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特殊教育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教育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殊教育基本理念

第1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全纳教育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普通学校正常班级,依据儿童年龄安置残疾学生,通过适应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 满足学生不同的风格和学习速度,确保每个残疾儿童受到高质量教育,进而构建起一个多样化、丰富性、多元化的特殊教育教学模式。①这种教学模式是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所采取的一种主体形式,这种形式也顺应了国际上全纳教育的潮流。

1 “随班就读”的发展历程

1.1 “随班就读”的提出

1988年11月在全国第一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在报告中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的、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三种主要形式的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和模式。

1.2 “随班就读”的发展现状

1.2.1 政策和做法

(1)入学的要求:对所有那些可以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的特殊儿童(如有听力语言、视力、以及智力轻度障碍的儿童),可以就近入学。但随班就读儿童人数不得超过3人。

(2)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学要求:特殊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们使用的教材都与普通儿童无异,但某些特殊儿童(如盲童)的教材,会根据不同教育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在教学形式上是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开展平日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并增设辅导员教师一职,协助普通班级教师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估特殊儿童的进步情况等。

(3)随班就读班级中对教师资格及其专业素养的要求:担任随班就读班级中的教师一般都是业务水平好和思想觉悟高的教师,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特殊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针对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

1.2.2 所取得的成绩

多年以来,中国随班就读工作取得的最大成绩是使适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有了更多的入学机会,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适龄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有23万人;在盲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及辅读班等特殊学校就读的儿童仅13、83万人。在实施一体化教育前,只有1%~2%的学生能受到特殊教育,在开展随班就读之后,有10%的学生接受到特殊教育。

1.2.3 困境

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都已广泛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但取得的成效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取得的成效较大,但其它欠发达地区收效甚微。

(1)班级的规模:在城市的重点中、小学中,每个班级的学生平均下来有50人左右,多的甚至达60、70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班就读实际上就变成了现在有些人所谓的“随班就坐”、“随班混读”。

(2)班级教师:首先,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本身学历不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是:小学教师要求具有中师学历,初中教师要求具有大专学历。即便是这样,也还有一部分教师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师。其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再次,教师普遍缺乏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

(3)学生个体方面: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由于自身残疾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由于自身的残疾,因而心理压力大,存在自卑心理,他们缺少自信,以及向上的内趋力;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缺少战胜的勇气和毅力。

(4)家庭教育方面:有些正常儿童的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对随班就读中的有特殊需要儿童排斥和歧视;有些特殊儿童家长本身就是残疾人,根本无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能给孩子提供适合发展的环境。

2 解决途径

(1)观念的转变。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全纳教育理念给了我们正确的实践指导,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都有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是教育民主的基本保障。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来自于社会上对差异的偏见和歧视。只有转变我们的观念,让它指引我们勇于变革。

(2)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给予行政政策支持。针对我国现今的随班就读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全纳教育思想的宣传力度,并把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是否落实情况作为考核学校总体工作中的一个指标,以行政干预为手段,确保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队伍,为随班就读的儿童提供专业服务。

(3)师资培训。教师在教育系统中是最具价值、最强有力的资源。加强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老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更是随班就读工作得以实施的保证。首先,国家可以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其次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开设一些特殊教育的专业。

(4)教育学生自身。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对于普通学生,学校应该正确引导,积极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真心理解和尊重那些随班就读的孩子。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学校要积极培养他们勇于拼搏、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能够自信、自尊和自强。

(5)家园共育。学校应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好孩子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另外学校还应开展各种家长学校、及家长会活动,宣传全纳教育理念,提升家长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和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能力,使家长能够支持和配合学校开展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这项工作,共同教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期待着能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让更多人理解特殊教育,为特殊儿童营造一个公正而优质的教育环境,促进我们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注释

① 金.轻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6(2):53.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J].中国特殊教育,2004(5):16-19.

[2] 肖非,戚克敏.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重视特教师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9(5):4-7.

[3] 七田怜,吕晓彤,高桥智.中国障碍儿童的随班就读现状和课题:北京小学的实地调查[N].中州大学学报,2008.6.

第2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学校教育起源很早,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以学校形式存在的特殊教育的历史却很短,只有二百三十多年,在我国还不足一百四十年。但是,纵观这短短二百多年的发展,世界特殊教育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不论普通学校,还是特殊教育学校,都以教书育人为最高宗旨,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地方,对学校管理而言,两者具有很多共性的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学校管理的共性特点,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质量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借鉴作用,应予以重视。但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在遵循一般意义上学校管理的原则、方法、规律等的同时,必然存在其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因此,更应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做深入的思考和揭示,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应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出特色,以尊重并满足于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宗旨。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共同点

 

首先,在学校管理的理论基础方面,无论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都应反映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都是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般认为,学校管理原理的构成因素有目标、原则、过程、方法等,很显然,以上因素也是构成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基础理论部分。

 

其次,如果把学校看作是一个不断适应外在环境需求的有机体,那么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在组织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与运作、组织制度与文化的建设等方面,两者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再次,从学校管理对象的构成要素看,两者都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学校管理就是对以上要素的合理组织、运作,实现管理效益(率)最大化、达成学校管理目标的过程。其中,人是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具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因素,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首先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学校管理中人的因素主要有:学校领导及其他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学校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尊重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服务于人、服务育人,使人获得发展,这是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共同的追求。

 

最后,从学校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看,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有着基本一致的工作内容,都包括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劳动技术教育管理、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等。

 

二、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决定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为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这里主要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的学生。以上特殊儿童具有与普通儿童共性的方面,如作为儿童的发展的共性,即在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基本规律方面两者是一致的。但是,正如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指出的,具有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是特殊儿童共有的特点,这是特殊儿童不同于普通儿童的特殊的方面。第一性缺陷是指特殊儿童生物学的损伤或缺陷;第二性缺陷是由第一性缺陷派生而来的缺陷。如盲童视觉器官的损伤是第一性缺陷,而盲态、缺少形象表象等一系列行为、心理的缺陷则是由第一性缺陷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缺陷。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特点无不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特殊儿童具有的第一性缺陷和第二性缺陷,使他们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情绪与行为问题方面,甚至包括生活自理方面等,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在教师、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教学仪器设备、校园文化、学生评价和校园建筑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或特殊考虑,进而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在方方面面的“同”中有“异”。这些“异”即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特点之所在。

