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第1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教育技术 实验 理论与实践

一、概述

现代社会的技术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同样为教育带来了革新与变化,教育技术也让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一项极为特殊而重要的工作,也是时展与教育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保证。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则检验教育技术创新与教育新理念的标准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不但是为了让传统教育适应现代的教育技术,也同时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条件。

二、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一)教育技术实验的定义

教育技术实验隶属于教育实验,而教育实验则是通过改变师生的思想观念而改变其原有的价值观与教学观。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机遇,这二者之间的发展双重交叉形成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通过变革创新满足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而所谓的教育技术实验则是将教育思想的变革与技术变革相结合,体现出了学科交叉性,思想与技术在变革创新上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用技术实现教育的改革,用创造性思想指引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达到教育思想与技术的双重变革。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具有动态、开放、发展等特点,不仅包括教育技术中用到的信息技术、物化技术及智能技术教学设计,也包括实验中会采用的,如:如何提高、控制与因果性等的技术。

(二)教育技术实验的内涵与价值

研究教育技术实验的价值是在对教育技术实验科学化内涵进行解读,因而须了解掌握教育技术的本质,用正确的思想与价值观对实践中的实验进行指导,促进其在实际教育实验中的应用。弄清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去研究、实践教育技术实验,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技术的支持是教育技术实验最重要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物化技术为代表,如: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在交流机制与教学设计上贡献巨大,它们作为教育实验中支撑性的技术,在现代本身具有技术实验特点的教育实验中的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实验资源还是在对实验人员的素质提升上都有巨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传统教育实验中因各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所处的困难境地。

(三)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作用

教育及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能够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技术中的将“技术”定位为将教育过程各种抽象或具体的东西加以物化并形成 智能形态,其中的智能转换与实现技术是教育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技术,也是其灵魂。另外,无论何种技术都是用来服务于有意义的实体事物的,体现出其服务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教育技术则是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改革教育思想理念的,是服务于人而具有促进人类创造性的意义与追求,因而是教育思想实现的载体,同时也负载着现代社会的价值观。

(四)教育技术实验方法的实践研究

教育技术实验是人类对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研究方法,在实践过程应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长处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既要注重科学主义强调的“客观性”,也不能忽视人文主义要求的“主体性”。实现主体价值而不失对事物认识的客观性,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从设计到结果评价的整体性,也须强调各个环节的还原性;而且对于教育技术实验中的各个教育活动作为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整理划分清楚,深入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求经过教育技术实验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发展,做到科学真实且具有人性化。很多自然科学实验是允许“证伪”的,但教育实验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证伪”则应当做出即时合理的处理措施策略加以更正向具有促进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证实方向前行。

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是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最微观、最底层也是其最终要落实到才可实现证实的领域,只有在实践领域实现科学化与信息智能化才能使得实验价值与功能的实现得到保障,而科学客观的测评则能保证对实验结果的公正评价为以后教育技术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指引与参考。因而教育技术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既应当整体性把握,又应当注意还原论层次下的个体作为单元的精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实验的整体性灵魂得以体现,又保证了实验过程中单元以定量化作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性,使实验在求真与求善中得以完成。

新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和卫星系统等大大地加快了知识、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因而在对教育技术实验进行研究时须紧随现代信息、智能技术发展的潮流对教育观念与模式进行创新,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做好保障工作。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育技术实验的研究方法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着逐渐直向成熟,但这项研究仍需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育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意义重大,不但需要现代前沿适应教育实行的技术作为支撑,也需要科学人性化的理念充实其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周周.庄子教育技术哲学诠释[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

[2]胡来林,安玉洁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2)

[3]朱书强,刘明祥 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第2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是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学科

理论角度为其把脉分析,提供意见和建议。学术由陈树生团队共同研究而出的《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研究——农村职业教育的视角》,以农村职业教育的独特视角,并依赖于多个学科作为理论视点来为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把脉,分析其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国家级期刊对于职业教育和县域经济相互促进式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和措施,可以说充分实现了教育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紧密切实结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县域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没有县域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由此,西

部县域经济的竞争和长远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的力量。但是,我们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在

全国范围内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并且西部自身条件中也有不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种种因素:

自然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素质差等等。其中,劳动力素质问题尤需引起关注,所

以,发展职业教育,对技术等知识较为缺乏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就势在必行。陈

树生团队的成果正是从这个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宏观分析,并分别

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

行了深刻剖析,进而从职业教育的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发展策略:

从外部力图实现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型,从过分、单一地重视普通教育,忽视甚至歧视职业教育转

