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长方体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长方体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长方体的认识

第1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长方体认识 教学背景 教学实施 分析与反思

1.教学背景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7-29页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在前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课题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而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使学生由认识二维空间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如何培养学生利用学具,通过拼、摆、量、比等多种方法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具、教具、课件等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应用,贯穿于整堂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发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使这堂课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学实施

2.1 创设情境,认识“相对”、“相交”的位置关系。研究鼓掌动作,使学生认识“相对”、“相交”的位置关系。

2.2 导入新课。出示多媒体课件,复习平面图形,认识立体图形。

2.3 新授。

(1)让学生通过触摸,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2)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制作操作材料(课本第145页附页1),先用它围成一个长方体,再用小棒(课前准备好的)拼成一个长方体框架。注意,在你们拼摆的同时,想一想: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小组间进行合作讨论,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这时,课堂上学习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围得围、拼得拼、量得量、比得比……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给本组的其他同学。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说出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时,教师作了适当的引导,并出示课件,验证学生发现的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平面示意图。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4 巩固拓展,创新思维。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为什么?并把它“改造”成长方体。

3.分析与反思

3.1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为长方体中各部分之间总是存在着“相对”或“相交”的位置关系,而抓住了这两种关系就抓住了长方体的结构特点,也就抓住了这节课的核心。那么如何使学生通过视觉直观并理解这两种关系呢?我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鼓掌这一动作中,找到研究“相对”与“相交”的切入点,上课时,我让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听课的老师,然后通过研究鼓掌动作,引出“相对”与“相交”的位置关系,通过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存在和乐趣,从而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在引出“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题后,我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所见到的长方体形状的实物或近似于长方体形状的实物,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地举手发言,这样使学生将数学中的长方体与生活中的长方体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3.2 加强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注意用眼观察、并用手触摸长方体实物,初步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并为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奠定基础。二是通过小组自主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先围成一个长方体,再拼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你是怎样发现这些特征的?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先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在组内进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从而得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向性,因而得到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两个特征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方法有: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数一数、画一画等。在这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没有作过多的指导和要求,只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材料,营造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则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水平,采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富有创造性地认识、体验、探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多种感官交互并用,并亲历这样一个自主探究,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的学习过程,其获取新知与对新知理解的深度和传统教学是不可比拟的,参与体验的情感也是鲜明、深刻的。三是在认识长方体的平面示意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长方体,从而使学生懂得观察长方体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同时看到长方体的6个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其中的3个面。四是在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所带的长方体实物的长、宽、高,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长方体因摆放位置不同,其长、宽、高也不同。

3.3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中,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我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小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所发现的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由该组同学和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补充。在整个汇报过程中,教师没有作过多的提问,只是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出适当的引导,相机概括。这样,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样设计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3.4 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如:在教长方体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发现长方体的特征,然后再利用课件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等特征。这样,把静态的知识通过动态加工,使声、像并茂,静观和动态结合,让抽象的长方体特征直观化、动感化,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有层次地设计练习,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2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图形的名称.

难点:辨认这些图形.能够区别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多少个三角形?多少个圆?(投影片)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1)出示长方体实物(装墨水瓶的纸盒、火柴盒)

师:同学们看这个纸盒和火柴盒,谁知道它们是什么

形状?学生能回答可由学生回答,不能回答老师告诉学

生,并板书:长方体.

(2)看一看、摸一摸.

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实物,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每个面.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怎样正确地数出?(长方体有上、下两个面,前、后两个面,左、右两个面,一共有六个面)

师:长方体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相对的面一样吗?(长方体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教师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师:这也是一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相对的面一样吗?(这个长方体有六个面,有四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一样)

(3)举例.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

(4)小结.

师: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我们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有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

板书:6个面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教师出示长方体实物,变换摆放方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长方体.如下图: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实物(魔方玩具、方积木块)

师: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正方体.

师: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正方体数一数有几个面,再拿一个正方形的纸放在正方体的每个面上比一比.师生共同得出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板书:6个面正方形

3.认识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

师:现在我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画成图,你们认识吗?

教师出示已画好的长方体图和正方体图,让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贴在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左面.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2)选图形(投影片)

(三)巩固反馈

1.教科书p.23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中间一行的每一个图形的名称,再让学生把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和它所对应的几何图形用线连起来.然后集体订正.

