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

第1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幼儿教育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自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并逐渐成为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对智能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从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及内容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这八个范畴的内容如下①:

(一)语言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逻辑数学智能

从事与数字有关工作的人特别需要这种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他们学习时靠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对科学的新发展有兴趣。

(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四)肢体运作智能

肢体运作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种智能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音乐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六)人际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七)内省智能

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八)自然观察智能

指个体辨别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对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在充满发展希冀的同时,其在中国的教育土壤上的实践有着强烈的丰富性、复杂性、长期性与艰苦性。

(一)接纳求同阶段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一经引进中国,便在中国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中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公众特别是幼儿教育界对这一理论欣然接受。幼儿教育在课程体系、教育评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和摸索,并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学龄前儿童教育中广泛应用。

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界得到迅速广泛的传播和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基本思想迎合了中国的教育改革气候。80年代初期,中国幼儿教育界已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开始全面深刻地反思幼儿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并力图寻求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正值此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为帮助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进一步充分认识和发挥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幼儿教育界不满于传统智力和成绩测验,力求平等与卓越的多元化教育正在兴起,“以人为本”的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逐步壮大。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多元智能理论一经引进,便被中国教育界广泛接纳。

(二)反思质疑阶段

中国的幼教界,在接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同时,也走过不少弯路。9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很多教育工作者盲目地将其与多元智能理论套合,肤浅地将其混为一谈,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同时,在引进与实践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关注的仅仅是理论本身,而忽视了这一理论提出的背景,没有对其加以改革和创新,而是机械地照搬照用,造成理论与实践的架空,不利于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深入地、客观地、正确地把握。就当时的状况和有关幼儿教学课例来看,很多幼教工作者没有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大部分幼儿园为了体现出教学的改革成功,将教育形式设计得过分花哨,课程内容繁多,课堂一派热闹,有的教师认为,实行多元智能教学就必须在每个项目里把每项智能都体现出来,因而表面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实质上这背离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初衷。教师们很累,孩子们也很累,效果却并不明显。

第2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刍议

引言

从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发展机会。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将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就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此制订出不同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从而也才能促进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特点

2.1学生存在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七个范畴,而每种智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也大不相同。

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容易发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实际上是不存在优等生与学困生区别的,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巨大差异而已。这也意味着老师只凭借某一个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好与坏,则是完全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真实水平及能力的。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

2.2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高中生作为整个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主体性。而且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高中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是尤为突出。

作为教师,在多元智能理论运用背景下,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别将个人感情带进课堂。这样,学生的中心地位才能够展现出来,同时也更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此同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除了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之中,还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从而使得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3.1有助于高中生健康快乐学习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他们的内心情绪常常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如果语文教师在重要的阅读题型教学中,还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且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将会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

随着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则意味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现状,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与发展途径,这不仅更加符合现代教育观的要求,而且也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的发展,进而确保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3.2有效纠正教师的错误教育观

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观念依旧比较严重,学生的潜能也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对纠正教师错误的教育观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是完全被教师忽视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也都是统一安排的,这样只会使得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完全失去兴趣。但是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则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发现个体身上的组合形式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以致于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差异问题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更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促进学生现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3.3促进教师对学生评价更加公正客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且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智能。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是依靠单纯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秀与否。由于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智力,从而对学生其他智力发展的评价显得尤其不公平,这样只会严重阻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而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使得教师的评价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成绩进行评价时,会对学生进行语言结合能力、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考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

四、加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4.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高中语文的阅读也为多元智能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平台,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即每个人的智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智力结构特点等内容,并将它们进行最佳配比以及融合,最终才能够使得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发挥出最佳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语文阅读基础比较差,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相关题型训练的时候就要以基础性为主,主要也是为了让他们熟练答题,阅读的步骤和模式。反之对于基础比较好的的学生,就相应的加大训练难度,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还能体现出多元智能理论为语文阅读教学打开了创新的思路,最终更利于良好语文教学效果的获得。

