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危机最好的应对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上商业世界的火热
IDC(中国)研究公司了《电子商务服务业及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的社会经济影响》白皮书。其中透露,2008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约20%,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约为30%,淘宝网2008 年交易额约在1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0%。即使B2B 业务受到了危机冲击,但B2C 和C2C 几乎完全不受影响。该白皮书还预计,到2010 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将超过3 万亿元人民币。2008 年电子商务交易的火热,与受金融危机冲击而低迷的宏观经济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独有偶,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公司也于日前表示,2008 年假期是有史以来销售业绩最好的假期。在2008 年12 月15 日,网购商品数量达到峰值,世界范围内的消费者在当天订购了630 万件商品,平均每一秒钟就有72.9 件商品被订购。
这种热度与传统销售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统计结果,由于遭遇罕见的金融危机,2008 年圣诞节前后的假日购物季,尽管商家不断推出诱人折扣,但消费者出手谨慎,出现多年未见的惨淡局面。国际购物中心委员会数据显示,2008 年圣诞节至年底是40 年来最黯淡的一个销售季。
消费品零售市场出现罕见的“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现象,网络销售成为反周期的亮点。这一特殊现象不仅出现在零售市场,在其他领域也有体现。在全球遭遇经济危机之时,电子游戏行业却迎来了难得的销售大旺。微软报告称,2008 年11 月是Xbox 360 游戏机在欧洲销售最好的一个月,同比增长了124%。根据市场调研公司NPD 的数据,2008 年美国游戏行业总体销售增长25%,单单10 月份游戏销售较2007 年全年增长了35%――那正是全球金融危机闹腾最欢的时刻。传统业态的新趋势电子游戏(包括网络游戏)成为反周期行业不是偶然。困难时期人们可能不会长途旅游,但呆在家里玩网络游戏是人人都能消费的。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为例,大多数玩家每月消费约在50 元至200 元人民币之间,约相当于一天的薪酬收入。网络游戏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金融危机对其直接冲击很有限。与此同时,虚拟世界给人们还提供了难得的逃避现实的可能性,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只能扮演不如人意的角色,但在虚拟世界中却有无数种可能。
人类社会已经迎来网络化生存的大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将不再改变。金融危机成为一个特殊的外因,让这一趋势更直接地暴露在世人面前。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型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这种特殊的业态反而赢得了市场。
新形势之下,需要企业有新的思维。网络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虚拟世界,还成为传统业态发展的新空间。经济景气时期,这部分市场似乎可以忽略;当经济处于低谷时,人们发现这里还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避难所”。对于投资者,这意味着经济低迷之下新的投资机会;对于银行而言,也完全可以在这里发掘出巨大的业务空间。市场角度的救企经济发展总有其固有规律,一个经济周期里,与低谷都是必然存在的,当经济低谷来临时,敦促政府“救市”的声音充斥了我们的耳膜。中国政府一直强调需要新思维,我们必须在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实质性冲击之前,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事实证明,政府调动国内资源的能力是惊人的,并且,已经迅速出台了大量措施“救市”,但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个体,束手等待国家的救援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总理在元旦考察中明确表示,我国采取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不能简单地说是4 万亿,而是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内需、振兴产业和科技支撑结合起来。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两大规划:第一,是扩大内需的10 条规划;第二,是10 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两个规划已经制定出来了,就是钢铁业和汽车业。另外,对原来制定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凡是与经济联系紧密的,都要加快实施。
这些政策会对中国经济短期内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相关联产业自然获益匪浅,但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除了轻工业和纺织业之外,基本都是国企,甚至是央企占主导地位的行业。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40-03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应对,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和拯救措施以减缓危机。另一方面,美国与欧盟的政界、金融界都将危机的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夸大了次贷产品的损失,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和深度,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面对市场的指责?熏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会计组织一直持抵制的态度,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没有问题,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某些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不当估价与判断,但其理论基础仍然存在。在此次危机中,公允价值暴露的种种缺陷,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我们只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信息披露要求,就能解决其诸多不完善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押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自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我国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来说,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范围规定还是比较谨慎的,主要体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上述三个定义在表达上虽有不同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暗含着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输入变量为参照基础的估计价格。在发达的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确认,但在不充分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认公允价值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公允价值的优势与缺陷
1.公允价值的优势。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能较好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并向利益的相关者展示一个真实的企业。一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向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加透明、及时、公开地披露金融资产泡沫,能促使金融机构、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二是公允价值计量是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本身不仅没有给此番金融危机火上浇油,反而通过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更如实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计量方法,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三是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信息的一种评价,当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允价值处在经常性的变化之中,与此相适应,资产的入账价值就不能是确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调整,而历史成本计量是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四是公允价值的运用更加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有效的公允价值会计反而有利于帮助解决信息披露问题,更加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当前的流动性和信心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会计所引起的,虽然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存在较大困难,但其仍旧是可选计量方法中最好的。
2.公允价值的缺陷。在正常的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能动态而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但当市场风险较大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信贷紧缩,激起市场恐慌气氛。因此,国际上要制定统一、完整、系统的公允价值指南,以便在运用上有章可循。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型,使公允价值能够从活跃市场转向非活跃市场时,尽可能真实反映市场对资产、负债的评价。在非活跃市场中,尤其是资本流动性较弱的环节,不宜将该类市场报价作为公允价值,应将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的重要参考,并充分披露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假设基础,供报表使用者参考。另外,公允价值计量实际操作难度大,会出现不同的主体得出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
(三)公允价值的沿革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400多家金融机构相继破产。这些机构在倒闭前,看不出财务状况恶化的迹象,但当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出现时,则暴露了采取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国际社会对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熏银行大量的衍生工具快速发展,历史成本已无法准确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针对此状况,FSAB从2001年12月14日开始,经过五年多的研究,终于在2006年9月15日颁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详细论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应用、主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估价技术和公允价值等级等内容。此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经确立。
上述两次金融危机,分别采用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两种计量方法,但都遭到质疑和指责,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采用何种计量方法才能应对目前金融危机呢?可以看到,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在起始计量日都是相同的,而二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上。从二者的区别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是由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决定的,历史成本具有较大的可靠性,但缺乏足够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但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才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博弈的焦点。
我国公允价值在1998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易》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在2001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被暂停使用,而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在2006年财政部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又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这说明我国在重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当价格变化反映了基本面的状况时,公允价值在反映金融产品真实价值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历史成本劣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因此,回归历史成本计价是历史的大倒退,但如何面对公允价值自身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会计界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公允价值的出路
(一)对公允价值的质疑
2008年9月?熏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熏席卷全球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损失惨重的美国金融界把矛头指向国际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起到了发生器和助推器的作用,是加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要求暂停或取消公允价值计量。面对美国金融界的指责,以FASB为代表的会计界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经济问题,而不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是最能体现资产真实状况的计量属性,尤其更适宜金融衍生产品,因此不能废除。此时,公允价值在这场危机之中成了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
