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

第1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趣味实验 校本课程 高中化学

1 开发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化学旧课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知识。在课程的实施中,只强调被动的学习、机械性的训练,常常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创新能力被压抑,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说实验是化学获取知识、探究化学理论的最主要的方式。高中化学课本上有很多化学实验,或限于实验设备的因素或由于许多老师嫌麻烦的缘故,许多本来是由学生完成的实验,改成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大幅度减少,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很多高中生毕业之后,连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过滤、蒸发、结晶等,都不会做,更何谈什么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

正在实施的国家化学新课程力求努力改变旧课程化学实验落后的现象,在高中的“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标准建议”中,都涉及了很多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内容。除必修课程中的化学实验外,还在选修课程中将化学实验设立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充分说明化学实验在新课程内容中占有比旧课程更加重要的位置。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必修课程教材(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此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安排。通过设计符合学习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的多样的教学活动栏目,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其中的实验编排不是用过去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开编排的方式,而是通过设计 “观察与思考”、“活动探究”、“交流讨论”等栏目的全新方式,将实验内容和过程及方法呈现出来。化学1、2(必修)涉及这样的实验设计共有40个,而完成这两本教材的学时只有72学时,相当于旧课程半年的学时。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所有这些实验内容由于课时的问题很难在课堂上全部完成,而条件差的学校更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操作,因此大大影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新课程目标也难以落实,而化学实验校本课程恰好做了补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2 关于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

2.1 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探究实验课的开设,弥补正常教学中学生实验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获得更多课外知识的同时,体验自主学习、与他人协作的乐趣,使个性得以发展。

2.2 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以高中化学知识为基础开展的探究实验。每一个实验均由教师提出课题,授以必要的专业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搜集资料、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修改方案等。(注:本课程授课时数为18课时;修满可获1学分;学习对象是高一、高二的学生。)

2.3 课程计划

第一次课(2课时)趣味小实验

第二次课(2课时)化学振荡实验

第三次课(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滴定

第四次课(3课时)粗盐的提纯

第五次课(2课时)沉淀的溶解与转化

第六次课(2课时)铝锌合金中铝锌含量测定

第七次课(2课时)探究烟气的成分

第八次课(2课时)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2.4 授课方式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动手。

2.5 课程评价方式

每一次课后指导教师给予每一位学生等级评定;课程结束每一位参与学生提交一份论文。

该方案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兴趣,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3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实施评价

3.1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体现了学校特色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使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面凸现出来。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其自身的根本任务,这与国家课程开发完全相吻合。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原则性要求,其主体是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侧重于学校实际,谋求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3.2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体现了创新性原则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实验探究为主线,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实践中,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活动,取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活动中发挥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3 化学实验校本课程体现了趣味性原则

在选材与教学手段上,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参观学习等方法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如将香烟的烟气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酒精、氯化汞溶液、动物鲜血等试剂,观察发生的变化、探究烟气的成分,加深对香烟危害的感性认识。

第2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教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那么实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什么?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根据江苏省某高级中学的调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第二需要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需要才是学会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一个动态过程。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时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对教师而言, 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加深自己对本体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性知识,累积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

再从教学角度而言,校本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相应地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论,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课堂管理艺术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能自然地得到提高。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借助相关的理论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并且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影响。而在实际校本课程开发中,许多中小学校、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摆不正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关系,造成校长、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容易早策划能够学校科研的恶性循环。

2.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与程序缺乏认识与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环境、设置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五个环节。具体来说,分析环境就是对社区等外部环境与学校内教师要求与课程开发条件的分析;制定目标是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提纲;组织课程和实施课程是指选择和确定课程的构成要素、内容和呈现方式,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实验、推广和教与学过程等等;课程的评价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学生参与课程、教师实施课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涉及评价的内容与方式,结构处理、改进等等。

由此可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许多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中喜欢”头脑发热”,课程确立没有制度,实施混乱,评价缺乏科学性等。

3.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与比例的错误认识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国家根据课程选择权的大小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把所设课程的学术性、知识性还是非学术性、活动性,而把课程课程划分为学术性(或知识性课)课程和非学术性(或活动课)。校本课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加可以是必修课;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棵的设置理念有很大的区别。选修课、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而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一个新名词,更是一种新思想,它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和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三、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解决对策

