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村庄建设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理论研究 对策研究
一、我市乡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1、乡村农业基础深厚,规划建设行为众多。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乡村单体基数多、规模大,乡村建设行为日渐增多,群众对乡村规划建设的要求逐渐提高。乡村规划建设急需规范和指导。
2、缺少专业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团体和机构。我市重视乡镇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住建委、规划局、各乡镇政府都有乡村规划主管机构,但规划建设行为在基本管理流程上是顺利和清晰的。但是村庄规划建设活动还缺少系统理论研究和综合的考核评判标准和机构。
3、发展契机良好。几年来,我市先后进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乡镇改貌工作等,都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乡村环境和乡村居民思想意思都有很大提升。应该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将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总结,形成直观的条文继续深入指导乡村规划建设活动。
二、做好乡村规划、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1、缓解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压力。我市正在进入城市建设的快速通道,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高,快速涌入的城市人口使得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压力相当大,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可以使人民群众在不背离乡土的前提下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减少城市公共设施压力。
2、稳定社会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良好地乡村建设实际,可以更好的留住村民,配合相配套的产业规划,可以使村民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减少留守儿童和独居老人现象的出现,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相当意义。
3、提高生活品质,争强乡土凝聚感和自豪感。乡村建设水平的提高,收益的不仅仅是区域农村居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涉农休闲项目也是城市居民向往和乐于参与的。更重要的是,良好地乡村建设可以打造起聊城乡村的品牌效应,将聊城乡村作为对外推介聊城的一张名片。
三、提升乡村建设质量水平的建议:
1、加强乡村规划学术研讨,提高规划建设的理论水平。乡村建设涉及的主管部门比较多,缺乏统筹协调,仅由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门单独编制乡村规划,往往造成乡村规划脱离实际。建议由政府组织,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牵头,成立由政府职能部门、设计院所、科研机构成立乡村规划建设研究学会,专题研究我市乡村规划活动,提高理论创作水平,实现乡村规划的多元融合、多规合一。
2、做好舆情宣传,让乡村规划科学化、理想化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市在乡村规划建设工作上已经付出了相当努力,取得了相当成绩,应联合宣传部门做好舆情宣传。对内让群众干部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好处和作用,积极提供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对外向省市兄弟城市展现我们的工作成绩,扩大在本项工作中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帮扶。
3、加强村民参与,重视乡村居民的实际感受。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民是村庄建设的主体,简单由城市的规划院所编制乡村规划的做法,往往忽视村民参与和需求,造成村庄规划脱离实际。要通过村民委员会动员、组织和引导村民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参与村庄规划编制,把村民商议和同意规划内容作为改进乡村规划工作的着力点。要建立村民商议决策、规划编制单位指导、政府组织、支持、批准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4、创新乡村规划内容。乡村规划的内容构成照搬城市规划,村庄规划内容繁杂,往往造成乡村规划脱离实际。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应明确目标、统筹全域、落实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区分类提出村庄整治指引。村庄规划应遵循问题导向,以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为重点,本着实用的原则简化规划内容。坚持简化、管用、抓住主要问题的原则,以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和村庄整治项目为主,落实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确定的主要内容。分散型或规模较小的村庄可以只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一些条件不具备的村庄只以文字规定农房建设管理要求的,经批准后也可以作为村庄规划。一般村庄在编制农房建设管理要求基础上,还应提出村庄整治项目。美丽宜居村庄、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村庄等特色村庄应在上述基础上依据实际需求增加相应内容。
5、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工作
四、总之
我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建设也开启了新局面。以城区为中心的建设正加速向城乡协调建设转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任务更加迫切,美丽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家园。规划建设好广大农村,推进美丽聊城建设,既是“十三五”时期的迫切任务,也是我市建设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公众参与;村民意愿;居住环境整治
中图分类号: X32文献标识码: A
一、政策解读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而所谓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强调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要再发展的同时忘了自然界的规律,必须顺其自然,尽可能恢复原有生态的面貌与功能。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二、现状情况
(一)区位介绍
永丰村位于依兰县台桥镇政府所在地西南10公里处,距县城37公里,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永丰村由永丰、合兴两个自然屯组成,全村384户,1527人。行政管辖面积22169亩,其中耕地面积16232亩,以旱田为主,2012年人均收入13200元。
(二)建筑现状
永丰村永丰屯有砖瓦房135座,土坯房120座,仓房84座,基本为一层建筑,大多建成于八十、九十年代。一般都是起脊的硬山式,造型厚重大方,既结实又御寒。砖房建筑外观以红砖墙面为主,一些新建砖房质量较好,多数质量一般,土坯房大多房屋破旧,质量较差;整体建筑景观零乱,式样单一,仓房大多依住房而建。房前后由栅栏或矮砖墙围合成庭院,有几家连通,中间以树篱相隔,均拥有自家菜园等,保持北方农家庭院特色。
(三)建筑特征
1. 住宅方整规则,庭院较大,但尺度合宜;
2. 多为坐北朝南,北部较封闭以防寒风,而朝南的一面开放采纳阳光和温暖的南风;
3. 建筑造型起伏不大,屋身低平,屋顶曲线平缓;
4. 多为砖瓦房和土坯房,木结构用料较大,装修比较简单;
5. 硬山式屋面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都采用砖石承重。
三、永丰村规划民意调查
永丰村规划民意调查共发放问卷255份,约占总户数的66.4%,实际回收235份,回收率达到92.2%,有效问卷比例达到100%(有效问卷指答题率超过90%的问卷)。
(一)问卷调查目的
村庄规划的核心是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村庄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其着力点在于按照村民自身对村庄建设的要求与愿景建设属于村民的美丽宜居村庄。问卷以家庭为单位设计了针对提高村庄居住环境质量的问题,包括房屋修建年代、住房面积、住房质量、期望居住面积、期望居住形式、房屋改造风格等方面;村民上楼意愿调查包括上楼费用、上楼原因、不上楼原因、旧房处置方式等方面。通过全面的了解村民的意愿与对居住环境的诉求,针对具体问题规划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基本情况
1. 村民的文化程度中等,52.1%为初中水平,只有6.1%为高中水平以上。
2. 关于家庭人口构成:68.1%的家庭是三口或四口之家,17.4%的家庭是老少三代之家。反映出“家庭核心化”的社会构成的演变趋势。
3. 关于家庭收入:家庭年收入集中在10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占7.2%,10000-15000元的占87.0%,15000元以上的占5.8%,家庭年收入水平与报表中人均收入水平13200元相符合。
4. 关于收入来源:64.5%的收入以务农为主,19.6%的收入以个体经营为主,外出打工收入占15.9%。说明永丰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屯。
(三)居住方式意愿情况
根据调查在居住环境方面主要反映了以下情况:
58.1%的房屋修建于80年代;55.1%的现状住房面积集中在80-100平方米;91.3%人认为住房条件可以,房屋质量较好,居住空间较合理,能够基本满足村民的需要,但是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内部构造和外部墙体均较旧。在对未来居住水平情况调查中,71.1%的人希望住房面积达到80-100平方米,15.8%的人希望住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希望建设3-6层住宅形式的村民达75.4%,希望建设独门独院住宅形式的村民只有13.0%,反映村民经济实力一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高。
1. 有62.6%的村民同意上楼,但有92.5%的村民均不同意缴纳1000元/平方米的上楼费用。
2. 村民希望住楼房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楼房的卫生干净、上下水方便、有室内卫生间、不用烧炉子。表明村民很希望改善现有的生活居住环境。
3. 一部分不希望住楼房的村民认为农具存放不方便、家里老人住楼房行动不方便、习惯住平房,同时认为住楼房对家庭支出费用会有所增加。
4. 如果把平房的环境改善了,同时完善上下水事实上,增加室内卫生间和暖气设施等,有61.8%的村民仍坚持搬到楼房居住,有34.4%的村民选择居住在改善条件的平房,可见村民希望住楼房的意愿比较强烈。
5. 对于搬迁到新房后,旧房的处理方式有94.9%的村民均希望政府可以征收购买旧房屋,减轻村民的负担。
(四)建筑设计形式
92%的村民认为影响居民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是活动空间少和配套设施不足。
① 在房屋改造中永丰村来看,81.2%人选择现代简洁建筑风格,14.5%的人选择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② 对外墙颜色以白色、暖色和红砖色的选择居多,占95.7%,体现村民对喜庆颜色的喜爱。
四、永丰村居住环境整治规划
(一)功能定位
