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

第1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循环护理模式;普外科;术前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59-02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新型方式,即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尽早发现患者的生理或心理的异常,并找到科学依据,进而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围手术期病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表现为各种焦虑,患者生存质量差。而护士作为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其护理方法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术前焦虑,还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存质量,值得引起临床重视。为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疗效,选取2010年6 月―2012年6 月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肝肾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并发症;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2岁,平均50岁左右;其中,15例需行肝部分切除,42例需行胆囊切除,23例需行胰腺切除。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术前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手术相关情况介绍,心理等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利用各种医疗信息资源,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其间每一个步骤,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作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相互交流等途径解决。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并相应护理;术后要继续进行必要的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1.3 评价标准

术前恐惧采用FAVS评分进行测评,满分是10分,1~3分为轻度恐惧,4~6分为中度恐惧,7~10分为重度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采用QOL评分进行测评。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整理后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各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数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恐惧发生情况

对照组40例病人中,有11例轻度恐惧,12例中度恐惧,9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为32例,术前恐惧发生率达80%;而治疗组有17例轻度恐惧,6例中度恐惧,3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26例,术前恐惧发生率仅为65%。两组患者术前恐惧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情况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损伤,而手术本身对病人也是一种创伤。同时,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患者不能很好的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的效果等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病人,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很容易产生各种紧张焦虑,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果,而且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术前恐惧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成为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3]。

作为近10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方法,循证护理模式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亲睐。循证护理模式以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结合众多的护理发展经验作为指导,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循证护理的步骤为循证问题,即通过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循证支持,即已大量的科学研究结论为基础,并融入丰富的护理经验,再决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循证观察,即对前述的效果进行分析,再行制定后续计划;循证应用,即正确的护理计划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整合各种医疗信息资源,有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护理措施,切实完善了临床护理[4]。

本研究中,治疗组在患者术前恐惧评分、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最终得出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术前恐惧及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建通,姚乐野,李幼平,等.循证医学学科知识可视化研究之二:循证医学作者关系结构图[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7):743-752.

[2] 杨丽君,何庆.以循证医学方法为百草枯中毒制定治疗方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0):581-584.

[3] 白永菊,王亚丽,闫红,等.循证护理在腹外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95-96.

第2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随着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新、微创与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大量新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1]。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如何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们的职业技能和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手术室努力从人事管理迈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报告如下。

1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事就人”,使科室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科室的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统一,使护士们最大限度地识别、获取、积累知识并与他人共享,共同促进科室发展。在管理思路上建立完善的手术室内部培训系统,知识、经验与教训共享;建立、实施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和科室文化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达到低年资护士在短期内掌握手术室基础知识及各科基本知识,并能较高质量的完成1~2个专科的手术配合,成为通科型护理人才[2];高年资护士或护理骨干成为通晓全科精于专科的“专科手术护理专家”型人才。

2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2.1 新护士的培训

对新入科的护士,采用“四步”培训法。即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动手做和反馈更正,指导、教导、辅导新护士,使其尽快融入团队。首先教导新护士认识手术室工作特性,详解手术室护理工作理念,教导有关上班礼仪,指导掌握并实施作业指导书,按ISO9000标准培训新护士,尤其应做到赞赏新护士,而不是一味的训斥新护士。更多注意侧面暗示法、激发想像法和举一反三法提示新护士,以增加新护士的工作成就感,激发其创造力,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并融入其中。

2.2 建立专科知识、经验和教训共享平台

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应积极为下属提供并分享信息、知识和资讯,如我们对每位参加了国内外会议、学习班的人员,都要求其在全科护士会议上讲解会议情况及其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设置“手术护理信息册”、物品使用及手术配合情况记录本、隐患案例分析册等,护士们可随时查阅、分享。作为内部学习分享平台的一部分,我们还将近年来全科护士发表的论文、讲课讲稿装订成册,开展每日一句专业英语的学习并将内容公布于科室网站。另外,还不定期的请相关外科医生或国内外著名手术室护理专家来科室讲学。

