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学的基本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现代阐释 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学科。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所占课时比重较大。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养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课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者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认为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是必须的;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进行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认为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是一个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领域广阔的成熟学科。然而,与学术研究的红火相反,课程的教学研究一直相当冷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观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特点,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新把握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如何在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阐释
1.教学内容的阐释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在遵循传统讲授原则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新的认知,即如果仅只是以古代佐证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讲授的东西限制在古代范围内论古代,那么这种教学毫无意义。教者必须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从古代通向现代,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产生作用,产生现代的新意识,为现实服务。要真正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当下所用,增强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识,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拉近古代作品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育化学生心灵的效果。这应该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2.教学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难易适当,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让文学作品感染人,文学形象鼓舞人,文学事件教育人,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彰显古代文学作品内涵所蕴涵的魅力,课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从教学大纲所选的精读篇目中确定课堂精讲内容,由浅入深,选取人物形象丰满、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以名家名篇为主。开展以作品赏析为主的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透视现实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等实际能力。
3.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并且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但是其范围是有限的,而且经研究发现,目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比较低。“慕课”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使全球范围内有关古代文学教学的资源实现共享,“慕课”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慕课”与原有的只提供课程资源的名校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的全过程。
当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行为上显得孤独、冷漠,对社会、对集体、甚至对亲人朋友,他们缺乏基本的友爱之情,表现出狭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发的生命悲剧日益增多,这些悲剧提醒我们在高校开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国林.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
[2]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J].当代文坛,2010(03).
[3]张万敏.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论文的现代转换[J].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相比而言,古代文学史是一门传统性很强的学科。首先,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时间跨度极长,作品数量极大。作为当代文学专业学生和教师,虽然实际接触到的可能只是其中极小一部分,但如从专业内在要求看,冰山之下的巨大体量有时不得不随时被挖掘出来,成为研究的对象或重要的证据。这一点与理工类学科有所不同,如数学等学科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的过程,只有在学习了基础性知识以后,才有可能理解高阶的知识。而文学史虽分为不同时间段,但其中并没有明确的难易之分和逻辑上的次序,具体作家、具体时代虽有互相影响的情况,但从认识的角度看,二者不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比如,研究明清小说的学者对先秦文学了解较少完全是可能的,某些学生关注较为次要的甚至极不著名的作家也是可能的。任何学习者都可以随时对某些问题发生兴趣,开始探究。因此,就文学史研究对象而言,该学科关注的潜在对象是所有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其次,就文学史学科发展来说,对文学的研究和论述从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并一直延续到当代,从未间断。这些文学史研究者留下的大量著作成为后人无法绕开的环节,如同《文心雕龙》这样的著作已勾勒出南朝以前的中国文学史,后世的文学史建构基本上以此为依据一样,现代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框架也是从历代文学批评著作中提炼延伸而来的,这就使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者永远无法摆脱对前代学者的继承,在教学过程中或撰写论文时总要引用参考前人的论述。因此,从先秦至近现代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或学者的重要论述也成为教师或学生必须要面对的研究学习对象。再次,文学史研究对象如文学现象、作家现象本身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并同纷繁的社会历史因素发生关系,所谓知人论世说明研究文学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因此,史料是中国古代文学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中国存在的历史资料又极为丰富,即使研究一个具体的问题,事先也很难把任何一部史料从阅读书目中撇开。那么,学生如果对某个文学史问题产生兴趣,从较低的要求说,基本的阅读必须完成,如果要深入了解,则大量的阅读史料不可避免。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于依赖教材产生较大弊端
古代文学史的传统性意味着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必须面对尽可能多的作品和史料,刘勰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不易之理。[1]586但当代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视野非常狭窄,从学的角度说,集中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阅读量太少和对作家作品的艺术理解过于简单。根据笔者做过的对所教班级课外阅读的调查,约有58%的同学除了上过的课文外,并不阅读作为教材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其他篇目;约有71%的同学除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外,从未阅读任何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原著;完整读完任一古代作家别集或古代总集的只有4%。在讨论对作品的理解时,也表现出没有独立见解,回答内容程序化的情况。这种情况虽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反映了大多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普遍问题。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部分是图书借阅制度和古籍阅读的不便为学生阅读课外书造成了障碍,从教的角度说,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在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阅读过于依赖作品选,学术观点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现在通行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和其他文学史教材都有各自的问题。[1]257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初版于1962年,受当时的意识形态影响极大,选择作品的标准常常偏向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即反映劳动人民的困苦,揭示统治者的黑暗,表现爱国主义情感,即使选入爱情题材的作品,也强调思想健康的标准,而艺术特色鲜明,艺术成就突出的作品常因为不太符合思想性要求而遭到摒弃。