规划未来永丰村的村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为以向东发展为主,适当向北发展。提升新村建设质量标准、安排好村民的生产生活、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通过对永丰村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村容整洁、生活富裕、设施到位、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包括村庄整治区和美丽宜居村庄住宅示范区两个部分,区域内以居住用地性质为主,配套相应的办公、文化娱乐、商业金融、休闲活动、公园绿地等设施,打造舒适、方便、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
(二)规划构思
居住用地集中布置,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规划在村东侧新建宜居村庄示范住宅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包括广场、卫生院、综合市场、幼儿园、老年公寓、活动中心等。从根本上改变居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为村民营造一个舒适、方便、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同时用绿地将各个居住片区分隔,形成田园包围片区的态势。同时积极引导村屯居民向永丰村迁移,寻求村屯建设的集约化发展之路。
(三)用地布局
规划延续、完善永丰村原有的道路形式和较规整的住宅沿路布局现状,形成结构清晰,自然与人工环境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居住用地集中布置,村庄周围设置防护绿带;规划改善现有牲畜的饲养环境,做好清洁工作。垃圾、粪便集中处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系统地设置给排水、电力电信和环卫等设施,并从节约用地的角度出发,在规划实施措施上考虑提高适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经调研以及永丰村的发展情况分析,永丰村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很大,足以满足规划期限内的发展需求,规划不新增居住用地。本次规划居住建筑用地总面积14.9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8.86%。
住宅用地的规划要因地制宜,对现有住房按拆除、保留(改造)、新建三种方式分类处理,遵循住户意愿在规划指导下逐步进行更新。以质量较好的砖瓦房规划保留,对不满足通风、采光、消防等规范要求的用房进行合理重组,集中在村庄东部新建宜居住宅示范小区,改善永丰村村民居住环境。公共绿地结合新建居住小区设置,规划面积1.25公顷。
(四)重点整治要素设计
1.居住规划设计
按照体现文化内涵、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利于开发改造的原则,努力做到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既力图体现传统文化的延续,具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与时俱进,体现新时代的特征。
居住建筑是村内主要处理的景观界面。整体上要突出地方特色,使居住片区之间形成对比。居住片区的建筑界面要连续,公共建筑应形式多样,色彩宜丰富,每侧建筑高度最高控制在道路红线宽度的一半左右;居住建筑的形式风格要统一,住宅外墙以白色或暖色加适当点缀为主,形成统一连续而又变化的景观界面。
村庄东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住宅小区,在住宅区内建设生态水系步行景观轴,其间点缀多处景观节点。示范住宅小区结合水系景观建设纵向居住休闲景观带,景观带以步行交通为主,贯穿东部整个示范住宅小区。景观带将新建示范住宅小区与文化大院、文化公园、文化广场以及带状公园串联起来,结合水系的穿插布置景观,使小区的景观更具自然性和多样性。
2.建筑要素规划设计
在住宅格局和功能设计上,要具有节能省地和抗震功能,体现了庭院布局紧凑、功能区分合理、空间利用充分、造型新颖别致、造价经济适用等特点。适应农民生活水平和住宅建设的要求,符合北方农村生活习惯。
(1)建筑风格
对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充分考虑,在住房改造中分村体现民族和地域特色。村民意愿反映建设以现代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相融合为主的建筑。
(2)新建建筑体量划分的控制
示范住宅小区住宅以4层联排住宅建筑为主,有少量的2层住宅建筑。新建公共文化建筑为2层建筑,建筑体量较大,形式以现代简洁风格为主。
(3)建筑色彩的控制
建筑材料可考虑时代特征,控制材料的色彩和质感。建筑色彩以白色或暖色为主,新建一层住宅沿袭现有建筑风格形式,配以白色或暖色墙面;新建2-4层低层住宅以现代住宅建筑风格为主要形式,墙面为暖色调配以适当的点缀。
(4)屋顶形式的控制
永丰村沿袭现有住宅硬山特征,新建2-4层低层住宅采用坡屋顶形式。
3.其它要素设计
(1)围墙、大门
①住宅院落大门采用现代风格与传统风格相结合的手法来设计。
②对围墙的选择比较统一,92.1%的村民均选择栅栏围墙,说明永丰村村民开放度较高,邻里关系良好。规划充分考虑村民意愿调查的喜好,统一规划,以尺度适宜、良好的通透好为主。对围墙的改造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采用铁艺和砖墙相结合的栅栏围墙形式。
(2)环境整治
①拆除影响景观的构筑物,统一街道宽度,保证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畅通。
②整治规范宅前围墙:要求高度统一、尺度适宜、通透好、个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对现有住宅的庭院进行整治规划,同时对平房厕所入户进行改造。
③修缮建筑单体立面:重点是拆除现有土坯房屋的,改为砖房,将清水墙面改为水泥墙面,刷白色涂料。
④设置小卖、电话亭、座椅、果皮箱、绿化等隔30米左右设一侧布置,尽量提供足够多的坐椅,为人们提供休息、逗留和交往场所。
⑤建设的雕塑、小品、水景应有当地的文化特色内涵,提高环境吸引力。
⑥沿街铺设步道板,地面铺装要考虑冬季防滑。
(五)规划建设时序
永丰村建设规划时序分为三期:
一期(2013―2014):规划整治两条主要道路,长1096米,规划道路 两侧边沟2190米,规划栅栏长2050米,泥草 房改造15所,种植行道树;规划一期动迁13户,建设11栋四层住宅共90户。
二期(2015―2017):规划改造村庄中部的泥草房住宅,整治中部村庄居住建筑的围墙大门,整治8条道路,清理道路排水边沟,种植行道树;同时扩建西部的永丰牧业,共动迁56户。
三期(2018―2020):规划在村庄南部建设宜居村庄示范住宅小区,新建2-4层住宅共21栋140户。启动西部特色产业区的建设,共动迁79户。
五、结语
针对村民希望住楼房的强烈愿望,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小区,创造多样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需求人群的住房要求。针对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充分考虑,在住房改造中需体现民族和地域特色,按照居住片区实行不同的道路绿化形式。对围墙的改造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配置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栅栏围墙。按照村民意愿,住宅院落大门采用现代风格与传统风格相结合的手法来设计。
通过本次村民参与后编制的规划,得到多数村民的认可,切实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也加深了对规划的理解,对村庄整治工作也更加支持,加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目前更多规划的编制从城市角度考虑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直接体现村民意愿的规划。永丰村居住环境整治作为一个研究性、探索性的规划,试图从村民本身对居住环境向往的视角,来谋划未来发展建设的路径,是对当前村民居住环境改善的一个探索。笔者希望未来村庄居住环境的整治规划中,规划师们多深入、多倾听、多满足村民的需求意愿,真正做到规划于民、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刘艳敏.村民对村庄规划的意愿研究――以江苏省ZX村为例【J】.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景观 符号 乡土生活 景观特色 传统文化 城乡发展
一、乡土景观的符号特征
宽敞的庭院,冒着青烟的烟囱,家门口的泡桐还有杨树,在各家庭院中飞翔的燕子,还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一切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居所——乡村。在人们从小生活的乡村,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碑界,每一条故道,每一块农田,每一座祖坟,每一片树林,以及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居民和动植物,都在见证和书写着这座古老村落的发展和兴衰,并留下了懵懂的记忆。其是一个村落,乃至是整个村落居民的精神寄托和乡村景观的符号载体。
“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①
二、乡土景观发展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也承受着巨大的资源匮乏、人口膨胀、土地紧张等压力。树林被砍伐,基本农田被占用,动植物种类也逐年锐减。农村拆迁产生大量建筑垃圾被就地掩埋,大量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板结,河流被污染,各种漂浮污染物致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我们首先是动物,是生活在草地、森林、海洋和平原中的生物,我们天生喜欢吸入新鲜的空气,脚踩干爽的路面,沐浴阳光的温暖。我们天生喜欢泥土的芳香,绿叶的清新,天空的蔚蓝和宽阔。内心深处,我们渴望这一切,他时而强烈,时而沉寂,但从未消失。”②
这种农村景观的特有符号在逐渐消失,中国数千年所形成的传统民间文化正在遗失,乡村景观已不再具有地方性和特色性,大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村庄被拆毁。
三、新农村发展的思考
这些遗失的乡村景观值得人们去深思。现今,大部分新农村规划照搬个别乡村的成功经验,而忽略了自身独特的乡村景观特色。农村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人们应该保留其优势,而不是一味地抹杀,现有的绝大部分新农村的规划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过分追求利益,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应该在保持现有村庄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明确村庄发展方向,合理调整村庄特色资源,谋求村庄用地结构与物质基础、人文基础的有机结合。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乡村地域文化及空间形态的特点,构建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
四、以鲁中山区冕崮前村为例的新农村整治思路
(一)区位介绍
冕崮前村地处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位于鲁中丘陵北部,沂山山麓、弥河上游,地形复杂,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较少。土质以碱性土为主,土壤比较贫瘠。气侯为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2.4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578.6小时,无霜期191天。经济较为落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居民收入低。
(二)保持乡土生态的完整性
冕崮前村自然景观面积广大,使得村庄的景观结构完整,景观类型多样。由于村庄产业的发展,山区坡度较缓和地区的土地利用率普遍较高,很多不合理的开垦和放牧,使村庄的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
冕崮前村地形条件复杂,地面坡度较大,将整个村域的土地分为平地、山地和河谷地区。平地农业用地地区由于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光照充足,距离灌溉水源较近,适宜种植一些传统的北方旱作作物,比如玉米、小麦、大豆等。山地地形由于坡度变化大,不利于开垦农耕作区,故根据坡度的大小分为林果区、耕地林地混作区、经济林区、自然林区。由于河谷地区地形狭长,河岸宽度较小,不利于开垦,所以将对随意开垦的河段予以退耕还湖,保持河道的原始自然特性,增强河道的生态功能。
