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1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输入;输出;互动;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04-3

本文从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的矛盾所在,提出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及可操作的建议。

1 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虽仍处在假设、被论证阶段,但其中有不少值得外语教学借鉴的东西。

Krashen(1981,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1)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只有具备“i+1”的特征才能生效。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语言输入的意义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而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则应超出现有水平。(2)输入只是外因,要使其转化为习得还需关注内因,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绪、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3)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至少与生活相联系,即语言的输入只有富有情趣并且有一定的个人意义,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引起注意,从而被理解和吸收。(4)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extra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

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无疑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通过注意学习者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不匹配的情况,输出有助于调解理解过程和习得过程。输出可帮助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学习者一旦收到确认信息,便会产生吸收和综合。如学习者重复使用同一结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使用被综合的知识,使语言使用自动化。Swain(1985)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按照Long(1961)的互动假设,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通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接受并传递信息。而在接收和传递信息时,人们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准确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还要向对方询问、质疑或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引发”了更多的输入与输出。这些就是Long所说的“意义磋商”。Long的互动假设强调通过对话调整的形式及双向交流增强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认为交互式输入比单纯的输入更有效。

2 外语教学的现状

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输入输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语言输入不足、输出不够重视和输入输出不平衡。

2.1语言输入不足

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外语的与是母语的有本质上的不同。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只能成为抽象的符号而丧失任何交际价值。外语习得的输入方式主要是讲授性和操练性的,话题的控制权不在学生手中。输入方式计划性较强,并受到教科书的限制。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活交际兴趣,更难以保证输出的得体性和适切性。这种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仅借助原始教具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成为输入源极度缺乏的抽象活动,无法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难以提供与语言运用相生相伴的语境和非言语情境等,从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参与的动机受到抑制,语言的得体运用能力无从产生。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关键因素。在人数多、基础不一、动机各异、需求不同的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整齐划一的单边灌输,不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提高课堂的效益。

2.2输出不够重视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学重点长期放在阅读和听力输入上,很少甚至无暇顾及吸收和输出。语言输入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目的,不仅输入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语言的输出,造成“只学不会用”的后果。脱离生活的输入内容使学生很难产生输出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外语教学内容缺乏可交际性、实用性等,无助于学生交际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外语教学多采取大班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输出;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平时语言能力的积累,妨碍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各种统一考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能通过考试,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对学生语言持久的关注,“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2.3输入输出不平衡

语言输入不足,又不注意吸收,缺乏语言操练,基本功不过硬,学生少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交际时往往不得不用汉语思维、英语词汇加上语法编造句子,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难有保证,更不用谈语言得体性和多样性了,交际自然难以顺畅与和谐。另外,语言学习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如果学生的消极因素阻碍了语言输出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输出也就不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确认、修正和补充,从而阻止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3 输入输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各种渠道,为学习者输入丰富的可理解性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入指的是说话人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所用的特定的语域。Krashen(1982:63-73)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又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语言的输入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有可能进入学习者的认知体系,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样语言输入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是学习者可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常常会有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调整、简化和改变,以适应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教师用目标语组织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语言操练和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沉浸在语言氛围中,语感得到不断增强,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输入。

教师应做到授课内容多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者,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给学习者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完成理解输入;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指导学习者接受个性化语言输入;鼓励他们使用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学习策略,并在输入过程中应该适当“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知识的有机积累和语言的长期发展。

3.2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从输入到输出不是直达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化过程。教育者都期待着越多输入就越多输出,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输入不能完全转化为语言输出。教师应尽力让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让学习者能像在自然学习环境中一样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Harmer(1983)提出输出有练习性与交际性之分。练习性输出的训练以吸收刚学过的某一语言项目为目的,因而应以准确性为评价标准,教师要适时地用不同的方式纠错。交际性输出以有效交际为目的,注意的焦点是语言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而应以有效性为标准。但Harmer指出这不是绝对的,两者应平衡,只是不同活动阶段各有所侧重而已。语言输出的方式主要是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写作、翻译、演讲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使这些输入方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倡使用更多的交际性输出,既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也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3加强互动,促进语言的使用

Gass(1997)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认为可能被摄入的是注意到的输入(apperceived input)并理解了的输入(comprehended input),只有这种输入才对学习者的输出起作用。首先,语言学习者的头脑似乎存在一种“思维阻碍”(mental block),如同过滤器一般,干扰他们通过接收有效语言刺激进行语言习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的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建立信心。其次,理解是输出的基础,没有理解,也就没有输出。然而,理解只有在输出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而且输入必须在学习者内在机制的约束之下,与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交际互动共同发生作用。教师应引导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际,再根据他们的反馈作出各种回应,交际双方在不断地回应已知信息,修正误差,并在不断添加新信息的过程中推进课堂交际活动。

学习语言决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记忆、背诵水平上,而应该学会灵活地创新地应用语言。课堂活动应包括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书面语输出可以形式多样,不仅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各种文体,还包括听写(VOA、BBC新闻)、改写课文、写文章摘要或概述文章。

第2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

数控技术专业包括了一系列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测量与公差、数控工艺与设备、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CAD/CAM 应用、数控机床的维护等专业技能。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其理论教学的内涵,一方面要“够用”,为实训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该考虑终身学习的需要,体现“宽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是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工艺人员,要求既有一定的数控技术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企业基层单位数控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而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计划是重理论、轻实践,现在却过于重视实践,一些学校提出实践第一、理论第二,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等同看待,认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比例达到 1:1 最好。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实验与实训的软、硬件条件来看,确实是增加了实践和实训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还有实践教学的条件及实践的方式方法够不够科学。

二、解决的措施

1、理论教学优化整合

我校数控专业仍沿用机械专业的一些传统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车工实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等专业基础课,但这些课程的外延与内涵都发生变化。因此学校让各备课组共同探讨所教学法学科的教学大纲,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允许对某些偏难偏深或者陈旧内容进行大胆删除,而增加一些数控技能培养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如机械制图课中,数控专业最需要的知识是看懂零件图,学会各节点坐标的计算,因此在制图课上,淡化画法几何的概念,点线面投影的概念,熟练应用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确定圆柱、圆锥、圆球、凹(凸)圆弧、螺纹等表面上节点的坐标,掌握AutoCAD知识,为学习CAD/CAM软件以及数控编程打下理论基础。

