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系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来源
要评价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得出,正是缘于此。支出法是从需求角度将一国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年期间通过不同经济活动的最终支出额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其公式为:GDP=C+I+G+(X-M)。由“总支出=总产出”原理出发,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即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通常采用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公式如下:
净出口贡献度=[(X-M)/Y]×100%
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Y/Y]×100%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1979~1998年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项指标(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大多经济增长较快;而贸易顺差则大多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如1985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经济增长却高达13.5%,同期净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4%和-1.5%;1997年贸易顺差达3347.0亿元,经济增长仅为8.8%,同期净出口贡献率为3.1%,等等。如此看来,上述学者的观点似乎成立。但是,检验“贸易顺差悖论”是否存在,我们还必须检验支出法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模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各期,其中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
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模型
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宏观经济学就一直面临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的困扰。凯恩斯革命使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一直占据战后几十年的主流。尽管不时受到其他学派的批判和攻击。凯恩斯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其理论假设始终未变,即经济处于“凯恩斯区域”——供给曲线平坦(有弹性)的部分,也就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和过剩的供给能力,而总需求(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因为它始终符合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实际——经济处于需求约束型状态。按照“总支出总产出国民收入”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增加取决于总需求的扩大。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刺激总需求,扩大总支出,以最终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
正是为了解决需求约束型经济下均衡产出(收入)水平决定问题。收入-支出分析法有以下两条固有的前提:(1)经济中存在超额生产能力,即经济运行在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这时总支出决定产出水平;(2)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价格水平是固定的。
根据国民收入-产出恒等式,用收入-支出法分析外贸与国民收入的关系时,我们首先作如下假定:(1)在上述总需求因素中,净出口为唯一变量,其它因素均视为常量;(2)不考虑汇率波动;(3)经济在初期处于贸易平衡的均衡产出状态。
如图1(a)所示,DD代表国内需求(Domesticdemand,C+I+G),ZZ代表对国内商品的需求(Demandfordomesticgoods)。在初期,经济在A点处于均衡状态,其产出水平为Y,此时贸易平衡,净出口NX为0(图1(b))。在给定产出水平的情况下,出口的增加即外国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ZZ会上移至ZZ′,总需求的扩大通过对外贸易乘数,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由Y增至Y′。所以,净出口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以上收入-支出法考察的仅是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分别引入进、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时,凯恩斯主义模型有如下假定与结论:
1、出口需求是外生变量。在开放经济的大多数凯恩斯模型都假设出口量与国民收入无关,它主要取决于外国的收入水平、本国商品与外国所生产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外国人对本国商品的偏好以及本国汇率高低。
2、进口则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随收入的增减而同向变化,同时它也受国内对外国商品的偏好、相对价格、本国汇率等因素影响。
3、出口、进口与国民收入关系的不同会影响净出口对收入的作用。这是因为,假定出口不变,随着收入的增加进口也会增加,二者的关系可用边际进口倾向来衡量,边际进口倾向同时也表明从经济增长额中溢出来变成进口的“漏损”使贸易收支恶化的程度。这种变为进口的漏出量会缩小乘数值和减弱增加的支出对国民收入最终变动的影响。
4、因此,如果外部需求没有变化,那么净出口反过来也会成为国民收入的减函数:随着产量的提高,进口会增加而出口不受影响,导致更低的净出口。综合起来,净出口与国民收入之间就会出现NX—Y—M—NX—Y的情况,所以扩大外需确保出口不下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收入-支出分析,我们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得出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那么,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相反结论呢?问题就在于支出法。收入-支出法运用的假定前提决定了该分析方法仅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适用,不能涵盖我国20多年来宏观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我国直到1997年才逐渐进入供大于求的需求约束型经济,在此之间则一直是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型经济。在该经济中,相对于较低的供给能力而言,总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并且有充分弹性,所以在无资源闲置和供给过剩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波动。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国民收入是供给的函数。如图2所示,若增加需求,AD向右上移至AD′,收入不变而价格水平上升;若将供给曲线向右移至AS′,则国民收入由Y增至Y′,价格略有下降。
因此,在由供给来决定收入的供给约束型经济下,净出口需求难以客观地反映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二者的关系必须结合进、出口对供给的影响角度来分析:
首先,进口依然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但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下,进口不再是“漏出量”。进口国内短缺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可平抑国内上涨的物价;同时,进口资本品会产生类似于支出乘数的乘数效应,扩大本国供给,引起国民收入倍增。
其次,出口具有内生性。在短缺经济下,一国出口并不是因为本国供给能力过剩所以寻求国外需求,而在于出口创汇以增强进口能力,支撑和扩大进口。因为一国不可能在贸易收支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扩大进口。因而出口内生于进口而又受到本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出口的扩大有赖于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也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影响出口的因素则有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外国国民收入、相对价格、汇率及偏好等。
因此,进口增加国内供给,出口减少国内供给(增加国外供给)贸易逆差就是本国供给的净增加,贸易顺差即是本国供给的净减少;前者会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者则会导致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反过来,国民收入变动也会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变。因为出口与进口均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贸易状况就取决于边际出口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对比;若前者大于后者,贸易收支状况呈顺差,反之则呈逆差。
四、结论
1、从1979年到1996年,由于我国总体上处于供给约束型经济,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上,进口发挥的作用大于出口。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呈“负相关”恰好从供给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1979年至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平均速度大于国内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而进口贸易速度又大于出口贸易速度。1979~1988年我国GDP增长率平均为13.7%,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23.7%,其中进口为23.8%,出口为23.6%;1991~1996年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21.8%、22.3%、22.6%和21.9%(由于1989、1990年国内国际环境因素变化,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波动较大,与其余各年水平相差显著,故本文将1979~1996年分为1979~1988和1991~1996年两阶段,舍去这两年并不影响总体水平)。这一事实反映了在该阶段,由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巨大而工业供给能力不足,加之价格关系尚未理顺,我国经济在总体上面临着商品短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该阶段可供出口的大都是内外市场都需要的资源型产品或初级产品(,1999)。在此情况下,更高的进口速度在平抑物价和缓解国内生产瓶颈及增强出口能力方面提供了支持。
