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治疗师医德医风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医院管理 医德医风 白求恩精神
没有哪一种职业道德的影响力能跟医务人员相比,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职业,与其它职业道德相比,地位突出、对象特殊、责任关天。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谈,谨恭同道参考。
1.纯正医德医风,必须要在理解传统中烙下医德之印
我国肝胆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吴孟超教授曾经说过,“为医之道,最重要的是一个‘德’字,医无德,不堪为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冲击,我们也看到,少数医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异,受利益驱动做了一些损害医疗行业形象的事,医德医风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在病人面前,我们所得到那种信任、期待和敬畏,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虔诚的。能有哪一种托付比托付生命更为重要呢,因此,我们要把白求恩精神和医德之印永远烙在心里、记在脑海里。在我看来:
首先,要在理解传统美德中提升医德感受。追根溯源,从周朝开始,医者就被列为百工之一,成为独立的职业,医德也在历史中成型、发展并臻于完善。古代中国,医学被称为“仁术”,医者应为“仁爱之士”,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要求用医学济救众生。纵观历史,从写出《神农百草经》的神农氏到敢于施针、用药、开刀的大医学家华佗,从成功阻止伤寒流行的医学家张仲景到著有《千金要方》的孙思邈,无不以爱人救人为己任,悬壶济世、慎独自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些,用这些传统美德来端正医德方向、指导医疗行为、引领职业操守。
其次,要在继承军队优良传统中打牢医德基础。我军医务工作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以全心全意、精益求精为代表的白求思精神,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保持的白衣天使的高尚品质,都成为我军医务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丰富和彰显了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代医学大师吴阶平教授就经常讲:“医生应该对病人极端负责,因为病人将自己的健康以至生命托付给了医生。”著名医学专家张骞教授84岁高龄时仍对人说,他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常以“戒、慎、恐、惧”四字警戒自己。作为一名军队医务工作者,我想医德医风的要求应该更高,一个对工作缺乏负责精神的人,一个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缺乏爱心的人,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最后,要在挖掘光荣院史中深化医德认识。我院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军队医院,从最早的教会医院开始,就为湖州人民播撒福音,1951年军队接管后更是全心全意为广大军地伤病员服务,在1954年特大洪灾、1960年煤山煤矿瓦斯爆炸、70年代吸血虫救治病等重大活动中,用高尚的医德挽救了众多百姓的生命。院史光荣,医德崇高,我们九八医院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和发展,与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分不开的。现在,医院的大楼盖起来了,先进的设备买回来了,硬件条件、医疗环境越来越好,医德医风的好传统不能丢、不能忘。
2.纯正医德医风,必须要在准确定位中摆正医德之向
首先,我想问一下,军队医院的定义和任务是什么,可能大多数人能大致回答出一些,但不一定完整。然我特意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给我提供的答案是:“军队医院是为军队伤病员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机构,是实施平时和战时卫生勤务的主要力量,基本任务是运用医疗护理设施和医药技术手段救治伤病员,帮助和指导部队医疗预防工作,保障军人健康,巩固部队战斗力。”
端正医德之向,就是要摆正“姓军为兵”的根本方向。我们要充分认清只有部队官兵的存在,才有我们部队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为部队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大家要从保持部队稳定,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官兵和老干部切身利益,塑造医院形象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坚持为兵服务方向是医院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是军队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为兵服务方向不能变。但少数同志对于医院“因军而存在、为兵而发展”的理解还不深刻,有的认为为兵服务多了会影响医院效益,有的认为给军人和地方百姓看病没区别,有的“五优先”落实不够到位,对军人病员优先不优质,更有些同志把服务重点移到了地方病人身上,“姓金为钱”的意识比较浓,把争创经济效益看作唯一的工作目标,这一错误认识必须纠正。
3.纯正医德医风,必须要在明规守矩中约束医德之行
医德医风问题单靠思想教育不可能“自愈”,必须要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在明规守矩中约束医德之行。其实我们并不缺乏法规制度,从国家层面讲,我们有《执业医师法》、《护师法》、《关于深化新医改的意见》等;从军队层面讲,1994年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强军队医疗单位医德医风建设的暂行规定》、《中国人民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2004年10月25日颁布了《军队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规定》;从医院层面讲,我们先后出台了《纠风罚劣十项规定》、《医德考评制度规定》等等。作为受制约者,我们要有一种共识:医院制度的建立,是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对事不对人,通过规范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更好地带动医德之行走上良性循环之道。对规章制度的建立我们不能存有抵触情绪,要积极配合,认真学习。
有这样一些经历我想大家都有过:下雨了我们会打伞、天冷了我们会加衣服,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在医德之行约束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一种境界即,每一位医务人员要在明规过矩中建立起这种“条件反射”,正确约束好自己的医疗行为,要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熟知相关制度、深化责任意识,强化自律意识。
纵观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阶段是最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教学环节。在此教学阶段,医学生需要逐步开始进行直接专门针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工作。关于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工作范畴是哪些,没有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当前法律中有所体现。当前的临床教学要求都是根据医学教育培养方案和临床教学大纲制定的。如进行规范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练习书写规范大病历、基础临床实践操作、标准医疗文书的书写等。医疗工作以及何种程度的医疗操作是医学生可以承担的,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法规中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当前临床医学生医疗工作范畴上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医学生在紧急医疗出现的情况下能否拥有处置权;法律是否认可医学生书写的医疗文书的效力;一些应由执业医师进行的医疗诊疗操作如由医学生承担是否得到法律的允许。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关于以上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能否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合理合法的临床教学对于医疗效果与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这样的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也会为医患纠纷的产生埋下祸根。
2相关医疗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分析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对象有主体有不同。这样的情况决定了不同主体在医疗活动中医疗责任的承担是有着显着的差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了何种类型何种级别的医疗工作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临床带教教师在医疗过程中的权利以及义务都是有详细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标准的。但是,医学生在临床学习期间进行的医疗活动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保护的,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医德医风、医学伦理都方面的教育来规范医学生的行为,这样的约束力度和保护力度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是临床医疗工作的一大特点,风险因素存在在医疗诊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经鉴定,属于医方原因造成的,由临床教学基地和相关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承担相应责任。”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行为,其临床教育基地和临床带教教师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也给临床教师与临床教育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临床教学管理针对现状的对策3.1加强医德医风
