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

第1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控制质量

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规划、建设的基础,只有做好详细、准确、严格的地质勘察,才能实现对岩土工程所在区域的内部结构与表面特征等全面掌握,更有利于制定出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对策,以更好保障岩土工程的基础性建设。在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地质勘察工作的意义,并详细分析地质勘察的控制质量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控制质量的策略,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

1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意义

地质勘察不仅是岩土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工程规划和施工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岩土工程的前期工作,地质勘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地质勘察是一项专业化、复杂化的工作,只有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在工程前期掌握地质情况,以便确定岩土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及步骤,对指导岩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岩土工程建设能在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2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现代各种先进技术、设备、仪器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对勘察人员的技术素样及操作技巧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普遍存在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操作技能水平低等现象,导致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难以有效保证。而且,因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具有一定的时间紧迫性,使勘察人员在工期不足的情况选用不合理、不科学的勘察方法、样本,使勘察结果出现误差大、准确性低的现象,导致勘察报表及报告得不到科学与事实的支持。

2.2市场因素

现阶段,我国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市场还存在市场制度缺失、不健全等问题,加之目前地质勘察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企业为了生存,采用压低报价的手段占领市场份额,导致地质勘察工程常常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从而影响地质勘察的质量。

2.3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地质检查工作缺乏规范化的体系,导致地质勘察市场的规范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另外,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导致地质勘察工作常常出现长时间、超负荷的运行,从而影响地质勘察的质量。

3 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3.1目标因素

在岩土工程中,要想深入研究当地的岩土工程地质,就必须先了解自身所要勘察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是由于地质勘察的目标不同,其勘察的方法及样本的选取也存在各异。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其在地质勘察工程展开前,所需要勘察的目标可能会有一种或多种。因此,在岩土工程中准确找到自身的勘察目标,才能奠定好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的基础。

3.2方法因素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样本的选取工作,才能很好地控制地质控制的质量。若选取的样本过多时,则可能会增加地质勘察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样本选取过少时,则难以实现对该工程地质情况的全面、准确掌握。对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言,其对样本的选择必须要不同地质、不同类型及不同深度的,只有合理选择好样本,才能保证地质勘察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如对于岩溶地基土地、卵石地基、软土地基的勘察方法也是不同。其中,岩溶地基土地的勘察工程要控制勘察深度至岩层浅层的发育带,在勘察过程中需要掌握解岩溶地基上覆土层的均匀性、分布情况等,以为工程单位提供准确的荷载数据;卵石地基的勘察需要根据卵石物理性质的特点,采用双层单动、双层双动等手段确保卵石的采芯率,,以提高岩土分层分析的准确性;而在软土地基勘察中,可采用钻探、物探等勘测方法进行勘察。工程实践表明,不同类型的勘察目标必须要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勘察。若选用的勘察方法欠缺合理、准确,就会导致样本的选取出现不科学、不完整的问题。所以,在确定好样本的提取范围之后,必须要选取科学、可行的样本提取法进行相应类型、深度样本的提取。

3.3分析控制

分析控制主要包括指标选取与科学方法分析两个方面,其中,指标选取是指要做好合理、科学的分析,并拟定合理的指标,科学指标的拟定是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条件,该指标必须要全面、详细地描述出勘察目标所有的特征。而科学方法分析是指在现代地质勘察中尽可能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勘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

4 提高地质勘察质量控制的措施

4.1选择优秀的勘察施工队伍

人为因素作为影响岩土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选择优秀的勘察施工队伍。勘察单位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少于两支的优秀勘察施工队伍,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定期与非定期监督,保证在勘察过程中选用可行、科学的勘察方法与样本,以保证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岩土工程施工。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体系,以充分调动施工队伍的积极性。

4.2完善勘察市场制定

鉴于现阶段岩土勘察施工市场的现状,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灵活运用,切实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勘察施工质量不过关的单位,应立即进行处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要在野外跟踪,对于不达标、不合格的孔必须要重新钻。对于当天完成的编录,项目负责人务必在当天进行审核,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编录必须返工处理,以保证编录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能更好了解与掌握勘察单位的资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勘察控制质量。

4.3制定勘察野外监理制度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化、复杂化、系统化的施工项目,其特殊性达到提高监理的难度。因此,必须要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监理制度,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任务要求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大纲的编制,以更加明确勘察监理单位的资格。对于地质勘察中获取的数据、信息必须要统一整理、检查,以提高地质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有利于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有序实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质勘查质量控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岩土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因此,地质勘查单位必须要采用合理、可行的措施进行勘察与处理,并选择与构建优秀的勘察施工队伍,提高自身勘探的专业水平,明确勘察的目标,合理选用的勘察方法及提取样本,并构建相应的体系规范,最终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龙. 新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J]. 中华建设,2014,25(5):92-93.

[2]彭重建.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4,28(17):173-174.

[3]张淑杰.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的因素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14,20(10):176.

