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1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2020年城市基层党建总的思路是持续聚焦精致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高效能管理、高水平治理、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服务“四位一体”的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环翠经验”。

一是聚焦实体化,构建高效能的基层管理体制。在全市率先建立实体化的镇街综合执法平台和区级响应平台,进一步整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执法机构和资源,全面畅通部门与街道联动渠道,形成“街呼区应、上下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凸显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成效。

二是聚焦专业化,打造高水平的社区治理模式。深化与北大、山大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加大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党群社工服务中心和城市基层党建高校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市甚至全省叫得响的公益品牌项目,以专业化带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是聚焦职业化,培育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队伍。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以开展社区工作者“优才计划”为抓手,建立选聘、培育、晋升和保障为一体的职业化管理模式,开展“和谐使者”评选,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四是聚焦品牌化,建立高品质的区域服务网络。聚焦“两新”党建的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两新”全域覆盖、重点企业三年培育、园区商圈深化提升“三项攻坚行动”,探索实施新兴领域“社区化”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商圈党建与社区党建互融共进,为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确保我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

第2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9月30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对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应用大数据支撑公路防控体系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抢先运用大数据支持,创造了‘跨界共融、数据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治’的‘贵州经验’,得到了公安部的肯定和推广,成绩可喜。希望全省广大公安交警以此为新的起点,再接再厉,精准发力,深入拓展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平安交通、和谐交通、便民交通,为全省各行各业管理现代化树立标杆。”

9月22日,公安部交管局、北京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警总队及南京等6个城市交警支队领导齐聚贵阳,观摩智能交通大数据建设,交流安全防控管理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贵州省交警总队立足省情,以大数据引领公路防控体系建设,探寻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具有贵州特色的公安交通管理发展新路。

“走在了全国公安交警的前列,走在了全国公安机关的前列,走在了全国政府机构的前列。”这是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王金彪对贵州省公路防控体系建设的肯定和评价。

抢抓机遇 顺势而为走新路

“贵州省交警总队能紧紧抓住国家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在贵州落地的机遇,在科技引领上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令人非常震撼。”这是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刘新春在观摩贵州交警总队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后的感受。

为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新常态,将大数据资源转化为公安交通管理现实战斗力,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契机,牢牢把握省公安厅党委全力推进“四项建设”的契机,切实贯彻落实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以制约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问题为导向,以警务云建设为保障,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大指挥体系建设为引领,以部局六合一、集成指挥、智能研判、互联网服务等四个应用平台为核心,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创建“数据铁笼”,推动“互联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深刻领会公安部、省公安厅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实际,省交警总队提出贵州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相关部署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五个互动结合”为引领,以警务云建设为保障,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强化防控体系上游的重点车辆源头管理,扎实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防控体系下游的农村道路安全监管,构建道路交通安全大防控体系,打造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升级版,打造跨界共融、数据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治的“互联网+”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

“贵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信息化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主战略和强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得益于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孙立成副省长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的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设计,得益于交警总队班子带领的团队在大数据建设上形成了谋划、研发、实施、应用、管理、保障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具有鲜明的贵州特色。”王金彪说。

突出三个重点

打造防控体系升级版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突出三个重点,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全覆盖的防控体系升级版。

突出大数据应用重点优势,创新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首先,抢抓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三大通信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省公安厅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框架下,以贵州省公安厅交通管理科研所为技术主导,利用阿里云计算技术,采取租用电信机房和设备的方式,搭建了由619台服务器、46台网络交换机、12PB总存储组成,总规模达到提供10000个核运算能力、计算能力相当于10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的警务云平台,以云平台为支撑构建大数据资源池,汇集公安内部各警种和外部安监、交通、保险、广电等社会资源,实现资源互融、互通,打造大数据共享体系。

今年以来,全省高速公路车辆违法信息共计27万条次,利用执法站和服务区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2.1万起,非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4.8万起,查处数同比分别增长了77.4%和162.4%,进一步提高了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截至9月底,全省高速公路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2起,同比减少8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83.72%和78.26%,创下我省高速公路开通以来事故预防工作最好记录。

