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价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近两个月时间内,我们集中学习了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参观了哈尔滨一些成功企业, 了解了焊接专业在的发展方向、专业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学习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科研与研究,以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为切入点,来改变整个专业群体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就学习情况做一总结:
一、精心设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实际效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总结了前两届的培训经验,并根据本次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焊接基本方法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方法与教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培训教学计划。从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院的这次培训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教育理论的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
由顾德库院长、竺培国副院长、姜树卿教授通过讲座的形式使我们了解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指导思想、国际职业教育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状况,现代教育理论、国外教育理论发展与改革,以及就如何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专业教学科研与教学研究提供他们独到的、科学的指导,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的是受益非浅。
(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先进的焊接专业技术
1、站得高,看得远
多位焊接专家、名师的讲座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他们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专业发展的观察窗,使我们这些已经习惯了“只顾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 的基层教师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层台阶上来了解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看清目标,认清自身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差距,以便为自己、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制定出个人能力提高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计划,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
2、讲得精,学得清
由于班内30名同学来自12个省、市和自治区,各学校的教学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受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培训难度确实比较大。学院在完成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培训计划的前提下,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受训教师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因此,在专业知识的培训教学中,授课教师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枯燥、抽象的基本理论讲解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如何运用有关物理、化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力学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来分析焊接中的现象和问题,授课教师们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师讲得精炼,我们学得清晰、明白。
(三)企业实践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更加明确了焊接专业的教学方向
在培训期间,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哈尔滨空调器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工大焊接实验室等单位。我们学习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体验了企业管理。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确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了职业学校要发展,就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加强校企联合,做到资源共享,校企双赢。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职业教师,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尽可能真实的展现工厂的生产环境,培养学生适应企业的能力。既要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脚踏实地做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有的岗位不一定需要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但是需要更多的有学习能力的一线操作者,需要他们能够根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自觉地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常常是传统教学中容易忽略的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学习和建立新的观念。改“教学生学”为“教学生如何学”。
(四)培训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我们更加明确“教师”一词的内涵
给我们上课的教师中,尤其是林尚扬院士、黎明教授、姜树卿教授和范富华教授等专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来给我们讲课,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二、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累”并快乐着
两个月的培训,重新又习惯了每天的早起,习惯奔走于宿舍、课堂、食堂的三点一线,习惯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习惯了院领导与老师的叮嘱与呵护。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充实的。从事职业教育20多年了,一直都是忙忙碌碌,设计教案,授课,批改作业,很少有这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高质量的学习过程,从教育理论到专业知识再到企业实践,都体现一个字“累”,虽然很累,虽然很辛苦,但这种累、这种辛苦是值得的。有时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挺棒,四十多岁了还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还能这样的坚持。我想所有这些不是因为规定而是因为需要,是我们渴望讲台上的声音,所以虽然辛苦却依然全身心地投入,辛苦却特别的满足,辛苦却如此的快乐,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亲身参与着、思考着、并不断成功着,一句话“累”并快乐着。[1]
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通过这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个参训者都收益良多,一批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案例,让我们饕餮到了真正的智慧大餐;一段在职教领域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培训,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专业提升;一些在焊接领域效益卓著的企业,给我们提供了一线的实践经验;两个月,我们不但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专业技能,还与各兄弟院校交流、分享了教学经验,真是受益匪浅。
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学无止境。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不断地提高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培训时间:2020年11月2日
培训地点:罗定市**镇镇会议室
参加人员:罗定市**镇、村干部(分管电商领导、村第一书记、村主任等)。
参训人数:66人
授课老师:**老师
关键词: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实训;教学案例分析
【主题描述】