(二)公允价值的修改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熏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熏以避免金融危机的恶化。美联储和欧盟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必再按公允价值反映当前市值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允许金融机构把违约风险考虑在内对资本进行估值,以避免资产价值在市场动荡中被低估;IASB也修订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和国际报告准则第7号,“对于非指定衍生金融工具,在特定的情况下,交易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FASB在各方的压力下,也相应地修改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并了题为《市场不活跃时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公报。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并责成美国证监会SEC在90天内完成是否取消或暂停《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工作,并向国会提交专项研究报告。可见,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熏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
(三)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研究之后,于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报告。这份报告旨在阐述以市场为计量的会计准则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并没有发挥错误的作用,金融企业陷入危机不应该归罪于现行的会计准则。但是,SEC在依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前提下,提出了部分修订建议。应当说,这是一份对会计界相当利好的报告?熏也正面回应了金融界对会计准则的质疑。
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上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是:追逐高收益、缺乏适度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缺失;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负债;决策者、机构监管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可见,在20国集团峰会上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并没有提到公允价值。至此,伴随着金融危机而愈演愈烈的公允价值之争暂告一段落。
不容置疑,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挂钩,实际上是国际上某些银行家和政治家在转移矛盾和公众的视线,即使金融产品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次金融危机也是不可能避免的。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远非完美,但这并不应成为废止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也绝不会因为金融界的指责而夭折,再退回历史成本模式计价的年代。
(四)金融危机的拯救计划
由于20国集团峰会的声明和SEC向国会提交报告中列举的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不是公允价值,世界各国面对金融危机纷纷采取了拯救计划。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为美国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的救市拯救计划刚刚尘埃落定、金融业还未来得及充分消化这一利好,大洋彼岸的欧洲却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轮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的冲击。欧洲多家银行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深陷困境,迫使欧盟成员国伸出援手,通过大规模注资或国有化加以拯救。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并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从2010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经济出现明显的好转,形势比预想的要好得多。
三、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启示
针对公允价值的争论,我国应借鉴国际的经验与教训,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谨慎、稳步地推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第一,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以完善会计准则。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我国要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类别和层次,平衡相关各方面利益。
第二,要制定在不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指南。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要制定在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的新指南,具体指导企业如何根据价格下跌情况和市场流动性来判断非活跃市场殊问题。要允许企业在特殊状态下选择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方式,来确定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除制定公允价值的指南外,还应做好对企业难变现资产的正确估价与判断。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我们在制定公允价值的指南基础上,还应提高企业对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正确估价与判断,以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时判断与分析其合理性,使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更具有说服力。
第四,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在多变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变化远远超过会计准则的制定,使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在操作上遇到新的问题。随着公允价值在会计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广泛运用,为了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规范披露公允价值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研究创新公允价值估值技术,以确保计量的可靠和公允。在我国具体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实施前提是进行谨慎的规范,但在具体的会计应用中,其指导作用还不够强大。特别重要的是,在价格被严重高估和低估脱离资产的真实、合理内在价值时,如何有效地剔除这些非理性因素,更公允地反应资产的价值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努力探求和创新公允价值估值方法与技术,来弥补其在操作中的缺陷。
第六,在金融危机下,政府干预公允价值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是必然的。金融危机的出现凸显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金融机构的资产计量方面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若单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无法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金融市场信息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在金融市场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以避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综上所述,这次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都是巨大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而非公允价值问题,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从20国集团峰会上发表的声明和SEC向国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得以证实。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导致某些金融负债和难变现资产的不当估价与判断,但其理论基础仍然存在。我们只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要求,就能解决诸多不完善的问题。世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呼唤着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相信,随着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日臻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完善后的公允价值必将成为21世纪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彭南汀,王习武.论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J].金融会计,2008,(12).
[2]包于宁.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浅析[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9).
[3]张连起,王纪平.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思考[J].财务与会计,2009,(1).
[4]李强等.浅谈次贷危机中的公允价值[J].财会月刊,2009,(4).
[5]谭天明.公允价值资产价格泡沫与次贷危机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
关键词:天然橡胶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93-02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工业原料,其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变化尤为敏感。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天然橡胶市场在经历了近六年的持续上涨之后,2008年6月下旬以来,全球天然橡胶价格已经下滑至三年多的中长期最低点。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准确评估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影响,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已成为当前中国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形成的冲击
2008 年天然橡胶市场经历了一个前期高位运行、后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急速暴跌的价格波动过程。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沪胶指数在6月27日达到28 490元/吨,创下近两年来的阶段高点,12月8日则急剧下降到近8 000元/吨的历史低位。天然橡胶价格深幅下调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
1.企业利润和胶农收入下降。以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7年该公司销售天然橡胶158 688吨,实现销售收入29.63亿元,预计实现利润6亿元,利润比上年增长33%。以此估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急挫50%以上的天然橡胶价格将导致企业减少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利润缩水50%以上。利润水平的降低将导致天然橡胶生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趋于紧张,同时也让从事民营橡胶生产的胶农增收面临很大压力。
2.产业龙头企业整合橡胶资源的实力遭受打击。中国的宜胶地资源十分有限,要保障中国的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就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集团化、股份化、产业化经营,改变民营橡胶分散种植、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产量质量和规模效益均不理想的现状。因此由产业龙头企业来整合橡胶资源至关重要。在天然橡胶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产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必然下降。
3.合作开发境外天然橡胶资源的难度加大。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竞争、创造多赢,这是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天然橡胶价格暴跌之后,境外合作开发在两个方面的难度加大了,一是境外合作方的合作意愿将会降低,二是国内企业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也下降。
4.不利于植胶区的建设和发展。2004年起国家免征天然橡胶农林特产税,而在此之前,天然橡胶种植业的税收曾是植胶地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国家取消农特税后,农垦企业仍以合作开发、投资、公益事业建设等方式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支援地方建设。天然橡胶价格降低恶化了农垦的财务状况,进而也将影响到地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国际金融危机为促进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创造的机遇
1.产业升级改造的机会成本显著降低。天然橡胶第三大生产国马来西亚同时是全球最大的棕油主产国和出口国,年产粗棕油1 590万吨,创汇318亿马元。由于土地面积不足,马来西亚政府希望通过新植高产的油棕品种增加粗棕油供应量。但是由于粗棕油价格居高不下,政府的更新老油棕树计划无法如期实施。中国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的情况与此很相似。天然橡胶价格在高位持续运行一方面意味着较高的收益水平,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较高的产业升级改造的机会成本。因此,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产业升级改造时机。
2.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日见明显的时候,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结合,强农惠农、启动内需,力保增长。对天然橡胶产业来讲,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及其落实将从两个方向上形成促进发展的动力:一是技术装备、汽车、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橡胶工业是配套产业,天然橡胶则是基础原材料,将获得下游产业需求的强力拉动;二是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将显著改善天然橡胶企业、职工和广大胶农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3.持续上涨的天然橡胶价格给下游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根据东方证券所作的青岛双星研究报告,青岛双星的业绩对橡胶价格敏感度极高,如果橡胶在基准价格基础上降1 000元/吨,每股收益将增加0.13元。事实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才是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如果把天然橡胶价格的急剧下降视为一种泡沫风险的挤压和释放,那么下游产业由此而减轻的成本压力将转化为推动天然橡胶需求回升的有效支撑。
