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集权与分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要素;城市景观格局
一、引言
(一)景观及其要素
景观生态学最早由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C. Troll)于1939年研究北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学科。1986年,美国生态学家R·Forman和法国生态学家M·Godron提出“斑块-廊道-基质” (Patch-Corridor-Matrix)理论,成为景观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景观生态学的基础。
所谓景观,是指由不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组合而成的异质性区域;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肖笃宁,1997)。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可将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
(二)城市景观及其要素
根据景观生态学观点,城市是由住宅、商务、绿地、工业、河流、街道等各种斑块、廊道、基质镶嵌而成、以满足人类生活生态位和生产生态位的人工景观生态系统[1]。
城市景观中的斑块主要指城市中被道路、河流等所分割的各个不同功能分区,其中,绿地是城市中最具有异质性特征的斑块,如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等。
城市廊道可分为3种[2]:绿道、蓝道和灰道。绿道是指以自然植被或人工植被为主的线状要素, 如街道绿化带、游憩绿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蓝道是指城市中各种河流、海岸等;灰道是指以交通为目的,人工味十足的街道、公路、铁路等。
城市的基质主要是由人工建造的街道和街区所组成的除斑块和廊道以外的广大区域,不同功能、性质和外貌的建筑物成为城市的主题背景,交通网络贯穿其间,按其性质可分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等。
所谓边界,是指构成相邻系统边界的景观区域,具有过渡性和阻滞功能,被称为“景观的皮肤”。城乡结合带便是城市建成区与周边乡村交融形成的边界区域,是城市内部生境与外部生境合成的新的生境类型。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人类的建设活动导致众多城市景观单元被分隔,呈现出高度破碎性和异质性的显著特征,对城市生态过程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三)城市景观构造理论
1.生态经济学原理
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生态原则体现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的系统区位原则,即立足于城市区域的生态学原则。同时,基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开发建设应考虑其效益目的,生态动态平衡需要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城市景观建设应达到以环境代价最小和生态风险最小的生态经济原则。
2.整体优化原则
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共生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优化是区域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将区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从整体优化出发,在各种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运用系统论等理论,使城市景观规划走向生态化、合理化、系统化,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涵盖社会、经济、生态三大部分的有序发展,对城市区域开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城市景观规划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确保生态环境的有序进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为此,城市景观规划需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实践出发,有效解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居民的社会生活等具有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图像等开始运用于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城市景观格局的生态规划等研究日益增多。2006年,王苏颖,陈志强[3]基于TM遥感图像对福州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分析;2007年,张雅梅, 毕会涛等[4]利用GIS技术对洛阳市的景观生态格局特征进行分析;2009年,宋小宁,等[5]利用遥感图像对石羊河流域中游景观生态格局的变化及驱动进行了分析研究;2010年,李伟峰等[6]对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是了解城市形态、结构及生态过程的基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亦是景观生态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们对于我国建设生态型城市、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城市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现状
(一)现状概述
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北承福州、莆田,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4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3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5县,面积约11220.5平方千米;泉州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临太平洋,海域面积7864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本文以泉州市城市建成区中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其景观生态要素如表1所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绿地面积较低
泉州城市商业及住宅区绿地分布过少,城市总体绿化水平低。城区内多为以公园形式零星分布的一些小型绿色斑块,各类绿化用地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城市道路普遍狭窄,建筑密度大,使得街道绿地规划不足;城市居住区等集中布局,弱化了开敞、宜人的绿地空间形态特征;城市绿地艺术性较差,缺乏泉州城市人文内涵,艺术品味较低。受地域及气候的影响,泉州市绿地景观的水平结构逐渐趋向均质化,异质性较小,形式单一,各绿色斑块缺乏个性特征。
2.城市廊道连通性较差
泉州市沿“清源山-大坪山-桃花山”构成山脊廊道,生物密度较高;晋江、洛阳江是整个城区水道、水渠、公园湖泊、水库的主要水源,是城区水道网络形成的基础;沿江海所建的堤坝构成线状廊道,束缚了水的自然漫溢,对水生物造成较大影响;城乡结合地带的树篱、灌渠对农田种植意义重大。泉州市山脊廊道连通性较差,影响物种迁移及景观功能的生态流;城市道路规划不尽如人意,宽度有限,配套设施不完善,街道绿地少,几个重要的道路结点设计欠缺考虑,总会出现拥堵现象;水渠水道有待进一步完善,其管理、维护、治理问题突出。
3.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不合理
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规划仍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考量,依然停留在以功能分区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思想阶段,保持在非均质工业区域基质发育成长,这使得城市空间蔓延视野狭窄,仅局限在建成区之内及边缘结合部;同时,在封闭的建成区内进行城市功能空间横向规划布局,很少考虑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互补性资源优势。泉州城乡结合地带普遍存在土地利用不合理,建设布局混乱、生态环境质量差、居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矛盾众多,管理滞后。
四、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Forman于1993年提出景观生态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一般法则。该法则同样适用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之中。通过科学的规划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类型和布局,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
(一)尊重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
泉州属山地丘陵地势,濒临东海,城市的建设应与山、海共融,有意识地保护城市现有的山林、岸线等自然资源并加以生态规划,使各种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清源山、桃花山等具有丰富的生物物种,在景观规划中,要保持廊道的连续性,有助于物种的迁移,充分利用生态位资源,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晋江、洛阳江等是各种水生动植物、鸟类的依存体,并富有大片的红树林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景观规划中要注重河流沿线的建设,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的干扰。
(二)以人为本,营造美好环境
城市是适宜人居住的场所,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对城市景观中的景观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生态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其景观建设就是对人居环境的建设,应从满足人体尺度,方便人类居住,增加生活情趣、满足休闲观赏等需求进行城市景观建设;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角度为人类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合理分配景观资源,调整景观拥挤程度,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充足、均衡的城市空间,营造舒适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因地制宜,凸显地方文化内涵
城市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状况。每个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都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地区的建设模板,而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挖掘继承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使其成为具有个性魅力及内涵的城市景观环境。绿地建设应选用本地树种,加强对刺桐树等乡土植物的引种、开发及运用,使其与福建大区域自然植物群落呈现相似性,有助于构建具有特色文化的城市绿地景观;城市建筑应充分借鉴本土建筑特色,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滨海地区结合石雕文化、闽南风光、蟳蜅风情、惠安风情等进行建设发展。
五、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基于泉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现状,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城市绿地、廊道等景观格局面临很多社会、环境及生态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城市景观要素在结构、功能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不协调。为此,需要对泉州市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规划。所谓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宜人居聚[7]。
(一)城市绿地系统
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系统在维持城市生态功能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是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体。从生态学意义上讲,线型绿色空间对自然环境中现存的物理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维持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是生物链、生境网络、生物廊道形成的基础。
泉州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城市绿地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扩大城市绿地规模,构建大中型绿色斑块,最大程度的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完善绿地廊道建设,使其成网状分布,连同公园等重要“结点”形成一个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在居住区及其他区域之间,建立一定宽度的卫生防护林带,在城乡结合地区及晋江、洛阳江流域设置较宽的林带;采取适度干扰的法则,从城市引进物质、信息及能量,赋予绿地斑块不同的特征,增加绿地景观的异质性。
(二)城市廊道
几乎所有的景观都为廊道所分割,又被廊道所连接。泉州城区廊道类型多样,对城市景观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上文的分析,泉州市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城市廊道的建设,对城市景观格局、城市物流、能流、信息流具有重要意义。城区道路两侧建筑密集,不能在道路两侧设置过宽的防护林,为此要格外注重行道树的绿化,可以依据道路不同的红线宽度,制定道路绿地率的下限,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营造出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
(三)城市基质