“案例实训”是“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可以通过现场施工图识读、计算工程量、查阅定额、套用定额、计价等一系列现场演示来进行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实训”教学是以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的分部分项工程为案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完成每一工作过程任务为目的,学生通过相对独立的实训各环节实践,完成施工图识读、计算工程量、查阅定额、套用定额、计价等步骤,进而掌握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对应的专业技能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案例实训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使教学与实际生产高度对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案例描述】
“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13级室内与家具设计(大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和“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属于工程项目管理中“投资或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艺术学、建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按照《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是计算规范》(GB 50854―2013),装饰工程项目划分为: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及隔断、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门窗工程,其它工程等,这也是这门课程计量和计价部分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楼地面工程中整体和块料两种面层在定额计价模式下的计量与计价。课时安排:两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是:1、楼地面工程的主要内容;2、楼地面工程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3、楼地面工程的消耗量定额的使用与计价。4、复习前章学习定额计价法费用组成和计算。重点是计量和计价的方法,难点是工程识图与定额的应用。重点和难点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案例实训来使学生通过工程识图来计算工程量,再通过应用定额来计价,最终计算出工程总价。
【教学流程】
一、内容讲解
逐条讲解“楼地面工程的主要内容”、“楼地面工程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两部分容。先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此时学生处在读懂字面意思但不会应用的阶段。
二、实训方式
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实训内容和所有步骤;步骤为:分析断面结构查定额确定计量项目分析平面图计算工程量套定额确定基价以市场价确定人、材、机的费用换算不同厚度、材料价格按题意和相关费率计算措施费、利润、规费、税金等费用计算工程造价教师讲解学生交换核查总结经验。
三、实训内容
以事先准备好的施工图为基础,根据本节课程中计量和计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假设条件,制定案例。施工图的主要内容有反映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施工断面和图各一张,反映建筑铺装平面布局的平面图一张,使用块料面层时某一房间采用多色简单图案镶贴块料面层的施工平面图一张,使用块料面层时某一房间采用多色复杂图案镶贴块料面层施工平面图一张。假设的内容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按定额算价不调整;无单价措施费,总价措施费仅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其他项目费和工程排污费为零,还假设了所有主格的市场价,施工地点在昆明市区,按照《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规则》(DBJ53/T―58―2013)计算工程造价。
四、实训环节
1、准备与分析
学生需要准备好《云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定额》、计算器、工程量计算表、费用计算表格、汇用汇总表等。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不同面层在计量和计价项目上有哪些不一样;垫层及面层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差别;块料面层中如有不同花色和不同价格材料图案镶贴时计量和计价方式有些什么差别,垫层厚度不一样、强度不一样时如何换算等。
2、整体面层的计量与计价
(1)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整体面层的构造断面图进行识读,并根据案例题意及定额列出工程量计算项目;
(2)建筑平面图识读,根据整体面层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各项目工程量,完成工程量计算表的填写包括计算公式和计算量,以备核查;
(3)套用定额,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并掌握垫层和面层厚度的换算;
(4)在上一步骤计算的直接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管理费、利润等费用,再通过题目假设计算措施费、规费、税金等费用,最后计算工程造价。
3、块料面层的计量与计价
(1)块料面层的构造断面图识读,并根据案例题意及定额列出工程量计算项目;此阶段注意出现“简单图案镶贴块料面层和多色复杂图案镶贴块料面层时的工程量计算项目。
(2)建筑平面图识读,根据块料面层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各项目工程量,完成工程量计算表的填写包括计算公式和计算量,以备核查;此阶段注意出现“简单图案镶贴块料面层和多色复杂图案镶贴块料面层时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
(3)(4)步骤同上一环节。
4、核查
在学生完成每一个实训环节时,学生互换计算表格、计算步骤记录和最终计算成果。指导教师边讲解计算规则、方法、过程和公布参考答案,边由学生互相核查交换同学的计算项目、公式、数据等是否正确。
5、查找问题,总结经验
当教师公布计算公式和参考答案时,答案错误的原因也同时被找了出来。此步骤旨在让每一位同学在分析别人计算对错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计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分析】
本次课堂实训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中,先从理论入手,逐条讲解“楼地面工程的主要内容”、“楼地面工程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让学生有了实践的目标,再通过案例实践学生识图、计量、计价等能力,检验先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学生的认知也从“读懂字面意思”升级到“理解并会应用”。
二、做到了承前启后
教学过程中,通过直接费进一步计算管理费、利润等费用,再通过题目假设计算措施费、规费、税金等费用,最后计算工程造价。这部分内容就是本教材中前一章的内容,而这个方法的整体应用则是计算“墙、柱面工程及隔断、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门窗工程,其它工程”等章节都会用的方法。因此作为本章第一节内容的“楼地面工程”的案例法做到了承前启后,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学习和训练方式。
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训模式
因为整个课堂实训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是学生独立在完成任务,教师仅仅起着督促和引导作用,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热情非常高,能够认真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通过学生互相检查,既起到了互相督促的作用,又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课堂案例设计不仅能体现教师的职业水平,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其中有的同学还在教师的案例讲解中提出自已的见解和题目中没考虑的问题,被教师所采纳;还有的同学提出了使用计算机软件CAD来辅助计算面积的方法以减少人工计算的工作量的想法。这些现像都是因为学生知识理解到一定层次才具备的能力。
四、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通过案例实训,改变了学生课堂上只听不练,消极接受知识的上课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虽然此方法在其它课程中也有应用,但在“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中应用则需要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讨论】
虽然“案例实训”在“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堂课的内容和案例刚好可以安排在90min内完成,如果遇害到大的案例,则这么一个时间段则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环境与真实工作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个人为单位限制了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结协作等职业能力;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条件还不允许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计量与计价。
参考文献:
[1]郝改莲.高职园林专业的项目驱动实训教学案例分析[J].林区教学,2014,(2):9-10.
