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第1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二、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能力目标】: 1、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理地发表见解。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情感目标】: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传统习俗蕴涵的情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调动自身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无穷趣味。

三、教法与学法: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传统习俗文化呢?还是那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的一些童年趣事、过节习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以“情趣”二字为切入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最后上升到初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高度。

与教学过程相照应,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入——阅读——拓展

学法: 归纳复述——搜索整合——诵读品味——合作感悟——探究反思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2)谈谈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这些习俗的缘由是什么?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

问题二让学生对端午的认识从粗浅了解转向探究根源,可以说是对文史地哲等知识的一个汇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可见,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4、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我们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本环节教师先抛砖引玉,投影一段文字,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5、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对文本进行赏析品味,最后跳出课本,关注社会,反思生活。

在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搜索整合信息能力、归纳复述知识能力、诵读能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几个基本理念: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规律。

第2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59-02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对高中历史教师十分重要。历史新教材总体编写思路是遵循文明史和全球史的线索,以“模块+项目”,关注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历史之间,采取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的协调。内容系统设置模块相对独立,整体集成。而这种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变化都很大,与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主位历史教学设计应考虑和注意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一、学生对专题史学习状况的适应情况调查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他们不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不扎实或者新课程对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估计太高。中学历史教材新课程也打破了历史教学方式的历史,有大的跳跃,初中和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之间的过渡太陡,像爬梯子一样。二是新课程历史教材没有系统的思维方式。老师经常上完一个单元(一个题目),学生没有理清头绪,在头脑里一片混乱,然后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话题。对学生来说,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很困难的。课程内容太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太重。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1. 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有机整合必修模块,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现在我国初中和高中课程的标准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初中阶段对学生历史方面知识的要求还比较低,课本的编制都是按照历史知识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顺序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凝聚性知识体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高中以后,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高中阶段的课本编排打破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的顺序,开始学习专题史,在所学的专题上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高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弊端,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专题史缺乏系统性的弊病,更可以充分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长处,让其优势互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和便捷。

然而,仍然有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就没有学好历史通史的知识,到了高中学习历史通史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一定的难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好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时间逻辑是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中之重,不可替代。一个好的时间逻辑,可以让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比如说,老师在传授“”对“”的影响的时候,如果没有时间逻辑做铺垫的话,就可能出现事情倒变的情况,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对于专题内容的安排一般情况都是按照时间前后的顺序来排列的。比如说,在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从整个夏青王朝大致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时候,学生不仅学到了爱国的精神,还可以从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历史事件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按照时间的顺序描述出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本课程,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空观,对于学困生更没有办法学好了。

所以,老师在每一堂新课中,都要以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铺垫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就让学生回顾到初中的历史知识,对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新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教学效果突出。比如说,老师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商业的发展”的时候,课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绍商业发展的,这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关注专题纵向和横向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加强学生对历史空间观念的认知。

2. 科学处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历史学科功能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当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专门将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单独地提了出来。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作为主体,思想情感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附属品。然而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人文素质作为出发点的,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对知识和技能同样注重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不仅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的情感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三个目标,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第二知识能力目标,第三知识过程方法目标。这三个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同时也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注重过程,把方法作为一个手段,同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候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是消极低下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情感上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好高中历史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一定要落实知识的传递效果和技能知识的展现。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现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实施教育的根本,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个连翘,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碓矗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历史教材来说,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那么其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灵活地作用,让教材成为一种循环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利用教材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要对历史原因的进行探索,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其次,要理解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这些基础上,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与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消化掉当堂所讲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中的内容的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调整整个教学的体系,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定向给学生辅导,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1).

[2] 向丽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3(18):128-128.