2.3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由于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面临的是多学科的手术病例及医生,我们设置专科手术护理小组,在每个护理小组,订立了共同的目标,专科小组定期组织学习,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轮组学习,全科共同学习,经验与教训共享,以达到团队激励的作用。

2.4 建立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

实行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我科建立了护士的工作质、量记、扣分制,制订并实施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分级考评制,考评内容包括科研、教学、文体活动、关心科室建设及遵守规章制度等内容。

3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非护理人员作用,彻底把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把护士还给了病人,还给了手术间。同时通过有效地管理,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达到了我们的管理目标,实现了手术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细节化。

参考文献

第3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目标教学法 护生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给予护生感性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医院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整体协作性及应急性强等特点,也是无菌要求极为严格的医疗场所,因此手术室教学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带教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我院手术室护生的教学经历了传统教学法、传统目标教学法和严格的目标教学三个阶段,逐渐走向成熟,现将实施目标教学法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1 制定手术室带教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实纲要求,结合我院手术室的条件制定,包含了总实习目标和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医风医德三方面内容的具体目标,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内容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熟悉、掌握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在我院手术室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根据实习时间的安排,可设置总带教目标、周带教目标和日带教目标。而整个教学目标又通过实习初期准备、中期实践提高、终末考核评价等三种手段来完成。

1.1 总带教目标:以实纲为依据,要求护生实习结束时达到了解手术室的环境要求及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了解手术室工作程序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熟悉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常用手术器械名称、用途及使用与保养;熟悉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能应用交流技巧与手术病人进行沟通。掌握中、小手术的物品准备及手术中的配合,熟练掌握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

1.2 周带教目标:根据总带教目标制定第一、二、三、四周教学目标。

第一周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要求护生了解手术室的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熟悉手术室布局及各类物品的放置。重温无菌技术操作的有关理论知识,

并由带教老师示教无菌技术操作,如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取放无菌物品,打无菌包及铺无菌台等。

第二周教学目标:要求护生掌握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由老师带教:刷手――掌握刷手的时间、顺序、消毒液涂抹的正确方法;穿无菌手术衣――掌握操作要点:保持面朝无菌台,上肢不能下垂过脐部,双手保持胸前位;戴无菌手套――要求操作正确,手套边无内卷;铺无菌台――要求器械排列整齐,清点器械数目和传递器械时要求动作连贯、准确。

第三周教学目标:要求护生基本掌握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包括掌握中、小手术的物品准备,手术病人的摆放,手术后手术间的整理以及接送病人的注意事项,了解洗手护士的工作内容。

第四周教学目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巡回工作、接送病人各5次以上以及参加5次以上中、小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出科考核成绩合格。

1.3 日带教目标:将周目标贯穿到日带教目标中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灵活机动的制定日带教目标,日目标是完成周目标的基础,内容要少而精。要求护生基本掌握日带教目标,即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争取熟练掌握。

2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及评价

教学目标的制定只是实施了一个整体规划,学生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则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贯彻实施,这是进行目标教学法的重点环节。

2.1 实习初期准备 时间需要1~2天。这一阶段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向学生讲明实习方法、要求,严格劳动纪律和着装要求。向学生详细讲解手术室实习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目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在目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学生初次进人手术室,因环境不熟悉,既紧张又感觉神秘,应由带教老师带领他们熟悉手术室的环境和布局,使他们了解本科的工作特点。通过小讲座,使学生首先树立无菌观念,知晓手术室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使其顺利通过入科第一关。对护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护生敬业爱岗精神,以及对待病人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

