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治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旅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
(1)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过去,很多旅游资源地在开发时,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方式,使得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两者之间出现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人们的大不合理开发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当今,旅游业并不是理想中的“无烟产业”,没有污染,人们在客观的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往往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丰厚的经济效益会造成生态自然环境的损坏,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在逐渐地被侵占,城市建设破坏了旅游整体环境的和谐美。(2)旅游经营管理的水平较低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企业规模比较小,大都是个体经营,没有雄厚的实力,管理水平较低,其中存在很多的弊病。并且,我国很多旅游地的管理模式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调节模式,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相分离,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市场竞争不公平,管理系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主观管理难度,降低了客观专业性。我国省市各个旅游协会都属于群众组织,相关的政府部门只是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旅游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的脱节现象,造成旅游协会在监管过程中不能起到真正的调节内部矛盾的作用,从主观上,不愿意去管理,不敢去管理,也不会管理。不能实现其调解和协调的作用,因为,旅游协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逐渐下降,使其处于被动和搁置的状态,间接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发展。(3)旅游在线营销方法滞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旅游业的管理营销也随之网络化,逐渐向在线化趋势发展,从当下营销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网上订购机票、车票、门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网络发展还不完善,在线营销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第一,并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第二,网络营销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其安全性不能保障;第三,在线营销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第四,各个旅游网站的设计缺乏特色,不能标新立异;第五,缺乏专业的在线网络营销人才;第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在线营销行为缺乏约束力,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旅游管理问题的主要治理措施
虽然近几年旅游业发展非常迅猛,但管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突显出来,为了使旅游业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缓解并解决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而保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1)将旅游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新《旅游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旅游业的不良风气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存在着差异性和特殊性,在实际旅游管理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有部分顽疾非常棘手,恶性违法侵害旅客权益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在《旅游法》的规制下,各个地区旅游景点还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立法部门适时出台《旅游法》的实施细则。积极响应《旅游法》的相关精神,让《旅游法》真正成为人们旅游的保障,以促进旅游业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为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游客的出行以及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法律上的保障。(2)逐步完善监督,明确管理的相关责任因为旅游业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存在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棘手,因此,需要把内、外部监督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旅游协会一定执法权,并建立专门的政府旅游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高效率地解决旅游纠纷,处理突发案件或者群众投诉,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在景点上还可以设立管理委员会,使旅游管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为游客和旅游企业营造一个安全、规范、有序、和谐的旅游环境,以促进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3)科学规划,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还是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都要提倡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理念,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遵循自然规律。在一些节假日,我国各个景点都会迎来旅游高峰期,但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管理上忽视了景点能够承受的旅客容量,不但破坏了优美的环境,还降低了景点的服务质量,所以,要想真正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和管理,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保障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间接地带动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于扩就业、增收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谢彦君,陈才,谢中田.旅游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本法.旅游产业的十大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1998(4).
关键词:高职学生会;建设及管理;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学生会管理是高职院校各项管理事务中的重要组成,只有对学生会进行科学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学生会工作可以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处理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对各种矛盾及冲突加以调节,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学生会队伍是学生中的积极、先进分子组成的,通过加强学生会队伍的建设及管理,能够提高学生会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在学生中起到更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1高职学生会队伍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会是学校的有力助手,能够帮助学校开展、维护各种活动,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进行,对加快学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会队伍是由学生中骨干组成的,其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的高低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所以必须保证学生会队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学生会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能够将学校的教学思想和相关政策转达给学生,也可以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传递给老师或者学校领导,加强了学生与学校方面的沟通,对于解决校园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2高职学生会队伍建设及管理的现状分析
2.1日常学习和工作存在冲突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会日常事务较多,学生会干部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工作的时候分身乏术,难以做到兼顾。很多学生会干部没有认清学习与工作的主次关系,在学生会工作中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完成日常学习任务,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不仅无法掌握专业文化知识和技能,还会影响工作情绪,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冲突。
2.2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学生会属于团队型组织,任何工作的开展和完成都需要经过成员的彼此合作才能实现,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会队伍中的成员团队合作意识不强,难以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观意识比较强,不善于聆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遇事不够冷静,很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在工作中难以与他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学生会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阻碍。
2.3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创新
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其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能够较好的完成学生会的各项工作。但是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学生会的理念和方法比较落后,学生会的工作任务大多是例行监督和检查,没有对工作内容进行创新,覆盖面比较狭小,学生会干部的发挥和成长空间较小,学生会设立的作用和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效果不佳。
