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CAE软件呈跨学科发展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67.7%的受调查者使用CAE软件进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成为CAE分析的主要部分. 而使用CAE软件进行流体分析、振动分析以及热分析的分别为 18.8%,35.4%和12.5%(见图1). 需要注意的是,很大一部分用户已经从以往使用CAE软件进行单一类型、单一学科的分析中转变,40%的受调查者正在灵活地进行多个类型、多个学科的仿真分析,解决各种实际的工程问题. 目前同济大学拥有土木、汽车、航空航天与力学、机械、交通运输等众多与CAE行业相关的学院、专业,近年来学校形成工科方面两大跨学科集群:一是城市建设与防灾跨学科集群,二是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业跨学科集群. 跨学科集群的建立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交叉融合,扩展不同学科运用CAE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当前国内CAE行业发展的趋势,值得业界注意.
图 1 使用CAE软件进行的分析类型
2 CAE软件在国内行业的关注程度
CAE的中文翻译为计算机辅助工程. 近年来,以力学为核心求解器的大型通用化商业软件公司先后进入中国,CAE软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也从十几年前不足千万元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亿元. 目前国内CAE行业关注最多的是ANSYS,Inc.与MSC.Software两家CAE软件公司.
在最喜爱的CAE软件以及软件公司的调查中,选择ANSYS,Inc.与MSC.Software公司及其软件的分别有55.2%与51.0%;而在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调查中,该数字分别为67.7%和46.9%. ANSYS,Inc.是最早进入中国的CAE公司之一,通过10多年的发展,它在中国高校拥有众多用户群. 另外,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西希安公司在同济大学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有20%左右的受调查者认同或喜爱西希安.
在对土木工程、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和船舶工程等5大不同行业调查中发现,ANSYS软件在土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最具有影响力;拥有航空界工业标准――MSC Nastran的MSC.Software公司则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处于领先位置;现已被ANSYS,Inc.并购的Fluent在船舶工程领域位列第1.
3 CAE软件用户感受
在对国内CAE软件用户感受的调查中发现,受调查者对ANSYS软件抱有好感,这与前面所提的ANSYS软件在中国高校拥有众多用户有一定的关系;而前后处理软件――MSC Patran被认为更人性化. 受调查者认为ANSYS和MSC软件易于初学者掌握的分别有54.2%和35.4%;计算精度高的分别有37.5%和35.4%;收敛速度快的分别有32.3%和27.1%;CAD接口多、转换好的有44.8%和26.0%;前后处理方便、更人性化的有26.0%和30.2%;自带帮助文档好的有35.4%和18.8%. 同时也可以看到经过十几年发展,同济大学乃至中国用户的CAE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以往被动使用CAE软件解决课题或实际工程问题,转变为如今开始主动关注计算精度、收敛速度等与算法有关的问题. CAE软件用户感受程度具体见图2~4.
图 2 最喜爱的和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CAE软件或软件公司
图 3 不同行业最具有影响力的CAE软件或软件公司
图 4 用户对不同CAE软件或软件公司的感受
关键词:献血者 满意度 调查
血液质量是采供血机构的生命线,不断提高血液质量是血站管理永恒的主题。把“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到整个采供血服务工作中,本着全面、严谨、科学、实用的原则建立了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一、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方法
首先我们确定了调查对象是正在献血的献血者,结合采供血工作公益性机构的特点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每项关于献血服务方面的问题均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档标准,在问卷的最后一项设置了献血者可针对一般和不满意项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充分尊重被调查对象: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充分考虑到了被调查者的自身感受和体验,调查内容设计到采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份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从每个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都能直接接触到或十分关心的内容为调查项目,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关心和尊重每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感受和,也便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2、计算满意率方法科学:我们在计算每个被调查者的满意率时均进行逐一的统计并以年为单位进行集中的计算全年的满意率。
3、调查对象情况: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共向献血者发出问卷1020份,献血者献血结束后由献血服务科,共回收1020份,回收率达100%。
4、访谈情况:我们对于某些满意率较低的项目或有意见、建议的献血者进行交流,分析原因。
二、调查结果
我们对2009年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一)
三、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rticles of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in 2014
Abstract The articles using questionnaire method published in 11 CSSCI library magazines in 2014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about their survey objects and quantity, research topics, preparation and then their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science had a goo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here we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research angle, scope of research objects,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data analysis.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journals;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irical research
1 引言
问卷是指研究人员为了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将所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编排成一种统一表格形式的测量工具。研究人员用问卷来收集社会资料是在进行有目的的测量,从而通过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行为、态度及观念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去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和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问卷的使用方式可分为访问问卷和自填问卷两种[1]。
问卷调查使用方便,作答较为客观,可进行大范围的团体调查,可用于很多关于态度、感受等内容的社会学研究,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高度范式化、数量化和科学化。另外,问卷调查的经济成本较低,调查人员虽然要掌握一些调查技巧和规范,但是不需要特别的专业培训。问卷调查研究方法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方法之一。在图书馆学中,根据笔者连续几年的总结研究发现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在平稳中呈上升趋势。
