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班级管理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班级管理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班级管理案例

第1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案例一:合理处理班干部犯错

在开学第三周的某个自习课上,我对班级进行常规检查,在即将下自习的几分钟里,我从窗户里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说笑、玩耍。而主管纪律的班长张坤麟(化名)却视而不见,没有进行制止。走进班级后我对违反纪律的几个学生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当我对班长进行问责的时候,我又想到了前几天发现过他抽烟的行为。一时间我十分生气,当面问他:“你到底想不想当这个班长?”或许是出于尴尬的原因,他也说道:“我不想当。”“好,你先坐下,明天我们重选班长。”在当天晚上,我对能够胜任班长的学生做了一个筛选,基本确立了两三个人选,论能力应该都不在张坤麟之下。到了第二天,我又想,如果免了他的职位,结果又会怎样呢?其一:新班长上任还需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这期间班级工作可能会很乱,()无法配合学校的正常工作。其二:对他本人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从此他可能会在情绪上跟班主任出现对立,也无法约束自己的恶劣习惯,进而学习成绩也可能会受到影响等等。但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又会怎么样呢?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并且和他进行了耐心的谈话。他也表示愿意以身作则,既要全心全意干好班干部工作,也要痛改自己的一些毛病,带头搞好学习。

结果也正如他所说,班级的纪律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后来学校举办的队列广播操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佳绩,我知道这里面有他组织得力的一份功劳。不仅如此,他还带头认真学习,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现在,不论对学习还是班级管理,他都充满了信心。

案例二:耐心说教学生所犯的每个错误

我是一个易怒的人,以前针对学生犯错,我总是很气愤,最后怒骂了事,慢慢我发现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无法从思想上根本改观,我尝试改变方法。

第2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A班是北京市城区学校的一个班级,共有29名学生,男生17名,大都聪明,活泼好动,有些浮躁;女生12名,其中一名是聋儿。女生普遍踏实,让家长和教师省心。家长情况参差不齐,职业在各行各业,有军人,老师,医生,交通协管,心理辅导教师,还有单职工家庭。2006年9月份,A班开始酝酿成立班级PTA。这个决定和酝酿的过程是同学校其他5个班同时进行的。组织的构建经过了3个半月的时间,2006年12月26日,学校组织召开了6个班级的PTA联合成立大会,6个班级的任课教师、PTA执委会的人员全部参加。校长作了恳切地发言,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A班一名家长代表向广大家长发出倡议: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家长要积极加入这个组织,参与班级教育管理。

本案例研究的A班就是先期试点的6个班级的其中之一,是在学校统一的安排下开展工作和研究的。

一、 班级PTA的建立

1. 哪些人在班级PTA成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德育主任陈老师、A班班主任姬老师、课题组长廉老师在班级PTA成立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作用。

德育主任陈老师负责课题的统筹工作、家长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廉老师一起从2006年6月开始,在她的班级成立PTA,作为典型班,示范给其他5个班级看。所做的工作有:选出协会执委会的成员,召开预备会,明确执委会的任务和分工,设计PTA活动。整个过程课题组的人员全程参与。

班主任姬老师根据全校的调查结果,把本班的问卷专门统计,撰写了调查报告,根据家长参与的意向态度,框定执委会的初步人选。

在组织筹备阶段,没有家长的参与。

2. 班级PTA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

会长1名:男,项目工程经理(在意向书上要求当副会长的)。

副会长1名:女,北大医院医生。热心,时间便利,单位离学校近

宣传委员2名:男,军人,总参办公厅(在意向书上要求当会长的);女,传媒工作。

组织委员1名:女,北京四中初中语文老师。

财务1名:女,从事药业工作,公司职员。

班主任姬老师:女,35岁,学校学科骨干。

3.班级PTA执委会的成员是怎么产生的?

学校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在全校家长会上请专家讲了建立家长教师协会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姬老师向班级全体家长发放了意向书,同时利用自我推荐、书信的方式向家长征求加入PTA执委会的态度和意愿。结果共有2名家长明确表示愿意加入组织,当会长和副会长,其他的都表态愿意支持PTA的工作。班主任姬老师根据对各位家长的了解情况, 按照家长是否有组

织能力,是否有很高的热情参与班级的教育管理这个原则,与4名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这4名家长愿意成为PTA执委会的一员。

4. 班级PTA是否建章立制?为什么?

在班级PTA成立的初期,并没有制定章程和制度,因为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都在摸索着做事。工作持续一年后,学校的课题组纳入了市里的总课题组,总课题组为各实验校提供了PTA工作思路和《班级PTA章程》模板,A班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制定了本班PTA的章程。学校相继建立了聘任制度、例会制度、评价制度、志愿者工作制度。

5. 班级PTA工作的资金来源哪里?