2.4学生会干部任职时间较短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在校时间只有三年,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干部的任职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再加上适应学生会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很多学生会干部在刚适应工作之后便会离职或者离校,工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在任职期间还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3高职学生会队伍建设及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
要想加强高职学生会队伍建设及管理,就需要从师资队伍方面入手,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老师对学生会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使学生会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当学生会干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惑或者出现失误时,老师还可以对其加以引导和纠正。老师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到以身作则,在学生会干部中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3.2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学生会队伍建设及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领导应该认识到学生会组织对学校的重要性,摒弃落后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完善学生会组织和管理结构,创新培训方法,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工作时间,为学生会干部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学校应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找出学生会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制定规范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形成约束作用,扩充、完善学生会工作内容,为学生会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出学生会的作用和价值。
3.3加强学生会干部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工作一直是高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自身思想素质的高低会对广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训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学生会队伍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教育,能够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严于律己、吃苦耐劳、敢于拼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4合理使用学生会干部
不同性格的学生会干部办事风格也会有所差异,为了充分挖据出其潜力,就需要科学选拔学生会干部,按照性格以及工作职责的不同,对其进行合理分配,做到人尽其才,才能将学生会队伍的价值和作用体现出来。在选拔学生会干部的时候,需要对其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进行相应的考核,符合任职标准之后才可以录用;对学生会干部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缺点进行全面了解,再结合其工作能力安排针对性的工作,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
4结束语
加强对学生会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对于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长期而持久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高职学生会队伍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学生会干部思想教育、合理使用学生会干部等优化措施,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明.关于高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会的现状及思考[J].北方文学旬刊,2014(10):190-190.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一、关于小流域的定义
小流域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集水单元。我国将面积不超过50km2的集水单元定义为小流域。在小流域内,由于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人们的各种经济成分及各种社会关系在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是县域或区域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小流域治理来实现的。小流域治理又称小流域管理、流域经营、集水区经营。按照我国著名水土保持学家王礼先教授的定义,小流域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因地制宜布设各项治理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和动植物等资源,以充分发挥水土资源和动植物等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小流域治理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1、推进工程进度
中国小流域综合治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经验,即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对每条小流域进行规划设计、审查、施工、检查、验收。一条小流域的治理一般要5年时间,逐年成批地开展治理,就形成了对整个江河水土流失的治理。一条大流域可以划分为成百上千、乃至上万条小流域实施治理。
2、推进水土保持的有序进行
我国流域面积非常宽广,辐射带动功能很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水源土壤多变,因而对其治理与开发首先要做到科学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全面规划、突出特色、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土地平整、河道治理、山体绿化、山区移民、修路架桥、产业分布、市场建设、景点开发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优化综合治理措施配置。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加强以治理骨干工程为重点的坝系建设;长江上游以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建设为重点;西北地区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植被建设以草灌为主,科学选育耐旱树种草种,大力推行集雨节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3、有利于典型区域的单独治理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在不同用途的土地上分别配置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在宜农的坡耕地上配置梯田与保土耕作措施;在宜林宜牧的陡坡耕地和荒地上配置造林种草和封育措施;根据需要与梯田相结合,在坡面配置集雨节水灌溉和坡面水系工程等小型蓄排工程;在沟道配置各项治沟措施。所有规划措施都落实到地块,并依据劳动力和投资情况确定实施进度安排。根据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对较复杂的工程进行单项设计,一般工程则进行典型设计。
三、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1、确定切实可行治理的目标
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经过3年治理,到2016年末,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县域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流域内所有开发建设项目都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得到实施,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营造水保林,使县域内的植被覆盖率达到78.76%,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通过采取水环境的治理保护措施对县域内水污染进行治理,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治理区废水、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县域内种植业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农耕地90%以上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坡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对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果业,使治理区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趋于合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治理建设,使县域内实现环境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2、加强治理监督
纵观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无非是地方由于经济建设,大量的采石采沙采矿,滥砍滥伐,在预防区域内盖房建厂。所以在治理监督过程中,应该把上述现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于在当地实施的该类项目,应该做好实施审批、施工监管与验收环节,对于有违地方环境治理的施工行为,应该从严处理。以此来做好地方水土监督工作。
3、生物措施
所谓生物措施就是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利用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作用,提高小流域环境中土壤对流水侵蚀和风力作用的抵抗能力,达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当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地区,采取播种、补植灌木与乔木的方式,恢复森林原本的密度和覆盖率,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植被的多样性,并尽可能采用乡土物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现象的发生。而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需要选用沙耐旱能力较强,且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被,按照先种植草本植物、后培育木本植物的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理工作,逐步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最终达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目的。
4、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
