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第1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优势;内容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决定了必须加速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度。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冲击和挑战,各级医院只有顺应时势,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2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级医院在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来看,现代化程度仍不高,有些单位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管理意识,设备和技术方法比较落后,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完全实现管理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管理利用水平。

1.3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确保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医疗事业需要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建设人才,而只有详实全面地掌握人事档案材料,才能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确保实现医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为医院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将会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延长档案寿命。

2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2.1档案信息化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档案原件。将医院的各类档案进行信息化手段处理后,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借阅等造成原件的损坏;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重要、珍贵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应用计算机对原件进行电子扫描,之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收藏、管理和使用,就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

2.2档案信息化使文件的归档方式得到改善。在医院工作中,档案部门要对各类文件进行及时的著录。在纸质文件时代,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档案人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埋头于整理档案和登记目录。而将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后,可以使档案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信息改动时只需输入指令就可以自动完成系统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3档案信息化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档案资源整合重在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共享性,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的使用范围,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电子文件比档案原件更易于导航,可增强对原始档案的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更有利于医院各部门、各医疗科室按需浏览,并保持随机存取,进一步提高了档案原件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4档案信息化使档案的检索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以往手工查询档案资料,往往费时费力,有时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将档案信息化处理后,采用了电子目录和电子文档归档,提供快捷的电子信息查询系统,使用时只需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就可一一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

这种智能化检索方法,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在档案的使用上,信息化也让用户感受到了方便。

2.5档案信息化改善了档案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档案归档方式中,档案资料大多是以纸质化的形式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料日积月累,占用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另外,由于纸张的特性,档案库房还要按不同季节做好各项温度、湿度控制和防虫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原件容易损坏等问题。将档案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使档案信息更加形象、直观,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档案检索和利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同时又保障了档案的安全备份。

3医院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3.1文书处理过程和归档要实现信息化管理。文书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文书处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内在质量。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应该把每天收到的文件用计算机登记,按照批办的次序在局域网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催办时间。发文处理过程也可通过网络进行,大大减少了文书处理部门的工作量,减轻了档案人员的负担。

3.2病历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疾病谱的不断扩大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应将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综合查询分析功能,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一一列出,通过局域网反馈到各临床科室,使医务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时能及时查阅。同时,通过计算机对病案信息处理加工后再反馈给临床科室,以便他们能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3.3人事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准确、迅速地提供人事档案信息尤为重要,根据人事档案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和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从实体管理向网络管理转变,实现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把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实现查阅统计、档案变更、报表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管理。

4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4.1档案综合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只是医院主体医疗业务管理的辅助部分,但却是医院领导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体系。在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医院各级领导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工作的思想认识,使档案管理模式从单纯的纸质收集、整理、利用的管理,逐步过渡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方式中来,充分发挥档案在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和领导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只要有领导足够重视和支持,再通过档案人员的学习和努力,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指日可待。

4.2要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网络设备建设是基础。目前,医院普遍建立了微机局域网络,但微机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为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即医院信息中心档案管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4.3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网上进行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借阅、统计工作。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人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运用操作能力。因此,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显得日益重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档案计算机管理的优势,这也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一、医疗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医疗档案信息化无法完全实施的关键原因所在。医疗档案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患者带来便捷,实现医疗上的资源共享,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隐私泄密风险。患者的医疗档案毕竟属于隐私信息,一旦泄密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国如今正处于信息化浪潮之中,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法规并不是很完善,不法分子乘机利用非法的手段获取大众的隐私信息,对大众进行诈骗、恐吓以谋取利益,此类新闻网上比比皆是。因此,倘若想要将医疗档案信息化,信息安全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解决了信息安全的问题,医疗档案才有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基础。

(二)缺乏统一的标准

医疗档案信息化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来使得各医院之间达成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以此解决如今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医疗档案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医疗档案业务技术的标准不统一。医疗档案业务标准是指对电子文件、档案业务处理的规范,它包括与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术语标准、资源标识、描述数字档案文件格式、元数据格式、对象数据格式等标准。其次,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网络统一标准。网络现有三种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如今各医院处于各自的局域网之中,缺乏统一的网络使它们互联。此外,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的医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医疗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主要是体现在应用软件的通用性和统一性两方面,从集约化、规范效应以及档案信息共享的要求出发实现各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目前各医院处于各自使用不同应用软件的状态。