突出重点车辆和驾驶人,创新精细化的源头监管机制。以管住关键少数为核心,与安监、交通部门共同搭建贵州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综合云平台,汇聚运输企业日常管理数据和GPS动态监管数据,共享交警、交通、安监多维度管理数据和驾驶人从业信息、交通违法信息、交通事故信息。在此基础上,省交警总队借助云平台大数据研判功能,与独立第三方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芝麻信用”建立重点驾驶人征信系统,将重点驾驶人群体细分为四类三层次,根据驾驶人的违法记录、事故记录等多维度设置指标,应用WOE算法计算重点驾驶人的信用评分,作为评估驾驶人履职能力的参考依据。

突出农村交通安全重点区域,创新社会化的精准治理模式。针对当前全省高速公路、国省主干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趋稳向好,但农村道路安全基础薄弱,交通事故高发的实际,省交警总队认真贯彻落实广西会议精神,应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支撑,开发农村道路交通社会化管理云平台,将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网络延伸至占全省道路总里程95.5%的农村道路,大力打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数据铁笼”。

“在智能交通的应用上,从数据的采集、储存、服务到深度的挖掘分析,贵州省交警总队把大数据运用到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上,让人耳目一新。”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研室主任、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组专家、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专家组成员顾怀中深有感触。

织密三张网

借力助力创新模式

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织密三张防控网,不断创新“互联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

织密上游静态防控网。将重点车辆征信体系等大数据监管方式延伸至人、车、路、环境的全方位、全时空管理,落实“五个责任”,创新大数据背景条件下交通安全监管模式,织密源头监管之网。

织密中游动态防控网。在已规划的157个执法站基础上,结合路网疏密度、流量饱和度、社会治安防控和隐患路段管控需求,合理规划,科学布点,构建环黔、环筑、联市(州)、联县的“闭环式”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以视频监控防控网、路面执法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为骨架的防控体系建设。

织密下游基础防控网。以强力推进农村监管云平台为抓手,将县、乡两级政府工作开展情况,“两站”、“两员”工作落实情况,“生命防护工程”推进情况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形成政府主导下管理信息共享、安全责任共担、社会力量共治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

整体治理

构建交通管理新格局

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创建“数据铁笼”,推动“互联网+”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打造跨界共融、数据共享、责任共担、安全共治的“互联网+”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

跨界共融,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实现跨警种、跨行业、跨部门的政务深度融合。

数据共享,实现公安内外部海量数据的汇聚,使原本分散的碎片化数据和“条数据”聚合成“块数据”,实现“块数据×”效应。

责任共担,通过共享信息,厘清明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企业的主体管理责任。

第3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把社区管理改革,建实基层治理网格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实网格,完善治理体系。一是科学整合,突破“条块分割”障碍。前期我们重新规划调整3大类20个社区网格,社区布局更加合理,组建以社区牵头总览,包保单位、驻区单位企业共荣共建、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打破以往分割管理的壁垒,社区为核,共同治理。依托党群综合服务大厅及各便民服务店,缩小服务半径,20个社区基本建立“15分钟服务圈”,精准快速解决各类疑难杂症,用'小网格'撑起社会治理的'大平安'。二是健实网络,强化单元长职能发挥。每个社区网格下完善了“社区—片区—楼院—楼栋—单元”五级网络,明确负责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单元长选配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听取各项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切实把单元长选实选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服务,把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楼栋单元。三是抓好带头人,建立专业化基层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年青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四支队伍建设,特别是着重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利用近期社区“两委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把基层“好班长”选出来,用起来。11个“以村为核”社区平移过渡社区“两委”成员,街道选派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担任书记,实行书记工作与“绩效工资”挂钩机制,激发社区书记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按照“工作在居住地社区”的原则,调整了52名社区工作人员,增强配齐了470余楼院长,签订正规劳务合同,把队伍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中间力量切实把作用发挥到位。

二、兜底管理,扩充治理覆盖面。一是统筹融合,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为把社区网格内的基层治理工作做实做细,针对社区内执法力量分散、共同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促进中心要求每个城市社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楼附近设立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配齐必须办公用品,整合社区工作人员、警务人员、城市执法中队、城市巡管等执法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深入。目前来看,效果良好,对于一些单个部门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在联合执法机制下,都能有效的化解矛盾,如店外经营、对抗执法等棘手问题。二是服务为本,主动承接治理职能。社区加快服务职能下沉,统一设置了“党建综合”、“民生服务”、“安全环保”、“社会秩序”四个服务窗口,全权负责事项受理和业务办理,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严格落实各项监督职责,明确权限边界,制定监督细则,正在探索建立环卫、绿化、秩序化等外包服务保证金制度和物业公司服务保证金制度,规范监督流程,用好监督结果,充分发挥监督在落实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三是依托六化,着力化解矛盾纠纷。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引发大量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矛盾是社会治理的难点,我们依托六化问题处理,逐步弱化分化矛盾,制定了“六化”管理工作细则、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建立400余人的巡查队伍,定人、定位、定责,盯靠片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目前累计督促解决居民关注、矛盾集中的“六化”问题1890条,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做到“小矛盾不出片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第4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开放发展。

