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

第1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游戏编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2],其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就是游戏设计[3]。游戏设计虽然涉及多门学科,但其作为应用并没有形成一门单独的理论[4-5]。由于游戏存在较大的市场以及其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国外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游戏设计课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于1999年设立了娱乐科技硕士学位,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南加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设立了为期3年的互动媒体艺术(fine arts in interactive media)硕士学位课程,并于大学部设立电子游戏设计(video-game design)副修课程。该校也为美国军队创作训练士兵的电子游戏,透过战斗情境模拟来进行沙盘演练。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提供多种电子游戏设计相关课程,并研发将电玩游戏纳入教室教学的方法。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提供电子游戏设计史及包含最佳电子游戏竞赛奖的计算机绘图课程。华盛顿艺术学院(The Art Institute of Washington)为亚特兰大艺术学院的分校,提供授予学士学位的视觉及游戏程序设计课程。在初期的艺术与设计重点培训后,学生将学习立体动画相关技术。国内也有多所高校开设了游戏设计的相关课程,如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为了适应市场许多培训机构也开设了游戏设计课程,但培训机构将课程的重点放在了实际的编辑代码中而过少的关注理论。中南大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教学实践中,中南大学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的教师们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果。在良好的环境中,人工智能与游戏编程课程应运而生[6-7]。

1教学目标与要求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与游戏设计课程主要面向智能方向4年级学生,在4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习该门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知识,并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知识基础。

此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戏设计与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及其基本设计方法,理解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相关应用,熟悉游戏设计中编程以及建模技术,为学生将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游戏设计技术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游戏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包括计算机游戏动画的最新概况、游戏程序设计概览、2D游戏的基本编程技术、3D游戏动画的基本编程技术、3D游戏场景的组织与绘制、游戏中的高级图形技术、游戏中的音频编程、游戏中的人机界面技术、人工智能在游戏动画中的应用,纹理贴图、基于图像的绘制和加速算法等。

基于该教学目标,本课程有两个重点内容,其分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游戏编程的相关技术。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戏设计中的应用这一内容,主要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将学生已具备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与游戏设计的具体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一方面能体会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其所学用于实践,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游戏编程内容主要从设计模式入手,然后依托多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讲授设计以及编程方面的相关知识。

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安排了28个学时的课堂教学,4个学时的实验,总共32个学时的课程。接下来针对课堂教学、实验设计、考核方式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2课堂教学设计

本课程采用培训学校模式与大学理论教育折中的方式进行讲授,本节将着重对28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介绍。

1) 游戏程序设计概论与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该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1) 计算机游戏简介与游戏设计概论(2课时)。

(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课时)。

概论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游戏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目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图形学部分主要是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目的是让没有学过计算机图形学的学生有一定了解,由于考虑到智能专业也开设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选修课,因此,本部分内容只是对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的复习,目的是为后续的程序设计课程打好相应的理论基础。

本次课程是正门课程的开篇之讲,一方面,教师要开宗明义,让学生明确何为计算机游戏,并对计算机游戏有大致的了解,为后续课程学习起铺垫作用;另一方面,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必须介绍计算机游戏的类型以及各种知识与其的关联。

2) 游戏编程技术。

如上所述,游戏编程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点内容,游戏编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Windows编程基础(2课时)。

(2)DirectX编程基础(2课时)。

(3)2D游戏的基本编程(2课时)。

(4)3D游戏场景的组织和绘制(2课时)。

(5)3D动画的基本编程技术(2课时)。

(6)游戏中的人机界面技术(2课时)。

对于Windows编程基础,其主要内容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Win32程序的基本结构、消息循环与处理、Windows窗口、GDI接口、集成开发环境(IDE)。

DirectX编程[8]基础的主要内容是DirectX开发包的历史及其框架、介绍每一个组件的功能、DirectX开发包的安装以及与IDE连接的配置。

2D游戏基本编程的主要内容是游戏的基本流程和体系结构、游戏开发的基本理念及方法、游戏引擎简介、游戏的调试与测试。

3D游戏场景的组织与绘制的主要内容是3D场景的组织与管理、游戏场景的几何优化、3D场景的快速可见性判断与消隐、地形场景的绘制与漫游、3D游戏场景中的碰撞检测。

3D动画的基本编程技术的主要内容是3D动画技术概述、Direct3D开发包的使用、关键帧动画技术、基于动作捕捉的动画技术、脚本驱动的动画技术。

游戏中的人机界面技术主要内容是游戏的可玩性与人机界面、用户界面设计基础。

游戏程序设计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向Windows平台的游戏编程的技能。现在绝大部分游戏和娱乐都是基于Windows平台,因此掌握Windows平台的设计模式与编程方法是必须的。又因为DirectX软件开发包是微软公司面向Windows平台开发的一套专门应用于游戏开发的API,因此了解其原理以及掌握其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游戏开发能力。

3)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

如今的游戏应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本门课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

(1)遗传算法(6学时)。

(2)神经网络(6学时)。

遗传算法主要内容是遗传算法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杂交操作、变异操作、适应性函数选择、遗传算法优化的算子、创建和处理矢量图形。

神经网络主要内容是神经网络概述、适应性函数、环境探测、有监督的学习、演化神经网络的拓扑。

该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如何将人工智能中的理论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并介绍如何在游戏设计中应用这些理论。这部分内容是本门课程一个核心内容,通过学习学生们能够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游戏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高应用能力。

3实验设计与课程设计

由于该门课程为选修课,因此课时较少,除课堂课时之外只剩下4个学时的实验课时。我们针对这4个课时的实验进行了重点设计,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熟悉Visual Studio .Net 2008集成开发环境、安装与配置DirectX 软件开发包、使用有限状态机设计状态驱动智能体,设计2D图形驱动引擎。

虽然课时很短,但学生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熟悉游戏编程的相关开发工具与开发包,另外,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内容从枯燥的抽象概念、理论变成实际的事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下完成任务,继续钻研新的理论应用。

我们针对本门课程实验课时少的缺点,特别设定了一个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并不占用实验课时,而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自由组合,以团队的模式完成相应的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设计,该项目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使用相关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开发包,利用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编写出一个小的游戏软件,并给出设计报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发与报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设计开发,设计团队由3~5人自由组合,具体分工必须在报告中体现,报告要求不少于4000字,以软件开发文档的形式提交,报告中不仅有游戏软件的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测试文档,还必须包括游戏的内容设计,即游戏的情节创意或功能设计。设计题目以及游戏类型由学生自选,图形界面可以是3D也可以是2D,开发包可以使用Direct3D也可是Windows自带的GDI。