(1)针对学校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学校应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多方筹集资金,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适当地调拨经费给教师用来开发校本课程,保证无论是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还是设计方案的实施都有充足的资金或是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争取得到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临近社区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设置与决策意识方面,学校应该采用“校本管理”的体制。学校要努力形成一个民主、开放的氛围,给予教师、家长、学生更多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同时,要改革不适应校本课程开发的院校的课程设置。目前我国各类院校都存在普通课程结构单一、科学研究落后、学校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这种状况十分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要求,因此,各专业院校应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3)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建立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学校要确定因时因地制定评价标准,以实践为主的评价体系是解决目前校本课程评价滞后的一个有效方法。评价时应该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否充分发挥了本地本校的特色为出发点,是否密切联系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实际以及校本课程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成果等作为基本准则。并要注意是否体现出对学校特色形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编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第3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1着力课改培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是课改发生的基:本单位,是课改积极可能性生成的土壤。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课改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和配置,校本课程评价、调整方面,形成较强的课程能力。

1.1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导航”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素质发展的过程。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作为学校办学的灵魂,校长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看待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努力增强课改导航意识。

校长不仅要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适当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而且要身体力行地推行这些政策。为了提高校长的课改导航意识和导航能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校长们共同讨论学习,引导校长努力形成先进的教育哲学和理念。要定期组织专家对各校的课程改革行为进行分析,为校长们开发校本课程出谋划策。要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交流、学习活动,使各位校长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1.2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国外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通常要经历不愿合作、不愿参与到私下合作、小范围参与再到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样一些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要深入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培训,积极地引导,使教师由课改的“阻力”向“助力”转变,并最终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校本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实施之初必然会与传统课程形态在时间和质量观上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教师的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对课程实施产生阻碍。学校除了要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通识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外,还要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高度,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在会议上反复宣传,调整教师的观念;通过召开教师会,向教师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等,寻求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支持。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校本课程开发要教师做些什么,怎么做?要在学校搞好一两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通过培训,让教师感知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使教师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典型案例,让教师通过感性的认识获得理性的认知,从而思考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行为。

同步培训,提高实效。学校要加强典型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的跟踪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召开相应开发过程的经验交流会,对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开展有针对性的再培训,引导教师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而不是将目光仅仅落在最后的校本教材上。

及时总结,积累资料。为了便于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要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可以收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图片、录像等各种资料,以某一项校本课程为单位及时归档。每个阶段活动及其设计方案都必须及时上交归档,每个阶段结束还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

2重视农村资源,开发具有农村特色小学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就没有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动局面。农村小学和城市相比,有着其独特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捕捉这些特有的课程资源,建设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库,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生动的素材。

2.1依托社区文化,开发具有农村人文特色的校本课程。广阔的农村有着独特的人文教育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可以挖掘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如农村的地域范围及地理特征、农村的风俗人情与其成因、农村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影响等,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

2.2依托农村地理,开发富有农村自然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农村,将来建设家乡的意识,是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农村小学可以考虑以本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特点、特产资源、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状况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2.3依托农村背景,开发具有农村社会特色的校本课程。农村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而且有些素材是城市所没有的。例如,北京奥运会有许多中国运动员冠军来自农村,他们中的一些人出身虽贫寒,但从小发奋图强,为国家赢得荣誉的优秀事迹,引人深思。某校围绕这样的素材,开发了《从农村里走出的奥运冠军》校本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普遍欢迎。

3改进管理制度,构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是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进入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的,所以其开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范畴,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开发活动要经历一个逐渐认识和适应的过程。这一点,对于各方面条件与城市小学有一定差距的农村小学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改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成为摆在教育管理者前面的迫切任务。

3.1确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制度。为了推进农村小学课程改革工作,各县市普遍建立了以教育局为主的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应该依托市教研室或教科室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这样的业务管理机构。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规模、规范化,农村小学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课程开发委员会和工作小组,不仅为整个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而且自身也应成为一个进行宣传和动员,提供支持和服务,增进交流、对话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过程。

3.2构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合作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行,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学校的课程委员会应搭建合作平台,组织教师相互交流,倡导教师之间通过问题研讨、观点争论,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新辟论坛,让教师在论坛上品评开发案例、百家争鸣;鼓励教师建立研究博客,记录校本课程开发的故事;开展主题沙龙研讨,进行多领域的校本研究;组织校内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交流会……凭借合作,让教师的个体价值得到实现,开发校本课程的效果得以最大幅度的提高。

第4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一、“研究——开发——推广”: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

在以往的课程开发中,通常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下,各个学术领域里的专业学者和优秀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共同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育目标,编订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研发具有权威指导价值的教材,确定基本的教育内容,最后推广到课堂。在“研究——开发——推广”的课程范式[1]中,教学实践过程是课程开发程序的末段环节,前期的开发程序与过程规定了后期实施的基本框架与结构,课程评价是对最终的学习结果进行测定。具体框图如下:

精力集中于最后一个环节。一方面体会课程编订者的思路与意图,设计教学环节,将教材的科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学习结果及其评价的角度,逆向审视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总之,教学系统在课程设计与学习效果测评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在此种状态下,一线教师对课程建设的前两个环节只是间接地学习与了解,主要负责课程实施。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明确且稳定,学生作为课程学习者受制于结果及评价,是接受操练的主体,其需求与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已有的课堂教学改革正是针对此弊端对教学环节进行了重组,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为主”等策略,激活了学生的经验、情感与思维,取得了成功。但是,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能在教学系统中表达,仅与教学设计发生交互,无法对课程设计进行反馈。

二、学生成长需求: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渐进式”表达

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与实施,变革元素融入到原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开发与实施整个流程逐步向学校与教师开放,学校的课程自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个变化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国家课程体系中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为各类升学目标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保证了学校课程对学生整体的适应性。这种变化对于传统教学系统的压力亦随之而来,教师与学生需要重组,行政班级被打破,学校必须改革原有教学管理系统,推行“学分制”、“走班制”、“选课制”。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变化仅限于课程实施环节,具体而言,变革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组织环节,课程设计与学习结果评价依然稳定,学校仍然不是选修课程的制定者与设计者,而是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但是,此种创新凸显了一个积极变化,即学生对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由此,课程开发体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学生成长需求。毫无疑问,在课程设计者的视野与思量中,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系统中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重。

第二个变化来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该课程属于国家课程中的必修课程[2],其课程指导纲要中仅规定了主要内容与基本特点,未设定具体内容。课程设计的半结构化,给予了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学校在宽泛的课程框架与实施建议下,突破了“唯教材至上”的教学理念,开始扮演设计者的角色,以学生成长需求作为出发点与依据,组织教育经验、研发教学内容。这一次新突破,增强了学生同课程建设体系的交互作用,由原有的课程实施部分拓展到课程设计环节。

第三个变化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相对于上述变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整个课程建设过程向学校完全开放。学校依据教育哲学、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发展需求,开发相应的课程,完整经历课程建设流程图(图1)中的三个组成部分。梳理新课程改革初期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按照传统(学科类)课程的研发流程,遵循着“行政领导——组织精干队伍——专家指导——编写课程材料——实施反馈”的开发路径。其基本特征为:课程开发团队精良,校内外资源充分,开发周期固定,文本成果完备。此外,本类校本课程还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主要依据学校自身所拥有的“特殊”资源进行开发,比如:地域特色、优势学科、特色项目、人文社会资源、特色教育活动、“名优特”师资等。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与教师完整经历了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独立编订某门某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与教材。其中,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材料、实施建议、评价考核等设计部分,必须考虑学生成长的具体要求,以提高校本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因此,在课程建设的流程框图中,校本课程的课程策划部分发生了变化。

通过图2发现,课程素材库中结构体系完整的“知识系统”转化为利于学生接受的“教育主题”;通过习得而达成的“能力”转化为通过实践体验而获取的学习“经验”。并且,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社会需求”置换为“学校需求”更为贴切,因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再通过课程标准与成熟的教材传递给学生,而是间接地通过学校需求予以具体表达。实际上,这一重要转变也悄然发生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环节,高效课堂亦需要研究适合学生的主题内容和与之高度适配的教学方式。学校和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才能使课程与教学具有生命力。否则,学生积极性不足,具有教育性价值的学习经验就无从谈起,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正是出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关注,导致了另外一个重要变化的发生,即课程实施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及评价”进入了课程策划环节中“基准”与“可行性分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单向行进路线,演进为螺旋上升的循环系统。

三、“实践——评鉴——重构”: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中的课程研发范式

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不断充实到学校课程体系中,使课程学习者的成长需求逐步进入课程实施者与课程制定者的视野。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原先处于分离状态的课程开发体制与教学体制,逐步走向融合。但是,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校本课程实施中,发现以课程开发小组为主体,以课堂或者主题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学习内容具有“高深难”的取向,其交互方式仍然以单向传输为主,学生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状况与预设目标差距很大。校本课程研发过程中所存在的目标异化、开发范围狭窄、缺乏系统理论分析等问题暴露出来。究其原因,课程虽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需求、兴趣与基线,但仍以“校本、师本”为主,课程的构想及目标与学生学习的事实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其学生基础不稳固。需要以此为节点,修补传统课程开发模式存在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能依据学生的情况,呈现出更为合适的目标实现路径与内容形式。图3反映了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模式。