教育当前,在医院实习的学生为独生子女的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不会主动关心旁人、缺少人文关怀、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他们的通病。在对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与临床能力培养同样重要的是医德医风的教育。“保证患者利益的最大化,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是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职责。临床医学教育要将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强化意识,不断规范行为。临床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言传身教,要在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选择临床带教教师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情操,使医学教育尽可能的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讲课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潜移默化的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临床带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展现严谨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过程中的示教机会以身作则,保持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倡学生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树立良好医德医风观念。要让学生理解作为医生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救死扶伤、解决患者的病痛是医生的天职。在医学生准备进入临床实践学习阶段之前,首先要让其树立感恩之心,要感谢为我们提供学习平台的患者,患者不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道具而且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特别教师,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尊重患者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才能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3.2强化法制观念
1、医患关系紧张
当前社会形势下,医生不再是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却缺乏为了培养下一代医生作贡献的意识,一些病人对医学生的实习很不配合,甚至强烈排斥。要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等必将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日常医疗和临床治疗的关系处理不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纠纷。
2、医院实习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当前就业形式严峻,许多学生精力不能集中在实习上,前半年忙于备考研究生, 甚至部分学生不惜违反实习纪律不上班;后半年忙于找工作,有的学生刚进入临床就开始准备自荐书,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包装自己,整日为工作之事忧心如焚。就业困难加之从事本专业收入不高,还有一部分医学生在毕业后改行,选择医疗器械、药品销售或与医学毫不相关的职业。
3、医师带教意识薄弱
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较完善的临床治疗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未能进行有效评估,且职称晋升量化考评时临床治疗评分并不比理论课高,因而对教学的认真程度取决于老师的责任心。此外,临床带教费时、费力、责任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 教师压力大,对临床带教采取逃避、应付的态度,将临床带教看成一项简单任务,忽视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
二、新形式下临床治疗思路的探讨
1、激发医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入科教育,让同学们了解口腔内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识到口腔内科实习的重要性;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病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渴望;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问题并有目的地提问学生,引导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贯通,使得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利用典型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一个临床医生诊治病人的临床思维过程,同时体验到为病人解除痛苦后的成就感和喜悦之情。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刚刚走出课堂的学生,对临床上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而陌生,带教老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沟通能力的培养
(1)带教老师与病人之间的沟通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大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是普通医学院校的目标。让医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临床见实习,不仅是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病人到医院就诊,带教老师应该告知病人:我们是教学医院,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些实习机会,如果一味地将实习学生拒之千里,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必将后继乏人。作为带教老师,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强烈的爱心、责任心和信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让病人放心:学生的操作都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之下进行,且都是一些常规操作,不会损害病人的利益,从而获得病人的信任和对临床治疗的理解,心甘情愿地配合临床实践教学。
(2) 学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
医学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科,要想取得病人的信任,紧紧靠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实习生表现出稳重自信的气质往往可以赢得临床操作机会。而这种气质的培养来源于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清晰的诊疗思路以及明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告诫学生稳打基本功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学生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要成为一名优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非常重要。沟通的基础是语言,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等。
(3)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反映他的思想、品德和修养,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诊疗思路和语言表达技巧往往来源于对老师日常的观察和模仿。所以,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地诊断、合理地治疗病人。带教老师要和学生交流接诊病人的经验及临床思维,共同参与临床病例讨论,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思路欠缺或表达不当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纠正,避免当着病人的面否定他们的观点。
4、合理分配实习时间
我院口腔内科实习时间为12周。学生在此期间要完成包括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在内的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实习任务,掌握其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检查、诊断、治疗。学生入科第1周主要是熟悉环境,包括熟悉病人的分诊接诊流程,常见器械的用途及消毒流程,由医助培训如何与老师配合、如何调制材料,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等。第2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一些简单操作。这些简单操作在对病人解释之后往往可以得到病人的理解,且一般不会出现差错或者带来不良后果。但对学生而言,这是他们动手机会的开始,与病人的真正接触,对进一步熟悉临床环境,消除他们对临床操作的恐惧心理有重要意义。另外,让学生对初诊病人进行问诊和检查,然后在实习报告本上写出一份完整病历,重点是对所见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交给老师批阅。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临床结合,并锻炼他们正确书写临床病历的能力。