由于鲁中山区的地质作用和风化作用,冕崮前村局部地域内地面发生断裂错层,错层上植被覆盖率低,加上雨水冲击极易发生滑坡。为了有效利用断层,并带来经济效益,结合鲁中山区一些特色作物的成活特点和一些传统种植经验,在断层坡顶种植一些攀援的植物进行护坡,在断层出挖出一个山洞,由于这一类地区不易存留雨水,断层处土壤干燥且为板结土壤,不易坍塌,洞内保温效果好,故种植一些菌类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断层。
(三)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加强社区文化交流
冕崮前村是一个具有历史的完整文化载体,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规划的公共社区,但所有这些活动是构成村庄生命和活力最重要的方面。针对本村独特的文化气息,结合绿化在生态环境中的调节作用,设计制作了符合当地文化和生活气息的公共社区,设计院落能提供一个人性化的公共场地。乡村公共活动空间的分布位置是根据村落的实际情况特定,构成了开放空间的各个层次。在新一轮的发展建设规划中,保留这些空间对维护冕古前村的社区文化氛围交流十分重要。
村庄近期的发展目标是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收入,在保障自然环境不被影响、继承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传统之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把农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环境整治与保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近期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统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村庄景观规划的最终原则。
结语
乡村是中华大地生态与文化生命系统的承载体。每个乡村都具有自身发展历史时期的独特特性,它们以乡村的每一种事物来承载和传承,而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如得不到合理的修复和整治,将对乡村文脉的延续和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因此,要保持人地和谐、保持文化的传承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
[2]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 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一、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紧密结合乡村实际,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片区(经济区)为单元编制乡村级规划,引领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着力提升乡村级(以下简称“乡村”)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指导全县乡镇形成一批乡村规划编制示范样本,以先行试点编制的示范村镇为基础,根据省市目标要求及县域发展,应编尽编乡村规划,实现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覆盖。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完善乡村规划法规政策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三)加强试点示范
结合我县实际,以片区(经济区)为单元编制乡村规划。2021年5月底前选择镇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选择7个产业发展试点村,6个乡镇振兴示范村。2021年6月底前完成试点乡镇、村规划编制需求摸排。2021年前完成13个试点村和1个试点乡镇的乡村规划编制初稿,力争12月底前完成审批;2022年,全面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村规划编制工作;至2025年,根据省市目标要求及县域发展,逐步推进编制余下村的村庄规划和乡镇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力争做到应编尽编。
(四)强化规划管理
一是完善乡村建设规划管理机制,每个乡镇建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按区域设置自然资源所,配备专职乡村规划师,2021年底前率先在已实施的镇和13个示范村所在镇先行各设置一名专职乡村规划师,所在村设置一名兼职乡村规划员。2023年底前,实现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全覆盖,制定乡镇国土空间管理机构制度。2025年底前实现每个乡镇或片区配备专职乡村规划师,制定完善的乡村规划师管理制度。二是健全乡村规划法规政策体系。2022年前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原则构建乡村规划法规政策文件初稿,完善审批、项目监督、验收等相关政策文件,2023年前完成乡村规划法规政策文件的宣传及试落实工作。2025年确定乡村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全县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
(五)把握规划重点
鼓励人才下乡,因地制宜编制规划,产业用地复合高效利用,科学避让自然灾害风险,推动乡村居民点适度集聚。
突出耕地保护。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评价机制。安排专人落实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入库监管工作,2025年底前实现对全县13个乡镇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情况全覆盖动态监测。
三、保障措施
(六)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成立自然资源局乡村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以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规划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统筹力量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规划设计中心,由分管规划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县自然资源局加强日常评估和监督检查,研究规划实施中的新情况,及时提供技术咨询、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做好规划的动态完善。同时鼓励乡镇探索研究村民民主监督机制,实施村民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监督。
(七)多渠道强化资金保障。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建立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财政保障机制,以县级财政为主,通过纳入预算、财政奖补、整合上级有关资金等方式提供必要保障,支持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一是规划编制费用。目前我县2021年镇国土空间规划和13个规划编制试点村费用约405万元,其中编制村庄规划费约25万元/村,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费80万元/镇(乡),如连片建设,经费可适当降低,预计剩余乡镇和村还需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二是培训学习费用,2025年前预计投入50万元规划培训费用,每年投入约10万元。
以统筹的思路谋划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10月,杭州市召开市委工作会议,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快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决定;2011年2月,又召开了全市统筹城乡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宜居富民和谐为重点,争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的要求,强调要以统筹城乡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通过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到2015年,初步形成城乡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六个一体化”新格局,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20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全市城市化率达到7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先全省。力争到“十二五”末,所有规划保留的行政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成为“秀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明确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围绕构建“中心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小城市一特色镇一中心村一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200个左右中心村、250个左右(每年50个左右)精品村和100个左右整乡整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乡镇。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省里提出的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体系的“四个体系”要求,全面开展“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简称“五美”)建设。其中中心村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建设要求,完成“有农民集中居住区、有商贸服务街区、有公共服务功能区、有绿化景观休闲区和有特色产业园区”的“五有”建设任务。
设计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和建设任务,杭州市研究设计了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即在城乡区域规划、小城镇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城乡管理和社会治理等17个方面进行城乡统筹。通过“十七项统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机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明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的同时,建立了促进城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建立了领导推进机制。市里成立了以书记、市长挂帅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市级62家部门。并成立了市统筹办和区县协作、产业发展、中心镇建设、中心村培育、土地综合整治、“三江两岸”整治、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等7个重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区、县(市)也建立了以书记任主任的统筹委。