人工治理和搞好生态自我修复都是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小流域治理实践中,必须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把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有机结合起来,小范围实施人工治理,大范围实施封禁保护,依靠二者的合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一方面,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开展人工治理,高效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与环境。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既要安排人工治理的措施,也要考虑自我修复的措施。在开展重点治理的同时,在面上要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当前,在不断加强人工治理的同时,要把生态修复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5、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既是一个水土流失的个体单元,还是一个经济开发的社会单元。对于小流域的治理,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质量和效益,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立地条件,加强种草的研究,做到草蓄同步,打破区域界线,建立完整的工程体系,建立生态经济型流域,注重精品建设,提高水土保持的工程效益。搞好水保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设置,要考虑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统筹多个目标,构建防护体系,采取综合的措施,以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大目标。
结语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普遍落后。加之我国小流域数量众多,并且较为分散,这给我国小流域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全国各地的小流域各有特色,并且小流域附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乡村小流域治理并没有一个通行的路径。但是乡村林业治理作为一种生态治理的手段,其通过将小流域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小流域,这是可以在各个小流域治理中进行普遍推行的一种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礼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原则[J].中国水土保持,2012(2)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1、前言
鄞州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鄞州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2、小流域概况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3、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
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
鄞州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4、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 治理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
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 对策措施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 “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关键词 全球治理;贸易摩擦;协调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1-0052-0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贸易伴随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世界各国联系紧密、交织渗透,形成了既相互合作又激烈竞争的格局,而贸易摩擦成为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变化中的必然。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数量持续上升,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影响范围日益广阔,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阻碍。
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资源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自由流动,也助推了经济、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显现,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的诉求日趋强烈,协调合作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共识。将贸易摩擦放在全球治理的时代背景中考察,有助于缔造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准确把握国际贸易发展新态势,深入推进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应用全球治理机制处理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将合理解决贸易争端与贸易纠纷,有效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重塑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一、全球治理面临变革转型
全球化纵深发展,国家之间协作应对紧迫性公共问题的需要日益增长,全球治理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全球治理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事务进行协同管理的理论,事关各国长远利益,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更替演进。
(一)全球治理新形势
1992年创建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的《天涯成比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报告中[1],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世界法治的关系,报告强调形成具有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实践中,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安全体系、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为支撑的全球经济货币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保障的全球贸易体系,及以世界卫生组织、劳工组织等为基础的全球社会体系,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使世界发生巨大变革,但也导致发展失衡加剧,全球可持续发展紧迫性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侧重基础设施、治理标准、气候变化等基本发展目标,实现难度加大,发达国家望而却步,但新兴大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期,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构想,还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使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顺应世界发展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亟需变革。
(二)全球治理新架构
全球治理属于动态复杂系统工程,处于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在全球治理架构中,治理主体属于关键性要素。现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全球治理的议程和目标表现出更多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全球治理的各项议程,全球治理开始迈入多层次、宽领域、跨国性的全面合作时代。联合国作为多边舞台始终是国际体系中心,不容置疑地成为全球治理重要主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世界贸易组织则是全球经济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实体;以G20为代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基点,建立了处理国际问题的新秩序,形成保障全球治理成效的多边或双边规则和制度安排[2]。在新的治理框架下,虽然国家是全球治理不可替代的主导力量,但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作为有益补充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3]。众多治理主体趋于平衡的协同关系是国际社会面临庞杂全球问题进行的改革创新,治理主体间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交叉合作的非等级结构,共同努力应对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全球威胁,将全球治理议题从包括金融、贸易在内的经济治理,向日益突出的能源、环境、人权等非传统安全治理转变,以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三)全球治理新机制
随着全球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全球治理内容不断丰富,范围逐渐扩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理机制也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全球问题中悄然转变,显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取决于代表性、决策效率和实施效果[4]。联合国处于国际体系中心代表性高,但由于立场各异决策效率较低;作为历史国际核心机构,G8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高效率作用,但仅由发达国家构成的G8代表性较低,没有充分反映当今世界格局变化,仅凭借其在金融、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领域占据的绝对优势,力图强化由其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阻碍了全球治理的真正实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集团地位发生了急速转变,G20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半,旨在促进全球平衡和国际合作,为全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自G20成立以来,其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议题内容逐渐调整扩大,影响作用明显提高,已从全球治理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全球治理的有效机构和主要平台,特别是新兴大国在G20为标志的全球治理新机制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从全球治理参与者向推动者的升迁[5]。在全球治理重要转型时期,G20与联合国将并存互补各自发挥作用,弥补治理效果的有限性问题,使全球性紧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球治理中的贸易摩擦内涵
在国际贸易领域,“贸易摩擦”一词长期处于笼统指代状态,与贸易争端、贸易救济、贸易壁垒等概念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时常出现混同使用的现象,为此,有必要对全球治理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理论内涵进行分解与剖析。