(三)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

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我国正处于“雏形”阶段,缺乏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必然的。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促使医疗档案的工作内容丰富化,档案信息载体多样化,档案管理手段科技化。这些都使得对医疗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需要既熟悉档案业务、又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造成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因素有诸多。首先,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档案专业本就很少,档案专业管理人员更少,档案信息化人才匮乏。其次培训机构在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注重医疗方面的培养,有的侧重计算机技术方向的培养,也有的注重病案质量监控等。缺乏妥善的培训制度,使得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医疗档案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人才过于复合型,导致了学者们往这方面发展的并不多,大多数学者更趋向于更专业型行业的发展领域。

二、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疗卫生机构要想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通过专门培训、教育,持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与科技知识掌握程度,进一步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结构,更好地为信息化建设服务。第一,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处理能力、网络安全维护能力以及电子档案管理技能。第二,加强档案工作人员对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学习,加深工作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了解与认识程度。第三,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判断能力与风险防御能力,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资源的泄露。第五,完善档案部门工作考评机制。直接将档案工作人员考评结果与其薪酬、职业晋升相挂钩,通过多种激励性措施,建立一支高效、全能、优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二)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领导、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思维,更好地顺应时展变化。医疗卫生机构领导阶层应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医疗档案管理积极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通过各种制度、资金支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建设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管理规章的建设力度,使得信息化建设在标准、规范框架下进行。应积极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通过完善的档案共享网络,进一步实现医院档案规范化运作,及时、迅速发挥各类档案应有价值。加强档案的集中管理,统一病历档案与治疗档案,建立合理、科学的医疗服务平台,保证医患之间的正常交流,加快诊疗进度。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具体行为,在相关法律政策与内部管理规范的共同配合下,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建设顺利、健康、高效发展。

(四)加强信息化管理软硬件支持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因此,医疗机构管理阶层必须给予足够重视与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档案管理硬件环境建设力度,加大软件系统开发力度,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力度,通过多种载体、多种途径丰富档案资源,以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另外,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科室之间的内网连接,有效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进而提高档案利用率。

(五)整体统筹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长期性、系统性任务,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医疗卫生机构领导阶层必须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医院整体规划中来,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步实施,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分步目标,预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出现“形式主义”等问题,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随着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多媒体文件、文本文件、影像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因此,必须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管理。电子文件资源属于医疗卫生机构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资料来源,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编辑、整理。纸质档案一式三份,一份供查阅使用,一份供地保存使用,一份用来封存保管。

三、结语

第3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卫生部、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财政部三部门6月26日公布了311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名单,要求各试点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订试点实施方案,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工作。

三部门要求,试点县及所在省(市)要成立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其他各省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卫生、编办、发展改革(物价)、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调查研究、方案制订、组织动员、基线调查、人员培训、新闻宣传、评估考核和信息上报等工作。

三部门指出,各地要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综合改革。所制订的试点实施方案应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和原则,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试点方案由省级医改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各地要围绕试点实施方案,制订并落实试点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部署试点工作。

云南省已实施15个卫生信息化项目

目前,国家已支持云南省实施医改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15个,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超过5亿元。为落实部、省协议,及时掌握云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加强对医改重点工程的技术指导,6月13日~15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一行专程赴云南省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云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总体情况及玉溪、普洱两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的汇报,现场观摩了卫生部、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点——普洱市基于省数据中心共享平台的妇幼保健协同服务系统运行演示。

15亿元四川省卫生厅与扬子江药业签订投资协议

5月29日~6月1日,四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沈骥带队前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调研期间,四川省卫生厅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达15亿元。该项目将在西南航空港开发区新区新征土地500亩,用于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新建厂,其中包括中药饮片、大输液、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50亿元,税收5亿元。

印度预计共花费2856亿卢比实现患者就医免费用药

印度出台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向在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病患提供免费药物,该计划将于今年10月起开始实行。

全民药物免费计划受到了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大力支持,这一计划被称为“真正颠覆性的举动”,已经获得了印度计划委员会的第一笔财政拨款(2012年~2013年度),共计10亿卢比(约合1800万美元)。截至2017年,整个项目预计共花费2856亿卢比。

第4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澳大利亚实行的全民免费及公私并存的医疗卫生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之一,值得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借鉴。