4.保障天然橡胶供给安全始终是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性课题,解决的办法有两条:一是争取控制更多的资源,二是推动下游产业转移,本质都是增加对外投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投资正成为各国全力追逐的对象。中国长期积累的高额外汇储备多数以美元计价,资产价值面临巨大风险。如果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将货币资产转化为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物质资源,不仅能够避免财富缩水,还能为中国未来发展积累奠定更稳固的物质基础。
三、天然橡胶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作为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价格回落显然比价格高企对中国更有利。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最终着眼于为国家的战略安全提供重要原材料的基础性保障,为此必须解决技术落后、资源不足、规模不经济等问题。虽然天然橡胶价格的剧烈波动短期内影响了销售收入,但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解决上述问题的机会成本已经显著降低,需要的各项投入有望显著增加,面对国际合作对象时我们的谈判地位也将显著提高。因此,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对国际金融危机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充分利用上述分析所揭示的各种有利条件,切实有效地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和能力建设。具体的建议如下:
1.抓住机会成本显著降低的有利时机,提高天然橡胶综合生产能力。首先是优化种植布局,当前天然橡胶价格走低,各级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在促进种植区向适宜区、次适宜区发展方面更容易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其次是优化品种结构,胶价急剧下降大幅度压缩了利润空间,客观上加强了推广优良品种以提高单位产出的现实必要性;第三是改造低产低质胶园,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盲目扩种的劣质胶园应积极调整,改种其他适生的经济林木,提高土地产出率;第四是调整产品结构,胶价下降为产品结构调整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增值税转型改革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为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五是延伸产业链条,胶价下跌导致产业效益下降,也对挖掘生产潜力、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成效逐渐显著,可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是云南省发展橡胶制品深加工、提高天然橡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大好时机;第六是大力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但由于胶价长期高企,资源整合的工作与各方面的现实利益冲突尖锐,实施难度很大,进展非常缓慢。胶价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回落,既显示了提升产业发展效益的重要性,又为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创造了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工作进度。
2.抓住政府投入有望显著增加的有利时机,优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首先是为“走出去”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背景下,国家提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天然橡胶产业应当联合相关产业组织、龙头企业的力量,力争多种形式的天然橡胶境外种植专项政策性扶持基金和政策支持。其次是建立对植胶者产前、产中、产后的政策扶持体系。在当前强农惠农政策的背景下,应加快建立天然橡胶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将天然橡胶产业纳入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开展天然橡胶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第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天然橡胶储备。抓住当前时机全力推动国家天然橡胶储备的工作,既能有效减轻国内天然橡胶企业及胶农的经济损失,又能变货币储备为物质资产,减少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还能就此加强中国在国际天然橡胶市场抵御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第四是争取国家财政进一步支持。在当前一系列有利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天然橡胶产业应呼吁国家设立“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基金”,加快胶园改造、胶树更新的工作,改善植胶区基础设施状况,稳步提高农场职工和胶农的收入水平。第五是加快农垦改革。积极利用各级政府“保增长”的各项政策,将有力推动云南农垦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
3.抓住谈判地位显著提高的有利时机,增强对天然橡胶资源的控制力。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天然橡胶市场和主要产胶国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市场低迷,产胶国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天然橡胶外贸依存度如此之高,当前是扩大对天然橡胶资源实际控制权的最有利时机。首先是加大对境外合作开发的投资力度,向大湄公河次区域和非洲赤道国家增加投资。其次是收集、保存橡胶种质资源。中国的天然橡胶产业是在非传统植胶区发展起来的,能否选育出适合中国植胶区特点的优良品种关系着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长远发展大计。因此,中国应当抓住时机,从引入种质资源入手,建立中国新的种质资源基地,进而提高中国的橡胶选育种水平,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打造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天然橡胶协会.首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监管;监管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1-0002-05
一、引言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银行业监管是一场重大考验。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一些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继续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新型银行业监管制度是当务之急。
这次金融危机说明美国金融体系一直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商业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及其脆弱性、松化的金融监管。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忽视和宏观审慎监管不足,长期以来,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为代表的宏观金融管理高层过份坚持自由放任的思想,缺乏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意识,信奉“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和“几个监管者比一个好”的理念。在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又缺乏有效防火墙的情况下,低利率的房贷政策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杠杆效应使泡沫迅速扩大,在这一宏观审慎监管缺失的金融体系中,系统性金融风险引致大面积危机的爆发就在所难免。
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一些不足,其中突出的就是缺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框架。《巴塞尔资本协议II》强调了商业银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并提出了一揽子实施的方法和方案,这些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并需要继续推行的;但其忽略了在精细化计量条件下资产和风险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及其所导致的顺周期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重新考量其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重新审视《巴塞尔资本协议Il》对商业银行监管的要求。一些美欧国家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重构金融监管框架,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个人消费者保护法案》,标志着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旨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正在着手完善监管规则,已提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简称《巴塞尔资本协议III》,2010年9月12日,27国已就该协议草案达成一致。《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正式颁布将对银行业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业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基本上保持了平稳运行,但是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基础比较薄弱,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应以美国金融危机为借鉴,改革现行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相关文献综述
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是指金融风险从一个机构传递到多家机构、从一个市场蔓延到多个市场,从而使整个金融体系变得极为脆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和外部性。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前,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都没有对系统性风险防范给予足够的重视,而理论上的局限也导致了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工具的缺乏,长期以来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普遍偏重于微观审慎监管。金融危机表明仅仅偏重于微观审慎监管已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是宏观审慎监管(macro-prudential Supervision),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公开文件中,它强调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安全,通过制定全面的金融稳定性政策来预防危机的发生(BIS,1986)。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金融稳定评估规划,为成员国提供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评估,但宏观审慎监管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在研究还是实务层面的进展都比较缓慢。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才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巴塞尔委员会主席、荷兰中央银行行长Nout.Wellink(2009)指出,未来监管体制安排的宏观审慎取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充,要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研究金融机构之间关系以及机构与整个金融环境关系,监督和监管机构则应该力争找到用有限的资源“反制”银行业系统风险积聚的办法。由美联储原主席保罗。沃尔克领导,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萨默斯、克鲁格曼、周小川等组成的30人小组了《金融改革报告:促进金融稳定的框架》,提出的第一条金融改革指导性原则就把审慎监管的根本目标定位于“维护稳健的金融体系,防范系统性风险”(30人小组,2009)。美国政府自2008年以来提出了三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现代金融监管构架改革蓝图》、《金融监管改革框架》和《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G20在伦敦峰会、匹兹堡峰会达成的共识也均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重要内容,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学者还从《巴塞尔资本协议II》人手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监管资本、准备计提方式和公允价值核算的顺周期性问题。根据G20金融稳定论坛(2008)的解释,顺周期是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正向反馈机制),这种相互依存的作用关系会扩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造成或加剧金融部门的不稳定性,众多学者认为,现有监管规则的顺周期效应加大了经济波动,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Bernanke&Lown,1991;Blum&Hellwig,1995;Gordy&Howells’2006;]ean,2008)。关于监管资本的顺周期性,Heid(2007)证明了《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顺周期性确实存在,《巴塞尔资本协议II》相对于《巴塞尔资本协议I》大大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研究表明风险敏感性的提高必然伴随着顺周期性的增强。另外,银行贷款违约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和公允价值核算也可以导致显著的顺周期性。
针对监管制度导致的顺周期性,G20金融稳定委员会(2009)提出如下建议:(1)修正现有的以VaR为基础的风险评估方法,扩大压力测试对于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权重;(2)提早确认贷款损失;(3)监管部门需要对杠杆使用情况建立数量化的监督指标和约束机制;(4)改进巴塞尔协议的资本监管框架,
建立动态准备金制度,在经济上升周期中要求银行保持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资本金,而在经济衰退期降低这一标准。
三、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反思
本文以最近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对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巴塞尔资本协议II》以及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进行反思。
