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国民经济学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民经济学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民经济学笔记

第1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早期;批判哲学;分析与考察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1 — 0005 — 03

可以说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批判中度过,马克思也是在一次次批判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论,也正是这一批判精神被的后来者所继承和运用。然而,随着现代思潮的多元化,各种理论之间的批判也屡见不鲜,批判的真正精髓也随着这些所谓的“百家争鸣”的浪潮所遮蔽,渐渐陷入了只从批判的字面意义上片面的批判,疏忽了马克思理论批判精神背后的历史过程,也就抛弃了马克思批判精神背后的真正实质。

一、马克思早期批判的历史原像

马克思早期的理论探索是他思想斗争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马克思批判思维最活跃的阶段,而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独道的思想理论。我们就从他的第一部带有“批判”的著作,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来还原马克思批判的历史过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原因要追溯到1843年,马克思离开《莱茵报》时。因为在此之前马克思在《莱茵报》当主编时期,发表了大量对现实问题的评论性文章,他的某些语言触及了封建统治阶级,以致于1843年1月,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莱茵报》,这使得马克思退回书房,重新探索自己的理论道路。在受德国的专制制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开始潜心研究历史,并对国家和法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尝试,这些研究的过程和思想轨迹,都被记录了下来,就是厚厚的五本《克罗茨纳赫笔记》。

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感觉到以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为理论基础的法的局限性,从而在克罗茨纳赫的五个月中,马克思考察和研究了大量的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法的变迁。其中,第一、二本笔记是关于政治史的摘记,摘录了亨利希的《法国史》,拉彭贝尔格的《英国史》和约翰·罗素的《英国政府……史》,第三、四本笔记主要是关于法国史的记载,如施密特的《法国史》、卢克莱泰尔的《复辟以来的法国史》、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时代的法国史》和兰齐措勒的《论十月革命的起因、性质和结果》,此外还有兰克的《法国史》、林加尔特的《英国史》和盖耶尔的《瑞典史》等等,第五本笔记的内容涉及到德国、美国等国家的历史。〔1〕在摘录的过程中马克思都加入了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都成为了之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直接思想来源。在论述国家的问题上,马克思摘录了兰克《论法国的复辟》的一段文字后评述道,黑格尔“把国家观念的要素变为主词,而把国家存在的旧形式变为宾词——但是在历史现实中情况恰好相反,国家观念都是国家存在的那些〔旧〕形式的宾词。”〔2〕这一思想鲜明地体现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在对所有制问题的考察中,马克思对施密特的《法国史》做了大量的摘录,特别是对下述的一段摘录打上了着重号:“对城市公社的事务的共同关心把他们彼此联合起来,正是在公社中要处理这些事务的共同关心把他们彼此联合起来,正是在公社中要处理这些事务并适当地领导这些事务的任务,导致了管理艺术的产生。”之后,马克思写下了下面两段话:第一段说,在英国“国家制度的许多改革,〔其起源〕与其说归功于开明的政策,不如说归功于自私自利的打算。”另一段说,在瑞典“由于财政状况而具有影响的一切东西,……在债主、封建者、承租者、企业头头身上变成了中间的权利,政府依赖它并不比臣民差。”此外,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进行分析与考察时,对林加尔特的《英国史》作了大量的摘要,主要是对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力量的增长作了记载,这一记载也表明了,马克思已初步认识到市民阶层的发展,必然要影响到国家制度和法律关系的发展。

在整个《克罗茨纳赫笔记》中,马克思又对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特别细读了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找到了解决黑格尔法哲学问题的方法,即重新设置“主词”和“宾词”的关系,由此可见,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对比和考察中,最终形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思想,而之前的大量笔记正是这一思想的逻辑前提和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早期的写作中,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另外一部带有批判性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说它带有批判性是因为:在文中马克思述诸了英国古典经济学,把私有财产看成是永恒的和必然的前提。而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是历史的,阶段性的产物。我们就来对马克思的这一批判进行历史过程的考察。

我们现在所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书名是后来者所加入的,这一部分著述是马克思在巴黎时期,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多部经济学著作进行摘录时,所写下的具有评论性的一部手稿。可以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是整个《巴黎笔记》的一部分,甚至在《手稿》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摘录的痕迹。而在此之前,马克思已经做了七个笔记本的经济学摘录,大致情况如下:第一册第一部分为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摘录,第二部分为斯尔培克的《社会财富的理论》摘录,最后一部分为萨伊的《实用政治经济学教程》摘录;第二册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摘录;第三册为勒奈·勒瓦瑟尔的《前国民议会议员“回忆录”》和部分《国富论》摘录;第四册第一部分为色诺分尼的《雅典的色诺分尼著作选》摘录,第二部分为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摘录,第三部分为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摘录;第五册第一部分为麦克库洛赫的《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的摘录,第二部分为特拉西的《意识形态原理》摘录以及部分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评大纲》的摘录;第六册为弗·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摘录;第七册为欧仁·毕莱的《英国和法国工人阶级的贫困》的摘录。〔3〕这七册的笔记大部分都是摘录,也会有少许评论性语言。除此之外,还有三部手稿,这三部分的手稿,马克思一边摘录,一边做了评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见,马克思在《手稿》中所体现出来的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思想是在摘录大量政治经济学资料中所形成的。例如,在对麦克库洛赫的《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的摘录中,马克思有过这样的评论:“在我们看来,李嘉图学派极力主张以积累劳动代替资本——这种说法在斯密那里已经出现——只有这种意义:国民经济学愈是承认劳动是财富的唯一原理,工人就愈是被贬低,就愈是贫困,劳动本身就愈是成为商品。——这是国民经济学这门科学中的必然的理论公理,正像是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真理一样。”〔4〕在对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进行摘录时,马克思评论道:“精神自由是目的,因此大多数人处于愚钝的奴役状态,肉体需要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它是大多数人的唯一的目的,或者相反,婚姻是目的,因此大多数人。财产是目的,因此大多数人没有财产。”〔5〕

纵观整部《巴黎手稿》,马克思在决定对“市民社会”进行考察后,便进入了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中,而他的研究方式则是自己习惯的摘录著作加以评论的方法,最终产生了在《手稿》中所阐发的理论。虽然说,《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从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看来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但就马克思的批判的方法论来说是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史的。