(一)贸易争端
经典贸易理论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全世界与出口国家自身福利,然而全球化浪潮缩小了各国间的比较优势,促使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相比较而言,“贸易争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成员国之间出现的贸易纠纷,通常是指贸易双方中的一方在另一方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阻止其产品出口时,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对方予以纠正,终止其贸易措施甚至予以补偿的行为及其过程。WTO贸易争端解决结构(DSU)负责监督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顺利运行,是多边贸易机制的主要支柱。自1995年WTO正式运行以来,截止2015年,DSU接受贸易争端案件共计503起(见图1)。从总体来看,贸易争端案件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说明国际贸易摩擦在减少,这是因为WTO规则中,仅当对进口国制裁措施不予接受时,出口国才会诉诸WTO争端解决结构,因此大量贸易摩擦通过双边途径予以解决,WTO处理的贸易争端只是国际贸易摩擦的一部分。
(二)贸易救济
传统关税保护力度日益减弱,“贸易救济”措施开始成为重要贸易政策工具。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WTO允许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以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中国加入WTO以后,其他成员方在特定过渡期内针对中国产品进口,则可以单方面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以维护国内产业利益。自1995年至2015年,WTO成员方共计发起反倾销调查4 990起,反补贴调查413起,保障措施调查312起(见图2)。虽然贸易救济措施立案调查数呈不稳定波动状态,但在周期性经济危机后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经济危机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各国家及地区积极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身产业安全。从贸易救济实践可知,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主要针对价格歧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则针对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在实际操作执行中,由于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裁量空间,贸易救济措施的自由决策行为常令被调查方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使贸易救济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合法利器。
(三)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日益滋生的新贸易壁垒现已成为部分国家及地区实行贸易保护的高级形式。“贸易壁垒”也被称为贸易障碍,主要指一国对国外商品或劳务进口所设置执行的各种限制措施。实施贸易壁垒的目的在于各国政府为保护该国经济不受外来产品或劳务的侵犯,为此具有一定倾向性,凡是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归属贸易壁垒范畴。从表现形式来看,贸易壁垒包含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TBT)、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SPS),不合理的贸易救济措施,服务贸易准入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以及其它贸易壁垒等。以目前备受关注的TBT与SPS为例,自1995年至2015年,WTO共计发出TBT通报24 831件,SPS通报14 502件,与贸易争端和贸易救济总体趋势不同,TBT和SPS通报数持续性上升,见图3。多数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隐蔽、涉及内容广泛且操作简便,成为各国家及地区越来越频繁使用的贸易保护工具。
(四)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常态,全球视野下对贸易摩擦的概念界定相对更为包容与宽泛,借鉴前期研究成果[6],在现有世界分工格局下,“贸易摩擦”是指存在国际经贸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国家及地区中,为维护、提升本国及地区相关利益、排除对自身利益的威胁或以占据国际市场为目的,采取或意图采取某些贸易保护或限制措施,导致他国及地区利益受损,从而引发相互间的冲突或纠纷。
从以上定义得知,贸易壁垒是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发因素,两者具有相似表现形式;贸易救济是贸易摩擦的间接产生原因,两者具有部分交叉,而贸易争端则是贸易摩擦最强烈的表达方式。对于贸易摩擦的界定包括以下含义:从涉及对象来看,贸易摩擦逐渐打破了单边或双边界限,致使摩擦主体及其影响作用辐射至区域或多边更广阔范围;从行为过程来看,贸易摩擦防御性与攻击性兼容,其既可以维护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利益,也可以为拓展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而预先采取或应对实施各种形式的争议性贸易保护或限制措施;从产生结果来看,贸易摩擦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存,由此导致的国家利益损害将使摩擦方在经济、生态、社会等国际关注重点领域发生冲突或纠纷,最终造成对国际自由贸易的障碍。
三、全球治理中的贸易摩擦特性
国际贸易摩擦是国家及地区间利益冲突与碰撞的独特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贸易措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特殊手段,使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贸易实践中,应以倡导自由贸易为宗旨,避免隐蔽性贸易保护和贸易限制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一)自由性与过度性
多边贸易制度是全球治理框架建立的基础,偏离制度约束的过度性与自由性则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显著特性。随着国际贸易的长久发展,贸易制度呈现出系统内多层次化的趋势:WTO是处理国家间贸易规则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贸易国都是WTO多边体制成员,WTO开创了全球贸易治理的全新时代[7],形成了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为主的正式、多边的国际规则和制度安排;而旨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是对WTO多边贸易制度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涉及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国际层面的制度政策可以扩散影响国内决策,各国家在WTO框架下纷纷建立了国家贸易制度规则,对于贸易救济措施而言,WTO虽已明确了执行要素,但调查操作存在充分自由裁量空间,导致各国家衡量视角相异裁定易出现冲突结果;对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而言,WTO制度仅仅提供了实施方向但缺乏指导细则,致使部分国家积极制定大量具有偏见性的国内贸易法律规则,在具有合法意义的制度支持下,对国家经济、贸易利益造成过度保护,加剧了世界贸易不平衡结果。
(二)交融性与复杂性
依据贸易摩擦内涵,国际贸易摩擦多以微观企业为触发焦点,但逐层延伸会对国家宏观发展造成阻碍和影响。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财政赤字恶化,失业率显著升高,迫于国内利益团体政治压力,不得不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作为解决危机的重要手段,却为未来国家体制层面和战略层面的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贸易摩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力的较量,使得其实施形式错综复杂交融变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联动实施、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措施等轮番出击、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交替并用等逐渐成为贸易摩擦的常态化表现。联合措施大大提高了贸易保护的有效性,保障了案件裁决结果向着有利于进口国国内利益的方向发展。在国际贸易制度保障下,贸易措施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层面逐渐延伸到农林牧渔产业,并迅速扩展至劳动服务贸易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且仍有增加的态势。近年,全球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贸易政策渐渐进入公众视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大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展重点放在新兴能源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WTO规则已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开辟了有限额外空间,这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及《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均有所体现,各国家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同样可以参考使用贸易措施,新型贸易保护形式“碳壁垒”隐约可见。
(三)倾向性与争议性
在国际贸易制度和WTO贸易规则约束下,当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适当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和合法性。随着传统关税、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贸易措施逐渐被取消或受到限制,诸如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非关税类贸易工具影响力日渐扩大。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实施具有倾向性的贸易限制措施,其目的在于否认出口国资源禀赋优势,同出口国展开世界资源争夺,并将资源密集产业生产由国外转移到本国,从而够保障国内产业产能的提升和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此外,发达国家及地区凭借自身占据的比较优势,规避歧视性争议,在科技型产业频繁采取不公平的救济方式和保护措施,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是包括发展中国家需要坚决予以抵制的。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为取得经济快速发展所制定的产业转型政策也较易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制度规则发生冲突,由于调查机关处理方式不同,国家间发生贸易摩擦时争议焦点较多且相互难以协调,如果分歧继续升级将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根据WTO贸易争端统计数据,自1995年至2014年上半年DSU接受的482起案件中,双方同意已解决的案件共计94起,仅占案件提起总数的19.5%,仍在磋商中的案件149起,其他案件则以各种形式待以解决,争端双方所需时间更长、耗费资源更多,对于各自利益皆有影响。
四、全球贸易摩擦协调治理思路
