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民俗文化的由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由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由来

第1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关键词:本土;民俗文化;凸显;艺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33-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创设环境,凸显本土民俗文化。

为了更好的挖掘本土民俗文化促进幼儿整体和谐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以“本土特色”为基础,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领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本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1、创设以民俗民风、家乡文化为特色的环境。幼儿园整个环境体现民俗民风教育特色,各处墙面、角落、长廊都由我们家长、老师共同收集材料,布置凸现民俗文化的布狮布龙、赛龙舟、傩舞面具、擂茶铺、高峰农家乐等,使幼儿和家长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民俗民风的气息。在教室布置时,我们根据节日和主题活动的要求,尽量通过民间艺术的途径来反映内容,有的用剪纸的形式表现,有的用撕帖、拼贴、剪报的形式。

2、投放适宜材料,凸显本土民俗。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收集材料(如稻草、蓝花布、土布、成熟的棉花和稻穗、竹子……等等)。老师、家长和孩子还用稻草编织出稻草龙、用竹子制作竹排,如:大班小朋友用蓝花布、土布制作围裙和头巾,投放创设角色区中来布置家乡美食,中班小朋友在豆腐坊中用麻绳做窗帘,蓝花布、土布装饰磨坊屋檐,为孩子们设置场景贴近生活,形象,能更好地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感受建宁家乡最质朴本土的文化。

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

1、民俗文化定义界定。在园本教研中,教师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到底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定义如何界定?如:景点名胜,地方戏曲、民间传说、民俗活动、建筑、人物、民间、服装与生活物品、地域文化等,分门别类设计成幼儿园美术活动课程内容。

2、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宁历史悠久,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且风格独特,形式多样,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民间剪纸、龙舞、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等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围绕这些传统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实践的美术学习活动,有助于幼儿了解地方传统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有益于培养幼儿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激发幼儿将来长大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3、利用地方现代文化资源。民居、街巷、小区公园绿地、特色雕塑、步行街、商业街、高层建筑、广告宣传、展演活动、消费文化、大众活动、群众文化节等等,既有表面的文化内容,又有深层的人文内涵。围绕这些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地方现代文化资源进行相关的幼儿美术课程态设计,引入美术活动课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4、开发利用生活材料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材料是幼儿在美术学习、创造的载体。是实施美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尽管《纲要》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制作的道具,竹编的蚌壳等。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艺术课程中开展民俗文化的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乡土化、民族化、生活化。

三、把本土民俗文化融入艺术活动中。

建宁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正是民间艺术大展时。建宁俗语云:正月闹得红,四季都太平。而闹红正月的民间艺术主要有龙灯舞、马灯舞、傩舞、花灯舞、蚌壳舞、伞灯舞、桥灯舞等,过去还兼之以古装戏,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为民众喜闻乐见。

1、民俗舞蹈欣赏:如:在艺术活动《傩舞欣赏》中,教师通过播放PPT,让幼儿先认识傩舞的道具百家伞、担子、线毯、鼓等,再了解角色分配,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有假面、神像、圣相、头盔、鬼面、脸壳等多种称呼。主要有七人领头表演,一人扛百家伞,六人戴六种颜色的面具,即六个扮相,代表双、福、禄、寿、喜、全六位神仙。其中四位神仙肩挑担子,一头是线毯,一头是鼓。孩子们兴趣深厚,不由地模仿起来。

教师还向幼儿介绍傩舞的由来,傩舞是福建建宁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是一种祈深拜天的仪式活动。溪源乡大岭村至今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还开展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孩子们通过此欣赏活动,对建宁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并把此活动延伸到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线条和色彩画出各种各样的脸谱,做出别样的傩舞面具。孩子们带上制作的傩舞面具表演,更好地体现了具有建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走进校园。

2、学唱民间歌谣。教师们为了收集更好地民间歌谣,发动家长到民间调研,到各乡镇收集资料。如:《雄伟的金饶山》《闽江正源头》《莲花歌》等建宁民间歌曲。教师们把收集来的资料筛选整理,精心设计案例,融入到艺术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歌词能更好地了解建宁有家乡文化,同时,幼儿园还开展家乡民间童谣征集活动,教师与家长、幼儿一起把民间歌曲改编成孩子喜欢通俗易懂的童谣。

结合乡土人情,让幼儿在民俗文化感受建宁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融入艺术领域活动中。我们的活动策略是以艺术领域为基准,根据幼儿的能力及兴趣点把传统民俗文化内容融入到艺术领域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2001(9)

[2] 《建宁县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令风俗》[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3] 《建宁民俗馆介绍》[Z].建宁风俗艺术,2007(2)

[4] 杜晓霞.《民俗文化在幼儿中的传承和继承》[J].魅力中国,2011(10)

第2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1、“小手拉大手,我当一天家”活动

和父母一起制定今年春节的年货采购计划并和父母一起购买年货,除夕当天帮助父母贴春联、整理家务,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和父母一起了解“压岁钱的由来”、“吃汤圆、水饺的习俗”、“贴春联的由来”等。

2、“手拉手欢乐旅行”活动

和家人一起组织一次旅行,寻找旅行地的文化及历史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3、“公益之星”:积极参与社区(村镇)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第3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广义》着于清康熙二十年(1682) ,刊刻于清同治二年(1863),是王船山(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着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晚年的着作。全书三卷共释731字,涉及湖湘地名的词语共20余条,在读者面前展现了湖湘地域风貌和民俗文化。

一、地名文化

《说文广义》中,多处训释关涉湖湘地名由来、读音及当地风俗文化。

(一)详细阐述湖湘地名的由来

(1)楚,方书谓之牡荆,俗呼黄荆,其本丛生,故本训云“木丛生者”。古以作杖,扑有罪者,或用榎,或用荆,曰夏楚。楚地多黄荆,故楚始入春秋曰荆,后曰楚,一也。[1](P152)

人们大多知道,“楚”是一个历史地域概念,春秋时楚国别称荆州,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却无法说出其命名理据。王夫之在此清楚地阐述了“荆楚、夏楚”等地得名之缘由:“楚”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作“牡荆”,民间称黄荆,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是生活中的必备物品。古人杖责有罪之人时,常使用榎或荆。这两种植物由于在南方江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于是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流域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湖南一带在古代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文化的奇葩——“楚辞”即诞生于此,故而湖湘文化又称为湘楚文化。此外,通过对这一词条的阐释,我们还可以知道古人常用荆条作为刑仗器具,从而对“荆楚大地”“负荆请罪”等成语有更深刻的认识。

(2)蒸,本训析麻中干也,从艹从烝,草之可供烝炊者也。借为众词,蒸蒸,繁多也,如小薪之丛积也。如湘之水名“蒸”者,水侧小木丛杂生焉,故名。[1](P256)

