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二历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球这项贵族运动也越来越为我们所熟悉。而高尔夫球这项运动专注球技外,高尔夫球场上的礼仪礼节也是倍受重视。高尔夫是现今高层商务社交中的一环,球场上得体的礼仪礼节,可以为自己在人际或商务上加分。因此高尔夫球的礼仪不仅不容忽視,而且有必要好好学习。
(一)高尔夫球着装的基本要求:
高尔夫球是项绅士运动,所以要打高尔夫球就需有绅士形象。打高尔夫球对着装有特别的规定,这是长期历史发展沿袭下来的高尔夫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如果是第一次去某个球场打球,最好先打个电话询问一下俱乐部对球员下场打球的服装是否有特殊规定。
一般的会员制俱乐部通常会要求上身穿着有领有袖的恤衫,不允许球员穿圆领汗衫、吊带背心、牛仔系列服装、超短裙、过短短裤等过于休闲的服装上场。有些俱乐部还专门规定不允许穿任何式样的短裤下场,有些对短裤的样式和长度有所规定,如不能短于膝盖以上4英寸,所以棉质的休闲长裤总是最佳的选择。至于高尔夫球鞋,目前大部分俱乐部出于保护草坪的需要,规定在球场上只能穿着特制的胶钉球鞋,如果你的球鞋还是老式的金属鞋钉,请一定考虑更换胶钉或另外买一双备用。
另一种选择合适服装的途径是在观看电视转播的高尔夫职业比赛,欣赏职业球星们的高超球技的同时,多多留意他们的着装方式。或许我们的球技尚且欠佳,但起码在形象上能够赶上职业球员。
(二)高尔夫球的基本礼仪:
1.要有耐心,尊重球场上的其他选手,就像你希望被别人尊重一样。
2.准备及时到达预定的开球区。
3.不要发出大的噪音。正常说话或谈话是可以的;但不要喊叫或大笑!
4.始终检查你的标记和球号,避免比赛期间发生混乱(及可能的罚杆)。
5.不要站在其他选手后面、旁边或前面太近的地方。
6.不要在开球区练习挥杆。
7.其他选手想要击球期间要绝对肃静。
8.始终准备打球,避免耽误比赛。
9.第一球座上,差点最低的选手有权通过第一次击球开始比赛。在其它所有球座上,前洞分数最好的选手获得了“荣誉”,表示他有权首先打球。
10.击球后,立刻离开球座。
11.如果其他选手准备在相邻的任何果岭上推杆,你不要做出击打动作。
12.当心比赛的流动性!不必要时,不要站立或等候。
13.只要你前面的选手与你处于击打距离之内,就不要击球。
14.不要在开球区、果岭上推童车或手推车或通过沙坑。
15.马上更换草皮断片,并将其踏入原位,修理钉鞋等造成的任何破损、球痕等。沙坑比赛之后,保证用耙子将沙坑恢复到良好状态。
16.推杆前,把手推车放在果岭旁边,最好是放在下一个开球区旁边的区域。
17.走向球期间,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打得最好。
18.使你的步行速度与小组伙伴的步行速度一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努力站在准备下一次击球的选手旁边。
19.如果你或你的小组被迫寻找丢失的球,在你们寻找之前邀请下一组继续寻找。
20.如果可能,不仅要观察你自己的球,还要观察你的小组内其他选手的球。这样,一旦你的伙伴击球后未能马上找到球,可帮助他节省时间。
(三)高尔夫球的规则与礼貌:
一、安全:在击球或试杆前,球员应确定近旁无人站立或远处无人位于球可能击到之处,并检视地面有无石块、小卵石、树枝等以免挥捍触及飞起,而伤及他人。
二、为其他球员着想:有发球优先权的球员可以在对手或同组竞赛者之前优先发球。当球员准备击球或正在击球时,任何人不得走动、说话、靠近或站在球或球洞之正后方。为共同利益,各球员打球时,不得拖延时间。前组球员未走出落球距离以外时,后组不得击球。球员当发现击出之球显然不易找到时,应立即作手势让后组球员先行通过。找球之时间在尚未达到五分钟时,即应作此手势。待后组球员已通过并离开落球距离时,方可继续击球。一洞打完后,球员应立即离开果岭。
三、发球台礼仪:
1.当球控制区通知准备发球时,要立即上发球区准备发球;同组球员上发球台后,要先决定开球的优先次序;通常比赛,依编组表上之顺序发球即可;但若是与朋友友谊赛,则可以抽签来决定,或是猜拳也可以的;得到优先发球权的即称为Honour(优先权)。第一洞以外的其他洞,优先权的决定依同组球员在前一洞的成绩来取定,前一杆数最低者,即享有优先发球权(Honour),其他人之发球顺序也依他们在前一洞杆数之高低顺序行之;如遇有杆数相同时,则依平手之球员他们在前一洞的发球顺序行之。
2.当别人在发球或击球时,应保持肃静。此规则不只限在发球台上,只要有球员已准备击球,便不可随意谈笑或走动,以免影响他人的表现。
3.同组球员要彼此确认所使用的球,每一个人都要报出自己使用球的品牌与号码,以免中途发生混淆无法辨识。
4.发球时务必要确认前组球员均已走出发球射距以外,以免误伤。同时亦要注意,不要随意走入他人的发球区及射程之内,致妨碍他人击球。若有人站在可能被你击球击中之范围时,请予以口头警告。
四、球场上之优先顺序:如无特殊规定,二球赛应较任何三球或四球赛有优先权,并得超越之。单独之球员无优先权,应让任何比赛之球员优先通过。任何打一整合回(十八洞)之比赛,较不打一整合之比赛为优先。如某一组球员不能在球场上保持其应有之位置,并落后前面一组球员超过一洞以上,则应让后面一组超越先打。
五、果岭礼节:果岭中禁止直接穿行,以免影响球友。尽可能绕边线而行。在球友推杆时,不可以站在球友的推杆线的正前方及正后方,亦不能踩到球员的推杆线。在卖店休息时,以不影响下一组球友为原则。击完球时,应快步走向下一个击球点,不要逗留,以免影响下一组的进度。
六、击球时礼貌:
1.注意球杆及球可能击中范围是否有人,清除地上碎石子或树枝,以免伤其他人。
2.除杆弟外,不得向他人寻求指导。
3.一洞打完后,应迅速离开果岭。新晨
4.打球所花的时间应以快走弥补,勿让同伴等候。
5.找不到球时,应让后面的队伍先行通过。
6.击球挖起之草皮应拾回原位填平。
7.快接近前面一组队伍时,应将速度慢下来。
8.从隔壁球道打出时,应确认安全才挥杆,并在挥杆前后招呼一下,以示礼貌。
(四)观赏高尔夫球赛需注意的礼仪:
1.不要太靠近球,以免危险。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1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 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
(2) 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
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4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5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关键词:高二理科班;历史“小高考”;复习策略
高二文理分班后,语文、数学、英语和两门选修科目是高考科目,其他4门必修科目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方有资格参加高考,因此,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也称为“小高考”。历史学科是理科班学生的“小高考”科目之一,也是一门令他们比较头疼的学科。首先,绝大多数选择理科的学生是由于高一时因对史政不感兴趣或学习不得法导致学起来比较吃力,基础差,能力弱,题目做不好,学习信心不足。其次,相较理化学科注重抽象思维而言,政史学科注重形象思维,要求背背记记的内容很多,枯燥乏味,不像理化那样充满挑战性,不容易找到成就感,没什么意思,不高兴背记,从心理上排斥政史。再次,“小高考”是在进入高二后的来年3月举行,只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既要完成选修3一本书的新授课学习,还要进行所考三本书(必修1、必修2和必修3)的两轮复习,时间紧,考点多,任务重(4门必修同时举行“小高考”,年底前还要举行劳动技术省级测试,如果不过关,一样不能参加高考。关键是高考5门科目学习不会停止,每天都有大量作业要做)。要想一次性门门通过,并尽可能得A(一门A高考时总分加1分,4门皆A,总分加5分),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学情和考情,要想帮助理科班学生在历史“小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下面结合笔者近几年带“小高考”的体会,谈一谈高二理科班历史“小高考”的复习策略,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斧正。
一、透彻研究考试说明,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准确把握备考复习方向
“小高考”之前,省考试院都会公布命题的指导性纲领――考试说明,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从而加强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实现复习效益最大化。研究考试说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阐述了命题依据、主要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是“小高考”试题命制的核心。学习、研究这部分内容,要结合最近几年“小高考”试题真题以及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等具体题目,考查这些题目所涉及考点和能力要求是如何体现“命题指导思想”的。第二,研究“测试内容和要求”,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考试说明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了“小高考”的命题考点及其考查时的相关能力层级要求,有助于备考师生加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从而提高复习效益。研究这部分内容时,要明确“小高考”有哪些考点和能力要求?这些考点和能力要求在近几年“小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与以往相比,考点和能力要求有无调整与变化?如有,体现何在?这样的调整与变化说明了什么?考试时有可能会怎么考?所有这些,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复习中有的放矢。第三,研究“典型题示例”。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所选用的题目都是近些年的“小高考”真题,是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和“测试内容和要求”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好的典型性。认真研究“典型题示例”,有助于我们备考师生了解“小高考”,熟悉“小高考”,粗略感知“小高考”的深浅难易,做到“知己知彼”。
二、认真研究“小高考”试题