4考核方式及其安排

考核一个方面是检测学生学习的状况,另一个方面是为了通过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将整个考核分为3个模块。

1) 期末考试(开卷),占总成绩的50%。

2) 项目设计,占总成绩的35%。

3) 实验,占总成绩的15%。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占总成绩比例的一半。虽然期末考试为开卷,但考核的知识点无法直接从教材中直接找到,需要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和解题手段才能完成答题。精心设计的开卷试题,可以使学生对虚拟现实知识体系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同时,它也是对教学的补充。

课程设计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认真完成将使学生受益匪浅,敷衍了事不仅学生没有得到锻炼,教学目的也难以达成。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有优势也有劣势,好处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对应团队中的角色,例如,某同学编程能力强,他可以作为程序设计与开发人员;另一同学数学好,或理论方面出色,他就可以担任算法设计的工作;某些同学有创意,他则可以担任游戏情节设计的工作,等等。这样做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得到锻炼。劣势在于,如果团队同学能力重点都一样,就会出现分工不清,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团队合作会导致某些同学出现依赖思想,最终导致整个团队只有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甚至导致项目无法完成的情况。对此,我们应当强调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协作完成项目。

5结语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游戏设计教学目标与任务、课堂教学、实验设计、考核方式,希望能够给其他相关教学工作者以参考和启发,共同促进其完善与提高。

由于人工智能与游戏设计这门课程是中南大学新开的一门课程,在许多方面存在考虑不周或欠缺的情况,需要向兄弟单位多学习并且多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与提高。本门课程是以中南大学智能系统与智能软件研究所为依托,它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与良好的实验平台,并能够将这门课程融会贯通,使学生理解人工智能与游戏开发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刚,黄心渊. 虚拟现实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讨论[J]. 计算机教育,2008(2):1-3.

[2]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刘锴. 应用型院校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3(5):6486-6487.

[4] 刘明昆. 三维游戏设计师宝典:Virtools开发工具篇[M]. 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

[5] 王一剑. 人工智能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M]. 上海:同济大学软件学院,2008.

[6] 于金霞,汤永利. 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探讨[J]. 教学园地,2009(5):91-118.

[7] 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 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4(1):28-29.

[8] Microsoft. DirectX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EB/OL]. [2010-7-20]. /downloads/details.aspx.

Design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nd Game Programming Courses

LI Y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第2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民办教育上市资质获扶正

职业非学历教育以民办培训机构教育为主,涉及范围比较广,其中包括职业考试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个细分板块。

职业非学历教育用户以就业或考试为最终学习目的,得益于付费意愿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产品标准化提升,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增长速度加快。2015年我国职业非学历教育规模3106亿元,同比增长16.4%。与职业学历教育相同,我国职业非学历教育处于市场启动期,但略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三审表决通过,意味着教育资产证券化元年的到来,民办教育机构的上市资质得到认可,非学历培训类资产上市成为大势所趋。美股、主板、新三板已经形成职业教育产业群,其中在新三板挂牌、待挂牌的职业非学历教育企业有59家,包括华图教育、全美在线、和君商学等细分领域龙头。

职业非学历教育产业链可分为教辅、内容和平台三部分,以教育内容提供者为核心,上游对接教辅,下游对接平台和用户,以向第三方平台提供内容或媒体广告商付费的方式获取用户,通过用户购买线上线下课程实现变现。

在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中,人才招录和资格认证考试培训和IT培训,其市场总量分别约为600亿元和880亿元,这两个细分领域已经有行业龙头企业出现,它们通过品牌优势进入相关优质细分领域,并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布局,以此增加市场份额。根据职业技能的不同,职业非学历教育可以分为IT职业技术、金融财会、商务外语、建筑工程等15个子细分领域。据HCR慧辰资讯研究统计,目前除对于实操性要求较高的心理咨询、管理、服务和餐饮等4类技能尚未有线上企业切入外,其他11类技能均已实现在线化学习。

目前国内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涌现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包括B2B、B2B2C和O2O。在线教育平台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大多采用先提供免费课程吸引客户,再推出收费课程的方式。事实上,作为平台型的商业模式,需要分清用户与客户的概念,用户是基本服务的使用者,客户是愿意花钱享受增值服务的消费者。所以,在线教育平台需要将免费课程的使用者转变为愿意付费的消费者,盈利模式绝不仅限于课程收费,任何与学习、职业和社区相关的服务,都可以成为平台未来的赢利点,后来者想要打破现有龙头企业壁垒,可在此寻求机会。

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开始,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攀升。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有114万名,到2016年的15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651万名。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名,比2016年多出30万名。在高校毕业生数量常年高位运行且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压力随之不断增大。职业非学历教育以帮助求职者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受就业压力的推动,职业非学历教育行业将加速增长。国泰君安产业研究报告分析预计,2020年职业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9859亿元。

其中“教育+互联网”将占很大比例。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统计,2013年在线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为40亿元左右,2014年为50亿元,2015年为70亿元,2016年为85亿元,每年市场规模都在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

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以直营模式为主,教师薪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三大块成本占比较大,重资产运营不易快速复制,扩张速度慢,因而很难规模化发展。但其通过线下深厚的资源和课程内容的积累,进入线上平台后,具备了标准化条件,轻资产运营后能够实现大规模复制,迅速扩张,华图教育发展华图网校、学尔森拓展学尔森网校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当前IT职业教育和金融财会教育领域进入的企业最多,相关课程也较多,课程形式多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且目前已经出现较为细化的企业服务方式――平台和网校,平台不仅包括核心的课程平台,还有相关行业动态、技术发展的资讯平台及带有社交性质的论坛、社区平台等,未来有望拓展至B端企业,推出针对企业员工的定制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未来内容仍是竞争核心

