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观设计与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都是为了建设出适宜人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如果仅有建筑设计,那么这个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城市,一个完整的城市还要包括它的景观与环境。因此景观设计在在城市规划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的研究,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对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城市规划确定城市的规模和性质之后,景观设计就要反映城市的性质。城市规划是为了对城市和城市周围的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休憩和交通环境。
(一)城市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对各个区域的划分,来满足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并指导城市景观设计的进行。城市规划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根据城市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状况,在满足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的情况下,所制定出来的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与计划。
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经过人为地设计对自然景观加以保护和改造而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注重这个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二)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
城市规划是通过对空间的调整,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建立起的一种新的关系,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城市研究的各个方面,也为城市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手段创造出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其次就是因地制宜,因为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文化背景,所以通过这些独特的特点来打造出独具内涵的城市;最后就是要注重城市可持续性的发展,一座城市的建立是要一直流传下去的,因此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构成了城市的美。但是城市的美,不仅仅是指城市中的一个个美丽的公园和一些优美的公共建筑,而是整个城市乃至每一个细部都是美的。因此景观设计除了要满足使用的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符合美学标准。把一个个美的画面组合成一个崭新的城市景观。原有的城市景观也不应该忽略,自然的水域或者山丘,应该在原有的景观之上进行景观设计,而不是一味的去破坏。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设计是人们发展的产物,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来创造合理的景观空间,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居住环境,体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景观从一开始的视觉美的效应,到现在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应,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生态系统,也作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种反映,不同的景观有着不同的含义。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景观设计主要从人的感受及要求出发,利用人的行为和活动等规律,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居住、休憩环境。
(二)城市景观要素
城市景观的要素主要是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等
路;在一个城市中有各种道路,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等,一条一条的道路组成了这个城市的道路网,道路的主要特性是连续性和方向性。
区;是一个城市中较大的范围;一个城市是由几个不同的区组成的,比如居住区、商业区等,不同的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但是有的时候它们的性质也会有混合的部分。
边缘,是指一个区与另一个区的边界交汇处,有的区完全没有边缘而是逐渐过渡到另一个区,有的时候自然水域和山丘也可以作为区与区的边缘。
标志,是城市中让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标志有大有小,比如天津之眼就是天津的地标性建筑物,再就是一些小的标志,比如喷泉、雕塑小品等。标志是形成城市图像的重要因素,有助于使一个区获得统一。
中心点;可以看作是标志的另一种类型。中心点主要是指人们活动的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空间中各种景观小品的布置和连贯性,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图像的形成能力。
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包含着城市景观,在上文中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景观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还是城市规划在城市的l展过程中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要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景观设计进行了指导以及限制,景观设计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景观设计对城市的整体乃至细部都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仅仅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还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之前,应该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和格局进行把控,优秀的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因此,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的布局的设计,而景观设计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的规划,而景观设计是对城市的细部进行优化,它通过各种景观的布置以及对人的心理的把控,来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四、总结
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城市规划引导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有反应了城市的性质与规模。优秀的景观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其中还包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指定的计划与目标,市民的参与,以及设计者的精心设计。因此,在实际的实施中必须把握好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水平,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环境优美的城市居住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土地平面所做的平面使用计划,其道路系统的组织与用地安排对城市景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在做城市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景观问题。
城市景观,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崭新的城市景观。
城市的景观应反映城市的性质与规模。城市规划工作在确定城市规模与性质后,其景观设计就应反映城市的性质。
城市景观,还应反映城市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随着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各地不断出现了工业城市、工业区,一些现代化的厂房、高炉、水塔、码头等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就成为这类城市的景观。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二、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以适应或达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并对城市的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是对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城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国家推行的各项发展制度和支撑条件,所制定出来的城市未来发展的计划和目标。
(2)城市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并促进对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应遵循人文主义、科学实用、可持续性、因地制宜以及文化本位的原则从总体上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和优化生态环境。
(3)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有三方面。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科学规划。第二,通过对城市本地特色的挖掘,打造城市的内涵。由于历史因素,自然条件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各个城市不同的风貌和个性。第三,要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三、景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1)景观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合理安排土地和土地上的景物等来营造合理的景观空间,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城市景观环境。凸显出了现代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主旨。
(2)景观的涵义
景观这一概念最开始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美的效应,是画家对于画框里的单一的景物的定义,到了17世纪以后,景观才从艺术的框架里走出来,但是这时候景观的意义还是停留在视觉美上面,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美事物。后来景观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生态系统,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折射,雀跃于城市规划中。直至今日景观已衍伸为具有符号的涵义。不同的景观代表着不同的涵义。
(3)城市景观的体现。城市的景观反映了城市的规模及性质。城市规划确定了城市建设的性质与规模,两者相辅相成。例如,苏州园林规划的初衷是作为旅游胜地,景观设计正是顺从了这一趋势,注重山水的刻画以及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洛阳古城则是一个历史上长久的商都,故它的设计风格一秉商都气息,使人时刻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以此类推,可见城市景观也是城市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布局的体现。
(4)景观设计所涵盖的内容。景观设计所涵盖的内容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区域性的景观设计,它的设计对象是整个区域的整体空间布局以及水系、生态网络构建等等;其次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涉及的内容包括城市的空间结构的设计,建筑与建筑、公共户外空间以及交通、植被之间的关系;再者是社区的规划设计,在这方面,它主要实现对居民胜过社区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最开始的社区设计指的是城镇的设计,后来郊区设计也纳入其中了,且郊区设计的景观设计师也越来越多;最后是风景旅游区的景观设计,风景旅游区由于是历史文化的遗产,它既需要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地进行保护,也需要重新进行综合开发设计,公园以及树木园等进行重新规划。