2.在长方体下面画√.

3.在正方体下面画√.

4.数一数.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

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

5.动手摆.

教科书练习七第2,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就可以了.由于是初步认识,因此不要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

首先通过实物对长方体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知道长方体有几个面?各是什么形?继而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通过变换长方体的摆放方向,从直观上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最后教师再出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抽象的认识长方体.体现了对学生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第3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口部设计;通风口、水电口;电站设计;防护设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proces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many common problems, the author in the work had a lot of summarizing. For construction design problems discovered in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

Keywords: mouth design; Vents, water and electricity mouth; Power station design; Protective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提高施工图纸的设计质量,在工程开工前最大限度地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估计实现设计会遇到的困难,在组织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笔者将近几年来在施工图设计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供人防战线的同行们参考 借鉴, 以达到今后更好的严把人防工程质量关, 提高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1.口部设计存在的问题

1.1甲类核6、6B级防空地下室关于用室内出入口代替室外出入口的问题,规范中明确规定“在首层楼梯间与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的结构相脱开的防倒塌棚架”,对于这条规定发现普遍执行的不好,没有做到“完全脱开”。有许多设计仍按2003版规范在上部作倒塌棚架,也有的设计人员了解一部分,只把楼梯上部不大于2.0 m处做局部完全脱开的防倒塌棚架。都是不符合规范的。

1.2规范中明确规定“当防护密闭门设置在直通式坡道中时,应采取使防护密闭门不被常规武器 (通道口外的) 爆炸破片直接命中的措施 (如适当弯曲或折转通道轴线等)”。目前大量平战结合的工程平时的功能都是汽车库,其直坡道处设有防护密闭门通常没有做弯曲或折转通道,那么一旦工程受到常规武器的打击,其爆炸破片会破坏防护密闭门。

1.3规范中明确规定“当防护密闭门设置于竖井内时,其门扇的外表面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针对此规定出现的问题最多,尤其是战时功能为物资库的工程,设置在通风口竖井处的防护密闭门很少有嵌入墙内的。我们这里讲的“不得突出竖井的内墙面”是指关门状态下,也有设计误解为开门状态,是不对的。

2.通风口、水电口设计存在的问题

2.1不少工程消波系统设计不合理,选用的扩散室尺寸与活门选型相矛盾。《防空地下室规范》附表中给出的风量及相应扩散室尺寸、活门型号仅限于选用建设部的防护设备图集,而如果选用的活门型号为总参工程四所的图集时,就不能再选用《人防地下室规范》附表中的扩散室尺寸了,而要重新进行消波计算,以避免设计的扩散室过小,不满足消波要求;或者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消费。同时,提醒施工图审查部门应要求设计人员提供消波计算书,主要原因是非人防专业的许多设计人员尚未掌握消波计算的方法,其设计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2.2口部染毒水池的设置位置在《人防地下室规范》3.4.10已明确规定设在防护密闭门外,而许多设计人员却将此坑仍设在防护密闭门内,与规范规定不符。

2.3《人防地下室规范》3.4.11 规定了对防爆波电缆井的设计要求,但许多设计图纸忽视了其设置要求;还有的设计人员对条文规定理解不够准确,对于电缆由地面建筑上部直接引至人防室地下室内的,也设防爆波电缆井,这是不对的。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需要对电缆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即可,再设置防爆波电缆井就是一种浪费。

3.电站设计存在的问题

3.1《人防地下室规范》7.2.11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规定哪类工程内部应设置电站,但目前许多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对于“大于5000㎡设置电站”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大量的人防工程应设置电站的却未设置。那么这里的“大于5000㎡ 设置电站”有以下几层含义:①新建单个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 (这条规定执行较好);②新建建筑小区各种类型的(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掩工程、配套工程等) 多个单体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 ㎡;③新建防空地下室与已建而又未引接内部电源的防空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时,第二、三条执行的普遍不好,这也要求从事施工图设计的人员在做同一规划的小区的设计图纸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3.2关于移动电站的设计,按规范规定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采用的,尤其是在汽车库内,可不专设发电机房,既节省空间有利于平时使用,又降低工程造价,但许多设计人员忽视了移动电站的应用而采用固定电站设计。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当发电机组总容量大于120kW 时就不宜采用移动电站了。