1澳大利亚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特点

1.1三级政府共同管理的医疗卫生体系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级政府管理,各司其职。联邦政府承担患者一般的治疗和药物费用,为公立医院、家庭、居民区卫生保健等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州政府主要为居民提供切实的医疗服务;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环境控制,同时提供一系列家庭卫生保健服务和预防性个人免疫服务。

1.2全民拥有的医疗保障制度澳大利亚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较为合理地分解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健康责任,规定了每个公民都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公民无需缴纳过高的保险费用,就医只需自付很少的医药费。鼓励公民参加私人医疗保险。

1.3相互补充的医疗卫生体制澳大利亚实行全民健康保险体制,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并存互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以及老年护理服务中心、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药店等都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他们的责任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

1.4以人为本的区域卫生规划澳大利亚在每个州的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以人群为中心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系统的方法,将医院、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等部门作为一个有机的服务体系,注重公平性和可及性,合理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1.5健全完善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在澳大利亚要成为全科医生必须接受4-6年的本科医学教育,然后在医院做1年实习医生才有资格进行为期3年的全科医生培训。3年后通过皇家全科医师协会考试合格授予学位并注册才取得资格。

1.6独具特色的药品补贴计划澳大利亚实行医药分业管理,法律规定医院和诊所不能向患者卖药,医生只负责开处方,患者自行到药房买药。联邦政府从1948年开始就针对国民实施药物福利计划,纳入计划框架的药品由联邦政府支付主要费用,个人仅需支付较少的费用。

1.7积极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建有设施完善的负压传染病隔离病房和隔离区域;对可疑传染病安排单人病房,用不同符号标注,以便其他医疗机构能及时了解患者信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1.8多形式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澳大利亚注重健康意识的培养,健康教育内容涵盖妇女保健、儿童免疫接种、早期性教育、传染病防治、生殖健康、老年人保健、生活技巧、口腔保健护理、慢性病防治、控烟戒毒等。

2澳大利亚医疗卫生体系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2.1改革体制与机制坚持公益性,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鼓励多种所有制联合或独立创办非营利性医院,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

2.2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城市应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应以县级医院为中心,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医院与社区的双向转诊。

2.3实现全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落实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4加大政府对医保投入的力度不断扩大医保城镇居民和农民覆盖面,早日实现全民医保。同时适度提高医保基金筹资比例,鼓励居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控制药价的同时,要把报销水平提上来,让老百姓觉得看病相对不贵。

第5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HIS系统 数据库 操作系统 OLTPSQL语言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

国家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医疗经费总量的控制、病人可以自己选择医院就诊、医药分开核算、私立医院不断涌现并且也纷纷成为医保定点医院、有些药店也成为医保定点药店等等,这些已将大型公立医院推入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城市的医疗市场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否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护技术和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将决定每一家医院的生死存亡。

我国有些医院的信息处理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方式,或仅有不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致使“人不能尽其才”。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医院系统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引进了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对HIS系统开发、管理和维护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

医院信息系统(HIS)具有以下特性:①具有一个大规模、高效率的数据管理系统,从而支持医院快速、动态增加的信息量;②有很强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能力;③典型的7天/24小时不间断系统,具有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④易学易用的友善人机界面;⑤可裁剪性和可伸缩性,适应不同医院的发展需求;⑥模块化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充性;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国内外HIS系统进行多年研究,最终开发出符合我国医院实际情况的医院信息系统;⑧较强的开放性,适用于多种关系数据库和操作系统;⑨采用先进的硬件技术支撑环境。

为了提高对HIS系统的管理和更好地维护HIS系统,我院着手于以下几方面:

1.软硬件设备要满足基本需求:医院病人的信息必须保留很多年,对如此海量的数据,医院非常担心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系统性能会随之降低,而医院的门诊是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的。这就需要软硬件设施达到一定的要求,能够定期进行维护并及时升级、更新。

2.重视复合型人才:在HIS系统管理及维护过程中,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情,只要有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事情就一定成功。其实,医院的业务流程极为复杂,如果让一个不了解医院流程和业务的计算机人才去管理这套软件系统,那么对于日常的工作需要也不能很好满足。

因此,在HIS系统开发过程中,只有让既熟悉医院业务流程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参与进来,那么这套程序才能真正为医院所用,发挥它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对无法解决的问题积极与开发商联系。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问题,问题出现后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应尝试解决,判断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软件设计本身问题。若属前者,则尽量解决并给予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指导,以避免再次出错;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谦虚地请教开发商,学着分析并解决问题。若是程序问题,则反馈给系统开发商修订其程序,优化软件,使之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院方需求。