从环境的生态绿化、视觉景观形象以及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来看景观设计其具有不同的涵义。从环境的生态绿化来看,景观设计是随着人现代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从人的生态感受及要求出发,依据自然界各种生物学原理,以及自然界中植被、土壤、阳光等的研究,为人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绿化环境;从视觉景观形象来看,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对景观这一视觉美的因素的设计和科学分布,呼应人对美的视觉效应的追求,根据美学的规律,对环境中的各种景观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优化视觉效应;从大众行为心理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社会科学与文化因素不断植入景观设计的内容中,景观设计是从人的心理需求及感受出发,利用人的行为以及精神活动等的规律,在心理文化的引导下,努力营造出让人赏心悦目、积极健康的环境。
四、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从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内涵可以知道,实际上,城市规划中包含着景观设计这一因素,景观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呼吸道,它的合理设计和分布充分体现了城市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化的绿色设计,是城市规划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规划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两者都需要结合人文、历史、自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实现了对景观设计的引导以及具体实现途径;景观设计则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景观设计着重于对城市的景观构成要素以及城市的总体形象进行合理的设计,要构建城市的景观要素之前,需要先对城市的整体形态与格局具有清楚的把握,优秀的景观设计都是建立在这项基础之上的,因此,城市规划作为对城市整体形象及格局分布的科学划分,对景观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规划是以城市为对象的大面积的规划,而景观设计则是这种大规划之下的细化,它通过对各种景观因素的设计和人的心理的把握,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城市景观设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实现需要决策者、城市居民以及设计师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结束语: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城市规划引导着景观设计的开展,景观设计反映了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因此,在实际实施中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美琴,刘青周.浅谈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与方法. 科技资讯
[关键词]城市道路规划;景观设计;关系;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27-01
引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对城市化建设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城市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对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与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完善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以及景观建设的效用,满足人们的生活发展需求。
一、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1、城市道路规划基本概述
城市道路规划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建设和发展进程,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在满足城市整体用地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化的交通运输网。同时要综合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地规划城市道路的具体走向,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合理地减少工程量,提高道路规划的整体效益,而且还需要结合城市整体面貌,在系统地规划城市道路的时候,注意城市环境的美化,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
2、城市景观设计基本概述
城市景观设计具体是由自然环境景观设计、人文景观设计和创意景观设计等三部分组成的。其中自然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山丘、花草树木以及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城市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商贸集市以及园林绿化等,而创意景观设计主要是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科学的组合,形成和谐而又完善有序的景观体系,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然而,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内容中,景观设计价值主要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服务能力。在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将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结合起来,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公园规划形成配比,实现城市内公园规划、滨水绿地规划的相互协调,加强旅游度假区和风景区的规划设计。
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道路规划贯穿城市交通、道路设计和建设实施、投入使用及反馈的整个过程,事实上,城市景观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城市景观设计更多地偏向于对城市公园、绿化带、沿水系绿化等相关的绿化景观设计,正是城市建设与绿化需求的相互结合使得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联系到一起。而且,城市道路规划需要充分地考虑城市整体的绿化覆盖,以实现城市道路建设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统一,而城市景观设计又需要关注道路规划的有关细节,通过对绿化带与休憩道路的细节问题进行系统的改善,确保城市道路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和创新性。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规划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相匹配,如此,才能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
三、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
1、做好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前期考察工作
在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前期考察,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的内外部环境,把握好城市规划的整体方向,了解具体的道路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的各项成本开支,形成对具体的道路施工以及景观建设的整体认知,以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地考察城市发展规划的整体概况,明确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定位,便于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详细地了解相关的规划情况以及建设条件,为城市道路规划和景观设计奠定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熟悉城市的人文环境,便于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展现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突出城市特色。
2、坚持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的实施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要充分考虑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生态效应以及经济效应,响应低碳环保的号召,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全面地考察当地城市的自然地理风貌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尽量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植物群落的设计,在满足当地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创新性,结合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独特的风貌。同时,要突出城市的发展活力,将城市的文化特色与自然地理风情充分地融合到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中去,创新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强化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性,首先,要充分考察其设计与周围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性,保证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良好比例关系,实现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组合的协调性和创新型,道路规划在完善通行效果的同时,在视觉效果上需要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构建和谐统一的城市道路景观廊道;其次,需要结合生态建设风格,将城市道路和景观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依据不同城市规划的地域特色,确定相应的道路景观绿化形式,以实现城市道路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展现充满新意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整体规划。
四、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
首先,道路两旁景观的花木有效地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实现了多品种植物和多种栽植方式的相互协调,同时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一条道路的景观的好坏,建筑是否与道路协调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建筑与道路宽度的协调则是关键。不同交通性质道路的建筑高度H与道路宽度D的比例关系不同,一般认为1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相关的景观设计因素,不仅能提高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创新性,还能帮助改善城市整体的居住环境,进而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进程。而城市道路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则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考察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充分融合到一起,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进而实现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创新性,创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 徐赞琴. 城市道路规划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浅析[J]. 江西建材,2015,03:22.