这种做法使得选出来的作品离学生的思想情感较远,无法触动他们的心灵,因此也不易被认同喜爱,学生自然也就不愿阅读。如北宋柳永词,在当时风靡全国,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原因在于这些词通俗易懂而大胆生动的语言,在于对男女情爱的真诚表达。这一类作品在柳永的词里实际上占绝大部分,所以李清照在《词论》里批评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对这些无一采择,只选了看起来比较“干净”的爱情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和作品《望海潮•东南形胜》等,而柳永大量的描写欢爱的作品如《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慢卷紬•闲窗烛暗》、《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等大量词作,既符合古代文论家对柳永词的评述,也能说明柳永词流行的文学史意义,从现代批评的角度看也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四库提要•乐章集》说“永所作旖旎近情,使人易入”,[2]1807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如果这些词在教材中被忽视,柳永词的真实面貌即所谓“词语尘下”“冶”的特征是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的,[3]柳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也不能得到很好解释。还有一些文学风格从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说确有问题,如齐梁艳体诗,艺术上难称伟大,内容上也无甚可取,但在当时的文坛却曾风行一时,从文学史角度也不无意义,并且这些作品的某些艺术手法对后世文学也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作品选中稍微涉及也有利于学生对文学史全面的了解,即使不选入也可作为问题留给学生做课后的了解和思考。否则,初唐陈子昂等人的文体革新的意义便无法得到更透彻的说明。
三、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对电子书的应用提出了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原先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定于一尊,即游国恩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但九十年代以后,各地各单位纷纷推出了不同的版本,较有影响的如郭预衡、章培恒、袁行霈等先生各自主编的文学史教材。之所以存在一个文学史教材推陈出新的热潮,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文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质使得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各有不同,难以明确定其是非,这种状况在可想见的将来必定仍然存在。所以,对古代文学现象产生不同的理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不是因为文学史教材编著者的水平不高,也不是用更多的人力财力资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反映了社会科学的某些内在特征,其实是积极的现象。同时,对文学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个人亲身阅读、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将研究者个人的体会和认识直接传达给学生,要求他们作为真理接受,本身也不符合文学接受、传播的规律。因此,从长期的教学改革目标看,在古代文学领域(也应包括其他文学领域),教材作用的弱化是发展的趋势。怎样通过大量阅读作品,提高阅读能力;通过作品比较,寻找作品的艺术规律;通过师生的心灵交流,加深对作品意蕴的理解;通过创作练习,吸收古代文学的营养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应成为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最重要的前提则是大量的主动的阅读。显然,目前高校教学中依赖一套文学史教材和作品选的做法很难达到上述目的。即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要布置一些课后的阅读书目,或组织阅读交流,但受限于图书馆的条件和教学进程,在一个教学内容下,让教师和所有同学同时拥有大量材料在原有教学模式下是不可能的,因而这种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幸运的是,当代电子科技发展的代表———电子书及其设备提供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电子书的特点是大容量、可检索和可复制。理论上,电子书每字占2个比特,1兆的容量可有524288个字,以2G的存储量估算,则可储存超过10亿字。以《史记》为例,TXT格式文本的白话文《史记》共62万余字,大小为1.22M,据此,2G的空间可储存约1700部左右《史记》规模的著作,因此将古代文学课程的基本阅读量容纳进2G甚至1G的空间内完全是可能的。#p#分页标题#e#
电子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可检索,一旦检索的底本范围较大,所得的信息则非常可观。它虽然不能代替逐行阅读,但在教学中却有独特优势,因为教学过程不同于学术研究,首先它目的性较强,文档检索完全可以用来配合教学内容,比如关于作家的生平资料,通过检索正史和野史、笔记,加上一部分文集完全可以基本掌握。那么,学生阅读的就不是文学史教材的内容,而是第一手资料,它的内容一定比教材粗枝大叶的介绍更丰富,对学生来说,由于接触资料的全面性,历史人物的形象也会更生动有趣。其次,教学过程并不需要太强的创新性,因此,也不需要学生像学术研究那样全面掌握材料包括最新的材料和很少见的材料,基本的阅读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也符合了电子书的特点:通过检索可以掌握基本的信息,而避免过多信息的干扰。第三,教学过程总是由多人参与,比如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如需要阅读某一部纸质文本,正常情况下,任何图书馆藏量都保证不了每位同学能同时阅读,并带到课堂上用作教学资料。而电子书的可复制性使每位同学都有充分时间去阅读,并且如果工作量较大,可以分解任务,通过检索词的设定,使每个人都可以有目的阅读,完成自己的电子稿后再整合成最终的作业。电子书的功能不仅在大容量和可检索,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它和纸质文本完全是相同的,完全可以用来做仔细的阅读。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电子书的应用可以避免上文所述的弊端,而具有独特的优势。最重要的益处是由于学生扩大了阅读量,方便地接触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摆脱了用他人指定的范围限制个人的兴趣爱好,用他人的思想成果代替自己的思索过程的状况。电子书的使用在现阶段是完全可行的。得力于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设备价格不断下降,而性能却在不断提高。高校教室已实现了多媒体化,电子书的应用平全具备。高校学生的手机普及率已达到100%,其中智能手机已经占了大半,可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手机将全面代替原有的非智能手机,而即使是较低端的手机,一般也支持电子文本的阅读,更不用说已有不少学生拥有了笔记本电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已发现这种倾向: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用手机查找资料。从学生的角度说,推广电子书阅读不仅条件完全具备,而且也会深受欢迎,因为这种阅读形式符合时代的潮流。因此,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改变观念,至少在特定的学科如古代文学专业准许学生携带手机电脑等工具,作为教学设备的一部分。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着。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沾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着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着,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法汉语言文学
0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关系作为学习对象,培养学生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虽然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专业仍然是个冷门专业,被打上了“不好就业”“脱离生活”的标签,使得学生不太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同时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为适应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认真地思考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方面是因为该课程承担了弘扬中国古代文化,将古代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使命,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当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理念,关注由古至今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途径,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显示出民族性、传承性、时代性的特征。汉民族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容地研究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呈现着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每种题材都有其特有的演进历程,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没有像经济学一样提供了明确的一套理论,也不具备会计一样的记账准则,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它传承着我们古代先贤优秀的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给每个人提供一丝久远但又格外珍贵的启发。而大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此门课程总有“是否有用”的疑问,整个教学改革应引导学生理解该门课程的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该课程原本就是“无用之学”,然而“无用之学”有“大用”,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通过对历史上的众多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的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2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在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还了解甚少的时候,教师仍需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对所学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的理解程度,以开阔的视野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中有所明悟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对各专业学生因材施教,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科技进行教学,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结合动画、音乐等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组织专题并就专题内容查找资料,各式各样有趣的专题在学校内的宣传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增添魅力,既让课堂中的学生有成就感,也带动整个高校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热爱之情。
