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

第1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想挑战超人类主义所提出的概念,此概念试图补全那件仍只是半成品的人类改造工程。作为回应,笔者简单概括了一下《赫西奥德和埃斯库罗斯》中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两种解释,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运动医学的道德局限。以此总结为一条平淡无奇的提示:人类是凡胎俗骨的,面对疾病和死亡的脆弱无助是远非人类自身可以克服或消除的,这代表了在道德以及普通医学,特别是运动医学这两方面的自然局限。

二、生物医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的发展

把现代社会实践归结为科学问题很容易,同样,设想一种特定的科学技术,例如电脑技术来举个范例也不难。将技术与工具制造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又开始怀念起那些被闲置的工具。“技术”一词有一个古老的过去,它来源于两个希腊字技艺和徽标。技艺是指那种技巧——“实用知识”参与决策的事情,而通过标识恐怕只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旨在了解其性质或从事物中得到我们所认可的东西,它实际上是由亚里士多德创造出来的,“技术”的意义最初指修辞学的技术技能——标志字面上的技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科学和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的做法并不少见。事实上,至少在英国,体育科学家就经常把他们的研究活动和本来该称作体育技术的事物混为一谈。目前,哲学领域的科学家早就明确区分了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但这一区分并没应用到在对体育的自然研究中。在日常交谈中,把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体育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体育项目和确切的应该称为“运动技术”的概念混为一谈。当今的科学哲学家已经可以把理论学(即科学)和应用学(即技术)明确区分开来了,尽管在体育运动的理论科学领域,这两个概念依旧难以区分。在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医药领域和体育科技可以很简单的获得运用,通过理论知识到实践性知识再到设备与材料的步骤,分别得出医药和体育的目的。如果以上都可以获得实现的话,那么他们的显著特征就应该是一个“目的--结果”的结构。科技就可以被认为是利用目的去得到一个被选择好的结果。

三、小结

第2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生物教学 结课 结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结课”是一种艺术,它与“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好课要“善始善终”,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而且也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韵味无穷的“结尾”。成功的课堂结尾,应起到概括总结、衔接新旧教材,使学生对关键问题豁然开朗的功效。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结课”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呢?生物课堂教学应如何提高“结课”的艺术性?笔者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苦抓最后一刻,学生期盼休息半分。

镜头一:上课时间已接近下课,教师受“保姆式教学思想”的影响,仍紧扣教材,点点滴滴,讲透讲深,惟恐遗漏;或是填鸭式教学,不论试题大小、难易深浅、题型如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忘记了下课,听不到铃响,不顾学生方便,直至下节课前,严重拖课。

镜头二:教师没有整体设计,缺乏课前预设,教学随心所欲,任马随缰,上到那算到那;或虽有教学设计,但未能掌握教学节奏,前松后紧,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下课铃声响后,只能草草结束,这类教师虽然没有拖课,但缺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镜头三:为了解学生在教学最后5分钟的需求,笔者随机抽取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平行班共82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科代表代收,学生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的42们同学都自愿上交了问卷,平行班有3位同学不愿参与。问卷对教学最后5分钟,学生希望和不希望老师做什么两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由学生填写,笔者对收到的79份问卷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1.调查问卷汇总表(一)

最后5分钟,你希望老师做什么? 理由 人数 百分比

1 简明扼要地总结归纳知识点 理清纷乱的思绪 34 43.04%

2 介绍与学科相关的新知识 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12 15.19%

3 自主讨论交流 回顾知识,加深印象 11 13.92%

4 学生提问、质疑 解答疑难问题 5 6.33%

5 回顾反思 消化知识 6 7.59%

6 做几个练习,知识迁移 提高应用能力 4 5.06%

7 快点讲完,布置作业 课间音乐太响,听不见 4 5.06%

8 聊天、休息 注意力无法集中 2 2.53%

9 讲评昨天的作业 了解班级同学情况 1 1.26%

2.调查问卷汇总表(二)