第二,18年来,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始终大于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由1979年的11.2%提高至1996年的34.8%,其中1979~1988年进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9.9%,出口依存度平均水平为8.6%;1991~1996年两项指标分别为17.8%、18.8%,但1979~1996年分别为13.0%和12.6%。这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进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大于出口,即在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中,进口比出口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第三,平均边际进口倾向大于平均边际出口倾向。1979~1988年两指标分别为15.0%和14.3%,1991~1996年分别为19.0%和18.7%。这表明,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GDP的增加额中一直更多地用于进口以增加国内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供给能力,而不是用出口以刺激总需求,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形态尚未改变。利用“进口的GDP增长弹性”指标也得出了同样结论(陈家勤等,1999)。
一、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尽管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都设有“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但由于部分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不注重题目更新,在提供的论文题目上表现为部分题目或大而空,或缺乏新颖性,或没有紧扣时代的脉搏。许多学生由于平时对一些问题缺乏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匆匆随意选一些题目。有的题目范围太宽,学生仅是泛泛而论;有的范围太窄,以致毕业论文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有些学生则将选题完全寄希望于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帮助自己定题。可见,由于部分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投入精力较少,加之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比较随意,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论文写作能力较弱
部分学生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贫乏,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较弱,论据不充分,说服力不强。例如,有些论文仅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缺乏数据、模型及案例分析;理论分析没有与实际分析相结合,或实践分析没有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前者仅为泛泛而论,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后者则因没有专业理论为基础,使论文研究的深度较为欠缺。
3.存在论文抄袭现象
许多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对他人论文依赖性过大,存在一定量的抄袭、拼凑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固然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论文抄袭提供了便利,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抄袭论文的性质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学校对抄袭行为的监督成本较高,许多学校对论文抄袭行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
4.论文格式不规范
每年的毕业论文中,总会出现包括引文注释、图表、字体等格式不规范现象,且打印错误也较多。
二、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时间较少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大学教育在形式上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但高校要真正实现这一转换还有一个过程。学校入学标准的降低,使得过度依靠学生自我管理的“放羊式”教学管理弊端凸现。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惯于考前突袭,对毕业论文的“应对”也沿袭了这一习惯。部分学生缺乏日常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论文中大段引用各种抽象空洞的理论,缺乏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总结。而且,随着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陆续毕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择业时间提早,难度加大,就业与毕业论文工作发生较大冲突。
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生基本上要修完4年学业才能本科毕业。在培养计划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同时又是毕业生寻找工作单位的时期。许多学生四处奔波,就业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单位就是今后的工作单位。由此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个别学生毕业实习的内容与毕业论文主题的相关性较小;二是部分学生提前就业。有些学生在毕业论文尚未完成之时就己与用人单位签好了合同,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己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而且,在后者情况下,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其就业,故不少学生仅是匆忙应付,毕业论文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证。此外,就业率指标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高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处于两难境地。
2.教师因素:高校扩招后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近几年的连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増加,造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来讲:一是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中老年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数量相对较多,导致在毕业论文环节上投入的精力相对不足,从而在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二是部分青年教师也担任了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近年来,学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大多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因而他们有规范的科学研究的经历和教育。但是,由于进入高校不久,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与功能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要求不严,缺乏相应的经验,在指导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三是个别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较弱,有的甚至根本不熟悉自己所指导论文的研究领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无法实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因素:组织管理上的困难和不规范高校扩招和学生毕业找工作等因素,给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1)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还未有效建立,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一些指导教师在指导工作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缺乏检查督促。(2)学生为撰写论文既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和社会调研收集资料,又需要到图书馆、资料室等查阅文献等,时间跨度大、环节多、活动地点变化较大,过程管理、质量监控难度较大,这使部分不自觉的学生的论文资料的收集得不到保证。(3)尽管一些学校对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制度健全,例如,毕业论文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过程记录和论文初稿、一稿修改的记录等,但在制度的执行上得不到切实保证,检查力度不大,对一些不自觉的教师和学生而言,上述的制度仅流于形式。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毕业论文撰写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不仅体现在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整体把握上,更体现在毕业论文的各个阶段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
1.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生开始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工作和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检查,在当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方面尤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创建高校学生论文写作诚信机制,对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严厉惩罚,以杜绝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
