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科幻小说怎么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幻小说怎么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由世纪文景出版的《宇宙墓碑》,是韩松作品十几年来的首次修订再版。其中的全部作品都是韩松早期经典之作,包括了12个短篇和1个中篇。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韩松在国内科幻界的重要地位。

这本书中的最大亮点,就是其中所包含的中篇小说《美女狩猎指南》。这篇作品从来没有在任何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起先只有与韩松相熟的同行或是朋友相互传看,后来渐渐变成了粉丝们口耳相传的神作。韩松曾说,《美女狩猎指南》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在充满了人造美女的小岛上,这些美女本身就是猎物,然而她们的天性不可琢磨,神出鬼没,在被猎与反猎中不断演化出不同的群族。荷枪实弹的猎人们以为自己胜算在握,纷纷朝着深不可测的丛林渐行渐远,迎向各自的结局。

那时刚进入21世纪,韩松看到的世界非常复杂,因为欲望而产生的怪象丛生,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疯狂的,书中的故事能够特别恰当地表现中国人的行为心理,“当时中国人有种能力,就可以把科技用到极致来满足人的欲望,所以我写下了这篇小说”。

这次再版旧作是因为读者的再三要求,回想当初《火星照耀美国》(又名2066年之西行漫记)出版时。先是因为书中内容涉及了美国崩溃、中东石油危机,出版社认为无法发行。终于找到出版社后,只卖出了一百多册,稿费也是数年之后才被编辑追回。回头再看自己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书中一些假设已经实现,“这才是科幻最有意思的地方”。

现在韩松每天的工作大多在改稿子,很少下到一线跑新闻,但新闻这项工作还是给了他很多灵感, “这个工作,能让你看到听到很多新鲜的、诡秘的传闻,会发觉现实中有很多的科幻素材”。相比刘慈欣(《三体》作者)在娘子关水电站不肯出关,韩松无疑更加入世。他的很多小说都是从现实入手,《火星照耀美国》2000年首版时就写到了“9・11”、西方金融危机,再版时被誉为“神预言”。

“这才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本质是现实主义小说,它描写的所有景象可能在将来某一天成为现实,这是跟童话、玄幻小说都不一样的地方,它更现实更逼真。《三体》也是这样,写的那么遥远的宇宙未来,但我们依然觉得真实。可能明天睁开眼就会发生的。《火星照耀美国》出版后被誉为神预言,大家可以说我有直觉,我会推理,但对现实有敏感之后,就会觉得这些某一天会降临,也许会在另外一个宇宙中发生,是真的”。

终于有人和我聊起了科幻

生长于山城重庆,韩松说本身这座城市就很魔幻。重庆是个山城,成都是个盆地,古时有三星堆,现在中国保留下来的科幻杂志就在这里。

上世纪80年代初,他赶上了一阵由政府主导的科幻热。书中的内容跟之前看过的书完全不一样,没有阶级观念,没有人与人之间无休止的斗争,只是宇宙天空和机器人。“小时候看的书中,中国在20年之后跟美国一样发达,那怎么可能。书中描写的层层叠叠的高架桥让我无法想象”,2012年,重庆建造了5层立交、15条匝道――位于南岸区弹子石CBD的黄桷湾立交,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在追赶着科幻。

看久了科幻小说,韩松手痒也想自己写,就这样迈入了科幻写作的行列。中学时,他参加过一次全国科幻征文比赛,那时中国对科幻非常热情,比赛比比皆是,而且都是全国性质的竞争。重庆一共选取六名,韩松不幸地是第七名。

“别人都写的是中国科学家改造自然,达到了社会的空前发展,我写的题材很怪可能老师不喜欢吧”,那篇文章韩松描写了一个人站在月球的陨石坑边上发呆。这样的故事构架很像他在1991年代表作《宇宙墓碑》,韩松还凭此获得台湾《幻象》杂志主办的“全球华人科幻小说征文”大奖。

在很多学生欢欣鼓舞地写航天飞机时,他却写航天飞机从发射到返回那一天,所有人的惴惴不安,担心飞机掉下来。韩松笑着问记者“是不是挺怪的,总觉得自己小时候有点黑暗啊。后来跟其他科幻作者聊天时,发现大家童年过得都比较孤独”。

由政府引领的科幻热并没有持续多久,科幻文学式微。十年间,韩松周围没有人跟他聊起科幻,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科幻小说。到了21世纪,慢慢有人和他聊起了阿西莫夫、克拉克、凡尔纳这些名字。

韩松曾经做过一次演讲,大意为“科幻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的文学”,“前几次中国的科幻热潮是假的,现在这次是自然而然的第一次。西方是我们的范例,科幻最初出现在英国,那时候英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欧洲之后就转移到美国,70年代开始就是日本的世界。现在,中国也在经历这种自下而上的科幻热”。