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并波及到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金融体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已表现出相当的稳健性,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准。近些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对美国的金融机构影响很小。正因为有这种自信,美国于1999年11月正式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正式废除金融业分业经营原则,重新回归到金融业混业经营。1988年7月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和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I》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标准设计的。但是;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在于美国的金融体系出了大的问题。次级贷款产生于美国的银行业机构,美国一些大的商业银行包括花旗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也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这是包括格林斯潘等美国金融精英们所始料未及的。英国女王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英国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能够预见或提出忠告,引来了经济学家的深刻检讨。从整体上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正是这些缺陷使系统性风险得以产生、积累、传播并最终爆发。
《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出台意在弥补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I》的不足,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更全面地处理银行业风险的一揽子方案,反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最新成果;在处理信用风险方面,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处理和控制也提供了一套管理标准。《巴塞尔资本协议II》考虑了混业经营、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意在建立一个“精细计量和综合管理”的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巴塞尔资本协议II》在微观审慎监管方面给予了重点关注,却在宏观审慎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不足,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这些缺陷。《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顺周期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遭到了业界的批评。
鉴于金融监管制度和措施的重大失误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上述对美欧银行业监管制度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反思的基础上,以他国经验教训为鉴,分析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制度框架,结合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进而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缺陷,是很有必要的。
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其独特的内涵、特性、成因、作用机制、传导路径和破坏金融运行的方式,建立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很有必要。考虑到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与银行业直接相关,还与证券业和保险业直接相关,因此,采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和传播,以及研究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时,不仅要涉及银行业各机构之间的关系、银行业与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的关系、银行业与各产业的关系、银行业与经济总体的关系,还要涉及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的关系。研究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时,应把系统科学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将整个银行业作为一有机整体。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整个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和金融体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并把银行业监管视为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熵增加原理可以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理论支持。银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各银行业机构的自发行为并不必然会保证整个银行业的有序运行。特别是在面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单一银行业机构无序的自发行为会导致熵增加,直至引致整个银行业的不稳定甚至崩溃,所以,需要外部强有力的监管作为负熵的输入,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保证金融体系的有序稳健运行。
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以宏观审慎监管为基点的银行业监管制度。传统的银行监管理论大都认为只要确保了每一家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就能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所以,本次危机发生前各国监管机构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微观审慎监管方面,事实上,金融体系中存在“合成谬误”问题,对单个银行来说是审慎合理的某种行为,但如果成为各银行集体的一致行动,则可能破坏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这次大的金融危机表明,仅仅强调微观审慎监管远不足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将所有金融机构视为一有机整体,关注金融系统的整体性风险,并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作为监管目标。
四、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的监管制度,在这一宏观审慎监管制度下实行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出发,扩大监管范围,重构金融安全网,设立防火墙,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设计需从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考虑。
鉴于《中国人民银行法》没有给中央银行赋予足够的职能和宏观审慎监管手段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当对《中国人民银行法》作出适当的修改,重视并发挥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并将中国人民银行主持的金融稳定工作和金融生态建设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主要从事特定金融行业的专业化监管,而中国人民银行并不具备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统一监管的协调功能,应考虑建立国家系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运行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如下:(1)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工作目标;负责构建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上报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作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依据;指导“一行三会”对金融机构开展宏观审慎监管的工作。(2)有必要时,直接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协调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协调交叉业务或综合化业务的监管工作。(3)启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快速反应机制,负责金融危机管理行动的协调和配合,稳妥地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
制度建设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整体性监管制度。整体性即指银行业的整体效应不等于各银行业机构效应之和。相对于各银行业机构的效应及其简单总和而言,银行业整体的效应会发生质变。为了有效地解决合成谬误问题,宏观审慎监管需要考虑各银行业机构之间、各银
行业机构业务之间、银行业与社会经济体之间的相干性,将所有的银行业机构看作一个整体,建立能反映这一系统整体平稳运行的指标体系。监管主体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国家金融运行整体最优出发,进行宏观压力测试,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所对应的金融运行状况,按照一定的规则对银行业实施宏观审慎监管。
2 建立市场透明制度。为保证整体性监管的有效性,必须确保整体性监管指标体系数据的真实性。只有增强市场透明度,建立健全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使获得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真实可信。针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应对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标准进行规范,对银行业外部审计、评级机构、评级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 建立金融生态建设制度。金融生态是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生存和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包括和谐的信用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治环境、适宜的行政环境和优良的金融服务环境等几个方面。良好的金融生态有利于促进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生态评估应纳入宏观审慎监管的工作范畴,有必要在全国分层次(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推行金融生态建设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对金融生态建设的内容和评估、管理制度提出工作要求。
4 建立逆周期审慎监管制度。这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解决金融体系的顺周期问题,应建立逆周期监管制度,从监管上保证金融体系逆周期机制的正常运行。这需要适当探讨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基本内容、相关的监管办法和规则。应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经济资本管理等银行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将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逆周期监管制度的贯彻执行,
5 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制度。系统重要性银行是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较大的银行,即如果倒闭可能危及金融系统稳定性的银行。美国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缺乏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有效监管。我国应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制度,以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委员会为牵头单位,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相应的监管职能,加强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有关职能。应根据机构大小、传染程度、关联程度、集中程度和市场条件恶化程度等方面设计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判定方法;从信息披露、高层职位设立和选拔、市场战略定位、业务扩张、金融创新、资产质量、资本金水平等方面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制定更高的监管标准;更深入地探讨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主体的合理分工。
6 加强金融安全网,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目标选择、实施主体、实施客体、执行利率、操作方式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实施“建设性模糊”策略,建立严格的事后信息披露制度,防止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分析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教训,研究我国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方式和时机。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办法。从存款保险机构、职能定位、资金管理方法、费率厘定方法、赔付机制等方面探讨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构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动态预警体系及相关制度,以预防为主,实施动态化和持续性的监管。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展业;机遇
我国多年来对美国出口增长幅度都是20%多,2008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仅仅是89%,到2008年11月份,我国的三大外贸指标都变成负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从2007年同期的239%跌到负9%,出口也是由20%以上的增幅跌到负2%,进口也变成了负178%。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半停产,出口企业的停产、减产、半停产首先减少了原材料的购买、工业生产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为164%,第二季度降到159%,第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降到82%,11月仅仅是54%,还不到一季度的1/3。工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2008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国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一、会展业的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2008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到了二季度降到314,三季度仅仅是105,四季度12月当月全国财政收入是负的31。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它对我国的会展业带来的机遇却远远大于挑战,这主要原因在于会展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既存在紧密联系,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首先,会展业与经济形势之间是如影随形的同步关系。会展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非常及时地、敏感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会展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身也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各产业的运行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会展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展业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与整个经济形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超前与滞后的情况。比如,会展组织者预计金融危机可能在经营规模上、效益上给展会带来一定影响,但马上取消已经预定要开的会议却并不多,这就是会展业和经济之间的一种相对滞后的关系。人们还摸不清这个危机会有多大、多严重、多深远,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消息早点到来,所以没有必要过早地惊慌,过早地取消已经安排好的会展活动。因此,在确定会展的数量和会展的时间等方面,危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只是在筹划新的会展时会有所考虑。会展业有一个反应和评估过程,而不是经济形势一下滑它就马上跟着下滑。