2.重视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
把好毕业论文选题制度关,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根据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自己的兴趣而定。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和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环节。(1)毕业论文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过程。通过学科前沿讲座,引导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对某些专题研究的兴趣,为日后论文的选题做好准备。(2)不断完善本科导师制。使学生较早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前做好选题的准备。(3)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及时了解实习基地的工作需求,努力将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相结合。(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选题指南”的编写和实施细则。选题应围绕本专业的前沿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制度来保证毕业论文选题的规范化。
3.强化对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
进一步加强对毕业论文中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过程管理,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对关键环节要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力度。具体可分为初期检查,即对论文选题和开题等进行检查;中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期检查,即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可采取教研室普查、学院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为达到通过检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学校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
(1)要求指导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2)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实习采取校内外双导师制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校外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社会问题,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校内指导教师则可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和阅读相关期刊和书籍,了解社会前沿问题及焦点问题来源、现状和走势,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社会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3)建立和健全导师遴选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政策和措施,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5.加大学校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下一年的任务(17)
过去一年的成绩(26)
学科建设(5)
教学(8)
科研(4)
学术交流(4)
其他(5)
学科建设(5)
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整合经济学院资源,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1. 成功申报并取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2.成功申报并取得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
3.西方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连续第二次被人民网公布的“中国大学评价评”为全国第一
4. 与国贸系共同申报并取得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
5.与其他院系一起,组织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
教学(8)
承担了本专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指导任务,教授、副教授 、讲师的工作量都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教师,评分都在75分以上,多数在80分以上(宋德勇、姚遂在组织安排本专科各环节教学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张卫东、徐长生分别讲授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硕士生)和微观、宏观经济学文献选读(博士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提高经济学院的教学水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生丁际刚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王皓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西方经济学1999级博士生3人、2000级博士生26人、2001级博士生2人(共31)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21人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网络研究生104人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费剑平在组织研究生各环节教学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罗传建、张玉英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获校优秀论文奖
张玉英获教学质量二等奖
方齐云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科研(4)
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出版著作3部、科研经费9.4万元:
徐长生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张卫东出版微观经济学教材、彭代彦出版专著一部、费剑平出版译著一部
张培刚教授获校文科基金重点资助1万元、获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0.7万元、徐长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2万元、彭代彦副教授获校文科基金资助0.5万元、罗传建获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近60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英文论文2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彭代彦、费剑平在发表权威期刊论文方面成绩突出 学术交流(4)
组织了2次学术研讨会,张卫东、彭代彦交流了研究成果;在校庆50周年学术报告中,徐长生、张卫东、宋德勇、汪小勤交流了研究成果
徐长生访问美国哈佛大学归来
宋德勇圆满完成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回国
彭代彦、汪小勤论文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徐长生、汪小勤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年会;张培刚教授带领5人参加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提交会议论文5篇;此外,还参加其他各种学术会议8人次
其他(5)
张玉英、费剑平、姚遂获得博士学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程度达到70%
汪小勤、宋德勇晋升博士生导师、罗传健晋升副教授
姚遂获三育人标兵称号、方齐云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反映良好,吴大庆在组织经济系元旦文娱活动方面作出了贡献
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制度化,取得良好效果(张玉英在支部书记工作中成绩突出)
下一年的工作(17)
学科建设(6)
教学(2)
科研(4)
学术交流(2)
其他(3)
学科建设(6) 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继续努力争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积极准备申报世界经济和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积极准备申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
积极做好西方经济学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积极准备申报西方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
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次招生工作
积极准备创办发展经济学研究杂志,进一步扩大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影响
教学(2)
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准备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形成优质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三级课程体系
科研(4)
完成张培刚教授申报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
在发展经济学、农业及农村经济、制度与产权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争取获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学术影响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其他各类课题,力争多获立项,争取在课题和科研经费方面有所突破
积极发表科研成果,争取更多成果获奖
学术交流(2)