4.2营造良好的学习意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多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开始应运而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而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获得,还需要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意境。

以著名抒情散文《荷塘月色》为例,在本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途径达到教学所要求的目标。比如:通过欣赏河塘和月色的物境之美,从而使学生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要的章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视听材料,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创造出更多能运用语言表达的机会。与此同时,通过画面或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他们必定也能受到美的熏陶,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选取适合本文意境的背景音乐,并为此进行配乐朗诵,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荷塘恬美的景色,而且还能提高整个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又比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阅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些诗句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去想象,只要深入其中,学生必定也就会感知到具体景物的存在。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中,他们的音乐智能、画面智能、语言智能等都将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升,同时,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到升华。

五、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一理论的运用影响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性发展机会。因此,为了促进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外,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M学生全面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云飞.浅谈多元化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教育,2010.03

[2]孙永强.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3.11

[3]郁苗.让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智能的博物馆――浅谈借助多元智能理论促进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22

第3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英语 差异教学

前言

现如今,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各科教师在教学时要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了解学生的内在差异,进而做到因材施教。

一、关于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为问题分析

虽然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得到转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良好的升学率,教师在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性的英语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单一,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失去学生的兴趣。其次,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进而使得教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十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完全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现如今,大部分教师都会根据教案进行教学,而且没有考虑到教案是否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会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致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缺乏活力。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深思熟虑,对英语教学方案加强探索,要能站在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上,探索初中英语教学之间的差异。

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学差异教学提出的策略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给学生的充足的发言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目前,教育学心理学已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教育学中加德纳的《智力的结构》促使人们发现智能具有多元化。也就是说,人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找对方法必然会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不可否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后天因素影较多,由于生活环境、基因、教育文化程度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这就充分的表明,教师在教师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设计教学方案,规划教学程序,要能尊重学生的差异,在交流合作中发现学生的潜能,进而充分的培养,只有教师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

1.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明确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时,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而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只能在学习时,培养言语能力,却无法充分的发展其他能力。因此,基于此问题,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在牛津版七年级上册《Unit4 Food》的教学时,为了有针对性的展开智能化的教学,教师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让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只有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学生才能得到实质性的锻炼。所以,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则应是:(1)分组探讨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词汇;(2)用于描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要能具有趣味性;(3)画一幅关于本节课的图画;(4)选择一首关于Food 的歌曲。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的探索知识,从而掌握更多的英语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在教学是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同时,该需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家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1 Friends》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朋友之间友情的小视频,用动画的方法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的掌握关于朋友的词汇和相关的语法句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展开合理的教学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是成长的中的人,初中生虽然形成独立的思想,但是其身心发展并没有完全的成熟,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时,教师要避免过于评价学生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评价,多鼓励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教师切勿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教师要加以支持。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加强沟通,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才能发现学生的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正确的评价学生。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ur》的过程中,为了更合理的评价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生的知识展开表演,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边小故事,这时教师则要表扬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良好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创新教学方法,站在多元智能角度的角度上,展开合理的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幼儿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93-01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

(1)多元智能理论是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目前,美国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著作已有40多部,分别从不同层面与角度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理论研究[1]。因此,具有较为完备理论体系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保证幼儿教育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更具意义与价值。

(2)多元智能理论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而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几乎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而且更容易本土化,保证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更具推广空间与开展市场。

(3)多元智能理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国内外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已经非常成熟,总结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而且现有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可以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指导、参考与借鉴,保证了其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应用与实践的可能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对策

(一)树立全新的幼儿教育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想推进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幼儿都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与学习方法。因此,在幼儿园里就再不应该有“笨小孩”的存在,而是具有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学习类型与不同智力特点的可造就的“小幼苗”。幼儿教师应该承认幼儿智能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摒弃传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偏见,透过多元智能,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只有具备了这样积极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幼儿教师才能避免消极教育行为,积极的做好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二)创建多元开放的幼儿教育环境