[2]沈君.教学案例分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黄亚倩.优质课是这样炼成的――《认识方向》教学案例分析[J].辅导员(教学版),2012,(6):52-53.
[4]万广文.思想品德学科落实廉洁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健康成长 需要俭朴》教学案例分析[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下旬),2012,(9):116-118.
[5]胡春梅.案例分析:《生殖类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4,(9):58-59.
[6]李凌倩.基于教学案例分析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
[7]孙树东.关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考试周刊,2014,(64):164-165.
【关键词】高职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改革 创新
我院在面向市场需求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重新修订了我院的工程造价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修订、更新,使新课程体系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体现高职特色,使开设的各门核心课程与支持课程与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适应。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我院对本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高职三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理论课讲解阶段。第二阶段为实践阶段,该阶段又分为院内教学实训阶段及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本着必须、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该阶段就逐步地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在学院内部建设的实训基地内参与某项建筑工程从招投标、综合施工管理、工程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到预决算计算机软件上机编制工程量清单及综合单价的全过程,并到建筑工程工地现场顶岗实习,鼓励学生在建筑工地兼职,承担职责,初试身手,经受锻炼。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中, 我们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在对执业范围、职业能力、工作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原有课程进行解构重构整合, 设计了新的工程造价专业学习领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学习情境设计, 尽可能保持项目的连贯性, 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选择相同的项目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学习内容。例如,以框架结构办公楼的建设项目贯穿建筑识图、测量、施工、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等课程。在项目教学过程中, 以项目为主, 但又不局限于项目, 要求适当拓展有关知识, 以弥补项目内容的不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将整个建筑工程的初始到其建筑功能的投入使用的全过程都相应设立了核心课程与辅助课程来帮助我们的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工程经济、辅助课程为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经济法与法规三门课程,在项目招投标及施工阶段设立核心课程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含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组织设计,辅助课程为合同管理、施工技术、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四门课程,在项目竣工及后评估阶段,设立项目管理课程为核心课程,会计学为辅助课程,并且在整个学习计划的安排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贯穿始终,便于学生理解。
二、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
在实训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中实训实习条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层次的关键因素。我院先后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立了建筑CAD制图实训室、广联达、神机妙算实训基地、招投标模拟实训室使,我们的实训培养模式可以分立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使专业教学按照 “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思路开展,使学生通过实习来获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具体实训课程安排如下:
(一)建筑制图与识读实训
在这一环节中包含四大块内容:①制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纸以及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的测绘,将测量实训与建筑制图实训相结合。②建筑施工图读图:该阶段目的是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读图的工作,为后续的土建预算工作奠定知识基础。③建筑结构图识图: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结构施工图的读图任务,使学生学会钢筋图的读图知识,尤其是将平法制图消化理解。④设备施工图识图:完成相应项目水施、暖施、电施、通风空调施工图的读图任务,让学生读懂安装施工图纸。
(二)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
在工程预算的编制实训这一环节中包括五方面内容:①建筑工程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锻炼学生土建、结构、安装工程的手工算量、套定额、取费的基本能力。②清单工程量表编制,使学生掌握工程量计价方法与计价原则;③清单组价工程(包括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在这一环节将招投标模拟实训安排其中,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的招投标全过程中,了解掌握清单组价的内容;④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掌握预算、结算与决算的差别;⑤预算软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将以前的手工计算的工程量转化为电算成果,利用神机妙算、广联达软件进行电算、套价,目的是锻炼学生电算水平,为工作上岗做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施工组织设计实训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践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模式早前采取的大多还是理论教学为主,PPT、黑板、课本、规范、图集,是教学中主要运用的工具。课本、规范、图集在变化,教学模式却没有重大变革。近几年,国内外开始提出“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1]但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真正落实,还需要我们设计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造价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从事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工作,其核心能力是为工程提供服务。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合一,仅仅依靠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辅助。
2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2.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具体流程为:教师以实际工程图纸为案例,向学生提出任务,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学生制定一定的计划,教师审查并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形成计算稿;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学生总结,PPT汇报各组成果。