2、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

数控技术专业课内容基本上是在原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的基础上补充改编或进行整合而成的,整合后的教材容易出现内容重复,衔接不当。如现有的数控技术理论课教材一般均以某一、二种型号的数控机床为例编写,而实验室实训教学的数控机床往往型号不同,从而与实训脱节。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在教学安排上,都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距离[1]。

根据数控教材中存在的缺陷,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必需”和“够用”的原则下,开发数控校本课程,体现数控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也可通过校企合作或课程整合,促进数控专业向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一些常用零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不易讲清楚,但在现场讲解则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编程还知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及操作目的是什么[2]。

3、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各实践实训项目顺序

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实习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记教学内容,并提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连贯起来,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其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概括疏导巩固应用。如在数控铣程序编写第一行用到的G54G40G49G80G90G17指令,不必要求学生开始学编程时就详细理解各个指令的具体含义,只需让学生记住这个固定模式直接写程序,在以后的练习操作中再慢慢理解掌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3]。

三、实施办法

把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分三个阶段:预备性实践教学,专业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1]。有机的穿插理论教学,达到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之前,将学生带到数控实训室对数控机床进行感性认识。在授课过程中可将专业教材中有关数控机床各种机具构造结构进行举一反三的实地讲解。在学生操作机床时,指导教师不能只顾给学生布置练习任务,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对先前所具备的有关编程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内化。并最终经过综合性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1、多样化教学手段应用,建设完善的实训教材体系

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实训配套课件、制作数控实训教对我院数控实验室的CJK6140华中数控世纪星系统数控车床、YHM600深圳华亚西门子系统数控铣床的实训操作,制作了详细的图标牌流程。并编写配套的实训实验指导书,制定相关实验守则、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及每一台数控设备的操作加工演示程序等,并对学生实训骨干进行预先培训。通过这种模式进行数控机床的实训教学,学生对整个操作步骤的按钮先后顺序的记忆、操作步骤的熟练掌握、对安全操作规范的反映灵敏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切实可行的提高了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缩短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熟练过程的时间,有效的减少了因不规范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率,确保了数控机床实训的有序高效进行,大大提高了实训教学水平。

2、启发性教学

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在指导学生数控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兴趣。

四、结论

总之,数控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必须结合院校实际,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理论—实践—再理论”与“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两条线有机结合[4],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而不是一味追求增加实训教学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金旭东.提高高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2]高葛,徐元博.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习实训,2008,02.

[3]贾相武,俞劲创.“数控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模式研究.职教论坛,2009年1月(中).

[4]童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NO.25.

第3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内隐学习 语言输出 内化 输出教学

1.导言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输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在此单向输入的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激发,从而造成我国众多大学生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也就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的现状。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以培养学生英语输出技能为目的,用输出性的语言手段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求通过有效的语言输出,形成实际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可理解输出。教学中,有效激发学习者内隐学习,使其无意识地自动发挥作用。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则以内隐知识的理解性为切入点,不断以可理解输出激发学生的内隐知识的强化和相互交流,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外显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内隐性技能中去。(王荣英,2008)

2.内隐学习理论

2.1内隐学习的基本概念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中。根据Reber(1967)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可分为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即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受意识控制,需要付出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而完成的学习方式,具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可控制性和学习性,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而内隐学习则是一种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情景中复杂知识的学习方式,其显著特点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一规则。Bialystok(1981)认为,内隐知识指的是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该语法存在于学习者对语言特性的本能感悟中。学习者能够为自己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以此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进行交际。

2.2内隐学习的特点

在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其特点的归纳虽然稍有不同,但在其无意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内隐学习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自动性和无意识性。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发学习者在无意识学习中自动获得内隐知识,即人们能在无意识条件下去发现周围环境中隐藏的规则和结构,并且能够对环境中复杂的关系作出恰当的反应。

抽象性。所谓抽象性是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抽象的、不依赖刺激的特殊物理形式。我国学者郭秀艳(2004)在长时功效这一层面上诠释了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她认为虽然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抽象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略掉一定时间的积累一蹴而就的发生,并在学习之初就直接达到对规则知识的最大限度的掌握。只有进过时间推移和不断的练习,内隐学习才能体现出其有效性。

理解性和可转化性。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即内隐知识,并非不能被人们意识到,只是人们很难把这些知识完全揭示出来。因此,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在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可以相互转化。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内隐知识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Reber(1989)认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不受心理异常和操作的干扰,不受或较少受年龄发展、智力水平、机能障碍的影响,具有较小的个体间差异。

综上所述,内隐学习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对于二语习得者对语言知识的获取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外显学习。学习者在内隐学习无意识的机能效应中,无需通过意志努力能自动获得需要意识努力的外显学习所能够获得或不能获得的知识。内隐学习机能也不会受到情景、紧张心理、机能障碍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抗干扰能力。

R.Ellis(1999)提出的八条二语成功教学成功原则,其中第三条原则明确指出:二语教学应该主要指向发展第二语言的内隐知识,但不能忽视对外显知识的传授。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虽然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机制,但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发挥着刺激作用。我国学者王荣英(2008)认为,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同时存在于个体的知识体系或某一知识技能中,相辅相成,构成完成完整的知识。在学习者认知加工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隐知识的无意识影响必然渗透其中,并支配着整个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那么,当外显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内隐知识的表征相一致时,外显得学习指导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内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意识所表达,也就意味着内隐知识可以转化成他人能够理解的显性知识,并实现知识的传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各种语言辅助表达手段将可理解的内隐知识外显化,或者将部分深层的内隐知识外显化地表达出来。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对各种语言知识手段的应用,学习者的外显知识逐渐会被整合到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中去。这种逐渐整合过程需要各种语言输出实践活动的反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强化语言输出对学习者的语言外显性表达,以及知识内在化转化有着积极促进效果。

3.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著名学者Merrill 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以加拿大法语沉浸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二语习得者能既准确又流利地使用语言不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必须产出可理解输出。该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强调了输出的三个功能:①注意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注意到想表达与能表达之前的差距。②检查假设功能。语言的输出时对目的语作出的不断假设和不断修正的过程。③元语言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主动调动其存在的知识体系,包括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以积极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言学习是一种信息的内隐加工过程。外语输出能力形成的核心就是在于该语言的思维能力的获得。作为外语学习者,其母语思维系统已植根于言语系统。所以,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外语思维,形成外语概念必然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江世勇,2006)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出能力薄弱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须以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输入型教学向强化语言输出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结合内隐学习潜移默化的优势和外显学习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概念系统的形成。

