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风险综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区域房地产 风险管理 监测预警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是区域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其波动尤其是非常态的危机波动不仅危及地区经济,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准确把握是政府制定区域和产业政策的基础。而且,区域房地产市场与区域金融环境密切相关,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值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情况下,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学者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关于风险管理。强调狭义风险管理的美国学说,重点在风险的处理上,如威廉姆斯(Williams.C.Arther)和汉斯(Heins Richard M)等;英国风险管理学说侧重于对经济的控制和处理程序,如迈克尔(2000)等。其二,关于经济预警。以法国为代表的“经济恐慌学派”;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警告指数学派”;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指数学派;以经合组织为代表的多指标监测系统。当今最受重视的预警理论是由Kaminsky,Lizoondo与Reinhart于1997年创建的KLR信号分析法。其三,关于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业周期含房地产周期本身的研究(Mueller,1999;Hendershott,1997等)和房地产周期对宏观经济影响(Brown,1984;Hekman,1985等)。房价预测( Quigley,1995;Pace,Barry,2000;Kelley,2005;Gouriéroux,Laferrère,2009等)。房地产市场评估方法:收益还原法(野口悠纪雄,1989;中尾宏,1996等);数据比较法;层次分析法(T.L.Saaty提出)。房地产泡沫及其形成机理预期(Blanchard and Watson,1982等)、银行信用(Richard Herring,2002等)、信息不对称(Allen,Morris and Postlewaite,1993等)。上述很多理论和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及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但是,西方国家房地产制度和房地产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而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经济预警。我国关于经济预警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1988年以前以引入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波动的周期理论为主;1988年后自主研究阶段(袁兴林等,1988;顾海兵,1992,1993等)。第二,关于房地产预警。指数预警法,中房指数、国房指数、上房50指数、武房指数、北京30指数等;统计预警法(赵黎明等,1999;郭峰等,2006,2008等);模型预警法(胡健颖等,2006;余凯,2008等);模拟预警法(丁烈云等,2000;Chen,2009等)。第三,关于房地产市场风险及其管理。多从微观角度如企业投资角度研究,涉及宏观的主要集中于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研究,泡沫论(吕宗泽,2010;吴敬琏,2011等);局部过热论(萧灼基,2005;叶剑平,2005;王晓国,2003等)。总体上,我国区域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的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建立合理可行的区域房地产预警系统成为学者和整个行业关注的热点,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现有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及风险测度、评价多从微观财务分析入手,鲜有从宏观角度研究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对房地产宏观市场风险的研究多集中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等,没有从影响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各个因数来定量分析其市场风险及风险程度。过多关注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及规避研究,缺乏区域房地产市场风险产生的基础、根源等研究。本研究试图从市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入手,以房地产市场风险体系的实证性监测、预警结论为突破口,通过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风险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程度、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发展态势等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明确不同时期房地产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侧重点,并以此为依据构建符合房地产市场发展现实的风险管理策略体系。
二、房地产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的内涵
房地产市场风险。本研究认为,在短近期,房地产供给过剩与短缺,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性事件所引发的市场风险都会通过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的波动直接表现出来,所以从价格和交易量来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可以很好的把握短期内区域房地产市场风险状况。从年度或更长的时段来看,房地产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及供求平衡问题。
房地产市场风险的监测预警的内涵。指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震荡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房地产供求格局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出发,着重对房地产价格和市场交易状况及后果所进行的预测、评价和报警。通过动态监测预警,对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宏观态势给出正确评价和科学预警,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先拟定对策,提前采取必要的控制行为,以消除或缓解警情,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性运行状态。
三、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
1、监测预警的内容
主要围绕房地产市场运行风险系统展开:房地产市场供给风险子系统――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数率比值,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值、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增长率与全社会企业贷款增长率,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比值等指标的分析;房地市场需求风险子系统――主要围绕影响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因素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率、人均住房面积等;房地产交易风险子系统――主要分析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商品房竣工面积比值,商品房空置率,房价收入比,商品房价升幅与GDP增幅的比值等。
监测预警的手段:确定各指标值的风险底线及其区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期初对监测指标进行预测对照确定的风险标准预测房地产市场风险程度并报警期末将监测指标观测值与确定的风险标准进行对比对房地产市场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报警。
2、风险区间、警度区间的划分
要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风险情况进行监测预警,首先要确定监测预警目标的标准,即确定市场风险的临界值,关键在于确定无风险区间或安全区间。无风险区间的确定首先要与经济理论和已经有的定性认识一致。确定无风险区间的思路是客观分析与主体调查相结合。按照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的研究,客观分析主要依据指标的历史数据,根据多数原则、半数原则、少数原则、均数原则、众数原则、人数原则、负数原则、参数原则风险或安全临界线的选择。主体调查法确定临界线的关键在于调查对象的选择,不同的调查对象由于其相关知识、经验、分析判断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对同一问题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采用该方法确定临界线时要关注调查对象的广泛性。
本研究认为,鉴于房地产市场风险状况的判断是依据指标市场供给风险子系统、市场需求风险子系统和市场交易风险子系统构成的指标体系,可以运用扩散指数法来判断区域市场风险水平和程度。
DIt=■%100
若在t期内,风险指标个数等于指标总个数,则DIt=100%;
若在t期内,风险指标个数等于0,即全部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无风险,则DIt=0;
若在t期内,风险指标个数与无风险指标个数相等,则DIt=50%。
总体市场风险程度和等级依风险指标的个数和等级确定。
也可以采用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的风险程度打分,用加权平均求出风险值,再根据风险值的高低判断风险水平和等级。将房地产市场风险划分为五种类型,由低到高分别是无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与危机,分别对应无警区间、轻警区间、中警区间、重警区间和巨警区间,对应的警度分别为无警警度、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和巨警警度。
安全度和警度区间的划分采用百分制,并设定不同的符号与之对应。具体解释如下:
无风险(无警警度):风险值综合评价得分60分以下;
轻度风险(轻警警度):风险值综合评价得分达到60~69分
中度风险(中警警度):风险值综合评价得分达到70~79分
重度风险(重警警度):风险值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0~89分
危机(巨警警度):风险值综合评价得分90分以上
对以上风险类型、警度类型的具体含义说明如下:
无风险:用绿色信号灯表示,指区域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与交易量变动均在合理区间,表明房地产市场运行处于较好状态,利于或者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即风险值综合评价对应分值在60分以下的状态。
轻度风险(轻警警度):用蓝色信号灯表示,指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与交易量变动构成的指标体系中超过50%的指标值本身或其变动水平超过合理区间,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存在轻度的负面、消极影响,即风险值综合评价对应分值在60―69分之间的状态。
中度风险(中警警度):以黄色信号灯表示,指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与交易量变动构成的指标体系中超过50%的指标值本身或其变动水平超过合理区间达一定程度,对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存在较大的负面、消极影响,应该引起关注的状态,即风险值综合评价对应分值在70―79分之间的状态。
重度不安全(重警警度):用粉红色信号灯表示,指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与交易量变动构成的指标体系中超过50%的指标值本身或其变动水平严重偏离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即风险值综合评价对应分值在80―89分之间的状态。
危机(巨警警度):用红色信号灯表示,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价格与交易量变动构成的指标体系中超过50%的指标值本身或其变动水平远远偏离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已经受到巨大影响,即风险值综合评价对应分值在90分以上的状态。
四、区域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的实证研究构架
区域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主要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要首先根据搜集的数据及前面介绍的风险区间、警度区间的划分方法、原则来确定具体指标的安全区间和警度区间,然后利用各指标的历史值及其未来环境的可能变化预测各指标期初预测值,根据预测结果对照风险区间、警度区间得出各指标的打分值,经过加权处理后得到近短期房地产市场的监测预警结果并预报风险度和警度水平;到期末再根据各指标的观测值计算其得分值,然后对照风险区间和警度区间来对本期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比预警结果评价预警准确度,如果预警结果与评估结果一致,可以采用该方法对区域房地产市场展开监测预警。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7903
88)。)
【参考文献】
[1] 顾海兵等:未雨绸缪―宏观经济问题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 曹振良、高晓慧:中国房地产产业发展与管理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叶剑平等:房地产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杨继瑞:中国房地产业的理论思考[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风险监测;指标;上下限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3-0055-02
目前,国际上的风险管理手段越来越趋于精确化、综合化。首先是根据投资理论精心设计各种模型和指标,然后是对各项指标和模型的评估和检验,在通过的基础上,对每种指标设定合适的上下限,最后是综合各种指标的变化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因此,风险控制指标的设计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实现风险控制的基础。
一、银行间市场风险种类
从银行间市场的风险来源特征划分,可将银行间市场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市场风险、模型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内系统因素的不利波动而导致资产损失的可能性,这些因素包括证券价格、利率、汇率、成交量等,在盯市管理的情况下,直接制约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投资的损益,通常所指的市场风险主要是针对二级证券市场。市场风险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对风险与相对风险,绝对风险是以绝对数计价的潜在损失,而相对风险是相对于某种基准指数的损失。
(二)模型风险
在银行间市场的金融衍生品日渐丰富和复杂的趋势下,必要的模型作为定价和组合设计的工具,将成为商业银行日常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但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基于现实简化的金融模型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旦形成对模型的过度依赖,将产生模型风险,影响投资的正确决策。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高负债水平的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从现有的业务情况看,商业银行发生的信用风险的合约和义务包括借款协议、回购协议、证券买卖协议、委托交易协议等。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由于交易不活跃而不能按市场价值进行交易,导致市场发生剧烈变动而使机构遭受较大损失的可能性,或者由于现金流不能满足债务支出的需求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综合类风险,往往与其他风险相关。
(五)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在业务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于系统或人员操作不当或缺少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存在于各种交易业务流程之中。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与公司存在业务往来的外部单位不符合法律或监管部门要求,或公司本身违反法律法规而诱发损失的可能性。
按相对是否可度量又可将上述风险分为两类:一是可量化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二是相对难以准确量化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等;
从风险的影响力来划分,又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是指影响整个市场的,个别市场主体自身不可避免或减少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跟踪和科学决策尽量减少损失;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是指个别市场主体自身因内部管理差异而产生的风险,只影响个别市场主体自身。从监管者的角度,更侧重于金融市场全局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更关注系统性风险,因此本文将以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为主。
二、银行间市场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代表性,风险指标要最能反映市场的变化趋势。(2)全面性,风险指标要尽可能覆盖整个市场的各类特征。(3)实用性,指标应简洁易于操作,具有实用性。(4)灵敏性,风险系统所选指标对市场波动的变化有灵敏的反映。
按照监测的时间和频率,设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指标:
前台指标、指标和后台指标,前台指标需要实时监控,指标可以是以天为单位进行监控,而后台指标则可以是按月或按季进行监控。
(一)前台指标
前台指标是前台人员在交易时需要随时跟踪的风险指标,要求具有即时性、灵敏性。根据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工具主要为债券,面临的主要是利率风险,因此采用债券投资最直接的的风控指标:1.久期(duration)。 久期的概念是由麦考利(Macaulay)于1938年提出的,是对债券到期时间的一个加权平均,反映了债券价格变化和到期收益率变化之间的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一阶线性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为了更好的取近似值,一般都把久期除以(1+到期收益率),得到修正久期(Modified Dura-tion),用公式表示为:
久期越低,利率变动导致的债券价格变化越小,债券越安全。
2.凸性(Convexity)是债券价格对到期收益率二次微分,再除以债券价格,用以衡量当到期收益率的波动很大时对债券价格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凸性越大,债券的投资风险越小。
(二)指标
指标的即时性比前台指标稍微滞后一些,但要求比前台更宏观,因此,设定在前台和皆可以用的VAR(value at risk)和组合比例指标。
1.VAR(value at risk):风险值,衡量的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例如一天)和一定置信度内,投资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
VAR的风险管理原则是,根据计算出来的投资组合VAR值,进行风险均衡管理。基本方式是,对投资组合的在险价值波动范围,规定一个投资者可以接受的上限和下限,当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度(即VAR值)超过该范围时即进行调整,使其回到该范围内。因此关键环节是如何在投资者可接受的范围内确定变动的上限和下限,同时又能较好地兼顾投资组合的利润目标。
VAR技术的计算方法包括参量法、历史数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等。
2. 投资集中度。也就是组合的比例分配。一是监控投资组合中一般债券与国债的投资比例。一般债券的投资比例越高,组合整体的风险越高。二是监控一种债券投资在组合投资中的比例,如果一种债券在组合投资中的比例过高,则为投资的集中度过高,将重点监控。
(三)后台指标
后台更为宏观,主要是从公司总体上把握投资的比例和额度,以总体控制风险。