由人工建设的各种建筑群,结合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形成城市土地的各种功能分区。面对城市发展的新环境,应以生态经济区为单位组织泉州城市规划空间结构体系,将生态理念提升到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平等的地位层面。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利用本省良好的经济基础及资源优势,努力做好生态城市建设,以保持城市系统的健康、协调发展,保持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高效率;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多设置一些供居民游憩、休闲的公共休闲场所,在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自然生态的同时又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四)城乡结合带
城乡结合带是是城市建成区与非建成区之间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地带,是城乡要素彼此渗透、高度混合的社会经济空间[8],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郊区瓜果蔬菜的种植为城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城市作为各种消费、信息集聚的地方,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保障。
泉州市政府应对城乡结合带的发展实行统一的规划、指导,全盘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针对城乡结合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战略思路和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公平待遇;提高城乡结合带的教育水平,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入科技成果,指导农作物种植,形成农业规模发展;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标准处理废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论文摘要:高校侵犯学生权利主要有侵犯学生的民主管理权、侵犯学生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侵犯学生的申诉权、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等几种类型。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屡屡侵犯学生权利,是因为群体社会心理的强势影响、组织体行为的自利化倾向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的情况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学生状告母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这与依法治校、建立和谐校园的要求不相符合,因此,依托典型案例,分析高校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的类型及其成因,对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保证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若干典型案例的案情介绍
案例1: 1998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该校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1994级学生田永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理由是田永在19%年2月的考试中作弊而被学校取消了学籍。1999年初,田永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将学校告上法庭。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学校虽然取消了田永的学籍,但并未真正执行,另外学校的规定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有一定程度的不符,因此判决被告北京科技大学向田永颁发毕业证书。
案例2: 1996年初,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刘燕文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和系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批后,报请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北京大学认为赞成票未过半数,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只授予其博士结业证书。刘一直多方反映,未果。1999年9月24日刘燕文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北京大学推上被告席。1999年11月12日和1999年12月17日法院两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并于最后一次开庭中宣判北京大学败诉:撤销北京大学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的决定,责令北京大学重新审查并作决定,责令北京大学在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向刘燕文颁发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案例3 : 2002年10月初,重庆某院大二女生李静(化名)突感腹痛去校医院治疗,经诊断是宫外孕,于10月9日做了手术。学校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给予两名当事学生勒令退学的处分。两名学生不服学校的处分,以“定性错误、于法无据”为由,将母校重庆某学院告上法庭,要求学校撤销作出的勒令退学的行政处分决定。2003年11月初,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一审作出行政裁定,此案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并驳回李静、张军(均为化名)要求重庆某学院撤销处分决定的起诉。
案例4 :2004年12月,四川某高校两名学生在教室接吻被教室监控设备拍下,学校勒令当事学生退学,学生不服将学校告上法庭。在成都开庭。经过一年的起诉、驳回、上诉后,于2005年12月5日两位学生接到终审败诉的判决。
二、高校侵犯学生权利的类型化:基于上述案例的透视
通过以上案例的透视,笔者认为,高校管理中主要侵犯了学生以下几种类型的权利:
(一)侵犯学生的民主管理权
一般来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双重性。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学校在利用其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和生活服务时,与学生之间往往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有权参与管理,并有权就履约具体事项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就行政法律关系而言,学校依法享有对学生的管理权,但学校在做出事关学生权益的重大决定时,应当征求学生意见,让其参与其中。可见,无论是民事法律关系,还是行政法律关系,参与学校管理应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维护自身权益。然而,综观我国的高校管理实践,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民主管理权难以行使。例如上述案例2中,刘燕文对决定其一生命运的博士学位的授予过程的决策程序一无所知;上述案例4中,学校在制定相关影响学生具体权利的规章制度时,学生没有丝毫的话语权。
(二)侵犯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
任何自然人都依法享有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由于学生的名誉关系到其在学校的地位、人格尊严以及老师和同学对其信赖程度,故法律对学生的名誉权的保护更加严格。譬如,我国司法实践对涉及学生隐私、名誉的案件,一般实行不公开审判制度。然而,我国部分高校在管理工作中,常常不加区别地对学生的各类处分决定随意地公开张贴,往往构成对学生名誉权的侵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隐私权主要是对个人信息与生活情报的控制保密权。美国早在1974年就通过了《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强化学生的隐私权利,限制学校和其他各类人员随意接触学生个人档案资料。但我国对学生隐私权重视不够,高校管理中侵犯该类型权利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在案例3和案例4中,学校在作出决定时,没有考虑其行为是否会侵犯学生的权利,完全无视学生作为权利主体享有隐私权。许多高校为了以较低的成本有效地管理学生,督促其遵守校纪校规,态意拍摄学生随地吐痰、勾肩搭背、恋爱亲热的录像并公开曝光。而这些拍摄既没有法律法规的授权,又没有征得学生的同意,无疑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三)侵犯学生的申诉权
申诉权是高校学生享有的一项基本的程序性权利。《教育法》提出了要建立学生申诉制度,但并未就申诉制度的具体问题,如学生申诉的范围、内容、接受申诉的部门、申诉的程序、期限和时效等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这就使得学生申诉权仅仅成为了一项“宣誓性权利”,并未在高校管理实践中得以落实。例如,在上述案例2中,刘燕文在不被授予博士学位后多次向学校申诉,但是校方各部门推三阻四,一直没有具体部门负责。
(四)侵犯学生公正评价权
所谓学生公正评价权,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要求教师、学校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品行进行公正评价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在完成相应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从现有的学生诉母校的案件看,学校对学生该权利的侵犯主要是不颁发学位证书,如在案例1中和案例2中,田永和刘燕文提起诉讼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求校方对其作出公正评价,要求校方解释为何自己在按照学校规定修完相应学业后却不能被授予相应的学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五)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权利。《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然而,在高校的管理实践中,由于高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失范行为,学生往往被剥夺了原本依法应当享有的受教育权。例如,上述案例3和案例4中,学校依据与上位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校纪校规作出了开除学生学籍的决定。在我国,学生的学籍实质上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身份的认可,无学籍实际上就是没有官方认可的受过教育的经历,因而,在高校管理中以非法的方式剥夺学生的学籍是对大学生受教育权的严重侵犯。
三、高校管理中侵犯学生权利的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屡屡侵犯学生权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群体社会心理的强势影响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叽臼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群体社会心理的存在会对群体中个体的行为产生持续的影响,人们的行为通常会不自觉的依附于社会群体心理。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十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与主体地位,“师道尊严”神圣不可冒犯,教师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故社会普遍存在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专制”的心理倾向;此外,社会心理还认为,学校对学生的严厉管教(甚至包括适当的体罚)是对学生有益的行为,是更好地把学生培育成才的良好途径。由此可见,高校在管理学生工作中,漠视学生权利,侵犯学生正当权益的行为,有时在社会心理层面反而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二)组织体行为的自利化倾向
根据经济学原理,群体性组织存在的根本动力就在于把分散个体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组织体整体的运作效率。因此,组织体提高效率的根本之道在于内部交易采用命令规则,而非谈判规则。高校作为一个群体性组织体,具有追求管理成本最低化的内在冲动,乐意遵循组织体自身的存在规则,热衷于运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据此可知,正是由于组织体行为的这种自利化的驱动力,使得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滥用其享有的行政管理权力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致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
(三)高校管理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
高校管理工作中,屡屡发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失范行为,除了与上述社会心理及组织体行为的自利化倾向有关外,还与高校管理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不无关联。
第一,教育法律法规的缺失、滞后,高校规章与上位法相抵触,致使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于法无据。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稀少,内容单薄,程序性规范少,可操作性差。如《高等教育法》从本质上属于宣言性立法,条文多为原则性的规范,学生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规章与上位的法律法规相抵触。高校行政法律关系可分为内部行政关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两种,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应属高校自治权的范畴,尽量避免司法权的介人,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应适用“法律保留原则”,即高校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凡涉及学生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不可由校方擅作决定,往往由立法者通过立法加以规定。对于涉及学生权利的“重要事项”,高校可以制定规章将法律规定加以具体化,便于实施,但不得与上位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然而,综观高校的规章制度,不难发现存在着为数不少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制度。如在案例1中,北京科技大学给予田永退学处理,并不颁发“两证”的处理决定,就是根据该校制定的《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所做出的,此相关规定与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内容相抵触。