第2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勘察;地基处理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任务

1、获得准确的坐标数据以及建筑物平面图

在进行施工前,我们要获取带有地形以及地标的建筑物总平面图,使每个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结构、可能使用的基础类型、埋深值、尺寸大小,对地基基础设计的各种要求都呈现在施工者的眼前。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良地质对建筑物的损害,提前进行预防,或提出改良的办法。

2、对土地类型进行划分并做出地震效应评价

我们应该根据地基的设计要求面对地震区域不同的类型进行明确的类别划分,并完成地质地震效应的评价工作。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六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时,可不考虑液化的影响,但对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七度进行液化判别,甲类建筑应进行专门的液化勘察,计算出液化指数。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状况

我们在地基勘察时,还要对地下水进行勘测,掌握水位的实际变化以及变化规律,对底层的渗透性进行分析。我们要对水质、土层的状况是否会对建筑材料造成腐蚀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及时掌握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及水的埋藏深度等情况。对未来在施工中地基土层和地下水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在深基坑进行挖掘的工作中,要对地下关于深基坑开挖工作,更加需要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用到的岩土技术参数,需要对自然降水、基坑开挖等会对周围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二、特殊土勘察的注意事项

1、黄土湿陷性的勘察

在黄土湿陷性的勘察中,要采用灰土桩的方案,来降低黄土湿陷性。并根据建筑物的实际建筑特点以及设计要求,调出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干密度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系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变形参数和承载力等指标数据。

2、沙土和粉土的液化问题

当在沙土和粉土的土壤进行打地基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砂石桩挤密措施,但是要注意将建筑场地液化等级进行查明,并提供地基土层贯入试验的标准锤击数等。

3、柔性、半刚性增强体的勘察

为了提高建筑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而采用柔性增强体、半刚性增强体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分布、深度和厚度情况。对于砂土和粉土地基应有详细的天然孔隙比、相对密度、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等数据;对于黏 土地基,应有详细的压缩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含水量、地下水位及pH值、有机质含量等数据。

三、地基基础设计

一般来讲,地基设计是由强度设计和沉降计算两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地基的设计强度应该进行不同情况的提高和降低。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沉降值不能大于当地的地基沉降的允许值,基础设计是否合理可根据沉降计算或实测结果来验证。基础的设计者根据工程地质工程报告、有规范为依据就取得了输入数据,这些数据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善于思辨的能力,更要注重实践经验,切实合理的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基础的稳定性。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案有很多。将各种地基及基础的处理方法和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获得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地下部分。近年来,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都不断得到重视,使得地基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而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是共同承担荷载的。

四、地基处理技术的处理技术

1、建筑地基的处理技术

若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提前在施工现场进行试验区的选择是必要的,以此来保障预压试验工作能够更好的完成,预压试验的内容需要包括孔隙水压力、侧向位移及竖向变形等项目的观测和原位十字板的剪切试验。对试验区获得的资料做出科学分析,跟原来的设计值进行严格对比,以此为依据,对前期的设计进行必要修改,并对全场的设计施工进行指导。

2、强夯施工前的试验性施工

试夯前应查出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相关的标高等数据,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避免由于强夯施工所带来的损坏。进行试夯或者试验性施工时,应按要求进行清表,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试夯,并有专人在现场查看、记录。同时要采取防振以及隔振等措施,防止因为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机械性振动,给附近的建筑物或者施工设备带来不利影响。

3、其他施工技术

随着各种新型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建筑行业,地基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常用的有:孔内深层强夯法、夯实水泥土桩法、预压法、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五、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工程地质勘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到城市规划中以及城市的交通、水利以及工业建筑、市政工程中去,要想掌握第一手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实际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又可能发生地址灾害和具有威胁性的地质必须要进行实地的勘察,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并保证以后建筑物的安全的使用。我们在施工前勘察的态度严谨决定了我们可以制定出正确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案,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质量、社会效益以及实现企业效益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辉云,石东虹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2] 林义华 岩土工程勘察思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

第3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原位测试;地质条件

1 工程概况

对内蒙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远鹏-香林郡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石阳桥路呼市六中以南,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十万平方米,设计结构为框剪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2 地质构造

呼和浩特位于呼包断陷盆地东北部,这个断陷是一个和大青山隆起平行的次一级构造单元。自侏罗纪开始,大青山一直上升侵蚀,断陷盆地不断下沉,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沉积,从物探资料中可以看出,一般第四系沉积物厚度为400~500m,最厚处可达1660m。第四纪以来由于新构造运动强烈,主要表现在大青山间歇性上升,盆地不均衡下降,隐伏断裂发育,所以有规模不同的阶梯状断层,在第四系地层根据“呼和浩特区域地震及地质构造图”和抗震物探测试资料,呼和浩特区及近郊地区基底主要隐伏有四条比较大的断裂构造:大青山山前断裂、化纤厂―南店嗔选⑿禄广场断裂和大黑河断裂。

3 勘察任务

(1)查明拟建筑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地质成因、地质条件、地质时代、岩层特征、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层结构。为拟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施工提供真实可靠的岩土工程数据。

(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3)查明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4)对岩土工程条件及基础的选择作出评价;对拟建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详细分析与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岩土设计参数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5)提供基础设计所需岩土技术参数。

(6)为预测差异沉降、地基沉降等变形,提供相应的岩土设计数据。

(7)分析预测场地地震效应,提供场地抗震设防参数。评价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以及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

(8)提供进行基坑支护和开挖所需要的所有岩土技术参数。

4 勘察方法

4.1 勘探孔的布置

该区域地处大青山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单元中上部,场地现状为空地,地形平坦,地表岩性以砂土及粘性土为主,工程地质状况良好。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并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规范综合评估,确定对该拟建物场地共布设几个勘探孔。

4.2 岩土、水取样

(1)岩土取样:在控制性勘探孔及部分一般性勘探孔中取样。对不同地层分别取样,预计共取土层数,尽量取原状样。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于厚度大于0.5米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样,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样数量。

(2)水样:预计共取水样件数,做水质全分析。通过室内水样化验确定地下水类型并进行水的腐蚀性评价。

4.3 原位测试

(1)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在部分取样孔中进行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测试岩土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

(2)波速测试:该项测试利用弹性波在不同岩土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达到划分场地类别及场地土类别等勘察测试的目的。