4.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软件虽从系统开发商手中购买,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结合本院情况进行不断完善。比如报表的制作,日常维护数据库,学习SQL语言。

医院是个庞大的机构,许多临床、机关各部门领导对医院业务的开展、效益各方面的评估及未来医院的发展预测,均要通过多类报表中一系列数字来实现。而开发商仅提供最普遍常用的报表,院方不能从很多细节上了解医院的各项收入情况,就不能做出正确并准确的长远规划。所以从长远考虑不能一味依靠开发商,这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队伍,在软硬件方面维护好系统、服务器及各个终端用户,用SQL语言在数据库中执行复杂的数据统计,显示多张表的数据,利用制作报表工具根据需要制作相关报表,为领导作出各项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满足院方需求。

5.要有主要领导的长期支持:HIS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个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资金上的,技术上的,还有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院方领导的长期坚定支持,是这项工作顺利稳定进行下去的保证。

第6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医疗;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03-03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见诸于1999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正式提出是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传感器网络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被广泛提上日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五横三纵系统框架和7个领域30种场景的物联网应用体系也在国内的大型城市开始试点研究。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对物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本文从物联网的特性出发,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当今关系国计民生的智能医疗系统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及其特性

物联网并不是一种通信网,而是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实现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糅合。它综合运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信息感知技术手段,支持物理、化学及生物系统和过程的远程的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技术具有无限传输、及时感知、方便存储、智能处理等特点,从而保障业务稳定运行。

2物联网在智慧医疗系统中的应用

经过长足的发展,现阶段已有很多医院建立了监控系统,配备和研发了各种信息系统,使得医院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鉴于目前医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监控的感知手段校为单一,智能化管理仍存在不少死角,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各种信息系统尚存在兼容问题。

物联网作为新兴经济增长点,必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还被计划应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实时监控病人的健康,如在病人体内植入芯片,随时监护病人各项指标,随时给出警示和建议,而且还可以有效管理整个医院的运营,对医院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表1“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场景

2.1智慧物联网在医疗系统中应用的原理和结构

以物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现代医疗系统建设,其基本原理就是对医院内各种对象的感知、定位于控制,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病人、车辆、医疗器械、基础设施等资源进行信息化改造,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医院内需要感知的对象加以标识,进而通过标签读写器智能终端设备手持接收终端无线感应器等信息识别设备对上述标识加以识别,并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信息反馈至信息处理中心,并在处理中心加工处理融合后,传输至医疗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继而对获取的信息综合分析,及时处理,从而医院管理部门掌握感知对象的形态,进而为正确决策打下基础,其结构和原理如图1所示。

2.2物联网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技术使得医院对象感知能力激增,处理疫情、病情、医院各环节调度的速度、精度和范围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其他技术手段所不能取代的。

图1物联网技术下智慧医疗系统结构及原理图

2.2.1医护人员、病人、病人家属、临时就诊等人员和诊室、病房等区域实现智能可视化管理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出入医院,这给有限的医院空间带来了巨大困难,而为医护人员、病人、住院病人家属配备相应的管理卡,通过这种门禁系统和遍布医院的感应点,可以及时区分这些人群并对需要重点监控的病人实行全自动实时感知、定位,对进入重要区域的可疑人员进行重点监控,确保医院安全。各科室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智慧医疗管理平台实时了解本科室病人在诊室、病房等地的各种情况,加强对病人的呵护和管理。并且,将管理卡与其他系统合并,如餐饮、洗浴,跨科室诊疗,可以大大提高医疗速度,节省医疗资源,提高管理人性化程度。

2.2.2对病人隐私、医院重要医疗资料等事项智能化保密措施

为病人病情设置查阅密码,对医院重要资料、机密文件等张贴二维码或嵌入射频卡,可以实时感知其所在位置,并且对进出该保密地带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防止重要资料的泄密和流失。

2.2.3为远距离专家会诊提供方便和可能

物联网技术条件下,单个医院的信息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实现人为管理的开放的,对疑难杂症等的治疗,可以通过开放的医疗卫生感应系统,实现远距离专家会诊,通过对病人病情信息的共享,使疑难病患不必饱受路途颠簸之苦,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诊疗和护理。

