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古代小说的起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小说的起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古代小说的起源

第1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文学常识的考点是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作家,且中外有别:中国作家要记住其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要记住的是其国别及代表作。对文学体裁而言,重点应是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

历年高考的文学常识题和这一要求是相吻合的:试题中涉及的都是不同时期(或国别)的著名作家和作品,以教材中出现的文学常识为主,并适当向课外延伸,其衡量标准就是“重要”与否。

二、怎么考

文学常识题的考查带有较强的综合性,常常把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多种文体常识放在一起综合考查。从题型来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题型:

1 表述性单项选择题

即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作家,外国作家等相关的文学常识合理组合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表述正确的或表述错误的一项。

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 《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 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答案】b《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而桐城派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作家是方苞、姚鼐等。

2 连线型单项选择题

即把作家、作品、作品的时代、作品的体裁(或主人公)等用横线搭配连接,构成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应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例,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 《北京人》————现代——话剧

c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小说

d 《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答案]b a中《秋浦歌》的作者是李白,c中《哈姆莱特》是戏剧作品,d中《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诗人普希金。

3 填空题

例,按要求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它运用了

的创作手法。

(2)雨果,_____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它的著名作品有_____、_____等。

[答案](1)《诗经》赋、比、兴(2)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这种填空题是单一的文学常识填空题,也有可能和名句名篇的考查相结合。

此外还有判断题等题型,近年来一些新的题型也在层出不穷地出现。

三、怎么办

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 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 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

3 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如我国古代小说可构建如下知识网络:

上古先秦两汉: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主要保存在《山海经》中,“精卫填海”“夸父逐

转贴于

日”“大禹治水”都是其中耳熟能详的名篇。

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分别以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唐:主要是传奇,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代表作品有陈鸿的《长恨歌传》、白行简的《女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宋:话本小说,它的出现标着我国白话小说的成型。代表作有《错崭崔宁》《碾玉观音》等。

明清:有拟话本小说和章回小说。拟话本小说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三言”指冯梦龙编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蒙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长篇章回小说又分演义小说和世情小说。演义小说有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这些演义小说基本上是由文人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世情小说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等。《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也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辉煌顶点。此外。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镜花缘》等均是清代小说精品。

第2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第一步: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第二步: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第四步: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3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

第4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 语文 单元教学法

在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各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面是作者详细给我们介绍了怎样搞好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

1 学习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①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③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④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2 明确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2.1 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2 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2.3 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做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3 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交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①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②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③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 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

第5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聊斋志异》 冯镇峦 追忆 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71-02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靠口碑相传,更靠的是文字的记录。唐诗宋词、戏曲小说,都是中华名族灿烂的瑰宝,都是记录了几千年文明的化石。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与今日我们的小说概念而言相差甚远。自宋代开始,小说分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类。文言小说起源于先秦的街谈巷语,是一种小知小道的纪录。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无论是题材或人物的描写,文言小说都有明显的进步,形成笔记与传奇两种小说类型。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的取材来自民间,主要表现了百姓的生活及思想意识。但不管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都源远流长,呈现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小说评点开始于宋代,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渐入尾声。[1]与此同时,小说评点也相应而生。《聊斋志异》作为古代文言文小说的巅峰之作,吸引了大批文人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在诸多点评家中,王士禛、何守奇、但明伦、冯镇峦四家影响最大,而这四家中贡献最大的则当属冯镇峦。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从学于舅苟桓诸乡贤,勤谨深思,究心经史,好客喜游,耽于吟咏。以诗古文词见称于时,与同邑张乃孚、杨士鑅、彭世仪齐名,号“合州四子”[2]。但是冯镇峦和蒲松龄一样,怀才不遇,一生穷困潦倒,“一官沈黎,寒毡终老”是其真实写照。一样的困境使得其更能够理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用神鬼魍魉之说来表达现实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一、古典文学中的“追忆”

追忆,是对往事的不舍,往事是一去不复返的,回忆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在文学作品中旁征博引地、直接地、间接地有相关联的人、事件或者以前文学作品的现象都可以看成是追忆的具体表现。怀古诗、咏史诗便是典型追忆性作品的代表。这类诗通常是借用历史时间或者追忆某些人在抒发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寥寥数十字就形象地描绘出英雄志士面对锦绣山河,缅怀历史英雄,感叹政治险恶,江山岌岌可危的无奈与痛楚。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李商隐回忆自己过往的种种,心中顿时产生生离死别之恨和对思念之人的深深眷恋,惆怅之感油然而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这篇文章是李清照配偶赵明诚去世后,因眼前景色而触发了作者的无限情思,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美好生活。诗句婉转绵长,表达了诗人对亡夫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的过程中,也经常把往昔的事件、人物运用其中。例如“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可以看到干宝和苏轼的身影,体现出作者对于过往的追忆和再创作。文中很多处都可以看出作者把追忆的过程和自己创作的作品《聊斋志异》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并把《聊斋志异》当成是对前代文学作品的延续。