(1)丰富教学材料:操作材料是学习的媒介,幼儿通过对操作材料的反复操作与把玩,运用自己独特的智能优势、学习路线与学习方法探索未知,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幼儿园必须为幼儿提供可以激发单一智能或者多种智能的操作材料,才能引发幼儿大量不同的学习探索机会。比如可以为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玩具汽车与模拟汽车跑道,就可以激发幼儿不同的活动兴趣与学习方式,有的幼儿在车道两边不停跳来跳去,一会单腿跳,一会双腿跳,这表明这类幼儿的动作智能发展良好;而有的幼儿喜欢将汽车玩具按照颜色、型号、大小等进行分类,表明这类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良好;还有的幼儿一起玩赛车或者售车游戏,并在共同游戏中进行大量的语言交流,表明这类幼儿的语言智能与交往互动智能良好。由此可见,丰富的教学操作材料可以引发幼儿不同的玩法,也会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2)丰富幼儿园环境:智能潜能能否被激发,也有赖于特定的教育环境。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善于创设不同的教育环境,也激发幼儿多种智能潜能。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创建“图书角”,以激发幼儿的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等;也可以带领幼儿种植花草,饲养小兔子,以发展幼儿感官的敏锐性、自然观察力等等。

(三)有效运用多元智能评价

(1)教育评价应该成为自然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评价应该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评价,教育也应该在评价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真实情况,而不是传统评价理论那样将教育与评价孤立、分离开来。

(2)评价应该在自然的、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

(3)为了更加准确的评估幼儿,评价不仅要在幼儿园中进行,也要在社区与整个社会中进行,只有联系日常实际生活,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多元智能评价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家长、社区、社会与幼儿园的合作,促进多元智能评价的社会化。

(4)多元智能评价应该“以人为本”。每个幼儿都具备相对独立的8种智能,而且这8种智能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在每个幼儿身上进行组合,使每个幼儿具备不同特点的智能水平[2]。如果评价方案不考虑幼儿智能的差异性,就会阻碍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发挥各自所长的机会,并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智能优势作为其他弱势智能发展的切入点,实现智能的多元、全面发展。

三、结论

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育中进行应用是可行的,而且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做好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就必须树立全新的幼儿教育观、创设多元开放的教育环境、有效运用多元智能评价,以促进幼儿智能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22-01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不仅要足够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教学,同时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展要求及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进行合理化指导,对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基本概述

1.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学者的一致好评,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拓宽了现今素质教育的思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九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方面的表现都有所差异。合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个性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发各种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相比,其涉及的领域更加宽泛,该理论下的智能概念比较新颖,具有多元文化特性。多元智能理论中涵盖了九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及存在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每一种智能诠释了一种与其他智能模式不同的独特思考,但这九种智能并不是独立存在毫无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智能发展的整体性、情境化与差异性,该理论的提出给我国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思路。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大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智能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以下是笔者针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策略研究。

2.1以学生智能发展需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可以说是大学生掌握社会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入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中,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主要是以“Windows+Office+Internet”内容为主,但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懂得不断创新教学,增加一些常用软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积极性。例如针对大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动画视频,强化师范生的基本能力。再比如说针对中文系的学生,则需要将侧重点放在提高语言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也能快速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2.2以学生个性特点及差异为依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每个学生的智能类型不尽相同,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中对计算机教学资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学生的各种智能与其知识范围及特定认知领域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刺激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其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从而为其发展各方面能力提供良好条件。

2.3设计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侧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多种智能组合。要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教师应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备实践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真实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与学生共同建立个人Blog、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页、制作板报等,这样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能够掌握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动态发展。

2.4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

人际交往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工作中的必备技能,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交往意识与合作能力,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定期对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学习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合理指出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适当鼓励学生,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

3总结

多元智能理论进入我国的时间不算很长,但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已经充分展现了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生命力。合理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云南省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临沧677000)

