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1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一、抓好油化服务

坚持“四共”方针,全力以赴搞好油化企业生产生活服务。

(一)突出保障4000万吨稳产

重点维护油田产能秩序,严厉打击偷盗油气和电力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整治产能区生产环境,加大违建和占压油气管线建筑拆除力度,消除外在安全隐患;保障油田勘探开采用地,协助做好占地、补偿等相关工作,为产能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二)服务石化项目顺利推进

大力支持120万吨乙烯改扩建、30万吨聚丙烯二期、千万吨炼油等项目按计划推进,确保年内建成投产。积极协助企业谋划争取“十二五”重点项目,力争在扩大炼油规模、推动石化延伸增值等方面有新进展。

(三)统筹和谐矿区与现代城市同步建设

支持创业大道升级、龙南医院扩建、商厦地区综合改造,促进矿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支持矿区开展综合治理,绿化生产区,美化居住区;支持创业城、石化会战园等居住新区建设和老居住区改造,进一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二、抓好产业项目

深入实施“三百”行动计划,服务企业更好发展做优存量,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增量。新建续建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67个。建好“四大基地”和棚室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项目。推进旱田节灌和水田灌区项目,全力建好3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增膜下滴灌和喷灌110万亩。力争粮食增产10%。着力打造四季青温泉果蔬、大同青提、红岗花卉等10个特色基地。加快建设6000吨提子醋等加工项目。大力推进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农超对接等服务配套项目,扩大棚室经济综合效益。深入推进养殖方式“三进三退”,新建改建牧场和小区140个,奶牛肉牛集中饲养率提高到70%。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15%。建好立市龙头和战略新兴为重点的地方工业项目。加速推进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50万吨C综合利用等在建石化项目,谋划建设聚烯烃、合成橡胶、液态化工等延伸增值项目。拉长石化产业链条;全力推动沃尔沃乘用车生产基地项目尽快形成整车生产能力,跟进引建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启动建设低碳光伏产业园,同步开工电池切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全产业链项目,大力推进忠旺铝材、福瑞邦生物制药、三峡风电等项目,带动战略新兴产业更快发展。全市地方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建好名企引领和高端业态为重点的服务业项目。坚持“随着城市进程走、迎着生活需求上、围着生产服务抓、跟着深度创意谋”,生产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新建续建服务业项目100个以上。加快建设唐人中心等城市综合体和红星美凯龙、奥特莱斯等高端名店,带动形成城市商业商务和生活服务中心区,在满足市域需求的同时提升域外辐射带动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加快建设北国之幻城、龙凤湿地公园、阿木塔风情园等旅游项目,引进北京秦龙等旅游企业,高水平办好第五届湿地旅游文化节,旅游总收入增长30%,打造全季、全域、全业和全民旅游的新格局: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华08国际石油资讯中心、黑鱼湖国际艺术村等文体项目,搞好大型场馆运营,推动发展创意设计、演出赛事、文博会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加快建设金融产业园区等金融项目,使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5%:加快建设服务外包产业园,扩大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动漫设计和软件开发等高附加值业务比重,新增服务外包企业30户以上,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建好基础承载和产业关联为重点的园区项目。建好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为重点的科技项目。推动政研校企协同创新,努力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促进“原字号”向“产业链”、“粗加工”向“高精尖”升级,建设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抓好高新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提升科技园、孵化器、中试平台等功能,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市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超过100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户,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

三、抓好城乡建设

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夯实市政基础。1.推进新城开发老区改造。2.推进重点工程建设。3.推进新型村镇建设。4.推进生态环境建设。5.加强现代城市管理。

四、抓好民生实事

(一)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要继续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增加民生方面的专项支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好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1.促进教育均衡。顺应群众期盼,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2.促进文化惠民。开展“百湖之春”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3.促进医疗优质。加快推进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三医院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乡镇和村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全面加强“六个对接”,深入推进与国内外名院名医合作,重点建好远程会诊系统,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4.促进保障提标。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性支付比例达到90%和70%以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