5、 管理与考核
基础知识是临床操作的指导思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会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求研究生认真复习本科教材,参加重庆市举办的各种口腔专题讲座和学术活动。我科定期举行讲座,重点讲授口腔医学的主要诊治病种和规范。分别由擅长肿瘤、外伤、种植等疾病诊治或技术操作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对该疾病诊治进展或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最新发展进行较深入的讲解。教师会列举一些典型的病例,在系统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各种口腔病例形象地展示给研究生,激发其对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并缓解其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打下良好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践
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提高。临床操作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也非常重要。为了达到理论联系实践,提高研究生临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以下做法。(1)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为研究生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使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落实到人。研究生的日常工作完全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如病历书写、下医嘱等工作,一旦发现有不妥当、差错或不规范之处,审核的上级医生就能及时纠正错误,让研究生及时知道错在哪里,并判断错误的原因所在,从根本上杜绝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使研究生以最快的速度去除其身上的毛病。(2)定期病例讨论。由研究生选取疑难病例,先由研究生报告临床病史、检查结果,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文献,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再由高年资医师做出点评。这一类似PBL教学法[1]不仅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员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研究生独立处理问题的信心。(3)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外科手术技能的提高需要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逐步掌握。在手术中,将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问题向研究生进行详细讲解,并适当给予其亲手操作的机会,带教老师现场纠正其操作手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具体负责对术后患者的管理,如开术后医嘱、换药、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等,让其体会术后治疗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会做手术,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术后的处理依然相当重要。随着研究生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技术的提高,带教老师逐渐放手但不放眼,这既提高了研究生的技能,又保证了病人的利益和医疗质量。
三、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具有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由于本科教育往往并不涉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往往较差[3],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缺乏利用专业网站获得学科进展信息的意识。因此我们先介绍查找资料的网站。国外生命科学最有名的数据库就是Pubmed(http://ncbi.nlm.nih.gov/pubmed/),可提供部分免费全文链接服务,基本可以满足医学文献检索的大部分要求[4]。中文医学主要数据库有维普资讯网(htt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cn/),中国知网(http:///),另外还可利用搜索引擎网站google和百度检索文献。通过反复增加相关的不同关键词,或者设定限制条件,将文献数目控制在200篇左右,即可达到较好的检索与阅读效果。由易到难,先辅导研究生书写个案报道,待其掌握查询资料方法及书写格式后,再引导其书写回顾性分析文章,督促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多注意病案资料的积累,做好病案追踪,指导其建立临床科研思路,协助其开展科研工作。
四、医德医风教育
【关键词】 教学查房; 综合医院; 医师培养; 规范
The Role of Teaching Ward-round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Development/YIN Ying-jie,HUANG Dong-d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146-147
【Abstract】 Teaching rounds is a routine work in general hospital, but often overlooked. Standard teaching ward roun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of training internship students,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linicia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earning, is the hospital culture.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local GPS through teaching rounds, then realize training of doctors, thus improving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hospital, meet the needs of health care refor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health network.
【Key words】 Teaching rounds; General hospital; Physician training; Standar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pi County,Nanpi 061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69
教学查房即在临床带教老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并以真实病例为教授内容的临床教学活动,是医学知识传授的一种重要方法。综合医院中的教学工作经常作为医疗临床工作之余的业务而被忽视。近几年来,随着政策的改进,经过对周边县级医院及与省内医院的交流探讨,发现教学查房工作在各医院均存在诸多问题,未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本院自2005年开始利用8年的时间,对教学查房在综合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索。抓好教学查房,对医师的培养乃至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效果明显,现将具体落实措施及效果交流如下。
1 教学查房制度在综合医院中的具体落实措施
1.1 严格的教学查房制度 本院自2005年制订了严格的教学查房制度,选拔有资质且负责任的带教老师,必须本科以上学历、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有责任心爱好教学工作、有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能力。教学查房时间在全院公开并严格执行。自2010年在原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业务院长和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定期教学查房。要求住院医师、轮转生、进修生、实习生均可自由选择参加,以本院住院医师为主。
1.2 教学查房考核制度 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选拔和考核。建立教学查房师资准入制度,通过个人申报、科室推荐、医院考核,对带教老师从基本素质、医德医风、知识结构、教学意识、实践经历等进行全方位审核。每季度对带教老师教学查房教案进行检查并选出优秀教案;由听课医师或学生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年末汇总评选结果对考评后三名者取消下年度带教资格;将科室和临床医师的带教情况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1],以此带动了医院的整体学习氛围,提高带教水平,提升带教老师对教学查房的责任意识。
1.3 规范查房流程 教学查房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要求和步骤,因此,为了提高操作性、可比性,进而提高不同科室和学科以及个人的参与热情,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查房流程[2]。各学科教学查房时间由医教科总体安排,向全院公布,每半年修改一次。每周二、周四定期向全院发放各学科教学查房病例资料,参加人员提前查阅资料。参加人员提前10 min到查房病区示教室集合,由主持者带领按职称由高到低进入病室床前,汇报病历医师在病床左侧,上级医师在右侧,其他参加人员分布在左侧或床尾。由下级医师汇报病历,必要的问诊,然后到病床右侧进行体格检查,查体完成后再到病床左侧。带教老师进行重要的病史问诊的补充,查体中重点对下级医师操作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示教,切记在病房中讨论不正确操作和患者病情,病例讲解和讨论到示教室进行。床旁查体约需15 min,病例讲解25 min,学生提问20 min,整个教学查房时间1 h。