参考文献:

第6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为工业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量标准化的人才队伍满足了工业社会变革的需求。随着社会转型发展的到来,信息化社会逐渐取代工业化社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出现多元化。作为全日制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成人教育为另一种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众多高校通过各种途径探索成人教育教学的高效培养模式。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为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朝着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变革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对培养个性突出、能力过硬、专业扎实的多元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中提出,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心理测量学家认为,人的智能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不可学习。加德纳指出,这种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忽视了人的差异性和实践,过分重视课堂学习,对每个人的强项与弱项视而不见。单纯的纸笔标准化考试已经不能体现教育效果,也不能预示人的未来与贡献。过分强调某一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的开发与提升,不利于人才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解决问题与制造产品能力的增强。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从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中解放出来,增加其他的智能来整体评价个体发展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是开放学生各种智能,并根据其智能发展发现与选择合适的职业与喜好。这种帮助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教师作为评估专家,善于发现不被传统教育承认的只能强项,开发新的课程,推进新的教育教学,使之对教育产生影响。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1、推动成人学员的个性发展

工业社会需要标准化人才队伍,而信息化社会则需要更多的个性化人才队伍。成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希望通过教育得以改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众多高校开始纷纷重视成人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具有个性的多元智能型人才。成人不同于一般的在校学生,成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与特性。成人学习具有自觉性与系统性,即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并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完成专业提升。许多高校将成人教育作为全日制教育的有效补充,其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多元智能理论在推动与发展成人的个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意义。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在发展成人学员的语言智能与数学智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其他智能,完善学员的个性智能。一是强化学员的自然智能与生存智能,还原学员适应自然,培养其生存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人。二是完善其自我认知智能,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规划职业发展。三是积极完备人际智能,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从他人的经验处学习。四是强化音乐智能与运动智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与品质。

2、开创新的成人教育课程

从求职、做事、与人合作等角度出发,设置合理的成人教育目标,使之多种智能都得到协调发展。打破整齐划一的成人课程体系,关注个性差异,设置以人为本的多元智能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模式。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造产品能力的提升,为成人学员提供灵活多样、多元综合、终点突出、必需够用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积极推进情景化的课程实施。成人学员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单纯的教已经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导师身份介入成人的学习,引导成人发现自身的强项与弱项,使之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创造社会所需中强化学习,以学代做、以做促学。成人的经历、职业、年龄各有差别,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不同,心理特征有别于全日制学生,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根据这些条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例如,采用指导读书法,顺应其理解记忆的特点,结合其抽象思维,引导其在生产、生活中进行自学、互学、研讨。

3、完善教学评估体系

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激发、提升多元智能为目标。在推进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成人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为改革的重点。首先,改变评价尺度,将纸笔考试、口头考试、平时测试与其他项目的测试综合起来,形成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其次,积极围绕多元智能编制新的评价系统,以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空间智能、自然智能、生存智能九种智能为主的智能开发与培育模式,既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又重视人的综合性、专业性、职业化的推进。最后,结合课程的特点与特色,有层次、有重点地从传统教育评价评估体系过渡到多元智能评价体系,实现无缝对接。全日制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成人教育逐渐成为众多受教育者尤其是成人选择的教育方式。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将人看成不同于任何一个的独特个体,是独一无二地存在社会中,这意味着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都应有所差别。成人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充分考虑人的差异性、成人的独特性及教学内容的特征,在兼顾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强项与弱项进行差别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红英.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J].当代继续教育,2015,02:67-70.

[2]车亚军.多元智能理论对成人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5,04:4-6.

[3]武婷婷.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的成人教育革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4-15.

