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

第1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多分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162-02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企业财务状况多分类进行研究的先驱是Ainy Hing-Ling Lau。她于1987年在“五状态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一文中首次将企业财务状况分为5个状态:状态0-财务稳定;状态1-不发或减少股利;状态2-技术违约和债券违约;状态3-破产法保护下的企业;状态4-破产和清算。她认为,从状态1到状态4,企业处于财务困境状态,并且严重程度逐步增加。她为企业财务状况分类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贡献是根据财务困境事项的严重程度,将财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状态,并对各个状态的内涵作出界定。

Esteban Alfaro Cortes等人(2007)认为,将公司分为Ⅰ类财务失败、Ⅱ类财务失败和正常三类。其中Ⅰ类财务失败包括已破产公司和进入破产程序的公司,Ⅱ类财务失败为被兼并或解散的公司。该文采用Adaboost。MI算法,构建了3分类决策树模型。与单一的决策树模型相比,他们的模型预测错误率降低了17.5%,但其项测准确率仍较低,只有78.43%。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企业财务状况分类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大致来说可以以2003年为一个分界点。

2003年之前,一般的研究者仅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为正常和危机两类。这种非此即彼的两分类观点有很大的缺陷。原因在于:两分类过于粗糙,即便得到预测能力很强的模型,也无法了解各子类中企业的财务状况。

2003年之后,为克服两分类研究的缺陷,部分研究者拓宽了眼界,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一)五类财务状况

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类研究》(吕长江,赵岩,2004),根据企业可变现资产与债务的关系,在理论上首次将财务状况划分为闲置、充盈、均衡、困境以及破产5类。见表1。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样本存在五类财务分级状况,而且企业财务状况分类的主要指标是规模、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三大类。不过对财务状况的五类分级的判断依据仅仅为企业的可变现资产与债务的关系,这种判断依据并不能全面地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2.《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基于机械制造业的分析》(孙黎娟)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处理,得到几个主成分,然后以这7个主成分作为聚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将样本聚为5类。

3.《企业财务景气预警系统与应用研究》(戚浩,2008)选取了12个财务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出各指标的预警界限,然后就对各区域进行打分,最后,把各个财务指标的分数进行加总得到企业综合得分,根据企业综合状况的得分,把企业财务景气状况划分为景气过热、景气较热、景气正常、景气较冷、景气过冷5种情况。

该文借鉴李社环、梁勤星的《经济景气观测方法》,取总分数的80%、70%、60%、50%分别作为景气过热、景气较热、景气正常、景气较冷、景气过冷的分界线。假设参与综合的指标数为M,每一个指标满分为3分,则总满分为3*M。所以分界点分别是2.4*M、2.1*M、1.8*M、1.5*M。

4.《企业财务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一文中设计的预警信号系统的原理跟《企业财务景气预警系统与应用研究》一文的预警信号系统一样,对每一个指标设置预警界限,根据各指标的预警状态,分别赋予不同的分数,然后将多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到一个综合性的指标的得分,并通过类似于一组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浅蓝、蓝灯的标志,对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当时财务状况发出不同的预警信号,最后,通过观察分析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财务状况运行的趋势。所不同的是预警指标的预警界限个数以及确定方法不同,该文财务指标的预警界限是4个数值,而戚浩的预警界限是2个数值。其分界点分别为均值的1.6、1.4、1、0.7倍。

最后,把各个财务指标的分数进行加总得到企业综合得分,根据企业综合状况的得分,把企业财务景气状况划分为景气过热、景气较热、景气正常、景气较冷、景气过冷5种情况。

上述财务景气状况的划分区域跟《企业财务景气预警系统与应用研究》中的一样,所不同的是分界限确定方法不一样,其分界点为5*M的0.85、0.75、0.5、0.4倍。但是,该文并没有说明综合得分的临界值确定的依据。

(二)四类财务状况

《基于财务状况多分类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研究》(李珊,2009),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分为四类:财务充盈、财务均衡、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其对这四个财务状况的定义跟吕长江对财务状况的定义一致,并没有创新之处,而且也没有说明之所以把财务状况分为这四类的原因。

(三)三类财务状况

《上市公司多分类财务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詹建平,2008),一文借鉴了吕长江(2003,2004)的5分类理论,结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将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财务正常、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三种类型,其中,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属于财务异常。其财务正常、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概念与吕长江的财务充盈、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概念基本一致,而且对这些财务状况进行了技术界定。