2.2.4对进出医院的车辆实行精细化智能管理。

通过为进出医院的救护车、储运车等车辆和重要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安装电子标签、嵌入传感器、卫星定位装置等,实现对交通工具、重要医疗器械、设备进行准确定位和实时跟踪,并通过嵌入的各类智能传感器,监控其工作状态、完好情况等,从而实现对其精细化管理。

2.2.5在医疗仓储、物资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智能化保障

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充分是医院应对公共医疗事件的必要保障,为医院的仓库、物资安装包含医疗药品型号、器械种类,品种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能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请康,为医院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2.2.6在重点区域设置电子岗哨,确保信息和物资安全

为财务、仓库及医院的其他重点区域安装智能传感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安全检测,一旦发现有不法分子或可疑分子的不轨情况,可有感应点自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对嫌疑人进行全方位视频监控,并向值班人员发出安全警示提醒,以便及时侦查,确保安全。

3智慧医疗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刚刚建立试点不就,正处于技术和标准体系的摸索期。很多与之相配备的制度和管理法规尚处于真空阶段,因此,智能医疗系统的建立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对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和引进要采取要科学谨慎的态度

当前是物联网技术的初始阶段,各阶层、各行业对物联网的热情高涨,对物联网美好前景的描述也让对现代化程度要求最高的医疗卫生行业对其充满期待。但在具体推进上,笔者建议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不能不顾医院的规模和实际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建设工作,浪费财力、物力。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在充分理解智慧医疗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从部分大型医院进行试点,重点推 进,逐步取得经验,为全面建设智慧医院做好技术铺垫。

3.2对物联网感知系统应采取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目前,在传感器领域,传感器生产厂家较多,感知手段不一而足,标准各异,各种传感器之间,并无统一的标准,为了垄断和控制市场,兼容问题一直不能够实现,这就造成在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感知信息的数据格式不一而足,不能形成统一的集中调控,因此,在物联网的大范围推广前政府必须出面加强这方面的统一领导,制定规范的数据格式标准,使用兼容的信息系统管理软件,使得医院资源能够统一管理,感知到的数据能够共享和合并处理,以提高管控水平。

3.3不同设备采取不同的感知手段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设涉及的项目很多,各种感知对象读感应资源的反映情况差别也较大,

感知定位的要求又不一而足,因此,如果对所有感知对象采取统一的感知技术手段,不仅很那达到对感知对象的精确掌握,而且会造成大量信息冗余,增加运营成本。因此,要对不同感知对象区别使用不同手段,如普通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等可以使用二维码、被动式射频标签对其进行标识和感知;救护车、物资车、重大器械等可以采用主动式射频标签,卫星定位等技术进行定位追踪;而一些重要区域可以利用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感知,了解其安全状态。这样,既做到了量体裁衣,又有效节约了成本。

3.4与原有系统有效整合、综合利用的问题。

由于目前很多国营和大型私立医院已经实现了智能视频监控,并且对其他信息系统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处理系统,因此,物联网在建设智慧医疗系统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旧有的系统,与旧有系统进行兼容性设计,减少重复开发的成本。

4结束语

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还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繁杂的日常运营管理中解放出来。在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诊疗的基础上,向着更广阔的空间迈进。但物联网智慧医疗系统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洪波.MZM网络新生活畅想曲[J].oftwareworld,2007,3.

[2]移动通信网承载物联网业务的研究.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2010.3.

[3]黄家柯物联网及其发展策略探讨.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2.

第7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8日

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入了新的台阶,医疗市场逐步开放,吸引了大批私立医院建设,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但与此同时,医疗市场竞争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风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已然成为了业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作为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医院走向现代化管理改革的重要标志。

一、医院内部控制现状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医疗事业快速发展。面对全社会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各医院严于律己、以人为本,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纵观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整体,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机制缺失。随着发展,医院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但不同程度的存在管理孤立现象,与业务操作流程的结合不够紧密,制度可操作性差、流于形式,大部分还局限于传统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实效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样的制度环境影响下,医院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彼此沟通交流甚少,都片面地认为自己的地位很高,本职工作无需其他部门合作完成,私人利益较为凸显,导致管理活动连续性缺失。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整体,各部门的本位主义严重,遇到事情相互推诿,极易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能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固然很多医院都深刻认识到了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有意识、有规划地组织专家会谈,但是收效甚微,实践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有效运用管理思想观念。此外,有些医院由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投入成本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支持,而且不能短时间立竿见影,多顾虑投入产出问题,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其投入力度不足,最终导致此项工作难以为继。