最后5分钟,你不希望老师做什么? 理 由 人数 百分比

1 老师讲新课,而且是难点内容 注意力不集中 28 35.44%

2 讲练习,而且是大、难题目 没有效率 20 25.32%

3 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拖课 影响休息,上厕所 18 22.78%

4 讲废话 浪费时间 3 3.8%

5 梳理知识点 记不住 2 2.53%

6 自由做作业 作业应该是课后做 1 1.26%

7 集体读书 下课铃声听不到 2 2.53%

8 默写 一般要拖课 1 1.26%

二.先“立志” 后“力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近十年来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教学改革,不论形式如何,方法各异,形式多样,最终都坚持一个目标,课堂教学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方式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本校地处农村,属于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来源层次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学校为达成“促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个家庭放心”的办学目标,近三年来,在全体老师中开展“深化教学改革,建设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力求转变教师“满堂灌” 、“填鸭式” 、“延时拖课”的教学方式。学校把”结课”作为建设“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口,要求教师给学生要留足3-5分钟”结课”时间,让学生用于思考反思,归纳总结、知识迁移、训练提升等。经过一段时期的推行,青年教师们本来就语言精练,加上适应性强,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但相当一批中老年教师习惯了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时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甚至对3-5分钟”结课”提出了质疑。当理化生学科在校园网教师论坛园地提出”如何提高结课的有效性”话题后,许多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踊跃参与,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有的老师提出“留3-5分钟是否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习”?有的老师说“这3-5分钟时间,我把它分散到了教学的各时段中,让学生反思、训练行不行?”甚至有的老师提出“是否每堂课都要用3-5分钟‘结课’,不要这个程序行不行?”针对上述问题,学科组组织老师们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寻找和探求课堂教学的真谛。关于”结课”,它与班级授课制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最早的教学没有“课”的概念,只能说有一个大概程序。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赫尔巴特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程序,美国杜威提出“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验证”的教学程序;直到后来苏联凯洛夫提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五步教学程序才体现了“课”的轮廓。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改革先驱者们又创立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程序,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的“导读法”:自读―教读―练习―复读;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黎世法“中学最优学习方式”: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不论是那种教学程序,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结构,具备其独特的结构特点,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其结构就缺乏完整性。因此,”结课”就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具备艺术性,但却不能用开头,中段等来替代。通过学习,老师们认识了”结课”,祝老师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说明“结课”的重要性;吴老师认为“结课”的重要作用如同“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袁老师用指导作文的行话“凤头、猪肚、豹尾”说明“结课”的好坏决定一堂课的优劣。临近下课,学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疲劳,精力困乏,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作为教师,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反思和探讨,这不仅需要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更要精心设计课堂结束活动。

三.提高课堂教学技巧,提升“结课”艺术。

课堂“结课”的处理,方法很多,形式各异,选用那种方式,要根据课的特点、课的形式、课的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和班级情况来决定,正所谓教无定法。新课教学,应突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呼应课堂开头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再次明确本堂课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复习教学,可采用知识网络结构形式,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有比较简洁明了的感官认识。习题练习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最好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提问,教师也可以到学生中,直接感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和归纳总结。课堂“结课” 的语言要精炼,通过归纳总结、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过程。生物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学科特点,笔者常采用以下几种 “结课” 的技巧,学生反响很好。

1.归纳总结,达标巩固

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复习的总结: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张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比较表格,让学生在填表中既理清本堂课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明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

2.巧设歌诀,强化识记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哲理性、新颖性、地方性和时代性的农谚、歌诀,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如利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来总结《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来总结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这样的“收尾”使学生既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探求每句歌诀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又加深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首尾呼应,主题升华

生物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让学生回味无穷。在讲授《传染病》一课时,可以用“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如何预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而在教学的结尾可以用“通过这堂课学习,你应该知道在平时生活中如何预防传染病了吧。”结束课堂教学。这样首尾自然衔接,前后呼应有序的“结课”方法,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结局。

4.构建模型,直观呈现

生物教学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性知识――原理、定理、公式等知识体系;二是使学生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形成技能。而要使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一般可用模型、标本、实物、教具等加深学生的理解。本校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章老师对于模型教具的使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章老师在讲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课前先让部分骨干学生制作了相关生物模型,在“结课”时,让骨干学生在小组内演示蛋白质合成的两个过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回顾、演绎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