贸易属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范畴,全球贸易治理基本目标在于构建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提供缓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平台,形成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贸易摩擦最直接体现在国家间实施倾向性贸易保护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了强烈冲击,也由此成为全球贸易重点治理的领域。全球治理不仅要促进发展也要兼顾公平,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国际组织机构间的合作成为深化全球贸易治理改革的重要保障,依赖于良好、高效的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制度,才能够有效化解国家间频发的贸易摩擦。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只有立足于全球视野,主动承担起全球贸易治理责任,深化地区合作[8],沿着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的思路,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内外兼治型治理模式(见表1),才能有效维持多边贸易体制平衡,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一)完善贸易摩擦监测预警机制
目前,WTO与独立贸易监督服务机构“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不定期向全球贸易保护措施数据和研究报告,各个国家也纷纷建立了国内产业安全预警系统,以便在早期阶段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事件做出应变预案。建立健全贸易摩擦监测预警机制是化解贸易摩擦的重要环节,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家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数据交流与信息共享,保障传输渠道畅通;在贸易摩擦即将发生以前,应与贸易摩擦直接或间接所涉及国家进行沟通和协调,针对重大分歧积极磋商,努力变对抗为合作谋求共赢;国家应逐步建立全产业体系贸易数据监测,随时观察、及时发现贸易安全隐患,从而预防、减少甚至化解贸易摩擦。
(二)提升贸易摩擦妥善应对效率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具有权威性约束力,能够有效减少肆意而为的大国单边行动,当出口国家面临侵害国家利益的非法行为和不公正的贸易裁决时,可以寻求主动提请WTO争端解决机制,运用正当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贸易摩擦产生本因是国家间的利益损害,为此开展协商和谈判并达成一致共识是涉事双方解决贸易摩擦最直接的渠道,掌握一定谈判策略和方法能为化解贸易摩擦带来良好效果;当贸易摩擦无可避免时,出口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为核心,以行业商会、律师团队、涉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线,迅速开展贸易摩擦多元协同应对工作,维护国家经贸安全。
(三)促进全球贸易可持续性发展
WTO既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也是全球贸易治理的主要平台。在全球治理变革时期,WTO亟需重塑自身结构,平衡各方利益诉求,进一步规范国际贸易规则,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协调各成员共同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下,贸易摩擦双方应善于借助地缘性或经济性区域贸易组织搭建双边会晤平台,保障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协定互有联系、互为补充;同时,出口国遭遇贸易摩擦后也应反躬自省,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出口产品技术质量,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实践经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贸易不平衡状态,从而化解贸易摩擦。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G20集团涵盖面广,代表性更强,是促进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对话的有效机制,能够为有关世界性紧迫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奠定广泛基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借助G20机制逐渐走向全球贸易治理前台,而政治、经济和贸易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与WTO成员国间存在诸多利益重叠,这在客观上赋予了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充当起协调者与建设者的角色,促使我国有责任在国际规则的制订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自身身份认同与国际压力之间实现一种巧妙的平衡,控制好平衡的程度和节奏,以平等互利、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合作及全球贸易治理。
[参考文献]
[1]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 Ngaire W..The G20 Leaders and Global Governance[M].Seoul: Toward the Consolidation of G20 Summits: From Crisis Committee to Global Steering Committee,2010.
[3] 蔡拓.全球治理的反思与展望[J].天津社会科学,2015(1):108-113.
[4] Colin I.B., Johannes F.L..Reform of Global Governance: Priorities for Action[J].Brookings Policy Brief Series,2007,19(10): 163-186.
[5] 薛澜,俞晗之.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全球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2015(1):21-23.
[6] 马跃.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1概述
1.1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分类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中,需要按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使城市的所有人员,都自觉的把各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按照规定分类放置,如可以按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除尘脱硫、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除外)和不同的生活垃圾等不同的类别[2],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就可以使在城市生产生活中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治理上发挥作用。使它们不能成为污染源,而成为城市的资源。
1.2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由于中国的环保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污染问题还是近30年的重要工作,虽然也投入了很大力量,有了一些管理模式,但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发展还不成熟,尤其是中国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在一些高新技术和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发展优势。对于这些都是当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中心任务。例如,在城市污水治理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些城市污水处理中,大多采取的模式是集污水处理工艺为一体,然后再选择利用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这些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就可以使这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设备可以在城市环境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于污水量较大的需要,尤其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地区和小区建筑物,非常实用的利用这种设备,来解决污水的处理问题;还有一些城市有一些分散的人群聚居地,在这些城市的居民聚居区,他们也会产生污水,也需要处理污水。虽然在工业废水处理上,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城市环境的污水处理产品的质量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些成果的来源主要是中国的废水处理工艺得到发展,这使中国的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中,经常使用工艺新型的各种设备,尤其是这些设备在中国已经都能生产。这使中国在建污水处理厂,几乎可以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这对于污水处理具有很大优势[3]。在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方面,在中国的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手段,关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方式,一般都采取卫生填埋法、焚烧法等不同的方式,也有将这些废弃物堆置于郊区,然后在上面覆土,再利用土地进行绿化,这样不仅可以处理废弃物,而且可以增置城市新的景点。但对于这些生活垃圾来讲,中国处理方式仍存在许多不足,在目前,仍然是利用填埋、堆肥与焚烧三种方式来处理固体污染物[4]。
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现状
2.1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就全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而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模式,基本上还没有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城市污染企业需要建设污染防治措施,这种措施是一种可以处理污染物处理设备,它可以来处置企业在生产系统中产生的污染物,也有些单位运行本单位的环境治理设施,这样也可以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也就是企业自己负责城市环境的运营管理;另一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是利用公共性的措施来治理污染的防治措施[5],这是一种需要依靠政府筹资,来建设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用这种方法来统筹解决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关于将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实施进入市场化模式,就是要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实施专业的、具备污染治理运营资质的企业,就需要进行统一的运营管理,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也能够更好的使污染物达标排放,提升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力度,并且有利于培育社会化,时至今日,这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管理模式,已经在中国的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6]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他的一些城市中,这种模式只是在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较多的地区有较好的实施,显然,对中国来讲,要实施这种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模式,还需要做较大的努力。