二、“批判”的真实内涵:从康德的“批判哲学”论起

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理解,一方面,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批判是指指出批评,提出意见。然而,作为哲学语言的“批判”来说,或者更确切的说作为现代哲学语言的“批判”,我们都把它理解为“扬弃”,即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是对这一事物的自我否定,简而言之就是说“否定的继承”。这一批判的思想起源于黑格尔,发展及运用于马克思。但就批判这一词句,或就“批判哲学”而言,其鼻祖应该归属于康德,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批判哲学”的逻辑起源要回溯到西方近代哲学的两条路线: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的路线发端于笛卡尔,经斯宾诺莎的发展,结论于莱布尼茨。他们认为,人类知识来源于人自身的理性推理,与经验无关,却最终走向了独断论。经验论的路线发源于洛克,经贝克莱的发展,结论于休谟。他们认为,人类对世界的一切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最终走向了怀疑论。康德的思考正是基于这两种路线之上,却又从不轻信于任一理论。康德认为,独断论和怀疑论都不单独探讨理性能力,而简单地肯定(独断论)或否定(怀疑论)理性能力是否有超感觉经验的认识,而康德的任务就是要探讨、分析、审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产生了“批判哲学”。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具体分析与考察了人的理论理性即纯粹理性的认识能力与可认识的范围;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具体分析与考察了人的第二种理性认识能力,之后,为了达到两种理性能力的融合和沟通,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具体分析与考察了人的审美能力,从而实现了其“三大批判”的形而上学体系。顾名思义,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从内容上讲,的确包含有对前者理论,特别是对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否定与继承,但就其批判的方法论意义上讲,批判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分析与考察,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就已经说明,“我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对某些书和体系的批判,而就其独立于一切经验能够追求的一切知识而言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决,对它的起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6〕而在《纯粹理性批判》再版的序言中,康德再次强调了其批判的意义,“批判并不与理性在其作为科学的纯粹知识中的独断方法对立(因为科学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是独断的,即从可靠的先天原则出发严格地证明),而是与独断论对立,也就是说,与凭借一种从概念(哲学概念)出发的纯粹知识按照理性早已运用的原则、从不调查理性达到这种知识的方式和权利就能前进的僭妄对立”〔7〕在这里,康德把“批判”与“独断论”对立起来,显然,是要说明批判的“分析与考察”的意义。

对康德的“批判哲学”进行了大致的阐述之后,我们对这位“批判”的鼻祖所使用的“批判”的含义有了明确的理解,就是“分析与考察”。而马克思正是继承了这一点,他把“分析与考察”这一批判的方法论特性用于自己的哲学与历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从一开始就遵循了批判的这一方法论特性。

《博士论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马克思最早的一部学术性专著,其题目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因为在此之前,人们对古希腊哲学的一致看法是认为古代哲学的顶峰是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经典,而到了古希腊哲学的晚期,古代哲学,特别是自然哲学出现了衰落。马克思通过对古希腊晚期的自然哲学的代表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时期自然哲学的代表德谟克利特两者思想的对比和分析,得出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其中蕴含着的自由的思想,从而述斥了封建专制和思想压迫。从这一角度来讲,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也带有否定的批判含义。那么,再来看看,马克思这一批判的历史过程。在写作论文之前,马克思在1839年至1840年初,写下了七本《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写完这些笔记之后,马克思写下了许多附注,内容是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及其原子论,还写下了一部手稿,内容是评述普罗塔克对伊壁鸠鲁的神学思想展开的论战。除了这七本《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外,马克思还写下了《柏林笔记》。《柏林笔记》是马克思摘录古典哲学家著作的笔记汇集,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莱布尼茨的一系列著述,休谟的《人性论》,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以及卡尔·罗生克兰茨的《康德哲学的历史》。〔8〕显然,马克思在写作《博士论文》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详细地考察了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思想,当然,在大学期间,马克思研读最多的还是黑格尔的著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确实继承了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分析与考察”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扬弃”,不过,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批判和康德“批判哲学”一样,还是只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但在之后对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马克思便走出了这一困境。

三、马克思批判过程的内在特性

上文已说,马克思的批判是有着分析与考察的过程,在马克思要写作一本批判性的著作之前,必须经过大量的研读和摘录,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就其一种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讲,马克思的批判是自觉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这也是马克思批判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内在特性。

自觉性是指一种自发性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在批判的过程中,那些新的观点和批判性的理论是自发地形成,并不带有先验的独断性。更具体一点,马克思在所写的著作中的批判性观点是他在对这一理论历史的分析和考察时,在马克思做大量的摘录和评论他人的观点时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著作只是对这些摘录和评述的重新整合和进一步阐明。而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目的性,所说的目的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对一种理论进行考察和分析之前,就已经对这一理论进行先行的断定,从而就只是为了论证这一论断而去考察和分析,这样往往带有主观的色彩,反而会对这一理论思想造成误解,导致批判的片面性。这其实也是带有独断论的倾向。

回到马克思的早期文本,马克思在对他人的著作进行摘录和评论时确实已经形成了部分在之后自己所写的著作中体现的思想观点,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论述,此处就不再说明。而这里要强调的是批判的真实内涵与其特性,即“分析与考察”与“自觉性”的关系。

一方面,“分析与考察”是批判的自觉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对所要批判的理论进行细致、详尽的分析和考察,必然会产生出新的、批判性的观点,而且,分析的越深入,越透彻,产生出的新思想就越深刻,越合理。相反,如果没有意识到两方面的联系,忽视了任一方面,其批判就会有失偏颇;如果并没有对所要批判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考察,只是由肤浅的,片面的知识体系而进行的批判必将是片面的,而倘若为了否定而去分析和考察所要批判的理论,即目的性的批判,必将导致批判的局限性。在当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在理论界大力提倡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批判思维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思想都是在批判中产生的,没错,马克思也正是在批判他人的思想中形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然而我们又恰恰只是停留在批判的哲学语句中理解其含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批判”的历史过程中去寻找“批判”的实质,与其说马克思的批判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论,毋宁说是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对学术的态度和作风。

〔参 考 文 献〕

〔1〕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20-121.

〔2〕 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12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

〔3〕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58-160.

〔4〕 〔5〕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44,45.