1. 本金资本比例。是指证券投资本金在机构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当该比例过高时,则可能使该机构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2. 市值资产比例。是指证券投资市值在机构总资产中的比例。当该比例过高时,则可能使该机构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关键词:保险集团混业经营市场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保险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日益成熟,保险业已经成为支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保险集团已成为金融体系日益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集团是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金融混业经营集团。保险集团的金融混业经营使其能够全面参与衍生产品的各个市场环节,但也增加了保险集团市场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即由于业务的综合性而能受到金融市场领域风险的直接影响,构成了全面的市场风险。保险集团混业经营中子公司比较复杂,而且每一个子公司业务性质都有其特殊性,给集团市场的全面风险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保险集团全面市场风险管理的架构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6年颁布的《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中,将市场风险定义为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表内和表外头寸损失的风险,并根据导致市场风险因素的不同将市场风险划分为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黄金等商品价格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保险集团面临的市场风险呈现出高层化、扩散化、契约化和网络化等特点。20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又使保险集团的市场风险进一步上升。在这个背景环境下,保险集团应考虑设计一个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架构,通过建立和适时调整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化解集团和子公司层面面临的各类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集成管理的风险管理架构应设计为矩阵式的市场风险管理架构。它应在横向业务整合的基础上,增加纵向的管控,将同属性的交易或者具有相同风险因子的品种进行风险加总。金融集团由决策层确定总体风险资本,然后把总体风险资本限额按横向(子公司)来进行分配。即将风险资本限额在集团不同的子公司之间进行分配,子公司再将所配的风险资本限额配置到每一个业务部门,则每一级的管理者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下一级的投资活动产生的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如果每一级的风险管理者都能做到随时掌握和监督下一级的风险限额执行情况,并能对突破既定限额的情况进行及时干预,则风险管理就算真正达到目标(层级管理)。
保险子公司与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
新《保险法》对于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一直有严格规定,只允许投资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由于投资渠道的限制,加之1996年5月以来的8次利率调整,使保险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或低收益状态,导致出现了严重的利差损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1998年以后,保险公司陆续获准可以进行同业拆借、买卖中央企业AA+公司债券、国债回购、协议存款、企业债券及证券投资基金。2004年,保险公司又获准可以买卖可转换债券、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投资银行次级债。2004年10月,随着《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股票投资。一般来说,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应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原则, 并在遵循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以求取得更多的收益, 同时应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开支和保险赔付。
保险资金运用可主要按照风险限额管理来实施(子公司层面),首先根据保险子公司(或保险资产子公司)的资本实力、股东目标与风险偏好、监管规定等,确定保险资金运用的总体风险水平以及相应的抵御风险损失的风险资本限额;然后,根据对各业务部门或交易员的风险调整的绩效测量结果,以及其它因素在各层次间进行风险资本限额的分配;最后根据分配的风险资本限额对各业务部门乃至每一笔交易的风险进行监控,并根据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结果以及其它因素对风险资本限额进行动态的分配调整。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越大承受高投资风险的能力越大,衡量偿付能力的指标有净保费与净资产之比,美国的保险监管认为3:1为满意的最大安全比例,这一比例愈大,保险资金的运用规模可以相对大些。未决赔款准备金与净资产之比高于1:5,保险公司有可能破产,这一比例愈大,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模相对小些。我国2001年制定的《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也规定了财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指标,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监管指标。严格根据保险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偿付能力,对保险投资总投资额及其风险限额上做出限定,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市场风险将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
银行子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
我国银监会2004 年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从操作层面上对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提出了要求。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交易账户总头寸高于表内外总资产的10%或超过85亿元人民币的商业银行需计提市场风险资本。这意味着,银行子公司必须对市场风险进行合理的管理,以便对市场风险资本金进行管理。
银行子公司目前产生市场风险的资金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外汇交易(如即期外汇买卖、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掉期等)、贵金属交易业务(如黄金白银的即期买卖、远期买卖、掉期及租赁交易)、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如货币掉期、利率掉期、掉期期权、外汇期权、债券期权、利率期货、指数期货、指数期权等)、利率产品业务(如机构债券、公司债券、短期商业票据、新兴市场公债等)、结构化产品业务(如信用违约互换、与信用相连的债券等)。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银行子公司的经营重点由传统的贷款业务向市场业务转移,面临的市场风险的种类和规模将成倍增长。
关键词:医院 市场风险 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行,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国有、私营和中外合资等形式的医疗机构层出不穷,医疗市场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必须合理的拓宽融资的渠道,筹集更多的发展资金,才能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医院负债经营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对保障医院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因此,医院必须重视对财务风险的监测,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现对潜在财务风险的实时监控。本文对当前我国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分析医院控制风险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医院的财务风险的存在主要是因为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医院获得越来越多的私营权,这给医院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许多医院对医疗经费的增长幅度控制不当,运营成本持续攀升,这些都导致了医院的发展遇到了困境。再加上医院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只注重眼前利益导致财务风险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医疗改革的推进促进了老百姓的医疗需求的增长,政府财政不足以及医院内部资金的匮乏导致医院大量的举债。通过举债的方式来完成基本设施、设备以及人才的引进,以求吸纳更多的患者。这种负债的发展方式使得医院的运营成本急剧上升,大量的贷款使得医院的资产负债率偏高,长期负债问题严重。医院不断吸收新技术和新项目,造成了公共医疗费用的攀升。这种负债经营很可能导致医院的负债失控,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共同作用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二)医疗行业竞争的加剧,市场规则下,不断有民营和中外合资的医疗机构出现,给市场上现有医院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医院不断增加医疗设施的改进,不按照政府要求用药、收费,造成医院支出超标,造成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应收账款风险。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引入第三方支付的前提下,患者往往会对超低的价格产生过度消费,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此外,医院的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应有的催帐观念和风险意识,常常会错过收账的最好时机,给医院造成大量的呆账和死账,使医院蒙受巨大损失。随着医疗改革,第三方支付的主体变成了政府,患者只交少量存款,然后由政府的财政补贴对医院进行补助,但政府的财政补贴往往较长时间才能到账,这也造成了医院的资金周转困难。