2.2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认定情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认定有了较大发展,从1999年计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试行)》,到2004年,中国施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这些政策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中,已经建立起一大部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运营机构。目前,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在中国有效期内的持证单位约2100家。几年来,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营在中国,尤其是江苏、上海、山东、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主要表现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稳定性有了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达标排放率;加快了工业污染集中处理(解决了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问题)、城市污水、生活垃圾等集中处理工程领域设施运营的市场化步伐;充分发挥集约化优势,规模化运营,降低了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培育了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运营人员水平。
2.3现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从中国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的发展情况看,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运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7],在这些城市中也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在中国还有许多地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还比较薄弱,亟待快步赶上去,才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2.3.1传统的“两种模式”的问题在中国城市环境的污染治理过程中,长期应用“两种模式”,来实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都会在资金的使用上带来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无论是排污单位建设污染防治措施,还是利用公共性措施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因此,对于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费用是较大的,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政府来讲,压力都是很大的;同时还有在技术上、管理人员急需的困难,目前,在一些城市,环境管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就容易出现他们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很难使他们在工作中,达到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再加上中国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两种模式”,这些问题都使城市的污染防治运行难以与企业运行模式统一起来,这里主要存在着效益问题,对这种设施运行管理的单位或个人来说,如果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不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就会使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有些还可能出现亏损,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就很难见到实效,必须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城市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
2.3.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能力薄弱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能力,以南京的环境污染治理为例,2012年南京在继续推进“雨污分流”、“一河一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按照“一河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市部分黑臭河道开展新技术治理。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集成的治理技术,启动实施内秦淮河北段、十字河等13条黑臭河道的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但要把黑臭河道彻底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因此,南京市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能力中已经得到发展,但在具备运营资质的单位中,还没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实践的证书和经验,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企业在运营类别上只是临时资质证书,显然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能力薄弱问题不容忽视。
2.3.3中国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中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起步较晚,在众多排污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把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交给专业公司运营的企业。例如,2012年南京太湖流域的高淳、漂水两县全年关停污染企业41家,完成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3家。但从全市来看,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亟待提高。
3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市场化,就可以解决“两种模式”弊端,在一些企业中,在观念上还没有认可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意义,这就使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就难以形成城市环境治污的优势,这就不利于城市环境治污与社会管理的发展。
3.1环境污染治理要加强法制建设目前,中国开展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工作,这种工作的开展,可以引导和推进环保服务的市场化,也可以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促进作用,在城市环境治污中,对运营单位实行城市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污染问题,这样就会对排污企业的环保工作产生动力,就会鼓励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市场化发展。因此,在城市环境治污中,就需要加强法律层面的作用,尤其应加强对城市环境治污的立法调研,才能在城市环境的污染中,尽快建立具体和专门的法律制度,才能够利用法制的优势,来严格制定城市环保污染治理与社会的管理,才能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3.2环境污染治理要建立激励政策在现行的政策体系中,扶持和鼓励环保与社会管理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因此,应该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上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的治污能力,就会提高城市环境治污企业的积极性,就会使城市环境污染与社会管理服务尽快实现市场化。就可以使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得到良好的发挥,可以在经济上发挥规范城市环境污染的治污市场,才会使政府和治污行业制定合理的运营服务费用,通过治污企业形成竞争性的定价机制;才能使治污企业在税收上得到优势,就会有利于使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单位获得减免税制度。
3.3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环境污染治理要采取双赢机制,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投入,才能提高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城市环境治污的市场空间得到扩展,才能使城市环境治理采用双赢机制,使其得到健康发展,城市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平衡双方的利益,才能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在优化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空间,既有利于用户,又发展了自己。才会使城市环境治污企业的运营市场,得到认可,才可以实现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与排污企业的双赢局面。
4结语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经济、生态、社会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
一、水土保持主要措施
以河道防洪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为例:
(一)、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得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如情况特殊,需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使用。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二)、施工活动中严格按设计和合同要求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设置截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按设计要求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面杂物,不乱砍、滥伐林木,不破坏草灌木等植被;进行土石方挖填和临时道路施工时,应根据地形、地质采取工程或植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等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三)、雨季填筑路堤随挖、随运、随压实,依次进行;使表面形成适当的横坡,防止积水。
(四)、防止冲刷与淤积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施工场所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受到冲刷。施工中的临时排水系统,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及水文状态的改变。开挖或回填的土质路基边坡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影响排水系统,减少对附近水域的污染。施工中不管出于任何需要,未经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不得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弃方堆放点统筹安排,堆放点远离河道,尽量不要压盖植被,尽可能选择荒地。及时对弃方进行压实,并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可以种植草皮、灌木或树木,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环境。尽可能将弃方整平用作耕地。
