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前言
公路工程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将科学的图纸变成现实的过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目的能否实现,影响着工程效益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1)相关人员对工程质量意识较为淡薄。质量是公路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抓工程质量是确保公路工程顺利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工作人员目前还无法从整体上树立起质量意识,致使施工过程中出现思想散漫,责任心滑坡等不良现象。反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为在意施工进度的快慢,却不知光有施工速度,不保质量,公路工程的效益目标更难以兑现。
(2)工程设计方案变更频繁。缜密周全的设计方案是公路工程顺利迈入下一步环节的先导。然而,我国部分地方尚未科学周密的对待公路工程设计方案,经常出现施工过程中改变原有方案的行为,扰乱了原有的合理思维,延缓了施工进程,也使工程增加了额外费用,影响了工程造价。
(3)施工所用材料质量不达标。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摒弃了原来计划经济的单一模式,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模式,在给市场经济带来良好效果的同时,也给建筑市场带来了混乱。个别商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经营伪劣产品,弄虚作假,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造成了麻烦,也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4)施工项目管理水平较低。公路施工管理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进行参与,确保细节问题不致影响施工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往往无法吸纳较多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到施工管理活动中,使相关的技术不能及时应用于施工,严重影响着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不利于施工管理。
2.严抓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公路工程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问题永远是百姓关心的大事。因此,要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其实,公路施工的各种管理工作都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只有坚持“质量第一”的施工管理原则,才能使人们群众的生活有所保障,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施工管理工作出现纰漏的最好方法是做好事先预防。对问题的事后处理总是带有滞后性。坚持预防为主的施工管理方针,能够使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工程质量筑牢在每个工作人员心中。这样,才能保障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施工理念。公路工程以服务百姓为最终目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关注民生的内在要求。公路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的顺利完工,需要工作人员在每一个环节付出真诚的劳动,并严格按照流程办事。可见,管理工程的质量最终由人来掌控。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的地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充分尊重人的核心地位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过关过硬。
3.工程施工管理解决对策
(1)加强相关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用意识约束行动
领导的决策作用体现着领导对公路工程的重视程度。高度重视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可能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领导重视工程施工质量,势必会积极影响相关工作人员,促使他们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树立工程质量意识和生命忧患意识,严格对待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以便从各个方面确保公路工程质量。
(2)严谨对待工程设计方案,尽量避免方案的不正当变更
工程设计方案是公路工程进行有效施工的重大前提条件,其应当在谨慎周密的工作理念下完成。妥当的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公路工程进度的及时递进与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施工企业的预期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3)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原材料需要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要把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源头因素予以重视,所以,应当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鉴定水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其次,采购部门应当对多家采购渠道进行必要的登记,进行综合比较,对于那些原材料质量好,企业信誉高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当然,采购部门还应当定期对予以登记的原材料提供企业进行考察,看其信誉度及原材料质量等是否下降,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采购计划和选择空间。
(4)努力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其工作成效
科学可行的项目管理对于公路工程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因此,项目管理者应当努力加强业务知识的再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适时适当“充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同时,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牢记工作宗旨,树立高度责任感,做到做事时讲原则,杜绝因人情因素等影响工程质量的不良现象。此外,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并认真贯彻落实,当罚则罚,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4.结束语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事无巨细的活动过程,根据项目的施工情况的不同可采取的管理办法也不同。作为管理人员,要不断开拓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实现保证质量、控制进度和提高效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吉龙.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控制措施[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35) : 8 5 - 8 5 .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建管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惠民利民政策的深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尤其是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公布以来,水利工程的规模就获得了大幅度的增加和发展,仅2012年水利工程的总投资就达到了4000亿元,因此近几年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显著失调,为此必须将水利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从而全面实现建管结合的局面,进一步相应国家深化水利改革的目标。
1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来说有着固定的建设程序,通常包含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分析、图纸设计、施工、竣工检收等,因此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内的设计、控制、协调都属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范畴。因此其管理的重点就是工程项目的管理,从而促进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的完成。而实际的运行管理就复杂的多,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和制度下使用更加标准化的工程理论针对性的对工程做有计划和有组织的管理工作,整体而言运行管理更加能够促进项目目标的完成。不难看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分属水利工程的两个的不同阶段,但是在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两者不可分割,前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根基和前提,而后者则是水利工程实现职能的重要措施,只有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够全面的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由于前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入,所以运行管理也会被认为是实现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变的重要措施,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实现投资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把控等必要过程。而且两者还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资金的流动和运行,同时从工程的总体性来说,两者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
2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结合的实施策略
2.1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建管结合
可行性分析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初期需要对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估和考虑,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个角度考虑水利工程的实施价值和可行性。我们探索建管结合的机制需要从水利工程整个生命周期来考虑,所以在这个阶段就要考虑建管结合的模式。首先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就要集合工程的规模大小提出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初步确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管理方法,并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主要工作计划,了解库区、洼地、蓄洪区等地区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方法,给后期的建管结合提供参考。其次是投资中考虑管理经费的分析和设置,通过投资经费的利用评估管理阶段可能的管理经费规模,并结合工程投资一期考量。将运行管理资金和建设资金合并到一起共同完成凑资计划,哪个部门批准了可行性研究的报告就要负责资金的落实到位,从项目的每一个建设目标和计划来确定资金的利用问题。明确运行管理的经费利用内容,例如人员培训费用、办公用品、事业经费等,这些费用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测算和执行。在管理经费的预算基础上进一步的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例如纯公益性的单位以及经营性的单位所承担的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还要对单位进行定性和定类,从而进一步的完善资金的投入计划。最后是风险评估,任何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水利工程风险更是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管理阶段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所以在水利工程的可行性分析阶段要将进行完善的风险评估措施,不仅仅考虑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更加的从政府干预、人员编制、气候灾害等角度来考虑运行管理的风险控制,提高后期管理阶段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2.2 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管结合
设计阶段的建管结合对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初步设计阶段就要充分的考虑到现场施工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后期实际管理工作之间的影响,所以更加的强调实际施工可能遇到的客观问题的预测。所以就必须在充分研究水利工程基础上实现对监管结合方案的统筹管理,并明企鹅运行阶段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设的规模,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阶段的投入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并保障建管结合模式能够发挥在后期使用和运行阶段的投资效益。
2.3 实施阶段的建管结合
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监管模式探索后,已经建立初步的监管集合的方案和计划。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实施阶段就需要注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之间的联合,这样通过两者之间的联合就能够全面的实现建管结合的操作性,并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分离的弊端。具体的操作方式需要水利建设单位在施工中辅助管理单位,对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整理,为其后期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而运行管理单位则要积极的配合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进行人员、设备、资源的联合和监管,并直到水利工程确认交付后才开始正常使用,保障工程的质量为后期的运行提供基础。
3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结合的重点
3.1 建管结合实施背景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必须不断的坚定市场发展的方向,明确经济发展中心中的卖家市场和买家市场。随着建管结合的运用,未来的水利工程发展一方面要更加的考虑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际情况做合理规划。促进建设和运行当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规划和利用效率。
3.2 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
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整体运行的机制,保障建管结合模式的正常实施和开展。合理的规章制度还能够应对水里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发状况,提高对不稳定因素的预防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观念,要想全面的实现建管结合并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不行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提高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工程周期内发挥运行管理的作用,确保建管结合的全面开展。
3.3 掌管监管实施的过程
为了全面的实现建管结合还需要准确的掌握和理解建管结合模式的应用过程,因此必须准确的把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单位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设计和分析阶段,就要结合后期运行管理单位的现实价值和效益规划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应用到水利工程的招标中,要结合工程建设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意见,结合长远的发展和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后是必须以工程建设的管理为核心,大力发展技术和管理的作用,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4 结语
正确的运用建管结合的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效率,因此必须提高对建管结合的重视,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莹莹. 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J]. 门窗,2015,02:184.