 

首先,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理念方面,应充分彰显平等、关爱、参与、共享的理念,应尊重差异,维护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应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的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平等、博爱、接纳、和谐、自强、自立的校园文化。

 

其次,在校园无障碍环境方面,特殊教育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仅设计了适合特殊儿童成长发展的无障碍的校园物理环境,更重视创建平等、接纳、尊重、参与等有利于特殊儿童健康、自由成长的支持性心理环境。

 

最后,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等方面,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贯彻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辩证统一的思想,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关注其缺陷的补偿,更强调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了许多有针对性的课程,如聋校的律动课、沟通课,盲校的定向行走课等等。同时,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以上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关系来看,两者既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特殊教育学校在管理实践中首先应注意,认识并强调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不同之处,不是为了绝对地突显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差异,最终满足差异化的需求。所以,应辩证地看待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与普通学校管理的关系,实事求是又不失创新地分析、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第3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1 全纳教育、融合教育与特殊教育

1.1 全纳教育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纳教育是20实际末期最重要的国际教育思潮。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其提出了五大原则:

①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②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③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

④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

⑤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这些原则集中体现了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倡导教育要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集体,关注合作,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理念。

这里需要简要说明一下,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人的教育,经历了从“隔离”到“统合”再到“全纳”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变化。

①隔离阶段:长期以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因其智力、身体等特殊原因,被拒主流教育大门之外,要么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么就是被送进特殊学校。

②统合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上述隔离教育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人们开始主张将残疾学生接纳到普通学校去接受教育。一些儿童被安排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当中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普通学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思想观念、教师培训、课程教学、校舍环境)来接纳残疾学生,因此出现统而不合的现实。

③全纳阶段:1994年以来,全纳教育思潮提倡从政策、文化、措施等各个方面全面接纳所有学生,尤其是有特殊教育学要的学生,后文中提到的香港地区的“全校参与”模式就是该地区迈向全纳所作努力的个案。

1.2 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

参考台湾学者的译法,全纳教育在港台地区又被称为融合教育①。按照这种译法,实际上是将全纳教育的真实含义译出来了,从“统而合之”发展到“融而合一”。然而,“纳”和“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的是一种过程,而后者强调的是一种结果。为表述一致,下文的香港个案中一律采用“融合教育”的翻译。

1.3 特殊教育与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潮,而特殊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组织编辑的《特殊教育用语辞典》中,对特殊教育作了如下的定义②:“为那些通过普通的教育方法,不能或者难以达到与其年龄相符的教育的、社会的及其他水平的人们实施的教育形式。”全纳教育是从特殊教育领域中发起的,几乎都是国际组织在特殊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和强调的,但事实上,全纳并不单单指残疾人的教育,也不仅指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它的研究范畴不仅包括特殊教育,也包括普通教育。

2 香港“全校参与”模式融合教育

2.1 香港地区融合教育发展背景

目前,香港的特殊教育学校有60所,小学和中学均实行免费教育,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书本和住宿等费用的补贴。香港政府现行的政策是:让有严重或多重残疾的学童入读特殊学校,以便接受加强的支持与服务,而其它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则尽量入读普通学校。

根据国际上的融合教育理念的发展,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一项为期两年的融合教育先导计划,让49名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入读9所小学和中学。在香港大学研究顾问的协助下,各先导学校就教与学和伙伴支援等方面进行了行动研究,以加强评估和自我完善。政府同时委托香港教育学院对先导计划进行检讨,提出多项建议。根据建议,政府决定继续在主流学校推广“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③,同时增加了教育心理学、医学专家等定期提供的专业支援与培训,并开展了全港性的研讨会、工作坊进行经验交流。从1997年至今,采用“全校参与”融合教育模式的学校每年都在增加,2009-2010学年参与“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计划的小学有32所,中学有23所。④

2.2 “全校参与”模式概览

所谓“全校参与”,是指学校政策、文化与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政策上,学校重视全人教育,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效和身心健康。文化上,形成全校一致的价值取向。措施上,整合资源并统筹“三层支持模式”,以便及时依照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提供确切适合的支持,学校可根据《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共融校园指标》来制定各自的校本措施。

学校采用的“三层支持模式”是指:

第一层,及早识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并透过优质课堂教学,帮助有短暂或轻微学习困难的学生,避免问题恶化。

第二层,额外支持有持续学习困难的学生。

第三层,加强支持个别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层层递进,全面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概括地说“全校参与”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校达成共识:全体教职员认同有责任营造一个共融的环境,以照顾所有学生的需要。

第二,课程方面,学校可以修订或扩阔正规课程以迎合不同的需要。

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技巧和辅助工具,以照顾不同的学习需要。

第四,提供朋辈支援,例如,学习小组、朋辈辅导和朋友圈子。

第五,教师方面,教师通力合作及互相支持,例如进行协作教学。

第六,课堂管理方面,专责人员和教师通过磋商改善学习环境,例如安排协作教学,使全班同学受惠。

第七,调整评估方法,使学生都能展示学习成效。

“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使全校上下一心,在不同层面、不同角色来互相支持、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从而建立一个全面包容、和谐共融环境和文化。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使学校和所有学生了解社会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能力,从一同学习和生活中,学会接纳、了解、互信和互助,体会到不同的人如何克服困难,挑战自己,建立信心。融合教育不单造福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也让包括学生、老师、家长在内的其他人了解残疾人士需要的机会,达致更公平和互助的学习环境。