此范式强调以学校课程的实践过程为基础,突显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具体表现,学生的学习实际及其可能性同课程设置、决策、设计、实施等环节交织在一起,强化课程、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系。教师既是课程实践者,同时也是研究者。以教育过程中教材、课堂环境、教师作用、学生学习表现为观察与研究对象。特别是,将师生的情绪对应关系、课堂情境变化、具有高教育性的学习经验等项目纳入关注的对象,并做出详实的记录,为进一步的评鉴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评鉴过程类似于案例研究、文艺评论或者美术欣赏。教师、学生、专家等课程评鉴主体需要在充分掌握各类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多种视角与立场出发,对搜集的材料做出综合性的判断。按照“细节——局部——整体”的路径,对课程研发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鉴。细节审议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学习经验与效果,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投入度,以及他们的收获。这不仅包括学生们经课程学习后的成绩与作品,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如: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语言表达、探究性的实践、创造性(想象性)构想的产生、亲社会行为、劳动技术经验等等。再以此为依据,按照“促进人格形成、获得某领域有效发展、领悟学习方法与策略”等维度设立基准线,筛选出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学习经验,并提炼出承载这些学习经验的基本载体,包括主题与内容、活动与方式、环境与条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分析,进一步审视教学过程、主题内容、设计方案与课程目标,以此决定对原有课程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局部改进。再者,当某门类课程一轮实施完毕时,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评鉴。对于国家课程,在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下,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探寻课程标准应该达到的标准与学生各个阶段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衡量各种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特点与效益,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研究课堂教学,追求实现“优质高效”的操作模式与行为改进。对于校本课程,则需要按照“背景分析、投入资源、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流程进行全面评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课程建设领域呈现出丰富的实践样态,亟需进一步的重组与改造。基于评鉴的重构并不是建设一种与目前学校课程体系相脱离的,超越实际发展阶段的理想形态,而是进行积极且稳妥的更新与改革,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循序渐进的演进,主要发生在三个层面。

第一,国家课程二度开发。对于课程目标明确、知识体系完整、学科结构严谨的国家课程,教师在已有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反思、数据分析等途径,进行校本化开发。主要表现为:同一课程多个水平层级(基础、拓展、高级)的实施、教学设计的更新、教法的调整、“预设与生成”的调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习题集的“浓缩”与“更新”、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研究、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

第二,校本课程的进一步优化。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的校本课程,具有内容多元、形式丰富、学习周期短、贴近学生兴趣爱好、联系日常生活等特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校本课程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取决于该课程的质量。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校本课程的优化方式呈现为以下三种:一是精品化发展。伴随着教师课程素养的提升、多轮实践探索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实时反馈,对原有课程作精细化处理。比如,杭州十四中学研究性校本课程《中西文化》,经过各方批评的“滋养”,研发者对集中授课、指导阅读、实地观摩、选题策划、研究报告撰写等各个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细化研究,所编写的半结构化教学材料,充分体现文科类探究学习的特点。二是“校园活动”发展为课程。此模式将学校具有高度教育价值的校园活动,按照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框架进行提炼,将之学术化、规范化。如,杭州学军中学《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与表演》,在原有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上,依据所积累的过程性经验,寻找与戏剧、心理剧等理论的契合,逐步形成了“学生动员、知识普及、案例评析、剧本创作、动作编排、舞台表演指导”等策略体系,进而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选修课程。三是“课程链”的形成。按照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内在联系,通过“微型叠加”将多个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精炼化、序列化的课程群。如,杭州市萧山二中将“萧山南片文化研究”、“国学讲堂”、“东籓论坛”等微型课程,整合为“国学研究”。

第三,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规划”与“统整”。课程规划要从学校层面着重考量本校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本学段的阶段发展目标,按照教育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理念、学校实际确立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符合本校生源特点,体现其升学目标与发展需求的课程总体设计,整体策划学校课程的研发活动。其二,课程的“统整”。学校课程体系层面的归并以课程规划为根本,统筹各类课程资源,对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形式进行改进,着力构建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均衡性的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模式:一是以本校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目标(身心健康、人格修养、文化科学、技艺特长)[3]为依据归并各类课程;二是按照学习模块(语言文学、数理逻辑、自然科学、人文社会、技术能力、兴趣特长、交往实践、国际视野)开展整合;三是按照课程功能(学科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进行重组;四是按照国家、地方、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进行课程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强化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联系,实现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的统整;五是依据学生各类学习活动(课堂学习、功能场所学习、校外活动)的权重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类课程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5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 技术教育 创新思维 培养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1]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起点,只有注意从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其未来成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门以此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

技术教育十分重视实践与创新。“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2]因此以技术课程为依托,并将其相关模式拓展到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以及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实现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结合技术课程,组织开展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来看一下技术课程标准:《技术与设计1》共设有5章。前两章分别是“技术及其性质”和“设计的基础”。在弄清技术及其性质,以及科学、技术、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技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之后,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来展开的,包括“怎样进行设计”,“设计的实现――制作”,以及“设计的交流与评价”。我们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以“生活中的小发明”为主题,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笔者指导的部分学生作品如“防触电插头”、“USB可调式台灯”、“多功能盲人拐杖”、“半自动分类垃圾筒”等,便较好的体现了上述目标。