自从得知《三体》、《乡村教师》等小说卖出了影视改编版权后,韩松一直很关心科幻电影在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成为潮流。据他了解,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将有20部科幻小说登上大银幕。

韩松一直把科幻的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身上,“新导演有这种感觉,他们的大脑和科幻的感觉是衔接的,光有钱不行。中国的科幻电影另一个阻碍是中国的制造业不行,一直在生产低端产品。科幻片必须有真正的工业大国才能做。目前惟一的工业大国就是美国。科幻片差距就体现在这个地方,我们制造不出来科幻片中需要的情景,看上去只是画面的不同,但其实很难”。

韩松一直认为科幻是将要发生的新闻,就像他第一次知道电脑来自科幻小说,而现在他正用电脑写作。

韩松写了什么?

双城记

北京:

北京比较保守,《地铁》、《美女狩猎指南》和《高铁》就是我在北京写成的。北京的生存状况太压抑,抬头看看雾霾的天气,身处其间很沉重,让人不自觉地想往地下钻。

上海:

上海我写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说《红色海洋》。上海这个城市更开阔,让我的视野可以打开。在上海能够感触到未来的一种诡异性,包括外滩的建筑,人的胡思乱想,都具有一种跟北京不一样的穿透力。

韩松推荐

《三体》

刘慈欣在小说中建立了包括黑暗森林在内的一系列终极宇宙规则。这不是凡人干的活。他确实是在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他向自己和读者提出一个一个的难题,然后逐一破解,而且是从最意想不到的、却又最符合科学、逻辑和常识的方面。他让读者充满忙乱、恐慌和渴望,要去知道下一个答案,一直到最终的答案。他让读者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的猜谜者,又令他们在知道答

案后,感到巨大的生命亢奋。

刘慈欣运用的大都是我们已知的概念,而不是新造的:二维,三维,四维,引力波,黑洞,光速……但在他那里,通过重新的组合和联系,形成了奇异的“武器”。

《星际迷航:红衫》

这本书是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的会长约翰・斯卡尔齐的科幻小说,在2013年斩获了无数大奖,其中包括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轨迹奖最佳科幻小说等等,是我这几年看到的最好的科幻小说。

书从《星际迷航》切入,这些人坐着飞船,日子过得很普通。但突然开始死人,后来这些人发现他们是一个编剧改编出来的人物,这是一个电视剧……后面就不剧透了。作为一部科幻小说,想象力丰富,文学水平很高,中间还穿插着感情戏,非常好看,再三推荐。

《时间之墟》

公元2012年10月11日,一次超高能量的强子对撞机实验引发了无人能够想象的后果。世界范围内,时间场被扭曲,每隔二十个小时,一切都会还原到10月11日早上6点47分的状态,除了部分人的记忆之外。

书就是这样开头的,我看完也会想,如果让我回到昨天,我会如何。如果时间不断重复,人类就此失去了未来,失去了希望。恋爱中的人、在这一时刻自杀的人,宝树在这本书中设置了很多可能性。

第2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郝景芳:我的阅历让我无法书写。巨大的落差使我将目光转移到科幻。我后来就从一些比较轻巧的、小的东西开始写,科幻里面假想一些东西,可能都不像文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后来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这样就不是谈论一个终极命题,而是从生活中小的困惑出发,这样才能找到一些我确实想写的。

问:《北京折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郝景芳:有一次,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看着窗外,天已经黑了下来,我突然有一种因为荒诞感而引起的伤感:无论我怎么书写这个世界的荒诞,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貌似严肃地活着,并为此忙碌。我写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一些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

问:您的科幻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文笔细腻,人物刻画深刻。虽然是科幻作品,却为什么有一种浓浓的现实感?

郝景芳:我很喜欢现实主义文学,平时读现实主义文学比科幻文学更多。只是我经常感觉,用直接书写的方式并不容易真的反映现实。相反,用一个遥远的抽象世界作为映照,反而能将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照亮。

问:今后是否会考虑成为专业的作者?

郝景芳:我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我不会考虑职业写作。因为我是那种很看重“职业精神”的人,如果以某事作为职业,就需要职业化,根据职位需要做事。但写作于我,从始至终不是这样的事。我写我自己的感触和兴趣,这种“业余爱好精神”,是我喜欢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我希望能从工作中了解更多事情,认识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也接触到更多人,所有这些都是我写作的给养。我不是那种完全不接触他人还能独自创造世界的人。

问:作为一个与宏观经济、经济制度研究打交道的研究者,您怎么在专业研究与科幻写作两者之间切换?专业工作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第3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盗梦空间》也曾获雨果奖。

刘慈欣的《三体》获世界奖项了!雨果奖,这个被誉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最佳长篇故事奖,中国人第一次摘得。