第7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1多元化智能理论的简要概述

相对于传统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更高层面上的人类智能理论,主要包括: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多方面的智能内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智力的单一性,颠覆了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狭隘观点。因为多元化智能理论旨在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实现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最终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2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1设置计算机教学情境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刺激其不断学习、探索。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的计算机教育逐渐向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向不断发展,拥有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衡量每位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标志。考虑到计算机教育是一门更多的包含实践性内容的科目,因此学好的关键点就是能否对计算机的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起爱好。因为很多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初衷大都是因为用计算机玩游戏或者上网,加之很多学生只是在初期接触过计算机而并没有激发出其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使得计算机的多元化智能理论实践应用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综合来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其中,学生的心理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需要切实重视好认知因素的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对于认知的需求认识,让学生迸发出对于计算机教育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要重视好学生认知因素的重要性,用外部的手段和方法来减轻学生自身的内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且要切实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2设计、开发计算机教学案例

计算机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技术上进行的课堂内容设计。这需要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整体目标的规划下,将多元智能化理论引入到实际的计算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当中,尝试利用典型案例争取将学生引入到需要的事件和场景当中。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集体讨论形成进一步探究、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计算机多元智能化理论案例教学法是综合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法,会随着实际教学实例的开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分析,进而研究出适合不同学生特色的案例。在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进行过程中,要分阶段的制定每个任务,同时要融入学生的行为品行以及审美使之完成教学目标。但同时要保证教学案例的实施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以及特长,还要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制定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活动兴趣,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一步步实现计算机学习的任务。

3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带到现代的计算机教学当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在其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的推广,引导学生不仅仅要停留在完成计算机的学习上,还要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3.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在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变教学的主导者向着引导者角色过渡。使得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探究知识,然后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第8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1 智力性质几种不同的界说

智能是人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心理学家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对智力的性质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界说:(1)智力是一种适应新情境的能力。(2)智力是一种学习能力。(3)智力是指抽象的思维能力。(4)智力是一个人能为着某些目标而行动,能理智的思考和有效的适应环境这三种能力的综合表现。(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也就是解决某种智力问题的能力。从先天禀赋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来看,智力问题是一个差异问题。

2 霍华德・加德纳及其“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针对这种仅徘徊在操作层面,而未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的传统的有关智力的狭隘定义,研究者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从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检验,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choenberg)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而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定义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强有力挑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价颇感困惑之时,他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1)语言 (Verbal/Linguistic);(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3)空间

(Visual/Spatial);(4)身体――运动(Bodily/Kinetic);(5)音乐 (Musical/Rhythmic);(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7)内省

(Indra-personal/Introspective);(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

3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发展的培养的意义

过去的多元智能发展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因为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应该由小做起,并慢慢推广至其它层面。然而,广义来说,多元智能理论的框架不单能在小学及幼儿园的层面推广,在中学、大学、甚至研究院或在职培训也是合适。近年不少国际MBA的课程都加入了创意思维的课程,以加强学生在新时代的适应力和创意方面的开发,这正正就是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的其中一个范畴。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由于多元智能理论有助老师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了解学生,我们可以将理论用于两方面:

(1)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茁壮成长;

(2)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

多元智能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心理学的依据。教学和教育中因材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就是说,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考虑学生的智力差异,也考虑学生的人格差异。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研究得越深刻,对他们的智力差异与人格差异了解得越清楚,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可能就越好。例如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及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学习方式的指导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点。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性质的差异,在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趋于灵活性和多样化。例如,课程设置就应考虑实行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弹性课程制。教材编撰也应由单一大纲,单一教材向单纲多材转变,并逐步实行多纲多材,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4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4.1 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学生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学生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要重新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4.2 重新定位教学观

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孔子创立并在个别教学环境下成功的实施了,我们要继承这一珍贵的教育遗产,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我们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

4.3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个学生都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第9篇: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范文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诠释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运用最为擅长的方式学习,这无疑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具魅力的理念和最激动人心的理想。如何能够彰显个性、适应差异,如何能够针对学生的强项和优势开展最为适合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视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学生智力特点的基础上的,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学生都能受到同样的教育。”[1]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最为合理、恰当的理论诠释和支撑。

