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技术服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个性化信息描述个性化信息获取;用户建模
随着现在全球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但随着信息量的扩张,同时也出现了“信息过载”和“信息各向同性”等不良现象。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符合其偏好功能的信息,个性化服务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数字图书馆的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个性化服务有以下特点:渊博的知识库,强调信息服务的相关性、连贯性和专业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鉴于此,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讨论。
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含义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以用户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和心理倾向,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目的等为服务的基础,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个人需要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同样反过来,其可以提高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2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型
事实上,用户的利益可能会随时间的推迟而改变,对数字图书馆也有不同的要求,它应该考虑到利益的个性化服务,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用户和用户之间的诱导行为,会对交付动态管理产生影响。
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实现的思想如下:①用户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②再登录对应的系统模型;③用户的行为,通过信息采集模块的初始判断,并分配到性格分析中心进行分析;④分析中心结合个性化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的内容,形成一个独特的用户信息发送到调度中心,并更新用户模型;⑤然后从信息调度中心的资源库中提取需要的信息返回给用户,这些资源用于重建信息库。
3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技术
3.1 建立用户模型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为了跟踪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有必要创建一个用户模型。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数据收集、如何收集数据、如何组织、如何自适应更新。
用户模型通常指用户配置文件。用户配置文件描述了用户的特性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模型可以分为基于兴趣和基于行为两种类型。基于兴趣的用户模型可以采用分层模型、矢量模型、语义网络模型或目录结构模型等方式显示出来。基于行为的用户模型可以表示为用户浏览模式和用户访问模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将上述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相应的用户配置文件模型可以用来规范自己的文件收藏夹,这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但性能比较低。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关系数据库,使性能更高,但不容易表示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信息。有一些系统为给用户提供可扩展标记的语言(XML)和配置文件的规范性,而利用XML的优点(如跨平台,容易语义,可扩展的,自我描述,结构、内容和表现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性能。
通常情况下,用户需要系统能够提供使用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注册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有趣的内容。这样能够很好地体现自定义文件给用户的特殊性,系统允许用户修改他们自己的内容,而且还由系统自行地修改,以使系统可以响应用户的兴趣变化。在分析浏览信息的基础上用户可自适应删减增加用户信息,从而调整用户兴趣的权重或调整用户兴趣层次。通过对信息来源的研究不难发现,用户跟踪方法可分为显性和隐性的两种跟踪方式。显性跟踪是指系统要求用户提供所建议的资源,反馈和评估,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隐性跟踪不需要用户为系统提供任何信息。
3.2 调度信息的个性化
过滤技术是调度信息的个性化中利用基本内容过滤协同技术来为用户推荐相似的资源。关键的作用是将用户聚类。因为它是基于为相似用户推荐资源的目的,所以它能为用户推荐一个新的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基于邻居的协同过滤技术的使用是比较常见的,它采用了当前用户的邻居的兴趣来预测当前用户类似的兴趣。该方法在实践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在系统中,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评价,导致新用户很难找到类似的评价。另一个是在初期的资源增加中,用户在系统性能的使用方法上越来越低。
用户在使用中,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使得所建议的资源文件被不断搜索,相似的计算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如果用户模型不能正确地描述用户的兴趣和行为,那么系统推荐的信息可能根本就不是用户的真正兴趣。基于内容的过滤系统,其优点是简单、有效,缺点是对某方面不感兴趣的用户在这个阶段可能根本找不到这方面存在资源。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利用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可对个人用户信息需求进行识别。图书馆在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管理和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中,其个性化的信息回路是实现服务过程的动态管理和优化管理的重要流程。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为用户提供筛选、整合、优化后的信息是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可以利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身份去帮助他们改变想法,在深入认识服务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深化信息服务流程。
[参考文献]