[2]丁立鸿.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0:122-124.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路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资金的主要投入阶段,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对合理地利用资金,获取最大的利润而言十分重要。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造价目标的实现,并尽可能将实际造价降到最低。
一、造成建设项目公路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
1、合同管理不严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工程建设的主要合同,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它一经签订,是严格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漏和经验水平等问题,常出现合同内容和范围欠明确、资料不齐全、文字欠严密、含糊其词的现象。
2、工程变更
因公路工程建设时间长,涉及到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的客观因素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招投标时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也相应有了变化。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其产生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不可预见的原因。
二、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1、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严密的施工合同,同时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合同履约跟踪检查制度,加强监督,提高合同履约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管理工作。组成施工合同的文件包括:投标书及其附件、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施工合同专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协议书的组成部分,上述合同组成部分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偏差的纠正与控制分为合同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四个方面。通过对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偏离标准状态的纠正,以便使工程造价运行在正常的标准值范围以内。
2、加强工程变更管理,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有发包人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也有经工程师同意的承包人要求进行的设计变更,导致合同价款的增减,多数设计变更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升。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终制订一个实施性的工程变更程序。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工程质量。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凡涉及到工程费用增加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必要时开专家座谈会讨论,而且尽快变更及落实,减少损失。施工图的修改权为设计单位及项目设计者所拥有,施工单位是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同意,施工单位无权修改设计,而且由此而导致的工程费用的增加,由施工单位自行解决。另外,必须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经济合理的方案。工程变更价款的计算方法按合同约定的方式办理,一般是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合同价款;合同中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此价格确定变更价格,变更合同价款;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同时,工程变更单都要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并绘成明细表归人工程档案,将其作为施工和竣工结算的依据。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具也不同,因此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人应根据合同文件、项目的资源配置以及当地的实际地形地貌等制订出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运用价值工程法等方法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多效益的目的。
4、正确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减少合同纠纷
在公路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现阶段采用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是招标和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是一份以一定计量单位说明工程数量的文件。这是按照国家或地方颁布的计算规则即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方法、统一的计量单位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根据设计图纸并予以统计、排列,从而得出的清单。工程量清单特点要重视的有:工程量清单中各章的工程细目应和技术规范相关章节的计量与支付条款结合起来理解;工程量清单中所列的工程数量是估算的或设计的预计数量(即模拟数量),不能作为最终结算与支付的依据,实际支付应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由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规定的计鼍方法,以监理工程量认可的尺寸、断面计量,按工程量清单的单价和总额价计算支付金额;工程量清单中有标价的单价是综合单价。工程量计量办法应着重注意的内容有:以公制的物理计量单位或习惯的自然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凡超过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或同意的任何长度、面积或体积,都不予计量,全部必须的模板、脚手架、装备、机具和连接螺栓、垫圈等其他材料,应包括在其他支付细目中,不单独计量,如果规范规定的任何分项工程或其细目未在工程量清单中出现,则应被认为是其他相关工程的附属义务,不再单独计量。
5、做好合同计量支付及工程价款的结算管理工作
公路上采用的是合格工程方可计量,基本上每一可计量的工程细目都有相关的原始记录和检验评定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应检查:工程计量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工程计量的方法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工程费用支付是否违反相关的原则;工程费用支付的程序(即中期支付和最终支付程序的审查)。建设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工程量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同时,充分运用Auto—CAD及Excel技术提高合同计量支付的正确度。在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编制最终支付证书。它的格式和内容应满足合同规定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其相应的系列结算清单,必须齐全、完整,相互关系清晰;相应的系列证明资料都有监理工程师的签认。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与合同的价款条款、工程质量、进度、人力、材料和机械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需要业主、承包商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展,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42.18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快,国家电网新建、改建与扩建电力工程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许多供电公司在电力工程财务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同普通的企业财务管理有所不同,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相对而言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例如电力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上的混乱、资金投入上的浪费,等等。当前,怎样做到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杜绝资金浪费的现象、做到资金的合理使用成为当前电力工程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格的工程财务管理流程,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严格执行。
1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原则
毋庸置疑,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带来用电量的增加,现如今,你已经难以想象要生活在一个没有电的世界,电力工程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在此条件下也就要求我们加大电力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质量。在电力工程财务管理方面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首先,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要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运用当前的最新管理理念,科学合理地做好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伴随着管理理念的更新换代,在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要依照一定的法则,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做好财务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等工作。总而言之,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财务管理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再结合实际情况做到科学管理。
2电力工程财务管理特征
2.1电力工程建设企业财务方面存在的弱点
首先,会计工作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许多电力单位的会计工作仍然只是延续传统会计所进行的记账、报账工作,没有对电力工程项目现场的财务进行管理,更没有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以及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会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次,电力工程财务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电力工程单位都没有对其财务人员进行职后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使得财务人员能力不足直接制约其工作的进行;最后,电力工程单位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影响会计作用发挥的主要原因。