创立了区县协作机制。按照产业带动性和地域相连性,城区与县市共组建了五个协作组(萧山、上城与富阳,余杭、下城与临安。江干、开发区与建德,西湖、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新城与淳安,拱墅、滨江与桐庐),并参照援川干部派驻模式,建立联络小组派驻对口县市挂职。为规范协作工作开展,制定了协作联络组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等。截至目前,全市区县协作承诺资金2.965亿元,已到位3.043亿元,共确定协作项目195个,总投资153.27亿元。
健全了督查考核机制。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的重点内容,及时跟踪推进成效,定期要求各推进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将近几年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考核,调整为统筹城乡考核,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与市直机关和区、县(市)综合考评挂钩,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以统筹的政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杭州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研究制定了强有力的配套政策。
完善配套了统筹相关政策。相继制订出台了十余个配套政策。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若干意见、现代工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财税长效机制若干意见、“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各区、县(市)也结合实际,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设立了统筹发展专项资金。2011年专门设立了杭州市统筹发展专项资金,构建了以原有专项扶持资金为基础、统筹专项资金为核心以及区县协作资金、农村公益金、“三江两岸”专项资金和帮扶资金为补充的“六位一体”支农体系,加大对农村特别是五县(市)的财力支持。2011-2015年,市本级财政在原有扶持资金总量和增幅不变的前提下,每年新增城乡统筹专项资金10亿元,区县(市)结对资金2.5亿元以上,“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社会捐助的农村公益金1亿元左右。在市里的影响下,各地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力度。
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细则。根据统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中心村扶持资金管理细则和美丽乡村精品村资金管理细则。细则规定,中心村专项资金的70%按平均基础额度分配。30%用于对重点项目的考核补助:美丽乡村精品村专项资金的70%用于支持五县(市)开展精品村建设,其余30%用于支持整乡(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增加其它相关创建项目的扶持力度。
以统筹的节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依托原有工作载体的同时,将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布局中的一些节点,作为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平台。
以中心村为主战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是杭州市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求各地按照《杭州市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编制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中心村建设规划,并围绕“五美”和“五有”的建设任务梳理明确当年启动建设项目。中心村共申报项目1196个,总投入为18.75亿元。目前。全市200个中心村规划已完成评审和批复,到2011年11月底已完工项目584个,已到位资金11.9亿元。
以风情小镇和精品村为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在已创建的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中开展了以“宜居、宜业、宜文、宜游”为主要内容的“风情小镇”创建。首批13个市级“风情小镇”,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累计完成建设项目203个,完成投,人29亿元,大部分已于去年国庆期间精彩亮相。同时根据空间结构体系,选择确定了63个特色村作为首批精品村,要求按照“五美”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制定整治建设提升
方案,确定年度建设项目。精品村共申报项目514个,总投入为11.2亿元。目前,已完工303个,完成投入7.63亿元。
以“三江两岸”为重点推进连片美丽乡村建设。“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是我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连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根据《实施意见》的精神,制订了工作方案,确定了28项整治建设重点内容。目前,“三江两岸”交通发展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绿道规划、林业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规划、堤防建设规划等已完成,沿江145个村已全面开展了以环境提升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
以统筹的要求把握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杭州市注重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美村”与“富民”的关系,同步推进“五美”。
抓生态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富裕生活。始终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目前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158个、都市农业示范园区365个、都市农业专业村200个。累计认定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57家,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点)77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3个。发展来料加工业3501家,从业人员达21.5万人。累计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家。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5245元,比上年增15.6%,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村均集体可分配收入240万元,较上年增长近16%。
一是务必把握政策规定。具体做到“三要”。一是底数要“清”。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摸排,掌握实情。按照“实而又实、细之又细、应改尽改”和“一户一卡、一户一照”的原则,全面深入细致地把底数摸准、摸透、摸实,把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全部纳入实施范围,着力为家庭最贫困、住房最危险的困难户和无房户解决住房问题。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和建案存档工作,全县确定了3.1万余户农村安居工程任务和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标准要“严”。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房屋鉴定标准,明确危房、土坯房的认定标准及处理原则;统一建房审批流程,落实个人申请、房屋鉴定、评议公示、入户审核、审批公示、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工作责任制;统一建房面积标准,占用宅基地建房的,每户宅基地面积60―90平方米;集中安置建房的,每户70―90平方米;公寓式联户建房的,每户不超过140平方米;乡(镇)村统一建房的,每户不超过50平方米。三是安置要“明”。实行五个层级安置,针对贫困群众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差异,按照“进县城和工业园区、进乡镇集镇、进中心村、进中心组、就地改建”五个层次进行安置。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的、有意愿到县城务工的贫困群众,统一集中到县工业园区移民试验园区,目前首批454套移民安置房已公开摇号,2000多名移民即将搬迁入住;对其他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不适宜入住县城工业园区的,实行进乡镇、中心村集中安置的办法。目前,全县在22个乡镇建立移民集中安置点151个,集中安置2.86万人,计划今后3年再兴建集中安置点310个。同时鼓励实行就地就近安置,全力支持拆旧建新。
二是务必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上要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突出“三注重”。 注重规范标准。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准建设,无设计不准施工”的原则,新建房屋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防止无序建设和违反规划建设;地址要尽量选缓山坡地,避开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地段。要逐村编制好总体规划,划定一个红线,让农民建设有章可循,坚决杜绝乱占滥建行为。注重客家特色。云南、贵州等地完整地保留原始风光和古寨古宅,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充分彰显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其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遂川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在农村安居工程中,要充分挖掘和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资源,大力推广客家风格的房屋户型,着力打好客家文化牌、客家民居牌,把客家元素物化成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形象,对在遂桂线、久营线,对在景区、景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记载红色历史文化、体现地方风情的土坯房,要予以重点修缮保护,以维修、加固、美化为主,不进行大规模的推倒重建;大力推广客家风格的房屋户型,鼓励引导建房户从县里统一编印的《客家民居图集》中选择户型,使每个自然村的建筑体现客家文化、风格基本一致。注重全域理念。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制定统一的城乡建设规划,并进行“精耕细作”,将城区、农村、景区当作总体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充分发挥客家文化、鸟道文化、茶叶文化、毛竹文化等地域特色,使遂川遍地是风景、处处是文化。