在透彻研究考试说明之后,就要研究“小高考”试题了。研究“小高考”试题,不能仅满足于将这些试题做一遍,而要在此基础上,研究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命题方法,预测揣摩命题趋势。同时还要注意研究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发现自己教学与“小高考”在考查方式和能力要求上的差距,以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具体操作时,要在宏观上,研究历年考题找共性、研究近年考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找规律、研究不同考卷找特点。微观上,分析“小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命题难点和热点,了解哪些考点会重点考、反复考,找出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比对近几年“小高考”试题,总结命题的稳定性;结合考点和能力要求揣摩命题意图,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并结合参考答案的答题角度、表述方式、评分细则,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做到该得的分拿足拿满,不因非智力因素而无谓丢分。
三、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如前文所述,理科班学生在高一时因学习不得法导致历史学习比较吃力,基础知识差,考试成绩不好,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历史学习规律,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收获成功的喜悦,积跬致远,从而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四、“三有”“六要”贯穿复习迎考始终
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做到“三有”“六要”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教师的“三有”――心中有本、目中有生、手中有法;“六要”――备课要实、上课要活、作业要精、互动要勤、辅导要细、考核要严。学生的“三有”――心中有标(课时、单元、模块目标)、目中有师(父母、教师、同伴)、手中有方(规矩、踏实、方法);“六要”――预习要恒、听课要专、作业要真、纠错要快、学中要悟、过程要实。
五、围绕考点,夯实基础,兼顾能力,满足学生目标需求差异
必须围绕考试说明中明确的考点及其相关能力要求进行复习。第一,老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考试说明中的“测试内容”是“小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与之对应的“测试要求”是主干知识里的具体考点。在解读具体考点时,向学生讲明位于每一考点前的“行为动词”是体现能力考查层级要求的,它告诉我们该考点要掌握到何种程度。第二,在记忆考点内容时,教师一方面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体现的认知规律,建议学生“滚动”记忆,不断重复,以巩固每天的复习内容。另一方面,围绕考点及其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进行训练。题目设计要适当兼顾能力,以满足冲A学生之需要,否则,他们就不够吃了。
六、实行“教学案”,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强化“启发式”教学,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实行“教学案”,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时,要做到“五个一”和“一个二”,即集体备课由一个人主备、主讲、主修改、主编学案和练习,备课组成员回去后结合本班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以调整充实。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启发式”教学,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要以“问题”串联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动、关爱的和谐课堂,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关注个体差异,共同进步、提高
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档提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高职院校 系(部) 二级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91-02
高职院校在健康发展中,应实行系二级管理,并赋予系(部)一定的职责,根据职责的需要合理地分配人权、财权、物权,转变管理模式,使系(部)在学院的统领下,激发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实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同时,这也可激发系(部)的办学积极性,对于实现高职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系(部)二级管理为例,探讨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发展的状况、基本成效、发展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管理建议。
一、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系(部)二级管理的基本现状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8月由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成立的,下设9个教学系(部)。2008年先在2个系(部)实行二级管理试点,2009年在全院实施。在职能职责上,院、系两级上各有分工,赋予了系(部)一定的人权、财权、事权等。例如:在人权上,系(部)专业团队负责人人选可由系(部)党政班子考核确定并聘任,专业考核由系(部)负责等。在经费拨付上,依据学生人数学费的18%划拨,作为教师课时津贴和绩效奖励的部分,系(部)则在拨付经费总额范围内按课时数、职称标准合理开支。课时津贴各系(部)按照职称高低达成一致标准,每学期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无差错,每节课奖励5元。其余绩效各系(部)按照制定的《系(部)二级管理经费实施方案》的细则执行。在事权上,系(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力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方面均有较大自力。
二、系(部)二级管理基本成效
(一)重心下移,体现了管理的扁平化
传统高职院校管理组织结构是科层式的、直线型的,这种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其缺点是管理组织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各组织之间缺乏横向交流,缺乏自主特色和创新,对外界信息变化反应慢,实施效率慢。为了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系(部)二级管理,形成了以系(部)为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系(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效能的发挥。
(二)引入绩效,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
在二级管理中融入绩效化的元素,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能动性发挥如何,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大的课题,是管理中实现低投入而产生高产出的重要保证。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二级管理后,系(部)对教师的考评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贴近系(部)特点,也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得到了系(部)教职工的认可,这种考核既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更是帮助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
(三)专业整合,增强了系(部)的综合实力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系(部)二级管理体制下,在院的统领下,系(部)职责分工明确,权利与义务并重。学校的管理职能开始由过程管理逐步转向目标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系(部)结合地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办出专业特色,在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结合自身优势,有效组建特色专业,为新的专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例如,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面向新型糖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性人才需求,积极进行专业调整和管理的改革,主要设置计算机基础、机械基础、化工原理、甘蔗制糖原理与技术、甘蔗制糖工业分析、甘蔗糖厂综合利用、糖厂生产管理备,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系(部)二级管理的优势
(一)充分发挥系(部)的主观能动性
二级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比一级管理更能发挥院(系)的能动性,比三级管理也更为灵活。