从学员学习的目的导向上看,职业非学历教育可以划分为以技能提升为主和以通过证书考试为主两类,未来竞争核心仍是课程内容。

在技能提升类方面,IT职业教育、商务外语都是细分领域,IT职业教育重点提供IT相关的软件开发、编程、网络架构、大数据等相关技能类课程,商务外语重点提供口语类技能练习。由于学员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服务于工作,这些领域的课程内容都较为丰富,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学习之后利于学员在工作中实践,对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及更新的及时性要求也较高,如IT职业教育课程中除传统经典软件开发、编程等课程外,对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课程内容开发需求也较为迫切。

证书考试类可以细分为金融财会类、建工类、司法类、公务员类、医药类及教师类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考试导向性较强,除了在课程内容上竞争之外,讲师关于配套题库的讲解及辅导练习也是竞争的关键点。

除此之外,培训机构还需打通就业渠道。以IT培训为例,学员大部分为非IT相关专业求职者、IT专业本专科在读学生以及IT从业人员,他们参加培训目的是为了找工作或者说找更好的工作,培训机构可通过年度订单招聘、月度双选招聘、定向上门保障和专场招聘保障等方式来保障学员的就业率,典型企业代表如达内科技、慧科教育等。

第3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2015智能硬件“布局”之年下一个万亿风口

如果说2014年是智能硬件的试探之年,那么2015年是智能硬件的“布局”之年。在硬件复兴的“风口”之下,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创业公司都已经推出智能硬件产品,或者搭建智能硬件相关的平台系统。

未来20年,将来到“产业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将改变每一个产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产业互联网所代表的跨界融合成为总的发展趋势,从最早的零售业到如今的金融、医疗、可穿戴、在线教育、在线旅游以及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传统硬件领域也将被改变。一个小米是不可能独揽天下的,智能硬件将会迎来爆发式发展,硬件还是一个新蓝海、新起步的市场,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万物连网”产业链。

百度:期待诞生“中国大脑”

2013年,百度频频出手与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合作,2014年百度围绕人工智能进行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投资,百度选择技术道路并且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就像Google是美国最积极的巨头一样,百度与Google都是技术驱动、工程师文化浓厚的公司,创始人都是技术大拿,有着浓厚的技术情结。整个公司研发人员比例和地位都相当高。产品的核心优势也在于技术,比如搜索、翻译、地图、语音,门槛都相当高,人工智能时代同样是技术为根基。

阿里:全产业链推智能产品

从阿里巴巴进入智能硬件领域的资源优势来看,阿里云计算资源、活跃在阿里云上的创业者,以及淘宝和天猫的电商平台,都是阿里进入这个领域的重要筹码。阿里巴巴的动作大部分围绕家庭场景展开,阿里在智能电视领域牵头成立了SmartTV联盟,同时投资华数、文化中国等内容厂商,推出天猫魔盒电视盒,并且与华数合作推出电视支付,要做智能电视生态。在智能家居领域则投资了海尔,与格力等合作在智能家电中接入了阿里云服务。合作为主,投资为辅是阿里进军智能家庭的策略。

2014年3月,阿里巴巴和美的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彼时,美的了首款基于阿里云的智能空调,并于天猫商城进行销售。同时,阿里推出alink物联网平台,将云计算、支付、电商等整合在一起,智能硬件创业者可快捷地采用上述资源推出产品。

腾讯:生态构建开启探索之路

马化腾曾提出腾讯要做“连接器”,连接人、连接服务、连接一切,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连接硬件。

腾讯方面表示,QQ物联将通过海量用户覆盖、快速联网、消息触达、服务扩展、大数据计算、安全稳定、一点接入等七大能力全力扶持传统硬件厂商,同时携手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以及第三方服务企业,共同打造智能硬件生态和服务体系。2015年投入20亿去扶持硬件厂商,三年内帮助1000家传统硬件厂商实现互联网化。

“互联网+”:演变的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PC互联网(过去、死海)

——基于台式机、笔记本

PC互联网从第一代计算机诞生至今,互联网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互联网将改变每一个产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进入2015年,互联网能看到的大部分机会已经被阿里、腾讯和百度三巨头,以及京东、苏宁、小米、美团、大众点评、网易、360等公司瓜分了。PC端已经成为过去、历史。

第二阶段:移动互联网(现在、红海)

——基于智能手机、PAD

人类社交的需求,在PC互联网时代已然存在,进入移动时代后,移动社交媒介由电脑端转移到手机端,借助移动设备,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也决定移动时代的生产力应用应该是社交沟通中线上线下的产品。

如果把移动互联网发展作为一个周期,那么2015年已经进入下半个周期,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强化延伸到生活服务、应用场景。

第三阶段:万物联网(未来、蓝海)

——基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

互联网已叩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在物联网的推动下,更多的智能设备互通互联,这不仅是一种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趋势。而需求和趋势就代表着机会——智能硬件。纵观全球无论是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智能手环、手表、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甚是火爆,智能硬件正在刮起一场全球瞩目的风暴。

如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成“红海”,智能硬件正成为成为下一代生活、制造的“风口”。

在此背景下,长期致力于产业互联网化的编写《智能硬件:下一个万亿风口》一书,为更全面、系统、专业地编著本书,中心本着“开放共赢”的理念,特向全国智能硬件有关典型企业进行优秀案例征集。详情查看《智能硬件:下一个万亿风口》合作及征订(100ec.cn/zt/znyj/)另外,旗下“中国智能硬件网”已经上线。

据悉,“中国智能硬件网”主要分为研究篇、产业矩阵、热门领域、行业领域四大模块。

研究篇全面系统地集合了智能硬件行业的“干货”,包括案例、分析、报告文章以及信息图和盘点、PPT。产业矩阵涵盖了互联网派、传统派、海外派、创客派等热门行业的研究性文章。在热门领域中可以看到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手环等主要智能硬件行业下的热门领域。行业领域摘选了智能硬件热门行业当中的细分领域,如Iwatch、小米手环、菜鸟网络、京东智能家居等。

成立近十年来,长期致力于打造中国“互联网+产业”第一智库。我们的核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金融业的互联网化。重点研究B2B、C2C、B2C、O2O、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商等领域。目前,中心内部数据与服务已全面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主流行业,包括大宗品、工业品、消费品、生活服务、金融产品在内的供应商、制造商、贸易商、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分销商、服务商、平台商在内的“全产业链矩阵”。