第2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针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过于宏观,研究的指导意义不强,本文将所研究的对象进一步缩小至重庆市,从近年来重庆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人手,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现状描述

 

(一)重庆市对外贸易所取得的成就

 

直辖以来,重庆市的对外贸易量从1997年的16.78亿美元扩大为2012年的954.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7.80亿美元扩大为6341亿美元,进口额由8.98亿美元扩大为320.4亿美元。重庆市出口的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总体上不断呈上升趋势,1997年为91.85%,到2012年已经达到了99.24%;相应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下降。与出口相反,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则由94.59%下降至86.54%,初级品的进口比重则由5.41%上升到13.46%。在重庆市进出口的商品中,机器、器械器具、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产品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近年来,随着重庆市笔记本基地建成投产,在传统优势行业出口额稳步增长的同时,以笔记本为代表的一批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发展迅猛,2012年重庆笔记本出口3544.3万台,价值125.4亿美元,电子信息类产品零部件进口额也高达69.2亿美元。

 

重庆市目前与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有经贸往来,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亚洲地区。但是与1999年相比2012年重庆出口到亚洲国家和地K的比重由5Z79%下降为30.53%,进口比重由76.15%下降为69.23%。在对外交往的国家和组织中,欧盟、美国和东盟始终占据着前三位,但是近年来重庆市对外贸易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注重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发,2012年重庆市拉美和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和南非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8.88亿美元、5.50亿美元和0.32亿美元、0.09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86.31%、161.57%和68.15和360%。重庆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实行出口多元化战略。

 

(二〉重庆市对外贸易存在的不足

 

尽管重庆市外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规模仍然偏小。2010年以前无论是进出口总额还是进口额和出口额在全国各省份的排名都在20名左右其中进口额排名更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在2010年后经历了两年跨越式发展,重庆市的对外贸易总量上升到了第11位,但是对外贸易依存度依然较低,与同为直辖市的上海和天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属于典型的内向型经济。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中,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远远没有消费和投资的大。

 

二、实证分析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通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出口及进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投资、消费、出口以及进口是否引致经济增长。

 

(一)数据与变量

 

本文选取1993-2012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生产总值GDP表承经济总量,CONS表示消费,INV表示投资,EX表示出口额,IM表示出口。

 

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各变量进行折算,再进行对数变化,其对数形式分别表示InGDP、InCONS、lnlNV、InEX、lnIM。通过趋势图可以看出:各变量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为平稳序列。

 

(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要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对各变量的自然对数进行平稳性检验,各变量检验值分别大于其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表明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即这五个变量都是I(1)的,它们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三)协整检验

 

虽然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它们可能存协整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检验法对各个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使用AIC、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根据以上准则,可以确定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2阶,由于M检验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以后得到的VAR模型,因此该VAR模型的滞后期应该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即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期确定1。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五个变量之间存在2个协整关系。估计出的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式为(括号内为标准差):

 

vecm=dlnGDP-1.110583dlnCONS-0.024473dlnINV-0.031579dlnEX-0.0858621dlnIM整理可得:

 

dlnGDP=1.110583dlnCONS+0.024473dlnlNV+0.031579dlnEX+0.0858621dlnlM

 

(0.02681)(0.01482)(0.00342)(0.00478)

 

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各变量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效应,但是,重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最终消费和进口增加,最终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进口的促进作用最小。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对外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然而,重庆的出口“发动机”的作用还没有的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我们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重视民营企业的作用。2012年民营企业净出口总额达1.15万亿美元,占全国总进出口额的29.8%,民营经济在发展国民经济与扩大对外开放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重庆与东部发达省份的经济差距主要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落后。因此,要扩大对外贸易就要大力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髙新技术产品能够有效的降低外部需求减少所带来的冲击,并且附加值较髙。重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虽然绝大部分是工业制成品,但是出口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因此,有必要实行“走出口”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髙等院校合作,注重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另一方面优先进口国外能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先进技术和成果。

 

(三)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对外贸易多元化既能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又能避免因过分依赖某个市场所带来的风险。长江集装箱运输一直是重庆对外贸易出口的最主要通道,近年来航空和铁路运输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要促进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就必须要保证对外贸易的便利,缩短重庆与国际贸易交流的时间。因此,就需要贯彻实行“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加快建设重庆市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敬水.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7,1:13-18.

第3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第4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摘要】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理论对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该学科从经济角度对土木工程的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论证择优,是土木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中形成的教与学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及教学过程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应体现其学科特点和工程实践需求。

一、教学模式建设要点

(一)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互动

学生虽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但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受教育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克服“教”的主观片面性,做到以“学”为主,教学相长。根据学生个人能力鼓励学生按自己的个性发挥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能把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统一于教学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要以有效的课堂控制为基础。首先,实行加分扣分制相结合,对于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解答问题、发表创新观点等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加分;对于随机提问回答不理想或综合表现差的学生酌情扣分。有利于调动课堂紧张活泼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动性。其次,分组竞争。可按照性别、班别分组,也可直接利用学习兴趣小组,回答问题时可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讲述本组观点,也可由教师随机指定学生发言。利用学生争强好胜心理,激发学习热情,随机指定可避免个别小组成员的依赖心理,最终推动课堂气氛达到。分组学习的优势在于:交流讨论可以互通有无,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真理越辩越明,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的争辩可以促进对重难点的理解,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再次,注重“课堂实验”与“社会实验室”相结合。比如项目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工程经济学教学为例,授课教师每10分钟左右就课程的案例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内容提问,从而使知识点分解、灵活。通过引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缺陷以拓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业课大多以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工程经济教学切忌简单强硬的教学模式。首先,明确学好本课程的现实意义,并根据工程实践应用和研究生、全国注册考试等提高学生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将知识点讲授与实践应用结合的同时还应引入新知识。一方面,工程经济与工程实际和个人生活的结合点较多,在教学中应恰当引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迅速结合实际加以掌握。如在讲解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时,引入授课当年的银行存、贷款利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解资金的时间价值时,引入相关的全国注册考试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工程经济方案分析教学中,将保险与银行存款加以对比分析可使学生在计算与对比分析中加深记忆,同时可补充保险等有关知识。在工程招投标讲解中,应结合注册考试引入工程实例,使学生在深入浅出中理解有关内容。在工程合同和索赔讲解中,应引用实例讲解不完善或不合理的合同给当事人带来的不良后果及资金损失、施工过程中工程索赔的计算依据和技巧。另一方面,新知识的引入,有赖于工程案例及相关素材,教师应注意及时收集有关工程信息和资料。与课程教学有关的报纸、期刊等均应注意积累和摘记并及时更新。全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注册资格考试及工程经济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的出题思路和案例,也应成为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素材。再次,系统性强是工程经济学科的特点。学生在各章节内容学习的层层递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中领悟到本学科的精髓,体会到本学科的趣味。