而就在半年前,当我向省文联的朋友推荐这部小说时,他只看到“科幻”两个字,就随手扔到了一边,还不屑地补上一句:“类型小说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

什么是“类型小说”?科幻、玄幻、奇幻、穿越、架空、仙侠、网游、都市、言情……挨个看过来,似乎都是蛮受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嘛,怎么可能“永远”登不上大雅之堂?你看看?现在登堂入室了。

但在中土大唐,文学奖,压根儿就跟年轻人没啥关系。

作为文学界最高荣誉的“茅盾文学奖”,平均获奖年龄53岁,从未授给过40岁以下的中青年作家。到了今年这届,干脆连50岁以下的都绝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龄委在搞活动。没办法,我们的文学圈钟爱的是传统正宗的文字,而这种文字,大多也只有老同志们还能写出来了。其实也有在城市里生长的文字,在水泥的夹缝里长大,因为到处都在城市化。

奖项这种东西,存在的意义就是从心灵和经济上双重支持文学爱好者走下去,而亟需心灵鼓舞和经济支持的年轻作者,根本就不被带着玩;已经在文学圈混出头的老作家们又不缺金钱和荣誉,那这奖项除了标榜自己是文学正统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之外,对文学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记得在青年作家培训班上,一位老作家拿某作协主席的长篇说事,说能写出这部450万字的超长篇小说,需要多么丰厚的阅历与积淀,然后质问一帮文青,才写了多少字,就想飞黄腾达。结果也巧,他点名叫起来的年轻人是一个网络,网络小说嘛,本就是以篇幅为傲,当年轻人报出自己正在写的小说已经800万字、一共写过3000多万字的时候,气愤的老作家连卷带骂:你们这不是胡诌八扯吗?你们才经历过多少事,就敢写那么多东西?

这话就有点搞笑了,张爱玲没谈过恋爱的时候,不也写出了《倾城之恋》这种震世名作吗?写侦探小说的人,难道非要自己杀个人,才能写好杀人犯的心理活动吗?再说了,我写的是科幻玄幻奇幻,凡尔纳写《海底两万里》的时候,还真没下过海,科幻小说的第一素质是丰富的、天才的想象力,懂不懂?

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的传统文学为什么越来越没落了。像乔伊斯《尤利西斯》这种意识流脑洞大开的天才文章,如果放在咱们这儿,连市级初审都通过不了。真正的文学,绝不会局限在某一种呈现方式里。都市、宇宙、仙侠、异族,我们明明拥有绚烂的整个世界,为什么非要把头埋在某类的泥土里呢?

第4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南派三叔称《超好看》的灵感来自于韩寒,是《独唱团》让他知道,原来杂志可以这么办。看来在郭敬明的商业与韩寒的文艺之间,南派三叔应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办刊路子,用他的话说那就是“更大众、更平民”,杂志的名称也来源于此。

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所有的杂志都希望更贴近大多数读者,然而在读者分化日益小众的杂志市场,把持全部的市场份额显然不现实。对此南派三叔本人倒信心十足,“中国一直以来缺少一本真正通俗好看又纯粹的小说杂志,《超好看》将填补这一空白,中国读者对故事有需求,这从《盗墓笔记》的畅销就可以看出来,因此《超好看》也是他们寻找的目标。”他认为中国并不缺少能写好看小说的人,他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一些影响力,提供一个杂志平台,把那些没有名气但很好看的原创作品收录到杂志里,让那些默默无名的新人得到展现的机会。“这样的话,之前想看科幻的要买《科幻世界》,想看文艺的要买《大方》,现在《超好看》来了,买一本就OK了。”这种近乎于宣战的解释,准确而有力地为他自己的刊物进行了定位和市场细分。

在谈到杂志的内容逻辑时,南派三叔表示,“《超好看》里并不是只有《盗墓笔记》,它的长篇连载还有萧鼎的《诛仙》第二部、钱莉芳的《天命》,这三大作品分属悬念、奇幻、科幻,超越了类型小说的基本线,适合各种各样的人阅读。而且,除了连载以外,还有很多中短篇小说、专栏、漫画等,可以说它的内容是相当扎实的。就目前已经购买《超好看》的读者反馈,里面短篇小说的好看程度,也都是出乎他们意料的。”如此阵势显然是南派三叔想在开头发力,把《超好看》的读者群死死地按在对其作品悬念本身的期待之上。

谈到杂志的名称为何取为《超好看》,南派三叔笑称“对‘好看’的标准,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它也不太可能用多细化的指标来定性,比如说有意思、很耐看、有深度、有逻辑、感觉很爽,这都是一些个人感受。我唯一坚信的是―好的小说,可能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但大家一定能够发现、能够体会。我们很明确,我们要做的是一本小说杂志,我们的目标读者就是喜欢看小说的人。《超好看》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我们提供最好看的故事,非常纯粹,非常坚定。”