[3] 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4] 陈仲丹.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5] 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一、贵州山区艺术教育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大山深处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传统文化沿袭,人们意识、思想观念相对保守,经济发展滞后,广大农村还过着农耕时代的生活,基础教育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艺术教育发展也相对滞后。

1.艺术师资严重匮乏。其一,在贵州广大的农村乡镇中小学由于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较差,许多有才华的艺术专业人才留不住。其二,在广大的乡镇中小学由于受到办学规模、教师编制以及地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艺术师资配不齐,也养不起足够数量的艺术教师。因此,需要配备一专多能的艺术教育师资,吹拉弹唱、能写能画的多面手。

2.硬件设施条件差。在乡镇中小学由于经济因素,教学校舍只能满足正常教学开班的需求,那些艺术教学设施如琴房、画室、多媒体教室、教具、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配不完善。因此,需要培养具备掌握和灵活运用学校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型人才。

3.需要富于“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教师只教要考的书,学生只学要考的书本知识的现象。因此,艺术学科成为可有可无、形同虚设的课程,再加上社会评价及认识不够,艺术学科成了中小学师生及家长的“冷门”学科。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思想引导,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思维去开拓生活中的艺术教育,挖掘本地人文资源和他们身边的艺术资源,从专业技能训练的艺术教育转化为生活艺术教育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因此,需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师资。

二、基础教育艺术课程的改革牵动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藤守尧教授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一书中提出:基础课程艺术教育目标是“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综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杨立梅教授主编的《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中关于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世界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精神的提升和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

作为中小学艺术师资的培养基地——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它现行的课程体系偏向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干线,这样的课程体系难以与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内容相互适应。因此,必须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意义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以厚基础、宽知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是对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在贵州山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紧密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贵州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一套“合身”的课程体系,造就具有贵州特色的艺术教育亮点高校。

三、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结构

从上述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和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结合贵州区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地域特色的课程结构(附表一)。

1.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理念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美术教育专业能力,能适应社会美术事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个目标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其一,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家或设计师。课程设置、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必须厚基础、宽口径,内容涵盖面要宽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学科本位,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生活艺术、人文艺术的整合。其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关注个性发展来认识、梳理、构建美术课程的学科结构。其三,可根据贵州区域文化以及院校自身的独特教学资源和条件,以多种形式构建校本课程来填补和加强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课程。

2.构建课程结构和内容

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结构主要是由三大方面构成的:即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我国在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人才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作重大性、探索性、实验性的调整。

教育部师范教育科研课题《师范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成员,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崴教授在《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文中提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根据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和贵州师范高等专科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毕业去向。本文对课程结构、内容提出建设性思考:

(1)文化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英语、公体、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它是我国专科课程必修的人文学科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拓宽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适应知识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

(2)学科专业课程由主修学科课程、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三大部分构成。其一,主修学科课程包含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将来要教学的内容。要求掌握美术学科的面要广、基础要厚、知识要宽。其二,兼修学科课程是主修美术学科的姊妹艺术课程,它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门类艺术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门类艺术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今后艺术课程教学资源整合提供知识基础。其三,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设置的特色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和调整,也是国家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它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特色。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学习能拓展学生对多种文化的认识和掌握,有利于将来从事艺术教学工作提供广泛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技能课程两部分:其一,教育学科课程把美术学与教育学融合为美术教育学,这样才体现美术教育的针对性特点和美术教育学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对美术教育的深入研究,认识美术教育学与其他教育学的共性与区别。在课程整合中把美术学与心理学融合为美术心理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美术心理学的正确解读,有利于未来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服务。其二,美术教育技能学科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设计,教师口语表达与普通话、书法与篆刻、美术字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教师的知识技能,是构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课程。

(4)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毕业创作等。它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和学科专业创作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教育实践是师范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它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方式,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教学方法、规律。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搜集生活素材、整理生活素材、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毕业创作服务。毕业教学设计是学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策略的独立思想。毕业创作是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反映生活,是艺术能力的综合测试。

四、课程设置解决方案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应走出专业美院的美术教育模式,结合多门类学科的融合,由技能性转向知识性和体验性的掌握,要求在人文关怀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本科为2800—3200学时,可上下浮动10%)的学时分配数据为参考,结合专科课程及贵州教育实际情况,制订出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见附表二)。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上述拟定的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是以普通文化课程、主修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实践课程为主干,兼修课程、校本课程为辅的相并存的多元学科体系。在教学方法与策略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开创出新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供教学探讨:

1.基础技能与个性探索的结合

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应重视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在基础专业学科中素描、色彩、国画、油画、版画转变为素描技法与表现、色彩技法与表现、国画技法与表现、油画技法与表现、版画技法与表现,目的是要强化基础技法与个性表现,由过去专业技能深度训练转化为基础技能方法训练、体验与创造个性表现相结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演示,学生重在创新与个性的形成,教师角色既是主持者又是创导者,学生是在主持者和创导者的引导下开创自我表现,凸显自我个性,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文化环境中形成自我艺术。

2.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

在基础艺术教育中新课程《标准》是加强生活美术教育,广泛引导在人文语境中去学习,以人为本的美术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也应重视专业美术与生活美术的融合,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在课程教学中如基础设计学科与应用的结合,传统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活美术之间的联系,即传统图案与服饰、家居用品的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标志设计、广告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的结合;立体构成与包装用品、建筑模型、工业产品的结合,使它们血与肉相连,不能将它们孤立地分开。

3,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资源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整合”的概念用得较广泛,它不是数学逻辑学上“1+1=2”的概念,而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意义上的“1+1=2”的思想理念,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真正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相加之和。正如高师美术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并不是将美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简单拼盘,而是将艺术学科的各门类艺术与教育学科及学生知识层面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整合。

4.本土资源挖掘与教学利用

贵州省是多民族的山区,它蕴藏着丰富而又灿烂的民间美术文化,在挖掘、发现、认识、学习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显示地域色彩,张扬地域个性,成为艺术课程异彩纷呈的景观。高师美术教师可以依据本区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编写教材,形成独特的校本课程引进大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文化。

5.姊妹艺术学科的渗透

多元文化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主修美术学科专业要加强与其他血脉相承、相通相联的姊妹艺术的联系,如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抓住他们的艺术通感,如节奏、韵律等,应广泛接触认识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提高鉴赏能力。只有通过广泛领域学习使学生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架起通往综合艺术课程教学的桥梁。

6.突破校园。围墙型。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不完全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获取。它可通过社区资源、环境资源、活动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获取,教师在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利用各类潜在的素材,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应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利用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热情,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地方特色,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成为美术课程发展的必要补充。

7.毕业创作与毕业教学设计的综合评定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小学艺术教师,他们需要具备综合的艺术能力、人文素养、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专科毕业学生要求做一系列的毕业创作和毕业教学设计汇报。毕业创作用四周时间完成它的作品,教学设计用两周内完成设计策划,最后一周举行毕业汇报,每生用15分钟向考试委员会进行多媒体展示并阐述。毕业创作是测评学科专业知识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设计是测评教育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知识的综合能力。要紧紧围绕这两项测评来评定学生的毕业成绩,这样有利于提高艺术教师综合素质和艺术能力。

六、小 结

高等师范院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转变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专业学科课程,以主修学科为主,兼修学科为辅,校本特色课程相补充的多元课程体系。同时,要加强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精神的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师资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价》代序中已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基础教育所需要培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藤守尧教授主编:《走进课堂——艺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3页、第34页。

第4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下,现有的教材较老教材而言,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现实”,我们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也一直在尝试用各种办法来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但因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未有根本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太多、太杂而无从操作。老师们最大的困惑在于:我付出了很多,为什么没有回报?“有效教学”作为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新策略,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每位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师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谈一点看法,以期与同仁交流、学习。

一、教材的目标确定与内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条件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现实中,许多老师是“手中有标,心中无标”,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往往是对一单元或一大课而言,在具体到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解读本节课及本课所在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如《草原人家》一节,我结合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在认真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本课的操作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过程与方法:

从地图和相关的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并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

2、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整合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大胆删减取舍,重组开发,不能以教学参考为中心,甚至有时可以质疑课本的表述,理性、全面地看问题,尽可能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的领域,而不是片面、狭隘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到位、更科学、合理。

如《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不必完全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条目,可以确定地更简洁明了些:①感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知识是推动变化的巨大力量;②理解学习、教育与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心抓住“改变”,着眼于知识的“贡献”,所以课堂上应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不仅举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例子,而且举不同社会时代(如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里知识改变生活的例子,在讨论知识所起的推动作用中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