(三)更直接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看,工科学生不缺少专业知识。但从毕业生反馈信息看,学生“软”知识多,“硬”知识少;通用知识多,专门知识少。为此,应注重开设专业周进行课程设计。虽经济评价中某些参数和数据随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变动,但其评价方法和分析思路是有指导示范意义的。在学习案例时,应重点放在数据的取得和走向上,应对照规范化的表格弄清楚数据的来龙去脉,并能够根据表格计算相关的经济评价指标,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可以采用多个小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个综合案例进行分析。选择多个小案例相结合应注意知识点的分布应涵盖本学科重难点;综合案例的分析难度较大,在涵盖重难点的基础上还注重考查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如引用某化学纤维厂经济评价的案例,将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有关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便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

二、教师自身建设

专业课的教学还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应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作为专业课教师在完善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为提高实践能力应走出校门、面向社会,积极参加与本课程有关的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等培训和学习,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和讲课素材,更深入系统地理解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三、教学手段改革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可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和规范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使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生动。但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板书与电子课件相结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认知重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建构和转化知识。人本主义要求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课间交谈、课上交流,作业全批全改、划分等级,必要时增加评语,教师还可以通过每周下寝辅导等方式与学生加强沟通;学生可以通过qq、电话、邮件、问题卡与教师沟通。建构主义要求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环境,优化多媒体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上网学习,使学生主动实施学习计划来进行,同时建立各种自学过程的调控制度。如,建立网上与多媒体自学检查制度、建立自学笔记检查制度、建立自学信息反馈制度等加强对自学过程评价,使之充分理解教学意图,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武英杰.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2006,1.

[2]李曼丽.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2006,2.

[3]黄有亮,徐向阳等.工程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 中外比较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08-03

【Abstract】Overseas economics edu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ome weakness, such as too detailed and narrow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lacking support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eachers’ weakness in teaching.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se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easonably,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conomics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method

随着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在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类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入手,先分析了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而总结了我国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指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专业设置

在美国,报考本科时并不报考哪一个专业,而只报考哪一所学校,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才选择主修专业。美国的本科生教育总体来说偏向于综合素质教育。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细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美国本科教育通常分为两轨:一个是普通轨,另一个是优等轨。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对优等轨的学生要求高一些,除了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外,还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程。因为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

德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与硕士生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德国大学内不设学士学位,学生获得的第一个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大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教育阶段,专业阶段相当于我国的硕士生阶段,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德国大学内经济学类专业分支少,但专业覆盖面广,主要开设4类经济学类专业,分别是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经济教育学。

2.课程设置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这些课程属于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往往要上很多其他学科的课程,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此外,还需选修一些专业课程。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众多,具备很强的选择性。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本科课程包括: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数理分析、宏观经济学及其数理分析、价格系统的描绘和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及预测等。这些课程设置体现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重视数理经济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多达百余门,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学等。课程设置数量越繁杂,就越能给学生以更多更灵活的选择,越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济学理论学习和具体应用的相互结合,也越有利于任课教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美国高等院校通常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的旧课程,增加9%左右的新课程,从而不断使课程推陈出新。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德国的大学内,除了经济教育学专业增设教育类课程外,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段课程基本一样。基础段课程以必修课为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授人选基本没有选择性,从而保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扎实和较为一致的经济学基础。专业段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即使是同一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课程。

3.教学模式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大量经济学研究者,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一般教授,都活跃于教学一线。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系任职的全职教授,也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培养经济学人才提供了基础。日本的大学一方面鼓励大学教师到企业兼职,同时也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学,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了途径。

国外大学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考试形式的安排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是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讨论气氛很活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而是注重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国外大学课前和课后的阅读量巨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结束前,通常会推荐若干参考书让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和扩充知识,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讨论的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且往往是该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既能使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美国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是否具备融会贯通、动手实践的能力。美国高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定期座谈,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介绍他们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某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学校还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让学生使用高校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24小时向学生免费开放,以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二、我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从现有的我国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各高校普遍在教师结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

从专业设置来看,显得过于细化和狭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点的增加,经济类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单一,缺乏灵活性,仅局限于满足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岗位的需要。长期以来,经济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口”,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这样的专业口径设置过于狭窄,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广博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综合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学生毕业后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照培养目标予以定格,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有的大学已开始对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设置过窄问题进行尝试性改革,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分制。

从课程设置看,与细化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当前,经济学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欠缺,而且经济学学生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等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专业课程与非经济专业课程比例失调,非经济专业课程的设置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不够。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偏多,选修课程偏少,必修课程范围过窄,可选择性不大;二是在公共课程中过分强调外语的作用,轻视其他诸如体育、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倾向,未强调各类课程在整个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上“偏科”等不平衡现象产生。

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来看,侧重于课堂教学和闭卷考核,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现有的经济学课程大部分都是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联系实际。由于学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有些学生往往忙于求职或考研,无心从事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的效果并不显著。

从师资队伍来看,当前高校拥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这对于高校教育引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这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术造诣高的教师或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很难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

经济学教育应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可以考虑用单一的专业格局代替原来的多专业格局,实行经济学学科专业融合。将经济学科作为一个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知识的“无领域”科类的教育。学生入学后的前一两年全部接受基础课程学习,进入高年级后,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即对所有入学新生事先均不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情况确定专业方向。此外,逐渐改变单一的学科培养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的主辅修、双学位等修读制度。

2.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应与国际接轨。

现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化理论教育,还需要适当扩展基础课程覆盖面。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生的课程设置还要适当增加理工类、人文思想类的课程。构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厚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炼专业主干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实践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中,既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学科课程,又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同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数学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适当增加学时数和课程深度。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教材选择上优先选用国外优秀教材。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系统、科学和生动,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结合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推广和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始终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

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应不断完善。

5.创建师资建设机制,优化师资队伍。

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经济学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积极加大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力度,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

6.规范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

对于教师教学采取诸如学生评议、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团队活动以及社区交流等活动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市场周刊,2008(10)

2 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 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6)

4 孙静、柯美录等.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 唐志良、刘建江、杨海余.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