战略导向,长短结合。

品牌引领,“两端发力”。

全域统筹,多业融合。

主要目标

“六个比重”

到2020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旅游业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提高到12%以上;旅游脱贫人数占总脱贫人数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游客“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入黔游客人数占游客总数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5%。

构建“六大体系”

构建“全景式规划”的旅游分布体系、构建“全季节体验”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共建共享体系,构建“全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全方位服务”的旅游服务体系,构建“全区域管理”的旅游综合治理体系。

实现“六个转变”

从单一景区(景点)建设向全域统筹综合目的地转变,从旅游资源分散开发向整体开发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致高效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部门管理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

主要任务

打造“一程多站式”国际旅游线路。

推动省内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免税店,力争在旅游购物免税、贵阳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支线机场口岸设置、旅游落地签证等方面取得突破。

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开通和加密国内及国际和地区航班航线,增加高速铁路车次运力,形成开放型旅游经济新格局。

加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拓展入境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作用,促进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办会机制常态化、国际化。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编制实施《贵州国际山地旅游试验区总体规划》。

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线、干支机场为点、点线支撑的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带,串联带动全省100个旅游景区、100个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基地和1000个特色旅游村寨,打造20条省内环行及联通省内外的重点精品线路

以“旅游+”推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旅游+农业”促进农旅一体化。以“旅游+工业”促进特色食品等产业提质增效。以“旅游+文化”提升旅游产品内涵。以“旅游+水利”促进旅游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以‘旅游+航空’促进航旅协同发展。以“旅游+城镇化”促进产城景融合发展。以“旅游+大健康”培育一批康养旅游基地。以“旅游+大扶贫”促进增收致富、精准扶贫。以“旅游+大数据”促进智慧旅游和现代监管。以“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

具体措施

1、打造一批世界级山地旅游产品。

2、加快构筑山地旅游产业集群。依托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力争2020年达到100个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特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3、力争2020年全省创建国家级、省级度假区20个以上,带动我省旅游业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拓展延伸。

4、推动我省优质白酒、烟草、茶叶、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和“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向旅游商品转化。探索建立贵州“旅游首选商品”名录,培育建设一批地标性旅游商品示范性生产基地,力争到2017年全省开发旅游新商品1000种以上。

5、发展山地康体养生旅游。

6、、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设生态体验旅游步道2000公里以上,打造富有特色的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示范项目3-5个,建成汽车露营基地20个以上、家及省级森林(湿地)公园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条。

7、打造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8、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精神慰藉等养生度假产品。大力引进国内外社保基金以及国际著名养老机构开发养老社区项目。

9、全域发展山地特色乡村旅游。

10、探索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旅游“三变”新模式,为参与旅游产业的贫困户提供财政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小额特惠贷款。

11、实施“百区千村万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个、重点村寨1000个,示范和重点建设经营户10000个,带动全省1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12、构建旅游信息化支撑体系。2017年实现全省各地机场、高铁站、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4A级景区、4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涉旅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

13、支持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景区、餐饮点、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的消费支付电子化,实现在线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比例逐年提高。

14、优化旅游配套服务功能。2020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咨询服务全覆盖。

第5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引领我国对外开放领域

深刻变革的科学理念

开放发展是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从国际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肩负更多的国际责任和期待。同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新角色相比,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够高的矛盾非常突出。从国内看,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好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用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放发展理念所倡导的对外开放,不是对过去做法的简单重复,而是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既立足国内,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

开放发展是深化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一发展规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国顺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飞跃。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国发展置于广阔的国际空间来谋划,才能获得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人才乃至机遇和理念,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开放发展理念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抓住经济全球化时展的关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开放发展理念引领对外开放领域深刻变革。开放发展理念,赋予开放发展以富有当今时代特色、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深刻内涵,必将引发对外开放领域的深刻变革。开放发展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其他四大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联通国内国际的纽带桥梁,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动力源和试验场。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国对外开放必将实现质的提升,迈出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新步伐。开放发展是观念、是体制、是格局,不仅将引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也将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事业。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全方位升级开放型经济

