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税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陷入了融资难、贷款难的困境,融资难已成为限制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企业税费负担加重
在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税负成本相对较高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税负负担加重,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使得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税种繁多,除营业税、所得税、增值税外,还需要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土地税、印花税、公会经费、残疾人就业基金等,加上各种收费,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已经超过30%,不少企业接近50%,导致企业自生发展能力不足。
(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外部融资主要来自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政府的扶持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低,融资缺口大。以黑龙江省为例,每年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量约900亿元左右,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能满足200多亿元。融资构成100%都是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没办法企业只能短贷长用、流贷固用、恶性循环。
(三)融资相对成本高
与大型企业的贷款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融资额度小,银行单笔业务成本高,且贷款风险高,无法享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高得多的利息。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产生更高的评估、运营等成本,部分企业还需支付非正常性支出,伴随着信贷政策的收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是迅速攀升。
(四)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目前,中小企业可抵押物少,抵押物的折扣率高,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具体运作、管理方式存在缺陷,抵押担保登记、评估手续繁杂、环节多、收费高昂。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偏严,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各种抵押评估管理不规范,收费既不统一又不合理。
二、现行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约束
(一)财政扶持机制运作不畅
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投入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扶持中小企业资金的种类很多,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都有资金的政策和权限,这使得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分散,甚至存在同一个项目多次补贴的情况,降低了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扶持机制不畅造成中小企业在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上存在一些滞后性。一方面申报手续繁杂,企业需要在不同的部门提交各类材料,从申报到拿到补贴款,中间需要近一年半的时间;一方面通知不及时,由于省级机关的材料一个月一签,因此,通知到达市县(区)级机关的时间较长,留给企业申报的时间通常只有两三天。
(二)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够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无法适应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要求。同时,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利于中小企业经营者掌握、实际操作和执行,政策实施效率低。政府通常鼓励企业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来维持生产操作和发展,较少鼓励企业利用留存利润进行再投资,比如贷款利息可作为财务费用抵扣应税收入和近期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仍无法触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中小企业还是需要进行民间借贷,从而容易引起债务偏向问题,即因过度借债导致资产负债比率增长。
(三)政府采购倾斜力度小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起步较晚,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相关制度规定精细化不够。尽管我国指定了政府采购信息媒体,地方政府也确定了一些地方政府采购信息的媒体,这为我国政府采购信息的及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有关采购信息不够便利和规范的问题仍旧存在,如信息便利性还不够;信息不够及时,信息较为分散;非公开招标采购信息或者小额采购信息范围较小、渠道不够规范,导致采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中企业错过有竞争优势的采购项目。
(四)税收政策激励性不足
税收政策的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从针对企业研发设备折旧的税收规定来看,在国外很多国家规定研发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而根据我国税法,对价值30万元以上的研发设备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且设备的评价折旧年限为16年。由此可见我国针对研发的税收减免力度仍显不足。二是从税收措施激励企业研发能力的方式上看,主要是税前扣除,激励措施略显单一,难以发挥其鼓励研发的导向作用。目前对企业研发采取的是150%税前抵扣政策,而未对其超过平均年度发生额的研发费用做任何税收优惠规定。三是针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人才不足的问题,缺乏相应税收政策的支持。
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财税政策
(一)加大财政扶持投入力度
首先,逐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强化财政投入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优先地位,使财政支持的形式多元化,变单一直接的资金支持方式为直接资助、财政担保、贷款贴息等形式并存。其次,增强财政拨款资助的针对性,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对创新活动的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范围。建立重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开发费补助金制度,保证中小企业享有与大企业平等申请的地位。再次,建立各行业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投入,吸引民间资金和风险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二)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可成立多种形式的信贷担保机构,开辟多种渠道筹集担保基金;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银行共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切实改进中介机构的服务,简化手续,降低标准;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有效财产的抵押范围。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改变目前银担协议中担保公司全额承担责任的现状,减低担保公司的风险。明确担保和再担保业务范围,按各自不同考核指标予以适当补贴。应进一步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办法,将商业性担保机构列入补偿范围,实行公平待遇。
(三)发挥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
逐步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关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制度。及时准确的采购信息,限制设置准入资格歧视的行为;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下达有关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暂行办法,清理歧视性的不合理限制,在政府采购中明确中小企业中标份额比例标准,并严格按规定比例执行,保证中小企业优先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开辟政府采购项目中标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绿色通道,酌情减免中小企业招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减轻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负担。
(四)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
首先,增值税方面,建议中小企业起征点提高至6万,中型企业的增值税率从17%下降为13%,减半征收小型企业的应纳增值税率,免征微型企业的增值税。其次,所得税方面,就业人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微利的中型企业的应纳税所得按15%征收。将界定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调整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可使一部分小型微利企的所得税率由25%降至20%。小型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由6万提高至10万,降低年应纳税所得额以下小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永久性地免征微型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再次,完善税收抵扣。目前,企业贷款利息的税前抵扣仅限于基准利率产生的利息。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此规定与现实脱节。因此,建议当按其不超过2-3倍银行基准利率的实际贷款利率给予全额抵扣。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财政税收;问题;改革策略