5.陶冶情操,励志教育

在某些课堂“收尾”时,引用与教学有关的名人事迹,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治学精神,给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巧妙地寓德育教育于本课“收尾”教学之中,使生物学科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如讲“探索生物的奥秘”时,可介绍李时珍的辉煌事迹:他用了27年时间,付出大半生心血,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巨著----《本草纲目》。还有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事迹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从古至今,任何一项伟大成就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劳动,从而激励学生树立奋发学习,努力向上的情操。

总之,“结课”不仅是给一堂课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还可以是感叹号、问号、省略号。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前提,把学生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点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产生渐趋佳境、意味无穷的感觉。

参考文献:

1.《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 叶澜主编 《科学教育出版社》

第3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语言艺术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 教学效果

生物技术制药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研究和开发药物,从而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发生的一门学科,是本科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然而,由于生物技术制药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等特点,常学生被误认为是一门枯燥泛味、不易掌握的课程,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则变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语言概述

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狭义的教学语言指口头语言;广义的教学语言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体态语言。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学语言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即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并可准确表达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还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启发性,即声情并茂,亲切热情并引人入胜。此外,体态语言的适当运用同样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重要的因素。无论是教师教学时的仪态、眼神还是手势等,都会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二、形象生动的引课

引课是一门艺术。引课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亮点,更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若能在新颖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语言艺术,将会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如在酶工程的引课时,可先通过播放一段包括啤酒、面包及酸奶等相关内容的自制轻松短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这些美味的饮品或食品酿制过程中的共通点,最后引出酶的概念,从而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如在对固定化酶引课时,可以先放一段温馨的洗衣粉公益广告视频,而后向学生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洗衣粉和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固定化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那么什么又是固定化酶呢?”这样的引课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情境,更为接下来的教学授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妙趣横生的讲解

对于课程的讲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体部分。因此,授课的逻辑性极其重要。一方面,授课内容的主体结构要具有一定逻辑性。另一方面,授课的语句也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授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此外,讲解的是否生动、形象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要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如在对学生提问及互动过程中话语要亲切、自然,在讲解重点时,话语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可将枯燥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比如有些教学内容较晦涩,因此我们可以引用一些诗句或先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为例,或从学生已熟知的知识等人手,再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探讨,从而把枯燥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酶的传感器时,教师可以生活中常见的血糖仪为例来讲解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是如何作为葡萄糖传感器测定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最终使学生轻松的理解及消化酶在该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四、点睛之笔的结语

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引课,还要有一个完美的结尾。因此,每堂课的结尾部分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教师需要运用简洁、精辟的语言艺术来概括、归纳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这种画龙点睛的概括总结,不仅使学生更容易抓住重点内容,更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只是结构,从而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巧妙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的设问,进而抛砖引玉,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设计一个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结尾,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迫切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将课堂推向新的。总之,教师需足够重视一堂课最后的几分钟,避免让学生有虎头结尾之感。此外,教师还应在授课结束后进行自我总结,从而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我,进而达到提高教学修养质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贯穿全程的板书

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等方式展现教学重要内容的活动,它也是教学过程中书面语言的一种特有形式。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融入教学,但板书在教学过程的作用仍是无法替代的。板书可以直观的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要字迹工整、整洁,更应该拥有良好的逻辑结构,简明扼要,关键点、难点突出,从而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比如,在书写板书时,教师可充分利用黑板的有效面积,合理分布行间距字间距,使板书整体美观;教师还可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不同符号的标注,来强调重点、难点内容等。总之,精湛的板书是知识的凝练和浓缩,也是展现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六、不容忽视的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指教师通过仪态、眼神、表情、手势等来表达思想、表露情感、润饰语言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体态语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眼神、手势、表情等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间进行融洽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体态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注重和学生间的眼神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教学过程中的眼神交流则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比如,赞许的目光展现了对学生的鼓励;询问的目光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其二,合理运用手势。手势是人体手部动作所呈现出来的样式,它也是教师使用最频繁的教具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手势要适度舒展,既不能过分单一,也不能过度繁杂。此外,不同的手势表还可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右手拇指指尖竖起表示赞许等。其三,良好的运用表情语言。表情语言也是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体态语言。教师若把微笑带进课堂,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反之,冷淡、毫无生气的表情,则会使教学过程死板、苦闷。总之,合理运用体态语言是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锦上添花的一剂必不可少的良方。

总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艺术为载体。而教师良好、恰当的运用语言艺术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现阶段,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依然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世枚,刘先觉.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09,(4).