6 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

第6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统计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非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3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其生源介于二本和高职之间,使得独立学院不能套用其母体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寻求新的突破。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独立学院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核心课之一的统计学,学生往往感觉公式多且学习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后受益不大,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本文将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二、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统计学课程教学脱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科学技术的转化和知识的运用层次,因此统计学教学也应充分体现统计知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应用。而目前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学特点,比较重视统计理论体系以及统计方法的推导,侧重统计推断及各种证明;一种是重描述统计、轻推断统计,大量课时用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指数等等,倾向于高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特征。另外,现有统计学教材中普遍缺乏统计案例,即使有案例也比较陈旧,与现实经济管理严重脱节,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部分学生学完统计学课程后对统计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学生总感到统计学课程过于抽象,缺乏学习兴趣。

2、与专业知识融合不够紧密。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统计学在各学科上的适用内容是不一样,比如会计专业更侧重统计指标、指数的应用,而市场营销专业更侧重统计调查、统计预测等的应用。独立学院与其母体学校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要充分体现其应用性特征,因此就要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然而,目前各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都一样,没有针对各专业特征而专门编写的统计学教材和大纲,教学上也没有体现统计学在各专业的应用特征。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后不知道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有何作用,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无用。

3、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不注重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手工的操作与运算,使得学生将大量精力用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由于统计数据大量性和复杂性,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已离不开各种统计软件。而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缺乏实验课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很少接触和操作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和SPSS等,这最终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会运用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使得统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市场要求。

4、教学方法单一。尽管目前统计学教学手段在原来粉笔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量大、表现力强、准确度高等特点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上却依然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只负责统计知识的讲授,学生负责听和记笔记。相比于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而言,学生在灌输式教学方法中只是机械性的被动式接受,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学生学习难度大。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公式多且计算量很大。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于二本学生而言,其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较弱,而且经济管理类学生大都为文科背景,其数学基础较薄弱,在统计推断内容的学习上显得非常吃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包含大量数学符号的公式和大量计算时会产生恐惧心理,这进一步减低了学生对统计学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难学。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应当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当充分体现统计学的应用性。

1、实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上各种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指教师利用黑板或多媒体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学基础知识。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机房进行,它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讲授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解释,利用统计软件代替手工来处理复杂的统计分析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从而使学生从大量复杂公式演算中解放出来。实践教学是综合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等多途径收集数据、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这种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软件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采用“分专业”教学模式。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案例等方面体现专业特色。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统计调查内容讲授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某产品的满意度调查、售后服务质量调查等;讲授时间序列分析时,可以根据某公司近10年的销售额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分析等。再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案例来讲解统计调查内容,并依托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来讲解方差分析等统计推断内容,也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来讲解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这种“分专业”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应用性特色。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突出实际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统计知识的教学。(1)删去统计分析中的几乎所有的数学证明,只给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作用和特点,以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和“从应用角度把握”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2)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在以应用为中心的统计学教学中,要增加统计数据收集内容,尤其问卷调查部分;(3)删除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到或者已经是常识的内容,如指标分类、国民经济核算等内容。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微观企业方面的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在实际中应用较少,且这部分内容在西方经济学中已有涉及;(4)加大推断统计内容的课时比例,如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应重点讲解,在教学中应突出各种推断统计方法的作用,弱化它们的理论推导,重点在于各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4、实施“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往往都是从概念、作用、分类、意义等开始,教师花大量时间在这些概念的讲解上,这种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容易导致学生疲倦,也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采用“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避免传统式教学的上述缺点。任务导向型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前任务,提示完成课前任务可能需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去主动学习;三是提高了后面内容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前任务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前任务的解答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过程。

5、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大胆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该大胆改革和创新,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鼓励互动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导向任务、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教与学共鸣。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元欣,庄严.“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2]曾五一,孙蕾.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统计研究,2007.8.

第7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乌鲁木齐;优势;劣势;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84-01

1 新疆乌鲁木齐发展条件分析

1、1 优势

(1)地缘优势。

乌鲁木齐是新疆的首府,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地处天山山脉之北,西出中亚、东联内地,是我国西北边陲的战略要地,它是连接天山南北的结点,是沟通东西方的国际大通道亚欧第二大陆桥的重要结点城市。具备了与国际国内规模、高速率交流的条件,构筑起了一条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

(2)经济优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乌鲁木齐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新疆最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以石油、钢铁、电力、煤炭、建材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全疆排名前50位的工业企业一半以上集中在这里。

(3)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既是大陆桥中国段西部地区的轴心和向西开放的门户,也是东亚联结西亚的咽喉,由于国家“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的政策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实现“建设西北国际大通道战略”等多方面的有利时机,促使乌鲁木齐市的软硬环境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搭建了新的经营平台。

(4)资源优势。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能源资源的集散储运中心,同时,也是新疆煤炭资源的集中分布区,煤炭储量占新疆的四分之一,被称为“煤田上的城市”,和“油海上的煤船”,境内芒硝、铁、铀、锰、金等矿产储量可观,光、热、风资源充足,建有装机容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

(5)文化优势。

50多年来,乌鲁木齐一直是一个从内地移民的城市,民族大融合具有先天的优势。历史上曾经是多种宗教交汇的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十分厚重、丰富。同时乌鲁木齐有着雄奇壮美的自然景观和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的潜力。

1、2 劣势

(1)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先天不足,金融、保险、通讯、交通等领域尚未完全开放,成为制约乌鲁木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尚缺乏一支熟悉和精通国际经贸制度和业务的外贸、企业管理、法律服务等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虽然商品市场出具规模,但是受劳动、技术和人才、金融资本、生产资料、信息等要素的限制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按国际惯例的运作机制。

(4)政府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科学决策和间接调控经济运行能力等方面还有不足。

2 乌鲁木齐城市发展定位

一个城市的定位是这个城市体现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实质。其环境、资源、文化、历史、经济和人都是构成一个城市定位的要素,这些要素和谐发展最终决定了城市定位的本质。

根据乌鲁木齐城市特点。本人认为从功能和文化两个方面融合起来,形成乌鲁木齐特色和个性,这样形成的定位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简而言之,乌鲁木齐的定位可以描述为多元文化的绿洲经济城市。

(1)多元文化城市。

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发展定位,应当立足于原汁原味特色的艺术资源挖掘与开发,以旅游为媒介活性剂,搞好城市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建设。结合民风民俗,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十三个少数民族风俗集中展示出来。城市定位,还要适应伊斯兰宗教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性,做好整体与局部的布局,提升主题创意,配合展现民族风情。

依托上述文化等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建设和提高服务水准,建设辐射中亚的艺术、历史和景观等的文化交汇地。乌鲁木齐城市文化建设,要与环境、景观、植被与水体、居所相适应,充分结合民族风情与中亚视野,把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性、民族性相结合,立足原创。与内地城市找差异进行开发,如果把“亚心”与乌鲁木齐的旅游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把亚洲大陆中心城市――乌鲁木齐这个新的城市形象打出去,就会塑造一个全新的城市形象。