2.2 实习中期教学 此阶段应占总实习期的80%以上。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并重。由经科内培训、选拔出的优秀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小讲座,结合本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手术室专业知识辅导。学生的操作技能指导方面,进行一对一教学,即一名教师固定带一名学生,让学生基本熟悉或了解本科室开展的中、小手术的配合、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在具体带教实践中,要做到一带、二看、三放手[1]。一带,由教师带着操作,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二看,就是要看着学生做,从她们的实际工作中看到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纠正;三放手,就是在其独立工作的同时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增强她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重视对带教老师的选择和管理,要求带教老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全科人员对教学的参与意识,注意善待学生,多进行正面引导,以加强带教老师对学生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指导训练,带领、指导学生完成量化指标。

带教老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正确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注重教学深浅,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2.3 实习后期的考核和总结 在实习期的最后1周进行。这一阶段完成两个内容:(1)在严格执行考评标准下,由护士长、带教教师和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操作和工作态度的考评量分;(2)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召开学生座谈会,讲评实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以便使下一轮实习教学更为完善。

3 体会

目标教学法具有准确性、行为性、可测性三个特点,对带教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导和指导作用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功能,有助于带教老师准确的识别和把握教学目标,有计划的组织和选择带教内容,科学的设计带教方法。教学目标的制订,使学生的实习目的和教师的教学方向明确,整个实习教学有章可循[2]。

通过目标教学法的实施,经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对目标教学法的磨合和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高涨,对带教教师的认可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目标教学法也对我们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护生的思想作风[3],因此,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较丰富的临床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培养护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荣玲,于庆芬.手术室带教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244.

第4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质量改进;手术室管理;防范对策

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术室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评估科室质量管理监控的现状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根据等级医院手术床位与护士比例为1:3,我科现有手术间七个,仅有护士17名,完成每天15~20台次的常规重大手术与急诊抢救手术,平均每台手术需要5~6h,每天护士工作长达10h左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护理过失。

1.1.2 护士“慎独”精神欠缺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大多数是一个人进行,无其他人监督,能否按照操作常规保质保量地进行工作,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与自律精神,而个别护理人员“慎独”修养不强,未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为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3 护理基础知识 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精,由于多年来护理教育体制的滞后,导致护理人员绝大多数只受过专科教育,且大多数是自学大专,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级护理人员还未普及。低学历的护理人员,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临时应对能力较差。随着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手术的开展,医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业务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一些重复杂手术心里没底,难以适应手术需要。我们是专科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手术的机械配合,还需要懂得与专科相应的疾病理论等等。护士们的理论知识还远远达不到医生的要求。

1.1.4 重视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不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手术护理记录内容增多,且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有些护士并未对手术记录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现象,或记录模糊不清楚,如植入性产品的名称、规格及合格证等,导致疏忽大意而留下后患。

1.1.5 法律意识淡化 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司法解释出台后,新的规则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趋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倒置”认识不清,对由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缺乏充分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1.2 科室客观因素 (1)手术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手术时间长短不好把握,且经常有急诊,手术间调整变换比较频繁,手术护士对变换的病人不了解,易导致病人弄错。(2)科室多为脑内肿瘤,95%以上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时间长,一般一台手术需要5~6h,有的手术甚至需要更长时间,且科室老人、小儿居多,从而增加压疮的几率。(3)进修生在科室为干活的主力,手术消毒铺单缝合大部分为进修生所做,进修生基本功比较差,操作不规范,较容易造成感染。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医德修养,培养其“慎独”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前提。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律能力,使护理人员知道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按照操作常规去工作,用制度约束自己,保证操作符合规范。每月业务学习安排一次关于护士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护士的素质,加强护士自律。