在《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的讲解理论,学生可能会缺乏学习的兴趣。以“项目化教学”进行,可以使教学过程从纯理论讲解一定程度上过渡到实践教学。以土石方工程“项目化教学”为例:图纸选取学校教学楼,向学生提出任务,进行土石方工程计量与计价;学生得到任务后,可以查找规范、搜索互联网,看土石方工程的视频、图片,分组自由讨论;讨论后,制定工程计量、计价的步骤和计算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并审查学生的方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量与计价,形成计算稿,期间教师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计算成果,学生互评,教师后评;最后,各小组对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会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分组学习,也增强了学生的互动性,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老师教学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2.2 实训基地辅助教学
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手算实训室、广联达实训室、鲁班实训室、招投标模拟实训室、测量实训基地、项目认识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传统集中实习基地、学生自己联系的开放实习单位和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单位。在实训基地中,学生的实践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递进模式,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从而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2]
广联达、鲁班、神机妙算、新点等软件,都是工程造价专业可能会用到的计量或计价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完全的靠人工计量、计价,就需要用到很多人力,消耗较长时间,使用软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耗。因此,软件课程的开设对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在软件的学习中,实践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学生自主练习的效果远远大于讲解。在软件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个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案例后,对软件的运用就基本熟练了。在软件的应用过程中,通过造价软件建模生成三位工程,模拟工程的建造过程,给学生一个立体感知。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更早接触社会和实际工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产学结合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重大的突破,同时,也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和社会经济方向得到契合,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可以说实训课程的加入,改革了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了实训功能落实的砝码。并且,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便利。当然,在校外实训基地中要做到重视学生安全,遵守企业制度和职业规范。
2.3 现场学习结合微视频教学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论以后是从事施工技术指导,还是从事造价咨询工作,都要要对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有一定了解。要了解这些单靠图片、模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施工工艺和工序在课堂上要讲述清楚也有一定困难。学校可以联系企业,让低年级学生去生产、建设、管理的现场进行见知实习,由教师带领讲解,让学生做到对工程有一定了解,确定学习方向。高年级学生可以联系企业,在暑假期间进行定岗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本专业,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有一个明确定位。
依据工程工作过程划分为土方与地基工程、地基与边坡处理工程、桩基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屋面防水保温工程、装饰工程等。 [3]工程具有的一个特点是工期长,从筹建到结束所耗时间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可能看到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并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危险。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施工工艺、建筑构造,教师可以采取微视频录制,分阶段录制现场施工情况,让学生收看微视频,再进行讲解。视觉上的冲击,细节上的讲述,学生将会更容易吸收。
2.4 打造双师型团队,成立工作室
培养合格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教师队伍非常关键。在现阶段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过硬,但在工程实践知识方面有所欠缺。造价专业教师到造价咨询公司工作,能够增强工程实践水平,避免课堂上纸上谈兵。专业教师也可以通过与施工单位、咨询单位合作,提高专业知识应用频率,增加工程实际经验。教师参加实践后,可以更深入的进行专业研究,并调整授课体系,进而做到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技术在更新,知识在扩充,教师队伍要注重充电。新技术、新规范、新图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不断学习、充电。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讨论,还可以参加行业培训、专业培训、交底学习等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成立工作室,可以更好的互相探讨及学习,有利于教师以更高的要求来提升自己。工作室可以和企业合作,在企业学习,有效的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和企业互助。在工作室中,还可以纳入一些学生,让部分学生更早的参与到专业应用中。
3 结论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和适用的教学模式,这些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做好实践教学环节,做好做实并发挥其效益,专业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我们的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的模式,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有理论基础、有操作技能、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生。[4]
参考文献:
[1]董晓英.工程造价专业基于岗位实践设置教学环节探讨[J].价值工程.2014,10:251-253
[2]周丽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ESP教学改革探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2,10(4):33-35
[3]陈月萍,曹青,宣晴.建工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工程与建设.2012, 26(1) :129-131
一、传统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也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重点专业,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会计从业人员,但是从会计教育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实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实训的课程内容也大多是根据课本理论知识来安排的。学校只按传统方法上课,没有结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也没有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更进行相应调整。而且教材上所选取的实训资料也往往是截取某个企业某个期间的会计资料,没有经过整理和加工,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这些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比较差。
2、教材选取超出学生能力范围
我们知道,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选择的教材都是沿用了高职高专的教材标准。对于学生来讲,教材超出了他们可理解和学习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教育体系下,学生从入门的《基础会计》的学习就会觉得比较吃力,也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实训课程的学习也就很难起到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他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可以参与从项目的设置,计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进行任意发挥,展示自己的才能,加强动手能力。学生边被动学习为主动寻求知识和答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会计专业知识理论性很强,知识的综合性也强,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学习是很重要同时也比较困难的。而且目的性不强,没有系统性。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知识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项目教学法以学生、项目和实际经验为中心的策略决定了他会让实训课程取得更好的效果。事实证明,项目教学法在工科类教学中已经成功的得到应用。