2.3 简要评价

从香港“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理念与具体实施可以看出香港教育局为走向全纳教育所做出的努力。然而,“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也需要不断反思。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还处于向全纳教育努力的路途当中,全纳教育,包含着一种接纳和融合的理念,它所指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仅是特指有残疾或身心障碍的学生,它还包括一些生存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更有人提出还包括有优异天赋和一些无法归类的高危险群学生⑤,例如,中途辍学、药品滥用、未成年怀孕的学生等。全纳教育关心的是所有的学习者的教育权利。香港的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改进的同时,应需要考虑所有的学生。

3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的发展取向

3.1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现状与问题

中国大陆的特殊教育,一直是以特殊学校为骨干,或以普通学校特教班,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班随班就读为主的教育模式。根据教育部的官方统计数据⑥显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数为1672所,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附设特教班、小学随班就读、初中附设特教班、初中随班就读)已达到约42.8万人,特教学校专任教师发展到约3.8万人,残疾人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事实,特殊教育相对于一直得到国家和人民重视的普通教育来说,还是具有诸多的短板。例如:

①特教学校的区域分布存在城镇和乡村的不均衡,特殊教育学校覆盖范围有限,总量尚显不足,且存在较大的东西部区域差距。

②不同特教形式在不同教育阶段中存在差异,随班就读多数在小学和初中,高中阶段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没有高中随班就读和普通高中的特教班。

③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和提高,除了东部发达地区,目前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与国家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本较高,多数特殊学校的必备的教学设施设备严重缺乏。

④特教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全国特教学校专任教师中,特教专业毕业和进修过特教专业的教师只占一半,高中阶段和高等特教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追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缺乏充分有力的立法保障。我国目前主要的特殊教育立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与主要规定了普通教育的《义务教育法》相比,立法层次低,所发挥的法律效力有限,导致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没有象普通儿童那样得到充分保障。

第二,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特殊教育因其受教育对象的需要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我国教育总体情况存在地区差异,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适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入学困难或者得不到应有的特殊教育。同时,特教教师的薪酬水平总体上比普通教育教师低,亦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第三,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全国各地特教管理工作往往由缺乏特教专业知识的普教教育行政人员担任,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特教质量。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督导不利也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权和教育质量。

第四,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健全,家庭内部支持具有随意性,而社区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和成熟,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渠道还不畅通;而传统文化对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偏见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对特殊教育的正常发展。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执法保障,特殊教育的发展进程必然会存在阻碍。

3.2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征程

2010年7月,中央颁布了2010年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可以看到国家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纲要》强调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把特殊教育在发展任务中单列一章(第二部分的第十章)将特殊教育作为中国两年内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不难理解,特殊教育与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与保护密切相关,是社会公平实现程度的试金石。发展特殊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同时,“全纳教育”思潮在中国特殊教育界乃至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教育作为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迎合着全纳教育的世界教育思潮,结合中国国内发展形势,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的特殊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结合现状,在“全纳教育”思潮下,借鉴香港等地区和西方国家的教育试验经验,大陆特殊教育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①社会方面: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消除全纳教育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首先就要改变传统观念。不排斥任何一个人,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文化和价值的多元性,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保护并充分开发学生的特质。让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例如香港地区,在其公民教育课程中加入了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尊重、理解与接纳的教育,从观念上促进了该地区的融合教育发展。因此,在社会教育方面,需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入全纳教育思想中的全部接纳与融合新思想,促进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向“全纳”逐步迈进。

②政府方面:制定《特殊教育法》,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特殊的教育财政投入制度,共同保障受教育权。为了加强教育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在条文中应当杜绝使用“鼓励”“应该”等模糊不清的词汇,从而界定清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此外,为了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必须提高特殊教育经费特别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额度,有关部门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应向承担义务教育的特殊学校倾斜,向农村、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③学校方面:重构学校功能与文化,建立全纳性课堂。首先,在如今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不能过分重视“应试教育”,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应当共同拥有一个全纳哲学观:所有学生的价值相等,在学校中消除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等。其次,建立不同的课程和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的需求。为了保证在整个学校活动中始终贯穿公平、合作、互助以及参与的价值观,必须尊重和照顾不同背景经历和能力的学生,从而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国际理念和国内形势两方面的背景情况,我国的特殊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关注到了那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便如此,在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量的同时,不能忘记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提供优质教育也是教育发展进程的追求。要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追求优质,实现质量与效益的积累,达到公平与优质的和谐统一,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Inclusive一词没有“全”的意思,只有:“包含”、“纳入”的意思,所以台湾学者把它翻译成“融合”,真正的全纳是“full inclusion”,目前关于全纳教育的争论也在于是否要“全部纳入”的问题。

②张春燕.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教育公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

③雷江华,连明刚:香港“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模式,现代特殊教育[J].2006年12月,p37。

④“全校参与”模式的融合教育计划中小学计划名单(2009/10学年)edb.gov.hk/index.aspx?nodeID=2524&langno=2 2010-6-9。

第4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策实施力度

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行政部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实施力度,保障各级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的稳步发展。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特殊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在人才招聘、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的倾斜;其次,各地方可根据教育部对教育师资的具体要求先行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任职资格标准,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标准建立奠定前期基础;第三,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应有具体的执行标准和问责机制,以保障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可监督性和可评价性。

2、发挥高校教育专业优势,多元化培养特殊教育人才

在借鉴国际经验、采纳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为依托,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平台,借鉴先进国家做法,合理选择课程,并与地方残疾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一批实践基地。除此之外,还应结合中残联对残疾人教育的师资认证,在高校教育专业大力培养教师人才,以提高他们将来指导社区和学校残疾人学习的能力。在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权的高校中,加大对特殊教育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硕士、博士层面重视对特殊教育各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以特殊教育方向硕、博士生为研究资源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

3、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是各学科教师教育、考核、任用和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我国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普适性的教师专业标准,对于各学科的教师标准尚未有明确的规定。而特殊教育教师标准,因其对象的复杂性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在学科知识、基本规范、专业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应尽快制定出普通学校融合性教育教学的双师型教育师资、特殊学校专业型教育师资的不同标准,严格入职管理,才能把好教师质量这一关。美国双资格教师证书项目(普通教师资格证+适应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可以采用分阶段的形式,先设立国家最低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不同等级制度考核来获得高一级的资历。