三是务必讲究原则方法。在工作原则上,坚持“先多后少、先易后难”,遵循“五为主”,做到“四优先”。 “五为主”即改造建设以拆旧建新为主、拆旧建新以原地兴建为主、集中安置以闲置土地为主、景区土坯房改造以维修加固为主、交通特别不方便和地质灾害区以移民搬迁为主;“四优先”即重度危房户优先,五保、低保、特困户优先,地质灾害户优先,积极性高的优先。总体而言,就是按照先多后少、先易后难的思路,三年全面完成任务,其中今明两年各完成1.2万户,第三年完成剩余的7000户左右,并在每个乡镇打造1-2个集中安置示范点。今年已选择了一批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优先落实任务、优先组织实施,精心打造了雩田镇横岭桃园社区集中安置点、西溪乡黄源兰岗集中安置点、左安镇红裕集中安置点等一批示范安置点。在力量依靠上,坚持依靠村民自治,要求各村都要成立农村安居工程理事会,把村规民约、乡风习俗挺在前面,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规范引领作用,发挥乡村贤达、农村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农村党支部、农民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建设过程上,把依法依规贯彻始终。重点落实好“一户一宅”的基本原则,建新房与拆旧房同步推进,“建”与“拆”的两个协议同时签订;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不随意扩大建筑面积,不占用耕地,不得无序乱建;坚持依法补偿,运用经济手段引导拆旧房、流转置换闲置宅基地的办法。
四是务必尊重自然生态。切实做好“三篇文章”。首先要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坚持乡村“林果化”, 做好“山”、“水”、“村”、“林”的融合,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少搞“排排坐、分果果”式的房子,留住一方水土的自然风貌,维护生态安全。在推进农村安居工程过程中,与农户签订建房协议,对户型进行约定,让黛瓦白墙、袅袅炊烟、坐北朝南的农村文明、农村民居文化得以延续,让记忆中的“老家”“乡愁”永远存续。其次要做好“整治”文章。加快建立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三化四有五洁净”工程,抓好村庄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深入持续开展“两违”、殡葬陋习、林政秩序、河道采砂、尾矿库整治等专项集中整治,保护好区域内的青山、碧水、河道。再次要做好“保护”文章。高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挖掘古民居、古建筑、古林木等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发展以“狗牯脑”茶绿色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休闲、观光、体验游,打造生态绿色品牌。
科学规划,构筑适应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
长治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长治的城市规模由过去的“一条街,一幢楼,划根火柴绕城走”的弹丸之地,发展到今天的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5万,有着比较完备的道路交通体系和以“三环生态圈”为骨架的山水园林生态型城市。城市规模、城市品位和城市建设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缺乏科学的预见,对城市的总体规模和框架缺乏科学的规划,缺乏整体建设和“大”建设的观念,致使城市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加重了政府和人民的负担。
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需要有一定的城市框架和城市规模与之相适应。近年来,为了系统地、前瞻性地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平台,长治市建设局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的理念,科学分析长治未来的发展态势,把长治未来的城市建设定位于中等规模的山水园林生态型现代都市。围绕这一科学定位,长治市建设局狠抓了三级规划:市级规划完成了《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1~2020)》的评审和报批工作,完成了《长治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的编制评审工作。同时,还将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状况,每年完成30万平方米~40万平方米的控制性规划和20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的修规。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2003年完成了《城市绿地系统和供热系统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完成了消防系统和《城市绿线管制办法》的编制工作;完成了漳泽湖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及太行东西大街的景观设计方案招标工作;完成了城区紫坊村和高新区捉马村等6个“城中村”改造的详细规划;完成了紫金花园小区、康逸苑小区、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区等11个小区的规划方案;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2004年城建10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县级规划完成了武乡、黎城、沁县、屯留、壶关等五县城总体规划报批工作;襄垣县完成了编制工作,正准备组织评审;其余各县正积极准备履行报批程序。34个省市级试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已完成30个。郊区马厂镇、长子慈林镇、潞城微子镇、沁县新店镇、屯留上村镇正在积极编制小城镇总体规划。长治县荫城镇还完成了详细规划。二年来,检查落实小城镇建设项目55个,指导完成或正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20个。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使长治市的城市建设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走上了正规、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与时俱进,完善能够提升城市品位的生态环境
地处太行山麓的长治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市区东倚森林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濒水域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漳泽湖景区;主城区内由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和东防洪渠构成了城市环状水系;市区内有始建于隋代的上党门和集元、明、清三代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城隍庙以及莲花池、英雄台、孟家花园等文化遗址,这些都为长治创建省级和国家级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材质。
为了不断地适应和满足人民对城市建设品位的要求,长治市建设局依托长治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科学编制了《长治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做好人与自然相统一、城市与环境相协调的大文章,以三圈簇拥、绿水环绕、绿线穿插、绿心散布、三面来风为主城区绿地系统生态格局;以三环四轴七节点为主城区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在绿化资金的筹措上,采用开源节流,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靠财政投资。2000年至今,市财政共投资1.9亿元,建成公园6个,广场7个,游园32个,交通环岛绿化地3块,2000平方米以上的片林绿地150余块,对市区28条主要街道和60余条小街小巷进行了绿化,绿化道路总长240余公里。完成了市区三河一渠的绿化工作,实现了“河清、水秀、湖面泛舟”。二是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筹集绿化资金4000余万元,种植片林31块,新增公共绿地20余万平方米。三是单位和个人投资捐建总价值2000余万元,建成了500亩银杏林等一批精品绿地。在拓展绿化空间上,首先是拆墙透绿与腾地造绿相结合。近三年来,分四批在主城区拆除违法建筑、临时建筑和临街建筑8946间,实体围墙6832米,总计拆除面积30万平方米,腾出绿化用地40余万平方米。其次是在全市各单位掀起创造园林化单位(庭院)的。三年来,共有300多个单位(庭院)参加创建活动,已有101个单位(庭院)被命名为市级园林化单位(庭院),200个被评为区级园林化单位(庭院)。第三是新建改建了20余个高品位游园和解放西街等10条绿化示范街,补充绿化10条主要街道和40余条小街小巷,全市新增绿化面积120公顷。四是大胆实行租地造绿和调产种绿,仅此一项盘活征地资金5000余万元, 新增绿地面积200余公顷。在种植结构上,坚持突出特色,合理搭配,市区主要街道种植大规格的松树、柏树等9个品种11788株,种植海棠、丁香、红叶李等23个品种的花灌木38万余株,种植黄刺梅、黄花菜等10个品种的山野草灌木50余万株,创造出了“四季常青”和“三季有花”的城市景观。从各县区调运大型花果树木2000余株,完成了英雄“红果”街、太行东西“苹果”街、城西“梨树”街、城北“枣树”街和紫金“杏树”街等多条城市特色花果景观街道。目前长治市绿化覆盖面积1252.8公顷,绿地面积达到1000.8公顷,公共绿地297.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4.8%,绿地率达到27.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5平方米,三项指标全面达到山西省园林城市标准。在全省“城市绿化年”大检查中,长治市作为全省惟一的地级市全面完成了8项指标,申报省级园林城市预评审顺利通过。在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园林城市颁奖大会上,长治市作为山西省惟一获“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的城市,受到了国家建设部的表彰。
创新创优,描绘“上党名城”的美好未来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暖民心、得民心、为民利的精品建设工程,正在优质高效地全面铺开。
近两年来,长治共改扩建道路77630平方米,安装路灯和景观灯20453盏。2003年,道路建设总投资达2630万元,建成了太行桥、玉带桥、党校桥、长子门桥4座桥梁,完成了解放东西街、石头街、英雄南路等8条道路的拓宽改造。其中长达5.1公里的解放东西街被誉为“上党第一街”,成为标志长治现代化进程的形象路、文明路。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对新市东街和中山巷等9个区段进行了动迁,拆迁补偿费用1.986亿元,城隍庙景区完成拆迁资金600万元。石子河的整体改造投资3800万元,黑水河完成工程量1250余万元,已初步实现了下面流污水、上面蓄清水的目标。总投资1.34亿元的辛安二期引水工程,使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24.28万立方米,水质合格率达98%,彻底解决了市区还有三分之一人口饮用漳泽水库水的历史。此外,主城区日处理10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工程已完工,总投资3800万元的垃圾处理中心现已进入设备及辅助设施安装阶段。同时,还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一座设计日处理能力达9吨的城市特种垃圾处理厂,彻底杜绝了有害垃圾造成的城市公共卫生污染。为解决城市供气“小马拉大车”的状况,实施了沁水煤层气入市、3万立方米气柜、70万吨捣固焦炉三项建设工程。目前煤层气入市已完成,首批2000户居民用上了优质气源,3万立方米气柜和捣固焦炉已完成地基及地下部分建设。在“行”的方面,投资1000余万元,更新和购置公交车60辆,城市公交线路发展到15条,为群众提供了便利舒适的出行服务。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为加快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县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我县部分乡村进行了调研视察,并赴吉林省图们市凉水镇、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延吉市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被誉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和我省桓仁、宽甸两个满族自治县部分乡村进行了学习考察。五市县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举措和成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思考,充分论证,精心撰写,形成了调研报告。下面,我代表县政协调研组就扎实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提出几点建议。