    (一)尊重个性差异的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能组合,而面对智能组合方式“各具特色”的学生时,教育便需要因材制宜,以最大程度适应个性化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加德纳主张在尊重并了解学生智能的差异性的基础上,使教育最大程度地适合每一位学生,从而保证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挥,弱势智能得到适当弥补,让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个人最优发展。

    (二)促进个性发展的整合式课程观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个性化教育有效实施需要构建个性化的课程予以保障。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数理两种智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其他优势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如果我们的教育是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那么我们必须关注适于儿童整体发展的教育方法。对于诸如自然科学、数学、社会学、文学等相对独立、内容区别明显的学科而言,大部分学生难以发现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用整体性的教学方法教授知识,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方式的学习活动,以便让他们在未来的实际生活当中能够切实运用这些知识。我们最终必须将所学课程加以整合”[2]。多元智能理论以项目学习作为实施个性化课程的主要渠道。加德纳认为,项目学习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应试教育中以考试为本的学习倾向,摆脱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对学生的绝对束缚,将视野扩展到学生更多的智能类型,促使学校和教师去发现学生的差异性的智能构成,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整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拓展重要主题,将生活技能贯穿于学科领域,学科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三)适合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别要根据每一种智力的特性创设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真正体现出个性化教育。“现今的课堂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法,从而迎接现今学生变化多端的挑战。当我们开始认为学生的聪明才智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借助一种过时的手段依靠单一固定的标准可以测量的,也不是数理逻辑智商测试的时候,我们将会开始从学生的表现中观察到真实的改变。”[3]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应该是全方位的,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4]。与之相适应,根据每一项智能的特点及其要素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多元化的有效途径。

    (四)指向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情境化评价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产品的能力,评价要为培养这种能力服务,要真实有效地反映这种能力,也必须在一种实际或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只有在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才会对个体的最终表现做出较好的预测。因此,加德纳提出了指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产品等能力的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他认为这种新的评价思想和方法应该具有八个主要特征[5]:第一,重视评估胜于重视考试;第二,在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中简单、自然而且定期开展评估;第三,体现评估的生态学效度,即评估要在接近个体的实际情境中提高预测的效度;第四,设计“智能展示”的评估手段,不通过语言和逻辑的能力,而直接观察人在运作中的智能;第五,使用多种测试方式;第六,评估方案要体现对个人的差异、发展水平和知识形式多样化的重视;第七,评估方法要多使用有趣并具激发作用的素材从而创设有趣的学习体验;第八,评估要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其识别智能强项和弱项的有益反馈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五)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观

    加德纳认为,实现个性化教育首先需要学校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评估专家、学生课程人和学校-社区人。三种角色要求学校首先需要正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尊重并理解不同学生智能组成的个性差异,并积极寻求与每个学生智能组成相适合的教育机会,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在最大程度上被挖掘。“多元智能型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学习现有课程、达到学习目标的多种不同途径;多元智能型学校会同时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自我的理解;多元智能型学校的教职员工常常会在一起工作、学习。我们不能确定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我绝对相信从多元智能型学校出来的学生将来获得成功的几率会更大,因为学校现在正在培养他们各种终身学习的技能”。[6]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能够为孩子们创造出丰富多彩和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从而进行富有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收获自信并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业成功者”。

    二、个性化教育实践与多元智能 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的现实悖离

    多元智能理论的确为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构建和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但透视并反思个性化教育的实施现状,不难发现实践与理论相互矛盾和悖离的现象依然不容忽视。

    (一)套用和搬用多元智能理论等同于个性化教育

    自多元智能理论引入我国以来,人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褒奖,欣喜它为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和实践变革的依据,但同时也对这一理论及其运用产生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牵强附会、贴标签式的研究和应用一度走红甚至迅速蔓延,出现了简单套用和搬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而为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很大程度上被认为已经老生常谈的理念重新注入生机与活力的浮躁做法。