系统架构设计主要涉及5个方面:1)采用基于业务层/支撑层的双层虚拟网络,支撑层提供底层硬件设备支持,业务层由虚拟机构成,完成服务请求;2)在逻辑上,支撑层与外部网络完全隔离,其仅为业务层提供虚拟机运行的硬件资源,间接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增强系统安全性;3)业务层确保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外部网络的智能终端能够访问到上层的虚拟机集群,并提供的相应的云计算服务;4)通过虚拟机所提供外部接口,业务层口实现了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数据交互,完成平台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数据流通;5)支撑层支持业务层虚拟机的迁移与复制以及计算资源分配。通过虚拟机集群的形式,业务层实现了计算资源的重新组合与分配。
2、虚拟网络分层架构设计
平台沿用虚拟化网络基于业务层/支撑层的双层架构,双层架构设计沿用了虚拟化计算通用框架,其优点是逻辑上,将提供服务的虚拟机独立划分为一个层次,与支撑层的物理设备完全分离,增强系统的兼容性。确保系统的硬件设备无缝升级,且不会影响到虚拟机层的业务处理。
3、外部接口设计
各地区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必须进行分析、统计和汇总,最后形成教育资源调度与推送的指标参数。平台框架设计在业务层采用中央核心数据库,并在匹配加上分布式接口数据库的设计模式。本研究为确保数据资源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在通用的数据库接口的基础上,允许客户端的用户对存储管理模式以及数据格式进行自定义操作。平台的外部数据完整性和完备性由外部系统统一实现。本平台真正用来运作的数据库是中央数据库,其用途涵盖了业务运行、数学模型分析与计算、内容推送、数据的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各个接口数据库的交互数据通过系统的分析、汇总、统计后由服务器组的进行一体化加工,格式统一后存储到中央数据库。同时,平台运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资源有匹配性地从中央数据库分配给各个接口数据库,供外部服务调用。
4、支撑层架构设计
4.1支撑层架构
支撑层通过平台的虚拟机接口和网络存储接口,为业务层的虚拟机运行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传输资源。1)在逻辑上与孟海斌蔡金苹外部网络隔离,可以间接对外提供服务。其仅为业务层的虚拟机运行提供各种硬件支持;2)硬件异构系统能够支持各种不同的硬件设备,确保系统的兼容性。通过平台统一的内部接口为业务层的虚拟机提供硬件支撑;3)支持业务层的虚拟机控制和调度硬件资源的分时使用以及资源过度预分配。
4.2网络存储接口
支撑层为虚拟机软件提供网络存储接口,一般不直接向业务层的虚拟机提供数据接口。借助虚拟机软件可以实现各种虚拟机磁盘映像的存取操作。业务层虚拟机在对自身磁盘访问的过程中本质上间接调用了支撑层的网络存储模块。支撑层的网络存储接口极具特点:1)访问接口的虚拟化;2)分布式存储本身的虚拟化;3)存储接口的统一化。
4.3虚拟机磁盘映像池
为保存业务层各虚拟机的虚拟磁盘映像,支撑层的虚拟机磁盘映像池通过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实现。磁盘映像池对外提供四种磁盘映像,共两大类,其性能特征也不尽相同。磁盘映像包括只读映像、差分映像、动态映像和准静态映像四类。
4.4数据存储池
业务层的虚拟机由支撑层的虚拟机磁盘映像池统一提供数据盘和系统盘。当多个虚拟机组成集群时,必须对各个虚拟机的数据的存储区域进行共享,“共享”区域由支撑层的数据存储池负责分配。
4.5虚拟机接口
虚拟机软件是实现本平台的双层虚拟网络架构的关键所在。支撑层的各种硬件设备资源通过虚拟机接口统一分配、统一调度,划分给多个虚拟机动态使用。
4.6计算资源池
计算资源池对支撑层的GPU和CPU等硬件计算资源进行整合,给业务层的虚拟机提供分布式并行计算能力。尤其针对高密集度的统计分析计算,通过相应的开放标准接口,虚拟机第一时间获取到所需要的硬件资源。
5、业务层架构设计
业务层基于虚拟机集群模式实现,这确保了硬件资源调整和配置的灵活性。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业务层的具体的应用可以制订个性化方案,平台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得到保障。中央数据库使整个平台的数据、信息有效统一起来,避免与各系统的数据分割。
6、总结
>> 文化惠民,图书馆服务先行 关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讨 关于数字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县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基于数字环境的县级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 提升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策略探讨 县级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管理探讨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推广 关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的探讨 县级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策略 谈县级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关于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探讨 关于图书馆网站服务平台建设的探讨 关于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探讨 关于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探讨 县级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建设中服务方式的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究 关于提升县级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2] 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李长春同志近日在《求是》杂志发表著名文章 要求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J].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简报,2010(9):2.
[3]杨志今.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N].中国文化报,2011-09-15(1-2).
>>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社会合作研究 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探索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论文计量学分析 新常态环境下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张家口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机制建设研究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运营机制研究 公共服务外包的治理机制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 旅游公共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构建公共服务的政社合作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三方合作机制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与社会合作实证研究 重庆沙坪坝区公共文化服务跨部门合作供给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2014[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7-59.
[5] 王世慧,杜伟.澳大利亚搜索引擎Trove对CALIS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24):61-64.