(二)倾力办好十件民生具体实事

一是幼儿入园。二是市民出行。三是小区环境。四是农民看病。五是大学生和退转军人就业。六是低收入群体住房。七是中小企业融资。八是社会化养老。九是物业供热管理。十是群众文化休闲。

五、抓好社会管理

(一)突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围绕“十类特殊人群”,全面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待遇。

(二)突出重点矛盾防范化解

围绕新形势下容易引发和影响社会安宁的征地拆迁、劳资矛盾、土地纠纷、文化冲突、违法犯罪、流动人口管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社会心态失衡、复杂场所整治、刑释解教人员继续教育等十个方面问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百项服务”进社区,全面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强化互联网安全监管,依法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三)突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围绕食品、药品、交通、建筑市场、消防、生产、校园、矿区等“领域”安全,着力增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集中开展饮水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专项治理,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推进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确保社会平安和谐。

六、抓好改革开放

(一)推进重点改革

以组建文化体育旅游集团为牵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做好县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切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放事权、创新审批方式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平稳完成新一轮岗位聘用为着力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二)扩大交流合作

第2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中国水利现代化高级论坛在无锡市隆重召开。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省水利事业发展的水利部领导和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位于南北气候过度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要发展,水利必先行”。发达的经济要有发达的水利作保证,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要有水利的现代化作支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省就提出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构想。“十五”以来,我们在大力推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调整治水思路,坚持不懈地加强水利建设,新建了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城市防洪、农村水利、环境水利等一大批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水利工程体系,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积极谋求以水利的现代化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思路上,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治水的同时,注重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水问题。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为水利工作切入点,切实解决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证和水环境保护问题。三是坚持遵循两个规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遵循水的自然规律,进行统筹综合治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水利事业发展活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创新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促进水利事业的加快发展。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上,着力构建“四大体系”。一是建立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的高标准的防洪减灾体系。以保障全省社会经济安全为核心,建设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提高整体综合防洪除涝能力。二是建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配置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环境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开发治理格局。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初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三是建立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核心,进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超采控制、水土保持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四是建立适应现代水利要求的水利发展服务体系。使水利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优质服务、高效低耗、良性发展的运行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上,积极实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安排防洪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以及水环境保护能力。二是统筹安排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在加大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同时,加大区域性工程治理力度,使区域性与流域性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三是统筹安排城市水利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在加大城市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大以农村河道疏浚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四是统筹水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大力实施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调度手段,强化非工程措施运用,达到费省效宏的目的。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措施上,注重强化“四个创新”。一是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地下水和地表水,城乡水,水质、水量的统一管理,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经营性水利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财政保障政策,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益。深入开展乡镇水利站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水利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在征收用好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重资金以及水资源费的同时,省级财政预算内水利投入实现了持续逐年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我省省级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从*1的9.3亿元,增加到*5年的12.4亿元,*6年的14.7亿元,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机制,保持重点水利工程和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长。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全面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省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四是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管理。大力推进水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法制化建设,提高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行招标制、委托代建制,提高水利投资效益。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从城市水利到农村水利,从流域性工程到区域性工程,从水利工程建设到水利工程管理,从水资源调度到水环境保护,都正在向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具有*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

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这次全国水利现代化高级论坛在我省召开,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认真听取并吸收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借鉴各兄弟省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道路,坚持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3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着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思路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激发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活力,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与支撑。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统筹推进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结构优化作为提高质量的主攻方向,提升教育结构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推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相互开放、衔接融通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和遵循适应时展的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育人生态,建设绿色校园,建立完善人才绿色评价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每个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坚持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面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拓展教育资源,培育形成教育发展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粤港澳台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丰富教育开放内涵。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切实改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学习困难学生受教育状况,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维护和保障不同人群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贡献程度、教育治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高,基本形成在国内有广泛认同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南方教育高地。