为对职业教育的日渐接受和重视;同时,确保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保证也是改变

职业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而言,我们要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

统一协调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各个影响因子,从而达成职业教育的最优化发展;另外,职业学校

要开设出“面向市场、学校自主”的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市场对

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和选用也应该更多地和学校建立对接渠道。这样,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建设,

职业教育通过人才的培养这一渠道就能够发挥出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往对于县域经济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在经济学和职业教育学范畴中展开

第3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问题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科学始于问题,数学与“问题”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育课程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应当把问题植入课堂,让问题成为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动力。

一、“问题解决”的现实价值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探索必须要有方向的引领,这个方向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而确立的,实现目标又是分阶段目标来进行的。学生掌握知识就是把一个个问题进行理解和解决,问题解决了,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相关知识。问题解决时有学生的自主思考,有创新和发现,有学生的动手实践,有同伴的合作交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序列步骤,最终能让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问题解决是学生进步成长的阶梯,实施的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前后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也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个过程蕴含着充分的认知价值,为达成教学目标提供了保障。

二、怎样设计出好的数学问题

张奠宙教授在《数学素质教育设计》中对“好问题”提出了五条标准:(1)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作出回答,不一定有终极答案;(2)对多数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模仿来解答;(3)可以是一种情景,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靠学生自己去提出、求解并作出解释;(4)具有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挑战自己的智力;(5)解决它往往需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数学活动。

由此可见,“好问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究性。“好问题”不一定是大而全的问题,应当是与学生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对知识掌握有着支撑作用的问题。如在讲完均值不等式后给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

这些问题对巩固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怎样设计“好问题”呢?头脑风暴法的发明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曾经为企业界专门设计一个激发发明创新的参考表,它虽然是针对开发新产品而设计的,但我们可以吸收奥斯本的思想制订一个适合于教学的问题参考表,借以设计“好问题”:(1)问题的条件可否改变?问题的结论可否加强?(2)问题的逆命题是否成立?(3)特殊问题可否引申出一般形式?(4)现有问题可否进行类比联想?(5)现有的问题正确吗?能否构造反例?(6)现有的解法是否最佳?可否运用另一种观念来思考?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对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每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这源于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一个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对另外一个学生来说就不是问题, 只有当学生辨别出自己的学习目标与他现在所遇的问题有距离时,才会真正形成要解决的问题。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探索

通过这几年实践与反思,在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方式的问题设计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问题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只要所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关联,问题就能让学生产生联想,激发学生思考。教师一定要控制问题难度,让其“接地气”,要有“中心问题”和“子问题”,所有问题形成一个连贯的合乎逻辑的“问题链”;使问题的科学性、探究性、解决的可行性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形成。例如在余弦定理第一节课的教学时,可进行如下问题设计:

问题1:运用正弦定理理解三角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及其两角;(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

问题2: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形状、大小完全确定的三角形。从量化的角度来看,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三角形的第三边和其余两个角?

问题3:如右图,在ABC中,设BC=a,AC=b,AB=c,已知a,b和∠C,求边c。

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主动去探索并解决问题。

2.问题要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问题的现实性就是指问题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是生活中需要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问题的描述和设置一定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语言不能枯燥干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我在“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有一个百货商店,第一批进货是收音机、皮鞋、尼龙袜、茶杯、闹钟,共计5个品种;第二批进货是帽子、皮鞋、热水瓶、闹钟,共计4个品种,问一共进了多少品种的货?能否回答一共进了4+5=9种呢?学生回答(不能,应为7种),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由于两次进货有两种共同的品种,故应为4+5-2=7。然后进一步指出:这里涉及了另一种新的运算。通过设疑激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3.问题要有挑战性和思考性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设置不能太简单,那种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题目是不能作为问题的。我们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即这类问题应当要求解题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思辨力、独立分析力以及创造力。我在讲分步乘法原理和分类加法原理时就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楼梯共有8步梯坎,某学生可一次上1步梯坎、2步梯坎、3步梯坎,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楼梯方法?若将8改为n能否得到一般结论。这样的问题对学生很有挑战性。

4.问题要有开放性和层次性

开放性问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答案不确定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留下更广的空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因为问题设置不合理而受到禁锢。教师设置具有开放特征的问题,学生尝试去解决,通过添加条件或者补充遗漏结论的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让学生逐步形成具有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故设计的问题必须要有层次性。问题要有难、中、易多个层次,决不能一刀切,问题要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要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5.问题要有预设性与生成性