[2] 肖亮,黄林芳. 浅析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为例[J]. 价值工程,2015,08:159-162.
关键词:道路景观;线形控制;横断面;纵断面;协调
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路网规划更需体现城市建设风格。在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理解它的功能和作用,充分考虑路网在城市区域中的位置、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等影响因素,在满足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重视道路网规划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1 道路景观的组成
构成道路的景观主要有道路本身、沿街、远景、人的活动、地下部分、变动因素等。
道路本身包括:路面、行道树、标志、标线、地上杆线、公交站台等。沿街包括:道路两侧建筑物、广告牌、公园、河流等。
远景包括自然要素(山、海、湖、森林等)、人工要素(塔、城墙、纪念碑等)。人的活动包括自行车、汽车、行人等。地下部分包括交通设施、商业设施、各种市政管线设施等。变动因素包括季节、气候、时间等。
2 线形控制与道路景观关系
2.1 我市路网规划不论是主干路、次于路均以直线线形居多,且距离较长。这样的线形,道路顺直,视线好、方向感强,但对道路两侧建筑物的规划建设要求较高,顺直的道路两侧,若是建筑物密度过高(居住为主)、缺少绿化用地空间的话,街道便会感觉到硬直、单调,沿街无景观可言。在直线形道路两侧若配置大型公建、公园、广场、中心绿地、写字楼等,虽然道路单调。但移步换景,也不失为良好的线形选择。
像我市的胜利路、朝阳路、涂山路这些主干路,道路线形顺直。直线距离很长。经过多年建设,胜利路两侧进行了办公楼、公园等开放空间型建筑改造、建筑密度在减小,街景略有改观。但反观朝阳路、涂山路道路两侧,居民楼林立、外立面陈旧、沿线单位围墙耸立,给人一种重复复制的感觉,更无街景可言。
2.2 路网转折点控制在交叉路口,且均没有设置平曲线,线形生硬。我市道路施工图设计时,因道路红线控制所限,均没有设置有利于行车的平面曲线,线形变化突兀、生硬,道路不能起到视线诱导的作用。这种现象在道路交角小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对道路景观影响较大。
2.3 线形曲线半径偏小,且道路红线控制没有预留出设置缓和曲线设置的空间。直线路段与小半径圆曲直接相接,一是行车不舒适,乘客能感受到明显的离心作用;二是在视觉上有突变感觉。而缓和曲线的设置可以改善行车舒适性,使道路线形连续圆滑,增加道路美感。
我市现有路网控制中的平曲线半径普遍偏小。一般为200~500m,道路网规划红线时只考虑半径的设置,没有考虑相应的缓和曲线设置要求,后期实施后均没有设置缓和曲线。对道路线形影响较大,影响道路景观。
2.4 对城市道路网规划中平面线形的控制设想:
2.4.1 对快速路、主干路这样城的主要道路,承担城市快速、远距离交通的干道,在选线控制时,应加大线形指标控制;充分利用地形、河流、湖泊、山体等设置平曲线,预控制缓和曲线范围;在道路直线段偏长的路段,人为设置平曲线,改变道路线形,营造变化的沿街街景;在道路交叉路口尽量控制交角,使其接近正交,把道路转折点设置在路段上。使人的视线聚焦于道路曲线位置处的建筑物。
2.4.2 支路的设置要利于行人容易识别道路方向。增强方向感。线形宜采用直线布置,同时也有利于两侧地块的开发利用。
2.4.3 滨湖傍水的道路,应顺应湖岸线、自然沟河设置道路平面线形,以道路线形溶入自然岸线为宜,不宜生硬的选取长直线或简单的圆曲线相连,与自然景观冲突较大。
2.4.4 对城市山体、塔、重要的建筑物、纪念碑等在路网规划中应作为重要控制点,选线时应以直线线形正对为宜。为了突出道路景观,表现一种气势和远景的需要,把当地的主要山体、塔等重要建筑物作为焦点,道路线形在接近建筑物视力范围内应以直线为主,在接近建筑物后绕道避开建筑物。在该直线路段上不应设置立叉、天桥等地上设施,以免破坏远景的效果。
3 道路横断面设置与道路景观的关系
道路横断面控制也是路网规划中主要控制指标,道路横断面的选择不能千遍一律,应结合道路功能、道路所处区域等统筹考虑。
我市主干路道路横断面多为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断面,次干路多为单幅路断面。在设置过程中突出问题是:
3.1 中间分隔带密植高大乔木林,影响道路沿街景观
在中间分隔带密植高大的乔木林,人的视线受到影响,看不到两侧街景,且不能体现道路的宽敞效果,对道路景观影响较大。
3.2 旧路改造时,片面追求车行道宽度,断面统一而毁损行道树等,对道路景观破坏较大。
3.3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建议:
3.3.1 对中间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时,应以低矮灌木造型为主.营造通透的街景和宽敞的道路,特别是直通控制性建筑物的道路更应严禁采用高大乔木。
3.3.2 旧路改造时,应综合考虑,合理设置道路断面,可以把现状行道树设置成绿化分隔带,在外侧空间再布置其它车道或人行道。
3.3.3 在城市中心区,绿化尽可布置在道路内侧,利于沿街景观的显现及店铺门面的利用。可采用二幅路、四幅路形式。
4 道路纵断面与道路景观的关系
【关健词】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关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整体空间组织和谐的原则,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把握好园林的整体和谐原则,体现出整体的设计风格主题。要同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不同的设计风格可能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一般都要体现出景、轴线、节点、路径以及视觉等几大要素。另外,园林景观设计还要考虑到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来进行空间的组织规划。景观设计还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对于一些要求私密的空间设计,则要考虑到幽静、浪漫、惬意的特点。②体现出地方特征的原则,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还需充分体现出地方特征和流畅自然的特色。我国的地域辽阔,城市所处的自然区域和文化特征也各具特色,所以每个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都要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特点,从而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环境。另外,园林景观设计还要考虑到其园林所处位置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将创意与个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园林景观具有令人难忘的特点。③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点应该是景观设计的精彩所在,这些点的元素应该相互交织和贯穿,这样才能使园林的景观变得有序。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传统的空间布局已经逐渐地被新创意空间所代替。新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将人与景观进行很好的融合,构筑出全新的空间格局。比如可以增加人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设计出各类适合人群活动的场所。④风格把握与协调的原则,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还要将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进行有机地结合,从而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园林景观。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硬质景观往往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而软质景观则一般是园林绿化设计的事。如果不能得到全面的沟通,这种规划模式虽然能够体现出专业化的优势,但却会造成景观设计不协调的现象。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必须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达到统一协调。另外,在硬质景观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尤其重要。应该尽量采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自然特征的材料,当然也要考虑地方和业主的需要。