4.基于内隐学习机制的输出型教学策略

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核心是可理解性输出,在此输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无意识地发挥其概括归纳功能,再用有意识的教学手法指导学生的认知过程,促使内隐和外显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学任务和实施教学手段时,教师必须在全面掌控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得前提下,为学生建造一种有利于调动内隐知识的学习氛围,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

4.1提供恰当的语言输入,构建易于激发内隐学习的良好氛围

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要求学习者自动、快速地理解和组织表达语言。这种自动反应源于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语言结构的不断内化。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输入性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语言,在不断地准确输入过程中刺激学生内隐信息的强化,从而获得该语言体系的思维结构。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构成为基础,结合其专业知识要求,并尽可能扩充相应的人文、历史、科技等各方面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带着“兴趣”去积极主动吸取知识。但是单纯的输入不能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在学生吸收输入信息后加强各种途径的输出。例如,在教师完成其知识输出后,可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角色表演、辩论等有助于学生知识输出的有效渠道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

4.2在语言输出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

语言输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元语言功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主动调动已学到的知识去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这种积极的态度提高了知识吸收的质量,也即输入的理解性。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用于思考和探索,能对形式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元语言意识。(江世勇,2008)在输出训练时,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外语思维。在长期的语言刺激和调整输出中,学习者逐渐自动生成对语言理解、生成、监控的综合直觉作用,即语感。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交流讨论等各种不同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率的接触使用。比如,在学习某个语法结构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说、写等表达方式对该语法结构进行多次反复训练,以内化该知识点,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内隐性语感能力。

4.3利用校园网等资源,加强语言输出的交互活动

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在运用时对情景具有依赖性。即出现于出示内隐认知行为相同或相近的情景时,有助于初始行为多获得知识的提取与巩固。(张人,2004)因此,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形象的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内容的链接,激发学生的内隐记忆在相应的语言情境中自动启动,并促使内隐知识在外显指导下通过语言输出在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交流强化。另外,使用校园网是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以语言输出活动为基础的又一种有效学习途径。网络模拟的语言情境能使学生沉浸在仿真的语言动态交际活动中,能更有效地促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和输出语言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校园网中人机交互模式也为学习者通过了便捷的渠道。校园网中的一机一人模式不仅能为学习个体提供更加充裕的操作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者的紧张等阻碍学习的心理。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5.总结

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使学生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到达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内隐学习机制引入大学输出型教学中,营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最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在输出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建各种有利于内隐学习的语言环境,并对学生自主的内隐输入提供准确及时的外显指导,使外显指导信息与学生的内隐知识的表征无限接近一致,以强化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A.S.Reber.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 [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ur. 1967

[3]Bialystok 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4]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02)

[5]A.S.Reber.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89

[6]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7]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8]江世勇. 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能力发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1)

第4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现阶段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方式,具有灵活多变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让学生不在局限于传统思想的禁锢。那么,教育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创新能力对于孩子的发展到底有多重要?本人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从教育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长等方面阐述分析创新能力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意义;实践

一、关于基础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阐述与分析

所谓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创新能力又可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

1.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意识培养。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意识的提升和培养的教学内容是创新教学的基础内容。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创造的城堡,幻想过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发明家创造家,都有不同的创造能力,只是有的人创造力被发掘出来,而有的人却被不经意间磨灭了。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实施,以成樗刂式逃的基础,并且正式列入了义务教育的范围。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把一条鳄鱼和一条普通的鱼放在同一个鱼缸里,在鱼缸中间竖着放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鳄鱼对普通的鱼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但是鳄鱼每次都撞在中间的玻璃板上。撞来撞去鳄鱼形成了惯性思维,当我们再把玻璃板从鱼缸中拿开时,我想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鳄鱼不再去攻击那条普通鱼了,甚至不再做最后一次尝试。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不要给其过多的限制,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升,是素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保护好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给予其更大的空间去展现去发挥,使其敢于冲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只是教学生画画,而且需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创新思维是什么,就是指学生在日常的创新学习活动中怎么去想象怎么去创造,包括思想的独立性、流畅性、敏锐性和求异性。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需要具备高昂的积极性、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的大胆、独特的认知结构以及丰富活跃的灵感启发。能够具备这些特点的创新思想,并且能够广泛的运用到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当中。创新教育内容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成长过程,它指的是带动发明和发现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处理一成不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及需要更多的发现与发明以便产生某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在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审美认知可以说是构造整个创新活动的重中之重,是创新动力的引擎。由此可以发现,思维的最好诠释方式就是创造,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断努力。

我们应该努力在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煽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中小学美术的教育中,想要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他们在最初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临摹开始学习的,而临摹的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在逐步的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的思维已经开始占据学生的脑海。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出大胆的创新。我们还可以围绕一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提问、创作等。比如我们去画一棵树,就可以画出不同的感觉,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还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表达。通过让学生以光线的不同,四季的更替角度为出发点,让学生心里清楚,只要思想能够想到的心里能够感受到的,任何的颜色都是可以展现出来的,要去大胆尝试不同的想法。二,加强教学的方式方法,拓展创造求异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根深蒂固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到教改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没有灵活性的创造性。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很多的方式。而这,更要求我们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只看到传统美术教育的意义,更要看到其对学生发展是否有作用,是否更适应现在的教学环境。

3.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情感与技能培养。

创新技能,它是生活中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的体现,属于发现创新活动的工作原理。仅就小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走出去的能力,多接触陌生新鲜的外界环境,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实践,获得亲身的感受,站在它们的角度上,用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带动他们去创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其明白日常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美术人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用他们的眼光引导,积极思考。同时,教师也要真正的确立起学生是主体的意识,了解每个学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潜能的个体,充分的引导他们。

创新教育还有创新情感的重要方面。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让学生动动脑子,它还需要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与内心的世界,比如自己的梦想,自己曾经的经历,自己的亲人等因素。在创新与情感结合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是“活”的,才是丰富的有章可循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所具备优秀的创新能力和丰富良好的情感世界是创新能力发挥的源泉。我们内心世界情感越丰富,情感所带来的想象力就会越自由的展现。在上课过程中,要能够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能在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中与学习相结合,真正的感受到创新与情感的联系。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的发育状态,各种特征还在发展变化,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学生全面的塑造最主要就是来自于学校教育,学校自身需要塑造严谨的道德品质纪律,学校教师也要严于律己,在思想和生活中为学生做榜样。在目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更多的体现在高考美术中的应试教育,把升学率作为衡量美术教育的砝码,对于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操培养和艺术素养方面出现很大的缺失。这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做出相对应的对策,摒弃之前盲目的授课,要有根据的,有目标的,有针对性的授课。