(3)衡,354,所以平轻重者,故借为“衡量”、“衡鉴”字。斗之平星为玉衡,天文家以南岳上应玉衡,故称衡岳。……[1](P354)

蒸水、衡岳均为衡阳地名。王夫之作为衡阳人,在训释词义时往往引衡阳地名为证,流露出深厚的家乡情结。“蒸”本为麻杆,供炊之柴草。而“蒸水”作为水名,不从“氵”而从“艹”,是因其侧旁小木丛杂生而得名;南岳之所以被称为“衡岳”,是因为衡山对应北斗七星之一的玉衡星,地处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号为称量天地的“衡星”,所以也就被命名为“衡山”。轸星旁边还有一颗主管人间寿命的“长沙”星,衡山古属长沙,故又有“寿岳”之称。《诗经》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南山”就以此山而来。这在后来的史料中也得到了印证:“清康熙四十六年(1705),南岳庙重新修缮后,康熙皇帝亲撰《重修南岳庙碑记》,碑文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2]

( 4 ) 梦, …… 故训云: “ 不明也” 。江南之泽为“梦”,水气山烟,迷历梦梦也。[1](P380)

王夫之认为,“梦”的本义为混沌不明,引江南之泽为“梦”作例证。人们自然会想到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尤其是孟浩然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经典名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正是“水气山烟,迷历梦梦”的绝佳写照。

此外,王夫之在注释地名时,对一些说法作了补充,弥补了《说文解字》的不足,也提到了不少湖南地名,其别提到了澧水。

(5)澧,澧水有二:一出南阳雉衡山,一出湖广施周卫入洞庭。今人但知湖广澧水,而南阳之澧谓之沙河;《说文》但记南阳之澧,而不纪《楚词》“沅芷澧兰”之澧,两失之。[1](P188)

在这一例证中, 自然又会勾起人们对《楚辞· 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回忆,重温湖湘文学,体会湘楚文化。

(二)在批评流俗字音时多引湖湘地名为例来论证,激发人们对湖南地理民情的探究兴趣,也扩大了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

《说文广义》以许慎的“六书”为准则,补脱漏,辨流俗,审字音,揭示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词义演变规律。王夫之在审定汉字读音时,提倡正音,对流俗字音字形多持批评态度。在论及字音时,他先指出该字的正确读音,然后列举俗读音并引用不同地域的方言读音作说明,表明自己的见解。其中有关湖南地名读音也不在少数,反映出湖湘方言的一些基本面貌。

(6)涟:本与澜同,大波也,音雒干切。徐铉曰:“俗音力延切。”宋有涟水军,及湘乡县之涟水,俗呼作“连”,皆失之。[1](P177)

(7)洮:本“洮洗”之洮,读如桃。《说文》音土刀切,乃西北人不辨语音不辨桃、韬也。……零陵有洮水,俗读如“道”,皆不知何据。[1](P178)

( 8 ) 沱, 江别流也。沱有二,一在四川, 一在湖广,……篆文“它”、“也”字相近,故传写作“池”字。 春秋黄池,今池州贵池,皆即沱字,俱音徒何切,而俗音“驰”者,其失久矣。今湖湘间呼潴水之大者作“讬”音,别立“坨”字,俗陋不成字,实即沱也。筑堤以遏水流者,为沱。[1](P179)

(9)浏:本训流清貌,音力久切,读如柳。长沙浏水与酃、渌同以水清得名,自如字读,今呼作“刘”音,非是。[1](P190)

在上述字例中,王夫之认为,“涟”应读如“澜”而非“连”“洮”应读为“桃”而非“道”;“黄池、贵池”系篆文“它”“也”字形相近而误,应读写为 “黄沱、贵沱” , 而非“ 驰” ; “ 浏” 应读如“ 柳” 而非“刘”,并以湖南湘乡涟水、江华之沱江、长沙浏阳河等地名读音为例,指出俗读音的错误,认为俗读音“失之”“非是”。

此外,他还引用湖湘地名来区分形似字的读音。如:(10)汩:从水,从曰。曰,与“聿”通,故音于笔切,……若汨罗之汨,从日月之日,音密。[1](P198)由于古今汉字形态和读音的演变等多种原因,在今天审定汉字字形时一般从简,审定读音则按照“名/地从主人”以及“从俗”的审音原则。上述汉字的规范字形、读音现在都已确定,多与王夫之的观点相反。读音的是是非非历来都有不同观点,在此笔者不多展开。值得肯定的是,回顾王夫之所处的历史年代,汉字的使用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流俗字书害人不浅;正是由于有王夫之这样的有识之士,提倡正音、辨析字形、探寻词义的发展和演变,才让我们了解到汉字汉语的源流,对华夏语言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还要肯定王夫之对湖湘地名的推介。通过阅读《说文广义》,人们对湖南的河流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人们进一步了解湖湘地理常识的兴趣。例如,王夫之 关于“沱江”的叙述颇使人好奇。他说:“沱有二,一在四川,一在湖广”。查寻资料可知,湖南境内湘西凤凰、永州江华、岳阳华容均有沱江。王夫之是衡阳人,对湘南地理风俗了然于胸,并在书中多次提及零陵、永州、蓝山、深水、潇水等地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所指的沱江为江华的沱江。类似语料还有:

(11)深,本水名,出今蓝山县,入于潇,乃古今通用为“深浅”字。[1](P182)

“潇湘”现已成为湖南的代名词,湖南人都知道潇水,而“深水”却鲜为人知。更不知潇水又名“深水”。东汉许慎在《说文》中将“深”列为水名:“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这里的桂阳,指桂阳郡(今郴州市);南平,即今之蓝山县,两汉时期属桂阳郡;营道,属零陵郡,辖今宁远、道县、江华部分地。而“潇,古名深水,又名营水,东晋以后改名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得名,《水经注·湘水》说:“潇者,水清深也。”[3]《广义》对“深”字的注解,体现了汉字源流文化,也使人们对湖南的地理人文有了新的了解。

(三)民俗文化

王夫之对于湖湘地名的阐释,不仅仅限于读音和由来问题。在其他词条的阐述中,王夫之也多次提及湖湘地名,让人们了解三湘大地民俗文化。如:

(12)浯,……元次山取以名祁阳之溪尔。[1](P174)王夫之关于“浯”字的阐述,让人们对湖南祁阳的碑林文化与元结的历史渊源有了更深的认识。查询资料可知,浯溪因元结而得名,而浯溪碑林文化也始于元结。公元763年,唐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元结出任道州刺史时,乘舟逆湘江而上,路过此地,爱其胜异,将溪命名“吾溪”(意为:我的溪流),后才创建了“浯”字,将“吾溪”改为现在一直沿用的“浯溪”。浯溪不仅山奇水秀,在文学史和书法史上更为后世称道。公元764年,元结写下了《大唐中兴颂》,记述安史之乱。嗣后,由唐代着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摩崖之上。元文、颜字,加之天公造就的峭岩,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被尊为国宝。历代文人学士到此游览,吟诗作赋,铭刻石上。自唐、宋、元、明、清以来,留下的诗、词、赋、文等摩崖石刻五百多方,形成了驰名中外的诗海碑林,为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研究保存了珍贵的资料。[4]