“文”是小说的元素核心,冯镇峦在充分理解文章和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再对文章加以批评。和其他点评家相比,冯镇峦的点评言简意赅,妙笔生花,三言两语,看似漫不经心,蝴蝶穿花,但却是一语中的,恰到好处地揭示或阐露了文章想表达的深刻含义,带读者更身临其境地进入《聊斋志异》中的环境,对《聊斋志异》做出了更为深刻和清醒的认识。冯镇峦在立足于分析单篇文章优劣的同时,更是着眼于整体,关注各篇之间的过渡与联系,用感性的语言代替篇章的理性分析,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特质。冯镇峦对于《聊斋志异》的立场明朗,在《读聊斋杂说》开篇就指出《聊斋志异》乃是“有意作文,非徒纪事”,有力地回击了纪晓岚等人对《聊斋志异》的批判,提升了《聊斋志异》的文学地位,大大地促进了批评理论与古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和成熟。

二、冯镇峦“追忆”批评的文化价值

《聊斋志异》继承了文言小说的鬼魅志怪传统,创造出了一大批有血有肉、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冯镇峦点评《聊斋志异》时,提出了一个非常艺术性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蒲松龄是如何创造出这些山灵鬼怪出来的,并给出了解答。“试观《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冯镇峦觉得蒲松龄赋予了这些山灵鬼怪人的思想感情,并把真善美成功地展现出来,这些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冯镇峦对这种文学处理方法给予了充分理解和肯定,并把“追忆”这种现象发扬光大。在冯镇峦的《读聊斋杂说》中,他寄托文字表明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立言不朽的价值焦虑感。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评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评点者个体身份建构、古代整体文化建构和《聊斋》文本意蕴建构的共同指向。冯镇峦对《聊斋志异》的点评促进了作品意义空间的拓展,将前代经典文章作为批评的参照标准,借以判断研究对象的优劣,并对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冯镇峦的“追忆”批评在漫长的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意义,对今后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聊斋志异》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非常灿烂的一笔,冯镇峦对《聊斋志异》追忆批评对后来历史文化长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冯镇峦对《聊斋》的点评既满足了理论家们价值的自我实现,也促进了古代优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文献中,“追忆”现象无处不在,且一直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生机勃勃的力量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弗莱说过:“以往的文化并非仅是人类的记忆,而且也是我们已埋葬了的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研究就会掀起一种识别和发现的景象,这时我们所见到的不是我们从前的生活,而是我们当今生活的整个文化形态。不仅是诗人,而且连读者也都理应执行‘使历史更新’的义务”[4]。“追忆”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对“追忆”现象的运用,不仅仅可以用来拓展冯镇峦的点评研究、《聊斋志异》的研究,更可以用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做深入探究和讨论,进一步发扬民族特色,使得中华民族语言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尚继武.《聊斋志异》复合叙事序列论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3):13-14.

[2]曹成竹.文言小说评点的里程碑——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贡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14.

第6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Abstract: Italian philosopher, critic and writer of fiction An Botuo. Ke novel "Name of the Rose" the metaphysics detective story, he is differ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detective story. He downplayed and has subverted the tradition detective story. He desalinates to the traditional detective story's plot, has carried on the subversion to character's portray, integrates various information to the story, eliminated the story credibility, no longer advocates the rational strength, no longer depends upon the logical inference, has highlighted the metaphysics detective story non-rational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in the metaphysics detective story innovation "Name of through the Rose".

关键词:传统侦探小说玄学侦探小说叙述

key words:tradition detective story Metaphysics detective story narration

始创于19世纪中叶的侦探小说发展至今已有年的历史。在二十世纪发展非常迅速。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爱伦坡19世纪40年代在《莫格街凶杀案》,《失窃的信》等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很强推理能力的警察,或者智取罪犯的业余侦探。爱伦坡建立了一套基本的模式:“失的东西, 侦探上场,描述犯罪的情况,调查案情。破案, 解释过程或者结果。”(朱洁, 1998) 后来侦探小说在英美作家柯南.道尔,G.K切斯特顿,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人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确立了其自身的基本程式,以破案为小说的最终结局。这类小说永远以永远存在占据中心地位,侦探可以通过语言所蕴含的理性和逻辑来认识现实世界,最终识破罪犯的动机和心理。本文将通过把爱伦坡的《失窃的信》同安伯托.艾柯的小说《玫瑰之名》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玄学侦探小说的创新。