中小学进行美术教育,由于它特殊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在艺术审美和鉴赏中,使中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画面上思想情感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在思想和精神上的传递,全面的提高学生人格素养和情感道德观。太多的字幕教育使得学生感官上对知识不敏感,而美术教育图画形式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对事物产生好感,从而引起心情的放松,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建立绿色心情。

二、基础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

1.创新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去了解美,欣赏美,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认识美,让学生去创新思维,去创造美好,对于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不带有功利思想,而是通过美来感化人们,来让人们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的美好,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认识真正的美。新能力就是一种对美需求的提升,去找自己内心想要的美,理想的美就是创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一切事物。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就需要教师来随机应变,发挥自身的优势,课堂氛围活泼灵活,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昂,学习效率就得到提高,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吸纳新鲜的事物,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的形势下,学生需要如何才能适应,就需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把向学生传授知识改为启发学生,使其主动地去思考,锻炼其创新能力与思维,对所学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2.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帮助。

社会发展迅速地今天,我们的学生需要有更全面更多元化更适应性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养与能力。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尤为重要和关键,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美术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与审美及实践相结合,通过审美和动手能力来提高学生,教导学生,通过审美能力与自身的创造能力,大自然的美与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树立高尚的道德,使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里都能够健康的成长。创新能力是影响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有良好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3.创新能力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影响。

学生的学习要经历很多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相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阶段的培养方式,但每个阶段都离不开美术教育。在每个阶段的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美术教育作为能最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目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幅画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就是不同的两种思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让学生进行创新,就激发了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思考,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创作技能的训练。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互相有联系的,美术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与人之间对事物对美好的共同点联系起来,它具有其独有的作用,这其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的学生所必须的能力之一。

结论:

美术教育和其他科目教育的性质略有不同,所以教师授课所用的方式也不同,“因材施教”在这里体现的毋庸置疑。所以美术教育并没有数理化中所要求的严谨性,缜密性。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需要传递出来的是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说到美术作品,“像”与“不像”似乎成为所有大人们判断一幅作品的标准,其实不然。早在我国古代水墨画中写意也是注重作者内心的表达,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作品主观的意向。美术作品在课堂中并不是“画得像”就是好画,而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审美思维和手脑的协调开发。

参考文献:

[1]汤佩文.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136-137.

[2]孙敬全.《创新意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3]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黄其明.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2):182-183.

[5]潘佳岐.鄂旭丽.简述青少年美术教育的意义[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2):54-55.

[7]王霞.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美与时代旬刊》.2010.

第5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20世纪后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思潮,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将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入进来,成为“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以发展一个可以解释某个特定现象的概念和理论为目的。扎根理论方法也适应于教育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弥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对于扎根理论的运用得到肯认,并成为欧美等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式。9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尝试在我国教育中运用,但至今为止尚处在引进、吸收、消化和本土化改造阶段,尚未成为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更没有得到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视。

    一、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背景

    社会学家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在1967年出版,标志着一种具有传统实证主义和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扎根理论产生。扎根理论是一种归纳研究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通过连续比较的方法,从经验资料中建立新的秩序,把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概念化的过程予以命名,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从发展沿革上看,扎根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格莱瑟和斯特劳斯传统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斯特劳斯和科宾的程序化理论、21世纪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一)实用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詹姆士、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经验”一词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杜威提出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互动原则作为衡量经验的标准。杜威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某种连续性,因为每种经验对于各种态度都能产生较好和较坏的影响”,“互动”是指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这两个原则深深地体现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斯特劳斯将实用主义哲学研究的程序、行动和意义引人到经验研究之中。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扎根理论,将应用性和有用性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衡量标准之一,强调理论永远是暂时的,理论没有什么神秘或神圣可言。强调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布鲁默和g· h·米德的著作。1930一1950年,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出版的一系列著作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是:(1)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2)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3)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是: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作为扎根理论建立者之一的斯特劳斯,有着在芝加哥大学的学术背景,将芝加哥学派的实地研究和符号互动引人到扎根理论。在那里,深受帕克、杜威实用主义思想,以及米德、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影响。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社会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斯特劳斯和科宾在1990年写出《质性研究概论》一书,至今为止这个版本使用得最为广泛。他们的立场带有后实证主义色彩,因为他们也主张倾听被调查者的声音,尽可能精确地代表被调查者,发现并承认被调查者对于现实、和他们不同的看法,认识到分析对象和分析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同时并存。受符号互动论的影响,扎根理论的研究题目来源多是日常生活,研究成果也回归日常生活,而非理论检验或在理论引导下的假设检验。

    (三)建构主义

    20世纪后期形成的建构主义思潮,是在后实证主义的元叙述中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其观点依赖于相对主义和意识形态,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也产生较大影响。卡麦兹提出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是阐释性传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卡麦兹是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学生,利用她深厚的符号互动论底蕴,挑战传统模式的客观主义倾向,扩展了扎根理论现存方法的广度和潜力。她认为,扎根理论必须从其实证主义源头那里继续发展,把过去二十年来由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人进来,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具反思性的实践。

    卡麦兹说:“我更接近实用主义,因为我赞成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唯物论的活动观点撕碎了激进建构主义观点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论思想。2006年出版了《构建扎根理论:质的研究的实践指南》,该专著包括概论、丰富资料收集技术、不同的分析编码策略以及理论建构中的备忘录写作的重要性;讨论了理论抽样、饱和与分类、扎根理论中理论化的不同方式;最后,还包括撰写草稿的实践技巧,对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各个部分的价值进行了反思评价。它不是一种菜单式风格的枯燥方法,而为研究者和新手们提供了一套作者本人独特的扎根理论方法。