4、结语

第5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1、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以人为本观念深入人心,国家和政府从政策层面给予残疾人群体更多关注,包括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在内的社会全体对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认识普遍提高,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特殊教育内涵与外延获得更新与完善,特殊教育事业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注重特殊教育的服务性、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2、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其实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更加重视生产实际应用的特殊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特殊教育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传统特殊教育面貌,为推动整体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特殊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淤更加注重知识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突出理论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有助于残疾人群体职业生涯发展;于现代化的特殊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它更加开放、多样,强调“打开大门来办学”;盂完善考核评价标准,主动走出传统应试教育体制阴影,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社会输送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榆转变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创新教学内容,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二、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实施情智教育。教育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人本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新课程标准改革如同一股春风,带着久违的清新吹进了特殊教育校园,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现代化教育模式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作用于学生,实施情智教育,更加强调对特殊学校学生的尊重与关心,合理运用激励性评价,营造出富有浓郁人情味的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

其次,完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硬件设施现代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教学硬件设施的现代化,特殊教育现代化才有了物质保证,同时它也是衡量特殊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教育设备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为教育现代化拓展了新思路。具体来讲,特殊教育学校应积极引进多媒体电教设备,完善电教硬件设施,如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投影仪、摄像机等,将这些现代化的电教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通过这些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合理运用,将音像动画融入到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刺激学生感官感受,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根据不同残疾学生群体要求,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学习新知识。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特殊教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推动特殊教育现代化。

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特殊教育现代化。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特殊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尊重残疾学生,切实关心学生,其次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业务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训、进修,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积极主动地为教师创造深造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弥补特殊教育行业当前师资不足的情况,鼓励高校大学毕业生积极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来。通过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残疾学生实践应用技能提升,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第6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以人为本;管理

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虽然没有普通教育那么悠久,但特殊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殊教育的观念不断更新,特殊教育的对象不断.扩大,国家立法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大量运用于特殊教育,为改善特殊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提供了帮助。

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内涵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通常是抬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但该内部管理并不是将学校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理解的,学校管理正日益注重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的关系。它涉及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以及协调学校与社区、学校与社会其他部门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等方面。特殊教育学校并不一单指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它还包括普通学校中的特殊班,也包括民政、残联、卫生系统的一些特殊教育组织机构,如残联的职业培训中心、聋儿康复中心等特殊教育机构。就普通学校管理原则而言,因制订原则的依据不同,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种种说法。但归根结底,我国的学校管理原则应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学校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就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原则而言,既具有学校管理的一般性原则,也有体现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特性的特殊性原则;这些原则既要符合特殊教育基本规律、基本理念,同时也要能反映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规律和经验。

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特殊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无论校舍还是校园环境,无论学校设备还是办公条件,与普通学校相比都有极大差距。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公用经费,举步维艰,不能维持正常运转,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2、办学设备严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学校应具备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检测设备、康复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等;要创造条件配置现代化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但目前,有许多学校的应有设备还相当缺乏甚至处于空白。

3、专业教师短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北师大特殊教育系主任、特殊教育专家谢非教授在谈到我国特殊教育现状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医院里最危重的病人需要医术最精湛的医生去救治,而特教儿童是最难调教的一个学生群体,却由众多技术并不精湛的教师去任教,这合理吗?”谢非教授的话发人深省。反思以前的特殊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改变特殊教育现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必须要调整师资配备,充实师资力量,将学校的精兵强将配备到资源室辅导点和特教生就读班。

三、“以人为本”思想下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创新

1、以个性凸显特色。个性意味着“个别性”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校工作也同样如此。另外,“个性”意味着“完整性”,把人的智力、身体、情感、价值分割开来“培养”的任何行为,都是会伤害到个性的,要以个性凸显特色。

(1)根据学生特点,发展学生个性。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把大力开展职业教育作为办学的特色。特殊儿童虽然在身体方面有了障碍,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但我们还应该看到他们仍有各种潜力。如聋哑学生听觉有障碍,但视力优于常人,对事物的形状和色彩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这是他们学习美术和书法的潜能。

(2)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推出个性化的教学能手。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传统观念过分地强调应当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制订详细周密的培训、业务交流等教科研计划,制定统一格式的教案、作业、考试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一个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规范、严谨。现代教育理论则与此有显著的不同。教师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同样一节课,相同的教学方法、辅助用具、教育对象(学生),由两位个性不同的教师去上,可能得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师的个性差异造成的结果。

2、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立全面性、规范性、操作性强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加强情感沟通、政治学习、思想交流,广泛联系,缩短领导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密切干群关系。

3、开放管理增强办学活力。开放的环境是孕育创新的良好土壤,能给学校注入无穷的活力。学校只有与外界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林波,李英.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58—60.

第7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经验—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以“归纳—演绎”为主的教育学研究范式、以“批判—理解”为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是特殊教育研究的明显特征。当前,特殊教育研究经历着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抵牾、多学科的参与对特殊教育学科地位的质疑、丰富多样的特殊教育实践对特殊教育研究回应能力的质疑等后现代遭遇。

[论文关键词]特殊教育研究 本质主义 后现代主义 范式

一、特殊教育研究的范式

对特殊教育研究的描述和分析不单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总体性的范式问题。托马斯·库恩指出,范式是“一个特定社团的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公认的价值和技术的总和”。“科学发展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可见,范式作为一个研究共同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体系、价值信念、思维方式和技术规范的总和,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视野与理论参照的体系。借鉴他的范式概念和理论,特殊教育研究不但涉及特殊教育研究者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还涉及共同的教育研究信念、价值观点。以此反观,特殊教育研究先后出现了以下三种研究范式:

(一)经验一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基督教和医学/心理学为主的前现代特殊教育阶段,即特殊教育尚未向教育学领域转移以前。这时期,是特殊教育及其研究的自发和萌芽时期。特殊教育与研究表现为传教士个体自发行为的“传教士教育”或医生自发的“医疗训练教育”及其研究。这时期的研究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主要针对“特殊儿童的残疾是怎样的”、“如何针对残疾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揭示残疾和教育训练之间的因果联系,重视对特殊儿童进行感官训练,提高感官机能。在研究者的学术信念和假设上,特殊教育视为朴素的上帝博爱、仁慈,是救赎的工具;或者认为特殊儿童可以诊断并通过经验论的感官训练能提高生存技能。形成的基本研究规范主要是从基督教/医学为基本视野看待特殊教育,把特殊儿童作为身体病态的患者,并以教育帮助作为救赎特殊儿童以及自己原罪的途径,运用简单归纳和形式演绎来研究特殊教育理论和问题。特别是基于医学视角的特殊教育,表现出鲜明的实证/经验主义倾向,认为残疾缺陷能通过医学来测量和诊断,确信对特殊儿童的医疗训练、康复补偿能提高特殊儿童生存能力。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研究尽管不具备现代教育研究意义上的实质,但开辟了特殊教育本质主义研究起点,为特殊教育研究成为一个教育学概念设下了逻辑必然。

(二)归纳一演绎为主的教育学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融人教育学体系的现代特殊教育阶段。这是特殊教育及其研究自觉走向科学化的黄金时期。这时期,由于基督教/医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面向身体器官机能的“医疗训练教育”,无法对增强人的主体理性能力作出回答(如对创造能力、实践与生产能力、认识能力及道德、意志、审美等)。如阿曼“把聋人教学缩小为单纯的发音教学,对智力发展不重视,形成了机械训练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上帝、教会本身已成为批判的对象,于是特殊教育研究开始向教育学转移;同时,随着西方工业化大生产和人权思想的推进,出现了特殊学校教育,特殊教育具有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这时期,特殊教育对象、目标等教育思想理论已超出了17世纪以来少数医生、教士等基于特殊儿童个体意义上的个体教育行为,用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描述揭示特殊儿童与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成为人们的追求和目的。特别是现代科学主义以来,随着特殊儿童从上帝的恩惠和救赎中解蔽出来,特殊教育研究也开始超越简单的上帝仁慈、博爱,走向以人的理性为基础的、以特殊儿童教育为主的、涉及康复、医学、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领域。这时期的特殊教育研究基本成为教育学的分支,主要以教育学范式开展研究。在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和假设上,特殊教育成为了一个教育学概念的存在,媾和了教育的功能特点和属性要求,开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外在工具价值和促进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价值出发进行研究。社会化要求和个性化成长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大前提。在研究规范上,认为特殊教育本质、规律是人的理性的“客观发现”,是人的理性能力的投射,坚信人们对揭示和把握特殊教育本质、规律、特殊儿童成长规律的可能。坚持特殊教育的本质必须在理性面前接受检验、证明自己的存在。注重从科学理性出发运用归纳一演绎的方法论研究特殊教育问题,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这直接为扩张隔离制的特殊学校和班级授课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这时期特殊教育及其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日趋完整的学科体系。一是特殊学校不断增多,特殊学校教育形式不断被国家确立,且不断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予以保障,使得特殊教育研究开始专门化、体制化,有了自己的专业领域,成为一种专业活动,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有了相对固定和完整的体系、范畴和基本根据。自1789年法国承认莱佩建立的第一个残疾人教育机构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世界各国都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先后确立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制度,且在20世纪中叶前一直是主流的教育组织形式,即使在今天的许多国家仍占据特殊教育的大半壁江山。二是随着经验科学分化、独立,如心理学、生物学及其他与残疾人相关的病理学等逐步加入到特殊教育研究中,为认识特殊儿童和进行科学主义的特殊教育提供了支持,特殊教育研究得以运用经验科学的新成果进行假设和检验,进而以盲、聋哑、智力落后、肢体残疾、问题行为等更精细的分类、更专业化的学科理论建设、更相对分离的专门教育实践等,将特殊教育及其研究予以专门化、精细化、常态化。这时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确立特殊教育逻辑分析的总体性结构,总结归纳了特殊儿童教育与训练的经验,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教育理论、内容和方法,许多著作奠基了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使特殊教育逐渐形成了现对独立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批判一理解为主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这主要体现在全纳教育为主的后现代特殊教育阶段。这时期,由于教育学研究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囿于科学理性的狭隘视野内,用统一的、唯一的本质主义发现和描述特殊教育,所以面临全球高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质疑和颠覆。一方面,复杂多样的教育实践、丰富多样的特殊儿童差异质疑着统一的教育规律和本质的合法存在,特殊教育研究解释和指导能力变得力不从心(特别是普遍意义的宏大理论对解决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特殊儿童的无能),面临压制个性、遗忘多样、抑制创造、扼杀活力的“现代性暴力”的指责。另一方面,基于教育学和医学科学主义精细描述的残疾缺陷的差异不断被隔离的安置形态、教学组织形态及其课程等强化和夸大,差异成为特殊儿童与其他健全儿童的本质不同。特别在安置形态上,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加大了特殊儿童的社会分层、隔离和歧视,使得教育学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开始与教育学分离而转向社会学研究范式。20世纪中叶在北欧出现“正常化”(normali—zation)运动,开启了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的序幕。这时期,特殊教育研究者的共同信念是,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反思现代性特殊教育理念给特殊儿童权利、尊严等带来的问题,指责特殊教育给特殊儿童带来的人本关怀的疏离,认为特殊儿童生存境遇的窘迫及其生命意义的失落是特殊教育现代性的恶果,是以健全人为主导的社会群体的价值选择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压迫,是普通教育话语权对特殊教育地位的遮蔽。先后主张用融合、回归主流、全纳教育的理念重建特殊教育之于特殊儿童价值秩序的位移,防止特殊儿童生命价值被剥夺或篡越。特别是全纳教育明显将特殊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学体系的概念,侧重用社会学的方法解决特殊儿童的发展问题。这时期,确保特殊儿童的权利和尊严及其价值的实现是特殊教育研究的大前提。在研究规范上,面对教育学对解决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无能,特别是对回答平等问题、人的尊严问题、社会适应等问题的无能为力,注重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研究,唤起人们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关注,伸张特殊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视野。在20世纪90年代后,全纳教育思潮迅速蔓延到整个教育领域,主张用民主、群体、合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并提出构建全纳社区和全纳文化,将博爱、仁慈、平等、人权、尊严、价值空前张扬到极致,以期望通过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特殊儿童教育。这时期主要围绕“什么是好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怎样才更有尊严、更有权利”、“如何推进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等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将全纳教育作为“好特殊教育”的解释框架,并研究探索了“个别化教育计划”等实践模式。