3具体的教学方法
作为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一名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认真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3.1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3.3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4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3.5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总结
古代文学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其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增加与语言文字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古代文学的教学上的弊端逐渐显现,不但教学方式呈现简单化倾向,而且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古代文学的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了解停留在印象层面,十分狭隘肤浅。在经过对广西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出现此类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忽视,而过于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针对于此,模拟写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提高古代文学学习水平的方法。古代文学中的模拟写作,也即针对古代文学各时期的各种代表文体和作品进行模拟写作,如汉赋、唐诗、宋词等等,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
一、概念与现状
古代文学的模拟写作突出“模拟”二字,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复古,而是通过模拟古代的诗词歌赋等古代文体的创作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各种文体的理解,提高文学功底,加强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加文学敏感性与审美素养。模拟写作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学习意识,在模拟创作古体诗词歌赋中真正吸收文学知识。
在本文由收集整理现今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基本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对文学史和作家、作品进行讲解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层印象阶段,即使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背诵经典篇目来巩固和加深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也仍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完唐诗后对律诗格律的认识很模糊,学习完宋词后对词牌名的了解也很肤浅,这种情况在广西高校或者说在全国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都十分普遍,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模拟写作训练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我们认识事物所应具有的基本方法,而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却几乎忽视了实践这一重要内容,在广西十多所高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活动中都没有要求学生进行相对应的模拟写作,而是仅凭学生个人根据兴趣爱好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古诗创作,其学生参与数量和创作质量都十分有限。那么模拟写作又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如果把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看成是学习“情境”的营造,那么模拟写作就是“协作”和“会话”,这个模拟写作的过程就会形成一种“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的理论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其对教学活动中“学”的重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才能让学习效果更好。正如《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这是大教育家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名言,其深层意思也就是说要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遇到困难后再进行启发式教导,孔子充分认识到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问题,认识到教育时机的选择问题,这些对我们现代教学都很有指导意义。
二、方式与方法
古代文学的模拟写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才能达到加深对古代文学各个知识点认识与理解的目的,其首要的就是教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模拟的作品作详细深入而又生动有趣的讲解,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模拟的相关内容,而不只是让学生自己参悟。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模拟写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古代文学教学更为规范。
对于学生进行模拟写作的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限制与引导。并非所有的作品都适合模拟写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抓住一些重要的文体和作品来让学生模拟,如诗、词、散文一类。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模拟对象,教师要作详细说明,例如汉赋、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学生模拟的难度较大,模拟出来的作品可能比较粗糙、幼稚,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模拟写作并非让学生达到古人的创作水平,而只是以一种主动模拟写作的方式来加深对古体文学的认识与理解,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即可。所以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模拟对象来灵活引导学生的模拟创作,让学生的模拟写作方向更为明确清晰,如汉赋的创作,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体物”,什么是“以大为美”,让学生在名物的铺陈中和空间结构的架构中明白汉赋的美学特征,而至于名物种类的堆砌能否达到汉赋那样穷形尽相的程度则不必过于强求。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将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3]。在学生进行模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指出学生模拟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因而在模拟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梳理,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而说模拟写作的关键一环又套在了教师头上。教师必须花费一些时间与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对学生模拟写作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评点,给学生以鼓励与促进,推动模拟写作的顺利进行。