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一定要加强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去除财政税收工作中一些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只有对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不断加大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力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认识财政与税收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日益得到提升,市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某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财政税收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要总结财政税收工作中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质量。
二、目前我国财政税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财政税收监督。我国现在的财政监督制度建设不是非常完善,某些企业和个人会利用监督体系中的漏洞而偷税漏税,有一些非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税收福利会伪造或者代开增值发票,这样就能够使企业获得国家发放的增值税收福利,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减少了企业本身应该缴纳的税款。另外,我国还存在着数目较大的税收差额,产生税收差额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我国的财政监督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些企业还会通过对经营指标进行造假,谎报或瞒报财务核算款项,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于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而言,财务报表的数量一般在两套或两套以上,以便在交税时可以为企业降低缴纳税款的金额,从而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这种现象会导致国家的税收收入减少,长期来看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缺乏完善的预算体制。我国的财政预算机制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需改进的部分。对于中长期的财政预算以及周期预算相对比较忽视。另一方面,财政预算设计的范围不够广泛,因此容易出现资金挪用等现象,这会对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还需要强调的是针对财政预算环节,有关部门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监督机制,财政预算的审核和审批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3.地方财政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各地区的财政实力有明显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财力和职能的发挥并不对等,例如: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制度和专门的财政机构。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不能做到横向均等,转移支付资金在管理和支配上存在很多不足。因此也会对税收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4.现有财税制度的缺陷。我国当今的财政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因素,例如:税收种类不全不利于税收在社会调节方面的功能发挥。政府还没有将非税部分的收入还没有进入到财政体系中。 对于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税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这样不利于树立企业的环保意识。某些地方政府对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征收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这对于技术的创新和社会的稳定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各级政府的财力分配不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分税制的改革力度也不够充分,这些现象都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深化财政税收工作的改革策略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为了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公共服务的平衡,当今我国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对转移交付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首先,一定要保证转移支付资金来源的安全性,强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力度,同时,应该加大省级单位对市级单位的转移支付力度。其次,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不断改进转移支付的分配。再次,强化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相关管理,促进转移支付资金的合理利用。最后,完善主题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建设。
2.健全财政预算体制。第一,要适度加大国家的财政预算覆盖面,建设复式财政预算体系,丰富财政预算体系的内容。在这个体系当中应该包括资本性预算、经常性预算、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等内容,这样就使财政预算覆盖其能够覆盖的所有范围。第二,强化国家财政中的长期预算工作,进一步完善中长期财政发展的相关政策。最后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财政预算管理机制,使财政预算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3.建立完善的支付方式。首先,要适当地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进行合理的比例搭配;其次,对转移支付分配方法进行改革,建立合理、科学、公开的财政资金分配制度;再次,通过考虑各地区人口数量、人均的占地面积、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均的收入状况等来确定财政的科学预算方法;最后,建立健全科学的支付体系,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
4.加强会计制度的改革。在我国现有的税收会计中,是以申报的应征数做为和核算的起点,但是有一些数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存在着一些失真现象,所以弱化了会计资料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税收会计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计算机处理会计问题的应用水平,使得税收会计能够更好地反映税收收入和税源,加强会计在财税工作当中的作用。 只有充分重视会计制度在经济发展和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数额的准确性,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制定经济发展方针,完善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
四、总结
财政税收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政策,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更加有利于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财政与税收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当前的税制改革,不断完善征税制度和财政政策 ,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有更为强大的物质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登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会计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能够产生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会给企业的会计事务以及涉税处理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其带来的影响程度,可以利用追溯调整法来适当地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文章研究了追溯调整法在企业涉税问题及财务报表中的应用,旨在降低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追溯调整法;企业管理;涉税问题;财务报表;财务管理
1概述
会计政策变更指的是企业用新的会计准则取代旧的准则来处理企业相关的会计项目。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有追溯调整法及未来适用法,企业为了使得会计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使得会计更加的合理可靠,应采用追溯调整法来处理自身的会计政策。企业在运用追溯调整法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进行计算时,需要对会计政策条件下的所得税的调整额及差异额。同时为了研究会计政策的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用的是追溯调整法来对财务报表期间各期项目中的净损益值及其他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另外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将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早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有关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比较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累积影响数。
2追溯调整法简介