二、特殊教育研究的困境

(一)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纠结

自20世纪中叶产生融合教育后,国际上逐步形成了隔离制特殊学校教育与融合教育(后为全纳教育)制度并存的两种教育体制。特殊学校教育也称为传统教育。是现代性思维特征的教育方式,以客观主义和实证为特点,遵循的是现性,“诉诸科学的、精确的方法,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整体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遵循实证科学研究的程序一。它一方面怀有工具理性至上的价值崇尚,淡忘了特殊儿童个体的目的性价值,注重的是统一化、体制化、模式化和效率化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桎梏了特殊儿童的独立自主发展空间,淹没了特殊儿童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基于教育学范式的特殊教育研究,在追求学科化建设的过程中,借鉴甚至移植了普通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体系,建立概念、范畴和理论,尽管“制造”了一些特殊教育知识,但疏离了特殊儿童及其教育的实际,将特殊儿童客体化而抽空了鲜活独特的内容后,研究成果无法与丰富的实践对话,且难有独特的创新。

传统特殊教育研究忘却了特殊教育自身根基与个性,其存在合理性不足的重要缺陷,为后现代思维的全纳教育进行批判和否定设置了空间和依据。但全纳教育激扬高涨的后现代话语和思维,决定了它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只能是后现代主义的激情和义愤,是带有浓厚主观臆想色彩的“乌托邦”。一是在价值层面具有高度的理想性质。全纳教育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为理由否定特殊儿童客观存在的“差异”,简单地认为“差异是正常的”存而不论,且反对传统的特殊教育分类、诊断和教学体系,遗忘了基于客观事实的实证就是反对科学理性,从而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二是在方法论方面具有忽视或超越科学实证理性的方法论缺陷。它强调将民主、平等、群体合作这些价值性质的应然之物作为实然的方法论,如通过民主、平等、合作建构全纳学校、全纳社区、全纳文化等,以民主、合作等价值论代替方法论或超越实证经验方法论,来解决客观存在的“差异”,存有方法论不足的致命缺陷,对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毫无益处。三是在教育对象上具有高度张扬虚妄的激进性质。它追求实质平等和关注每一个特殊需要个体生存的境遇和命运,提出“满足所有儿童特殊教育需要”、“每个儿童获得成功”等,忽视了特殊儿童生理、心理及认知等差异对成长的制约,以及特殊儿童社会生存的现实,使得全纳教育方式和质量备受人们的质疑。四是全纳教育实践本身就是对其自身存在的否定过程。因为全纳教育一旦实施,必然要运用实证的方法对特殊教育需要者的残疾缺陷进行鉴定、分类,而这些分类、鉴别本身就是全纳教育所反对的歧视和隔离;另外,对特殊需要的满足必然涉及个别教育方案的制定实施,无法绕开残疾缺陷的差异及其建立在这一客观实在基础上的实证理性,且难以保证满足所有特殊需要儿童特殊需要及其成功。可见,全纳教育存在本身极易被其理想性所否定,全纳教育就只能是这样一个悖论的存在——它自身充满矛盾对立性,又激发人们的理想张力。因此,如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彻底的颠覆与反叛,全纳教育也仅仅是在彻底反思与批判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社会批判的解构概念,而不是建构性的概念。

全纳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纠结,反映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抵牾。传统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思维以及传统教育研究的本质主义宏大叙事,有利于大面积快速普及特殊教育,但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后现代主义的全纳教育则有利于对弱势的被边缘化的特殊儿童个体的保护和关注,有利于他们教育实质平等的实现,但是全纳教育极具理想性质,而且在本体存在上,全纳教育既然无法被一个本质所涵盖、为一个总体性所总结,其研究也就无法为其学科地位的存在而辩护。

(二)多学科的参与对特殊教育学科地位的质疑

特殊教育本身源起于基督教、医学/心理学、人权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医学/心理学的医疗、康复、训练以及基督教和人权思想的平等、博爱、仁慈等蕴涵。也就说,自其诞生起就在心理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中缺失着自己自主的学科地位和意识。当前,随着经验学科的分化,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渗入特殊教育研究,使得特殊教育单一的教育学研究范式或社会学研究范式面临新的挑战,甚至连特殊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地位也面临质疑。

首先,多学科的参与使特殊教育的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和不确定,教育研究的对象不再为教育学所独有,而是已经被其他学科所涵盖,成为具有多学科性公共学科。特殊教育究竟是何种类型的知识?在学科分化日益加剧、学科边界日益森严的今天,特殊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在哪里?特殊教育及其研究的独立性已遭到边缘化,与其说是一个学科倒不如说更是一个专业领域。其次,在多学科参与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特殊教育逐渐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与相关学科对话而应有的基础性的语言、概念系统,身陷心理学、医学、康复等学科之中。当前,尽管特殊教育已从教育中分化出独特的社会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人群,形成了一个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病理学等诸学科基础上的相对独立的分支研究领域,但一方面由于特殊教育研究者对价值研究的疏离,对实证主义的事实研究的偏执,使得特殊教育范畴、概念等根本性问题尚不明晰,特殊教育不能真正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另一方面,由于研究人员缺少学科独立的主体意识,丧失了坚守和捍卫特殊教育话语规则的决心和信念。