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方面来设计问题,即课前问题的预设性。学生学习是一种对间接经验的主观内化过程。教师预设的问题有可能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涉及对问题的调控,教师要经过比较、选择和优化再预设问题情境,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生命主体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进行着思维的“同化”,而有的是思维上的“顺应”。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调整问题的呈现方式,有时还要临时构建问题,处理好问题的预设性和生成性。课后还需要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和遗留问题进行跟踪,及时地形成反馈,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上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为促进教学积累经验,对后续教学预设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奠宙.数学素质教育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第4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翻译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今天的翻译,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上,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7年1月23日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高级翻译人才职业化教育由此开始。职业化的翻译教育也因此需要专门化的教材。何刚强编著的《笔译理论与技巧》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就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说,《笔译理论与技巧》一部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教材。

2.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培养目标概述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四点上都与传统的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满足翻译实践积累所需要的百科知识。第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导向,也要求承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并了解翻译教学的原则。第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翻译教学有别于外语教学中的教学翻译。翻译训练不是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手段,而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技能训练,专门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特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主题,还要考虑到翻译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和实际翻译操作技能。因此,该教材体系应根据职业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双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技能知识”三个部分来设计。《笔译理论与技巧》就是根据这些要求编写的。因此,《笔译理论与技巧》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高要求的实用教材。

3.《笔译理论与技巧》编写原则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编写原则是:精讲理论、贴近实际、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精讲理论”:“众所周知,当代的翻译研究已成一门显学,翻译理论重出,令人目不暇接。对于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我们之所以必须贯彻精讲理论的原则,是因为时间有限,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太多地讨论翻译理论问题。在汗牛充栋的翻译理论中,我们必须披沙捡金,撷取对他们最合适、最管用的内容,而且要尽量做到把这些理论与原则自然地渗透到各课的具体内容中去。”“贴近实际”:翻译硕士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翻译工作的第一线,因此,教材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首先是全部的语言材料要比较新鲜、要体现时代感;其次是课程内容,特别是译例尽量来自实际运用的语言或工作场景,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为他们日后改进翻译操作、提高翻译质量提供直接有用的参考或启发。”“突出实践”: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首要之事当属实际操作的磨练与积累。因此,《笔译理论与技巧》从头至尾都注重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笔译理论与技巧》在讨论各种翻译原理与技巧的同时,也注意翻译真谛的揭示,拓宽学生的翻译视野、加深对翻译实践的体悟。

4.《笔译理论与技巧》内容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一共五个元:第一单元“认识翻译”,以介绍翻译定义为切入点,简要展示翻译研究界对翻译的种种理解与阐述。第二单元“翻译的句法策略精要”、第三单元“翻译的语义策略精要”和第四单元“翻译的实用策略举隅”涵盖了一般翻译操作层面的主要内容,是教材的核心部分。第五单元“译者的综合素质”也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所有的翻译理论与技巧都要通过人才能得到贯彻,脱离译者的素质来谈翻译理论与技巧显然是不能凑效的。

5.《笔译理论与技巧》特点概述

《笔译理论与技巧》根据“精讲理论、贴近实际、突出实践、授人与渔”的原则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具有以下特点:

开阔学习者的理论视野。本书以有代表性的翻译定义为切入点,简要介绍翻译研究界对翻译的种种理解与阐述,把这些理论与原则自然地渗透到各课的具体内容中去,有助于学习者开阔理论视野,丰富对翻译本质及翻译理论的认识。

揭示了翻译的真谛。书中译例丰富,语料新鲜、时代感强,来自实际运用的语言或工作场景,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为他们日后改进翻译操作、提高翻译质量提供直接有用的参考或启发。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习者译能。“精讲理论、突出实践”,通过大量译例的比较与分析传授笔译实践技巧,再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习者活用技巧,举一反三,提高理论的运用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附录翻译散谈,激发兴趣与思考。书后附有精选的翻译散谈文章,激发学生对翻译问题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对翻译问题的各种思索与联想。

《笔译理论与技巧》特色鲜明,无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教材。”读者若能由翻译的定义入手,坚持不懈,把全书的内容消化,定能达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笔译人才。