三、对会计实训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在会计实训课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项目的选择
要让实训课程达到预期效果,项目的选取很重要。在传统的会计实训教材中,选取的的资料一般是某个企业某个时间段的资料,没有分析具体的背景,也没有对岗位之间不同的职能进行区分,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在项目的选取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要联系实际操作的整个过程,包括与岗位相关的核算内容。
比如可以增加会计制度在新准则下的影响以及更改,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种类;记账规则和记账程序;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
会计新准则下,传统的会计凭证种类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新会计准是在旧准则的基础上,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目的而进行内容确定的。传统的会计凭证虽然种类齐全,涉及到社会的更行各业,包括盈利的和非盈利的单位或组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新领域中需要更多的会计凭证的涌现,去除一些与社会经济相抵触的旧会计凭证。这就对会计凭证的种类提出了新要求。会计新准则的出台,使得会计加快了国内会计种类推陈出新的进程。传统的旧准则下,会计制度中记账规则比较僵硬,加上记账程序的繁琐,使得会计工作的效率不是很高。会计新准则下,对传统的记账规则进行了调整,对一些形式主义和低效的记账规则进行去除或改进,对繁琐的记账程序也在保证会计目标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这就使的国内会计制度中记账规则和记账程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变的更加简洁高效,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新需要。新旧会计准则中资料的利用主体都是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信息,这也是会计资料最重要的作用之一,也是最符合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要求的。但是,就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的利用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新会计准则中,则把对会计资料的利用推向了会计制度内容的最重要地位。把对会计资料的利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也是与会计资料自身价值向适应的,体现了会计新准则下会计制度的进步性。
2、教师所扮演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人们认为老师就是答疑解惑的,主要任务在于讲解清楚知识要点。但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这一观念要得到改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注重课堂细节,注意实训内容的选取和实施环节的设置。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对与之相关的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巧妙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现场模拟练习,比如假如我是一名税务会计师,那么分角色讨论要做的事情,费用扣除主要影响企业所得税。企业应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列支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这样才能缩小税基,减少所得税。首先,要使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全部得到补偿。国家允许企业列支的费用可使企业合理减少利润,企业应将这些费用列足。如按规
定提足折旧费、职工福利费、教育费附加、工会经费等。否则,会减弱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缴纳一些不需缴的税金。其次,要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对于一些可预计的损失和费用,企业应以预提的方法提前计入费用。最后,对于税法有列支限额的费用尽量不要超过限额。
以长期债券投资溢价、折价摊销方法的选择为例。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时,其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投资于债券时,每期列作企业投资收益从而增大企业税前利润的债券利息收入为应计利息与当期应摊销溢价的差额或应计利息与当期应摊销折价的合计。由于采用直线法时,各期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额是均等的,故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也是均等的;而采用实际利率法时,各期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额均逐期增加,故所确认的投资收益则呈逐期减少或逐期增加的变化趋势。因此,当企业以溢价或折价方式购入除利息收入免税的国债以外的其他债券时,选择直线法摊销溢价或选择实际利率法摊销折价,可以在债券存续期内相对推迟投资收益确认的会计期间,由此减少前期所得税负担,以获得递延纳税利益。
3、学习效果的评价
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效果应该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评,包括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过程的评价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结果的评价主要看凭证的制作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真实,资料是否完整洁净。教师也应该总结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作为下次课程的借鉴。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也不例外。会计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实际操作经验。项目教学法的出现刚好是一个契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设置一些实际问题,比如:
税法上规定,纳税人各项存货的发出或领用的成本计价
方法,可以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如果纳税人正在使用的存货实物流程与后进先出法相一致,也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或领用存货的成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法或零售价法确定存货成本或销售成本,必须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及时结转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纳税人的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改变的,应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否则,对应纳税所得额造成影响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如: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存货-期末存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软件;课程改革
1《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课程定位与教学现状
1.1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作为专业技术课,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先修课程有《工程制图与CAD(建筑)》、建筑构造、工程造价管理等,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这门课程主要学习软件操作技能,掌握造价基本知识,通过软件学习,学生能利用图形算量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并能独立完成造价文件的编制,加强学生对计价办法、定额等文件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