会计指的是企业在会计方面采用的计量原则以及会计处理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应用的会计政策相对稳定,在会计期间不得随意变更,若随意变更会对会计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企业管理者的相关决策,当然,企业的会计政策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够变更的,新的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条件为:(1)在新的会计政策中具有比以前更加可靠详细的准则;(2)国家相关的法律或会计政策等要求作相关的调整,当会计政策变更时,企业可采用追溯调整法,在新旧会计准则之间进行调节,以便能够使得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的会计计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该调整方法是指,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将企业的相关交易或事项选用会计政策变更后的准则,适当调整相关的项目,其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累积影响数指的是依据变更后的会计计算规则计算变更前各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追溯,同时适当调整会计政策的相关报表项目及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具体规定追溯调整的事项,对于没有规定的事项,应该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于追溯调整法适用的项目,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追溯调整法的适用范围有:
2.1采用公允价值的负债以及资产项目(1)公允价值模式,即投资性房地产;(2)可以出售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及金融资产中,即金融负债以及金融资产;(4)衍生金融工具;(5)在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中的投资。
2.2预计负债项目(1)资产弃置义务;(2)辞退福利义务;(3)重组义务。
2.3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1)企业合并部分项目;(2)长期股权投资。
2.4其他适用范围(1)股利支付;(2)所得税需要按照新准则调整负债账面价值以及资产,并比较同其计量基础。
3追溯调整法在所得税调整中的应用
追溯调整法的应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计算出由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累积影响数,在计算影响数时,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步骤:(1)应该在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追溯计算以前各期,计算出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2)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出期间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包括未分配利润以及盈余公积等,其中将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该补分的股利或利润排除在外。对于累积影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得出:(1)计算出受到新会计政策影响的前期事项或交易;(2)将新旧两种会计政策下的金额差异计算出来;(3)计算出所得税的差异金额,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是,若出现暂时性的差异,则应该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时,会涉及到调整前期的所得税费用;(4)将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计算出来;(5)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计算出来。第二,将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编制出来,利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在追溯调整法下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同时利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出资产负债表在以后所需要调整的涉及到损益调整的事项及本期发现前期存在重大差错的事项。第三,将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及与之对应的金额调整出来。第四,进行相关的附注说明。
实际中,“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是贷方还是借方,采用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会计政策与税收法在变更前是一致的,而变更后就会产生不同;因为其在会计政策变更前与税收法一致,则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科目的余额为零,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后与税收法不一致,则会有暂时性的差异存在,若出现此种情况,则应该要进一步的判断其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还要判断是将其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的会计目录为: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第二,变更前与税法不一致,变更后一致;因为在会计政策变更之前与税法不一致,则会出现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有账面余额,当会计政策变更后与税法一致,则无暂时性的差异,也就是说调整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没有账面余额,则相应的账务处理为冲销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账面余额的账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三,会计政策变更前和变更后与税收法均不一致;因为会计政策变更前与变更后均不一致,则会出现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账面有余额,即形成暂时性差异;当变更后,其与税收法仍然不一致,则仍然会出现暂时性差异。然而一般情况下,变更前后的会计政策所形成的暂时性的差异均有所不同,变更后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小或增加,同时可能会出现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资产的性质发生变化,则会计政策变更前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账面金额的差额与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形成的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就是会计政策变更导致的所得税金额。在对具体财务进行处理时,往往会存在如下四种情况:(1)增加递延所得税账面金额,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调减递延所得税账面金额,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调减递延所得税账面余额,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递延所得税负债;(4)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账面余额,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第四,编制调整分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对期初留存收益进行调整,应依据会计政策表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且不计入当期损益,所以采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替代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到损益类的科目,一般不能够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对于年前应交所得税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的影响,即不调整企业的应交所得税,当会计人员在利用追溯调整法时,出现暂时性差异,那么,会计人员应调整前期的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
4追溯调整法在财务报表调整中的应用
4.1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企业会计人员采用追溯调整法来调整财务报表,应在变更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中包含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为了比较在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影响,应该调整期间的净损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同时会计人员应研究对比在会计政策变更前后产生的累积影响数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财务报表中的有关项目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有关项目作适当的调整。实际中,所要调整的项目有:利润表中的相关项目的上年数、年初数、资产负债表等项目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中,年初数、上年数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避免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产生影响,同时,会计人员应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计入到变更期期初留存收益中。表1为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方法。
4.2财务报表的披露企业利用追溯调整法来披露自身的财务报表时,既要能够披露财务报表本身必须包含的信息,又要能够包含其他相关信息,这些其他的披露信息在财务报表中以附录的形式存在,这些信息包括:(1)在各个列报前期和当期的财务报表中受到影响的调整金额和项目名称,还包括由追溯调整法计算出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各列报前期和当期财务报表中需要进行调整的受到影响的金额和净损益,另外还有其他需要调整的金额和项目名称;(2)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性质以及原因;(3)对于无法采用追溯调整的项目,应该说明原因以及项目的具体应用情况和会计政策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
5结语
会计政策的变更会影响到企业会计本身的处理及所得税的处理,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应该审时度势,依据外部会计环境变化的情况,采用适当的调整方法来对企业的会计计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一些调整方法中,追溯调整法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方法,会计人员采用追溯调整法对供电企业中的会计相关项目进行调整,使得会计政策变更能够给供电企业带来有利的影响,最终使得企业在变化的会计环境中维护自身正当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史新浩.追溯调整法在财务报表调整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0,(8).