(3)载荷试验:评价土的深度与变形特征,估算地基土承载力。在基坑开挖后对基槽底部土层进行三组试验,方法为荷载板承载力试验。采用“三审”制度审核报告,确保提交的勘察成果有完整的资料、详实的内容、真实准确的数据、合理建议以及正确的结论。

4.4 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1)常规试验主要测定土的分类指标及物理性质、状态指标,试验项目主要为含水量、密度、比重、液限、塑限。

(2)固结试验,为评价地基土的压密状态和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压缩变形指标,对土样进行了固结试验。

(3)颗粒分析试验,对所取砂样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4)湿陷性试验,为查明地基土的湿陷性,对探井原状土样进行了土的湿陷性分析。

(5)剪切试验选择探井土样进行了直剪试验。

5 工程保障措施

(1)保障安全体系原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预防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所有成员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2)安全责任制要健全建立。从派往项目实施的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包括聘请的临时民工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必须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人人有责。

(3)工程现场配备、架立相关的安全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群众提供安全和方便,安全员负责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5)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记录,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6)对于蓄水池,泥浆池等采取一定防护措施。

(7)不定期检查各作业点的安全施工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8)对机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做到人人讲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9)夜间作业时,施工点周围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灯光照明设施,必须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操作人员一定要全神贯注,避免麻痹大意,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10)加强场内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意外发生。

(11)做好防冻、保暖工作,防止煤气中毒。

6 工程检测及环境保护建议

(1)检验地基时,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前应按规定预留保护层并及时通知我公司配合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基槽检验工作。要求在施工进度计划中预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基槽处理工作。

(2)桩基检测:须通过现场基桩竖向静载试验验证和最终确定单桩设计承载力。

(3)基础工程施工前应查明场地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分布、埋设情况。

(4)本工程基坑开挖、桩基施工及主体施工过程中,易造成遗洒、泥浆及噪音污染。另外,施工时若渣土未能及时清理需要临时堆放,应作好渣土堆放和遮蔽工作,以防大风扬尘。

【参考文献】

[1]张喜发,等.工程地质原位测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王卫东.采取钻孔原状土样的方法探讨和工程实践[J].山西水利,2004,(1):49-50.

第4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公路分离式路基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应在广泛收集资料和现场实地勘察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加强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调查和整理工作,保证广度、深度和精度。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安全第一、服务社会;尊重自然、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经济适用;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原则。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项目沿线建设条件、地形、地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充分与铁路、规划、交通、水利、环保、土地、电力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并取得有关资料。对沿溪、跨河路段必须进行水文调查与分析。根据《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开展项目勘测与调查工作,主要勘测和调点如下:

1、资料收集

在勘测和调查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需收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国家及有关部门设置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等资料;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沿线农业、水利、铁路、公路、城建、电力、通讯、文物、环保等部门与本路有关系的规划、设计、规定、科研成果等资料;原有公路的测设、施工、养护、路况及交通量等资料;起止点与现有公路衔接的相关路线资料;沿线城市规划、公路沿线城镇及工农业布局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地方路网规划及改建新建公路资料;沿线矿产资源、文物古迹分布资料及压占矿产资源资料;本项目的环评、水保、地质灾害、地震、文物、矿产压覆、林地征占等报告资料以及审批意见。

2、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

确定本项目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中央子午线、投影面大地高;高程控制测量基准高程。初设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控制测量网、基础控制网复测、中线测量、地形图测量等。控制网测量在已知国家三等GPS点的基础上沿各路线方案按四等GPS点进行加密布设。

3、工程测量内容:

①GPS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及复测;

②初步设计中线测量;

③测量1/2000地形图。

4、中线控制桩及线位调查

中线敷设和中桩高程测量采用GPS RTK法时,取涵盖放线测量范围,并小于10公里中的四个GPS水准点求取转换参数,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均小于5Km。每次放线前,架设好基准站后,立即进行点校正,并利用另外一个控制点进行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即开始中线测量,中桩高程测至桩志处的地面。中线中桩在路线纵、横向地形变化处、路线交叉、建筑物、构筑物、高压线、光缆等均进行了加桩。

5、地质调查

①根据沿线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通过调查附近天然、人工坡面的高度、坡度和稳定性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对不良地质的路段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探明其成因、特点和现状情况。

②着重对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0米(软基地段大于6米)路段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基底情况进行调查;对边坡高度大于20米的土质边坡和边坡高度大于30米的岩质边坡的岩土类型,出露的岩层走向、倾角,地质水文条件进行了调查。

③根据外业调查情况和地质调绘初步成果,有针对性的布置了地质勘查工作及测量工作。

6、路基路面、防护排水、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的调查

①在开展初步设计工作前期,设计人员认真研究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及业主的意见;收集了有关路面结构形式组合、防护形式、排水措施、高填深挖路基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等方面的区域性经验,并消化吸收,融入到本项目的路基、路面设计工作中去。

②调查与本项目相交公路的路面、路基、排水等情况。

③与路线组、桥涵组密切配合,就沿线不良地质、路基路面排水、高填深挖路段、软土路段最大填高等各方面的设计进行充分沟通,力求达到总体设计最优,并在外业期间形成若干路段的分析材料。

④对需要设置挡土墙的段落,外业期间着重对设置挡墙的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和基底承载力情况进行调查。

⑤沿线地表积水、径流、渗流,地下水的埋深变化对路基的影响调查和处理方案。调查沿线地表水渠、沟溪的位置,高程和流向,并结合沿线桥涵的设置情况,初步拟定排水工程设计方案。