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时,既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材,又不能受到教材框架过多的束缚。笔者的具体做法是:以活动为主线,即从题目的选定,到方案的设计和筛选,再到模型的制作(这里又包括材料的选择和加工、连接、涂饰等),最后是作品的调试和改进,把教材内容重新打散、整合,与活动的各阶段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具体“做”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方法和技能。

另外,开展设计制作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闷,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

其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设计到制作,学生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主体。然而,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及行为惯性使得他们对自己的这种主体地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即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要不断地转变――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

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在课程活动的不同阶段就需要进行角色的变换,适当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在组建阶段,学生刚刚参与到课程活动中,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思维和行为极为被动。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担任起监控者的角色,做教学活动中的权威,起指挥者的作用,使学生有所适从,能迅速地进入问题情境。组建活动小组,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方向,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在磨合阶段,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此在团队中活动和学习,除了自身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外,还必须学会分工合作,树立团队意识。这个阶段,教师要担任起组织者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活动,促进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同时,教师要适当地分权,以更好地发挥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协助管理。

在自主发展阶段,学生度过了磨合期之后,活动基本上了轨道。此时,教师担任的是支持者的角色,促进小组与个人的个性发展,鼓励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权,朝着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注重目标激励,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实践操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到达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动机的转变,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兴趣越大,学生的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这种兴趣一般难以长期维持,因此需要辅以一定的激励。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在其目标理论中指出:“目标的绩效是由目标的难度和目标的明确性组成”。[3]因此,给予学生适当的设计目标,就是一种激励――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一方面,目标的难度要合适,既要能够完成,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目标要明确,整个活动要有具体的目标导向(如设计什么,或完成什么任务)、活动计划、活动规程,以及对成果的评价依据(量化)。此外,可以利用小组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第四,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我们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性。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想法和设计方案,特别是有创新性的一些设想,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甚至创设条件让其付诸实践。总之,就是创造条件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

二、依托技术课程模式开发校本课程,通过第二课堂、选修课、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技术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此基础上,要对部分特别具有创新性思维、创新热情的学生,以第二课堂、选修课、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并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平台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以发挥、才能得以展示,从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笔者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阵地。笔者开设的校本课程“科技创新小组”主要面向高一、高二年级,招收和选拔思维活跃、有较强创新精神的学生,通过引导选题、探讨研究方案或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的过程,将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发明奖等。近三年,科技创新小组中笔者指导的学生作品共获得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及专利申请奖2项;东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此外还有“香港―珠三角创新科技青年大使计划”专题报告比赛的冠、亚军等等。与其他形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指导相比,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在指导的系统性、学生交流、研究时间及可利用资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建构主义理论对学习过程的一种阐述是:“在学习中,学习者首先看到一种问题情境,他们要先运用原有的知识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体验和思考问题。”[4]在校本课程“科技创新小组”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对建构主义的这种“抛锚式教学”作了借鉴和运用:学年初,通过考核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在高一招收30名左右的学生,重复地实施“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的过程,直到各小组的所有成员均已确定研究的课题,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题分别进行相应的指导。指导主要以引导为主,只对整体的研究方案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自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后在完成的成果中选出部分作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

其次,根据现有条件,开设技术课程的选修课。通用技术设有《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等选修课,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选择性地开设。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之后,有意地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进行创新发明。这部分学生热情高,且大多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因此往往会有很好的作品产生。

第三,结合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活动,在校园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通过借鉴“创意大赛”、“DI”、“OM”等比赛,由科普小组、手工社、话剧社等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一些面向全校学生的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前期的组织(如活动方案、比赛规程的制定)尤为重要,社团的指导老师要具体加以引导。同时,指导老师还要注意引导社团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一是搭建管理架构,明确社长等学生干部的职责,以培训座谈等形式增强他们的责任心、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二是明确社团纪律,增强社团成员的自我要求。

三、依托技术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围绕学校科技节等平台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出发点,突出活动的趣味性、普及性,这同样是营造学校科技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我们开展的“水动力车”设计制作比赛为例,说明一下开展科技活动的要点:

首先,活动目标要有挑战性,但又必须可以完成。“水动力车”比赛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辆长、宽、高不超过20cm×15cm×40cm的小车,要求带有储水装置(能储水500mL),且开关可控,其前进的动力完全由储水装置中的水产生。为了确定具体比赛规程,检验设计的可行性,以及给予学生一定的参考,笔者在活动之初就制作完成了一辆。教师先实践,这是检验活动目标是否恰当的最好方法。

其次,要制定好活动规程。如笔者对“水动力车”比赛就制定了详细的竞赛规程,包括了比赛项目的设置(竞速赛和路程赛)、小车规格和原理上的设计要求、各个项目的具体规则和评判标准等等。

第三,有较大的设计空间,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也就是说,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可以有多种实现的可能性。

