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专学年自我总结范文

中专学年自我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专学年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专学年自我总结

第1篇:中专学年自我总结范文

摘 要:在当前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博士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该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勤奋学习的劲头,坚定的意志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树立“名校名师理念”、“烧开水理念”和“酿蜜理念”。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目标; 培养理念; 历史使命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3-0001-03

博士生正在进行着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理想,进入博士生群体进行着自己人生的另一场拼搏。在三年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如何学习以及取得什么样的成效,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还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结合本人指导博士生的经历和思考,在此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当代博士生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在十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在校的博士生年龄有大有小,我们以27岁计算,到建党一百周年时36岁,到建国一百周年时64岁。在实现第一个目标时,他们正处在增长才干,准备接班的阶段。在实现第二个目标时,他们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的还是领军人物。作为在青年中最有知识,最有创新精神和发展前途最远大的博士生群体,他们不仅在实现两个目标的过程中是主力军和社会精英,而且他们最辉煌的成就也产生于这个时期。可以预见,在当代博士生中间会产生我国甚至世界第一流的专家、学者和其他杰出的人才。

当代博士生未来的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当代博士生的历史使命也决定了博士生导师的职责:指导他们完成学业,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二、目标、勤奋、意志、方法

如何度过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目标、勤奋、意志、方法”这八个字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博士生入学,首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读博,三年的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应该取得的预期效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的在入学前就已经有考虑,有的可能还没有考虑。无论哪种情况,入学后都必须解决。因为在人才的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而竞争更加激烈,浮躁和诱惑又越来越大的今天,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尽快确定自己三年及更远时间的奋斗目标。

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培养方案;二是导师对目标的要求。

培养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内容:具有坚定的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化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理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

导师对目标的思考。面对踌躇满志,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博士生,他们在思考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也在考虑将他们引向何方。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带研究生总结出的经验,就目标问题,我先后提出了两个十字架战略:第一个十字架战略是我培养的研究生如果考博,要分布在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并且是考名校名师。第二个十字架战略是就业。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要分布在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在实现这两个十字架战略后,前两年,我又提出了第三个战略,太平洋战略。就是鼓励学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去求学。前两个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已开始实施。现已有4人出国深造,还有一批学生将在明年、后年及以后陆续出国。

通过这三个战略目标是希望培养两类人才:学术型人才,走科学研究的道路,成为未来的专家学者;实用型人才,在实践中成才,成为单位工作的骨干。

根据上述的设想,要求博士生、硕士生进校后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出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和未来的远期目标。

研究生阶段的目标和未来的远期目标的要求是:

近期目标:圆满完成学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远期目标:成为专家、学者或工作骨干。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与是否有一个科学而符合自身素质特长的目标作指导有密切关系。

确定目标的意义在于:

首先,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奋斗目标,就能知道自己今日的成才活动和未来的展才活动与国家、民族的未来,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息息相关。就能够不怕困难与挫折,不会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其次,知道应该学习什么知识、需要培养哪些能力。确立了科学的目标,就能够根据目标的要求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和调动一切资源,充分开发自己的潜力,发奋读书,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效率、高质量地去破解自己学业和日后事业中的道道难题。有了目标,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很快适应业务活动的需要,发挥专业优势,创造出高价值的业绩,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

最后,懂得珍惜并有效地利用时间。三年的博士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有无目标效果大不一样。目标明确的学生,能够惜时如金,科学利用时间,瞄准主攻方向,有计划、分步骤地去解决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实现目标。一些没有目标,或者目标漂浮不定的博士生,三年的时间就会在犹豫、彷徨、抱怨、困惑中流逝,等待他们的只有郁闷和终身的懊悔。

第二,勤奋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勤奋是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但在勤奋上的差距却很大。我国正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条战线急需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人才。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以上数据能够解读出什么内容?

首先,增加的6600万的巨大的人才需求量,无疑给在同龄人中专业知识水平最高的博士生们提供了发展自己,报效国家的机遇。

其次,社会给博士生提供的成才机会和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现在国家针对青年制定许多人才工程。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都专门设立了青年课题。教育部还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各单位也设立了青年课题项目和人才培养规划。青年人,尤其是博士生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出国留学或访学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最后,能否成才与博士生的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国家需要建设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才。但要成为这样的人才,勤奋学习就至关重要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的形势下,缺乏勤奋,无法实现目标。只有勤奋,才能掌握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学到了真才实学,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搏击风雨的高手,展现出当代博士生的特有风采。