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是鼓励参加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讨会以及其他各类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
进一步办好双周学术研讨会,争取取得较大成果
其他(3)
启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对外运作,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学术影响
关键词:准省属高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实施途径
一、 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要求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将更加开放,更加现代化,学校要迅速跟上世界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水平,就要建设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高等教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培养是统一招生统一分配,教育以是否符合国家计划为要求。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价值需要在市场中得到检验。因此,教育要考虑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发展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需要有更多的创造性、主动性和适应性,这不仅要求一个人有较高的智力,而且在情感、意志力、合作精神、使命感和责任心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新升本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要特别注重贴近社会,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例如,在第四学年安排学生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适当增设专业实习,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接近社会,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调整,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观念必须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得到充分体现。新升本高校专业应与市场紧密联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专业设置做出相应调整,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意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新升本高校毕业生推荐反馈的信息来看,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要学有所长,具备本专业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此,新升本高校在课程建设上应注意研究企业需求、研究市场需求、研究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如可以开设电子商务、财务及企业管理实务技术、商务英语、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等与企业紧密相连的课程。根据专业特点还可以开设辅助课程,如法律专业可以开设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学科之间还可以相互渗透,如在法律系和经济系开设“法律与经济”、“国际贸易与英语”等课程。
二、 课程创新首先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出人才、出成果,还应出思想。我国高等教育最早是人文教育,后来发展为科技教育( 所谓重理轻文)。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把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地结合起,中国教育正走向成熟。因此要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目标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依靠教育,而教育的具体实施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因此,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建设的依据和出发点。新升本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知行合一、自信刚毅”。因此课程目标上首先应该坚持德才统一。在“德”的方面,不仅要加强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还特别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当前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明显提高,企业已把职业道德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依据,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学生受聘的前提。因此,应该把培养生高尚品德放在重要位置上。“才”是为社会作贡献的基础。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现实出发,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能适应从单一专业型向专业――管理复合型人才转变。其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特别是企业希望聘用的人才业务熟练、管理内行、忠实肯干,希望聘用的人才既是企业基层部门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同时又能为企业全局的经营献计献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是综合性的,要求具体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专多能,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大力开发综合课程、模块课程,减少课程科目,增强课程特色,提高课程应用效率。对于具体的课程计划,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精心规划与设计各专业课程的结构,做好“增、减、删、补”工作。“增”就是要增加新开课程,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了课程中去,如新开设的广告理论与实务、财务与企业管理技术、品牌管理、直效营销、网络营销等课程;“减”就是要减少陈旧过时的内容和纯学科性的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如将原有的企业管理课程改为管理学课程;“删”就是要删除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不相适应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要求,掌握所需的知识,如删除原有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改设中英文应用写作和商务文秘实务;“补”就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要补充实践应用方面的内容,如新开设的广告案例分析训练、推销模拟、会计模拟实验,用友软件操作、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报关实务模拟等课程,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成为活学活用专业理论的社会有用人才。
三、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新升本高校专业课程大体可分为五大块,即大学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指选课和专业任选课。按照“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主要在上述模块课程及时间维度上合理构建课程结构。具体的实施途径是:
从适应人才的多层次要求出发,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主要是要加强数学类课程、外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经济管理应用性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建设。从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课程建设特别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增加:一是要增加外语课程的教学时数,将外语课教学与各经济专业职业要求结合起来,重视提高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如开设营销英语、财会英语、外贸英语和第二外语等课程;二是增加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时数,把计算机课教学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突出时代对经济方面人才的要求,如开设网络广告实务、网络营销实务、电子结算实务和无纸贸易等课程;三是要增加有关心理课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所要面临的新问题,如开设心理学、心理咨询讲座等课程。
从“强化基础,分段培养”出发,在时间维度上合理安排五大模块课程的教学。按照国家教育部对各类专业指定必修课的要求,对专业学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出不同的要求。各专业教学分阶段进行,对一、二年级学生主要根据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开设通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则主要开设专业方向课,结合本专业要求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第六学期安排专业实习,依据学生实习情况和他们个人的兴趣在第七学期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八学期重点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创新能力出发,加大学生科研力度,加强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在现有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措施有:启动并加强“研究型教学计划”的实施;组织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学生学术讲座和论文评比活动;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管理。
作者单位: 熊华林南昌工程学院
艾英武江西水利水电学校
参考资料:
[1]田润华.以教育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3:21.
“今天早上3点,嘿嘿!”说话者颇为自豪。
“不愧是快抢手!”
“熬了几个晚上,皮都皱起来了,今天脸上贴了一天的黄瓜!”
