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践周报告范文

实践周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践周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践周报告

第1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一、注意准确把握志愿填报时间

今年我省实行网上填报志愿,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7日00:00至6月30日18:00,考生须在此期间登陆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网址:gkzy.gzszk.com)填报各科类、各批次本科和高职(专科)志愿。

二、填报志愿结束前可修改两次

考生应认真细致填报志愿,核对准确后提交。考生提交志愿后,在志愿填报系统未关闭前,若发现填报志愿有误,可以进行修改,但修改不能超过2次,系统以考生最后一次提交的志愿为准。

三、谨慎保管准考证及密码

考生准考证上的密码是考生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的凭证,请务必保管好密码,如果发现密码泄漏应及时向县级招办报告。否则可能造成志愿信息被他人填报或修改。

第2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

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孙子回家乡支援家乡建设,老人说:"村子里太苦,能到外面去,干嘛回来。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点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来说,村子应属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让孩子回来,可想而知其他贫困村的情况。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关键在于和韩国合作的200亩高效田,其实这对村里既是一笔客观的收入,又是一种劳动力的利用。韩国人出种子,出技术,村里出劳力,出土地,收获后,韩国人回收所有果实和种子,付给村里的报酬只是收益中极少的一部分。而且还规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种,否则将受重罚。这完全是一种劳动力的欺骗,可是以我们的知识就是无法掌握其中的技术关键。而我们为了这笔可观的收入,还必须甘受韩国人的这种技术欺骗,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试想如果村里有这么一批农业知识相当丰富的人才,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韩国人的技术,从而为我们自己所用,那时所有的收益都将归我们自己所有。村里将远比现在要富裕!

第3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第一天“上班”由于自己什么都不会而对汽车这个家伙的内容一无所知店里的主管领导便给我找了个师傅,他是个钣金工,叫X龙,人很和善,让我叫他龙哥就好,龙哥说我什么都不会,所以先学钣金以便对车有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是第一天我的积极性特高,不管龙哥干什么,我都想帮忙,可无奈自己是个菜鸟,干什么都笨手笨脚的,也做错了不少,不过龙哥从不斥责我而是细心的教我,车间里的站一直都开着,所以车间很冷,温度和外面相差无凡,才半天的时间于冻得就麻了,但是一进烤漆房,里面60度的气温马上就让人大汗淋淋,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便马上投入工作中了,下午可比上午强多了,不那么笨手笨脚的了,师傅也在空闲时给我讲很多汽车方面的知识。一天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家,看到自己一天就把白色的工作服穿成黑色时,不免觉得愧疚,不过心里还是挺美的,一天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认识了各种从前不知为何物的修车工具,对车身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在师傅的教导下,才三天我便可以一个人拆卸车门,给车更换玻璃了,看着第一辆自己修好的车开走心里有着莫大的成就感。

眨眼间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从钣金部门换到机修部门,开始学习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的知识,在这里我认识了李克单、一个同样是军需学院汽车系毕业的师傅,他同样细心的教我,各部件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变成半个内行,并且还学会了电脑检测车辆故障。

第4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课程改革时至今日,体育学习,快乐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深深的基于广大体育教师的思想中,无论是技能的学校还是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教师都能遵循“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不知不觉掌握体育技能,从而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肩肘倒立是水平三必须掌握的技巧性动作,属于倒立基础上的垫上平衡,其支撑点是双肘和肩,支撑部位是腰部后侧。所以对初学者来说,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支撑方法—正三角支撑,及控制重心的能力。

 

根据张老师上课情况来看,此动作一般情况下学生是可以完成的,主要注意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保护能够避免身体突然扭曲造成的扭伤,尤其要注意颈椎,但由于出现乏力导致腿部上举时突然掉下来也是应该重点防范的现象之一。

 

总体来讲,张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看张老师的课犹如身临其境,下面根据我的观课记录做如下汇报。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整堂课的设计一气呵成,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目标。张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上从始至终有它的系统性,从开始的简单的队列练习入手,然后进入徒手操活动,达到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徒手操的练习中包含个别的专项准备活动,如头部运动。其实这个地方的设计可以更加专项化一些,涉及几个练习活动,如脚尖、脚踝、颈关节等等。

 

二、 教学过程的呈现

 

从主教材的整个教学过程来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学生由易到难逐渐掌握动作的一个过程,因为肩肘倒立动作作为学生来讲,难点第一在支撑,支撑上要成为稳定的一个三角形。为了做好这个动作,张老师进行了双手反叉腰的练习,另外在肩肘倒立完成过程当中,它是由简单、由部分动作达到整体掌握,例如先做蹦脚尖,然后再后倒,后倒成屈腿的肩肘倒立,再由屈腿的肩肘倒立过渡到单腿肩肘倒立,最后双腿直立起来。掌握动作从教法上明显看出学生最后能够90%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这个动作,就是在一步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这节课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组织到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2、在这节体育课上达到了一定的身体锻炼,并且这个身体锻炼是一个合理的,由开始低运动量到最后达到较高运动量,最后做整理活动,再恢复到接近于正常水平。