[1]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3

[2]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大纲.外文出版社,2007.03

第5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3Dmax;教学;学生竞争力

环境艺术设计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其专业的综合性和目的的实用性迅速占领当代的环境设计领域。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上的创新设计是最终的学科目的,这也是市场对新型的实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3Dmax软件在学生适应理论速度上是为该专业量身定做的,通过3Dmax的建模等计算机操作,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感应自己的设计,并发现自己设计理念上的不足。然而事实上,在当今的环境艺术专业教育中,中立的3Dmax软件尚未能完美地与学科教育融合,同大多数高校专业一样,3Dmax的教学并未能够帮助将理论型学生转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本文试图发现3Dmax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文末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1 3Dmax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多数高校里,3Dmax这门必修课程从现实的考核来看,在学期末,该门操作课程的通过率。另一方面在通过3Dmax这门考核的学生当中,也仅仅是该门课程过关而已,如此证明3Dmax实践操作课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并没有发挥出其相互促进作用。经过分析,足以发现以下问题:

1.1 环境设计专业的综合性与人才培养目的的专一性的矛盾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人类生活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创新并改善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几乎囊括所有与人类学相关的二级学科。由此来看,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复杂的。而其复杂性又是与其服务于市场需要这一目的相关的,因为不同的客户、市场具有不同的要求。

实践中的环境艺术设计非常复杂,但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通过一定的组合手段对人类生活的空间界面周边进行艺术处理,整个艺术处理的过程便是设计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的功能,满足客户的审美需要。因此,环境设计要满足客户对周边环境的美感要求,而其课程学习又要求学生对其它的各种实用艺术都要掌握,所以侧重于理论教学还是侧重于实践教学,成为一个难题。

1.2 设计类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技术上的短板

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偏科的,他们大多数在高中学习中是专攻美术的,因此在其他的理论学习方面和计算机操作上面有天然的短板。而在数字化技术娴熟的今天,在功利主义的指导下,设计艺术专业的教育工作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些原有的社会分工相应的配置到计算机中来。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应用起来,而这种应用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不利的。

1.3 3Dmax软件课程的命令式教学

3Dmax必修课程授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不是良性的,教师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任务,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不够主观。教师在课上讲软件的命令转变成命令式的教学,虽然可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熟悉某些程序,甚至能够看懂教师当时的操作,但是在缺乏亲身实践的情况下,对计算机应用的不熟悉这一短板进一步恶化。课上人人都会,课下都不会亲身操作成为主流。

1.4 课程理论学习未做到与实践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分为物质形态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追求设计师自身的艺术追求,使空间界面内的东西呈现出一定美学的排列,使它们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客户的独特需要。理论式的教学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种应然状态的要求,而往往对实然的操作意义是不大的,但又是不得不学的。同时在3Dmax教学中,作为一门单纯的计算机软件,学生不仅首先要掌握其操作手法,还要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去完成相应的实践操作。在与教师缺少良性互动的前提下,实践的创新全部落在了学生的肩上,而这恰恰又是设计类教学最为重要的目的。

2 对3Dmax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改善

我们可以看到3Dmax在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但多数具有跟风之嫌,可以说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中明白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独特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3Dmax这门课的成绩不能代表学生专业素质的高低,3Dmax在学生自我专业素质表达上并不是不可代替的。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将大脑中的创意转变成实物的速度,这一连串的过程及其速度正是该类专业学生在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1 因材施教、特殊教学

从目前来看,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可能理论知识上面比较过硬;有的可能创新意识较强;有的能够较快地掌握并熟练应用这门软件但设计概念较低等,这些都是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那么在3Dmax教学中就应该侧重于手段式的教学上,而不是专业课程。最直接的解决措施就是启动社会招聘,请一些专业的软件老师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解放了专业课老师,还能够实现3Dmax的教学专业化。这就要求3Dmax教学首先要面向市场,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操作,还要能够熟练地应用能够满足市场各类客户需求的设计操作。

2.2 3Dmax的分类教学

设计类专业学生从高中到高校学习是一种从二维到三维的提升性学习,是有相当难度的。从二维的理论教学到三维的实践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失误,因为它缺失了中间环。所以应该开设更多的建筑制图类的三维课程。如此一来,学生学习了正投影的基础知识和组合体的基本概念等知识之后,在学习3Dmax的时候就能够对顶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以及透视图等能够快速地进行操作。目的是要求学生对视图的把控能力在学生时代就要掌握,在市场上积累该能力时就为时已晚。

2.3 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任务考核相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最终体现在“设计”二字,只有客户对设计满意,才算是成功。而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往往是看不到艺术或创新的外放的,但是通过3Dmax却能够实现。3Dmax的考核自有其特殊性,不仅要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考核学生的作品创作能力。但毫无疑问地,学生的创作是考核的关键。但是作为教师,更应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积极鼓励学生。使得学生在操作3Dmax的同时,能够将自己的艺术设计通过软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关于3Dmax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22(11):347-348.