在近一年的工作中,没有涉及到资金问题。比如到聋人学校和特警部队参观,都是家长义务负责联络、摄影、冲洗等。志愿者的工作也不需要资金的投入。虽然PTA工作的宣传简报需要资金的投入,但由于数量不多,共建单位义务印刷。

6. 班级PTA组织规模是否在扩大?执委会的成员是否有调整?

组织规模在逐渐扩大,从2007年9月开始,打算在班级家长中招收会员,尝试收取会费。同样打算从2007年9月开始调整执委会的成员。会长主动提出调整,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充分考虑PTA的工作。个别委员的工作主动性不强,执委会之外有的家长比较积极,因此需要调整。

二、 班级PTA参与班级管理

7. 家长作为志愿者进班参与管理,学生的反映如何?

作为家长志愿者的孩子,他们很高兴。如有的学生嘱咐母亲要穿着得体,说话有尺度。这个班级的学生都非常活跃,人来疯,爱表现。开始时班主任认为学生们会过分活跃,但实际上学生们的表现比想象的自然得多,因为很多家庭居住在一个社区,彼此比较熟悉。第一次有家长志愿者进班,所有学生表现的很热情,积极配合志愿者的工作,一起讨论一些的话题,如如何过生日?六一节怎么过?等等。孩子在家长面前比较真实,同时也拉进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称呼志愿者为教师。之后不断有学生要求自己的家长去做志愿者。

8. 家长作为志愿者进班听课,参与管理,教师的反映如何?

教师的反应很不一样。班主任作为志愿者工作的主要倡导者,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尝试这一工作的。但通过2个月的时间,班主任姬老师深深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她近距离地接触家长,感受到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需求和渴望,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对教育的理解也让她有了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对于听课,班主任则率先让志愿者进班听自己的课,做出表率作用。

9. 家长进班参与管理,其他家长的反映如何?

有的家长认为这项工作很好,可以走进班级,了解孩子和老师;有的家长认为时间太长了,半天为宜;也有的家长对这项工作不认可,认为家长不适应学校的环境,一下子融入到班级的工作中,会有些累。

10. 对于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学校如何看待?

学校领导班子很支持、关心这件事。随着活动开展和志愿者工作的深入,校长有些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好在班级的任课教师都非常负责任,授课水平也很高,期末考试这个班级的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三、 班级PTA职能的发挥

11. 班级PTA的工作是否紧密围绕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维护孩子的利益?

这个问题得到肯定性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把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会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直接和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如在参观聋儿学校之后,学生的反应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说:“以前我认为聋哑儿童是弱势群体,很可怜,但今天参观了他们的展室后,我觉得他们的制作那么棒,真值得我学习”。有的同学说:“没去之前我不知道那儿会是什么样,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活波可爱”。此后,班内与随班就读聋儿的不和谐音符消失了,在学习上、生活中主动帮助她的同学越来越多,同学之间也更加懂得互助互爱。

12. 班级PTA的工作是否培育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家长的参与能力?促使家长履行作为社会公民支持学校教育的义务?

要把家长分为不同的群体才能说明这个问题。

作为PTA执委会的家长,他们大多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参与意识,热情很高,一年之后热情依旧,没有半点地退缩。并且这些家长已经把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了。

对于执委会外的其他家长来说,参与热情有余,而持续性不够。每次活动大多家长都能积极参与,颇受感染,表示一定主动支持协会的工作。有的家长说:“(协会组织的活动)既能培养孩子们集体主义精神,也让他们受到教科书以外的教育,不管进行什么样的活动,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够更健康地成长!如果以后有类似的活动,我和孩子会积极地参与。”还有的家长谈到:“令我感到意外的是,这么多家长对家(长)教(师)协会以及志愿者工作给予这么大的热情和帮助。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努力为班里奉献的热情。今后,我会尽我所能,为班级作贡献。”家长们从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到关注班级、关注所有孩子,这个转变从家长们的言谈中已经可见一斑。

第3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中学生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群体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果,它具有不同的类型,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这就决定了班级管理需要因“群”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以笔者接触到的案例谈谈思考:

一、非正式群体的案例和分析

案例一:上学期末,派出所要求我校初中生陈某、朱某、杜某、周某配合调查一起社会打架事件。经深入了解后发现四个男生形成了一个“小群体”,整天形影不离,或者课间开玩笑,或者课下打篮球,放学以后集中逛马路、玩游戏、小聚餐。此次,陈某的社会朋友王某与社会青年刘某因小事出现矛盾并打架,这些“小群体”成员不问事情真相群起参与围殴。