2 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2.1 园林景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城市园林的立足点也从园林植物所营造出的形式美,而慢慢转化为具有现代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上。现代园林的功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简单的观赏和休憩需要,还要满足城市人的心理需求、审美需要。它不仅要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多种需求,还要满足不同城市人们的游玩休憩需要。做到了以现代城市为有机载体的园林景观生态化、人性化和现代化。
2.2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但是对于现代城市的园林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在自主规划体系上还不算完善,与国外的一些先进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理念,还存在以借鉴国外某些城市的设计理念为主的问题。总规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只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部分必要补充,或者是对城市园林绿地分布进行一些简单的考虑和意见,而对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具体标准和建设主题等则会因为很多因素而无法进行明确。这就会导致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存在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也就必然存在由于尺度把握不当,而造成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同质化和无序化。这样的结果不但影响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美化效果,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城市园林建设的质量低下和不正当竞争现象。当然,这也与城市园林建设相关队伍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关系。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虽然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都有些神似,缺乏自己的独立个性和特色,具有高品质的园林景观越来越少。另外,在很多城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容易出现盲目追求欧式风格,而不考虑地方实际条件的现象,不但达不到想要的视觉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3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的思路
3.1 园林景观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作为一个综合整体,其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以人为创建为中心,充分体现出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来。其中包括景观的通达性、建筑的生态性、生态的稳定性以及景观的优美性等。城市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所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3.1.1 保护自然的原则
想要建设充满自然色彩的园林景观,首先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的原则,认识到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要素所在。另外,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界组成之间的关系,尽量地保留和采用原有的动物和植物来进行规划设计。如果必须引入植物时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景观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来进行移植。这样才能够保证生态协调规划设计理念的实现。
3.1.2 可持续性的原则
城市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将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作为设计目标,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2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合理应用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结合文化策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在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原则是:
3.2.1 设计的多样性原则
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特定地理条件下的文化差异性,将其表现在景观的特质上面。但是多样性设计在注重保护和继承地域的现有文化遗产时,更要将这种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改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之中,才能把握好地域特征,指导好景观的物质空间建设,从而丰富城市的生活活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质。
3.2.2 乡土性保护的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还应该充分地重视和保护好地域的乡土性。乡土性的保护并不是说一味地进行历史的复制,而是要强调在继承传统时要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将传承到的有价值的文化运用到景观规划设计中,以赋予现代景观新的文化内涵。
3.3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化
科学的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是园林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能够将现代园林的特色、功能、艺术性等全面体现出来。为了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更具科学性,就必须全面地开展园林景观学的系统研究,大力培养各类园林规划设计人才,从而努力构建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尽快地将园林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做好各类园林的项目规划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使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更具有专业内涵。
4 结语
综上所说,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要从多方面考虑,要结合地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规模、风格、标准以及文化内涵,使园林真正成为城市的形象工程,从而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杜爽,王.浅议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景观[J].现代园林论坛,2011(5):10-13.