[2] 张逊. 3Dmax软件在环艺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文化月刊,2010,23(Z1):454-456.

第6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机会、学习动机等。调查发现:家长只是有帮助子女的意识,但在能力上却有心无力;有提供给子女学习物质资源的欲望,但在实际中却无法提供;在家庭的学习中有提供英语语境的欲望,但在实际中却无从实施;家长有将子女送入社会教育机构的机会,但是在经济和交通方面有较多问题。

根据调查问卷,笔者认为学生出现的问题与教师(教授方式)、学生(学习态度)、家长(重视程度)的参与和有效性相关,也与目前的教学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的教学模式可能不适用于本校的英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寻求新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真正的实际运用水平,使学生能在以后的长远学习中克服困难。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简介

笔者尝试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广州市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3 “Occupations”的教学中进行运用,探讨如何利用练习卷逐步搭建支架,让学生形成句子学习的概念―框架―自己生成的系统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结果,并形成相关的教学资源库。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教学方法。为了引导学习者由现有的智力水平发展到潜在的智力水平,支架式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展开教学: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设定难度递增的课时目标

三、搭建课前、课中、课后语言支架

根据知识点难度划分4个课时,每个课时设计三份练习卷作为学习支架,从课前感知,到课中操练,及课后运用,难度逐渐递增,最后学生能习得语言。例如,在第四课时中,课时目标要求学生能理解和区分两种询问职业的句型,并能正确使用两种句型来谈论他人的职业。根据课时目标,笔者设计三份练习卷构建语言脚手架。

支架1:课前搭建支架,输入语言,感知语言

学生在第四节课前完成练习卷10,阅读对话练习,在对话情景中感受语言的含义、结构、用法。

卷10练习原文如下:

课前练习:阅读对话,判断句子是否与对话相符,如相符写“T”, 否则写“F”。

Miss White: What’s your father’s job?

Xiaoling: He is a factory worker.

Miss White: What about your mother? What does she do?

Xiaoling: She is a teacher.

Miss White: 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you grow up?

Xiaoling: Yes, I do. I want to help children to learn. What’s your father’s job?

Miss White:He is a policeman. He helps to catch the criminals.

Xiaoling: Great!

( )1. Xiaoling’s mother is a factory worker.

( )2. Xiaoling’s father is a teacher.

( )3. Xiaoling wants to be a teacher when she grows up.

( )4. Miss White’s father is a policeman.

( )5. Miss White’s father can help the sick people.

支架2:课中搭建支架,形成语言,操练语言

通过支架1,学生对两种询问职业的句型有了感性理解。在课中,笔者通过练习卷11构建支架2,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解析,在听说读写中充分操练两种句型,从而对两种句型的结构(form)、意义(meaning)、用法(function)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卷11练习原文如下:

Task 1. 根据句子意思,填写职业单词在横线上。

1. A ________can build house.

2. A ________can get news.

3. A ________can help sick people.

4. A _________can help children to learn.

5. A_________can help people.

6. A_________can help sick people.

7. A_________can cook food.

8. A ________can drive school bus for pupils.

9. A ________can make machines.

10. A _________can draw pictures.

11. A _________can grow food.

12. A _________can write stories.

Task 2. 听录音,把人名与职业图片连线。(图略)

Task 3. 小调查,四人为一组,询问组员的父母亲的职业,并进行记录。

Task 4. 阅读短文,完成判断题和填空题。(文略)

支架3:课后搭建支架,输出语言,运用语言

学生在课中已经掌握了句型知识,接下来笔者在课后练习卷12构建支架3,通过补全对话的形式强化该知识的运用。

卷12练习原文如下:

课后练习:根据上下文,从方框内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把对话补充完整。

father’s,about,grow,favorite,do,there,don’t,he,she,get

A: Hello, what’s your_______ job?

B: _____ is a policeman.

A: What _______ your mother?

B: ______ is a teacher.

A: 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when you grow up?

B: No, I__________.

A: What _____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______ up?

B: I want to be a reporter.

A: Do you ________ news?

B: Yes, I do.

A: Are_______ any news books in your study?

B: Yes, there are.

A: What’s your _______ subject?