2.2资金估算的不准确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在我国许多电力工程项目的资金都缺乏一个科学的管理标准,通常在项目资金划拨下来之后,都难以完全按照合同的约定对资金进行使用,从而导致了项目资金管理方式的混乱,不利于单位内部沟通工作以及协调工作的进展,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假如难以发挥出项目财务部门在资金管理以及资金统筹协调方面的作用,也就难以对考核指标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管理。
2.3项目定额编制的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电力单位在编制项目定额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电力单位即便编制了定额,但是在项目建设的实际过程当中也没有得到较好地实施,因而对于建设单位来讲不仅是个缺失,同时也是财务浪费的开始。
3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1工程资料与工程数据不完整,难以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
我国输变电资产设备的御史、台账、管理数据、在线监管以及运行维护的发展时间都较短,与之相关的资料与数据都不够完整与全面,这也就提高了资产管理科学决策的难度。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电力单位都是采取分散式的方式进行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分散式的开发方式容易造成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业务结构分散,系统与专业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共享,没有为决策层领导提供强有力的且富有说服性的参考资料,从而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
3.1.2分段式资产管理模式的缺陷
当前,我国许多电力单位的资产管理采取的都是分段式的管理模式,电力项目工程的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建设等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这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就容易造成资产管理流程的分散。这些部门因为分别管理不同方面的资产,因而对工作的目标难以完全达到一致,造成了资产管理沟通的不足,没有对相关信息进行共享,也没有一致的收支账目,从而导致了资产管理的混乱。
3.2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项目,通常都有较长的施工工期,一个电力工程项目一般还会包含多个子工程项目,不同的子工程项目通常还会分给不同的施工单位,这就使得一个项目的施工人员较多,管理起来较为复杂,这种情况下也就增加了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难度。当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体制还不够完善,仅仅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同时还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市场行为,在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方面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一个正规的合同文本。尽管为了规则合同行为,国家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并且从多个方面客观地强调了合同中甲方、乙方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但是却往往会因为一些现实原因,使得许多电力工程的合同文本的制约能力都不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电力工程的合同文本,其中规定的条款一般都对发包方具有较大的约束力,但是对于承包方的约束力就较弱,这就使得合同双方在权利以及义务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平等。
其次,通过调查发现,在电力工程的合同文件中,在语言、表述以及用词方面都不够严谨,使得在条款当中存在着一些漏洞。签订工程合同的双方也常会由于在某一条款的理解上出现分歧而产生纠纷。而由于合同的不规范而产生的纠纷也必然会阻碍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3.3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电力企业单位,他们在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通常会因为核算的数据较多、核算标准不一、核算人员素质水平不一、不能依据相关会计法规以及核算标准进行核算等一系列原因的影响,使得财务核算出现问题。因为许多电力工程的资产管理模式通常采用的都是分段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各部门间沟通的不及时,也会产生一些财务核算问题。有很多情况下,在工程完工之后,项目相关管理部门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财务结算,许多企业就没有办法把电力工程暂时估算入账,没有办法对工程进行计提折旧,往往会造成在年末结算的时候企业的资产虚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虚增的现象。
4电力工程财务管理对策
4.1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发挥出决算领导小组的作用
电力工程管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不同工作环节之间都相互影响,工程财务管理的质量同时也受到其他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工程开展的前期工作、加强工程建设期工作、加强物资收发管理工作等都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针对电力项目工程前期工作,应该制定出前期工作管理流程,制定出合理的费用管理方法,制定出合理的工程前期费用开支范围;针对电力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应明确规范项目工作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经济人员的职责及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针对物资部门而言,应该制定出一个规范的物资收领流程,最大可能地降低在物质收发环节出现的问题;针对工程财务部门,应该建立一个财务管理条例,规范工程款项支付的流程,明确在竣工决算的时候各个参与工程建设部门所担负的职责等。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其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来开展,要具有针对性以及适用性。
4.2严格控制在工程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成本
4.2.1严格控制工程设计阶段成本
在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应该采用招商投标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以一种市场竞争的形式来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单位能够在最新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在最新设计技术的支持下,设计出最佳的项目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第二,实行典型设计以及典型造价,从而减少程度较大的设计变更以及设计漏项,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工程造价标准,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对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水平进行合理评价,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设运行成本。第三,应该对电力工程项目设计概算进行严格审查,以准确确定费用总额。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组织工作技术人员、造价管理人员、财务审计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项目的设计概算审查工作当中,审查是否存在着任意增添不必要机器设备之类的问题,假如发现存在这类问题,应及时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且调整费用总额。
4.2.2严格控制工程施工阶段成本
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方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采取一种招商投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以这种市场竞争的方式来选出施工资质较高、施工组织严密、电网项目施工能力较强、报价合理的施工单位,这样既能够保护施工质量又能够控制成本,也能够减少由于施工队伍选择不合理而造成的损失。第二,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当中的设计变更,在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假如发现设计变更或者设计漏项,应该要对产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便追究责任,并且还必须努力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4.3建设奖励制度从而提高建设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因为电力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设单位同项目资金筹措单位是分隔开来的,建设单位所节余的资金必须要交还给上级单位归还贷款,这就使得建设单位对于控制工程成本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调动建设单位在控制工程成本方面的积极性,上级单位应该对于大幅度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
4.4加强对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
电力企业必须要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不但需要具有专业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首先,必须要强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要能够结合供电企业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工程概预算知识,要熟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其次,还必须加强对电力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让其能够了解项目竣工阶段财务决算过程中的各种编制要求,了解财务决算的工作流程,了解应当收取的各种竣工决算资料,要做到及时准确地制定流程编制或者提供项目工程结算,帮助相关财务部门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并且准确地反映出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信息。
4.5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考核体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管理,各个单位应该成立一个内部的考核委员会。通过这一单位内部的考核委员会制定出一些日常考核办法,将工程管理当中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纳入到日常考核当中去。假如由于上一个环节没有按时完成而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也不能按时完成,那么下一个环节的管理单位就可以对上一环节的管理单位提出考核,通过这种以考核促进管理的方式,来促使工程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其最大功效。
综上所述,针对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通过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考核监督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规范财务管理行为,以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并且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俐.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3):202.