[6] Sidsel Hindal,Elin Harriet Wyller.The Norwegian Archive,Library and Museum Authority-our role in a society based on knowledge and culture[J].Library Review,2004(4):207-212.
[7] Ruth Hedegaard.The benefits of archives,libraries and museums working together:a Danish case of shared databases[J].New Library World,2004(3):290-296.
[8] 李伟超.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7):141-144.
[9] 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数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合作机制研究[EB/OL].[2016-03-03].http:///zh/statistics/.
[10] 关于世界数字图书馆: 财政捐助[EB/OL].[2016-03-04].https:///zh/contributors/.
[11] Our Mandate -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EB/OL].[2016-03-09].http://bac-lac.gc.ca/eng/about-us/Pages/our-mandate.aspx.
[12]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EB/OL].[2016-04-04].https://gov.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museums-libraries-and-arc
hives-council.
[13] 王学琴,陈雅.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4(6):89-94.
[14] 胡莹华.数字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31-35.
[15] 郝世博,朱学芳.基于信任管理的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数字化协作可信监督模型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4(3):43-47.
关键词:基于Web;面向农村;可视化、智能化及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774-04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对于中国西部如贵州省农村地区面临的信息化程度低、科技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仅以贵州省为例,经过相关部门几年的努力,建设的农家书屋已经达到7 161个,约占全省1.96万个行政村的36.5%,政府投入几亿元为每个点配置1 000册图书,此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但问题是图书资料种类少,难以补充新的书刊,且建成后资料信息难以动态更新,不能为农村提供可持续的涉农科技文化信息服务,难以满足广大新一代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要求[1,2]。
基于这些问题,为了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用户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结合农村的网络化现实状况设计了依托全省实体农家书屋、面向农村的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项目,构建方便用户使用的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多媒体、多维信息资源服务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化系统,并将在贵州省近2万个农家书屋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
1 系统设计
基于Web的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在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及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能以较少的成本充分体现数字化图书阅读所具有的占地少、硬件和软件投入小、信息量大、更新迅速、借阅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在系统研发中考虑依托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海量数字化资源、农村信息化工程村村通网络的基础设施,通过开发贵州省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适合农村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农村特色资源多用户实时访问[3]。
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重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变革、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拓展等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以及基于资源的数据集建构,此外还必须考虑基于网络的远程资源推送和维护问题。
1.1 门户网站
数字农家书屋门户网站是农家书屋信息资源的展示窗口,门户网站整体框架是根据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来进行设计的,也就是围绕数字资源的创建、描述、组织、检索、服务和保存来规划和设计。门户展现层整合系统内的所有信息,同时还提供对外的统一访问接口,设计成适合农村用户使用的UI界面,与其他服务系统或者数字图书馆系统协同服务,确保农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图形可视化界面方便、快捷、简单地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化信息资源[4,5]。
针对农村用户在使用农家书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构建智能化问题库,信息咨询服务采用基于Agent的FAQ服务形式,用户提出咨询问题,智能Agent自动从问题库中抽取匹配的资料目录推送给提问用户。咨询服务采用实时模式,用户在浏览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时,可以直接通过IM客户端与Agent进行对话,完成咨询过程。
1.2 资源建设
针对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资源建设中采用在线资源和离线资源两种构建模式,其中在线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对于广大农村用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数据信息源离散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因此本项目在在线数字资源构建中采用了基于Web 2.0的数字信息资源构建模式,其核心技术在于网络协同和共享,充分实现重要农业生产信息的自主构建、和订阅。最终与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资源整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平台。
离线资源部分主要包括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通过构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有效地保证农村用户在网络不便的情况下也能在数字化平台上阅读图书和期刊,该部分离线资源的更新以6个月为周期,通过网络远程推送的方式进行数据库更新[6]。
2 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
研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构建网站平台及平台的可视化特色实现。
2.1 平台架构的设计与开发
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本项目的基础,所有的应用模块和资源库都将整合在该平台上,因此首先设计了架构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开发。
数据访问层是整个三层模型中的最底层,它主要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即完成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或修改数据。通过对数据库访问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界面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调用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组件负责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应用逻辑部署。因此该层是三层架构的关键和应用的核心,成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模块开发整合的主要基础。
用户界面层用来实现客户机的浏览器中显示的用户界面,是由ASP.NET Web Forms来实现的。它负责生成用户接口,将应用程序代码和用户接口内容分离的更加结构化,使ASP.NET网页能动态地编译到受控类中以提高性能。
2.2 可视化操作模块的开发
农家书屋数字服务平台的操作主要包括信息浏览、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3个部分,主要针对这3个部分进行可视化开发[7,8]。