1.财务困境的技术界定

连续两年净利润

该文采用单变量(流动比率)判别法通过逐步试探,对财务困境进行了界定,如图1所示。

上述分界点确定的依据:根据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流动比率的分布特征,当流动比率小于0.85时,公司发生财务困境;当流动比率小于0.5时,公司财务状况剧烈变化,资不抵债,发生财务破产。

2.财务破产的技术界定

(1)当年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1)、流动比率

3.财务正常的技术界定

除以下4类公司之外的所有我国两市主板纯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这4类公司如下:(1)当年资产负债率>1;(2)近两年流动比率

根据上述界定标准,选取三类样本;然后建立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和主成本分析对所选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财务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1] 李珊.基于财务状况多分类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 吕长江,徐丽莉,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3] 吕长江,赵岩.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分类研究[J].会计研究,2004,(11).

[4] 孙黎娟.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基于机械制造业的分析[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4).

第2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一、财务分析的主体

1.企业经营者。企业经营者受董事会的委托经营企业。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其受托责任,通过有效地运用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贷款资金,获得最高限度的经济利益,即提高企业资本报酬率、资本盈利率和资本周转率。因经营者须依契约返还债权人的本金并支付利息;经营者须保全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并支付股东所期待的股利分配额;经营者须根据职工的工作情况支付其劳动报酬,所以经营者须通过企业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把握企业的经营时机,作出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经营决策。

2.投资者。已经在企业投入资本的股东或准备向此企业投入资本的潜在股东,关心的是不损失其投资本金并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投资者们为了选择较好的投资对象,了解哪些股份有利,哪些股份不利,何时从不利的股份退出转入有利的投资,使自己的投资总是处于有利的状况之中,就需要细心地分析各企业的财务信息。

作为投资者这一分析主体来说,其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率。除银行或保险公司等投资者之外,一般投资者很少直接进行投资分析。然而,有许多经济杂志、电视财经专题和证券报刊等,将代替一般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并提供给各投资者所需要的有关分析资料。

3.债权人。对企业作长期或短期资金融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判定贷款企业返还本金和利息能力的大小,须对其贷款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金融机构是为了获得一定收益而放款的。如果金融机构误定了贷款对象,将会遭受不能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损失。因此,债权人为了选定合适的贷款对象,确定恰当的贷款数额,对其贷款对象的财务状况进行周密、细致地分析是极为有用的。

除以上三大财务分析主体以外,还有财政、税务、审计、供应商等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或个人也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主体。

企业经营者作为财务分析的主体所作的财务分析是由负有企业经营责任的人来分析的,至于其他财务分析主体均是由与企业经营无直接关系的人来分析的。因此,前者被称之为企业内部财务分析,后者被称之为企业外部财务分析。经营者进行企业内部财务分析,获取分析资料虽无困难,但是,企业外部人员(其他财务分析主体)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难以获得足够、准确、有用的资料。其他财务分析主体通过上市公司在报纸和杂志上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而获得其分析资料。不过,此种资料与企业经营者所能获得的资料相比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许多还未上市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他财务分析主体更难获得满意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分析的目标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指财务分析者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想要达到的、或应该达到的预期效果和境地。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是多元的变数群,这就决定了财务分析的目标也是一个多元的变数群。这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不同等级和不同阶段的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贯穿这一网络体系的两个方面是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财务分析的总体目标是指在财务分析目标不同层次、不同系列和不同等级的网络体系中所存在并起主导作用的目标。它是引导财务分析行为的航标。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企业财务分析的目标均是要了解企业过去一段时期的经营绩效,如企业的净利多少,投资报酬率高低,销货量大小,现金及营运资金流量的流动速度快慢。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各分析主体可以评估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并与同行业相互比较,以评核该企业的经营得失及潜在能力。

(2)衡量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各财务分析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标同样要掌握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现在所拥有的资产价值是多大,各项资产的投资比例是否合理,对外债务是否过多,可使用的现金数额、存货数额以及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是否恰当。各财务分析主体通过企业财务分析,可展示企业目前财务状况的真象,以评价企业财务现状,并估计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能量。

(3)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财务分析主体需要拟定数项可供选择的未来发展方案,然后,针对目前的情形,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作出最佳抉择。方案一经选定,将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尤其对财务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财务分析主体通过对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科学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据以作出经营决策。

2.财务分析的具体目标。财务分析的具体目标是在总体目标的制约下,体现不同财务分析主体的特定目标。具体目标具有直接性和特殊性。

(1)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财务分析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在经营中往往由于资金没有适度的调配,生产组织控制不佳,销售过程工作失误等许多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而使企业经营发生不良后果。因此,经营管理者务必要迅速获得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有效方法,应付瞬息万变的不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是经营管理者得到此项财务信息的有效途径。