开放发展理念,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发展理念包含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将全方位升级我国开放型经济。

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主动开放,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开放促改革,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维护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

双向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引进来方面,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注重吸收国际投资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先进管理经验以及高素质人才。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投资大国以及市场、能源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推进双向开放,要求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公平开放要求改变过去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做法,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公平开放,表明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必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

全面开放,全面布局开放举措、开放内容、开放空间,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体现在开放举措上,就是坚持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走出去战略谋划,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体现在开放内容上,就是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现在开放空间上,就是改变我国对外开放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区域格局,逐步形成沿海内陆沿边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全面开放,要求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共赢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共赢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主张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主张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对多边贸易体制形成有益补充,而不是造成新的障碍或藩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以开放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新格局。推进共赢开放,要求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实现互利共赢。

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动

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应进一步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上迈出新步伐。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双向投资布局,是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应贯彻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快内陆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应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建设贸易强国。完善双向投资布局,应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注重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开放发展的具体部署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第6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1.1地区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处宁蒙交界处,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km2,人口55万。现在乌海市已形成能源、化工、建材、冶金四大支柱产业,正加快推进国家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PVC生产基地、交易中心及全国重要的煤焦化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1.2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水资源状况乌海市位于自治区西部干旱地区,属严重缺水城市,全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2.14亿m3,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2315亿m3,黄河水指标0.5亿m3,中水0.26亿m3,疏干水为0.1亿m3,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0.05亿m3。黄河是乌海市唯一一条过境河流,境内全长105km,多年平均流量86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72.6亿m3。

1.2.2水生态环境状况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3大沙漠边缘,年平均降水量仅160mm,年平均蒸发量3286mm,是自治区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辖区内16条季节性河流,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利用量仅0.005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紧缺问题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干旱少雨、荒漠化严重的环境中,水生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

1.2.3存在的问题一是水资源紧缺的实际问题。乌海市水资源利用已经达到2015年的总量控制红线,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水资源紧缺是制约乌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二是水系建设还比较滞后。乌海市各山洪沟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致使河道萎缩严重,对所在地区城镇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足。乌海位于三大沙漠的交汇处,生态基础脆弱,植被建设及绿化工作任重道远。四是水生态文明意识仍很薄弱。尽管在节水、保水、护水等方面开展过宣传教育工作,但离水生态文明的要求相差甚远。

2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乌海市立足城市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本地特点,从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保护,陆续实施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甘德尔河水系治理”、“千里山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结合地区实际,建设水生态亮点,以防洪水系为主线,大力建设龙游湾湿地,形成“点线面”一体的环城水系工程;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3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全面部署水资源管理、水系联通、湿地保育、水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防洪安全保障、水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等涉水事务,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的全面发展。一是要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考虑黄河的保护,保护沿河湿地等河流生态系统;二是坚持“全面统筹,梯次推进”的原则,处理好本地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保护的关系,将水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三是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原则,改善乌海居住及发展环境、保障水安全、提高城市品味,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四是坚持“彰显特色,科学谋划”的原则,合理构建水生态格局,针对区域水生态环境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建设任务和措施,积极探索和创新,形成可供类似地区借鉴的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4打造乌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措施

4.1围绕“乌海湖”建设健康水生态体系以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为契机,实施乌海湖东岸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以山洪沟治理为依托,建设集“防洪减灾、美化环境”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工程。多措并举建设“乌海湖”健康水生态体系。

4.2建设绿化供水工程,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根据生态绿化需要建设绿化供水工程,围绕生态绿化,实施一批绿化重点工程,建成一批公园绿地,打造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4.3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水行政执法效能。对各项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严格考核。深入开展水权转让工作,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水功能区划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工作。

4.4加强乌海市水文化体系建设结合乌海黄河沿岸长河、大漠、高山、戈壁、古烽火台、村舍、田野所形成的独特自然风光,依托已建成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做足山水文章,规划建设跨黄河两岸,融“高山、大漠、湖泊、湿地、绿洲”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西部漠上景观城市,打造“沙漠绿洲”,建设“水上新城”。

5建议

5.1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及内蒙古现有法律法规,逐步由行政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过渡,最终将发展成为以行政法为主体的科学管理。逐步整合现有水资源市场,由专门机构统一负责取水、供水、用水等不同水资源调配环节,逐渐形成取水有计划、供水有保证、用水有目的的新型水资源管理模式。