二、具体目标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完善幼儿保教体系,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以上。坚持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以上。

――教育供给更加优质多元。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建成覆盖城乡、开放便捷,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环境逐步完善,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推进省市共建普通本科高校,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F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

――教育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依法治教水平明显提升,办学体制灵活开放,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逐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优质发展的机制不断健全。形成适应发展、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第4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一、创新是现代化理论的内核

现代化反映由“旧”到“新”的社会转化过程,创新驱动是现代化的“加速器”。美国社会学家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转变过程”[1]。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创新推动人类由农业时代步入工业时代,再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因此,应从创新发展的视角深化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

1.创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为现代化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提供前提

从中短期来看,在资源稀缺约束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目标间矛盾不断加剧,发展往往面临“顾此失彼”的两难选择,但可持续性的创新,能使经济、社会、生态现代化成为可能。如纳米仿真技术的进步,为重大疾病的解决提供新思路;新型网络技术的应用,深刻改变着人际交流、信息共享的基本模式与途径,不断引领现代化进程。创新在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延展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产生新的科学和技术;新的科学和技术导致新的经济和社会,新的经济和社会导致新的现代化。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还会导致新的政治和文化;新的政治和文化促进新的现代化;新的现代化会促进新的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现代化进程”[2]。

2.非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使现代化进程日益开放化、网络化、系统化

创新特征的演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现代化进程。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在性质上的互补性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如企业对于数据化信息、品牌、个性培训及组织化投资日益增加,而新产品的商业化运作,需要新型市场手段的发展,新技术往往引致组织调整(OECD,2010)。OECD以21个发达国家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表明,整体来说存在三种创新模式:一是与技术自发性相关的市场新产品开发;二是与市场变化相伴随的产品创新;三是随设备更新而进行的过程改进;四是有关组织及市场创新战略;五是网络化创新。[3]第一种模式可以看作是传统技术创新思路,而后四种则是创新概念的拓展。

3.创新过程的开放性使区域在现代化进程中合作与竞争共存

一方面,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取向使得市场更加全球化,创造新市场机会的同时加剧了市场竞争,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化趋势加剧。在全球化竞争压力下,企业的创新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日益提高,需要跨组织、跨学科领域、跨地区部门的协同创新,创新成果以集成化形式出现。在反映这一过程的区域现代化进程中,区域之间关系亦呈现竞争与合作局面共存的状态。这种新型区域关系,是以创新要素流动为联系纽带而形成的,与传统的以物质要素流动形成的区际竞争与合作,存在显著差异。创新要素共享,使区域实现共赢式发展,而非传统的“零和博弈”。

4.创新活动的区域不平衡性形成现代化进程的空间差异

创新影响区域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一些区域比其他区域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更强、使用效率更高,表明区位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特定区域在创新过程、创新系统中实现某些领域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变化,有些区域成为现代化的“先行区”,有些区域则沦为“追随区”,发展的路径依赖有可能被打破。

二、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效应

总体上来看,苏南在诸多指标上相较江苏和全国,都具有明显优势,如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领先,社会、生态指标上亦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创新投入与产出上具有绝对优势。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在发展模式、城乡协调、区域合作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

1.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发展模式

以创新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苏南发展主题,如无锡提出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苏州提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等。无论从国内外宏观形势还是从苏南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的实际需要来看,“现代苏南模式”与苏南迈向现代化的新阶段相适应,是融入现展理念的创新驱动型区域发展模式。

苏南不断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强。

传统产业实现与高科技的互动,正在步出“夕阳”产业的困境。

2.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形成的城乡一体化效应

以乡镇企业发展创造的“苏南模式”,为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使苏南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代表性区域,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选择,在城乡产业选择与布局、要素整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2011年,苏南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全国领先,而且区域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对较小,收入差距比进一步缩小到2.09︰1。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还体现在苏南城乡的生活方式、公共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体化。