第四,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包括作品材料的供给以及工具设备的使用等问题。如“水动力车”的制作,基本材料(如夹板、铁线、KT板、玻璃胶、铁钉等)都统一提供,其他比较容易找或可废物利用的材料(如矿泉水瓶、光盘等)则由学生自己准备。另一方面,制作过程中主要使用的锯子、铁锤、钻床等也都是比较常用的工具和设备,这些学校的制作室都能提供,可以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

以上是笔者就怎样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一些具体做法,在此与各位分享,希望能为广大的科技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同时,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努力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孙敬全,孙柳燕.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整合能力

当今时代,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今天的教育应把转变师生的心智模式,发展师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新时代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并产生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变革带来的是对传统学科教与学方式的撞击,是对教师角色的变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教师必须具备与自己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和信息资源设计使用能力。教师要确定某个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为此,教师将承担在线信息查询顾问的角色,这一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成倍加快,面对这一现实,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识和技术,这就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因此,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培训引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其信息

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能力

1.1 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质

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师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相应技术,继而能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这是对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要求。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要始终将教师的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首位,点燃教师内在的职业激情,使培训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通过培训学习,指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全新教学理念;使教师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

1.2 英特尔R未来教育模式——具有开创性的换脑培训

与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培训不同,英特尔R未来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帮助教师从初步应用阶段向初步整合阶段过渡,帮助教师从案例学习中了解和感受新的学习理念,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掌握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逐渐获得技术应用的能力。通过培训,教师不仅可以学会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而且可以建立教师本人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观念。

2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博客进行教育叙事研

究,反思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让学校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比如博客的应用,使教师的工作学习方式及知识管理发生根本的转变,变混沌为条理,变无序为有序,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郧县柳陂中学以博客技术构建校园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信息化平台,使教师和各教学班参与到学校网站的建设。教师的博客在校园网上,形成校园博客群,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映自己的教学心得、科研体会、收获、成果和经验教训及困惑,写成教育叙事报告。网络变革了教师的学习方式,教育叙事博客深受教师的欢迎,全校教师都建立起自己的博客,跨越时空界限在网上进行探讨、沟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博客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教师开始踏上自我更新和学习的专业发展之路,对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博客技术的教育叙事研究带动了学校的全体教师参与,进而影响到学生,使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协作中得到提升。

3 开展校本教研,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建立“校本教研”机制,立足“校本教研”,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实体,是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主管行政和专业人员是校本教研的3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主管行政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3种基本力量,也是校本教研的3种基本方式。其运行机制为:自我反思提出问题教研组研究确定课题备课小组共同设计方案研究者付诸实施并反思教研组集体(反思)与评价。

柳陂中学每月各教研组确定一至两名教师,在认真准备的前提下出示研讨课。课后,首先由执教者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听课教师分别发表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共同研究、评论这节课的整体情况,分析其优缺点。最后由执教者负责整理、撰写教育叙事报告。这份报告既有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描述,又有对某个细节的评价和自己的反思,同时还有其他教师的评论与建议。经过不断实践,形成“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反思——撰写教育叙事报告——再反思——修订自己的教学策略”的模式。教师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对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教育叙事,记叙课堂教学的环节以及相关的细节,着眼点和归宿都是为正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彻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这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它让教师在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教学”,是一种以研究、交流、行动为主体的行动研究式学习;同时这种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对各科教师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启迪。这样的校本教研就转化成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校本学习。通过校本学习,教师学习的兴趣更高了,研究的氛围更浓了,探讨的动力更足了,教学的效果更明显了。通过校本学习找到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源动力,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 让教师参与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专业水平

学校既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柳陂中学在进行科研课题的初期开发了一批教学课件,并获得各类奖项。积极发动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利用现有教学课件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信息化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一系列新的观念: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扩大信息来源,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增进师生关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发展教师自己的技能,提高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第7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明确融合内容

学习人文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例如在学校旁边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飞鸟世界隶属全国首批国家级5A旅游景区,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长隆游乐园则集世界多种顶尖的机动游戏项目。这些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汇聚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这是孩子们接触外界,培养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窗口与平台。

了解古建筑知识,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教材库。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园林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它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另外“宝墨园”集古建筑与高水平仿古建筑一体,而大石、南村、沙湾等镇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独特色的古建筑。通过将这些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风光。番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其中莲花山、滴水岩、大夫山等自然保护区仍保存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居民就会到达这些地方休闲、聚会。从政府实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爱护身处的环境,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同样也是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内涵。

二、开发特色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首先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w验文化内涵;其次是形成对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方法;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分类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实施: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

课程评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除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力争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将研究资料整理归类,撰写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的报告,并提交给上级有效部门。

三、融合的意义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学生通过参观家乡特色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发掘景观新内涵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第8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1.对教材活动内容的重新调整