(2)绿洲经济城市。

绿洲是新疆各族人民得以生息的基本条件。民居、村落、乡镇和城市都坐落在绿洲之上,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也要以绿洲为基础才能进行。新疆的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绿洲经济,经营乌鲁木齐实质上就是经营绿洲经济。

乌鲁木齐市打“绿洲”的名牌,实际上就是打绿色的名牌、生态的名牌、环保的名牌。乌鲁木齐的城市经营要走上一条循环经济的道路,也就是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应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全力建设城市重点精品工程。树立精品意识,重点要抓精品工程,坚持不求多但求精、不求大但求佳的原则。重点工程特别是对城市形象有重要影响的项目,要着重考虑项目有文化内涵,尤其是标志性建筑、广场等要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要着重搞好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供热、治污等项目建设,逐步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还历史欠账向适度超前、高水平配套完善转变,由粗放型向精品型转变。建立起以绿化美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空气净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体系,保护好山、水、树木、植被等自然景观以及名胜古迹。加强人文和生态景观建设,搞好大环境绿化。

乌鲁木齐城市定位探讨,应该立足本地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艺术,以多种特色经济作辅助。在城市经营中将乌鲁木齐城市与其它西部城市定位区分,用超前的理念,整合城市资源,扬长避短,以最低的成本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扩张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遵循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创新战略,最终把现象凝聚成魅力,把魅力提升为理念,把理念转化为生产力。只有找到城市之魂,才能把城市风格和魅力推向全世界,全面推动经营乌鲁木齐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王兴中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21

[3]胡小武,城市形象战略的两大属性[J],城市问题,2003,(2)

[4]袁国敏,城市核心竞争力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刘文俭,黄芳,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03,(5)联想亏损及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许鹏飞

摘要:联想2008年第三季财政的骤然巨亏及柳传志的再度出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原因在于此次巨亏并不单是由金融危机冲击造成的,其背后还隐藏着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从联想此次巨亏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联想;巨亏;原因分析;跨国并购;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85-021联想巨亏的直接原因分析I,1金融危机的冲击

美洲市场一直是联想的软肋,而此次金融危机令美国经济元气大伤,这对联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联想在北美的主打品牌――IBM的THINK品牌优势也在瞬间变得微不足道。道理很简单,在IBM PCD被收购之前,其客户资源主要集中在美国政府及大型企业机构上。危机爆发后,这些客户为了实现安全过冬,纷纷采取“瘦身”措施削减在IT业务上的支出,致使联想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营业损失惨重。另外,这次危机也使在美洲区以外的其他海外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一直增长强势的大中华区则出现业绩下滑。1,2市场反应迟钝,错失消费PC市场商机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消费者会青睐中低端消费笔记本电脑应不难判断。但并购IBM PCD后的联想一直忙于对其技术和供应链的整合,并没有将消费PC作为一种战略方向,甚至在奥运期间,联想虽然作为顶级赞助商大大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但期间并没有新的消费PC产品推出,致使巨额的广告支出获得的收效甚微。有数据显示,直到2008年1月,联想商用笔记本电脑还占其全部笔记本电脑销售比重的85%。市场反应的迟钝不仅使竞争对手戴尔、惠普和华硕等占尽先机,抢去大量市场份额,而且对于商用市场的过分专注也使联想的产品结构在此次危机中显得更加脆弱,损失更大。2联想巨亏的深层次原因分析2,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明确

著名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组织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联想核心竞争力理念的的不清晰是导致并购后联想营业利润降低甚至亏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联想都认为渠道模式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联想推行的“T”模式和“R”模式相结合的双模式运作,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新兴国家市场取得了一些竞争优势。但问题在于联想的这种成功并不是依靠自己的核心理念或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禀赋资源和市场势力。一旦换了其他市场这种禀赋优势消失,业务便停滞不前,其主打消费品牌IdeaPad在美洲市场的尴尬遭遇便说明了这一点。从本质上说,联想的成功只是中间价值追求的成功,并不是核心价值。它推行的双模式运作也只是对惠普和戴尔营销模式的简单模仿和组合,对其本质依然不清。戴尔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在于它采用了什么模式,而是其能够不断抓住客户的各种需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营销模式的核心理念,这种核心理念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从这点来说,联想对戴尔高级团队大批引进的结果并不理想。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对目前的联想来说。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研发实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理念,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2文化整合能力缺乏

跨国并购后成功的标准有三个:一是静态的资产整合,二是动态的业务整合,三是精神的文化整合。若单从前两个标准来看,联想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以后的市场表现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从文化整合角度来看,联想离整合成功还很遥远。先是对IBM PCD收购以后,联想的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提高,反而被IBM高成本低效率的供应链这个“短脚”拖累导致创新发展受阻;再接着是对戴尔团队的批量引进,公司的营销模式也并没有获得本质的突破。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文化层次的整合不力。美国默沙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机构,对兼并失败原因的研究结果表明,忽视兼并双方企业文化的差异,没有妥善解决文化冲突,未能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是兼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联想此次突然引进三种风格迥异的企业文化,其整合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不同强势文化的碰撞,甚至让外界担心最终是联想整合它们还是它们改变联想。我们单以并购IBM PCD后的员工薪酬结构为例,就能看出联想显然是对跨文化整合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据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新联想的美国雇员为2000人,员工总福利为2461万美元;而中国区的雇员为1,68万人,员工福利仅为2746万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雇员的人均福利成本是中国雇员的8倍左右。但大中华区这些年一直是赢利的,美洲区则常年亏损。IBM员工待遇优厚工作相对清闲,而本土员工贡献了大部分利润却不能得到公平的分享,由此致使本土的员工心理不平衡感加剧,最后不少业务中坚人员愤然离去,联想出现了人才“真空”,损失可谓惨重。可以说文化整合能力的缺乏成了联想发展的一个“软肋”,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联想的发展就不能得到质的提高。3联想巨亏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

联想此次亏损一方面反映了其海外并购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差,对市场发展变化的反应不够灵敏。其实,联想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缩影,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其他并购企业需要面对的。我认为,联想的此次巨亏可以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制定一套详细可操作的并购整合计划。科尔尼公司的调查表明,在不成功的并购案例中,有72%的企业在交易结束时还没有形成对被收购企业清楚的整合战略规划,这种计划和实施上的滞后与并购失败之间形成了很强的因果关系。联想的并购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也是与它周密的并购计划分不开的。当然,在有了完整的并购计划之后,要在执行上贯彻到位。尤其对于国际化的并购,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