(四)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大量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在设备的采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设备的技术、市场和财务的可行性研究,对设备的市场前景、设备的先进性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对设备使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预测,导致医院盲目购买设备,造成资金的浪费,甚至使医院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新时期控制医院市场风险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
随着新时期医疗改革的推进,财务管理成为医院控制市场风险的重要工作。想要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明确新时期医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医院的管理者除了具备良好的医疗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转变以前只重医疗卫生建设,忽视市场风险和财务管理的观念和做法。长期以来,医院往往因为没有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导致医院的市场风险加大,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规避市场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防范
随着医院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多,医院想要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首先,医院应该加强对成功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学习,建立健全医院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综合的分析医院自身存在的漏洞和潜在的风险,利用各种会计方法,积极的对医院的财务策略进行调整,有效的防范市场风险;其次,医院的领导应该转变管理思想,改变传统的只重视医疗建设,忽视医院财务管理的观念。积极学习财务知识,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正确的领导全体财务人员参与风险防范;最后,要树立全体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效控制医院潜在的市场风险。
(三)加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
由于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医院的资产不断流失,财务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医院最终的经营管理失败。通过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及时的发现医院财务管理活动和医院财务信息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不断的改进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如果医院的规模较小,不能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应该定期的聘请滋生的注册会计师对医院的会计账目和财务报表进行系统的审核,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更加完善。医院也可以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对重要业务活动及信息进行审核,这样可以减少重大问题的出现。
三、结语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大量市场风险的威胁着医院的健康发展。因此,医院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工作,不断提高医院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定义,“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约,该合约的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背景资产或指数的价值”。由此可见,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基础性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新的工具,其中多种工具的交互组合形成现在极为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满足市场规避风险和保值需求。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功用是满足人们规避风险和保值需求,为投资者提供对冲或套期保值的工具。二、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拓展业务的机会。在《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了银行扩展传统业务的空间后,金融衍生产品为金融机构带来了拓展业务的机会和增加收益的新渠道。金融机构可以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的建议和适合他们特殊需求的工具,获取咨询费和高杠杆自营交易的可观利润:也可以通过金融衍生产品调整自身不搭配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金融机构在风险加剧的环境中能突破自身资源限制,从事更多业务。三、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和运用,增强了市场之间的联系,便利各种套利行为,有利干消除某些市场或金融工具的不正确定价,完善市场,加剧市场竞争,削弱市场间隔阂。剧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迫使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开辟新市场,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使各主要交易中心延长交易时间,加强各个市 场的联系,形成全球市场一体化,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营业,大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四、降低筹资成本,促进资本形成,加快经济发展金融衍生 产品可以便利企业和金融机构获得比较便宜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由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 上筹资成为资金来源新渠道。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可以降低筹资成本,获得便宣资金。
金融衍生产品在对金融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可能给金融机构造成巨额的交易损失;其次,金融衍生交易可能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再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金融机构监管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金融衍生产品对金融业的负面影响均是由于产品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产生其自身的风险。
基于此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必然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同时更应注重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风险管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应建立在风险识别与风险度量的基础之上。1994年7月26日,国际证券事务委员会及巴塞尔委员会对衍生产品涉及的风险作了权威性论述,认为衍生产品涉及六个种类的风险: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即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亏损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反映了衍生产品的价值随时间发生变化。(2)信用风险。也称履约风险,即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信用风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方违约可能性的大小;二是违约引起的损失的多寡。信用风险是场外交易的主要风险。(3)流动性风险。指衍生产品合约持有者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出货或平仓机会所造成的风险。流动牲风险大小取决于合约标准化程度、市场交易规模和市场环境变化。与场内衍生产品交易相比,场外交易更具有流动性风险。(4)操作性风险。即因人为错误,交易系统或清算系统故障而造成损失的风险(5)结算风险。又称交割风险,即对手无法按时付款或交货所造成的风险。(6)法律风险。指因合约无法履行或草拟条文本身的不足引起损失的风险。而风险度量则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风险而言,通过目前先进的风险测量方法,对银行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并据以作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
全面市场风险,转型后的难题
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美国金融业打破了分业经营格局,开始向综合化转型。仅从原有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转型历程包含了机构和产品两个维度。一方面,“产品转型”溶解了原有的市场隔阂,增加了银行实行“机构转型”的压力与动力,也为银行开展“机构转型”提供了现实的业务通道;另一方面,“机构转型”实现了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使其能够全面参与转型后的衍生产品的各个市场环节。这种双重转型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革命性地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构成了全面市场风险,即由于业务的综合性而可能受到多个金融市场领域风险的直接影响。
