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第1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基本要素 核心要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系统科学渗入到文化教育领域,我国的语文教育及其研究也引进了系统科学原理。

系统乃是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综合体。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素是系统中既独立又联系的基本成分。对于静态系统,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本材料,在教学上一般指教师、学生和教材。

一、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基本要素

根据上述原理,语文教学系统是由语文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同其他教师一样,都处在教学系统中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手段、过程等全都予以认识和改造,只有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能动地掌握语文及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作用,这是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既然是主体,就承担着改造客体,使学生尽快提高语文水平的任务,这当然是不能去包办代替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去认识语文教学规律,认识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语文水平。

2.学生

学生在教学中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所要学习的知识是他认识的客体。学生同时又是教学对象,也即教学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为教师所认识、所塑造。但是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主观能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语文教学信息、知识能力的转换者和接收者,是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介入语文教学全过程并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飞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是外因,为学生的接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的接受才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好学不好的根据,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没有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信息传播是很难产生好的效果的。

3.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语文教材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依据和凭借。教师依靠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达到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凭借语文教材,获得学习语文的门径,达到学习语文的目标。

语文教材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而编制的,从内容到编排都为适应教学目标的特殊需要而定。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凭借;语文教学也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涉猎各种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的窗口;语文教学还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思想品德素养的任务,语文教材是为他们吸收思想养料建造的园地。

从上述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语文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是以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为前提的,更进一步地讲,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1)学生“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职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中考分数未达到高中录取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被“放弃”,因而学习态度不端正。根据我校对当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约20%的学生认为读书目的是混日子,约30%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顺利毕业,而仅有8%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目前学生的语文知识,尤其是句、段、篇章知识,语法、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更不善于谋篇布局,不善于运用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而多数学生表现为书写差、错别字多,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低,直接制约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教师“教”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大多不被重视,加之多数文化课教师对专业缺乏了解,因而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只是“知识的储存库”。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修、逻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得支离破碎,学得粗枝大叶。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于让学生听、记教师的繁锁讲析和现成的答案,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也许在应试中能加上一定的法码,然而未必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这种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失去了吸引力,也不合学生的胃口。

(3)语文教材的弊端。

①现有的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多,容量大。由于课时量的减少,一套共两册的语文教材,每单元只能讲授一至两篇课文。教学中不能体现整个教材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②中职语文教材更新变换慢。多年来,我校一直使用一套教材。教师的“教”变成了一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生气。教材内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有的文章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有困难。

③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现有的教材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缺乏时代精神,缺乏反映中职学生现实生活的作品,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教材观。

2.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

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各方面的弊端都是因为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重视而引起的。

中职学生与高中学生相差甚远,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这些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着这个问题不予以重视,就会使教学脱离实际,更加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的编制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难以接受。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学”的状况较为特殊、复杂,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应对其更予以重视,“学生”作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三、抓住核心要素,优化语文教学

抓住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中职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1.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

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职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讲究德育渗透,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1)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出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学中,口头表达课可以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2)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然而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相信学生会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革玲.对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9).

[2]卜颜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5).

[3]向红静,叶安全.刍议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诸多困惑与对应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4).

[4]刘先伦.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三要素[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第2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实用技能模块教学 六位一体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了突破这种教学困境,突出高职教育特征,我们提出了建设六位一体的能力型的高职语文课程模式。

一.“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及动因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从2006年起创立并实施了“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这是在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职业活动调研,吸取国内外某些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学院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而实行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改革活动。首批改革试点课程涵盖了不同专业的26门课程,高职语文课程是其中之一。“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模式教学改革实施七年以来,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得到院内师生、兄弟院校和湖南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传统高职语文课程偏重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历来被认为只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公共基础课,从未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做关联考虑。高职语文或与中学语文无异,重复低效;或与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语文类似,职业特色缺失。因而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语文教学,有些专业院系把必修课改成选修课,有的干脆不开。即使开设了语文课,学生也不爱学,老师讲课唱独角戏。针对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院“六位一体”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我院语文教研室构建了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六位一体” 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