曾被问及是否真的了解盗墓职业时,南派三叔会承认“我是瞎说的,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可见,瞻前顾后和图一时嘴快,从不是这位从小就爱收集动物头骨的浙江人最擅长的事情。务实的写作态度,以及言必及“读者责任”的态度,才能解释他的那些死忠为什么做梦都想知道其笔下人物和情节的最终命运。至于《超好看》的最终命运会是什么,但愿南派三叔自己也能提前想得到。

FAMOUS:《盗墓笔记大结局》以连载形式放到杂志上,这样做的风险是什么?

南派三叔:这样做的风险是会被一些读者认为商业化,认为是为了杂志销售而拖延单行本的出版进度。实际上这是不同的两条线,我正在全力写《盗墓笔记》的收尾。

FAMOUS:现在很多年轻作家都投身于自己的杂志理想,你这样一个看上去似乎更闲散的人,怎么也会想起做这样一本杂志?

南派三叔:我一直有我的文学梦想,从十岁起就开始不停地写各种各样的小说,包括自己也学画画,现在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一点影响力,来做一本纯粹好看的小说杂志,也是成就了我的梦想,也能帮助一些人成就他们的梦想,读者也能看到好的故事,这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FAMOUS:将很多畅销小说的后续收录到杂志里,在内容的稳定性和整体感上,你是怎么想的?除了所谓的好看和作家帮忙,你认为这本杂志所能提供的持久性的卖点在哪里?还是走一步看一步?

南派三叔:《盗墓笔记大结局》《诛仙第二部:轮回》《天命》,它们其实也不算是我们压箱底的作品,而是适逢其时,正好在杂志创刊时,它们存在并且超好看,于是就刊载了。在稳定性和整体感上,我想,杂志的内容一定都是超好看的,我们努力使它们的整体感归属到让人难忘上,这就够了,不管是什么样的题材。持久的卖点,从来都是好看的内容,这是王道。

FAMOUS:写书的压力大还是办杂志压力大?毕竟后者有成本风险。

南派三叔:对我来说,不管是写书还是办杂志,倾入的都是精力,金钱上的成本对我来说不成问题,我更看重的是我能做成什么事。

FAMOUS:谈影视改编、为自己的版权维权、写的作品被读者质疑、被朋友义气坑骗,现在你回过头看这些事情,支持你继续写下去的意念是什么?

南派三叔:不停止的想讲述故事的欲望,还有长久以来的梦想。

FAMOUS:你的读者都很关心你的健康问题,你现在还靠中药来调理自己的身体吗?成名后的生活到现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南派三叔:身体一直不算太好,现在也开始做一些运动来锻炼身体。最大的感触是,不能那么随心所欲了。

第5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幸福是什么,有没有一本指南可以揭示真谛,并且顺手指明到达的路径?在泡坂妻夫的笔下,《幸福之书》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籍。但是,如果幸福可以通过阅读一本书而获得,要么幸福并没有想象中巨大的价值,要么这本书是骗钱的。

在小说里,这本书成为宗教团体的道具,背后隐藏着杀意与诡计。书里也许写满了美好而励志的话语,但在阴谋家的手中却只是混合了各种维生素的方便食品。尽管这方便食品还被细致地分为了咸味和甜味。

泡坂妻夫本是一位赢得日本魔术界“石田天海赏”的魔术师,从处女作《11张扑克牌》开始,他就将魔术与小说结合在一起。《幸福之书》堪称一个小小的顶峰,因为他将魔术从过去玩到你阅读的时空,书本身成为一个魔术道具。而正在阅读的你,不仅是小说的观众,也成为魔术表演中在众人幸灾乐祸的眼光里被请上台帮忙的观众。

《天意》穿越的反转剧

钱莉芳是无锡一位中学教师,《天意》是一本写历史的科幻小说。这在当年可能是个新鲜概念,但如今两个字就可以搞定:穿越。

钱莉芳在书的后记里说,写完这本书她久久不能“出戏”,一直将自己当作书中韩信身边智商过人、聪明伶俐的季姜姑娘。这种自我欣赏在书的开头和末尾那一模一样的文字里得到了加强和呼应。如果有黄易《寻秦记》的底子,不妨将《天意》看做一个反向的故事。前者说的是今人到古代的种种借力打力,后者却说的是古人面对穿越到旧时代的未来人,如何奋力而为,改变所谓的“天意”。

历史上的韩信受胯下之辱,小说里的韩信扭转人类命运。对于韩信而言,都不过是智者做出的勇敢选择。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只敢过干瘾