对于从传统商业银行转型而来的金融控股集团来说,次贷危机就是这种全面市场风险的一次集中暴露。在次贷危机中,本来作为信贷风险转移工具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却给银行巨头们造成了重大损失,就是因为转型后的银行在证券化市场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导致了风险的循环回归。
在经典的证券化模型中,商业银行的角色主要是信贷资产的出让者,也就是风险的出让者。但是,当银行实现综合化转型后,不再只是信贷资产出让人角色,而是全面参与了房贷发放、信用增级、证券投资和杠杆授信等多个市场环节,不但重新承担了间接融资市场的信贷风险,还主动地吸纳了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这种风险循环改变了证券化设计的初始意图,把银行推入全面市场风险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证券化链条中与银行有关的四类风险(见图1)。
首先是经济周期背景下信贷资产的质量风险。信贷资产是证券化设计的基点,是证券化市场风险的初始来源。要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关键在于严格审定贷款申请人的资质。传统上,由于不动产相对稳定的价值特性,房贷被视为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MBS(住房按揭担保证券)也成为资产支持证券中的优良品种。但是,在美国经济的繁荣周期内,商业银行贪图利润,降低了房贷申请标准,发放了大量资质较差的所谓次级贷款。这些借款人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一旦遭遇经济回落或者利率上升,就难以继续负担贷款。违约风险的急剧上升大大降低了MBS及其他衍生证券的价值,从而完全动摇了证券化市场的根基。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就从650亿美元急剧膨胀为16700亿美元,而信用评级介于优质和次级贷款之间的所谓超A贷款(Alt-A Loan)也达到了10000亿美元。据预测,两者造成的坏账损失可能高达1519亿~2170亿美元。
其次是作为担保者的信用增级风险。作为内部担保,出让资产的银行可能自行购买部分次级受偿的证券,从而保留了部分风险。不过,为了满足破产隔离和会计下账的严格要求,这种风险留存比例一般很小。直到90年代开始的市场繁荣,为了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银行开始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互相提供外部信用担保,从而大幅增加了风险负担。与此同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政策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1年4月生效的FASB140号公报采用了所谓的金融合成分析法,不再把风险转移视为会计确认的明确因素,大大鼓励了银行为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增级,开展流动性安排、信用违约掉期、总回报掉期等各类信用增级业务。据分析,截至2007年底,美国MBS市场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按照7%的信用支持比例,以次级受偿权为核心的信用增级证券就逾1000亿美元,一些银行机构持有的该类证券甚至超过了自身所有者权益的10%。当大规模的借款人违约事件出现时,这些信用风险产品便直接成为提供信用增级的商业银行的亏损点。
再次是投资业务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纷纷转型综合化,却没能在文化和制度上有效整合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投资部门不接受谨慎经营的传统银行理念,大量投资于高度衍生的证券化产品。与此同时,银行的内控机制一定程度上还滞留在商业银行时代,难以监察和控制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衍生品投资行为。这种落差最终导致了花旗等老牌银行巨头的蒙尘,甚至产生了像法兴银行那样严重的交易员违规事件。在银行介入的投资业务领域,引发风险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设立的内部投资部门;二是证券承销部门,在包销制度下必须自行承担未能卖出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全美第二大CDO承销商的花旗为此损失重大;三是银行设立的对投资者开放的投资机构,在次贷市场崩溃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银行被迫出面承担流动性供应,进而接手市场风险。其中,投资业务机构的表外化成为美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显著特征,并成为最终可能拖垮银行的“黑洞”。为了达到某些财务目标,银行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把内部投资部门改设为可以脱离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殊目的实体。这些表外机构大量而集中地投资于证券化产品等,成为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最后是在直接融资市场开展杠杆授信的风险。由于金融脱媒化的不断深化,美国银行业的信贷市场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争夺有限的间接融资市场,也为了能从日益繁荣的直接融资市场分取利益,美国银行通过信用授权放任大量银行资金通过投资机构注入证券化市场,大大助长了市场泡沫。这种授信业务具有高度的杠杆性,尤其是衍生品对冲交易信贷往往能达到数十倍的杠杆,其破坏性远比信贷资产内含的违约风险要大得多。当使用杠杆授信的投资机构深陷困境时,商业银行账上的担保物――资产支持证券也急剧贬值。
次贷危机中花旗集团面临的全面市场风险
花旗集团是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的典型代表。而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是典型的“产品转型”的成果。花旗集团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全面投入是“机构转型”与“产品转型”这两股时代变革最终融汇的典型案例。 br>
目前,花旗集团拥有四大业务模块,包括全球消费信贷,资本市场与银行业务,环球财富管理, 替代性投资业务。依靠综合化的业务架构,花旗集团在证券化市场中扮演了包括发起行、担保行、承销行、投资行、服务行等多重角色,并由此承担了证券化市场的全面风险。其中,按揭贷款风险主要体现在全球消费信贷的美国国内消费信贷业务部分;证券化业务开发、交易以及投资机构授信风险主要体现资本市场与银行业务。
证券化市场基础的动摇:花旗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
根据花旗的统计口径,其按揭贷款风险评定主要有两个指标。最重要的指标是贷款人信用级分(FICO),据此把贷款划分为优质贷款、Alt-A贷款和次级贷款。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按揭比(LTV,即按揭贷款与抵押房产的价值之比)。从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同期按揭贷款结构水平,花旗的按揭授信结构较为均衡,优质贷款占比78.35%,风险相对较大的次级贷款仅占10.59%。按照花旗的信贷政策,FICO
在花旗集团的按揭贷款中,个人信用级别(FICO)和按揭比(LTV)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整体来看,LTV≥90的客户占比24.11%。其中,Alt-A贷款客户的按揭比倾向度最高,LTV≥90的比例为40.96%;而次级客户的按揭比倾向也较高,LTV≥90的比例达到33.33%。由此可见,Alt-A贷款客户虽有一定的信用资质,但是由于按揭比较高,潜在还贷压力也较大,潜在违约可能性不能轻视。所以,花旗集团按揭贷款内含了一定的违约风险,一旦遭遇利率等市场环境的较大变化,这种内含的风险就会外化。
按揭贷款是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是证券化产品的价值源泉。按揭贷款蕴含的信贷风险也是证券化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美国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急剧上升正是本次次贷危机的源头。分析花旗集团按揭贷款的九十天以上延迟还款比率(以下简称“延迟率”)可以发现,由于美联储从2002年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通道,贷款客户的经济承受力较强。所以,从2003年到2005年,一次按揭的延迟率从2.81%开始持续下降;而二次按揭的延迟率也只是略有上浮,从0.06%提高到0.14%。但进入2006年以来,美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直接增大了还贷压力。花旗集团的一次按揭的延迟率从2006年1季度的1.40%上升至2007年4季度的2.56%,其中,次级贷款的延迟率达到7.83%;而二次按揭的延迟率也从0.14%上升至1.38%,其中,LTV≥90的贷款的延迟率达到了2.48%。从一次按揭的情况来看,信用级别与延迟率呈正相关关系;从二次按揭的情况来看,按揭比与延迟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低信用级别、高按揭比的贷款就成为主要的风险敞口,并最终构成了花旗集团的贷款损失。
应该看到,通过长期的证券化过程,花旗集团已经把相当部分的信贷风险转移到了外部市场。但是,由于花旗集团广泛参与投资业务,信贷风险再次循环回归。
花旗集团证券化产品业务风险分析
除了资产出让人和发起行角色之外,花旗集团还是美国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发售,一级交易市场的承销、购买业务,二级市场的交易业务,以及相关信用支持业务。仅在2007年4季度,花旗集团该部分业务的损失就达181.2亿美元。
在并购smith&Barney等投资银行后,花旗集团涉入了金融衍生品设计与营销领域,成为信贷风险的受让者。在通过证券化转让自身按揭贷款的同时,花旗又购入他行的次级按揭贷款,并设计成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出售。截至2007年3季度,购入次级贷款的风险敞口为42亿美元,并在4季度导致了2亿美元的损失。
在包销制下,作为证券化产品承销商的中间业务给花旗带来较大风险。所谓证券包销是指承销商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花旗集团是全美领先的债券承销商。据估计,仅在2006年度,花旗就占据了CDO承销总额的6.95%。由于美国债券市场一般采用包销制,市场动荡造成的大量积压债券由承销商自行负担,造成花旗集团相关损失26亿美元,占4季度披露的次贷相关损失的14.35%。