4.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4.1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4.1.1没有充分计算好人防大门处的车道坡度,防护密闭门门槛设计的高度过低,导致门槛安装不上,所以要计算好车道的坡度,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门垛的宽度如果大于等于1000mm时,一般需要加设砼门垛,才能满足强度要求;人防门开启方向不满足平时使用要求,这就需要调整门轴的位置,调整左开、右开,以利于平时使用。

4.1.2人防门框墙的尺寸不满足安装要求。人防门的上、下、左、右要求尺寸在图集中都明确标注,要注意按要求设计。此外在实际施工中总结经验,如人防大门旁边如果紧邻防护密闭门,人防大门的门垛不小于1000mm,否则门有可能打不开;人防大门上方要留足够的安装空间,按规范应该是不小于500mm,在实际施工中,最小的安装空间不得小于400mm,尤其是人防大门设计在柱子边的时候,要注意梁对大门上方净空的影响; 、经常有人防门不能完全打开的情况出现,那是因为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门前必须留够开门的净空,净空尺寸为门宽加500mm;

设计应考虑施工等各方面因素,留有余地,不要打球,造成人防门安装以后不能够完全打开,即影响美观,又影响使用。这就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在砼浇筑前应严格检查,避免砼施工完成后再做修改,其难度之大不谈,对工程密闭性造成的破坏是必然的,因此应慎重对待。

4.1.3某些口部的人防墙体转角处有时候会出现锐角的情况,不利于施工,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出现锐角的情况;防爆波电缆井的盖板配筋太小,一些电缆井盖板出现被车子碾压后破损的情况,按消防车荷载考虑配筋,就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主出入口的楼梯间的首层墙体应该是砼墙,才能满足人防的要求,经常有忘记把砖墙改为砼墙的情况;战时发电机房的拖布池必须索引中南标的洗污池大样;一般来说,人防门设计多宽,防火门就多宽,以免剩下的零碎尺寸难以处理;而对于活门槛人防门,大部分设计图缺少详图,造成施工单位将建筑完成地面与结构地面混为一谈,至使人防门下坎预埋件安装在建筑完成地面标高处,而未与砼浇成一体,下部空出装修层高度,此人防门形同虚设,为人防工程建设留下巨大隐患。

4.2施工图经常出现的其他问题

4.2.1人防水池的有效水深经常出现漏标的情况;

4.2.2战时风机房不能布置在车道上,以免风管影响车道的宽度;

4.2.3战时平面图上,用于做进风口部的楼梯间处,影响进风的防火门必须删除;

4.2.4扩散室不能做成三角形的形状;

4.2.5一定要在图中标明扩散室与其他口部房间的隔墙可以做200mm厚的砼墙,否则都必须做最少250mm厚的砼墙;

5.结 语

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作合同对工程的安全、

第4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实验方案设计;有机合成;化学解题;元认知;提示语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44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方案设计类题型的特点

方案设计题在高考中常见的是有机合成和实验方案设计,这两类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设计的目的和有关反应原理,结合所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等,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和步骤。@类题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年年必考,具有很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由于设计方案时需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制备或合成的条件控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案的简约性和经济性,对提供的试剂进行合理取舍等,所以,这是一类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题型。学生如不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指导自己进行思维的加工,并且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诘问、自我反省,那么这类复杂的问题是较难被解决的。

2 元认知简介

2.1 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metacognition,又译反省认知、后设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认知发展》中提出来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认知[1],是“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认知主体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2]。后来,他对元认知进行了更简练地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何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2.2 波利亚的元认知思想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给出的“怎样解题表”对数学解题的影响巨大,他给出了一系列的解题提示语,如: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据(指已知数、已知图形和已知事项等的统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不是问别人,而是问自己,实际是解题者的自我反省。这些问题并没有直接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完全是针对主体自身思维,是对自身解题思维活动的反诘,是自我监察,自我意识,自我预测,自我调节,自我监控[3]。

在《怎样解题》中,波利亚提出了“目标意识”,即“盯着目标”。波利亚指出:目标启示着手段,对目标的考虑可能会启发找到一个途径。考虑了目标,问题就一个接着一个出来了;……这些提问引导了一条“倒退”的途径;如果能发觉了推出问题未知量的“已知量”,那就可以把这些“已知量”选做辅助问题的目标,就可以从后往前推了[4]。

2.3 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

元认知和认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2.3.1 活动内容

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对象进行某种智力操作,如书写硫酸铝中加入碳酸钙的反应的方程式,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遵循的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进行书写和配平。而元认知活动则是以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为活动内容,如在书写上述方程式时涉及的元认知可以有:该反应发生的原理是什么?各物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我是否见过类似原理的反应?我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是否已经明确各物质是否能拆成离子形式?是否有未参加反应的离子存在?