一、五市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作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受到,五市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明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富有特色,他们的经验和作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晰思路,强化规划引领
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要求,五市县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提升实践水平,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让规划引领建设、改造和升级,致力于推进环境、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四平市铁东区明确了“抓点、连线、促面”的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整治和建设并举,做到组织领导、示范引领、资金投入、帮扶措施、督查指导“五个强化”。桓仁、宽甸两县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桓仁县制定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桓仁镇和北甸子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大南沟村成为国家级生态村。宽甸县确定了“四美十有”标准,河口村被国家六部委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全省乃至东北地区惟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二)整合资金,注重突出实效
五市县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宽甸县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申报创建活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点定在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全力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集中优势,重点帮扶。如2013年,帮助青山沟镇整合省市县各类资金770多万元,对散居于山上的45户进行整体搬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依托青山沟景区,悉数办起了农家乐,每户每年住宿和餐饮净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桓仁县“十二五”以来,整合各方资金,累计投资10多亿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并对全县103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新建。四平市铁东区强化资金投入,坚持多渠道筹资,即区上支持一点、单位部门帮扶一点、乡镇挤出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
(三)整治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四平市铁东区全面开展了以“治山、治水、治脏、治乱、治污”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净化工程、高标准村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善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工程、退耕还林整治工程,成效显著。桓仁县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力度,“十二五”以来,整合各方资金1.9亿元,建成生物质垃圾气化站8处、垃圾堆肥池1650立方米、污水处理设施套,新建畜禽粪便处理中心2处、户用沼气池5132个……达到了既解决环境问题,又解决卫生问题;既解决燃料问题,又解决肥料问题;既解决生产问题,又解决生活问题。宽甸县着力开展了“四场五化六整治”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全面推进“万盏路灯进村屯”、“万座水厕进农户”等工程,使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依托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五市县各乡村紧紧依托本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作为中国朝鲜族第一村,延吉市万宝镇红旗村依托毗邻长白山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民俗特色品牌,原汁原味的朝鲜族民族风情。在这里,一幢幢具有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白墙青瓦房整齐地排列在溪水两旁,统一的木栅栏围起一座座农家小院,86户家家院里都是“蔬果飘香绿满园”。该村逐步形成了以朝鲜族特色餐饮、民俗表演、民俗风情体验、家庭度假和农业观光为主的民俗旅游产业体系。2014年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旅游收入1900万元。桓仁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形成了以葡萄、山参、优质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了1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其中老黑山村成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共发展大榛子种植基地3600多亩,年产大榛子35万公斤,人均收入达2万元。大榛子产业成为老黑山村农户致富的摇钱树,让曾经的全县经济最落后村变成如今的最富村。宽甸县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集观光、游览、采摘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产业基地,在景区与沿线周边建设了有机蔬菜、山野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示范基地,农旅结合效益明显。如今宽甸农家乐已多达2000家,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百姓致富,也将宽甸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五)创设载体,培育乡村文明
五市县积极引导农民提升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培养农民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村风。万宝镇红旗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培育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该村认真开展了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和“美德在农家”、“不让黄赌毒邪进我家”等活动,形成了“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遵规守法”的良好风尚。桓仁县湾湾川村,以“爱家邦、美家园、传家风、睦家邻”为村训,建设了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2处,村民在闲暇时间唱村歌 、跳健身操、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文明和谐的文化生活在村里蔚然成风。宽甸县河口村,在村“十星文明户”的基础上,按照“美丽农家”的标准,评选出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环境整洁、产业致富的美丽农家80多户。用典型的力量感召和激励村民人人讲文明、家家有产业、户户讲和谐、共奔幸福路。
二、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我县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屯环境美化、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弘扬乡村文明新风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和改造了村部、村路、巷道、边沟、院墙、卫生室、农民书屋、文化广场等,更多的农民走上了柏油路、水泥路,住进了漂亮新房,喝上了清洁自来水……二是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各村设置了垃圾箱,配备了保洁员,村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加强,卫生改厕力度加大,农村环卫保洁水平得到提升,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三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结合乡村实际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四是道德文明素质得到提升。认真开展了“四德”主题教育进乡村活动和“道德文明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标兵户”等评选活动,提升了农民道德文明素质,净化了民风、村风。
几年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涌现出了一些生态优良、环境秀美、乡风文明、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如:南口前镇王家堡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获得省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先进村、省环境优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南山城镇大北岔村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村(大孤家镇王小堡村也曾获此称号)、全国法制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红透山镇成为全省宜居示范乡镇。大苏河乡沙河子村成为我省少数民俗村和全市乡村旅游的典范。
成效有目共睹,差距不容忽视,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与五市县等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进展不平衡。由于认识高度、工作力度和推进程度的不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县各乡、村之间发展得不平衡,有的差距还比较大。全县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卫生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所占比例还不高。二是缺乏科学规划。一些村规划意识淡薄,缺乏通盘考虑,村庄布局不尽合理;有的村虽有规划也不按规划实施,随意性强,导致规划和建设“两张皮”;有的村规划粗线条,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总之,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在农村并不少见。三是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习惯尚未形成。有些村户垃圾乱丢弃、污水乱排放、杂物乱堆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情形,在一些村户中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四是有的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群众参与度不高,美丽乡村建设进展不快。
