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范文

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

第1篇: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范文

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广,从纯水的检测到发热片的加工,以及电子元件的质量标准和各种量具的用法.虽然工作并不复杂,可在操作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工人们操作的时候加以纠正,传授正确方法,从而使产品质量提高.同时在工作中培养了自身交流能力.促进了工作的效力.这些都是我在灵芝电子里学到的.

离开灵芝主要原因是因为交通不便,后来我来到了离家不远的鑫美金属制品厂.这里工作的环境很好.我和几个同事安排在一间办公室.我主要的工作是整理文件,图纸管理. 最近又帮忙做起里加工进程跟踪.这个厂的历史虽然不过几年时间,但是实力却是不错的.有专业的模具设计人才,先进的生产设备.我平时也会帮忙画画图纸.在学校学到的AUTOCAD现在派上了用场.碰到不会的问题我还可以问我的几位师傅,他们都是专业的制图人员,画图纸又快又好.在他们的用心指导下我可以画很多以前不会画的图纸了.此外,我还知道了不少用于生产的机器.

一,线切割机 车间里有几台线切割机. 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例如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等,成形刀具、样板、电火花成型加工用的金属电极,各种微细孔槽、窄缝、任意曲线等,具有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已占电加工机床总数的60%以上。 根据电极丝的运行速度不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hs),其电极丝作高速往复运动,一般走丝速度为8~10m/s,电极丝可重复使用,加工速度较高,但快速走丝容易造成电极丝抖动和反向时停顿,使加工质量下降,是我国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机种,也是我国独创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模式;另一类是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ls),其电极丝作低速单向运动,一般走丝速度低于0.2m/s,电极丝放电后不再使用,工作平稳、均匀、抖动小、加工质量较好,但加工速度较低,是国外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机种。

二,冲床 冲床 简单的说 就是一种 冲压的机床 它可以产生一个很强的冲击力 它要和模具配合使用 例如 我要在 一批铁皮上 做出同样的方孔 或其它什么形状的孔 那最好就用 冲床了 首先用硬度大的材料 做出模具 一公一母(上下 模具) 将铁皮放在 公母之间 冲床一冲击 公进入母 铁皮就冲出你要的形状了

三,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是指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对工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工件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更换刀具,自动对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钻、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工序。因而大大减少了工件装夹时间,测量和机床调整等辅助工序时间,对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加工中心通常以主轴与工作台相对位置分类,分为卧式、立式和万能加工中心。

(1)卧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平行设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适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

(2)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垂直设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适用于加工板类、盘类、模具及小型壳体类复杂零件。

(3)万能加工中心(又称多轴联动型加工中心):是指通过加工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角度可控制联动变化,完成复杂空间曲面加工的加工中心。适用于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叶轮转子、模具、刃具等工件的加工。

第2篇: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机电技术;项目式教学;教学模式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的。因此,一定的情境和活动的设置是PBL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心去思考问题,把所学的知识掌握透彻。以下以项目教学模式流程为主线,来设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1 项目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教学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PBL)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学习、运用多学科或某学科多方面的概念和原理。在真实的情境中,利用多种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一般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还需要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项目的确定要合适,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项目的实施。

2 项目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及结果这四大部分组成。针对机电技术中较少更新且频繁访问的数据,使用反范式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数据库的多表连接,减少聚集函数的频繁使用,有效提高查询效率。然而,使用反范式的设计方法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数据完整性维护及数据冗余等。所以,在机电技术的逻辑设计时,依据数据库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规范化设计与反范式设计的各自优点。

在新的教学大纲里,机电技术项目的编排顺序与以前教材中的机电技术项目的编排相比,不难看出,新的编排不是那么有条理、有针对性。所以造成教师上课时,讲授机电技术知识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系统和有条理,思路不明确,课程内容的编排完全是出于自己主观的编排,想到哪里就自然而然地讲道哪里,思路不清晰,学生听的也是不明不白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成就不高。

3 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模式

3.1 选定项目

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自信息化课程建设以来,积累的很多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各方面的特征或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选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时非常重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虽然是指导员,但是不能够将指定的项目强迫安排给学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配项目,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1.教师的活动