7、筑路材料、取(弃)土场的调查

①结合全线的土石方数量情况,初步确定了取、弃土场位置,对取土场进行取样试验工作。

②调查沿线砂、水泥、粘土、土料、石灰、石料场等,并对有代表性的料场安排相关的材料试验工作。

8、大、中桥勘测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

大、中桥桥位勘测是以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和《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为依据,以项目组制定的初步设计工作大纲、测设暂行规定、外业测设要求、内业设计暂行要求等为指南,结合本项目沿线自然环境特点开展工作。

①对沿线桥位地形地貌、河流、冲沟汇水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描述、记录,对河流流向、河宽、水深、枯水期、流量、流速、洪水发生年代的特征、灾害、洪痕、水位等进行走访调查、资料收集。

②对沿线既有桥梁的孔数跨径、结构型式、修建年代、使用情况等现状进行调查。

③走访水利、公路、交通等部门,对沿线桥梁的通行净空、防洪要求等有关资料进行收集。

④对较大的自然河流在地形图上勾绘汇水面积,并根据需要,对洪水位、河床比降等进行实地测量,沿中桩轴线进行桥轴断面以及水文断面测量。

⑤沿线桥梁若兼有通道功能,现场调查与桥梁交叉的现有道路的等级路基横断面、路面材料及结构、路面高程、被交公路净空要求等,并征询有关交通、规划等部门的意见。对于重要的等级道路进行被交道平面、纵断面测量等工作。

⑥对沿线大中桥桥位处被交道改线、改河工程进行现场勘测。

9、桥位工程地质勘测

桥址处工程地质勘测主要工作内容有:桥址区工程地质平面、纵断面测绘,布置物探线,布设地质钻孔,试验成果分析、地质评价等。

通过物探及钻探收集的资料,对桥址工程地质特征、岩性、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对基岩地质构造、产状、风化程度、有无断层等不良地质情况等进行分析、判定。

钻探布设的原则是:一般大桥以上不少于3个孔,一般中桥不少于2个孔,一般小桥1个孔,涵洞根据实地调查需要布置。另外对于分离立交、通道桥梁等交叉工程也根据需要布置钻孔,布置原则同上。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之前制定详细的技术要求,钻探过程委派专人逐孔检查验收,并对完成的中间成果进行初步验收、评价,对不符合要求或漏掉的工作进行补充勘察、测绘。

对于兼顾地质水文计算的钻孔资料,还应进行河床土的粒径分析及河床土描述。

10、隧道勘测

隧道区段路线初测在隧道洞口前后50m(具体长度根据各洞口地形等情况拟定)实放中桩,桩间距按5m控制;在隧道洞身存在浅埋、偏压等区段考虑加桩,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加桩间距按5m~10m控制。

隧道洞口及特殊区段地形测量:隧道洞口及洞身浅埋、偏压等特殊区段测量1:500工点图,测量范围根据实际地形、初步确定的边仰坡范围等拟定。

11、路线交叉调查

对沿线所交叉的重要国省干道,县乡道路以及通村公路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跨越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并与相交的铁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就交叉形式进行沟通取得了回函,作为分离立交、通道、天桥设置的参考依据。

12、经济调查

外业期间根据1∶2000地形图上确定的路线方案对沿线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勘查。经过现场调查,对沿线土地类别的划分情况、地表植被的覆盖情况、村镇建筑物的拆迁情况以及电力电讯和其他管线的交叉情况都做详细的勘查和记录。在调查中发现对路线走向有影响的建筑物等及时反馈和研究,以利于路线优化。根据沿线勘查的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主要有政府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以及电力、电讯等部门,搜集有关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水土保持等文件、法规;各类线路拆移的相关规定和补偿标准等资料;并且发出征求意见函,得到答复。沿线调查资料整理成《公路用地表》、《赔偿树木青苗数量表》、《拆迁电力电讯及其他管线设施表》、《拆迁建筑物表》。

13、地质勘察

地勘组是在工可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初测所拟定的路线方案、人工构造物以及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通过对路线走廊带内区域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原位测试等手段,初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路线方案的比选、桥隧构造物及路基的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调查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含收费、监控系统、公路管养设施及交通安全设施等,根据相关规范及细则,结合路线平纵面线形、构造物、交叉及路基横断面形式初步拟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结构形式及设置位置。

15、概预算相关资料收集

第5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基本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内外关系复杂,环节很多。因此,必须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妥善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全面地保证工程质量。

基本建设程序,一般可划分为决策、准备、实施这三个阶段。

1 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

这个阶段是根据国民经济长、中期发展规划,进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又叫设计任务书)。其主要工作包括调查研究,经济论证,选择与确立建设项目的地址、规模和时间要求等。

1.1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的工作。其主要问题是:为何要建设这个项目;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否盈利;需要多少资源、多少时间和多少投资;怎样筹集资金;经济效益是否显著;预汁成功的把握有多大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综合论证后,即可作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出明确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机构判断拟建项目是否可行的依据。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1.2 计划任务书

计划任务书是对可行性研究得出的结论再进行深入研究的工作,是确定拟建项目的规模、地址、布置和建设时间等的重要文件。编制计划任务书时,要进一步分析项目的利弊得失,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审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选择和确定建设地址。例如,选择建设地址主要应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是否可靠;二是建设时所需要的水、电及运输条件等是否落实;三是投产后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是否具备。经批准的汁划任务书是设汁单位着手设计的依据。

2 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做好建设准备,安排建设汁划。其主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进行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编制设汁概算,设备订货,征地拆迁,编制分年度的投资及项目建设汁划等。