为了增强财务分析信息的有用性,经营者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财务分析。经营者要求财务会计部门及时地提供财务分析信息,以便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及引起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财务分析的目标是:①通过财务分析,将错综复杂的会计数字转化为简单明了的财务信息,以增强财务会计资料对经营者的有用性;②通过财务分析,使经营者扼要地观察企业目标完成得如何,企业目前财务状况怎样,并进一步了解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完成得好与坏以及财务状况优劣的具体原因,以便经营者采取措施,改进工作;③通过财务分析,为经营者预测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而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企业投资者的财务分析目标。企业投资者,即企业普通股东是企业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普通股东对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债权人和其他财务分析主体。股东的利益一般与企业的股利分配率大小和股票市价的高低密切相关,而影响这二者的因素又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获利能力的强弱,财务状况的优劣以及资本结构的合理程度等。因此,股东的财务分析目标是:①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报酬率,股利分配率;②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分配政策;③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结构、资产结构和财务规划,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便作出新的投资决策,即是否保持现有投资,是否转移现有投资,是否追加新的投资等。投资者分析企业财务时,一般不进行查找原因的分析,而特别注重现在的经营成果,股利分配政策,未来的发展前景。

(3)债权人的财务分析目标。 债权人按照信用授予的期间可分为短期债权人和长期债权人。二者均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即债权人已因契约的签定而具有固定的性质。

如果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则债权人的权益必然固定不变,得到保证;如果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则债权人的权益必将处于危险之中。因此,信用授予者在决定是否对某一企业贷款时,必然事前审慎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

对于短期债权人,财务分析的目标在于了解借款企业短期财务状况,短期偿债能力,及存货周转情况等,以便决定是否收回贷款或停止贷款。短期债权人关心企业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超过企业的经营效益(盈利能力)。

对于长期债权人,一般重视借款企业未来较长期间的偿债能力,所以需要的财务信息较详细,分析的范围也较广泛。因此,长期债权人财务分析的目标在于根据借款企业现在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预测其未来较长期间的偿债能力、经营前景以及企业在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以便作出对借款企业是否长期贷款的决策。长期债权人财务分析的重点是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3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1.财务比率分析法。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将企业的存在经营风险真实的反映出来。有效的偿债能力分析,能够分析企业内在权益的构成,同时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从而进一步分析企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负债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的快速实现。通过相应财务报表中列示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以及盈利等数据信息,企业可以有效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客观反映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也是对不同时期的盈利水平变动情况的真实反应。通过设置盈利相关财务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利润的构成,并进一步分析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企业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准确反映出各项经营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以及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可以为管理者完善业务结构、改善业务模式提供有力的保障。

(3)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分布情况,以及资产的周转情况。提升营运能力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设置相关指标,分析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结构的变化以及周转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营运能力的分析,掌握企业资产结构以及其利用情况,及时发现资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财务报表比较分析。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法是一项非常实用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指标或主要项目与选定的基准相对比,确定其差异,并以此判断、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是对企业较长时期动态经营状况的分析,具体形式有:财务报表及数据的前后期相比较、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相比较、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

3.财务报表趋势分析。财务报表趋势分析法又叫水平分析发或比较分析法,一般是以企业会计报表中所记录的相关数据资料为基本前提,将两期或多期相同且连续的比率或指标进行环比对比和定基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其增减变动数额、方向和幅度,从而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其分析的能力也是良莠不齐。要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需要运用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财务信息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加上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出现偏差。一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通过职位之便,更改财务报表分析数据,借此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明显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也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及财务状况,尤其是缺乏一些对企业日常运营影响较大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指标、市场份额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等。尽管此类非财务指标不易于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若缺乏该类非财务指标,则很难完整地体现企业全方面的财务、经营状况,财务报表分析也会失去意义。

(三)财务综合分析法不完善,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对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财务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即为财务综合分析法。通过财务综合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为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站在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看,财务综合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分析主要反映企业财务信息,而缺乏对企业整体实力的客观反映。由于财务指标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可以基本满足工业时代的企业需求,但若不加完善地运用到现代化企业当中,则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如果只重视短期财务结果,就会引发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不顾其长期发展。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因此,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其对财务信息数据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管理层应积极组织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参加培训,重视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关注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侧重考察其责任心的强弱以及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并对之做出客观评价。企业管理者应根据相关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定制有差异的培训方案及考核方法,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降低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强度,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