(13)虚:有丘如、朽居二切,音异义同,皆训大丘也。……今岭南集市谓之虚,以虚场必居冈阜也。人求其义而不得,乃谓市散则空虚无人,亦迂谬矣……[1](P135)王夫之在这里批判了人们对“虚”的错误认识,虚本义是大土山,今人称集市为虚,是因为古代集市多在山丘之地。也体现出南方地区的集市文化。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赶虚(通墟,圩)是湖南多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即赶集。

(14)迻:375“迁迻”之迻,从多从辵。好迁者不一而止,故从多。……其从禾从多之移,乃禾盛而相倚之谓。楚人谓多为夥,夥本移也,《史》作“夥颐”。经典“迁迻”字作移,经师口授之讹。[1](P375)

根据王夫之的介绍,湖南人“谓多为夥,夥本移也,《史》作“夥颐”。要了解“夥”与“移”的联系,可以从湖南人搬家的风俗得到答案。

夥颐:楚方言,叹词,多用以惊羡其多。“果”指植物的果实。果实就是“种子”,又同“火”。古兵制十人为火,同火的人互称火伴。俗作伙伴。[5]

这一词条把“迻”“夥”“火”有机联系起来,从湖南人搬家迁移的风俗可窥一斑。搬家者,把东西搬过去也。所谓入宅者,本人正式入住也。搬入新成屋者为“入宅”,搬入旧屋者为“移徒”。搬家那天“灶”一定要开火,不要冷灶。搬家要移火,称“薪旺”语意兴旺。

《广义》还有一些条目涉及湖湘方言,因时代变迁和语言变化等原因,这些字词的古义在现行方言中已不再保留,成为久远难得的记录。如:

(1 5)广:……楚人谓兵车为广,方言尔,实无取义。楚之南为岭徼,其地曰广,音楚语也。粤之东西,负山濒海,幅员狭隘,何广之有哉![1](P305)

“广”字含有兵车之意,且源于湘楚方言,一般不为常人所知。许慎《说文解字》中未作注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没有这一义项。倒是在《康熙字典》中有收录:“广,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 广, 古旷反。” 《左传· 僖二十八年》: “ 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6]

(16)余,本训语之舒也。自《楚词》始以为自称之词,世习用之,盖南楚之方言耳。[1](P364)

战国时期楚方言中,“余(予)”是最高频的第一人称代词。“余”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始于《楚词》,为南楚方言,在战国时期最为通行。[7]而今已不用,只能从史籍中寻找蛛丝马迹。《说文广义》的记载,无疑也成为宝贵的记录,为学者探讨古汉语代词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宝贵史料。

第4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关键词:白鹭古村;学术史

白鹭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在这个古村落里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最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的祠堂、庙宇共69座。在2006年9月18日于湖南闭幕的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上,特色独具的中国十大古村隆重亮相,赣县白鹭村成为中国十大古村之一。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堂,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等,继2003年公布第一批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后,2007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了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其中,赣州唯一入选的是赣县白鹭乡白鹭村。正因为白鹭村有浓郁的古村特色,所以,近几年来白鹭村成为各个专业的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以前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赣县白鹭村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学术史回顾。

一、民俗事项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民俗事项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抢打轿”这一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关于“打轿”体育民俗的由来以及“抢打轿”的仪式,重点分析了白鹭“抢打轿”活动长盛不衰的原因,作者认为,“打轿”这一民俗体育活动维系着人们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填补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一丝空白。“抢打轿”作为赣县白鹭村独有的古老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充满活力的民俗体育。白鹭人尚武好斗,刚猛有余而文气不足,“抢打轿”意在以一年一度的赛事满足勇士们的斗勇之欲,同时赢得平日族人的尚文重德、团结和睦。“抢打轿”表现出了儒学性、历史性、农耕性、传承性和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征,并有浓郁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商业价值。打轿活动产生于赣南白鹭的生产生活中,寄托于民族的神灵崇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抢打轿”的民俗活动,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一文运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也对“抢打轿”这一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组织程序,传承价值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该文作者认为“抢打轿”作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内容的丰富,其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思维方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整合都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民间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价值。

二、建筑风格的研究

关于白鹭村建筑风格以及其表现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意义,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白鹭村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作者从白鹭村的地理与历史谈起,详细叙述了村内街道与建筑布局,并以典型的村内代表古建筑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说明了白鹭村建筑的与众不同,作者认为,白鹭村的街道布局建筑设计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村庄的发展和布局以及建筑追求风水意识,同时也周到的考虑生活的功能。建筑中的装修一般比较朴实简单,“祠”和“堂”在白鹭村没有本质的区别,关键是看何祠何堂。白鹭村以钟氏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村内人口繁衍至数千人,但实际上是一个家族村,是宋代客家钟氏没有间断的延续族体,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较多的宋代客家人的文化原型。白鹭村的整个村庄布局、街道、建筑基本上还是明清时期的格局和建筑,有着自己独有的建筑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是我省现存罕见的一处客家古村落。针对白鹭村的古建筑的研究,学者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一文主要从白鹭村的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的分类及表现手法出发,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作者认为,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的艺术表现一是顺应当地群众传统欣赏习惯,在建筑物的雕刻装饰上,呈现出局部与整体、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二是着力写意,有情有趣。三是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在建筑装饰中雕刻技法的不同体现出造型之美,工艺之精和匠心之巧的艺术特点。通过不同部位和不同内容的雕刻之间的配置、组合、呼应,构成统一面完美的艺术形象。白鹭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真实的反映了白鹭古村落居民的家族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艺术形态、观念形态及自然环境的适应关系。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是赣南传统民间吉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白鹭人民的精神的需要,而且表现了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思想情感、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而另一学者许鹏在《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白鹭村》一文中,作者认为白鹭的客家民居,借“祠堂”而独秀天下,白鹭祠堂从使用功能上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奉祀祖宗神位并举行“辞祖”仪式的祠堂,一种是既聚居人家,又奉祀祖宗神位的祠堂。从构成上角度看,基本是由建筑实体围绕中空的天井构成,即“四水归堂”建筑。白鹭民居为砖木混合结构,其重要特点是注重雕刻装饰。学者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论“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与装饰艺术特点》一文从祠堂的建筑理念以及与客家民俗的关系上,详细探讨了“王太夫人祠”的文化内涵和装饰特点。作者认为,“王太夫人祠”的建筑特点不仅体现出了赣南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客家民俗观,同时,其建筑风格与装饰特点又与祠堂主的思想交相辉映,呈现出质朴典雅、庄重秀丽的艺术风格。“王太夫人祠”作为客家民俗文化与客家人文精神的物化形式,也体现出了独特的赣南客家区域人文环境和民俗观,并蕴涵了独特的客家建筑审美文化,它融客家民俗文化之精华,已然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符号,折射出了客家人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中对自然、人生、世界的观点与看法,体现了客家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当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研究