(二)人员素质不高。人是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核心,其综合素质及能力水平表现直接影响了工作成效。据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医院领导层面的管理思想意识淡薄,一味地强调医疗制度建设,将极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备购置、学科发展方面。这一系列举动对促进医疗服务优化发展的价值本无可厚非,但过犹不及,不利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的推进。现阶段,医院绩效考核的重点依然停留在收支、床位利用率等营运方面,忽视了长远发展规划,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效益指标考核薄弱,未能有效激励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提升。此外,医院大部分工作人员虽为医疗专业出身,却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管理能力及素养,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不高,对于新思想、新知识的接受效果不理想。有些公立医院在人才资源配备上不够严谨,提供特殊的照顾政策,导致整个医疗服务团队素质偏低,专业化水平难以满足大众需求。医院人才资源吸收及培养不力,加之竞争上岗机制缺失的现状,限制了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是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及实现持续发展的根基,其价值意义不容忽视。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目标原则。内部控制目标是医院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起点和核心,为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依据。综合来讲,医院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项内容,包括资产安全及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医疗服务实效。其中,资产是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财务部门应加强对其购置、验收、仓储、使用以及维护等各环节的控制,通过有效内部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器械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效率。财务信息作为医院领导层决策的数据依据,保证其真实完整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此外,医院作为服务性机构,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及质量,这也是其实施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应秉持全面性、适应性以及制衡性原则,涵括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机制,全面覆盖医疗相关事业,结合国家政策制度及自身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内部良好的相互监督、制约关系,推进全员管理。

(二)细化岗位职责。医院缘于自身特殊的行业属性,并不能像企业那样拥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做好组织机构设置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并按责分配权限。具体而言,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细化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标准,积极引入竞争上岗机制,进而实现有效内部控制。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关键岗位包括预决算编制、财产管理、物资采购以及绩效评价等。在关键岗位的人才配备上,要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专业水平,落实其资格认证、业务能力以及品德修养等真实水平情况,并依据相关制度规定,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对于不满足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或淘汰,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占据着绝对的岗位优势,应实施动态管理机制,要求其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医院还需将考核机制与薪酬机制相关联,结合员工实际表现情况,作出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培养职工良好的归属感,使之发挥才能、创造价值。

(三)加强人才培训。人作为医院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其综合素质表现直接决定了工作成效。没有人才的支持,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只能沦落为一纸空文。21世纪,各行各业屹立不倒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对于医疗行业亦是如此。因此,医院应适度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及时宣传新思想、新概念,提高员工知识涵养及能力水平,弥补其实践经验的不足,鼓励他们创新发展,从而使之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医院还可在一定范围内实施轮岗制度,让员工了解不同岗位工作性质及要求,鞭策他们主动学习新业务知识,提高其自身工作能力。而广大医护及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在医院政策制度的激励下,通过不同途径改善自身知识、能力结构,如网络、培训等,努力提升自己,从而在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四)引入信息技术。如上文所述,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最为欠缺的一点是,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网络科技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应用,加速了信息数据传播与共享,有效避免了信息分割、孤岛的情形,有利于促进部门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医院领导层应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适度加大投入力度,结合自身需求私人订制一款个性化信息系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医院还需着重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制定完善的维护机制,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定期组织专人就整个网络系统进行更新与维护,避免黑客攻击和病毒侵入等给医院及广大患者造成损失。而职工也需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利用价值,与其他部门同事加强交流沟通,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全面总结和分析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勇晖,余楚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5.6.

[2]侯筱轩.浅析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6.5.

第8篇:私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范文

1.1发展背景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已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将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技术,医疗机构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也逐渐迈进了信息化时代。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的同时,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不断增多,从原来的有病治疗到现在的疾病预防,人们良好的健康意识在增强、在提高,自觉体检、定期体检的单位和个人愈来愈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类体检机构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各种门诊,各种专业做健康体检的机构,各种“体检游击队”,健康管理公司和各种与体检相关的健康产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从三级甲等医院到二级医院,从一级医疗机构到门诊部,都在分食这块巨大的蛋糕,整个体检市场看起来好不热闹。要想在体检市场中占据先机,必须有先进的设备、过硬的技术、良好的体检环境和基础设施,各体检机构都在优化自己的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来赢得市场,所以,体检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1.2体检信息系统的作用与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体检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并加以利用开发伴随着体检中心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以往的体检数据都是以纸张的形式保存,用于存储数据的体检本也越来越多。像这种原始的存储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且信息资料容易受损(例如数据丢失、霉变、虫蛀等),更为重要的是给疗养院体检中心对体检信息的相关统计分析和有效利用带来一定的困扰。而各种统计结果是体检中心进行相关决策的依据。不能及时获取相关统计结果将会大大延缓疗养院及时采取有效性措施以拓展体检业务。通过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简化了体检业务流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体检质量和服务质量。