2.3.2 活动对象

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外在的、具体的事物,如硫酸铝、碳酸钙在离子方程式中能不能拆开,铝离子是以氢氧化铝的形式存在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需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而内在的、抽象的认知过程或认知结果等则是元认知的活动对象。因此,元认知活动必须把自身作为一种独立的客体看待。如我有没有认清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和元素守恒,哪一种能最快速帮助完成配平?我是否见过类似原理的反应?认知活动的目的是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而元认知活动的目的是监测认知活动的进展,并间接地促进这种进展。

2.3.3 活动目的

元认知和认知活动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为了使认知主体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

2.3.4 作用方式

认知活动可以直接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而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使主体的认知活动有所进展。

2.4 元认知的结构

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构成。元认知知识包括认知主体的知识、认知对象的知识和认知活动的策略知识。元认知体验是指主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根据元认知的知识、体验积极地对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及时的、自觉的监控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元认知监控包括制定计划、实际控制、检查结果和采取补救措施等四个环节。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互相依赖、相互制约,有机构成一个对认知活动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系统。

2.5 元认知的作用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发现,“元认知水平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5]。在认知活动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元认知与一般能力倾向存在独立性,实验发现[6]:元认知可以弥补一般能力倾向的不足,它是作为与一般能力倾向相对独立的一种因素起作用的。

3 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的一个尝试

3.1 建立方案设计类题型的自我提示表

依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结合元认知的结构,列出了方案设计类题型的四部曲,第一步,运用元认知知识,紧盯设计目标,根据目标为自己确立完成任务的子目标;第二步,根据提供的试剂,逐项完成子目标,实现元认知体验;第三步,结合原料或产品的性质,对现有方案进行检验和反思,实现元认知的监控功能;第四步,调整完善方案,形成最终设计。依据上述四部曲,得到如下自我提示表,见图1。

3.2 依据自我提示表,实施解题程序

例1 (2015江苏・19节选)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1 KOH溶液中,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分析:根据上述解题表,结合实际问题,可以得到以下分析过程,见表1。

研究发现,需解决的问题较容易时,元认知似乎是自动加工的,学习者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理解监控过程,如例1和例2中对目标的细化,而当遇到信息较多,思路不明晰的问题时,自动加工的流畅性被打断,调控行为介入,以弥补理解的不足,如例2中对第③步信息的挖掘与运用。因此,在培养元认知能力时,需依据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元认知能力对解题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并能将提炼提示语的行为从自发走向自觉。

参考资料:

[1][5]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5.

[2] Flavell J 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C]. In: L B 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 1976: 232.

[3]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87.

[4]涂荣豹.数学解题学习中的元认知[J].数学教育学报,2002,(4):6~11.

[6] Swanson H L. 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aptitude on Problem Solving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82(2): 306~314.

第5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 劳动力市场 对接

改革开放的开展以来,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稳步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却出现了问题和矛盾。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因为这一矛盾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阻碍了高校人才的发展。如何寻求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和谐对接的当务之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与劳动力市场人员紧缺的矛盾

现如今高校毕业生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这么一幕让人费解的矛盾:毕业生总是喊着找工作难,而劳动力市场总是喊着人力资源紧缺。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矛盾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专业限制原因,有的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许多的行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的操作技能,没有涉猎过这样专业的求职者往往被拒之门外,有心想去工作,却没有资格去,导致这个行业劳动力资源短缺。二是冷门、热门工作应聘人数不均匀的原因,待遇好的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多到挤破头皮去应聘,大批的毕业生就得不到工作;待遇差的工作门可罗雀,少的可怜,造成人力资源的紧缺。