案例二:已经是期末备考的最后阶段,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结果下午第一节五个男生还在操场上打篮球。经班主任调查了解,原来是课任教师外出开会,有些同学趁机打篮球,班主任很生气,一查五个男生都是该班公认的以篮球健将王某为首的“小群体”成员。

案例三:班上有几位女同学学习成绩很好,彼此互为好友又互相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便私下找了几个比较上进的男同学谈话,说男同学应该更好,认真起来更出色。男同学为了扳回面子不甘示弱,经过努力提高了成绩。此时班主任又找女同学谈话,说班上的男同学要赶超,让她们努力。这样,班内的良性竞争开始了。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案例反映的这些群体在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三、五个或五、六个学生经常凑在一起玩耍、学习、讨论问题……甚至连吃饭也约好一起去,别人却不会加入。这些非“官方”的小帮派、小集体,即管理心理学的非正式群体,他们有些对班级管理有益,有些则相当有害。区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厘清不同的影响,因“群”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大有裨益。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影响

“非正式群体”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指自然或自发形成的,由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或观点相同,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且依靠心理、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自发形成与发展,总会有一定的社会内容,不是简单的表面组合。社会内容的深刻程度,一方面与成员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其社会内容越深刻,年龄越小,其社会内容越浮浅;另一方面与其成员的知识水平、社会成熟程度有关。就社会内容而言,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区别。所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划分为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类型,也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表现为小群体的活动目标与班集体的活动目标基本一致,活动的内容、地点、方式等符合组织规范要求。小群体的这种倾向性对班集体建设、良好班风的形成、班集体内聚力的增强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如班级里一些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知识面广、成绩优良的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信息中建立了友谊,这样形成的小群体就属于这类积极型倾向的小团体。如案例三中的求知型群体不但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对于班级乃至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

2、中性型非正式群体表现为小群体成员不关心班集体,只关心自己的小群体。这类群体在活动原则上具有一定的摇摆性,群体成员大都不去惹事生非,但也不愿在行动上有积极的表现。班级活动适合自己的口味就参加,反之,则貌合神离。这种倾向型的群体属于情感型群体的占的数量比较多,好多同学,只从自己的小群体中寻找一种归属,而忽略自己的目标任务,这种群体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它的存在有着潜在的危机,像案例二中的篮球“小群体”一定要引起班级的重视。

3、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一般由纪律涣散、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人组成,时常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众多的非正式群体中,最成问题的要数这类群体。它由一些反抗心理、逆反心理极强的学生组成。一些成绩差、调皮捣蛋、经常受到教师批评或惩罚的学生,或与班级以外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有较多的接触的学生,其身后有一些追随者,便形成一种以反抗教师、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为目的小群体。这种群体一旦形成便不隐瞒自己的存在,而且经常是通过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破坏来显示自己。成员多为男生,若有个别女生加入,其影响更加恶劣。群体有严格的“纪律”。消极型群体数量极少,但影响极坏,像案例一中的小群体如不及时控制,对班级、学校危害就更大。

四、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非正式群体现象是教育不能回避的事实,教师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因“群”制宜,加强教育和管理,是正确组织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

1、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存在着三种错误认识:一是不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片面认为正式群体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唯一形式;二是把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完全对立起来,只看其消极作用,无视其积极作用,从而对其严历指责,过分压制,甚至强行解散;三是对非正式群体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由于认识错误,也就很难施以科学的教育和管理,至使班级管理受到极大的消极制约。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认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班级中的每一个非正式群体,根据其在班级中的不同表现和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2、不同的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大力支持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在班上

的影响得以巩固和扩大;对中性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加强引导和督促,使之向积极型群体发展、过渡;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建立感情,加强监督管理,还要针对其成员的思想差距进行分化瓦解,妥善地将其解散。要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防止其破坏行为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破坏行为,既要严肃处理,又要帮助教育,决不能放任自流、漠不关心。

第4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酝酿班级自主化管理系统

方案的执行过程要通过学生来执行,因此这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要实行自主化的管理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在班级干部的带领下,形成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执行班级管理制度,并形成学习评估小组、学习习惯等量化评价体系,主题班会形式与内容研究,班级文化建设内容与实施的策略,小组合作的学习管理制度,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理想教育的方式,等等,最终实现系统化的自主管理模式。

坚持主动研讨交流与反思管理

初中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反思管理方案的正确性,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方案执行”的管理就是要在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研讨交流和反思管理的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研讨交流也要听取学生的建议,并最终形成规律。