[2]马丽.工程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106-107.
[3]侯志欣.供电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248-249.
[4]王红涛.试探电力工程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213-214.
[5]李芳旺.县级供电企业电力工程财务管理探讨[J].金融经济,2009(3):161-162.
关键词:工程管理生产时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工程管理是一项对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而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更是工程管理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对提升工程管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我们还应明确,只有通过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实践性专业人才。但是就目前工程管理教学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无法有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实践性人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寻找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管理使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其包含了包括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以及心理等多种学科在内的多种知识,因此,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员来说,需要学习的知识极多,也需要极强的学习能力。另外,在工程管理实际工作中,其工作的范围也比较广,服务项目也比较多元化,对从事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基于以上特点,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教师对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引起做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管理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也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对自己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更好的巩固。在实践工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加深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以及对知识理解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欠缺进行弥补,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完善。而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实践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出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避免日后教学过程中相同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企业更重视的是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知识水平,因为,在以往的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却比较低下,只会纸上谈兵,根本就胜任不了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而在工程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就能够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出现,通过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可以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培养,并且,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与工程管理工作进行更好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
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当前高校的工程管理的教学中,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无法保证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对实践的教学。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没有足够好的条件来开展实践教学,既无法对实践教学进行设计,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也无法对实践教学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价,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实践教学中缺乏交流和总结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还应该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做好这一点。首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大多都是自己顾自己的,极少进行交流,也就无法做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也没有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无法掌握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对其进行解决,进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成效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限制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三)高校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当前,在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学中,对实践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比较少,导致实践课教师不仅薪资低、待遇差,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很少有人愿意担任工程管理实践课的任职教师,不得以情况下,只能是理论课的教师同时担任实践课的教师。由于理论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管理实践,缺乏实践管理经验,自身的动手能力也满足不了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因此严重影响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
(一)重视实践教学
在工程管理的教学中,应该对工程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环节的教学引起足够重视,为此学校应该将工程管理的实践教学列入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并有对学科进行准确定位,设定学科的培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和确定教学内容,以培养出具有高能力、高水平以及高素质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在工程管理的实践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实践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将实习的目的、内容以及实践方法进行确定,然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践,进而确保实践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在实践过程中重视交流和总结
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过程中的学生和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的总结列为实践教学中一部分。首先,在实践的过程中,将整个实践教学分为几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实践结束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对自己的实践心得进行分享,并总结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待教师进行解决。其次,在实践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对其进行解决,逐渐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成效,使得实践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的目的[2]。
(三)加强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任务。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工程管理实践教学方面的资金的投入,提高实践任课教师的薪资待遇,肯定实践教师的地位。其次,聘请专业的、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进行实践教学,改变以往高校工程管理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教师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管理实践,不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问题。通过以上方法,综合加强高校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进而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当前,在企业工程管理职位的招聘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甚至已经成为招聘的主要标准,这就对高校的工程管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工程管理教学应该积极改革,重视实践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动手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的培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各个阶段;预结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项目承包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工程预结算。在工程完工以后,若不能及时结算,就无法及时确定已完工投产的投资项目入账资产价值,对分类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企业日常成本核算工作,以及确定经营利润。也反映出了企业在结算流程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责任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力争在转变预结算管理方式上下功夫,从运营模式、结算方式以及预算员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工程预结算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一、预结算管理工作的特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中,预结算管理工作贯穿在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从工程项目开始招投标到施工生产,在经营管理过程直至竣工结算为止。预结算管理作为一个全过程控制的管理过程,需要各部门多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凡是涉及结算成本的部门,包括材料、财务、工程部、技术部等都应该参与到工程预结算管理中。此外,在施工过程的预结算管理中,要对突发状况及时的掌握,要时刻注意变更签证的操作过程,以便对那些不利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例如供应的设备材料原因造成的工程返工、处理地下障碍物或是停水停电等。