会展业的独立性还表现为其超前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研讨会特别活跃,是因为大家都惊慌了,不知道这场危机会引发怎样的状况,这时候特别需要研讨。因此,会展业能产生一种引导作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目前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的结果就会出现引导作用。如好多年前,我国的电视机刚刚普及,超薄电视还没有深入到百姓家,日本企业很早就把超薄液晶电视拿到我国展会上进行展示。当时一个小的液晶电视也要五六万人民币,大一点的要几十万人民币,在我国普通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展示这个产品大大超越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日方参加展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消费,让中国的广大家庭知道世界上已经有这样一种产品了,他们早晚也会需要这样一种产品,从而做这种消费的预期和准备。果然不出其所料,目前超薄电视在我国已经开始普及了,这就是会展产业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既同步又超前的状态。众所周知,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在某次会展上诞生或者宣布出来的,这就是会展引导经济、引导产业、会展创造市场,创造消费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二、会展业面临发展机遇
正是由于会展业相对整体经济形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随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而下滑,于是金融危机在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会展业未见得遭遇同样的命运,〖JP+1〗相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会展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1.危机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需求。(1)研讨交流的需求。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经济形势研讨会很多,这说明大家需要交流。许多企业抓紧时机,加强了广告推销,目的就是要减少危机带来的影响。(2)推销捷径的需求。危机到来以后,企业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担心市场萎缩,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又囊中羞涩,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余力做强化市场的工作。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寻找市场推销的捷径,即如何用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更多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号召力。会展产业是帮助企业进行营销的一个捷径,因为它高度浓缩集中了市场各个要素,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密集的空间内做最紧密的接触和交流。国外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选择一两个与产品相关的会展,只身带上一两个助手到这个博览会待上三五天,全年的订单就出去了,全年的采购也就搞定了,回到企业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上。所以,会展产业是一个效率最高的推销捷径和方法。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在两难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会展,参与到本产业最相关的博览会中去,在展览会上来寻找新的社会需求。(3)产品物美价廉需求。消费者在当下会更加捂紧自己腰包里的钱,希望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多消费是刚性的,是不可能减少的,只是更多的人会追求物美价廉更实惠的东西,这种追求恰恰是会展产业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展会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物美价廉的需求。(4)企业升级转型的需求。这些年来,我国会展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规模膨胀如此之快就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很多展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改型换代的调整。危机到来时,会展企业的业务量相对减少,就有了这样一个喘息的机会,进行升级换代的调整,适当地可以合并一些部门,撤掉一些部门,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整合。所以,危机的过程也是企业整顿、喘息、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坏事为好事的机遇。总之,这些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人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把工作做得更好。 转贴于
2.危机导致优胜劣汰,强者更强。这些年中国的会展产业膨胀很快,很多的企业盲目地认为会展产业就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东西,投入相对很小,如果运行顺利即能利润可观,于是产生了相对混乱的局面。经济危机会引起各种产业的企业重组,一些会展企业、特别是缺少底蕴的企业在危机中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发现自己企业的弱点,巩固和强化自己企业的强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和巩固自己。
3.危机中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在救市,都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现在很多地方高层官员都认识到了会展业的特殊性。在各地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中都有扶持会展产业的政策,有这样的意图、想法甚至是直接的预算。比如,青岛市今年要拿出6 000万元人民币补贴和支持会展产业的发展,这是青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个力度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凡是争办著名会展项目的,争办费用经过审核以后可以由政府买单,借此鼓励大家争办。在这么庞大的救市计划中,那么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个产业中的时候,支持会展产业的投入只是非常小的部分,这部分投入对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会展业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来。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展业;机遇
我国多年来对美国出口增长幅度都是20%多,2008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仅仅是89%,到2008年11月份,我国的三大外贸指标都变成负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从2007年同期的239%跌到负9%,出口也是由20%以上的增幅跌到负2%,进口也变成了负178%。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半停产,出口企业的停产、减产、半停产首先减少了原材料的购买、工业生产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为164%,第二季度降到159%,第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降到82%,11月仅仅是54%,还不到一季度的1/3。工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2008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国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一、会展业的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2008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到了二季度降到314,三季度仅仅是105,四季度12月当月全国财政收入是负的31。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它对我国的会展业带来的机遇却远远大于挑战,这主要原因在于会展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既存在紧密联系,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首先,会展业与经济形势之间是如影随形的同步关系。会展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非常及时地、敏感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会展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身也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各产业的运行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会展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展业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与整个经济形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超前与滞后的情况。比如,会展组织者预计金融危机可能在经营规模上、效益上给展会带来一定影响,但马上取消已经预定要开的会议却并不多,这就是会展业和经济之间的一种相对滞后的关系。人们还摸不清这个危机会有多大、多严重、多深远,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消息早点到来,所以没有必要过早地惊慌,过早地取消已经安排好的会展活动。因此,在确定会展的数量和会展的时间等方面,危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只是在筹划新的会展时会有所考虑。会展业有一个反应和评估过程,而不是经济形势一下滑它就马上跟着下滑。
会展业的独立性还表现为其超前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研讨会特别活跃,是因为大家都惊慌了,不知道这场危机会引发怎样的状况,这时候特别需要研讨。因此,会展业能产生一种引导作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目前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的结果就会出现引导作用。如好多年前,我国的电视机刚刚普及,超薄电视还没有深入到百姓家,日本企业很早就把超薄液晶电视拿到我国展会上进行展示。当时一个小的液晶电视也要五六万人民币,大一点的要几十万人民币,在我国普通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展示这个产品大大超越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日方参加展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消费,让中国的广大家庭知道世界上已经有这样一种产品了,他们早晚也会需要这样一种产品,从而做这种消费的预期和准备。果然不出其所料,目前超薄电视在我国已经开始普及了,这就是会展产业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既同步又超前的状态。众所周知,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在某次会展上诞生或者宣布出来的,这就是会展引导经济、引导产业、会展创造市场,创造消费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二、会展业面临发展机遇
正是由于会展业相对整体经济形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随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而下滑,于是金融危机在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会展业未见得遭遇同样的命运,〖JP+1〗相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会展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1.危机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需求。(1)研讨交流的需求。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经济形势研讨会很多,这说明大家需要交流。许多企业抓紧时机,加强了广告推销,目的就是要减少危机带来的影响。(2)推销捷径的需求。危机到来以后,企业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担心市场萎缩,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又囊中羞涩,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余力做强化市场的工作。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寻找市场推销的捷径,即如何用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更多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号召力。会展产业是帮助企业进行营销的一个捷径,因为它高度浓缩集中了市场各个要素,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密集的空间内做最紧密的接触和交流。国外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选择一两个与产品相关的会展,只身带上一两个助手到这个博览会待上三五天,全年的订单就出去了,全年的采购也就搞定了,回到企业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上。所以,会展产业是一个效率最高的推销捷径和方法。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在两难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会展,参与到本产业最相关的博览会中去,在展览会上来寻找新的社会需求。(3)产品物美价廉需求。消费者在当下会更加捂紧自己腰包里的钱,希望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多消费是刚性的,是不可能减少的,只是更多的人会追求物美价廉更实惠的东西,这种追求恰恰是会展产业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展会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物美价廉的需求。