1)信息浏览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交互地改变和增强可视化结构,通过建立图形属性来建立容易被用户感知、理解的可视化结构的视图。目前国际上对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Focus+context和Zooming-panning两种模式,在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上,利用上述技术,通过对图书、期刊、视频等农家书屋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优化,用户在浏览过程中直接点击相应的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即可进入相应的资源获取界面,开发了包括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对应的图片信息库的建构和展示模块。
2)信息检索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检索是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一种,其核心是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类信息检索模型以及用检索模型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展示在一个低维的可视化空间中,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借鉴成功的可视化检索等系统,在该部分主要开发的模块包括:基于Tag的检索用关键词近似关联标签云展示模块和相近检索结果内容关联展示模块,前者利用可视化标签云使得用户在检索过程中检索相近内容的操作步骤更加简洁方便,后者根据用户检索的内容自动匹配相似内容与用户检索结果关联,并在独立的模块中展示,提升用户信息检索的易用性。
3)信息获取的可视化。在信息获取阶段主要体现为人机交互的信息可视化实现。人机交互在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以二维图形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媒体用户界面。就人机界面中的信息维的处理过程来看,以文本流为主的一维信息已过渡到了以偏重于图形颜色、形状、纹理的维度信息为主的二维信息和显示技术仍以二维平面方式为主的三维信息;信息获取可视化主要是开发集成嵌入式的可直接阅读和播放的图书、期刊和视频,实现阅读利用过程中人机交互信息的可视化,开发集成基于流媒体播放技术的信息呈现模块,即嵌入式阅读器和播放器的集成整合模块,在用户信息资源利用上极大地提升了其易用性。
3 基于资源的数据集的建构
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广泛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的同时,着重于农家书屋相关的原生数字特藏资源的发现、挖掘、积累,注意不同特色数据库的数据收集范围,针对农家书屋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构建了专题特色数据库;并严格遵循一般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数据兼容性,研究载体界面友好的形式、保护模式和整合模式,以保证资源具有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3.1 书刊分类信息的提取目录
选择与农业有关的类目,提取现有资源库中具有农业特征的关键数据并自动获取对应的资源条目信息,用于二次资源库的建构使用。
3.2 专家咨询系统
数字农家书屋数据体系建设涉及一体化数据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集成管理、多级数据更新管理、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服务等内容;需要有多源、多尺度数据集成管理,海量数字资源数据快速检索调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更新、数据交换、历史数据管理等一些相关技术的支撑。
3.3 特色资源库的建设
开发建设“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数据库”、“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索引数据库”和包括“家庭医疗保健”、“古代名人评述”等特色资源。
4 数字资源的远程更新
基于网络的本地资源库可以采用3种技术模式进行数据更新,即远程镜像更新、增量更新和远程访问更新。更新内容有数字资源相关目录和咨询服务数据集[9]。
远程镜像更新技术实现全库更新,可以保证数据中心A与B在某一时刻的数据库保持一致。适用于更新周期较长、数据量大的数据库,这种模式对网络要求较高;远程访问方式是指数据中心可在任何时间监测更新数据并更新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双方采用同样的数字资源数据引擎、数据库结构等限制条件。双方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接口,技术难度高;而增量交换数据更新指数据中心A将某一时段内更新的数据作为增量进行存储,主动发送或者根据数据中心B的请求提交。这种更新模式数据量相对较小,对网络压力也较小,主要采用文件的方式进行(图4)。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交换标准是关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都要实现标准的数据交换的功能,即拥有转换器和解析器。
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为了保证本地农家书屋系统在网络断掉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采取服务器端数字资源库和用户终端数字资源库同步更新的方法,其要点是:①扫描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内数字资源的同步比较表,取得数字资源标识符和相应的添加/修改时间;②将所取得的添加/修改时间与本地数据库中数字资源更新时间相比较;③当两者不相同时,检测本地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应的用户标识符;④当本地数据库中存在相应的用户标识符时,用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覆盖本地数据库中相应用户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⑤当本地数据库中不存在相应的资源标识符时,将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及相应的资源内容复制到本地资源库中;⑥将同步比较表中的本地数据库更新时间刷新为所述添加/修改时间,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远程推送和更新。
5 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目前贵州省农家书屋建设相对集中在行政村,离中小学校较近以便于使用;书目的选择贴近农民的需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列为省出版发展专项资金,为农家书屋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设备有能拨号上网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为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系统核心的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和重要的网络平台支撑,由贵州省图书馆提供,系统采用2台CISCO核心交换机作冗余交换,以IBM专用服务器为硬件支撑,配置有WWW服务器、服务器、书目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图书及全文数字资源加工与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总容量达6 TB,以100 M带宽光纤接入图书馆,通过绑定IP地址方式,为每个点提供基于Web的数字化书刊和咨询服务。
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将在培养农村信息用户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计划在每个站点均要培养至少一名管理人员,使他们具备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能力,能借助数字农家书屋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问题。在贵州全省近2万个数字农家书屋站点的推广应用之后,将能培养2万多名具备网络化信息素养的农村信息人才。目前以贵州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体为基础,首先选择网络条件较好的贵阳和遵义地区的200个农家书屋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已扩大推广到贵州省4个地区的700个数字农家书屋,在扩展已经建立起来的“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读”的农村公共阅读网络和阅读体系下,打下未来数字农家书屋推广应用的基础。
6 结束语
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以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快速提升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上作用巨大,依托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巨大影响力,开发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在全国属于创新性领先的项目,特别是在资源整合、特色服务方面的地方特色和针对性明显,能为全国特别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 丹.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40-42.