白鹭村自2006年被选为中国十大古村落之一,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去参观,作为旅游开发项目的白鹭村也成了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熊桂兰、戚蕙兰在《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主要针对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品牌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村民对古建筑等文物保护意识尚需加强、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积极性不高、旅游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及白鹭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提出白鹭村今后旅游开发过程中自己的一些思考:充分调动村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走保护与建设之路,注重清洁与整齐并举以及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作者认为,白鹭村不仅有着成群的古建筑,而且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东河戏、木偶戏等民俗文化。其中发源于赣县白鹭的东河戏,在2008年6月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白鹭村客家文化在国内外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白鹭村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要使旅游观光的人们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还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另一位学者钟福民《论赣南客家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认为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文化资源因为与人的有机结合而显出相当的复合性。在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古村落加以合理的保护,涉及到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关系,并且体现出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作为农业文明孕育下的村落,白鹭村不但布局合理,而且其村落文化的构成要素也很完备。白鹭村正是靠其古老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体现出古村落的独特价值。但是,白鹭古村在文化保护的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旧景观的不协调,景观的生活性和观赏性不协调以及直观的物质文化与潜隐的非物质文化的不协调三个方面。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作者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白鹭村当前的情况,对其保护宜采用“分区式”和“景观式”相结合的思路,并且做好村民的环境卫生教育,让他们不要将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随便摆放,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进行科学处理,再者,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要帮助村民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统一规划。而学者涂秋风《处在深闺无人知,客家古村重放彩――白鹭古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古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基本思路,重点阐明了客家文化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地位。作者认为,白鹭古村及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明显,它包含了建筑、民俗、民间艺术、饮食及客家迁徙历史的相关旅游资源,尤其重要的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和前景。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主要有: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正确协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依托赣州城作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中心集散地的强大优势,加大旅游促销力度,积极开拓旅游新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体系配套;实施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项目间的区域协作,打造优势集成,以观念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营销创新为向导,提高白鹭古村对赣南乃至全省旅游发展的贡献度;积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筹措资金。作者把古村旅游的功能定位位以客家文化为主脉,民居古建为依托;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的自然-田园-风水-寻根游。策划的旅游项目包括:客家溯源寻根游、民居古建观光游、客家民俗活动游以及绿色家园休闲度假游。

四、结语

白鹭村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古村落,近几年来,不管从其民俗活动、建筑风格以及旅游开发项目等方面都成了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白鹭古村的研究对现代古村落的开发与今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古村落原有生态保护的重视,而且对于其他古村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多年来学界对于白鹭古村的研究尽管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不足,比如白鹭古村作为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可行性,人们意识上的不重视导致传统文物大量的流失现象以及古村落的建筑修复的经济来源,今后的发展状况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待于对白鹭古村做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谭东辉:《客家“抢打轿”的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2期

[2]张玉菊,吴玉华,曾晓莉:《探析客家白鹭“抢打轿”民俗体育及其传承价值》,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9月

[3]张嗣介:《赣县白鹭村聚落调查》,南方文物,1998年第1期

[4]郭粼、曾国光:《白鹭村古建筑吉祥装饰艺术研究》,艺术与设计

[5]许鹏:《客家民居建筑文化风格》,中华建设,2006年第1期

[6]高健婕:《赣南客家女性祠堂研究》,美术大观,2011年第3期

[7]熊桂兰、戚蕙兰:《白鹭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第5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的表达 文化的文法 文化重构

[中图分类号]C912.4;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5-0035-07

一、从“有形”到“无形”: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开始致力于世界范围内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78年首批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期间就有会员国对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表示了关注,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综合概念被引入到UNESCO内部的工作机制中也经历了长期的论证,并于2003年在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尘埃落定。可见,从“有形”的物质文化到“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在世界遗产保护范畴内经历了一次从认识到实践上的文化反思。

以日本为例,早在1950年日本制定的《文化财保护法》中就综合考虑了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护问题,这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较早并在国家法律政策层面的体现和实践。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与日本民俗学之父柳田国男有着很大的关系。柳田在《民间传承论》(1967[1935])中将民俗分为“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和“心意现象”三大类。在《乡土生活的研究法》中他又把“有形文化”进一步分类为住居、衣服、食物、生活资料的获取方法、交通、劳动、村、组合、家、亲戚和亲属、婚姻、出生、灾厄、丧事、年节活动、祭神、占法、诅咒、舞蹈、竞技、儿童游戏与玩具等共22个子项目。后来他曾延续使用此种分类,但也指出分类具有的局限性和相对性。应该说,柳田的民俗分类法使得日本民俗学具有了十分宽泛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和层面,并不只局限于民间的文学、语言、艺术和信仰等,也包括了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1936年著名民具研究专家谷敬三主编的《民具搜集调查要目》对于生产、生活等物质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柳田和谷的分类对于后来的日本学术界包括文化行政等方面影响很大。1954年文化厅及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在《民俗文化财手册》等文件中也大体是按用途分类的。日本学者一般较多赞同上述分法和文化厅的手册。1954年12月,文化财保护委员会告示第58号公布的“重要民俗资料指定基准”如下:A、在以下所列的有形民俗资料中,其式样、制作技术、用法等方面,反映了我国国民之基础性的生活文化特色且具古典性者:(1)衣、食、住所使用的,如衣服、装饰品、饮食用具、光热用具、家具、民居等。(2)生产、生业所用者,如农具、渔猎用具、工匠用具、纺织用具、作业场(作坊)等。(3)用于交通、运输及通信者,如搬运用具、舟车、“飞脚”(江户时代的信差)用具、“关所”等。(4)用于交易者,如计算用具、计量用具、看板招牌、“鉴札”(由官方颁发许可证的称谓)、店铺等。(5)用于社会生活者,如赠答用具、警防用具、刑罚用具、青年屋等。(6)有关民间信仰者,如祭祀用具、法会用具、奉纳物(供物)、偶像等,还有咒术用具、社祠等。(7)有关民间知识者,如历法用具、卜占用具、医疗用具、教育设施等。(8)与民俗艺能、娱乐、游戏、嗜好有关者,如衣服道具、乐器、似面、“人形”、玩具、舞台等。(9)涉及人一生的,如产育用具、冠婚葬祭用具、产屋等。(10)有关年节行事者,如正月用具、“节句”用具、盂兰盆节用具等。B、在前项所列之有形民俗资料的收集中,其目的和内容等,有如以下各项之一并特别重要者:(1)反映历史变迁者;(2)反映时代特色者;(3)反映地域特色者;(4)反映生活阶层之特色者;(5)反映职业和技能之各种具体情形者。C、与其他民族有关的前述各项所列之有形民俗资料,或在其收集中与我国人民之生活文化在关联方面特别重要者。