“我可没你幸运,一会舞会完了,还得去霸占通宵教室。”
“真受不了你,你赶来不会就是要看那个毕世廷吧?”
“那又怎么样,说不定最后的压轴节目正好把我俩……”
两个女生突然放低声音,不时传来笑声。
……
毕世廷悠然自得地混迹在这一大群女生中间,第一次感受到面具地好处。他不敢想象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那些面具会有什么样的惨状发生。清清楚楚地记得去年圣诞,自己因为忘了寝室钥匙,到舞会上找同寝室的人,就被7个女生故作不小心的用高跟鞋恶踩了他几脚,还有3个女生在见到他之后平衡系统突然出现问题,在毫无预警地情况下倾身向他摔倒;5个女生手里喝得饮料会违背地球引力,莫名其妙朝他身上招呼。
第二天他的脚肿得跟个馒头似的,还得一瘸一拐地到水房去洗那被喝足了可乐地衣服。至今,他对那些女生希望引起男生注意的暴力招数毛骨悚然。
就象去年中文系某个怪异才子的毕业论文的论题一样:英雄不是气短,而是命短!
毕世廷知道自己是众人注意的目标,从高中那些女生背后的窃窃私语,而一看见自己脸红的景象就能猜出来。到了大学就更夸张,曾经有位女生打听到他的ICQ地址,然后在网上假装偶遇,相谈甚欢之后就要求什么网友见面之类的,弄得他不胜其烦,于是请同寝室的兄弟代劳,第二天竟在传达室收到一封声泪俱下的谴责信,说他不负责任,玩弄感情云云。可是前一天他还听这位有幸与她出外一游的室友肉痛地哭喊,这位据说是经济系的女高才生是如何快乐地、大手笔地消耗了他三百大洋,究竟是谁不负责任,谁玩弄感情?
他不是故意排斥女生,只是对目前看到的这些敬谢不敏,现在女生不是太假就是太会算计,要不就是没脑子。
要不就像眼前这个……
……这个象童话中走出来的——走样的——白雪公主?
麦云洁觉得自己真是败给DORIS了,现在她每走一步,每接受一个注目的眼光,都好想立刻找一个地洞钻下去,要不是脸上有一副面具替她遮挡,她真的不知道是否能坚持到舞场。
她一直了解DORIS有着不同常人的审美,但怎么也没想到她除了有着狂热的古董癖之外,还有婴幼儿时期遗留下的对白雪公主这个童话人物的超执着的美好幻想。以至于今天她拿出的压箱宝货竟是一套雪白的、镶满了可笑的花边和碎钻的公主服,最经典地是它还有一对超大地泡泡袖,令麦云洁穿在身上觉得象个肌肉发达的拳击手。
“灰姑娘穿着仙女变出的华丽礼服,踩着闪闪发亮的水晶鞋,象一位世界上最美丽的公主,出现在舞会的门口。”在一旁的DORIS发出满足的叹息声,眼光中充满的羡慕和赞叹。
“但是你忽略了由于脚太大,灰姑娘被水晶鞋磨出来的水泡。”麦云洁没好气回了DORIS一句,一边做了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好让快残废的脚能够苟延残喘片刻。
“求求你,千万不要临阵退缩,这样吧,我这里已经为你准备好这个了,一定能派上用场!”DORIS从随身的小包包里拿出一片创可贴,讨好的在麦云洁面前晃着。
“DORIS,你这个没良心的,明知道这双鞋会要了我的命,你竟然还诱骗我穿?!”这次麦云洁真的是咬牙切齿,竟然忘了那一只脱离地面的脚不能受到任何暴力对待,迈开大步就要朝DORIS冲过去,才一沾地,就钻心地疼起来!
“啊!”麦云洁抱着一条腿惨叫,“不行,不行,我要倒了!”。
“别倒,我马上来扶你!”已经闪到很远的DORIS发现情势不对,急忙冲上来。
来不及了!麦云洁惊恐的发现她的鼻子离地面越来越近了。
惨!麦云洁心里暗哼一声,闭起眼睛,准备接受这不公平的命运。
奇迹发生了,就在她的要拥吻大地的时候,一双手强有力地拉住了她。
“谢谢你!”麦云洁,一边脱掉那双谋杀人命的水晶鞋,一边感激地抬头看着救命恩人。
“小矮人?”
白雪公主遇上了小矮人,今天是什么日子,世界童话日吗?
………………………………………………………………………………………………
一双晶莹剔透的水晶鞋被随意的扔在草地上,已不再受到主人的眷爱。
1,2,3。三个玻璃酒瓶伴随在水晶鞋的旁边,一样的寂寞。
远处舞会里喧嚣的音乐依然飘荡在夜晚寒冷的空气中,与淡淡的夜雾似乎融成一体。
草地上,远离人群的两个身影,显得益发孤独或亲密?