第二,高校管理权缺乏正当程序的约束,其频繁被滥用,致使学生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害。正当程序是法治理念中的重要内容,没有正当程序,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均等”就难以实现,其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从上述几个典型的学生状告高校侵权诉讼案来看,缺乏正当程序或存在程序瑕疵,
关键词:无形产品企业 集权管理 效率 效果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描述
我国的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即无形产品型经济,其包括商业、财经、交通、卫生、娱乐、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企业管理,对于无形产品企业管理特点的研究和摸索应当是今后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我国无形产品企业管理还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其规律的掌握还处于浅层次,从而使得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处在较低水平。无形产品企业管理中,企业权力的运作模式仍停留在以往的经验和争论阶段。一些生产无形产品的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将集权模式视为法宝,但现实的效率和效果却不容乐观。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有关无形产品企业管理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处于初步阶段,只有大量笼统的企业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而对于细分到无形产品企业领域的研究跟进缓慢。而对于无形产品企业集权管理模式下效率和效果的研究,目前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部分作者的管理类文章中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未见到深入的研究出现。
理论基础
(一)无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企业
无形产品指快递、教育培训、银行保险、软件、咨询、医疗、旅游等行业生产的,无法和消费者进行直接的看、触、试等行为的产品。无形产品企业指以无形产品为研发、生产、销售对象的企业的总称。无形企业生产的无形产品往往都是知识产品,无形产品的生产具有无形、隐蔽的特点。
(二)权力的性质与特征
作为政治学、社会学、领导科学等多科研究的共同课题,“权力”通常被描述为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指处在某个管理岗位上的人对整个组织或所辖单位与人员的一种影响力,或简称管理者影响别人的能力。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专长权、个人影响权与制度权(或称法定权)。专长权是指管理者具备某种专门知识或技能而产生的影响能力;个人影响权是指因个人的品质、社会背景等因素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服务的能力,制度权是与管理职务有关,由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影响力。
(三)管理集权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与集权对应的是分权,两者的特征对比如表1所示。
(四)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原则。管理效率是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状况的一种科学方法。广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具体到一个企业和单位,就是总的投入和总的产出的关系。狭义的管理效率是指管理活动本身所耗费的成本(主要指管理费用)与所带来的收益的比例关系。
泰罗把管理效率作为其科学管理理论追求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他认为,工人劳动应当存在一种“最佳”工作方式,管理人员应当去发现、寻求并确定下来“最佳方式”,使工人按照“最佳方式”完成每项工作。哈林顿·埃默森进一步明确提出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并对管理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12项效率原则。法约尔在对管理过程研究后认为,成功的管理人员如想保持较高的管理效率,必须在工作中遵循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的管理原则,他列出了实行分工和专业化、给管理人员权力等14项管理原则。
现代管理科学为提高管理效率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管理活动,特别是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管理活动最大程度地数学化和模型化,增强了管理活动的客观性、规律性、必然性,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现代无形产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型员工的低参与度
无形产品的生产者更多地表现为知识性员工,他们在企业中往往是骨干、精英、业务能手。但集权的弊端使得知识型员工在涉及企业发展关键环节时,没有动力去参与其中发挥潜在能力。知识型员工的低参与度,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大、成本增加,也使得企业在低效率下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长远发展。权力和资源高度集中在企业顶层,以往知识型员工的合理建议未被采纳,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聪明才智未得到施展,因此得出建议无用论的看法。
(二)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被扼杀
过度集权使得除小部分的高层集权者外,大部分的组织成员与机构失去思考能力,进而使整个组织反应和行动迟缓,最终影响管理效率。无形产品企业大多是以知识为载体,然而,由于错误的管理理念,致使管理者将权力等同于知识,更使得权力高于创造性。而在无形产品企业中,真正决定企业发展的不是权力而是知识以及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能力。
(三)不正确集权带来的管理高成本和管理低收益
在高度集权的情况下,最辛苦的是管理顶层,最焦急的也是管理顶层。由于集权,高层和顶层管理者对管理决策理解最深刻,执行的信心也最坚决。但过度集权降低了决策的质量和组织适应力。集权使得决策者远离基层,使得信息传递链条加长,进而会造成信息的误解、扭曲、延时等问题,最终降低了决策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因为决策时间的延长,使得组织行动迟缓,面对瞬息万变的管理环境无所适从,管理成本无形中骤升。另外,由于无形产品收益的难衡量性,使得企业顶层重投入轻产出,资源的重复投入和低效使用现象较为严重,最终管理收益甚微。
无形产品企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权力运作模式与无形产品企业发展阶段不匹配
企业权力要从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组织层次、基础管理体系、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等多方面考虑集权与分权,本着管理成本低、交易费用少,且能够减少风险的角度来决定究竟是分权,还是集权。从集权的时间阶段来看,集权化管理在创业初期和转型期的管理中是非常有效的,而在发展成熟期反而阻碍了无形产品企业的发展。
(二)无形产品企业管理控制的客观属性使集权倾向加剧
无形产品企业的控制指标往往是“软性”的,很难有有显性和完全确定性的评价指标,这一客观的困难使得管理者执行控制职能时无所适从,客观上造成权力很难下放,这也使得无形产品企业集权管理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另外,高层管理者也意识到过度集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有意识地去主动下放权力。但在管理的中下层,如何衔接上层下放的权力以及如何将下放的权力与员工特别是知识性员工的创造性结合,在大多无形产品企业既无经验积累也无固定模式。于是,知识性员工的创造性被扼杀,在现有的控制体系下将成为一种必然。
(三)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经济成本分析
企业治理结构的经济成本主要有信息成本和委托成本。信息成本是指在集权制下,由于上级管理层不能够及时、完全地掌握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信息,而下层虽能够准确地获取信息,又没有一定的决策权限,从而使企业无法做出有效合理的决策,产生信息不对称成本。委托成本是指在分权制下,企业各级管理层之间因产生委托关系而引发的成本。管理权限下放程度越大,这种成本也就越高。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直接表现为图1。
由此可见,过度集权会增加信息成本,而过度分权又会提高委托成本(黄长江,2008)。因此企业在管理中要达到管理成本的最低点,即要均衡集权与分权比例和最优程度,在集权的情况下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
结论
(一)构建“管理学家+行业专家”式的顶层管理团队
无形产品知识性的特点,要求企业权力的运作要与知识性员工的知识相结合,只有结合权力才能使知识资源发挥效率。权力与知识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权力与知识都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源,只有将二者结合使用才可减少企业无形资源因内耗、内斗产生的浪费。特别是在企业发展的成长和成熟期,要将权力和知识资源对应的掌控者结合起来,即权力的掌握者管理者与知识的掌握者知识性员工结合。建立“管理学家+行业专家”的顶层管理团队,可使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实际,也可使知识性员工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其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以管理效率和效果为核心平衡集权与分权
面对无形产品企业管理控制的客观属性,用效率和效果的客观属性与其制衡。将外部管理环境、内部管理和被管理者性格、任务性质、利益分配等方面全面考虑,在相互博弈中追求平衡。无论是管理者或是知识性员工,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要服从管理效果和效率的要求,用效率和效果衡量一切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形式则可以灵活多样。
(三)以信息化为依据重塑企业管理制度
无形产品企业管理集权阶段,降低成本的主要任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保证了制度的执行。无形产品企业需要与知识性员工充分沟通之后,制定出使知识性产品管理显性化、可执行化的管理制度,对于个别管理环节,可制定以知识性员工个性为主的特色性管理制度。用信息化使无形产品的管理达到可衡量、可对比、可评价,为权力运作向深入发展提供保证。最后形成信息化促进管理制度,以此更好地维护信息化的良性互动权力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从《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维基经济》到《海星模式》,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影响已经从商业机会的发掘延伸到商业组织的建构。我毫不疑惑地认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管理学将会很快诞生。
在管理学的历史上,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总裁斯隆具有划时代意义,以至于现在MIT的管理学院也以斯隆命名。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以事业部制为核心的“科层制”管理组织,适应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这种管理组织是现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现在基本上还是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蓝本。科层制组织就是本书中的蜘蛛,它可以集中组织资源快速完成公司目标,而组织的分权化倾向则一直处于休眠下的隐匿状态。
与蜘蛛组织相比,书中论述的海星组织更有意思。蜘蛛与海星外观很像,看起来都是从中央的躯体长出几只脚。但是消灭的方法却全然不同,砍掉蜘蛛的头,蜘蛛就死了;但如果把海星切成两半,你会看到两只海星。本・拉登的就是海星的典型,拉登是触媒人物,浓重的宗教情节形成了极端的“圈子”,在外界的压力下,它可以分化,分化以后依然是,打不垮,摧不破。同样,在一个海星系统中,没有明确的首领,没有层级结构,也没有指挥总部。假如确实出现了一个首领,他也基本上没有多少支配他人的权力。他借以影响、领导他人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示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分权系统就等同于无政府状态。在开放系统中也存在惯例和规范,然而并不存在强制实施。更确切地说,权力分散在所有人和所有地区之中。
为什么现在海星组织特别重要?因为互联网唤醒了它,释放了它的能量,它猛烈冲击着传统企业,改变着整个行业,侵袭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曾几何时,缺乏内部结构、领导层及正式组织形式都被视为缺陷和弱点,然而,现在这些却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和优势。表面上混乱无序的团体已经挑战并挫败了具有严整层级结构的机构组织,游戏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
海星组织的灵活非常值得企业家借鉴,相信看完本书后,会获得更多启发。
《海星模式―――彻底颠覆集权式管理》