第4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武术体育教育 高校学生 人文素质

武术是我国传统运动和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提升个人品德与伦理境界。应试体育教育数年来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武术体育教育应运而生,它能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武术体育教育以其内在的不可忽略的文化涵义,在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具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加强意志毅力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休养的发展。

一、当前各高等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一)个人道德弱化,理想追求淡薄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然而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却背道而驰,与市场需求难成比例。很多学生信奉个人主义,遇到事情先强调先个人,后是集体和社会;过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略了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以满足物质需求为己任,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在奉献与索取方面,认为索取为第一位,个人的付出与社会的回报应成等同价值。

(二)过度提倡自我发展,忽略个人人文行为

现在的学生独立意识很强,提倡个性发展,希望家长和社会减少对他们的监管,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等缘由,辨析事物能力较弱。因此,很多学生无法正确分析善与恶、真与假、公与私的真正含义,进而使思想道德出现偏差。在维护社会秩序时,很多学生缺乏文明意识,出现考试舞弊、占有公共财产、随地吐痰、排队加塞等现象,这是行为准则失范的具体表现。

(三)生活理念错误,过度攀比

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们的需求,进而在物质上追求高档化和多样化,而高校学生受到这种物质主义的熏陶,推崇及时行乐,攀比风盛行,比吃、比喝、比穿,超前消费,追求时尚。对待学习则是临时抱佛脚,考试前进行突击,以及格作为自己的考核目标,不思进取。

二、武术体育教育在人文素质上的提倡和内涵

(一)人文素质内涵在武术体育中的体现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是一种传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不仅注重武术招式,更注重修炼人的道德、气质、意志力等精神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被渗透忠、义、礼、信等武术道德规范。高校武术体育教育不仅重视传授专项技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武术根底,同时以人为本,注重武术文化的提升,内外兼修。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形成德智体健全的人格品质,为走入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奠定一定基础。

(二)武术体育教育能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

“未曾习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在武术传授过程中,武德始终是习武者的第一要求。中国传统武术中把技能传授和武德思想相结合,把人文素质教育列为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也是历代武术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武术传授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授专项技能,更应该寓教于乐,寓教于人文,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体会到深层意义的价值,培养人文素质和精神,使学生在身心上都得到提升,真正体验到武术的真谛。

三、武术体育教育培养人文素质的积极作用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授道解惑的老师,在培育学生的同时,本身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相应的知识学科中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注重教学方式,把知识与人文完美融入到武术教学当中,使学生不仅得到武术文化的熏陶,更从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老师是学生们的学习对象,其形象、审美观念、立身处世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处事态度和方式,所以老师一定要时时记得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教学思路的转变,创造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提倡的教育方式,高校武术体育教学同样也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爱护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施行因材施教,不能对学生有优劣之分。对体质较弱的学生,多给予鼓励与帮助,使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质和思想,不断完善自己。

(三)贯彻人文教育,培养德智体发展

武术是一项民族体育运动,其传承的包含伦理道德的“善”,及其他忠、信、礼、仪等的美德,是一种道德和精神教育的实践。在武术传授中,教学应当寓教于乐,乐中有教,教中有道,更加宣扬武德的寓意,体现出“善美统”的思想。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和实际。如何在高校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是现代教育的新要求。武术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比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竞赛不仅能在体能和技能上提升学生,还能给学生一种竞争意识,在思想和认识上上升一个层次。

在武术体育传授过程中,个别学生体质或者其他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等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因此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老师应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和调整,在技能和思想上给予调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任何学生均有优势,老师应有效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展示特长,潜移默化中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

四、结论

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民族文化,高校应坚持和继承武术体育教育,传授过程中不断提倡和完善武术体育人文理念,不仅要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更要积极地教导学生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使其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中坚守真善美的信念,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阳.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第5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舞台式教学 艺术生 英语学习动机