(二)建立健全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当前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仅仅依靠单纯的财务指标分析是难以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经营项目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展示出信息化、多元化及全球化的特性,以便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需要。具体而言,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合理增加相关的非财务指标,以弥补当前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同时,要引入恰当的定性和定量等影响因素,形成对现有指标体系的有力补充,并以此修正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中出现的偏差,使分析结果更加接近企业真实水平。

第4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警指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财务预警不仅仅只是针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或者说是只有当企业财务将要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进行的预警,而是只要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就要报警。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的选择预测模型,在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就能及时的发现危机,及时指出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阻止危机蔓延,达到预警目的。探索企业财务预警指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控、有效的防范是企业管理层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主要财务风险源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②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③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④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利用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方面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负值,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 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问题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企业综合财务预警指数及预警系统构建

企业应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综合预警指数(SWI),并根据企业的财务实际运行状况设置临界比率,使财务运行处于一定的安全区间,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一)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获利能力从长期而言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企业财务实力中最重要且最可靠的一类指标。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当企业缺乏偿债能力时,会产生资金不足、对债权人利息和本金延期支付现象,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并导致破产,财务预警时主要选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指标。资产负债率是长期财务预警的核心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少是借款筹来的,体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而举债比率过小,则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按通行标准,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对企业发展不利。

经营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运用其资源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能力,如果经营能力不佳,可能预示着企业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只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销售增长率,故选择销售增长率和净资产成长率两项指标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企业财务风险定量预警方法探讨

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模式分析模型是以单个财务比率的分析考察为基础的,财务比率按其预测能力有先后顺序之分,在预警指标体系的八项指标中,对企业财务最具长期预测能力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其他六项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因为企业良好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具体操作时,将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确定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的临界值。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单变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多变量分析方法或综合分析方法的辅助。

2.多变量预测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风险的方法,当预测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失败时,只需将多个财务比率同时输入模型中,模型会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就可以判别企业是否会面临财务失败或破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形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预警模型,例如美国的爱德华o阿尔曼(Altman)的Z计分模型,日本开发银行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国台湾陈肇荣先生多元预测模型等。多变模式从总体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提前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的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国别等诸多差异,企业不应拘泥于任何经验数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总体财务失败预警系统。

3.沃尔比重评分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该种评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中,将其作为一种财务预警方法,与其作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区别是:预警时得分越大表示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中的评分越高表示财务状况越好。

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先对各财务指标进行评分,而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总得分,公式如下所示:

T=X1×R1+X2×R2+……Xn×Rn

其中,T为总得分,X1,X2……Xn 为各指标得分(可以100计),R1,R2,……Rn为指标权重(可以%计)。在计算总评分时,各个指标得分计算比较关键,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其得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程度实际操作时,不仅可根据总得分所归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预警,还可根据各指标所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控制。企业经营者在了解经营状况时,如果发现本月份经营出现警告,则应具体查阅明细指标状况,以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完全消 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 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一)增强企业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是建立在高校财务部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上的,一旦出现财务信息“失真”,必将会使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成为是一种空指标,很难起到应有的预警效果。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积极贯彻《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法》等法规,仔细审核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认真思考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有欺诈行为,是否蕴藏着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对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预测和分析来合理组织资金。同时还要不断地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资金结构,从而降低筹资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就是企业通过库存物资、资金收支结余、资产变现率、坏账金额等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经营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识别的财务分析过程。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发现根源,预先准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企业要确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要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分析机构,现场实地观察企业生产运营和业务发展等具体情况,通过总资产净现率、现金流量预算、预期未来收益、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分析指标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防线。

(三)拓展财务风险应对手段。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是风险管理的目标,完全消除和规避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应该拓展财务风险的应对手段,保障企业资金良性循环。针对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具备极高的敏感性和迅速反应能力,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研究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使各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此外,还要借助新的研究成果,加强风险管理,理顺决策落实程序,提高企业各部门运作效率,从而保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作出的决策能够尽快落实,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龚小君,王光华. 我国财务预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财务预警研究评析[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 郑毅. 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3] 黄礼,李万超. 主成分分析法在财务预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5).