基础教育或通识教育,近年来受到高度的重视,说明我们对当今高等教育侧重专业教育、忽略基本素养和广博视野的弊端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教育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本文通过研究合理的教育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内容以及总结一年来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提出适合目前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的构想及建议。
一教材选择与课程设置分析
1教材选择分析
其实目前难有适合通识教育的广、博等要求的教材。基本上是教师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材,但是也是专业教材的入门书,而这种入门级的教材在专业上往往会有后续课程衔接,没有把知识结构的编排拓展到本专业以外以及同其他专业的联系上,如“会计学原理”课在非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中有必要提示不做账的人该学些什么,但是目前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如管理类、经济类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时依然在学习如何做账,并没有选择非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相应课程的担当者应对所担任基础课程的大纲和教案重新编写,应有别于目前对专业课学生所使用课程大纲,增加辅内容帮助非(全)本专业学生学习,同时建议学校支持、辅助教师编写适用于非本专业的通识教育的教材。
2课程设置分析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基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还大有可完善的余地。如从2009年开始的通识教育课在会计学系是提供两门课程,会计学基础和理财学基础,分别是会计系的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两门基础导论课。
工商管理系也开设旅游学概论也是旅游系的基础课等。基本上就属于目前的争论比较多的话题内容,即:要不要以概论、导论的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各基础(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本身五花八门,现在的学科非常多。学校安排通识教育课程时希望每个专业学生都有被选择的希望,最终结果是一门通识课程包含了全校的就是全部专业的学生,人多时还会采用抽签的方法选课,对于通识课程没有形成课程板块,东学一点“概论”,西学一点“基础”,几乎就是学了各个星星点点是“点”资源的内容,缺乏整体概念。学校教育依然停留在课堂之上,对于个别热门课程,由于教师开课少,学生也就不得不抽签,运气不好等上几次。
二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1增加通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和分量
目前的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显示出本校特色,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从各国的通识教育发展可知都有着本国的目的性。目前的课程结构上存在着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专业课杂、人文课少,课堂内多、课堂外无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果缺乏通识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无完整课程体系的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个性,知识结构不合理,也就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的需要,必须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扩充选修课的比例。对于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实行奖励制度,鼓励新设课程,改变目前新课老课无区别的现状。
2明确通识课程模块的小线条
前述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分化过细,过份强调课程的专业化,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的培养。许多院校在专业基础改革上都有尝试,比如我校的经管学院的经济系大类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等,增加宽厚的基础课程,在经济大系的各专业范围内扩大了学习内容。但步子仍然太小,基础教育课程中应避免强调过去学科分化的弊端,专业壁垒深不可测的弊端。如日本的大学就把类似于我国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课程合并成一个专业工商管理(日本称“经营学”)专业。在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也要求在高校教学中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实行宽口径教学。
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建议固定模块,在模块设置上要选择性、综合性、系统性。选择性要求开设的课程量要有一定量,并且固定一、二个模块,教师可换模块不变,学生今年选不了,明年还可选;综合性是指课程中所包含内容能够就一定的宽广度;系统性要求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必须有一定的课程相对应或匹配,不能对某类专业课程无原则选择。
建议各院系分别开设小模块构成“小线条”模式,摈弃单一某一课程的“点”的模式,所谓“小线条”模式,如设计“做账系列”开设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2门课;设计“成本管理系列”开设会计学和成本管理会计2门课;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也可设计诸多的“劳务人事管理”、“营销管理”、“旅游管理(水上旅游还是我校的特色)”等小线条,也可以如“物流成本管理”小线条,就有“物流学原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的2个系别联合开设。这样小线条内设置几门课形成。这样每一模块至少会开设二、三门以上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小线条内的课程全部修完才能算通识教育的某一模块结束。模块内的课程应该形成小体系,各模块之间要能够相对独立。这样“点”、“线”结合,相比只有“点”资源的一门门独立的选修课,小线条有一定的内容导向,这将有别与目前基础教育的做法,形成一定的通识教育特色。
三引入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模块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实施基础(通识)教育时,都在1年级或者一、二年级实施的,进入三年级由于专业课程的数量较多,相关课程也就消失了。随着年级的变化在不断增加专业教育课程的比重。
我们认为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是个融基础(通识)教育内容与能力培养的非常好的模式。本校会计系已从2010年9月开始在二年级实施教改项目“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将直至他们毕业,并且是全系教师参与,纳入学院级别教改尝试。虽说这一模式有类似与在日本的seminar模式,国内也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但都止步与探讨,未进入实践环节。也不同于研究生阶段的小组研讨。
本系会计学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尝试采用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模式进行学生能力培养,以补充课堂教育的不足。由于大二年级本身尚无专业课程或刚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展开实质性的研讨,但该模式跳出了一般课堂教育模式,在各指导教师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题学习,目前以二年级学生为主体,每个老师指导的小组人数为8名左右,每二、三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两小节课;地点自由安排在教师的办公室,会议室、其他活动教室等。
一年多下来,会计系各老师根据自身研究细分方向及特点,充分安排了专业课堂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扩展,特别是某些活动专题基本上是课堂中不可能或者无时间安排的内容,如:系统讲解具体会计准则并展开讨论的;对会计发展历史、会计领域及会计职业资格与职场规划的经验与体会;通过同学去图书馆查阅某个专业方向主题有关的一本专著、一本期刊、一份报纸,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规范的专业文章写作。通过让同学们寻找具体企业分析行业状况及企业自身发展,发现审计线索,也有据此进一步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从而了解对宏观经济、公司分析直接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ENDNOTE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使理论与实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有小组直接参与教师的课程建设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及分析;深入了解我国近期的财税问题,交流探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控制问题,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财税问题。从而回避了学完有关课程却完全不能在实际中运用的尴尬窘况。
由于学生是二年级属初入会计之门,所以,初期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会计学方面的主要期刊与网站、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使他们对会计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定期布置他们阅读一些文献,从最简单有趣的文献开始,组织教学活动上由同学主讲,其他同学参与讨论,教师点评和补充,讨论的文献从简单有趣逐渐转向学术性更强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学术演讲的能力。
总的来看,通过会计学研究型教学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献阅读查找能力、资料整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使他们对如何从事会计学术研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相信这一届学生持续开展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将好于以往各届。