二、预结算管理的办法
要做好预结算管理,保证结算送审的质量是其前提,在审计单位审定过程中的浮动变化为表现形式,评定标准是最终的结算金额。作为施工单位经营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对工程预结算工作予以重视,这样才能做好工程结算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优化二次经营扩展,从而提高结算金额,实现结算的效益。
1、投标阶段的预结算管理
在投标阶段,要对各投标小组的任务和分工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将责任义务具体安排到个人,保障各项分工的完成。要对相关工程项目的动态信息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对动态信息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
首先,要认真计算并合理组价,应当依据业主提供的标书、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说明书,参考政府颁发的现行工程预算定额,以及与之配套执行的现行材料预算价格,另外还有相关的合同条件及供应方式、取费文件等等,通过这些来做出合适的评估预算,对于文件和图纸中存在的不明确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具体的事宜,然后再进行编制。
其次,要对投标的风险费用进行全面测算。由于受到国家政策性调整、建材价格上涨、或是人工费用支出增加等原因,往往会造成施工报价与实际施工的差价;另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中出现突发事件,又因为在投标报价中已经确定了已封闭包干的费用,就会造成施工的损失,这些都应当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为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各种费用做出预算,避免投标后实际施工带来的损失。
最后,要做出正确的决策,确定最终报价。通过进行全面的成本分析,去除那些可忽略部分的费用,从而进一步控制工程的预算,使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充分的发挥出实力。
企业的投标报价应该要考虑自身资金实力和施工实力,并与业主进行相互了解,再结合竞争对手的实力、管理、装备、队伍、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在实事求是的同时合理的调整价格,最终做出正确决策,采取具有竞争力的报价。
2、施工前的项目预算管理
在项目工程施工之前,将各类预算编制好。根据实际施工的组织设计,编制临建工程预算书;根据施工图的预算书,及时编制出各种工料分析单、材料计划单;收集当地物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各期材料预算价格及相关规范;要仔细阅读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掌握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计算的条款,为今后预算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对施工图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当进行单独编制相关的专门预算,另报业主。
3、施工阶段的项目预算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编制工程项目设计变更预算、施工决算、签证工程预算以及与各分包方的工程结算,这一工作贯穿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对于工程项目最终利润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开口承包的工程项目,项目预算人员应当与业主代表进行积极地沟通,并及时督促业主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定,从而将工程造价早日敲定。对闭口承包的工程项目,项目预算人员要按项目进行划分,并结合联系单、施工图和设计变更单对施工图重新编制来进行预算,通过找出与预算之间的差距,为之后调整决算打好基础。快速确定工程造价,有利于各施工阶段进度款的拨付,如果采取先干后算,就很容易使项目部在后期的结算阶段处于被动的局面。因此,想要使项目管理处于积极的管理局面,无论是开口承包还是闭口承包,都应当要求项目预算人员编制分部工程预算。进行分部预算不但能满足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也能够满足项目施工的管理需要。对于设计变更、签证要进行及时计算,应当要求无论是当月还是当季,都要做到何时完工何时计算,并及时编制补充预算,从而保证工程价款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竣工阶段的项目结算管理
在完成承包合同中所有规定的内容,并经过验收交工以后,施工企业还要依据工程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竣工结算,依据合同的相关规定编制工程造价文件,向业主提出自己应得的全部工程款。施工单位编制竣工结算后报给业主,业主可以自行或者委托造价咨询部门对其进行审核,最终审定的结果将会直接涉及到施工单位的利益。因此,通过竣工结算的结果,使之能够反映已实施的工作内容,以及保证自身应得的利益不受损失,就成为了施工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竣工结算也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成本进行考核,以及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同时也是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总结和衡量的依据。通过竣工结算,可以查出造成施工浪费的因素,总结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服务水平。
要做好竣工结算工作,前提是企业领导重视。在当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施工企业要生存下去,第一要务就是要在投标竞争中赢得任务。所得的任务是否能够获得盈利,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牵涉到工程成本管理、竣工结算等一系列环节,而企业为了保证综合效益的实现,也要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领导应当努力保证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对投标工作予以重视的同时,也应当配备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进行结算编制,并让其参与投票决策分析。另外,为了调动结算编制人员的积极性,应当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件,对相关工程的结算成果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建立以总公司、分公司、现场核算、项目部相结合的一套整体的成本管理体系,为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其次,编制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这是编好结算的基础。这就要求编制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定额内容,准确套用定额项目,能够对定额项目的单价进行必要的换算;能准确运用和理解合同条款对该调费用所进行的调整;并及时掌握计价信息,准确运用;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掌握各分部工程的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签证和费用计算;能主动把握索赔起因,并根据索赔程序,利用索赔技巧进行索赔,同时应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为其服务;针对新材料、新工艺,能利用定额原理自行组价等。结算编制者的工作态度是影响结算编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间各个项目工程造价的激烈日益竞争,所有施工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竣工结算工作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关卡,对于控制工程造价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低温,造价人员要严格把关,将这项精细的工作做好,将结算管理工作有效经营,以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经营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黎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刍议[J]. 科技传播. 2010(07)
[2] 柴雪荞.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 甘肃科技纵横. 2006(02)
[3] 梁学斌.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传播. 2011(08)
Abstract: The steel industry has developed to a historical height,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needs to be more systematic and meticulou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structural steelwork management from the supply chain,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flow to improve project effectiveness from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project management.
关键词: 钢结构工程;供应链;物流;信息流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supply chain;logistics;flow of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069-03
0 引言
我国近十年钢结构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规模和专业技术都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在设计、采购、制作、安装方面都日趋成熟。钢结构产品也更丰富、美观、有气质,如:一些钢结构的高层建筑,体育场馆,航站楼,大型会展中心等都采用钢结构。目前钢结构工程是最有条件做工程总承包的,工程所需的各项资源容易整合。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也随之而来,业务方式的变化引来管理对象的变化、调整,供需上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不协调、传递迟延,物流的延误与积压等现象,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业内者除了在专业技术、硬件配置上要达到领先外,还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为我们新的管理思想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现在已做或在做的钢结构工程管理形式,以宝钢工程为例。一旦项目中标,组建的扁平化项目经理部就承担起了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的目标责任,项目经理部要从内部、外部捕获相关资源,同合作伙伴一起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实施来达到既定目标。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从设计到制造、安装、保修,最终向用户交出满意的建筑产品。在繁长的过程管理中,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如何通过更有效的管理来实现项目的工期、质量,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呢?撇开已运用成熟的一些管理方法外,我想应该从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这三方面加强管理。现就此三方面作一探讨。
1 供应链的管理
1.1 供应链模型 钢结构建筑产品在其形成与提供给用户的过程中,各有关企业(或部门)间必然会产生供需关系,并相互链接,就形成了供应链。项目经理部要对组成供应链的各链环进行不同深度的管理。钢结构工程供应链的模型如图1所示。
1.2 供应链上各环节的管理内容
1.2.1 设计环节 项目经理部在此阶段重点对设计院的出图时间,出图顺序进行管理,必须根据总体网络进度和安装顺序主动向设计院提出准确的出图时间和顺序要求,从源头上管理运行项目经理部制定的工程计划。