 

3、.教师讲解准确、精炼、有效,在40分钟的课堂里,教师讲解没有超过15分钟,其中包括师生的互动,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相结合。

 

第5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这份卫星检视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欧洲电视数字化进程继续加快,目前已有过半的电视家庭接收数字电视(DTV)。在欧洲主要电视市场之一的德国,选择收看DTV的电视家庭已占该国电视家庭总数的53%。而在新兴的卫星电视市场乌克兰,2008年接收卫星DTV的家庭猛增180万户,达到230万户。

欧洲接收数字电视的家庭过半

据2009欧洲Astra卫星检视报告称,在2008年底,欧洲及北非25各国家接收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家庭增加到2.43亿户(2007年/2006年分别为2.39亿户/2.385亿户),其中接收DTV的家庭约1.22亿户,占50%。而2007年底和2006年底接收DTV的家庭只有近1亿户及8070万户,分别占当年电视家庭总数的42%和34%。这表明从2006年至2008年三年间,欧洲及北非地区每年大约共增加2000万户或2000多万户家庭接收DTV,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完成电视数字化的进程继续加快。

目前欧洲及北非电视家庭通常采用卫星、有线网络、地面广播及IPTV四种接收方式来收看DTV。据检视报告公布的数据,在1.221亿接收DTV的电视家中,卫星DTH电视家庭多大6390万户(占52%),有线电视家庭1970万户(占16%),地面电视家庭3170万户(占26%),IPTV家庭仅680万户(约占6%)。此外,2008年卫星DTH电视家庭接收DTV比例为89%,超过有线电视家庭接收DTV比例27%的3倍。数据还显示,从2006年至2008年接收卫星DTV的DTH电视家庭从4860万户逐年增加到5680万户及6390万户,反映了卫星数字电视在欧洲和北非市场的持续快速成长,卫星电视成为电视家庭接收DTV最普及的模式。

这份最新的卫星检视报告指出,作为欧洲主要的DTH卫星电视系统之一,SES Asrta卫星电视市场在持续发展。在2008年底,欧洲及北非35个国家接收Asrta卫星系统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家庭也增加到1.22亿户,已占这些国家电视家庭总数2.43亿户的50%。其中采用卫星DTH方式的家庭5340万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前段接收Asrta卫星电视的家庭6880万户。而在2007年及2006年,接收Asrta卫星电视的卫星DTH电视家庭和有线电视家庭总数分别为1.172亿户和1.092亿户。

检视报告特别指出,英国、法国和乌克兰是2008年欧洲卫星数字电视发展快速的几个市场。2008年,接收DTV的Asrta公司卫星DTH家庭增加到4720万户,分别比2007年的4110万户及2006年的3520万户增加了610万户和1200万户,已占卫星DTV家庭总数6390万户的74%。与此同时,随着欧洲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Asrta卫星已成为欧洲HDTV最重要的传输平台之一,至2008年底,Asrta卫星系统共传输64个HDTV频道。而至2009年3月31日,Asrta卫星系统传输的HDTV频道已增加到69个,估计有190多万数字卫星家庭在接收HDTV节目。

检视报告再次证实,卫星不仅是欧洲视频内容的主要基础设施,也是欧洲电视数字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卫星数字电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家庭的欢迎。

据SES Asrta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至2008年底,该公司透过在19.2°E、28.2°E、23.5°E、5°E及31.5°E轨位上运行的14颗Asrta卫星和2颗Sirius卫星,为欧洲及北非用户共传输2491个数字及模拟电视频道、广播频道,包括HDTV频道和交互式电视频道(2007/2006年传输的频道分别为2295个和1864个)。除了广播电视业务,Asrta卫星系统还为企业、政府机构及商业客户提供基于卫星的多媒体、互联网和通信服务。Asrta/Sirius卫星现为欧洲传输的主要DTH平台包括英国Sky Sigital、法国Canalsat France、德国Premiere、荷兰Canal Digitaal、西班牙Digital +、比利时TV Vlaanderen Sigitaal、奥地利ORF Digital、捷克CSLink、斯洛伐克Sky Link和北欧Viasat等。

德国53%电视家庭接收数字电视

据SES Asrta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2008年底德国接收Asrta卫星数字电视的家庭比2007年底的975万户增加了135万户,达到1110万户,市场成长率约13.9%。这说明Asrta卫星系统在德国电视数字化进程中继续担任主要角色,是德国电视家庭接收DTV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