二.“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原则与策略

“六位”是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并重点突出“六个”核心要素,即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的考核。“六位一体”指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遵循的由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构成的基本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构建教学模块、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教、学、做”一体化安排,即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做训练素材,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驱动,促使和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提高能力,认知知识;课程考核以平时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为主。根据此原则构建的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语文实用技能模块教学法,将六个核心要素统一在课程教学中,从而呈现了鲜明的职教特色。

1.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包括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公共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素质为主。所以,对于公共课来说,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语文学科要求,本课程在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方面进行了改革。

(1)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确定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又称职业通用能力、关键能力、可移技能,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了职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的7个模块,即与人交流、数字运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是指除了职业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以外的其他相关素质,如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等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特点,如果教学中能结合职业活动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技能,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课程组教学人员与行业企业现场专家一起,对本课程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关联度做了分析,据此确定了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即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主体的语文实践为基点,在注重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同时,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这个课程目标的确定,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课程教学。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多以阅读教学为主,且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主要采用对选文进行条分缕析地讲授,其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课程。本课程按照“六位一体”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分析,从语文能力训练的视角切入,整合语文学科内容。针对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基本语文能力选择知识点,知识内容的选择注意适用、够用、实用原则,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内容包括5个能力训练模块,即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文面能力训练、阅读鉴赏能力训练、写作能力训练、专题活动能力训练。其中,前面四大模块是单项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能力训练为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专题活动是企业、单位或组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在特定时间、场合下组织某种活动,并使活动的参与者都能直接体会到某种刺激的信息传播方式。专题活动是一种群体性质的活动,也是广泛存在于各个职业岗位的常见工作方式,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遇见,如各种会展、竞赛等等,本模块任务的完成,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对前面四大模块能力的综合运用的检验。5个能力训练模块又细分为19个单项能力训练,从而构建了语文实用技能体系;二是确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能力目标和支撑知识;三是设计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四是确定能力层级标准及考核评价方法。以上改革使课程教学更符合职业岗位实际需求,7大能力体系中,除“数字运用”一项以外的6项能力都列入了实践研究范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2.项目驱动,实践教学

“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能力训练项目来进行的。项目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接和完成的某个具体的职业任务。以项目驱动教学,是指通过完成某个具体职业任务来掌握语文技能、方法技能和社会技能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完成专题论文、设计并组织专题活动、编写学期写作文集、小老师讲课、课文情景再现绘画等实训项目地操作,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项目地设计的原则是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生专业及基础实际,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项目教学是解决职业能力训练与知识传授相分离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将知识、技能、素质目标落实于项目训练之中,使能力训练有了具体的教学载体,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从而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3.过程考核,科学评价

传统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注重知识的考核,多以期末书面答卷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为主。本课程的考核以能力考核为中心,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评分的70%,终结性考核占30%。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根据教学模块内容和能力定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出勤、课堂讨论、课堂训练、课堂参与、组织活动记录等。终结性考核是期末的全面考核,包括学生完成综合能力训练项目的情况、平时参与学校或社会活动的获奖情况、参与课程能力训练内容相关的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评分项目。考核形式不囿于书面答卷,根据学生专业采用口试、面试、现场操作、表演等形式,并制定这些考试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考核形式的多样性,实现了评价的全面性。为了避免考核评价的主观性,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还做到了细化和量化。现在的考核体系改变了期考定终身的情况,而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注,这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大进步。

三.“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与学的双边动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令学生耳目一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有的学生在学习体会中这样评价课程:“以前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试,每天学得很累,读得很累,而且用得也很累;除了书本,还是书本;除了答案,只有答案,与实践联系甚少。但是,经过这期语文的学习,许多细小的地方得到了注意,更多的是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与实践、生活紧密联系。当然,其中的乐趣也是少不了的。”学生对本课程任课教师的评教测评分平均达92分以上,学生对“课改”的总体评价是“兴趣多多,收获多多”。教与学形成了良性互动,教师的教学兴趣也得到了激发。职业活动调研,能力分析,整体设计,项目设计,探索学生主体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和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编著职教创新性教材,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突出了课程改革给予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