(二)缺乏有效的机制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响应了政策的号召,中国高校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逐年进行高校生源扩招,相应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在增加,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很大。由于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庞大的毕业生大军每年都会有大量剩余,而劳动力市场也年年紧缺人力资源。许多毕业生由于没有有效的引导,导致常年失业,大批的人才资源被浪费,劳动力市场也由于劳动力紧缺而被阻碍了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往往是缺乏指导,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导致每年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无用武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属于供应者,劳动力市场属于需求者,高校培养的人才相当于商品,高校、劳动力市场和人才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供求关系,现在这种供求关系链由于缺乏一个整体调节机制,导致及其的不平衡。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整,帮助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劳动市场的发展需求,帮助劳动力市场有效的接纳高校毕业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吻合。

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加毕业前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

高校应增加毕业生毕业之前的实习实践活动,多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回到学校能及时的进行补充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使自己毕业之后能具有适应企业的需求的技能。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将课堂开设在市场中、企业中或者公司中,通过真实的环境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高校还应该在大学课堂上多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讲师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就业设定目标,为实现理想的目标作出合理的规划,为将来毕业之后就业工作架桥铺路。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签订合作意向,不断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整体的企业行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向劳动力市场输出的人才应当是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在高校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引进一定数量企事业家,保证高校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切合实际,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事业家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学生向优秀企事业家学习的欲望,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各项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发展的素质高、业务精、基础扎实的优质全能型人才。

(三)完善相应的机制体系,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吻合

机制体系的完善包括:高校内部机制体系的完善、企业监督调节体制的完善和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体制完善。高校应当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和与时俱进性,人才培养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及时的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反馈给高校,让高校及时作出调整,适应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先性,开辟大学生就业路色通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完美对接。

三、总结

第6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现将《上海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若干规定

                                  (2002年4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为了规范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补偿安置活动,根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征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是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组成部分。征地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标准,应当纳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征地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费用应当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管理。

第三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建设单位负责拆迁房屋的补偿安置。

拆迁房屋补偿安置的具体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已取得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地资源局)颁发的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实施。

第四条、征地拆迁房屋,应当按规定对征地范围内的房屋所有人(以下简称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应当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被拆迁人以合法有效的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计户,拆迁补偿安置按户进行。

第五条、被拆除房屋的用途和建筑面积,以房地产权证、农村宅基地使用证或者建房批准文件的记载为准。

征用土地公告时,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且新房已建造完毕的,对新房予以补偿,对应当拆除而未拆除的旧房不予补偿。征用土地公告时,被拆迁人已取得建房批准文件但新房尚未建造完毕的,被拆迁人应当立即停止建房,具体补偿金额可以由拆迁当事人协商议定。

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违章建筑、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以及征用土地公告后擅自进行房屋及其附属物新建、改建、扩建的部分,均不予补偿。

第六条、征地拆迁居住房屋,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前款规定的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

本条所称的单价,是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

本条规定的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市房地资源局核准的房屋拆迁评估资格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及价格补贴标准,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七条、征地拆迁居住房屋,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对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予以补偿安置:

(一)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二)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按本规定第六条执行,被拆迁人不得再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给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

被拆迁人申请宅基地新建房屋的审批程序,按照国家和本市农村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拆迁居住房屋,还应当补偿被拆迁人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助费,并自过渡期逾期之日起增加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九条、拆迁非居住房屋实行货币补偿。

拆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举办的企业所有的非居住房屋,被拆迁人的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

本条第二款规定的被拆除房屋的建安重置价、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取得费用,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市房地资源局核准的房屋拆迁估价资格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

第十条、拆除非居住房屋,还应当补偿被拆迁人下列费用:

(一)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和安装费用;

(二)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置价结合成新结算的费用;

(三)因拆迁造成停产、停业的适当补偿。

第十一条、拆除居住房屋附属的棚舍、除本规定第九条第二款以外的非居住房屋,以及其他地上构筑物的补偿,按照本市有关国家建设征地的财物补偿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征地拆迁房屋的评估技术规范,由市房地资源局制定。

第十三条、征地农业人口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和土地补偿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征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的实施程序,按照《上海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7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一、用手摸一摸,亲自体验

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准备长方体纸盒或长方体模型,学生用手亲自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个面有什么感觉,学生很快说出长方体的六个面都平平的。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再引导学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有什么感觉,学生异口同声说出长方体的棱硌手,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亲自去感受事物特点的能力。