二、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基本观点

    本体论上是相对主义和认识论上是主观主义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重塑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整个过程中研究者的观点起了重要作用。在本体论上,建构主义相信一种相对主义现实,现实既是个体的建构,又是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主体间的协商结果,是互动的个体的社会性建构。认为现实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情境中建构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对于这个现实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了解现实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经验和行动。一个事件的社会建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发生,它不但被个体的行动所影响,而且被历史、社会和语言所影响,这种本体论观点是对以前所接受的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范式观点的突破。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认为,研究成果中的现实并不是由被研究者的现实构成,是多重解释中的一种解释。我们把社会生活的概念从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有待发现的、有待应付的、有待分类的世界改变为一个在思想上变成现实的世界,一个通过成员的语言和行动变成现实的世界。所以,社会现象是复杂多面的,扎根理论者所建构的不是现实的形象,而是一种形象的现实,即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外在的现实。

    在认识论上,建构主义相信知识是由依赖情境和负荷价值的多种解释所构成。对知识的认识不是唯一不变的,知识是一个重构的创造性的问题,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知识;知识是对具体社会文化情境的建构,是参与各方面通过互动而达到的一种暂时的共识。建构是主观的创造和主体间的证实,要求研究者必须密切深人到研究过程。所以,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者与研究过程有密切关系,研究者是主要研究工具,不是一个旁观者,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修补了过去质的研究法对于理论看法的不足,重视建构意义和行动者诊释的过程,以实际的情境为主,用更多样的方式,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行动与互动的意义源于社会情境,人们时常认为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减少研究者的影响,这并不是事实,任何研究都是情境化的,是扎根在情境脉络和位置、时间,以及诸如此类因素中的。卡麦兹认为很难忽视研究者的身份,以及存在的事实和准确性问题,因为其中总是有张力,由于事实是本土的、相对的、基于历史的、情境的、情境脉络的。正是由于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影响他所观察到的事物,意味着价值和真实是相关联的。研究者的观点不是一种附加,它是一种看待问题的途径,必须不断地自我反思—自己的任何价值观念来自哪儿,这些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们却倾向于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假想的现实是多面的,不能被切割成碎片或在实验室研究,而是只能作为一个自然情境下的统一整体来研究。这种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它是非正式的、互动的。研究设计也就是研究的逐渐展开过程,设计的本质是扩张主义的,不是在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方法中看到的简约化。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强化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了解被研究者对问题所理解的意义,而且要体现在最后的研究成果,体现在语言编码和分类、理论性备忘录以及理论性结果中,并与被研究者发生互动关系,从而理解他们,对其行为意义进行解释。在资料和初稿之间来回反复多次,在理论和文化中流动,然后又带着一些怀疑、兴趣和好奇心回到资料中。尝试着通过写作唤起体验性的感情,备忘录的写作帮助研究者将分析性解释和经验表现连结起来,对资料中出现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思考,逐步深化自己已经建构起来的初步理论。

    三、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技术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教育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要能够达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的,我们都可以借用。通过开展扎根理论,建立介于抽象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中层理论,对于教育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一)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本土化

    “中国教育界接受了教育学的普遍主义,养成了对自身经验的忽视甚至卑视”,“同时还因此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教育学理论是可以直接由国外译出,快捷地为我所用,它不受本国基础的影响,也可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无关”。面对复杂的教育技术研究任务,“实证一科学”的实证方法难以适应对复杂的教学活动的把握,从教育技术学要研究如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来看,需要对其变通。

    开展教育技术研究要从本地实情出发,着重研究本地实际,总结本地经验,解决本地问题,扎根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本土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扎根”这个字强调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必须实地进人研究对象的处境,扎扎实实着手去从事直接的观察与互动。在研究过程中有相当严谨的步骤,确保研究人员的归纳与结论是忠实地根据从研究对象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而非自己主观的意见。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的支持,但其主要的宗旨不在于其经验性,而在于从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和思想,是建立理论而非验证假设或既有理论。

    (二)有助于提高研究主体—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理论水平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理工科的学术背景和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是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对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偏爱,对教育中质的研究、尤其是思辨哲学研究方法论比较陌生甚至拒斥。掌握扎根理论,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理论思辨水平。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是扎根理论有别于其他质的研究的特殊之处。理论敏感性是研究者的个人特质,指的是一种能由繁杂资料中去芜存警,辨别事物相关性,觉察资料内涵意义及精妙之处的能力。理论敏感性与研究者的洞察力、分析力、概括力等密切相关,来源于专业经验、个人经验(默会知识)、对该领域专业文献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熟悉程度。

    教育技术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方法,“不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都应时刻注意捕捉理论及能生成理论的线索”。对于各种文献,或研究初期所萌生的范畴、假设都要存疑而且需不断地用实际资料加以验证。增进理论敏感性对于一个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摆脱对某些现象的思维定势,使思路从文献和个人经验的蔽障中释放出来。同时,遵守必要的研究程序,可以增强研究工作的严谨性,减少个人偏见,以及那些可能导致对资料作出不切实际解释的一些假定。

    (三)有助于弥合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扎根理论的创始人声称其主张就是为了“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尴尬的鸿沟”,不在于了解单一因果关系。扎根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从事实到“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这里所谓“实质理论”是指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于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论;所谓“形式理论”,是指系统的观念体系和逻辑架构,可以用来说明、论证和预测有关社会现象的规律。实质理论不能凭空产生,必须扎根于原始资料之中,作为在原始资料与形式理论之间的中介而凸显其重要性。

      从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来看,相当部分还停留在利用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从事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研究等方面。并且多以经验研究为主,较少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实验研究,以及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建构和实验成果。研究者或沉溺于对从理论到理论推演的形而上的研究,或滞留于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强调研究的“实证性”和“可证实性”。扎根理论恰恰兼顾了二者研究的缺陷,较好地处理长期争论的问题—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扎根理论相信依照其原则与态度所发展出来的概念架构或理论,会与所研究的实际状况相当吻合。

    (四)有助于研究者掌握和利用质性分析软件

    大多数质性分析软件的方法论框架是扎根理论,如nudist明确定位为辅助扎根理论分析。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质性分析软件不是方法本身,而是辅助质性分析的一种工具,一种组织和管理原始资料的工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教育技术学者的研究能力,这种影响表现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二十多种质性分析的软件,如at-las. ti, inforapid、alceste、weft qda、nudist,nvivo8等,分别隶属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提供将质性资料转换到常用统计软件的数据接口,这些工具上的革新将加快这种趋势的发展。

    利用质性分析软件的自动编码功能、编辑与检索功能、多媒体资料存储管理、概念网络的可视化功能等,研究者可以系统地将资料收集过程、分析过程并行,发现质性资料中的潜在模式,也可能借助于程序而得以保存代码的修正过程;也可以把代码之间的关系以图形表示出来,从而让研究者或者读者直观地把握研究的理论模型;也可以结合在线统计软件的数据接口,通过网络共享方式进行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6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高等数学是大学很多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在专业要求不高、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应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尤其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但大多数同学的数学基础还很薄弱,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