2.课程教学法得到优化,学生主体实践教学得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设计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动脑与动手的机会,改变了原来“满堂灌”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行为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课程组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探寻可操作性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导(案例或情景引入)议(讨论与分析职业活动素材、项目)练(技能操练与项目成果展示)评(评价项目成果与总结项目完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教学模式,形成“感知探究实践反思”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特点,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得到提升。课程教学以语文实用技能模块训练项目为驱动,多以专题活动课形式进行课堂单元教学。项目驱动和过程考核,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局限于第一课堂,如项目调研、信息检索与资料的获取,专题活动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工作等,必须在课前或课后完成,同时学生参与课程相关的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能力考试等情况列入课程考核的评分项目,这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第二课堂的学习实践中。课程教学由第一课堂辐射到第二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4.强化了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结合,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应关注学生专业职业素养培养,根据所教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科学合理地分解语文能力训练目标,侧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的教学与能力训练,例如建筑装饰专业的的能力训练项目就有课文情景再现绘画,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语:本课程注重整体设计,模块组合;能力分级,逐层递进;实践分步,注重可操作性;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职业引导,实践体验;知识能力目标以“适用、够用、实用”为原则。它改变了以往大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单纯的阅读教学的“老面孔”,摒弃了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满堂灌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做”合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用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关键能力——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教育与职业[J].1996.

第3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知识与能力

从“知识与能力”这一角度,所关注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的基本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基”,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三维目标的提出,既强调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掌握,又倡导对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知识贴近实际,走进生活,还语文学科以本来面目。同时,语文知识和能力也是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没有语文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抽象方法的传授或某种思想观点的说教。知识技能的习得本身就是一种过程,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意方法、态度的引导,同时还要渗透情感的熏陶、做人道理的教育等。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对“双基目标”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认识的深化。

二、过程和方法

从“过程和方法”这一角度,所关注的是初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语感和文化的积累、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也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质,事实上,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不受教师、教参等限制,只去阅读文本,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也切合了语文的实际功用。读出什么就是什么,语文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反复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即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表现为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分享。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随时注意纠正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在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表现为教学时教师围绕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将问题交给学生自行去探究,但不能同时教给他们固定的方法与做法,要不加以约束和限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要点,设计学习的方法,把握学习的过程。同时,组织学生对探索的成果用语言表达、进行班级交流。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学习方式,它们不是三种独立的学习方式,而是相互联系、三位一体,构成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所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并在这样一种人文熏陶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同样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材在内容上又表现为观念的对象,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自然观,所涉及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点、科学技术和价值体系等领域之宽,其所包蕴的信念、知识、智慧、经验、感情、态度和方法之多,从而使它成为教材中最有文化价值的一种。它能够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进而形成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导着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发展语感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还能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进步文化的精华,理解、感知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从而更加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能以全人类优秀文化的传统精神熔铸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格修养。这也是学生德育目标达成的路径之一。

第4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41-01

一、当代小学生素养的现状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成效有目共睹,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在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但对于人文教育却不够重视,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倍加重视,而人文素养教育则因缺乏实用性而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这种状况极大削弱了小学生的文化基础,致使许多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缺乏小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和情操品格,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带来的负面影响下,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呈滑坡趋势。