【关键词】团队建设;大学生;科创;实践能力
一、背景
目前本科教育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大学生科创能力不强,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我国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的情况,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向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远大理想等问题。
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应该旨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动力,激发探索未知的精神。目前传统的课本教育,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发展的关注,学生大都是专注于课本、作业与考试。
二、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思考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当前普遍提及的“创新”一词,来源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1883― 1950)在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就被称之为创新。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创新是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素质。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有着很大的益处,对于社会发展、人类科技进步也有着补个替代的作用。
三、团队建设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于团队的定义目前有多种观点。一种意见认为团队是指由组织中的正式关系而使各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在行为上有彼此影响的交互作用,在心理上能充分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并有相互归属的感受和协作精神的集体。也有学者提出,团队是由这样一些个体组成,他们因任务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团队成员认可自己归属于该团队,外部人员也视这些个体为该团队的成员,这些人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组织绩效目标。
团队作为群体的一种高级形式,它经历了由传统团队到创新团队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团队的优秀的东西传承下来,吸取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元素而形成新的创新团队。而创新团队,就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有共同目标、能相互承担责任而又自觉能动的进行创造性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正式群体,团队的成员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目前没有权威的解释,通常解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互补,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技人员所组成的研究开发群体。
关于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同样没有形成一个正式概念,只是从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但对于一点,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是普遍认同,就是创新团队的建设,对于团队中每一个学生的创新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一)好的创新团队,可以打破传统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发现和抓住创新机会,萌生和形成创新方法,启动和完善创新思维,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二)好的创新团队,可以拓宽知识视野,夯实创新基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好的团队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学习动力,在思想碰撞中夯实基础,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的学生创新团队,也可以激发指导教师的发散思维,令其可以更高效、有创造性的制定团队计划,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创新团队建设所遇到的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创新团队的建设,都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第一课堂团队组建未成气候。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团队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课上交流很少、讨论少,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教育辅导资源相对不足。目前各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和授课压力都很大,无暇顾及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毕业论文能和导师讨论问题外,很少有时间接触及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而一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科研。
第三,本科大学生创新团队“应赛”形式多。很多学生因参加比赛临时组队,团队在赛前准备不足,赛后曲终人散,没有形成持续性的交流活动。
第四,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教师的引导、帮助。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很多是在“地下”状态进行的,他们缺乏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导致成功率低或科技含量低。
第五,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的科技含量不高,精品少。
因此,要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就需要从以上几个问题入手。
五、学生创新团队的建立
在分析了以上几个问题之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组建了包括机器人爱好者协会、机器人竞赛队等学生创新社团。该团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团队是学生自发组成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它是由多个专业的同学,因为某种兴趣爱好,在课外进行科技创新的活动,并且是以本科生为主体的课外科技活动团队。
(二)该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参加各种科技竞赛。以全国“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小车比赛等综合类科技竞赛为龙头,以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专业类竞赛和各类单科类学科竞赛为载体,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学科技、爱科技的热情。
(三)该社团也是各种学术社团的组建。社团包括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竞技机器人实验室、科技转化小组等多个部分组成。
(四)该团队也是以组建团队形式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课题组,老师申请成功的科研课题,在教师主导下从事科学研究。这种形式在重点大学往往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也有较多参与。
(五)该团队也同样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团队中的几大部分队员,都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团队中分为多个小组相互协调完成,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学生创新团队的成果
在近几年的竞赛以及学生培养工作中,以机器人竞赛队、机器人爱好者协会为依托的学生科创团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包括:2011年全国服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一项二等奖,多项三等奖;2012全国服务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两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同年的全国篮球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13年RoboCup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社团中申请成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队员比例高达80%,并取得了专利以及论文。
在社团活动中,机器人爱好者协会多次参与市级科技展示项目,在向大众展示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提升了队员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机理队员的求学精神。
七、展望
作为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实践中还处于探索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也尚处于刚刚起步状态,还存在无数有待探索的未知领域。
由于作者能力有限,本文只是在现有的模式上,对于学生科创团队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关于如何通过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发展对策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实践中还需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一星.团队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2] 方祯云,龚桢,郑小林.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2005(09).