“方案执行”的班级管理实施

1方案拟定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德育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相应的项目方案拟定。拟定的方案要多元化,要保证在基础方案的情况下有备选方案。备选方案要考虑到方案主体的不同,对于细节问题而言不要进行详细区别,保证班级管理的全面化和规范化。而方案的拟定要参考学生的建议,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和班级干部、学生代表共同来拟定方案,保证参考更多人的建议。这种集体化的讨论会使得班主任采取和倾听更多不同的意见,然后最终做出评价。

2方案选优补救

方案选优就是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做出决断,劣中选好,好中选优。要进行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一旦确定了评价方案优劣的标准,就可以对备用方案进行选择。而任何班级管理的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设立补救的方案措施,要保证在出现问题后有相应的补救计划。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做出班级管理的处罚决定,而如果有多数学生对这种处罚决定有严重的不满,教师就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补救方案措施。这样,以迅速的反应来树立班主任管理的形象,从管理手段的及时性来实现管理方案的有效控制。

3方案的执行

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首先要形成管理层的控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角色。班级中现有的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角色可供学生竞选。而对于班级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学生可以自主增添角色,创设岗位。其次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学会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热情的学生,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观念。

第5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一、不做“特权”班干部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班干部,培养他们做“带头”的班干部,不做“特权”的班干部。

(一)培养案例

【培养对象】本班班长,男,年龄较其他同学大,不太爱说话,但在班内威信很高,同学们甚至有些怕他;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有些自以为是,不是很注意细节,遇事容易自作主张。

【案例描述】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与往常一样到校后先到班里看学生自习。一到班里,我傻眼了:学生重调后的座位并不是班里原来商定好的“2-4-2”式,而是“4-4”式。我很不高兴地问:“是谁让你们这样坐的?”学生说:“班长。”班长理直气壮地跟我解释:“那样坐,太挤了。”我很生气,心想:自己遇事都和他商量,他倒擅作主张。我用命令式的口吻说:“换过来!”回到办公室后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后悔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既给学生留下了的不好印象,又影响了班长在同学们中的威望。我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而暗自后悔。后来,当我到班里上课时发现同学们都已调回到原来的坐式,感到很惭愧。随后我没有逃避问题,主动和同学们坦白了自己的心迹:“老师之所以想让同学们以“2-4-2”的方式排位,是因为之前我征求过其他老师的意见,他们也都认为这种排位非常整齐,讲课感觉好。如果同学们都认为4-4排法较好的话,老师也会尊重大家的意见,咱们下课就可以换过来。”出乎我意料的是,同学们都说:“这样好!”班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班长也并没有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而是自作主张、独断专行。当时,我意识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不能让班长的颜面扫地,教育班长的机会应该放到下课以后。因此,我没有批评班长而是心平气和地说:“班长在这件事上确实欠考虑,虽然我们都知道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大家着想。因为我们班现在确实人很多,4-4排法可能会显得宽松一些,但是即使如此,也应该先作个调查,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才可以。我相信同学们还是可以理解班长的。”同学们都在点头,这时班长抬起头对着我笑了,微笑中带着感激和惭愧,目光中仿佛多了一些信任,少了一些自大。从那以后班长好像变了,变得谦虚而谨慎,他的心中装进了老师和同学,更装进了班级。同学们也敢和他随便说笑了。我的班级也因此而发生了变化,这种和谐、平等、愉快的班级氛围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班级的凝聚力。

(二)案例分析

1. 培养方法

班主任要及时看到班干部的长处和不足,他们有了成绩要及时表扬,犯错时应及时地予以批评和帮助,切不可姑息袒护,也不能放任不管。这样会使班级内形成人人平等、没有“特权学生”的良好氛围。

班干部既要接受班主任的领导,又要为同学服务,接受同学的监督,因此班主任指导他们协调好各方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引导班干部做到以身作则,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要和同学们建立真诚平等的关系,要有服务同学、服务班级的思想和行动,在同学中能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提醒他们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大家赋予的,不能自以为是、,要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化。

2. 引发的思考

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也只是很短的一段话,我当时只想到了班长的颜面和威信,用一种委婉、人性化的语言指出了他的不足,并指点他在班干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方式方法,但那却成为了该同学认识自我不足、激发他搞好班干部工作的一个契机。班干部毕竟是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改正不足的机会。我很庆幸自己当时的理智,也因此培养了班干部良好的素质。