1.2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该课程专业性较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该门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故将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总共68课时,每周四节课,上到第十七周,课程结束随堂考试。其中理论讲课30课时,学生练习32课时,复习2课时,考试2课时,机动2课时。教学过程在我校工程造专业机房进行。通过往届毕业生调查和市场调研,结合软件的市场占有率,我校先后购买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共计150节点,以满足两个教学班同时上课的需求。教学内容选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教程》(湖南版)作为教材,主要以广联达办公室大厦工程为载体,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式,先用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软件建模计算土建工程量,再用广联达计价软件GBQ4.0编制本工程的报价文件。
2课程存在的问题
2.1课程教学内容与BIM技术发展理念脱节
造价软件随着BIM技术的普及也逐渐与BIM技术结合。部分造价软件公司研发了转换BIM工程模型的插件。如广联达软件公司研发的GFC插件。将Revit软件中建好的模型通过广联达公司研发的GFC插件可导入到广联达算量软件中。转换好的模型,只需稍加修改、完善,便可进行造价方面的操作,无需再发大量时间建模。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大多以讲解如何建立建筑三维模型为主,因课时有限,往往建模时间多,而学生学习清单与定额等造价知识的时间相对较少,清单列项、定额套价、换算等内容本是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工程计价模块更是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这与BIM的全过程造价理念发展脱节。
2.2课程考核办法不科学
该门课程主要以工程造价软件为工具,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最终能完成该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和造价文件编制,每个学生应提交一份最终成果。但这些电子版的成果很难避免学生进行拷贝、修改。因此,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单从学生提交的软件成果是不太全面的。电子版成果不能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2.3教学与实践统一性不够
在工程造价软件教学中,虽然我们采用了一套实际工程图纸,但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几年造价专业学生,有些是文科基础,识图课程基础较弱,在建模过程中,对图纸理解有困难,教师往往要将图纸尺寸进行反复分析,学生才能理解。这样就导致整个课程以讲解图纸为主,重点训练软件的操作,而与造价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讲解和训练较少。特别是定额系数换算,价差调整等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在课堂中基本无法涉及,故学生造价方面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更好的培养。
2.4教材更新不及时
我校选用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教程》(湖南版),在2015年出版后就再无更新。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是随着国家的政策时常变化的,但教材不变就很容易误导学生;就教材中的案例而言,通过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的提问,我们不难发现,案例中有些尺寸前后不一,这给教学也会带来困扰。
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调整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基于“以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程建设理念,对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建筑信息模型课程——Revit软件建模课程作为该专业的先修课程,在《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建模的工程项目与该门课程的工程项目保持一致,每个学生都在学期末保留好Revit软件建模的成果。在《建筑工程造价软件实训》课程中,学生可直接通过GFC插件,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出到广联达算量软件中,再在算量软件中进行算量、造价方面的操作,从而减少建模时间,增加造价知识方面的学习。模型转换的顺序为Revit、土建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最后进行计价。内容调整后,清单的列项、定额套价、定额换算、价差调整、费率修改、及招标控制价编制等内容将是该课程的教学重点。这对提升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很大促进作用。
3.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为造价软件的特殊性,学生在自己电脑上无法打开,有限的课堂练习时间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可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比如,将广联达软件操作的视频通过学习通上传,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自行学习;专业机房可在没有课的时间段固定时间对学生免费开放,有兴趣的学生可到机房自行进行练习,有问题可直接在学习通上与老师交流。还可通过社团、工作室等组织开展造价方面的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实际项目,提升专业能力。
3.3改善考核办法,注重过程考核
本课程按照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的比例进行最终的考核。其中平时的60%中,完成的项目占30%,平时课堂表现占30%。期末考核用另外一套图纸,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为避免在期末考核中成果被复制、修改的现象,应严肃考场纪律,关闭考场网络。过程考核,旨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记录抽查结果,作为学生的评分标准之一。也可通过服务器端口的控屏软件逐个远程监控学生的操作界面,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加分奖励等激励措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
3.4及时更新教材
当企业行业有新的文件和政策出台时,应及时与软件公司和出版社联系,及时更新教材,对于教材案例中有问题有疑问的地方应与出版社及时反馈及时更新。
3.5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造价专业而言,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没有参与实际项目的造价编制,在授课时仅仅依着课本,照本宣科,就很难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讲解清楚,也很难教给学生真正的本领。因此,我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加强双师型的培养很有必要。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我校就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早在十年前就出台了“百名教师下企业”的政策,每年暑期都有教师下到企业去接受锻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行业最新的知识理念和技术标准,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项目,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改革[1]。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由于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初步阶段,清单计价模式不可能立刻取代定额计价模式,两者融合、发展需要一段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处于两种计价模式并存的状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等全面发展的复合人才。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从以往依据工程定额编制工程预结算,转变到依据工程定额结合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并依据企业定额和工程实际、市场情况确定工程造价,同时,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还要注意工、料、机、费等价格信息的收集,提高报价水平和竞争能力。我国工程造价随着计价模式越来越规范,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
粤高职建筑教指委在2013年工作年会上公布了广东省土建类专业招生情况初步调研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工程管理类招生比往年增长近一倍,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招生占总体比例的16%,达到近年来最高,广东省开设工程造价的高职院校增加至18所。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我院2011年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自开设以来,每年招收该专业学生有近300人。面对招生生源良好以及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院办学理念的要求下对该专业进行定位,以及如何设置课程,培养具有竞争实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定位