    一部分人将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些观点简单套用和搬用到素质教育及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体系之中,认为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把多元智能理论看成是个性化教育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借用多元智能的理论对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理论包装和内涵扩充已成为一种研究的风潮和取向。比如,在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途径上,在各地开展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出现了不少这样的现象:教师只要运用了图画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看到小孩在地板上爬行就是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活动中配以背景音乐就成了音乐智能的体现,让学生找朋友相互交流就是培养了人际交往智能;还有的老师认为语文课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课训练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音乐课训练学生的音乐智能,将不同的学科指向某一种智能类型;有些老师刚一接触和尝试多元智能理论,就自认是“多元智能”老师,所进行的教学就是多元智能教学;不少学校也纷纷声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甚至自称为“多元智能学校”。

    对于这些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之蔓延和扩展的程度,连加德纳本人都感到惊异,他通过阅读和传闻了解到,“一些学校分别建立了七八个学习中心或者专用的教室,每个学习中心或教室专门针对一种智能;一些学校决定集中精力培养某一种被忽视的智能;一些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七八种智能,采用七八种方式进行教学;一些学校引进了若干新的方法评估这些智能;一些学校将表现出某一种智能强项的所有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学;另一些学校则根据学生的智能弱项,将他们分别编组进行教学;还有的学校认为,只有将具有各自不同智能轮廓的学生,编到一个教室里学习,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7]。

    加德纳指出,所有这些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方法,他本人既没有介绍,也没有提倡,他认为这些想法都未揣测到他的真正意图,也没有探讨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真谛。说到底,这种将教育策略和手段与智能类型简单化一一对应的做法,看起来一段时间里似乎成为教育改革实践中颇为引人注目的实验或者创举,或者被认为是开展个性化教育最为领先和时髦的改革与实践,但实质上只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简单套用和搬用。

    (二)培养智能强项等同于个性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个性化教育是引导个体生命独特性发展的教育,它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8]一些学校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把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当作个性化教育的目标,陷入了“为智能而智能”的误区;或者将智能强项或优势智能的培养当作个性化教育的内容,走入了“为多元而多元”的歧途。

    比如有的教育工作者片面地认为,在个性化教育中体现多元智能思想,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七项或八项智能为教育目标,而实现了这些目标,个性化教育就能成功。但是,多种智能类型的培养和训练从来就不是个性化教育的直接目的,个性化教育也并不意味着要为了绝对培养学生的某种优势智能而教学,而在于把多元智能的培养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与手段。实际上,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是个性化教育的一种重要理论依据,也可以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供方法与途径的启示,但绝对不是个性化教育的全部内涵和唯一内容。“多元智能和教学内容的联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任何一种智能特点都会在多种不同的教学内容里表现出来。例如,语言能力几乎渗透在一切教学内容的掌握之中。同样,数理逻辑智能不仅表现在我们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表现在我们辩论、写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教学内容都需要运用并且可以促进发展多元的智能。这里,我们面对三个问题:1.如何在一种教学内容中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2.如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发展某一特定的智能;3.如何利用多元智能来促进儿童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或理解”。[9]

    也就是说,智能的培养不仅不应该作为教育的目标或内容,它只是达成教育目标或者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和途径,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应该和教学的具体效果相联系,教学的具体成效才是最终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而且多元智能理论所研究和倡导的多元教学切入方法与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有效的其他传统教学途径和方法并不是矛盾或者对立的。如果只是“为智能而智能”、“为多元而多元”,把智能强项或优势智能的培养当做个性化教育的目标或者内容,则不仅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片面认识,同时也是对个性化教育的肤浅理解。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中的个性化教育重构与超越

    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丰富和完善个性化教育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之中,需要理性认识并回归至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实践真正契合的精神内核之中。既不能简单照搬,更不能过分拔高,误用滥用。尤其在教育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在践行这一理论时要立足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理论本身的本土化重构,最后把握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才能够在真实鲜活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中实现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超越。