2.1 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和建筑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文件一般由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投标或直接委托设计单位编制。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任务书,将建设项目的要求逐步具体化为可用于指导建筑施工的工程图纸及其说明书。对一般不太复杂的中小型项目多采用两阶段设计,即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重要的、复杂的、大型的项目,经主管部门指定,可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汁)和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是对批准的计划任务书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概略的设计,作出初步的规定(大型、复杂的项目,还需绘制建筑透视图或制作建筑模型)。技术设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步确定建筑、结构等设备的技术要求。施工图设计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形象化、具体化、明确化,完成建筑、结构、水、电、气、工业管道等全部施工图纸、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以及施工图设计概(预)算等。

2.2 建设准备

建设准备工作在计划任务书批准后就可着手进行。其主要内容是:工程地质勘察,收集设计基础资料,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审,提出资源申请计划,组织大型专用设备预安排和特殊材料预订货,办理征地拆迁手续,落实水、电、气源、交通运输及施工力量等。

2.3 建设计划安排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总概算经过批准,并进行综合平衡后,才能列入年度计划。建设项目列入年度计划是取得建设贷款或拨款和进行建设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

在安排年度建设计划时,必须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批准的工期和总概算,结合当年落实的投资、材料、设备,合理安排年度投资计划,使其与中长期计划相适应,保证建设的节奏性和连续性。

3 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建筑安装施工,做好生产或使用准备,进行竣工验收,交付生产或使用。

3.1 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计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互相衔接,投资、工程内容,施工图纸、设备材料、施工力量五个方面的落实,以保证建设计划的全面完成。施工前要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投资、进度、质量的控制目标。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如需变动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要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顺序;要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时采取措施,不留隐患。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工。施工单位必须按合同规定的内容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2 使用(或生产)准备

建设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一面抓好工程建设,一面做好建设项目的使用(或生产)准备。工业建设项目在投产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招收和培训生产职工,组织生产人员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使其掌握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组织好生产指挥管理机构,制订管理的规章制度;收集生产技术资料和产品样品等,落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水、电、气等的来源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工具、器具、备品、备件等的购置或制造。

3.3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建成的工程项目,其中生产性项目经负荷试运转和试生产合格,并能够生产合格产品的;非生产性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的,都要及时组织验收,办理移交手续。

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首先要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图纸等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预验收,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符合要求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和完整的竣工资料。监理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预验收报告后应组织专业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上合同,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进行审查,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后报请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汁、施工、监理均应参加并对工程质量做出结论。竣工验收合格后即可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参考文献:

[1]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TU751 文献标识码:A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岩土勘察工程主要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建筑施工场地地质进行调查研究,对各种建筑物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保证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致上部结构产生过大荷载变形的措施,为建筑提供结构设计、施工和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的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下内容是对岩土勘察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探技术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实践经验,岩土勘察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包括复杂的地基处理、深基坑开挖、大型边坡工程等。针对岩土勘察整体工程,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对工程勘探技术进行取样及钻探控制。

虽然岩土勘探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已经很广泛了,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勘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勘察规范不统一

岩土勘察工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程,为了保证其规范性,必须对岩土勘察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目前的岩土勘察技术中,由于勘察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一,在勘察专业知识方面差距很大,在加上勘察过程中使用的规范不统一,使得岩土勘察工程没有准确的参考依据,这样在工作中对勘察工作没有合理规划,最终导致所测得数据不是不足就是不准确。以上情况可能会导致勘察过程中出现不良状况或者突况的不当处理。

1.2勘查设备比较落后

岩土勘察工程中对数据的精密度要求甚高,只有确保勘查数据高的精密度,才能为施工各个阶段提供准确的参考数字。但是目前的岩土勘察设备还比较落后,精密度较低,因此,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精密度不高。岩土勘察结果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质量和安全问题,所以,必须引用先进的设备技术,才能够满足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要求。

1.3国内外岩土勘察技术的差距

在一些发达国家家,主要是一些岩土工程师在咨询公司服务,这些公司集中形成了一批有理论、有经验的专门为项目设计、施工提供各种服务。他们大多是高技术人才、高质量仪器设备,他们之间分工十分明确。因此,他们所提供的都是科技含量高的信息。

而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岩土勘查技术还尚待完善,从事岩土勘察的单位还没定型、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同时还存在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技术技术方法和成果还未与国际接轨,这样致使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岩土勘察技术发展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逐步走向世界。

二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现代化高层建筑不断兴起,面对建筑基础和基坑开挖越来越深、面积不断增大,因此传统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要,在岩土勘察施工技术中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2.1界面划分问题。主要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结构面及不良地质界面的划分。

2.2地质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地下河流、河道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2.3岩土参数问题。主要是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对一些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设计参数难以确定。

2.4勘查技术人员自身问题。一些勘察技术人员对现场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缺乏,对结构设计知识及勘察目的不明确,导致所提供的资料数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针对上面问题的解决方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在探测方面发展了许多新的适合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探测设备,他们利用可连续性及加密测点的办法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具有速度快、密度大、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些设备探测漏判、划分不准确的地质界面。如对不明物体、洞穴、河流等分布特征、埋藏深度、岩土动力参数等问题的探测即节省时间、又加强探测精密度,这种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方法是岩土勘察技术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的使用,通过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检测所获得资料及参数进行对比,确保参数的可靠性,保证满足施工中的要求。

(3)加强勘察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学习,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勘察单位技术人员之间多进行技术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多的参加专业知识的学术活动和知识讲座,扩大勘察技术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强调计算机技术应用,如承载力计算、沉降分析、地震反应分析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大大提高技术综合分析能力。

(4)工程实例分析。通过实例进行各种勘察手段对比论证,提高探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勘察成果判定分析岩土软硬不一的原因;由于建筑需要,场地平整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本次勘察对场地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通过计算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条件,提供了各种边坡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对施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对地基与基础方案,对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进行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探讨。