[2]赵旭,郑亚明.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谈追溯调整法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7,(7).
关键词: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也属于法治经济,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税收具有无偿性,这一点决定了企业的税款支付是企业资金的净流出,不能给企业带来其他的利益,因此为了得到企业的最大利益化,减少税负,企业需要找到一定方法来少缴税、免缴税或延缓缴税,在这种市场意识中,税收筹划应运而生。
一、税收筹划的涵义
税收筹划[1]的前提是必须在不违反现行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法下,纳税人经过对税法的相关比较,选择出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的综合方案,因此税收筹划涉及的范围较广,有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易等方面,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组成部分,税收筹划从某种层次上说是属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它的目标。
二、目前我国企业税收筹划中的问题
税收筹划要求的是企业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为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增加收入利润,进行合理的理财计划,属于一种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但是虽然税收筹划这个概念已经被广大企业所认识,但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企业对税收筹划涵义的认识存在误区[2]。由于税收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缴纳的税款,因此许多人以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或避税,但这种理解和实际上的税收筹划有着质上的区别,其概念是不同的。偷税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一旦被相关部门发现就会受到处罚,避税则是利用税法的缺陷与漏洞钻税法的空子,而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或避税,既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钻税法的空子,它是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税负计划,具有其合理性。
(二)税收筹划忽略了筹划成本及整体效益。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主要目的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在进行税收筹划要考虑到其成本和利益是否合理。税收筹划成本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方案的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3]。其中显性成本是纳税人在制定税务筹划方案时生成的费用,例如咨询费、筹建费、培训费等。隐性成本是由于采用这项方案使纳税人要放弃的一些潜在利益。隐性成本实质上是一种机会成本,在税收筹划实务中一般容易被忽视。
(三)对税收筹划风险认识不足。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的税收筹划活动看,纳税人普遍认为进行税收筹划时,只要减轻纳税负担即可,对税收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很少考虑到。但是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的一种经济活动,本身也有风险。比如纳税人对某个税种制定好了一种纳税筹划方案,不过是否能够实行,这也要看税收机关对其进行职业判断后的裁定。因为有时即使该税收筹划行为合理,如果税收机关的税收执法有偏差,这也会使企业的税收筹划失败。
(四)税收法律不健全及征管水平较低。在税收筹划开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里,征管的方法比较科学、手段也较先进、处罚力度较重。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不健全而且征管水平较低,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税收筹划的发展。同时由于税收人员中部分人员的素质不高,查账能力不强,不能识别税收筹划与偷逃税、避税行为的区别,同时还有执法力度上不严,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税收筹划发展。
三、解决税收筹划问题的对策
税收筹划是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一种复杂决策过程,是依据国家法律选择最优纳税方案的过程。它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投资、筹资、经营、分配等各项理财活动,还与政府、税收机关以及相关组织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涵义。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和税收政策,使其二者导向一致。并学会正确区别税收筹划与避税。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章的要求下,不违法其规定,自己或通过某些税收专家的帮助,制定出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业务的涉税事项税务进行设计和运筹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润化过程。这种活动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的经济活动。在理解税务筹划进行活动时,要将其与“避税”区别开来,进行实际操作时,要先了解法律,随时关注国家关于税法的政策变化,准确理解筹划税收内涵,使税收筹划方案不违背税收的政策规定,享受税法的优惠。
(二)税收筹划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4]。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使整体收益最大化,因此,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如果税收筹划所产生的收益不能大于税收筹划成本,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税收筹划就没有必要进行。
(三)合理规避税收筹划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与国家制定政策的变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活动有关。为避免税收筹划的风险,首先,企业要充分掌握与本企业纳税筹划相关的各种信息,如企业的业务信息、政府政策的变动、税收法律的调整还有其他影响企业纳税筹划的因素。企业充分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才能够对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把各项影响税负的风险降至最低,规避了税收筹划风险。其次,由于税收筹划的进行不是在一个标准下,它具有地方特色,因此进行纳税时,税收筹划人员对这个确定的界限很难准确的掌握,在这点上,地方税收执法部门则有着较大的自由决裁权,这种情况就要求税收筹划者一方面要准确理解税收政策,运用会计技术,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当地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使税收筹划能得到当地税收机关认可,进而规避风险。
(四)税收筹划必须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税收筹划执行时一定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5],其具体的表现是:首先,企业必须是在税法规定的可行范围内开展税收筹划,不能违反相关规定,发生逃税行为,要依法对各项纳税方案进行选择,合理制定税务方案;其次,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还要关注国家制定的相关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最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要随时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政策变动,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纳税方案,这样才能得到税收主管部门的认可,否则容易发生税收筹划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倩.浅谈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J].人口与经济,2011(S1).