第4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进展和趋势

1.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效显著

机器人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实践,正受到许多学校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从2005年开始接触机器人教育至今,切身感受到了这一变化。积极参加机器人项目的学生都有一个显著特点:良好的表达能力、强烈的挑战精神和竞争意识。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众,具有很强的综合素质。笔者在与一些校长的交流中发现,这些学生的优异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所学校对机器人教育、素质教育的认知深度。

2.在硬件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上不断完善

机器人教育的硬件环境包括活动室、调试场地、相关电子设备及器材等,软件主要有机器人教材、课外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在硬件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尤其近5年来,陕西省建有机器人实验室的中小学校从5所增加到近50所。陕西省教育厅组织了多期中小学机器人辅导教师培训班,培养了一支机器人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3.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

几年来,参与各级各类机器人竞赛的学校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参与范围逐年扩大。以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陕西省机器人竞赛选拔赛为例,5年来,陕西省累计有130多所学校的近1500名学生参加,参赛项目逐年增多,覆盖区域逐年扩大,而且机器人教育不再局限于城市学校,已向全省农村学校发展。

4.校外教育初具规模

以陕西省为例,目前机器人校外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政府投入的校外教育,从2006年开始由省教育厅牵头,为全省各县区的校外活动中心配备教育机器人,已装备50多个县区;第二种是由民间资本运营的校外培训机构,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安市,较有影响的校外培训机构有5家。这些培训机构的最大优势是:有课程体系、有专业教师(部分培训教师由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机器人辅导教师兼任)。同时,他们的经费有保障(民间资本投资)、投入有计划,使机器人创新教育的持续发展得以保证。

5.研究探索有了一定发展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教学”、“机器人竞赛”为关键词,以“主题”为搜索范围,时间范围为2005年~2009年进行检索。

虽然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方面的研究探索进展较慢,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首次将《普通中学开设智能机器人课程的实践研究》作为专项课题单列,全国有近20所学校申报并结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学校理念、环境建设、师资建设、竞赛活动以及社会氛围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其发展趋势十分明晰,那就是向课堂化教学发展、向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在社会范围内向个性化教育发展、向社区化教育发展。

问题及原因

1.教育行政部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机器人教育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总体而言,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还不够显著,尤其是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机器人教育推动办法。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缺少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在活动资金方面举步维艰,往往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

2.课程标准和评价机制缺失,机器人教学难以走进课堂

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在“通用技术”科目中设立了“简易机器人制作”这一选修模块,并在“信息技术”科目中也以选修的形式设立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虽然这一举措在课程标准建设上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但几年过去了,国家一直没有对机器人课程或人工智能课程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尤其是没有将机器人课程列入考试范围,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既缺少明确的课程大纲指导,也缺少必要的考试评价机制,极大地制约着机器人课堂教学的开展。

3.没有统一的机器人教材,机器人产品各自为政

国家课程标准的缺失和地方课程的滞后,导致机器人教育缺少统一的教材支持。目前使用的机器人教材大多都由机器人厂家提供。由于此类教材的编写过程缺乏科学规划和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更像是“产品说明书”或“产品用户指南”,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发挥作用。国家课程标准的缺失也导致市场上的机器人产品缺少统一规范,生产厂家十分繁杂,且自成体系、互不兼容,开放共享程度很低。尤为重要的是,在投入生产前,对这些产品的论证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换言之,这样的机器人产品没有教育理念的支持,严重降低了其教育价值。

4.机器人竞赛的价值导向存在误区

机器人竞赛是普及机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机器人竞赛是一种任务设计导向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教育。由于目前机器人教育没有相应的考试评价机制,机器人竞赛成了唯一的“显性”测评手段,机器人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竞赛来体现。这直接影响了机器人竞赛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淡化,竞赛成绩高于一切。这导致机器人竞赛存在商业化运作倾向,学生自主设计的程度降低,比赛中也经常见到恶性竞争现象。

对策与建议

1.教育部门在机制建设、政策完善和课程标准建设方面应切实发挥作用

教育部门要制订明确的机器人教育发展规划,在课程体系建设、考试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保障。从目前来看,课程标准和评价激励措施的制定已经刻不容缓。课程标准是机器人教育发展的风向标,直接决定着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的进度,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评价激励措施对刚刚走上发展快车道的机器人教育更为重要,完善评价激励措施不仅是对学校和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不可或缺的行政推动举措。笔者呼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评价激励政策,将机器人教育纳入中考范围,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使机器人教育常规化、普及化。

2.积极建设、开发校本课程或校本教材

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各学校应该根据实际,在合理选择机器人产品的同时,尽量学内容,逐步对机器人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其转化为适合学校机器人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陕西省西安高级中学在多年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基础上,开发了校本教材《智能机器人》,并建设了与之配套的《机器人教育网》;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也建设了校本教材。这两所学校的校本教材既能用于常规教学,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优秀资源,为中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建设做出了有益探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加大机器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机器人教育的深入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一般来说,培训分为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骨干培训由省、市教育部门组织,全员培训则由县、区教育部门组织,也包括各学校的校本培训。我们应将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重点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技术素养几个方面实现师资培养的突破。各学校要保持机器人研究团队(包括机器人辅导教师和学生)的梯度发展,保证高质量的研究团队和充足的研究时间,不断为机器人教育注入活力。

4.不断完善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是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各学校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积极建设机器人实验室,不断完善硬件环境建设,为机器人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在环境建设方面对学校给予支持。

5.处理好机器人竞赛与普及教育的关系

机器人竞赛的根本价值是其教育价值,竞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积极参加竞赛的同时,更要注意大面积地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实现竞赛与普及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避免机器人教育走入“竞赛至上”的误区。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合理利用资源,学校可将竞赛机器人和教学机器人分开使用,还可以使用机器人模拟系统或者自主研发一些适合学生动手制作的简易机器人,解决竞赛机器人数量有限导致的“小众化”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为大多数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机器人素养。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和成长都是长期、动态的过程,机器人教育也是如此。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更与全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自适应性和自为性)紧密相关。目前来看,尽快形成切合实际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机器人课程大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彭绍东.论机器人教育(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6):3-7.

[2]葛文双,傅钢善等.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4-7.

[3]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EB/OL].ncet.省略.

[4]张剑平,等.机器人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12):65-68.