一.传统侦探小说的特征

1841年,爱伦坡发表了严格意义上的侦探小说《莫格街血案》,此后他又写了《玛丽.罗热血案》和《失窃的信》,这三篇小说结构严谨,情节引人入胜。这些小说使得侦探小说成为受欢迎的文体之一。并且形成了侦探小说的经典叙事模式:开端(案发)――发展――破案――结局。这一经典模式以多层次,多线程等叙事方法,拆解了犯罪的过程,最终给读者还原了这一过程。

美国古典侦探小说家范丹提出过侦探小说的二十条戒条。作者要交代清楚所有的线索,使读者和书中的侦探具有同等的破案机会。破案靠的是逻辑,而不是意外或者巧合。破案的方法要合情合理。读心术,看水晶球之类的巫术则是禁忌。犯罪和破案都要合乎逻辑,想象出来的杀人方法一定要避免。

爱伦坡的小说《失窃的信》就是推理性的侦探小说。小说以倒叙的方式从在皇宫里,王后收到一封重要的信而信件却丢失开始讲起,那么这个丢失的信就是传统侦探小说中的开端。读者在之前就已经知道杜宾找到了信,但是如何找到的呢,这就使得我们恨不能回到D的住处,自己再仔细搜查一番。然后侦探杜宾根据警察局长的讲话,依据逻辑分析,来推断,并且告诉读者信到底放在了哪里。这就是一个办案的过程,最后得到一个解决的方案及信被找到。尽管信的内容始终没有提到,但是从小说的结构来看,完全依据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写法。

二. 玄学侦探小说对传统侦探小说的创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了玄学侦探小说,它继承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基本要素,如凶杀,悬念,破案等,同时传统的侦探小说为它提供了戏仿和颠覆的对象。1941年美国学者霍华德.海克拉夫特首次提出了“玄学侦探小说”这一术语。60年代后,这一文类开始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理想媒体”它的创作手法呈现出了戏仿,自我指涉和读者解读等后现代派小说的特征。它所关心的不再是具体的,虚构的外部世界,而是小说写作本身。玄学侦探小说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展示它的多变性,多元性。它试图回答的是: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人在这个世界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安伯托.艾柯的小说《玫瑰之名》就是一部玄学侦探小说。当然作为侦探小说《玫瑰之名》体现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写作模式,安排了一系列有关罪犯情况和线索的情节,也有侦探来探测和调查案情,有一些对于破案有帮助的线索,但是作者对于这些都进行了淡化。威廉和他的学生阿德索一到修道院就听说这里的图书管理员莫名其妙的死去,两个人好奇决定去调查这个事件。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又有好几个修士接二连三的死去。这些情节都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

在《玫瑰之名》中主人公威廉,不像爱伦坡的传统侦探小说中的那些充满智慧的侦探一样,他似乎是一个失败的侦探。他发现凶案的真像,可是这不是他经过理性的推理,和严谨的逻辑分析出来的,而是受到了他的学生梦境的启发。就连发现门的密码也是由他的学生提示而得到的。这样小说体现出的非理性色彩战胜了传统侦探小说中的理性色彩。也可以说“《玫瑰之名》通过一些列歪打正着的破案行动表明在传统侦探小说中无所不能的理性在这里显得多么的荒谬可笑。”(袁洪庚,1998)

玄学侦探小说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玫瑰之名》最后故事的无结局性,或者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局。小说中教士们破译了墙上的密码,查清了谋杀的原因,但是侦破工作并没有实质的结局,没有胜利者。大火烧毁了修道院,也烧毁了一切。暗示了“天道难为”这样一个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袁洪庚,1998)

作为玄学侦探小说,艾柯也运用了符号学的概念。玫瑰在欧洲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玫瑰是一个符号,却又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玫瑰是一种混合符号,象征一种混合情感。玫瑰既象征繁盛,又象征衰亡;既象征爱情,又象征失意;既象征战争,又象征友善;既有招展的娇嫩花瓣,却又暗藏尖锐的利棘。玫瑰不是两个极端的交融,却是两个极端的并立。以“玫瑰之名”作为自己第一部小说标题的Umberto Eco说:“玫瑰是一象征符号,它意义如此丰富,以致今日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意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国,也有一个强调象征主义的画派被称为“蓝玫瑰”画派。《玫瑰之名》一书有20%的文字涉及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一如哲学(形而上学)向语言学方向的转型。

Umberto Eco曾经自己解释过以“玫瑰”为小说的名称,但是他强调“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玫瑰在此不过是一个最为人耳熟能详的而又意义丰富的符号。“玫瑰之名”略带哀伤,就像雪莱笔下的“雾季”(the season of mists)那般令人惆怅感伤。“玫瑰之名”实际源于《玫瑰之名》这一小说在末尾处所引用的一句话:“Stat rosa pristine nomine, nomina nuda tenemus.”(玫瑰之意潜于其名,而我与汝等皆徒守此虚名)修道院院长不惜以谋杀生命的方式以保护的承载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古代知识的图书馆,就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飘零在冬日刺骨的寒冷中。