[2]王兆高.税收筹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
[3]陈燕霞.有关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5).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 问题 探讨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在不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对企业自身的经营或投资活动进行适当的安排,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延缓或减轻企业的税负,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税收筹划作为实现企业现代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税收筹划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税收筹划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求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税收负担。而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进行科学合理地税收筹划,是实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地开展税收筹划,可以避免企业掉入税法陷阱之中,对于一些可交可不交的税款或者重复性征税的现象,企业应该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实现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从税收筹划定义和实施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税收筹划活动本身可以说就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活动,它是对企业会计活动中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资金、成本、利润等的最优效果,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否有效地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对企业的财务利益会直接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生存与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就必须适时、高效、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活动。因为有效的税收筹划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下的税收筹划措施
鉴于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的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作为一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时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成立专门的税收筹划组织机构,强化石化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流程中的税收筹划工作
目前税收成本已经成为石化企业的第二大成本支出,加之近年来税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燃油税的开征后,石化企业的税负大大加重了。因此,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长效机制。石化企业应该组织成立专门的税收筹划组织机构,深入了解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法规,及时做好税收筹划工作,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地决策依据。
(二)与税务机关保持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新的税收政策和信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否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和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大庆石化企业是一个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并保持紧密联系,这不仅可以使自身能够更快更准更多地了解税法的最新动态,而且可以确保在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扩大经营范围、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进行的税收筹划行为合法,最终获得更好的企业效益。
(三)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氛围,树立全面筹划意识
众所周知,税收筹划不是局限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而是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因此,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需要从上而下树立一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全面筹划新理念,提高所有员工的税收筹划意识。为此,作为石化企业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工作,加强对本企业财务人员及其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税收知识专题培训,譬如可以定期组织税收优惠政策专题、所得税政策专题、个人所得税专题等等,让企业的职工都能够更多地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并根据各自业务类型进行税务筹划,树立全面的税收筹划意识,从而为企业开展税收筹划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法
税收筹划的方法很多,目前普遍为企业所采用的税收筹划基本方法有:合理地充分利用国家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税收筹划最优方案;利用税法及文件相关条款;进行税负转嫁;纳税期递延等。作为一个大型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大庆石化公司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具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在选择单一或者多个方法搭配的纳税筹划方法时,应该小心和慎重。由于各种税收筹划方法具有其特点和一定的适应性,石化企业不能只为了减低税负、不考虑企业的自身状况。
三、结语
总之,税收筹划作为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财务利益不容忽视。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应该更好地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于石化企业而言,税收筹划的开展应该在遵循税收筹划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和财务政策,并结合自身生产实际,选择合适的筹划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反馈信息不断调整,以使筹划方案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焕玲.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06)
[2]李洪玉,雷红丽.石油企业税收筹划可行性研究与应用[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01)
关键词:煤电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
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系下,税收筹划主要指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为最终目的,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优惠政策。该政策得到了企业相关财务部分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并且它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始终贯穿于企业财务的所有领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筹资决策、生产经营决策等因素都会受到税收的影响。而煤电企业大都因存在着纳税制度不合理、纳税负担较重等严重问题使得煤电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因此,不能忽视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应该逐渐完善税收筹划制度,解决煤电企业的难题。