二、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一,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自然知识的传授,人文教育是“人文素养”的教育,我们不能用科学教育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把“人文素养”的教育当成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因为精神的创生只能由精神来完成,精神的升华只能通过精神来感化。根据人文教育的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和精神契合,不能忽略课堂的人文思想的氛围。为此,教师在授课时既要全身心地投入,要以自己的思想和激情,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引领学生产生共鸣或心灵的感动,还要创造课堂的人文思想氛围,一种自由讨论与争鸣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古代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能影口向他们品性之真挚、伟大、高雅的那种令人难忘的印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小学语文经典文化教育。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众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极易引起人们的急躁情绪和心理失衡,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心理失衡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大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人的脑袋中,有点空荡荡,雾蒙蒙。于是乎,商业文化以它扎实的后盾和通俗的形式,漂洋过海,乘虚而入,大有雷霆万钧、无坚不摧的架势,闹得不少人心荡神迷,追腥逐臭。根据笔者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肯德鸡、麦当劳,最喜欢过的节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圣诞节等洋节,嘴上以夹杂几句洋文为时髦,在哲学方面有些人能够大谈特谈亚里士多德,却不知老子哲学……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他们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理想、前途观念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普遍存在,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心,社会道德意识急待加强。

(二)增设人文类选修课程。当前在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涉及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类课程仍比较少,能够深入浅出、比较全面系统并且深受小学生欢迎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人文课程数量则更少。因此,笔者以为,应加强对小学语文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使小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学遗产有较多的掌握和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与陶冶。同时开设多门人文课程。将它们列人教学计划,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七门人文类课程且成绩合格才准予毕业。这样,就既照顾到学生的个人兴趣,又有一定的要求和压力。

(三)加强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师德包括许多方面,我们认为,语文教师的善良、公正与责任感是其师德的核心构成要素。

1.善良。教师的善良表现为对其教育对象的关心和爱。语文教师的善良是其职业角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在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领导者、纪律的维护者等角色的同时,往往还扮演着家长人的角色。因此,学生自然希望其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平易近人等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以善良为核心的。语文教师的善良是其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善良的印象,那么即使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在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一个对此视而不见继续讲课的教师,同一个及时利用教学间隙关切地询问学生状况的教师,两人在业务能力上也许不相上下,但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却很明显有高下之分。可以说,以善良为核心要素的教师人格,是其事业成功的基石。

2.公正。公正指的是教师面对学生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在课堂提问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提问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则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在课堂观察时,有些教师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自己喜欢的那么几个学生,对其他学生则常常视而不见;在处理学生冲突时,有的教师先入为主,偏袒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这些都有违公正原则。

3.责任感。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以这一理念为出发点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责任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赢得学生信赖的品德基础。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教学活动本身的热爱。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会把自己在教室外的不良情绪带人课堂。他会精神饱满地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每一堂课。这种种表现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烈的印象。从而对语文教学的成功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陈桃源.小学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教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98-100.

第5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语文学科应使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由此可见,《标准》强调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越是地方性的就越是民族性的,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性的。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各个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又强调“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还列入了“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这就意味着在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要有将地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的“大语文”理念,要有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的具体举措,并能为此而付诸行动。

本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本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人文的热爱之情。

本土文化源自我们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是人的情感之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是学习者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它具有很强的可感性。我们可目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如果能结合本土文化的核心要素,引导学生走进它们,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有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的有独具特色的地方语言,有的有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有的有品种繁多的地方特产,有的有异常浓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家乡历史、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迭出不穷的哲人英贤,精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这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这一部部可歌可泣的历史,都应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把对课文的分析和对本土文化的分析联系起来,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阶段,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1.导入讨论型。即用本土文化导入教学,或者在教学讨论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用本土文化导入相关课文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及早进入课文学习的情境。在介绍知识、培养能力时,也可结合本地区的文化事例。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前,笔者首先问:“桂林山水甲天下,山山水赛桂林”这两句诗是怎么来的?学生没有回答全面。笔者解释说:“1938年10月,艾青随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避战乱迁来新宁,在山教了8个月的书,他看到了这秀丽无比的景象,随即吟诵了这两句诗。”学生听到艾青跟自己的家乡有关,一下子就对艾青亲切起来了,学习兴趣自然也来了。

2.加影插播型。即借鉴电视广播等常在节目前或节目间加影、插播一些诙谐、浪漫、滑稽的短片以激发观众兴趣的做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插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戏剧知识,笔者播放了我县传统戏剧――祁剧的片段;为了让学生更真实的写好丹霞地貌的景象,笔者播放了山风景的特写镜头;为了叫学生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笔者特意播放了从县电视台借来了中央电视台于2010年9月在我县拍摄的《走进新农村》的部分录像……