有一种笑活叫没品笑话,它们通常政治不太正确,或者挑战伦理道德,但同时又闪烁着机灵睿智的光芒,让人爱不释手。因为这些笑话不仅具备娱乐功能,同时还能让人领略到一点类似“犯错误”的刺激。

这是一种诡异的。当类似的故事集结成将近600页的一本书,你应该明白对于某些趣味奇怪的人来说,也跟差不多了。

英国人确实写这种“没品”的书。安吉拉・卡特有点像动画片里的老巫婆,把各种佐料加进了这锅关于精灵和怪物的书里。书中混合的是童话的天真和现实世界种种不堪的世故,于是成年人读来,一边坏笑一边失落。

《傲慢即偏见》马桶上恩物,茶水间必读

专栏作家和媒体人的嘴往往是最毒的,但她们往往又最市侩,见风使舵,暗里藏刀。于是一颗敏感严肃的心,加上一支能拿捏分寸游走边缘的笔,造就了这一派起伏跌宕风情万种的阶级人士――黄佟佟亦如是。

第6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一、合理分组

这一点教师要考虑周全,既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水平,让他们互补搭配,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小组人数,五至六人为宜,每个人每周写一次,不会形成负担。小组分好之后,还要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最好要在组内有一定的号召力,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带领小组人员制订计划,安排每个人写作的时间,对不认真完成的同学进行督促等。

二、写前热身

小组成员开始首次合作,为小组起名、设计组标、确定口号、制订奋斗目标等,每个成员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写则写,能画则画。完成之后,各小组要选成员展示并介绍其作品。此时,好与坏是一目了然的,这既给了学生奋进的动力,又给了他们压力,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有效指导

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敏锐观察、随时随地积累素材的习惯,我选择了让他们写贴近生活的校园小说,表达真情实感。

1.写前交流。在各小组开始动笔前,教师简单的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提醒学生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要巧妙地运用各种描写方法、要注意在事件中塑造人物形象、要尽量让事件有波折等。可是,此时的学生对教师的侃侃而谈往往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想快快动笔。所以,简单讲解后把时间交给他们,让各个小组自由讨论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学生一定会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提升他们作品的质量。

2.修改。在活动初期,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对待,作品中,有些}目新颖,一看就有阅读的冲动;有些图文结合,赏心悦目;有些学生还会大胆借鉴名家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问题也会浮出水面:描写粗糙、设置悬念不够、情节上欠缺铺垫、人物个性不够鲜明,甚至会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合作初期的正常现象。

我对各个小组、优秀组长、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选出优秀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对写得不好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四、寻找读者

两个月后,一些学生的热情就会渐渐下降。此时,便到了教师为学生作品寻找读者的时候了。经过前两个月的交流,他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方法,也试着把方法运用到作品当中,如果有人欣赏,放大这些优点,会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掀起新一轮写作热潮。放手让各组自主寻找手拉手对象,然后坐下来讨论,作为读者,最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是语言幽默,读后让人轻松愉快的;还是真实有趣,将班里同学写进作品里的;或者是有悬念,有创意的文字。在此基础上,小组再次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我们组究竟要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怎样写”展开,明确下一步写作的方向。

五、奖励机制

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慢慢地养成一种习惯,将写作变成一种内心需求。

1.量化评估。我们每周都会有小组量化评估,一周在班内公布一次,考核学生的完成情况、个人作品受欢迎程度、小组作品受欢迎程度等。

2.书籍奖励。我把自己家里的书带到了学校,每周都会有两个组(得分最高的组和进步最大的组)得到从我这里借书的机会。一些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也开始变得主动起来。

3.将作品公开。教师和学生家长可以将学生的习作发到网络上。当学生得知自己的作品将被更多人阅读的时候,强烈的被认同感不仅会激发写作冲动,而且会提升他们对作品质量的要求。

第7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一、针对教学目标,找准问题的“关键点”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教学重点而进行。离开教学目标、游离教学重点的提问,往往只有“闹”果,没有“效”果。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找准问点,优化问点,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带来课堂的精彩纷呈。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或文本的重点,必须是最能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即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集中在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这个“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确定。

这个“点”,可以是文中的重点词,如《沁园春・雪》中的“望”“惜”“看”,“望”长城内外壮丽美景,“惜”古代风流人物,“看”今朝风流人物,三个词连缀并概括了全文内容;可以是中心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可以是全文的线索,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线索;也可以是某个情节、某段情感等。