三 岩土勘察施工技术的方法和策略

3.1明确勘察对象与规范市场行为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在接受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针对具体情况,抓主要矛盾,就地基基础施工过程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分析,最后提出合理的执行方案。

目前,一些企业或单位对岩土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以价格选择勘察单位的绝对因素,造成市场低价竞争,严重影响了勘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市场规范紧靠自律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机制,并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监督,保证勘察质量和效益最大化。

3.2合理布置勘探点位置

对于复杂的地基要详勘,根据勘察场地范围和建设特点,依据研究确定的界定标准布置勘探点。布置的勘探点要具有代表性,确实代表建设工程的岩土条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以便制定出正确的处理方案。

3.3建立岩土勘察信息库

目前许多单位忽视勘查信息资料,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和勘察工期的考虑,这种做法对勘查质量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因此,要建立岩土勘察信息库,将勘察的全部资料输入信息库里面,今后就可以参考或借鉴钻孔资料,这样可以减少时间和资金的浪费。

四 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岩土工程勘察是应用岩土工程的技术方法、地质环境特征的工程条件,岩土工程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由于技术、设备的不足,影响岩土勘查质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我国的工程勘察体制是在建国初期学习前苏联基础上建立的,80年代初以来,工程地质勘察逐步向岩土工程过渡。现在,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在我国已基本确立。因而,将来岩土勘察施工技术将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中一个非常富有活力和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行业。

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筑物场地的岩土体,其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把握施工技术中的每一环节,对于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促进建设工程顺利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即依据土地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项工程对土地整理的面积、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内容包括对成片土地上的道路、管线、农居建设及土壤节后改造等,主要有选址、测量、科研论证、规划设计、审查批复、资金预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涵盖了工程建设、市政道路、通讯设施、园林绿化、土地复垦等领域。

有鉴于此,土地整理产生的档案种类多、数量大、专业性强,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及国土资源系统其他门类的档案。且土地整理项目的档案具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因此,在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时应遵循完整、准确、系统的特点。

土地整理档案的归档范围

土地整理档案资料的形成十分丰富,涉及阶段(环节)很多。与土地整理涉及的四个阶段――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竣工验收等过程一样,可以阶段确定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即形成的档案主要有立项、拆迁安置、招投标、施工及监理、竣工验收等文件材料。

(一)立项、申报阶段文件材料:包括国土管理部门申请立项的请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评估意见;土地利用现状的开发地块图:土地开发转向规划图:土地权属情况材料:项目工程规划设计平面图和工程剖面图;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及证明:水利部门对河滩地开发的意见及相关资料;勘察、测绘、设计文件,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勘察报,自然条件、地震调查,建设用地定桩通知书,地形测量和拔地测量成果报告,申报的规划设计条件和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初步、技术设计图纸和说明,施工图及其说明,招投标文件等文件材料。

(二)施工阶段文件材料:施工技术准备文件、施工现场准备文件。包括工程控制、定位、安全、环保等文件材料;工程图纸变更记录:施工材料质量证明及试验材料:各种施工试验记录:施工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竣工测量等文件材料。

(三)竣工图:道路、桥梁、广场、隧道、水利(排水)工程竣工图;供水、供热、供气、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图:高压架空输电线工程竣工图:污水、垃圾的处理处置等配套工程竣工图:各种厂、场、站工程竣工图等文件材料。

(四)项目验收阶段文件材料:项目竣工验收的请示及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核意见;项目竣工图;勘测定界图(1:2000)及数字化材料;经批准的立项文件、规划设计文本图样及预算文本;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项目实施方案;权属调整方案及实施情况;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工程监理材料及总结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材料;工程审计报告等文件材料。

管理土地整理档案 应重点解决问题

1.健全档案管理体制

目前由于国家相关部门没有一个规范,用以约束、指导土地整理档案管理,因此,就目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分级负责。主要是针对不同级别项目档案的管理。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级、省级、市(地区)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审批级别,保存一套在同级的国土行政管理部门(项目所在的县级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可存部分项目施工、竣工材料);二是在实施土地整理时,制作至少三套系统的材料,待项目验收完毕,分别移交省、市(地区)、县级国土行政管理部门。

明确责任,各负其责。根据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程序和工程的特点,明确归档要求,包括时间、质量、整理义务等。归档时间可考虑在工程(或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竣工验收后,也可在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即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由项目建设方(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或业主1整理,监理、施工、竣工材料分别由监理、施工单位整理向建设方移交。此外,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监理文件。建设单位委托的项目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审核、签署竣工文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其他监理文件。

项目档案的验收。按照《科技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都应对档案材料进行预验收,或在竣工验收时组织档案单项验收,验收由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织,项目未进行档案验收的,不组织建设项目验收。

2.规范土地整理档案的整理要求和标准

分类。土地整理项目档案属类的划分,宜在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档案全宗里单独设置“土地整理”一级类目,可以在单个工程下结合单位(分部)工程设置二级类目录,再按照项目的阶段设置三级类目。

保管期限。立项、招标、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监理及施工结论性文件、竣工图及竣工材料、项目原址及建成后的面貌等声像材料可作为永久保管:项目施工文件材料、监理的一般文件材料等可长期保管:其他一般性的文件材料短期保管。

第8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 成就 难题 措施发展方向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Dur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projects before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must be carried out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 increasingly valued by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From the 1980s, China began the engineering survey system has started to form their own models suitable for China to abandon the previously blind study of the Soviet model, the form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ystem. Soviet reconnaissance system just to identify ge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ite conditions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geological data; survey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ocument, just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ge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but not how to solve the actual situation section. How to guide the design of the survey report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foundation design, foundation and underground for construction should be noted that neither the problem raised guidance, nor involved i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o make practical guidance. Survey work and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lags far behind, resul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survey results of the process are not well play a technical advisory role. Since China adopted a new system since the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ystem can not only accurately reflect the proposed site or region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but also can be combined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f a certain depth of technical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analysis evaluation. For site specific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guide the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select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control of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o serve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Here's to a new study on issues related to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