第8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内容摘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出发,探析了其与社会资本的逻辑联系,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以网络、信任和规范为基础,分析了社会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信息获取、知识整合以及巩固网络结构方面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信任 规范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个古典的、对现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早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就从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三个要素对产业的地区性聚集作出相当精彩的论述。20世纪90年代,关于产业集群的论述已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本课题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本质进行探讨,因此需要着重分析产业集群的内涵。

仅就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定义而言,目前还没有世界广泛认同的定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出发点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对于产业集群而言,Porter(1998)的定义最为经典,也最为基础和权威。他的定义是:“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连接”。此外,J·A·Roldandt认为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紧密的企业、科研机构、中介、客户,为了获得新的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利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D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产业集群反映了企业在相关的商务联系基础上所存在的地理组合现象,在集群里,企业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从松散的企业网络协会到多种形式的合作与竞争。国内主要观点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的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发现,众多学者都认为产业集群在地理上是集中的,企业是产业集群中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并且企业之间会发生大量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网络组织,具有集聚性、共生性以及创新性的特点。

1.空间地理上的集聚性。集群经济在单位地理空间的选择上密度高,在总体区域的经济规模上容量大。产业集群是由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而形成的,这种地理接近的直接后果是有利于知识获取、市场形成、信息的共享,从而使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同时这种地理上接近的企业也有利于相互知识获取和社会资本的形成。产业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这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人力资源供给并且降低劳动成本。

2.集群内竞争合作的共生性。产业集群内集中了大量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相对于地理上分散的企业而言,集群内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更密切的合作。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个从事区域专业化的聚集经济规模体,更是一个内部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相互作用并有强烈文化同质和植根性的社会有机系统。

3.集群本身的创新性。为了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必须有高水平的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创新的实现机制是集群内市场主体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竞争为创新提供压力与动力,协作为创新提供有效的实现形式。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地广泛涌现,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结果,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聚集现象,在特定区域内,地理位置相近的大学、科研机构、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以及其他关联机构聚集在一起,以实现外部经济性和分享技术溢出效应。

相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以知识创造、转移、利用、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性产业集群,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特征之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以及合作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衍生于大学、科研院所,或者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桥梁作用的发挥,这些科研院所、大学、研究机构等组建成一定的合作网络,各创新主体形成相互影响的联盟。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吸引了更多的产学研和中介组织加入。通过产学研的联合拓宽了创新的空间,并通过联盟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网络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分担风险,使集群的范围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质是由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基于经济、技术的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体系包括了提供知识和技术源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金融、法律等支持的中介服务机构,相关技术和辅助产品、设备供应商以及建立于广泛纵向和横向联系的高新技术企业。

社会资本内涵解析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新兴的理论,它为研究和透视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得对于社会行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企业的理解和认识更为深化。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概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物质资本概念,社会学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将经济学家惯于忽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也纳入资本的范畴,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

第一位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他于1980年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临时笔记》中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和涵义在文献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给予了不同的界定。皮埃尔·布尔迪厄(1985)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社会资本是)真实或虚拟资源的总和。对于个人和团体来说,由于要拥有的持久网络是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默认和认可关系,因而它是自然积累而成的”。波特(1992)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提出:“(社会资本指的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关系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后决定者”。普特南(1993)则这样界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思想是相同的,即基于信任、制度、规则、传统惯例、习俗或投资于社会关系的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网络关系可以为个人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或方便。因此,本文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建立在信任、规范和网络基础上,嵌入现有稳定社会关系网络和结构中的与预期功能一致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

(二)社会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资本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研究,并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产业集群活动的。如Carlos Quandt(2000)认为,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不均衡的主要工具;Tsai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推动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加速了企业产品创新的速度和提高了企业产品创新的效益;Meyer Stamer(2002)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研究企业合作的典型障碍,提出了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途径;Mark Lorenzen(1998)探讨了基于信任的信息成本,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不同类型的信任有不同的信息成本,解释了不同的信任在不同产业集群的存在原因和地理接近与信息成本的关系。

从以上观点可以发现,正是因为产业集群具有了网络性、创新性以及合作性的特点,才使得探讨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

(一)社会资本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整合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质是由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基于经济、技术的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这个网络体系包括了提供知识和技术源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金融、法律等支持的中介服务机构,相关技术和辅助产品、设备供应商以及建立于广泛纵向和横向联系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企业为核心构成要素。在这个社会网络中,只有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传递、共享和使用,才能完成创新,才能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集群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知识整合的效率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结构与运行效率。

然而,知识交流并不是没有障碍的,由于知识的种类不同,其可转移性有很大的差异。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 。波兰尼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两类: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人类的默会知识远远多于明确知识,而且有着不同于明确知识的显著特征:默会知识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是不可言传的,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递的;明确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共享,只需沟通即可转移,一旦这种知识被创造出来,可以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被其他使用者所使用;而不易于言述的默会知识存在于特别的规范、态度、信息处理以及决策程序之中,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知识组合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不同知识间的交互作用或整合。关系网络的主要职能就在于整合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的整合包含两个互补的方面,一是个体间获取知识的分工,二是个体间的知识交流,通过分工获取知识是知识整合的基础。在创新的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体由于其认知能力的有限,不可能学习全部的知识,而只是集中于有限的知识领域,而分工和专业化将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个体间的知识交流是知识分工的条件,由于知识交流机制的存在,个体可以不必被迫学习全部的知识,而专注于最擅长的领域,从而获得分工的效率。因此,分工和交流是技术创新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

关系网络作为知识整合的机制,具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方式。正式组织是基于正式的制度规则,通过命令、规则、程序和计划等规范的途径进行的。在网络中,正式组织传递了大部分的明晰知识,但需要较高的管理成本,同时也可能缺乏效率。由于知识的本地化特性,组织的层级制度扩大了知识交流的距离,从而难以观察到个体的默会知识。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信息,有价值的知识湮没于大量的冗余信息中而难以辨识。此外,正式的协调和激励机制也可能不足以协调个体不同的利益和动机,个体不愿将知识转移而采取保护措施,甚至人为地将其默会化。因而正式组织不足以充分实现知识交流,而需要非正式的知识交流机制的补充和完善(宇红,2008)。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基于集群网络中各行动者间的信任和互惠关系而存在的,信任与互惠作为协调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协调个体间不同的利益和动机,使其自愿进行知识交流。个体间紧密的关系,也会使默会知识在行动者间的互动过程中得以观察和共享。因此,在知识整合这个过程中,需要特殊形式的社会资本通过合并已有资源和引入新的资源来创造新的产品和产生新的方法。一种创新越是复杂,与早期的方法相距的越远,需要的专业和人员就越多,而这个“粘合剂”就是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有利于加强合作并强化关系网络