第5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改进措施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工业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的信息载体,而财务报表中各种科目、项目的数据反映了某时间节点信息。按照一定标准对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与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从而得到对企业经营活动归纳、总结、预测的方法就是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价经营业绩,衡量当前财务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财务分析是预测决策的前提,是对分析前的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得到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利弊得失,找出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原因和要素,在经营管理中沥青各项责任,从而有效地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二)财务分析是实施决策的有力工具

通过财务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盈利和偿债能力,对投资后的风险及收益进行预测,从而有助于进行正确投资决策。财务分析已然成为当前企业资本市场条件下满足债权人、投资人所必需辅助决策方法。

(三)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控的依据

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财务分析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知晓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情况,从而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达到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财务分析是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企业理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本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财务分析手段,可以挖潜力找差距,充分发现并利用各种人、财、物资源,促进实现企业理财目标。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据信息使用者不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其内容包括:1、财务状况分析;2、盈利质量分析;3、偿债能力分析;4、现金流量分析;5、投资报酬分析;6、发展能力分析等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不同的目标,分析人员会使用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经济指标揭示相关数量差异的方法。比较内容包括:本期实际与计划制定、定额之间的比较,来了解先前制订计划的实际完成状况;本期实际与前期发生进行指标比较;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先进同业进行比较。通过多方面的对比,找出数值差异,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成因做好铺垫。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对经济指标相对数的比较,通过对多维度的对比,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业绩和企业财务状况,方便企业进行管理。比率分析法可采用结构分析法、相关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计算几个有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的找差异(确定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动的差异)不同,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发现差异形成的各种原因以及各个因素对差异形成的不同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中总成本、利润总数量、净资产报酬率等综合性的财务指标的分析和研究。以上三个常用方法各有优缺点,分析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工业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来改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而工业企业中的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决策者,往往只重视销售额和企业利润,加上缺乏财务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绩效的相关考核,就会忽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造成轻视财务分析工作。因此,企业要从企业环境入手,改变思想加强学习,企业领导要积极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健全财务分析制度与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决策水平。

(二)通过完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可靠,来消除财务分析所依据基础资料的部分局限性

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自己据实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的主观操作,而财务人员的素质也就决定了会计数据的质量,最终影响到财务分析的结果。为了消除这方面的局限性,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坚持会计事项持久有效,保证数据具有可对比可分析,为科学化财务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方法、分析手段的综合应用,来完善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单一采用某一种分析方法可能得不到真实完整的分析结果,因此要结合实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单个与整体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财务报表以外的经营相关的信息(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汇率变化、财政货币政策、产业发展规模变动、企业客户调查反馈等),多方面完善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使财务分析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四)通过加强财务分析实际应用,来改变当前忽视了财务分析中预测功能

当前工业企业的财务分析多立足于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往往会忽视财务分析中的预测功能,而预测分析主观能动性很大。因此,需要完善数据来源,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实现分析预测功能,比如采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及OLAP技术分析、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大数据分析等,通过加强财务分析预测功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五)通过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改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足的现象

财务分析中人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工业企业中财务分析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针对财务分析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财务、会计、法律、营销、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有目的地培训,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对各项数据收集整理能力,从而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分析结果,有利于做出科学决策。

五、结语

企业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财务报表的简要分析,而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多方位各环节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促进企业管理决策者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经营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学义.王建华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财会之友,2009(12).

第6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和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中的不足之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评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财务分析不全面,风险评估不可靠而出现的财务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必须通过制度才行,如果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会失去制度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因为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遵循,所以制约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财务人员通常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每月的记账、算账,列出财务报表等方面,未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而财务人员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只是对财务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基本没有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使得财务评价数据缺乏实用性,缺少分析的深度。并且财务人员的分析把重点放在对财务报表的事后分析方面,缺少对财务风险防范的预测,着重于对财务指标进行静态的分析,忽视了对企业各项活动的动态分析,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财务风险评价

为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企业要制定出详细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应对措施。应对措施要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重要性,以及分派更有经验或者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也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来开展更多的督导工作等。另外,在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中,还可以通过构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如,对于债务的风险评价指标中,可以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年末借款率等,进行分析存在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投资风险评价中,如果企业财务对于投资比例小,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小;而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中,如果企业的产业产权不明晰,那么企业财务状况就将存在很多的风险;对于企业的产业速动比率,不仅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产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还可以反映出企业财务的风险状况,从而企业能够根据财务风险分析和评价及时规避财务风险,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分析报表体系

在现有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设现金流量表,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时,要从以“收益”为中心转变为以“现金流量”为中心,进而更加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现金流的出入情况,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资金运用效率、企业的支付能力等重要的数据。与此同时在增设的财务报表中应该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制,对重要的会计事项以及和企业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披露,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科学预测。例如:科学预测先进、大型的设备购买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根据投资回收比例、未来获得的报酬率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指标给出可行性建议,进而使企业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发展,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找到差距,阐述实质性的原因,进而避免出现分析的片面性,以便让财务报表使用人员更加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概况,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此外,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必须充分收集详实、有价值的信息,采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确保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精确性。

(三)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

为了有效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必须在财务分析管理系统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制度,设置科学化的财务预警指标,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财务人员仅仅局限于掌握财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加强学习,扩展知识面,了解本行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做出科学的、综合的评价,给出合理化建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在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明白收支变化的原因,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等多种财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要指出各项指标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异常变动情况,要写出专题性的分析报告,进而为企业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此外,财务分析人员要从思想意识领域把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克服重视核算、轻视分析的思想,加强对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财务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分析能力,做好全方位的财务分析,为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和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我们应当加强财务风险评价,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能力,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报表体系,才能理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关系,解决新时期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民.试论企业财务分析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120-123.