本研究选取了图书馆界比较稳定的11种核心期刊逐篇阅读,对2014年发表在这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上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章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通过剖析与总结,系统地总结出问卷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使用情况、使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问卷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提供理论和实际支持。本文使用SPSS19.0对所统计的文章各项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了一系列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2 问卷调查法在图书馆学领域应用情况的分析
此次删选出的文章总数为105篇,总累计百分比为100%,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分项相加不到105,累计百分比总和不足100%的情况,主要是我们在进行数据录入时设置了缺失值。缺失值的出现是因为有部分文章内容缺失,我们无法界定某一项目的类别。如有的文章调查对象没有明确指出,有的文章虽说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但文中无方法使用和分析过程就直接分析结论,故采用缺失值表示。
2.1 文章发表的情况
从2014年我国11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的发文总量、问卷调查法文章量以及占本期刊年度发文总量的比例(见表1),可以看出发表问卷调查法文章最多的是《图书情报工作》(25%),其次是《图书馆论坛》(14%),其余期刊均在10%以下。
2.2 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问卷调查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选定不同的研究对象,根据2014年实际发表文章的情况,我们将调查样本分为6类:普通公众、高校师生、图书馆工作人员、政府和企事业人员、科研人员、其他。根据统计数据(见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以高校师生最多占44.8%,其次是公众占29.5%,其余调查对象都低于10%。这也说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高校馆,其次是公共馆。
从样本数量分布图(见图1)可以看出,样本量最多的区间是0~250之间,其次是250~500之间,超过500后出现数据骤降。根据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数量分布图(见图2),可以发现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主要是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等,有些特征既不包含在调查问卷的主体问题内,也并非人口学特征,如到馆次数、到馆时间等,也可以放在正式施测的题目之前进行特征调查。有接近四分之一研究没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因此为0。调查基本情况的数目以4个为最多,一般是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或者专业。
2.3 问卷调查主题内容的情况
通过文章的主题内容分布数量(见表3)可以看出,与2013年我们所做的图书馆学使用问卷调查法文章的主题数据相对比[2],在“满意度或需求”主题方面的研究有略微减少,“图书馆利用与管理建设”和“信息与信息行为”两个议题研究热度有所上升,“图书馆教育”也有小幅提高。
2.4 问卷规范化程度的分析
问卷设计完成后,还不能马上用于研究施测,首先要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因为任何一个设计者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问卷的最初设计始终是基于理论而开展,研究者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周密详尽。不过最有效的方式还是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在实践面前,我们难以自我察觉的细小错误都会从调查者处一一得知。通过预测试,就问卷型的工具而言,我们可以找到语言歧义处、语言组织不清之处、题目重复或者自相矛盾等问题;而对于量表型的工具,预测试则有着更加基础性的关键作用,预测试可以检验出整个理论构架是否合理,操作性定义是否准确、理论体系优化组合的方式,这些都是研究的根基,若根基不稳整个研究都将被推翻。
从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指标统计数据(见表4)可看出,进行预测试的问卷有6.5%,量表有41.9%,预测试的程度很低,特别是问卷。预测试提供了被调查对象对于问卷作为工具本身优劣的反馈,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设计者可以通过预测试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潜藏的问题,并在正式测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修改。如果不做预测试,会让研究承担较大的风险,当正式测试全部完成之后再检验,一旦发现问题基本就难以修改,只能舍弃现有的数据。
用于调查的问卷还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该问卷是否可以真实的反应被测者的态度,也是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即无论何时何地使用该问卷测得同质样本的态度差异都是相对稳定的。若在一定时间段内,前后测试同质样本的反差很大则说明该问卷的测试真实性或者稳定性不高。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到的是不是所要测量的特征。比如一项测试要求测量注意力,结果测量到的是学习动机,即便测量到的学习动机再准确,对于测量注意力这个研究而言,这份问卷都是一个无效工具,需要被替换。还可看出,进行信度检验的问卷有12.9%,量表有76.7%,进行信度检验的问卷有6.5%,量表有60.5%。
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实际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叫做样本。抽样方式主要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每种抽样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的研究设计应该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是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内容,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所有文章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研究提到了抽样方法。其实抽样不合理会造成结果误差过大,甚至结果的偏离,抽样整个研究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看出,明确提出抽样方法的文章分别为14.5%和50.9%。
计分方式主要是指量表采取了何种分数级别来表示被试者的态度倾向程度,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里克特五点计分法,还有后来的心理学家在里克特的基础上改进的七点、九点等多种划分方式。从我们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超过90%的问卷只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可看出,明确提出计分方法的量表有74.4%。
2.5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的情况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理统计可以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推理性统计两个阶段,在描述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利用频数、百分比等对数据进行组织,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对数据的集中趋势进行测量,用离差和标准差来反映数据的变异性;在推理性统计阶段,研究者则利用统计分布、回归分析、统计检验等手段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为从样本推论总体提供依据[3]。问卷绝大多数用的是描述统计,而量表较多的运用了高级统计方法。统计方法的选用以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数据所蕴含的意义,最准确的服务于我们的研究目的为最好。