三、关于扎实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县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无论是从地域面积、人口规模来看,还是从生态资源、发展现状来看,广大农村都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短板。美丽乡村建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示,有利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加快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此,需要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要像宽甸等县市那样,研究制定针对性更强、更实的实施方案、管理体系、职责分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并在资金、政策、项目上给予倾斜,在全县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和互促共进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三级联动”管理机制。要建立以乡镇为责任主体、村屯为实施主体、县相关部门为考核主体的“三级联动”管理机制,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有序推进,认真考评,形成县、乡、村三级共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美丽乡村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乡村两级班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多的职责。要大力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切实抓好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为核心的乡村两级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要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乡村两级班子考核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工作导向和激励机制。实践证明,美丽乡村建设亟需一大批有责任意识、创业激情、开拓精神、务实作风的乡村干部来带领。这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发展的关键所在,群众的强烈企盼。
三是建立有效投入机制。要建立多方筹资的投入机制。整合各类资金特别是涉农项目资金,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城建、交通、农林水、环保、移民、扶贫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省市县帮扶部门、帮扶单位的作用,做到资金项目集中投放、高效使用,力求打造更多的示范乡镇、示范村庄,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出台“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四是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是我县最厚重的家底。作为生态资源的承载主体,各乡村要始终不渝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乡村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要依托丰富的自然禀赋,坚持生态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使自然生态与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绝不能因为短视行为而牺牲乡村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努力将我县乡村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和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
(二)坚持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工程。要坚持科学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统一,把乡村科学规划与环境卫生整治、农民素质提升结合起来,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乡村特色和品牌。
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施工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各乡村要结合地理区位、资源优势、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编制本乡本村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做到同全县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同产业布局规划相协调,同精神文明建设相呼应,让规划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引领
作用,优先抓好城郊村、 公路沿线村、乡镇政府驻地村、重点景区村建设工作,做到突出重点、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促面、有序推进,努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民风淳厚的示范村、特色村,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民风正的有机统一。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方针。要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主动作为、群众满意”的原则,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合理化布局,实施差异化指导,突出个性化塑造。坚决摒弃“一个模子”、“ 千村一面”的现象,始终保持乡土特色和田园本色,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乡村独特魅力,彰显自然、恬静、绿色、清新的乡村之美。让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小桥流水、田园农家、鸟语蛙鸣、院墙屋瓦、淳朴民风、满乡文化……这些具有鲜明的生态元素和乡土气息的生活印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
(三)加强环境整治,形成长效机制
环境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要坚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在“美”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求突破。
一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涵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无害化处理等众多领域,需要多部门协调作战。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等重点工作。通过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环境整治,达到道路硬化、村屯绿化、卫生净化、街路亮化、环境美化,远离脏、乱、差。让干净整洁的村落、蔬果飘香的庭院、绿意盎然的花木、平坦通畅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景观。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村设施多起来、农村环境好起来、农村面貌靓起来,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二是健全机制,确保实效。要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加大监管力度。要从最基础的垃圾污水处理、村屯美化、河沟清理、卫生改厕等方面入手进行环境整治。制定环境卫生管理长效保洁责任制,做到卫生环境有人管,管得了、管得好,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可持久。
(四)立足生态优势,壮大特色产业
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农民就难以增收致富,美丽乡村建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旅游、生态深度融合,以特色产业支撑为重点,形成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并进的良好态势。
一要围绕资源优势狠抓生产基地培育。各乡村要结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紧紧围绕特色农业狠抓生产基地培育。特别是要以大伙房水源保护治理规划实施为契机,搞好水源保护区产地认证、产品标识和区域保护工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依照标准规范生产,积极运作打造品牌。鼓励和支持农户积极发展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米、山野菜、花卉等有机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让好的多起来,形成规模;多的好起来,形成特色;特色火起来,形成效益。使我们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特色产品走向城市、走进商场、走上餐桌,不断提升清原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二要围绕生产基地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实践充分证明,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占领一方市场,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地百姓。要紧紧围绕资源优势下大气力重点抓好具有区域特色的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对外联大靠强等方式新建和改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牵动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与农民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发展链条,促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就地增值,大力提高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要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以租赁、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合理流转土地所有权,从而使土地能够向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集中,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促进土地增值和农民增收。