[2] 陈建中.农村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6):95-100.
[3] 宋 喆,张 伟.基于Multi-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0(9):72-75.
[4] 孙 宇,应 峻,徐一新.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整合研究与实现[J].图书馆杂志,2010(8):22-25.
[5] 陈永娴.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6(6):29-31.
[6] 刘 梅.贵州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0(8):64-66.
[7] 石明芳.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J].情报杂志,2006(7):32-35.
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升级换代的框架构建。它不仅继承了传统意义图书馆所具备的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还是规模巨大,无时间空间限制的知识网络中心。可以实现真正的跨数据库、无间隙检索。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成熟,数字图书馆不再局限于先前的关键字搜索,而是提出了更实用的语义匹配搜索。先进的数字图书馆要想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必须有更广阔的共享平台和架构。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正符合了数字图书馆所需要的功能,所以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必要的。
一、云计算条件下服务模式的介绍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它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对资源进行配置,云计算必然会对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云”中的资源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其容量可以不断的增大,同时可以随用随取,其主要特点如下:
1.分散存储。在运营商处,所有用户的数据是通过分布式共享的方式存在的,一旦用户有需要,那么运营商就可以快速的对数据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服务。
2.弹性配置。运营商对于资源的配置是弹性的,其配置的依据在于用户的访问量,由于具备了科学的数据计算能力,资源的配置速度也明显的增快,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按需选择。根据用户本身的需求量,来进行云服务的收费,运营商也会根据用户的需要科学的对资源进行分配和回收。“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三个层次的服务,分别是: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
二、当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出现了很多,但是,从当前单一数字图书馆系统来说,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资金方面的限制,要想构建起一个系统的数字化图书馆,显然需要大量的经费,一般来说,一个中等规模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的花费在千万以上,这对于很多图书馆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很多图书馆不具备这样的资金能力去完成构建数字图书馆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同时,不同的图书馆之间要想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也是需要一定的资金的。
2.个性化服务的形式单一,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的阅读群体数量一般都比较庞大,即使同样的信息资源,其需求之间的产别也可能很大,当前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中,很少有能够根据读者的要求来进行重新配置的,难以对读者开展差异化的服务。
3.资源的独特性差,即使是不同的数字图书馆,它们所拥有的资源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哪怕是数字图书馆之间有了健全的连接,资源的重复还是会造成浪费。
三、基于云计算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个模式
云计算在资源整合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单一数字图书馆假如能得到云计算技术的支持,那么,数字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差别方面能够取得一些新的成果,从而突破单一数字图书馆的局限。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面,牵扯到了计算机基础建设、网络基础建设、数据资源以及平台服务等,在云计算方面,主要是三种服务模式(上文已经指出)。结合两者实际情况,基于云计算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如下:
1.在IaaS基础上提供的硬件服务。云计算平台要想正常的工作,那么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资源来支撑,常见的资源有计算机、存储器、数据库等,在这些硬件的基础上,可以建立起一个针对数据中心的一体化、统一化和虚拟化的架构。硬件资源一共包括两部分:支撑云计算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以及图书馆原有的硬件设备,在IaaS基础的硬件资源服务模式下,图书馆不仅节省了各方面(比如硬件和人力)的成本,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在PaaS基础上的统一平台服务。将各种有用的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等)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化,就可以在这些虚拟化的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等工作。在PaaS平台上,不仅会有通用的数字资源,一些数字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SaaS基础上实现平台管理是整个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关键环节,通过SaaS可以创建出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然后再通过管理中间件,就可以完成对用户的管理、对资源的分配等,为在云计算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提供管理上的支撑。
3.在SaaS基础上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在这一个层次中,可以给用户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和交互界面,用户注册以后,各种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就可以通过Web Service的方式来实现科学的整合,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根据自身的需求,定制适合自己的软件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了对用户的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针对用户来说,这真正的做到了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需所用、快速整合”。
【关键词】纸质资源;高校图书馆;自动化;设计构思
一、引言
本文构思设计了一种自助化图书馆系统, 也称自动化图书馆系统,主要由 4 大部分组成:(1)轨道系统;(2)机器手;(3)自助借还书机;(4)多媒体模拟演示系统(软件系统)。下面就系统前 3 个部分设计要点分别阐述其设计思路和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二、轨道系统设计
轨道系统是引领小车到达指定位置的指挥系统,也是文献传送的导航系统。为提高工作效率,轨道上同时可有多台这样的小车工作。为防止发生堵车现象,设计采用单行线方案、循环线方案设计。它的起点、终点与自助借还书机左右口相连。轨道系统分公轨和扫描轨两类。小车在公轨(折线)上行驶,方向由轨道上安装的扫描仪(搬道叉)发出信号。在扫描轨(直线)行驶时,停车由车上自带的扫描仪发出信号。公轨的任务是引领小车到达指定书库的楼层、架位和指定层。扫描轨的任务是引领小车到达该层书架指定书位。公轨设计只允许有丁字路口分岔,不得出现十字路口,以实现小车行驶简单化和搬道叉的二选一方式搬道。公轨设计最好是沿着所有排书架的底角最左端安装。它负责引领小车到达指定的书架所在排和所在层(这里讲的书架是指一个联合体,同一排所有书架是左右相连的。它可以很长,从书库的最左端一直排到最右端)。当小车到达指定的书架的指定排指定的书架层最左端,这里会出现最后一个丁字路口(所有丁字路口都安装有扫描仪)。经过这个路口后,小车改为水平方向行进,此时进入找书位状态,车上扫描开启。这时,以上提供的2种停车设计方案之一可以考虑用上。
当取还书程序完成后,小车顺轨道继续前进,由于是循环线,故自动进入返程状态。这个返回轨道设计与进入轨道大致相同,是对称的,一个在左,一个在右。这里特别强调的是:
轨道设计成单循环线,小车取文献资料在到达最后一个丁字路口之前,都是向前行驶的,没有方向判断功能;遇到碰撞阻力,是靠车上安装的碰撞开关自动停车、延时,然后再启动这样一个程序过程。小车能行走到达指定的书架层位完全是依靠安装在每个丁字路口上的自动搬道叉机构负责指引方向完成的,这个搬道叉机构配合安装有电子扫描仪。这个自动搬道叉机构获得的搬道指令是来自装在小车上的图书信息卡上的所需图书条码。当小车到达丁字路口时,及时被轨道扫描到卡上信息,此后搬道叉机构将根据其存放书刊地址信息决定是否搬道来改变小车行驶方向(仅此2个方向选择,搬与不搬,实现简单化操作)。完成搬道后延时3~4s后,道叉自动回位。这个搬道动作出现的同时,紧接其小车后方,轨道上最好设计有一个栏杆,可自动阻拦,这个动作是为防止搬道叉变轨后,其后方有其他小车紧跟误入情况发生。每台小车前方安装有碰撞开关,遇到阻力,自动停车,延时3~4s后可再次启动。这样的动作可以反复多次,目的是可防止堵车造成系统混乱的现象。这样的设计,功能实现也是非常简单的。小车若不是因阻力而停车的话,会自动启动小车上安装的夹具系统,完成固定的动作,最后将指定的书刊、书套和夹具一同放入小车。这个固定的机械动作完成后,自动放行小车继续前进,从而进入返回路线。为防止出现意外故障,减轻检修工作强度,可以考虑在每台小车上安装针孔摄像头,并可远程遥控指挥其上方安装的升降杆夹具产生相应动作,便于解除故障,这也便于读者看到找书进程和实现手动操作。当然,这样的设计方案会增加一些制造成本。与此配合,每本书需要配有相同书套,确保不会因书的厚薄不一出现存放位置发生偏差而造成定位成本提高。