2 教学查房制度所获成效
2.1 教学查房是提高上级医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主持者在查房前要精心准备选择典型的教学病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汇报和记载的病历,询问和补充相关的病史,纠正下级医师操作中的不规范,对他们没有做到的阳性体征和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进行补充。在讨论过程中要回答住院医师提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学查房主持者在查房前充分学习该病例的相关知识,诊治指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以及相关疾病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同时通过查房了解、跟踪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因此带教老师会在查房前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多次学习本疾病的诊治指南,因此通过教学查房提高了带教人员的理论水平、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2.2 教学查房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医学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改革后的人才需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为培养新世纪高水平的专业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相对而言,医德教育的滞后是影响医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患矛盾、医疗竞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冲突加上种种行业不正之风,医德医风教育尤显突出。说教性的医德教育很难使医学生信服,甚至可造成医学生的逆反心理[3]。因此,选择有资质的带教老师,在教学查房的各个环节进行医德医风的言传身教教育。使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是终身性的教育。
2.3 通过教学查房可传承医院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教学查房前要求按照职称、职务由高到低进入病房是对住院医师行为的规范,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站位规律站立观摩查房。在查体和询问病史时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与家属沟通时要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教师在查房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对患者的关爱。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工作态度、医德医风、仪容仪表、沟通能力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示范与培养,从而实现促业务、管理想、带作风的效果[4]。业务院长教学查房时除业务知识外会在核心制度落实、最新医疗政策动态、医院核心工作等方面有所说明,因此更是传播医院文化、医院制度的重要途径。医疗技术是医院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但医院文化是医院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规范的教学查房,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医院学风,孕育医院精神传承医院文化[5]。
2.4 教学查房可提高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查房与一般查房不同,选择典型病例进行示教和系统解讲,指导下级医师病史的采集和疾病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的要点、治疗原则、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治疗方法等。本院将循证医学方法引入教学查房中[6],搜索相关文献知识,以此培养和提高下级医师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对文献中未涉及的问题,由带教老师根据自已的临床经验进行解答,解答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下级医师或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带教查房使下级医师进一步牢固掌握理论知识,规范其临床技能操作,培养其严谨的临床逻辑思维,不断提高个体临床诊治水平,实现从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来说,亦要改变传统的书本理论教育模式,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主要是采取临床采取教学的方式来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学习积极性,多动脑、多动手、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总结知识、运用知识[7]。通过教学查房带动临床医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发展,实现向创新型人才的迈进,进而通过创新型人才的群体优势,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5 教学查房是培养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 基层医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须求的增加,各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医生的专业也越来越局限,但基层老百姓就医目前还达不到专科专治,因此仍须要培养全科医生。教学查房制度的落实是全科医生培训的重要环节[8]。教学查房病例应选择有意义的典型病例,病史典型、症状体征明显、诊断明确,而不是越复杂疑难越好,教学查房的主体是下级医师,目的是巩固三基,锻炼思维,拓宽临床知识。本院每天上午在规定时间均安排教学查房的科室,全院临床医师可自由选择参加。教学查房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讨论而学习相关知识。可以使学生的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均有提高。因此对拓宽知识、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有很大帮助。从医师书写的首次病程记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看出,临床医生的思维不再固定于自己所从事的某一专业。参加多科教学查房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势,是培养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
2.6 规范的教学查房制度,为建立三级卫生网络提供保障 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增加,县级医院的工作压力剧增。高素质的基层卫生人员已成为影响社区卫生发展的关键因素[9]。本院通过几年的教学查房不但培养本院的住院医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基层卫生院医生和村医,他们通过在本院的学习,尤其是教学查房的教育,把握转诊指征积累治疗经验[10]。实现了双向转诊,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问题。自2007年每年向全县各乡镇卫生院转诊2000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县级医院床位紧张的状况,缓解就医压力。
3 小结
教学查房是医院工作中一项最常态、最基础的工作,但做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医院政策上的重视,制度上的保障,医院文化内涵的依托等。教学查房不仅是一项临床工作,也是各层次师资和学员进行临床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查房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各层次受训人员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各层次临床师资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医院整师资水平,最终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和敏.提高临床教学工作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J].中外医学研究,2011,8(23):144-145.
[2]肖文星,刘学军,唐子美,等.医院初期教学查房的探讨[J].医药教育,2011,18(5):127.
[3]王焱,金德,蔡杰.利用教学改革促进医德思维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98-99.
[4]吴佳佳,夏蕾,郭建刚,等.研究型医院教学查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医专进修学院学报,2010,8(31):813-814.
[5]孙文兵,沈雁英,魏永祥,等.学院型医院学风建设的内涵[J].中国医院,2009,5(13):36-37.
[6]谢于鹏,吴文栩,曾海环,等.呼吸内科教学查房应用循证医学的尝试[J].中国医院,2007,2(11):67-68.
[7]黄亮.提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之我见[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36.
[8]宗晔,杨迅,赵海英,等.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教学查房的形式和内容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9(11):1959.