第三,顽强的意志是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支柱。攀登学术高峰的过程,少有平川大道,更多的则是重重险关,道道陡坡。三年的博士生生活,既有斩关夺隘的喜悦,更多的则是理论探索的艰辛、烦恼和红尘杂音的袭扰。只有那些具有顽强的意志,不畏山路崎岖陡峭,敢于挑战艰险,挑战自我,富有进取精神强的人,才可能逾越障碍,步步登高,获得成功。博士生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培养顽强的意志,从中获取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四,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方法是手段,成功者没有不讲方法的。听课、读书、写论文都有方法;有了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有了方法,才能少走弯路;有了方法,才能较为顺利地实现目标。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很多,根据自己多年带研究生的经验,我总结出三个方面的方法:多读、多思、多写。

多读是基础,多思是重要环节,多写是结果,也是衡量多读、多思效果的标志。

首先,多读。多读之所以是基础,是因为只有多读,才能系统地了解掌握专业知识,追踪理论的发展前沿。只有多读,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量,为多思、多写积累知识。

多读,读什么?主要有三类书:经典著作、有代表性的专业著作和论文、与专业相关的书和论文。对经典著作和专业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必须精读,反复读,读懂其精神内涵,读出自己的心得,从中受到启发。

泛读是读对专业知识起辅助作用的知识。泛读的知识不仅对专业知识起辅助作用,而且还能够扩大人的学术视野。

其次,多思。多思是科研的重要环节,是为下一步多写作准备。多思是对所读的书和论文要进行思考、研究。

多思,思考什么?思考、研究所读书、论文的结构;所读的书和论文的理论价值及理论创新点;找出存在的理论问题;读后得到的启示。经过多思,继承其精华,从找到的理论问题中发现研究的选题,为进入多写环节准备题目和资料。

最后,多写。多写是多读、多思的归宿和结果。只有多读、多思,没有多写,读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只有多写,才能将读和思考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和理论化。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差距不大。到了第二学年就开始发生分化,分化的标志是论文写作。第一学年大家在学习成绩上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到第二学年开始写论文就显示出差距了。第一学年读书效果的好坏;读博前的理论和科研差距;个人的努力程度;等等,都会使学生之间拉开差距。

多写,写什么?一是写课程论文。这个阶段处于模仿性劳动阶段。根据导师讲课的思路和要求写。二是写读书笔记。三是写学术论文。四是参加导师的课题。五是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当学位论文题目确定后,学术论文最好围绕学位论文的选题写。积极为撰写学位论文作理论准备、资料积累和进行科研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

三、考博、读博的理念

第一,名校名师理念。考博要求学生报考名校名师,因为名校名师有以下优势。首先,名校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名校的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现代化程度高,图书资料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名校知名度高,不仅对学生的激励力大,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术交往和社会交往。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学生成才率,尤其是成高级人才的概率较大。其次,名师能够带出较多的高水平的学生。名师不仅人品好,而且知识渊博、科研能力强,有丰富的带研究生的经验。跟着这样高水平的导师,再加上学生的勤奋努力,能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烧开水理念。水要烧到100℃才沸腾。假如中途烧到90℃就不烧了,温度会下降。下次要再烧时,得从降到的最低温度烧起。有的人烧到中途又停了下来,水温会因不烧火而再次下降。如此反复,连烧好几次,水温也上上下下好几次,最后还是没有达到100℃。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浪费资源。做学问,就如同烧开水,必须一鼓作气把水烧到100℃。即学习必须持续不断,中途不能停留,咬紧牙关克服各种困难,勤奋学习,完成自身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我们的学生中,有的因工作和学习时间的冲突,有的因为畏难情绪,还有的并不热爱我们的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时断时续地“烧水”,花的时间不少,效果则不理想。一些花了六七年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2篇:中专学年自我总结范文

招生当天,上午8点,新生报名就爆满;

创建临海市唯一一所“学生无手机进校园”学校;

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届蝉联台州市中职师生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

学校被当地家长称为“金牌”职业学校;

……

在秋日阳光下,在金桂飘香、满园生机的校园中,记者聆听着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敖华勤讲述近年来学校办学的点点滴滴,切身感受着这所学校的独特魅力。这些可喜的荣誉和成绩,是对学校坚持贯彻“把每件事情做实”的工作作风的最有力证明。

行三段式培养 塑优质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而青年教师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校长敖华勤坦言:“青年教师是职业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但如何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优质的教师,培养成“文武双全”的双师型教师,一直是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的命题。

近年来,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出台了“三段式”培养办法。所谓“三段式”,即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入职培训阶段、中期考核阶段、终期评估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培养任务。“青年教师要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那股活水,就必须尽快完成自我塑造。”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希望通过分阶段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挑起教学大梁,投身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

记者了解到,凡是学校的新教师,都必须闯过“三关”。在入职培训阶段,学校主要以教学和管理作为培养方向,把青年教师放到班主任的岗位上,以实习班主任的身份,学习和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担任实习班主任的一年中,学校采取的是老教师带班机制,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中,我们都是‘学徒’的身份。”刚刚评上校级优秀新上岗青年教师的崔行银谈起教师培养感受颇深。他说:“这一年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如何与学生打交道,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了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崔行银还透露,“实习”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新教师不能胜任,实习期就要再延长一年。