【2】周进.科学的艺术的风景园林[J].风景园林,2011(8):82-85.
关键词:环境规划;景观细部设计;整体与局部;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处景观,人是其主要的使用者,人们在城市中或者在大自然中进行娱乐活动、交往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景观为其创造了宜人的条件,因此,创造出仅仅让人进出的空间性的视觉艺术形象的景观是不合格的,景观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应尽量美化、设计,每一个细部都决定着整个环境规划的优良恶劣。作为设计者,在环境规划好的大前提下,要注重大尺度的空间形式设计,同时更应当关注与人最直接接触的细节――细部的形式纹理,包括质感、节奏、光线、家具及色彩。
1 、环境规划及景观细部设计的基本内涵
1.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宅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信息密集及政策性强的特征,旨在指导人们按照既定的目标、标准和措施隔离排污,有效削减排污量,最大程度上约束排污行为的发生,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改善环境,有效防止资源的破坏,进而将保护环境纳入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活动计划中,总之,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佳最优的环境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分,制定环境规划目标,设计环境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1.2景观细部设计的内涵
景观环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都市的三度空间、时间和人的视觉等具有形态独立性下,自然、环境、建筑和设施予以组织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景观细部分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部分,广义上来讲,细部设计就是相对整体环境规划而言的具有独立结构、功能的视觉单元,但这不意味着景观细部设计是简单而细小的;狭义上来讲,景观细部设计是以建筑和空间的结构和功能为基本单位,在环境空间中按照秩序排列的部分,即节点细部。
2、环境规划和景观细部设计的关系
2.1细部设计理论是设计学科的基础理论。
在任何一种事物中,细部往往具备有一定的物质功能,而且这种功能性细部又总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一个细部的完善,往往需要二者相互交融,统一协调,作为一种组织丰富事物的环境也是这样,一方面,多种构造出完善的功能,由处理多种材料而共同组成,另一方面,功能和形式有机统一,使得多个相对独立的形式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因此,细部设计的基础性就不言自明了,它也是研究真个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之所在。
2.2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中的一部分
景观细部设计作为整体环境规划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功能,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的一个局部,是一种在“特写”和“直接”尺度上的景观物质纹理。从整体、或从远处上来看这个局部,它们的个性往往并没有很强,但当人们逐渐去接近它们时,就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景观,这种的局部就是景观细部设计的魅力之所在。它们既片断又独立,它们承担着功能、结构和构造的责任,但同时又时刻体现出自身的细致与精美,本身也极具欣赏价值,个性张扬,无处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向使用者、观看者传递最直观、最直接的信息。
2.3景观细部设计体现文化。
在一个特定文化中,景观细部设计可以彰显文化寓意。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景观均表达出那一文化层次的象征意义,由于整体环境所处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背景不同,景观就有着不同的细部特征,因此,通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细部设计的运用,创作出的景观也就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反之,有意识的观察景观的细部设计,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地一时的文化。
3、景观细部设计的感受
3.1图案
图案是一种材质表面组织,就如同人们对于图案有一种天然反映一样,有着与生俱来创造图案的愿望,图案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以及认同生活中的社会秩序。比如说人行横道、停车标志、红绿灯等,这些图案的重复性在整个区域乃至一国甚至于全球延伸,当然,他们同时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的视觉特征。在一个整体的环境景观中,图案的产生会受到自然、几何及形成的过程和使用的方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2质感
质感会给人带来以触觉和视觉的印象。一个景观的质感,有助于将人们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特有的视觉特征,从而增进景观的活力,增添景观的魅力。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材料质感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也会暗示着场合功能和性质的改变,具有引导提示作用。既能通过触觉传递,又可以通过视觉传递。比如长满苔藓的整石铺砌或密植的草皮强调着下部场地的形与体,增强其
可见的尺度,对于拔地而起的物体起着背景的作用。无论是硬的物质铺面还是如草地、苔藓等软的物质铺面,无不透露着景观设计者的精心设计,不同的组合法师,或是看似随意却又用心的铺砌,添加者鹅暖石或是嵌入古韵的铺装,千变万化、造型百变的小路,都带人以趣味,令人留连忘返。
质感和光线及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层次的质感,即重复质感,这种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时常用到,如质感被当做地面或植物的整体北京市,可能就会呈现出较大尺寸的长方形交错分格的质感;而当人们游走在上面时,质感就有可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如这种“一次质感”和“二次质感”可以被我们反复推敲、仔细运用、巧妙设计,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细部景观。
3.3色彩
色彩往往可以使物体引起人们的注意,景观细部设计也是一样的。色彩作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工具,尤其特定的心里暗示功能,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比如蓝色引发忧郁、红色引发热情、绿色引发随意等,是的观看者与设计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者设计色彩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这一因素,因为色彩与质感相似,它们都有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色彩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设计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色彩的季节性变化、有声无声的区别、是单调还是鲜艳,结合整个环境规划和各种因素设计色彩,也通过色彩的设计表达景观的含义。
3.4光线
由于不同的时间、气候下光线对景观的感受不同,所以景观的设计师有大部分时间是在于光线打交道,随着光线的变化,每一个景观细部所展现的风姿更是千变万化。因此,要想设计好细部景观,就需要掌握不同时段、不同气候、不同光源的光线,尤其要注意自然光与人工光对景观所造成的影响。
谈到光线就离不开阴影,阴影的设计也成为景观构图的一部分,随着光线的变化阴影也随之而变,不同大小、方向的阴影也丰富着图案效果,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享受。
综上所述,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要宏观规划好环境规划,更要多加注意景观细部设计,细节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陈镌,莫天伟著.《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整合;
1概述
居住区环境作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活动空间, 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基本功能要求的满足, 而对其在视觉、心理感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生活和审美的需求, 营造更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区环境, 采取与之相宜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以往的居住区设计流程是规划专业对小区做好总平面功能布局, 建筑专业进行户型设计, 景观设计只是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补充与完善手段。这种填空式的绿化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 认识到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 而是一个集总体布局、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越来越多的居住区运用三者整合的设计方法, 把三个专业整合为原则作为整个设计项目的出发点, 于是众多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应运而生。整合设计已成为居住区设计的趋势。