[9]陶虹,王以新,经衡,等.糖尿病教学查房中全科医学循证方法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84-86.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经历了大学、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如今站在大学的讲堂,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在经历了几年的授课并给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就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希望对教学工作、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理论课教学:大学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耳鼻咽喉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长期以来由于其“孔小洞深,沟壑纵横,需借助特殊反光镜”才能窥见等特点,难学更难讲。近十余年来逐渐开展的多媒体教学(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与传统教学相比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和教师的认可。多媒体课件字体清晰、整齐、规范、有条理,学生不会因教师写字太小或不规范而看不清。教师无需板书,节约的时间可用于将重点难点讲清讲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开展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如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在多媒体制作中,我们采用其解剖图,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帮助学生建立三维概念,同时辅以鼻内窥镜检查录像,指示各鼻道和窦口,同时给出鼻窦CT片,强化“窦口鼻道复合体(OMC)”概念;最后,放一段鼻窥镜手术录像。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学生听得明白,教师讲得轻松,彻底改善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存在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1]。
当然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也应同时注意以下问题:①由于不便记笔记,老师要明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要求学生集中精力看和听,随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力求当堂理解消化。此外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②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采用启发式讲解,适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切忌独自表演或“满堂灌”。比如我们每讲授完一个单元时,应对该单元内容加以归纳和总结。设计与讲课内容相配的病例讨论题,启发同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感到,在耳鼻咽喉科学中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及改善临床思维方式,为毕业后适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应不断跟踪耳鼻咽喉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并且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例如,应增加鼻内窥镜手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治新进展等内容,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积累大量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可将所需要的图片或录像插入课件,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教案。④应用CAI授课时,不可忽视形体教学作用,最好随身配带麦克风、电子教鞭,并适当走动或做手势。教师要注意培养讲授的语言技巧与个人魅力,同时注意加强业务学习和积累临床经验,只有具备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才能使多媒体教案发挥最佳效果[2]。
二、见习课教学:见习课采用观看教学录相,实际操作,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以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后,把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培养临床能力的关键阶段。在临床见习课中要求学生作到“六多”:多问、多看、多听讲、多操作、多巡视病房、多分析思考。在集中进行大班理论课教学之后,根据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安排9-12学时的临床见习。第1-2次见习课(6-8学时):主要安排练习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法。首先观看《耳鼻咽喉科正常检查法》的电视教材,可直观地展示基本检查的方法、要领和正常组织的解剖形态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然后安排正常检查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检查器械,掌握正常组织的解剖形态特点。其练习内容包括前鼻镜检查,耳镜检查,咽部检查,间接喉镜检查,间接鼻咽镜检查和音叉检查等。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可采用学生间的互查方式。同时,教师应随时对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提示,矫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第3次见习课(3-4学时):安排临床见习。针对耳鼻咽喉科诸器官多为深在和细小的腔洞,解剖结构复杂、各种病变位置很难直接观察的特点,结合我科现有条件,充分利用鼻内窥镜、中耳内窥镜、纤维喉镜等先进设备,有步骤地引导、训练学生认识耳、鼻、咽喉各个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体征等。可分批安排他们到耳鼻咽喉科治疗室、听功能检查室、前庭功能检查室、喉功能检查室和鼻咽喉内镜检查室等功能检查治疗室学习。在门诊和病房见习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典型病例,让学生分组问诊、查体、查阅辅助检查项目,做出初步诊断。结合具体病例,让学生体会耳鼻咽喉科常规诊疗技术的正确应用及其重要性,并进行小组间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由发表个人意见,互相启发争论,加深记忆。临床见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强化,极大地缩短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3,4]。
三、加强学风及医德医风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风及医德医风教育。“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老师除传授知识外,还要教学生严谨治学、诚信做人的品格风范,培养 “勤学,好问,慎思,明辨,笃行,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求学生求真务实地做学问,在学术上不能急功近利。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亦很重要,道德品质是立业之根本, 医务工作者更需要具有责任心、同情心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在医患关系微妙、病人处于主导地位的今天, 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很重要。“学深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索利敏,赵长青,安云芳等.耳鼻咽喉科学多媒体教学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3):256-257
[2]成丽兰,章诗富,谭继全等.计算机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运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8-619
[3]吴旋,陈锡辉,张伟红等.耳鼻咽喉科临床习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山大学学报,2007,27(9):112-114
关键词:临床实习;医学生;管理模式;医学教育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过程,是医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关键步骤。通过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及实践,医学生可以亲身接触临床病例,巩固基础医学知识,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和未来成长,更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水平及医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医患冲突不断升级的趋势逐步扩大,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越来越难得到有效保障,其个人医疗水平的提升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因此,改善临床实习状况,建立更为合理、科学、高效的新型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拟就新形势下开展建立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管理新模式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的分析。
1 树立医疗风险意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升级转变和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医德医风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速发展,同其他行业一样,医疗卫生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制度和思想等的变革正严峻的考验着传统的医德观念,这就对新时期的医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医疗市场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展,患者就医有了更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能够自主的选择医院、医生甚至诊治方案。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的案件增加,范围也急剧扩展,处理方式也多种多这样,这导致了医疗赔偿额度的剧增,同时加上针对医疗诉讼而实施的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定,使得医疗风险大大增加,这就必须在加强医学实习生的医德医风教育的同时增强并树立医疗风险意识。
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肩负着培育医学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给医疗行业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使我们的学生不忘初心、永远秉持"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宗旨。身为医生,只有具备责任感、使命感和同情心,以良好的态度为患者服务,建立与患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才能更好的完成诊疗工作,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日常教学和医疗活动中,我们必须时刻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等权利,正确的处理医疗和临床教学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医学教育和治疗活动,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或者法律纠纷,也有利于提高医生自身和医院的声誉,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医学临床实习是实习者由学生到医生的过渡阶段,是他们步入医疗行业的起点,个人医疗工作习惯和行医处世的方式也基本上是从此刻开始逐渐养成。带队教师的言行举止、医疗行为的正规与否以及医疗风险意识的强弱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其一生。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势上,应该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教导学生毕业后去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面对患者及其亲属,怎样去当好一名医生。