一、税收筹划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之前,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当安排,利用税收优惠的原则,在企业能够正常经营下,控制和减轻企业财务的税负,以此获得节税的利益。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在降低企业财务税负之前,税收筹划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需要遵循合法性原则。税收筹划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即不能触犯国家的法律。这是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的首要原则,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则。其次,需要遵循总体目标、综合性的原则。税收筹划需要将企业财务的环境、发展目标等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即从整体方面考虑税负,以优化企业资源,获得最大效益。最后,需要遵循成本效益以及事先筹划的原则。企业之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为自身的发展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从整体降低税收为出发点,将其和企业成本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超过税收筹划的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要对企业的投资等事先筹划,以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煤电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之间的关系。前面提到税收筹划是煤电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能够正常发展的前提。在煤电企业管理中,资金、成本、利润是三个能够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税收筹划,顾名思义就是在资金这一因素中进行的。税收筹划的顺利进行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着巨大的联系。税收筹划应该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即它可以从煤电企业建设的整个阶段、整个过程进行,以此增强煤电企业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所有的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煤电企业也不例外。煤电企业赢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复对财务进行核算,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另一种就是通过税收筹划以减轻煤电企业的税负。需要注意的是在后一种赢利的方式中不能人为的减少税金或者偷税漏税,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进行,否则不仅会对煤电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还会降低企业的效益。并且该种赢利方式能够加强对煤电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的发展。
(三)煤电企业财务管理对税收筹划可行性的分析。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开始变得完善起来。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也开始慢慢意识到税收筹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对税收筹划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不能偷税漏税,不能触犯国家法律。这也是煤电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合法的税收制度为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条件以及有利的保障。
二、税收筹划在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一)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技术方法。税收筹划在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现阶段税收筹划已经成为煤电企业降低税负的最主要的方法。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减税、免税、延期纳税以及扣税等几种技术来进行的。下面简单介绍这几种税收筹划技术。
减税是指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减少纳税额。该技术具有范围小、方便快捷的优点。它不用经过各种繁复的计算就可以知道节减掉的税额,因此说减税技术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者纳税人都适合使用减税技术来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该技术只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群或企业,所以说减税技术的范围比较小。
免税是指在不触犯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对纳税人或者纳税企业免税的一种税收筹划技术。对于较大型企业如果可以成为免税的对象,那么企业的所能达到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大的,但是和减税技术类似,免税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是比较小的,也是只针对一些特定的企业或者纳税人;其次,免税技术是高风险的一项税收筹划技术。所以企业在享受免税的高等待遇下,也在承受着不可预估的风险。
延期纳税也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使纳税人或者纳税企业延期交税的一种税收筹划技术。所谓延期纳税和减税、免税技术不同,不能减交税额也不能免交税额,只是对本阶段应该缴纳的税可以拖延,夸大一点的说是一种无利息的贷款,这样可以增加纳税人或者纳税企业的资金周转。这种税收筹划技术也比较适用于企业管理中,可以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技术没有其它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小的特点,也不必承担风险,因为它主要用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原理,所以是比较合理的一种税收筹划技术。
扣税是在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直接将需要交的税额扣除的一种税收筹划技术。扣税技术复杂繁琐,但是该技术与减税、免税技术不同,它的应用范围较大,没有多少限制范围;也没有风险。
(二)税收筹划在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煤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对负责税收筹划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该财务人员需要熟知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能知法犯法;其次,负责税收筹划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对煤电企业的整个运行流程等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且有较强的预算、核算能力,不能粗心大意;最后,他们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性格要活泼开朗,不能见人就脸红、见人就语塞,做事要稳重,顾全大局。
煤电企业中的研发费用可以利用税收筹划中。研发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在对研究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在未进入市场前,税额对研发费用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扣除,研发费用可以减少企业的所得税。因此,煤电企业应该鼓励创新,鼓励对新技术的研发,这样就可以享受研发费用中的优惠政策,进而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煤电企业的投资方向中也可以使用税收筹划机制,为了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国家一般会使用税收的政策来鼓励企业的投资,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某些正在进行发展的区域,如经济开发区、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等也可以使用税收筹划政策。
总结:煤电企业财务管理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高煤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生产成本。税收筹划作为煤电企业管理中作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税收筹划得到了煤电企业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与认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该积极研究出新的、和企业相关的税收技术,在符合相关规定的税收筹划技术中,提升煤电企业的效益,使煤电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重视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对城市供水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转变经营思路、加强人员培训、重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in
Urban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Abstract: Improv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has a great importance for controlling cost of urban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Through analysis of problem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in urban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practical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o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and establishing coordination agencies, etc..