三、机器手设计
这里所讲的机器手是指前面讲的“运输小车”。它是由夹具,包括机械升降臂,挂钩和扫描仪等配件所组成的装置。运输小车可以有多个行驶轮,前面的起支撑运输作用,可卡在其专用行驶的工字型轨道上,目的是保证按轨道行驶不脱轨。后面轮子为动力轮,它可根据指令有一定压力的接触或离开轨道,实现不断电情况下完成行驶和停车动作。小车配置有可以插入的图书信息卡的卡口。轨道拐点处装有扫描仪,便于读取卡上信息,指挥其轨道系统上安装的搬道叉二选一的变轨操作,由此引领小车到达指定的书架位。(任何一本书都只有唯一一条运送通道,图书存放地址决定搬道方向也是明确的)小车上方安装的夹具(挂钩机构)可以二维方向运动,该机构无须智能化识别技术,因为每本书的存放位置是固定的。故它的上下升降和前后移动(即靠近和远离书刊的水平方向移动),对夹具来讲动作也是固定的。机械升降臂可采用液压传动装置,也可采用电动机旋转,通过曲柄滑块机构来实现。夹具的左右方向,即书刊摆放方向的移动则可由小车移动来实现。为保证夹具升降动作即抓取和上架动作固定,对书刊摆放要求是:标准化、规范化,即位置必须左右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运输小车到达指定书架层位后开始走直线,控制何时停车取书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在此笔者构思两种自控停车设计方案。方案1:进入指定书架指定层最左端后,开启扫描仪,对从左到右小车所经过的每一本书上粘贴的条形码进行扫描,一旦确认与图书信息卡中的一致时,指挥小车停车,夹具自动开始工作。方案2:小车到达书架层最左端后,车上图书信息卡被安装在此书架上左端的扫描仪捕获到卡上条码数据后,小车启动由轮子转数来控制它的行驶距离,转数到,则位置到,停车(因为书刊存放地址与转数,即距离坐标有一一对应关系)。
四、纸质自助借还机设计
这里所讲的自助借还书机,是指纸质文献自动借还系统的服务终端操作机,是读者检索阅览所需纸质文献资料和借还书环节的操作平台,是人机对话的窗口。它可由一台普通电脑的终端,用来检索查寻输入和反馈显示信息。一个射频卡感应器或扫描仪,用于读取读者借阅卡信息,一台小型打印机,给读者提供清单,和一个看上去很像ATM自动存取款机,并设有“投取书刊口”的装置,用于取书和归还的装置所组成。这个装置,后方连接有一条专用导轨,它是循环线,2个口,一出一进,供运输小车(机器手)传递文献服务使用,这也是本系统的特色。借书时,读者只需将借阅卡放入射频卡感应器上感应,让系统读取借阅卡中信息,验证读者身份;其后读者就可在电脑显示屏上看到馆藏相关信息及提示,并可根据需要,在终端触摸屏上选择任何一种排架法,检索自己所需文献。检索完成,读者只要在其显示的文献画面上点击确认即可。此后系统会根据读者提供的信息,建立一张所需图书的信息卡,它可以是粘贴有读者所需资料编号的条形码卡片,并自动插入到运输小车(机器手)上,同时启动多媒体应用程序,使显示屏进入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状态,画面将以三维动画形式展示出整个物理检索的全过程。这时显示的动画与机器手实际行走经过大致一致。当机器手运送小车到达规定图书架区间后,则开始仿真模拟显示的当前经过的图书资料及架位情况,读者可及时看到附近同类书籍实际摆放的虚拟情况。此后系统开启扫描仪,逐一开始对经过图书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当扫描到与信息卡上给出的条码一致时,小车停车,并开始抓取所需图书。如有l件,小车上可安装摄像头,提供手动操作,读者可根据看到的情况,在终端发出指令停车,抓取所需资料(设计仅限于小车经过本层书架前进途中见到的所需文献资料,不允许倒车阻挡后车现象,这样的设计系统会简便许多)。归还时,原理基本相同,读者只要将归还的书刊按指定的方向投入到“投取书刊口”,这时扫描仪扫描书上提供的计算机条形码,获取条码数据后,修改相应数据库中数据,并打印出归还信息清单给读者,同时由运输小车将其还原上架。为防盗,在构思上可结合采用在图书上加贴了磁条的办法。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五、结束语
截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很成熟的技术和装备在真实图书馆自动化中得到广泛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真实的图书馆收藏量较大,自动存取操作涉及的技术问题多,按现有的通常设计思路,要想降低成本也实属不易,由此也难以大范围推广,故实用价值不是很大。
【参考文献】
[1]詹艳平.纸质文献水溶液脱酸保护中真空冷冻干燥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刘金美.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3]汪晓阳.HG大学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4]王硕.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林茵.从文献传递实例看期刊收藏原则[J].现代情报,2007,27(04):186-187.