目前我国的医学生在实习阶段面临着任务多,压力大,工作难寻等诸多问题,多数学生没有主动意识到培养医德的重要性。要想当一名好医生,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做学问、做人和做事品格:把学问做好了,才能真正为患者解除疾苦;把"人"做好了,才能真正的尊重患者;把事做好了,才能处理好医患关系,解决好医患矛盾。其次,带教老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医德教育,通多个环节的临床实践,融合医德医风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是学生身体力行的遵守医德规范和原则,从而内化为医德行为[1]。
2 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客观而言,在现行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下,学生最擅长的学习模式就是记忆式理论学习,就这种学习方式而言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脱节的。为此,我校将理论课学习和临床实践均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目的之一正是为了革除这种弊病。通过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观察,我们发现,每当集中完成大班课教学任务时,同学们对理论记忆一般都很清楚,但在下到科室实习时,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往往遗忘较多。应该说,这一现象是正常的。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个需要反复锤炼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通过不断地磨合达到新的高度,从而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开展临床教学时,我们从主观意识上不断地重复讲授相关重点理论,采取灵活多变的讲授方式,将重要知识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使理论知识形象化、教学内容具体化,避免了枯燥单一的理论学习,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既要灵活,又要有所规划:带教老师讲授之前先让同学做好预习工作,做到有所准备、心中有数;传授之后要注意检查学习效果,对其掌握程度进行考察。这样就使临床技能的掌握与理论学习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正确的治疗来源于准确的诊断,准确的诊断来源于翔实的病史采集、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对辅助检查的正确分析,这也是教学的重点。每一项临床基本功都需要带教老师孜孜不倦反复示教。对于床边教学,除了示教外,还要将对同学们所掌握知识的检查当做常态化工作来抓,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在科W不断进步,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辅助检查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这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辅助检查手段并将其更加娴熟地运用于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分析、判断中去,是每个老师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实习生视各种化验结果如天书,对基本的辅助检查也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能看懂一两个数据也不能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有一个主观充分的了解,也就不能给出正确的诊断以及为治疗疾病带来帮助,这是目前实习生对于辅助检查结合分析判断能力较弱的一个具体表现。因此,教师在带教中应密切注意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认识疾病的本质,要学会分析判断辅助检查结果,而不是盲目过分的依赖辅助检查的结果,同时能够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从中找出最有参考意义、最可信的结果来,培养出认真、专业、负责的能力来。这对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快速的适应临床诊疗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2]。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特别容易忽视临床医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临床实习是他们从学校步入医院,由医学生转变成一个实习医生的必不可少的学习阶段。自开始来,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比较局限、单一、往往总是被动的等待老师多讲解,而不会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分的依赖于带教老师。
对于一个医学生来说,无论其具有如何丰富理论知识和如何娴熟基础操作,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临床训练,当他接触患者时,都会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这是由于他不能理论结合实际,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为能建立起临床思维方法。因此,这就提示了我们,教学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终生受益。通过我们在带教过程中的启发和诱导,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思维空间,学会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勇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并根据病情和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既正确又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个过程大大促进了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水平。我科习惯通过安排实习同学在科室大查房和讨论疑难病例时率先发言,就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启发创新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灵活的诊疗思路。
3 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性为最主要特征的实践医学教育学科,学生必须在实践中提高临床水平河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是衡量一个临床医师临床实践能力的高低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因素。临床实践能力具体讲来,就是指询问病史、医疗文书的书写、系统查体,接待处置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及手术基本操作能力。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估中,教育部的评估方案涉及的重要指标有11项,临床技能考核就包含在其中。因此临床技能的培养,必须被高度重视[3]。
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学生获取临床经验、丰富临床知识的方法不再是简单地听讲授,看教材,而是要从患者一入院,就开始亲身切实地参与和具体实践,书写病历,负责的执行每一项诊疗计划,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认真的总结、评价、修正,不断地改进,然后再实践,并通过这一过程得到不断地强化巩固和提升。当前,因为医疗风险的增加和医患关系的紧张,许多实习医院不敢轻易放手,实习生得不到应有的实习床位保证,造成大多数时候是带教老师再做示范,而学生在旁边看,实际动手的机会少,从而大大减少了一些常用的技能训练和操作,限制了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打破常规大胆放手,安排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一线工作,为每个学生安排5~6张病床的管理任务,包括对所管患者的病历书写、分析病情、处方开具、日常查房及提出处理意见等。强烈的激发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带教老师认真负责的对待每次教学查房,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老师必须给予及时指导,并能够快速的纠正和补充。要求学生能够以精炼和重点突出的语言汇报病史;要求学生能够以和蔼的态度、轻柔的动作、准确的手法对待检查患者;要求学生能够在询问病史时做到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主题、不得遗漏重要的阳性病史。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并给与讲解和再次示范。通过明确各项要求,着力提升医学生规范化培训水平。
在临床实习中,还要注重培养实习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做到熟悉操作步骤和提前预习,再教师现场指导时,学生必须仔细认真操作,从而锻炼和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技能。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在实习过程,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时有发生。学生往往容易满足于诊断出某一病变、阳性体征或发现某一症状,而忽视全面体格检查、详细追问病史等收集临床资料的正规方式方法以及通过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认知疾病。为了避免对未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及时纠正并规范这些行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既要注重规范化和全面性,同时又要突出每个患者、每种病症应当注意观察的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分析[4]。
4 严格把握考核关,加强实习生管理
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强化对实习学员的临床学习管理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实习生临床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有序、高效,我院严格按照实纲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轮转计划,狠抓实习制度的落实,扎实推进实习管理工作。实习生科室轮转期间,安排各个科室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全面的高年资医师担任带教工作,施行"一对一"专人带教模式;建立健全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责任到人、层层负责的制度。进一步强化劳动纪律教育、实习管理教育;对组织纪律管理条例、医院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病历文书书写质量等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加强日常考勤,严格请假制度,明确请假流程,对确需请假的同学,要求其写出书面请假材料说明情况,征得带教老师、科主任、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准假。重点建设临床考核新模式,对毕业实习生实开展科临床技能综合考核,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临床实习考核采用综合考试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理论(含病例分析)、操作(体格检查)、平时成绩综合评和定病历书写的方法。
我们通过制定和细化题型比例细则及评分标准来保证试题合理以及质量。理论考试中的病例分析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不仅仅就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其将已有知识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操作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技能,通过将随机抽取考核内容、各步骤实施情况系统评估、考核现场纠正指导等环节一一相扣,并加以有的放矢地提问和答疑,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目的[5]。
作为军队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只有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对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面革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程度、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才能为部队和社会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为实现教学评估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为建立健全新形势下的医学生实习培训管理体系作出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应可满,夏继斌,陈战,等.军队综合性医院临床教学管理工作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08,12:1179-1180.