目前,问卷的统计分析上,整体呈现出数据挖掘过浅,结论匮乏,分析浅显的情况。从调查样本的统计方法统计结果(见表5)可以看出,描述统计是被运用最多的统计方法,问卷中93.5%、量表中86%都使用了,后期分析则骤降。也就是说大部分文章,特别是问卷型的文章,数据分析停留在对数据表象描述,而没有深层去探讨样本之间统计学上的区别与联系。问卷的数据由于都是选项频次的非参数数据,经常出现样本量大、研究内容多,但是最后一步的数据分析却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而分析过于浅显宽泛。
3 结论与分析
3.1 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的缺失率较高
预测试是信度和效度检验与修改的必要步骤,提供了被调查对象对于问卷作为工具本身优劣的反馈,设计者可以通过预测试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潜藏的问题,并在正式测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修改。而预测试也是检验信效度的必要步骤,如果进行了正式测试再检验,一旦发现问题会难以修改,前功尽弃。
对于预测试和信效度检验,存在一点争议。量表必须要进行预测试,然后根据预测试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有可能是多次测试和检验,直到量表达到全面施测的标准。而对于问卷是否一定要进行预测试、信度和效度检验则存在不同观点。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无论是精密测量仪器还是普通的米尺,都一定要具备测量工具最基本的特性,那就是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问卷以选取自己倾向的选项陈述为作答方式,没有量化评分,虽然在精确度和科学性上比量表略低一点,但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也需保证真实反映被测特征,以及测量到的是研究者所要测量的特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问卷也是需要通过预测试来检验信度和效度的,只是测试的信效度种类可能与量表有所差别。但是,无论问卷还是量表,并非所有内容都需要进行信度检验,人口学指标不牵涉到被试的态度,一般不需要信度检验。如果测试的是被试的态度则通常需要进行信度检验[4]。
从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量表的设计和使用在规范性上明显优于问卷。但是对于二者来说,这样的规范程度都远远不够,严格意义上这三项的指标都应该达到100%,也就是说每篇文章都要对使用的研究工具问卷或量表进行预测试,信效度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具有科学性和可借鉴推广的作用。
3.2 抽样方法被忽略,计分方式仍需准确化
抽样方法仍然是最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不论问卷还是量表本质上是同一种方法的不同表现,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应用上都遵循问卷调查法的方法论原则,按照某种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实测。因此,抽样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意义。从本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抽样方法是一个屡屡被忽略的内容,只有极少的一部分研究提到了是按照什么抽样方法来选取样本的。抽样不合理会造成结果误差过大,甚至结果的偏离。然而,本研究所分析的文章中,抽样方式成为研究者最严重忽视的一个问题,问卷抽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样本的选取欠缺科学性。再者就是计分方式,很多量表没有提出自己是如何计分的,如采用几点分法,导致读者在阅读后期统计分析时不明就里,对结果产生质疑。
3.3 统计方法使用单一,数据挖掘不够深入
关键词:模糊数据;问卷调查表;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74-05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许多测算或测量结果往往不是精确的实数或者向量,而或多或少是非精确的(non-precise)数或者向量。例如,心理学中许多测算都和不确定性有关。另外,人的感知认识描述也是模糊的,例如对事物外形及颜色的表述等。对这类模糊数据的利用与建模而言,一种有效方法是把模糊集合理论与统计理论和方法融合起来。
在过去20年间,特别是近10年来,由模糊集理论、软计算和统计学交叉形成了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前沿学科——模糊数据统计学。模糊数学研究方法及思想对统计分析、建模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其中最成功的事例包括模糊聚类,比如贝兹德克(Bezdek, 1981)和模糊回归分析,比如田中等(Tanaka et al, 1982)。
模糊统计分析方法以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对统计学的明确样本(crisp sample)观念进行推广与发展。“Crisp(明确)”指的是能在“是”或“否”之间做出一个明确的抉择。如果用数字“1”与“0”分别表示“是”与“否”,那么明确的回答方式即是清楚地在“1”与“0”两者之间必选其一,没有中间灰色地带。实际上在现实世界中,人类思维多元化模式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对这种似似而非、模棱两可的判断或认知进行统计推断就要使用模糊统计分析方法,提取有用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问卷调查是统计学获取信息的一种常用工具,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更是一种有力工具。问卷调查目的是根据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反应,测量其态度、认知等潜在特质。众所周知,社会科学问卷调查一般采用李克特式量表或语义差别量表的设计形式,被调查者必须明确地选择调查问项里面中最适当的一个回答项。通常,问卷调查的遣词用句、选答的方式都会影响被调查者的调查反应。
一、以往调查量表的缺陷
人类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时常表现为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与理解,这里面存在不确定的特征,有时表现为随机性,有时表现为模糊性。在一定场景下,以往李克特式的选项设计并不能真正完全符合被调查者的真实态度和认知。原因在于以往问卷调查的二元逻辑不符合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容易造成选择的困扰。此外,被调查者有时受制于环境的压力或掩饰某种内心感受,常常不愿表示真实意见和态度,而倾向于大众普遍接受的方向来应付作答,这便导致问卷中无意见或拒绝回答者占相当大的比例。
以往传统的量表具有“非此即彼”的特点,体现出等距测量的属性。最常用的传统量表可以分为李克特式量表与语义差别量表两种形式,其计分方式如表1、表2。
表1 李克特式量表
表2 语义差别量表
李克特式量表与语义差别量表计分形式都是次序、等距整数方式,具有方便明晰的优点。可是,当调查者因受限于只能在少数回答选项中勾选出一个答案时,容易迫使调查者扭曲自己的感受而被迫地回答。另外,通常要调查的群体很大,各个调查者虽然选择相同语义选项,但因认知感受的程度(或尺度)不同,其量化计分仍依照表格上标明的来勾选,实际上不同调查者的真实感觉却不一定相同。
因此,传统量表的计分形式存在一些缺点:首先,人类的思考和行为本来充满着模糊过程,以往问卷经常被僵化解释;其次,为了符合数字化的精确要求,实验数据经常有过度使用之嫌;最后,为简化或降低数学公式复杂性,一般将实际状况间之相关与动态特质忽略。
二、模糊数据问卷涉及的模糊数
古典集合将元素和集合的关系,以二元逻辑的特征函数定义如下:
模糊理论的基础概念是通过模糊集合来弥补传统二元集合的不足,运用隶属度函数和隶属度处理模糊不确定性的数据。模糊集合可将人类思维中不确定的事物用隶属度函数表示,解释出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科学有关认知的模糊情境,借助于多元逻辑方法进行分析。元素x隶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用隶属度uA(x)表示。
在离散情况下,模糊集合A可表示成:
而在连续情况下,模糊集合A可表示成:
隶属度函数是模糊集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基石,但决定隶属度函数方法至今仍没有一种客观的方法被普遍接受。
通常,模糊数和明确数(crisp number)是相对应的,例如,从二元逻辑数学观点而言,2.9绝对不等于3;但从多元逻辑的模糊理论观点来看,2.9有些像3.0但又不是3,每一个实数值近似3的程度,可用隶属度来表示。因此,可用模糊数(这里用上标波浪记号表示模糊数)表示近似该模糊数的实数模糊集合,其隶属度用u3(x)表示。
从数学观点来看,模糊数是实数的模糊集合。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对于模糊数的定义,许多学者取得一致的看法,根据Dubois & Prade(1983)、Klir & Folger(1988)和Klir & Yuan(1995)对模糊数的定义,模糊数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必须是一个正规的模糊集合,亦即存在一实数x使得u(x)=1。
(2)必须是一个凸模糊集合,亦即的α截集必须是一个闭区间。
(3)的支集(support)0+必须是有界的且连续的。
实际上,最经常使用的模糊数有下列几种,