第7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检测技术;传感器;启发式实例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57-02

信息革命的两大支柱是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信息采集的关键就是传感器。传感器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信息技术的性能,其生产能力与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感器作为向自然界获取信息的工具,几乎渗透到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每个角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电子电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课程集光、机、电于一体,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知识多,内容散。在理论教学方面,以往的检测技术课程教学,通常都是先讲授传感器原理,再讲授传感器结构,最后讲授传感器应用,这种枯燥的理论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将以电涡流传感器为例对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启发式实例分析融入理论教学

启发式实例分析授课法是指在理论授课时注重穿插具有生活应用背景的实例,在理论教学中,应该倡导以启发讲授与实例分析为主,对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通过问题和实例引出理论,利用理论解决问题并解释实例应用,以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将实验使用的传感器教学内容提前在理论教学方面给予演示,提高理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③结合生产实践和科研经历来讲解传感器的选用、使用和调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实例

电涡流传感器采用的是感应电涡流原理。当带有高频电流的线圈靠近被测金属时,线圈上的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便在金属表面上产生感应电流,电磁学上称之为电涡流。电涡流效应与被测金属间的距离及电导率、磁导率、几何尺寸、电流频率等参数有关。电涡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上课的时候采用上述专业语言进行理论阐述,学生往往觉得太抽象,所以我们授课过程中可以不先急着讲解原理,而是通过实验来让大家看到一些现象,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升华。

1.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电涡流传感器。我们采用杭州高联公司生产的CSY-910型传感器实验仪。实验步骤如下:①将涡流线圈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涡流变换器输出端接电压表20V档。拧松涡流线圈支架上的横向固定螺丝,把圆盘振动台上的测微头调至10mm处。调整电涡流线圈,使它与金属涡流片相距1~2mm,然后锁定横向螺丝。②开启仪器电源,测微头位移将电涡流线圈与涡流片分开一定距离,此时输出端有一电压值输出。用示波器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观察电涡流传感器的高频波形,信号频率约为1MHZ。③用测微头带动振动平台使平面线圈贴紧金属涡流片,此时涡流变换器输出电压为零。涡流变换器中的振荡电路停振。④旋动测微头使平面线圈离开金属涡流片,电压表开始有读数,电压值随着涡流传感器和金属涡流片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电涡流的存在,这就将无形的电涡流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压值。同时可以知道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值和距离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此时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输出的电压值V和距离X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验我们可接着往下做。旋动测微头使平面线圈离开金属涡流片,从电压表开始有读数起每位移0.1mm记录一个读数,并用示波器观察变换器的高频振荡波形,由此可得出输出电压V与位移X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其线性范围。

2.由实验现象引出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原理。由上述实验得出输出电压V与位移X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自然地引出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当通有激磁电流i的电感线圈靠近金属板时,在金属板周围产生高频交变磁通Φ。由于金属板具有一定的厚度,该磁通不能透过,而仅作用于金属板表面的薄层内,在该层内产生感应电流i1,即涡流。根据楞次定律,该涡流产生的交变磁通Φ1将与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即Φ1将抵抗Φ的变化,使线圈的电感量、阻抗、品质因数等发生改变。其变化程度取决于线圈的外形尺寸、线圈至金属板的距离X、金属板材料的电阻率ρ、磁导率μ以及励磁电流i的幅值与角频率ω等。因此,传感器线圈的电感量受涡流影响时的等效阻抗Z的函数关系式为:

Z=f(μ,ρ,r,ω,X) 式1

式1中:r--线圈与被测体的尺寸因子。如果保持式1中的一个参数改变,而其他参数不变,则阻抗Z就仅仅是这个参数的单值函数。例如只有X可改变,其他参数不变,则改变X会改变阻抗Z,从而改变输出电压V,这就充分解释了上述实验中V-X的变化现象。改变ρ或μ可用来测量材质和无损擦伤。

3.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进行衍生。由电涡流传感器测量距离和位移的实验引入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原理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电涡流传感器还可以用在哪些场合,测量哪些物理量呢?学生提出想法之后,可以选取适当的内容通过已有的实验仪器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称重实验。既然电涡流传感器可以测量距离和位移,而实验过程中距离的变化是通过带有磁头的螺旋测微器带动其吸合的振动台产生的,那么也可以将其转化为V-W之间的单值函数。测量电路图见图1。