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管放适度

(一)培养案例

【培养对象】本班劳动委员,女,为人真诚,热衷于为班集体服务,责任心强,但组织能力有所欠缺。

【案例记录】该生积极性很高,主动提出当班干部。我给了她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她当了劳动委员。可是没多久她就和我哭诉说她不干了,因为同学们都不听她的。我了解情况后发现:她制订的值日制度及分组情况并不合理和公平,值日出现了“大锅饭”情况。仔细思考后,我制订出一份公平且合理的值日计划,心想这样问题会解决。可是,当我准备将这份值日计划递给她时,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的手触电般地缩回。我和这位同学说:“老师想提醒你两个问题:一是每天的值日要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分工要明确、合理,这样同学们才能信服你;二是方法还得你自己去找,问题还得你自己来解决。”她说:“老师,我不行,他们都不相信我。”“自己做好了,自然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的。”后来,这位同学在我的帮助下把值日计划改了又改,最终制订出了详细的可行性值日方案。在这期间,她不仅征求了我的意见,而且也征求了同学们的想法。她的这套方案一直被我之后所带的班级沿用,她也因此得到了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更为班级创建了公平合理、责任到人的氛围。

(二)案例分析

1. 培养方法

班主任不能包揽一切、无所不管,剥夺班干部应有的机会和权利。这样会导致班干部依赖性强,创造性和独立性发挥不足,甚至班干部形同虚设,有名无实。而且班主任也会使自己陷入繁杂的班级工作而疲惫不堪,不能腾出较多的时间来解决一些教学和管理中更重要的问题。同时,班主任也不能放任不管,完全交给班干部管理,这样会使班干部为所欲为、管理不当,班级就会缺乏核心力量,进而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班主任势必会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班级动态,影响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引发的思考

试想,如果我当时将那份值日计划递给她,她会轻而易举地解决当时的问题,但是以后遇到问题呢?将来走上社会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到那时她将会找谁来解决呢?能力得不到锻炼又怎会成为一名高素质的班干部?如果班干部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班主任都全权包揽,那么他们将会变成班级管理的“寄生虫”,没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我将变成幕后的“指挥者”, 高素质的人才又怎能培养出来?

三、结语

第6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管理》课程是为了满足培养中小学合格班主任工作的需要而开设的。在教育部2006年6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指明了“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班主任工作要求具有专门学问与专门技能,这也是当前师范教育中必须加强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的师范生培养中,班主任能力的培养一般是在学生毕业之后于工作实践中通过“拜师”实践的方式学习和积累的。仅以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为例,历史专业自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至今共招收16届,在大学期间受过班主任管理工作技能训练的却仅从2007级学生开始,至今不过三届。其他学生只能通过参加工作以后的实践摸索或者通过“拜师”形式去学习他人经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养成很难在传统的课堂完成。幸运的是,在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尝试讨论式教学方法,并针对班主任管理技能的培养,设计了情境还原、角色模拟体验的讨论形态。通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基本可以确定经过设计并借助学生们的真实体会还原的课堂氛围,可以让进行班主任角色模拟的学生提前体验做班级管理者的感受。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设计和讨论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在从师技能培养的课程中,讨论式教学法的运用要讲究策略。具体在《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课程运用中,我们认为要从不同的讨论形态出发做出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情绪与节奏,在发动和保护讨论进行的基础上完成讨论任务,进而完成教学安排。

(一)针对讨论重点,整理典型案例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想要保证讨论式教学法顺利开展,首先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前要按照每一章节的教学讨论重点,对班级管理中典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班级管理是动态的过程,案例的选择要注意时效性、典型性,可能前一年准备的案例不再适应今天的授课需要。因此,在课前准备阶段,授课教师要从自己授课需要出发,整理出典型且具有时效的例子。因为,太过陈旧的班级管理案例很难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与关注,同学们也就不会有热情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和班级管理规律的总结中来。比如在讲授班主任工作内容之“如何开好班会”这一问题时,作者利用曾经驻点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实践经历,对高中班级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跟踪调查,从基础教育一线收集整理了最具时效性的案例,因此在课堂讲授时,能够将发生在高中课堂的真实情况整理反馈给我的学生们。当时我选择的案例是:高一刚刚经过期中考试,各科成绩相继出炉,同学们面对升入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考试,各个学科学习上的表现参差不齐,有的同学明显已经适应了高中学习节奏,能够很好地完成初高中学习对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有的同学还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出现了成绩大幅度的下滑;有的同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偏科问题……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准备这次班会?这一整理好的、极具实效性的案例,正好针对授课期间同学们的见习感受,能够真正引起学生们的共鸣,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在课堂中,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对这一班级管理的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合理的解决之道,做到让学生们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布置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提前准备