[2]涂守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电子商务,2010(1):56-57.

第7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内涵;目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092—02

近年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各企业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企业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多种手段措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其中,企业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在具体的实施应用过程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制约着企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和目的

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是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在结合企业其他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综合的比较和评价,从而给企业的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许多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和个人,他们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关心,要求通过财务报表所展示的各项内容来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自身管理和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也逐步拓展新领域,向经济多样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已不能满足企业新型运营管理模式的要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显现出了诸多的局限性。企业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受财务报表本身特点的影响,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所展现出来的不足,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最本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企业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信息只限于单个企业

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借以观察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工具,只能收集单个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却不能了解反映出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评价是具有相对性的,只有将企业放在整个行业中进行评估、比较才能对企业作出合理的评价分析,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然而由于企业财务报表都具有保密性,不能对外部毫无利益关系的集团或个人进行公开,因此,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企业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信息只限于财务性

企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其所能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于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只能以定量的货币计算和货币信息来反映企业财务方面的状况。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所涉及到的因素众多,而企业财务报表的信息并不涉及产品竞争力、人力资源质量、员工素质和心理状态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关注度等方面的内容,很难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全部状况。只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的局限并不能代表企业全面的经营状况。

3.企业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信息存在滞后性

就我国企业的现状而言,除少部分的上市公司外,对于大多数企业在年报中是否揭示未来发展情况预测性信息未作出明确要求。因此,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针对企业以往的财务数据信息,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然而前瞻性的财务预算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信贷和经营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反映着企业的发展前景。

4.企业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信息由历史成本得到

企业财务报表大都是对企业资产中实际成本的反映,但在物价波动较大或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将会产生企业历史成本计量的信息与企业资产实际价值相脱节或相背离的状况,这就会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质量失真,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甚至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5.企业财务报表所展示的信息由近似计算得到

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计算整理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对于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些账务的处理无法准确核算。譬如,收入的确认,坏账、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以及在建工程和制品完工程度的估计等等内容的核算都无法实现精确性,而是根据会计人员的相关职业判断估算出来的,一般均采用近似值。这种数据失准的局限性是无法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制约着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只有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施改进,完善报表分析的效用,才能使企业财务报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对社会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作用。本文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克服企业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是解决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问题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克服疏忽性失误的基础上,要不断结合现实状况,与时俱进,解决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具体问题。

(二)构建科学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科学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不断完善的前提。在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考虑,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

(三)完善对比率分析问题

各种比率的有机联系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全面分析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能够抓住重点,避免多重线性相关现象的出现。

(四)重视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的了解分析

行业背景要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反映社会市场环境对企业的要求,决定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决策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对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和战略分析,得出对企业发展有益的结论。

四、结语

目前,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已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企业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和企业经济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克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深化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保证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超.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第8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沃尔玛;分析法;局限性;改进

对企业财务状况指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沃尔分析法和杜邦分析法,沃尔分析法的先驱者之一亚历山大·沃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首次比较完整地应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价企业信用水平的高低。虽然现代社会与沃尔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沃尔分析法作为一种基本的财务指标评判方法,它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在目前仍有借鉴作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沃尔分析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为此,本文就沃尔分析法在我国企业财务综合评判中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做些初步探讨与交流。

一、沃尔玛分析法简介

沃氏分析法主要是将若干财务指标通过线性组合,形成综合性的分值来评判企业的信用水平,它在企业财务指标综合评判中的基本程序如下:

1.选择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比率指标;

2.确认这些评判指标的权数比重;

3.确定这些评判指标的标准值(该标准值年可以是企业的预算标准值或者行业的平均值等);

4.计算这些指标的实际值;

5.求出评判指标实际值和标准值的相对比率;

6.求出评判指标的综合分数(一般百分制表示)。

由此可见,利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大体可以分为两大步骤: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即上述程序1到程序3和公司财务状况实际评分即上述程序4到程序6。