2.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 对于外科手术的发展,新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新手术的不断开展,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以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设备,请工程师讲课,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对于开展的新手术,请教授讲课,关于手术的入路,解剖,手术步骤等。坚持每月一次手术护理查房,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利用晨会学习手术室的基础知识,每次提问两个小问题,加深护士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从全国护师考试书上每月选40道题,让每位护士做并记住,注重从平时知识的点滴积累,以强化护士的知识。我科护士通过以下途径不断完善自己:(1)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现95%取得了大专文凭,30%又拿到了本科文凭。(2)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新业务、新技术。(3)资深护士人员分配一项操作技能,通过充分准备,定期全科讲授,然后由护士长进行操作技能考核。(4)利用晨会时间对前1天新开展的手术或复杂手术进行回顾性讨论,指出手术配合要点,以利下次更好地配合。(5)科室订阅了现代护理与解放军护理报刊杂志供大家阅读,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还将优秀护理论文、经验制成幻灯片,组织全科人员一同学习。

2.3 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书写护理记录单时项目应填写齐全,术语要规范,字迹清楚,数据统一,不得涂改、漏项、添加。准确记录术中止血纱布、添加的器械、银夹、钛夹等的数目;植入物标识必须贴于护理记录单上。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分别对记录单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2.4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人员紧,手术任务重的局面,今年我们又增加了3名新护士,在人员数量上有了缓解,现在新护士正在培训。了解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同时根据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使用护理人员,手术排班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并得到锻炼,保证手术配合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 建立以科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组成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达标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加强沟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调动全科护士的积极性,人人争做科室的主人,今年我科实行了组长负责制,即科室的各项工作分解成若干种,根据每人的能力分管一种,即感控,业务学习,教学,手术间,各种仪器,无菌辅料房,消毒房,保洁员的管理,污物间,护理文书等等的各项管理,组长对各自管理的工作定期检查,记录,并在每日晨会上将检查的结果宣布给大家,对于做的不好的及时点名,护士长对每日的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督促,及时对质控内容反馈和分析,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工作。通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管理科室的工作,护士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使科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5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麻醉;手术室护理操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16-01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与进展的必要前提,而麻醉的自始至终都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1]。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2]。

1 麻醉前的准备

1.1心理护理

患者不了解麻醉知识,手术室护士应术前访视病人,向其介绍麻醉的重要性及配合麻醉的好处,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安慰鼓励,解除或减轻其恐惧与紧张心理,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积极配合麻醉医生[3,4]。

1.2环境的准备

室温保持20~25℃,相对湿度50%~60%。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快,特别是麻醉时间过长,手术创面大,大量输入库血等情况,可使病人体温下降,出现寒战、心律失常,对全麻的病人,尤其是小儿、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苏醒延迟或呼吸抑制,术后并发肺炎等。室温过高,相对湿度过低,尤其是患者手术前肌注阿托品后,抑制了唾液的分泌,会出现口干、呼吸道黏膜干燥。

1.3术前宣教

麻醉前病人应禁食,以免呕吐、窒息。择期手术,成人一般禁食禁饮8~12 h,小儿术前也应禁食禁饮8 h,乳婴儿术前4 h可喂一次葡萄糖。有些患儿家长不愿意暂停手术,会故意隐瞒患儿,没有执行禁食禁饮制度,因此要详细向家属讲明危险性,确保患儿术中安全。

2 麻醉中的配合

2.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病人入手术室后,检查并核对其术前用药情况,各种药物皮试反应结果。取下病人义齿,松开衣领、裤带,取下发卡及装饰物。与麻醉医生核对静脉用药。

2.2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

为保证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在麻醉前需建立一条或多条静脉通道,妥善固定,以防滑脱,并保证快速补液,这也是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麻药中毒反应)进行抢救的前提。

2.3根据手术需要安置

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的方式,采取相应的麻醉,同时不使肢体、神经受压,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搬动时,动作要轻柔,防止突然改变使血压下降[5]。

2.4全麻的配合

2.4.1静脉复合麻醉的配合在麻醉诱导、维持、苏醒三个阶段,手术室护士应密切配合。首先应了解静脉麻醉常用药的性质、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项,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静脉给药。诱导期间将病人妥善固定于手术台上,防止因诱导兴奋而跌下手术台擦伤皮肤或发生骨折。在维持期,更应当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按麻醉医嘱给药,所有药物严格核对。苏醒期应配合麻醉医生随时调整好病人,以利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注意病人的保暖和防躁动。