作者:[美] 奥瑞・布莱福曼罗德・贝克斯特朗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关键词】 财务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集团; 集权; 分权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规模日益壮大,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然而,民营企业集团规模上迅速壮大与管理上相对滞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在财务管理上,一方面权力集中的家族式的经营,使财务管理也高度集中,子公司缺乏灵活性,集团财务及经营机制僵化;另一方面,实行分权的子公司一味追求个体经济利益,忽视集团整体利益,而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难以为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作为规范和处理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财务权限和分配关系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企业集团选择的财务管理模式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成败与企业集团的兴衰存亡。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提高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核心控制力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促进民营企业集团获得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及比较分析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模式”是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描述,是从不断重复的事物中总结出的规律,并以此形成的事物的客观标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是集团总部界定集团内各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客观标准,是集团总部基于集团发展战略对财务战略、财务政策、财务制度以及各成员企业在经济利益上的权责利关系的客观描述。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按照财务权限的集中程度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三种。
1.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严格的控制,实施统一核算,将子公司的业务看作是母公司业务的扩大,统一调配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母公司管理着集团内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具体实施、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投放、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利润归集与分配甚至日常会计核算等。子公司的人、财、物及供、产、销统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资本筹集、投资、收益分配、资产重组、财务人员任免等重大事项都由母公司统一管理,子公司只享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母公司通常下达生产经营任务,并直接控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2.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决策权分散于各子公司,母公司起控股公司的作用。子公司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自身情况作出重大的财务决策,相对独立。母公司不是以行政方式来干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管理,对子公司的管理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即对子公司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母公司鼓励子公司积极参与竞争,为更有效地促进子公司的发展,利益分配向子公司倾斜,用以增强子公司的竞争实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绝对的集权和分权都存在较大的缺陷,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模式强调两者间的融合,强调分权基础上的集权,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各成员公司都具有相适应的管理权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决策模式。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母公司主要侧重对重大财务事项的集权,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和财务管理人员任免等具体事务则可适当分权。集权、分权程度的把握是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难点,是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还是分权为主、集权为辅,要根据企业集团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比较分析(见表1)
企业集团初创时往往采用集权方式,促使集团管理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成员企业对管理决策自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分权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分权的扩大又会伴随成员企业经营目标的逆向选择,对分权程度的把握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难题。集权过度会使子公司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丧失活力,而分权过度则容易造成集团管理失控、削弱集团的整体实力。集权和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他们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优劣之别,而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要视其是否适合该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能否促进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民营企业集团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规范完善远远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先天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加之投资的盲目、融资的困难,对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管理薄弱
1.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
财务控制制度是总部基于集团发展战略与管理目标,规范、监控与督导各成员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理财行为,是实现财务资源有效配置整合的制度体系。据有关对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民营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财务控制制度要么形同虚设,要么设置不完善。
财务会计业务中容易发生舞弊的主要涉及财产物资的进出与收发、现金的收付与领用、费用的发生与报销、支票的借领与使用等。因此,企业应将与上述业务相关的记账人员、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等分开,实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明确各环节的具体职责与权限,以加强内部控制。但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往往一个会计人员身兼数职,而这些职位之间是不相容的,最终容易产生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出成员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影响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2.财务人员缺乏理财能力,职责受限
财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娴熟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现行的各项财务会计法规、税收法规以及其它的财经法规,并具备专业的理财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人员只会记账核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账房先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要实现总部与成员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协同,显然他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成员企业的负责人有时为了本单位或本身的利益需要,授意或要求财务人员为其不当要求提供财务会计业务方面的服务,以达到掩饰不当目的、隐瞒不当利益、转移正当收益等动机。而财务人员属于该成员企业的雇员,其切身利益受到成员企业负责人的制约,无法自主地行使对所在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责,在处理业务时要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和牵制。
(二)融资困难
由于自身的财务背景,民营企业集团往往无法获得某些特殊的政策扶持,而融资难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民营企业集团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民营企业集团的性质决定了其在资金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银行贷款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不同程度上存在所有制歧视,在信用贷款计划中对民营企业的需求考虑较少,贷款的条件也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宁愿贷款给有问题的国企,也不愿贷款给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同时,由于民营企业集团成长的时间短,缺乏历史的信用记录和良好的公众形象,经营风险大,也影响了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贷款的积极性。
在企业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上市方面,由于政策明显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外,大部分民营企业集团很难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获得资金。
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集团的流动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民间贷款和其他单位借款以及经营过程中的债务。这部分资金往往不能满足设备与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改造的资金需求,许多民营企业集团由于筹资难而不得不放弃有盈利潜力的投资项目,或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投资盲目
民营企业集团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企业规模的壮大,在对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没有进行全面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前就四处并购,盲目进行各种形式的投资。他们仅仅为企业的规模而扩张,为企业的融资而投资,本末倒置,完全违背了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盲目投资的突出表现就是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民营企业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而忽略了企业的扩张必须与其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相协调,且多元化经营也并不一定能导致分散企业风险的结果,却可能导致财力分散、多项目、多风险。大型民营企业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曾经总结过:中国的企业成功在于“简单”,失败在于“复杂”。“简单”在于资源集中,主业突出;“复杂”在于投资分散,主业不突出。
三、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一)定位集团性质和集团层次
企业集团是由多级法人构成的复合层次的经济联合体,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考虑企业集团的性质类型和层次。
1.定位集团性质
企业集团按其内部构成特点,可划分为纵向型企业集团、横向型企业集团和混合型企业集团。横向型企业集团其内部的各企业在产品、组织结构和行业上都非常接近,有些甚至完全相同,这就为实行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纵向型企业集团一般以产业/产品为纽带进行多元化经营,其内部企业的效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故纵向型企业集团适宜采用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混合型企业集团是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发展成熟的高级阶段,企业集团各企业之间在产品和业务上彼此相关度不高,有些甚至完全不相关。因此,混合型企业集团总部很难进行集权程度较高的管理,只需控制影响集团整体发展的重大财务事项,而其他财务决策权可下放给各子公司,适宜选择集权和分权相融的财务管理模式。
因此,民营企业集团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首先需要对自身的性质进行分析定位,并且这种定位不应是“终身制”的,而应随着集团的发展、性质的转变不断作出调整。
2.定位集团层次
关于集团层次前已作出表述,一般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协作公司的控制,对全资子公司的控制要严于对核心控股(非100%)子公司的控制。因此,母公司对全资控股子公司和核心控股子公司应采用集权模式,对参股子公司和协作企业采用分权模式。为维护和增强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不同重要程度的子公司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具有重要影响的子公司,母公司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控制权与管理权,即使是部分分权也必须局限于集权的框架内;对与企业集团发展战略、核心业务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关系一般、影响不大的子公司或协作企业,从提高管理效率、发挥各自积极性及增强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角度看,采用分权型的控制体制较为合适。