1.2.2 材料计划的制作、审核环节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图作出材料采购计划并严格审核,确定合理的需求日期,计划要有合理的提前期,比如在最快能供货的日期前7天必须报出计划,若有特殊要求的必须详细提出(如需定尺的材料),材料计划强调及时、准确,在施工图到图后几个工作日内迅速完成。在图量很大的情况下可以按施工顺序分批编制,分批报出。
1.2.3 供货环节 供应商收到计划后,要在满足“需求日期”上开展采购工作, 因“需求日期”的先后,与制造的先后息息相关。
1.2.4 制造环节 材料(主材)满足需求到达加工点后,制造厂的人力资源、设备使用分配等要与该工程的加工量和构件的交货时间相匹配,不能因为同时有其它制作项目而弱化了资源配置。在加工过程中,制造厂要对各工序需求中的内部供应链协调好,以高效完成构件加工。
1.2.5 安装环节 要完成一些里程碑的安装节点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产品,如:吊装开始时间、主体框架安装完成时间、屋面开始封闭的时间、附属构件安装完成时间、竣工验收时间等,对每个阶段成果的控制是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最终向用户提供优质建筑产品的重要保证。
1.2.6 用户使用环节 钢结构建筑产品通过四方验收合格后交予用户,同时保修期开始。
以上各阶段的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钢结构工程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管理核心还是在项目经理部,其决策、组织、协调功能贯穿整个过程。
2 物流的管理
2.1 物流过程模型 钢结构工程的物流是为满足用户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制作、中间库存、安装、最终产品从起点到终点间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有效率和效益的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控制过程。项目经理部要做的工作是计划、管理、控制。保证材料供货的准确和构件供应满足安装。物流过程模型图如图2。
模型图中将流动分了3种情况,3种情况下共有8个站点,其中1种情况是最快最顺利的流通,其余两种逐渐次之,此两种情况作为重点管理对象,使其流动速度提高,为工程增效。
2.2 物流问题分析 要解决以上两种慢物流,则先分析其产生过程。钢结构工程中常见的物流问题是:
2.2.1 材料供货、构件供货与计划的时间不符 材料供应大多数是受市场因素影响,如市场缺货,其次是受设计的影响,如需要特殊规格的定尺板、型钢等。构件供货流动受材料供应、制造厂资源、设计变更、安装期的天气等诸多因素影响。在安装过程中,解决构件供需问题是很重要的事情。材料供应对物流的影响,部分晚到的材料会影响构件的供应,并最终影响安装进度;同理,设计变更也会对物流产生影响,有些设计变更涉及到材料的变更,或制造的变更,这两项改变势必使交货期改变;
2.2.2 制造厂自身情况对物流有影响 制造厂对本项目的资源配置情况,如制造厂有同时运作多个项目的情况,而分散了资源,使制造进度减速,从而部分交货有点拖延;
2.2.3 安装期的天气也会影响物流 其表现在:因下大雨、下雪、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原因,安装必须停工,使原来的构件需求日期后延,但此时制造厂并没停止加工,那么制造厂对延后需求的构件要入库存放,由于制造厂的库存量有限,库满后,制造厂一般会将即使现不需要的构件也会发送至现场,这给现场造成了二次倒运,制造厂的构件入库和现场构件的二次倒运,都是物流上的效益损失,是企业所不希望的。
2.3 物流问题的解决意向 以上物流过程受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干扰、制约,如市场变化、设计变更、天气,但有些影响可以通过管理来减少损失,加强对物流中涉及的资源的管理和通过对物流过程中信息的管理来缩短物流问题的解决时间,减少库存和二次倒运,以提高工程运营效率和效益。
3 信息流的管理
3.1 信息流管理内容 钢结构工程在运行实施中会有很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态存在,要将这些事态经描述后变成信息,然后对相关者进行传递,就形成了信息流。
项目经理部处于信息的包围之中,要处理来自业务上游的业主、设计院、监理以及下游业务的采购部门、制造厂、安装公司的控制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反馈,不仅如此,还要对下下游的构件加工过程、安装状态作必要的了解。项目经理部对钢结构工程的信息管理要做的具体工作是:
3.1.1 对业主、监理方、设计院信息的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项目经理部对来自业主、监理的信息首先要进行加工、分类,然后准确、及时的传递给项目管理层,对执行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设计院方面的信息,设计院是对业主负责,但其设计思想往往要与施工单位结合,所以项目经理部要主动去设计院就施工方面的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让设计意图在既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情况下,又便于施工。如构件的安装节点形式可选取方便、快捷类的安装节点,设计时材料的规格选型可考虑与市场规格相符,以便于采购和加工。
3.1.2 对材料采购信息的管理 项目经理部对甲供材料部分所报出的供料计划要充分考虑工程进度,确定好每种材料的规格、数量、需求日期,采购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会面对一些市场因素的变化,信息必须互通,对问题及时解决,如材料代用问题,信息要流遍项目经理部、设计院、监理、业主,在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证后,方可代用。如果此问题的信息传输慢,则会耽误工程进度。
3.1.3 对制造厂信息管理 项目经理部要向制造厂详细的构件需求计划,制造厂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应将关于加工状态的信息定向传送给项目经理部,如:已开始加工的构件、已完成构件、将要发货的构件以及当前的有关问题等。
3.1.4 对安装过程的信息管理 这里强调构件安装与制造的信息关系。因制造点与安装点有一定的地理距离,信息的意义相对重要一点。项目经理部向安装公司(或作业组)进度计划及主要节点信息。项目经理部组织协调构件准时进场。构件的进场时间准确度往往是前期较准确,中后期的准确度逐渐递减,一般是供货滞后。随着安装的进展,受材料供应、制造厂资源、设计变更、安装期的天气影响、构件的交货时间已经不等于计划需求时间,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影响,但与以项目经理部为管理核心的信息管理程度有关,如:项目经理部对材料采购信息的了解是否全面,特别是有比计划晚到的材料供货信息;对制造厂的资源配置是否与本项目的加工量、交货时间相匹配,以及制造厂同时做的有多少个项目、或分配在多少个分厂加工等,对这些客观信息是否作了搜集、分析。还有个联络方式问题,对安装期构件的需求除采用计划书传达外,常用的是电话联络。电话联络有缺陷,即信息不容易存储、信息多了易忘掉或者会出现理解偏差,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者还是要有意识的去制造厂实地察看或派工程协调人员驻厂收集第一手信息。以便于对工程管理作出正确决策。
3.2 钢结构工程信息管理的建议 信息在整个钢结构运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互联网和通讯技术是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手段。它能让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更及时、准确。但我们现在还没有把先进的信息工具发挥得淋漓尽致。钢结构工程信息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建议通过五冶内部网或因特网,让项目经理部、采购方、制造方、安装方在网上该工程的信息,如:制造厂在网上已开始制作的构件、预计3天内将完成的构件、已完成的构件、今后3天内将要交货的构件等,这样钢结构工程的相关管理者均有同等机会在网上察看到这些关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因信息传输层次多、路径长而使信息失真。将信息在网上还有个优点是:更容易存储信息和查询信息,这也有利于进行责任管理。
4 结论
宝钢某钢结构工程运用此管理技术,使各个环节有序进行,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从末端的安装环节看,安装工期得到了保证,现场二次倒运次数为零,从而验证了从设计、采购、制造、交货环节都按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构成了整个工程的高效运行,为工程降低了成本,为企业增加了效益,此运营管理技术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杲.关于钢结构安装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关键词:轨道交通;施工;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和不可控因素多的特点,其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从项目规划,方案比选、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监控等阶段加强造价控制。项目的实施,是造价控制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重点是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施工单位的造价管理合理与否直接决定项目建设的投资、质量和工期。为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需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招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在工程实施前,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招投标法,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政府相关监督部门及建设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如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处理。评标专家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投标人编制的经优化的网络图施工组织及相关措施项目是否符合工程特点,投标人的报价是否符合市场水平认真做好施工队伍工程筹划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投标人的资质、资金等能否满足施工的要求。通过招标,对各投标人的施工方案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分析对比,从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
2.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当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原设计不能实施或者满足工程要求需要变更时,施工单位必须阐述不能实施的原因,以书面形式向建设单位报告情况,建设单位根据设计意见对工程数量及投资增减原因分析,最后由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设计变更。如变更后投资突破总概算,必须报经原审批部门审查同意,进行概算调整。
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做好设计预算和工程量清单的审查工作,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各种客观原因所发生的设计变更,建设单位必须规范变更手续,明确设计变更的原因、种类、责任的认定和费用处理原则;施工单位应按照合法的变更手续进行申报。
3.完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验收过程中,一定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实际测量、检验、确认,例如:基础钢筋的尺寸大小、间距的多少;基槽的宽度、深度;垫层的厚度等,这些重要的数据都是建设单位最终结算的依据,一旦工程被隐蔽之后,倘若没有进行及时的验收,在没有数据记录的情况下,会对今后的工程造价审核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隐蔽验收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前提,我们应当建立包括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在内的建设项目隐蔽工程资料库,对隐蔽工程及其变更情况进行现场拍照录像,及时跟踪记录。虽然有些工程在事后可以进行破坏性检查,但如果能在事中做好这些工作就能避免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4.认真贯彻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对工程施工和设备监造进行监理,是督促施工方和设备供应商按合同办事,并是对建设工程实行“三控制、三管理和一协调”目标控制的有效方式。要认真选择监理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理制度。特别是负责造价管理的监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责任心,现场监理人员要做到“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实现“责任到人”的制度,现场监理对各自签证量真实性负责。对工程监理中的失职行为要严肃查处。