基于向好的市场预期,花旗积极参与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其持有的相关证券头寸成为主要的风险敞口。截至2007年底,经过对冲后的花旗集团的表内证券敞口为293亿美元,在4季度计提的相关损失达到169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2006年年报显示,花旗集团设置了巨额的表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风险敞口可能远远超过表内数据。
为了分享资本市场的高额收益,花旗集团积极开展了针对资本市场投资机构的杠杆授信业务。截至2007年4季度,花旗针对资本市场的信贷业务收入达到9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长动力主要就是对于对冲基金的授信业务。这方面的损失被计入了相关信贷成本7.44亿美元之中。
风险失控根源在监管和内控的双重脱节
次贷危机的爆发显示了现代金融市场蕴含的巨大风险。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作为宏观风险管理者的行政监管当局,还是对自身业务风险负责的银行机构,都没能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并且暴露出在风险管理上的制度性缺陷。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次贷危机对监管当局和银行机构提出一个重大的命题:面对日益综合化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如何建立和完善对全面市场风险的管理机制。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市场秩序的行政保障机制,主要职责是制定金融市场基本规则,抑制金融市场风险,并惩罚违反规则、制造或扩散风险的市场参与者。为了有效履行职能,金融监管必须着眼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市场状态为基准来自我调整和完善。当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传导反馈的时差性,监管机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总是存在一定的时滞,这种“自然性滞后”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视角来看也是有益的。市场创新需要合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规则的缝隙之间纵横捭阖,寻机突破。正是出于这种认识,监管者有时也会主动地保持缄默,给那些充满激情的市场参与者进行试验甚至试错的机会,从而人为地产生“自觉性滞后”。
与这两种性质的滞后相比,“自生性滞后”是造成监管当局本次反应不力的更重要的原因。所谓自生性滞后,即由于一国监管体制的结构特性而造成的滞后。次贷危机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传统的美国分散型监管体制面对综合化金融市场的缺陷。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期货等金融行业的不同分支,分属于多个专门机构进行监管。面对金融机构从分散经营到综合化经营的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实施了所谓的“功能性监管”变革,即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然而,次贷危机证明,在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面前,基于权力分散和组织独立的监管体系并不能有效地实施功能性监管。作为分业经营的衍生品,分散型监管对市场的监控信息是支离破碎的,即使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大量流失、扭曲,调控行动的一致性更会由于权力机构固有的利益属性而失去效率。也可以说,与革命性的市场变革相比,改良性的监管调整并不能相匹配。以次贷危机为例,银行转型为综合化的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囊括了商业银行、担保机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实体,并分别参与到证券化市场的各个环节;证券化市场本身亦是基于综合化的金融衍生产品,产品属性跨越了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双重综合化使得监管体系出现了真空。
和监管者面临的困境类似,转型后的银行机构也没能成功培育出相应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但在节约部分交易成本的同时,综合化经营也给银行带来了多方面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复杂化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利益冲突、金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风险、会计制度和行业适用监管制度差异带来的信息披露风险、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传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都可能降低综合化经营的正面效益。然而,在转型综合化经营时,银行往往是以有形资源为依据确定扩张边界,而忽视了对自身能力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的清醒判断。
花旗集团在快速扩张的1999~2003年,年均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囊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全能金融控股集团。在短期内,扩张转型的成本节约优势得以凸显。但随后,领域扩张带来的风险开始显现,集团收益下滑,导致最终出售了保险、年金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步入了所谓的“稳健经营”时期。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花旗的业务调整更多是基于盈利目标,而非风险管理。2005年,花旗开始着力强化衍生产品类金融业务,但对证券化市场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显示出了巨大的缺陷。一个例子是,至少在2007年,花旗的1亿美金以上单日交易损失记录竟然没有统计高度风险的债务抵押债券(CDO)业务。
次贷危机对转型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加深,次贷危机也波及到我国银行业。除了对财务报表、股市价值等直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也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警示。辩证地看待这次危机,可以产生如下四点启示:
第一,在坚守资产出让人角色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也是通过风险分摊来缓和金融市场危机的可行路径。周期化是经济运行客观规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循环无可避免,且已初露端倪。商业银行要在继续严把授信审批关的同时,关注所谓优质资产的房贷的未来风险。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依然占据金融市场中心地位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化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事实上,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证券化进程,美国银行体系本身的信贷风险已经成功地分散到了全球投资市场,其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于投资而非信贷环节。
第二,在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坚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及时地建立和完善针对非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综合化经营转型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蕴涵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在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综合集团的框架下,要深刻认识到非传统业务的风险成因和表征,转变风险意识和管理模式,坚持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三,在遵守风险隔离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市场风险的循环回归。次贷危机对一些银行颇具讽刺意味:风险只是从信贷部门转移到了投资部门。这个教训显示了综合化框架下各业务板块的巨大隔阂,以及在内部整合和统筹管理方面的失误甚至失败。
【关键词】 VaR;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一、引言
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指、商品价格等市场价格因素的变化而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就是金融机构在准确识别、评估和测量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其竞争优势和风险偏好,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对市场风险进行防范、规避、转移的过程,风险的评估和计量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方差、久期和?茁系数等的管理来对冲和衡量风险。比较而言,由于传统技术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对风险控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综合考虑金融市场中众多的风险因子。因此,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需要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来管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VaR的产生就是基于此背景。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国外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处于逐步走向成熟规范的阶段,具有新兴市场的共同特征――高投机性和高波动性。市场的剧烈波动和投机行为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风险。随着我国加入WTO,在金融市场一体化、自由化的驱动下,我国金融业必将和国际接轨,执行国际风险管理的标准。
二、国内研究阶段划分