中图分类号 R69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2-0099-02
Investigate of 40 Cases of Ureteral Calculi Outside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Home Hospital Patient Support Self-care Ability/ZHOU Ai-qun,LI Xia-xi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2):99-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elf-care ability after ureteral calculi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Method:From May 2011 to May 2014,40 cases with ureteral calculi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4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and set stenting,the self-care questionnaires was used for evaluation of self-care ability.Result: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urvey,self-care of average total score in 40 patients were (85.53±13.47)points,
including the holmium laser and se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stents was 92.50%(37/40),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to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accounted for 92.50% of patients outside the hospital,the better treatment compliance accounted for 45.00%(18/40).Hospital patient’s self-care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patient’s age(F=5.73,P
【Key words】 Ureteral calculi; 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shan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Zhongshan 542699,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2.053
尿管结石亦称为上尿路结石,相关调查显示,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女比例为7.5∶1,单侧发病较多,双侧均发概率为10%[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其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一般在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后,血尿加重。此病又分为无痛血尿和有痛血尿,一般无痛血尿不易被发现,而且就诊率较低。输尿管结石常见并发症为梗阻和感染[2-3]。大多数患者因感染或肾积水而就医,甚至出现少尿或无尿。目前在临床上一般分为保守疗法、手术治疗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法。输尿管患者在钬激光碎石治疗后放置输尿管支架可减轻术后腹部疼痛,避免结石部位在恢复过程中有狭隘或梗阻情况产生,利于体内结石的排出,调查分析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置支架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27~78岁,平均(45.75±8.54)岁。40例患者采用钬激光碎石治疗并内置输尿管支架,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
对40例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了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钬激光治疗技术以及内置输尿管支架的知识判断以及出院后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习惯等治疗依从性的调查,问卷总分100分,患者所得分数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院外自我护理能力情况
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显示,40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平均总分为(85.53±13.47)分,其中对于钬激光碎石并置支架治疗的了解正确率为92.50%(37/40),在出院治疗后保持积极态度的占92.50%,患者院外的治疗依从性较好占45.00%(18/40)。
2.2 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因素
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患者的院外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的年龄(F=2.09,P
一、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问卷设计与实施。本次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包括二个部分,即调查顾客基本信息和网购模式下顾客忠诚度测评指标。第一部分调查顾客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状况、网购支出比例、网购历史、年均网购次数、经常光顾的网络商家等九个方面,对于网购模式下顾客购物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为第二部分顾客忠诚度测评指标的深入分析做铺垫。本问卷第二部分从五个维度选取21个不同的小因子作为分析的切入点,选项的设计采取的是Likert量表,分别对于每一个选项赋予不同分值,从1-5同意程度越来越高。
2. 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是运用实地发放问卷,在人流密集处(火车站、商场、广场、学校周围、公交车上)随机发放问卷并回收。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了300份,剔除其中的不按要求选答、没有网购经历的无效问卷后剩下的有效问卷有280份,其中问卷的回收率达到100%,问卷有效率达到93.33%。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问5位学生代表和10位社会上不同行业人士,他们都是有过C2C模式网购经历。其年龄跨度从18岁以下的高中生到5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而且文化程度从高中以下到研究生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其网购历史一般都有两年以上,年均网购次数在20次以上,网络购物支出比较大的人。
3.C2C模式下顾客忠诚度的调查结果分析。(1)服务质量调查结果分析。服务质量方面的影响,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网购顾客对于网络商家的服务质量持一般或者基本同意的态度,非常同意的比例不大。服务质量的7大因子中A1-A4网络商家的网页设计、目录更新、价格、网购流程、准时准地拿货、退换货处理系统等方面做得比较好,调查网购顾客中基本同意的比例都达到30%以上,甚至有20%以上的网购顾客是持非常同意的态度,认为这些方面做得很好,非常不同意的比例在5%以下;但是在A5-A7网络商家解答顾客疑问、提供个性化服务、售后服务、忠实顾客方面做得不佳,调查的网购顾客中非常不同意在5%以上,不太同意的比例在15%以上,都达到警戒点。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了解到的信息可知,网络商家的服务质量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反映很多C2C模式下的网络商家扎堆买类似产品,合作、创新意识不强,不能为网络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没有深刻体会到顾客就是上帝,忽视网购顾客的需求等问题。C2C网络商家也没有重视逆向物流和售后服务,访谈中发现很多网购顾客在和C2C网络商家交易过程中,受到过欺骗,没有提供与图片相符的产品或高价支付。
(2)顾客满意调查结果分析。对调查问卷整理,得出结果:网购顾客对于此因素的态度主要持一般和基本满意,其中基本满意比例为38.2%,一般满意比例为43.8%,两者之和超过80%。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的信息可见,顾客对于他们在C2C模式下的网购经历、店家产品质量、商家口碑基本上持满意态度,但存在相比B2C经营模式满意度较差的问题和虽然网购顾客基本满意但就是达不到对某个C2C网站忠诚的问题。