上述数据来自3月24日公布的SES Asrta卫星检视报告。据称,德国电视市场调查的抽样样本为6000个电话和面对面访问。这份卫星检视报告指出,在2008年底,德国接收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电视家庭共3767万户(2007年底为3698万户)其中卫星DTH电视家庭1620万户(占43%),有线电视家庭1845万户(占49%),地面电视家庭275万户(占7.3%),IPTV家庭27万户(占0.7%)。

而在3767万德国电视家庭中,接收DTV的电视家庭从2007年的1561万户增加到2004万户,所占电视家庭总数的比例从2007年的42%上升到53%,这表明目前每两户德国电死家庭中有一户接收数字电视,德国电视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检视报告同时指出,在2008年2004万户收看DTV的德国电视家庭中,卫星DTH电视家庭最多,为1124万户(占56.1%),有线电视家庭578万户(约占28.9%)地面电视家庭275万户(占13.7%),IPTV家庭仅27万户(占1.3%)。此外,卫星DTH电视家庭及有线电视家庭中接收DTV的比例分别为69.4%和31.3%。上述数据说明,卫星数字电视已成为德国家庭接收DTV的主要模式。

分析家指出,基于历史上的原因,德国目前仍是欧洲模拟电视的接收大国之一,仍有约1767万户模拟电视家庭(2007年底为2137万户)。不过,随着卫星及有线数字电视,特别是数字高清电视的快速发展,德国全面进入DTV时代已为期不远。

乌克兰卫星数字电视快速发展

第6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关键词:恩施州;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

一、恩施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评价

(一)从建设历程看,全面小康指数逐年提升

自2000年以来,在各届领导集体兴产业、促繁荣的战略措施和400万各族人民的奋斗下,全州小康指数逐年、加快提升:2000年仅为41.51%,历经十年发展,在“十一五”期末达到了总体小康,2010年全州小康指数达到63.32%(60%为总体小康);在接近“十二五”中期的2012年小康指数超过70%,达到70.71%,比2000年提高29.20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全州小康指数年递增在1~2个百分点之间,自“十一五”时期以来,全面小康指数加速提升,年增长区间在3~4个百分点之间。

(二)从五大监测领域看,资源环境指数、人民生活指数、民主法制指数超过小康指数

根据监测结果,五大领域实现较好的依次是资源环境、人民生活、民主法制建设,2012年相应指数分别为76.63%、75.66%、70.84%,已达到或超过七成,同时均超过70.71%的小康指数;而同期经济发展指数和文化建设指数低于小康指数,分别仅为61.46%和67.34%。

(三)从达标情况看,7项指标已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值

在39项监测指标中,已有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互联网普及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失业率7项指标评价值达到100%全面小康标准。平均预期寿命、单位GDP水耗、环境质量指数、城乡居民娱乐文化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社会安全指数5项指标评价值在90~99%。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受教育年限5项指标评价值在80~89%。评价值达80%以上的指标共计17个。

二、五大监测指标类别具体发展情况和评价值

(一)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指数从2000年的29.48%发展到2012年的61.46%,提高31.9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指数由9项监测指标组成,其中2012年全州人均GDP13492元,评价值23.6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评价值85.1%;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49.17%,评价值达10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17%,评价值6.6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52件,评价值14.87%;工业劳动生产率9.46万元/人,评价值78.79%;互联网普及率达58.99%,评价值达100%;城镇人口比重34.55%,评价值为57.58%;农业劳动生产率1.48万元/人,评价值为74.14%。

(二)民主法制稳妥前行,民主法制指数从2000年的64.17%发展到2012年的70.84%,提高6.67个百分点

民主法制指数由4项指标组成,其中基层民主参选率以全省平均水平代替,廉政指数暂未纳入计算,另外2项指标分别是社会安全指数和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2012年,全州社会安全指数为 90.04%,社会安全评价值90%。2012年全州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0.74人,评价值31.96%。

(三)文化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指数从2000年的41.45%发展到2012年的67.34%,提高25.89个百分点

文化建设指数由5项监测指标组成,其中2012年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2%,评价值44%;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87.62元,评价值58.41%;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98.86%,评价值达100%;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48.47平方米,评价值为37.12%;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5.44%,评价值为90.63%。

(四)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指数从2000年的45.87%发展到2012年的75.66%,提高29.79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指数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7505元,评价值为30.02%;失业率4.1%,评价值达到100%;恩格尔系数45.52,评价值87.87%;城乡居民收入比3.29,评价值83.07%;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评价值达100%;公共交通服务指数54.52%,评价值54.52%;平均预期寿命74.9岁,评价值98.55%;平均受教育年限8.53年,评价值81.27%;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1.63人,评价值83.8%;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9.23%,评价值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9.73%,评价值49.6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5.56%,评价值60.75%。