如在背诵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时,有几个学生突然请求笔者教他们赏析此诗,以提高其赏析古诗的能力。由于该诗是课本附录中的诗,《教师教学用书》中没有一点提示,最初笔者觉得心里没有底,但仔细一想,通常古诗赏析的主要教学目标无非就是能赏析诗的景、境、情。想到这里,心里马上有了些底气。于是趁学生朗读之际,笔者反复阅读原文,由诗中两度出现的“空”字受到启发,发现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的。一字经纬,全篇皆妙:首联写楼“空”,所谓人去楼空;颔联展天“空”,唯有悠悠白云;颈联述洲“空”,草茂人无迹;尾联愁家“空”,乡关遥无际。一个“空”字笼罩全篇,景让人凄,情让人愁,把诗人内心的迷茫、情感的空虚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之心郁郁难以舒展。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学生结合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乡关”和“愁”很快就分析出了诗歌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但具体是怎么表达思乡之情的,学生只能根据诗歌正文前的提示“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依样画葫芦,说不出所以然,对诗人由前六句的景“空”到末两句的心“空”的情感变化更是缺少感觉。为了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笔者问道:“你认为诗中有哪些‘空’景?”一字拎全篇,用这一有关“空”字的问题稍微给学生点拨了一下,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打开了。由景“空”到境“空”再到心“空”,学生不仅找出了诗中的各种“空”景,而且赏析出了作者以景衬情、由景入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因心“空”而觉得眼前的景“空”、由眼前的景“空”而心更“空”的那种浓浓的、无法排解的愁绪。

文本解读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也就深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能上一个台阶了。如果教师自己研读教材时就囫囵吞枣、敷衍了事,所提的问题宽泛无边、大而化之,解读文本时当然也就只能让学生止步于一知半解。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的关键点提出关键问题,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教学内容,注重问题的“新颖性”

与阅读需常读常新一样,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要常提常新,这样才能迅速激发学生专注于问题的激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一堂课总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提问模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主动答问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要使所提问题有一定的新颖性,提问就要避免程式化,不能每篇课文都是那几个中心问题。教师应该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使用一些新的形式、新的角度、新的提法,使问题引人入胜。

如星新一的小说《喂――出来》一课的教学,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探究小说的结尾:“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以前教到这一环节时,笔者与大多数教师一样,结合这一练习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然后顺势提出“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色”之类的常规问题,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按照这样的常规思路教学,整堂课容易平铺直叙,没有,缺少精彩,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也就不能真正吃透星新一小说的“意料之外,奇峰突起”的精妙所在。为了给学生一个思维碰撞的推手,笔者以退为进,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删去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即曾经进入黑洞的声音‘喂――出来’和小石头又出现了这一部分,对原文会有什么影响?”短暂的沉默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文章结尾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显得平淡无奇、结局普通。

若删去,无底洞就变成了造福人类的大礼,文章也变成了截然不同的美好结局,不仅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还会给人一种错误观念。

删去,说明人们不论对大自然做了什么,大自然都会照单全收;不删,则警告人类,心安理得地索取的背后是一步步走向自取灭亡。

小说结尾看似一切美好,实则危机四伏,声音和石头已经返回,那接下来的事物呢?一个接一个,令人不寒而栗!删去的话,恐慌、恐惧、恐怖、罪恶将变本加厉地危及人类的警钟就会悄无声息。

文章的线索是“洞”,而小说所写的“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删去,结尾就停留在现在;保留,则通过对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意料的未来的对比,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既对人们不计后果地破坏大自然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又呼吁人们快快警醒,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科幻小说也有其教育意义,美好生活是短暂的,破坏环境的结果就是被报复。

原文的结尾更符合科幻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人会有一种惯性思维,由一个已知的事物而自然、合理地推导出未知,尽管未来这个城市会怎么样,作者没直接写明,但作者所想到的真正结局,尽在不言中。而少了这两声意料之外的警钟,人类会更愿意醉生梦死于意料中的美丽。两相比较,不删更发人深省!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刺激、互相启发,思维异常活跃,对星新一小说的“意料之外,奇峰突起”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同样是针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探讨,“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色”的提问陈旧老套,缺乏新意,学生基本也就顺着惯性思维、按部就班地大致说出“构思巧妙,出人意料”之类的套话,很难有思维的碰撞和交锋。而换个角度提问,马上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使学生从了解课文内容的简单思维自然上升到了对写作技巧的分析,从正面分析的单向阅读上升到了正反对比双向阅读的高度。

三、针对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其思辨能力。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师需注意相时而动。当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中能通过合作解决某个问题时,教师可按兵不动,敢于放手;当学生一筹莫展或浅尝辄止时,教师则应及时提问,逐步诱导。