(4)企业升级转型的需求。这些年来,我国会展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规模膨胀如此之快就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很多展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改型换代的调整。危机到来时,会展企业的业务量相对减少,就有了这样一个喘息的机会,进行升级换代的调整,适当地可以合并一些部门,撤掉一些部门,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整合。所以,危机的过程也是企业整顿、喘息、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坏事为好事的机遇。总之,这些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人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把工作做得更好。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全世界,石油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未能幸免。本文研究了石油企业供应链及其所面临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讨论了石油企业供应链鲁棒性问题,以期对石油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金融危机 供应链 鲁棒性 石油企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企业,结构复杂,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整条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影响。石油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石油企业供应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而对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石油企业在国家发展中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对石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力相对要大,其主要产品原油和天然气实行国家统购统销,所以企业在注重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应把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为产品服务的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大规模重组上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企业管理水平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但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方面来看,仍然要把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提供企业利润的两大源泉和管理的重点。但当资源成本大幅度增加、现有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急剧增长时,石油企业就不能单纯追求本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全世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需求不足。那么怎么才能保证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负面影响最小呢?寻求整体效益最佳的供应链鲁棒性变得更加必要而紧迫。
鲁棒性问题研究概述
近年来,鲁棒性问题的研究已引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关注。鲁棒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属性,是伴随不确定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处供应链系统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比如供应商、核心企业、营销网络的运作或合作的偶然性等,这些企业所处的宏观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都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作用下,鲁棒性成为能否确保供应链的收益和持续性运行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是一个人工构造的系统,供应链的构造方法有很多。如何建设一个高效、能够抵御风险的供应链是所有企业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供应链的鲁棒性问题对于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供应链鲁棒性研究是供应链理论的前沿问题。
鲁棒性简单理解就是强健的意思。鲁棒性是一个系统,即使面临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改变时,也能够维持其功能的能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是研究其鲁棒性的前提。也就是说,在不确定性和危机出现的情况下,鲁棒性已经成为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供应链是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直到顾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网络系统。供应链的鲁棒性,是系统在受到内部运作和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等不确定性干扰下,仍然能保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和整体运行平稳功能的能力。由于供应链系统是一个人工设计的网络系统,因此,当一个供应链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作用下,缺乏抵御外来干扰的能力,即鲁棒性较弱时,则可进行供应链鲁棒管理。鲁棒性是系统自身具有的属性,而鲁棒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石油企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具体关系是,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上游企业,在相关储运、销售企业的辅助下,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企业提供原油及天然气,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炼制、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供应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石油企业的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外部存在着广泛的错综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换,这些交换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个网络也必然受到各种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干扰或攻击,这种干扰或攻击,从危害性角度来说,小则影响系统的运行和效率,大则沿整个供应链系统扩散,导致供应链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系统崩溃)。因此研究石油企业供应链鲁棒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石油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有哪些。
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无序的、或然的、模糊的、近似的属性。任何一个组织必须与它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由于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组织必须能够准确把握不确定因素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迅速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做出正确的反应,采取相应对策。MILLIKEN指出,理解不确定性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确定了三类不确定性:状态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其他关于不确定性的区别,包括不确定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有两类:宏观环境和企业间合作的不确定性和内部运作的不确定性。相对来讲,我国的石油企业大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具有完备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内部的不确定性表现相对较弱。对我国石油企业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外部,因此供应链外部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比内部运作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更大。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前世界原油市场表现是强盛的,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市场主要表现是供大于求,需求动力不足,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积压,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石油企业利益受到极大影响。这些因素对石油企业供应链上各节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供应商的影响,供应链上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大多是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石油企业是这些供应商的一个重要的客户,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原油市场疲软,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必然进行调整,那么石油企业必须相应调整战略计划,压缩石油产量,相应的供应商订货量必然有一定的不确定,供应商经济压力过大,生产动力不足,供应延迟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核心企业即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影响表现为执行生产计划的偏差等。石油企业客户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需求预测的偏差、市场购买力的波动。金融危机下消费者由于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购买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因素又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对消费市场的预测工作此时更为重要。如果整个供应链对消费者的需求预测偏差过大,那么这个信息在供应链网络传播中失真的程度会越来越大。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鲁棒管理
任何一个供应链的模型都可以简化为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构建供应链时,尽可能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弹性较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供应链角度考虑,对于供应链网络的鲁棒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供应链上物流运行的鲁棒管理
由于石油企业供应链上的流体带有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物流量大,物流技术要求较高,物流载体本身占有很大的固定成本,物流的流向带有很大的计划性。金融危机下,供应链上的物流量首先会减少,流体本身带给各节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减少,这其中包括价格因素。而物流载体的成本大部分是固定成本,那么就应该提高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物流服务,同时降低物流服务成本,以达到整个供应链整体最优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这个特殊供应链网络中,不同企业要进行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同时吸引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对物流活动进行专门管理。物流系统内部,物流功能间合作要进一步协调一致,整体运行成本最低,系统运营达到整体最优,并且应逐步把石油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当做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益的一个最有利的途径,进而提升供应链上每个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鲁棒运作
供应链上第一个节点企业是供应商。由于石油企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它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除生产设备外,大多是生产辅的材料。包括生产设备在内,这些材料都带有行业的特殊性,在国内可供选择的供应商相对数量较少,这些供应商所拥有的技术、服务等资源也是一些小企业所不具备的,所以在供应商管理策略中,一般工业企业多供应商策略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买方一般不会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转移,为了刺激供应商合作诚意和积极性,买方应寻求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办法,使用供应商管理更有效率和弹性的鲁棒策略。买方和卖方如果结成利益共同体,那么供应链的鲁棒效应就比较明显。可以考虑买方与卖方合作初期,以合同的形式的把双方的利益和风险的承担关系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约束供应链上合作双方的行为,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一个鲁棒管理。
供应链上的第二个节点是生产企业,在石油行业里就是勘探开发企业。金融危机下原油价格的走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进口国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有利。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企业可以发挥自己成熟的现代企业和管理模式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参与其他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世界石油市场恢复时,又可以把这部分资源投入到企业自身的建设中去。
供应链上的第三个节点是客户。石油产业是经济的命脉,它的客户千差万别。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客户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在减少。石油企业应该分担客户的一定风险,除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石油产品价格外,还应该分担客户退货的部分损失,以便使客户保存实力,在经济情况好转情况下,保障这个稳定的供应链能及时进行运作,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三个鲁棒管理。