2规划建筑景观整合设计
2.1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 设计难以一气呵成, 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而在整合设计当中, 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 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2.2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 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 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 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 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功能时, 其空间才有意义, 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 景观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 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入手, 把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众望・光耀城”以‘Living with Nature’“栖居自然”为景观主题,与景观主题相适应的建筑主题是“典雅、精致、厚重的庄园风格”。
小区倡导的“庄园风格”包括英伦庄园风格和美式庄园风格,与山水景观相宜,也复合小区高档物业的定位,也暗合了国人对住宅“安生立命,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本案采用英伦皇室TUDOR风格,承袭皇家血统贵胄气质。外立面应用昂贵的红色生态墙砖,并搭配优质石材,在细节上营造出沉稳、典雅、华贵与和谐的感觉;英式坡顶屋,更加添私人公馆般的雍容华贵。见图1。
3居住区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是指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思, 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 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做设计,而是把该小区放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 使小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做到两者的整合,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巧于因借法
“ 巧于因借, 精在合宜”, 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对我国园林设计手法最精辟的论断。在小区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中, 同样也可以借鉴应用。
“ 因”是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小区规划要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 使小区与环境景色协调, 互相依托。“借”是借景取胜, 把小区外部美景借入到小区内, 丰富空间构图, 增加景观内容。
例如巧借远处起伏的山峦, 溪流, 城市标志物等, 把整个小区置于构图精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中。小区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是重景观, 利用建筑的巧妙组合, 将小区内高层、多层、低层不同产品类型的建筑组合摆放, 错落有致, 塑造出丰富的景观。广东惠阳光耀城用地是典型的岭南风貌,原生态的湖、茂密的荔枝林和起伏的红土坡,加上周边的客家文化,构成了地块的整体地域要素。
图2 光耀城鸟瞰图
3.2 虚实相间法
小区空间按实体虚空概念和视线遮挡感受来划分, 可分为实、虚、柔三种空间。实空间为全遮挡的空间, 内容包括建筑、构筑物、实墙等;虚空间为无实物遮挡的可入性空间, 包括道路、广场、草坪等;柔空间指视觉半遮半挡的空间, 虽为实物但可入, 如植物、亭廊、水景等。因此, 小区的整合设计,就是将三者要素空间通过恰当布置, 将三者彼此相互融合。建筑为实, 置于地块中,围合庭院为虚, 虚中点景有实;建筑中空,又可容纳百家, 虚中有实, 虚实相间。三种性质的空间交织融合, 围合穿插。
3.3 步移景异法
路由景生, 应把小区的交通路线作为园林的游览路线来设计。小区内人的活动路线正如一根主线, 把不同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串连起来, 道路不是用来划分小区空间的, 而是联系和穿插不同空间。过去小区规划多为笔直的道路, 分区域的建筑布置, 整个小区布局呆板单调。现在小区道路多蜿蜒曲折, 时收时放, 时宽时窄, 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 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广场相依相靠, 道路的线性与建筑的布置排列, 互相沟通交流, 使景观的空间序列有开有合, 有收有放。
4 小区建筑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只有景观与每一栋建筑都有机融合,细微末节处也能见景, 设计细致深入, 环境才能丰富生动。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这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景观提出要求和景观环境对建筑进行适应的过程。例如, 从居住建筑户型布置的角度, 对不同户型对景观环境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
光耀城湖边双拼Townhouse设计中心要素为视线和空间。建筑与周边环境高度融合,前、中、后三个庭院,花园廊厅、景观阳台、湖景露台,都是建筑空间与环境对话的媒介。最为核心的构思是:餐厅、会客厅及部分卧室空间围绕一个私家露天泳池布置,露天泳池直面湖面,所谓建筑外有水、建筑内有水。(图3)
湖边双拼Townhouse的各层建筑空间都经过了多次的推敲:一层层高4.7米,使客厅、客厅外大阳台和餐厅的层高都较高;二层层高3.6米,三层层高3.6米加上剖屋顶的空间借用,使主卧空间相当高敞;地下层层高4.5米,利用地形高差,临湖面向花园打开,使地下室空间品质感大增。
4.2 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一方面, 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 会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另外, 景观总体的布局, 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 在规划的中心花园附近, 建筑的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 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 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在景观优秀的前提下, 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某小区的建筑, 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 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心景观, 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因此, 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成圆形, 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 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 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 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 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 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一些住宅, 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 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而中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条形宅间园林空间, 形成了面积较大, 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随着时间的变迁, 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 设计方法也会不断变化。更多优秀设计思路的提出, 终究需要设计师紧跟当今整合设计潮流, 结合人们现实居住理念, 恰到好处地把握每个设计阶段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西蒙兹J.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 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建筑学报.2004(1) .