由于古代文学模拟写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其他课程而言是较多的,这对学生的精力和教师的工作强度与难度都提出了考验,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又会发现模拟写作可以通过可与其他课程教学结合进行。如《古代汉语》、《写作学》等课程的教学,这些课程的教学与古代文学的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很多知识点上都十分相同或相近,如《古代汉语》,其与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对象是一致的,虽然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认识和理解,但从模拟写作这一教学方法而言对两门学科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的。《写作学》与古代文学的模拟写作也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两者都可以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生成与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些课程的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课程之间与教师之间的限制,将其协同合作、统筹安排,不同课程的教师齐心合力,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水平,又能合理地控制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分布,减低劳动强度而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文学的模拟写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进行,但在探索这些新的方式和方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要认清楚模拟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与理解,是为了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水平,而并非将这种旧体文学发扬光大。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实现教学水平的真正提高。
二、优点与不足
模拟写作对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一些其他影响,而只有在认清楚其事物本身的两面性后,我们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教学水平的真正提升。
与现阶段普遍的古代文学教学现状相比,模拟写作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学习不认真、不主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对该学科没有产生兴趣,没有产生兴趣的原因又主要是因为对该学科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缺乏了解又是由于缺乏学习过程中一定形成的教学参与,而并非其自身的个性差异,模拟写作就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参与方式。从唐代诗歌创作的全民参与我们就可以看到文学是超越个体差异的一种共性存在,每个人在这里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而模拟写作不但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提升学习的动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使之形成一种学习习惯,还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感染别的同学,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
在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模拟写作还能大大促使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的细化、深化。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文体认识存在概念化、理论化、模糊化、表面化的毛病,例如对汉赋、律诗、词牌名等只有模糊概念,对古代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与理解都十分粗浅。而模拟写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各种文学文体其本身十分细微的一些特点,加深对古代文学各种文体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宋词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填一首词,让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词牌名来填写,在写的过程中认识到词的音乐特征,认识到词长于抒情审美特点,也同时能感受到词与诗的细微区别。所以说,模拟写作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能大大深化和细化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更积极主动,更为活跃,提高学生的文学观察力与敏感度。
由于受到现阶段教学体制的约束,大学教育的很多课程都存在课时不足的问题,所以对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也未能达到更高的层次。那么作为中文专业核心课程的古代文学该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其实和其他课程一样,学习应该要能打破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限制,而不只是限于课堂学习,应该让学习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时间点,使得学习形式能更为灵活,时间更为宽松。模拟写作应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出上述优势,通过布置模拟写作的课后作业,能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消化吸收书本知识,并且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从而实现“温故而知新”的再次学习过程。模拟写作的过程不但是对古代文学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同时也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能够做到多种学习在时间上的统筹兼顾,提高学习效率。
从实际教学中的效果来看,模拟写作还能让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因材施教。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实际上存在多数学习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因而学习上的督促与监管就很有必要,因而模拟写作能一定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管,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上的惰性。然而在模拟写作的推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应付和抄袭现象,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没有用心进行模拟写作,有的甚至利用网络和电脑等现代化工具,抄袭一些不太知名的作品,还有的竟然安装所谓的“写诗软件”来,这些都对模拟写作的效果十分不利。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高校面临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重向技术技能训练倾斜。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本身不具备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实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并不是脱离现代实际没有价值的学科。单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古文教育旨在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人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1]28从这个层面上说,古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已经具备实际意义。而把古文教育放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体系中去,古文的传授更是一种千年经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它凝结着历代文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求索与感悟,担负着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重任。不仅为学生在现代社会打下语言、文字、文学的竞争基础,更使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得以薪火相传。但长期以来,高校古文课堂基本遵循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围绕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展开教学。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已然日益多样化,但该课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不但打击了学生学的兴趣,也消磨了教师教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提升大学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是双重的:对教师而言,注重课堂有效性是教学进步、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对学生而言,提升课堂有效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值得强调的是,所谓追求教学有效性不是追求简单的会背会考的教学效果,而应该追求一种长远的教学效益。也就是说,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不在于一节课里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更应当重视一节课里师生之间愉悦的教学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生长远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教学效果,而漠视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评机制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导致厌教、厌学情绪突出”。[2]103