第5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摘要: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当司机出现误操作的时候汽车会自动报警;下雨时,窗户会自动关闭;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美国权威资讯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因此,物联网将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给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跨越式发展得技术变革,已引起了各国各领域的密切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物联网;高科技;技术变革

1.引言

然而,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机遇更是挑战。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产业链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实现上下游产业及跨产业的联动,形成产业的联盟,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深层次发现和解决物联网中的关键理论问题、攻克技术难点及将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成果应用与实际,则我们就可以再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挑战中获得发展得机遇。否则,我们只会在物联网研究和开发上浪费时间和资源,又一次错过了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机遇。

2.发展现状和目标

2.1发展现状

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 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机器到机器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

2.2发展目标

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十年目标是把我国初步建成物联网技术创新国家。教育部工信部授权理工科高校开设物联网课程,为学生传授物联网相关课程,但凸显劣势的是,师资相对缺乏。可喜的是有华清远见这样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机构。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令人期待。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有以下三点。

(1)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重要话语权,初步实现“两端赶超、中间突破”即在高端传感、新型RFID、智能仪表、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核心芯片等感知识别领域和高端应用软件与中间件、基础架构、云计算、高端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领域实现自主研发,技术掌控力显著提升;在M2M通信、近距离无线传输等物联网网络通信领域取得实质性技术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RFID、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设备、等物联网制造产业,通信服务、云计算服务、软件、高端集成与应用等物联网服务业,以及嵌入式系统、芯片与微纳器件等物联网关键支撑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从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应用到测试仪器仪表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实现创新性产业集聚、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及空间布局。

(3) 物联网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物联网示范应用重大工程,在国民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物联网先导应用全面开展;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全面启动,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形成。

从网络发展角度看,今后10―40年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第一要务是要建设让大众快捷获取信息和知识、能有效协同工作、生活更加高品质的信息网络。网络技术经济宽带化、移动化和三网融合,走向下一代互联网,进一步向后IP时代的新网络体系发展;物联网从监视、控制、反馈一体化,向泛在网络发展;在网络服务方面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普及。网络媒体进入主流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联合构建媒体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云计算平台为物联网提供支持环境;物联网科学将从交叉学科融合,向完善的网络信息论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和服务将相互影响,实现人类向往的充满智慧、更加美好、幸福的物联网时代。

3.主要任务

(一)大力攻克核心技术。(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三)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四)着力培育骨干企业。(五)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六)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4.前景分析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研究机构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W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2011年12月,酝酿已久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程、标准化推进工程、“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其中,重点领域主要涉及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

从物联网的市场来看,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进入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子、软件和通信,通过电子产品标识感知识别相关信息,通过通信设备和服务传导传输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存储信息。而这些产业链的任何环节都会开成相应的市场,加总在一起的市场规模就相当大,可以说,物联网产业链的细化将带来市场进一步细分,造就一个庞大的物联网产业市场。

据思科最新报告称,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未来1/3的物联网市场机会在美国,30%在欧洲,而中国和日本将分别占据12%和5%。

示范工程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圈定9大领域重点示范工程,分别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

第6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关键词] 学习型导游 网络试题库 自测/考评系统

一、引言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当代的旅游者比以前更有知识、更加挑剔,兴趣和爱好也更加广泛。参与休闲度假的游客已不满足“到此一游”式的视听感知需求,他们追求全方位的身心体验,这就要求导游内容个性化,导游方式多元化,导游服务人情化。

建构主义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教师和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主动获得。导游知识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导游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导游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导游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和培训机构习惯采用高强度、反复式集中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背书、背考题,以此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往往导致学生即使是能够考上导游证,也不一定具备带团的能力。

为了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提出了“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的构建思路。

二、“学习型导游”的概念

“学习型导游”是适应当代旅游转型,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能动性知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素质教育为目标,专业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导游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智商,掌握各种有效学习方法和手段,具备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和提升服务技能的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情商,能够根据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具备自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其关键素质体现在能够主动对自己提出学习要求、制定和实施学习计划,并达到预期目标。

三、“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构建的背景

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数字化校园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网络教学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试题库是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它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是现代教育中日益发展的新兴教育技术和重要手段,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网络试题库的开发对于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是多数高校旅游专业重要的专业入门课,学生对这些课程特别重视。“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以下简称“自测/考评系统”)不仅可以让学生平时上网自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还可以为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开展模拟训练。

四、“自测/考评系统”的功能

“自测/考评系统”借助网络平台,主要具有智能组卷,人机对话和自我测试三大功能。

1.智能组卷功能。一般来讲,要想出一份较为全面、准确测试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试卷,通常由具有一定出卷经验的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方可完成。而所谓的智能组卷,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专家的组卷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试卷内容的组织和编制,使制作出的试卷达到测试水平。

2.人机对话功能。人和计算机之间能直接对话,学生运用口令登陆后,系统能自动组卷;教师能进行后台管理,对试题有修改、删除权利。计算机根据人输入的指令进行运作,实现人预期的结果;人根据计算机输出的试卷进行学习、测试。既能反映教师和网络的互动,也能反映学生跟网络的互动,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3.自我测试功能。该试题库的所有试题均为选择题,反映了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的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考满80分,可以认为通过考核,不满80分,可以重新组卷再进行考核,以此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又可以将其作为考试前自我模拟测试的工具。系统可以输出单个学生的成绩,也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学号自动按班级进行组合后输出整个班级的成绩单,还可以对成绩进行统计。

五、“自测/考评系统”的模块构建与解析

系统设定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和评分管理三大模块。其中,试题管理具有添加、编辑和删除等功能;试卷管理包括自动组卷、人工组卷、编辑试卷、删除试卷和打印输出等功能;评分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和成绩输出功能。具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1.命题

系统中的命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题型、整体分布必须合理、客观;(2)对难度系数和可信度要有科学、系统、定量的管理;(3)试题的文字表述准确、应用意义明显;(4)参考答案正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首先,要有资深教师根据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对系列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剖析;其次,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命题,由于网络试题库更适合完成客观题的评定,因此所有的命题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人工命题需达一定的数量;第三,编写所有命题的标准答案,答案以字母A/B/C/D的形式呈现;最后,将所有的试题及标准答案输入系统。

2.组卷

组卷是“自测/考评系统”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智能组卷的过程。组卷是整个“自测/考评系统”的研究重点,也是难点。