1.系(部)发展目标更具有专业特色,更切实际。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后,学院进行总体目标的规划和管理,系(部)在围绕学院整体发展目标的前提下,积极思考,主动制定符合自身专业优势的更加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例如,制糖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结合地方资源和制糖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出培养有一定的制糖生产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适应制糖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甘蔗制糖或食品生物化工生产管理的实用型高级人才,要求毕业生能熟练掌握相关的岗位操作技能及有关设备的维护维修技能,了解制糖行业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为达到这个目标,系(部)积极制定鼓励政策进行激励,同时以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系(部)的竞争实力,也使个人价值在系(部)目标实现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
2.系(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后,系(部)为提升专业优势和整体实力,以扶助优势特色专业为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国糖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设有科研机构“广西糖业研究发展中心”,是广西糖业教学、科研的基地之一。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等,有各类培训专业(工种)共76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轻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有鉴定资格的职业工种36个。同时,系(部)还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服务,例如,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对制糖、造纸企业一线员工进行的培训,在服务中,使自身资源的价值和效益得到充分实现,也可以激发系(部)的办学活力和办学积极性。
3.系(部)教育更突出重点。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为辅。学院推行院系二级管理后,设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汽车类、化工技术类、食品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等17个专业类别的48个高职专业。其中,化工、轻工类专业是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品牌,特别是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制糖、食品、造纸、石化、机械、电子等专业群,将重点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1个。
(二)增强学生对系(部)的归属感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后,系(部)直接承担对本系学生的教学培养、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接触并了解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能结合专业优势和就业需要,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增强学生对系(部)的归属感以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同时,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8月由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成立的,下设9个教学系(部),在大学氛围的营造上缺乏经验。在2008年学院先在2个系(部)实行二级管理试点,2009年在全院实施,依托系(部)二级管理,学院在学术权力的行使、学科研究以及系(部)的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同时学院的大学氛围的形成与管理理念的形成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对系(部)、学院的归属感和对专业的认同感。
四、系(部)二级管理的建议
(一)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1.处理好系(部)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各系(部)和学院应实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原则。学院是统筹各系(部)的发展,各系(部)是承载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技术业务、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基本单位,只有处理好系(部)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充分发挥系(部)二级管理的作用。
2.处理好系(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学院应坚持条块管理原则,协调好系(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职能部门与系(部)在共同的发展目标前提下,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合作,相互配合,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同时系(部)与职能部门之间应经常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这有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了解,增进感情,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各系(部)之间的关系。推行二级管理后,系(部)成为相对独立发展的基本中心,各系(部)应努力去寻求竞争与合作的发展的基点,坚持相互促进的原则。坚决避免消极的现象降低学院的号召力和整体凝聚力,系(部)管理应主动去加强系(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及时交流成果,相互带动,形成双赢的机制。
(二)实施目标管理,加强校企合作
二级管理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实行目标管理。学院统筹发展目标,对系(部)进行间接监控管理、目标管理。由于专业的特点不同,各系(部)的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其实现目标的途径也各有特色,所以学院和系(部)应建立相应的目标,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任务。二级管理应注重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应通过探索与实践,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基于职业培训与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基于项目开发和技术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信息沟通和开放式教育评估机制等长效合作机制,形成“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实现校企互动双赢”的鲜明办学特色。
(三)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管理人员应创新管理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理念。随着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系(部)变为管理主体,随着工作的自利增加,要求管理人员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做好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面对大部分系(部)现有管理人员缺乏高等教育和大型学院管理经验的现状,需要吸引优秀人才,配备具有丰富经验和较强能力的系(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酝酿系(部)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明珠.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吴静.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宏观调控实现方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5)
[3]刘锁娣.浅议高职院系二级管理下的系(部)管理[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钱正明.浅谈高职院系二级管理下的系(部)管理[J].行政管理,2008 (11)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二级管理模式构建
在我国高等教育类型中,高等职业教育现已占据半壁江山,而在对高职教育诸多的研究中,高职教学工作管理是众多研究者共同的关注点之一。教学工作管理的核心是把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内容作为管理对象,按照教学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必然的、客观的规律,结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以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文拟对高职院校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思考、对院系两级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项目进行科学的划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高职院校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实现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影响