二、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缺乏学习热情,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古文以及古代文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古文基础不够扎实,是学生对古文课产生畏难情绪的一大原因。学生对古文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翻译的层面而不能有所提高。更有甚者,缺乏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作品中出现的通假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情况分辨不明,读懂作品意思都成问题。因此,在安排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必须同步抓好古代汉语的教学。“经典文献与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3]117长期以来,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上的历史距离性,是理解学习经典文献的一大障碍。抓好古代汉语这一基础工具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扎实古文基础的重要配套。例如,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不了解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合纵连横的时代背景,就读不懂《战国策》,在课余阅读时就容易打退堂鼓,这就造成了学习古文的抵触情绪,不能够深入体会古文作品的美。
2.知识体系较残缺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跨度比较长的专业主干课,各高校普遍都连续开设几个学期以完成。结合上课以及期末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文学知识内容,对单个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却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却缺乏对整个文学发展流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整个古代文学前后联系对比的思考,致使部分学生觉得读了很多,背了很多,却不知学到什么。
3.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变化
现今的大学课堂,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一方面,大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紧,教学量大的问题,教师们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略去学生课堂思考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其年龄和心理都更加成熟,不像中小学生那般“童言无忌”,易造成课堂缺乏互动的问题。例如讲解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许多教师基本按照“介绍人物生平思想或时代背景———解读具体作品———总结艺术成就、地位影响”的传统模式授课。这种模式符合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基本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假若所有课堂都按照这一模式教学,难免出现学生听课的“审美疲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提升古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要克服学生对古文课堂的抵触情绪,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在45分钟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和不断提高的授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及时反思和总结。
1.解读作品“接地气”
当前不少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史时,往往限于简单而抽象地描述某种文学现象,这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接受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应化抽象为具象,即深入到文本内部,生动而有趣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学现象的理解认识更加深透。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不知道苏轼对于豪放派的贡献;如若不读“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不了解苏词在“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吟唱的同时,也有清秀温婉的一面。脱离作品实际,无法带领学生了解全面深刻的文学现象。而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古文、古史基础薄弱,有时不能够理解作品的背景及含义,产生了对古文作品的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量用现代生动的语言解读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古代文学课毕竟不同于古代汉语课,过分追究字句的用法有时反而破坏了作品的本来魅力。教师在解读时偶尔能用“接地气”的现代语,不仅更加浅显易懂,也增加了古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古文作品的畏难情绪。以讲授《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一课为例,该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战国策》描写人物的艺术技巧以及了解其在人物描写方面对《左传》的发展,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通过《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来分析苏秦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讲到苏秦夜半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一句时,由教师先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解困提神的方法,这一发问就使课堂有了互动,引起了学生的发言,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提神“妙招”,进而解释苏秦“引锥自刺”的做法,套用现下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用生命在读书”,学生们立刻会心地笑了。用“接地气”的流行语解释古文,既活跃了课堂,又拉近了古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作品人物印象深刻。
2.言行神态“传激情”
“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4]104一堂有效性高的古文课,不但要有趣味,还应当是充满激情的。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5]虽然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场智力活动,但其中师生的情绪状态构成了这一智力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它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与能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都体现着对课堂的态度,传递着热爱学生、敬业负责和循循善诱的精神。而这种情感与能量的传递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教师以80%的热情授课,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有60%或者更少。因此,要让学生觉得课堂富有激情,必须调动全身100%的能量,以最饱满的情感和学生交流。例如在《苏秦始将连横》这篇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苏秦发迹前后,家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要把握住家人前后态度的鲜明反差,把发迹前家人的绝情寡义和发迹后家人的谄媚至极绘声绘色、神情并茂地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进一步理解苏秦这类朝秦暮楚的谋臣策士形象。
3.知识体系重构建
古代文学记载了中国历代文学的发展与变迁,本身就包含文学和史学的双重性质。袁行霈先生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6]5同样地,在教授过程中也应当具备这种史学的思维。古代文学课既要充分把握文学的成分,也应当重视史的脉络。学生既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也要对发展流变的过程有整体认识。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应充分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文学现象前后的发展联系。《战国策》虽然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叙事成分并不多,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照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之前学过的《左传》又有所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回顾《左传》塑造人物的特点,通过大家熟悉的作品《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片段说明《左传》善于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用生动的片段渲染人物的性格。《左传》对人物是简笔勾勒,而《战国策》塑造人物则更加细致传神,继而展开对《战国策》人物塑造特点的讲解。这就对课程内容作了衔接,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纵向的对比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梳理的意识,逐步建立起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4.转变模式“满堂彩”