3、要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

比如在学习《与山为邻》,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将书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但如果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看一看]滚动式的不同山区的图片欣赏,学生妙语连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感受;

[说一说]中国主要山脉,明确天山山脉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

[排一排]让学生把拆开了的天山自然景观分布图按实际情况加以组合;

[猜一猜]春夏秋冬四季天山地区哈萨克族人应在哪里放牧?学生上台在老师制作的天山垂直景观模型上贴标签,并说明理由;

[选一选]从不同山区景物、生产、生活图片中选出属于天山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图片;

[填一填]请学生来描绘天山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人自然,自然人。

最后是“课外拓展”:学生列举浙江山区人们因地制宜的例子,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

这样设计结构流畅,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步步落实。师生共同参与,动脑动手能力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能够激发并维持下去。

4、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预设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等,给课堂上师生的活动留下自主的思维活动空间。有的老师上课,问题一个连着一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回答的已经比较到位了,但还不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于是老师还是继续发问、引导,导致学生面带迷茫,无所适从,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其实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预设性,只有生成性。预设性教学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如果一开始过程就设计成生成性的教学过程,那么一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不是顺着学生走,也就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二、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教学设计的目的是目标的高效达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好,教师的预设与生成也好,或者其他教学手段的采用也好,目的只有一个,即围绕目标的最终高效达成。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有所收获。这是评判一堂课有效与否的根本要求和标准。有时也听到这样的课:课上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各个环节也比较顺畅,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堂好课,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心灵没有受到触动,那它也绝对不是一堂有效的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是一课的核心和灵魂,为有效教学而选择、创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境都要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展开,都是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反过来,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是否具有激趣性、科学性。

(1)直观展现直观情境对学生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直观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使学生动情入境,学得生动活泼。因此,可以借助直观情境促使学生进入状态。如最近在《大洲和大洋》复习教学中,我制作了课件,安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拼图”,有了直观印象后,再动手点击七大洲四大洋,把它们放到各自的位置上。课堂上学生十分踊跃,动手游戏激发了他们参与的欲望和自信,课后还余兴未尽,要求我把课件复制在桌面上,以便他们有空再动手拼图,学生迸发出来的热情令我没有料到的。

(2)影视渲染例如在学习《》的内容时,我把电影《》的开头部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营造问题情境:正面战场为什么节节败退?学生对影片中的情境很感兴趣;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中寻找到答案。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完全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影视素材,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究。

(3)小品感悟小品以其贴近生活、富有思考性、趣味浓厚为特色,有效地使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角色的过程中获取体验和感悟。如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专题探究教学中,我用小品《钟点工》片段导入,要求学生从赵本山、宋丹丹的对话中提到的当今社会消费入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学生非常投入,热情高涨,讨论后得出:要有维权意识,要理性消费,要适度消费,还要倡导绿色消费。

(4)角色体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角色可以使课堂教育更接近现实生活,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生活情境,加强感知,达成新的认知,激发新的思维。情境角色可以联系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实际,也可以着眼于学生以后要面对的社会实际。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教学中,引用了一则发生在广东《林海燕帮客人买的彩票中了530万分文不昧》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探讨“如果我是林海燕会怎样做?”猜测林海燕那样做可能导致的结果(林海燕开出了多家彩票连锁店),体验诚信的善果。课堂上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有话要说。

(二)老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上《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第一步: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研读;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总结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特的阅读方法,即“看引言看标题(往往是一课的论点,即重点)找论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找联系(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列问题”;第三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提出2-3个有质量的问题;第四步:小组各亮观点,自评互判;第五步:奇思妙想,展望20年后的生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梳理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它比机械告诉学生本课重点要有效得多。

(三)有机联系,适当拓展

“学史使人明智”“学史知古今”,尽管历史上的许许多多事物不可能重现,社会中发生的事可能离学生较遥远,但我们却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从中汲取各类经验教训,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例如在上《文明中心──城市》一课时,先展示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得出上海在物质、人口、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与外界进行大量而频繁的交流,由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上海──国际大都市;然后师生合作、共同探究上海的成长;根据上海的有利因素得出因地制宜的结论;接着通过展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主题“让人们生活更美好”,流畅地过渡到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筑波;最后,联系现实,集思广益,让学生借鉴上海与筑波的经验,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并在一曲“让世界与我们共成长”中结束新课。