(五)资源环境明显优化,资源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37.10%发展到2012年的76.63%,提高39.53个百分点

资源环境指数由7项监测指标组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暂未纳入计算,2012年全州单位GDP能耗0.99吨标准煤/万元,评价值60.50%;单位GDP水耗112.13立方米/万元,评价值98.10%;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105.83公顷/万元,评价值56.70%;环境质量指数96.48%,评价值96.48%;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50.2%,评价值50.2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59%;评价值达100%。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监测表明,恩施州全面小康指数逐年提升,2012年已达到了70%以上,但低于同期全省81.8%的平均水平,折射出我州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的系列难题,主要表现是:

(一)从发展指数看,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2012年恩施州全面小康指数70.71%,意味着2013~2020年的8年间需每年提高3.66个百分点,才能与全国全省实现同步建成小康。根据前期建设进度推算,要保持每年提高3.66个百分点也并不轻松。而从39项监测指标观测,2012年还有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等13项指标评价值不足60%,其中人均GDP等8项指标评价值低于5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评价值不到10%。

(二)从经济实力看,经济总量、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不强

恩施州经济发展基础较弱,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滞后,由此导致人均产出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而新的监测体系大幅提升了人均GDP和城乡人均居民收入水平,要实现两项指标的小康目标值殊为不易。

人均GDP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值由原31400元提升至57000元,按2020年全州常住人口达到350万人计算,要实现人均产出5.7万元GDP 的目标,2020年GDP总量需达到1995亿元(2010年不变价),而我州2013年GDP刚过500亿元(2010年不变价仅有489.71亿元);要实现2020年全州GDP达到1995亿元的目标,后7年GDP年均增幅需达到22.2%,这个速度相对于当前国家淡化GDP考核、主动降低GDP增幅的大环境、大趋势,相对于我州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全面小康目标值由原15000元提高到25000元,2012年全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10年价)为7505元,评价值仅为30%,要实现25000元小康目标值,则2013~2010年间需年均增长16.2%,这相对2013年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农村居民纯收入14.5%的增幅,也是具有较大难度的。

(三)从公共服务看,文化、科技、公共交通等基础性投入不够

2012年全州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仅为87.62元,少于人均150元目标值62.38元,评价值为58.41%;每万人口拥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48.47平方米,少于每万人400平方米的目标值251.53平方米,评价值仅为37.12%。由于在文化基础设施和财力投入上的不足,加之民族文化在省内的被边缘化、在武陵山地区的被同质化,文化产业作为事业发展由来已久,而作为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起步较晚、发育不充分,全州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2%,离5%的目标值相距2.8%个百分点,评价值仅有44%。

2012年全州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仅为1.7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73.2%,合成公共交通服务指数仅为54.52%,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动作用有限,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45.5个百分点的距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任务较重。

2012年全州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17%,低于2.5%的目标值2.33个百分点,评价值仅为6.64%,是39个监测指标中评价值最低的;全州有效专利产出量较为不足,2012年全州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52件,相距3.5件的目标值人均差距3件,2020年要达到每万人专利拥有量3.5件的目标,全州有效专利拥有量需达到1225件左右。

(四)从城镇化看,城镇发育进度不快

恩施州地处中部内陆山区,不具备人口聚集的先天地理优势,加之支柱产业不强、产业门类不全,就地城镇化缺乏成熟的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对落后,由此导致我州城市和小城镇发育不足、城镇化进程不快。2012年全州城镇化水平只有34.55%,低于全省53.5%的 1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52.57%的水平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全面小康评价值仅为57.58%。要达到60%的目标值,后8年间需每年提高城镇化率3.18个百分点,这对于当前我州城镇化发展现状而言具有现实难度。

(五)从资源环境看,资源环境的优势地位不显

恩施州在环境质量和资源保护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资源环境在全州全面小康建设中评价值最高,但从具体指标观察,资源环境的优势地位未能充分凸显,节能减排任务仍重。2012年全州资源环境指数未达80%,具体分析,一是由于新体系对单位GDP能耗的目标值由旧体系的0.84吨标准煤/万元调低至0.6%吨标准煤/万元,而我州2012年万元GDP能耗为0.99吨标准煤/万元,评价值刚刚达到60%;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只有50.2%,还需加强控制和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三是新的监测体系用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取代了原耕地面积指数,全面小康的单位GDP建设用地目标值是60公顷/万元,我州2012年单位GDP建设用地(2010年不变价)为105.83公顷/万元,评价值只有56.7%。