图1 电涡流式传感器称重测量电路

具体方法是解除测微器对振动台的吸附作用,差放增益为1,输出接电压表20V档,将平面线圈安装在线性工作范围的起始点;调整电桥WD,使系统输出为零;在振动台中间逐步加上砝码(每个的质量m=20g),记录V-W的对应关系(V如为负值则取绝对值),利用公式K=m/V计算它们的值,再求出K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V-W函数的线性关系系数,或称标定系数;取下砝码,放上一未知重量之物品,m=KV即可大致求出被称物的重量。总之,学生提出想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设想的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再提高要求,完善实验方法,提高标定系数的精度。通过这种讲解方式,学生对于电涡流传感器的认知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又升华到传感器的应用,整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金属涡流片是齿状,当它发生旋转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电涡流传感器来测量其转速,设计测量电路,分析转速计算公式。下次上课时进行小组讨论。

将启发式实例分析应用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通过实例使学生对内容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学生自己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通过理论讲解之后恍然大悟,进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一种延伸的思索,进一步思考该知识点还可以有哪方面的应用,从而真正将书本上的内容学活,培养出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帆,李国平,赵党军,等.传感器及其应用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5):88-90.

[2]徐科军,马修水,李晓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蒋全胜,吕家云,宁小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检测技术教学模式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146-148.

第8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论文摘要: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结合信忠技术课程学科的特点.主要从对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驱动、目标完成、目标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完善五个方面,探讨信忠技术课程常规教学的新模式。即五步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即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和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凋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根据日常的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五步教学模式:学习者分析一目标驱动一目标完成一目标评价一总结完善.

1学习者分析

所谓学习者,即学生.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分析与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学生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典型心理特征,不同的心理特征是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处在7~l3岁左右,基本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取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初中、高中的学生基本处在l4~2O岁左右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强调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获取….

1.2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即个性.在心理学上,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对学习来讲有比较大的影响的个性主要有:动机与兴趣、智力与认知方式、性格与气质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要以共性为主体,也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法等.

1.3学生的初始能力

学生的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特定的知识时。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认知和态度.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既不能让学生感到很轻松,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很难.要让学生“翘一翘脚”才能学到.

2目标驱动

所谓的目标驱动,即让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去学习,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隐含在一个或几个目标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出的目标进行分析、讨论,明确要学的知识,分清哪些是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完成目标的方法。从而学到新知识。达到既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的提出和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核心,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目标要有层次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个体差异,大体上从以下三个层次设计教学目标:第一,基本目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的目标,也是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在这个阶段基本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完成即可.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提高目标.只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只给出具体的目标,简单地进行说明提示,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独立完成.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第三,开放目标.教师不给出具体的任务与目标,完全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目标,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也能够从中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2.2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保存信息和利用信息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充分地联系到相关学科的知识,联系到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上来,而不能单纯是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2.3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合理地过度。要让学生分清楚哪些是学过的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感到很难,也不能感到很容易.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既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轻松地学到新的知识.

3目标完成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先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完成目标,而是先指导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理清问题的整体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大体方法.比如: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几个子目标,逐个解决.引领学生先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解决问题.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3.1自主学习教学法

自主学习教学法,即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目标。充分词动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不断尝试成功与失败过程中来体会正确认知的艰辛与成就感

3.2小组协作教学法

小组协作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分组时要注意将能力强与能力弱、兴趣广泛与兴趣单一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以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互相取长补短,彼此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3框架式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法,指教学应围绕和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在框架中如同建筑工人一样。由低逐渐向高处攀登,也就是由最初的教师较多的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控制,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4情境式教学法

情境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创设与真实事物类似的问题情境,呈现真实的目标与任务及相关的案例,尽可能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主动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目标的选择和开发在教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学生通过独立和合作探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4目标评价

目标评价,即教学目标评价.它是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评价标准,调动一切高效可行的手段,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并给以相应的价值判断.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打破传统单一评价主体,要侧重多元评价主体以及形成性评价和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对教师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根据实施教学目标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evaluation)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

4.1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

准备性评价,又称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教学背景及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

4.2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

4.3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5总结完善

第9篇: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范文

1.1 路面和桥面的铺装层易产生裂缝

由于道路桥梁是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下的,并且使用的次数是数以万计的,需要承载着不同重量的物体。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路面和桥面铺装层往往采用的是半刚性结构,这种结构虽然在某一程度上增强了铺装层的的强度和承受能力,但这种结构易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差异越大,铺装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路面或桥面铺装层常常会产生裂缝。由于早晚温度差异过大,导致半刚性结构路面的受压性降低,最终在日常使用中出现裂缝,甚至导致崩塌。路面和桥面铺装层产生裂缝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长期的使用量,相对于人行道路的铺装层,车辆行驶的道路更易产生裂缝,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载或急刹车的现象,车辆会严重的挤压并磨损地面,因此容易发生路面凹陷,进而产生断裂层,在这样长期的磨损情况下,路面和桥面必然产生裂缝,从而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1.2 道路桥梁地基不均匀造成沉降问题