[3] 傅世侠,罗玲玲.建构科技团体创造力评估模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何跃,徐小钦.现代科技与科技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实践任务]
对计算机在人事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作准备.
[实践内容]
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与此同时,单位技术成本也逐年有了明显的下降,然而办公室里的人事费用却不断增加。在国外,花费在专业、管理和行政人员上的成本占了办公室总成本的2/3—4/5,这一现象使人们对办公室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我们必须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高了统计工计算机在人事部门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人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干部统计作为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干部情况的调查,整理和分析,了解干部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各级领导机关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干部管理,改革干部制度提供准确数字的依据。其工作除涉及到干部的基本情况统计之外,还包括干部的工资统计,干部编制情况统计,干部奖惩情况统计,军转干部安置情况统计,老干部情况统计等方面,其涉及的面之广,数据量之大可想而知,若利用手工进行干部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干部统计调查,干部统计资料的整理,干部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人员工资管理、人事统计和查询、干部考评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人才预测和规划等。
管理现代化是汉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生产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行业有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更不密切。组织管理日趋复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这些,要求管理工作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和决策必须迅速及时,对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业式的管理理论、方法、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创新,实现管理现代化势在必行。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人事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抓好了人事管理就为其他管理的优化得到根本的保证。
管理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实施也需要协调发展,人事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人事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事管理现代化是管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是把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工作中,使人事管理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人事管理现代化服务。概括地说,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是包括人事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人事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人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现代化来实现人事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现代化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现代化。
人事来之不易系统化,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点。研究人事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人事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事管理系统的反影响。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人事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人事管理系统内有多种元素,如:管理人员、管理机构、办公设备、规章制度、各业务环节,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等,都可以看作它的“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是否有序,联系的方式和效果是否最优,直接影响着人事管理的水平。在不同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元素是不相同的。人事管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着责任制和考核制,逐步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干部“进”、“管”、“出”制度。实现系统化,除了要解决制度问题外,还有一个掌握系统方法的问题,即学会应用系统工程和系统分析法,这对搞好人事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根据我校人事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人事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人事管理的方针政策
2.确定人事管理体制、编制人事规划
3.编制人事计划,设置人事管理机构和岗位
4.制定人事管理的条例办法;
5.教职员工的业务培训;
6.人才选拔、使用、交流(流动);
7.考核、奖惩、任免;
8.工资、福利与保险
9.离休、退休、退职。
作为人事干部(人事管理人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的才能?这是人事管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体研究方面,目前是做得不够的。因为个体寓于群体之中,群体对人员才能发挥之影响作用,可利用系统原理去指示。通过群体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来取得令人满意的配合效果等。
过去,在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事工作信息滞后, 传递慢、“马后炮”,人事管理数据加工不及时。比如:干部考核、人员的工资计算、人事的统计、人事档案的填写,贮存等等。这些人事工作繁琐、耗时费力,准确性差、效率低、手工操作已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人事管理的现代化。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单位在人事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人事工作的老同志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中华职专职工档案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或单位人员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单位人事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人事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使人事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人事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人事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人事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人事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人事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人事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人事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这样,人事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人事工作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性越来越强,而且信息的密度不断提高,靠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人工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搞好人事管理工作。而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人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人事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计算机在人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人事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人事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人事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更多的人事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人事信息系统,即计算机人事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人事信息,大幅度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人事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人事信息,可以促进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人事信息,以满足人事管理的特殊要求,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
当前,不少单位的人事部门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的客观要求,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它把人事干部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因此,建立计算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尽管在人事管理方面还不可能普遍使用计算机,但从长远来说,人事管理现代化和计算机是不分割的。轻视或者拒绝利用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真正地、全面地实现人事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的人事管理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