就业出口,自主创业始终被提倡。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1)专业人才培养确定积极的就业理念。2013年,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持续走低,毕业生因为自身不能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到普通企业就业时一种屈就,这种观念本身是不对的,在培养人才优化学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未来的工作导向做积极的引导,进入基层工作的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先工作几年,再尝试报考公务员或择业到其他事业单位,以此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增加就业对口率,以曲线对口的方式积极面对未来的工作。
2)参考就业导向强化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除了正常的专业课程之外,也要适当增加适应基层工作需求的课程,这有利于学生未来进入基层工作单位实践,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一些民主与社区治理等课程,这在未来对学生参加城市街道办事处及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促进作用,又如在增加农村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城乡建设政策,对于未来进入该领域工作实施管理模式与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在我高校通常有实践课程,以专业课为基础,要求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进行专业实践。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的治安到下,走进基层,可以以调研小组的形势,也可以以实习生的形势找到切入点,这样既能提高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对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实践切实掌握,强化自身的社会调查能力,取得社会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资料,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建议
1)学校的支持。学校的支持对于专业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院校要在培养人才方面加大力度,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比对其他专业而言较弱,毕竟才有短短的十几年的发展时间,解决这一难题,势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学习国外,调剂优秀的高潘学礼的老师参与到专业教学中来,并且结合现状适当聘请政府部门或相关领域的专家领导,来学校兼职授课,以此增加教师队伍的力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收获更多;其次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各行业的人才都趋于饱和,学校有义务为学生获得就业机会提供帮助,以增加学生的抗压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有条件的院校要组织企业力量到校进行讲座或项目路演,以此使学生观摩到真正的工作和竞争,并在此期间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各种方式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再次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必要的。
(一)学历教育:大专:11份;大专升本科:7份;研究生:0份
(二)脱产培训:0份
(三)在职培训:《公务员法》39份;《行政许可法》36份;《行政领导学》11份;《公共政策分析》7份;《政府组织行为学》6份;《公共管理原理》19份;《电子政务》12份;《普通话》5份;《公务员精神知识》18份。
二、填表者基本情况
(一)类别:执法:41份
(二)职务:副科级:7份;科员:34份
(三)学历:本科:6份;大专:24份;高中(中专)11份
(四)年龄:50岁以上:5份;40-49岁:8份;30-39岁:24份;30岁以下:4份
三、今后需要培训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公共内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34份;基层民事调解基本原则和方法14分;沟通和协调28份;公务礼仪26份;基层工作的心理调查26份;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要求31份;公共服务内容和方法18份;国家赔偿制度的概念,实用范围赔偿方式21份;有效执行力的提升27份;如何应对集体上访、群殴、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20份;处理带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方法和技能15份
(二)县、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份;村镇规划2份;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政策和措施1份;农村1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3份;农村社会事务管理1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2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政策和措施4份
(三)街道:街道办事处主要工作任务、程序及方法2份;街道、社区常见社会问题及处理方法1份;社区管理5份;社区服务2份
(四)执法:行政处罚的原则、设定权、种类、程序31份;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基本原则和要求27份;行政诉讼的概念、原则、范围和受理、判决的执行15份;行政执法常见案例分析与应对30份;文明执法与和谐社会19份
四、其它培训需求(文字表述)
1、增加法学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对法条的理解力。
2、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
3、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与经验交流活动。
五、调查情况分析
(一)脱产培训是空白,适当安排人员进行脱产培训。
从本次调查问卷发现,我局公务员近三年来参加脱产培训是个空白。公务员任职培训基本上在三年前已经完成,近三年来新任科级干部数量很少,没有参加任职培训。应适当安排公务员参加法律知识的脱产培训,脱产时间以三个月至半年为宜。
(二)公务员对于公共内容知识培训需求很大。
基层公务员对于公共内容知识的缺泛由来已久,此次调查反映了基层公务员对于公共内容的渴求,培训部门可以组织跨部门的公务员学习公共内容,组织课堂讨论。
(三)应多安排法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公务员的基本法律素养,增强知法守法意识。
基层公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法律的理解能力很薄弱,因缺少法学基础知识,对法律精神和法律条文的理解能力十分有限,知法与守法的意识也不强。因此,应该从提高公务员的基本法律素养出发展开培训,多安排法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培训。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智慧社区; 信息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39
[中图分类号] D669;TP3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83- 0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1―2015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其中着重强调要推动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鼓励建立覆盖区(市)或更大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推动各地设置统一的社区服务电话号码,逐步建立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呼叫保障系统,推进社区信息亭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工信部城乡统筹信息化试点,国家发改委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几年的建设,完成了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养老”“智慧e亭”等示范应用。基于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智慧社区已粗具规模。
1 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以打造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的现代街道工作运行新模式。