3.角色表演型,即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表演。如让学生介绍本地民间传说、风俗习惯;让学生扮演本地哲人英贤的角色讲述动人的事迹;让学生当导游介绍地方的旅游景点等,以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010年5月,省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一节语文课上,为了让学生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师专门让两个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也向与会的专家、学者、教师介绍我们都熟悉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山。这让学生颇感自豪,与会者纷纷颔首。

4.随机应变型。学生想象丰富,在课堂中很少揣摩教师的想法与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来回答问题,往往是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敢想敢为,敢想敢说,有时会“歪”出老师的教学思路,节外生枝,甚至会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有一些干扰。针对课堂中的这些“节外枝”,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灵活处理,如果处理得当,有时甚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曾执教了一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课,复习的内容是写景抒情诗歌的写景手法和抒情手法。教师在列举了一些有名诗歌和高考试题并分析了它们的写景物手法和抒情手法后,本想让学生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一些例子,来巩固课堂知识。谁知学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思路来做,而是另辟了一片天地――纷纷列举本地一些著名人物的诗词并加以评点,课堂异常活跃,而且效果很不错,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都纷纷肯定。

5.专题讲座型,即专门聘请本土文化名人担任学校本土文化教育的教师,让他们给学生讲解本地的历史渊源、风俗民情、传统文化,使学生知晓本土文化知识,积累习作素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我们课题组于2009年10月专门聘请我校退休语文教师王瑞启担任我们的本土文化教师,每个学期专门给实验班级的学生上2-4节本土文化课。我们还不时从回龙、麻林等地请来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让他们专门给学生讲述新宁的历史典故、风俗民情等,这些课学生特别喜欢。

三、课外语文教学应着意融入本土文化

仅靠课堂融入本土文化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贯穿本土文化的教学。

1.编写本土文化读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本土文化。在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后,教师可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本土文化材料,要求学生阅读,以此来拓展教材的学习。我们课题组在2010年12月编写了《山文化精选》并推荐给学生,学生非常欢迎。该读本分为“历史渊源”、“人文故事”、“世界自然遗产景观”、“风俗民情”、“山诗文”等几个方面,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灵活,特色突出,深得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喜爱。一位学生曾以“山文化读本就是棒,读了一遍舍不得放”这样一句广告语来表达同学们的心声。

2.在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巧用本土文化。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我们可在活动和研究中充分利用本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名胜古迹,调查它的历史、造型艺术等,这样的过程就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比如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选择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内容。2009年,我们的一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瑶族风俗”,该课题获得了湖南省中小学生研究性学等奖。

3.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融入本土文化。比如每个班级以“弘扬本土文化”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所有橱窗、过道里的黑板报也要以本土文化为内容。耳濡目染,本土文化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4.利用校报、文学社刊物、广播站等宣传本土文化。校报可以成为开展本土文化教育一个阵地,展示教师研究成果、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的校报《新宁一中》每期开辟都“山文化教育”专版,专门发表学生关于本土文化的习作,采风收集的本土谚语、谜语、格言、对联、诗歌,以及教师们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校广播站是本土文化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和窗口,栏目包括“山方圆”、“佳作欣赏”、“我说山文化”等。

5.其他各种形式的渗透。比如我们组织实验班学生参加了“山文化教育读本朗读比赛”,由此,在全校掀起了一股读“读本”、读文化书籍的热潮。课题组组织部分师生参加了“山文化”采风活动;组织“山文化手抄报、剪贴报”评比活动;组织“我心中的山”习作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比赛,书写的内容为“土家文化教育读本”上的诗词、美文……

第6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人文教育课程领域规划

人文教育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与理想。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此,我们把“人文教育课程领域”作为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四大领域之一。依据国家课程体系,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并根据本校实际和农村地方特色,将人文教育领域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的特色活动课程,即心理健康、生涯规划,阅读写作和乡土文化。

