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端午节作文二年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5-0075-01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自理能力的形成,只有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因此,我们要注重家校联系,开展生活技能训练,以促进孩子形成自理、自立的能力。
1.学习技能,培养自理能力
在农村,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依靠着祖辈而生活。即使是非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往往也无暇顾及孩子。而在祖辈的隔代教育下,大多数孩子缺乏自理能力,甚至有些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还未掌握系鞋带、穿衣服、整理书包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根据年龄、年级的不同,布置相应的生活技能练习作业。如一、二年级布置系鞋带、穿衣服、戴红领巾、整理书包等,三、四年级布置洗袜子、刷鞋子、钉纽扣等,五、六年级布置包粽子、炒菜、包馄饨、十字绣等。在学校里,教师利用生活体验馆的资源,上好培训课;在家中,在家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练习。学校定期开展“生活小能手”评比,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自理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学会感恩,树立家庭责任
作为家庭成员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为家庭的幸福出一份力。我们布置孩子周末作业:参与家庭卫生的打扫,扫地,擦桌子,整理房间;帮奶奶择菜,一起做饭;和爷爷一起喂猪。这些家务,孩子们力所能及,既强化了孩子卫生习惯的养成,更让他体会到:我是家庭的一个成员,我有责任做好家务。
在学校生活体验馆的“针线屋”里,我们教孩子用毛线为妈妈织一双手套。商店里各种各样的手套,尽管漂亮,却远远抵不上这双手套的“温暖”。孩子们织出的不仅仅是一双手套,更是织出了对家人的一份爱,感恩之情在指尖自然流淌。
3.了解习俗,传承节日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主题鲜明,风俗习惯因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传统节日习俗,传承节日文化。
元宵节,挂灯笼、猜灯谜、吃汤圆是我们的地方习俗。活动前,孩子们在家中和家长一起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灯笼,搜集、创作灯谜,跟着奶奶学做汤圆,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在操场举行盛大的灯谜会。孩子们穿梭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中间,忙着猜灯谜、兑奖品,灿烂的笑容在稚气的脸上绽放。在生活体验馆里,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包起了汤圆,唱起了《卖汤圆》……
节日里,我们结合节日特色、家乡习俗,布置不同的生活技能练习作业。孩子们会做清明节的杨柳烧饼,会包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水饺……
4.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特殊的作业让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积累了习作素材。在实践中,孩子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在家人的指导下,他们战胜了困难,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的作文变得有血有肉,有生活味儿。孩子们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的“活水”在生活技能的练习中变得源源不断。
关键词: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渠道;语文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背景等因素,他们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纵观当前的小学生现状,知识都是来自书本,或是通过老师的教学得来,没有经过亲身实践,陆游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生生活单调,且课余生活又沉迷于游戏、微信,浪费时间,荒废学业。据调查,本班一共43个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只有9人,其余的都是闭门造车。作为老师,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热爱生活,亲近社区,同时把学生带出去,亲历实践活动。
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自身具备的生活阅历有一定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语文学习必须开拓生活领域,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地开发、优化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科学地加以整合,创造广阔的综合性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搭建练翅“平台”和展翅高飞的舞台。树立大语文观,培养语文能力是教师的终极目标。学生只有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才会羽翼丰满,才会有冲天之力。
二、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1.巧借社区活动,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社区常常会开展各种活动,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今年我们金蟾社区就举行了“大家缝制香包”活动。我早早地联系好社区工作人员,让我们的学生也参加缝制香包活动。学生很兴奋,有的从家中带来了彩线、布料、针、顶针、剪刀、小珠子等原料,有的从裁缝店要来了各种各样的花色边角布料和棉絮,有的上街购买了香草,居委会还邀请了辖区居民九人来社区,和学生共同缝制香包。大家穿针引线,用各色布头包上香药、缝制香包。不到两个小时,小巧玲珑、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香包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堆,有红辣椒、大南瓜、小柿子、杏胡、梅花、小香袋、各种小动物等,同时还互赠香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还让他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回校后,我布置了以这次缝香包活动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写下这次的活动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精彩可述。巧借社区活动,学生不仅学习热情高涨,而且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更使语文学习回归到了生活中,增强了语文的实践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这水,作文还怕没有素材可写吗?