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相应理论的准备,是讨论式教学方法得以实现的保证。有鉴于此,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就即将讨论的内容对学生做适当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课前尽可能地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行准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情况的搜集与总结等。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们整合材料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们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从而保障课堂上讨论式教学法的真正实施。需要提出的是,当前的本科生教育中,教育与实际脱节现象严重。学生们生活、学习在学校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对社会各行业,尤其是对自己将来会从事的行业缺乏整体的认知。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倡导实践性教学和训练。但是,目前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授课中的教学方法上,教师还是更多沿用以往的讲授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缺少必要的对学生自主讨论的引导。讲授教学法在处理理论课学习过程中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但是在涉及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面,其不足就显得格外突出。在班主任工作管理这样的从师技能课上,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以往讲授法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对班级管理技能和方法进行讨论,锻炼学生们形成管理班级的能力。具体运用中,教师要向学生们提出具体细致的要求,引导学生们在课前准备时尽量多了解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能够借助这样一门课程,完成与社会乃至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对接。比如,在讲授“班主任怎样处理班级冲突”这一内容之前,就要求同学们先去检索理论概念,了解班级冲突的种类,班级冲突的原因,班级冲突的处理方法等内容。在教师的布置安排下,同学们能够展开认真准备,回忆当年自己中学阶段经历过得比较典型的班级冲突;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借助教育见习的机会,让同学们进入中学,认真观摩班级真实的运行情况,自己去发现班级中的冲突等。当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和现实体验后,还原在课堂上的讨论,才会显得有章法。也只有在经过了这样一系列准备后,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才能脱离简单、散乱的现状。

(三)设计讨论情境,实践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管理课程实际上想要培养学生们班主任工作管理的能力,针对每种管理能力的培养,单纯地靠讲授法或者讨论法,很难真正让学生们掌握。因此在授课之前,教师从实际授课目标出发,设计课堂突发事件情境,让学生们在模拟的课堂情境中,通过讨论和实践去学习处理班级管理中各种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班主任工作能力。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是利用课堂这个集中封闭的环境,模拟还原中学班级情况,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课堂中体会班级情境的不同,经历班级管理的感觉。此时,教师必须要注意对情境设计和掌控,要在教师可掌控的范围内。如在给学生们教授“中学班级类型”时,我们通常在讲授完各种班级类型之后选择同学体验,其他同学则在教师指导之下再现每种班级的状态。这种方式既新颖又真实,毕竟学生们对于昔日自己班级的情况种种还留有很深的印象,可以在教师指导之下“表演”出真实的各类班级情况,如“实验班同学的认真学习,却不理会班级集体活动”;“平行班同学普遍勤奋,却也热情好动”;“分校班同学基础不好,而且纪律很差”,等等。这些都是现阶段基础中学教育中常见的班级类型,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将之再现,给站在前面充当“班主任”的同学亲身体验的机会。在实际操作时,同学们不但体验了当班主任的感觉,而且还能在自己的同学身上实践班级管理的方法,得到自己班级管理的情况反馈,是一举夺得的好方法。通过这种在教师控制之下的情景模拟教学,再配合以有针对性的、总结性的讨论,同学们就会在实践当中学习到班级管理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调控节奏和情绪保证讨论顺利进行

第7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学生在打破第一扇窗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洞越来越大、破窗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得不花大力气整改,有时还会徒劳无功。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压力很大。学生的问题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班主任必须要时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问题出现时,不要畏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随时随地及时处理。小事不处理,就会变成大事;大事不处理,就会出大问题;问题多了,学生就无所谓了,班主任就无能为力了。

二“、破窗”要巧修

笔者曾经做过类似的一个对比实验:班级的前后两扇门各破了一个洞,前门因为教师和学生经常出入,所以做了简单处理,在,覆盖了一张硬纸板,后门未做任何处理。但结果令人惊讶,前门屡堵屡破,洞越来越大,而后门基本没有变化。这个实验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修理不善的“破窗”比没有修理的“破窗”更能刺激学生破坏的冲动,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及时地处理,更要艺术地处理。考虑到职校学生个体的特殊性,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分时分人加以艺术性的处理,以防止不善的处理方法诱发学生更大的错误,甚至使学生的个体行为升级为群体行为。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说明,如何在问题发生后巧修“破窗”,以点触面。

案例一:刚接手了一个二年级班,学生对新的管理办法不适应,抵触情绪很大,几个“刺头”经常闹事。一次,一个女生无故旷课,还拒不认错,至校外以跳河相威胁,被“110”送至派出所后,仍撒泼打滚。如果与她针锋相对,她的情绪可能更不稳定。经过与民警商量后,决定让其一人呆在屋里,以不变应万变。十几分钟后,她见无人理睬,自觉无趣,悻悻然随父母回了家。几天后,该生要求复课。直接让她进,班级将无法管理,不让她进,又于情于理不合。怎么进?班级学生都在静观事态发展。与其父母反复沟通以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继续让她在家休养。几天后,这位学生自感寂寞难耐,主动跑到班级当众反省,搞得“颜面”无存,再也不敢闹腾了。通过此事,其他“刺头”也是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妄为,班级风气从此明显好转。