因此,民营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上要杜绝“千人一面”,应对下属成员企业所处的层次进行正确定位,结合成本效益原则,对不同层次的成员企业合理选择适宜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明确集团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明确企业发展阶段
企业集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要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通常来说,公司在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单一,管理上存在诸多的不规范,采用集权化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较好地发挥统一决策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在行业中形成管理上的规模效益。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领域的不断开拓,子公司会更多地要求增强经营自,且集权化财务控制模式也逐渐不能满足公司财务控制和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如何激发各层阶管理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成为这一阶段总部面临的最大问题,分权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随着分权程度的扩大,各成员企业经营目标的逆向选择矛盾日益凸显,把握好分权与控制的力度成为总部新的难题,在这一阶段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管理的核心,以使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逐步向集权与分权融合发展。因此,在选择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明确自身的发展阶段,及时做好模式的调整完善。
2.明确集团发展战略
财务管理模式应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思想。一般来讲,发展战略大致可以分为稳定型战略、扩张型战略、防御型战略。
实施稳定型战略的公司主要表现为不急于冒进,在财务上追求稳健,慎重从事并购活动,慎重进入与集团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并不相关的领域,在管理上保持连续性,通常实施稳定型发展战略的企业集团内部集权化程度较高。
实行扩张型战略的公司则为了满足其市场开拓的需要,在财务上比较激进,敢于大量从事并购活动,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倾向于较灵活的分权模式。
实施防御型战略的公司强调削减各类费用支出,实行决策集中化控制成本,严格控制企业重大财务活动。因此实施防御型战略的企业集团强调财务集权控制的加强,在财务管理上采用高度集权模式。
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必须明确并结合集团的发展战略,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解决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的管理薄弱、不到位等问题。
(三)建立健全集团财务控制制度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是为保证企业集团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手段,实质上是根据有关法规、制度和标准,对企业中利益相关的组织、人员行为及财务资源的控制,即通过控制财务活动中的组织、人员行为和财务资源来协调各方目标,实现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财务控制制度是总部基于发展战略和管理目标,规范、监控和督导各利益主体的理财行为,实现财务资源配置的秩序性和高效率性而建立的财务控制的制度体系。它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财务控制既包括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也包括事后的监控措施。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于事后控制,往往缺乏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许多企业集团在事前决策形成之后,对于进一步的财务控制工作往往注重于年度利润规划,满足于制定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几个总括性目标,而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编制出据以进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财务预算。因此期中预算与经营业绩比较也就难以进行,事中控制流于空谈。至于事后控制,虽然基于年终考核之需而能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有效性亦颇受影响。既然事前控制未必有效,那么成员企业对决策的整个执行过程就很容易超出母公司的财务控制范围,游离在母公司的财务控制之外。企业集团自身没有建立起贯通母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机制,财务控制各自为政,母公司不能从企业集团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融资、投资活动,整个集团盲目扩大投资规模,资本结构欠佳,成员企业普遍出现财务报表严重不实、滥投资、乱分配、截流利润、私设“小金库”、滥发奖金、搞账外经营等财务失控现象。财务管理上的过度分权仅仅是导致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对分散的财权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母公司赋予子公司的各项财务权限失去必要的控制,子公司就容易出现管理目标的逆向选择。一旦经济不景气或产品销路不畅,资金流动出现障碍,集团就会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因此,在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不管是集权还是分权,都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保障集团在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内实施决策管理。
(四)加强集团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任何管理归根到底都是“人”的管理,所有的财务活动最终都要由人去完成,因此选择财务管理模式时需要结合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否则所有的制度都会成为空谈。民营企业集团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加强人才培养更是突出问题。而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需要分层次进行,建设相应的人才梯队。
集团总部财务人员负责组织、领导集团整体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因此总部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中的首要层次。总部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要求必须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极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头脑敏锐、决策果断、德才兼备的“高、精、尖”的专家型人才,可以通过外聘或从内部选拔方式来组建。
集团中各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是实现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的关键层次,尤其是在采用委派制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事前控制性、审计经常性、反馈及时性、高度专业性和独立性,可帮助企业集团进行有效的财务集中控制。因此集团总部必须加强对该层次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并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而集团中各成员企业的一般财务人员是具体业务的操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财务工作的管理效率,提高素质是必须的,但方式上主要通过成员企业自行组织,而集团总部只需规定执业的水平、能力要求,加强财务人员定期的考核,以避免成员企业在任免财务人员上的“任人唯亲”。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职业道德的培养上,企业集团对财务管理人才梯队的各层次人员都应该统一要求、统一考核。
本文以时代为背景、现实为依据、理论作基础,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相关问题。当然,民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所涉内容很多,本文在许多所论及的问题上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 汪克夷,易学东,刘荣.管理学[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8):4.
[2] 穆蓓.小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J].财会研究,2008(15).
[3] 路夏威.浅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
关键词: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组织结构模型;吧模型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侨办”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QSK01)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纷纷联手构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虚拟企业。在虚拟企业里,成员企业交流信息,共享知识,不断创新,知识成为虚拟企业运作的根本要素之一。而知识管理则是虚拟企业提升效率水平的根本保证。作为管理学的热门领域,专家学者们主要从技术、模式等层面对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进行研究,而对其组织、流程、机制的研究较为薄弱。然而,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开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恰当的环境、有效的评价,更需要适当匹配的组织结构。正如人体的骨架支配着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等功能一样,组织结构在整个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中同样起着重要的“框架”作用,加强它的研究,必将对改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内涵
组织结构是表现组织成员排列次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它是执行管理和经营任务的体制,在整个组织中起着“框架”作用。有了它,组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知识流才能正常流通,组织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组织结构有静态和动态两层含义:静态指的是组织结构的框架体系,它可以用组织结构图、职位说明书和组织手册来表示;动态指的是组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组织的责、权、利的分配关系,这一关系是由组织的分工、协作引起的。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是指虚拟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过
程中组织成员、知识资源在逻辑次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物理分布状态。
二、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特征
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结构,该组织与工业时代的传统组织应该有决然的不同。
(一)扁平化。就是精简中间管理层,把层次众多的金字塔式组织压平,使得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知识传递更快,使虚拟企业中的每个成员(或员工)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
(二)柔性化。这是与刚性化相对应的,典型的柔性化组织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职务界限模糊;二是集体决策参与管理;三是上下左右进行良好的意见交流。柔性化组织要根本改变由企业领导驾驭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真正发挥广大员工的无穷的创造能力,而且还需要建立柔性化管理机制,及时将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变为企业员工共享的知识。
(三)网络化。现代社会的网络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化结构以比其他现有组织速度更快、更富有情感、更能节省资源的方式沟通信息。企业员工通过这一网络不仅可以了解到技术创新的最新发展,而且彼此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使知识得到共享与发展。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所以企业内部网络联系越广就越有利于创新,信息就能得到越多越好的共享,知识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另外,通过网络化组织,企业也可以与外部建立知识联盟,尽可能地吸收各种知识,并使之与本企业的知识相结合,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四)适应性。该组织结构使虚拟企业可集中社会中已有知识资源快速响应市场机遇,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竞争能力,降低失败风险;该结构没有一成不变的组织边界,在运作过程中可以重组和迅速调整。
(五)集权与分权的统一。盟主企业在虚拟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方向选择以及知识管理的自组织范围的确定上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各成员企业也有相对独立的知识管理实施的独立性。
三、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吧模型设计