四、恩施州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需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依托六大产业链建设,加快产业兴州

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大做强全州经济总量是绕不开的一道题,要提高人均产出水平、增加居民收入,要义仍在于“做大蛋糕”。州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在未来五年重点推进烟草、茶叶、畜牧、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信息六大产业链建设,打造恩施经济升级版,这与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也是一致的。一方面,要按照六大产业链已经制定的单个实施方案和细则,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积极有效破解产业链条建设上的难题。另一方面,要瞄准省内、国内相关领域的政策动态,积极争取发展政策,承接产业落地。

(二)依凭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深入推动产城融合

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已经确立了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在“双轮驱动”的实施中,一是恩施州的城镇化发展总体上要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绿色生态、民族文化彰显、宜居宜旅”的路子。二是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促使产城互动、相互融合,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就地转移为城镇人口。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三)依靠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积极提升发展软实力

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为基础,加快提升我州科教文化等软实力,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内容。一是落实在八县市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目标,充实提高师资队伍,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和人才投入,力争到2020年实现10.5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目标;二是编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增加“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做大文化产业增加值。三是继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打通经济流通的“毛细血管”,继续增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推进乡村公路运输站场建设。四是加大科普力度,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成果孵化转化,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和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7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7月15日,这支大多由勤工助学中心学生干部组成的团队就直奔“三下乡”的目的地----遵义市正安县碧峰乡。在15日---18日期间在碧峰与到领导举行座谈会,支教活动仪式和连续5天的支教活动。期间还走访贫困家庭,慰问贫困学生,进行学生文具和贫困农户衣物的捐赠,还有在赶集时进行法制宣传,文艺演出,友谊篮球赛等。同时我们也对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举行学生、家长、教师共同的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状况。几天中尽管每位队员都坚持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但都毫无怨言,无论我们进行什么活动,都保持每天8:00---11:00,下午2:00---5:00的支教活动。晚上则分成小组对一些学生家庭进行走访,这之间也同支教的小弟弟、小妹妹建立了深厚而又感人的友谊,我们离去时许许多多的学生来相送,并希望我们不要走。我们在这儿的各项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团委、学校的大力支持。

7月19日,到达正安县,在正安联合司法局、县法制办公室、县团委举办大型法制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法制资料三千余份,受到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好评,并且于7月20日到县团委、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教育局、妇联等有关部门收集大量有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资料,也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7月21日,乘车由正安返校,这次活动也宣告圆满结束,实践活动中我们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感到欣慰,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学会了许多东西,它让我们走近基层,走近村镇,走近生活。

返校后在实践队两名队长肖才江、殷宇剑的组织下,陆续完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报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反思》,《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勤工助学中心20__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等调研论文。

第8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一、大山区兴起沼气热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辖六县二市,耕地面积379万亩,农业人口306万人。近年来,他们大力推进以农村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家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州已累计建设沼气池30万口,占适宜地区农户的42%,高于全国10.6%的平均水平,呈现出热潮趋势。

氛围浓。走进恩施农村,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沼气热,农民朋友谈起沼气池无不津津乐道,喜笑颜开。“一口沼气池,解放农家女;一盏沼气灯,照亮新农村;一台沼气淋浴器,洗掉农村旧习气”是恩施州农村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也是该州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州政府负责人的介绍中了解到,这里主要在三个方面形成了氛围。领导高度重视。州、县(市)两级成立了以州、县长挂帅,财政、计划、农业、扶贫、农行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生态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将沼气池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2003年以来,州政府连续三年把沼气池建设纳入向社会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组织机构健全。根据工作需要,原创:恩施州政府将原州农村能源办公室升格为副处级的生态能源局,配备8名工作人员。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发动到位。州农业局与州电视台常年联办《对话—沼气》节目,请专家座谈、典型户现身说法。今年8月,人民日报社等9大中央新闻媒体齐聚恩施采访,宣传推介恩施以沼气池为龙头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成效和经验。

投入大。恩施把各级项目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机整合,形成了“政府引导投入、项目捆绑投入、群众自愿投入”的推动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000年以来,恩施争取农业部沼气池建设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二是加大资金捆绑使用力度。从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地区建设等渠道进行资金捆绑、集中投入。2003年以来,全州共捆绑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沼气池及其配套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世行贷款。今年已落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650万元,2000万美元世行贷款项目列入2006年利用外资计划。四是动员社会结对帮扶。全州500多个州县(市)直单位、5000多名干部与农户结成对子,挤出资金帮助农户建沼气池。