Keywords: geotechn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puzzl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岩土工程的相关介绍

(一)、岩土工程的定义

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定义

岩土工程勘察就是根据建设工程要求,运用各种勘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查明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分析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土介质有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按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技术规范以及岩土工程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评价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解决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且编制用于工程设计与施工等的各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包括了许多部分,实际调查、勘探、整理、分析、制图等于一体的工程活动。

二、岩土工程勘探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推行岩土工程勘探的三十多年来,已经取得的巨大进展:1、我国已经能够解决技术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而针对国内的情况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规范、规程的编制,积累了各种工程勘探的宝贵经验。2、勘探工作已发展到了用多种测试手段、综合评价的模式取代单一的钻探、取样、试验、提报告模式的阶段。多功能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自钻式旁压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波速试验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评价的水平。

3、勘探与设计、施工三者的结合,初步形成了从勘探到设计、施工、监测的认识、实践、改造的全过程。

4、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改善。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借鉴了国外多种地基处理技术为工程的建设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三、岩土工程勘探中遇到的难题

(一)、岩土工程勘探的技术难题

1、岩土工程勘探的技术难题

岩土工程勘探的市场化,促使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数不少的勘察单位在承接勘察任务的时候不愿使用先进的设备仪器,导致勘察的质量和技术出现短时期的停滞现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勘察的技术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1)、界面划分问题:因为技术的局限,在勘察的时候对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不存在失误的界定;

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等都是技术的薄弱环节;3)、岩土参数难以确定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个人素质不够专业,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对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不够专业,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也就是勘察人员的创新能力不足,致使工程的停滞。

2、针对岩土工程勘探的技术难题的解决措施

要解决上述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可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针对界面划分不清的问题:勘察人员应该运用各种勘察手段的综合应用和思维的多样性,提高勘察精度,全面反映勘察场地各种地质体的形态、界面、物理力学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能只依靠传统的单一勘察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坑探,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重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型的技术在勘察中的应用等。2)、针对地质形态不清的问题:加强岩土测试和各种原位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使用施工检测和监测技术,对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进行可靠的勘测,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可靠性。

3)、针对岩土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重视勘察现场的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工作,以确定岩土参数的准确性。岩土取样和原位测试是保证数据正确的重要环节,也成为解决岩土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于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岩土工程测试有较大难度,在钻探取样、样品制备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和受力环境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岩土参数的确定就不是那么容易,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变化来进行勘测。

4)、针对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在选择竞标的单位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其总很呢管理的高低,因为勘察人员的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程。要求其专业程度相当高。

5)、针对技术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二)、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非技术问题

1、岩土工程勘探存在的非技术问题

近三十年来,岩土工程勘探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如此,很多因素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队伍臃肿,素质集体偏低,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虽然从本质上解决了岩土工程勘探体制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但是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噩待解决。国内当前勘察质量的非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察方案不合理,不根据实际情况片面追求经济效率,还有存在为了争取招标成功压缩费用,勘探草草了事的现象。

2)、岩土工程的勘探得到的第一手资料(钻探、描述、取土、试验、测试等)的质量普遍下降。3)、地基评价和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许多工程的勘探模式僵化,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恰当的技术,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4)、监测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岩土性质和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勘察时要根据实际问题做好勘探和检测,以保证以后工程的安全。

5)、岩土工程勘探的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出现行业臃肿,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

2、针对岩土工程勘探的非技术难题的解决措施

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勘探的期望与实际情况仍有一定的差距。这一现状的出现不仅与人们“重设计轻勘察”的思维定式有关,更与我国当今的不够健全的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和勘察市场的恶性竟争有关。面对当下的实际情况,如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成为了所有行业内的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1)、在岩土工程勘探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市场的规范,不仅依靠勘察单位的自律机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保证市场的有序进行。一方面必须依靠政府的相关部门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岩土工程监理全程化,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不应该为了压缩勘探的成本而缩短勘探的程序,为了避免以后工程中出现重大的安 全事故,前期的勘探应该多下工夫。许多第一手资料都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交付使用。

3)、必须与时代接轨,采取先进的技术参与岩土的勘探,不能大而化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勘探技术,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4)、在勘探之后要注重监测工作的进行。避免以后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监测工作必不可少。

5)、严格市场准入、完善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完善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此外,岩土工程勘察属大土木范畴,是多学科的融合,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四、岩土工程勘探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使我国跟上国际高标准建筑项目的水平,岩土勘探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预测:

1、将单纯的“工程地质勘察”模式逐渐转变为“岩土工程”的模式。以应对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需要。2、开拓新领域,向大地岩土和与其密切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等环境物质为目标的领域开拓。

3、专业分工形成了分枝趋势:

1)、工程咨询和工程顾问,主要负责工程的咨询、项目的规划、勘探和监测工作等;

2)、野外钻探,可进行探查孔、钻井、灌浆钻孔、锚杆钻孔、海洋钻探以及水平钻孔、定向钻孔等;

3)、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采取各类桩基及地基改良工法的方法来进行勘探。4)、城市岩土工程发展迅速,为研究和评价老城市重建和新城市的开发提供合理的规划和远景。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经历着新的挑战。随着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不断形成使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能源开发、交通、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作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凸显其勃勃生机,推动勘探行业的纵深发展。