2.4.2基础麻醉的配合小儿多用此法,而小儿呼吸功能不健全,易发生呼吸抑制。手术室护士应随时观察小儿呼吸及缺氧情况,并做好气管插管及切开的准备。

2.5输液输血的配合

麻醉中的患者,由于术前禁食禁饮,加之麻醉后被阻滞部位或器官血管扩张,相对血容量不足,可使血压下降。因此,手术室护士可在麻醉医生指导下输液。对小儿或老年人及心肺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入量。手术中,血液的丢失是常见的,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手术中失血情况,如根据吸引量、纱布块血量、手术野失血情况以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输血前与麻醉医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2.6发生麻药毒性反应

出现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全身抽搐等,或出现抑制症状如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脉缓、昏迷、心跳骤停时,手术室护士应协助麻醉医生给予有效的抢救措施,做到及时、迅速、准确。

3 术毕护理

手术完毕与麻醉医生一同护送病人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手术、麻醉方法、术中用药及手术和麻醉情况、术后的注意事项。

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大量的护理配合工作,这不仅要求掌握各种护理技术、麻醉的护理配合,还要了解和熟悉麻醉的基础知识及各种现代化监护仪技术。实践证明,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麻醉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吕学正.外科护理学[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31.

[2]姜寿葆.外科学及护理[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7-68.

[3]朱爱菊.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79-80.

[4]杨显绿.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51-52.

第6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27-02

Effect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LIANG Guan-li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0):127-128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operating room.Method:Nurses of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 our hospital were give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program,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taff of surgery patients and surgeon,average basic assessment scores and average scores bonus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the assessment program.Result:Nursing satisfaction with the nursing staff of surgery patients and surgeon in year of 2013 were 93.3%,96.7%,in 2012 were 75.6%,66.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stinct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perating room; Quality of care

First-author’s address:Maoming Farm Hospital,Maoming 525200,China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地,在整个急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结果,故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1]。量化考核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本研究对笔者所在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量化考核,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2013年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3名,年龄22~47岁,平均(31.2±2.4)岁,其中主管护师9名,护师9名,护士5名。本科毕业7名,专科毕业16名。选取本院2012、2013年相同的医生30名,年龄29~45岁,男11名,女19名,发放调查问卷。同时选取2012年3-7月45例患者,男29例,女16例,年龄11~58岁,平均(31.1±1.5)岁;选取2013年8-10月45例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10~61岁,平均(32.1±1.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考核方法

量化考核方法如下:基础考核分数为100分,分为以下方面:(1)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职业道德、无菌操作及规章制度等进行培训,培训后有培训师进行打分,最高10分;(2)详细了解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优点和缺点,针对性的指导量化考核方案,并详细记录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要求,组织全科室讨论、修改、制定量化考核方案;(3)考勤管理:每月满勤记为30分,缺勤1 d扣1分;(4)对清点制度、患者交接、标本管理、仪器设备维护、规范节约耗材进行考察,每项分值5分,共计25分,积极运用新方法记10分;(5)医生满意总分10分,患者满意总分10分;(6)按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进行打分,总分10分;(7)好人好事记为5分,以上随时进行考查,并建立专门的计分本,每月定期将个人考核分数贴在公告栏中。在护理人员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若受到患者及其家属提名表扬,可给予相应奖励加分,加分幅度为1~10分;护理人员若能有效采用护理新方法、新技术,并对手术室护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给予相应奖励加分,加分幅度为1~10分。

1.3 观察指标

观察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基础考核分数及平均奖励加分分数。制定手术室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及手术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012、2013年手术室患者及手术室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详见表1。考核后平均基础考核分数及平均奖励加分分数均明显高于考核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012、2013年手术室患者及手术室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