三要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镇(乡)村发展乡村游、生态游,真正将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农业、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相融合。积极打造融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生态景观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品牌,使自然之美与发展之美相得益彰,田园之美与生态之美相映成辉,努力打造更多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旅游示范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就业增收。让乡村旅游成为我县旅游的亮点,使之既有看点,又有卖点。
(五)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物的硬件”建设,也需要“人的软
件”建设。只有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才能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深度融合,使美丽乡村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一是提升农民文明素质。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育广大农民增强环境保护和卫生保洁意识。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以往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不良行为习惯,保持村屯庭院干净整洁,使美丽乡村建设更具文明内涵、更有文化底蕴。让农村既有美景,又有美德。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四德”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有效载体,组织开展美丽乡村、文明村、美丽农家、卫生模范户、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引导大家崇德向善、守望相助、明礼诚信、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创业致富,形成风醇物厚、健康向上的民风、村风。倡导新风尚、弘扬正能量。要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农业标准化种养作用与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种养实施经验,推广高效成熟绿色立体养殖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农展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以及名优农产品评选,提高资源农产品整体知名度。目前我县以优质谷、红提、西红柿、猕猴桃、辣椒、茶叶、食用菌、百合、中草药等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及以竹狸、生态猪、生态牛、黑鸡等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例如特色产业“三木”药材种植面积22.8万亩,白芨、重楼等特色作物1.95万亩(其中:高山优质茶叶0.5万亩、百合种植0.3万亩、白芨0.6万亩,重楼0.2万亩,玉竹0.35万亩)。二是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粮食、水果、蔬菜、食用菌、药材、肉牛肉羊、 生猪七大种养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三个新兴产业加大示范创建力度,促进大宗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农产品高端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1家、市级1县、县级4家、乡级26家,示范区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等举措,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标杆作用,有力示范带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一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农业农村设施进一步完善。201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983.13万元,共分29个项目点,新建渠道38.96千米、拦水坝1座,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恢复灌溉面积600亩。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166.2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粮食产量426吨、水果279吨、红柿25吨。2019年生态乡村示范建设工作, 12个村屯道路硬化道路20000多米,14个村屯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1900余户、11000余人。二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目前已发放宣传资料15600张,悬挂宣传标语451条,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次数868次。清理积存和散落的垃圾累计20939吨,清理河塘沟渠累计21.3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累计462.3吨,集中开展大扫除、大清洁的户数5153户,农村受益群众人数58775人。财政资金投入32万元,自筹资金408万元。将在24个自然村做无害化厕所600座,6个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厕所,结合新农村生态(幸福乡村)示范建设点,建设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一座集市公共厕所,10座300户以上的村屯公共厕所。三是全力统筹抓好田园综合体项目。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举全县之力推进园综合体建设,引进全国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区域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结合我县中峰镇独具的红提产业,旅游业态,乡村特色,佛教文化等量身定制资水丹霞田园综合体。目前县财政落实300万元设计规划资金,整合3000万元资金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部分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达到特色风貌提升,乡村文明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风貌管控,传承发扬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继续推进“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实现农村清洁厨房普及率6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人畜混居改造完成率达100%。三是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扫尾工作。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二、工作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县直单位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推进重大政策、重大行动和重要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督促检查工作年度计划和阶段性安排,不定期开展督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
(二)培育农业品牌,抓好示范区建设。通过抓有机农业政策落地、抓“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抓标准化生产、抓质量安全体系、抓电商及订单销售模式等五大内容,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推进有机农业全覆盖,确保到2020年全县累计建成各级园示范区(园、点)102个、其中自治核心示范区2个,市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9个,村级示范点78个。
(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借力“互联网+”发展,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有文化的“二代”农民、有技能的“两后生”返乡从事涉农行业创新创业,支持优秀农业技术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大力培养懂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新农民。目前共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310余期,培训农民2.48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益人数达5.8万余人次。
三、存在问题
(一)在培育带动型的龙头企业方面,我县农产品外销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二)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方面,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实力弱,成立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实力薄弱,带动能力有限,难以担负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重任。
(三)在培育扶贫产业方面,我县属于典型的山区县,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户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目标。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四个阶段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民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县发改部门牵头做好全县的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统筹全县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二是规划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业、水利、住建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三是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一是打造资江沿线示范区域。以绕资源县城水为基础,以山水相依、碧水蓝天为主题发展资江休闲旅游产业,把资江沿线的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以支部为龙头,以文明村创建和乡规民约制定为抓手,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好人家、好人好事评选,着力打造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示范区。二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及其他现代农业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示范片。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人才培育,建立技术人才库。着力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人才回农村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加快农村人才的培养,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