 

1.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作用

 

1.1初等教育理科大专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学生如果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会丧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就会淡化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数学思想的教育无论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数学思想教育是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加强数学思想教育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应该说,通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数学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

 

1.2初等教育理科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提到高等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计算,因而望而却步。其实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建模,再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或者模拟来得到问题的解答。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最优化思想等。学习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题目等)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第二方面的东西,初等教育理科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 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做法

 

2.1.要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希望老师通过启迪他们的智慧来达到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摆脱学生学习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的沟通。比如可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面谈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把新鲜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以及数学趣味题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穿插一点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消息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要进行详细讲授,而对学生能够看书理解的内容尽量在课堂上不予讲授。

 

2.2.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再到厚。即先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再将知识拓展开来。

 

3.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有老师指导的系统学习阶段。因此,学生们争相学习与教师技能有关的各项技能,为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却看似与此无关,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这种疑问是隐藏在部分学生心中的疙瘩,授课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做个解铃人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3.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授课教师在高等数学开篇可以把握学生“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心状介绍一些内容,争取在源头上打消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当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把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起来非常必要。在开学前几节课,教师可以通过例子讲明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一般人认为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甚远,但它们之间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思维形式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来理解小学数学,会使人感到小学数学的博大和精深;但如果能把小学数学的内容放在高等数学这一背景中理解,那将会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1.1内容的互补性

 

内容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和一般。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在高等数学中就是数学期望值的特例。如果站在数学期望的高度来讲解平均数,教师就会着重强调平均数和各个数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知道全班数学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虽然都是分数,但是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反之,如果学生只会计算平均分数,而没有把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加以区别,那么学生只是多做了一些四则运算的习题。这样不仅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限和无限。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0.9”、“0.99…9”和“1”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会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极限的概念。

 

3.1.2思维形式的互补

 

思维形式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这则故事正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应用的实例。七岁的小曹冲以“称石头代称象”,运用的就是一种把整体分成若干较小而简单的问题,逐个地加以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二、比较和分类。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同态、同构的方法把整数与多项式、矩阵与线性变换、多面体和平面图等建立联系。这就是比较、分类的方法。而小学数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的。三、系统的方法。高等数学中的集合、向量空间、群等都是系统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利用这一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解题时,可以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当增加练习和思考时间

 

高等数学内容多,逻辑性强、课时相对较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应以重、难点为主,其它内容不能很详尽讲解,这样便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和阅读参考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安排一部分内容和时间让学生自学,继而对自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教师讲解过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例题的解题过程再熟悉一遍。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指导练习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3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初等教育理科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数学系的学生一样,在知识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础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应放弃,只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以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第7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07-03

A Study of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Settings//Hou Dongqing, Liu Zhibin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discipline, since long has debated unceasingly about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different, so is the curriculum setting. If the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is not clear, the curriculum start will be very numerous and disorderly. Through to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and curriculum, it proposed that my own opinion,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technique theory development,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graduate get employed.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specialized localiz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Author’s address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Shaanxi, China 712000

1 引言

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涉及电子工程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长期以来关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一直争论不休,如果专业定位不明确,开设的课程就很庞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就不知所措,没有方向,就业时更不知道该从事什么职业。

2 教育技术专业的定位

当前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于教育技术包括了教育与技术两个层面,因而在高校里面一般有两种定位:一种是定位于教育(师范类专业),另一种是定位于技术(非师范类专业)[1]。

2.1 定位于教育(师范类)

这种定位主要把教育技术学专业放在师范院校的教育系里面,偏重的是教育技术在教育学层面上的应用,强调教学系统的设计、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的整合,强调用现代化的手段来促进教学,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2.2 定位于技术(非师范类专业)

它主要把教育技术学专业放在物理系和计算机科学系。放在物理系强调学生对教学设备的应用维护,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教学上的物理器具,服务于教学。而放在计算机科学系大多强调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因此,教育技术专业除了在师范院校开设,也有不少工科院校开设,充分利用工科学校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

2.3 对比两种定位

无论哪种专业定位,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获得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少数人获得的是理学学士学位。通过对两种定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认为教育技术应定位于“技术”的学者,却都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都认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在教育技术学科里都是为了教育而服务的,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学的定位应该是定位于教育,而非定位于技术,这与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借助技术的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教育技术学只是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相关的技术,倘若离开了教育,技术可能就是其他方面应用的技术了,而不是应用于教育的技术[2]。

教育技术学若定位在教育上,那么学生毕业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将面临各专业学生的竞争压力,而且几乎所有学校对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倘若定位在技术上,大多数学校都默认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认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总之,教育技术无形中被人们误认为是不入流的专业。所以无论教育技术学定位在教育上还是技术上,都是不合适的,都不利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3]。

2.4 重新定位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的技术,遵循的是教育的规律,采用的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的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它既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只是纯工艺性的技术手段。它所研究的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整个技术领域,而是教育与技术交叉部分的理论与实践。而且教育技术学也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以求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说明,它既不属于传统的理科,也不属于传统的文科,是教育学科中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文理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所以只有找到教育与技术的结合点才能体现教育技术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可与接受,才能体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坚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科的正确定位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是教育学门类中技术学范畴的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应用学科,是教育科学与教育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连接桥梁,应该注重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和应用研究。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是教育学门类中与教育学并列的一级学科。由于其逻辑起点(借助技术的教育)的双重性,教育技术学科自身也具有双重属性:既有教育属性,又有技术属性。所以给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毕业颁发教育技术学学士学位是最合适也是最恰当的,这样既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又有助于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3 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问题

课程是人类认识成果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所有学科的总和,课程设置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课程设置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设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理论结构和技能结构服务。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情况,可以看出该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3.1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庞杂

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传播学、物理学、电子学等基础理论,涉及电子工程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性学科。考虑到这一特点,一些高校在规划教育技术专业课程时就尽量多地开设了庞杂的课程阵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等教育“宽口径”的要求,但却忽视了“厚基础”的需要。

3.2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教育技术需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地发挥它的优势,克服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盲目性、从众性,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然而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却存在不足,在有关教育理论的课程中,内容较为空洞,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也有重复,甚至还有相冲突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它的作用,不能指导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能联系实际指导教学实践,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3.3 对人文艺术课程重视不够