1.1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按照教学进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教学是在学期末的时候进行,那时天气寒冷,池塘里基本捞不到水蚤,在花鸟市场也不易购买到,因此这个探究性实验几乎很少有学校安排学生操作。而9月份天气温暖,正是水蚤大量繁殖、活动的时候,因此,笔者开学初就安排学生捕捞,进行探究性实验。学生探究欲望浓,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实验效果好,保证了探究性实验的正常开展,产生了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探究能力。

1.2“人的性别决定”这节内容,纸片游戏“生男生女的奥秘”存在纸片剪裁花费时间、不简便、纸片不易混合、演示实验时视觉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可将此活动改成乒乓球游戏。(1)在一个纸袋上标明“母亲”,在另一个纸带上标明“父亲”。(2)把两个黄色乒乓球放到标有“母亲”的纸袋中,每个黄色小球代表一个X染色体。(3)在标有“父亲”的纸袋中放入一个黄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白球代表Y染色体。(4)从每个纸袋中随机抽取一个球(不要用眼睛看)。如果拿出的是两个黄球,表示孩子是女的;如果一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则表示孩子是男的。记录得到的“后代”的性别。(5)把小球按原样放回纸袋,再重复步骤(4)九次。

2.组织栽培和饲养活动

七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是植物学有关知识,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活动建议是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秋冬季节,正是栽培小麦的季节,因此给学生分发小麦种子,安排学生栽培并观察小麦的一生。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自觉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活动中,如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植物的开花与传粉,等等。除了用种子繁殖种植小麦外,也可以营养生殖,例如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种植大蒜、生姜等都能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在活动中,学生会自发产生探究欲望和各种疑问,极大地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七年级下学期是春夏季节,正是饲养家蚕的时间段,教师给学生分发蚕卵,让学生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昆虫发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珍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情感。

八年级上册主要是动物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教学“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时,部分学生有饲养春蚕的经历,鉴于秋蚕不易获得,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观察到更丰富的生命世界,可让学生捕捉果蝇,并饲养和观察果蝇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果蝇这种材料具有容易捕捉、生命周期短的优点。在25℃左右,从受精卵到成虫大概10天左右,但由于果蝇个体小,会飞,学生在饲养和观察过程中会遇到饲养容器不易清洁、较难观察到受精卵和羽化过程的问题。而另一种材料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具有个体大易观察、易饲养、易清洁、成虫不飞的优点,但其生命周期较长,从受精卵到成虫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如果直接从花鸟市场买回幼虫,学生就可在1个月左右观察到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过程。通过这个活动,在饲养过程中,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遗传性状等知识,在饲养中发现、在饲养中收获。

3.以科技创新大赛为平台,开发探究性活动

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大赛,有全国赛和各个省、市赛。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通过讲座和课堂宣传这项比赛,挑选对生物学兴趣浓厚,喜欢做实验和探究的学生进行定期培训,辅导参赛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例如:挑选主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并指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得到快速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他们提出的具有挑战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和研究,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后备力量。

第9篇: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范文

“太阳花”是一个隐喻性的概念,它有三层含义:它是太阳,给生命带来温暖;它是向日葵,永远追随阳光,追随教育的理想;它是一颗种子,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象征着每一个生命都有无限的潜能,能够自由、充分地迎着阳光,向着太阳的方向生长……美好的寓意也表达了美好的教育情怀。学校构建“太阳花”课程体系,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第一,基于“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是学校教师的杰出代表。于老师在深刻把握儿童认知规律、母语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儿童的语文”教学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理解儿童、顺应儿童。这样的儿童观引领我们运用儿童的学习方式,珍视儿童的已有经验,走进儿童的学习世界。儿童成为课程研究的中心。

第二,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我校于2008年提出“为生命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学校远景,“生命化教育”成为我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生命化教育”就是尊重生命的需要,润泽生命的发展,唤醒生命的潜能。落实生命化教育理念,为学校课程变革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空间。

第三,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探索学校课程建设,要着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我校的育人目标:培养和谐、独特、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育人目标也决定了学校的课程结构,培养完整的儿童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方向。

二、课程目标定位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教育的价值不仅是授人以知识、技能,其深层意义是使人成为人,引生命走向更完整、和谐的境界。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是通过学科内整合,学科间融合的方式,改编和统整国家课程;通过学科拓展和活动课程化,规划与设计校本课程体系,围绕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构建起社会化与个性化相统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统一,适应儿童个性发展与潜能开发的课程体系,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切的课程载体。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生命化教育”视阈下的学校课程,要为培养和谐、独特、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提供适切的支撑。据此,我校围绕健康、知能、德性、审美四大领域,开发了三类课程,即“种子课程”、“养分课程”和“生长课程”。