案例二:班级开家长会,平时成绩、表现不好的学生甚为担心。绞尽脑汁,想妙计若干,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花钱雇三轮车夫冒充自己的父母。开会当日,几个学生领着各自“家长”进了教室,由于担心露馅,几个人在走廊上神色慌张,迟迟不肯离开,几位“家长”也心不在焉,坐立不安。发现情况异常,我灵机一动,在会议结束前,请家长写明各自家庭地址、配偶姓名、电话号码,以便加强联系。几位“家长”面面相觑,迟迟不敢下笔……会后,几个人战战兢兢来到办公室,当面与家长通话认错,遭训斥后,如斗败公鸡。事后几人发愤读书,成绩表现明显好转,再也不惧家长来访,班级撒谎欺骗之风也大为改观。

案例三:夏季来临,课堂上鼾声一片,任课教师反响强烈。我在班上屡屡训斥,无奈学生困乏难当,照睡不误。有一次,凑巧我到班级上课,几个学生仍旧顶风作案,批评无效后,遂心生一计:“明天学校要发钱了。”学生两眼放光,睡意全无:“什么钱?三百、五百?……“”特困生补助,特别困的学生都有。”学生笑声一片,一堂课顺利完成,效果极佳。此后上课有人睡觉,便被学生冠以“特困生”美名而四方传播,睡者也自觉无颜,上课只好强打精神,课堂上睡觉现象从此锐减。

第8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分层分级培训模式 案例教学法

2000年12月,高教司发出了“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79号)(以下简称通知)①。新乡医学院贯彻“通知”精神,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有十个年头,回顾这些年来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历程,总结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验,遵循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顺利、成功进行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良好的培训环境

1.成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专门负责教育技术培训的部门——课件制作室,是新乡医学院的一项明智之举;每学年都要开展多媒体软件设计大奖赛更是对于全校教师的一种激励政策。组织上的协调和充足的经费是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

2.硬件设施的配套。学校最早建设的是学生机房,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后来各系部都配备了电脑,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现在,学校已经将所有办公室、教学楼、实验楼、家属区全部连接起来,构建了资源库、邮件系统、电子备课平台、综合管理等平台服务器。建立了办公、管理、教学一体化的校园网络系统。

二、合适的培训内容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1年通过的《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②把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培训分为三个级别,培训对象分别是普通教师和具有学科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愿意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的教师。培训内容分别是基本理论和技能、一般原理与基本技术、网络课程与开发。

根据新乡医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我们决定采取分层分级培训模式。培训级别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另外设需求班,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1.初级班。主要是面向新入职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比较薄弱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论、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理论;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操作与使用;③最简单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

2.中级班。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已经取得“新乡医学院教育技术培训初级班合格证”的教师,或者是虽然没有参加初级班的培训,但是已经具备初级班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教学设计理论;②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③高级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④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⑤计算机系统维护知识。

3.高级班。培训的对象是已经参与过前面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或者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一线教师。高级班是一种高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②网络课程制作(Dreamweaver);③三维动画制作(3DMAX);④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

4.需求班。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职业学科特色比较强,追求专业化,所以对于不同的教师来说,他们对于培训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教师的特色化的需求,学校每年都下发《教育技术培训内容需求统计表》,将教师的需求融入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总体设计中。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不同级别的培训班虽然面向不同的对象,并且培训内容不同,但教学方法都以“案例教学法”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③这种方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直接参与、共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反思并实践的教学方法④。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鼓励独立思考。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一是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二也是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一两次技不如人还情有可原,长期落后者,必有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的内动力,从而积极进取、刻苦学习。

2.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方案随时由教师给予引导,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四、严格把好培训的质量关

1.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期培训结束,受训教师都必须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采取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教师对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及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情况,每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操作考试的形式比较灵活,主要是综合考查教师对于所学理论和操作的综合运用。题目一般是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和开发一节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或者一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可以只把大的框架搭建好),其中要求用到所学的软件。

2.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为了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学校每年都开展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大奖赛设PPT课件、Flash课件、网络课程、视频剪辑四类,每个类别都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另外还设有组织奖和最受学生喜爱作品奖。获奖作品由学校直接报送参加该年度省级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通过举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奖赛,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整合,推动教育技术在高等学校中的有效应用。

注释:

①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84-87.