[3]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北京,中国园林出版社,2006.
关键词:园林景观;主题;文化
1 主题与文化的概念与意义
1.1 主题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主题最早是应用在音乐中,成为音乐固有的一种术语,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主题被广泛的应用在文学领域中,主题基本的理念和内涵是:主题可以看成是主体,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主题产生的解释,主题的含义就是公共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解释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实现创造的最强大动力,所以,针对于我们所了解的主体,需要适当的时间和认知去感受,并且可以根据世界上对主题的解释,来明确实际上所认知的结果。文化是一个较为广发的用语,在任何的领域都能够运用到文化,文化的概念也非常的广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就是指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遗留下来的物质和财富;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的行为习惯。所以,无论是从广义上讲还是狭义上讲,都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灿烂文化和民族历史。
1.2 主题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设计成为让大众耳目一新的景观,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得到历史的肯定,体现出文化的内涵。通常情况下来说,园林景观主要的欣赏价值就在于景观,通过观察来得到欣赏价值和意义,并且通过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来反映园林景观的价值所在。
2 国内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2.1 国外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日本园林:日本是一个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国家,具有显著的群岛生活的特点,日本对于园林的建设非常的重视,并且无论是那个角落都建造的非常精细,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大自然景观的浓郁风情。“栗林园”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园林之一,已经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栗园林”是日本最大的园林之一,并且凸显出了日本的独特魅力。美国园林: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由于没有任何宗教的约束,使其园林的建造体现出了一些自然、淳朴的文化气息,在美国的这种发展趋势下,形成了美式的园林景观,体现出了一种浪漫的情怀。法国园林:法国是一个特别浪漫的国家,法国园林艺术也延用了这种烂漫的气息,彰显了法国古典文化的内涵,法国被称之为浪漫之都,进而通过园林景观体现出来,法国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则属凡尔赛宫,可以透过凡尔赛宫的整体建设,看到法国的整体浪漫的气息和整体韵味。
2.2 国内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历程
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东方园林,我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由于我国的古代园林是随着历史而沉淀进化而成的,所以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历史。从秦汉到魏晋在到唐宋至明清,都体现出了不同运维的园林文化,并且始终在传承和延续着我国历史的发展。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品质,主要采用的手法就是情景交融的方式,让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精神文化上的美,象征了品德高尚的情怀。
3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
关于现阶段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主体与文化设计,通过对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分析,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因地制宜设计理念
对此,要求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时,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弘扬时代精神,而且还要体现地方特色。比如,现代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极易使人产生一种疲劳感,因而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尤为强烈。千年历史的扬美古镇,是全亚洲最大的专业性药用植物园,该景观的规划来源于刘三姐的故居。骆驼山、象鼻山、蝴蝶泉等景观规划,则是根据当地自然地貌的特点,进行合理加工,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设计
在主题与文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从主要景观与辅助景观相结合,促进整体与部分和谐发展。比如,园林景观通过假山瀑布、小桥流水、亭廊花架等科学设计,从而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整体空间,这在城市景观的规划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中,在园林假山的规划中,要充分地分清主次假山中的山石风格、纹理以及脉络等。山峰的高低起伏、山脚的迁回曲折等,都能够良好地体现假山的特色。享有“堆山叠石”之称的狮子林,则是园林景观中以堆山作为典型的案例。狮子林不仅具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走廊等人文景观,而且还有各种湖山奇石,素有“假山王国”之称。假山的合理规划,成为了狮子林的一大特色。
3.3 中西合壁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吸取西方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同时,结合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从而创造出化腐朽为神奇的园林景观。例如,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金鸡湖,湖岸上的“圆融”雕塑成为了金鸡湖的一大特色,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志,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象征。城市广场以对称的形式与苏州市核心区域遥相呼应。水巷邻里则彰显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传统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与自然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西方园林则更多侧重的是一种对称美,讲究规则均衡的布局思想。
4 结语
通过对全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在园林景观规划的进程中,对主题与文化的设计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此,在对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借助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与理念,打造出更加完善的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海云. 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探究[J]. 现代园艺. 2012(04)
【关键词】风景 园林 规划 设计
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1.是城市文化的综合体,园林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代言,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的风貌和文化。在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融合城市问题以及地域特点,唤起市民的归属感。
2.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园林建设和经济进步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园林的设计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而城市经济的进步可以通过园林来体现。
3.园林设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前,由于城市大力发展经济,很多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生活,进而推动城市进步。