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的教学,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汪曾祺行文风格闲适自由,学习他的行文风格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种风格的作品,所以这也成了教学的难点。在赏析课后练习三“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为赘笔时,有学生认为:“用练囊盛萤火虫不如用鸭蛋壳,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鸭蛋壳极薄的特点,既能进一步突出游戏的乐趣,又能体现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但有学生却认为:“课文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如果说第一句突出了蛋壳薄的特点,还与鸭蛋有关,那后两句作为全文的结尾,写的却是能不能用萤火虫照亮读书,与鸭蛋根本无关,很明显偏题了,不像大师的水平。”经此一反驳,全班学生甚觉有理,纷纷点头,想再反驳的学生也不知突破口在哪。于是,笔者趁机提问:“除了全文的最后两句,文中其他地方是否有类似情况?”有学生说:“还有文章开头谈其他地方的风俗也与鸭蛋无关!”有学生说:“文章第二、三段写家乡鸭蛋的特色,与‘端午’无关,也有点偏题了!”笔者干脆再火上浇油:“全文6个自然段,从你们的分析看,只有第四、五自然段与题目‘端午的鸭蛋’直接相关,其他部分占了全文的近五分之四。看样子本文离题相当严重,汪曾祺还真不配称为语言大师,好像应改称‘离题大师’?”此时,学生彻底迷惑了,可谓“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但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纷纷发言,认为从“端午风俗”到“家乡鸭蛋”再到“端午鸭蛋”彼此之间的自然联系以及铺垫、烘托、映衬的写法,最终一层层拨开文章“形散”的迷雾而发现其“神不散”的本质。在具体的分析中,学生逐渐明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就这堂课而言,学生在赏析课文结尾“囊萤夜读”的故事时卡壳了。就结尾两句单独看,文章还真有些离题,如果教学只在这两句上耗费时间,学生只能被强硬地灌输进“作者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的认识。而通过及时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全文竟然有近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如此时,他们就只能在彻底迷惑中被迫思考,进而一步一步地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四、针对学情,把握问题的“难度”

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问题设计过于艰深,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降低其学习兴趣,也会造成课堂的死寂,课堂效果当然就会大打折扣;问题过于浅显或暗示性太强,又会使课堂失去生动性和深刻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课堂提问的水平得到了逐渐提高,但我们的课堂仍不乏过于艰深的问题出现。

如在《西湖梦寻・九溪十八涧》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借助补白、还原、比较等想象的方法,跟随张岱一起走进九溪十八涧的美景。接着,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张岱对九溪十八涧的感情。最后提出了“你认为张岱是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试图按照“读景―读情―读人”的思路来解读此文。但是,当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已明显动不起来的时候,教师仍然“坚持不懈”地“拖”着学生去理解张岱的“闲适”,这就过犹不及了。尽管教师结合文本补充了一些相关资料,但课堂上学生还是沉默以对。

第8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文学创作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的。有一位名家在谈创作经验时说:生活是创作之母,想象为创作之父。初中生写作文也是在创作,那就绝不能没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否则就如折翼之鸟,永远只能傍地而走。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力求表达丰富的内容,且富有创意。因此,要求学生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给学生插上一对翅膀——想象力。

爱因斯坦有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的论断。可见,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希望和灵感的源泉。鲁迅曾说过“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更可见想象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内容才更丰富,表达才更具有创意。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知识是想象的沃土

人的想象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借助知识和记忆表象才能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缺乏素材。而阅读是学生认识生活的间接途径,写作需要创新,更需要借鉴,只有充分吸收前人知识的养分,才能发挥想象,有所创新。古时候的江郎,从小才学出众,可后来因为不能虚心求学,没有吸收新知识,落得“江郎才尽”的下场。可见,只有不断储备知识,才能在写作上表现出非凡的才气。如果郭沫若老先生当初缺乏对流星的了解,或不懂得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绝对写不出《天上的街市》这样想象丰富奇妙、入情入理的好诗的。《红楼梦》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更可贵的是,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要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就需要作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如何储备知识呢?首先应加强课内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立足于教材,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及。学生除了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外,还可以链接其它知识,拓展知识面。其次在课外阅读上,不能盲目选择,要将阅读的内容和写作知识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尤其要关注文化生活,要阅读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刊时文。另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也是储备知识的重要方法。要启发引导学生将视线投向古今中外名著,力求广泛涉猎,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让想象生根、发芽,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二、生活是想象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他们在写作之前,往往经历了积累生活的过程。不注意观察生活,仅限于写作时冥想是写不出什么优秀作品来的。李白并非生来就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从他的许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阅历对诗人想象力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优美的自然景观、多彩的风土人情,使诗人的想象力空前高涨,由此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巴金的《家》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很多都是虚构的,是想象的产物,但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有极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这与作者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见,生活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写作文,并非一定要选择重大材料,应该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鼓励他们多深入生活,参与生活实践,丰富生活阅历。认真地观察,有具体生动的观察材料,加上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的感性体验,才能真正懂得生活。只有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才能有丰富的想象。

三、训练是想象的手段

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

1. 用相似想象。学生在学习环境描写时,教师可以拿《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想象现实中几种天气状况,把它写下来。再比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以《故乡》为例,文中几次对闰土的刻画,可让学生运用接近想象来仿写。