(一)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吧模型设计的影响因素。根据经典管理学理论,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环境、战略、技术、组织结构和生命周期等。
1、环境因素。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一般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最终会影响到组织现行的管理实践。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对每个组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并且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具有互动性。为了增强组织的环境适应性,不同的组织应该采用不同的类型。
2、战略因素。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性质及根本活动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法。有研究表明:许多经营成功的公司,如果保持在单一行业发展,最好采用集权的职能结构,而实施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一般宜采用分权的事业部结构。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匹配相应的组织结构,否则新的组织结构如不因战略而异,就将毫无结果。因此,在选择组织结构时一定要考虑战略要素。
3、技术影响。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选择时要考虑技术因素。专家佩罗认为,组织内部部门技术越是常规化,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的程度就越高,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的效率也就越高;组织内部技术越是非常规范,组织规范化、集权化程度就越低,这时柔性大的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效率比较高。
4、组织规模。布劳认为,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性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当组织规模扩大时,组织的规范化、集权化、复杂化、人员结构比率等指标都会发生变化,风险也随之提高。当组织规模扩大时,组织的分权化变革就成为必然,采用分权型组织是较好的选择。
5、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演化呈现生命周期特征,组织结构在各个阶段呈现不同形态。奎因认为,企业的成长包括创业、集合、规范和精细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稳定的发展期和组织的变革期。因此,在每个阶段的后期,组织内部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使组织结构与活动不适应,这时必须经过变革才能使结构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使组织保持适应性。因此,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一定要考虑组织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二)适合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吧的模型设计。组织单元的设计(知识吧):在组织中具备独立个体属性和行为能力、在组织过程中能执行独立组织活动以完成相关业务、在相关领域中满足一定需要并且不能再分的最小组成部分,称为组织单元。在虚拟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我们认为组织单元既要有静态的结构部分,也要有动态的结构部分。结合面向对象的知识,我们设计了以下组织单元,如图1所示。(图1)
静态结构部分主要充分反映组织单元相对固定的属性的吧类图、吧包图和构件图。比如:
class KM-bar 1
{
Char workingplace[50];
datetime workingdate;
……
};
动态结构部分主要反映对象运动过程及其动态特性(运动性)的描述体,包括用例图、交互图(时序图、顺序图、通讯图)等。
四、结束语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源整合的日益复杂,迫使虚拟企业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不断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竞争力。因此,本文在针对组织结构与知识管理之间的相关因素,知识管理流程引入组织框架设计,提出一种类组织架构:静态组织框架和动态组织框架,并加以描述,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建模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叶飞,孙东川.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包国宪.虚拟企业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3]余鲲鹏.海峡西岸虚拟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影响因素及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关键词:度;管理度;适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16-03
法约尔曾说过:“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都是尺度问题。”这句话可谓点出了管理的要点所在。管理并不像物理或者化学一样是一门很精确的科学,它在很多时候都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管理主体的影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管理的“度”,能否最大地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能否使组织各要素协调有序工作,能否使组织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能否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是其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对于这个“度”到底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性,它受哪些因素影响,管理学界并没有很肯定的结论。本文仅就管理度的内涵、管理度的特性以及影响管理度的因素三个方面作一浅显的研究。
一、管理度的内涵
如果要确定“管理度”的内涵,我们首先要了解“度”的含义。“度”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就曾谈到“度”的问题。例如在其思想体系中,就谈到了权力行使之度——“我们也应当知道,一些法庭对哪些事务具有司法权,哪些权力应当集中化。例如:是否应当让一个人负责市场秩序,而让另一个人负责其他地方,或者应当让同一个人负责所有地方?”谈到了对性格把握之度——“一切有识之士都在避免过多或过少,而在寻求中间,德性就是对中间的命中。”例如,在鲁莽、怯懦、勇敢这三种相关的状态中,鲁莽是过度,怯懦是不及,勇敢是适中;在、冷淡、节制三种状态中,是过度,冷淡是不及,节制是适中。在过度、不及、适中这三者当中,过度和不及都是极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是适中,适中才是美德。对度从哲学视角进行系统论述的是黑格尔。他不但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而且提出了度的范畴。在《小逻辑》一书中,黑格尔说:“在自然界里我们首先看见许多存在,其主要的内容都是尺度构成……尺度是有质的定量。”即度是保持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随着哲学的产生,度的哲学范畴被确定下来。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过与不及都违背了“度”。
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度这个哲学范畴被引入其中,并被赋予管理学的内涵。例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有对管理中效率和效果之“度”的探索。而由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法约尔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中的纪律原则、集中制原则、集体精神原则也体现出了他对管理中“度”的探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反映了对被管理者不同层次需求满足的“度”的把握在激励中的重要作用。而费德勒的有效领导权变模式理论更是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领导的“度”。除此以外,还有许多管理学家的研究理论都涉及了对管理中各种“度”的把握。但是对于具体什么是“管理度”,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它,管理学界并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管理度即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中,支配、控制和影响被管理者思想、意识与行为的程度或力度。度的本质特征是认识和掌握管理的艺术性,其实质是权力行使问题,是行使权力的艺术性。①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个定义过于狭隘,笔者也有同感。笔者认为,管理度指的是组织中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在管理过程中对时机、方式与方法、强度、节奏等管理要素的把握程度。它不仅与管理的艺术性有关,也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它是一个动态的掌控过程,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要素都息息相关。理想目标就是达到一种适度状态,从而使组织和谐有序运行。
二、管理度的特性
管理度的内涵决定了管理度应该体现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管理度的二重性根源于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基于这些客观规律人们总结和归纳出相应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并形成了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必须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主体在掌握管理度时也必须遵守相应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规则制度为限。如果超越了管理原则,随心所欲地进行管理,必然会造成管理失度现象,最终导致管理效果不佳或失败。例如,任何组织都有其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是给组织成员的行动设置的范围,使得组织成员的行为受到一定的制约,这其中也包括管理主体。可以说,规章制度是避免因管理者个人主观判断带来风险的最好约束方式。因此,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是实现适度管理的必要保证。
对管理度的把握更多的还表现为艺术性。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掌握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与诀窍,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管理度”的把握。在管理实践中,无论是计划中的刚性与柔性、决策中的集中与民主、组织中的集权与分权、领导中的管人与管事、激励中的惩罚与奖励、沟通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控制中的全面与重点等等都涉及了对管理度的艺术把握。只要不违背基本的管理原则,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状况自由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适度的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管理度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上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尊重其科学性,才能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实现对组织的有效管理。而艺术性又反映出管理主体在把握管理度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承认管理度的科学性是实现适度管理的前提,而承认管理度的艺术性又是对科学性的补充和提高,二者应有机结合。
(二)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管理度的静态性指的是根据质量互变规律,管理度是管理保持一定合理性的质的界限,具体表现为一个适度范围。而在这个合理范围内,“度”又表现为一个适度点。而要达到这个适度点,就需要在管理主体在分析各种管理因素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管理客体的管理在时机、方式、方法、强度、频率、比例、先后、多少上都把握得“恰如其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无过无不及”或“过犹不及”,从而使组织目标以最高的效率实现。
但我们要注意到,管理中的这个适度点是相对静止的。在一定条件、地点、时间里是适度的,在另一条件、地点、时间里就可能不一定是适度的。因为在管理中,管理的各个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例如组织是在不断发展的,有其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管理者的知识经验、性格特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被管理者的素质、技术能力、民主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组织的外部环境更是瞬息万变。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管理度的把握,管理度也因此具有动态性。例如,在一个组织的成立初期,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组织结构都不完善,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中,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均由主管作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实施执行者,没有任何中间管理人员,也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模式在当时情景中可能就是适度的,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但是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各项制度的健全,体系结构的完善,原来的适度必然变成不适度。需要管理者重新调整其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运动变化中把握适度管理。