(四)课外延伸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临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占有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历史与社会教学便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韵味了。如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课之后,针对家乡水晶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我确立了“保溪清还是保腰鼓”的研究课题,随后带领学生到水晶大村“清溪村”进行了实地勘察。

这样让课堂走向生活,贴近了学生实际,学生不仅关注了自已的实际生活,而且也完全可以去实践,因此学生探究起来兴趣盎然。

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课堂评价的有效开展,必须把握好以下标准:

1,把握好激励与赏识的主导性

人常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注重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赏识,那将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资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成功的支柱。

2,把握好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应该简练、明晰、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外,更要把握语言的价值取向,注意语言对活生生的人的尊重,即使是表扬和批评,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让每句话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和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3,把握好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我们要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欣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评价的方法要注意“多样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上从少知到多知;过程与方法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自信;而老师呢,在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内化后,收获了通达;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了经验,在和谐、流畅的对话教学收获了灵感,捕捉和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中国教育部

第5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 学生 民俗味 运用

一、提出的背景

在这两年的教研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句很流行但很无奈的话:“学生很喜欢历史,却最讨厌上历史课”。确实在许多县乡一级的中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却经常可以看到历史课上许多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以致在考卷中经常无奈地看到现实版的“关公战秦琼”“唐太宗穿越到了明朝”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历史课太无味了”“历史课离我们太遥远了”,可见学生是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这样的状态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乃至高考历史的前景是很可怕的。

在这几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可以看到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试题。如:2006年广东高考文综卷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和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第32题考查的是有关元旦的知识,2011年福建文综卷第13题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等。笔者在一次公开课时,试着将类似的题目讲解给学生,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效果极佳。在与教研组教师反思这堂课时,笔者发现良好的课堂效果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方面,也就是历史民俗资源,它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也使人感受到近代中国的浮沉,在这座古城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民俗文化,学生们“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对这一方水土感同身受,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历史民俗资源,肯定能吸引学生喜欢历史民俗,进而喜欢我们的历史课堂。笔者在思考,既然我们历史课堂的现状和高考都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且笔者所在的地区又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民俗资源,我们何不做个尝试——把民俗资源带入历史课堂,让历史课有“民俗味”,或许能为突破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提供参考。

二、实践运用

在历史课堂中合理利用民俗资源,“想学生之所想”定能改变历史课上“鸦雀无声”“呆若木鸡”的局面。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俗味”的历史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

随着中学新课程的发展,高中教材大大增加了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点,而社会生活文化的核心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以福建许多地区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版)为例,有的是专门介绍历史民俗文化,有的知识能联系现实的乡土民俗。这样看来,好像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民俗资源,应该不是难事。但我们不能忽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事实。

试想,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百家争鸣”中讲述孔子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推进教学开展,作为教师运用多媒体,绘声绘色大谈齐鲁大地的传统祭孔文化,看似教师讲得高兴,学生听得入神,其上课的实际效果不过是为学生增加了一块课本所没有的知识链接罢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齐鲁文化脱离学生的生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在上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讲述科举制影响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了解科举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我给学生讲述旧时福州民间每逢初一十五,便可以看见有读书人手拿夹子,背着黄布包,在大街小巷走动,见有带字的纸片,就俯身夹入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黄布包内,待黄布包装满字纸后,就送到邻近的“字纸炉”焚化。这种民俗,民俗学家称之为“敬字习俗”。课堂中穿插与学生生活现实相关的民俗故事,教师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语言和技巧性的解释,自然而然让学生感受古代封建社会中重学风气的形成原因,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

