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忆江南诗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忆江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忆江南》翻译: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3、《忆江南》的作者是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江心孤屿为温州北侧瓯江中一个东西长,南北狭的小岛。岛上古迹众多,特别是江心寺寺中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尤为引人注目,这可是后来诸多翻版,盗版叠字联的真正鼻祖。始建于唐宋年间的东、西二塔对峙挺拔,有凌云之势,亦是温州风光的标帜。还有纪念文天祥的宋文信国公祠和浩然楼,以及兴庆寺、澄鲜阁等。
春江水暖客先知
在温州风景线里最让人心醉的当然是那悠悠三百里的楠溪江。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美而闻名的楠溪江,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
楠溪江水清澈见底,河床、河漫滩满铺着大大小小光洁平滑的鹅卵石,尤其是水底卵石,色彩斑斓,十分可爱。楠溪江水面宽而浅,滩有急流而不汹涌,潭水平静而不阻滞,十分适宜乘坐竹筏漂流悠游。
楠溪江最美的就是乘竹排看楠溪江滩林了。绵延数十公里的滩林,如同绿色屏障,遮隐着两岸的村落、田园,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着诗情画意。
楠溪江在瓯江北边,从温州市内安澜码头摆渡过江,瓯江镇是中巴集散地。去楠溪江和雁荡山等地的中巴都在这里发。去楠溪江的车一般是到狮子岩或岩头镇。推荐乘中巴直达以飞瀑、奇峰、异洞见长的大若岩景区,车程约1小时。大若岩景区主要游览十二峰、石门台、百丈瀑、陶公洞等景点,晚宿招待所或农家。
次日早起乘车到岩头镇。岩头位于楠溪江干流中游,仙清公路沿楠溪江纵贯全境,其他六大景区均与之呈幅射状联系,因此是整个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中心。镇南按“七星八斗”修建的芙蓉古村和镇北以“文房四宝”布局的岩头苍坡宋村颇值得一游。之后乘竹排漂流到狮子岩。楠溪江景区可以漂流的地方很多,但由于五一期间还是枯水期,所以可供选择的地点不多。狮子岩――因江中一块形如狮子的巨石得名,是摄影爱好者最喜爱的地方之一。
步行或乘车返回岩头镇,换乘三轮摩的,车行约1个小时,可以达到楠溪江上游的另一个景点石桅岩。村外有宾馆,村内有旅社。
石桅岩是楠溪江景区比较深远的地方,比起前面的景区多了一些原始的野趣和古朴的韵味。除了小三峡和石桅岩等开发的景区外,山野中的古村、田园很适宜慢慢品味。
石桅岩有车直达北雁荡山,因此先安排好行程,再依照自己的时间游览。如果打算返回温州市,可以先游石桅岩景区,后去岩头镇古村,最后漂到狮子岩,返回市内。
楠溪江最佳游览时间是春季,尤其是在细雨蒙蒙中,头顶是丝丝细雨轻拂花伞,脚边是潺潺溪水嬉笑山间,不远处古拙的石桥和古村落上袅绕的青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楠溪江特产:楠溪素面、沙岗粉干、楠溪香鱼、仁溪木雕、大若岩荆州板栗等。
香鱼是楠溪江特有的一种淡水鱼,鱼肉细嫩多脂,味鲜且香,是名贵的经济鱼类,素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楠溪江下游的永嘉仁溪,是黄杨木雕的发源地之一,素有“雕刻之乡”的美称。
结草为荡秋雁宿
雁荡山实际上分三部分:南雁荡,中雁荡和北雁荡,而几乎所有美景都集中在北雁荡山区。所以我们通常说的去雁荡山旅游都是指位于浙江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雁荡山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因“岗项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全山分为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其中东南部风景荟萃,“二灵一龙”――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掷笔而叹:“欲穷雁荡之胜,非飞仙不能!”。
行程安排:早上从楠溪江石桅岩乘车到达雁荡山旅游服务中心响岭头村,先安排好住处,然后步行到三折瀑景区。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由同一水瀑,三越重岩云崖,飞流直泻,而成为上、潦,二越亘石五匡,琶流且泻,而成为上、中、下三个姿态各异的飞瀑。其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称它为“雁荡第一胜景”。在近旁,一条叫做初月谷的狭谷,更将雁荡山第一名嶂铁城嶂抱在怀里,显示了雁荡山幽深的一面。
回响岭头,下午去灵峰景区,观果盒桥、照胆潭、灵峰古洞、白云庵、观音洞、北斗洞、天冠峰等景点。灵峰景区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而著称,尤以夜景取胜。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更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雄鹰展翅、犀牛望月、双乳峰、相思女、鲤鱼跳龙门等景点,妙不可言。
次日去在雁荡三绝里位居正中的灵岩风景区。“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这是雁荡二灵风格上最主要的区别。灵岩景区主要景点有灵岩、灵岩寺、天窗洞、龙鼻水、小龙湫、玉女峰、双珠瀑等,在游览的间隙还可以观赏一下悬崖飞渡表演。
大龙湫景区在马鞍岭与东岭之间,是雁荡山风景区中比较远的一个,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主要景点有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态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嶂,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以及马鞍岭等。大龙湫位于谷底连云嶂。水从卷壁中凌空腾飞而下,落差1 9 7米。别的瀑布只是瀑布,而大龙湫却是龙。因风作态直下袅娜两百米,谁能比得?