另外,供应链能够有效协调运作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没有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供应链的运作是不可能的。所以石油企业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利用互联网,使供应链网络中的信息能快速、准确的反映到每个节点企业。
综上,本文对石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了简单概括,对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和网络的鲁棒性管理进行了分析。但石油企业供应链的鲁棒性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宏观战略问题,因此本文建议在构建石油企业供应链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一个定量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接婧.国际学术界对鲁棒性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大规模重组上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并通过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企业管理水平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但从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方面来看,仍然要把节约资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作提供企业利润的两大源泉和管理的重点。但当资源成本大幅度增加、现有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急剧增长时,石油企业就不能单纯追求本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现阶段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波及全世界,对石油企业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市场需求不足。那么怎么才能保证金融危机对我国石油企业负面影响最小呢?寻求整体效益最佳的供应链鲁棒性变得更加必要而紧迫。
鲁棒性问题研究概述
近年来,鲁棒性问题的研究已引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的关注。鲁棒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属性,是伴随不确定性问题普遍存在的现象。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处供应链系统方方面面的不确定性,比如供应商、核心企业、营销网络的运作或合作的偶然性等,这些企业所处的宏观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都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作用下,鲁棒性成为能否确保供应链的收益和持续性运行的重要因素。
供应链是一个人工构造的系统,供应链的构造方法有很多。如何建设一个高效、能够抵御风险的供应链是所有企业都应重视的问题。因此供应链的鲁棒性问题对于金融危机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战略意义。供应链鲁棒性研究是供应链理论的前沿问题。
鲁棒性简单理解就是强健的意思。鲁棒性是一个系统,即使面临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改变时,也能够维持其功能的能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是研究其鲁棒性的前提。也就是说,在不确定性和危机出现的情况下,鲁棒性已经成为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供应链是供应商、核心企业、分销商直到顾客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作的网络系统。供应链的鲁棒性,是系统在受到内部运作和外部突发应急事件等不确定性干扰下,仍然能保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优和整体运行平稳功能的能力。由于供应链系统是一个人工设计的网络系统,因此,当一个供应链系统在不确定性扰动作用下,缺乏抵御外来干扰的能力,即鲁棒性较弱时,则可进行供应链鲁棒管理。鲁棒性是系统自身具有的属性,而鲁棒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石油企业是指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企业集合。具体关系是,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上游企业,在相关储运、销售企业的辅助下,为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企业提供原油及天然气,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为上游,以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炼制、化工、销售为下游的一条产业供应链(见图1)。
石油企业的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外部存在着广泛的错综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资金的交换,这些交换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个网络也必然受到各种不确定的内外部因素干扰或攻击,这种干扰或攻击,从危害性角度来说,小则影响系统的运行和效率,大则沿整个供应链系统扩散,导致供应链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系统崩溃)。因此研究石油企业供应链鲁棒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石油企业供应链不确定性的表现有哪些。
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无序的、或然的、模糊的、近似的属性。任何一个组织必须与它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由于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组织必须能够准确把握不确定因素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迅速对这些不确定因素做出正确的反应,采取相应对策。milliken指出,理解不确定性的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确定了三类不确定性:状态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其他关于不确定性的区别,包括不确定性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有两类:宏观环境和企业间合作的不确定性和内部运作的不确定性。相对来讲,我国的石油企业大多都是国有大型企业,具有完备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内部的不确定性表现相对较弱。对我国石油企业影响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外部,因此供应链外部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要比内部运作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更大。
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供应链外部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前世界原油市场表现是强盛的,原油价格一路飚升,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市场主要表现是供大于求,需求动力不足,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积压,原油价格大幅度下降,石油企业利益受到极大影响。这些因素对石油企业供应链上各节点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供应商的影响,供应链上与核心企业合作的供应商大多是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石油企业是这些供应商的一个重要的客户,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原油市场疲软,国家经济宏观政策必然进行调整,那么石油企业必须相应调整战略计划,压缩石油产量,相应的供应商订货量必然有一定的不确定,供应商经济压力过大,生产动力不足,供应延迟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核心企业即石油勘探开发企业的影响表现为执行生产计划的偏差等。石油企业客户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需求预测的偏差、市场购买力的波动。金融危机下消费者由于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购买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因素又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对消费市场的预测工作此时更为重要。如果整个供应链对消费者的需求预测偏差过大,那么这个信息在供应链网络传播中失真的程度会越来越大。
石油企业供应链的鲁棒管理
任何一个供应链的模型都可以简化为供应商、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为了应对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构建供应链时,尽可能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弹性较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供应链角度考虑,对于供应链网络的鲁棒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供应链上物流运行的鲁棒管理
由于石油企业供应链上的流体带有石油行业的特殊性,物流量大,物流技术要求较高,
物流载体本身占有很大的固定成本,物流的流向带有很大的计划性。金融危机下,供应链上的物流量首先会减少,流体本身带给各节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减少,这其中包括价格因素。而物流载体的成本大部分是固定成本,那么就应该提高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物流服务,同时降低物流服务成本,以达到整个供应链整体最优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这个特殊供应链网络中,不同企业要进行物流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同时吸引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对物流活动进行专门管理。物流系统内部,物流功能间合作要进一步协调一致,整体运行成本最低,系统运营达到整体最优,并且应逐步把石油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当做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益的一个最有利的途径,进而提升供应链上每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二)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的鲁棒运作
供应链上第一个节点企业是供应商。由于石油企业不同于一般工业企业,它的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除生产设备外,大多是生产辅的材料。包括生产设备在内,这些材料都带有行业的特殊性,在国内可供选择的供应商相对数量较少,这些供应商所拥有的技术、服务等资源也是一些小企业所不具备的,所以在供应商管理策略中,一般工业企业多供应商策略不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买方一般不会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转移,为了刺激供应商合作诚意和积极性,买方应寻求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办法,使用供应商管理更有效率和弹性的鲁棒策略。买方和卖方如果结成利益共同体,那么供应链的鲁棒效应就比较明显。可以考虑买方与卖方合作初期,以合同的形式的把双方的利益和风险的承担关系确定下来,这样就可以约束供应链上合作双方的行为,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一个鲁棒管理。
供应链上的第二个节点是生产企业,在石油行业里就是勘探开发企业。金融危机下原油价格的走低,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石油进口国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有利。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企业可以发挥自己成熟的现代企业和管理模式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参与其他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世界石油市场恢复时,又可以把这部分资源投入到企业自身的建设中去。
供应链上的第三个节点是客户。石油产业是经济的命脉,它的客户千差万别。金融危机下,石油企业客户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在减少。石油企业应该分担客户的一定风险,除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石油产品价格外,还应该分担客户退货的部分损失,以便使客户保存实力,在经济情况好转情况下,保障这个稳定的供应链能及时进行运作,这是石油企业供应链的第三个鲁棒管理。
关键词:发展;现代金融;监管;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95-03
一、金融监管合作成为必须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区域金融合作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危机背景下凸显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性。德国发展研究院的Peter Wolff指出,OECD国家中影子银行的问题很严重,影子银行没有受到监管,这会对金融体系、银行体系造成很大影响,也会对公共债务、私有部门债务的质量产生影响。现在主要责任不是找出谁是罪魁祸首,而是依赖国际合作共同渡过危机。
纵观近十年,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日渐上升,亚洲金融市场对银行体系的依赖程度下降,债券市场在整个亚洲金融市场的比重从1995年的21.1%上升到2008年的32.4%,股票市场的比重从20.7%上升到23.2%。亚洲债券市场有助于降低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问题,降低对银行借贷的过度依赖,分散金融风险;对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的投资提供更多渠道,提高宏观经济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地区合作可以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债券市场发展,同时对监管政策进行协调,亚洲国家通过地区合作可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和危机的传染效应。亚洲本币债券市场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参与者数量很小、外汇管制、税收体系不同、监管框架不同、清算体系不同、缺乏衍生品、评级方法各异以及没有统一的法律框架。地区合作有助于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储备库的建立或者过渡性监管机制的建立越来越重要,这些计划可能会成为全球新的金融体制的一种补充。
而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货币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是一个趋势,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二是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超出了过去的想象,欧元要取代美元有很大难度;三是非洲法郎区没有形成统一的商品要素市场,虽然成立的比欧元要早,但是进展很困难;四是海湾地区的货币合作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经济基础和欧盟类似,加上海湾地区的特有优势,有可能使海元提前出现;五是亚洲货币合作中,日元或人民币都难以独立担当重任。所以,当前应从扩大区域货币互换着手,增加货币基金规模抵御外部金融危机,争取使人民币和日元成为亚洲国家的储备货币。地区合作有助于提高金融危机的抵御能力,其中汇率合作是地区合作的基本问题,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挟同干预市场等手段来实现双边或多边汇率稳定。同时,区域货币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特别是联合干预机制,加强合作协商,来解决国际金融体系带来的问题。