二、沃尔玛分析的局限性及其改进与修正

从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综合评判的情况看,沃尔玛分析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过程中,沃尔分析法在理论上的一个明显不足就在于无法证明每个指标所占的权数的合理性,因此有关指标的权数确定只有结合具体企业的情况以及该行业长期实践进行不断的修正,才能设置出较为合理的权数比重。在本文所举的范例中,有关权数的确定是以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制定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中的相关内容作为参考,即企业的四大类财务指标:财务效益类指标、资产营运类指标、偿债能力类指标、发展能力类指标的权数比例大致是4∶2∶2∶2;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咨询评判机构一般认为,现代社会企业财务评判的主要内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大致可以按照5∶3∶2来分配比重(详见《财务分析学》荆新、刘兴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下面的财务指标权数表是笔者根据沃尔分析法的原则要求,结合某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仅供参考。

其次,还表现在沃尔分析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实际评分时也遇到技术上的不合理,即个别指标的严重异常会对总体财务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因此,在这里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沃尔分析法进行改进,即对每个指标评分规定上限值和下限值,上限值定为正常评分值的1.5倍,下限值定为正常评分的0.5倍,而且给分不采取“乘”的关系,而采用“加”、“减”的关系处理。一般而言,如果下属单位正好完成预算指标,那么其理论得分为100分,超额完成预算,其理论得分在100~150之间,如果未能完成预算,则理论得分一般在50~100之间。但是如果象利润这样重大的指标是出现亏损,则该企业的实际得分很可能低于理论最低得分下限50分,在0~50分之间。

有了上述的规定程序和修正后,在第一步骤综合评分标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已完成比率指标选择和指标权数界定两项工作,下面就是该如何确定各个评判指标的标准值。财务指标的标准值确认有一个原则,即各标准值是该企业现时条件下的最理想的指标数值。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经营管理需要、所属行业特点来确定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用上一年度指标、行业平均指标、预算考核指标等作为财务指标的标准值。下面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为例,具体说明如何进行沃尔分析法的第二步骤工作,即完成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实际评分:

(一)各指标标准分单位比率的计算

1.如上表所示本文净资产收益率的权重为30(即占综合评分的30%);

2.假设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为8%;

3.假设该企业最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7%(即最高比率为17%);

4.则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上限得分为45分(即权重30分*上限倍数1.5);

5.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下限得分15分(即权重30分*下限倍数0.5);

6.则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分单;位比率=(所属单位某指标最高值-该指标标准值/(该指标理论上限得分-该指标权重)=(17%-8%)/(45-30)=0.6%。

依次类推,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各个财务指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

(二)各指标实际得分的计算

这里仍然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例说明如何计算各个财务指标的的实际得分:

1.从企业有关财务报表获知该企业当期实际净资产收益率为5%;

2.假设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为8%;

3.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为-3%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净资产收益率的的标准值=5%-8%=-3%;

4.已知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为0.6%;

5.计算出净资产收益率的调整分=净资产收益率实际数值和标准值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分单位比率=-3%/06.%=-5;

6.已知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权数为30;

7.根据有关公式,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实际评判得分=净资产收益率的权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调整分=30+(-5)=25。

这里需要对于7步骤所提到的公式进行说明,根据每个具体指标的属性的不同,实际评判得分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上表中对财务指标属性的界定主要是为了计算指标分值而设定的,如果该指标值的高低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成正比关系,则该指标属性为正;如果该指标值的高低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好坏成反比关系,则该指标属性为负。当然有的财务指标正负的判断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比如资产负债率指标,该指标是体现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指标,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企业的偿债负担和经营风险大,但是过低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企业的融资能力、举债经营能力低下。因此,不同的单位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进行灵活取舍,决定该指标的正负属性!如果某一公司财务报表显示资产负债率过高,则该公司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是就要把资产负债率指标属性设为负。

确定了相关指标属性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下面的计算公式来算出各个指标的实际评判分:

指标属性为正时,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标准评分值+调整分;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为该指标的最高评判分。

指标属性为负时,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标准评分值-调整分;如果标准评分值-调整分≥某指标的最高评判分,则该指标的实际评判分为该指标的最高评判分。

企业出现亏损,及利润小于零时,以利润作为分子的指标的评判分均为零,不再有下限的限制。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最后,通过对各个评判指标的实际评分进行汇总可以清晰知道百分制表示的企业整体财务总体状况的好坏。

三、结语

应说通过将修正后的沃尔分析法应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判是可行的,它摆脱了利用单一指标评判企业财务状况的片面性,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尤其适用于不同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增加评判的合理性、客观性,降低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和决策成本。当然,应用沃尔分析法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判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住沃尔分析法的基本原则,灵活加以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用好沃尔分析法,为决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范文