1、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思想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
这个模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的部分院校没能尽快转变办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仍旧沿用中专模式;二是一些高职院校把学生的升本人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片面追求学生升本率,背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从而将教学工作带入了误区;三是追求学校升本,用本科的办学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忽视了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并不能完全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是教师自身比较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二是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很多教师对系统地传授教材知识做得较好,而对模块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运用新的教育手段等方面比较欠缺;三是教师队伍出现“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缺少双师型教师。
3、教学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管理责任主体不十分明确,教务处、人事处和各系对教学工作的管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参与和介入,但是具体的职能划分不十分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权责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的。正因如此,学校和院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容易脱节,学校也就缺少对教学工作全面、深刻、系统的研究,不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出合理的办学方式和办学理念,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教学管理工作责任主体的明确与否必然影响到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保证。由于教学工作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对于教学工作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解决就难以真正落实到部门或个人,这样不利于教学工作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二、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的思路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项目及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而言,目前在教学管理上实行的都是院、系两级管理模式,而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促进学院各管理层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促成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一个首要前提。
2、清理现有的教学管理文件,完善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根据教育教学管理规范的需要,配套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和办法,为教育教学过程提供各项行为规范。
3、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配套文件
学校教学目标是通过各项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学校各部门实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直接记录和反映了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水平。在各项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地做好原始记录,既是对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要求,又是积累教学管理第一手资料,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两级管理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如果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了职责分明的两级管理模式,必将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声誉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有利于明确院系管理职责、权限和利益
工作中出现问题很多时候是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因此,高职院校院系教学二级管理模式的内涵就是分工负责。学院要把教务处设为院级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作为学院和各系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代表学院行使全院性的教学工作管理权,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当好学院在教学工作管理中的参谋、助手,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院教学工作任务,通过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各系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学院教务处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确保系一级承担的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圆满完成。
明确院系两级的职责,还要合理划分院系两级的管理权限,每项工作该谁管,管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根据院系的职责和权限,要进行合理的利益划分,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2、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有利于管理重心下移,扩大系部自
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必须扩大系部自,使管理重心下移,发挥系部在教研室、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教材、教学设备等建设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学院可以考虑给系部一定的人事权和财政权。在教师的引进,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聘中由系部确定人选报学院研究批准。学院可根据系部的专业数量、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承担工作量情况划拨经费给系部。同时给系部创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系部自主创收的积极性。系部依托人才和资源优势与企业、行业联合,广开创收渠道。
3、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有利于实施目标管理,建立考评体系
实施目标管理是实现教学二级管理的重要保证。院系双方以目标管理的形式实施或接受管理,必然要求学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实施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院系双方以目标管理的形式实施或接受管理;二是系部的内部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
4、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有利于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规章制度
随着院系两级管理的实施,学院工作机制必将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也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逐步得到完善。
由以上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实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对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举足轻重,确定明晰的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并切实加以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认真分析高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不难发现,要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责任,合理界定院系二级管理机构在教学工作中的职责,着力形成院系二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并切实加以实施。
1、分工负责,各司其职