5.2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结合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职权体系。对照涉及水行政职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内蒙古地方性法规,对条件成熟的部分管理职能逐步下放调整到位。

5.3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建立覆盖市、区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确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7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全面提质的“质量提升”时期。所谓结构转型、动力转换,源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领先于产业结构调整,现实中百姓需求和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不断出现新的空挡,在旅游、度假、海外采购、养老、社会辅助类教育等领域不断有一些“消费事件”的发生,基本显现了国内相关供给不足的矛盾。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经济表现,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实质上是现有生产服务的供给不适应新时期社会需求的表现,而不是需求萎缩所导致。供给与需求的新平衡所展露出的经济动态一方面意味着生产体系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内蒙古现有产业体系的持续性发展仍然处在社会需求较为旺盛的时期;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体系之下,内蒙古基础性产品的市场供给范围需要从国内市场为主逐渐转向国际市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内蒙古在国际视野下打造和提升“基地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重要的战略渠道。

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和国内需求角度,人口优势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口首先提供的是消费市场,其次才是劳动力供给,在原有以满足温饱和衣食住行为生产目的的供需平衡结构中,劳动力供给的低价格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即便是在早期以招商引资、鼓励投资的角度去分析我国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并不是我国人口优势的核心。我国人口优势的核心一是巨大的人口规模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二是在国际技术壁垒下,我国充分释放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就业岗位的自主选择权。在这个意义上判断人口趋势的作用,我国人口数量所带来的消费市场规模依然庞大,依然会是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不容忽略的重要市场,而且,随着我国百姓财富积累的日益提升,这一市场所带来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消除城乡、地域之间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政策下,市场扩容、需求增长的长期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从规模数量上分析,我国将依然占据人口优势。国际贸易的扩容提质将得到发展,而内蒙古与境外交通、通关、与京津冀和沿海发达地区最短距离的综合优势,就有了改变内蒙古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历史的新机遇。

近些年,我国消费市场增长的领域集中于奢侈性消费、高质量大品牌品质信誉度高产品的消费、出境旅游消费等“提质性”消费领域。消费渠道由传统的实体店转向网店,网店所覆盖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展,生鲜食品、生产性基础材料、智力服务等已成为网店常规供给门类。其显示出需求变动的趋向一是在物质消费得到基础性满足之后,社会需求在不断向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转化;二是生产者与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选择能力已经跨越了地理局限,评估市场供给和竞争的本地化、本土化角度已经无益于生产决策。这种变化给予内蒙古在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突破产业结构制约的重要条件,让内蒙古可以在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倾力于现代商业贸易平台建设,将“桥头堡”建成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结合的产品与服务贸易场所。其将从根本上改变内蒙古与市场中心之间的距离,改变内蒙古生产门类较少对吸纳俄蒙产品、供给国内物资的局限性,发挥对俄蒙的区位、语言、文化等综合优势,促进与俄、蒙产品与服务的双向流通。

二、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审视内蒙古的基础与优势,寻找内蒙古战略实施的立足点与突破点

从市场整体发展的趋势分析,中央的总体政策是进一步构筑一个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发展动力体系,更为开放、更为国际化的核心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中,不仅要提升国内市场化水平,更要积极介入和导入国际市场规则和资源,加大国际市场对国内结构调整、动力转换促进作用。如不断开放国内产品市场,促进国际优质产品进口,对一些在国内具有价格决定地位的优质产品进行更宜于国内购买者的制度约束,扩大国内商业资本在境外的投资渠道等做法,改变了以往我国产业发展时期进出口政策上对国内资本和产业的保护性政策取向,通过开放进一步激活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提升国内企业、资本的国际竞争能力。

据此分析,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战略机遇,需要内蒙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现有产业基础打造得更为坚实;要汇集更高质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出面向国际市场的基础原材料;打造更灵活、更有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的对外商品和和服务的贸易服务体系。而这些条件的完善,既需要内蒙古在“五个基地”等产业建设上提升贸易能力、与外部市场交换能力;也需要内蒙古在要素汇集支撑条件上进行更为有效的建设、完善。