作文来自生活,对真善美的认识也来自生活,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可借鉴国外,小学生的学习是轻松的,主要是培养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死x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包粽子、缝香袋,一旦学会就可以受益终身。长大了螺丝松了自己拧,灯管坏了自己换,水龙头漏了自己修,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走出屋子,与社区活动融为一体,受益无穷。
2.巧用社区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社区也是教育的阵地。如今的社区资源丰富,有音像教室,视听享受,网上冲浪,快乐阅读等,有趣又新颖的教学资源五花八门。所以,老师就该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走出去,实践起来,使各种能力培养起来。
如,教学郑燮的《竹石》,我带学生来到社区,观看这里栽种的竹子,还有社区门口的假山。先让学生充分观看,对照古诗,反复诵读,把握诗的两个意象――竹与石,然后让学生以自己独有的视角去观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让看到的景物动起来,产生美妙的联想,在联想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悟,鼓励学生把这种感受和体悟以自己喜欢的文体写下来,可以编短剧,用演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展开了翅膀,有的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讲诗人看见这独特景象时的心情与感悟;有的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挖掘出意象的深层含蕴:石头代表着恶劣的生存环境,是逆境的象征,它同情竹子,多次劝竹子离开它,到肥沃的土地去生活;而竹子呢,无言无悔,不但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还要感谢石头给了它这么好的磨炼环境,让它练就了坚强的生存意志!最后,让学生站在社区小舞台表演。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社区里栽种的竹子和优美的环境,从诵读到洞察,从文本体验到生命意义的体味,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大自然的旖旎风光,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各地各民族的奇风异俗,以及国内外时事,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容。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没有活力的。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社区教育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社区的资源很多,像一个植物园,除了竹子,还有松树、樟树、紫荆花、桃花、茶花、冬青、黄杨等,只要留心观察,潜心研究,就会挖掘得越来越深,了解得越来越多,写起作文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3.整合社区资源,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难点。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形式新颖活泼,使学生可操作、想实践,富有意义又充满乐趣。比如,在“我爱家乡”的社区实践活动中,我这样开展活动:新桥旁边有一条宽阔的汇昌河,河水从清澈到浑浊再到清澈,中间发生了许多小故事。我让学生调查汇昌河,他们分工合作,有的采访老人,了解汇昌河的历史变迁;有的拍照;有的整理资料。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五水共治”的功劳,感受到河道工人的辛勤汗水,同时激发了他们保护汇昌河的美好愿望。其中一个学生写道:“烈日下,清理河道的工人戴着草帽,穿着长袖衬衫,脚蹬过膝雨鞋,汗水浸湿了整个后背,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脏水。把河床里黑乎乎的淤泥装到船上,运出去。从早干到晚,一连干了好几个月,汇昌河终于又回到了从前的美丽模样,河水清澈,垂柳摇曳。我们一定要保护汇昌河,珍惜河道工人的劳动成果。
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社区建设,把社区搞好,既是美好生活的向往,又锻炼了能力,走街串巷、拍摄、访问、宣传、整理、展示……一个小学生能做到这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比宅在家里强多了。小有小本领,大有大本领,做任何事都要从小做起,没有一蹴而就的。
4.巧搭社区资源,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深入开发社区资源,可以丰富和充实校本课程的内容。二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七第四项内容是背背谚语。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走进社区,去查阅资料、采访老人、访问邻居。仅两三天的时间,学生的采集本上,便多了许多如“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吃饭吃米,说话说理”“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等,有趣的谚语,还有许多精彩的歇后语。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细心的观察生活,从有趣谚语、精彩歇后语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村里人的话特别幽默生动,像我的妈妈说话就特别有趣。比如本来想做好这件事,没想到事与愿违,她会说“柴禾不着吹火棍着”;做事情不是时机,晚了一步,她会说“母猪泻肚子了才去扫猪粪”,惹得我们哄堂大笑。这些话都是写作的调味剂,难怪一些作家随身带一本小本子,专门摘录村民有趣的话,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语文学科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不仅是人们日常社交的工具,更是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脉络的延续。因此,语文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场所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教材中蕴藏着的更多的学习内容,不断加以丰富,生成更多的教学资源。语文来源于生活,有生活就有语文,两者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掘社区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把语文学习的触角由课内探向课外,由校园伸到社会。巧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将学校教育的无形围墙,连通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多维互动的新局面。这样,语文教育的生活化不再是一句口号。社区是一个百花园,学生是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采得百花方成蜜。语文来源于生活,而与学生最接近的就是社区,就是大家生活的地方,熟悉这个地方,融入这个地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生活在资源丰富的社区,真是如鱼得水,如B入林。愿现在的雏鹰能在和谐的社区里健康成长,长大了成为冲天雄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