大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个局外人,在课堂上一味地边听边记,机械地抄记教师PPT内容,甚至为了抄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更缺乏课堂的思考与讨论,师生之间不能取得有效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提不起兴趣,犯困打盹的现象。大学课堂应是自由的、活跃的,应当改变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模式,充分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不是没有改革的想法,而是担心学生已习惯抄记听模式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其实,一堂有效的教学课不是学生配合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放手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相信学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古文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们的想法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期值,有时还能给教师不少启发。例如在讲屈原与楚辞时,请学生们讨论屈原该不该自尽的问题;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等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前能够主动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以宿舍为单位组织讨论,对古文课的期待大大提升。在讲解《战国策》人物时,以作品解读的方式介绍苏秦,以观看电影片段的形式介绍荆轲,再结合中学学过的《战国策》另一人物冯谖,请同学们讨论人物间的共性,以及塑造这些人物的手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转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局面。改教师“说”为学生“说”,变学生“学”为师生“共学”,弃“一言堂”获“满堂彩”。
三、结论与启示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系列选修课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授课内容。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作品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历程, 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分析文学流派、文学现象产生的原因等。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早已形成了分朝断代的文学史教学与分阶段讲授文学作品的模式, 往往在梳理各时期文学发展的线索时追溯作家作品之间的承接渊源和创新流变, 纵向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每一时期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成就与影响。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优势明显,但这门课程较少关照地域文学的发展和特征,这无疑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构留下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和教材建设 ,拟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地理学为理论依托, 注重描绘地文人关系中的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面貌。 一方面关注河陇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性对古代河陇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河陇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在形成河陇文学独特面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历代陇籍文人和客居河陇文人在形成河陇文学与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即如学者所言:就是通过文学家(包括文学家族、文学群体和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构成的影响,同时考察文学家所完成的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 ①以揭示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质。
一、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意义
河陇一词是历史上人们对于河西、陇右的合称。 河陇地区指今六盘山以西,新疆以东,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南北边缘地带, 以及青海省的一部分地区。 河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东部黄土高原地带以农业的早期开发而著称, 河西走廊地区则以畜牧业的发展称誉史册; 河陇是一个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混合并存的地区。 河陇文学与文化一方面是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发展。
自古以来,河陇就是戎羌之地、华夏边陲,胡汉杂居,民族构成复杂。 河陇作为古代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舞台,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攻占争夺的地域。 西羌、西戎是这块土地上古老的居民。 秦汉之际,月氏、乌孙、匈奴据有河西之地,而陇西、陇东、陇南仍有羌戎各部分布。 随着秦汉王朝建政设郡,戍边屯垦,大量内地汉人移居河陇,许多降服的少数民族居民被安置于此, 民族的交流融合成为河陇历史的一大主题。 在汉唐至明清统一强盛的时代,河陇既是边防重地,又是王朝联系西北少数民族的桥梁;在国家分裂动荡之时, 则成为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的割据之地,匈奴、氏、羌、鲜卑、吐谷浑、回鹘、吐蕃、党项等族曾先后入主河西、陇右。
河陇是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汉唐之际丝绸之路繁荣了近十个世纪,河陇成为融东西文明于一体,日益开放、日益发展、日益繁荣的地区。 古代西方的宗教、艺术、哲学以至于物种等,在河陇大地上传播、生根,大量胡商贩客、僧侣艺人、使者役夫在河陇往返、定居,其行踪遗俗,迄今依稀犹存。 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互补,既为河陇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和异质养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进程中,使河陇文学与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 因此,河陇文学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地域性特征。 与西域文学相比较,它具有更多的汉文化特征;与中原文学相比较,它又更多地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成分,多元、兼容、开放、创新是其突出特征。
所以,开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一课程,通过课程和相关教材,丰富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提高其文学水平和文化素养,开阔其心胸视野,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现状
学界对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 是伴随对西北边塞诗歌的深入研究而展开的。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末,学界开始关注古代西北文学和文化。 就文学方面而言,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唐代西北边塞诗上,研究成果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古代河陇地区的文学创作。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 出现一批有关河陇地区的诗文选本和研究专著,如《历代咏陇诗选》(1981年)、《杜甫陇右诗注析》(1986年)、《历代河西诗选》(1988年)、《甘肃历代诗词选注》(1988年)、《甘肃历代文学概览》(1994年)、《甘肃历代诗文曲词鉴赏辞典》(1994年)、《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1994年)、《陇文化丛书》(1999年)等,这些选本与专著或聚焦吟咏河陇的诗歌,或探讨河陇文学与文化的演变轨迹,它们的相继出现,为人们研究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000年至今, 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不断由宏观向微观发展,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例如《古今咏陇诗词选》(2000年)、《陇右诗选注》(2002年)、《杜甫陇蜀纪行诗注析》(2002年)、《陇山交通与诗歌》(2003年)、《河陇文化觅踪》(2004年)、《历代咏河西诗歌选注》(2007年)、《陇右文学概论》(2007年)、《诗圣与陇右诗》(2008年)、《唐代文学与西北民族文化研究》(2008年)、《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2009年)、《河陇文化》(2011年)等,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河陇文学与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此外,研究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学术论文也逐年增加,可以说,河陇文学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据笔者统计,到目前为止,甘肃各高校只有少数院系开设有甘肃古代作家作品、敦煌文学、陇右文学概论、河陇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 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我们试图开发一门将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的课程,通过课程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河陇的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文化渊源和文学特征,这对地处黄土高原、丝绸之路上的西北民族大学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思路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项目,2013年获批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本项目组8名成员均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 长期以来,本项目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007年 