3.协同创新形成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苏南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创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为其他区域现代化进程创造了示范效应。从区域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按照技术来源可分为外源型和内生型两类:外源型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外部技术的输入,如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区际贸易及跨区域投资实现的技术跨区域流动;内生型技术创新主要是依靠区内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创新主体间形成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形成区域源源不断的技术来源。以南京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与以苏州、无锡为中心的产业创新进程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协同发展效应,取得“1+1>2”的发展绩效。

4.政府与市场调控有机结合形成的乘数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现代化进程之所以逐渐进入快速期,一是因为以乡镇企业发展为标志,凭借劳动力、市场、区位(临近上海获得“星期日工程师”的技术溢出效应)等要素优势,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二是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依赖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优势,实现了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型。在区域实现转型的各重要时期,政府调控的能动性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相结合,是推动苏南经济在不同时期成功实现转型的重要经验。苏南在应对市场竞争、积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吸引大量创新人才集聚、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完善创新服务等方面,与市场机制良性互补,为苏南创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约束

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实现从3000美元向1万美元跨进时,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使现代化进程出现停滞。苏南在要素支撑、产业转型、区域分工体系、环境约束等方面面临发展瓶颈,将影响苏南的现代化进程。

1.传统能源供应体系成为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一个瓶颈

传统能源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也带来诸多问题:以煤炭、石油消耗等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因不可再生性的内在约束构成成本上升的重要来源。传统能源的消耗造成日益加剧的生态压力,制约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如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是苏南能源构成的重要部分,但其粉尘、二氧化硫、噪声、粉煤灰等主要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传统能源供给与需求的季节性失衡,也成为苏南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传统能源的集中化生产与供给模式,影响产业空间的区位选择,一般倾向于集聚式布局以降低成本,但加剧了局部地区的人地矛盾。

2.创新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区际协同创新网络有待完善

创新网络中创新要素的空间流动,与企业价值链空间配置耦合的发展过程,是推动区际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重要力量。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促成区际创新分工及空间依赖,推动区际经济联系由传统要素推动向创新要素推动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创新要素空间集聚呈现的区域不均衡性,创新集聚中心与企业创新需求空间的非对称性、创新成果供需的空间非对称性等特征,使得科研设施和科研信息难以被企业共享,共性技术需求分散、重复投资研究,使创新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偏低。同时,区际技术转移机制有待完善,这些都是苏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约束条件。

3.城市之间在创新分工上有待进一步优化

苏南各市在发展战略尤其是新型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低水平竞争现象,如在产业选择、人才引进等方面,由于行政区经济利益的约束,追求本行政区利益最大化的冲动,导致无法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因此,如何在创新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实现城市间的创新分工,从而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亟需深入探讨。

4.在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和生态问题上合作不足

目前太湖跨界水污染防治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上。当涉及各自关键利益时,区域合作仍存在较大难度。企业税收由所在地收取,而污染在一个更大区域内具有公共物品属性,也就是说,大区域承担了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种收益与成本承担的空间不对称,造成跨行政区流域治理难题。

四、创新驱动: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提升路径

1.集成新能源发展与基础设施创新

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综合高速交通网络与产业技术创新相耦合,催生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新型、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突破与产业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技术创新与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破解苏南面临的要素约束、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化进程创造前提条件。新兴的通信媒介和能源体制的集成,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属性,促进制造业组织结构的演化,由集中、层级式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4]互联网将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组织通过分散化网络连接,消除传统供应链中每个阶段的交易成本,并在企业间形成以合作制为主导的新型组织关系,在区域间形成由产业供应链向供应网络转化的新型空间经济联系。毗邻区域创新资源禀赋、与创新中心的空间距离等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即空间区位对区域创新水平及相关区域产业关联方式的约束作用,将发生演化,区际联系由传统的投入-产出联系向以创新分工为基础的企业价值链空间分工转化。苏南应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集成现代化交通通讯与新能源体系建设,迎接新变革。