1.1 国内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发达城市纷纷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加强城市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和互助服务于一体的新技术的应用。北京西城区建设了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智能停车诱导等为代表的“智慧社区”应用项目;上海闸北建设了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高效政务、社区生活、平安社区、电子商务在内的六大类“智慧社区”应用;广州天河区以智慧家居、智慧医疗为代表打造“智慧社区”,这些示范应用的建成实现了社区基础工作智能化,社区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既加强了基层社会稳定,提高了社区自治能力,又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智慧城市”的建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 国内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的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的,但“智慧城市”构建的提出时间非常短,所以作为智慧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的构建领域零散、应用水平也不高,没有形成“面”上的整体推动态势,从而导致没有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从行业到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标准,相互间的兼容性差,导致各地政府各自为战,不仅模式多样,而且进展明显不平衡,不仅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鸿沟,即使同一个城市的社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② 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导致成本过高。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由于体制原因, 长期以来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 一些部门专业性强, 权力相对集中, 条线管理也非常明显, 对于智慧社区建设而言, 要进行条块整合时就显得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是,很多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同一批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不同部门建立的系统中多次出现, 而且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标准差异很大, 这样既造成了重复建设, 也严重增加了社区的工作负担和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③ 社区信息建设人才匮乏。目前, 虽然大部分街道干部都已接受过计算机知识培训,但由于从事社区信息管理的人员大都年龄老化,知识程度不高,计算机基础知识严重匮乏。④ 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由于智慧社区提出的时间较短,有效的商业模式仍是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2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根据泰州市海陵区的实际情况,“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的目标是:充分运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基础,以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为核心构建智慧社区。
2.1 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是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由中间核心层、支持与管理体系、实施模式3部分构成。
2.1.1 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核心部分
自下而上划分为:基础网络层、数据平台层、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层、接入展现层。
(1) 基础网络层。包括基础网络、系统安全、其他基础设施,是整个“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基础工程。
(2) 数据平台层。数据平台层由基础数据层与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它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以及所有委办局各自的政务及应用数据库。
(3) 接入展现层。包括“中国泰州市海陵区”门户网站和智慧社区网站群,以及各应用对象的前端处理界面,是联系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企业及其他用户的直接纽带。
(4) 应用层。包含智慧社区的各类应用系统,这些系统不仅仅是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代表社区居民,借助政府信息系统,构建起联通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单位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汇聚居民信息的基础,是联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桥梁,是社区、居民反映诉求、消除矛盾、参与治理的通道。
2.1.2 支持与管理部分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与管理部分包括: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标准与管理体系、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服务管理体系、维护服务与技术支持体系。
2.1.3 实施部分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模式部分包括投融资及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其中投融资及运营模式是项目实施的核心。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以政府资金为先导,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谁投资谁受益其中包括政府投资、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等多种形式。
2.2 平台构建的智慧社区应用情况
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整合、共享信息资源为主,开发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e亭等应用,成立了泰州市便民信息亭服务公司和援通呼叫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到2011年基本建成覆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三级便民服务与管理系统,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接的电子化服务网络系统,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其中智慧政务突出管理创新,开发、定制具有城乡社区各种管理职能的系统软件,形成覆盖社区和行政村的三级管理体系,使城乡社区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对涉及全区基层的党建、治安防范、社会公益、社保就业、民政优抚、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等事务进行整合,实现办事项目申请、受理、办理、回复的一网处理;智慧养老突出关注民生,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同时老人身在家中只需轻按呼叫器上的功能按钮,就能享受急救、医疗咨询、家政、心理抚慰等1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呼叫中心有用户11 400户,成功救助了400多名突发疾病的老人,受理修理电器、家政服务、日常购物等生活帮助4万多人次;智慧e亭突出服务创新,运用云计算技术,在全市建设了100个自助终端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缴纳通讯 、燃气、水、电、罚款费用,信用卡还款业务,票务预订等服务。除此之外终端还可以通过信息屏物价信息、物业信息、便民信息及其他公共信息,社区居民能够了解到政府资讯、时事新闻、天气预报、生活指数、物业通知、打折消息等即时更新的实用信息。3个月试运行已累计缴纳水、电、燃气费7 000多笔,总金额达782 684.16元,浏览人数达6万多人次。
3 智慧社区建设体会
(1) 尽快建立统一的智慧社区模式。制定好标准,包括数据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以及行业对接标准;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利用,实现整合。
(2) 实施统一规划,社区功能不断扩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根本不可能完成其任务。智慧社区的建设需有统一的规划,将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高效强大的智慧社区系统。
(3) 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构建和运营的“大服务信息化平台”只有多方参与才能使得今后的运营管理更有生命力。
(4)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短期培训、个别培训、专业培训、网络操作、维护、软件应用等培训。
4 结 语
社区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智慧社区的建设,既不能单纯偏重基础设施,也不能过度迷恋先进技术,而是应以实际生活为本,以需求为导向,采用可靠、性价比高的信息化技术成果,提供给群众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和帮助。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
一、社区养老模式产生的背景
伴随人口政策的演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前加深,老年人口问题愈演愈烈,这种背景下如何安置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日益摆上社会亟待解决的日程。传统的居家式养老面临规模缩小与空巢家庭不断增多的处境。而老年人较青睐与同龄人相伴的群居式生活,加上人们养老意识的转变,福利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社区养老便应运而生。
在当代社会,青年人在事业上压力较大,照顾老人往往显得力有不逮。由于我国多数老年人喜欢居家养老,而机构养老的覆盖范围较窄,又受制于资源的匮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规模推广。所以,社区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主体作用,其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也逐渐凸显。