质量高。恩施从四个方面确保建池质量。首先是加强技术攻关。安排专项经费,集中精干力量,对恩施州不同地区建池技术进行科研攻关,重点解决高山地区沼气池因温度低导致产气率低的技术问题。大力推广新技术,重点加强了沼气池新池型(旋流布料式、强回流式)、预制件建池、脚踏式沼液冲便器的示范和推广。狠抓分级培训,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目前全州已有农业部颁发施工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2744人,确保了建池的技术力量。其次是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州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特别是在村里设立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培养3-4个当地农民作为技术员,设置了维修专号电话,很好地解决了农民使用沼气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效益好。恩施沼气建设已显示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效益分析,沼气建设使农村人畜粪便等被闲置废弃的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利用,长期以柴草为燃料的生活习惯得到根本改变,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2000年以来,全州森林覆盖率由64%提高到67%,森林活立木总蓄积达4500万立方米,“鄂西林海”的美誉得到恢复。从经济效益分析,按每口沼气池年产气300立方米,每立方米按单价1.2元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亿元左右,每口沼气池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节约化肥、农药费用一年按100元计算,可节约生产费用2900万元,农民人平增收38元。

二、圣火点亮农村文明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恩施首创“五改三建”模式(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建成沼气户、走上水泥路、饮用自来水、筑起防渗渠、生产有机肥、吃上有机菜”,群众称赞沼气为圣火,农业部肯定为对生态家园内涵极大丰富的“恩施模式”。

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施的沼气工程就是具体举措和好路子。他们把沼气建设与文明新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推广“五改三建”生态家园模式,全州700多个村初步建成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始县野韭池村,原来是一个脏乱村、贫困村,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40元,60%的村民饮水困难。2002年,该村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推广“五改三建”模式,小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沼气入户率达到90.3%,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通上硬化路,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元。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沼气综合配套建设既能促进生产发展,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又能美化村容村貌,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

把沼气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而是解决农产品在市场上实现较高价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其战略性主要体现为紧跟市场消费需求,生产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恩施州把沼气建设与开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牲猪、茶叶、魔芋、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州年牲猪饲养量达到300多万头,比2000年增长20%;富硒茶4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魔芋总面积30万亩,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药材80多万亩,号称“华中药库”;薇菜等特色山野菜基地60万亩;38个品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沼气是提升产业发展档次的加速器,是整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连接器,只有把沼气建设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才能使沼气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把沼气建设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结合起来。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杆、薪柴等生物能源,又可替代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1个沼气池每年可替代0.8吨标准煤、50方薪柴。恩施充分发挥沼气的生态功能,把沼气开发作为生态示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积极引导农户用沼气烧水做饭,用沼肥替代化肥,农村长期以化肥为肥料、以薪柴为燃料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逐步转变,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发展沼气,近三年恩施农民节约农资开支2900万元,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构筑农业生态产业链,催生“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把沼气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就是要让广大农村享受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让全国数亿农民安居乐业,在农村也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恩施把沼气建设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全州通电率达到100%,通路率80%,40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今的恩施,没有污水横流、泥泞满地,不见烟熏火燎、灰尘遍撒,取而代之的,是树荫夹道的公路网、清洁明亮的卫生间、灵便实用的沼气煲、和谐美观的家院,一部分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象重视城市能源建设一样重视农村沼气建设,象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经济更繁荣,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三、做好小池子这篇大文章

恩施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为目标,加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力度,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到2010年,全市沼气池总数达到30万个,占适宜户的30%;“三改”配套户达到24万户,配套率达到80%;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家园文明新村。

1.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抓好资金投入。沼气产业是一项投入较大的产业,必须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驱动“财政、项目、部门、银信”四个轮子一起转,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投入为先导。最基本的要求,各级沼气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也是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重不重视沼气建设的重要指标。项目投入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项目投入仍是沼气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支持沼气事业发展的有利机遇,优化项目,加强汇报,积极联系,勤跑多动,在争取国债项目上舍得花精力、下功夫,力争每年都有国债项目落户我市。部门投入为助力。发动机关干部和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沼气建设,特别是农村能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都要挤出一定专项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信贷投入为后盾。引导信贷部门加大小额贷款投放额度,重点扶持一批积极性高、资金不足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抓好综合利用。沼气是农业深度开发的一根重要纽带,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气建设的效益,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效应”。一是坚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猪牛羊+沼气+果蔬渔”等一些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使结构调整与沼气建设相互整合、相互配套、相互补充,通过沼气建设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进而又带动沼气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坚持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突出生态效益。解决好广大农村封山不封林的现实矛盾,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不反弹,就必须加强退耕还林地区的沼气建设。各地特别是山区县要集中力量,在连片造林区域加快沼气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三是坚持与文明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社会效益。在发展沼气的同时,要大力推行“一池多改”、“一气多用”,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综合进行房屋改造及道路、田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村能留住农民、吸引市民。