5.严格执行项目结算程序
项目结算应以建设单位和施工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为主要依据进行项目结算。在项目结算前期,建设单位从支付起扣点开始,在项目结算时按规定逐月从结算金额中开始扣回备料款,直至将备料款全部扣完为止。在项目结算时建设管理单位尚应扣留施工方5%的质保金,直至保修期满,再将质保金返还施工单位。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城轨建设发展至今,全国各大中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城轨建设理念在不断创新和拓展。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2003】81号)文件的颁布,对项目的建设规划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结在城轨工程设计、施工、运营中的问题和经验,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节约、环保为指导,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根本,以做好造价管理为宗旨的原则。现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提出以下措施和建议:
1.建立专业的城轨造价管理体系
随着各大中城市陆续开建城轨项目,且投资费用高,在基建中所占的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专业的城轨造价管理体系为大势所趋。比如,重庆市从2001年第一条轨道线路开建,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计价体系。
2.补充、修改和完善城轨有关造价计价标准、依据等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
为有效进行城轨造价管理工作,提高投资效益,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投资进行有效管理,应修改、进一步完善《重庆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2011》等行业水平指导标准,健全有关城轨建设的计价标准、依据文件。
3.加强城轨造价的动态管理工作
随着城轨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不断出现,有关造价管理的相关文件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其政策性和时效性非常强,因此城轨建设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我们更加需要加强城轨有关计价标准和依据的动态管理工作。
4.加强城轨造价管理的调研工作
城轨建设具有多种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模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应分别进行调研。另应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运营筹备费、工程保险费等费用、计费基数和费率进行调研,以规范和统一其计价标准。
5.规范城轨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投标过程
招投标也是进行造价管理的重要一环,应针对城轨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和颁布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招投标相关管理文件或法律、法规性文件。
6.加强城轨施工过程中细节规范和管理工作
城轨施工过程中各种细节问题对投资的影响、控制和管理更为复杂化和多元化,所以,应针对城轨工程与市政工程的不同特点,并借鉴铁路系统较为成熟的经验,编制和颁布有关《城轨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城轨投资控制和管理办法》、《城轨结算、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
7.全面提高城轨造价管理水平
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是以国家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它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实践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造价管理者除应对本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尚应对项目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作全面的了解,并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
为充分发挥城轨项目投资效益,造价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全方位提高其管理水平。造价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不仅仅是靠理论,而更多的则是靠来自于造价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我国城轨建设迅速而有序发展的今天,从国家利益、国家经济核算及发展等方面,都充分证明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工程造价工作者,对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竣工后的经营效果,而对于建设管理者来说,则是取得一项合格的建设产品,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资金的投入,使投资更大的发挥其整体效益的有效手段。
三、结束语
在造价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今天,创新造价管理模式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其涉及到政府、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利益相关方。在轨道交通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过程中,做好计量支付和工程商洽、设计变更管理等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调动参建各方的造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严格的控制制度,进行全方位控制和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巧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造价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07(13)
李玉周基于成本视角
[32]毛军平 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研究 苏州大学,2008年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施工阶段是实现建筑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虽然在这个阶段节约成本的可能性较小,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能否合理的控制与管理施工阶段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大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有些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很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1.技术方面
首先,项目施工前没有完整的施工方案,也没有编制能够形象表示施工进度的网络图或横道图,对分项工程的施工缺乏必要的监控。其次,工人在施工工艺操作上不规范,技术交底中也未写明新技术的操作方法。
1.材料方面
(1)施工企业在材料采购前没有对材料供应商的信誉、供货能力进行认真的考察。有的采购人员与材料供应商相互勾结,购进其伪劣产品。加之材料进入现场后,现场管理人员不能认真的检查,致使工程中使用的材料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2)材料在现场随意堆放,无专人进行看管,没有材料领取及入库制度,工人可根据需要自行领取材。在材料使用时,现场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材料浪费现象。
3.监理方面
监理只重视对工序的最后验收,而疏于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对现场的混乱状况听之任之。有时即使巡视现场,也是采取应付的态度,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
4.管理制度方面
近年来,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相继制定了许多有关现场管理方面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下发的施工企业后,有的施工企业领导出于企业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能认真的执行,致使建筑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规定成了一纸空文。
5.安全方面
目前,许多建筑单位过于重视施工进度,而忽视现场的安全管理,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不明晰。现场危险地方无安全警示牌,工人入场后,没有对他们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在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操作的行为时有发生。
6.技术方面
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有的现场管理人员在遇到施工技术问题时,不依据图纸与规范标准进行解决,而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处理。且不注重对设计变更的审核,给工程的技术管理增加了困难。
7.人力方面
建筑施工要靠人来完成,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最终要落实到对人员的管理上。但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高低不齐,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所占的比例不高,许多人员都无专业资格证书。现场雇佣的工人多为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农民工,人部分工人都没有施工经验,使现场质量难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科学管理解析
“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大多数管理活动都围绕着成本而展开。建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就应该不断的采用全新的管理手段、施工技术与工艺,提升自身工作的效率,来将低成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交验,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应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项目管理成本创新应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材料使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管理等方面抓起,实行项目管理成本创新。
2.1是增强全员经济意识。
在项目管理成本创新中,必须明确成本管理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全员控制,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班组、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全员控制成本的观念。
2.2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1)图纸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好图纸,并能够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图纸的相关部分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从而达到减少施工成本、方便操作的目的。目前,在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有很多。现场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用法需熟练掌握,以便指导好工人的操作。