三、结语

《玫瑰之名》对传统的侦探小说中的情节予以淡化,对人物的刻画进行了颠覆,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融入到故事中,消除了故事的可信性,不再崇尚理性的力量,不再依靠逻辑推断,突出了玄学侦探小说的非理性特征。由此说明理性,多元的世界是多变的,世界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

“玄学侦探小说的写作建立在对主流侦探小说的颠覆与反叛上,它所关注的是自我观照性质。”(袁洪庚,1998)它不再只是颂扬正义一定战胜邪恶,它通过戏仿和影射展示自己的多变性,多元性。而非逻辑的结尾,也给读者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这也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十分契合。

参考文献:

[1] Umberto Eco, The Name of the Rose, Harcourt Publishers Ltd, 1994

[2] Stefano Tan, The Doomed Detective: The Contribution of Detective to Postmodern American and 3.Italian Fiction,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 is UP, 1984

[3] David Lehman, The Perfect Murder: A Study in Detec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1989

[4] Raman Selde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40

第7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然而,国际足联的大礼并没有挽救中国足球的颓废,相反,越踢越不靠谱的足球正泯灭掉我们最后的一丝虚荣心。“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是想说明什么?对中国有何意义?这些问题似乎毫无现实的指导意义。

对于爱好古代文化的球迷和研究历史文献的专家来说,只有“起源地”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球形物体俯拾皆是,河边的石头,植物的果实,都可以蹴之、掷之、击之、踏之。早在黄帝时代,古人就用石块打磨成相当光滑的圆球——石球,用脚踢球作游戏活动。1953年西安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处,就发现了数量颇多、光滑、规则的石球,直径1.5-6厘米不等。墓葬中女孩遗骸脚下的三个陪葬石球可证明,足球在古代也是不分男女的游戏。

在黄帝与蚩尤部族战争之后,“充其胃以为鞠”,取下敌方被俘者的胃当球踢,尽管残酷,但可认为是最早的有一定弹力的足球。之后,古人开始用动物的胃、膀胱作外壳内充毛发制做“鞠”。“鞠”即为用皮革制成的球也。

在公元前1500年的殷商时期,单人或多人排成队、围成圈一边跳舞,一边蹴鞠的景象出现,作为那时祭祀祈求降雨的一种活动,称鞠舞。也许是爱屋及乌,有人甚至以鞠为姓,由此可见鞠舞的盛行。

春秋战国时期,简单的“踢鞠”游戏发展成具有后世足球特点的“蹴鞠”。《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蹴鞠在当地已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项目之一。

到了汉代,蹴鞠进一步发展,娱乐水平提高了,不仅有自娱性消闲娱乐,还形成观赏性表演娱乐。同时,为提高军队士兵的体能和灵活性,蹴鞠应用于军队训练,产生了直接对抗性的比赛。汉代对大批量生产的皮革做外壳内充毛发的实心鞠,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标准。汉魏时期,宫廷和官宦人家也流行这种蹴鞠活动。

唐代的蹴鞠用具有了很大发展,球门随之产生。球门位于比赛双方中间,一般为三丈二尺高,两队对踢,以踢入球门数多者为胜。为什么能把球踢那么高?主要原因是有人发明了充气的鞠。人们在动物的尿泡内充上气,外面再包上皮革制的外壳,那时的“鞠”开始出现充气的内胆。充气的鞠富有弹性又轻巧,唐人踢球以踢高为能,有“蹴鞠屡过飞鸟上”之说(王维《寒食成东即事》)。

蹴鞠发展最鼎盛在宋代。当时,不仅皇室贵族盛行蹴鞠,而且民间有众多的蹴鞠艺人和广大爱好者。北宋画家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中,宋太祖赵匡胤和宋高祖赵光义对踢,四大臣在旁观看助兴,可见上流社会中蹴鞠已是非常热门的运动。宋人造鞠的方法又高出一筹,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香片十二”片砌成,原料是“热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要“正重十四两”,规格要“岁凑十分圆”。古代的衡器为16两一斤,14两约合现在的430克。

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时期出现了更为专业化的蹴鞠书籍,书中多次提到足球专业组织——圆社,这大抵相当于现在的职业联赛吧。根据无名氏《蹴鞠谱》记载,一个人参加了圆社组织,就可以五湖四海到处游逛了,圆社对他们进行技术考核,通过后即可录用。从书中还可以看出,宋代足球很重视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