中国古代文学 课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1年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在主讲中国古代文学的过程中, 为拓展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本项目组成员积极建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先后为学生开设《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史汉导读》、《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文人与传统文化》、《唐诗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国学元典导读》、《中国古代散文》、《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文献检索》、《古代小说与政治》、《中国神话研究》、《诗经、楚辞研究》、《苏轼解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十余门专业选修课,初步形成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这些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是项目组成员多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收获与总结,也是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种追求,它在深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又一次新尝试。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 课特别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说,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学环节进行周密的设计,即综合考虑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设计中点(河陇作家和作品)、面(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线(河陇文学发展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知识点的确定,到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制作网络课程内容,再到教案设计、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书目及内容等,教师必须在研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组织讨论、评价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从学生角度说,学生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学习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搜集自己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完成对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点、面、线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使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展示其学习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了解家乡地域文学与文化的浓厚兴趣, 而且可以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还可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考察某一地域文学的特点,然后由教师作为主持者,引导学生在陈述资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之,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将不断扩大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 这其实是对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即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 及时把握学术前沿的动态,以保证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评判,而学生也要在掌握背景知识的前提下,接触各类学术观点并形成自己的思考, 必须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建设的构想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一部优秀的教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优秀人才的根本 。《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教材是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项目组成员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将以河陇地理、历史和文化发展为背景,突出河陇多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描述古代河陇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学成就, 考察历代入陇诗人及其河陇诗文创作,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文学景观,追踪佛道传播在河陇大地留下的印记, 以及敦煌石窟和敦煌文学对河陇乃至中国文学的影响等。 根据兼顾点(河陇作家和作品 )、引出 面 (河陇的历史变迁及文化背景)、带出线(河陇文学发展史)的流程,构成以河陇文化为背景, 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河陇文学发展的立体图景。 在分析河陇文学发展时,既要注重河陇地域文学的个性特征,又要关照地域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于作家作品(包括河陇籍作家作品、入陇诗人及其作品、历代描写河陇的作品等),或综合分析,或对照比较,或点到为止,或批注解释,努力阐明其作品风格与古代河陇地域之间的联系,以多元化和立体化的视角,阐述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概貌,即以河陇历史变迁和文学嬗变为经,以河陇作家作品为纬,纵横交织,精心结构并撰写河陇文学源远流长而又迭起的历史进程, 总结历代文学家对河陇文学的贡献,突现河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域特征, 展现河陇文学名家辈出、 佳作如林的丰硕成果,确立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 学习主动性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许多文科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作为独立院校一名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笔者与所在的古代文学课程组同仁一起对加强独立学院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做了探索。
一、独立院校古代文学教学强调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原因
1.独立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以前,独立学院称为三本院校,被认为低一本二本院校一等,学生质量不高。现在,独立学院虽被称之为二本C类院校,但实际上,在社会上以及用人单位、学生及学生家长心中,仍然有二本C类不能和一本、二本A、B类院校相媲美,培养不出能力强的学生等偏见。当然,不可否认,独立院校的学生们入校时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自我约束力较弱,容易受新生事物的影响,学习能力较弱。学生自己也认为难以和一本、二本A、B类院校的学生相提并论,无形中产生极大的自卑感,萌生:我是独立学校学生,就是不如一本、二本A、B类院校的学生,再怎么学也无法超越的消极学习心态。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2. 独立院校学生有加强其学习主动性的需求
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有一本、二本A、B类院校学生所没有的优势,如:他们的知识面较广泛,兴趣爱好比较多,强烈渴望在各种环境中表现自己的才艺,人际关系较广,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许多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与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设备接触比较多,对新信息的接触比较快速等。另外,因为有自卑感,许多独立院校学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取硕士研究生、公务员,或获得一些省级以上专业比赛的大奖,扭转独立学院学生能力差的世俗偏见,所以,许多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一些课程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使一部分学生改变了原来努力的方向。所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乐趣,愿意再接再厉继续在某方面努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3.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教学具有双主体性,因为它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层面:教师是“教”的主体,起主导作用,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目标对象,需要吸收和消化教师讲授的知识。这两个层面,无论哪一方面没有做好,教学必然归于失败。在长期的教学经历中,古代文学课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到今天,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模式依然是高等院校教学中主要的形式,这是古代文学课程性质决定的,但这种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学”的主体,有时甚至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这种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的教学模式必然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认为这门课只要死记硬背,记住知识点就可以了,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学兴趣缺乏。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