院级教学工作管理的职责要从宏观上把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制定教学工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审定教学大纲、提出专业设置和调整意见、制定教学规章制度、组织教师培训、组织各类考试、严格学籍管理、指导系部工作和协调各校级相关部门,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工作格局。
系一级教学工作管理职责,主要就是要落实好院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并结合本系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包括:落实学院和教务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大纲、落实教学任务和组织管理日常教学检查、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开展教师讲课评比和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等。
2、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建立后,要真正付诸实施,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要通过多种形式,使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彼此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应承担的职责,认识到彼此之间只是分工不同,但工作目的都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院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人员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以平等的态度与系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人员和谐相处,系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人员则应积极配合校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不能有各行其是的思维方式。
3、齐心协力,务实工作
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确定以后,管理人员就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任务。特别要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管理;二是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三是彼此之间理顺关系,理清思路,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思考本职工作,确保上下联动,共同把工作做好;四是务求实效,讲求效率,开展扎扎实实的工作,力戒形式主义、;五是对于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中的重大问题,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部门都要密切关注,共同协商,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并努力探索实施的方法和途径,确保教学工作不断发展。
4、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正如前文所言,在长期的“大一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一旦真正建立院系二级教学工作模式,其实施必然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即就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并最终形成教学工作管理的良好格局,必须建立一定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的制度,从机制和制度上为这一模式的运行提供保障,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形成院系二级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使各系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费管理权,调动各系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制度,在师资的引进上必须人事、教务、系三方配合考核、商议后提出相关意见交院领导审定,使各系引进的教师更能够适应本系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调动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四是要建立监督机制,对于二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切实保证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五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按照二级教学工作管理模式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管理的人员追究责任,特别是对教学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损失的,更要从严处理。
5、优化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做到这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对教学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基本的工作职责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明白各自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工作职责,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意义,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任务的完成;
二是学院和系要大力支持两级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为他们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彼此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要努力建设专家型教学工作管理队伍,在用人时要努力把掌握教育规律、有教学工作管理经验的人选到教学工作管理岗位,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脱产学习、在职培训、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展传帮带等手段,大力开展对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制定详细完备的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明确培训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 教师队伍素质 改进管理 思考
0 引言
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力量是教师,也是做好高质量幼儿教育事业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当前,学前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提高幼儿园教育和培养质量已是现代幼教改革发展的趋势,而提高幼儿园教育和培养质量的前提就是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幼儿园教育和培养和管理经验,介绍打造优秀的幼儿教师素质的几点实践思考。
1 积极推行人性化管理
幼儿园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河口社区第六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正是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以人为本,一切管理措施和制度都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出发点,真正实施人本管理。
一直以来,在管理中,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不合乎人性的严格制度、冷冰冰、硬梆梆的考核办法去约束教师,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非人本管理。这几年,努力地从教育以及人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在出台一项新决策时,首先提交园教职工会议讨论,再打印成初稿,征得全体教师的基本同意,最后在教代会上由教工代表表决通过。
我们经常强调“将心比心”,始终把管理者放在普通老师的位置来考察幼儿园的各项制度,既尊重了教师的自由,又保持了教师职业奉献性特点,严谨而不失灵活,规范而不死板。使教师真切感受到幼儿园管理者理性而不失温情的关怀,使他们在工作与生活、精神与物质、高尚与世俗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
2 营造和谐环境凝聚队伍向心力
2.1 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目前,幼儿园教师队伍普遍呈“年轻化”状态,她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表现出自尊心强,需要理解和尊重的心理特点。在幼儿园管理上,认真听取了教师对办学的建议和意见,让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管理的工作之中,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坚持园务公开制度,凡是应公开的内容都向教师公开,使教师心里明明白白;坚持倾听不同的意见,念人之功,容人之过,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教师与园领导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引导和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心理相容,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