2.构建创新共享平台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区域创新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创新主体形成的开放式、网络化系统,关键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内外创新要素,优化创新要素集成和组合机制,由封闭式系统转向开放式创新系统。在苏南着重推进“物质资本积累”向“知识资本积累”提升过程中,在注重自主技术创新的同时,应重视通过创新要素流动提高技术扩散的效率,以良好创新共享平台的有力支撑,降低搜寻成本,提高创新要素利用效率。同时,随着创新过程的日益开放与合作,区域创新系统日益成为全球化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如何实现创新收益的区域化,是政策面临的挑战,而切入并利用全球创新网络以获取新知识并使价值增殖地方化,是突破点所在。可能的政策起点是完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如构建知识共享平台等,是构成创新系统诸多要素中日益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成为区际、国际创新要素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也推动区域现代化进程差异的形成。但由于这类服务创新的非技术创新的本质使其收益具有隐蔽性特征,因而在实践中缺少应有的有力支持。从苏南角度来说,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公共研究部门的作用,在人力资本培养与引进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创新参与者之间发挥必要的桥梁性组织作用,这是苏南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收益地方化根植的重要渠道,助推区域面对更加开放、广阔的全球创新网络。从政策角度来说,必须鼓励形成独立性、竞争性、流动性为特征的区域创新人才管理服务体系。

3.创新扩散与产业优化相耦合促进区域创新分工

苏南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突破行政区经济约束,在遵循区际产业关联规律基础上,伴随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促进新型产业升级与传统产业向其他区域扩散的统一。同时,苏南五市发展具有互补性,如以南京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与以苏州为代表的产业创新中心,应当实现创新扩散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从而形成新型区域分工模式。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企业总部与制造基地空间上实现分离,是一种发展趋势,以实现空间组织生产的最优化。企业内价值链配置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的过程,从而实现产业合作模式的创新。促使总部经济向南京集中,有助于提高城市集群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大量国内外研发机构特别是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发展,能够充分释放南京的科技研发资源的创新潜力,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的培育和聚集,不断扩大南京的研发规模和创新能力,实现循环累积因果的正反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中心的集聚,会强化企业间的学习效应和知识溢出,并在企业间产生竞争效应与示范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由此,总部经济在不断增强南京创新辐射力的同时,能够将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等通过技术交易、信息传递、人力资本流动等方式辐射制造业基地,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

4.以合作创新加速苏南社会和生态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提高、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互利耦合,寻求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是苏南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应对日益紧迫的健康、气候、食品、饮水安全及贫困等社会、生态问题,依赖于更有力的创新及新形式的区际、国际合作。创新对于低成本、高效率解决这些社会、生态问题十分关键,如在太湖综合治理问题上,若无相应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高昂的成本对任一城市来说都无治理激励。在污染源控制、污水处理等方面,都需要组织管理的体制创新。生态环境是区域性公共产品,水污染的治理涉及全流域,治污投入应该是大区域范畴合作框架下的环保合作。为从根源上控制污染,流域产业发展规划应事先协调,也需要跨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在提高社会现代化方面,不仅要强调经济发展,还要考虑影响创新绩效的诸多因素和主体,兼顾医疗、教育等的完善,需要由目前关注特定技术的供给方政策,转向更系统化的政策支撑体系。政策设计目标不仅要创新,还要关注创新的应用是否能使大部分人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在苏南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的共享化及医疗、养老等体系的融合基础上,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功能一体化,从而形成区域联动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7.