由此可见,管理度既有此时的静态性,又有彼时发展的动态性,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三)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管理度的特殊性指的是每一个组织的管理主体要根据自己组织管理客体和管理环境的特征来确定保持管理一定合理性的质的界限,并根据管理因素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因此,不同的组织或者同一个组织的不同时期,其管理度的把握都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管理度的把握并非变来变去让人无所适从,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的规律。例如,在组织初创期,管理者比较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在管理中更倾向于硬性,采取集权式的纵向管理方法。而在组织成熟期,管理者比较强调柔性,采取分权制的横向管理方法。这些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管理因素变化与管理度把握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有利于建立影响管理度的因素体系,从而有效地把握管理度的思想精髓和规律,为管理者提供具体、可行的方向性指导,最终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影响管理度的因素
影响管理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就组织、管理者、被管理者、环境四大因素进行分析。
(一)组织
首先,组织的特性会影响到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在管理过程中对时机、方式与方法、强度、节奏等管理要素的把握程度。例如,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其在管理中就比较强调组织内的层级节制,强调严格的隶属关系。每一层级的管理者要遵守有关其官方职责的严格规则、纪律和制约。而军队作为国家正规的武装组织,在管理中更加强调对规章制度的严格遵守。对于管理中所涉及的程序、方法、时间等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在这些组织中,管理者对管理自由把握的度就会相对较小些。相对应的,一些企业或公司,组织架构和运作缺乏规则约束,其管理者在管理中的自由度就较高。
其次,组织的发展程度对于管理主体在管理度的把握上也有很大影响。如组织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创业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在组织的创业期,组织规模较小,组织关系较为单纯,多采用家长式的集中领导方式。组织的一切活动都由最高管理者去决策、指挥,组织效率非常高。在发展期,组织人员迅速增长,组织规模不断扩大。过度集中管理已经无法应付管理过程中逐渐增多的问题,集权势必向分权发展。成熟期多采用委员会或矩阵式管理,决策的民主程度增加。管理者在管理中应该从硬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过渡,注重组织目标的引导作用。到了衰退期,管理者更应该注重文化的培养,强调合作精神,不断创新以延缓组织的解体。
(二)管理者
作为管理主体,管理者能否认清事物的度,能否清晰区分不同质的事物,能否掌握质和量的统一,是控制好管理工作的节奏和进程,促进事物的发展的关键。
首先,管理者个人影响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他在管理方式、管理时机、管理强度、管理节奏上的把握。如果管理者影响力较低,或者主要依靠权利性影响力进行管理,其在管理方式上会比较偏重于硬性管理与微观管理,比较注重人际的等级性而忽视人际的和谐性。如果管理者的影响力较强,或者主要依靠非权力性影响力进行管理,其在管理方式上会比较偏重于柔性管理与宏观管理,比较注重人际的和谐性。
其次,管理者所处的位置也会对其管理度的把握有影响。基层管理者应该更注重微观管理,着眼于战术计划与局部计划,并严格遵守程序化规定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而高层管理者更应该注重宏观管理,着眼于战略计划与全局计划,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创造性思路的提出。
除此以外,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高低或经验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度的掌控。如果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或经验缺乏,其在决策时就会更加依赖感性,在对时机的把握上也会有所欠缺。而管理者具有较高专业素质或丰富经验时,其决策的科学性会更强,在对方法的选择、时机的把握上也会更加理性。
(三)被管理者
首先,被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管理主体对管理方法、管理强度、管理范围、管理频率的选择。如果被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者可能会选择较为单一并且详细固化的管理方法。如果被管理者素质较高,管理者可能会选择较为个性化的管理方法,鼓励被管理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被管理者民主意识的高低会影响到管理主体对管理度的把握。如果被管理者民主意识较高,管理者就应在决策时注重被管理者的意志,也可因时制宜地采取分权策略。如果被管理者民主意识较缺乏,管理者可能在管理中就更为独断专行,采取集权制的纵向管理方法。
(四)环境
组织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又称为工作具体环境,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精神环境、文化环境等。组织外部环境又称社会一般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的结构设计、组织成员的士气、工作积极性和合作程度的高低,影响着管理的效率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环境也是管理主体确定其管理尺度、管理方法、管理强度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组织内部比较融洽,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具有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管理一定比较倾向于人本化,管理者也比较注重非权力型影响力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更强调艺术性。如果组织内部矛盾重重,人际关系较差,缺乏向心力,则管理多倾向于硬性管理,强调规则秩序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外部环境方面,如果组织外部环境竞争激烈或不确定性大,管理就倾向于灵活的软性管理,从宏观角度出发,更多地注重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管理的特点表现为较多的模糊性。
四、小结
在管理度的把握上我们既要尊重其科学性的一面,也要体会其艺术性的一面;既要追求适度的满意状态,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管理过程的实际,不断进行调整。只有综合考虑管理各因素的变化,并探寻其中的规律,才是把握管理度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云飞.度家·度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张东生,徐曼,刘妍.管理度的度量及应用[C]//第八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3]李红燕.适度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主要特征
企业组织模式对于企业运行机制至关重要。它是企业运作机制的平台,无论是决策活动还是执行过程,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对外经营,都依赖和通过企业的组织模式及其结构来完成。构建合适且成功的企业组织模式,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组织结构的不合理现象,避免一些失误,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因此,准确把握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和特征,对于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与定位
本文研究的转型时期,是指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企业制度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特定历史时期。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完善时期。
混合所有制是指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其性质由企业控股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来决定。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型,即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融合多种所有制成分,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激发资本活力,优化配置资源的企业形式。
二、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原则
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构建,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管理幅度原则。它是要求一个领导者要有一个适当的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与管理深度成反比,在企业员工一定的情况,管理幅度越大,管理深度就越小;反之,管理幅度越小,管理深度就越大。
二是唯一上级原则。企业组织中每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并向这个上级负责。其优势在于排除了组织中越级指挥或者越权命令的现象,有利于企业组织的政令统一,高效率地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决策。但在实践中有时候过于刻板,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造成横向沟通困难。
三是责权一致原则。在赋予每一个职务责任的同时,必须赋予这个职务自主完成任务所需的权力,权力的大小需要和责任相适应。有责无权,无法保证完成所赋予的责任和任务;有权无责,则会导致权力滥用。
四是分工协作原则。按照不同专业和性质进行合理的分工,并规定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的协调关系和配合方法。分工与协作是相辅相成的,“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是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
五是机构精干原则。在保证企业组织业务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管理层次、简化部门机构,并配置少而精的主管人员。优点在于组织精干、反应敏捷、协调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员费用和企业组织管理费用。
但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与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相比较,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构建更需要突出动态原则。动态原则分为弹性结构原则、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两种。企业根据需要适时改组、撤销或成立新的部门机构,转变职责,也不因人设岗,用人制度富有弹性。企业根据组织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需要而决定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把握好度,避免“集权就死,分权则乱”。
混合所有制企业只有把握好了弹性原则、集权与分权相平衡原则,才能更加激发活力,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否则会走向极端,导致过于注重公有制,而忽视非公有制;一味迁就非公有制利益,而损害了公有制利益。
三、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的构建特征
企业组织模式构建的意义是在一定组织文化环境下,通过优化配置人员、设备、技术、资金、物资等活动,从而实现组织特定的计划目标。转型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构建的显著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实用性。笔者认为,实用性应该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的首要特征。只有突出实用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更好地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的优势,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多元性。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多元性决定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的多元性。
三是灵活性。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的不同,既有国有成分、集体成分,也有私有成分、个体成分,甚至外资成分。它们之间不分主导成分,只是因为市场因素而促进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因此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鉴于此,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也必然要求具有灵活性。
四是虚拟性。由于网络经济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企业的一般运作规律,混合所有制企业依靠信息网络,在协作中求共赢,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联接和协调手段构建动态联盟形式的虚拟企业,整合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超越空间约束、形成经营实体。混合所有制企业更具有这样的优势和潜力,因而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模式也表现出虚拟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尹焕三.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组织特征及构造机理[J].理论前沿,2004(3).