该过程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试卷的质量。

智能组卷可以分为手动组卷和自动组卷两种形式。

手动组卷主要是针对教师使用的,教师根据考试的特定要求起用试题的查询功能,在查询的结果中选择相应的试题生成试卷,在选题过程中也要考虑该题是否被选过,如果对试卷中某些试题不满意还可以删除,满意后生成试卷,同时形成本试卷的标准答案。

自动组卷多用于学生测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按照事先输入电脑程序的组卷策略,通过控制参数的输入进行组卷。这些参数包括试卷总分、试题选取范围、试卷从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的哪些课程或哪些章节中进行选取、试题的数量和分值、试卷的整体难度等,根据这些参数值,对试题进行随机排序后生成试卷和本试卷的标准答案。

3.评分

评分是一个系统自动完成检测并对成绩进行评定的过程。学生上网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口令登陆,随机选卷进入测试系统,在程序设置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我测试,测试后将答案提交系统。系统自动进入评分系统,显示自测成绩。由于导游课程的特殊要求和对导游学习能力的特殊要求,评分管理设置“80分通过制”,学生测试达80分,系统自动显示“通过”,学生可自由选择推出或继续选卷答题;如“未通过”,可直接进入重新组卷模式再次进行测试。

六、结论

基于“学习型导游”培养的“导游资格考试系列课程网络试题库和自测/考评系统”的构建,可以极大扩大学生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对导游考试系列课程的学习效果。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客观性,为学生学习、复习、自测、考评提供了一个自主的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该系统的建成将会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不仅在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得以推广,还可以服务于培训、服务于考证。

参考文献:

[1]王永锋,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国际前沿研究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10,(3):8-15.

[2]尹燕.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R].南京师范大学,2005.

[3]王芳,沙润.旅游管理专业“能力型导游”培养模式和“导游课程群”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09,(5):174-175.

第7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关键词:轮机模拟器;船舶电站;故障设置与排除

首先,航海类教育具有国际性。航海类专业教育必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公约)的要求。我国海事管理部门根据IMO的要求制定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新的公约、规则强调对对船员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其次,按照STCW78/95公约的要求,从2002年2月1日开始,船舶岗位编制中不再设置船舶电机员这一岗位,原来由电机员承担的工作将由轮机员来承担,要求轮机员具备船舶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日常维护能力,并具有分析处理机电常规故障的能力。因此,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轮机员对船舶电站的管理水平,将轮机管理与船舶电气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是目前各航海院校及船员培训机构需要强调的一项训练目标,以期达到STCW78/95公约“功能发证”的要求。

1模拟器系统组成与功能

1.1系统配置与组成

WMS2004轮机模拟器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所属的5668TEU集装箱船为母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实时仿真技术、全物理过程数学建模技术、计算机监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C/S)网络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系统主要由船舶电站系统、船舶操纵控制系统,船舶主机操纵系统组成。

1.2轮机模拟器功能

轮机模拟器是现代航海教育的必备设施,是一种通过仿真硬件及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可建立一个逼真的船舶机舱工作环境,并可进行操作、值班和故障设置于排除等训练的系统。整个系统的特点是:操作灵活、教学直观,使学员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轮机模拟器教学作为轮机专业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手段有其特定的意义,能使学员在实验室中,就能感受到作为一名轮机工作人员,在船舶航行途中所应做的工作及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训,可以提高学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2船舶电站的实践教学

船舶电站是产生并连续供给辅助机械及全船所需电能的设备,它由原动机、发电机和附属设备及配电板组成,是船舶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船舶电站具有能能正常发电并能向全船用电设备正常供电的能力,是现代船舶的重要设备之一,船舶电站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船舶的运行情况。因此,我们通过对船舶电站中柴油机的供油系统、系统、冷却系统、及船舶电站操作系统等各个环节从原理上进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可靠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以确保船舶电站的正常运行。

航海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具有和一般专业教育不同的地方,尤其重视对学员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拓宽航海类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建立与国际公约接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航海类教育专业的重要改革思路。我们在研究了IMO的STC公约及我国还是管理机构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研究与调研,确定船舶电站的实训方案。

实训方案的设计是影响模拟器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训项目中尤其强调对故障的设置与排除方案的训练。为此,笔者主要设置了以下这些训练方案:

船舶电站的操作基本训练。实训内容主要包括:(1)发电机手动、自动准同步并车;(2)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负荷转移及分配;(3)发电机组的解列;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及主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主要包括:(1)自动空气断路器的维护;主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2)发电机外部短路、过载、失(欠)压和逆功率故障的判断;(3)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的判断及排除(均压线、电压调整装置);(4)船舶电网绝缘降低和单相接地故障的查找;

船舶电站的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1)主配电板安全运行管理要求;(2)发电机主开关跳闸的应急处理;(3)船舶应急配电板的管理与维护;(4) 岸电箱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通过对以上这些项目的单个与多个设置,使学员了解船舶电站的并车、解列等基本操作方法及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同时熟悉常见典型故障发生的现象、分析可能产生该故障的原因、确定相应的故障排除路径。通过在模拟器中的反复训练与操作、分析判断和处理,提高学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结束语

轮机模拟器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提高了轮机实践教学中操作技能训练的条件。通过对船舶电站实训项目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船舶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增进对电站的了解。学生通过在这种逼真环境下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在船舶紧急工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别有效,且临场感很强,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万鹤.船舶管理[M].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忠辉,郑子武. 浅谈轮机模拟器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 航海教育研究,2003 (2):53-55 .