二、引进志愿者服务进社区的原因
(一)有利于促进社区内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主要险种,做好养老工作在我国福利体系中有重要作用。老龄化推进对传统家庭式养老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在社会福利领域,尤其养老服务方面,不能单靠政府主导与家庭支撑,而个人层面的养老又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引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养老就成了一条重要的思路。
(二)有利于我国志愿者队伍自身的建设发展。随着文化建设的普及与国民道德水平的提高,借鉴早期志愿组织的经验,志愿者服务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显著改善,但仍存在改进空间,因此推进我国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有助于实现建设和谐社区与幸福城市的愿景,且对于促进志愿者组织自身的后续发展也有很大优势。我国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对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需求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
三、志愿者进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首先,我国在法律上肯定了社区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等设施和网点”。其次,我国的行政体制已形成一套社区管理的组织基础,各区的街道办事处在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方法。最后,社区是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它所特有的感情交流功能可保持传统家庭养老的优势,并弥补居家式养老的单一与信息阻塞,这是其他养老机构所无法替代的。
(二)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志愿者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定期安排时间做义工,时间较富余。且一定区域的志愿者分布集中,常在周边社区活动,志愿者之间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便于统一安排活动,具有时空优势。其次,志愿者人员构成固定,凝聚力较强,也将志愿意识的触角延伸到各机关与高校,而大学里有一批覆盖各专业的人才,他们具有杰出的理论知识。最后,社区可提供公益性岗位,便于收纳劳动者,而在社区从事的工作体力强度适中。社区作为安全的居民聚集区,存在大量的日常活动,又亟需义工人员打理,而志愿者无疑也是合适的参与社区服务的义务性群体。
(三)志愿者提供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首先,受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制约,社区服务中专业人员承担职能的范围有限,因此在社区养老中很大一部分服务要由志愿者来承担。而志愿者在以往的工作中与老年人接触较多,较了解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且社会影响卓著。其次,社区养老服务除需专业人员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作为补充,为老年人提供无偿的救助,以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开支,提高其生活水平。最后,鉴于老年人口所需的服务主要集中于医疗、家政与精神食粮供给。医疗服务主要由专业人士承担,家政和精神服务则部分由专业人员承担,其余由志愿者服务作为补充,而志愿者在供给精神服务方面有突出优势。
四、志愿者在社区养老方面提供服务的途径
(一)激励方面的措施。1.应酌情对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调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社区应坚持以人为本,为志愿者提供适量的物质补贴,对其安全予以保障,提供基本的用餐与出行补贴等,减少其额外的资本付出,使志愿者能切实感受到社区方面的关怀,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让他们能有一种自我存在感,实现自我价值,在此基础上为志愿服务的持久开展提供保障;2.根据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以少量物质奖励。通过定期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评估内容集中在服务质量与居民的认可度上,可以设置最受欢迎与最专业的志愿者以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鼓舞,为其他志愿者树立榜样,以创造良好的社区服务环境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培训方面的措施。1.针对具有突发性的志愿服务进行专业性培训。社区作为公共领域,面临着公共应急管理,可以培训志愿者消防常识、防火渠道与急救措施等,开展养老技术指导与老年人康复训练的讲座,这并选择一些责任心强的志愿者进行初期培训,以点带面,让志愿者不仅帮助了老年人,也获得了生活自救常识。2.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予以培训。鉴于社区中的老年人资源丰富,其本身又具备青年志愿者欠缺的社会阅历,可将老年人意欲回馈社会的初衷体现在与照顾其生活的志愿者的双向交流中,从服务意识、义工精神等方面予以培训。老年人开展座谈会以培训志愿者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提高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3.根据社区的经济情况,筛选一些外出培训的名额,可联系所在城市典型社区,学习其在志愿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借鉴成熟社区在关爱老人与健康咨询的做法,对相关的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提供服务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使其更加高效的助推社区发展。
(三)安置人员方面的措施。社区应制订老年人权益及养老服务的条例,根据本社区老年人所在家庭情况,合理分配前来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资源,根据志愿者的医学知识与综合背景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无医学学术背景又较内向的志愿者,负责打扫房间、收拾物品及日夜间护理工作;二类是实践经验丰富又较活泼开朗的志愿者,负责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及外出采购工作;三类是医学科班出身或具有较多医务常识的志愿者,负责社区老年人的疾病观望与日常护理工作,及时发现老年人潜在病灶并联系社区医院以作好防护工作。或者将志愿者分为专门技术人员与业余社会工作者,前者集中精力做好专业领域内的技术与护理工作,后者则服务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与心理慰藉。
五、结语
老年人由于身体因素在起居方面存在一些单靠家庭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社区及社会在关爱老年人方面有所作为。志愿者进社区并辅之以社区养老方面的措施,有地利及人和方面的优势,应不断借鉴成功的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的建议,利用志愿者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挖掘其身上潜在的服务价值,以更好地推进我国社区养老整体层面的均衡发展。(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01)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关键词】财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是遵循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适应大众教育阶段以及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理性选择。自2007年以来,西安财经学院结合西部地方财经院校的实际,探索并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创新两个体系、联动三个课堂、突出四个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综合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一、明确一个目标:应用型创新人才