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从1962年起进行了民俗资料的全国紧急调查。调查所依据的《民俗资料调查收集手册》(1965年)中的分类项目,包括衣、食、住,生产与生业(农耕、山樵、渔捞、狩猎、养蚕、畜产、染织、手工、诸职),交通、运输与通信,交易,社会生活,信仰,民俗知识,民俗艺能,娱乐,游戏,人的一生,年中行事、口头传承等;并进一步把上述各项内容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类。从民具的上述分类看,实际涵盖了日本民众生活文化的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

在日本现今施行的《文化财保护法》中,明确将国家依法保护的文化财对象划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传统建造物群和埋藏文化财(地下遗迹和文物)等六大类别。有形文化财包括建筑物、美术工艺品,如绘画雕刻工艺品、书法作品等,无形文化财包括戏剧、音乐、传统工艺技术等。而民俗文化财则包括无形民俗文化财和有形民俗文化财。前者包括衣食住行、传统职业、信仰与传统节庆相关的民俗习惯、民俗民艺等,后者则包括无形文化财活动中使用的衣服、器物、家具等。日本学界的这种分法,显然把民俗文化财作为文化财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单独将民俗文化财再次划分为“有形”和“无形”,旨在说明在民俗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如果只侧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不可能将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做到完美,毕竟无形的技艺、岁时节庆等民俗文化往往需要有形的物质民俗作载体,才能将其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划分方式所带来的另一个更为客观实际的问题,就是在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语境时民俗文化如何发展?而它的发展实际上应该建立在“无形”民俗文化和“有形”民俗文化遗产共同保护的前提之上。正如在2010年11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上,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在会议发言中所言,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可以被看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重要元素:通过艺术表达出来的理念或信仰,有效表达它们的技艺。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物质或形象及艺术家们诉诸于物质媒介的技艺,所以文化传统的成功传承需要硬币两面的永恒存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在某种意义上相当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附着在物质文化遗产上的理念和文化价 值,如中国的中医、广东的凉茶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让笔者联想到人类学中对一种文化的定义之观点可以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把文化分为可观察的文化和不可观察的文化。可观察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社群文化或伦理文化、表达文化或精神文化;不可观察的文化主要指文化的文法。这一分类受语言学的影响,文化和语言很类似,一部分是可以看得见的,是可观察的文化,一部分是不能看得见的文法,是下意识存在的。如我们熟悉中国文化中人的各种行为,主要是因为我们有同一个文化的文法。虽然这一分类对于文化遗产而言还是不能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涵盖进来,但它给我们重新分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在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中,可观察与不可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出发点。不过上述可观察与不可观察的分类在文化遗产的框架下可以重新分类和归纳。如在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中与可观察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完全吻合,而伦理文化和精神文化应该归入到非物质文化的范畴中。伦理文化是一种道德与制度的规范,而精神文化一方面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因为这些表达的创造又倒过来安慰我们自己,它包括艺术、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等。文化的文法是潜意识的存在,是深化在同一文化个体中内化的逻辑。如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是有空间、具体内容和艺术等文化的表达,但在昆曲分布的地域社会人们对于昆曲本身又是其内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很多的心理文化图式,这就是一种内在化文化,存在于地域群体人们的细胞之中。所以文化的文法应该包含在前文谈到的附着在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中文化表达上的理念和价值判断。归纳起来,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文化的表达(如艺术、音乐、文学、宗教、戏剧及像视觉、听觉、味觉所表达出来的文化的信息等)和文化的文法(如感觉、心性、历史记忆、无意识的文化认同、无意识的生活结构和集团的无意识的社会结构等)。如此定义仅仅是为了操作的方便,其实物质与非物质(原日文称“有形”和“无形”,从日文翻译成英文又翻译成中文就把“有形”翻译成了物质,“无形”翻译成了非物质)不能简单地截然分开,就如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它们还是在一个整体上。同时我们还应该强调“非遗”是一动态的过程。中国的“非遗”理念和政策,也是在考虑两者的有机联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心和边缘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文法,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自然和文化变迁联系在一起。文化变迁一般是由本文化内部的发展及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而引发的。其一是文化的涵化,是指不同族群持续地接触一段时间后因互相传播、采接、适应和影响,而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体系发生大规模的变异的一种过程及其结果。其二是文化传播,因为在相互、持续的接触中文化传播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大量的相互传播,涵化才能最后实现。涵化强调双方长期的持续互动,双方文化的接触是全面的。另外,涵化过程无法区分涵化的主动方和被动方。最后,涵化的结果是双方在长期互动中通过双向传播或单向传播,使得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体系发生大规模变迁。通常变迁先发生在文化边缘地带,然后才向文化中心推进。这种横向的文化变迁过程在文化区的纵深发展即是涵化的过程。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民族文化一直是主导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相比,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享有着重要的话语权,有时甚至是一种支配地位的话语权。与此相对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层面上,一般就会形成这样的理解,无论从地域分布上还是文化话语权的把持上,都会形成汉文化的“中心”和少数民族的“边缘”。而且在文化发展走向上,通常是“中心”影响“边缘”。多年前笔者曾就“中心”和“边缘”的问题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希望能树立从边缘看中心的意识。其实在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中也应该树立此种意识。特别是在现代语境下,涉及到汉文化的一些非物质文化事项在汉文化的发源地竟然消逝不见;而相反,在所谓边缘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非物质文化事项却得以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为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如贵州安顺的“地戏”、广州吴川的“飘色”。在这种长期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的分布和影响力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原来单向度的中心影响边缘的思考,显然面临着新的挑战。

2007年笔者到屯堡村寨参观,看到其文化体系非常特别,保留了诸多江南的文化特质。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来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的“调北征南”。明朝军队平定南方后,为了统治南方,朱元璋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强行迁到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一方面不断吸收当地的生活生产方式,另一方面恪守各自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屯堡文化,既保留了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征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而在600多年的屯堡文化环境里,又生存和发展了以傩戏为形态的安顺地戏。安顺地戏的传承虽源自于江南,但经屯堡人移植于黔中以后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成为贵州境内堂戏班子最多、剧目独特、唱腔古老、面具个性鲜明、数量惊人的民间傩戏。它多在广大农村表现,其演出场地皆为村寨内平坝,群众围而观之;演出者均为本地村民自娱自乐,祈福禳灾,并彰显当年屯军之威仪和尚武之精神。同时,地戏这种集体性娱乐活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居住在少数民族文化优势突出的贵州当地汉人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