“企业的”财务目标与“企业财务的”目标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主体归属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主体归属于“企业”;“企业财务的”目标,主体归属于“企业财务部门”。第二是职能不同,即实现其目标各自发挥的职能作用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其实现是通过企业决策当局对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等)综合性、适时性、动态性的指挥、协调及运作的阶段性结果;而“企业财务的”目标实现则是企业内财务这一职跳部门通过筹资、投资等财务理财职能作用发挥(即主要是物力资源的综合性价值管理)所要达到的财务部门的自身的理财目标。第三是目标层次不同。企业目标有多种,如市场占有率目标、产品质量目标、品牌目标、扩张目标等等。“企业的”财务目标只是企业的众多目标之一,是用财务指标所表现的综合性最强的企业目标;而“企业财务的”目标则是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服务的,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基础和保证的财务子系统目标。第四是责任人不同。“企业的”财务目标的责任人是企业最高管理当局,而“企业财务的”目标的责任人是财务管理部门。

同时,“企业的”财务目标和“企业财务的”目标又是紧密相联的,财务的理财目标是为企业目标服务的,是受企业目标支配的,但它又反过来制约或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不仅影响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管理职能与财务的理财目标

长期以来理论界用“企业的”财务目标代替企业财务管理本身的目标(即“财务理财目标”),造成财务管理本身的目标虚设、财务管理职能方向模糊,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乃至放弃了对“财务理财目标”的研究。由于“理财目标”这一重大的财务基本理论问题被忽略,导致如何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来真正地、脚踏实地地实现财务部门自身的理财目标的理财观念、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等也被理论界和实践所忽略,使得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企业的财务理财实践受到重大影响。

财务职能的概括表述为“以资金为中心,对企业进行综合性的全面价值管理”,或简述为“筹资、投资、收益分配”。而财务理财目标可以表述为改善财务状况,扩大理财效益。

财务管理职能和财务理财目标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财务理财目标为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方向和动力;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是财务理财目标实现的途径和保证。财务理财目标又进一步对财务的理财职能提出要求。

(一)财务理财的第一大目标——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必须做到具有充分的支付能力、稳定的资金来源、合理的资金结构,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财务部门通过筹资、投资、资产管理等理财职能的发挥,达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的目标,从而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

1、只有具备充分的支付、偿债能力,企业才能源源不断地购进生产、经营用物资、支付税费、员工薪金等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维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而企业的支付、偿债能力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和财务理财活动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财务理财所要解决的首先是如何通过自身职能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充裕,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研究、评价其支付能力状况(如长短期支付能力、长短期偿债能力、资产流动性、资产变现力、现金流量等),分析其产生根源、找出并实施其改善途径,并在财务职能的范围内采取措施以使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得以加强和改善。

2、财务理财还要能使企业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保证企业稳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要研究企业面临的资金市场、筹资渠道、财务风险、财务结构、资本结构及企业资产结构等,要从企业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的比重、借入资本与资本的比重、企业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中找到规律、把握规律从而使企业保持稳定的资金来源。

3、财务理财还要能使企业各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分布,使企业资金周转能顺畅地进行。因而要研究企业各项资产变现速度,比较企业的总资产结构、流动资产结构的变动,各项资产的功能作用特点、最佳的资金投放量、最有效的管理方法等。

因此财务部门理财的首要目标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即增强企业支付能力的充裕性,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资金投放的合理性。而改善本身正是财务职能作用发挥的动态过程。如何改善则涉及到财务理财的基本理论体系、基本方法体系和基本技能体系的指导和综合运用。

(二)财务理财的第二大目标——扩大理财效益

财务部门通过财务理财职能作用的发挥要达到扩大理财效益的目标。理财效益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财务状况的改善,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捕捉住每一个获利机会所创造的理财效益;二是直接通过理财活动本身技能的发挥所创造的理财效益——即通过筹资、投资、资产管理等理财直接行为的改进来扩大的理财效益。

如在筹资决策中,通过融资组合中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所得税等因素的综合权衡来扩大资本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通过流动资产各项目投资的收入与成本动态权衡原理办货币资产、债权资产、存货资产的最佳投资额测定原理、方法、技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时间价值运用、风险价值的比较、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现金流量的计算;长期证券投资中证券估价原理的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和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来减少风险、增加收益。还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收益规划,从财务角度研究存量资产转变为流量资产运动的条件、规模、速度及加速度、成本、效益、弹性、经营杠杆等的相互作用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影响等,从而采取特定的财务措施来扩大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