Key words: water supply enterprises; capital construc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一、城市供水企业作为政府主导的公用事业之一,对于稳定国民经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长期在政府指导下进行进行规模化经营,为社会提供单一产品,其产品价格接受政府管制。与此相适应,理论界与实务界都一致认为,公用事业应在政府保护下实现垄断或相对垄断经营,并通过计划的价格模式,维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而有效保障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束缚,往往导致牺牲企业局部利益维持水商品价格的稳定,忽视了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使得供水企业水价不足以补偿供水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活力,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重视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更好促进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管理的思维
城市供水企业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与运营,并且长期处于垄断或相对垄断的市场环境中,因此企业的经营出发点及成本导向,不同于其他行业一般企业的市场思维,受到诸多不同价值标准的影响,难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城市供水企业面临着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但由于长期以来在思想和行为上受到旧有经营管理体制的约束,财务人员的观念仍比较滞后, 企业内部普遍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时间价值理念、风险价值理念、边际成本理念和机会成本理念等科学管理理念,成本控制观念薄弱,内控机制虚设,生产效率低下,这些极大影响了整个企业的财务效率与经营效果。
(二)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继续教育、培训
目前,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其专业水平与观念往往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距较大,对于现金流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成本观念、财务风险观念等都把握不准,无法对于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很难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同时,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对财务工作新法规、新制度的宣传和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中的迫切要求。财务人员对新的法规、制度理解掌握不透,不能在本职工作中很好的贯彻相关法规、制度,往往会导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三)成本管理和内控水平不足,缺乏管理经验
城市供水企业的成本核算目前仍主要局限在传统的成本模式,过多地关注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主要控制手段,忽视对开发费用(如新水源勘探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间接费用的控制。同时,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很多供水企业往往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或者虽有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流于形式,导致关键控制点失控。从而使得一方面是损失、浪费现象大面积存在,另一方面却是城市供水企业效益普遍不景气。
三、加强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转换经营思路,树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加强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着手。在宏观层面,必须加强公司层面的财务控制。企业最高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到现金流、净利润、净资产的持续增长对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成本观念、现金流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微观层面,财务人员必须注重细节,如企业的净利润率、费用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加以纠正。
(二)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财务人员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明确负责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机构和人员,结合城市供水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对不同层次的财务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内部培训。首先,针对国家新颁布的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及税法等,及时组织所有财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使他们都能熟练掌握新的财务、税收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其次,通过外聘专业教师,进行有重点、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内部业务交流和技能比赛,使他们能够对自己专业水平进行自我评定并找出差距,不断提高。再次,对财务主管人员,除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还要进行管理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协调能力。
(三)加强成本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科学管理,节约成本与资金。首先,针对传统的生产领域成本如工资、制造费用等,要结合城市供水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成本的形成过程中的诸多可控环节,进行分解和细化分析,充分挖潜。其次,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坚持就近采购、货比三家的原则,多方寻找质优价廉的长期稳定货源,择优购料,同时不盲目采购,减少材料成本的资金占用。再次,根据最佳库存与日常运营规律,建立最佳库存量与合理的维修费用、销售费用计划。又次,根据水费征收周期,合理安排设置收费网点,节约营业费用。最后,通过对企业常规性检修计划的科学分析,合理预计维修费用,节约资金占用。
要以事前控制为起点,事后控制为辅助,从制度上杜绝违法行为和低效率的重复性工作。首先,合理设置机构和工作岗位,重视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明确岗位职责,并且切实有效地将工作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其次,合理设置工作流程。如授权、批准、执行、记录等是在重大采购招投标等业务中的必经程序。
参考文献:
[1]王爱群.浅谈自来水公司财务管理措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7年29期.