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然而现代教学媒体是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不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网络课程的开发,画面的设计、颜色的配置、背景音乐的选择等都需要一定的人文和艺术基础,从而使作品人性化,才能使开发的作品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获得读者的喜欢。而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却很少专门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一般只开设几个讲座而已,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4],在课程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中突显其艺术性不强。

3.4 实践单一,没有形成立体的实践体系,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

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能力极强的应用学科,但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很少,大多是演示型的、试验性的,实践时间比较少,实践方式也比较单一,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3.5 我国的教育技术与国外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企业培训方面

国外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企业培训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多年来最大的缺陷或称之为空白,就是企业培训这一块,且从事与企业培训有关的绩效技术方面研究的专家极少。

4 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

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得是否合理,对该学科及学生的发展至为重要。根据目前大多数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的情况以及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概括。

4.1 教育理论基础课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对于教育理论课,采取必修课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打下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可开设师范学校教育公共课、教育技术的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数学、摄影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等课程。

4.2 专业基础课

使学生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为以后专业深入学习及专业方向的学习打下基础。可开设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哲学、教育传播学、视听心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与教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教育信息学、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课程。

4.3 人文艺术理论基础课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对于人文艺术理论课,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并以选修课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理论和实践并重,要求每一名学生修完每一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因为选修课受人数的限制,有的学校变选修课为必修课的做法是极为有害的。这个问题可以和其他专业合作来解决,即相近课程可以跨专业修读,把和本专业相近的课程合并进行跨专业修读,为选修课的广泛开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可开设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视听语言等课程。

4.4 专业方向性课程

按专业方向设立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可设立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模块、多媒体影视技术模块、教学设计师模块、职业教育技术与管理模块。

1)网络教育与软件工程模块,可开设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编程语言、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电脑音乐与动画、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等。

2)多媒体影视技术模块,可设置多媒体技术、非线性编辑、摄影与摄像、数字电视、电视节目制作与编导、影视作品赏析、影视写作等。

3)教学设计师模块,可开设教育技术写作、教育研究方法、教学设计基础与教学开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产品与课件开发、绩效技术、远程教学、教室中网络应用中的设计与开发、需求评估与分析、教学设计实验概论、交互技术、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学习环境设计、信息设计和呈现音频媒体导论、远程学习的无线电通讯和交互等。

4)职业教育管理模块,可设置职业教育管理学、企业培训管理、绩效技术、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需求评估与分析、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在任何一个专业方向课程中不能混有大量的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否则会造成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在庞杂的课程体系面前迷失自己。专业方向课程体现了各办学单位的特点,办学单位可根据当地社会需求和本单位的办学优势而设定专业方向,进而选定开设的课程。

4.5 实验实践课程

教育技术学专业属于综合型应用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是该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和掌握的。因此,实验实践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按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实验和实践且成绩合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实验课程和部分实践课程一般随相应的课程一起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单独开设;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单独安排时间进行。

5 结束语

教育技术作为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相当庞大,但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定位的论述进而得出合理的定位结论,提出目前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希望能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少昌,尹以璋.游走于教育与技术之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98-102.

[2]李龙.教育技术领域・学科・专业[J].中国电化教育,2005(12):5-10.

第8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论文摘要 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美学是一门关注人的哲学,提倡人性自由和人的自由发展,能够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哲学依据。教育技术本身包含丰富的美学内涵,但其研究和实践领域往往偏重技术和开发,而忽略其中美学研究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加大对教育技术中美学研究的力度。

1 引言

教育技术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实践的技术,从视觉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无一不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育中来。教育领域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确解决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为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我国教育技术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颇深,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侧重于技术层面,而较少从美学和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对教育技术人文方面的研究略显单薄,这就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普遍存在的人文因素萎缩,哲学意识淡化,出现偏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甚至技术至上主义等倾向,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不相符合的[1]。要解决教育技术中技术和人文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得树立一种科学的人文思想,并进而以这种人文思想来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而美学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人文思想。因此,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构建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在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统治力量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 教育技术中的美学形态

2.1 科学美科学美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美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反映”[2]。真善美的统一,是科学美的完美写照。科学美表现在教育技术中,首先在于它的“真”,即要体现出科学理论中的客观规律和理性概念,它们反映了科学理论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教育技术如果能真正体现科学美,就能够用美的教育去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学习者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使其能够在美的意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善是指事物相对于人的功利需要的价值,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学习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一种善。同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满足人审美方面的需要。真善美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以人作为价值主体,要求教育技术在追求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多地重视人的本质。

2.2 教育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美的发展历程,而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因此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感。教育美是指教育本身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对教育中的审美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技术应该充分体现教育中美的意境。首先,教育技术本身应该具有审美价值,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审美品质和伦理道德品质,这是人的本体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学设计应该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运用艺术手法来体现教学法。例如,多媒体教材中使用富有艺术性的图像、色彩、音乐等艺术手法,可以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3 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美感。教育技术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多媒体课件的构成元素包括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静态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等,而动态元素则包括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课件是在教学理论、艺术理论等指导下,将知识的表现形式从原来书本的单一表现形式转变为多媒体的复合表现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材料。作为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课件主要强调的是形式美,即整齐美、均衡美、调和对比美、节奏美。

2.4 艺术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它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教育是教师创造性的活动,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将艺术美运用到教学中,把抽象、无形的知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教育技术的很多方面本身就是艺术创造过程,如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等,本身就是一件件美的艺术作品。

3 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从一开始就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萧树滋先生在其《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概论》等著作中就曾明确提出美学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刘雍潜和李龙编著的《教育技术基础》中把美学作为技术基础中的一个内容。近年来,教育技术专著将美学或艺术理论明确列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基本上没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对美学的重视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上,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它在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及其美育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1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本化的关键教育技术历来关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善,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机器的过多使用弱化了人的潜能,并且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媒体在很多场合下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本身,而忽视其中的教学内容。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有没有对技术的本质意义和深层价值进行探讨,其解决之道在于用正确的人文思想去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实现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平衡。从本质上讲,美学是审美领域的人的哲学,它以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窥视人内心世界的美,并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思想自由。因此,把美学引入到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中来,将会“使教育技术更加人本化,更有利于教和学,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