二、用眼看一看,增强记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学生会用自己的学具认识观察,并纷纷举手回答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教师把长方体的纸盒盖剪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能看到几个面,有的同学说看到四个面,有的同学说看到五个面。教师追问为什么看到的面多?学生会认真思考,原来完整的长方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而把盖去掉的盒子最多能看到五个面,从而是学生更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再观察一般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很快说出一般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哪几个面完全相同?学生自然总结出上下、前后、左右都相对,所以说长方体相对的面都相同。

三、用心数一数,发现规律

数一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面的大小,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汇报完毕,验证探究结果。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验证的全过程,一步一步地对长方体进行剖析,学生完全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会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更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四、动手做一做,回归生活

第8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脂肪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1-089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rh-aFGF pretreatment of adipose stem cells (ADSCs) with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for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 clinical effects and safety. Methods The study enrolled three hospitals underwent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augmentation of 114 patients,all patients were extracted from adipose tissue and extract ADSCs5ml lower abdomen or thighs.After the treatment group of 62 patients after the ADSCs with mixed uniformly filled with adipose tissue given rh-aFGF3-4 pcs/preconditioning, after repeated treatment, injections in the patient's breast.Control group, 52 case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breast uplift surgery to measure the value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 injection cases,and in two weeks, one month,three months,six months follow-up to two weeks after surgery to assess the patient uplift uplift value is maintained effect.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one month, three months after the uplift of the added value were (13.8±2.9)mm,12.9±3.6mm.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 month, three months after the uplift increased values were(12.4±1.7)mm, (11.2±1.4)mm.In the control group to reduce fat bulge more obvious.In addition,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one month,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to maintain the rate of uplift of 86.7%, 80.0,respectively.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 month, three months after the uplift values were 66.7,59.5%.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P

Key words: 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at stem cells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是将患者自体的脂肪组织在抽吸和处理后注射移植到接受部位,以达到接受部位丰满塑形的效果[1],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已经应用在头面部整形、隆乳术、隆臀术等多种整形手术中,具有无刀口,无免疫排斥反应、形态真实、手感自然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成活率低、手术3个月后移植脂肪大部分被吸收[2],另外还可能出现移植脂肪液化、坏死、钙化,坏死的脂肪颗粒还可能引起囊性纤维化和假性囊肿[3]。rh-aFGF是第三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血管形成、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寿命、增强血管通透性和改变细胞外基质等作用,与创伤组织修复愈合、炎症和肿瘤发生密切相关[4]。在脂肪移植中被证实可促进移植物的血运重建,提高成活率,但由于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rh-aFGF预处理的临床效果尚不明确,仍受质疑。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健康成年女性,初次就诊于入选的3个研究医院,年龄20~59 岁,所有患者均因自然原因要求整形,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同意书。排除标准:乳腺创伤;乳腺切除术后及其他导致乳腺畸形的情况;心肝肾功能障碍或不宜行手术的患者。

1.2 手术方法:①脂肪抽取:选择腹部和大腿部位中段的皮下脂肪组织作为填充脂肪,患者睡眠麻醉之后,先于拟定抽脂部位注射麻醉肿胀液约2000ml,利用4ml抽脂管在 500mmHg负压下人工抽取脂肪悬液。②脂肪的纯化和ADSCs的提取:抽取的脂肪组织先经800r/min离心3min, 筛除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去除上层液体。取其中100ml脂肪组织按以下步骤提取:即ADSCs脂肪组织内加入含0.01%胶原酶及rh-aFGF2支的生理盐水80ml。在37℃下摇床内200r/min充分混匀30min。加入等量含2支生理盐水,将下层的漂浮物在2000r/min下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后,以生理盐水重悬下沉淀,并通过孔径100um的筛网过滤器滤掉破碎的细胞,滤过液再经1400r/min离心和重悬2次,得到5mlADSCs悬液,剩余脂肪组织作为填充脂肪将其置于碎冰下低温保存。③脂肪注射:已制备的 5ml ADSCs 悬液用含有1支rh-aFGF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平均添加到填充用脂肪组织内,轻柔混匀10~15min,使ADSCs均匀附着于脂肪细胞内。在的外上方以破皮针做一切口,利用直径2mm,长20cm的金属套管和10ml注射器注射脂肪,左手触摸针头的位置和深度,右手进行注射,在各侧乳腺各注射200ml脂肪+含rh-aFGF10ml生理盐水。