2系统分析

2.1系统需求分析体检信息系统是基于传统的体检系统基础上升级开发的,首先能够为每个体检者建立体检档案,记录每次体检的项目、结果、报告等信息,使体检者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其次要与检验、医技等系统连接,能方便、快速的获取体检者的各种检查报告,为体检医生作体检总报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并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最后还要能够快速准确的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管理辅佐信息。其系统设计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2.1.1灵活设置数据字典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周到,包括体检科室、体检套餐、项目组合、体检项目、体检报告模板、团体检查报告、结论建议等,以满足不同用户在各体检环节下的相应需求。

2.1.2操作便捷系统在操作流程上,通过体检套餐、项目组合、诊断模板、默认值设置等一系列的便捷方法,使操作者能够更容易掌握流程并快速的录入体检档案的项目内容;在操作方法上,既支持鼠标操作,同时也支持键盘快捷操作;在操作界面上,尽可能简洁、直观。

2.1.3自动获取医技报告并生成体检结论、建议体检综述、建议是体检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制约体检工作效率的瓶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模板设置功能,使体检综述和建议能够自动生成,解决了瓶颈问题,大大缩短体检报告输出的周期。

2.1.4报告管理功能体检报告是体检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系统具有十分强大的体检报告管理功能,可以生成多种格式、漂亮美观的体检报告。

2.1.5查询、统计功能以体检档案的管理为基础,系统能够输出面向个人、单位、体检中心三个方面的各种统计分析报告,从而指导个体的健康保健、帮助单位直观了解整体员工的健康问题、提升体检中心的业务管理水平。

2.1.6数据接口功能系统能够提供短信接口、网站接口、CHIs接口、PACS接口、专业统计软件接口等。

2.2系统业务流程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其主要目的是疾病预防控制,既有个人体检也有单位或学校组织的团体体检。其体检流程为:体检单位或个人可以先打电话预约,并提供体检人员的相关信息,到体检那天,提交体检项目并交费,拿体检表,然后排队体检,体检完后交表,总检医生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后,再将体检结果和结论、意见反馈给体检人员。如果是团体体检,还可提供团体报告。

在体检过程中,都是体检人员自己拿着体检表到处找科室,例如我院每年疗养旺季每天的体检量可达到150人,时间也较为集中,每到这个时候,场面就十分混乱,而且十分嘈杂,无论是体检人员还是医生,都会心烦意乱,影响体检结果。自从去年开始使用体检信息系统后,我院体检中心告别了纸质体检表,用上了电子体检表,体检表通过网络传给各科医生,体检人员只需拿着条形码去进行检查。而且体检人员再也不用争先恐后地排队,提防别人插队,他们只需坐在候诊室看着LED屏叫号就行了。

在体检流程中,以前问题最突出、最耗费时间的就是体检结果的汇总与分析,以前都是总检医生手工汇总分析,当体检人员多时,体检表多,数据量大,总检医生工作量十分巨大,从而很难保证结论及建议的正确性。在使用体检信息系统后,各科医生可直接将体检结果输入系统中,体检完成后,系统可快速进行汇总与分析,几秒钟就能生成体检结论和建议,大大减轻了总检医生的工作量,并保证了体检结论和建议的可靠性。

3相关技术介绍

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C/S)结构,提高实时性。PowerBuilder为前台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优良性能与丰富界面,开发了医院体检信息系统,可对体检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与分布式应用。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管理工具,把体检数据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条形码技术,凭着其自动识别功能,提高数据录入速度和减小出错几率[1]。

3.1客户端/服务器端(C/S)结构C/S的程序通常也叫胖客户端,也就是一个程序的大部分功能,都在客户端实现,而服务器端只实现一小部分功能。C/S的程序大部分在客户端实现,它具有以下优点[2]。

3.1.1交互性强在这种模式中,客户端装有客户软件,完成各种数据的录入等工作。

3.1.2存取数据安全因为US模式的平台一般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较高的局域网络协议,所以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