第9篇:实践周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3-0060-05

1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学术性机构,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攻关活动提供文献保障的基地[1]。随着人们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及体会越来越深,图书馆的馆藏也随之呈指数级增长。同时,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也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丰富,其地位及作用日益凸显,成为馆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高校图书馆都先后引进了各种价格不菲的中外数据库,并根据本馆实际情况自建了许多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充分且有力的信息保障。

通过对广州5所“211”工程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用户(以本科生为例)和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走访和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建设策略、电子资源的使用率低、电子资源的使用只能适用于校园网内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2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于2012年5月分别在5所高校随机发放,共回收735份,其中有效问卷676份,有效率92%。各学校发放问卷的比例大致相当,详见表1。从调查对象年级来看,以大二和大三居多,分别为38.7%和373%,大一学生占16.3%,最少为大四学生,占77%。

3.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1 是否使用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从表2的数据可看出:图书馆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科研的重要资源,但仍有待宣传推广。横向对比5所高校各自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暨南大学学生经常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比例最高,其次为中山大学学生,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仅为4.5%,远低于总体水平。各校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差异与本校电子资源建设的条件及宣传力度有关。

3.2 目前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种类能否满足要求

从表3的数据可看出:目前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但在结构上和数量上还需要完善,以适应不同学生更多的使用需求。通过比较发现,中山大学学生认为能够满足要求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这与两所学校的电子资源建设力度不无关系。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校,学校每年都会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的建设经费因此能够得到保证。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采购原则是尽量满足本校师生的需要,基本不受经费的限制。而其他几所图书馆都表示存在经费有限的问题,只能尽可能地订购需求相对大的数据库,合理公平地分配资金,以满足不同学院专业的要求。

3.3 阅读和检索电子资源的目的

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查询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是其阅读检索电子资源的最主要目的,占调查人数的62.9%,其次是为了完成平时老师布置的学科作业以及为撰写毕业论准备。从表4可看到,各个高校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的原因重要程度基本一致。有22.7%的学生选择“随便看看,无目的”,还有11.7%的学生出于“好奇”使用,这说明图书馆还有不少的潜在电子资源用户可以挖掘。

3.4 图书馆不同种类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

参加调查的学生认为电子期刊是对学习最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其次是专题数据库和学位论文。利用率最低的是会议论文、电子报纸及特色数据库。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倾向于使用那些平时最常用的电子资源,对其他的电子资源很少关注。图书馆应该加强会议论文、电子报纸及特色数据库等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使用。

3.5 不愿意或不使用电子资源的原因

在“不愿意或不使用电子资源的原因”中,“不习惯阅读”的比例最高,占43.8%。受传统阅读方式的影响,纸质图书期刊仍然是高校学生查找资料的首选。相比之下,网络电子资源具有更新快、检索速度快、检索途径多、信息共享程度高等优点,是高校学生进行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作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应努力改变阅读习惯。其次为“网络速度太慢”,占38.6%。调查过程中,有学生反映图书馆主页有时很难打开,进入数据库的速度过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使用电子资源的热情。“没有计算机设备”这一原因仅占125%。目前高校学生大都拥有自己的电脑,少数没有的也可以使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所以对电子资源利用影响不大。

3.6 更愿意接受的了解电子资源使用方法的方式

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66.7%普遍喜欢自己上网阅读数据库操作指南,其次为讲座、询问参考馆员、培训班还有其他方式,分别占11.7%、10.0%、8.8%和2.8%。从表7可以看出,各个学校的学生对了解方式的喜好程度都差不多。上网阅读数据库操作指南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时间灵活性较大,所以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但讲座、培训班的开设也是必需的,因为它除了能够满足约10%的学生学习需求外,还能够使用户了解到除操作方法与技巧之外的其他信息,以及系统地了解数据库的特点和功能。

3.7 浏览图书馆主页和关注其动态的频率

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经常浏览图书馆主页的学生仅占15.0%,有68.6%的学生偶尔关注其动态,而从不浏览图书馆主页信息、从不关注其动态的学生高达16.4%。虽然图书馆很多关于试用数据库和数据库的使用信息都会在图书馆主页中,但是还应该采用多种途径宣传其电子资源,使更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信息。

3.8 图书馆应该加强宣传介绍的方面

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70.3%都希望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方面加强宣传介绍,59.1%的学生希望加强宣传网络数据库,42.5%的学生希望加强宣传特色服务,如表9所示。图书馆应该在宣传方面加强力度,寻找更受本科生欢迎和更易实现的方法,使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3.9 图书馆应该增加的新服务