宋代宫廷中的足球队队员分三等:第一等称“球头”,第二等称“次球头”,第三等为一般队员。这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皇家足球队。

到了明朝,延续了几千年的古代蹴鞠,由于种种原因它的社会价值开始下降,但仍在社会各阶层中流行,就是没什么质的飞跃。清代初期多少还有人在玩鞠,及至清中后期便很少能见到了。清政府甚至禁止玩“鞠”,企图让满人擅长的“冰上蹴鞠”来替代它。

中国体育博物馆的崔乐泉博士认为,古代足球灭绝的原因,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宋学兴起,社会上重文轻武,也轻视身体活动的娱乐;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弱民政策,禁止人民习武健身;戏曲小说的兴起,社会娱乐范围的扩大,相对减少了踢球娱乐的兴趣。从蹴鞠本身来说,直接对抗比赛改变成间接对抗比赛,失去练武,练意志特点,由自身的娱乐活动转变为取悦他人的娱乐活动。

第8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比较诗学;《古诗十九首》;中西元素;融合

曹顺庆在《中西比较诗学》一书,对中西文化从政治、经济、宗教、科学、伦理、语言、思维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五个大的方面阐释了整个中西诗学,其中包括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思维、艺术风格以及艺术鉴赏的比较。书中从地理发源开始谈起,指出西方文明因为诞生在爱琴海区域,海域造就的商业繁荣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重商主义的兴盛,而这反映到文学类型上正是西方叙事文学发达的原因,与之相比较,中国由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的是发达的农耕文明,没有海上冒险的刺激惊险,农业文化导致的是以抒情言志为主的抒情文学。而这一根本差异造成的是中西诗学体系的巨大不同,在艺术本质上,西方讲求典型论而中国提倡意境说,在艺术起源上,西方讲求模仿而中国古代提倡物感,在艺术思维上,中国古代讲求神思而西方追求想象,在文艺风格上,西方注重风格而中国古代讲求文气,最后在艺术鉴赏方面,中国古代有滋味一说,而西方追求美感。这些都是中西比较诗学研究所关注到的差异,当然它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性,但是中西文学中除了异同比较的存在,也有互相融合的因素存在于彼此之间,这在乐府诗《古诗十九首》中可以得到一些印证。

《古诗十九首》是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的,它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深闺怨妇的离愁别恨,人生一世对世间万物的感叹以及民族忧患的家国情怀。语言的自然朴素,浑然天成,内容的丰富深刻,真切生动,让其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钟嵘《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称赞其“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但就是这样一类典型的中国式诗歌,它也不是单纯的一种文化与艺术的结果。

一、叙事与抒情的不可分离

在艺术起源这一问题上,西方一向主张模仿,而中国古代追求物感。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就是模仿的产物,文艺的共同特征在于模仿。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强调人对万物的直觉感悟。正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主张,导致中西文学类型有了根本区别,西方以叙事为主,而中国古代以抒情言志为主。但叙事与抒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向来又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恰似中国古代文学惯用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般。在《古诗十九首》中,叙事与抒情的融合几乎穿插在每一首诗中。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都是在叙述男女主人公离别的场景,走啊走,渐渐离君远去,相隔万里道路又崎岖,再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依然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可以看出这是一种纯叙事的写作手法,而诗的后半部分,女主人为心爱男子的离去衣带渐宽,韶华逝去,这又正深闺思妇离愁别怨的抒发。又如: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直接由山陵墓地上的柏树引发感情,感叹人生长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间,就好比是从不知名的远处飘来的一个匆匆过客。直抒胸臆表达出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慨。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而收敛感情,把视角转移到了洛阳城里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达官贵人们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抒情与叙事的结合更好的表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

在《古诗十九首》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写作手法,如《西北有高楼》、《冉冉孤竹生》等,叙事营造环境,烘托感情,抒情升华主题,直抵胸臆。

二、节制与宣泄共存

中国古代在抒情言志中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仪”讲求感情需要节制,而在西方文化中,对于情感他们追求完全的宣泄,达到一种迷狂状态下情感的完全表露。但是并不是说西方对于情感的宣泄在中国文学中就不会存在,在《古诗十九首》中虽然没有郭沫若式“我把日来吞,我把月来吞”的狂野感情,但直接表达感情的诗歌也不在少数。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以上两首诗歌都是对女子相思之苦的表达,诗中没有迂回掩饰,直接表达出女子因远游的人不回,而孤枕难眠,因不得见思念的人而终日以泪洗面。这样直接表达深闺之思的诗句在当时封建保守,女子地位低下的环境中算得上是惊人之词了。又如: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