除此之外,学校把中期考核和终期评估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延续性手段。在中期考核中,学校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校级会议上谈“我的教学感受”,通过互相学习探讨和自我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终期评估则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年教师参与有效的教学行为或项目,由老教师和领导对其进行评估。“考核和评估具有倒逼的作用,能够监督和刺激青年教师在3年的‘成长’期间不断学习和提升。”学校办公室主任陆君信介绍道。

有针对性的实习、实打实的考核、延续性的培养,“做”字当头,“三段式”培养办法真正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做到了实处,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2011年,学校青年教师参加台州市教师大比武,斩获8个奖项中的4个一等奖;2012年,许月桂老师获得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师说课比赛第一名;2013年,张通斌老师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他本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抓素质拓展 育优质人才

在语文综艺大舞台上,学生们吹拉弹唱各展所长;在“幸福・用心经营”跳蚤市场中,“店小二”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技能节里,师生们“比武打擂”热火朝天……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个又一个活动串联起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主线。从2003年启动到现在,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已经坚持了十年。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专门的技术人才,毕业后将直面就业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中职学生要顺利实现升学与就业,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心理、文化、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各项素质。敖华勤认为,素质拓展教育正好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有益的途径。在他的倡导下,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以开发中职学生的人力资源为着力点,以学生的职业自我设计为载体, “导”与“选”结合,以“框架拓展,整体设计,个性选择,分段实施”为运作模式。

为了做实做精,学校通过调研,将素质拓展教育细分成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技能训练、健康审美四个基本模块,每个模块依据自有特点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培养明德正行的“模范人”,以始业教育、团日活动、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参与“求知学艺”的体验活动,通过综艺舞台、演讲比赛、读书俱乐部、环保服务等,让学生在行动中提高、在竞争中进步,蜕变为“知识人”;营造“精技强能”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技能文化节,开展系列技能活动、职业讲座、创业实践,引导学生“寻梦、做梦”,把学生打造为“职业人”;帮助学生体会“艺术人生”,借助军训、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平台,锻炼学生的体魄,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尊、自爱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素质拓展教育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特色项目相结合。陆君信主任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按照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要求,学生每一学年都要提交一份符合实情的《职业生涯规划》。11级机修专业学生王剑峰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两次“自我职业设计”。他说:“第一份是在高一时候写的,那时候只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非常初步的印象,觉得能找个对口工作就行;第二份是在高二的时候写的,通过不同专业课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技能特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参加了相关的技能训练和企业见习后,我确立了成为机修技师的目标。”

对比他的两份设计方案,记者明显感受到王剑峰的变化:对专业的认识更深入,对就业的方向更明确,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更清晰。正是这样循序渐进地完善,这样不断地“修正”,才让王剑峰在日常的学习中有了侧重点,有了强化技能的意识。在今年6月结束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中,王剑峰过五关斩六将,顺利拿到了一等奖。而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还有无数个“王剑峰”,正在朝着自己的职业梦想前进、再前进。

重礼仪教育 创文明校园

在采访中,有两个细节让记者记忆深刻:在学校的教学区域内,每一个遇到记者的学生都会停下脚步,礼貌地点头问好;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穿着校服,男生们都顶着“士兵头”,女生们则都是干净利落的“学生头”。

“礼仪是一种外在的形象,更是一种内在的修炼。”作为一名在职业教育躬耕多年的职教人,校长敖华勤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可谓“情有独钟”。他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礼仪习惯和礼仪素养。如果说素质拓展是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项亮点工作,那么礼仪教育就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

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礼仪教育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每名新生在报到第一天都要接受仪容仪表的检查,并在换上校服后进行第二次“验收”。“如果不合格,班主任会亲自带学生进行‘改造’。”校长敖华勤指着厚厚一叠“验收”照片说:“用拍照片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当然,这还只是学校礼仪教育的“前戏”。在新生军训期间,学校将礼仪教育与军事化管理相衔接,借助统一的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每天晚上,学校安排不同主题的礼仪教育,包括正确的站姿、职业的微笑、待人接物的细节等培训内容。通过讲座、游戏、情境模拟等形式,深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实现礼仪习惯的养成。陆君信主任介绍说,每个专业、每个班级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班级文化,制作礼仪教育板报,潜移默化地实现礼仪常识的“内化”。

与一些学校礼仪教育“走过场”不同,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强化礼仪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在军训结束一个月后开展“新生校园礼仪汇报”表演,每个班级都要参加表演和比赛;另一方面,在值周班中专门设立礼仪岗,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问好、接待、引导,树立服务意识。