[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OECD .The OECD Innovation Strategy:Getting A Head Start On Tomorrow[M/OL]. http:/// publishing/corrigenda. 2010

第5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建立健全我国卫生评价制度

社会团体发展的前瞻与思考

加强智库研究建设新型智库

做好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三社联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用治理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改进我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思路

徐州市街居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与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式邻避困境的解决思路

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

在完善制度中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民间公共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乡村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基于近年来几起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分析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全面提升领导力

英国开放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启示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加强国家安全管理体制的系统性设计

运用协商民主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县域社会协同治理的“田东经验”分析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微信谣言治理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城乡社区服务差异分析及政策建议

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文化群体参与社会建设

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改革方略及挑战

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展望

从台湾社区发展看社区网络治理的前景与挑战

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问题、理念与对策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独特作用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开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黄金时代”

中国合和式风险治理的概念框架与主要设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思考

清前期山东“义集”的兴起与地方市场治理策略

人口老龄化再认识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推进以社区治理为基础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

《国家安全法》颁行背景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公共应急管理法治化

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系统化常态化法治化社会化建设

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客家家训——客家人修身处世创业持家的座右铭

第6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第7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府际关系;治理现代化;职责同构;政府间伙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54-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共行政实践的发展,理顺政府间关系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改革难题,很多艰难的利益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都涉及政府间关系的调整问题。因此,基于改革实践的需要,在学术研究领域,政府间关系成为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政府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视角。可以说,府际关系研究已经无可非议地成为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前沿[1]。

一、政府间关系: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的重要视角

(一)政府间关系内涵

政府间关系,简称府际关系。府际关系指的是各级政府机构及其部门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包括不同政府间的横向和纵向关系。从微观视角看,府际关系是指垂直方向上的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从中观视角来看,府际关系是指各级各类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关系。从宏观视角来看,府际关系不仅包括各级各类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政府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林尚立教授认为,“政府间关系是指国内各级政府间和各地区政府间的关系,它包含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地方各级政府间关系和横向的各地区政府间关系。政府间关系主要由三重关系构成,即权力关系、财政关系与公共行政关系。”[2]谢庆奎教授也认为,“府际关系是指政府之间在垂直和水平上的纵横交错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利益关系、权力关系、财政关系与公共行政关系,其中,利益关系决定着其他三种关系。”[3]我们把现阶段政府间关系分为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两类,竞争与合作都是围绕利益博弈而展开的。

(二)政府条块关系

政府作为一个有权力的组织系统,要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体现,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制度和体系,在横向与纵向之间进行合理的职权配置与划分,这就涉及政府的条块结构问题。政府结构中的“条条”是指“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上下贯通的职能部门或机构,也包括部门、机构与其直属的企事业单位”。而“块块”是指“每一级政府内部按照惯例内容划分的部门或机构”[4]。条块关系其实是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是部门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两种管理方式并存,是我国政府管理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央地行政体制的一大特点。政府管理体制的条块关系广受诟病,条块关系不畅在政府地方事务的管理中常常产生很多冲突,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现阶段政府间关系的基本问题

(一)职责同构

所谓“职责同构”是指中国不同层级的政府在纵向间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的高度统一性,上下一一对口。“职责同构”是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一个主要特征,在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基础、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有着多方面的表现;是我国政府间纵向关系问题存在的“主要体制性原因”,造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条块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打破这一政府间纵向关系体制[5]。只有打破“职责同构”,合理调整政府纵向间职责配置,才有可能使政府职能转变到位,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条块关系的规范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打破“职责同构”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建立伙伴型政府间关系,科学规划政府纵向间职责分工,促进政府部门间的合作。

(二)政府间竞争

政府间竞争与合作是考察政府间关系的重要维度和视角。在分税制体制下,我国政府纵向间竞争关系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央地之间的博弈较为缓和;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各样非正常手段争取上级支持,争项目工程、争政策扶持、争投资拉动,这是典型的“府际竞争”。较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间互设壁垒,形成地区分割与地方封锁,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导致“府际冲突”。政府之间的竞争都是围绕着利益博弈而展开,抢夺资源与权力,为了争取政策支持而对抗,无序竞争的后果就是恶性竞争,不利于开展合作。