明确、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发展潜力,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逐渐明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西安财经学院2007年组织召开了“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实训教学,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08年组织召开了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2010年召开了“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2011年《西安财经学院“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创新两个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征,2009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创新了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更新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构建了“四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四个平台包括公共课平台、学科共同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必修课模块、任意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第二,加强基础教育,打通大类平台课,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2009年起在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数学类四个大类的14个专业,实施了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第三,各专业加大应用性课程的建设力度,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四,依据财经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设置系列课程强化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基础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课实践、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爱心服务;专业实践旨在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共同课实验(实训)、专业课实验(实训)、课程论文(设计)、学年论文(设计)。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竞赛、社会调查、第二课堂等。各专业修订培养方案时,充分体现实践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目前,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文科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以引导实践教学环节的高质量开展。对超过18课时的实验实训课均独立设课;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每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教学周。针对财经类人才培养特点,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训课程教学、管理和投入,编制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规范了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的考核办法,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三、联动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学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实施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融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校要求课程所属系(教研室)定期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以案例式、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学校每年开展课堂教学观摩、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室(实训中心)评估、优秀教案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如: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推行“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信息学院倡导“教学互动,重在实践”,文法学院开展“模拟教学”,《高等数学》课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大学英语》课推行“听说领先,综合训练”等,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学方法。
2、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学校以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和学术讲座为载体,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达8000余人次;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高水平的学术讲座600余场,参加学生10万余人次;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届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了5届“博学杯”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10年学校成立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现有人文类、体育艺术类、科技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公益类学生社团组织共56个,参加人数达8000余人;创办了《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蓝风铃文学报》等10余种学生刊物;定期举办书画大赛、英语演讲赛、辩论赛、摄影作品比赛、“校园之星”风采大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多年来,学校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社会实践团,分赴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模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特色格局。近三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达1.5万余人次,广大学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眼界,锤炼了思想品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精神,积累了社会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四、突出四个能力
1、知识应用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突出实习的专业对口性;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组织方法,突出实训教学在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逐步建立开放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实施“2+2”大类培养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大类内采取分流培养,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在人、财、物上支持学生参加参与各类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及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实践性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数理分析能力
学校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尤其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加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通过强化量化分析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依据数据和模型进行经济管理、经济分析的能力。另外引导与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量化分析教学方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生态旅游学;教学改革;学生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觉醒,引起的广泛争论为民间环保运动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传统大众的旅游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表现在旅游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旅游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忽视了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造成破坏。因此,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迅速兴起和发展的。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65年赫兹用生态学理念提出的旅游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目的地负责任,属于外来语,是Ecological Tourism即生态性旅游的缩写。在美国著名旅游学者豪金斯(Hawkins)于1980年编写的名为《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的论文集中收录了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Claude Moulin)的《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本文所使用的“生态旅游”是针对乡村旅游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而言的。1983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生态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文章中所使用的“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被赋予了两个基本含义: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方式是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1988年他又进一步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者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研究野生动植物和享受旖旎的风光”。随后,中外专家和各种旅游组织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又纷纷对生态旅游作出了不同角度的定义。