(2)施工过程中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的认知程度,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就要对项目的相关数据以及建设标准和进行交底,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班组做好操作交底,使工人明自该工序的操作流程及方法。在工序施工完后,要组织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验。质量监督站是建筑质量的主管单位,施工企业应加强与质量监督站的沟通,及时报送工程资料。重要部位及关键工序施工完毕,应通知质量监督站人员来检查。对因不严格执行而造成的事故责任要展开详细的解释,使他们在施工环节中能够谨慎地按照项目标准来执行。另外,还要增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在提高施工技能的同时严格执行施工设计的标准,尽可能的不出现违章操作。再一点,即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制度了解程度,对其在施工中间出现的违章操作行为采取处罚措施,以这种方式对他们严加管理,在以后的施工中可以依照规定、按质按量地达成任务。企业必须从施工设计、人事管理、则务成木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来严把质量关,有效控制现场生产行为。施工企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核制度,将审核问责严格贯彻到各生产环节之中,从人员行政审核、物资采购审核及质量控制、现场巡检等方面来做好监管}强化现场质量控制力度。
(3)监理在施工前,应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现场平而布置图,确保现场的布置科学、合理,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符。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并定期举行监理例会,在例会上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与施工方进行沟通,以取得好的解决办法
2.3 转变现场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是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它代表着现场施工的重点, 要提高现场管控效率,那么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以适应现代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安全生产一直是行业的第一口号,它代表着现场施工的重点,企业管理者必须从上到下真正转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根据项目规模以及
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在施工现场大力宣传安全施工知识,提高现场人员的警惕性及危机意识,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这样就需要加强现场管控效率,为了可以达到现代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要求,施工企业一定要从思想上进行改变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依照顺序切实的改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思维方式,依照项目规模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在施工现场加大力度传播安全施工知识要点,从而加大现场人员的危机意识与警惕性,以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可能性。 项目负责人要将现场的安全管理与进度管理一同重视,落实好每名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并安排专职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监控。在工人进入现场时,由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以提高全体工人的安全意识。
2.4材料管理措施
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项目部应按量、价分离的原则,实施项目材料控制。首先对材料用量进行控制。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耗料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材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其次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就近购料,合理组织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现场管理人员应先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对需要进行二次试验的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应会同监理一起进行取样、送验。在材料检查中,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此外,现场管理人员应安排好材料的进场顺序,要按照项目施工的进展及场地情况合理组织材料进场。并指挥工人将材料按预先指定好的位置堆放整齐,然后将所有入场的材料做好记录。在材料的领取方面应指定专人领取,其他任何人不允许私自领取。现场管理人员还需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工人在使用材料时有浪费现象,要马上加以制止。
2.5提升人员准入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综合培训
直接施工人员是施工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内部行政管理,提升相关人员的准入机制,新员工必须要坚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以后方能上岗操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应急机制的培养,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消除侥幸心理,从而保障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首先,建筑企业应选择具有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来从事现场管理的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举办业务学习班,让每名现场管理人员都参加学习,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在工人中培养技术骨干,并发挥技术骨干在施工中的带头作用。规定一名技术骨干要带领若干名普通工人一起工作,以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2.6建筑工程管理中正确的引用信息技术
加大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来控制进度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不但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也高,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3.1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的管理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出现的低效、亏损等,其根源在于管理落后,尤其是管理制度落后,导致项目管理失控。如: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材料浪费丢失,人工费超支,分包工程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工程预决算工作松散等,使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刻不容缓。一是创新项目承包考评制度。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将责任指标细化为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材料、设备、劳动力、技术、成本、结算管理等多项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考评评分标准,以此规范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责任范围和行为。二是建立健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项目经理责任承包,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币连比例缴纳风险抵押金,实施项目全责管理,赢利重奖,亏则重罚,形成一种“责任、风险、权利、利益”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项目承包包赢不包亏的状况。三是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本处于“事后算”的被动状态,尚未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侧重于实际成本控制的内部控制制度,抓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基础工作,强化项目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保证项目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3.2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1)健全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企业要以项目经理制度为依托,建立一套以项目经理、现场安全管理人、现场技术负责人、各分部分项管理人以及基层管理组长为成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科室责任人的职责与义务。
(2)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应负的责任,签署相关责任状,将每一项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
(3)加强与工程监理单位的合作与沟通,根据企业现场施工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避免现场管理的随意化。
3.3加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树立整个管理层到施工人员的协调辅助作用,每个部门仔细的检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仔细落实检查人员的修改的看法,做好管理层与施工层的彼此沟通,让施工队伍明确自己的肩负的责任,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严重性在管理的时候,很多管理中间表现的问题不是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而是管理工作协调出现了一些障碍,所以我们要巩固每个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情况,确保工程中任何环节的衔接和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规模不断的加大,建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的竞争也一点点的趋于顶峰,对于现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状况来看,虽然规模飞速的变大,但因为行业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以及各施工企业水平、资质情况不是同一个水平等问题,造成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特别多、工程质量问题总是出现,特别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市场效益而施工现场作为项目管理最关键的程序,是确保工程项目成功的实施、按照规定的时间且优质完成工期的主要管理对象,同时也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建筑企业降低工程成木的重要平台。对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施工现场的科学化管理,树立“干好市场”的理念,以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的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