二、加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主动性的途径
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主动性,可以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以下方式进行: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提前布置讨论主题,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理解吸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这一主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加以引导和评价。这种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对能力,培养发散思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等。
课堂讨论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并鼓励学生将知识和自身以及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所设题目可以围绕某一作家、某一文学现象、某一文学思想或某一文学形象进行设置。最好是有一定拓展性和争议性的学术观点,如:讨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潘金莲这一文学形象、《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等。教师在讨论时应加以适当启发和引导,并将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思维。
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形式的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学生踊跃发言,围绕主题,旁征博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发言学生几乎占据了讨论班级学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一度产生了激烈而精彩的辩论,而且,课堂讨论有利于师生互动,能活跃思维,产生思想的撞击,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化,也有利于产生新的看法。
2.情景剧表演
情景剧表演这一教学形式主要适用于小说和戏曲部分的讲授。它将课堂置换成作品情景,让学生走进作品、理解作品。魏晋时期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传奇、清代小说等文学史的讲授都可以采用这一形式。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提前一定的时间将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原作主题的基础上对某一剧情进行改编,使其以贴近学生或现实生活的情节和语言将剧情表现得更加集中、更加有趣,最后学生在课堂上将其表演出来。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艺术格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改编排演的过程中,不但学生共同学习、制作,教师也参与其中,指导学生完成表演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这是最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他们热情很高,对于剧本往往仔细思考、认真编写、多次排练,准备十分精心。这些情景剧,有的采用话剧形式、有的采用音乐剧形式;剧情有的在茶馆中,有的在梦境中,还有一些则穿越古今;学生表演有的端庄、有的诙谐、有的冷酷。同时,学生还运用多媒体设备,注意对故事情境进行渲染;购买、借用或租用各种道具;服装和头饰等尽量和古代装束靠近,可谓下足了功夫,将古典戏剧、小说演绎得非常传神。参加排演的学生与作者和作品的距离无疑是最近的,而从观看表演学生或开怀大笑,或严肃思考的神情中,从非常热烈的课堂气氛中,我们知道它是学生综合才艺的表现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也有一定帮助,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提升,这种效果绝对是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
3.给定主题找资料
给定主题找资料主要是任课教师将其作为一次作业,让学生围绕一个文学现象、文学意象或文学形象搜集资料,如学习《古代文学史》不同阶段的学生分别搜集:《诗经》中有关爱情、战争、徭役类诗歌若干首;李白有月意象和酒意象的诗歌若干首;清代词作中赠别、登临类作品若干首等,并要求学生不得用打印稿交作业,必须是手写稿。如果篇幅较长,可摘抄相关语句,不必全篇抄写。如果选的是绝句或律诗,要求全篇抄录。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们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自己去动手查找、动脑思考了,基本上没有抄袭别的同学的作业,而且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他们也很喜欢这一种形式,因为在意见中学生们充分肯定了这种作业形式的效果,认为这种形式很新颖,避免了以往的抄课文、抄笔记那种让大家既厌烦又无奈的作业形式;能配合课堂教学补充一些知识,又能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作业效果和学习兴趣,也可能为有些同学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资料。也有学生中提了一些建议,如希望在搜集资料基础上再分组或分宿舍进行主题讨论,以理解、吃透诗歌内容、达到拓展知识面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主题找资料”这种作业形式有其他作业不具备的优势,效果比较明显,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种作业形式。只是需要考虑一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它的效果。在这点上,学生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即分组或分宿舍进行讨论,充分理解给定主题的深刻内涵,值得一试!
4.学生授课
学生授课这种形式主要是任课教师将教学大纲中的一些非重点内容,如山水田园诗派的裴迪、储光曦和边塞诗派的崔颢、李颀等诗人的诗歌等安排学生讲授,要求学生制作教案,也可以制作课件,授课时长根据教学安排而定。在准备和授课过程中,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前指导,不过多干涉学生的安排,学生授课结束后教师作相应点评。在形式上,学生可单独授课,也可以和其他同学组合将作家、作品的文学特征表现出来;可以模仿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可别出心裁,采用有学生自己个性特征的授课方式,将教学大纲中的难点重点讲出即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教学相长的机会:学生能从老师那里学到教学的一些经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一些教学形式中得到启发,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改革。
三、对于加强独立院校学生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主动性途径的思考
在教改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让人感到欣喜。他们不是不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只要给一个支点,他们就能让这门课程焕发出光彩来,而这个支点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前面介绍的几种教学方法都能起到这个作用,当然,需要坚持。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思考和研究,注意到了以下两个问题:
1. 应和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法相结合
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法虽然有其不足之处,只注重了教师的主体性,但在传授知识层面来看,教学活动中,教师无疑是主导,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法恰好在这一方面将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在重视学生主体性方面,教师也是行动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另外,前面介绍的几种教改方法,有些是在课堂上进行,有些则是以作业形式布置,课后进行即可。所以,这些教改方法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它们必须和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法相结合,才能使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有了自身的特点。
2. 教学改革方法必须相辅相成
这些教学方法离不开传统的古代文学授课方法,同样的,它们之间也不能割裂开来,必须相互支撑,才能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主动性。因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是某一次尝试就能取得效果的,也许学生在短时间内觉得有意思而产生兴趣,但如果没有后续的激励,他们只是觉得一时新鲜而已,很快就会转移目标。如果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到了多次多彩的古代文学魅力,会将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延续下来,最终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学中,不能让一种方法唱独角戏,应该交错进行,以使学生经常有新鲜的感觉。如果某种活动进行次数太多了,学生会觉得有压力而对学习产生反感,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的舞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新型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是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玲,侯海荣. 独立学院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学生理想人格构建[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