(3)顾客信任调查结果分析。顾客信任方面的影响,本次调查中网购顾客对于信息真实与交易安全方面基本同意,没有人持非常不同意的态度,特别是在交易安全上有28.6%的顾客选择非常同意,50%的人持基本同意的态度,可见C2C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让网购顾客相信,即使是不曾见面的商家,也可与其安全交易。但是,在保护隐私方面许多网络商家做得不够好,有2.9%的人持非常不同意的态度,认为部分商家为了商业利益,泄露顾客的隐私,没有做好保护隐私工作。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我国的网络购物还在不断成长,相关的法律制度都不健全,欺诈行为大有存在,部分商家为了商业利益,泄露顾客的隐私等问题,人们对信息可信程度的判断依赖于已有的经验和购物体验或者朋友推荐,所以网络商家想要赢得顾客信任,长期购买本店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提供真实信息,保护顾客个人资料及隐私,保证交易安全。
(4)转换成本调查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于转换成本对网购顾客忠诚度影响,持一般态度的最多,占据31.6%的比例,而不太同意的比例竟然排第二,达到25.5%,甚至非常不同意的比例也达到了11.1%。超过50%的顾客还没有意识到转换成本的存在。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由于信息获取非常方便和快捷,顾客在转换网络商家和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及时间形式的转换成本将大大降低。然而,却增加了转换成本中的心理成本、情感成本、不确定性成本。问卷调查结果充分显示,通过管理顾客对转换成本的感知来培育顾客忠诚可以为企业制定和实施顾客忠诚计划提供一种较好的管理策略,比如建立会员制度、网络虚拟社区等忠诚计划。
(5)顾客让渡价值调查结果分析。顾客让渡价值的影响上,对问卷调查分析:网络商家在为顾客提高合适产品、根据等级给予折扣上做的比较好,调查顾客基本同意网络商家有过这些做法,调查人员中有接近80%的比例赞同这些做法,有30%左右的人基本满意这些做法。特别是在节假日优惠活动上,网络商家都抓住了这一机遇,招徕顾客,所以调查结果显示,有34.3%的顾客是非常同意网络商家有过这些活动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面对面的访谈法获得的信息可知:在为顾客减少成本上做得比较好,但存在没有使顾客价值最大化的问题,很多C2C网络商家倾泻式推销和提供较少个性化服务,没有让顾客感觉到增加了顾客总价值。由此可见,网络商家必须深刻理解顾客让渡价值,从各方面来降低顾客的花费成本,提高顾客的价值。
二、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顾客忠诚度提升策略
1.建立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各方面服务体系。在售前环节,丰富信息流,保障商品质量;同时,C2C电子商务网络商家要把好进货关,保证商家的销售物品均为正品,杜绝假冒伪劣和返修产品重新上线销售。 在售中环节,保证商流、资金流畅通;提供充分的让顾客参考的信息与工具,比如阿里旺旺、支付宝等,让顾客放心、安全付款,从而完成购买过程。在售后环节,重视逆向物流,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定24小时限时售后服务承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消费者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做好退货工作,退货的同时向顾客表示深切的歉意,要及时通知顾客退货已受理。
2.构建C2C商家的信誉机制。首先,从顾客角度,消费者既需要接受网上购物模式,顾客也需要认同网络营销手段及其所带来的实际价值,认同情感营销、电子邮件营销、交叉营销等网络营销手段,去体验这些模式,客户更需要积累成功的网上购物体验,逐渐形成对某家C2C网站的消费习惯,建立起对其常去的C2C网络商家的信任。其次,从商家角度,既需要加强对顾客信息保密的责任。再其次,从政府角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解决电子商务法律中的建设问题。
3.提升客户黏性。一方面,通过互动顾客,便利顾客来黏住顾客。与顾客建立互动机制;及时收集顾客的反馈和了解顾客对此网站的看法,珍惜与网购顾客每次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建立“跳骚市场”,进行二手货淘宝与交易,甚至“废物利用市场”等,将客户牢牢的黏在经常去淘宝的C2C网络商家上,不轻易转换到其它模式进行消费。
关键词:小学 信息化教学 个案研究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向学生渗透信息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时代的要求。“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对于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小学信息化教学现状的调研,在带给我们欣喜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焦急和担忧,希望焦急和担忧能够给予我们更大的动力来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目前,信息化教学主要有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形式。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研究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法分别了解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各班级的电教设备使用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日常观察,了解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频率和效果。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阻碍网络教学的因素以及教师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笔者以客观的第三者身份参与研究,力图得出准确的结论。
一、多媒体教学现状
多媒体教学适用于班级授课,通过多媒体手段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是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1、通过对教师的进一步访谈得知,英语和音乐学科多媒体教学的次数较多主要是因为有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该课件与教材联系紧密,使用方便。可以看出,教学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满足需求是影响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多媒体教学较适用于班级教学,统计表明,课堂上教师使用的课件除了教材配套软件外,主要利用Powerpoint制作,方便地呈现一些文字内容、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教学信息,一部分教师习惯到网上下载课件修改后加以运用。通过统计还发现,低年级的多媒体教学中视频展台的利用率较高,原因是书写是低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视频展台能够快捷方便地呈现书面材料。
3、通过日常观察以及统计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因素除了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外,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硬件条件。硬件设备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最基本条件和基础,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实施。
第二,课堂类型。根据是否有他人听课,可以把课堂分为公开课和非公开课两种。通过统计发现,专用多媒体教室中的课堂几乎都是公开课。也可以说,在公开课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原因是教师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课堂增加“亮点”。而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比率降低很多。
第三,教师观念。在统计分析中发现,相同的学科,不同的执教教师,多媒体教学的数量差别较大。原因是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较感兴趣,在实践中敢于尝试,并尝到甜头。而有些教师较保守,懒于进行新的尝试。
主要结论
从小学的情况来看,信息化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教师没有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通过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