广东湛江历史上属于多民族或多族群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与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已经发生了涵化,今天以湛江为中心的地区已经形成了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局面。早在2000多年以前,汉代徐闻港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现代湛江因为经济交流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港口文化。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很多学者从整体把握,将以湛江为中心地区的民俗纳入到岭南民俗这一大的范畴中,但如果考量具体的文化事项,我们会发现湛江民俗与广府、潮汕、客家这三大民系的民俗相比,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例如湛江吴川的飘色巡游,飘色是吴川的“元宵三绝”之一。据《吴川县志》记载,清代吴川梅有种色叫“转色”,用一张长方形台,装上一张转动的板凳,中间坐着化妆的少年儿童数人。每年游神时,四人抬着游行,不时停下奏乐唱曲,人们将板凳转一周,谓之“转色”。后来又演变为“板色”,以木板做成色台,用纸扎成花木亭台,所谓色,是一名歌妓坐在台上,手抱琵琶或胡琴,人们抬着游行,经过社庙之处必奏乐唱曲。实际上,从历史源头和飘色活动的全过程看,早期吴川飘色与“迎神赛会”有关,是民众祈求神灵镇邪去病保平安、企盼丰年的原始祭神求福活动。飘色活动在吴川据可考的时间至少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与之相关的“迎神赛会”显然也与中原地区此类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汉地的迎神赛会常常需要一些童男童女装扮成戏曲中的人物出现在巡游队伍之中,这在江南一带迎神赛会活动中也有所体现。但是,从历史溯源的角度来看,这种来自 于汉文化主导区域的活动,流传到粤西一带,却和地域文化结合,集中当地工匠的智慧,创造出“飘色”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今天的飘色,既有舞龙、舞狮之类处处可见的传统艺术形式,还有在中国,甚至东南亚地区华人所独有的以傩戏徒刑队伍组成的飘色阵营。

上述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证有相似之处:从历史溯源上看,都源自汉文化,但是最后得以传承和保留的地域却是在处于西南和岭南的边缘地区,而这些地方却往往被看成是文化的边缘地区。二者在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文法方面都富有地方色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保留原来的汉文化特征之外,也融入了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如果按以往的标准考虑,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它们属于文化的边缘;如果从周边文化形态的包围和与汉文化区的联系来看,它们也属于边缘。但是,事实上它们目前备受研究非遗方面的学者和当地政府的重视,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而反观两种文化事项的发源地的汉文化主导区域,如江南地区,类似于安顺地戏的傩戏以及以童男童女装扮戏曲人物的吴川飘色这种迎神赛会形式显然已不多见。

那么该如何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心和边缘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显然以往以地域和汉文化作为依据划分文化的中心和边缘是有欠考虑的。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近些年来才提出的话题,但是涉及到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传承和保护却是由来已久。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非遗中的文化事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认为它是过去发生的。不可否认,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是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的内容而形成的,但它是植根于自己民族土壤中比较稳定的东西,有相对不变的一面,能够超越时代而长久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新旧交融性。这些非遗文化事项从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是过去与现在交融的结果,渗入了每一个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所以如果再用传统的文化中心和边缘来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定要超越简单族群或民族的分类体系,要突出地方的概念。又如在先生所倡导的中国民族走廊的研究,不管是藏彝走廊、河西走廊还是岭南走廊,不同民族或族群创造出各自的文化特性,但同时不同的族群或民族文化又不断地交融共生,形成走廊中不同空间中的共有的地域文化。这就是很多地方性的文化已超越了固有的族群概念,形成了不同族群或民族共同的地域文化道理所在。所以,我们要看到文化的包容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中体现这种包容性,不能机械地区分文化的中心和边缘。其实,这种中心和边缘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都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文化意义上没有中心和边缘的绝对划分,只有相对的文化中心和边缘。

三、从传统到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的创造、重构

孙家正曾指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目前,我们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改变了民俗文化产生的原初地理和文化空间,城镇化后的村寨已与原初意义上的农村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现代化过程中,周边城镇和大中城市的辐射力对村寨的发展更具影响力。大中城市的城市文化和中小城镇的城镇文化会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村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通过大众媒介、交通运输、商品交易、旅游观光等途径。乡村的文化空间不再封闭,各种文化开始在这里汇聚、碰撞,以前所谓的封闭落后的农村现在基本已经不存在。

而在农村接受的现代文化中,大众文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科学技术的发达,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明的引进,都为大众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其在中国这块刚刚开发的土地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加之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经济效益作为其外在的推动力,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完全以大众欣赏取向为主,在内容和价值观上也呈现一种中立化趋势,这都使得大众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趋向于某种同质化、普适性、泛众化,更易于被民众接受。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地域、历史等原因形成的不同文化形态与大众文化的诸上特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已十分明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消逝的速度也在加快。而有的地方由于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竭尽全力挖掘民俗文化的商业价值,又把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向了商品化的一端。但过渡强调把文化作为资本的理念,会使某些地区民间文化得以恢复,而有些地方却在式微,出现民间文化创作断代、艺术传人断代的严峻现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民间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实施主体主要是下层民众。行为特点则是高度世俗化;尊奉着在传统中形成的道德秩序;在交往上看重亲缘、地缘等关系;文化传播方式通常是口传心授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俗规约和惯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封闭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已经和即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大多都是中国各地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它们被认为是国家的文化瑰宝,但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却面临着失传和濒于灭绝的危机。如何保护这些民俗文化,关系到民族文脉的传承。尤其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对于这些无形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最好的方法或长久的发展之道莫过于把它们保护在基层社群之中,亦即创造、解释和不断地再生产出这些民俗文化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土壤之中。

第6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1、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2、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3、五月五,贺佳节,粽子飘香,日逢重五,节序天中。焚艾草饮雄黄,飞龙舟裹香粽. 三个字的:“粽”是情、庆端午、过端午、赛龙舟,忆屈原。 四个字的: 龙舟情系、粽叶裹你、香米迷你、粽叶香情、话说重五、日月佳节、端午由来、日逢重五、五月粽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海祭妈祖 情牵两岸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祭妈祖大典在东南沿海一带沿袭已久。莆田湄洲岛上与海打交道的人们,在新船下水、休渔期渔船维修、初次出海、打渔归来、行船中途遇险情等,都会举行一些与妈祖相关的祭祀。特别是在海上遇到险情时,求助妈祖是必不可少的。按传统习俗,渔船遇到大批鱼群、鲸鱼群之类的,渔民都会向海中抛纸钱,并口中默念祷告:“妈祖赐福,神鱼远离,确保平安”。

湄洲妈祖祖庙在1987年妈祖羽化升天1000周年时,举行了盛大的“千年祭”活动。从此,祭拜妈祖、谒祖进香的活动方兴未艾。1994年,湄洲岛组织第一届“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之后,也相应举行了祭拜妈祖活动。此后每逢妈祖节庆都举行祭拜。