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是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建筑产品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领域广的特点,为了有效的调控并规范建筑市场,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参与其中。我院根据市场需求,于2011年开始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已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在学院 “十二五” 规划期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建筑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工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力争将工程造价专业办成“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符合岗位要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的学院重点专业,不断提高本专业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的竞争实力。
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施工单位、装饰装修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等。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结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能进行土建预算又能进行装饰预算、安装预算,既懂预算也懂施工;具有编制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要求熟悉工程合同条件,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2]。
本专业定位符合学院“主动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珠三角,努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设立工程造价专业以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经验总结,以及与兄弟院校交流探讨,每年都对人才培养方案作适当的调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识图基本功不扎实 通过毕业指导老师对2011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跟踪反馈,部分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不能系统地识别一整套工程施工图纸,使得对各部位构造及施工工艺不了解;另外,钢筋平法识图能力差,钢筋算量难度大。
2.教材建设滞后 知识更新较快,规范、定额的修订,教材内容滞后,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特别是计量与计价课程,需要依据广东省定额、规范,找到以新定额新规范为依据编写的教材更是难上加难。
3.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较差 工程的计量、计价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得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工程提高实践能力,但面对实际工程的合同书、招投标书、复杂的工程图纸、变更修改、签证单等,学生容易感到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对切合实际工程的综合实训课程训练不足[3]。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学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1)专业基础课程应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能力,落实“项目化”实践教学;(3)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形成案例教学,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具体改革措施
1.加大制图识图基础课课时
看懂图纸是进行计量计价的基本要求,只有透过施工图纸正确地分析出项目工程的各部分构造,才能准确地算出项目的工程量及造价。制图识图基础课包括工程制图、建筑CAD,通过加大工程制图、建筑CAD两门课程的总学时,让教师在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后切入一个完整简单的案例工程,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加深三维立体与三维视图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职业技能课程“预算电算化”,在运用造价软件过程中,需要导入施工图纸,学生掌握autoCAD制图软件操作为该课程打好基础。
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既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我院重点课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应用。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更是计量与计价系列课程的入门课。为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这三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要进行以下几点的改革:
2.1选择适当的教材。目前很多版本的计量与计价教材版本过旧,没有紧密地结合我省新定额新规范的更新改版,特别是在2013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发行,更难找到以此为编制依据的教材,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挑选部分相应的内容讲解,未形成相应的教材体系。因此在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师要形成一套成熟的讲义,结合实验教学和研究成果,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同时,将造价员考证的相关内容也适当安排在计量计价课程的教学中。
2.2形成案例教学模式。经过三年的教学检验,计量计价课程必须要通过几个完整案例的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作为计量计价入门课程,所选案例结构不能够太复杂,构件数量不能太多,但又涵盖了所学的分部分项工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一份单位工程工程量计算表,编制施工图预算书,进而获得成就感。相反,若案例工程过于复杂,学生在编制预算书过程中不能正确识图,计算遭遇太多难题,则会大大打击学习热情。
2.3定额与规范的配套。工程造价离不开两套重要的参考工具《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于参考书价格较高,难以做到每个学生配套一册。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计价时必须要查阅定额及规范,学生没有参考书给授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此,我院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宿舍为单位,每组分配一套参考书,供上课及课后训练之用。另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要逐步形成以定额为辅助教材。
3.职业技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以相同的案例,贯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预算电算化,以及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形成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完成的案例工作,继续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计价方式进行投标报价书的编制。通过计算工程量,将定额中的计算规则与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计算规则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两种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编制依据容易混淆,通过编制投标报价书,运用案例,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在预算电算化课堂上,用计价软件对相同的案例进行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手算和软件算量,对比两算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往计算错误的原因,总结利弊,思考如何准确、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并完成套价。
另外,相同的案例也可应用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课堂教学中。总之,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模块