2.2 做教师的良师益友
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培养的对象是幼儿,对孩子的教育是很琐碎的事,也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形成孩子的良好发展,也因为教育琐碎,这一点一滴不能很好的被人所认同,教师自己也感觉不到成就感,所以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不得不给自己加大心理压力。经常与教师们面对面地进行阶段性的深度会谈,广泛征求教师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及对学校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把握教师的思想状况、工作需要和发展要求,及时解决教师遇到的困惑和困难,为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这项活动现已开展了两年多,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2.3 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
“知人善任、量才录用”是我园一贯的用人标准。每学年初,我们做人事调整时都特别注重两个环节:一是注重征求教师个人的意见,尽可能把教师的个人意愿同工作需要统一起来,使教师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发挥其最大潜能。二是注重培养和谐的工作环境,针对教师的不同个性、年龄以及知识结构,培育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生气勃勃的教育软环境,注重人才特长的搭配、性别甚至性格的搭配,既避免了人才磨擦引起的内耗,又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
2.4 推进温情管理
幼儿园始终贯彻着以情待人、以情感人的原则,千方百计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极力营造散发浓浓人情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广大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平时教职员工家里出现困难、婚丧嫁娶大事小情,幼儿园领导只要没有外出,都会到场表示慰问或祝贺,让我园的每个教师都能得到一份温情的人文关怀。
3 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还要着眼于教师的形象建设,着眼于教师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因为只有教师具备良好形象,才能支撑起幼儿园的整体形象,才能形成全体幼儿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其良好形象的塑造非常重要。注重礼仪形象、仪表形象和语言形象。
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长期的严格培训才能实现。培训要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教材、方式方法,还要在时间和制度上给予保证。我园的做法是:培训内容上有校园文化、教育理念、传统文化、教育技能技巧、安全知识、时间管理、规章制度等。
4 帮助教师实现自身发展需要
鼓励进修,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园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学习的环境,如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请专家到校开专题讲座;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研读一部教育专著,并做相应字数的读书心得;规定每位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的质量;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提升自我的读书论坛活动并以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结对互帮、带教活动、到先进幼儿园观摩学习等为主要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钻研 业务,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让教师在成功中成长。我园教师都有有各自的特长,有普通话说的很好的、有钢琴弹得很好的、有绘画很好的、有精通电脑的等,平时,认真分析每个教师的特点,思考和设计对他们的培养方向,力争使他们在自己的“特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5 培养骨干提高幼儿园整体教养水平
近年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定期开设幼教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激发他们不断自觉探索,参与科研的热情和欲望;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由行政牵头,选择课题周期短、有针对性、有益于改善目前工作状况的小课题;培养科研骨干力量,通过“结对子”的方法,以点代面:辐射全体教师,增强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参与科研”的局面。通过系列培训,老师们对科研工作不再是“谈虎色变”,而是有了参与的信心和兴趣。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使教师在工作中发现目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督促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改革了公开观摩课的形式和方法,一改往年由幼儿园安排,指定人员上课然后按例行的老方法评课的做法,而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课型、课题,教研组成员各自设计教案,分别试上,而后,组内成员共同评议、研讨,重新整合出一份最佳教案,推荐一人代表开观摩课,最后由做全面点评,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人人参与、层层推进的观摩课已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整个教研组教育教学智慧的结晶,真正体现了团队精神,历练了每位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打造出一支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二级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15-01
一、建立二级管理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级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首先,管理环节繁多杂乱,学院一级管理人员往往要疲于处理日常琐事而无法履行其另一重要职责——协助院领导研究、规划整个学院人才培养战略决策以及宏观管理和质量监控。其次,管理层次多,学校决策层对一线的教学情况了解不够,不能制定有效决策或制定的决策不及时,决策的实施效果信息反馈不及时或失真影响决策的调整,管理运行效率低下。第三,学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管理缺乏活力,而系部一级人权、财权严重受限,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是高职院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在学校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办学活力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的建设内容
(一)科学决策,建立二级管理保障制度。学院应在已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实际,广泛征求系部、职能部门、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二级管理制度,对学院、系部的职责进行划分,明确权限、责任,以此来指导二级管理模式的设立和运行。将管理重心下移,赋予系部更多的管理自,明确系部在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学生工作、党建、后勤服务等方面所应负的责任,系部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细化操作方案,制订办事程序,以便达到明确院系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激发系部活力的改革目的。应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赋予学院的职能部门在特定工作上的参谋、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和评价职责。
(二)循序渐进,逐步建立和完善二级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应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深入调查,谨慎行事,逐步推进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决策层要在综合考虑高职学院特色、师生规模、专业设置、机构设置、管理人员数量与素质、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基础上,结合系部建制的现状,遵循权力下移的渐进性原则,制订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在推行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会逐渐凸显,制定的方案也要据实适当调整,使之逐渐充实和完善。