二、中国金融服务体制的演变过程及金融监管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金融发展的明显特征是“大一统”的国家银行模式,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体制的建设与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起步的,相对应着金融服务监管理念的演变一直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每个时期演变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而已。很多监管理念正是由于国际金融组织的倡导以及金融服务业发达国家的实践才逐渐渗透到其他国家的监管实践。金融服务监管理念演变的动因是金融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原来的监管理念不合适宜或者监管漏洞增多,而演变的目标和价值是为了抑制金融风险、保护投资人和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维护国际和国内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就金融监管体系而言'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个互不隶属的行政和事业机构组成,并设置了除上述四部门之外,包括财政部等在内的多部委领导参加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但是,“会议”并非法定监管机构,也无法律授权,与会主体各顾其利且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做而跟像是“搞平衡”,会议目的往往难以达到。因此,多头监管、自律组织弱化、法律配套措施不足、执法力度不够等缺陷仍然是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顽疾,尤其是多头监管,一直以来并未得到较好解决,监管权力分散,既不利于监管的实施,也有违效率原则。金融业的自身特性需要独立和统一的监管,以迅速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化解并减少市场风险。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处于非常严重的状态。首先,信贷利差依然处于高位,股票市场微弱,对私人部门的贷款仍然非常少,但是政府贷款上升很快。其次,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预计为2.7万亿美元,实体经济的滑坡很严峻,可能比预计的要长。再次,新兴市场也出现大规模金融危机,并可能进一步扩大。最后,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衰退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不排除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次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从金融稳定角度看,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理念上的反思。第一,中央银行负责系统性风险应有一定监管权,我们的功能监管应从全局系统性角度监管整个体系,维护金融稳定。第二,目前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制度存在不完善,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的压力测试、大机构不能倒闭、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这些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可以用,但是在危机的时候不能应用。第三,今后全球金融监管的框架可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无限扩大监管面积,把所有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对冲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银行纳入到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监管框架中来;另一种是回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分业监管,限制创新。第四,金融危机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过去长时间维持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是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缺陷。如果没有过长时间的低利率,问题不会那么严重。因此,金融体系监管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相互结合。第五,再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同时,要注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尤其是跨国银行、跨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这是有效金融监管的基础。巴塞尔协议只重视资本的监管和市场风险,忽视了综合监管和流动性风险,因此,巴塞尔协议应该从单一指标向综合指标发展,避免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第六,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和监管套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客观要求全球监管的合作,问题是如何协调英美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与欧洲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监管框架、监管理念和思路,如何形成防范风险的监管体制。
三、加强中国金融服务业监管的思考
(一)调整监管理念,加强外部监管、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
次贷危机是一场系统性风险引发的危机,所受损失的大小基本由参与程度决定,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多项因素导致
系统性风险不断叠加,但一直没有得到监管及货币当局的足够重视。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以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为主、外部监管为辅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理念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缺陷,一方面,由于机构追逐利润的动机可能使机构做出非理性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只对机构自身负责,而不对市场整体风险负责,因此其自身扩张行为就易埋下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要识别和降低系统性风险,就必须从市场整体发展的角度,加强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通过反周期的监管要求和宏观政策,消除顺周期的风险叠加因素。
另外,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应该更多地强化功能监管和统一监管。监管者要能够审慎地评估金融产品,洞悉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针对这些变化,监管体系有必要从过去强调针对机构进行监管的模式向功能监管模式过渡,即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同类型的业务进行统一监管和统一标准的监管,以减少监管的盲区,提高监管的效率。
最后,要变“事后补救”为“事前监管”。虽然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开始反思并计划变革金融监管体制,但损失已经发生,并造成了严重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加强事前监督,对创新产品进行深入研究,评估金融产品对经济可能带来的风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中。
(二)完善监管框架,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构
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创新日益活跃、金融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普遍,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
具体到中国而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必要时设立集中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加强跨行业监管,将以行业为导向的监管框架改变为以目标监管为导向,消除监管盲区,降低监管成本。
(三)不断优化监管规则,加强金融创新监管
金融创新产品有其固有的缺陷,如果落后的监管体制不能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则易发生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对监管的挑战在于:
一是使风险更易累积和扩大,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金融创新固有的杠杆性可以放大投资头寸,在发生风险时也就放大了风险另一方面,从个体机构而言,金融创新具有转移风险的作用,但对于市场整体而言,风险并未消失,而是不断在累积,且由于个体的暂时无风险而刺激个体机构不断地向市场注入风险资产,客观上导致市场整体风险的扩大,最终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需要谨慎对待金融创新在风险累积和扩大方面的负面作用。二是金融创新的不透明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影响了监管效果。金融创新种类繁多,在基础产品之上经过多种组合、分解而产生的金融衍生品具有结构复杂、难以直接累加和计量的特点,因此难以准确计算风险暴露,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影响了监管效果,为风险潜伏埋下隐患。因此,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需要不断改进监管体系、监管方式,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监管不仅要考虑产品本身和对于金融体系的风险,还要考虑其对于实体经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四)监管重心转移到效益监管上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应转变到以效益监管上来,即从对经营行为的监管转变到对经营成果的监管上来。这也符合保护存款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人民银行制定经营规则框架,要求商业银行在框架内遵循市场原则依法自由竞争,给予商业银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益则制定缜密科学的监测指标,划分级次,重点监测。一旦达到某一临界点,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警告、督促整改。如果其经营状况继续恶化,必要的情况下,在其尚能清偿债权人债务时,适时勒令其退出金融市场。
(五)金融立法的创新
严格的金融立法是人民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律保证,是金融监管的法律基础和必要依据。面对加入WTO,我们必须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根据中国金融监管未来发展方向,系统规划中国科学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当前首要的是做好金融法规的规范和废、改、立工作。一方面,对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清理,将那些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坚决废止,将那些不很完善的进行重新修订。另一方面,补充制定新的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存款保险制度立法、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立法以及金融监管过程中对金融机构采取早期纠正措施的法律规定等。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务雷同,资金分散,不良资产占比较高,自身扩充资本金的能力较低,国际金融竞争实力较差,有必要进行银行合并重组。人民银行要研究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制度办法,同时大型的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参与到合并重组中来,也应该有明确的规范的应对策略。
(六)加强补偿体系风险的控制
信贷金融体系中的银行家和人的补偿体系存在缺陷。其以“投机补偿”形式的道德风险为特点。存在于金融公司的股东和公司的管理人/银行家,交易人之间的典型问题由于后者的补偿方式而加剧。因为这些补偿大部分是以与短期利润挂钩的奖金形式发放的,同时也因为这些红利是单方面的(盈利状况好的时候为正值,而在回报差的时候几乎为零),管理者/银行家/交易人有强烈动机去冒比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更大的风险。解决投机补偿倾向的潜在方法有多种。其中可能的方法是,向职业经理人发放必须持有数年的受限制股票红利,以及累积奖金池制度――该奖金池奖金数量的多少与特定投资的中期回报的高低相挂钩。
但是,即使不考虑在一个对金融业人才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如何改变补偿的问题,上面提到的解决方法能否完全产生效果也不明显。例如,在近期贝尔斯登危机的情况下,约30%的公司资产被作为受限制股票由员工持有。然而,这一补偿体系并没有防止贝尔斯登进行盲目投资和借贷,从而最终导致公司破产。也许,这是事实,因为个别补偿没有和个别投资,借款决策相关联。然而,在金融市场中,对银行家,交易人的补偿机制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扭曲投资和借贷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
(七)注重证券化的发起和分配模式的监管
当前的证券化模式(发起和分配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因为它降低了发起人要求监督借款人信誉度的动机。在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链条中,其中的每一个中间人都在收取费用,最终信贷风险被转嫁到那些最不能理解它的群体身上。抵押经纪人、家庭资产评估师、发起抵押贷款并将其重新打包至MBSs的银行、将MBSs重新打包至CDOs,或者CDOs的CDOs,甚至将标的进行CDOs的三次证券化的投资银行、给这些不良金融工具作出AAA评级的信用评级机构,所有上述中间人都在这一中介过程中收费而赚到收入,并将信贷风险沿着链条向下转移。
解决中介机构缺乏对借款人进行适度监督的动机的一个可能办法是,迫使发起银行和投资银行等中间商去承担一些信贷风险;这可能以在CDOs中某些部分的权益层级(eq-uity tranche)(例如,CDO最低级的权益层级是指当潜在附属担保物价值减少时承担最初损失的证券)或者是某些MBSs的部分的形式,这些MBSs的发起使其亲自参与其中。但是,并不能明显的看出,这些方法会完全解决金融中介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事实上,尽管证券化过程意味着信贷风险从最初发起人和CDOs管理人向最终投资者的部分转移,但是事实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抵押贷款、MBSs和CDOs方面具有大量敞口风险。的确,在美国大约47%的主要银行资产都是与房地产有关的;对于较小的银行这一数字接近67%。“发起和分配”的证券化模式没有完全将抵押贷款的信贷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投资者。银行和券商(例如,贝尔斯登)在许多金融工具上仍然具有相当部分的信用风险。的确,如果这些信用风险完全被转移,这些银行和其他金融中间商将不会遭受目前已经发生的、并在将来也不得不承认的数以千亿美元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 婷.金融服务项目创新分析[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2]吴雪亮.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D].武汉:武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