2.“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

高中新课程的制定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专业素养,结合民俗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运用“拿来主义”不顾学生的知识认知,盲目运用民俗资源。如在讲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变迁”中,讲述近代习俗风尚的变化时,我们当然可以适当拓展传统婚姻习俗,为了更好地说明古代传统婚姻习俗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教师可以运用福州民间传说故事《荔枝换绛桃》,画士艾敬郎与少女冷霜婵邂逅西湖,二人一见倾心,因艾敬郎家道中落,功名未成,受冷母拒婚,有情人爱河难渡。但这时,教师不能为了展现自我的学识,不厌其烦、长篇累牍地介绍什么童养媳、指腹婚,以及福州传统婚姻程序“提亲、议聘、送定、送日头、迎亲、婚礼”等,这样不仅导致教学目标方向上的偏离,更重要的是脱离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在我们教师运用民俗资源讲述这一章节时,可以简单地罗列福州传统婚姻程序,配套图片,提出“以福州传统婚姻习俗为例,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其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的问题。再适时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可以得到这样的传统婚姻习俗受到宗法制、农耕经济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了教材的限制,还很好地将历史与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

3.“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介入实践活动

历史是遥远岁月里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消逝不可再现的事情。因此,如果想了解和研究历史,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各种“痕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些所谓的“痕迹”就包括民俗文化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民谣等。民俗是活的历史“化石”,它必然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要求学生去探究、去体验。而且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围绕针对性的问题,正确地搜集、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解决学习问题,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是逐步发展思维品质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在历史课堂中民俗文化必然要教师引领学生亲近乡土、亲近民俗、亲近历史,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继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成果和反思

在笔者的“民俗味”历史课堂实践过程中,确实可以看到学生由忽视历史到重视历史再到亲近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感受历史,将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情感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经常如痴如醉地“沉迷”在历史星空中,学生们的历史素养和成绩不断提高。但在兴奋之余,笔者也在反思“民俗味”历史课堂受到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还受到地区文化特色的制约,以及历史课程中“民俗味”无法在全部的历史教科书中得到运用等,对此笔者还未找到十分有效的办法。希望各位同行们提出意见和帮助,以便高效完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第6篇: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教学;特征;优化策略

素质教育在新时期被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需求程度,在此基础上,民族舞蹈被高度重视。在舞蹈教学中,民族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具有其特殊意义。民族舞蹈教学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以舞蹈动作为依托,传递民族文化的内涵。现阶段,各大艺术类高校相继开设民族舞蹈专业,而且对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越发增高,加大对该专业的师资投入和硬件设备投入。但是,民族舞蹈具有其特殊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重视舞蹈动作的掌握而忽视对民族精神的探索和领悟。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舞蹈动作的传授,没有合理的融入民族文化。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舞蹈教学成为单纯的动作延续,偏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舞蹈教学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性发展,必须立足于民族舞蹈特征,结合教学现状,进而优化教学方案。

一、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共分成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沉淀。舞蹈形成初期,人们为了抒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进行展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反映人们精神面貌、文化内涵与习俗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因此,新时期的民族舞蹈教学应更加注重对文化精髓的掌握。这需要对民族文化进行划分,剖析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舞蹈特征与风格。我国的民族舞蹈形式多样,主要有东北秧歌、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傣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这些舞蹈各具个性[1]。

1、维吾尔族舞蹈特征

维吾尔族舞蹈的特征是用身体的每个部位与眼神进行配合,在舞蹈中,头、腰、肩、膝等各个部位都有动作,其基本特征是直腰、挺胸与昂首。具体特点为:膝部动作的连续微颤,或是动作变换之前的瞬间微颤;旋转速度快,舞姿较多变,时慢时快,维吾尔族舞蹈中的特色形式是萨玛舞、手鼓舞等[2]。

2、藏族舞蹈特征

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融合很多的农牧与宗教文化。藏族舞蹈突出所刻画的形象、伴奏曲调具有旋律性、歌词意义,典型代表是锅庄、孔雀吃水等。其另外的一大特征是含有强烈的农耕气息,如四川的“弦子”等。

3、蒙古族舞蹈特征

蒙古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安代舞、筷子舞、盅碗舞等。舞蹈的特征是:舞步轻盈、粗犷豪放、节奏轻快等,以此反映出蒙古人民的淳朴、热情等性格特点,突出他们豪放、开朗的气质。常见的舞蹈动作有翻腕、抖肩,蒙古族舞蹈中男子的舞蹈动作较优美,造型豪放洒脱,突出男性的力量[3]。