第8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评测;B/S;Java EE;数据库;分布式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811-03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Evaluating Platform

CHEN Li, WANG Hong-yu

(Xiangyang Technician College, Xiangyang 441002,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evaluating platform i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the network evaluating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ourse test system. Based on the full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xam, we have implemented a versatile distributed network evaluating system adopting Java EE technologies and SQL Server database. Details of the solution of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some of the key issues have been presented. The system designed using the B/S structure, and can be run on the LAN and the Internet.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network evaluating; B/S; Java EE; database; distributed

目前基于客观试题的驾照笔试,基于客观和主观试题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都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说明了网络评测系统是完全可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各种考试系统由于组卷模式、适应性等多种原因,考试效果及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很多教育部门的课程还没有采用网络评测系统。

很多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大部分课程的平时考核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试题基本上都是靠手工进行,考试一般要经历出卷、审批、印刷、分发、考试、监考、收卷、点卷、阅卷、算分、核分、登分、分析、装订存档等过程,教师需要每学期制定考试试卷,全校试卷的打印工作也是一项耗资耗时的工作,考试成本极高。工作效率低,手工改卷也不利于具体到试卷题目正确率和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分析。阅卷、统计分数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繁琐,而且考生增多时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加,工作时间长,并且手工统计分数极易加错,需要反复核对加分。人工阅卷存在着人为因素导致成绩误差等不公平现象。反馈能力弱,试题选择随意性大,对成绩的分析停留在平均分、及格率等表面层次上,难以统计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学不能对症下药。

教育部门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网络无纸化考试代替传统的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考试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能将教师从繁琐、重复和容易出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组卷和无纸化考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计算机阅卷速度快,系统可以在考试结束时当场给出考试成绩,给了考生最大的公平感。网络考试系统以准确、高速、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了练习、测验过程各环节的高度自动化、科学化和教学反馈信息的深度挖掘。系统通过提高测验考试的效率、增强测验考试的反馈效果、揭示学生知识能力的局部缺陷,使教与学都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将教师从单调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从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使用网络考试系统,教师平时可以有效地收集试题,考试时的组卷将变得轻松愉快,烦琐的评卷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做,计算机还能帮助教师分析出教学的薄弱环节,统计各知识点各试题学生的掌握情况等等。网络考试系统的运用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大缩短了测验周期,使测验更科学、更能发挥统计价值,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评测平台应用的一个层次是无纸化考试逐步完全替代传统考试,另一个层次是作为课堂考试的合理补充手段,以期达到多侧面、深层次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掌握情况的目的。

目前不少系统采用的是C/S模式和共享目录方式,这种架构有不少缺点,如安全性低,部署困难,耗费系统资源等。当然,技术的先进与否不能作为评判一个教学平台的好坏的关键,只有最适合教学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1需求分析

网络评测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流程

1.1功能性需求

系统能满足日常教学中的期中、期末等考试使用;平时基于题库的练习使用;平时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统计作业情况的作业管理使用。

从“谁用该系统?用系统做什么?”的视角来分析,强调系统为用户服务提供有价值的帮助。使用系统的有管理员,教务(考务)员、教师、学生四种角色。管理员主要进行数据备份和清理,管理教务员。教务员主要是管理考试科目、安排任课老师,设定考试名单,安排考试场次,管理考试题型,通知等。教师主要是出题建立题库,设定考试模板或组卷策略,批改主观题,管理知识点,查看成绩统计分析结果等。学生主要是参加考试,参加练习和模拟考试,查看有关通知,查看成绩和练习积分等。

考试分为两种模式,正式模式保存考生答案,练习模式不保存考生答案,在到达规定的考试时间将自动交卷并结束考试;两种考试模式都可以采用固定或随机试卷。对于自动组卷的试卷,教师只需设定题型、难度、知识点、题量、分值,系统将在学生考试时随机地从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

客观题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由教师批改。灵活的考生帐户管理方式,教务员可以方便地维护考生帐户,设定考试名单,如取消考试资格、缓考等。方便的数据导入导出,能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共享。数据如试题,成绩,学生名单,排课信息,考场安排等。多科目同时在线考试。

统计分析:统计学生总体的得分情况,用图形表现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从而了解学生总体的掌握情况;分析各知识点的得分,了解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

1.2非功能性需求

安全性好,如禁止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使用同一帐号同时登陆系统,如防止直接在数据库端修改成绩等。可靠性高,如防断电和死机等。通用性,扩展性,灵活性好,能适应学校、企业、培训机构、远程教育等不同课程使用。

2总体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模块划分如图2所示,包括出题模块、组卷模块、考试模块等。

数据库设计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各角色用户表、题型表、知识点表、练习积分表、各题库表、试卷模板表、科目表、选课表、考试场次表、学生答案表、成绩表、试题正确率表、通知新闻表等。

3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网络评测系统有以下关键问题:

安全可靠性:通过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为防止舞弊,对题库及试卷试题、考生答案、考生成绩加密保存[3,6]。死机、掉电无关性,解决方法是:在学生开始答卷时系统保存生成的试卷,在学生每答完一道题后自动保存该题做答,当出现意外情况导致考试中断时,考生可在监考老师允许二次登录情况下重启计算机继续考试。

性能:对于大规模的考试来说,网络的安全和传输质量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影响考试正常进行。分析整个考试过程,并发事件发生在考试的开始与结束过程。考生的所有课程的答卷记录全部保存在一个表中,在用户数量比较多时,可能会造成该表过于庞大,造成访问的性能下降。解决方法是:在执行与数据库相关的操作时进行性能优化,如联接数据库的过程是一个开销大且耗时的操作,通过联接池和数据源获取联接;通过使用PreparedStatement对象来操作数据库;多用存储过程,少用触发器;只取需要的结果集等。通过学生每答完一道题后自动保存该题做答,减少最后同时交卷的并发处理。可以在很多人同时考试 时使用同一题库,建立多个考试服务器,然后单独或汇总答卷库来批阅、备份、存档的方法来减少负载,提高性能。

组卷方法:在自动随机组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试题的知识点和难度和出题量和分值,要满足老师的教学考察重点,使生成的试卷更合理,要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如果同题型同知识点的试题重复出现情况较严重,将违背组卷原则。这是实现中的一个难点。要求组卷算法最好能有一些自适应性和自主性,能够使用一些专家系统的方法,使组卷时能对已有试卷有一定的分析,可以进行难度题的调整,即使之具有一定的智能组卷功能。文献[5]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伯努利大数定律、机器学习思想和人工辅调整,进行基于题库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可以避免题库在随机搜索的盲目随机性,并能从群体中选择满足条件更优的个体,具有很强的智能性。文献[2,8]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自动生成试卷,既能满足试卷的约束条件,又能满足老师的教学重点,兼有随机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较大的提高了组卷效率。文献[4]设计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组卷算法。本系统采用数据分区和递归算法。老师可通过设置试卷模板来控制组卷,读取模板信息,将模板中的题型,数量,知识点,难度系统等保存到一个二维的数组中,然后循环递归来随机自动组卷。

主观题的自动判卷:对于非客观题(如论述、问答、写作、过程计算等)的自动批改技术涉及到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是网络考试系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之一。本系统采用交给教师批改方式。

图2系统结构图

图3系统物理数据模型(PDM)

4结束语

网络评测系统可用于学校、企业、培训中心、远程教育等实现无纸化考试。系统功能全,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靠性、扩展性、通用性、灵活性。实践证明可方便教育部门存档;大大减轻教师、教务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让学生感到了考试的公正、公平;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统计、分析,提高教学效果。系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继续改进组卷算法和主观题的自动批改。

参考文献:

[1]杨昱.一种基于题库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2007,28(3):327-331.