(五)、边坡保护施工场地外侧纵横向上设置连通的排水沟,防止边坡遭到冲刷。对于深挖方路段边坡开挖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边坡。深挖方路段开挖须在支挡构筑物完成后进行,施工过程中定期观测支挡构筑物的变化情况。
二、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效益计算,以观测和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为基础,采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经过分析、核实,做到确切可靠,才能纳入计算。
观测资料,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内直接布设试验取得;计算大、中流域的效益时,除有控制性水文站进行观测外,应在流域内选若干条有代表性的小流域布设观测。如引用附近其他流域的观测资料时,其主要影响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应基本一致或有较好的相关性。
调查研究资料,在本流域内进行多点调查,调查点的分布,应能反映流域内各类不同情况。无论观测资料或调查资料,都应进行综合分析,用统计分析与成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肯定其确有代表性,然后使用。观测资料如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某些漏缺,应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插补。
国家重视全面治理,“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1.5万个,各类建设项目共计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1300多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量3.6亿吨。重点治理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万多条,其中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800多条。水土流失治理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3.68亿吨、增加保水量85亿立方米。生态修复广泛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实施生态修复面积22万平方公里,27个省区市、136个地市和近1200个县出台了封山禁牧政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实现了封育保护全覆盖。
(二)、生态效益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要求,鼓励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领域流动。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配套排水沟、蓄水池、塘坝、谷坊和田间道路等小型水保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拦、排、蓄、灌、雨水集蓄相配套,形成了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重点解决工程性缺水。选择优质、高效、生态、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改变家庭自主经营的传统方式,因地制宜实行土地流转、大户治理、能人承包、规模种植等方式,开发生态经济型果木林基地、速生林基地、畜牧养殖基地。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增值,水资源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世界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索取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加强。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持管理机制,水资源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生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水资源价值研究便应运而生。因生态环境改善而引起水质提高的资源增值,已在生态效益中有所考虑。生态经济效益计算内容包括、治理前地块强化恢复植被投资、地块面积和治理后地块强化恢复植被投资。
(三)、社会效益
水土保持的社会效益有以下两方面:
减轻自然灾害,其效益有的在当地,有的在治理区下游。包括:一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沟蚀割切并吞蚀土地,面蚀使土地石化,减轻沟道、河流的洪水泥沙危害。二沙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减轻风蚀与风沙危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其效益主要在治理区当地,包括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基础。使农村剩余劳力有用武之地,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农村社会风尚,提高劳动者素质。
上述两方面效益,有条件的都应进行定量,不能作定量计算的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定性描述。减轻自然灾害的效益计算,保护土地免遭水土流失破坏的年均面积,治理前年均损失的土地,治理后年均损失的土地,由于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包括沟蚀破坏地面和面蚀使土地石化,减轻洪水危害的计算。
参考文献:
[1] 郭秀卿. 山西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及生态效益分析:以吕梁环城高速公路为例[J].山西科技. 2011(02)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以解决县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持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确保我县城市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为中心,开创“城市守护者”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整合各方资源公平公正、务实高效进行城市管理。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优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聚焦全面小康城市品质,科学合理规划,突出时代、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
三是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依法规范、执法为民,坚持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
四是坚持科学管理。明确城市管理执法的领域,具体实施范围,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五是坚持创新发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流程,逐步推行城市管理数字化的原则,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六是坚持社会共治。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政策,加强公众监督,公开办事内容、程序、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坚持开展城镇居民卫生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广大居民整体素质。
七是坚持科技创新。为城市治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加快推动云、网、端等数字基础科技方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结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总体目标
推动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慧化,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有效的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在城市管理方面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通过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到2022年,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目标、布局、体制、方式、政策、能力现代化。顿利通过中央、省委审核验收,获得“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称号。
四、工作任务
创建试点城市工作任务包括“共性、区域特色、特色和负面清单”四个方面,其中,城建中心共涉及共性工作任务中3个板块、8项重点任务、15项分解任务、23项基本要求:
1.治理体制现代化板块:4项重点任务、6项分解任务、16项基本要求。
2.工作布局现代化板块:2项重点任务、3项分解任务、3项基本要求。
3.治理方式现代化板块:2项重点任务、3项分解任务、4项基本要求。
五、实施步骤
创建试点城市历时三年时间(2020年—2022年),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工作有序开展。
(一)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按照《市创建全国首批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县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小组。
(二)是根据《市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县任务分解表》,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能和特点对实施范围明确的工作事项进行全面的梳理,围绕分解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流程。
(三)是按照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实施创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建相应机构或专班,制订工作方案、政策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为全面创建试点城市提供助力。
(四)是严把工作进程,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任务分解阶段制定的落实措施和思路,全面实施创建,针对创建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遇到难以解决问题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反映,报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五)积极配合上级创建试点城市考核办法、工作月调度季通报等制度,根据时间节点形成汇报材料,进行工作汇报;根据上级部门督查检查意见,针对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六)要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政法委验收办法、评分细则等文件要求,对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查漏补缺,就创建试点城市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自我考评、材料归档,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自评得分情况,全面做好迎检准备。
六、保障措施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治理;坡改梯;环境 0.项目概况