人生好像旅客寄宿,匆匆一夜,就走出店门,一去不返,人的寿命,并不像金子石头那样坚牢,经不起多少跌撞。因此喝点好酒,穿些好的衣裳,赶快享受眼前的快活,人生短短数十载,不要长怀千年的忧愁,韶华易逝,行乐需及时。这两首诗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的作品,因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直接抒发感叹,也是对西方宣泄说的很好表达。

因此,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既看到迂回婉转的典型中国式诗歌表达方式,也可以看到热切直接的情感抒发,虽然不同于西方宣泄说那样达到酒神的迷狂状态,但这已是中国式诗歌宣泄的最直接表达。

三、表现与再现兼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哪怕是丑恶的形象,哪怕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只要描写得惟妙惟肖,就能让人感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一定要逼真,只要逼真,丑也可以化为美,这种惟妙惟肖的摹仿就是所谓的“再现”。因此,在西方文艺作品中逼真再现被认为是最好的艺术表达。而在中国古代,对物感说的推崇导致文艺作品更注重“表现”,因为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虽然“物”是第一性的东西,但外物并不是美的核心,“感物”关键在于“感”,有感必有所动,有动必有所现,集于中而形于外,这才是美。中国古代的“诗言志”正是对“表现”特征的最精炼的概括,所谓“志”就是指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因此曹顺庆在《中西比较诗学》一说中对此也做了相当多的阐释,指出西方就是再现艺术,而中国古代就是情感表现。但是这仅仅只是一种概说,在《古诗十九首》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二者在诗歌中并存。

在《西北有高楼》、《明月皎月光》、《东城高且长》三首诗中。第一首诗歌前半部分正是对西北高楼最真实的再现,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好像与浮云齐高。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结绮: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对高楼的描写细致入微好似一副高楼正在伫立眼前,这正是西方再现说的体现。而听到楼上飘下的弦歌之声,感觉到声音的悲哀,透过这悲哀,马上联想到是那因夫战死沙场,而痛彻心扉的女子。通过笛声领域悲伤之感,仿佛从诗句中的只言片语里我们就能体会到女子的悲伤与凄凉,这正是中国式感悟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尤其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惯用很多修辞技巧,如这首诗中的通感,还有古诗中常用的双关用典等,都在无形中为古诗的声、色、形、味方面增添了许多色彩。

第二首诗歌和第一首一样,前半部分也是再现图景式的描写。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仲秋的夜色,在东壁的蟋蟀低吟清唱着。夜空北斗横转,那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的斗杓,正指向天象十二方位中的孟冬,闪烁的星辰,更如镶嵌天幕的明珠,把仲秋的夜空辉映得一片璀璨!深秋,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转有多疾速。这段描述好似一副深秋夜色图,夜空中的星星,明月还有蟋蟀的低吟,仿佛这是一个活的电影画面,文字呈现给读者的是立体的美景和声音。除了有画面的再现,诗中也有人的主观体悟,在枝叶婆娑的树影间,又听到了断续的秋蝉流鸣,想到此时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而当年的好友个个都辉煌腾达了,我却因仕途不顺而被视为陌路人,此情此景更是增添了我积郁心中已久的苦闷和惆怅。再现情景与表现感情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第三首诗歌一开始就对洛阳城的面貌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再现。洛阳城东面高高的城墙,曲折绵长,从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此时又是一年秋风到来之际,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地吹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秋风、城墙、楼宇、杂草,萧瑟的秋景如电影片段般呈现。而此时的我因听到这天地之间的鸟啭虫鸣,也不禁感到凄凉悲伤,感叹这人活一世间,还不如这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人的一生是短暂易逝的,何不把握现在及时行乐呢。同样是通过再现场景,而后触景生情表达感情,再现与表现完美融合与词句之间。

结语

本文从中西诗学的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中包涵的中西元素做了浅析,其中包括叙事与抒情、节制与宣泄、表现与再现三个方面,整篇文章总体还是从艺术起源论方面来谈的,尚没有涉及到艺术鉴赏、艺术思维、艺术风格等其他几个方面,因此无论是从观点还是论证上都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但这也算是自己的一点看法和思路。当然曹顺庆老师的《中西比较诗学》一书绝对算得上是学术界非常重要与权威的作品,很多观点都是我们必须掌握和学习的,但从我个人来看,任何文学,无论是从样式、内容还是其他方面都不能对其进行绝对的划分和界定,融合与杂糅是很多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因此以批判和审慎的态度研读权威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习和意识到的。(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古代小说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诗话;体兼说部;论诗记事;论诗及辞

诗话起初是一种口头的和社交的话语形式,后来才变成书面形式。最初是一种非正式文类。

一、诗话概说

自从欧阳修将其“退居汝阴, 而集以资闲谈”的小册子命名为《诗话》之后,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就此开启了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新样式。《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五认为古代论文之作,凡有五类,诗话即为其一。