一、集团财务管控的现状和问题
(一)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现状
以浙商集团为例,期间有选择地走访了其三家子企业,其一是华商控股,华商控股是在财务管控模式上采用集权式管理的典型代表。其下属7家子公司,除华茂汽车和华锦药业外,其他子公司的财务核算全部由华商控股总部统一完成,其下属子公司统一使用ERP核算系统,资金使用的审批权、资产的管理权高度集中于总部。华商控股之所以选择集权式的财务管控模式,首先取决于它下属业态的单一,其集权管理的子公司均以外贸为主业;其二取决于总部的强势姿态,华商控股以外贸起家,总部具有丰富的外贸资源,在融资方面,总部有良好的银企关系,总部对资金管理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走访的另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子企业是国大集团。国大集团下属业态丰富,而且参股形式多样,有全资子公司,也有控股子公司,还有两家参股子公司,他对成员企业采取的管控类型,完全是法人治理的倒影,根据股份占有的轻重,采取了统分结合的财务管控模式。他对所属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主要是通过“全面预算”这一工具来达到。
在调研全资子公司的浙商控股集团时,其子公司从事业务与集团从事经营钢材、焦炭等大宗商品贸易相似,产业比较单一;对子公司财务管理相对集中,资金统一管理、金额较大投资项目都有集团总部统一审批、对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人员实行总部委派,也体现了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
根据调研走访发现,业态单一、集团总部优势资源集中,是采用集权制管控模式的前提。 而相对的,在多样业态并存的集团中,如果采用集权制,那么首先集团总部首先必需配备和各业态对应的专业管理结构,这势必会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其次,基于产权关系的多样化,也使得在管控上,不能搞一刀切。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母公司对一些重大的财务事项决策权实行集权管理,而把其他决策权下放给下属企业;对集团核心层企业实行相对集权的管控模式,对其他层的企业实行相对分权的管控模式。
(二)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
1.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各自为政,缺乏协同性
目前,各子集团企业战略没有真正与集团的总体战略协同,造成在财务管控上过度分权,下属企业以各自利益为中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忽视集团的整体利益,弱化了集团关于投资、融资等的整体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度。这样很容易造成集团整体投资规模失控,投资结构不合理,加大集团经营风险,使投资效益下降;也容易引起集团资金筹措渠道单一,集团融资均依赖银行借款、信托等间接融资,尚未形成多样性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同时公司层级多,资金滞留下属子、孙公司无法集中管理,不能形成规模;另外资金投向不合理,集团总部与成员企业的投资责任分工不明确,存在“短贷长投”的现象,协同效应低,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由于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缺乏一体化管理,无法实现合理配置资源以及优化要素组合,从而容易导致集团凝聚力的缺失和整体优势以及综合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好的作用。
2.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财务目标和财务资源狭隘以及观念不能紧跟局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以及我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逐步完善,这给集团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环境。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集团财务人员因旧财务制度的影响和约束,集团财务人员尚缺乏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还未能建立起像时间价值观念、风险管控观念、边际成本效应应用、机会成本分析等科学管理理念。这些情况很容易影响财务目标管理的实现。现行财务管理目标上则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但事实上,股东财富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软资源。虽然企业的软资源,如人力资源、顾客资源等,在现行的财务报表体系中没有记载在资产负债表中,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软资源的存在。我们不能否认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价值的精髓体现。比对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传统财务目标,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财务目标的狭隘性。很明显,传统财务目标忽视了人力资源和顾客资源,然而员工的利益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有着关键性作用,顾客利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忽视了人力资源和顾客资源等软资源,这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偏重于结果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偏重于以会计指标主导的集团业绩评价体系。由于会计指标只能反应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是典型的事后衡量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单单依靠会计指标来衡量股东财富的业绩评价体系具有不合理性,不能真实反应集团生产经营成果的动因以及集团当前正在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集团业绩评价体系是用来考量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应该与集团财务目标定位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对于预测集团未来业绩来说,会计指标的滞后性引发对业绩预测缺乏力度,虽然通过会计指标我们可以知道集团业绩是否得到改善或有下降趋势,但我们无法明晰改善或下降的成因,无法准确预测集团未来价值的创造力,也无法反映集团未来业绩的驱动因素。所以,集团很难通过会计指标从集团价值创造的源头上反映集团业绩变化成因以及集团未来业绩的驱动因素,更不要说指明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比如:有些企业为了考核的局部利益不惜出售具有潜力、保值增值的优质资源(如大宗商品房屋,原始法人流通股权等)。
4.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不全面,职能部门缺乏良好的协调配合
在过去的的集团财务管理中,集团领导及全体员工中存在财务管理无关紧要、不重视等错误的观念。由于集团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造成财务人员在集团的地位不高,人轻言微,只能孤军作战,不能及时与其他职能部门人员达成良好的配合,也很难得到其他部门人员的了解和支持,这样很容易阻碍集团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导致财务管理缺乏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这样,下属企业在决策时很容易偏离集团整体财务管理策略,造成集团财务战略的执行不力,从而损害集团整体利益,未能达到良好协调配合,上下一致。
5.集团公司风险管控不力,财务信息失真
由于集团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或公司内的管理部门之间出于各自的局部利益,主观上不愿及时提供准确的相关信息,阻滞信息流,造成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和不集中;另外由于种种原因,集团存在一些对会计报表非法的操作处理,这容易造成财务报表财务信息的失真,影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增大了集团的经营风险难。
二、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建议及途径
(一) 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建议
通过对集团公司现状及问题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目前集团的发展处于发展战略的成长阶段,集团的发展急需充裕的资金支持,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集团资金不足尚未解决;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扩张,但扩张发展战略尚未得到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的协同和贯彻执行,没有达到规模经济;集团内部一些企业仍处于松散的横向经济联合状态,为调动下属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母公司需要将子公司部分生产经营权、一般性的投资权等下放给子公司。因此,现阶段我们应采取一种“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财务管控模式。
(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途径
1.完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建设
首先,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管体制。将集团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进行两条线管理,职责分离,会计核算一条线负责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等工作,财务管理一条线负责资金管理等工作,从而有效提高集团财务组织的效率。对于记账工作、账目核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工作、经济活动的考核工作等主要由会计核算部门进行;对于筹融资、财务分析和计划工作、资金风险管控、资金营运管理、集团盈余分配管理等工作主要有财务管理部门来执行。其次,要执行集团财务集权管理。进行集团财务集权管理,要完善集权为主,有效分权控制的财务管理模式。集团总部设置董事会,董事会下分设财务管理公司。这样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或集团财务总监担任财务管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由子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代表担任财务公司委员。完善集团财务管理组织机构后,可以实现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有效的财务控制管理,也能够实现集团总部与下属子公司达成顺畅有效的沟通,及时分享财务信息,提高集团总部决策的执行力度。
2.建立适应现代企业集团特点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
责任会计是企业集团利用价值形式,采取在成员子公司建立各级责任中心,可以及时核算和监督集团下属企业的生产经营耗费、占用以及经营成果。使每项财务工作都可以落地、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建立责任会计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规避下属企业的依赖性,减少其不思进取,只图安逸的思想发生。
3.建立集团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强化成本控制管理
实行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由集团制定预算项目和预算编制流程,下属企业统一执行,由集团编制总预算,然后分解下达至下属各成员公司,下属各成员公司依照集团预算,再进一步细分。
4.建立现代化的集团财务管控绩效考核和评价系统
集团公司追求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而子公司管理层追求的是报酬的最大化和人力资本的增值,集团公司正是通过对子公司经营绩效的评估,来引导、校正和激励子公司经营者,在母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创造和获取最大和长久的价值和利益。平衡计分卡(BSC)则可以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灵活设置来有效地处理集权控制与分权控制的平衡。
5.建立以价值实现为财务管理主线,让股东、员工、顾客共同参与的多边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