《生态旅游学》是为森林资源保护游憩专业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本科生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生态旅游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消费意识。然而,由于我国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生态旅游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也仍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学的教学质量是高校《生态旅游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优势,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鼎湖山、新疆哈纳斯等地区。至2005年3月,我国已建成自然保护区2349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的14.9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3个(加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26个),地方级保护区中省级自然保护区773个,地市级保护区42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12个,初步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汇集了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的精华,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2001年,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到12个。目前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年总旅游人次近2500万,年旅游总收入近5.2亿元,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以中国四川省为例,2012年四川省生态旅游接待游客1.8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412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350亿元。其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乡村生态旅游分别实现直接收入59.6亿、67.8亿、13.6亿、271.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2年四川生态旅游直接收入较上年增长33.3%,占林业产业总值的24%。四川省把生态旅游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把生态旅游作为弘扬和展示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二、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1.培养环保意识强烈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本课程选用教材为杨桂华、钟林生和明庆忠编写的《生态旅游》,本书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融合了作者们所积累的丰富理论知识,高度概括了生态旅游的四大理念内涵。生态旅游的最大特征是保护性,培养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学生首先要树立高度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感,教学过程肩负使旅游从业人员具备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标准的重任。本课程的学习能使他们对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引起学生对旅游活动中环境保护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因此本课程教学应侧重于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植于学生思维中,使其在今后工作领域内,有意识、有措施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避免理论课堂教学枯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目前生态旅游主要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大量相关的图像和音响资料,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但如果每堂课自始至终使用多媒体,必然导致学生视觉模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次,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来不及对所学内容进行吸收、消化,影响了对后续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应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课程的动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参与到多媒体授课中来,学生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可到某一景区进行实际调研,对现有景区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本景区二次开发方案,学生再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给教师和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同时鼓励将教师课件和学生作业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等。
3.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本教材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应根据教材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当然,开展实践性教学需要加强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旅游企业、社区管理委员会等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设生态旅游教学的产学研基地,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条件,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学习机会,促进生态旅游教学的高成效循环,有利于促进生态旅游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此外,为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性与参与性,还可以将实践教学基地选择到已开发的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度假区、海岛、生态农业区、历史遗址区、国家公园等,或者到还未完全开发并具有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人文等地理特征的生态旅游地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对旅游高等院校而言,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4.考核成绩反映教学效果不全面,要完善考核方法。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生态旅游学》的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多为笔试形式。统计成绩时,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这样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考试结果,使得部分学生在考试前搞突击,死记硬背,最终也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建议增加科研论文在考核中的比重,如科研论文占到总成绩40%,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予评分,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语与展望
《生态旅游学》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为取得本科生最佳学习效果,其课程内容将值得我们在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应该适时地调整生态旅游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扩大知识面,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云禄.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展望——以攀枝花市为例,西南财经大学[D].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11:11-13.
[2]马艺芳.大学本科生态旅游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教论坛,70-73.
[3]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以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09:87-91.