1.引言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逐渐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指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英语知识不系统,对英语学习缺少必要的学习动机。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西北民族大学实行了创新改革,创设了舞台式教学。在这种舞台式教学中,把英语和艺术两种专业有效结合,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艺术类学生才华的舞台。在舞台式教学开展的三个学期,笔者和教学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其中包括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前期的实证结果显示,在舞台教学模式下,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积极明显的提高。随着舞台式教学的渐进开展,教师要思考如何针对这些动机和特点找出培养和激发动机的有效策略,以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在舞台式教学模式下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我们发现学生在舞台式课堂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说表演者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其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包括兴趣、爱好和学习信念等。我们参照奥苏伯尔提出的在学习情景中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贯穿舞台式教学的始终。

2.舞台式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

2.1增加和建立内驱力。

首先引导学生以求知作为目标,从舞台式课堂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这是内部动机,即认知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对于舞台式教学这种模式,以前在西北民族大学从来没有实施过,对于这些学生来讲,在他们学习英语的整个过程中,包括从小学到高中,也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他们的英语学习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笔试考核方式,带着求知的好奇,他们进入全新的舞台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英语舞台剧表演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并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这种舞台式表演成功的学习经验可以增加表演者的认知内驱力。我们观察到有了这种学习内驱力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保持稳定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专心一致,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这对全班学生学习英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2适当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必要的。

我们在舞台式教学中不仅认识到认知内驱力固然重要,适当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也很必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要通过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中派生出来的。它与认知内驱力不同,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台词表达的流畅性、熟练的表演技巧,角色间的配合、舞台上的即兴发挥、观众的反应等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即满足自尊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舞台式教学中,把观众、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及时反馈给表演者,同时阶段性地评选出各项优秀表演者,如最佳台词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语音奖、最佳组合奖、最佳剧组奖,等等。这些手段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荣誉感、自尊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2.3附属内驱力的作用。

我们在舞台式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参与舞台表演学习,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又不把英语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接纳,融入表演团队集体,追求在舞台表演活动中的娱乐和与同学交流的快乐,这就是附属内驱力。教学实践证明,具有高度附属感的学生,一旦得到同伴和老师的接纳和认可,会进一步努力学习英语,并且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

在舞台式教学中,我们重点注意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英语的学习动机。通常情况下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即学习动机可以强化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也就是说,动机是学习作为行为中介影响学习效果的。在舞台式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英语学习动机不够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安排到剧组中担任较为主要的角色,尤其是英语台词量适中、自己喜欢的角色让他们表演。由于舞台场景本身及与同伴交流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努力学习必要的英语词句,并要注意语音的正确性。舞台式教学实践证明,为表演成功而努力的学习行为对学习效果有积极性的影响。

2.5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相结合。

舞台式教学中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我们老师注意到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位表演者都体验到成功的效果,获得这一成功效果,反过来可以积极强化学习动机。因此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量,权衡其相互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强化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重要,但应当把改善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我校在英语舞台式教学中就抓住了这个关键,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舞台式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3.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舞台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适度,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克服,但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单地说,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疑难情境。通常情况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难度过小或难度过高的问题兴趣低下或没有兴趣。那么,老师在英语舞台式教学中怎样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才更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呢?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主体对某一问题的反应倾向的强度Trg是由内驱力强度即需要Mg,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即诱因Erg和目标对主体的吸引力即价值Ig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rg=Mg×Erg×Ig。其中Erg+Ig=1。也就是说,当难度越小,目标实现的可能性Erg越大时,目标对主体的吸引力就越小;反之当难度增大,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减少时,目标的价值就会增大。”也就是说,在舞台式教学编导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限于让表演者(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单词、词组、语法、句型、演技、剧本,等等,即Erg趋近1,Ig趋近于0),或者让表演者排练和表演一些力不能及的过难的英语句型(高难度演技Erg趋近于0,Ig趋近于1,表演者们(学生)都不会感兴趣(Trg趋向于0)。所以,编导要(即老师或剧组的导演)让学生“似会非会”、“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剧作,表演者才会感兴趣而迫切希望学习它、掌握它、排练它。因此,充当编导角色的任课教师,其应始终紧紧把握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让它构成问题情境。我们在舞台式教学中,根据每个不同的教学阶段,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即提供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剧本供学生选择。这些剧本的难度在每个学期的不同阶段和每个不同的学期都随着学生语言水平的改变而随之改变,基本的原则就是符合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的适度但同时略高于学生的能力。