二、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教学基本情况

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舞蹈教学也相应的实现了进步,这使民族舞蹈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机。但是,我国在民族舞蹈的教学水平上依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其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单一

我国的多民族属性决定了民族舞蹈教学中的素材具有多样性特点。但是在高校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中,因受多种因素限制,使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几种甚至是一种舞蹈,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面教学,这种教学素材的单一性使得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受到很大的阻力。每个民族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推动下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俗,因此民族舞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历史的变迁会导致迁移等现象发生,因而各个民族之间又存在着难以明状的联系,使民族舞蹈出现交融现象[4]。例如彝族、白族和傈僳族的民族舞蹈中都存在着“打歌”舞蹈,但这种舞蹈处于三个区域,即使武蹈的名字雷同,但三个民族对于舞蹈的展现形式存在着较大不同。白族在打歌舞蹈中强调表演的整体性,而傈僳族与彝族则强调打歌舞蹈中的脚步动作。新时期,我国高校在民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划分上没有做到如此细化,教学的内容呈现出单一性特点。这种因素的制约使学生无法对不同民族的舞蹈进行明确区分,无法掌握民族舞蹈的精髓,使学习停留在舞蹈动作的掌握上[5]。

2、感情培养匮乏

民族舞蹈的产生目的是表达人们的内在情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人们感情与动作的完美结合。在没有感情指引下的民族舞蹈,无疑是一系列动作的简单组合,失去舞蹈的原有魅力,更做不到民族舞动的传承。舞蹈家杨丽萍以其优美、形象又富有情感的孔雀舞而远近闻名,她在表演中,充分融合了动作和感情,使观众都沉浸在她所表演的舞蹈中。而在感情的把握上,杨丽萍只当自己是舞蹈中的那只孔雀,无论是开屏还是沉默,都能惟妙惟肖的展现出孔雀的状态。在我国目前的舞蹈教学中,教师过于看重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只关注学生动作的准确性。每个民族舞蹈的产生都有其历史背景,而教师在教学中却没有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进行讲解,使学生造成民族舞蹈的情感缺失。同时,在舞蹈考核中,对民族舞蹈的产生背景没有进行讲解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舞蹈动作的完美呈现,完全忽视对舞蹈感情的培养。这使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无法融入自身的情感[6]。

3、理论教学欠缺

在民族舞蹈的教学目标中,实践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实际教学中,也成为教师的教学重点。然而,这并不等同于实践是民族舞蹈教学中的全部内容,想学到民族舞蹈的精髓,就必须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注重理论学习。例如,蒙古族的筷子舞,有它独特的舞蹈特征,而且可以追溯其历史起源。在对这类理论知识进行编撰和教学时,能够使学生掌握到舞蹈动作的精髓,在实践中注意舞蹈动作细节的突出,同时,在了解舞蹈历史的基础上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感情[7]。在新时期的舞蹈教学中,个别院校认为民族舞蹈的理论知识并不重要,因此跳过理论教学,单纯重视实践学习。每门课程都需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民族舞蹈教学的理论基础同样具有重要性。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便可以深入理解动作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同时,理论基础的熟练程度对学生鉴赏舞蹈的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8]。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民族舞蹈专业的定位。很多高校开设民族舞蹈专业的目的并不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是要突出舞蹈成绩。同时,对于民族舞蹈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并没有发挥自己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作用,过于重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三、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优化方案

民族舞蹈教学有自己的表现形式,也有独特的魅力,只要在教学方案上合理优化,就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民族舞蹈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做到传承历史、传递精神,在教学方案的优化上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的利用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衍生物,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情感的表达。在学习民族舞蹈时,如果脱离了舞蹈中所隐含的较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就等同于最美的植物脱离了养育它的土壤。那么,即使舞蹈动作掌握的十分熟练,在表演中做到毫无差错,也只是展现出舞蹈的外壳,没有传达出其中的灵魂[9]。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出现问题,认为民族舞蹈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无足轻重,如果过多学习只是对课时的浪费,其实不然。理论知识多是民族文化的外化,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例如在藏族舞蹈的学习中,首先应该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独有的民族文化,这样才会表现出舞蹈的魅力。藏族人民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受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呼吸上都具有负重感,因此藏族舞蹈具有慢吸和慢呼的特征。在学生了解到藏族人民的这种历史因素后,就可以深刻理解藏族舞蹈的呼吸节奏。我国幅员辽阔,因此各个民族的分布区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的民族特点也不同。由此,想提高民族舞蹈的教学效果就需注重民族文化的合理运用[10]。