随着国际上对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视和国外学者在VaR方面研究的逐步深入,1997年以来,国内也开始了对VaR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此总结国内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并指出未来发展的趋势,使基于VaR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更适用于转轨时期中国的国情。当前国内学者研究的主力还是集中于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VaR在我国具体领域应用的研究逐年深入。总体来说,我国VaR发展过程以200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一)理论引入和介绍阶段
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多集中于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对VaR的介绍性文献开始于郑文通(1997),他的《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一文全面介绍了VaR方法的产生背景、计算方法、VaR方法的用途及引入我国的必要性;姚刚(1998)简单介绍了组合VaR值的计算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参数法处理线性与非线性资产定价模型的区别;黄海(1998)初步探讨了VaR对我国投资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借鉴意义,认为VaR在控制交易所承担的市场风险、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刘宇飞(1999)在《VaR模型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中,介绍了VaR模型的基本内容,着重论述了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还提出如何运用国际上通行的“事后检验”方法对VaR模型进行检验。
(二)实证研究和改进阶段
2000年后,国内对VaR的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许多学者将VaR运用于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
三、国内研究的主要文献
(一)VaR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2002年前,学者们主要探讨VaR是否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
杜海涛(2000)将VaR运用于我国证券市场,对风险计量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运用VaR计量我国证券市场风险的效果较好;范英(2000)将VaR运用于我国股市,对深证综指风险计量作了实证研究,用简单移动平均参数法计算了VaR值,认为VaR可以较好地计量我国股市风险;王美今和王华(2002)通过对沪市的实证分析得出:VaR可以用于我国股市的风险测量,收益率分布的正确假设是正确计算VaR值的前提,对于普遍存在着收益率分布非正态的状况,一般的GARCH模型可能低估风险,必须选择能准确描述收益率尾部分布的模型。
可见,研究普遍认为VaR是适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
(二)VaR方法的改进性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VaR方法进行改进性研究。
马超群(2001)提出了一种计算VaR的新方法――完全参数法。其本质上是参数法和极值理论的结合运用;田时新、刘汉中、李耀(2003)对深沪两市证券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误差分布(GED)的VaR算法;郭海燕、李纲(2004)将广义双曲线和正态逆高斯分布应用到VaR的分析方法中;邵欣炜(2004)叙述了在不同分布下VaR方法的计算和实证比较,他结合压力测试法求出基于VaR的最优投资组合;刘晓星、刘庆富(2005)在动态条件下建立了基于VaR的商业银行资本最优化的模型,他还探讨了VaR和CaR(风险资本)间的联系,并且提出了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RAROC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和银行风险资本的相关配置的思想;胡经生、王荣、丁成(2005)总结了国外较为先进的VaR拓展模型对证券组合在风险管理上的应用,并且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对证券组合建立风险管理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文章给出了针对机构投资者的一些风险管理提议。
(三)VaR方法在我国具体领域应用的实证研究
2000年后,学者们一直探讨VaR方法在我国可以适用的具体领域。
戴国强、徐龙炳、陆蓉(2000)讨论了VaR在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可能的应用领域;阳(2001)在综述VaR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它在我国的应用可能遭遇的困难,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武魏巍、韩学意、丁日佳(2006),曹军(2006)分别对VaR在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刘晓曙、郑振龙(2007)、彭万春(2007)对VaR方法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做了验证。
(四)比较各种VaR方法检验效果的实证研究
2007年前后,学者们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比较各种VaR方法的检验效果上。
彭寿康、顾丽亚(2007)用美元指数的市场风险为实证对象,在建立GARCH模型的基础上对VaR各种模型的预测性进行比较,提高了VaR在银行交易账户资产风险资本要求上的准确性;苏涛(2007)用同时能够反映偏度和峰度的SKST分布,通过实证分析得出SKST分布能够更精确地估计出VaR值,他们还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进行了马尔科夫转换,研究显示在马尔科夫转换过程下的资产组合模型要明显优于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度量的VaR;曹建美(2007)分别用GARCH和PARCH等模型,基于正态分布、t-分布和广义误差分布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他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在基于t-分布下求出的VaR值大大高估了市场风险,而PARCH-GED模型能比较精确地度量出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施照斌(2008)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我国有关基金、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经过调查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用参数法和历史模拟法来进行度量市场风险占绝大多数;其次是蒙特卡洛模拟法,有个别金融机构采用的是比较主观的经验法。
四、国内研究简评
在我国学者的努力下,大家对VaR方法引入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有了一致的认可,并且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都给予了肯定。学者们除了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外,还积极进行新的尝试,对VaR进行了改良性研究。
但是,国内学者对于VaR的研究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研究侧重于介绍VaR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在金融监管、投资银行和证券市场中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多是将国外的理论直接用于我国金融市场,改进VaR方法的研究并不多,在研究方法上创新较少。
第二,从风险的本质方面研究VaR方法的文献不多,与传统市场风险度量方法比较不多;另外,普遍缺乏对国外成熟市场和国内新兴加转轨市场的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VaR应用最广的领域是银行业,然而数据获取有限,故研究多集中于股票市场,对我国证券市场现状与适用性分析不多。
第三,VaR计算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历史模拟法和参数法,尤其是参数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运用不多。对于哪种VaR方法更适合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国内部分学者进行了VaR多种方法对比的实证研究,但不同学者得出的最优VaR方法不尽相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对VaR方法的具体应用更为欠缺,从我国金融机构现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上看,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ALM)和资产定价模型(CAPM)等,VaR方法的运用还处于探索和应用的初级阶段,虽然有迹象表明有些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运用风险价值VaR方法进行内部风险管理和控制,但还没有一家对外公布其所持资产的VaR风险值。这说明VaR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很普遍,与国际上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主流还存在较大差别。
VaR方法已成为国际衡量金融风险的主流方法。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我国银行业的《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也建议我国的银行采用VaR方法度量金融风险。但是,我国金融市场同国外金融市场有很多不同,存在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远不如国外、金融数据的不完全等很多现实问题,加上国内关于VaR的研究大都是国外文献的综述或模仿,或者仅对我国的金融数据套用VaR方法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因此,要使VaR方法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仍需结合我国实际,创建出适合我国的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郑文通.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1999(9):58-62.
[2] 姚刚.风险值测定法浅析[J].经济科学,1998(l):55-60.