大多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实践中,部分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虽然日常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比例仍然较低,但是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已经从单纯的表面“作秀”逐步走向日常教学。尽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离普及还相差很远,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毕竟已经迈开了前进的步伐,相信不久的将来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网络教学举步维艰
虽然部分小学课程不适合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但是,小学日常教学中网络教学几乎为零的比例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目前,绝大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比较陌生,只是听说过,没有亲身实践过,不知道如何开展,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幸好大部分教师能够理性地看待网络教学,在正确观念的指引下,让我们拭目以待网络教学的逐步推广。
3、资源匮乏仍是信息化教学的绊脚石
配几点建议
信息化教学没有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其中受到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主要依据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1、加强硬软件建设
教育信息设施建设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是推广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保证。硬件设备应该及时维护和更新,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由于教师日常工作较忙碌,没有专门的时间用于开发教学资源。所以,由课件公司开发的课件是教师日常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
2、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
理念是个体行动的指南,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国家和地方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同时,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从目前现状看,此类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部分教师能够独立运用信息手段辅助教学。但是,还有部分教师仍缺乏把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的意识和理念。特别对于网络教学,广大教师对其缺乏基本的认识,导致日常教学中,远远没有发挥网络的优势。因此,需要加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给教师提供更加具体的理论指导。为了使培训更加有效,应该根据教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案例培训方法,使教师掌握条件性知识,更加有效地进行实践。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分析指标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现金流量表分析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所接受的基本分析体系,已提出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方法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分析目标不明确,分析指标设计不合理两个方面。本文选择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及分析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初步建立现金流量表分析基本框架。本文主要运用理论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功能出发,、理论上探讨建立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系以及指标评价体系,然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专家评价法对理论上建立的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校正。考虑到本文研究内容专业性强,我们基本上选择会计工作者以及具有使用会计报表背景的人士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74份,回收率为67.27%。对调查问卷采用投票法和计分法进行统计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探讨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理论探讨
一般认为,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存在现金流量信息不足等缺陷,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人们提出了编制现金流量表来提供更多的现金流量信息。因此,从现金流量表产生的背景来看,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从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说明来看,现金流量表分析评价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获现能力评价。根据一般评价方法,获现能力评价可以将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现金流量与投入资源或相关业务相比较,比如说,反映资产获现能力可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平均余额相比较。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分析中,我们将销售收入与投入资源或业务相比较,获得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将营运能力评价指标与获现能力评价指标相比较,相同之处是这些指标都反映企业利用资源获取经营成果的能力,不过,营运能力指标反映的是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成果,而获现能力反映的是收付实现制下的经营成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把获现能力评价视为营运能力评价的补充。
获现能力分析的另一类特殊形式是利润的获现能力,即利润为企业创造现金净流量的能力。一般分析的方法是将现金净流量与利润额相比较。从分析方法来看,我们也可将这类分析视为现金净流量对利润的保障程度,即企业产生账面利润时,是否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由于这类分析对报表使用者来说有特殊的作用,我们把这类分析另称为盈利质量分析。可以看出,盈利质量分析是对传统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利能力分析的补充。
企业获取现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支付的需要。因此,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另一个目标是支付能力分析。企业支付现金主要用于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应付一些偶发性支出和投资机会的需要,以及某些资本支出的需要。从现金支付的用途来看,支付能力分析又可细分为:(1)偿债能力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筹集资金偿还债务。(2)财务弹性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灵活筹集资金应付偶发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资机会。(3)发展能力分析,分析企业能否筹集现金满足企业发展的资本支出需要。基于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着重点是分析企业现金能否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比基于分析资产、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的传统偿债能力分析更能直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我们可将现金流量表的偿债能力分析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偿债能力分析的补充。