(三)精简学院职能部门,充实二级管理机构。实行二级管理,有必要先将学院和系部现有的部门和机构设置进行梳理,按二级管理的要求进行重组。职能部门的调整原则是: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加强对系部教学管理的计划、指导、监督和协调,尽可能使职能部门分工具体,减少交叉,避免扯皮,具有相对独立性;按专业、师资、践性教学场所等有利资源共享的专业群建设思路调整个系部设置;公共课程按有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一定数量的独立教学部。将职能部门精简下来的人员充实系部,用于承担系部职能部门相应的管理工作。
(四)确定教学管理人员岗位配置及岗位职责。一方面要明确学校教务处的管理职能,其主要职责应是承担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对全校的教学工作行使管理权,着眼于落实学校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系部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师资配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应有较大程度的自主决策权,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则由系部根据学校教务处的总体安排来开展,教务处承担计划、指导、监督、考核工作。
(五)确定行政管理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按照降低管理重心与简政放权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系部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内部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设置合理的岗位。依据学校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建立和规范行政业务二级管理制度,细化内部考核机制。赋予系部自主的办学与管理自,依据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状况及学生发展与就业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专业调整以及实行教学与管理的改革,实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整体实力的全面提升。
(六)建立二级财务管理模式,确定财务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首先,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校为主体,权责明晰,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财务工作运行机制。学校对财务政策、财务资金、会计核算工作与会计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系部则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经费的审批与使用、职工收入分配等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次,明确校、系部二级的财务责任。一是保留在学校本部的支出,维持学校机关运行的支出、离退休人员的支出、涉及到公共资源以及基本建设等不宜下放的或确实无法下放的支出。二是下放到系部的支出,包括系部的日常运行支出和专项支出。
(七)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学校的职能将从直接管理向监督控制转变,工作重心是实现目标管理。因此,必须强化过程监督,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坚持定量、业绩考核为主,以定性、过程考核为辅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采取日常定量评价与年终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体系。根据系部的发展规划与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制定以系部为主体的校、系部二级预算,并根据国家政策,对系部财务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系部管理者任期目标考核体系。任期目标应该从发展规模、教学质量、课程建设与教学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将众多定性指标转成易于操作的定量指标,考核评价机制应将围绕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任免、晋升的主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叶华,司徒汉.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问题与展望\[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婴儿卤米松治疗分析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2岁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影响了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2010年6月~2011年6月应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婴儿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40天~2岁,均具有典型的红斑、渗液、结痂伴瘙痒临床表现,各病例病变部位多在头面部、肩、颈、胸部,少数可累及四肢。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皮肤学会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中的必备两项指标即可诊断。1瘙痒;2具备典型表现及年龄特征,婴儿面、颈及肢体屈侧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排除疥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等。
治疗方法: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早晚各1次擦患处,禁用香皂及其他刺激性洗涤剂清洗,以免刺激皮疹。10天1疗程,2岁以下7天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10天后观察疗效。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2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3好转:皮损消退50%~70%;4无效:皮损消退50%以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痊愈18例(78.76%);显效3例(13.04%);好转2例(8.70%);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1例出现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停药后观察1个月恢复正常。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和多发的瘙痒性皮肤病,尤其是婴幼儿更为多见,多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行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反应,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皮肤见局部红斑、丘疹、水疱,行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年发生率逐年增加,1岁内婴儿是湿疹发生率最高人群,且多于生后6个月内起病,部分患儿1岁半后可自愈,但仍有部分患儿迁延至儿童期,发展为特应性皮炎。因皮疹反复发作且瘙痒剧烈,常致婴儿啼哭不安。因此,婴儿湿疹应予积极治疗,预防反复发作。瑞典哥德堡大学对多例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婴儿生后6个月内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者,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比未使用者增高,其原因是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婴儿肠菌群平衡从而引起免疫失调。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婴儿期湿疹的高发年龄,可能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迟缓或肠道菌群平衡破坏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所以建议在用外用药物治疗小儿湿疹的同时,积极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以帮助恢复免疫平衡,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而湿邪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胎中遗热遗毒、饮食失调或外受风湿热邪。中医古籍中虽无湿疹这一病名,但许多文献对于该病症状的描述极为相符,如“浸疮”“肥水疮”“旋耳疮”“奶癣”等。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敛疮始发头屑间,胎中受热受风缠,干痒白屑湿,热极红晕类火丹”。《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博,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证治准绳》云:“胎毒疮疥,回禀胎热,或娠母饮食之毒,七情之火”。《诸病源候论》云:“癣病由风邪侵入皮间,变成隐疹,并予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而生”。婴儿湿疹病变在体表,目前常用的外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但是,这两类药物长期反复应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皮肤局部的不良反应如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也无可避免,对婴儿皮肤损伤大。