以往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基本路径,一是利用各种国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内蒙古土地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风能储备优势、环境容量优势、政策执行空间优势,抓住市场对资源型产品、能源产品的需求,抓住资本对高资产转化水平的需求,招商引资,引进现代化的装备,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归结起来,在这一轮发展中,内蒙古专注于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需求,以满足市场和资本需求为根本,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双赢。二是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向城镇转移人口,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牧业生产领域,改变传统分散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提升社会经济活动效率,从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入手,构建起支撑整体发展的基石。三是全面推进了城市化体系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布局调整,使社会资源、劳动力资源与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相匹配。从政府组织人口布局调整,到服务于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各项政策保障为主的移民辅助,内蒙古人口布局调整的工作不断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布局相适应,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政策。形成了呼包鄂城市群、临河、科尔沁、赤峰三区等区域人口集聚城市区,不仅带动了周边发展,城市的要素汇集也促进了内蒙古各区域与外部的深度联结,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发展基础。

近期,在上述基础上,做出了调整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五大基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战略部署。结合30多年来北向国际开放、南向国内发达省区和周边省区的开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与周边合作、与区外合作的体制机制经验,内蒙古在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优势会在国际化的能源原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以俄蒙为通道和合作伙伴面向中亚与欧洲的产品、服务贸易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显露出来。

三、巩固内蒙古在我国战略布局新调整中的地位,构建内蒙古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需要的是点点滴滴建设成效的稳步推进,而不是意义、作用的不断提炼与反复宣讲,在中央已经确定了的原则下,也不是原则、重点的反复推演。简单而论,在内蒙古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给予的发展机遇,需要各个领域齐力面向俄蒙及其以西直至欧洲的广阔空间、面向国内区外找市场、吸纳资源、争取发展支撑。内蒙古满洲里、二连浩特已被国家确认为延边开放开放实验区,给予了先行先试的“创新发展权力”。从实验区政策分析,实验区的发展是要在全面扩大开放的既定目标下,突破两国之间、三国或多边间与发展不利的制度,创建更有利于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体制机制和国际关系,其中有很多事权在国家。而内蒙古作为向蒙古、俄罗斯开放的桥头堡,是要在积极推进与俄、蒙开放开发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先行先试既需要基层的动力,需要专业体系的服务,也需要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激励,需要自治区各专业厅局对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提供服务和指导,更需要全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汇集。既然是先行先试,一是说明没有先例可以遵循,没有上级的指示可以照办;二是说明现行的制度、相关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制约发展或者不能支撑发展之处,需要突破和重构。我区二连浩特、满洲里两“实验区”在与蒙古通关、跨境旅游、跨境经济合作开发区建设推进进展中开始在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两个实验区正在向“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的高地,而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这一方向推进。按照巩固和拓展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的目标,内蒙古整体建设需要按照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加速培育产业、区位、营商环境和规则标准等综合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要求,给予两个实验区以更坚实的基础支撑,使之真正成为引领内蒙古体制机制转换的先导区。

在相互认知上,内蒙古与蒙古、俄罗斯长期交往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国内对俄蒙也形成了民间的认知。在各种认知中,存在对应于我国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认知误区和盲点。如果不能在与俄蒙合作中,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姿态共同构建合作体制机制,对于内蒙古抓住“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机遇,将会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在权势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表现就会起决定作用。而在内蒙古对俄蒙合作平台上,表现的不仅仅是内蒙古,也将包括我国国内其它各省区的企业、客商,如何构建适宜于与俄蒙合作长远发展的“平台文化”,在服务国内、俄蒙及其它国家中积极构建平等、尊重的基本氛围,这也是内蒙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中理应担负起的重要职责。

第8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2009年的工作主题是:保护资源促保障,转变服务促转型。

工作重点是:拓展发展空间,节约集约用地,提升队伍素质。

工作目标是:通过扎实工作,努力实现“七个强化”:

1、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健全基本农田源头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数量一分不减、质量稳定提高;推进实施土地开发复垦,力求新增耕地2000亩,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强化发展用地保障。抓紧搞好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千方百计突出用地保障,向上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向外着力筹购折抵指标3000亩,并再争取获得一批戴帽指标。同时,进一步加速报批、加快供地,土地出让供地率和项目落地率比去年有明显提升。

3、强化闲置存量盘活。坚持并深化“亩产论英雄”理念,注重借鉴外部经验,注重创新盘活方式,力争盘活闲置土地3000亩,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纵深推进。积极引导农村新社区建房模式,充分利用存量宅基地、未利用地,以拆除为重点盘整土地。坚持把公寓式作为农村住房解困的基本方向,力争办理好2000户以上农村住房困难户的建房手续。