“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不断创新。”近年来,敖华勤发现,学生带手机进校已经成为影响校园文明礼仪建设的一大“障碍”,尤其是不健康信息充斥,给学生的礼仪教育带来了不少负能量。为此,学校在3年前开始开展“不让手机进校园”的主题活动,一旦发现有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就暂时没收,放在学校专购的保险箱里,到学期结束还给学生。“开始的时候,一下子买了五六个保险箱,才能放下被没收的手机。”但让人欣慰的是,学生们很快就习惯了“没有手机的校园生活”,被没收的手机越来越少。当然这也与学校采取的配套措施有关,为了防止家长有急事电话联系不到学生的情况发生,学校给每个学生配备电话卡,在校园内每50米左右就设置一个公共电话亭,并明文规定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向学生开放。

常抓不懈的礼仪教育,让校园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和谐。如今,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成为同仁眼中的文明礼仪“标杆”,不少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都来学校取过“经”。

订单式合作 谋三方共赢

“当之无愧!”获知合作企业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校外实训基地时,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敖华勤底气十足。

2011年,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拉链分公司总经理章仁马主动找上门,希望和学校合作开设订单班。面对热情诚恳的企业代表,敖华勤犹豫不决:“过去和企业开设的订单班,有不少因为企业的‘热度’不持久而以失败告终,这次会不会又虎头蛇尾?怎么样才能找到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把订单班办得持久、扎实?”

经过几次洽谈,校长敖华勤最终拍板――订单合作,但有附加条件,企业必须先提供一套完整的合作方案,而且要在合作中做到“六个参与”:一是参与订单班学生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的“定位”,学生在就业5年内至少做到车间主任的岗位;二是参与订单班的课程规划,在3年的课程中融入企业的要求;三是参与订单班教师培养,由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由学校派老师下企业实践;四是参与学生管理,企业职工活动邀请订单班的学生参加;五是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等渗透到班级文化中去;六是参与订单班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

遵照“六个参与”,“伟星班”的学生们可以享受到双方教师的教学;可以以“准职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的职工活动,如篮球赛、歌咏比赛等;可以获得由企业发放的总额为5万元的奖学金。与此同时,“伟星班”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有了自己的生产实训车间。记者了解到,企业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拉链生产线“搬”到了这个实训车间,投入达100万元。

以“伟星班”为模板,学校还与华侨大酒店、国际大酒店和国贸大酒店三个五星级酒店开展订单班教学。在酒店订单班的实训室内,记者看到,学校把酒店大堂、餐厅、客房原封不动地“引”进校园,学生们则在“精华版”的“华侨厅” “国贸标房”内学习、实训。“如此一来,学生毕业后就能知道就业的酒店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毕业后直接上岗,不再需要入职培训。”正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裘海威老师告诉记者:“过去,学生校内实训就只针对某一项技能,而不像现在这样形成系统,现在真正做到了校企无缝衔接。”

迎合实情、具有实效的订单合作,让学校和企业从合作逐渐走向“融合”,既给学生提前感受企业文化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我能做什么”到“我要做什么”转变,也给企业提供了一批忠诚度高、就业率稳定、发展潜力大的员工,切切实实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促进了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

办年度家长会 建品质职教

家长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严肃而紧张的。但是,如果你有幸参加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家长会,就会颠覆对家长会的认知。在这里,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一边参观学校专业实训场地,一边欣赏自己孩子的学习成果,现场既轻松又欢乐。

像这样大规模的“游园型”家长会,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校长敖华勤认为,家长会是一个向家长展示学生个人和学校整体的盛会。“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长们本身知识水平有限,很多甚至不了解孩子学的什么专业、读的什么班。”为了让家长们对自己孩子在校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学校在召开家长会时进行分班活动,即每个专业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成果展示。如酒店服务专业,每个班级都会派出学生在门口为家长提供引导、接待、讲解等服务,并在实训室进行摆台、折花等实际演练;烹饪专业则将学生按10人一组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烧一桌菜让家长品尝。

没有长篇累牍的宣传演说,没有故作华丽的外在包装,亲眼看、亲耳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让不少家长当场热泪盈眶。一位新生家长在看完孩子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后,动情地说:“这还是他第一次写信给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优秀、懂事,还学会感恩了。让孩子来这所学校,我放心!”

除了学校和家长的互动,敖华勤校长还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家长会现场,给家长们讲专业的发展方向、市场的需求动态和企业的人才规划等。“这些东西都是与学生利益和家长内心想法切实相关的。”敖华勤校长坚持“家长会要开就要开到家长心里去”。这一做法立竿见影。以“伟星班”为例,总经理章仁马亲自上台,大到企业战略、岗位晋级规划,小到班级课程架构、授课方式,把企业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家长面前。家长们听后深受启发,对孩子的未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乐于送孩子去企业。仅今年,“伟星班”的51名学生就有48人最终在该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