这就是说参与编导的教师不仅要熟悉剧本和教学材料,掌握剧本和教学材料的结构,掌握新旧剧本、新旧教学材料、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度。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的难度(50%左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适当表扬和批评。

在舞台式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每一次舞台剧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结束后,笔者都会根据现场记录,从语言表达、舞台表现和舞台设计几个方面去点评,及时公布成绩并让他们事先知道评分的标准,同时评出最佳台词奖、最佳语音奖、最佳表现力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剧组奖等。这个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舞台式教学中的学习进度和取得的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今后在舞台剧学习的努力程度,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并且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自学性和主动性。因此,及时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结合舞台式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参照学习情景中成就动机的三个方面,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在舞台式教学中贯穿始终。根据三个学期的教学观察和总结,就如何培养和激励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出策略,以期更有效地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动机,对今后的舞台式教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等著.余星南,宋钧,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Ausubel,D.P.& Robinson,F.G.School learning:A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y[M].New York:Rinehart & Winston,1969.

[3]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4.

[5]张亚萍,郝玫.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6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企业中,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不断自我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强调应用型人才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建立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更加重要。

吉林医药学院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特点与相关学科优势,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

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由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新兴学科,是集医学、生物学、药学、实验方法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技能。形成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背景的,满足我国医学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吉林医药学院原先是一所军队院校,2004年移交给地方办学,是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比较薄弱。在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够,而且有的仪器设备比较陈旧,缺少一些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些仪器设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验内容脱离时代前沿,和生产实际结合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考核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通过更新整合资源,建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在我院实验室原有的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源整合,又购进了PCR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发酵罐,蛋白质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多功能酶标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蛋白质纯化分析室、药物筛选实验室,并且还做到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通过教学中心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又顺应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引进优秀实验教师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有高水平的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术。我们实验室对人才的引进,要求具有医学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并且由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考核期合格才能被录用。并且新入职的实验教师还要进行生产实训,到医药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系统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

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验课中。它可以将一些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如PCR实验,可以用动画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化,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内容上,减少一些陈旧性的实验内容,多开设一些设计性、应用型实验,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紧密结合,如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蛋白质药物的纯化,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等综合性实验。

4.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改变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制度。在学期实验结束后,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其进行量化打分。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实验数据20%,实验操作50%,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创新能力10%。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地位,转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大学生实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勇,王会岩,张磊.等.普通医学高校生物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7-148.

第7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一、从当代艺术中寻出艺术之根

当代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喜欢行为艺术。我们首先要肯定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积极的审美趋向,如流行乐中欢快的节奏、充满青春的火热激情,行为艺术对哲学的深层思考等等。但多数作品还是通过感官刺激而成为中学生的新贵。据调查显示:喜欢新型艺术形态的中学生大多数并不能理解作品中一些深层次的艺术思想,更多的只是叛逆心理的一种宣泄、一种对多数人追捧对象的盲目追捧、一种耍“酷”。然而作为艺术本身而言,更主要强调的是对美的追求,即使是在今天极具个性化的时代,尽管艺术的表达方式、形式不一样,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仍是艺术作品的主流趋势。作为引导者,要能够从这些学生喜欢的当代艺术品中,挖掘艺术本质的东西,让他们从中认识到艺术的本质,这是艺术欣赏中的首要任务。中学生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有RAP、街舞、商业大片等,而静态的作品几乎走不进他们的生活。对于这些艺术作品,我们要善于引导,对学生不能忙着否定。这些流行的时尚的艺术形式能流行开来,是有着它独特的形式美的。欢快的节奏、鲜明的色彩、琅琅上口的语言等,这些艺术语言中学生是很难上升到美的高度的。“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这类作品时,如何上升作品的艺术高度,摒弃作品中的糟粕?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了解作品中的量上面入手,在原有了解的数量基础上,再次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不再局限于校园中流行的作品的数量;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高问答,逐步让学生明白这些艺术作品为何会流行,从而了解这些作品中的形式美、语言美等,进一步贴近艺术的本质。对艺术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而可引导他们形成对流行艺术的批判眼光,从中寻找美。前期大量的工作之后,我们可再从艺术的根本对学生灌输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并向多种艺术形式拓展,包括许多静态作品,如绘画、雕塑等。