湄洲岛岛民世代捕鱼,每艘船上都设有神龛,供奉妈祖。按照惯例,渔民若要打鱼和播种紫菜苗等出海时,都要在船上摆供品,渔民家属则在海边摆供品对大海举行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收。海峡两岸渔民千百年来在同一海域耕海牧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妈祖则护佑两岸渔民丰收平安。海祭大典既保持了传统民俗文化以及纪念海神妈祖的朴素感情,同时也增强了两岸民众对生态保护的广泛认同。

湄洲岛是妈祖的诞生地和升天地。据载,妈祖原名林默娘,生前乐于助人,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海域救助遇险渔船时献出年仅28岁的生命。岛上渔民为纪念这位好姑娘,在湄峰上建祠奉祀,还在每年九月初九自发地在海边沙滩上摆供桌祭奠妈祖,表达对她的怀念之情,并祈愿妈祖保佑亲人出海平安,逐渐形成饱含浓郁渔家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动。2009年,妈祖信俗列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宁德霞浦县沿海各乡镇,许多的民间活动几乎都与妈祖信仰有关。新船首航、春节社戏、渔民赴外作业、商人赴外经商,人们都要先到庙里向妈祖神灵祈愿、膜拜。而每年端午龙舟赛,更是妈祖文化的又一次充分展示。赛前,村里四境的红、黄、青、白龙,必须按规定的仪式前往庙里朝拜阿婆祈求恩准,形成了“四海龙工朝圣母”的另一盛大景观。最典型的当属霞浦县沙江镇竹江岛的渔民,他们将渔业、养殖的丰收,归功于妈祖神灵的保佑。因此,每年必祀妈祖。演神节戏在沙江镇各渔村相继风行,后来有人倡议抬妈祖神像亲临海滨巡视。于是每年神节时,扶妈祖神像正襟危坐轿上,选壮汉数十人抬到海滨,一边吆喝一边跑,称之为“阿婆走水”。后来,人们又认为“走水”后回宫时妈祖所经之境,不但蛎产丰盈,而且人畜平安,于是妈祖回宫途经岔路口,常引发争执,故各境均选有精壮青年,候在妈祖回宫道中拦途抢轿,此谓之“抢水”。这一活动,渐渐演化为霞浦县妈祖信仰所独有的民间传统习俗。

“板凳龙”闹元宵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是起源于江浙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动中。在福建三明大田县、永安青水畲族乡、福清市(高山镇、三山镇、沙浦镇)、尤溪梅仙镇都有舞“板凳龙”的习俗。

这一元宵节习俗至今已几个世纪。这种汉族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水助威,舞者一身透湿。

福清市三山镇瑟江村的舞“板凳龙”活动始创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六日晚分别“出动”展示,十六日晚举行的“板凳龙”闹元宵活动算集体“亮相”。

而在三明尤溪,每到过年的时候,每个地方都会有板凳龙,尤溪人普遍称之为迎龙灯,这时,每家每户都会到街上去看舞龙,增添气氛。

航拍庙会“赛大猪”

庙会上赛猪、斗茶、看别开生面的供品制作……这是逛三明大田县屏山庙会特别新鲜的感受。这些精彩的民俗活动始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据这里的老人介绍,赛大猪是为了敬先祖,谁家上供的猪比较大头,就表示谁对祖先更尊敬。

这样的庙会一年中有两次,即正月十四内洋村的祭奠宋末抗元将领苏十万活动,以及农历十月廿三这天美阳村郭姓祖爷的诞辰。近年的“赛猪会”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车子排到了三四公里外,众多摄影师及媒体到场争相拍摄,而无人航拍机的加入又给这项活动增添了另一份色彩!

“闹春田”开启新一年

“闹春田”是福建龙岩长汀县童坊镇举河举林村特有的,相传有上百年历史的习俗。其实“闹春田”的说法是近几年才有的,当地人原本管它叫“抬菩萨”,为了方便在媒体上的称呼,媒体人管它叫“闹春田”。

也许是人们压抑了太久需要发泄,也许是客家人喜欢热闹,每年的正月十二(举河村)、十四(举林村),村里身强体壮的男人都会把关公的塑像抬到上年收成最好的水田里,奔跑打转,直至有人摔倒后才快速换上另外四人继续,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同时也借此增进村民间的感情,展示村民强健的体魄体,并以此提醒人们,要下田开始新一年的创业了。

安溪“清水巡境”

清水祖师,福建永春人,生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俗称“祖师公”、“乌面祖师公”,他一生施医济药、修桥造路造福百姓,千百年来一直被闽南人视为完美的道德典范。清水祖师圆寂后,被民众奉为神灵,和妈祖、保生大帝等共同组成闽南主要的民间信仰文化。清水祖师的巡境仪式已经成为闽南民间信仰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

清水祖师晚年驻锡于清溪(今安溪)张岩(今蓬莱山),清溪乡人就把“张岩”改名为“清水岩”。清水岩上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至今已有950多年。据史料记载,以1156年至1208年约五十年间为例,与清水祖师相关的大型民间请神巡境活动有22次,地域涉及安溪、永春、泉州等十余个县府。而安溪清水岩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开春奉迎清水祖师巡境的祈福仪式。

长乐三溪“夜赛龙舟”迎端午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每年端午节前后,福建侨乡长乐江田镇三溪村一直有夜赛龙舟的习俗,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聚一起夜竞或观看龙舟赛,迎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这也是全国独有的一个乡土风情。

三溪村有三条溪,分别是潼溪、北溪和南溪,夜赛龙舟是在南溪上。端午节前后晚上,南溪两岸灯火通明,两岸及桥上人潮涌动,龙舟在溪面上来回穿梭,随着鼓声、锣声响起,一时间,吆喝声、欢呼声、加油声、烟花爆竹声,响彻夜空,热闹非凡。

第8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地处白龙江上游,位于甘南、陇南及四川省阿坝州两省三地四县交界处,原名为代巴,属卓尼杨土司管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端午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多彩,形成了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喝雄黄酒等等。 在博峪,每年农历五月初四到初五,居住在这里的白马藏族人都要举办“采花节” (又称“女儿节”)来庆祝端午节,这个习俗从古到今,代代相传,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节日融文化、经济、旅游、宗教、民俗为一体。端午这天,每个村庄都要各自为单位,按各自约定成俗的日子共同祈祷村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采花节活动分为采花、接花、煨桑、鸣枪点炮等内容。规模之盛,真可谓是民俗文化之一大奇观,盛况可与春节相媲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即:“独一无二的民族服饰,古朴典雅的舞蹈,简单明快的曲调”,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延续上百年的这种藏族群体性习俗,也是民族对历史的记忆,这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它风情的集中展现,所流行的曲目将被中国著名民歌歌目编辑出版收藏,其充分体现了民间广泛参与性和民族风情集中展现的丰富性特点。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博峪山寨一个贫苦人家有六个姑娘,一年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娘上山采药时不小心受伤,被一位叫达玛的姑娘所救,把她背回了家,达玛姑娘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品质高尚,她常带领六姐妹们上山采药,治愈民间伤病,走遍了博峪的山山水水。达玛去世后,姐妹们以她为榜样,继续为当地的乡亲们采药治愈病痛。六姐妹去世以后同达玛一起葬在附近一座开满鲜花的山上。当地人为了纪念达玛和六姐妹,就将博峪的七座山称为“七姐妹山”。为了纪念她们,年轻人在端午节时都要结伴上山祭扫七姐妹的坟墓,采吉祥杜鹃花带回家,慢慢地,“采花节”就成了博峪人过端午节的独特方式。