顶岗实习是工程造价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程,使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顶岗实习单位的确定,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学校统一安排两种形式,实训内容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成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按相应的岗位职责进行考核[4]。
毕业设计是大学专科层次教育教学中必须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课题亦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依据本人就业意向,设计题目源于工程实际,实用性强。二是由学院设定题目供学生选择,适合没有找到与造价相关实习单位的同学。两种方式并行,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0
一、注重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通过对造价员等的主要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出造价员等职业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作为课程的培养方向,再统筹考虑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提炼出学习该课程学生要获得的知识、能力、素质,由此设计出该课程的教学体系。
1.从教师独立开发课程转向"校企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为了让课程更加符合当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一起合作,主要是与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工程造价软件开发公司等,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并聘请企业人员担任我们的企业兼职教师。
2.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按照工程造价的特点编制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课程教学以典型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以项目进展引导知识、能力的掌握,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进行学习、计算,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层层展开,步步加深。以实验楼工程的造价编制工作任务引导教学的进展,将教学内容置于真实的工作实践情境中,应用典型案例,采取体验式学习,既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除手工计算工程造价外,还强化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以满足现在快速报价和准确报价的需要。
3.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在课程教学中,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课程目标,使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新定额、新规范、新图集、新标准、新软件,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围绕工程造价的编制能力、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能力这两个核心能力设置课程内容,使学生具有完整的系统的编制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及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工程造价的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要求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掌握工程造价的一般理论,具备较高的预算编制水平,熟练应用多媒体和其他先进教学手段,不断的了解工程造价改革的成果,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由于工程造价对于定额的依赖性,有必要把对定额的理解和使用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由于定额的种类很多和条件所限,不可能做到学生人手一本定额,所以教师要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将预算编制的全过程直观地演示,学生能很快掌握预算编制方法。
三、改革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程造价课程的实用性
工程造价教学的内容必须反映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计价内容的改革,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有关建设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1、在新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把工程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离,教学中要强调它对于建筑安装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重要作用,因为工程施工措施费用的高低与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施工企业之间投标报价竞争激烈,只有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降低工程施工的措施费,才有可能实现"低报价中标",使建筑市场逐渐走上"市场形成价格"的良性轨道。
2、对于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工程定额体系,在教学中要注重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估算指标之间的联系,全国统一定额、地方定额、企业定额之间的联系,体现工程建设定额的系统性,重点放在预算定额和概算定额的应用上,应用预算定额能够进行工料分析、预算的计价、投标报价的编制,应用概算定额能够进行初步设计概算的编制、设计方案经济性比较,应用定额原理掌握企业定额编制的方法。
3、在工程估价方法的教学中,以工程造价的控制为出发点,体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多次性计价的思想,内容有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工程实施阶段的合同价的编制方法,重点掌握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以及工料单价法在总价合同和综合单价法在单价合同中的应用,尤其是完全单价的确定方法,因为今后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投标报价将更多地采用完全单价的形式。
4、工程造价软件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造价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各个模块的使用功能,了解现在流行的各种造价软件的特点,学会工程量计算软件、计价软件和预算编制软件的应用。
四、重视课程设计和上机实际操作,保证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加强工程造价软件学习的上机实际操作,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掌握工程量计算软件、定额计价软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的使用,提高预算定额的查阅速度和定额直接费、取费的计算速度,使复杂、繁重的工料分析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体现计算机技术和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结合的高效率。增加课程设计时间和任务量,应用定额计价模式完成预算造价文件的编制,内容有工程量计算表、定额直接费计算表、费用计算表、工料分析表和主要材料价差调整表,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完成招标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完成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计算、综合单价的分析,编制出工程投标报价,使学生对预算编制过程和预算编制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掌握动态结算的一般方法。
五、总结
总之,随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价模式的变化,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不断的丰富和更新,教材建设必须反映造价管理的改革成果,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工程造价理论的系统性和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应用性,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使我们的教学和工程造价理论发展保持同步,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孙娜,宋敏.《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