时间 手术室患者满意 手术室医生满意

2012年 75.6(34/45) 66.7(20/30)

2013年 93.3(42/45) 96.7(29/30)

字2值 5.413 9.016

P值

表2 量化考核前后总体情况比较 分

时间 平均基础考核分数 平均奖励加分分数

2012年(n=23) 90.32±2.34 4.32±1.22

2013年(n=23) 98.32±2.56 12.34±3.56

t值 11.062 10.220

P值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生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医学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点[3]。量化考核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4]。量化考核也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确保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持久性[5]。

第7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手术视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6-01

1 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访视已是我国医院的手术室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普遍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我院自2003开展手术访视工作以来,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但在多年的访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访视中存在的问题,现分述如下。

1.1 存在认识及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

整体护理从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我国后,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在护理工作中相继建立了整体模式病房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作用与意义己被广泛引起重视[1]。但实际工作中,对手术访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水平,在不同医院间、院领导层面、护理部及手术相关科室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1.2 存在访视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士在是以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为主,很少顾及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各地各级医院在开展手术访视工作的过程中,上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相关报道,在手术访视中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流程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既往进行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工作通常的做法是,主要由麻醉科医生执行,且多偏重于了解患者有无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其耐受情况,而对患者及其家属急切想了解的手术治疗基本情况、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等则很少涉及更不及其他; 形式上主要是口头陈述,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实施基本空白; 实施流程方面,流于形式、各自为战、疲于应付,甚至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阻碍了理想访视效果的达成。

1.3 存在的记录、分析及研究方面的问题

由于手术访视工作涉及范围很广,是现代医学模式下,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2]。患者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其中哪些是与访视效果密切相关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在访视中如何快速、准确、有针对性地获取。基于患者特征和具体手术类型访视内容的确立、形式的选择。访视制度的建立、流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体系、职责划分和绩效考核等,无不紧密关系到手术访视和手术实施的效果。因此,充分认识手术访视工作的复杂性、循序渐进、大力加强针对手术访视制度的多领域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1.4 存在相关规范方面的问题

手术访视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手术访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十分重要的组织保障。不同手术访视内容雷同、同类手术不同访视人员访视内容不同,甚至存在遗漏等问题,明显削弱了访视内容可信度; 访视内容记录混乱,不完整、不统一,不利于分析和归纳,降低了访视结果的科学性; 访视形式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实施的手段和载体,降低了访视效果的有效性[3]。访视实施前相关准备没有明确规范,阅读病历、了解病情、与手术医生交换信息不足。访视流程缺乏切实可行的规范,尚无制定出相对成熟的简约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访视的操作流程,表现为访视时间选择、持续时间偏随意; 人员组成安排不定,手术护理、麻醉、术者及病房护理等,围访视医护协作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访视的内容与手术医生相左,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

1.5 存在护理人员素质方面的问题

访视的过程本身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患者手术护理的实践过程。护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手术访视工作进行和效果。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5.1 综合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全面,熟知的手术类型有限,特色或经典手术的专科护理了解不深,因而对手术的必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手术的简单过程、术中有何感觉、麻醉的方式、配合要点等解释不详细,碰到患者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引起患者过多的联想,更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5.2 心理护理的专业修养不够,多流于表面、缺乏正规和较为深入的心理护理的专业培训,容易导致访视中不能正确地体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理需求。

1.5.3 缺乏与患者沟通的综合技巧的培训和应用。在人际交流中,语言交流占主要的地位,也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它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文学、艺术、声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护士必须具有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断增强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相关技巧的锻炼和综合运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访视效果。

2 对策

综上所述,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做好手术访视工作的前提条件,加强学术研究是改进手术访视工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实施手术访视工作的组织保障,规范内容、形式和流程是手术访视工作的迈向科学化的技术保障,注重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是实现手术访视工作预期目标的核心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为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这一核心目标服务的.