(三)政府间协同治理

协同就是“协调合作”[6]。“治理”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7]。政府间协同治理是指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环境,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中产生的区域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在互信基础上,采取协商和调节的方式对区域内各个利益主体进行维护以及建立适当的协调组织进行管理的过程。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双重叠加的治理环境中,传统的府际关系调整模式并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很多领域,政府并不能代替社会力量去管理和控制,相反应该更多寻求和依靠政府外部的社会力量,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共治,走向真正的“府际治理”。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竞争和对抗已经逐渐淡化,合作已经是各级各类政府机构的首要选择。为了实现财政资源共享,化解和分担各类风险,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探索出诸如PPP模式,通过与企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公益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服务外包,来实现跨界合作,满足实际需求。

三、新时期理顺政府间关系的思路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从总体上来看,政府依然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特别是公共服务职能并没有充分落实。现在央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集中力量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和公共产品,把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入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生态环保等公共服务领域。这都有利于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的政社关系的有力举措。因此,在理顺政府间关系问题上,各级各类政府要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职能,以加强公共服务为核心,在机构内部打造一整套高效的运行机制,比如职责划分、绩效考核、奖惩监督、问责追究等机制,促进政府自身内部改革。在明确划分职能的基础上,政府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做好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

(二)理顺府际关系,推进区域协同治理

第一,构建良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一方面要改变“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现象,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划分。要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政府间事权范围划分,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各级政府间进行财权和财力配置,同时修改预算体制,使之与分税制协调一致,并进一步改革规范转移支付制度[8]。另一方面,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中央调控和出台政策,应该考虑和注重地方的利益和意见,在制定重大决策或法律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和充分吸纳地方政府参与,同时,理顺政府间关系必须在法制化的轨道上有序进行。要依法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权,使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法制化,使政府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用法律手段监督政府行为。

第二,再造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地方政府间要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再造地方政府间新型关系。一方面要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秩序,改变封闭式地方保护主义的竞争模式,转向以开放式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制度竞争,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吸引资源共享、创新技术、拉动增长。另一方面,应该继续完善地方政府之间协调治理体制和机制建设,促进区域间、区域内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协作与资源整合,逐步走向区域合作与协同治理。

(三)构建跨部门伙伴关系,提高协同治理水平

第一,要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新问题,大政府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欣欣然勃发,可以为社会提供许多公共服务和产品,帮助政府缓解压力。社会组织通过连接政府和公众,成为政府与民间沟通对话的纽带与助手,降低了行政沟通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因此,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跨部门伙伴关系,有利于建立起政府与社会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政社关系的和谐。同时通过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帮助政府解决更多的公共问题,促进政府提高服务能力。

第二,要加强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政府可以逐渐地从公共服务的直接生产者转化为购买者,从传统的直接提供转化为间接管制。私营企业受到利益驱动,往往能够为公众提供更高效率、更好质量的公共服务,公众也能通过自主选择和有效反馈,促进私营企业改善服务,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履行好辅助和监管的职责就好了。所以,加强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成为理顺政府间关系的一个方向,应该完善政策和制度,明确界定产权和回馈机制,设定准入政策、招投标政策、融资政策等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维护好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激励私营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

(四)明确职权划分,完善职责体系

在政府结构调整、职责配置、权力划分的时候,可以尝试着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搞上下一一对口,适度推行“职责异构”,科学配置各级各类政府间权力。强化条块管理的职能分类、职责划分,合理界定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在此,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尝试提出各级政府的原则性职责要求。中央政府的职责包括:制定战略规划、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保证全国市场统一;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垂直司法监督体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协调省级政府间关系和跨地区公共事务;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负责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全局性事项。省级政府职责包括:在制度框架内制定并监督实施本省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协调市县级政府间关系,促进地区合作;提供省内公共设施建设;承担部分社会保障及其他公共服务开支。市县级政府职责包括:根据省级发展战略制定市级发展规划;维护市场秩序,进行执法监督;提供市县层级的公共服务;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管理;维护地方治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乡镇政府职责包括:建立公立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团体;维护地方秩序等。

参考文献:

[1]Gerry Stoker.“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J].Public Admi-

nistration,1995(73):101-122.