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是分析现金的来源及运用,从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和运用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构建由获现能力分析、盈利质量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成长能力分析组成的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系。对于有些学者提出的其他分析目标,通过分析都可归纳到上述5大类分析目标中去。
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分析基本目标包括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结合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体系,我们可构建三大主表的营运(获现)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盈利质量)分析和财务弹性分析及成长能力分析的目标体系。
(二)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研究
从理论上看,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最能体现现金流量表编制目的的是获现能力分析与偿债能力分析。原因在于:(1)一般来说,如果企业获现能力强,则盈利质量高,同时也会有较多的现金用于资本支出,满足投资机会需要,以及应付临时性支出;反之,亦是。企业偿债能力与财务弹性也有较大的相关性,若企业偿债能力强,资产流动性大,则财务弹性大;反之,财务弹性小。因此,通过获现能力与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对其他分析问题作出初步判断。(2)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仅能反映企业成长能力、财务弹性方面的部分信息,更全面的信息需要通过分析其他资料来获得。如果上述观点恰当的话,那么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最重要的是获现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其次是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财务弹性分析。为了检验这个判断,本文对获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质量、发展能力、财务弹性5类分析目标的重要性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对这5类分析目标按重要性排序。在回收的74份问卷中,有73份回答了被调查的问题。根据对问题的囿答,用计分法、投票法分别进行统计,得出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获现能力、偿债能力、收益质量、发展能力、财务弹性。
本文对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进行研究,主要是为了给构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我们认为在构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时,对于重要的分析目标,如获现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应选择较多的分析指标,而对于次要的分析目标,如发展能力分析、财务弹性分析可选择较少的分析指标。
二、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研究
本文对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的建立采用如下的方法及步骤:第一步,从已发表的现金流量表分析研究文献中检索出52个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对这52个分析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再从中选出31个理论上比较合理,实践上比较可行的分析指标。第二步,对已筛选出的31个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试图根据专家评价法建立更简练、有效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
(一)现金流量表问卷调查指标①
1.获现能力分析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流量率、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折旧摊销影响系数、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现金流人流出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现金比率(也叫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流动资产现金比率、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3.盈利质量分析指标,包括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营业利润实现比率、销售收现比率、营运指数、现金流入结构比率、现金流量偏离标准比率。
4.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包括再投资现金比率、投资适当比率、现金投资成长率、经营或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增长率、现金流出结构比率及经营、融资与投资比率。
5.财务弹性分析指标,包括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购货付现比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外部融资比率、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
(二)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问卷调查分析及分析指标的建立
为了从前一步骤列出的31个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中进一步选出更少,但又比较科学合理的分析指标,我们进行了如下四项的问卷调查:①同一分析目标的不同指标按重要性排序问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专业人士对哪些指标的认同程度高,对哪些指标的认同程度低。②在31个指标中,哪些指标是分析现金流量表最理想的指标。这项调查的目的同样是想了解专业人士对不同指标的认同程度,同时进一步印证重要性程度排序问卷调查结果。我们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专业人士认同程度的研究是为了给根据专家评价法选择分析指标提供支持,专家评价法认为专业人士认同程度高的项目,就是比较合理的项目。根据专家评价法原理,我们可选择在上述问卷调查中专业人士认同程度比较高,同时理论上又比较合理的分析指标作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③最重要8项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和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这两项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验证前面建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
1.同一分析目标的不同指标重要性排序问卷分析。关于现金流量表各分析指标分别在同类指标中重要性排序问卷,共有72人给予了回答。对回收的问卷,采用计分法和投票法进行统计排序,统计结果见表1.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合理认为,以排序靠前的指标作为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是比较恰当的。因此,我们以问卷调查排序结果作为进一步筛选分析指标的标准,从31个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中选取排序靠前的14个分析指标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筛选结果见表2.在选取14个指标时,我们主要考虑到如下两个问题:①分析目标的重要性。对于重要的分析目标,分析指标数量取多一些,而次要的分析目标,则数量取少一些,因此获现能力,偿债能力各选4个,而盈利质量,发展能力,财务弹性分析指标各选2个。②选取指标的数量。在确定选取数量为14个指标时,主要考虑到,如果指标选得太少,可能会漏掉一些合理的指标,但指标选得太多,达不到进一步筛选指标的目的,因此,选取了问卷调查指标的近一半指标,即14个指标。当然,这14个指标在数量上是否恰当还值得探讨。
2.现金流量表的理想分析指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对问卷中“你认为理想的财务评价应包含的指标”问项,要求被询问对象从31个分析指标中选取理想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共有58份问卷作了回答。我们选取得票率排前,专业人士认同程度高的14个分析指标,按得票率高低分目标列出,得到表3.