②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试用稿)[EB/OL].http:///article/list.asp?id=12,2012-10-12.

第9篇:班级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灵性;纪律;教育

【必要说明】

以下所涉及的事情都是我亲身经历,但不针对任何班级或个人,只是为了教育事业的进步,作为案例,读者千万别对号入座,纯属学术需要。

【案例与论据】

我是一线教师,从实习到现在已辗转几所学校,经历了一些事情,促使我不得不写下面的文字,以之为我们的教育贡献点自己的绵薄之劳。以下是根据我的经历整理的一些案例或者说是论据。

案例1:一次平时的监考,结束时我找一个学生帮助收试卷,(我们是按着高考的标准收的,试卷必须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整放,页数必须整好,学生的信息必须填完整。我认为这是很锻炼人的事情,所以我会寻一位学生帮忙。)这是一位女生,做题速度比较快,题目做得也比较好。可是开始她竟然不相信自己会收试卷,战战兢兢很害怕的样子,而我对她的要求仅仅是将试卷按小号在上、大号在下的顺序收好,然后我来做剩余的工作。于是我鼓励她,我说我相信她一定能收好,也请她自己要相信自己,然后我给她做个示范。基本上是我在前收答题卡,她在后收试卷,慢慢地她收得很好了,也很快,没出现什么错误,不过就是不敢超过我,有时候在我后面等着都不越过我。我示意她可以到我的前面去,她才敢,然后我就像对待自己同事那样对待她,经过六场考试,我们配合得很好,她也不像以前那样拘束了,胆子也大了,人也活泛了,很灵性的一个姑娘。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很灵性的一个姑娘,怎么就变成一个木讷讷的人来呢?于是我做了个小调查,有老师告诉我,她所在的班就那样,为了文化课成绩,整天压着,班主任把学生弄得死气沉沉的,失去了灵性。

案例2:我曾经教过这么一个班级,学生超有“灵性”,似猿猴般精灵古怪。我上课总是一遍遍地强调纪律,就是这样也不行,在别的班一课时的内容在这个班至少要一个半课时才能完成。我试过好多办法,都很难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再有趣的内容,再有探究性的问题,再生动的表述……都不行,他们的注意稳定性很差,对事物的专注能力还没有小学生好,对新奇事物的专注能力甚至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更有甚者,有几回我上课,当我板书时,有学生竟然在那几乎一瞬的时间里进行换位置。他们就那么“淘”,我采取了一个措施就是“唐生念经法”天天变着法的讲道理、讲什么是集体等,起了一点效果,效果的直接体现就是上着课,某班干部成员突然“一嗓子”让大家注意纪律,我反而感觉不爽,有被惊吓的感觉。后来我以为是我的能力不行,或者说我的课不是高考科目,于是我就询问了其他老师,他们上课的课堂气氛如何,他们跟我有同感。我也观察过其他教师给他们上课的情形,包括他们的班主任,发现情形差不多,他们班主任上课只是好那么一点点而已。后来我才了解到,这是他们班主任的思想,他们班主任认为现在的教育为了所谓的应试和成就,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上了,“灵性”都没有了,天性都磨灭了,所以……

案例3:这里说的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班级了,这个班级的学生文化课成绩很不出众。这又是一个很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的学生每一个都不是想只通过文化课成绩去念大学,但是他们都是想要念大学的,他们要么是学体育的,要么是学音乐的,要么是学美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艺体班”。其实大部分一线教师都知道“艺体生”不好管,管不住,甚至有些“责任心”很重的教师认为“艺体生”就是“害群之马”。然而这个班再一次颠覆了人们的眼球,震撼了人们的大脑。我并不带这个班的课,只是有一段时间有个教师有事,我替他带了一个多月。我的感受出奇的好,他们纪律性很高,在这方面不需要教师操一点心,觉悟很高,犯了错自己就会按着班规接受惩罚,在我上课期间没有出现一次纪律问题。学习积极性很高,有如饥似渴的感觉,课堂气氛很好,有序而活泼。他们很有“灵性”,讲一件事,我是一个喜欢用生活来讲授知识的人,结果是尽管他们基础很薄,竟然有一点即通的痛快!我很喜欢这个班,或者说我很喜欢这个班上课的感觉。于是我就私下做了个调查,其他科目的教师竟然跟我有同感,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平时就是没有老师上课也是这样,有序而活泼,做上课外的其他活动也是这样。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班主任由于在班级里的时间很少,不像其他的班主任如同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于是我更加的好奇,这几乎就是在大学里老师所说的那个理想的班级,就是活教材。

【观点核心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