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育婴师实习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校;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7/08-0062-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但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不仅制约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众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纷纷采取措施,尝试探索较有效的培养模式,以提升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本文介绍山东女子学院这方面的探索经验。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三方面,即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包括教育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教育教学研究、实践、反思能力等。实践能力是个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时所显现的综合性能力,是个体生活、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是在实践活动中磨练而成的。〔1〕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教育实践能力是指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科研能力。从事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是指教师从事相关行业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运用于教学,借以指导学生实验、实训、创新等实践活动的能力;专业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能力。毋庸讳言,目前,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1.教师从事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缺乏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从事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较为缺乏。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具有“双师”证书的人数不在少数。以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26名专任教师中,80%的教师考取了“蒙台梭利教师”“早期教育指导师”“育婴师”等资格证书。但调查发现,有些“双师”资格只要报名就可取得,考试只是走过场。因此,真正具备“双师”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并不多,大部分教师可能只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并不具备从事一线实际工作的能力。更有90%以上的专业教师坦言,自己很难胜任幼教机构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教师甚至没听说过幼教机构各领域的课程,给师范生讲解各领域的课程完全是纸上谈兵。此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课课时偏少,可能也是高校教师从事一线实际工作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
2.部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不高
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也不高。他们选择课程内容的自由度较大,但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本研究对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开设有六个学期共204个学时的键盘课程,而且该键盘课程中练习世界名曲弹奏的比例很高,幼教机构教学实践需要的练习内容却很少。学生反映,教师教授的内容过难,他们每天花了好几个小时练琴,仍难以学会。还有些学生在学校练了几年的琴,去幼教机构实习时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在给儿歌伴奏时经常出错,这也许与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不无关系。
另外,近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有些高校为了评估达标,短期引进了大量教师。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刚毕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在授课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情况,甚至有些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例如,为迎接本科评估,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从2010年开始,连续四年引进博士8人,但均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硕士5人,其中2人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在26名专业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人数只占总人数的34.6%。这样的师资水平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了。例如,在一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说课比赛前,负责指导的3位教师说,“不知道如何指导师范生说课,看他们的说课稿也看不出个所以然”。
3.教师专业科研能力欠缺
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加以锻炼和提高。不可否认,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很多教师坦言,找不到科研的“点”。有教师说,每次去幼教机构观摩活动,很是担忧,因为当幼教机构一线工作者请他们给出意见时,“不知道怎么说”。
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政策保障。但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支持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专项政策或资金。有些教师因课堂教学任务重,难以抽身到幼教一线去或参加专门的实践能力培训。另外,教师职称评聘并没有将教育实践能力作为评聘标准,难以促使教师认识到培养自身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针对以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的教育实践能力不高的问题,山东女子学院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并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行动研究,摸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培养措施。可以说,本次行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派专业教师到幼教机构顶岗实习
早在2009年,学院为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出台了《关于教师顶岗实践的暂行办法》。经过几年的摸索和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师顶岗实践管理措施。近两年来,学院每学期选派1~2名专业教师下园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年。教师在顶岗实践期间要努力掌握本专业前沿信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2〕至今,学院已选派4名教师,其中有的在早教机构任教学副园长,有的在幼教机构做带班教师。顶岗教师在获得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定期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向其传授自己宝贵的实践经验。
2.中青年教师定期下园
为强化新入职教师提升自己教育实践能力的意识,新入职教师在初入职时,学院就会安排其到幼教机构进行学习与实践,让其通过实地观摩获得关于幼教的实践经验,以尽快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需要。对于中青年教师,学院也根据制度,安排其定期下园。一是安排教师到幼教一线挂职锻炼,轮流顶岗,每人半年。二是开展定期的校园联合教研制度。即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周拿出半天时间到幼教机构与一线教师、园长进行交流、研讨,提高双方的科研和教研水平。
中青年教师下园实践,一是促使其了解幼教机构的基本情况,如该幼教机构的办园规模、师资力量、工作职责乃至一日生活常规等;〔3〕二是学习设计幼教机构的教育活动并开展实践;三是了解幼教机构对师资质量的要求,以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调整培养方案提供依据。〔4〕
近年来,学院建立了50多个教育实践基地,并与济南市教育局签订了相关协议。济南市所有幼教机构对学院开放,为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平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便利。2014年,学院申报的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获批后,启动了幼教机构教师协同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院要求学前教育专业青年教师没有教学任务时就去幼教机构观摩活动,各教研室也积极与幼教机构联合开展科研活动。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也要定期下园,主要任务是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幼教机构教育活动、与幼教机构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以期多层次、多途径地帮助中青年教师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3.国内外访学
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现在每年选派1名访问学者到学前教育较发达国家的高校进行为期半年的研修;每年选派1名访问学者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被选派的教师需在所访高校导师指导下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开展相关的教科研工作。访学结束后,需认真总结研修期间的学习科研情况,并回学院和专业教师交流,以促进团队的共同成长。
4.参加学术会议或活动
学院经常派教师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或活动。学院为此设立了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教师参加学术会议或活动。每名教师每年2500元专项经费,每年至少外出参加一次交流。
教师除了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也定期为幼教机构做讲座、承担相关培训幼儿园教师的任务。学院依托省学前教育教学协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幼儿教师教育研讨会,教师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探讨,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相关保障措施
1.制订培养计划,设立培养基金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制订的培养计划要落实到位。如,对于新入职的教师,以定期下园和参加学术交流为主,以补上其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以顶岗实践和国内外访学为主。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并在经费上予以支持。
2.改革评聘制度,建立奖惩措施
例如,为教师顶岗实践提供政策支持,包括:教师顶岗实践期间,学院除了正常发放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外,还视顶岗实践为满工作量。指导实习者另计工作量,并按超课时发放相应的补贴。教师顶岗实践期间的业绩津贴由实习单位、教师所在系部和教师本人三方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教师参加顶岗实践的各种材料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列为当年职称评定、晋级、奖惩等方面的依据之一。教师在顶岗实践期间帮助实习单位完成的科研成果,经鉴定后学院给予一定奖励。
3.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体系
学院正谋求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体系,即高校与地方教育局、幼教机构建立“优势互补、责权明晰、互惠互利”的共赢长效机制,深度合作、协同构建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高校利用自身专业学科资源和教学资源,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一是为地方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服务。二是协助属地各类幼教机构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三是为提升地方学前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供服务。四是为地方学前教育改革实验提供服务。五是对属地幼教机构保育、教育工作给予专业支持。
地方教育局也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为高校的学科发展提供服务。一是为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区。二是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安排教育实习场所。〔5〕三是支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学科建设。四是积极推动各地幼教机构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交流合作,为高校提供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平台。
高校与幼教机构之间建立起紧密关系,两者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支持高校教师与各地幼教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可以双方的教改和科研项目为依托,参与双方的教科研活动,在平等对话过程中不断提升各自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下转第88页)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2〕王W.高职教师顶岗实习锻炼的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9,(7).
〔3〕谢勇旗.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