社会资本积累集群成员之间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集群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加强集群内外部的协调和联系,使得集群的网络结构更为巩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竞争优势也才得以表现和发挥出来。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基于集群网络中各行动者间的信任和互惠关系而存在的,而信任和互惠则源于行动者行为的嵌入性(Embeddedness),嵌入性使得关系网络中行动者的行动受到关系结构的影响,使个体行动者可选择的行为组合受到限制,从而改变了行动者对相互间可能采取的行动的预期。Granovette首先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认为关系力量的强弱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强关系对于维持群体与组织内部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弱关系则在群体与组织之间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分布的范围远比强关系广,所以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利于充当跨越社会界限以获得信息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桥梁。

Granovette指出社会网络本身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是互惠交换(reciprocity exchange),这是一种理性的嵌入,建立在双边关系中取得强迫对方承认的预期能力的基础上面,存在于双边预期的关系中。二是强制信任(enforceable trust),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嵌入,信任会因为相互预期而增加,更加宽泛的社群会强制推行各种约束因素。三是价值内化(value introjection),它能够推动一个人建立社会联系,或因为一般的道德命令而把资源转让给别人。四是有限度的团结(bounded solidarity)。前两种特征是受理性选择动力的驱使,后两种特征超出了理性选择解释,承认了文化和规范的动因。

就信任而言,信任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一种预期,是坚信我们所依赖的人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的预期。信任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产生的,作为社会资本的价值基础,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信任的延伸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管理学开始强调将信任作为核心要素来开发管理和组织的新范式。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信任是一种资源,与组织发展所需的资金、厂房、原材料等资本不同,信任是一种“软资本”,是社会资本之源。首先,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按照制度经济学派科斯的观点,企业的交易存在交易成本,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等原因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交易费用,而信任是否可以得到保证,对于交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交易双方恰好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之中,已经培育起良好的伙伴关系,具备了较高的信任度,那么自然也就相应降低了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其次,信任有利于协调集群内外关系解决矛盾并加强合作,进而巩固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力量,发挥关系力量的作用。实践证明:高水平的信任对合作的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最终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改善经济绩效。牛津大学的戴维·福克纳教授在考察分析了三个国际联盟的案例后得出结论:高度的信任看起来对有效的运作非常重要,在成功的案例中,合作者直接的高度信任都非常明显。

(三)社会资本有利于信息获取

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进行计划和决策都必须依赖于丰富的信息为依据,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既有与潜在竞争者的情况等方面的准确信息都是集群企业作出科学的计划与决策的基础。在当今开放的信息社会中,大量的资源和信息会通过集群网络进行交换或流动,除了正常的信息收集渠道外,社会资本也可以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发挥出人意料的作用。按照Burt(1992)的“结构洞”观点,在信息流动过程中,处于网络结点中结构洞位置的行为主体具有比处于其他节点位置的行为主体更多的获取稀缺资源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中,企业无疑处于一个“结构洞”的位置,由于这个特殊的位置以及信任的存在,企业与网络中其他的横向或纵向的成员都可以保持一个良性的关系,从而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有关供应商、竞争对手和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洞察市场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技术演变等重要信息。这种特殊的信息获取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搜寻信息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计划和决策的科学性,降低经营风险,赢取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结论

社会资本的积累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尤其在知识整合、加强合作以及信息获取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应提高认识,积极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加强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加强产业集群内产学研的合作关系,建立和完善行业组织的服务功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通过信任机制的构建、集群文化的建设,巩固集群网络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Porter,M.E.Cluster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

2.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Richardson,J,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Greenwood Press,1985

3.Ronald Burt.Structural Hole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Robert Putnam.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3,13(4)

5.Quandt C.Knowledge cluster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2,6(4)

6.Tsai W,& Ghoshal,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er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

7.Meyer-Stamer J.Clustering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environment fo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beware of overly optimistic expectations[R].Revised Draft Paper,2002

第9篇:国民经济学笔记范文

关键词:承认;劳动;自由人联合体;拜物教;自由王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21-07

承认作为解放政治规划的一个重要向度,是贯穿马克思整个学说体系的理论叙事线索之一,但是由于19世纪以来长期的革命历史叙事的彰显而始终受到遮蔽。而今,伴随着西方左派激进政治的文化转向,尤其是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等人对于承认政治的高调复归,马克思的承认理论也重新回到了人们视野之中。在马克思那里,承认理论不再仅仅是以一种理论构想式的生长逻辑出现,而更多地是以一种历史批判叙事的外观呈现出来。透过文本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承认叙事在马克思贯彻其解放政治规划的历史逻辑过程中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马克思由青年时期思辨的、人本主义的承认叙事,转向基于历史辩证法的物化承认批判的过渡时期,最终走向由理论叙事到革命实践的历史性升华。

一、劳动、信贷关系与异化:青年马克思与承认的提出

在青年马克思的心目中,承认范畴更多地是被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关系,在这种相互承认的交往进程中,自我和他者都实现了相互之间的确证和肯定,自我经由他者的中介而感受到了“个人的乐趣”,满足了自身的需要,从而实现了人自身的类本质。因而,这是一个自我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是一个处于类生活下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显而易见,马克思在这里更多地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因而他对于承认范畴的勾画体现出浓厚的哲学人类学色彩。此时的承认离不开他对类生活的崇尚和体认,交互承认的获得的同时也是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可以预见的是“真正的承认”必将建立在一种抽象层面上。具体而言,马克思认为承认的获得——同时也是人本质的确证——的前提是你必须付出你对他者的尊重和承认,才能交换回他者对你的承认和确证,因此,“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但是,承认的达成显然不可能只是单方地付出,与黑格尔一样,马克思也认为主体间的承认关系必须是相互对等的。对此,马克思曾以爱的比喻来论证:“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末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由此,相互承认即意味着一种主体间的对等互动,更是一种交互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