“种子课程”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播下知识、智慧和德性的种子,它主要的范畴是国家课程的开设。我校在原有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学科内融合和学科间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凸显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石。

“养分课程”主要功能是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在养分课程中我校设计了必修和选修两个课程模块,必修课指向所有学生普适性需求的支撑,选修课指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满足。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精神滋养。

“生长课程”功能是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课程最终的目的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中学会问题解决,通过设计项目课程、节日课程、仪式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与行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具有个人特质和生长特性的学习经验。

具体课程体系结构图如下:

四、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种子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实施,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国家课程需要与学校特定的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情境相适应,进行校本化改造,实现由理想课程向实践课程的“软着陆”。因此,我校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方面。

首先,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路径。

学科内的整合――学科课程结构的校本化再造。学科课程结构的再造,主要是指基于学科课程标准,以学科课程标准操作化、层级化分解为支撑,以国家课程教材为基本依托,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结构。

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开展整体把握教材活动。老师们在进行组内研讨的过程中,会对全册的教材进行通读,对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进行调研,依据国家课程的共性要求以及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生长点,进行学科内整合的思考与实践。统整是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设计,使学习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学习品质为取向。

学科间的融合――注重培养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适宜统整的内容,以“项目课程”的方式在一个时间段内共同完成学习。如,六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在教研时就发现了本学期的教材中呈现了不同民族作家的作品,其语言风格带有明显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探究意味;口语交际的内容中也有对民族的调查了解。美术教材中有民族服饰的研究以及音乐教材中的不同民族的歌曲的学习。老师们和学生一起把这些内容统整在一起,确立了“多样的民族”这一教学主题。于是,语文课上学生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图腾、文字、故事以及名家作品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撰写了研究报告,形成了文字记录;美术、音乐课上,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排练民族歌舞,精心设计、制作演出服和各种道具,在动手操作中,在合作互助中,在亲自表演中感受着祖国多样民族的魅力。学科间融合的思路以及多学科课程学习的显性化也真正实现了学校课程资源的联动、共享以及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其次,撬动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成尚荣先生曾经说过:课改必须改课。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汇集到课堂中去。课改的理念,最终要在课堂上得到检验,得到提升。我校多年前就开始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思考,现在已形成鲜明的“自主习得”的特色。自主预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自主总结、自主拓展五个环节在不同的课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

养分课程的实施:如果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在寻求全体学生的整体性优化发展,那么,学校拓展性的养分课程就是在成就学生的独一无二。

从功能定位来看,养分课程不是学科导向的,而是学生兴趣和需求导向的。它是主要用于满足国家课程所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学生发展需求。养分课程作为学校自主规划设计的一类课程,也要精选课程内容,以n程的知识体系来规范和约束,否则就会出现“重视兴趣,忽略学术;思想观念不到位,缺少文化支持”等问题。因此,我校注重过程管理,着力于提高每一门课程的品质。

课程申报,择优开发。教导处组织教师填写课程开发意向表,大队部学生问卷,征集学生喜欢的课程。制定课程菜单,安排辅导教师,并组织教师撰写课程设计方案,上交教导处,由学校审核。

课程推送,定单服务。向学生介绍通过审核的课程菜单及概况,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简介、计划开展的活动等,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课程选择的信息。

自主报名,定向选择。网上选课或者填写课程选择意向书,并由该科目的辅导教师向其发放参与课程活动的通知单。

过程记录,信息交流。教师记录学生每次活动的情况,或通过“课程博客”上传活动照片,或上传活动体会;学生也可以跟帖留言,活动趣闻,以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功能。

流程监控,绩效考核。通过课程博客和校园网站,分管领导可以了解每门课程的实施情况,还可以方便地掌握每一位老师完成活动课程辅导质与量的情况,为活动任课老师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教导处还会聘请专家导师团及家长智囊团定期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关注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度及反映,以全面了解实际的教学活动效果。

生长课程的实施:在课程构建与实施的过程中,我校一直秉持着一种理念:每一个儿童都要生长!每一个儿童都有参与的权利!七色花之梦主题音乐会上,每一位学生都走上舞台,每一个班级都用歌喉展示着他们的快乐与昂扬的精神。健康节上,每人一张“运动小达人”健康书签,他们在操场上完成一项又一项自我项目挑战,获得皇冠的同学成为了校园里的“运动明星”,获得奖杯的同学虽然达标,但还暗下决心在下一届健康节上大显身手,取得突破。绘本节上,每一位同学的原创绘本展示在教室里,操场上。孩子们原创的作品充满童趣,每一年的绘本延续下来,有的小作者都能“出版”一套书籍了。项目课程、节日课程、仪式课程……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与展示,每一个都精彩无限!唤醒儿童的原生力量,成就每一个儿童做最好的自己。

五、课程的评价――多维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