现将财税政字(1996)154号关于对港商投资企业征用耕地开发房地产征收耕地占用税问题的批复转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财政部文件关于对港商投资企业征用耕地开发房地产征收耕地占用税问题的批复(财税政字〔1996〕154号)
深圳市财政局:
你局深财农(1996)31号《关于港商独资企业征用耕地开发房地产征收耕地占用税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89)财农税字第71号文规定,雄丰集团(深圳)有限公司兴建龙岗新城花园占用耕地开发房地产(商品房),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三资企业”免税范围,应照章征收耕地占用税;对该公司在开发区内兴建的学校和工厂占用耕地,按照规定可免征耕地占用税。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财税筹划 管理路径
一、电力企业财税筹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财税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员欠缺培训
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工作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方法为主,其信息化程度较低,甚至在实际的办公中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仅仅依靠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判断就做出决定。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或者很多财税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专职的财税工作人员很少。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财税工作人员事务繁多,跑税务局、加班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不能够专心投入财税工作,更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财税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在具体财税筹划管理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关就会造成整体配备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单一,严重影响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电力企业在财税管理方面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和组织方式不统一的现象。并且,在具体的应用中,财税管理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就使得在具体工作中,相关人员的精力和时间极为有限,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财税管理的工作中,难以有效地实现财税筹划,并得到基本管理。
(三)财税政策和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的财税政策中,一些对电力企业非常重要的政策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和标准,这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出现“主观理解”的问题,在进行了一定的财税筹划工作后发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相异,导致财税筹划工作出现问题。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要求,都需要当地的电力企业去不断熟悉。从电力企业的财税制度上来说,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相关部门没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规范。
二、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相关管理路径
(一)避免纳税过程中的额外税负
避免纳税过程中的额外税负是税收策划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对财税人员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司在这项工作中,要求做到:第一,保证财务账目清晰;第二,会计核算方法准确;第三,完整保存、保留各项财务凭据;第四,正确填报各项纳税申报表并按时申报;第五,按规定要求及时缴纳各项税款。这项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可以避免因自身原因或错误导致多缴纳税款,防止因工作失`违反税法的规定,造成税务机关认定的偷、漏税行为,从而受到税收处罚和名誉上的损失。财税人员的责任心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避免纳税过程中额外税负的保证。同时,财税人员对税法政策的深入理解可以一定程度上防范税务主管部门不规范性的征收,防止在具体税收执行过程中因政策理解的偏差造成的涉税损失。税务主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合理、合法纳税,并运用财税理论结合实际情况避免重复或多缴纳税款。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上应以事实为依据,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按规定认定和缴纳税款,不应在税法尺度和理解上混淆不清,造成税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不规范性的征税行为,避免因此遭受的涉税损失和风险,从而达到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
在“营改增”税收改制中,电力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在不同程度上享受更大的税收改革利得,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对降低税收成本而带来的既得利润,从某种程度上对电力企业发展和资本性结构带来变化。在增值税进项税实行抵扣的过程中,要做到应抵尽抵,把税赋降到最低,更加规范、合理享受“营改增”带来的成果。
(二)大力宣传
做好用户宣传工作,在与用户沟通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遵循“统筹兼顾,促进发展,协商自愿,无偿移交,依法合规,规范操作,统一政策,分级审批”的原则,站在用户的角度引导其移交资产。用户资产,是指由用户,包括政府、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等电力用户出资建设的、专门用于电力接入服务的专用网架及其附属设备、设施等供电配套资产。
(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部门的信息和财税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套应对的工作体系,财税工作很难把很多杂项综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电力企业财税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定期对工作进行汇总存档和总结。在财税工作人员方面,要减少兼职人员的存在,专门聘用专职财税工作人员,并且要求财税工作队伍定期召开财税工作研究会,进行具体的财税管理研究。
(四)创新财税工作方法,增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
电力企业作为财税大户,一定要对政府的财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税务部门的征收重点方面、查处多发方面做好自我核查,保证税务上缴无遗漏。在这其中,我们还要对税收稽查过程做充分的了解,找出企业自身财税方面与税务部门要求不吻合的方面,建立专门的交流工作组,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解决相关争议问题。除此以外,还要对政府的各方面财税政策拿捏到位,通过正确的理解来进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这其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点:第一,要对国家优惠财税政策大力争取。我们要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国家优惠财税政策的经营方向和相关业务,积极与地方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得到国家的相关支持。第二,要得到当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出台大的财税政策后,地方也会有相应举措,一定要争取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五)认真开展项目清查,资料收集
对电网新建项目符合“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工程进行确认,逐年建立新建项目新增资产台账,财务部与项目管理部门对电网新建项目的政府批复文件、投资计划、实际完成数、项目竣工决算及资产卡片等多项数据进行整理。对于电网新建项目已取得竣工决算报告的,应提供相应竣工决算报告、会计账务处理凭证等资料,以证明新增输变电固定资产原值的真实性以及原值金额准确性。若电网新建项目在未取得竣工决算报告前已投入运营并取得收入的,先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确认为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待取得竣工决算报告后,按税务机关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结语
税制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断变化的,所以电力企业在财税筹划管理时,需要先明确自身在管理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提出,以确保其管理活动同整体的税制环境相一致,实现合法合规的建设管理,使电力企业能够在科学化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合法提升。
(作者单位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会昌县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思维.电力行业税收负担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 刘慧. ZY电力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