[2]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2,71.

[3]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谢庆奎.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7.

[5]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6][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前言.

第8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在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正是着眼于我国发展全局,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和引擎功能,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差别仍然较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体制壁垒,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产业经济向农村辐射、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文化向农村传播,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社会转型刻不容缓。城市是人才、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是带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不断优化高端要素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城市拥有较为完备的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集聚着大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城市功能,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促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表明我们党对城市化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在发展理念上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在发展路径上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统筹,在发展格局上从偏重大城市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投入推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发展步骤上从追求速度转向积极稳妥。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同志早在2006年浙江省城市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人口城市化。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揭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既要创造物质财富,又要创新精神财富,让城乡居民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文明生活。

坚持城乡统筹,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指出,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立足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趋势,找准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方向,适应城乡居民对生产生活生态改善新需求,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集约,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必须把城市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措施落实到各个环节,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力,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将面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仍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城市化潜力,提高城市化活力,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力,促进城乡之间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信息网络共联和社会民生共享。

坚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深刻指出,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这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步骤。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有满腔的进取热情,更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不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急于求成。要遵循城

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使城市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纵观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在规划、建设、管理、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力求扬长补短,着力提高质量和水平。

强化尊重规律,突出以人为本,建设共建共享的“公众城市”。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是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序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口市民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口、产业、用地之间的关系,做到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扩大与经济相适应、人口集中与承载能力相匹配,努力建设一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众城市”。

强化空间布局,突出功能定位,建设集约增长的“紧凑城市”。强调,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仅是城市内部要素的构成和组合,还包括城市之间空间结构和形态。一个城市不仅要合理选择规模大小和产业发展,还要科学确定在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努力建设“紧凑城市”。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出发,突出城市群主体形态,发挥大都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中小城市特色优势,促进城市间产业协作和社会协同发展。

强化转变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引领的“创新城市”。指出,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从要素投入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集聚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培育企业、院校、机构等创新主体,完善激励、评价、竞争等创新机制,创造公正、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不断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升城市建设新能力,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

强化生态建设,突出人居环境,建设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仅是乡村居民的追求,也是城市居民的期盼。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把握好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生态绿地、地下廊道、透水铺装、植被草沟、洪水调蓄等系统工程,大力推进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第9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一、我市当前突出的三类农业环境问题

1、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类污染

我市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据2007年统计,全市化肥施用量为519946吨,农药有效含量使用量1532.23吨,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为2977.07万亩次,远远超过安全上限。此外,化肥、农药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由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推进村种植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此类污染十分严重。

设施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农膜年使用量4733吨,其中地膜3096吨,使用面积47329公顷。农膜回收率仅为35%。此类污染在发达地区尤其严重。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人居环境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正在与日俱增。

3、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直接污染的危害。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载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我市污灌面积已达20余万亩,约占总灌溉面积的10%。

二、我市农业环境污染的本质和成因

1、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我市环境管理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4、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农业环保政策、机构、人员以及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

三、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因此,应从环境立法的角度入手,制订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与控制等方面的环境标准,规定各级政府和环保、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环境法律责任;其次,要对农村环境建设和污染治理提供政策扶持,在征地、用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投入与收费机制;第三,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环境法律制度应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以加强预防性环境管理,强化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2、突出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先导作用

将农村环境保护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在地方规划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应编制县域环境容量规划。通过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逐步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按照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注重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

3、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首先,要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合理、高效、协同、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增长方式,避免农药、化肥带来的面源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其次,要加强绿色农业栽培等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农村推广体系的重建,在农药、化肥禁止使用方面加强国家的强制性。

4、加强农村污染治理的集中化和市场化导向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满足最小经济规模条件,一般聚居点的人数要达到500人以上,因此,一方面要在规划引导人口适当集中的基础上,相应引导乡镇工业、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的园区集中,使人居生活环境污染和工业、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集中治理变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