按白马藏族的习俗、节日期间,母亲或长辈女性,为姑娘、媳妇梳成几十条细辫,续上毛线头绳,头顶盖上迭成多层的黑色新头帕,用一条三指宽的彩带箍在头上,穿上宽袖的花裙一层一层地套穿,有的多达七层,从里到外,每层都要露出一些,胸前还要穿上镶有红珠子串织成的坎肩,再挂上别致的镶珍珠玛瑙的大银盘,银耳坠也是相当精致,膝盖以下则缠有白色的裹腿,脚穿自制的绣花鞋子,很是别致。从初一开始本寨凡远嫁到外寨的姑娘.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返回娘家参加本寨的采花节。小伙子们佩带漂亮的腰刀,穿戴整齐,方圆十里的山间小道上,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他们当中有身怀绝技、出口成章的歌手,也有慕名而来、好奇凑趣的看客。赶采花会的姑娘们一路亮开金嗓子,唱起悠扬舒展的采花歌: 攀冰峰要采洁白的雪莲花,花光映照能叫人品德高尚。踏草坪要采娇艳的格桑花,花光映照能叫人貌美如花。

雄鹰飞翔再高也要落回石山,骏马奔驰再远也要返归暖圈。我们献长寿仙柏愿长者康健,

我们献吉祥神花愿家乡昌盛。歌声此起彼伏,令人陶醉,把心情也渲染的阳光灿灿的。每位去赶节会的游客,他们都热情好客的敬献圣洁的哈达,双手捧着一银碗纯正的青稞酒或上好的酥油奶茶,唱着山歌,劝你 一饮而尽,男人们则划拳猜令,好不热闹。

当晚霞染红天际时,姑娘小伙们的热情并未消减,燃起熊熊篝火在降神仪式的执事僧师祈福中跳起锅庄舞,顿时,歌声、祝福声、敬酒声、欢笑声连成一片。锅庄舞伴奏的乐器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简的龙头三弦琴就足够为歌声伴奏了,甚至不要任何伴奏,开口就唱,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朴实和方便。朦胧中我看到坐在墙根儿的老汉们半眯着眼,微微点晃着下巴,手无意地敲打着膝盖,吽吽嘛咪……真有味!也不小心掉进曲里,就把幸福的泪揉出来啦!他们用歌声充分地展现了自我,抚慰了饱受生活艰辛的身心,他们的文化艺术也因此得到了升华。这个古老而又充满诗意的习俗,就这样世世代代在白马藏族传承着。她是盛开在民族文化土壤的民俗艺术之花,是民族情绪最直接的宣泄和表达。古老的习俗深深根植于这片乡土,历久弥新,散发着这一方水土别样的清晰和传承恒久的文化气息啊!

第9篇:民俗文化的由来范文

我们五年级元宵节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了解“元宵节”

学生方面:提前布置学生,借助寒假利用电脑,让学生围绕“元宵节”的主题,提出你想知道元宵节的哪些知识?可以上网收集资料,也可以问问社区的爷爷奶奶们。

教师方面: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有关春联知识、灯谜知识和元宵灯制作方法的专题辅导讲座,学校可以让学生到电脑房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培养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1.学生就元宵节活动,围绕元宵节,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联系学习搜集资料,如:元宵节的来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元宵节的民俗,过元宵节的传统等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最后制作设计一份手抄报。春节开学第二周后三——六年级每班交了五份,学校进行了评比。学校评选出了吴凌云、刘宇遥等20个优秀制作者。

2.元宵节学生动手自己制作了灯谜、元宵灯作品,开学后举办了猜灯谜活动;利用元宵佳节这个契机,我们开展了“元宵灯谜会”、“七彩元宵节”系列活动,营造节日气氛,丰富传统佳节的内涵,拓宽学习途径,培养走进生活学习的意识。教师讲授字谜的创作方法、原则,为元宵灯谜会做准备。 元宵灯谜会开始之前,学生广泛搜集了上百条灯谜,经过筛选确定比赛试题,以班级的形式展开猜谜竞赛,学生热情高涨,在快乐中体会到汉字的魅力,灯谜会还特设了学生 自创灯谜竞猜环节,学以致用,最后评选“最佳自创灯谜奖”,获奖同学兴奋不已,也增进了大家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兴趣。

此次活动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也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幼儿园也举行了隆重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早在几天前,小朋友们就把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的花灯带到了幼儿园,悬挂在教室里,每个班都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息。

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我们中班为孩子设计安排了三节课程《元宵节的来历》、《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孩子已经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要点花灯、吃汤圆,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元宵节的花灯图片、做元宵、吃元宵、闹花灯的热闹场景图片,让孩子认识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各种有关元宵节的的神话故事,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吃元宵等等。

活动二:《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这两节课程都是讲述有关花灯的内容,通过各种花灯以及收集的图片,孩子们对花灯的兴趣已经非常高涨,抬头就能看到谜条,伸手就能摸到花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对儿歌《花灯谣》和歌曲《大家来看灯》掌握的起来不是很困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记住内容,我们把所有歌词里面的花灯全部画在黑板上,用图片的方式增加孩子们的记忆。

下午我园还开展了"赏花灯、猜灯谜"活动,下午3点半活动在欢快喜庆的音乐声中准时开始,老师们把幼儿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到各班接走孩子,带着孩子一起看灯展、猜灯谜、领奖品。幼儿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活动在老师、家长、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老师们就一起商讨,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他们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灯、赏花灯、猜灯谜,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已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没有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还有些家长没有参与到我们的赏花灯活动中来,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在*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区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未成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由于领导重视,部

署周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和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学会使用压岁钱、了解民俗、文明餐桌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便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利用寒假,让学生在家读一本好书、学一首好歌、干一天家务、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内容不限)。

2、开展了“用好自己的压岁钱、争当理财小能手”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价值观。

3、假期让学生自主的了解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和名族风俗,收集春联和灯谜等。

4、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使学生懂得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推广餐桌文明。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传统习俗,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实处。

3、收集成果,集中表彰。学校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将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上交大队部,由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选出优秀作品。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孩子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内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根据*文明(*)3号《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和参与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