[6]崔明新.试论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权利及其扩展[J].现代情报,2008,28(03):155-157.
[7]陈蓉蓉,唐惠燕,毛莉菊.基于中介式文献传递的用户馆服务系统研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24(02):99-102.
[8]张永杰.国内外网上文献传递系统的基本特征及评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8(01):51-54.
[9]马文筠.浅谈图书馆的文献传递业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8(04):50-52.
[10]王海艳.文献传递工作中的几点建议[J].当代图书馆,2001(01):52-54.
摘 要:文章结合辽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实践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 浅议公共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创新与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权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公共图书馆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新疆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图书馆作用的探讨 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究 探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6] 辽宁公共电子阅览室:积极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有效途径[EB/OL].[2012-02-17].http:///whhm_pd/yw_whhm/201202/t20120217_506717.shtml.
[4] 卢丹,吴丽杰.区域文献资源共享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辽宁省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合作网建设[A].2012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论文集[C].南宁,2012:252-260.
[5]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Z].文社文发[2011]54号,2011.
[7] 石彩霞.论政府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2010(3):121-123.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分析 优化途径 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21-01
一、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指的是在既定区域的宏观环境的约束之下,由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动机的指引下用的相关的推广措施,推广方法和推广方式的综合。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高效率的光剑所在。在我国经济条件下,要建立一个把技术顺利输送到农业生产,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能有效实现运作以及把技术应用与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必须要构建一个适宜的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二、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能够借鉴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指得是把农业专家的技术看成一种商品,把所要推广的农业技术的主体作为农业技术供需双方的中介和桥梁,通过一种经济市场化的农业技术买卖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推广工作主要交付给技术中介机构,这种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是在市场竞争当中,通过服务三农,确定影响和自身地位,并且通过有偿服务获得经济利益,以获得自身的发展竞争优势。
这种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1、它的运作是市场化的,技术的价值决定因素最主要是由其市场占有率以及盈利状况决定的,所有技术研究成果,无论是专家的咨询价格、技术咨询的收费标准还是专家的研究成果,其价格都由市场来决定。2、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和其他市场推广模式一样,有客户就是上帝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般公司会以待遇来竞争优秀的专家和技术专利权,以质优价廉的服务主动向农户推销经营。3、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也有配套化,多样化技术推广的特点。公司经营为了盈利着想,也会想方设法创新营销模式,以达到最大盈利的效果。
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虽然推广主体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推广主体的新生力量尚且比较弱。再者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受到传统体质的限制,其运作模式和外部宏观环境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支持氛围,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效率难以提高。
2.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开发单位可以通过有偿转让或者是技术入股的方法把产业化的生产技术转让给可按单位或者是产业的龙头企业创办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然后再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模式把农业技术科研成果以及农业科技生产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村中去,这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的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农业技术专业可以以技术入股参与到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当中。第二就是公司可以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有偿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保障和销售保障,有效降低农户的农业经营风险,调动农户积极性。第三是实现了农户、专家和公司之间的共赢,实现了农民致富、科技推广以及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展会推广模式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是以政府作为主体,通过政府给予的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支持,利用政府的权力和威信,把区域内优秀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整合和集中展示,形成完整的综合技术资源,从而吸引技术使用者进行交流咨询、学习参观、合作购买、最终达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的目的。这种展会推广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一些农业技术博览会、养殖技术博览会等。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的特点是集中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资源优势,制造出一个农业技术综合要素大市场,集中进行农产品技术、产权、项目和产品的全方位交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技术研究实验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4.农业技术专家大院推广模式
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主要是农业大学,农业大学以供给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以赢得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的支持和认同,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专家大院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是让农户直接和大学杰出,充分发挥大学的信息服务、科技培训、技术师范以及科技创新优势,让农业技术的最新成果能够直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让农户和农民能最快地掌握到前沿的农业科技,很好地缩短了农业成果的转化流程,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在正式投入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也能及时反映给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很好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三、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途径分析
在我国农业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下,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要向多元性发展,要鼓励农户、企业以及农民都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当中,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多种社会生力军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当中来。从宏观环境的建设上说,政府要鼓励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技术科研体质的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应该和推广主体的利益目标以及各类农业技术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良性循环利益驱动机制的方式,让参与技术推广的各方有共同目标,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当中。作为政府,可以利用经费支持,项目立项以及审批的方式鼓励农业科研机构积极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再经由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以及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到广大农村和农户中去。
参考文献
[1]丁振京,杨亚梅.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及存在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0(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