4、强化涉土监察。不断强化土地巡查,巩固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成果,建立健全国土监察长效机制,确保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有效遏止新的违法用地势头。不断加强防控,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落实责任,有效化解和预防涉土案件,确保涉土“零赴京”。

5、强化地质矿产管理。继续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更为合理地布局全县矿山;加强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力争累计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85%以上,走在全省前列;完善地质灾害处置预案,力争把地质灾害危险降到最低。

6、强化土地公开出让。完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机制,统筹安排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计划全年土地出让收入40亿元、确保出让金净收益15亿元,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净收益全市第一,全县土地市场继续健康发展。

7、强化系统作风建设。加快队伍建设,注重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干部素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2009年工作措施是:坚持“双保双维”,打造“五大国土”。

1、抓保护,强执法,打造“法治国土”。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耕地保护,全面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一是加强耕地源头保护。严格用途管制,加强属地管理,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位。二是加强土地监察执法。巩固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成果,不断健全土地执法长效机制,依法查处一批社会影响较大、教育意义较强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做到既查事又查人,确保年度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确保违法用地“零问责”。三是加强土地开发复垦。探索保护和使用优质耕作层激励措施,把表土剥离再利用作为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农村空闲宅基地退出机制,把农村宅基地整治作为土地开发复垦工作的新增长点;鼓励科学利用好低丘缓坡资源,以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快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有效补充耕地。

2、抓调控,强保障,打造“服务国土”。坚持规划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全面保障好发展用地。一是推进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抢抓机遇,积极推进我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程序,全力报批其余批次的四类项目,着力解决我县“重点、急需、困难”的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二是推进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保有压”的原则,做到急重项目努力确保,优质项目优先保障,一般项目限量竞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适度向开发区和重点镇(街)工业集聚区倾斜,向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重大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倾斜。三是推进建设用地报批供应管理。认真参与县工业项目集体会审,严格“批前审查、批中把关、批后监管”制度;加快用地供应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加大土地储备,合理确定储备土地规模,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四是推进存量闲置土地盘活。采取“提标准、稳基数、重激励”的办法,适度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加大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力度。

3、抓基础,强业务,打造“效能国土”。坚持夯实基础,加强素质提升,全面推进各项基础业务工作。一是推进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按照“维持地价稳定、促进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规范预约保证金制度,在供地方式上从控制供应总量、规模、节奏、结构入手,变有求必应为主动调控。二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开发包括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地籍管理、矿产管理、执法监察等信息系统,实行阳光行政,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规范土地调查登记。进一步完善县土地调查登记中心工作职责,继续开展*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推进土地登记全覆盖,全面完成集体农用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后续工作。加强对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指导和调处力度,依法公正地调处各类土地权属纠纷。四是深化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加强动态监测,合理布局好我县矿山分布;加强阳光操作,细化我县采矿权拍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招投标办法;加强生态治理,进一步形成“县镇互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全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共建工作新格局。

第9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正象歌中唱的那样,一代代优秀青年站在时代的峰顶浪尖,用激情叙写辉煌。追循火红的足迹,在新世纪继续解放思想的

大潮中,作为深圳青年、大运青年我们更要身先士卒,勇当先锋。

“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龙岗与世界没有距离,深圳申大成功,作为主场馆所在地的龙岗,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龙岗将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组织管理,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历史上最精彩、最成功的大运会。“风物长宜放眼量”,龙岗突破常规,解放思想,着眼大运,更超越大运,强力推进“五个龙岗”建设,实现大运短期效应与发展长远利益的协调,充分发挥大运会对龙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龙岗;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效益龙岗;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龙岗;以绿色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和整治力度——建设生态龙岗;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增强凝聚力和辐射力,提升软实力——建设人文龙岗。努力把龙岗打造成体现后现念、代表深圳21世纪发展水准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龙岗从未停止过开拓创新的脚步,他创新推出的“大综管”新格局建设,在行政资源有限、管理任务繁重的条件下,探索出一条有效提升基层管理效能的新路子,获得国家发改委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颁发的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大潮的风口浪尖,深圳,你能否成为新世纪思想解放的先锋?当代青年,你又能否成为深圳思想解放的先行者?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思想解放、青年先行,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要居安思危、自主创新,做到理念不为定势所困,思想不为成绩所累,视野不为眼前所限,动力不为艰难所惧,勇当深圳思想解放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