文章莫盛于两汉。浑浑,文成法立,无格律之可拘。建安、黄初,体裁渐备。故论文之说出焉,《典论》其首也。其勒成一书传于今者,则断自刘勰、钟嵘。勰究文体之源流而评其工拙;嵘第其作者之甲乙溯厥师承。为例各殊。至皎然《时式》,备陈法律;孟《本事诗》,旁采故实。刘《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又体兼说部。后所论著,不出此五例矣。

《四库》此处论诗话有三点可值得注意:一、诗话为古代文学批评五体之一;二、刘《中山诗话》、欧阳修《六一诗话》为诗话之源头;三、诗话具有“体兼说部”的性质(第二、第三点留待后文讨论)。《四库》是对古代文化的全面总结,代表了满清后期对先秦以来的整个中华文化的总认识和总评价。其对于诗文评总括性的介绍,也就是对于整个古代文学批评的总体理解。这种认识得到后人越来越多的认可。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序》里面说道:

诗文评虽然极少完整的著作,但从本质上看,自然是文学批评。……现在一般似乎都承认了诗文评即文学批评的独立平等的地位。[1]

诗文评既然是文学批评,那么诗话毫无疑问就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样式了,而且还是宋元以来我国文学批评的主要样式。其影响所及,日本、朝鲜等国亦有数百年的诗话批评实践。

二、诗话渊源

前文已述,第一部以“诗话”命名其书的是北宋欧阳修。但这一命名究竟是欧阳修的独创呢,还是因袭前人的成名?因此,有必要追述诗话之起源。

关于诗话的起源,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种说法。

1.清代何文焕《历代诗话序》曾云:

诗话于何乎?庚歌记于《虞书》,“六义”详于古《序》,孔孟论言,别申远旨,《春秋》赋答,都属断章。[2]

所谓“庚歌”,指的是《尚书•虞书•皋陶谟》中关于帝舜作歌、皋陶庚和的记载;所谓“六义”,则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首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后来《毛诗序》作了进一步阐发(需要指出的是,《毛诗序》乃是汉儒的手笔,非先秦之作);孔子和孟子则有许多关于《诗经》的具体论述:如“思无邪”、“兴观群怨”、“事父事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影响极为深远;“《春秋》赋答” 是指《春秋左氏传》记载的当时外交场合中大量的赋诗酬答的情况,虽多属断章取义,但在“论诗及事”上与后世诗话有相似之处。

2.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

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虽曰本之钟嵘,要其流别滋繁,不可一端尽也。《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3]

章氏开首即言《诗品》乃后世诗话的源头,接着又讲不能完全归原于《诗品》。章氏认为诗话有两种形式:或“论诗而及于事也”、或“论诗而及于辞也”,而这两种形式早已见之于《论语》、《孟子》等先秦经传之中了。可以看出,在诗话的起源上,章学诚以其所持之多元论,比何文焕开通。

《四库》认为诗话“体兼说部”,即与小说在体制上有着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存在的。诗话与小说的确有渊源。魏晋南北朝时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其中有谢安叔侄雪天论诗高逸之事,无论是从形式、性质、还是内容上看,都非常接近后世诗话。都是论诗、都是闲谈、都是文人雅士。魏晋人物风流自赏,向来为士林所称道,宋人仿效前贤,品评诗词,以此相高,自由漫谈式的随笔或许是最合适的文体了。或许,这则故事直接启发了欧阳修。

《四库》论诗话之源,将刘《中山诗话》置于《六一诗话》之前,不知出于何故。《方法研究》称,刘在其诗话中已经引用司马光的《续诗话》,而司马光则明确表示续写欧阳修的《诗话》。从现有资料来看,第一部以“诗话”命名其书的是北宋欧阳修的《诗话》。此后,仿作纷起,后人为了便于征引和区分,便以其号加之于前。[4]

三、诗话之流变

诚如章学诚所言,诗话或主于“论事”、或主于“论辞”。宋代诗话以欧阳修《六一诗话》为宗,论诗及事,于叙事之中间现作者一己偶的之见,多为“以资闲谈”的记事随笔。两宋之际的诗话,闲谈性、资料性的记事随笔居绝对多数,纯粹理批评性的诗论专著则比较少见,象《岁寒堂诗话》、《沧浪诗话》极具理论色彩的著作,还是难得一见的。受宋代诗话创作倾向的影响,金元诗话仍遵循闲谈随笔的体系,走模拟宋代诗话之路。