学校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无疑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本校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以特色活动课程设置为核心,设计与实施以各学科教学为载体,以学科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特色活动课程。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采用选择、改编、补充、拓展、新编、整合等不同的方式,建立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特色活动课程有阅读写作、乡土文化等两个板块。

二、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要以语文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要素,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校本课程依然是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不能脱离课程的基本要素而开发校本课程,否则就会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负累,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开发不但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包容,更是对语文学科内容的更新与发展,将语文学习内容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建立起更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空间。开放性原则还强调课程实施的途径和空间上的多元与开放,主要打破班级授课形式,也就是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建立既整合又开放的课程实施体系。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实施都要具备可操作性,以语文活动为主体,着力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探索,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实践性是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与学实践性差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是造成国内学生的母语水平低下的根源所在。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在实践中形成,只能在实践中得到传承,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弘扬与发展。

三、高中语文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实践

1.以学科素质为目标,规划校本课程内容。叶圣陶指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本领学得更好。”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指出:“听、说、读、写整体推进,才是真语文教学。”为此,我们在规划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人文领域课程时,主要以语文的“四项能力”为目标,设置主题活动和课程内容(如下表)。

2.实施“113”计划,为校本课程实施搭建多元化平台。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确定开展“113”建设计划,具体为:一个协会;一个基地;三类项目。一个协会,在学科教育系列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提出“一科一协会”的建设目标,也就是每一学科创办成立一个协会,如语文学科成立了“文学协会”,并挂牌设立活动教室一间,一个基地。为了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彰显个性,要求每一学科依据学科优势打造县级以上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基地”一个。如语文学科以“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为主题,创建了“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三类项目,为了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次、实效性发展,学校确定“三类项目”建设,即:“青树”小项目;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项目;校本教研项目。学校规定每一学科,必须在3年内参与并完成“三类项目”中至少2类课题各一个。如语文学科完成“青树”小项目有《读书乐评》;完成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有《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完成校本教研课题有《口述历史:“通渭堡子文化”》,这些课题项目有力推进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也为校本课程实施搭建了多元化平台。

3.强化语文与各学科融合,扩展语文教育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校本课程依然如此,我们提出把语文与各学科融合开发具有综合性、适应性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开发实施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自然科学科目的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结合社会科学科目的文史阅读、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通过各类活动报告及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7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生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学科的本质是语言教学,教学目标主要在于教会学生理解汉语,并能够在生活中灵活的应用汉语。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即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对基本语言的掌握,语文课堂对教学语言的要求更加的严格。教学语言与语文课堂的关系更加的紧密,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巧妙利用课堂语言来提升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所有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教学课题。

一、用教学语言打造生动课堂的三要素

应用教学语言打造生动课堂,需要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说该阶段的学生更适合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课堂适合展示生动的语言魅力等等,这样的前提条件可以使得教学语言的应用更加能够发挥其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具备非常好的前提条件使用生动的教学语言:

1、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对新的知识接受快,好奇心重,向往美好的事物。更加重要的是,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师如果采取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教学,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启对语言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发展、应用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

2、语文课堂的适用性。语文即是语言的课堂,语言是构造生动语文课堂的主要推动剂,课堂也是生动语言发酵发展的主要基地。试想,教师在数学课堂与语文课堂上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哪一种取得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3、教学语言的魅力。语言具有魅力,这是其能够活跃教学课堂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语言还是一门艺术,尤其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与教学艺术相结合,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学语言艺术魅力的展现,是构建生动课堂的核心要素。

二、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学语言生活化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过于深奥的语言学生会觉得生涩难懂,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语言应该遵循生活化的原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逻辑,这样学生才更加容易接受。比如说,对于三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尽量做到简单明了,抑扬顿挫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够听得懂教师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含义。而对于年龄段稍微高一点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适当地加以引申,有助于学生掌握对语言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2、教学语言生动化、形象化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生动活泼的课文很多,课文的语言大多美丽生动。教师要善于“借力打力”,使课堂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化、形象化,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语言文字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很多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的把握,惟妙惟肖的将寓言故事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同时,通过语言的转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文学性,语言的艺术性,以及语言在生活中的感染力。