[3] 黄海,卢祖帝.VaR的主要计算方法述评[J].管理评论,2003(7):3l-36.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黑龙江垦区现状及其农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探讨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市场信用机制与现代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黑龙江垦区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垦区农业市场信用机制与现代市场体系的策略.对促进黑龙江垦区农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地处边疆的黑龙江垦区.以其独特的区位和实力,充分发挥了屯垦戍边稳定边疆的骨干作用。随着我国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垦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市场流通历经多次变革.取得长足发展。但对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显滞后.农产品销售难时有发生,农产品流通方面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加强。笔者近期就市场信用机制与垦区农业农产品营销和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1黑龙江垦区农业现状及其优势
黑龙江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按行政区划分布在全省12个市(地)、74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165.8万人.全部从业人员79.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49.1万人。垦区土地总面积5.6万km,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238.2万hm,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人均占有耕地1.43hm;另外垦区还拥有林地93.73万hm.草原38.47万hm,水面28.27万hmz,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垦区是在我国东北边陲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开发建设的.素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中央直属垦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垦区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完整社会经济区域。垦区农业具有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垦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北大荒自然资源富集,水利资源丰富,土地广袤肥沃,具有保护完整的原始沼泽生态系统,林地、草原面积广阔,生态环境良好,污染小,是一座绿色的宝库。(垦区农业的组织化优势。垦区农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农场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产出和效益为目标,利益联结与行政引导相结合的组织化经营新模式。③垦区的大农业生产优势。垦区土地集中连片。适合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基本实现了农业田问作业机械化。④垦区农业的科技创新优势。垦区重视农业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垦区种植业全部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模式化栽培、标准化作业,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植保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田间标准化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资源产出率。
2垦区农业市场信用机制与现代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垦区农产品营销问题仍是垦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垦区农产品营销问题仍是垦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帮助垦区农民解决营销问题是垦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农产品营销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过程中的生产、采集、加工、运输、批发、零售和服务等全部营运活动。改革开放30年.垦区农业的市场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业机制尚不健全,垦区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尚未很好解决。现在看来,垦区农产品营销问题仍是垦区农业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垦区农民增收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垦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会影响垦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叉快发展。解决垦区农产品营销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关注,视之为垦区“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
2.2垦区存在市场风险阻碍了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
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垦区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垦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垦区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减少。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垦区农业的生产经营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避免。受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产品进入市场一般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并且大多属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垦区的农业市场风险更加严重。当前垦区农业所面临的所有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降低了垦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3垦区现有市场体系不完善导致了垦区市场信用缺失现象
垦区农产品市场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规模不够大、布局不合理、交易方式和管理机制落后、商业地产性质的农产品市场与区域主导产业衔接不紧密等方面问题,不能很好适应垦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要求。近年来,垦区一些农产品出现了“种少了富不了、种多了卖不掉”的现象,一批有品牌、有质量、有优势的农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有一些农产品由于营销跟不上,不被消费者认可。逐渐退出市场。农贸市场目前仍是垦区农产品零售终端的主要途径。垦区现有的农贸市场需要加快升级改造,取消马路市场,实行退路进场,建设固定的大厅式交易场所,完善场地、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必要设施已经成为垦区市场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垦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垦区市场信用机制缺失现象的出现,垦区个别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一些农产品营销出现“不公平公正、不诚实可信”的现象。目前来看,由于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者数量多,规模小而散,加强诚信建设尤为迫切。
3垦区市场信用机制与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研究
3.1加强垦区农产品营销工作。提高垦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垦区农产品营销工作,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把做好农产品营销工作作为发展垦区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建设垦区现代农业不仅要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工业技术装备农业,更要把农产品营销作为重要环节,用市场的观念指导农产品生产。用现代营销的理念指导农产品销售,构建完整的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二要把做好农产品营销工作作为提高垦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垦区消费观念的改变,要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树立垦区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形象,打响垦区农产品品牌,引导消费,提高竞争力。三要把做好农产品营销工作作为促进垦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垦区农产品营销,一方面提高垦区农产品生产者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有效、及时地把农产品卖出去;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信号的有效传递,促进垦区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户调整生产结构,强化质量意识,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生产效益。四要加强投入和政策支持垦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垦区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人机制,促进垦区市场建设与繁荣,提高垦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_2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垦区农业市场化进程
现代农业市场风险防范体系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散的市场机制是指以私人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风险利益为纽带.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建立风险损失基金所形成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现代农业风险防范是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经营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现代农业由于技术水平先进、组织化程度高、市场容量大和经济效益好等特征,其抵抗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要强于传统农业。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本身的高投入、高技术、高产业化和高市场化率的特点,又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防范体系,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以转移和分担等多种方式化解出去,可以对现代农业和农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现代农业市场风险防范体系的风险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可以大大提高现代农业和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极大地调动和提高社会各界投资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市场风险防范体系对于加快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危机 中小型企业 内部风险 控制
2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的中小型企业的经济衰退日益的增加,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因为经营上所带来的困难都纷纷倒闭。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倒闭的原因在于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导致企业的破产。对着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小型企业应该有效的对应、控制各项的风险,保持健康长久的发展。
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风险因素是影响企业危机形成的主要因素。企业风险管理主要由风险控制、风险分散、风险补偿、风险转移、风险预防、风险回避和风险抵消等几部分构成。风险无处不在,对于这些风险要有防御的措施和手段,主要的目标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包括对市场风险的控制、投资风险的控制、存货风险的控制、技术风险的控制、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
一、市场风险的控制
要成功的在市场上对中小型企业进行长期风险控制,必须要建立市场营销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
1.市场运营能力。造成中小型企业市场风险的直接因素是企业对自身所在的市场环境的把握和运营能力。企业首先要对产品对市场的需求做好调查,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市场的创新能力,做好对产品合理的营销方案。
2.生产控制能力。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相关。首先要从产品的投入角度看,企业的产品要进行必要的投资,维持企业的生产、人力资源市场和原料市场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要从产品的销售角度看,企业产品与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企业的生产控制能力是影响企业市场风险的关键。
3.技术创新与维护能力。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有长远的生存方法,对于现有的产品和营销是远远不够的,要注意企业的创新技术和维护能力,不仅要关系眼前的利益还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这样才能够长久的降低对企业市场所带来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创新和维护是影响企业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投资风险的控制
在投资方面中小型企业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找到自身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和空间,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投资前要想好自身的实力和所从事的行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找到最适合的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善于利用和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化优势,对市场进行定位,计算好产品在市场上份额和可获取的投资回报,增加企业利润,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2.对选好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估。在投资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项目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的风险评估。选择适合企业的项目进行投资,在投资之前要建立投资策略程序,进行可行性化分析,还要对项目进行综合考虑,如支出、收益和未来的发展情况和变化,投资所用到的费用的增减和投资收的涨落等。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固定新资产投资和多样化投资前必须要筹划好长期资本,以保证经营项目上对资金周转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资金回收风险的控制
流动资金主要指的就是存货和应收的账目。在应收账款增加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机会成本,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和收款的风险,必须要做好建立、执行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建立客户档案,做好收账监督。建立客户的档案、收集相关客户的信息、实行客户级别之间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及其良好,客户管理软件的应用为企业客户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对于较短期的顾客,不应该过多地打扰,以免将来失去这个客户;对于期限较长的顾客,频繁地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可以在催款时措辞严厉,必要时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请诉讼。
四、技术风险的控制
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面对经济危机时,都会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来提高竞争力,促进企业多方向的发展。技术上的创新失败率是比较高的,所以,中小型的企业应该有意识的分散或是转移在技术上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在现代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的增长与变化对经济的生产影响被广泛的关注。在生产理论中,注重知识的积累、技术的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自身的效益和企业的生产发展,从而使经济增长长期化。而增长理论明确的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则是决定创新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这种内生的技术创新来自于企业,企业是经济增长最终的动力来源。
中小企业在对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和分析的情况下 ,就能做到事前对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进行预测和预控 ,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结语:
经济危机已经有一个好的转折点,这些中小型企业更多的好转也就是经济政策的表现,在经济危机下,中小型企业危机不断,只有通过完善对自身的内部的风险的管理的控制,全面提升对风险的防御能力,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成长,用现实的眼光来看待危机和发展的问题,也要以一种全球和长远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晓红:我国中小企业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J].经济工作导刊,2003(04)
[2]方红星 王宏译: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