3.2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艺术化的理论基础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和艺术具有相同的本质,艺术乃是现代技术救渡的道路[4]。技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艺术,艺术是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样,实现艺术化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因为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发挥到极致。美学是所有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从哲学的高度去探讨艺术的一般规律和艺术美的问题,包括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和批评的研究。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化,而美学就能给它们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例如,教学设计要强调科学美和教学美;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界面的友好,色彩搭配的协调;教学过程则要讲究语言的流畅、优美,声音要清晰有致,富有感染力,这些都属于美学的研究范畴。

3.3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美育是教育,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教育中,其主要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感,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其人文知识的修养。教育技术中的美主要体现在媒体美和教学设计美2个方面,它们都具有美育的功能。媒体美可以美化教学环境,并满足学生物质、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敏锐;教学设计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美育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包含丰富的美育思想、美育方法,这些都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美学也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中体现了多种美学形态,同时美学对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却往往忽略美学对其深层次的影响。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使各种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研究者必须深刻反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使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和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廖宏建,冯奕兢.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启示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05(6)

[2]李亚青.关于科学美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3)

第9篇: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Moodle;网络课程;协作学习;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4010703

0引言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推动了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技术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成果,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将封闭的教育环境转变为多元化开放式教育环境。现代教育技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使信息和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许多师范类院校的公共课,开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师范毕业生的从师技能,利用Moodle平台,学习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也可方便地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的技能。

1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状况

教育技术发展从文字教材到音像教学媒体,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不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引起了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环境的变革。教育技术从起初简单的信息传播到如今的借助信息化媒体手段传播共享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着教学的发展。总结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教育模式及信息技术的探讨和分析上;国内的研究更注重于技术理论的研究,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进行多元化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归纳出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多媒体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的教育体制与模式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由于互联网具有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优点,计算机网络可被应用到任何一个角落,在教育网络环境支持下,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型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可按照自身的需要来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

近年来,多媒体教育被广泛应用。虚拟现实、超媒体技术、媒体光盘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要技术,多媒体系统因承载信息量大、访问速度快,在传播过程中传输质量高、传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被广泛应用。现代媒体比传统的媒体更容易被学习者接受与操作,人际交互性强。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过程显得更为生动形象,使得许多抽象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地呈现在学习者眼前。

(2)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发展。教育技术一直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纽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势必融入了多种理论。这些年,教育技术界日益重视教育技术自身理论基础的研究和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技术实际的研究。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焦点逐渐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转向混合学习理论,研究领域由以前偏重的学校教育而转型为关注社会共同教育。

(3)资源的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特别重视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应用。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等一直是设计开发资源的原则。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依托网络为核心的智能教育资源将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为了能使教育信息资源合理共享,网络远程学习平台将提供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学习者可轻松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信息。

2开发工具Moodle简介

Moodle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由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 博士主持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CMS),Moodle 因其免费、开放的源代码而被大众广泛应用。Moodle平台应用于教学可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

(1)Moodle平台的主要特点。Moodle平台操作简单易用,界面设计简单、高效,可轻松管理课程内容。创建者在系统安装时,可自定义设计主题,因其代码开源,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修改;开发者通过平台可直接创建课程,课程创建完毕即整合了新闻公告、论坛、下载等一些功能。此平台提供了目前常用的一些社会软件功能( 如博客 、BBS、RSS 等)。平台因其强大的安全性,教师后台登陆即可随时查看学员的访问时间、场所和内容等信息。

(2)Moodle平台的主要功能。Moodle平台课程包含资源与活动两大模块,其中资源模块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资源模块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大量信息,其中不仅包含文本信息,还有媒体信息,例如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设计中也可通过超链接的形式链接到外部资源。活动模块包括作业、测验、论坛、评价等模块,教师在作业区可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同步、异步的学习交流;测验评价区提供题目让学生作答,学习过程结束后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及学生互评和自评。

3设计思想

(1)《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拟建立一个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交流学习经验的网络协作学习平台,丰富了学习的交互性和生动性。协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并把它们作为学习活动中的四大要素。现代教育技术旨在提高师范毕业生的从师技能,学习平台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促使学生在网上与同伴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构建学习者共同体,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有协作性,通过集体学习协商共同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建构。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发采用视频、音频、Flash 等交互性强的形式结合表现,学习者可自主选择所需要的相关课件进行学习,并声像并茂地展示学习信息。

(3)Moodle平台提供在线评价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评价系统中,主要从每章课程后设计的测试题、作业区及讨论区上的回帖数及习题正确率等方面让教师与其他学习者来判断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还可从学习者上传的资源、内容等方面进行判断。学习者每通过一章节的学习,自觉地对自己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并找出缺点,改进方法。Moodle平台提供的评价系统非常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

4《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在西北师范大学已作为公共课开放,网站开放地址为:http:///xdjyjs/。现代教育技术相关人士在这些年的教学过程中制定了适合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并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视频等素材,以及自己开发的课件动画、试题库等资源。

此课程开发共有十章,每章分为若干学习主题,每个主题设计有相应的学习活动,每个主题及活动后又设计有学习评价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作品须以小组形式提交,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所学专业或者兴趣,选定某一主题,课程中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要围绕选定的主题完成。

基于Moodle 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涵盖了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理论与技术的结合来提高师范生的从师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把资源合理地添加到系统中,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基于Moodle 平台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在Moodle平台中创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创建者登陆到后台选择“网站管理”,“添加修改课程”可对课程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在首页上便可看见该门课程。但是课程只是一个框架,点开后集成了论坛、测验等一些常用功能。此时管理者需添加资源,教师可以添加日常教学活动,如设置作业、创建聊天室、新闻、修改作业、划分小组等,资源编辑完毕后关掉编辑功能网页可正常学习。Moodle平台打开编辑功能,可弹开对网站的编辑,标题大多都是以标签的形式显示,添加标签可像记事本一样键入所要表现的信息,添加资源时选择要添加的种类,通过上传本地或者链接外部资源,便可显示出相应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相关界面截图如图1、图2所示。

5结语

Moodle 作为一个开放源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管理系统,因其优点众多而被大众广泛应用。Moodle平台为开发网络课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解决了课程开发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提倡众人合力开发网络课程,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更多的课程信息资源。利用Moodle平台有助于开发出高质量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通过互联网跨时区与地域的特性,也有利于让更多的学习者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J\].重庆电大学刊,1997(1).

\[2\]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3\]黎加厚,胡丽萍.Moodle之互动评价:信息化的评价活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