参考文献:

[1] 贺广平.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1) : 265- 266.

第8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92-03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生利用医疗器械对患者身体组织器官进行切除、缝合等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功能和形态等的场所,是医院实施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安全不但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治疗质量,也关系到参与手术人员(医生、护士等)的安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1-2]。随着医学及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医疗器械的不断应用提高了手术治疗的质量,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作为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无论对患者还是医务人员都意义重大[3]。为此本文进行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16~76岁,平均(45.8±3.2)岁;初中以下11例,初中至高中18例,专科以上2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平均(46.2±3.8)岁;初中以下12例,初中至高中16例,专科以上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均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均为自愿选择本研究内容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手术护理,包括对手术室的环境、设备器械、手术过程等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1.2.2.1 环境护理 环境进行必要的强化管理,最大限度消除环境的不利因素,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量进行自然风通风换气(每天至少一次),保证手术室的温湿度符合手术条件等,对房间内的设施使用消毒液等定期消毒;对使用的灯具增加一些防护装置(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同时加强产房内各种设施器具的管理(如各类锐器外加防护盖等),尽量避免因此而造成的风险。

1.2.2.2 患者护理 (1)完善手术器具及物品,并详细检查消毒状况,尖锐器具与一般器具分开管理,检查各种器具的完备性和使用性,如呼吸机等,以及整理好器械台,清点手术用器具(纱布、缝针、脑棉片等),对手术台进行消毒;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检查手术前的服药情况及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等。(2)在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要经常性使用激励宽慰的语言来给予患者信心,并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使患者放松,对老弱患者采用眼神等给他们鼓励,对女性患者采用适当的肢体接触让她们感受到温馨。(3)协助做好麻醉师的麻醉护理,对麻醉插管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及时消毒,防止感染,并密切观察患者麻醉过程中的各项心电指标值。(4)在手术过程中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并对患者的心血功能指标密切关注,对出现的异常值及时告知医生以防出现意外。(5)在手术结束前例行唤醒试验,协助麻醉师唤醒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感觉障碍测试,并注意关闭切口后需立即冲洗切口并彻底止血,并对切口进行无菌包扎(注意手术中留置的如氧气导管、引流管、胃肠减压管、胸腔引流管等应牢固稳定)。(6)仔细核对手术器材,并做好清点,做好手术的登记记录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1.2.2.3 加??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的护理 对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在手术中的个人防护进行严格要求:(1)在接触血液、体液时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穿戴工作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工作鞋、无菌乳胶手套等,操作中出现破损应立即更换。(2)通过加强提高业务能力避免手术中被锐器刺伤,一旦刺伤应立即消毒、包扎处理;对使用结束的锐器物品应立即废弃。(3)对意外直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等应立即冲洗,并对接触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防范。(4)加强手术前后自身的消毒,手术前后要按照规定程序(六步法)进行洗手,防止出现感染,手术后不得佩戴手套进行资料登记等,防止交叉感染。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综合护理质量(消毒测评、环境测评、设备管理、器械管理、护理能力)和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内容。其中综合护理质量的评判标准为:消毒测评20分、环境测评15分、设备管理15分、器械管理20分、护理能力30分,分值越高表示质量越好;安全事件发生率为手术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出现的安全意外事件;护理满意度以护理满意率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综合评分达到(95.5±2.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2±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手术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9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的满意率达96.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是指在进行手术前后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4-5]。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的痊愈或好转,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6]。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要求医护人员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良的服务,不但可以有效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可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9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8、9月份至11月份对今年进院的9名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每人讲一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9、全院有5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自学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每个科室坚持了每月对病区治疗室、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手术室、门诊手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各病区、手术室、急诊室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检查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5、各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均能坚持消毒液(1:400消毒灵)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消毒液拖地(1:400消毒灵)出院病人床单进行了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