天等县坡塔小流域位于天等县宁干乡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7°01′~107°08′,北纬23°08′~23°14′之间,流域面积49.17km2。小流域长度约13km,宽度约3.80km,形状为一扁形树叶状,距县城约18km,小流域属中低山地貌,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与流域内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相吻合,境内最高处为九九岭,最低处为宁干河下游段,海拔高程832m~450m,相对高差382m。
小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20.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最大年降水量2033.7mm,最小年降水量955.2mm,雨季为5~9月份,汛期雨量占全年雨量80%左右。年均日照时数约1518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20mm,无霜期为329天。水土流失的主要型式为水蚀。侵蚀方式以面蚀较为普遍,水土流失面积1545hm2,占流域总面积的31.4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273.24hm2,中度侵蚀面积266.16hm2,强烈侵蚀面积5.60hm2。流域年平均侵蚀量3.63万t,水土流失范围内土壤侵蚀模数为2352t/km2·a。
流域沿宁干河两岸分布,多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流域涵养水能力差,雨季洪水泛滥,枯水期断流,河岸遭冲刷,农田被淹,导致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1.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为改善坡塔小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流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根据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确定如下建设目标:(1)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到项目实施期末,全面完成计划治理任务,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3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3.03%,治理措施符合质量标准,年减少流域土壤侵蚀量2.47万t,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352t/km2·a降为800t/km2·a。(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项目建设,实现小流域综合整治,在工程措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植物措施建设,各项治理措施配置合理,建成有效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防御体系,使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到实施期末,林草覆盖率从现阶段的63.59%提高到77.89%,流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3)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流域内农业生产现阶段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蔗等,品种单一,经济价值不高;经济作物为甘蔗,还有少部分为辣椒、黄豆。近年来由于市场萎缩,项目区农村经济逐年下滑。为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天等县县委和政府把开发型生态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以绿色产物为经济支柱,搞好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木林产业。到实施期末,流域内农村各业产值可增加292.33万元,人均耕地1.29亩,耕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土地占总面积的比例由治理前的20.41%、16.50%、25.46%、6.47%调整为19.73%、27.72%、20.96%、0.44%,平均粮食单产达到300kg人/年,农业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09亩,农村人均增加特色产业开发用地0.68亩,农业人均年产值提高到3834元。
从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出发,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治理、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水土资源的原则,本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5.45km2,设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83km2,工程建设规模是坡改梯面积44.50hm2;种植经济林3.79hm2;营造水保林336.88hm2;封育治理措施897.65hm2。
2.生态治理措施
根据坡塔小流域的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状况,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的角度出发,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能充分发挥治理措施的最佳效果为目的进行小流域的生态治理。生态治理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
2.1工程措施
主要包括:坡改梯、坡面水系工程、田间道路、排洪排涝工程、沟道工程等。
(1)坡改梯:根据小斑调查与勾绘以及小流域基本农田发展指标,结合流域土地利用调整布局,确定坡改梯实施面积为44.50hm2,布设在伏漫水库大坝下游永乐村内。本次选择坡改梯的地块坡度较缓(一般在5°~15°),土质较好,距村庄近,水源及交通条件方便,且具有一定规模和集中连片的优势,有利于机械化和水利化的实施,梯田田块沿等高线带状布设,并根据地形、降雨和水源条件在坡面横向、纵向设计配套水系、道路工程。
(2)坡面水系工程:为了防止坡改梯上部坡地的雨水流入梯田内,在梯田上部坡地设置截水沟拦截坡面径流,并通过排水沟引走,以排除地表水。排水沟设在田块两端及田间道路的外侧。截水沟设计总长2.13km,排水沟总长2.00km。蓄水池布置在截水沟汇流最低处,为开敞式圆形蓄水池,每个池子容积为60m3,共3座,以满足旱期的供水要求。沉沙池布置在截水沟汇流进蓄水池之前位置,为矩形沉沙池,单个容量4.50m3,共6座。
(3)田间道路工程:为了便于农作、运输、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及维修,在梯田田块间修建田间道路,主要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度为2m,因坡就势布设,道路纵向坡比控制在3~15%。田间道路设计总长1.94km。
(4)排洪排涝工程:宁干乡乡部所在宁干街由于排洪、排涝设施年久失修,淤积堵塞严重,导致排水不畅,为有效防止由山坡上汇集的地表径流对农田、引水渠道和村庄房屋的冲刷,对原有排洪、排涝设施实施整治措施。新建各种排洪沟渠总长670m,维修原有排灌渠240m。
(5)沟道整治工程:流域内宁干村有条泥石流冲沟,每当雨季时暴雨洪水挟带泥沙从沟头冲刷而下,在冲沟出口形成扇形冲积严重,原先建在冲沟出口的土谷坊已被雨洪水冲刷出一大缺口,失去了原有防护功能。通过对冲沟情况的调查,沟头防护措施采取在沟头坡面外延5m处设置总长50m排水型截水沟,根据地形选择在沟底比降较大的沟段布设谷坊两座,采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建造。
2.2植物措施
包括种植水土保持林、经济林等。
(1)水土保持林:除保留现有林地外,主要针对流域内水土流失中、强度以上适宜营造林地的荒山荒坡、荒草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等地块,因地制宜种植水土保持树种。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林草覆盖度。根据实地调查,本次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适宜西南地区生长且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木树种,乔木树种任豆树及灌木树种山毛豆。本次实施造水保林面积约336.88hm2,主要分布在受地表径流冲刷严重的沟头和伏漫水库库区周边等地区。
(2)经济林:本次流域治理选择交通方便、避风向阳、土质较好、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头进行造林,营造经济林总面积3.79hm2。选择生态特性与小流域立地条件相适应、并有良好经济价值的树种,本次流域治理选择的经济林树种为黄花梨。
2.3封育治理措施
对流域区内高山远山的水源涵养林、生态公益林,非耕地的轻、中度水土流失区及所有山坡顶部全面实行封山育林,依靠自然修复能力辅以人工促进措施,以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地表植被覆盖度。本次实施封禁面积为897.65hm2,主要分布在永乐村和宁干村。要求采取全封闭的管理方法,连续3年。包括管护、设置封育治理宣传牌、补植和隔离防护措施等。
(1)管护:派专人对封进行管护。
(2)设置封育标志:在封内建立工程碑,在通往封禁林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口设置封育治理宣传牌。
(3)补植封育:本次治理设计选择小流域内郁闭度较低的疏幼林地块进行补植措施,疏幼林地面植被稀少,采取补植措施,主要造林树种为任豆树,本次治理补植面积170.50hm2。
(4)隔离防护措施:在村民、牲畜活动频繁的封禁林区处布设一定的隔离防护措施,采用预制混凝土柱+铁丝网的措施。
3.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三类。三者间的关系是:在保水、保土的基础上,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1生态效益
(1)蓄水保土效益:根据典型观测数据结合效益分析结果,确定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坡改梯等各种措施的拦蓄水量分别按每年400m3/hm2、250m3/hm2、450m3/hm2,保土量分别按60t/hm2、30/hm2、45t/hm2。经计算各项措施每年内将生产保水效益14.79万m3,保土2.47万t。
(2)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减少沟道泥沙淤积,防治洪水冲刷农田,减轻沿途村庄、农田的洪涝灾害。
2)产生水土流失的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危害减轻。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的合理布设,形成了立体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蓄水、保土能力增强,防止土地继续遭受破坏,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沟道治理工程的合理布设,有效控制耕地水土流失,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通过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实施生产恢复措施,增加了林草植被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生态环境日渐恢复,人类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将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改善。
3.2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带来的社会效益主要有:
(1)通过项目的实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
(2)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恢复部分损毁农田,并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项目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实施该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3)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项目的实施可提高流域内群众的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流域内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3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