在我国特殊教育作为一个事实的专业领域,特殊教育研究正处于内在的学科焦虑之中。一方面,特殊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事实的存在,特别是近20年来,一系列愈来愈深入、愈来愈专业化的基于事实的研究,使得特殊教育日趋独立于普通教育,展现出一种学科分化的趋向;可另一方面,特殊教育仅仅立足于“事实”存在的研究,面对一系列新的实践问题和反身性的追问,显得局促不安,惶恐无奈。如:特殊教育属于教育学概念,可为什么心理学、医学和康复在特殊教育中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和份额呢?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可为什么仅凭教育的专业支持解决不了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呢?这直接引发了对“特殊教育是什么”、“特殊教育应当是什么”、“特殊教育何以可能”、“什么才是更好的特殊教育”等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同时,由于本土化主体研究意识的丧失,使得我国特殊教育失去了话语权和自主能动性,特别是在西方移植来的“特殊教育需要”概念啃噬下,特殊教育对象也不再确定、独特,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收容所”。这种仅仅以移植、搬运为手段复制西方的特殊教育话语,不但难以满足我国特殊教育成长发展的渴望,而且使我国特殊教育产生身份的忘却和迷失。我国特殊教育的根基在哪里,何处是我国特殊教育的家园?这些无疑是特殊教育研究学科化、专门化研究亟待回答的问题。也许研究者的“学科情结”会被讥讽为象牙塔的自娱自乐,可缺少学科研究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特殊教育研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三)丰富多样的特殊教育实践对特殊教育研究回应能力的质疑

第8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 教育任务 发展新路 探究

特殊教育,是对盲、聋、弱智国民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对象特别,自然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也与常规的学校有所区别。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认识特殊教育的教学任务,达成特殊教育学校的育人目标,进行阐述,以及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有益的探究。

一、特殊教育教学任务的阐述。

特殊教育教学任务的实质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并体现在课程与教学内容之中。特殊教育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学生的身心差异和年龄特征、科目性质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同时,各类别的特殊需要学生及各不同教育阶段也有着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特殊教育教学比起一般的教学任务更为艰巨和复杂,具有如下特点。

1.在传授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强调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特殊教育教学在传授相应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特殊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基础性。因此,学生学习的主要是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及各种技能,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以及语言文字等知识和应用技能。但是,由于特殊学生受盲、聋、弱智等障碍的影响,许多学生在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一股学生的常规的水平,因此特殊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特别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包括生活、学习、劳动、人际交往能力。

适应性技能领域的训练一般有四个方面:生活自理(包括自我照料、居家生活、社区休闲、自我保健与安全等)、功能性学科(与学生学校学习和个人的实际生活有直接关系的认知能力培养,包括阅读、计算、写作等基本技能)、沟通交往(包括沟通、社交等)和职业劳动。不同的障碍类别、不同的障碍程度,学生所需的适应性技能训练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智力障碍、重度障碍或多重障碍学生,适应技能的训练往往涵盖了所有的领域。

2.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潜在能力的开发。

特殊教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时,注重通过潜能开发来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体力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一对任务。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体力是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而能力则是指运用知识所进行的智力活动,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潜能是人潜在的还未成为现实的能力。智力的发展决定着人的潜能的实现与发挥,体力的发展支撑着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实现。大家所熟知的周舟,虽然在数理逻辑、语言乃至绘画等方面存在着功能限制,但在他的智力结构中,音乐智能却明显地占据优势。但这种优势潜能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所以,在特殊教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途径更主要的是通过缺陷补偿与优势潜能的开发来实现,这也是培养创造才能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体现。

3.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

特殊教育教学在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时,注重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特殊教育教学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时,非常重视渗透身残志坚的生命意识教育。所谓生命意识教育就是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其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

二、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遭遇的瓶颈分析。

特殊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来说,相对起步比较晚,大城市还要早一些,中小城市发展更是又晚又落后,许多县根本还没有设立特殊教育与特教学校。然而,接受教育是我国每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但由于特殊需求学生自身成长的先天不足,为他们接受他们必须接受与其他正常学生一样的教育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特殊教育的发展遭遇到以下问题:

1.由于大部分盲、聋、弱智等障碍的孩子出身家庭经济条件都不够理想,许多特殊需求的学生对接受特殊教育,只能望洋兴叹。整体来看,我国特殊需要的孩子入学率还很低,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殊需要孩子的入学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遭受师资的培养与培训限制也很大,我国目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过少,培养出来的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远远满足不了特教事业的发展。

3.另外,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一份对特教事业执着的爱,工作辛苦而不被人们看好。其根源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偏低,吸引不了真正优质的人才来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一方面是我国培养的特殊教育教师数量过少;另一方面由于待遇问题,造成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现象屡见不鲜。

4.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不是太佳,没有得到社会与家庭的广泛认可,这也是特殊需要孩子入学率不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学习――康复――就业”一体化教育新路子。

从上所述看出,要发展特殊教育事业,让特殊教育造福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的本人与家庭,服务社会,不仅需要家庭有较多的付出,也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专业部门加强业务指导,更需要社会有识之士献出爱心,通过无私捐款来关心与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发展壮大我国的特教事业,造福特殊需求的孩子。

另外,就特殊教育的学校与特殊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从事特殊教育时,要处理好特殊教育知识的传授与身体的康复,以及引导特殊需要孩子将来就业的关系,走“学习――康复――就业”一体化特殊教育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家长感到对特殊需要孩子进行特殊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孩子人生必须接受的一种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特殊需要孩子接受特殊教育,特殊需要孩子接受了特殊教育后,将来走向社会时,能更好地从业,自食其力,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唯有如此,才能更进一步迎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春天。