3.1.3网络通讯量较低因为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讯量只包括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通讯量。

3.1.4速度快,利于处理大量数据由于C/S模式只有两层结构,故对于同一个任务C/S模式的速度要比B/S模式的速度快。

3.1.5开发效率较快因为C/S的程序用窗口来做,所以一般开发效率上快一点。

但C/S的程序一大弊端就是必须要在客户端安装并部署程序才能运行,也就是用户必须得到客户端程序才可以运行。所以得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安装与配置。

3.2PowerBuilder(PB)的优势PB具有使用简单,容易学习,容易掌握等特点,是开发MIS系统和各类数据库跨平台的首选;在代码执行效率上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拥有强大的功能,适用于C/S模型应用的开发,B/S模型应用的开发,以及Web应用的开发。它以开放的数据库支持、强大的数据窗口技术、丰富的用户界面和极高的开发效率被列为优秀的第四代语言开发。PB采用了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在处理数据库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就是数据窗口(DataWindow),数据窗口的功能非常强大[3]。经分析,体检信息系统的设计基本上是围绕着数据录入、查询、汇总、打印等功能,性能要求比较高,而且设计为基于C/S的结构,因此PB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3.3SQL server 数据平台SQL server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icrosoft推出新一代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SQL server是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端到端的数据解决方案,它为企业中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台用于企业数据管理和商业智能应用。SQL Server为专家和信息工作者带来了强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时降低了在从移动设备到企业数据系统的多平台上创建、部署、管理和使用企业数据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复杂性。通过全面的功能集与现有系统的互操作性以及对日常任务的自动化管理能力[4]。

3.4条形码技术条形码别名条码,条形码是由美国的NT Woodland在1944年首先提出的。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形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形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形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3]。

条形码技术中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就是直接使用条形码字体,现在有许多条形码字体,只要把字体复制到Windows系统目录下的fonts目录中,即可使用条形码字体。程序中使用的方法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对指定需要编条码的字符,设置其字体为指定的条形码字体即可显示成条形码形式。我院体检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就是此类条形码技术,直接调用了微软自带的条码字体来实现生成并打印体检者的条码号,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4 体检信息系统在疗养院的应用

4.1使用体检信息系统为疗养院带来的优势我院是西北最大的疗养院,其体检中心除承担部队疗养干部的体检工作外,还对地方人员实行对外体检。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我院从去年开始使用体检信息系统,极大的促进了体检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本系统的使用,我院体检中心形成了良好的体检规范,改善了医生的工作环境,并为体检人员提供标准、规范的健康体检报告。取代了大量的检查单据,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及数据汇总效率,并全面提高了体检中心的现代化形象。“体检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我院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的查体医务活动,杜绝了漏检和多检现象;杜绝了报告单的流失现象:报告形成周期明显缩短,形成了完善的亚健康人群的自动跟踪寻访和管理机制。

总之,通过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体检质量,降低了疗养院体检总体成本支出,为疗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疗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业务水平。

4.2疗养院在体检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体检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应建立在医务人员熟练使用本系统的前提条件下,我院体检中心在初步使用本系统时,由于操作人员不能熟练使用本系统,从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之后我院组织了全面有效的系统应用培训,及时解决了所有存在的问题,使本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因此,建议各疗养院在正式启用体检信息系统之前,对系统操作人员能够进行良好的培训,保证本系统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4.3疗养院体检信息系统的改进方向体检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体检效率,在健康管理及资料保存方面也有着很大优势。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现在的体检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打印出全面准确的纸质体检报告,还具有在互联网上保存体检报告的功能。如果在本单位的网站中添加体检报告查询系统,然后使用体检信息系统中“网络数据导出”的功能,将客户的电子体检报告存储在网站的数据库中,用户只要在体检报告查询系统中输入姓名和查询码,就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自己的体检结果,这样既能核对纸质体检报告的准确性,又能永久的保存体检人员的体检报告,对健康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体检信息系统在健康管理、与客户的信息交流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单纯的体检工作提高到健康管理的层面,始终保持自身的竞争力,疗养院应该不断更新使用技术,促进体检中心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二木.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广州医药,2003,34(5):70

2徐俊.现代医院信息系统浅析.中国科技信息,2006,18(4):58

3段素荣,王建霞.浅谈医院信息系统主题数据库的设计.临床医药实践,2003,12(4),31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