为了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使电子资源更好地发挥其功效,接受调查的学生均表示希望图书馆可以增加一些新服务,如表10所示。

4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盲点提出以下建议。

4.1 制定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策略

在对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主要负责人的走访中,笔者发现目前除了华南师范大学以外,其他几所高校并没有明确的电子资源建设目标。

图书馆要建设电子资源,需要建设策略的指导。在制定策略之前,要对图书馆及其环境、用户、建设经费、人员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制定的过程中,要遵循电子资源建设策略制定的指导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连续性、动态性和前瞻性等原则;在制定之后,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

4.2 建立电子资源的评价体系

图书馆对本馆的电子资源、使用情况和投资效益等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发现在电子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以后数据库的购买、更新和续订等提供参考。由于电子资源的特殊性,传统文献资源的评价方法并不适用于电子资源的评价。因此,“需要结合传统的馆藏评价方法、书刊评价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其他方法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建立评价体系,确定一个综合指数”[2]。具体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4.2.1 确定评价内容。电子资源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电子资源的内容、检索系统与功能、用户使用情况、成本核算[3]、数据库的友好程度、数据库同一时间的最大访问量、数据库的版权问题、数据库的安全问题等。

4.2.2 建立评价体系。图书馆应该建立起一个电子资源的评价体系,对引进和自建数据库的利用情况、技术平台、服务情况等进行系统的评估,以完善电子资源的建设。电子资源的评价体系中有两个重要方面:对电子资源利用率的统计分析和建立用户对电子资源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评价平台,或者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甚至可以对重点用户进行走访,了解用户的深层次需求,为电子资源的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

4.3 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

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或者宣传不到位。本科生是高校中的主体,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科生对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却极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没有使用过电子资源,对电子资源的好处根本不了解。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4种途径对电子资源进行宣传。

4.3.1 优化图书馆主页。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的网上窗口,在利用图书馆主页宣传电子资源的同时,必须优化主页的结构,这样才可以把读者的眼光吸引住。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使用数据库的习惯,对现有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主页看起来简洁、流畅,同时也方便读者的使用。

4.3.2 开办讲座、培训。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办或者与数据库服务商合作开办有关电子资源的系列讲座和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来开设专题数据库的网络培训等。目前,通过数据库服务商、信息集成商与图书馆密切配合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和用户培训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南开大学图书馆在开办讲座、培训、宣传图书馆电子资源这方面的做法对其他高校图书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4.3.3 开设检索课。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不同于传统文献资源,所以图书馆应该开设检索课程,引导学生,特别是新生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但也只是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而且学分也比较少。鉴于文献检索课的重要性,建议高校将文献检索课作为必修课,并适当增加其学分。在检索课中,可以重点突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技巧和检索技巧等知识,以提高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能力。

4.3.4 与院系、社团合作。

在高校学生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很多都是院系或社团举办的活动。图书馆可以通过与院系、社团等合作,在校报、院刊、广播站或各种社团活动中宣传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还可以印制一些图书馆电子资源介绍和使用技巧的小册子进行分发,通过宣传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4.4 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

图书馆自建和引进的各种电子资源的检索平台都不统一,读者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需要从不同的检索入口进入,有时还需要频繁地登录和退出不同的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热情,影响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为了方便读者利用电子资源,图书馆应该开发或者引进跨库检索软件,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为读者提供统一的检索界面。读者只要一次输入检索词,系统就会在多个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合并后反馈给读者。利用统一的检索平台对电子资源进行检索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读者的检索工作,提高检索效率,从而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4.5 建设本馆的特色数据库

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经开始自建特色数据库。例如,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读者的需求,自行建设了“教学参考书数据库”“本校专家学者数据库”“教育信息数据库”“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数据库”“多媒体系列资源库”等14个特色数字资源库。暨南大学图书馆专门建设的华侨华人中心汇集了很多关于华侨华人的信息,还有侨情简报等,其中由教育部CALIS项目资助开发的“华侨华人研究专题数据库”是CALIS的特色数据库之一。

4.6 解决校外网使用电子资源的问题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读者没有或较少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使用校园网,从而使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用户,这个问题在华南农业大学体现得最为明显。华南农业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是使用铁通宽带上网,而不是使用校园网,这也是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图书馆应该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校园网外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暨南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其在2005年引入VPN技术,极大地方便全校师生在校园网外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4.7 提供电子资源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为读者开设个性化服务。暨南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只要正确输入其校园卡卡号及用户密码就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信息定制、信息搜索、信息提供和用户反馈五个方面。利用该系统,图书馆完全可以像“新书推荐”那样向读者推荐其所需要的数据库或最新的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周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读者调查报告[J].图书馆论坛.2005(1):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