开展项目专题:选取项目学生分组: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以及相关项目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由老师指定或者由学生自主推选出各组的组长。

2.学生的活动

听专题报告:教师为学生选择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相关专题报告,并要求从专题报告中获得对某一类问题的感性认识,并从专家的报告中获得主观经验的意义建构。

实地观察:在选定机电技术项目开展之前,对与项目开展的相关地点或事件进行观察,从而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数控机床、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的先验经验等。

文献查阅:经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寻求相关的文献,留意当今研究水平。

头脑风暴:当学生选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后,该小组各成员根据其他成员的意见和评价来提出不同的想法,并通过组长来整理归汇总这些意见,最终确定该小组的确定的项目。

3.2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即时间计划和活动规划。时间计划是学生根据项目所需,对时间进行一个总体规划,并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时间流程。活动规划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的活动预先进行策划。教师的活动:教师负责评价学生制定的计划,并帮助学生做出必要的修订。学生的活动:制定时间计划,确定行动方案,确定最终项目的制作流程,从而对任务进行恰当的分工。

3.3 活动探究

大多数有工作经验的机电专业教师,都过多地专注于学生的考试成绩,由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表现,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的成绩是评价学生近期学业成就的标杆,教师受社会舆论及家长要求的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类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改革觉得不适应,不知道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否适应或尽快适应新的教材,他们对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这个问题需要教师们去思考、解决和研究。想要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能够真正培养理科生的能力,要求对目前中职教学中的弊端进行改革,使中职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4 作品制作

机电技术的建立,是机电技术应用的基础。机电技术应该致力于在认真分析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之上,最终确定机电技术需要建立多少类、多少种数据库;数据库中存放什么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都取决于对学校整体工作的认识程度和熟悉程度。设计数据库并确定数据库的组织结构是教育资源库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难度十分大的技术性工作,其合理性和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网资源库的应用和性能,影响到校园网应用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必须在充分调研、分析和整合的基础上,集中技术力量建立合理、优化的机电技术。再由学生选取合适的驱动芯片并设计电路,最后编程实现电机的驱动控制。在完成整个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后,要求学生提交项目设计技术报告,总结所用理论和技术,并阐释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了技术指标。

3.5 成果交流

仿照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验、实训室的场所环境建设,使学生能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专业训练。这些场所在温湿度、亮度、清洁度和粉尘等方面要符合相关标准,保持适宜、安全和优美的环境。在项目的成果表述方面,参与的相关人员,除了本校的领导、教师与学生以外,还包括校外人员,比如说家长、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等。

第3篇:机电一体化专题报告范文

关键词:上海;高职毕业生;就业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到了一个事关我国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战略高度。事实上,提高就业率也已经成为突破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来看,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总量越大,对人才培养的数量需求越多,质量要求越高,为毕业生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以上海地区为例, 2005年GDP总量为9143.95亿元(人民币),人均32258元 (人民币),在全国31个省市中名列第一,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区遍布的各大跨国公司,独资合资企业,大中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每年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按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截至2005年10月20日,上海市高校共有毕业生 11.7万人,其中研究生1.7万人,本科生5.4万人,专科生 4.6万人。就业人数大幅增加,总体就业率为93.0%,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研究生96.6%,本科生 93.2%,高职高专生91.4%,无论是总体就业率还是分学历层次就业率都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越高,同时也起到了人才“蓄水池”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 2003年上升2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到2007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5%左右。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发展理论,上海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所特有的“过度教育”和“人才高消费”现象。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2005年上海市三产比例关系为0.9%:48.9%:50.2%,进入了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但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75%的比例。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以六大产业为支柱,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以高新技术孵化新型产业的战略方针,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极大的挑战,但同时对市场适需人才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但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各类宏观因素具体到每一个高职院校,是不确定也是不可把握的。比如,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世界各地来沪留学生以及全国各地各级来沪就读学生呈每年递增的趋势,跨地区应届毕业生来沪就业使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笔者试图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下数据摘引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从学校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可能对高职院校参考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更具现实意义。