第9篇:特殊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一、全纳教育的逻辑起点

全纳教育的基本思想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社会福利先驱者反对在教育体系中实行隔离制度的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秩序和人类文明再度重整,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残疾人各项权益(包括教育权益)也得到了不断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朗:提倡社会融合和参与,反对社会排斥。这种趋势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为公民创造和提供真正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教育应当为受教育者的充分发展服务。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也强调:全民教育的目标就是满足所有人的教育需求。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中强调:各国应确保残疾学生拥有在普通教育系统(混合班级)中受教育的权利。2006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明确:为保障残疾人教育权,各缔约国应当在各级教育实行包容性教育制度和终身学习,以便最充分地发展残疾人的个性、才华和创造力以及智能和体能,使所有残疾人能切实参与一个自由的社会;应当确保残疾人不会因残疾而被排拒于普通教育系统之外并且能够在普通教育系统中获得必要的支助,获得切实的便利教育;按照有教无类的包容性目标,在最有利于发展学习和社交能力的环境中提供适合个人情况的有效支助措施。

为了推动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于1994年在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召开。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第一次正式提出全纳教育的号召,再次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享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在这里,全纳教育的倡导是建立在社会公平和基本人权的基础上的,全纳教育这一概念建立在4个基本假设上:

第一,来到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个体需要和个人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人同样有权利而且应当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学生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第二,对所有学生做出积极回应,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是普通教育系统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而学校应以一种能满足残疾人特殊需要的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

第三,一个具有较强回应性的教育系统应当提供高预期、高标准、高质量的课程和教学,同时它们应当是具有弹性的、有意义的和可获得的。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认真备课等手段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普通教育系统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一个学校和社区共同合作的过程。他们应当为多样化的学生创造一个全纳社会,从而让学生享受社会权利和社会生活,并从中充分受益。

学生之间的差异应当被看作是(实际上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而不是教学过程中的障碍。

二、全纳教育的基本内涵

那么究竟什么是全纳教育呢?其实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全纳教育都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含义和现实要求。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全纳教育:

(一)全纳教育是一种信念,一种人权观。全纳教育与当今世界人权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基于“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这一理念发展起来的。全纳教育的实质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消除社会排斥;尊重种族、阶级(阶层)、宗教、性别和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在普通教育体系中的参与率。

(二)全纳教育是一个过程。全纳教育是一种尊重多样性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不断扫除障碍的过程,一个努力寻找更好方式对学生的多样性(特别是残疾人的教育需求)做出积极回应的过程,一个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参与的过程,最终帮助所有学生获取发挥其潜质的机会和能力。

(三)全纳教育是一种挑战,一种改革。全纳教育的出现对特殊教育领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要求对普通教育进行重新审视。全纳教育也是一场有丰富含义的教育改革:支持和欢迎学生中的多样性。

首先,全纳不仅仅是考虑如何把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残疾学生)吸收到现有的普通教育系统中来。它拥有比“纳入主流”和“一体化”更多的含义:残疾人除了在普通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外,还应当得到足够多的教育辅助系统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弹性化的课程设置、足够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具有高度融合性的学校环境。

其次,全纳不仅仅是关注个体和少数学生群体,也不仅仅是简单地改变课程和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它强调重构现有的课程设置以保证教育的可及性;以全纳性为导向的普通学校应向绝大多数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它关注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中受教育的质量,关注残疾学生是否全面融入到学校中去并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

三、全纳教育的具体实施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全纳教育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障碍、困惑和争论。

人们关于全纳教育争论的焦点不在于“特殊儿童是否应该被全纳”,而在于应该“如何全纳”:应该以激进的方式完全纳入普通教育;还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部分纳入普通教育。

完全全纳是指把特殊儿童全部安置到全日制的普通教室中去,所有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都应当被纳入到普通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它是一种单一的安置形式,认为不应该根据儿童的障碍程度来安排他们在普通教室学习的时间,而应该在普通教室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普通教师应该在特殊教育专业人士的支持下承担教育特殊儿童的主要责任。

完全全纳教育的支持者认为:将特殊儿童抽出普通教育系统并贴上“残疾”或“特殊”标签的做法是低效率的、不公平的。所有的儿童都应该在邻近学校内年龄适合的班级里平等地接受教育,学校必须成为适应所有儿童多样性学习需要的场所,应该让特殊儿童在具有接纳、归属、社区感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完全全纳支持者的眼里,全纳教育是不需经过任何经验证实的,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伦理上的追求。他们认为:人权观等社会基本道德观念是全纳教育的逻辑基础。全纳教育能够帮助残疾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做好应有的准备,从而消除社会排斥;同时,它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成功的全纳教育还能够帮助非残疾学生形成一种更为积极的残疾人观,正确对待残疾学生,从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观的形成,提升社会和谐。

部分全纳指的是让特殊儿童部分学习时间在普通教室学习。其支持者认为,普通教育的教室并不适合所有的特殊儿童,因而应当提供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和开放式的普通教育等多种教育安置选择而不是激进地完全全纳。另外,客观上普通教育还没有做好“全纳”的准备,再加上完全全纳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完全的全纳教育在现阶段不可能取得成功。残疾学生在特殊教育体系中将会得到比普通教育体系中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部分全纳教育支持者对完全全纳教育的批判集中于其基本假设――即所有的儿童都能在普通教室里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一刀切”的做法。他们认为在普通教室里,能力强的儿童可能会因内容简单而厌倦,特殊儿童又因赶不上教学的平均进度而焦虑。而如果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太过重视,很容易将学业作为次要的任务。也有的学者认为完全全纳的观点过于理想化。他们还认为:全纳教育尚缺乏足够的经验证据支持;残疾学生不仅仅需要将其纳入普通教育系统,还需要更多更广泛的支持。全纳教育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多种条件:必须向残疾学生提供全校性的全纳文化、制度、设施,必须要有全校学生、教室和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如果一味盲目地“全纳”将会给残疾学生带来额外的伤害和打击。

关于全纳教育的讨论,许多学者认为其关键是:应该理解“全纳”的核心价值――欢迎多样性,积极鼓励残疾人参与到普通教育中来。

由于文化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全纳教育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由于各国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差异,全纳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具体运行也必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不变:消除各种态度认识、课程设置和制度安排上的障碍,消除社会排斥,增强普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