1.3 评价指标:①隆起值:患者直立位后,测量根部至胸骨平面的距离,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复测隆起值。②隆起增加值:以术后2周时的隆起值作为基准,评价手术的隆乳效果及远期维持率。③术后并发症:包括脂肪液化、坏死、纤维化或囊肿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AS8.0医学统计软件,采用符合方案集 (Per-Protocol Set,PPS):完成研究并填写了出院日的临床疗效评价。对于定量指标,将列出描述性统计值,如患者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对于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将做描述性统计并给出其95%置信区间。对分类数据则采用每类患者的例数和百分比来表示。并根据方差是否齐性,选择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另外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方差齐性采用t 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

3 讨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人体整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种软组织缺陷和局部器官塑形[5]。移植的脂肪组织坏死吸收的原因比较复杂,牵涉到多种机制,其主要原因有3个:①移植的脂肪组织缺血在移植之后,脂肪组织无法有效的形成新生血管,使其血供不足,脂肪细胞因缺血而坏死。这是自体脂肪移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6]。②凋亡,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血管生成良好的移植脂肪组织内,依然有大量的脂肪细胞凋亡,进一步降低了移植脂肪细胞的存活率[7]。③脂肪细胞去分化, 因为脱离了正常的生理环境,移植的脂肪细胞周围的各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发生改变,使得大量的成熟脂肪细胞去分化,更减弱了脂肪组织的存活[8]。近期研究发现,在填充脂肪中加入从脂肪中分离出来的ADSCs,并采用rh-aFGF预处理时,其存活率将大大提高,可改善移植脂肪的长期维持效果[9]。rh-aFGF是第三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相比于第二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其PH呈弱酸性,与脂肪细胞周围环境相似,不破坏脂肪细胞内环境[10]。研究发现,其具有刺激脂肪细胞增殖分裂,减少脂肪细胞凋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长,增加脂肪的供血[11]。另外尚有研究发现,rh-aFGF促进细胞的分化、成熟,防止脂肪细胞的去分化[12]。因此rh-aFGF联合脂肪干细胞可能是促进自体脂肪移植后成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重要的治疗手段。综上所述,rh-aFGF联合脂肪干细胞用于自体脂肪细胞移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多次注射,无免疫排斥反应,形体自然手感好,无手术瘢痕等优点,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尤其是非异物的乳腺隆起表示满意,经过进一步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rh-aFGF联合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细胞移植必将成为隆乳术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邓颖,谢红炬.自体脂肪细胞注射移植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52-1354.

[2]贾方艳,王芳,潘勇.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757-7759

[3]路曼君.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术治疗先天性发育不良[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35-137.

[4]孔根现.VEGF分别与bFGF、aFGF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D].南方医科大学,2013.

[5]李.基质血管成分细胞(SVF)辅助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6]申东辰,陈月光,刘炎锋,等.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8):621-623.

[7]田霞,李芸.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106-107.

[8]赵德梅,谭谦.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985-1989.

[9]赵京禹.脂肪及脂肪源性干细胞促进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军医进修学院,2007.

[10]王立伟,吴春晓,刚.混合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应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及瘢痕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56-59.

[11]张欢.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药物治疗[J].中国药师,2009, 12(5):578-580.

第9篇:长方体的认识范文

一、操作,促进理解,形成表象

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获取几何形体知识,并在运用几何形体知识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形成表象,掌握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例1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并认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数”,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经过“比”,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学例2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一个长方体中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在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这几条棱的长度怎样?相交于其他顶点的棱各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怎样?这样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清楚地感知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并在观察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2011年版课标》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时,教师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让学生注意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展开前的每个面,在展开后分别是哪个面,然后再引导学生推导公式并进行简单应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领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二、比较,强化理解,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学“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如能运用恰当的对比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提高识别能力,使其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要素,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例如,在刚开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应加强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三个方面内容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经过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区分两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特点,具体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观察实物,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1)操作演示。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什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积是什么?它与体积有什么异同?(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通过迁移,比较表面积和体积。(1)引导学生思考: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2)引导学生小结: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都需测量长、宽、高;表面积的计量单位分别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体积的计量单位分别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抓住特征,比较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模型),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和公式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各应怎样计算,避免让学生死记、死套公式。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表面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时,要让学生指着实物或模型说,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三、演绎,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011年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