[结语]

综上对岩土工程勘探的一些了解,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也就是指场地岩土的岩性或土层性质、空间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存贮、排泄特征和水位、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场地周围地区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情况。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难题一直制约着岩土工程的发展,解决好了技术难题的制约,可以避免工程建设中出现重大的安全问题。而非技术问题的存在更是制约着行业的纵深发展,解决了非技术难题,岩土工程勘探体制也会随之得到完善,从而规范这类行业的工作,与此同时,可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荫,岩土工程勘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2]、周德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与应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3

第9篇: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选型

1 项目概况

本住宅小区规划用地面积9.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50万平方米。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1地下水位

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潜水水位如下:初见水位埋深1.01~3.82m,相当于标高2.10~1.65m。静止水位埋深0.09~2.69m,相当于标高2.76~2.64m。该区域的表层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型,主要来源于天气降水形成水源,排泄方式为自然蒸发,该区域的地下水位随季节产生变化,通常年变化量在0.43~0.96m之间。

通过地址勘察过程中对该区域地下水位的观测,并结合该区域地下水位的变化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该区域的抗浮设计水位可以定位标高3.49m进行设计。

2.2地下水水质及腐蚀性评价

根据室内水质简分析试验结果,场地地下水属CL-、SO42--K++Na+型中性~弱碱性水,PH值介于6.94~7.70之间。

2.3浅层地基土的渗透性

根据本次勘察室内渗透试验结果,埋深20.00m以上各层土的渗透性主要为不透水或微透水性。

2.4标准冻结深度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1.7条,本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60m。

3地基基础的分析与评价

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

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第4.1.7条规定,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本场地地势平坦,地基土分布均匀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故拟建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3.2抗压桩基础评价

根据拟建物性质及场地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本次拟建住宅楼及公建均建议采用桩基础,由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对成熟,机械化程度高,有利于本工程的快速施工,加上前期地质数据的勘察也表明,该区域适合使用桩基础进行施工,因此选择桩基础比较合理。

3.3抗拔桩基础评价

本次拟建地下车库1层,底板埋深约5.00m,本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受水浮力作用较大,建议采用抗拔桩。抗拔桩桩端可置于埋深21.00~24.00m段粉土、砂性大粉质粘土(⑧2)中或置于埋深24.00~32.00m段粉质粘土(⑨1)中,建议采用钻孔灌注桩。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用物性法对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Tuk以10号孔地层进行估算,抗拔系数取0.70。

4、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与常见问题

4.1施工准备步骤

4.1.1 分析设计资料,选择勘察方案和施工方法:

勘察方案的内容包括:勘察方法、勘察机具、勘察顺序、勘察工艺;

勘察方案的基本要求:切实可行,勘察期限满足工程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合理,工料消耗和施工费用最低。

4.1.2 编制勘察工程进度图

编制勘察进度计划的步骤:

⑴研究勘察有关资料及勘察条件;⑵划分勘察项目计算实际工程数量;⑶编制合理勘察顺序和选择勘察方法;⑷计算各勘察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劳动量);⑸确定各工程的劳动力需要量及工种和机械台班数量及规格;⑹设计与绘制勘察进度图;⑺检查与调整勘察进度。

4.1.3 勘察准备工作

要求勘察队伍进场后,立即进行勘察准备工作,如勘察机械及勘察材料的进场、测量放样、原材料检测及同时进行场地平整、水源、电源的落实、取土区的划定、临时工程的施工等工作。

4.2勘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4.2.1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不扎实,缺乏科学真实的地质数据。此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管理疏漏不认真造成的,严谨的勘察数据时以后建筑设计、施工的有效保障,因此需要施工管理人员精益求精,把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做仔细做到位。

4.2.2岩土勘察时钻孔深度欠缺,由于岩土勘察时没有查清较深范围内地基中无有软弱层等情况,难免会造成以后建筑物主体负荷过大,造成基础发生沉降。

5结论和建议

6.1结论

5.1.1.本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采用桩基础进行地基基础工程建设。

5.1.2.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9g,属设计地震第一组,本场地属不液化场地,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对建筑抗震属不利地段。

5.1.3.本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静止水位平均埋深0.49m,相当于大沽标高2.690m,年变幅一般为0.49~1.10m。该场地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大沽标高3.49m考虑。标准冻结深度为0.59m。

5.1.4.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强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地下水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SO42-。

5.2建议

5.2.1.本次拟建住宅楼及公建建议采用桩基础;地下车库建议采用抗拔桩基础。桩基础评价详见“地基基础的分析与评价”。

5.2.2.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承载力应结合试桩结果综合确定。

5.2.3.钻孔灌注桩因其单桩承载力与施工质量有密切关系,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理及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工作,施工应做好泥浆护壁及孔底回淤土处理工作。

5.2.4. 以粉质粘土(⑧1)为桩端持力层,沉桩较容易;以粉土、砂性大粉质粘土(⑧2)为桩端持力层,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注意粉土、砂性大粉质粘土(⑧2)局部顶板起伏对沉桩的影响;以粉质粘土(⑨1)为桩端持力层时,预应力管桩需穿透⑧2层,⑧2层强度较高,局部较密实,应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相匹配的桩身强度,可在适当位置试沉桩,以合理确定施工机械及施工控制参数;预应力管桩施工时应以标高结合压桩力(贯入度)控制沉桩,设计时应合理布置桩间距,施工时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防止产生挤土效应。

5.2.5.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5.10m,基坑开挖建议采用深层搅拌桩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护及止水,降水可采用大口井降水体系,将水位降至槽底0.49~1.10m以下。

5.2.6.工程竣工后应对拟建物沉降进行长期观测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