关键词 实验 实践 教学模式 社会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社会调查课程是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交叉性学科,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具体的理论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该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来观察社会变化、分析社会关系、解释社会现象和把握社会规律,锻造作为一名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①必须努力尝试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是以理论内容为基础、以案例结合SPSS软件应用为手段的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是将现场模拟与实地调查有机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1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与存在问题
实验、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和提高技能水平为目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观察性、操作性和理论实践融合性等特点。由于理论教学的内容较难,借助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可以增进教学实效。其一,通过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历实地开展调研,强调学生参与及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认知和提高,激发兴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其二,有利于学生消化、验证理论知识,增强了理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其三,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实验教学过于教条刻板,遵循“预习报告+实验指导+总结报告”三部曲程式,这种程式只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强的情形;二是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及其内容多从教的角度开发、设计,学生通常按照实验指导或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课堂教学理论,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探求、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实验、实践教学的研究不够,未能将学科前沿性成果和现实管理中的新问题有效地引入实验教学之中,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社会调查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性质,旨在教授学生有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扎实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技术。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从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实验、实践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像研究者那样”参与社会调查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去完整地亲历一次调查课题的研究,充分发挥情境、协作、会话在知识生产与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使学生在科学规范的研究过程中建构起真正有益于自己的知识技能。②鼓励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独立完成收集原始资料、统计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等任务。努力探索出一条结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的新路。这种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的集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系统性训练,真正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涵盖理论基础知识,实验、实践的目的,操作程序与规范、师生任务与分工,教学策略与评价等要素。具体可从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设置、项目内容编排、课外活动安排等方面,层次性地设置实验实践项目。
首先,要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设计。根据“实验育人”的理念,应当立足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趋势,并结合培养对象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实行项目驱动方法,合理编排实验、实践项目表单。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思路,主要考虑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方法或原理、时间、步骤、要求等。力图通过编制实验、实践指导书或手册作为教学的指导规范。具体而言,就是在整个教学计划学时内,老师必须根据课程内部逻辑关系开展教学,一方面讲解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讲解时注意调整重点、强调应用、注重操作,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进度,以小组为单位,分步骤依次完成从调研选题、文献回顾、设计研究方案与问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到撰写调查报告、汇报研究成果的一整套实践任务;另一方面,安排一定的学时,借助实验室计算机教学平台,根据设计好的实验项目,有机结合SPSS软件、实例与数据库,让学生学会应用SPSS软件,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统计分析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以此课程的学习为契机,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热情。
其次,要认真做好各教学环节的执行与评估工作。作为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师,不但要掌握社会学理论基础、统计学理论,而且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要有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一定深度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③在课堂讲授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测量指标,如何设计问卷,如何进行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整理,如何对资料进行数量分析,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这些与实际调查紧密联系的问题;课堂模拟训练主要针对资料收集方法的训练,如让每个小组结合自己课题设计出问卷和使用方法,然后进行课堂模拟训练,重点观察每个小组在特定情境下的互动技巧及效果,之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提高;实验室内主要进行SPSS定量统计分析实验,主要实验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均值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要求学生学会正确操作步骤,并能正确地解读计算结果。在实验室教学场景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包括答疑、讨论和指导在内的沟通与交流;实地调研主要进行观察实验、访谈实验、问卷使用实验、摄像摄影录音实验等,鼓励学生深入到社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收集调查资料,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相关的调查方法与调查技巧。
3 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积极性高。课堂讨论、现场模拟、电脑操作以及社会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大大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套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经由师生双边互动、学生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及社会场景中人与人间的互动,实现主体间性的意义建构。
二是使学生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了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技术三个层面在内的一整套研究方法,获得了观察分析社会的工具;通过实验、实践教学,有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应用和转化,提高了大学生实际的社会调研能力和水平,也为大学生就业和工作提供了帮助,为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经验、思维和技能支持。尤其是实地调研活动的开展,增长学生的社会知识,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课外科技立项、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方面也因此受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是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求精神。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了。学生在论文写作方法上,逐步实现了从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分析转向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的转变,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也加强了,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科学研究意识得到强化在表现为遵循和贯彻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调查研究,在紧密结合社会事实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对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进行反思。大部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流程和具体方法,为以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提供了经验积累和方法支撑。有多个小组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申报了校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训练项目。
四是通过小组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要求每个小组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工与协作,明确任务、角色、职责与关系,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的调研任务。在此过程中,大家共同寻找调查课题,共同起草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共同进行问卷收发、共同分析讨论调查资料,每个人都有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通力合作的快乐,感受到尽职尽责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提高了。通过小组实践,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实践,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研项目《社会调查与统计方法》实验实训教学(ACJYYB2013037)研究成果
注释
① 张薇,温光浩.重视实验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