二、从传统优秀作品中感受多元化的审美倾向

前面提到,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瀚如星海,而且中学生对这些作品的理解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愿去关注它们。

随着年代的久远,要去把握这些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要求对中学生重点以感受为主、了解为主,开拓多元化的审美趋向。作为教者,面对众多的艺术作品我们也需要作一个分门别类的整理工作,按艺术史的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将同时代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将古典的与当代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将平面与立体的放在一起比较阅读。通过反复比较作品,不同的、相同的审美趋向就显而易见了。这时,我们需要用第一阶段的阶段性成果作为一个引导:什么是流行?古典的作品流不流行?古人的作品是不是比当代的作品形式差?这是一个带有幽默感的时髦话题,很容易吸引住在流行中有所提高的学生的注意力。 古人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也需要丰富的精神追求。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往往古典作品的出现也是属于那个时代流行的产物,无论是贝多芬还是华彦钧,无论是米开朗基罗还是毕加索,无论是半坡文化的陶纹罐还是明清的青花瓷,它们都属于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尖端文化,而且随着文化层的积淀,这些带着鲜明时代特征的作品已深深烙上了独特的美感,有很多的艺术成就,连我们现代人也是无法达到的。像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贝多芬等大音乐家的交响乐作品,当今有几人能够达到甚至超越?这样引发起学生对时代久远作品的好奇之心后,再从中感受多元化的审美趋向,就简单、明了多了。

三、从个性化的作品中提升独特的审美情趣

在人的审美中,受文化教育、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还会形成一些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就是个性化审美。在多元化审美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审美,不再是盲从的,在肯定多元审美的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是对多元审美的进一步提升。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对学生统一标准,也不能是仅仅拓展审美范围。学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台阶式的上升,或者是审美方向的改变。对此,教育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最终,学生通过各类批判欣赏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

第8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生物学教学 多媒体 整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36-01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其中,生物科学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教学之中。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着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信息技术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更有效。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因此,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1 提供丰富的多媒体信息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可以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

2 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反映的是千姿百态的生物界、变幻莫测的生物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固有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等较为枯燥、抽象、呆板,难以表现其动态变化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借助电脑、数码投影机和视频展示台等多媒体工具,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精彩内容,吸引力大,渲染性强。教师向学生讲授时,还可以借助扩音系统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若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则可欣赏性更强。

2.1 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

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效整合,可以为生物教学构建一个多媒体、网络和智能有机结合的个别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教学方法可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将得到更大的激发。

2.2 使教学变得高效轻松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教师难以用语言讲清的事物原理,缩短了授课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利用Word写成的电子教案,只要调整一下字体大小就可以在网络平台的屏幕上一幕幕地清晰投影出来;利用简易的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把标准的文字以动态的效果一幕幕地展示,需要时还可以把一些反映重点和难点的动画反复地、有选择地加以观看;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感更强,更有吸引力和渲染性;运用网页课件进行教学,界面美观、导航清晰、操作方便、效果显着。因此,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可使教学变得高效轻松。

2.3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放下权威者的架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讲授和归纳,而是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促进学习网络的形成,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施生物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在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环境下,以“学”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有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又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种生物信息,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9篇: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范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高等院校等地方工作,也可以做国家公务员。相关行业(如IT,仪器仪表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设备、护理、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设备/器械;

2 医疗/护理/卫生;

3 制药/生物工程;

4 新能源;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其他行业;

7 计算机软件;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算法工程师;

2 售后工程师;

3 销售工程师;

4 硬件工程师;

5 维修工程师;

6 注册专员;

7 技术支持工程师;

8 产品经理。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还挺好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到就会以为是医学专业,其实它是属于计算机、电子、医学交叉的一个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不归医学类专业管辖,而是不折不扣的工科专业,毕业后授予的不是医学学士,而是工学学士。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由于是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它与生物学、医学这些传统的经典学科又有所不同,也有别于纯粹的工程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是工程学与生命、医学紧密交叉的学科,它致力于用工程学的手段解决生命、医学及健康领域的问题,特别是研究、开发创新型的医疗设备、检测方 法、材料制剂等。生物医学工程是极具前景的朝阳学科,将在本世纪为整个工程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带来深远变革,更将成为促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