明代诗话则以“论辞”类为主。有明一代,诗坛热闹非凡,争论不断。影响波及诗话,遂为繁富。拟古、反拟古;宗唐、宗宋;各派间为一争高下,都比较注重从诗歌内部探讨其创作规律。明代诗话的针对性、批评性、知识性明显有所增加。如徐祯卿的《谈艺录》、谢榛的《四溟诗话》、胡应麟的《诗薮》等,都着重论述其个人诗学见解,品评诗人诗作,显露出理论的色彩。

清代大兴考据之风,诗话受其影响,考证是非、辨别真伪。在当时浓厚的学术研究之风影响下,清代诗话家都以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从事诗话创作。王夫之《姜斋诗话》、王士《带经堂诗话》、沈德潜《说诗语》、袁枚《随园诗话》、赵翼《瓯北诗话》、叶燮《原诗》等等,都曾名噪一时,影响深远,且都入选郭绍虞、罗根泽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第一辑。清代诗学理论的三大思潮:“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即见之于诗话之中。

以来,随着旧体诗词创作的日趋衰落,以“辩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资闲谈”为宗旨的诗话创作也江河日下、风光不再。

四、诗话之弊

章学诚考查诗话之弊,论述前人,“作诗话以党同伐异”、“诗话之不可凭、或甚于说部”。党同伐异,自然失去是非公论。如北宋熙宁、元党争之际,蔡在蔡京授意下撰成《西清诗话》一书,其中多处引述苏、黄等元诸公之语,以伺机寻隙而攻讦之。宋人诗话,确实有此弊端。流弊所及,“至于诬善党奸,诡名托姓。”甚而至于“诗话之不可凭,或甚于说部也”。章氏分诗话为“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两大类,所谓不可凭云云,即指前者而言。

所谓“今人诗话”,特指袁枚《随园诗话》而言(见叶瑛注《文史通义•诗话》)。祝伊湄在《章学诚对的批评》一文中指出,章氏“颇能客观的评人论学”,但对袁枚的议论“却是心气颇不平和”。考其原因,章氏是对袁枚在当时文坛之盛名“由羡生妒, 由妒转恨矣”;同时,“性情不同, 识见各异, 是章袁龃龉的一个重要原因”。章氏认为“《六经》特圣人取此六种之史以垂训耳”,故主教化;而袁枚“于道统文统、则一笑置之。”[6]章氏既对袁枚《随园诗话》评价不公,则“今人诗话”有害世道人心之说,亦难公允。

西学东渐之前,国人对诗话所做的反思与检讨,都是在传统的思路中进行的。倘若置身于现代批评意识之下,对诗话消亡的原因或许可以认识的更充分。

五、诗话消亡辨

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觉醒,肇始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这篇文章发表于1904年,其全新的风格与论述结构,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传统的批评模式。

《〈红楼梦〉评论》的发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它都代表了某种断裂:在内容方面,它运用了外来的理论、美学观念和文献材料,在形式上也表现出现代批评的诸多特征,如章节的划分,引文的使用,全文结束时附以结论等等。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与古典诗话迥异的现代批评的表述方式。“它所产生的冲击波促使人们开始思索:文学批评看来确实有各不相同的路数,传统批评是否应当拓展自己的视野?”[7]该文对于包括诗话在内的传统批评模式提出了质疑和挑战,这种质疑和挑战得到了回应。朱光潜先生曾说:

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不成系统,有事偏重主观,有时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诗学在中国不甚发达的原因大概不外两种。一般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是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8]

王国维从中西语言的不同,发现了中西思想方法的不同。王氏此处的概括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仍然在大体上指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事实,即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已经失去对思想精确而深刻的描述力和表达力了。由此,王氏认为,新学语的输入、创造新学语非常之必要,应该重视哲学和形而上学,提高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落后与进步等二元对立正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激进立场的起点,也是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甚至象王国维这样的旧式学者也同样把中国与西方的区别看作是传统与现代的区别。认为东西方文化在方法上、思维方式上以及体验生活的方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基本看法,也是他们思考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起点。在他们看来,现代化的起点就是弃过去,就是对传统的否决。在他们看来,现代文论取代古典诗话,正如新小说取代章回小说,新式的自由诗取代旧律诗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

结语:

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包括诗话在内的整个古典文学批评的衰落,是当时中国现实社会的状况所产生的结果。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五四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完全不同于诗话,它从一开始就关注着社会政治问题。中国现代批评主体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带有政治和社会烙印的主体,不象诗话作者那样,甘于书斋的悠闲,陶醉于自我的清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政治的话语,是社会介入的途径和手段。以诗话为代表的古典文论作为主流批评模式在二十世纪初的消亡并非历史的偶然,古典批评所赖以生存的那些社会条件现在已不复存在了。在当前的形势下讨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重新探讨诗话等极具民族形式的文学批评样式,或许是解决“失语症”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 诗言志辨[M]:古籍出版社,1956. 2

[2] 何文焕. 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