2. 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如以朱自清的散文《绿》为例,文中想象联翩,由梅雨潭的绿想到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一块温润的碧玉……极为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那奇异、鲜润的绿。能产生如此美妙的表达效果,归功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

第9篇:科幻小说怎么写范文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孩子最应该先阅读的就是那些经典。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孩子精神成长过程中营养最为丰富的食粮。

因此,老师要把那些适合孩子的经典读物及时推荐给他们。

一、 经典童话。《红鞋子》《长袜子皮皮》《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时代广场的蟋蟀》《小鹿斑比》《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小王子》《彼得·潘》《哈里·波特》系列……这些都应当成为孩子,甚至所有小学教师的必读书籍。童话里隐喻着人性的善恶、真假与美丑,童话用温和委婉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也有阴险和黑暗,生活里也有阴霾和挫折,可是只要我们勇敢和乐观,善良和坚毅,经过奋斗和努力,一定会过上美满的生活。幸福和美德永远是九死而不悔的心灵指向。作家用简单的故事,讲述了深刻的哲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忧郁的王子……这些鲜活生动的形象就像照亮夜空的明月光华,引领孩子们甄别与抉择中实现灵魂的一次次提升,受到启蒙教育,成长为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的人。

二、 经典绘本。经典绘本有着古希腊雕像一般的境界——“简单是成熟的美丽,单纯是丰富的高雅”。《光屁股的大犀牛》《爱心树》《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大人们的秘密》《逃家小兔》……生动细致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文字,曲折有趣的故事,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用另外一种叙述方式娓娓道来,呈现出丰富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写话、表演、补画……),孩子聆听着图画书中的呢喃细语、悲戚哭诉和欢乐歌声。图画书中的画面成为孩子写作的素材,图画书中的故事成为激发孩子写作的动力,图画书中的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精神营养,看似“简单”的图画却生成语文教学的一片丰茂的青青草原,孩子们就像“羊儿”自由地徜徉,流连忘返,“为之着魔”。孩子在“阅读”中,直面现实问题,最终走向智慧与勇敢。

三、 经典诗歌。苏霍姆林斯基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们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蒹葭苍苍”吟唱至今,诗歌浸润了华夏儿女的心灵,伴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诗经》的“思无邪”、汉赋的铺陈典雅、唐诗的豪放飘逸、宋词的格高韵远、元曲的秾丽婉转、歌谣的清浅如话,以其特有的优美语言、动人旋律、蕴藉意境、丰富想象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从幽渺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高远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新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漫游到异域金子美玲“我光着脚/走在露湿的草地上/感觉好像我的脚渐渐染成绿色/也感觉好像草香融入脚里”的童话世界,整个大河流域芳草萋萋,落英缤纷,万物争荣,风景无限。每一个受到灌溉和哺养的生命,都纯洁而坚毅,淡泊而高远,都在向着他要抵达的高度翩然上升。

泰戈尔说:“歌声在空中感到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到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因为诗的词句含有能走动的意义,与能飞翔的音乐。”浸润了诗意的目光别样清澈晶莹,想象的翅膀轻盈有力,心底敏感柔软,言辞灵动溢彩。

行走在如此的阅读之路,浸濡感染着无限的诗和诗意,孩子也将更加美丽,民族的未来一片光明。

四、社科经典。如果能够从小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孩子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体验的能力,就会拥有不俗的气质与襟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等文学作品能够让孩子发现人性的光辉,拥有仰视星空的气度和俯察人事的情怀,而《昆虫记》《西顿动物故事集》《宇宙的起源》《万物简史》《时间简史》《上下五千年》《美的历程》等经典,又能够让孩子们拥有科学而人文的审美理念和纵横千年万里的视野。这样,孩子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

五、 经典“闲书”。如今老师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了,尤其是小学,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蓬勃开展。但是,孩子的阅读出现严重 “偏食”的现象。在各种书香活动中,我们推荐的书是以纯文学作品和绘本居多。但是孩子的阅读绝不应当止于此,也不能因为孩子要读这类的作品,而去关闭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惊险小说等所谓的“闲书”、杂书的窗口。因为正是《汉修先生》《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窗边的小豆豆》……这些所谓的“闲书”、杂书,包含着中国孩子乃至成人世界所缺少的探险精神、创造意识、敬畏理念、勇敢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营养——海阔天空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早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上不能丢失了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所以 “闲书”、杂书,不可不读。

“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途或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都影响到未来。这正是书令人激昂兴奋的原因。从人生前14年所读的书中,我们获得激励与启示,如今从书中所获得的,怎么能与之相比呢?”这是格雷厄姆·格林在《销蚀的童年与其他散文》中的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