对于这项调查,在认可程度高的前14项指标中,只有再投资现金比率是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并且排序靠后,为第13,显然,发展能力分析并未象前面重要性分析结论显示的那样比较重要。
表2与表3说明,销售现金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总资产现金流量比率3项获现能力分析指标,在两项问卷调查中得到了较高的认同,我们选择这些指标作为现金流量表获现能力分析指标。考虑到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内涵相同,将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作为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指标的并列指标,用于一般企业的分析,而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用于股份制企业分析。在偿债能力分析方面,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都得到较高的认同。考虑到现金主要用于即时支付,长期债务的偿还主要依靠企业盈利等,使用现金流量表分析长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可靠性程度较低,所以,我们删除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留下其他3个指标作为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在盈利质量分析方面,认同程度都高的指标是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营运指标,我们选择这2个指标作为盈利质量分析指标。对财务弹性的分析,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股利支付比率都得到较高的认同,但这2个指标内涵基本相同,我们选择已被大家熟悉的现金股利支付比率作为财务弹性分析指标,删去现金股利保障倍数。考虑到在理想指标问卷调查中,对现金流量表用于企业发展能力分析认同程度较低,同时,从理论上看,企业发展能力除了与企业现金收支能力有关外,更重要是与企业盈利能力有关。因此,我们将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不作为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一级指标,而将其归类到财务弹性分析中,作为财务弹性分析的二级分析目标,重点分析在短期内企业现金支付能力对企业发展的支持程度,考虑到再投资现金比率是一个综合反映企业支付能力的指标,将其保留,归类到财务弹性分析指标中。这样,根据两项问卷调查及上述分析,我们可建立以下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
(1)获现能力分析: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流量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资本金现金流量比率)。
(2)偿债能力分析: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3)盈利质量分析: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营运指标。
(4)财务弹性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现金股利支付率、再投资现金比率。
3.最重要的8项分析指标及分析指标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为了验证前面建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是否合理,我们进行了“最重要的八项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的问卷调查。进行这项调查的目的是,试图通过比较“最重要的八项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与已建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的一致性与差异,来判断我们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为了判断被调查人员是否熟悉现金流量分析指标,我们以“你或你所在单位经常使用的指标”为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项调查主要是为了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具有能力回答问卷调查内容的能力。
(1)最重要的8项现金流量分析表指标问卷统计分析。在回收的问卷中,共有58份问卷按要求回答这一问题并对所选的8项指标按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对这项问卷统计排序,最重要的8项现金流量分析表指标依次为:销售现金比率、总资产现金流量率、现金(即付)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营运指数、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前两项及第七项指标反映获现能力,第三、第四及第八项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第五、第六项指标反映盈利质量。
将上述8项重要指标与我们已建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对照,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包含了“最重要的八项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进一步说明了我们建立的现金流量表分析体系是比较合理的。
(2)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在实际中应用情况问卷统计分析。本项调查要求回答在实际中经常使用的指标。在回收的问卷中,共有41份确认了在实务中使用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占全部回收问卷的55.4l%。根据问卷,各指标实际应用程度按得票率多少从大到小排序为:销售现金比率、销售收现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即付(现金)比率、现金流出流入比率、现金流人结构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现金流量率、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现金流出结构比率、营运指数、营业利润实现比率、现金满足投资比率、折旧摊销影响系数、全部债务现金流量比率、投资适当比率、购货付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流动资产现金比率、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现金投资成长率、现金股利支付率、经营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本项问卷调查统计显示:①大部分被调查对象使用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这说明被调查者具有现金流量表分析方面的专门知识,调查结论是有效的。②被调查对象没有提出新的分析指标,这说明我们在问卷调查中提出的31个指标是比较全面的。
三、结论
1.根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目的及提供的信息特征,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主要目标有:获现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收益质量分析、财务弹性(发展能力)分析这四方面的分析构成现金流量表分析的一级目标体系。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及其评价指标。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20名护士和zo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薪酬、职业发展、福利、奖励和人际关系方面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14. 4土2.73,12.51士2.51,12.42士2.09,11.69士3. 17和9.71士2.58分;护士长分别为9. 85土3.48,9.69士3.77,10.54士1.56,8.62士2. 50和7.46土2. 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应当考虑这些指标,并注意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关。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反映着医院的护理管理情况及护理工作在社会中被接受、受重视的程度。研究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有利于提高和调动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如何让临床护士满意,没有满意的护士,就没有安全的护理质量,就没有满意的患者。本研究探讨分析护士工作满意度,以使护理管理者掌握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实际状况,并制订针对性激励措施和科学管理方案,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1)2008年10月,以我院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20名护士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率为83.3%;(2)随机抽取20名护士长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填写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份,回收率70% 。
1.2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护士(长)的一般资料(年龄、婚姻、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等)。(2)工作满意度量表:此量表旨在了解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包括9个方面的满意度:薪酬、职业发展、管理者行为、福利、奖励、工作规程、同事认可、工作本身、人际交往。此量表经过认真讨论,各个条目均按5分评分:非常不满意为5分,比较不满意4分,不确定3分,比较满意2分,非常满意1分。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被调查护士(长)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答案进行填写。
1.3统计分析对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I l . 5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数据护士的背景资料显示,中专28人,大专49人,本科23人;平均年龄27. 35士4. 67岁,平均工作年限6. 78士4. 88年。护士长的背景资料显示,大专6人,本科8人;平均年龄36. 79士4. 79岁,平均工作年限16. 43土5. 08年。
2. 2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显示,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相比,在薪酬、职业发展、福利、奖励和人际交往5个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护士和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比较分析在报酬、晋升、利益、奖励和交际方面,护士和护士长相比差异很大,说明护士长相对于护士感到薪酬高、职业发展前景好、得到的福利和奖励多、人际关系好。护士直接面对患者,工作风险和压力都要大于护士长,且超重的工作负荷让她们对日常工作没有热情,满足不了她们自我实现的要求。相对护士而言,做为科室的管理者,护士长的职位比普通护士要高,其工作的成就感、主人翁的责任感、升迁发展及收人均高于其他护士,因此工作满意程度高于普通护士。在管理者行为、工作规程、同事和工作本身方面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她们面对的是一样的医院领导,熟悉统一的医院制度和操作流程。因此,在以上4个方面,护士和护士长之间的满意度没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