[2]唐梅文,辛宁,李卫红,等.规范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3.
[3]李春梅,杨柳明,吴彩新,等.临床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2009,6:1088-1089.
[关键词]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1-0041-02[作者简介]农克祥(1973―),男,广西靖西人,本科,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中职医学学校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一一对应,职业指向十分明确,除了技能之外,职业道德教育也同样决定了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就和发展。所以,教学重点不仅仅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还包括学生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因此,必须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一、养成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及优秀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规范的综合,在我国,基本职业规范指的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思想道德理念,这一思想理念并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因为涉及行业不同,不同的行业也有特殊的职业道德标准,本文探讨的医学生职业道德也就是医德,包括对患者、对社会的服务精神,对患者的诚信精神,深刻提高职业艺术的个人意识以及廉洁作风的综合。目前很多医院存在大处方、大治疗的情况,抗生素滥用、服务态度不佳、看钱治病,导致医患关系恶劣,从这些问题我们能够看出,医德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对医疗工作者的工作评价。
一个人能否在职业上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非智力因素包括道德、素质等占70%。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能够直观地在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上体现出来。中职医学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就参加医疗工作,好的品德能够保证他们在医疗工作中有好的服务精神,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所以,中职医学学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中职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策略
(一)建设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人文环境的建设对于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有重大作用。人文环境是土壤,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道德情感的种子。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从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入手。硬件环境方面,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布置标语、口号、雕塑,口号内容可以选择医德的名言警句,如“两袖清风、悬壶济世”“术可暂行一时,道可流传千古”,雕像可以选择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的雕像,并在雕像辅助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石板,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开设医学文化长廊、历史博物馆等。软环境则可从邀请老中医来校举办各种医药文化活动,在日常的校园广播、刊物上宣扬医德建设,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图片和医德教育专题影片,开展医德医风学习交流,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教学实践中的言传身教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的表情、言语、动作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例如医学实验课很多手术课是使用动物代替人体,对动物进行解剖手术,教师就应该把动物想象成病人,对其进行关怀,这种关怀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影响,直接影响学生在日后医学工作中对待病人的态度。检验科的学生,在实验课上,经常会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人们本能会对这些东西有排斥,教师轻轻的一个皱眉或者是一个厌恶的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对待标本的态度。所以教师在处理试验品时,应当展现出严肃的工作态度,并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脏,但是我们利用这些东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非常高尚的行为”。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不断感染、渗透、领悟,并在实际学习中自觉地将职业道德与日常学习结合,才能够完全领悟。
(三)慎独品格的养成
教师要宣传以医为荣的意识,通过使学生找到职业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养成慎独的品格,培养他们在课堂与实践中都能努力学习、自我监督,锻炼意志品格,积极构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在临床见习中,主动向医生学习,不断积累沉淀,在医德情感和意志的推动下把医德认知转化为医德行为和习惯。学生应培养出慎独的品格,即使无人监督,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高度自觉。慎独品格是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精髓内容,也是个人思想品德的结晶,慎独的品格能够鞭策其自身,促使其自身发展。
(四)利用重大事件培养医德
1.入校宣誓与入学教育
入校宣誓是在新生入校时的入学仪式上的宣誓。宣誓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誓词表现了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对职业的自豪感,而宣誓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对病患生命的关爱精神、献身社会的服务精神,誓词需要用心编写,仪式必须庄严神圣。医学生入学教育是医学院校常规议程,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教育,一方面需要说明自己专业的职责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说明自己的职责在医疗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对医务工作树立职业崇高感和责任感,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并在学生心中播撒崇高职业道德的种子。
2.发人深省的毕业典礼
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时,要举行庄严隆重的毕业盛典,这也是给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契机,因为毕业典礼结束后,就意味着医学生要开始投身于医疗事业。毕业盛典极其庄严的仪式对学生来说意义独特、深远,是一个里程碑。古代中医师的培养方式大都是师徒传授,当徒弟满师时,教师往往送给徒弟雨伞与灯笼,这两件物品寓意深刻,它的含义是作为医生,当病家有请,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天黑路滑,都应当本着医者父母心的崇高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争分夺秒。我国有着优秀的医德传统,理应在当今的医学生的毕业典礼活动中传承下来,让医学生的毕业典礼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关键词】爱伤意识 人文教育 培养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25-02
医患关系问题是当今医疗事业乃至全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医患关系紧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其重要的原因。2011年1月14日王振义教授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他成就此荣誉的背后,有着这样的自勉信条:“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如何为病人服务。这不仅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道德信念,更是他一生创新的动力源泉。”王振义教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钻研,潜心学习。当今医生的医术越来越精湛,加之现代化仪器设备的运用,让我们看到医学界飞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此时可以是拯救生命的恩人,彼时可能成为对簿公堂的被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尊重、爱护,保护患者的权益,照顾患者的感受,也是职责的一部分,这就是爱伤精神。
一 爱伤意识的内涵
爱伤,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爱你的病人,爱你的工作”。“爱伤”二字虽是新兴名词,但其所蕴含的“关爱”、“仁心”等理念却有着千百年来的积淀。我国传统的医古文从4个方面对医德教育内涵进行了总结:(1)对健康和生命的终极关爱;(2)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3)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4)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