    (一)理论观念的适切定位

    实际上,多元智能理论自问世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科学性一直存有巨大的怀疑和争议态度,就连加德纳本人也坦率承认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与框架,在提出这一理 论25年之后,他还修正了智能的种类,补充了智能的内涵,厘清了其中令他自己和外界都倍感混乱与困惑的问题。而对于理论本身,他自己都表达了这样的认识,“作为多元智能理论的责任人。我可以毫无隐瞒地声明,当年我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理论会如此声名显。因此,这个理论是什么?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借鉴和运用这一理论?有多少问题是其能够解释和解决的?尽管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比较适宜的理论视角,但是如何借鉴这一理论开展对于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首先还需要对多元智能理论本身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为其寻求正确的定位以及对理念进行明确的解读。一方面需要经由科学研究去修订和完善源自于美国的多元智能理论,从而将有关的研究结果转化为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深入研究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中面对的实际问题,从而提炼出有关的理论议题,进而形成指向中国教育实践问题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体系和框架。

    (二)扎根中国当下教育实践的本土化重构

    有人将国内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论文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介绍多元智能(理论)本身的论文,涉及其基本涵义、基本结构、主要依据,多元智能实验,多元智能学校,多元智能课程;第二类是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造教育)的理论依据(支撑点);第三类是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某个领域(如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的重要启示或借鉴意义;第四类是结合某门具体学科(如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讨论如何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具体学科的教学改革”[11]。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不难发现在已有的研究中,进行理论阐释和解读、评析多,探讨应用和实践、反思少。即使是有关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的研究,也是以介绍或者翻译引进美国经验与实践多,或者将理论、理念与中国教育改革实践进行拼加,戴帽子、贴标签的多,真正对理论进行本土化重构,脚踏实地开展实践性改革与实验的探索少。多元智能理论若想真正融入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之中,在经过了最初的匆忙认同、盲目崇拜和一味照搬之后,今天,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客观地评论,对其意义和价值进行更为本质的解读,既要避免误读,也要避免夸大。尤其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特殊实践与具体情境之中,重新建构基于我国教育事实的“中国化的多元智能”理论,才能使其发挥更有价值的影响。因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不能脱离自身特定的脉络,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是深藏于中国特定的文化、传统与观念之中沉淀而成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它是中国教育现状与问题的构成性因素,在中国教育的实践环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经常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引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尤其是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迫切需要更加贴近中国实际的教育理论,而这样的理论离不开本土思想资源的支撑。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舶来品,只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充实、更加完善。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实际上同时也是在结合我国的教育现实和实践进行理论的建构和创新[12]。

    (三)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性超越

    个性化教育不仅是方法论方面的变革,不仅体现为要在方法策略上开展个别化教学,在办学思路上创办特色学校等,它更应该是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方面的整体改进和深度更新,它是教育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是教育教学自身个性的凸显与张扬。因此,借鉴多元智能的理论开展个性化教育,根本的认识应该是借助于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其个性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应该是让学生在自身个性与人格健康完整习得的过程中同时获得智能强项的开发。多元智能本身既不是教学的内容,也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认识、发现和充分利用个体智能差异、进而找到恰当教育方式与教学策略的一种路径和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中国的个性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可行路径,既需要从本土思想资源中寻求智慧,同时也需要对外来的理论借鉴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从来就不缺乏有关因材施教的论述,这些都是个性化教育的聚焦所在。检视个性化教育的本土思想资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为中国的个性化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更为恰当的理论框架,同时也有可能为建构一个本土性和世界性兼有的个性化教育体系与框架提供基础。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基于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一定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但如何有效开展个性化教育,则需要深入研究当前及今后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宏观背景与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各地各校教育发展的外部基础与内部条件,深入研究教师的专业心态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一大批有特色、有个性的教育理念与策略、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的完美结合。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