卤米松乳膏为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对非感染的皮肤病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经过应用观察,其对婴儿湿疹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低,仅有1例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在停药后1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卤米松乳膏尤其适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华.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24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4):23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实验室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已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共识,同样也符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在积极落实二级管理制度的同时,实验室的管理也必须适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以二级管理、重心下移为原则,进一步做到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精细化管理。
一、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下的实验室,在归属上基本是由学院主管资产管理的部门负责实验室财务及资产管理;系部负责日常运行管理,包括人(实验员)和物(仪器设备)的管理。
由于实验室在二级管理体制下呈现出多头管理的特征,也就是说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员的管理是由多个部门一同行使管理职责,难免就会出现管理效能低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都有由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背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了许多中专时期的管理模式,且大多数管理人员也都具有多年的中专管理经验,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也成为制约实验室二级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隐性阻碍。
二、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实验室立项与撤并缺乏论证与管控
目前,对于实验室的立项与建立,多数高职院校均按照二级管理的模式,由系(部)组织专人(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项目申报,经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申报立项实验室进行审核,在符合条件后,确认立项建设。但该基地的建立是否与专业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相一致,是否符合岗位发展需求,却很难通过简单的评审环节得出结论。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学管理中心的教务部门并未充分参与,针对这一问题,教务部门等行政职能部门应会同专业教研室骨干教师,对实验室立项的前期调研工作进行跟踪,侧重以岗位实际需要为目标的建设原则,以保证该实验室确对本系本专业某一知识点或关键技能存在演示性、验证性或操作性、设计性方面的价值,避免重复建设或建设滞后。
另一方面,实验室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即系(部)实际使用实验室和资产管理部门掌握的资料并不相吻合。一些老旧实验室已与专业发展方向脱节,且设备已没有投入使用或处于报废状态,但在资产管理部门的账面上仍然存在。所以,应建立一套实验室的退出机制,可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将实验室资产报表详细罗列成册,财务部门、教务部门、监审部门、总务与后勤部门以及基地所属系(部)共同参与对资产状态的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网络建立一套动态化的管理流程,以便对实验室的资产进行实时的管控。
2.实验室仪器设备日常管理权责不明
与实验室立项与撤并相辅相成的工作,便是实验设备仪器采购管理。在二级管理体制下,部分高职学院实验室的建立是由系(部)按照专业面向的实际岗位操作要求向采购部门提出设备需求及项目立项申请,设备采购部门和监审部门一道根据设备参数制作招标文件,并通过政府采购平台招标公告,经过比价、议价、二次比价、签订订货合同等流程最终购买到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之后,设备的配送、安装、调试等工作则按照相关采购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设备的日常管理也由各系指定的负责人和实验人员进行管理。但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实验室中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应由采购部门负责还是使用部门负责?
在仪器设备日常维护管理方面,一般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但不管是司职实验资产管理的系部负责人,或是担任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员,他们与教师同属于教学层面的工作人员,其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在于设备的功能与利用方面,远不能胜任设备维护者的角色。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设备保修期内,系部资产负责人可与供货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条款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在保修期过后,可依托社会化服务机构,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与之签订具体的设备维护合同,将实验室资产的维护工作外包给有相关设备维护经验和资质的公司或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也利于把系(部)从设备维护这类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教学及教研科研工作。
3.实验室运行管理随意性大
在院系二级管理的模式下,实验室的运行基本由系部自行负责。一般情况下,系部会指定专人负责所属实验室的管理,每个独立的基地又由系部安排的实验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如果系部期初没有制定固定的实验室课表,会导致实验员无法确认本学期内到底何时何班级何项目在何实验室进行,故而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往往会遇到任课教师隔天就要到基地上课,当天才到实验室找实验员安排;或者直接电话联系实验员确定隔天的实验实训项目;或者直到开课当天才临时将该门课程的实践内容调整到实验室等随意性大、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完整的项目,应该是有计划、组织、控制的。课表其实就是个计划模板,而实际上实验室的课表在每学期期初就可以根据教学计划中本学期所开设课程(含实践课时)的授课计划和学期实践教学计划表确定下来。实验室课表在安排过程中,系部要提前考虑到学生校内独立实践课程的安排,课表上也可针对某门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注明起止周数。
如短期内无法制定有效的,具有长久时效性的实验室课表,可以参考实训中心的弹性排课模式,例如:每周周三前,由下周需要使用实验室的任课教师向所在系部提出使用申请,各系部安排指定人员负责在收齐申请后,进行统一汇总(汇总时须参考下一周申请教师的理论课安排来确定排课时间)。之后,各系在周四将下一周实验室课表予以公示,并及时通知各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地点,且向实验员下发下周运行的各实验室课表,同时将课表发送至教务部门备案。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方便实验员在实验开始前就可根据课表,将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和零配件耗材准备好,便于实验实训的顺利开展;二是有利于学院和系部掌握实验室的实际运行情况,以便于落实授课计划的执行,使实验室利用达到良好的可控状态。可在实验室外悬挂统一制作的课表白板,方便师生了解实验室的开课情况。白板上可增加该实验室所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做到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高职学院实验室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必须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强调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规范合理的管理体系,摆脱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重心下移,也就是说涉及实验室管理的各个方面(人、财、物),都需要系部具有一定的自,根本目的就是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将专业建设与实验室管理相结合,提升实验室服务于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友舜,解洪伟,周军,赵丽亚.高校实验室分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233
[2] 孙富伟.浅谈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教学管理思路的转变[J].魅力中国,2010.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