[2]青宪,叶雪梅,陈钟,等.无纸化考试系统自动组卷策略分析及改进[J].计算机应用,2008,28(12):100-102.

[3]李美满.网络考试系统题库与成绩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25(B1):133-137.

[4]陈磊,姜薇.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7): 4284-4289.

[5]闫伟,曹宝香,夏小.基于自适应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生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2):637-640.

[6]王尚平,谢小琢,张亚玲,等.基于PKI的网络考试安全机制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44(24):208-211.

[7]刘阳,曹宝香.基于J2EE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4):990-993.

第9篇:人工智能教育的培训机构范文

1 游戏行业发展的现状

游戏作为一个行业真正发展起来是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游戏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移动设备的广泛普及,为游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众多的用户。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游戏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极大地推进了游戏教育的发展。全球首家游戏设计教育机构――DigiPen理工学院从1994年开始与任天堂联手创建游戏教育基地,培训电脑游戏技术和设计专业人才。随后各院校相继开展游戏教育,游戏逐渐独立成为一门学科,并进一步细分为游戏美术和游戏编程技术两大专业,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人才教育。

游戏开发不只是需要熟练的计算机游戏编程技术,还需要游戏开发者具有相当的艺术修养,比如说游戏背景、剧情、游戏美术、模型、游戏动画、游戏特效等众多的内容。这也对游戏开发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很早就在大学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游戏开发方向,专门成立以游戏开发为目的的相关专业却是在本世纪初的事情。2004年浙江大学成立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专业,以游戏编程技术为主要培养方向。各高校根据自己的技术力量特点,分别以技术和艺术为主要方向培养游戏开发人才,纷纷成立数字媒体技术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从事游戏开发的企业也纷纷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学员,为自己或者社会培养游戏开发专业人才。

随着电脑、手机、平板等各游戏运行平台的飞速发展,行业对游戏开发人才的需求在质量上对学校和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量上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如何改革游戏教育教学体系,为行业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2 游戏的特性

2.1 娱乐性和参与性

娱乐是游戏的天性。游戏的主要目的是让人获得快乐的感觉。参与性是让游戏的参与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进入游戏,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玩家认为自己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创造。

2.2 交叉性

游戏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一款游戏从构思、设计到最后在计算机上用编程语言实现,直到最终在各种硬件软件平台上,需要文学、艺术、到建模、编程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一款优秀的游戏需要有良好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需要艺术方面的人才根据故事背景、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内容创造符合人物特征的图像、模型等素材内容,然后需要电脑编程人员编程实现。此外,还需要诸如动画、特效、声音效果等内容的知识。正因为如此,目前和游戏开发联系紧密的数字媒体专业在不同的高校分为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以便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师资情况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而真正的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只能是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行业企业里潜移默化地融合。

3 高校在培养游戏人才方面的优势

游戏人才的培养从游戏制作流程上可以划分为游戏策划人才、美术人才、声音特效人才、游戏程序设计人才、游戏运营、管理和服务人才等。游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极强的学科交叉性要求培训机构掌握游戏开发流程所需要的各类人力、物力资源。不过考虑到游戏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要培养大而全的全能型人才,所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设置游戏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是结合本校的技术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在游戏开发的某一个特定的方向重点培养,而对于其他自己不是特别擅长的方面只是做一个入门性质的简介。中国传媒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游戏人才的培养上主要培养游戏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结合学校的特色在美术、动画、平面设计、影视特效、角色和道具建模等方面的特长培养艺术方面的人才。而像浙江大学等一些理工类的院校,借助理工科背景的传统优势,设立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于游戏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程序设计、动画、建模等方面培养游戏行业的专业人才,并与艺术学院合作共同开发游戏项目。

4 高校游戏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措施

4.1 加强实践类课程的设计和建设

游戏专业人才培养大多数是要培养从事游戏开发的应用型人才,而对于游戏理论性研究人才的培养少之又少。但是在我国有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沿袭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和游戏人才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从欧美发达国家在游戏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上来看,无不是非常看重实践类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充分地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便于更加适应游戏行业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从事游戏设计与开发工作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4.2 大力推进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文化的最高殿堂。目前,一所学校知名度的高低,主要看他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级别的高低和以该高校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高等级的学术期刊上面的论文的数量。因此,有些高校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大力支持学校的科研建设,允许这部分教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论文的发表上,而不需要完成一丁点儿的教学工作。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但对于高校的另外一个职能,即为社会培养人才上却无多大益处。大力推进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以科研项目推进专业水平的发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做到科研教学两不误。

4.3 注重培养游戏行业的人文价值观

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戏背后无不包含着艺术、文学、背景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任意一款游戏都不是空荡荡的。通过加强对游戏开发方向人才的游戏文化方面的培养,探讨社会文化和游戏的本质之间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的创作,将社会、文化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到游戏创作中,使人文价值贯穿于游戏教育的全过程中。同时,跟进前沿科技成果,把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特色鲜明的游戏教育学术价值观。

4.4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我国的游戏教育起步较晚且教师队伍中大多数都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一般都是直接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即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基本没有什么行业从业经验。学校在建设游戏专业教师队伍时大多采用的是让教师进行转型发展,这对游戏专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借鉴欧美高校游戏教育的经验,建立多元化教师队伍,游戏方向的基础专业课程由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教师承担,另外,从游戏行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和精英到学校来讲课,把从业者的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使游戏教育贴近实战。

4.5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企业员工式培训

以培养游戏行业公司急需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对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企业员工式的培训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游戏开发行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他们所欠缺的是对整个游戏开发流程的切身体验和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认识和提高。通过最后的职业培训,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对游戏开发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让学生对自己毕业时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底是从事设计创作还是编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