二、学校内部因素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专业性质。专业性质的不同对就业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工艺、机床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与保险等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就业率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两类专业同质化和市场需求饱和化的趋势。

2.企业性质。企业性质的不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明显不同的向心趋势。其中独资合资以及大中型国企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目标。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动机与该类企业提供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的毕业生明显减少。说明在工作薪酬与岗位稳定之间,当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价值观更趋理性与务实。

3.工作薪酬。从2003年—2005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生总体情况来看,就业薪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与上海市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总趋势是吻合的。2005年我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平均工资为1686元,低于2005年上海全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2235元,这一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从专业性质差异来看,机电类专业薪酬最高,经管类、计算机类、人文艺术类专业偏低,但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工作薪酬与专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从历年对新生填报专业志愿的问卷调查统计来看,学生选择专业时对该专业今后预期的工作薪酬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4.性别差异。这里笔者仅仅选取2002和2003年数据为例。2002年,女生(481人)就业率96.7%,略高于男生(409人) 93.4%的就业率;2003年,女生(1086人)就业率95.1%,略高于男生(839人)93.7%的就业率。这一结果与我们预期的假设相左,说明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纯粹的体力型劳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男女性别在生理构造上的体能差异并不影响企业对人才的录用,或者说没有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即就业率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002年,男生中报到就业比例最高,占50.1%,其次是隐性就业,占37.9%,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和2.0%;而女生报到就业比例为48.0%,隐性就业为42.2%,升学和出国比例分别为5.6%和0.8甲o。2003年男生中隐性就业比例最高,占44.6%,其次是报到就业,占39.5%,定向委培,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3.5%和2.5%,另有1人自主创业。女生中隐性就业55.9%,报到就业33.6%,升学和出国分别为4.1%和 1.0%,2人自主创业。据调查,隐性就业以非本地生源为主,主要是因为户口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因合同时间过长不愿意签订,其中以女生居多,说明女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有更多的变动预期。但男女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都明显偏低。

2002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1349元,女生为1361元,女生工作薪酬略高于男生。2003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 1430元,女生为1315元,男生略高于女生。说明工作薪酬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5.学生素质。为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我校组织了对本市13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43家,占31.39%;中外合资企业31家,占22.63%;独资企业51家,占37.22%;事业单位3家,占2.19%;集体企业4家,占2.29%;民营企业5家,占3.65%。转贴于

(1)素质权重。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三项素质依次是:综合能力,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选择的比例分别为 20.47%,19.29%和15.53%,随后才是专业技术和外语水平,分别是13.18%和11.06%。显然,由于现在大部分毕业生在技能证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已相当接近,这些以往就业中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沦为相对次要的考评因素。企业现在更看重的是一些作为常规教学盲点同时较难量化考核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综合能力就包括了职业发展能力、瞬间判断能力、任务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看似基本,但往往也是当今青年人的弱项。

(2)适合岗位。有42.1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技术性岗位上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行政和一线基层职位上有需求的企业为15.79%,另有13.16%和10.52%的企业需要毕业生从事管理和研发职位。说明企业更看好毕业生从事技术性职位,这一认知与培养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说明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当然,兼备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专业需求。调研结果表明,机电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物流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才需求相对也比较大。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策略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根基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努力培养社会和市场适需的专门人才,做到“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而这决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校必须同时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1.专业设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合理调整与设置一些社会急需的,与产业结构调整匹配的,具有一定高新技术含量的长短线专业。

2.培养计划。充分重视企业对学生非智力素养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工程师和工艺师为主的岗位目标,制定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3.就业指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等。

4.专题报告。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

5.中介机构。学校就业办公室、学院就业工作小组、社会中介机构三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丰富信息和灵活机制。

6.媒体推荐。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7.现场招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现场招聘会,或自己组织由各类企业参加的校园招聘会,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当场签定劳动协议或试工协议。

8.实习就业。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预就业,学生拿到文凭就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就业。

9.定单培养。学校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定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很多,提高就业率更是一个涉及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就业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仅初步探讨分析了这个问题,真诚地期待高职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意见,共享彼此的智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石良平.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预示着什么[N].人民日报, 200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