2、剖析舞蹈重点动作

民族舞蹈的形成年代已久,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且每个动作都是在长期的舞蹈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有其具体含义。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经典的律动和动作,这是区分不同民族舞蹈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民族舞蹈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做动作,而是将舞蹈动作中的重点进行剖析,以此来了解动作背后的文化精髓。上文中提到,藏族舞蹈中加入了很多宗教因素,典型的是藏族舞蹈中的低头俯身、向前跳跃动作,它是由藏族宗教仪式演变而来的。此外,藏族人民的居住地是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常年穿袍。这影响到了藏族人民的舞蹈动作,尤其是腿部活动,由此,藏族舞蹈中的腿部动作多是颤膝动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舞蹈动作进行剖析,学生便会了解其中的深意,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使动作的表现充满意境,使舞蹈更有张力[11]。

3、做好音乐的应用

民族舞蹈中动作与音乐相伴而生,没有音乐的烘托,动作无法体现出它的律动性;没有动作的展现,就失去了舞蹈的意义。因此,在民族舞蹈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注重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标准度,还要注重音乐的作用。教师在教授民族舞蹈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紧跟音乐节奏,以音乐的节奏性来感悟舞蹈动作。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某种传统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搭配,在提高学生探索精神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蒙古舞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舞蹈动作选择适用的音乐,如果动作缓慢、起伏较小,可以选用轻缓的音乐,音乐中的伴奏最好是马头琴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在蒙古舞的意境中。又如维吾尔族舞蹈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舞蹈风格进行自主搭配。维吾尔族舞中,有很多眼神的交流。以学生搭配的方式展现舞蹈,可以更好的传递舞蹈中的情感。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提出更好的舞蹈构思,并加以运用,使民族舞蹈更具时代性。

4、注意创新的作用

新时期,所有艺术形式都寻求新的突破,实现创新发展,进而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民族舞蹈教学需要紧跟发展步伐,有效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进步。但是,创新不等于取代,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创新都不可以脱离民族风格,需要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常规,贯彻教育改革思想,开放教育思维,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氛围。同时,要加强互动交流,校方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聘请著名的民族舞蹈家担任课程讲师,也可以定期举行民族舞蹈家的专题讲座,在交流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自身的舞蹈素养,进而实现创新。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民族聚集地去体验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民情,从而加深对民族舞蹈的理解,为学生的舞蹈创新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可以聘请吐尔逊娜依等著名的民族舞蹈演员到校进行讲座。吐尔逊娜依是新疆舞蹈的著名演员,她可以指导学生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精髓与注意事项等。同时,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去新疆等地采风,探索他们的舞蹈历史。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舞蹈教学的策略中,要在民族舞蹈特征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民族舞蹈教学策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要在技术层面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掌握民族舞蹈中的文化内涵。民族舞蹈教学中,应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入、舞蹈动作的剖析、音乐的运用,使教学不只停留在动作层面上。教学策略的优化不能单凭教师的力量,还需要校方、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使民族舞蹈教学达到更高的层次,为民族舞蹈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柴瑜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敏.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2011,7(3):265.

[2]吴迪.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8(12):91-91,95.

[3]曾鸿浩.民族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商情,2013,9(1):48.

[4]倪佳.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09-110.

[5]康俊芳.普通高校中国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9(5):176-176.

[6]黄芳.幼儿园民族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以集体舞活动《孔雀飞来》为例[J].科教文汇,2014,9(24):172-173.

[7]李萍.论民族舞蹈中舞蹈技巧的应用[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4,4(11):500-500.

[8]董乐.关于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优化策略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4,5(4):10-11.

[9]伍艳.古典芭蕾基训教学中突出民族舞教学特点的有效途径探索[J].音乐时空,2015,9(20):14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