3、科学应用教学语言

上文讲过,课堂教学语言要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但是这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如果教学语言过于生活化,则就会失去书面语言本身具有的美感和艺术性,丢掉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非常的重要。首先,教学语言需要规范化,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私下与学生的交流,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自身语言应用的规范性,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的强,教师的语言必须要起到正面师范的作用。其次,科学的应用教学语言还表现在能够正确的应用语言,正确的掌握语言词语的词性,感彩、语法应用等等。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要十分小心,引导学生也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中正确的应用语言。再者,教学语言还必须要具备艺术性,小学语文开始接触一些比较美的散文和诗歌,对散文和诗歌的学习最主要就是对意境的理解,意境的展现不仅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师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感悟到课文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的应用调动着整个课堂的氛围以及走向,教师一定要仔细把握住整个教学的氛围,活用教学语言,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根据具体的要求应用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语文教学课堂,构建生动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第8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取决于教师对课文感情、主旨、趣味的开发,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手段,是整个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出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变革内容,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升语文素质。课堂提问要注意时机性,保证适切性。

1.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波动特点。当学生因为思维无法突破生活经验的限制,或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无法进行知识迁移,或有所感悟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教师适时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引导,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2.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般情况下都会包括课题解读、初步预习、精读理解、评价总结等四个基本步骤。在进行课题解读时,通过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如在讲解《游园不值》一诗时,一个迟到的学生在师生全神贯注学习课文的时候突然破门而入,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教师可以顺势发问:既然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为何不用力扣呢?学生纷纷回答因为诗人自身注重礼节,有很好的修养,这使得迟到的学生自感羞愧。此种方式既可避免因为直接批评迟到的学生而对其造成负面影响,又可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可借此锻炼了其他学生的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二、渗透人格教育,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广泛的。其中“人文内涵”指的就是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健康人格,即人格健康和全面的发展。一个人只有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跟上时展的步伐。由于语文知识具有人文性,很多课文都有一定的引导价值,如果教学中不注重引导,任由学生随意“创新”,则可能导致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德育品质的渗透,使学生受到健康人格的熏陶。教师可以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章中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詹天佑》时,可以先让学生充分阅读文章,然后找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学生通过默读,画出与詹天佑“爱国”“杰出”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在学习“勘测线路”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进行讨论。经过全班学生的交流和感悟,詹天佑身上的优秀品质已经潜移默化了学生,可以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9篇: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 教育定位 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即如何正确地理解与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它指导学生从大量作品的听取或阅读中含英咀华,钟灵毓秀,感悟出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去指导说话和写作,以创造生成新的语言作品。作为个体语言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过程,始于对已有作品的感悟,终于对新的语言作品的创造,自始至终都有深沉而强烈的人文精神灌注其中。我们在这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浓郁的诗意、炽热的激情,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并在学习中产生创新的欲望。近两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升格为了高职学院,与之不成正比的是,生源质量却下降不少。许多高职学校文化基础课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老师不得已只好唱"独角戏",结果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却是"哑口无声",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毋庸谈创新。语文在文化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却越来越得不到重视,越来越被"边缘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一是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视高职语文教育为通识课程的理论依据是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高等教育层面的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语文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这种观点将高职语文看成是高职学生知识系统自我优化的特点,是全面发展的“生长点”,是高职课程体系中“有教无类”的课程。

二是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或“超大课”处理,或选修处理,或讲座方式处理,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二、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1.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作文教学中,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只“”学生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这当中最重要的是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如列出一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而在于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

2.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一是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内容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追求。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突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开阔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渗透,这是培养人才的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例如,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强调服务语言的口语表达和饮食文化的内容;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侧重旅游文化和讲解的口语表达;根据高职英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中贯穿民俗文化、西方文学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等等。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语文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