二、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艺术性原则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准,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为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同样也在某公园景点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铺设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树木,这样粉墙似纸,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明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一幅幅活的画面。
2.功能性原则
园林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从某工程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这一点,一般说来,成年人的步幅为50cm左右,其园林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处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三、园林规则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1.提高园林作品的艺术品位,高品位的园林工程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变化,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2.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3.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无论是公园、游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城市广场和道路、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像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林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明确功能和主题。
4.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题,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素素、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衬,病虫害的交叉性,同时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1.全面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想要提高设计师的整体水平,一定要加强理论培训、丰富知识储备,并且提供平台增加设计经验,锻炼设计能力。更好的促进设计师把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成为专业能力强、符合当代城建要求的优秀设计人员,更好的为景观园林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景观园林行业注入活力。
2.保护设计知识产权景观园林设计同大多行业一样,也要充分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比如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图纸、设计技术、文字宣传、文化理念等。要求参与设计的每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具备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并且用行动维护设计权益不受侵犯。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体规划
(1)注重面的规划
面是由点和线聚集而成的,面分为实面和虚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草坪和广场地面看作是是实面,将溪流与水池看作是虚面。面在视觉上可以是出于平面上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可以将面进行水平、垂直和倾斜处理,在设计时也可以通过相切、相融、相离等方位来处理不同面间的位置。
(2)注重形的规则
“形”即不同的面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边沿位置连在一起所形成的形体。在空间中,形体是各种形状与形状变化的一种延续,它能让人们的视线随着它不断改变,同时也能改变空间,让人在视觉与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不同的变化。此外,形体会因光线的影响而出现明确的变化,使得形体的视觉层次得到丰富和提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假山等形体让园林景观不再因面而单调,它与平面上的各种图形还会形成一种和谐、呼应的关系,让整个园林景观都呈现出一种舒适的视觉状态。
4.做好水景规划
(1)水景的构成及设计方式
在进行水景设计时,为了展现出水景的美感和动感,应尽量采用动态的水。采用动态水的设计方式主要有人工瀑布和人工喷泉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形式有滑落式、瀑布式和阶梯式三种;后者主要是通过地下的给排水系统来给地面之上的喷泉供水和回收水。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设计
显而易见,动植物在水中适当的他配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其作用除了丰富水中空间外,同时还能显著地改善水体质量,进而营造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水空间。首先,对于水中生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物种分布等因素来选择,要保持园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植物间的科学搭配来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水景。
(3)水中建筑的设计分析,给建筑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例如:水亭可以通过临水而建或者建在水中等不同形式来增加睡眠空间的层次美感;桥体设计时,应使壳体和园林的道路系统实现合理联通,不能让置身于园林中的人感到交通不便,同时还要避免阻断水路通行。
5.注重人文特征的传承
尊重传承地域的文化命脉,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表现特征。任意形式的规划设计流派,即使风格样式存在着风貌差异,在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可以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身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影响作用愈来愈大,在某种形式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甚至体现出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遗留给后人记载于放映人类历史活动发展的重要记录,属于人类地域特征的重要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与历史任务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记载于传承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有效的充分利用,然而这种利用方式不允许进行恶意篡改处理。在大多数的后现代注意代表作品中,人文符号这种性质的地域人文特征因素交融体现已经十分突出。
五、园林规划发展方向――节约型园林
1.节约型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生态环境,因此,不能因为园林的视觉效果就破坏生态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准则,同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植物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风景园林建设应该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风景园林规划还应该尽量减少建后工作,减少园林维护成本。
2.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
应用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设计方法。改变以硬质景观为主和不重视绿结构的造园方法,以合理的植物造景为主,同时科学确定乔灌草比例和配置方式,提高生态效益。植物造景选用节水植物,改变植物的胶水方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节水植物或者节水种植方式,复合结构即可增加绿量,又可避免生态的竞争,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又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且耐粗放管理。合理选择浇水方式,尽量利用降水水源继续浇灌。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是最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合理应用乡土树种即可节省开支,又可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例如蕨类植物如贯众、井栏边草、石韦、阔鳞鳞毛蕨、斜方复叶耳蕨等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抗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选用乡土植物。
参考文献:
[1]杨 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