道路桥梁的地基质量决定了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寿命,地基不均匀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前期相关人员勘测施工场地不到位,进而设计的道路桥梁不合理,导致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存在一定漏洞;其次是一些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为谋取利益而偷工减料,忽略了工程质量的达标成果,满足不了施工要求,最终导致道路桥梁地基发生沉降;最后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施工地点周围环境的地质变化情况,建设道路桥梁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长时间下地表层会遭到破坏,地质发生变化,土质的软硬度不均衡,造成地基不均匀,甚至引发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均匀,则会使路面和桥面受力不均衡,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车辆的行驶造成严重影响。

1.3 钢筋锈蚀出现断裂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钢筋是路基工程中重要的原材料,在路基的底层起着主要承重的作用。但是钢筋结构处于路基的内部,容易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最终影响其原本的承载能力。比如说,钢筋和混凝土构成了桥梁的承重结构,若是混凝土施工过程或是后期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裂缝时,那么钢筋就相当于失去了混凝土这层主要的保护层,一些空气中的水分会大量的侵蚀到钢筋结构的表面,钢筋表面会在长期的水分影响下而发生化学变化,也就是产生表面锈蚀,锈蚀情况严重时,继而会引发钢筋结构的断裂。在外界环境中若是存在一些硫化成分的化学品时,更会加剧钢筋结构的锈蚀程度,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在短时期内发生严重的断裂现象。

1.4 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引发的桥头破损

桥头破损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桥头破损会使得道路桥梁的两端产生严重的变形,这种变形现象会使得整体桥梁的应力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使得道路桥梁原本的使用寿命和安全使用系数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是由于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若是施工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则不能满足道路桥梁主要结构部件的支撑力的要求,道路桥梁上面长年累月的载重车辆行驶,会使得桥头不堪重负的碾压而产生局部断裂,给道路桥梁的安全通行埋下了严重的隐患问题。

2 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1 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技术是专门针对道路桥梁铺装层的裂缝现象提出的一种施工技术,具体来说裂缝修补技术可分为表面修补、裂缝填充、裂缝灌浆等多种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要依据表面裂缝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本节主要介绍表面修补技术。表面修补技术:这种方法适用于表面裂缝较浅的情况,其裂缝的宽度在0.2cm以下的情况。具体方法是,采用环氧胶泥或是水泥浆每隔5分钟便对路面裂缝涂抹一次,使涂抹的厚度达到1mm以后,再对其表面涂抹油漆或是沥青,以作防腐保护,最后采用玻璃纤维布覆盖表面,防止表面再次受外界环境的破坏影响。

2.2 裂缝填充技术

这种修补技术相对于裂縫修补技术来说,更具有加固的作用,适用于裂缝较宽,裂缝现象较严重的情况。具体方法是,在路面的裂缝处进行纵深方向的挖槽,在槽位里边采用水泥浆和环氧树脂胶按照一定比例的调配之后填充到路面的裂缝中,由于环氧树脂胶的性能较为稳定,其与水泥浆进行一定比例的调配后,性能稳固,对表面裂缝的修补更能起到稳固的作用。此外,在填充的工程材料中,还可添加一些防水性能较好的橡胶材料,这样更能使得裂缝在雨水天气时所受的影响较小。

2.3 锚喷施工技术

锚喷施工技术是针对于桥头破损提出的一种施工技术。锚喷具有凝结快、稳固性能高的特点,是处理桥头破损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法是,在借助锚喷设备超强喷射力的条件下,向裂缝部位喷射一定量的硅胶材料,然后在模板的加固作用下,用硅胶材料将桥体有效的粘结在一起。

2.4 钢筋锈蚀问题的处理

钢筋作为道路桥梁承重系统的中心环节,之所以会出现锈蚀现象,主要是失去了混凝土的保护作用。作为主要的承重构建,钢筋一旦失去了混凝土这层保护层,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或是腐蚀性因素的影响,进而使得钢结构的硬力和韧性降低。为此,在处理钢筋锈蚀问题时,首先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对钢筋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具体可行的办法可采用增加混凝土厚度的方式来加强对钢筋的保护,可在混凝土的表面涂刷覆盖层、封闭层、砂浆层等一系列的保护层来加强保护,或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初期阶段,可通过改变施工材料配比的方式来加强混凝土的密度,通过掺杂一些矿渣、煤灰粉等来增强混凝土的防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