现代西医提出,“一个好医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对患者的仁爱之心”。更有人提出“医生应具有‘五心’――真诚心、爱护心、关怀心、同情心、忍耐心;‘四要’――要善于运用语言交往、要充分运用非词语性的交往、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虚心学习”。医生积极、主动地去创造一个和谐、平等、信任、配合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更有利于医生本身工作的开展。现阶段,我们虽然对爱伤意识没有具体的固定要求,但这个职业的基本道德准绳离不开“仁爱”二字。
二 爱伤意识及其培养的现实情况
1.爱伤意识的现状
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悬壶济世的医生一直是人们敬仰的角色,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双面效应,加上现行的体制不完善,道德观念和利益导向的缺陷,出现了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开大处方,服务态度冷漠等现象,医德医风、爱伤意识的概念逐渐被医生们所淡化。有研究指出,目前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满意率,分别只有81%、76%,局部地区不满意率分别高达23%和27%。这些都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培养青年医务人员的爱伤意识,成为扭转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2.爱伤意识培养的现状
在旧的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开设较少,几乎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实践性较强的医德培育机制。培养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医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2)重理论、轻实践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知行难以统一。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医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往往以自身的利害关系为准则,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差,不能正确认识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
3.社会对当下医护人员的期望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现在,医院里出现一些医患矛盾,导致这些矛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而爱伤意识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对一些病人家属及社会成员调查采访中,他们将当前社会对医护人员的期望总结为两点:(1)要有爱伤观点;(2)拥有敬业精神。
三 加强爱伤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爱伤意识的辅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高速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成长中的中国医学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医学模式转型阶段,面对千变万化的周遭环境,如何使医院在未来的竞争中得到稳步的发展,仅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医疗团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全院中确立一种服务意识,一种一切以病人为本、为先导的理念,落脚点在于医务工作者本身。由此可见,加强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尤其是爱伤意识的辅助显得尤为重要。
2.良好医患关系的确立需要爱伤意识的渗透
医学伦理专家杜治政教授曾指出:医学本身承载着关爱人类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能,具有普世价值。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表现得就更加突出。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渗入医学,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在临床医疗中,医者漠视生命的事例屡见不鲜,如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患者心理需求;只依靠生物学手段的治疗,放弃诸如心理治疗等其他手段等。
3.医学生的培养――爱伤意识的培养乃重中之重
医学生经过系统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培训后,实习期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常规医疗工作,但不少学生在临床实习时出现服务态度生硬、诊治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何在患者身上进行查体和操作示教时注意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如何换位思考,切实地考虑患者的经济实力合理安排检查等,都是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应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四 爱伤意识的培养对策
增强医学生爱伤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1.在教师自身方面,要师德为先,言传身教
教师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对培养爱伤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首先从自身做起,加强医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如,在对患者进行查体和操作示教时,注意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
2.医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汲取古今医德爱伤之精华
行医是实践仁爱之道的过程,传统文化留下了丰厚的宝贵的资源,可以用来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服务。有学者已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了实践,在课堂和临床教学积极介绍古今中外的医生准则、医德规范,施“仁术”的“医者”以及身边临床一线医德医风高尚的医生,用他们的言行和事迹去感染医德修养正在形成期的学生。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以史为鉴,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己的爱伤敬业意识。
3.爱伤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课题
医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医德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爱伤教育需要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要针对医德的实践性特点,在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融入医德教育的内容,把医德行为规范教育同医疗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运用医患角色扮演的方法或者也可以称换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体会患者的难处,为患者提供更方便、优质的服务。由于爱伤意识有一部分体现在医患沟通当中,在实践中要增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
4.把正舆论和媒体的宣传引导方向
说到人文回归医疗,这不仅是针对病人的关怀,而且也是对医护人员的关怀,是医患双方共同依赖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环境是医生和患者与社会共同营造的,其中包括媒体。媒体应该在各种调查研究之后作出有事实根据的言论,而不仅仅是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当下媒体报道的很多医疗负面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舆论应以高尚、优秀、美好的先进事例为主流,这样或许更能激起医务工作者内心深处的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同时也能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医患双方更加信任。如此,即使不在课堂,各种正面报道也能使医学生们的爱伤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
当代医学生的爱伤意识缺乏,我们急需从医学生的教育和实习阶段开始培养他们的爱伤意识,为今后的医学界增添一分人文气息,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呈上一剂良药。对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爱伤意识教育应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采用“立体、多面教育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专业技能实习的同时,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和爱伤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懿德善能、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卢世壁.爱伤敬业为医之道[J].中国医院,2003(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