时间充裕还可以去显圣门。从仙人坦村新桥头进去2公里许,即见三角坑底两壁陡立,高达200米,相隔仅数米,对峙如门,直上云霄。这种距离的束峙产生的效果极为强烈,令人头晕目眩,不能久待。沿着弯曲的石路走到门内,抬头仰望,壁顶复合,仅留一线。因显圣门不在主景区内,若时间紧迫,上面四个景区就足以代表雁荡山的精华了。
龙湫茶、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和香鱼合称”雁山五珍”。
交通:近几年来,由于温州、黄岩机场的通航,温州大桥和金温铁路的开通,使雁荡山对外交通有了很大改善,海、陆、空立体交通已初步形成。雁荡山风景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景区都有汽车可直达。
陆路:104国道线(北京至福州)穿境而过,从北京、济南、南京、杭州、温州、福州方向的旅客都可沿这条国道线来雁荡山,从金华、丽水方向来的旅客可沿330国道线来雁荡山,这些沿线城市每天都开有班车。旅客也可乘火车至温州,在温州汽车新南站乘金温快客来乐清,再转车至雁荡山(或直接到雁荡山)。
航空:离雁荡山一个半小时汽车行程的温州机场,已开通国内(含香港)50多条航线,每周有飞往北京、长春、沈阳、大连、西安、乌鲁木齐、广州、深圳、昆明、重庆、成都等地近300个航班。距雁荡山不到一小时行程的黄岩(路桥)机场有飞往杭州、上海、南京、北京、郑州、广州、深圳、武汉、厦门等地的航班。在机场有直接到乐清(雁荡山)的班车。
灵岩飞渡一般在每天下午三点钟前后开始表演,只要天气好的话。表演时间在一小时之内。
看瀑布,最好是在雨水丰盛的季节,在雨后,二百米的落差使得大龙湫确像一条巨龙般从天而降,瀑布飘飘洒洒象烟,象雾,更象……(随你想象)来看看便知其伟大。
从雁荡山乘车可直达30公里外的温岭石塘镇。
东方巴黎圣母院
2000年1月1日6时46分,一道阳光照亮了浙江温岭的石塘镇,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道世纪阳光。一夜之间,石塘出名了。
石塘,位于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沿海,离县城27公里,这个只有3,6万居民的小镇,以其独特的石头山、石头街和石头建筑而有“东方巴黎圣母院”之称。
石塘镇西北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具有旖旎的海滨风光。镇中房屋、道路随地势升降而建,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独具风采。在方圆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全是那种“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登山乌瞰全镇,石屋千姿百态。解放前造的石屋有碉堡式的,窗户也是石头凿成,还有枪眼。这种功能主要是为了防台风、海盗。
石塘镇自北至南有炮头台,狮子山、黄牛山、金阿顶诸峰。三蒜岛四周黛礁镶嵌、岛上奇礁怪石似游龙走兽,且有状元岙、白龙头、蟹壳礁、草鞋礁、虹屿、红棚礁等景观。
石塘渔港的夜色十分迷人,山坡楼房中透出的灯火、码头上的灯火、渔船上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独具神韵。夜晚,渔港更具魅力,万船归港,绿色、红色、白色的船灯,渔民们放的烟火,交相辉映,真是无处不亮,无处不美。
石塘镇有一些古老的特殊的民风民俗。“有酒共尝,有风浪同挡”的气质,形成了石塘人粗犷、豪放、直率的性格。
1、全诗原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第一句一个好字,写出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由衷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只有江南的美景十分美丽,才能让诗人时时回忆起来江南的时光。三四句通过写江南的美景,江花像火一样红艳,江水像是被染绿了,色彩鲜明,彼此相称,更突出了江南的美景。最后一句反问,这叫我怎能不怀念江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之情,使整个诗篇悠长而有韵味。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听偑
临风、于小径尽头对水而立、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云层、轻洒在静湖水面、微风拂过、带起微微涟漪!彼岸、三三两两散落几点渔家灯火、与轻曳在微风中的柳枝交相辉映。依稀此景、似曾相识
江南美、离人醉、几番回梦浣清泪!依稀记得:丙戊年初秋、打包行囊,匆匆踏上远去江南的旅途、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独立。或许是每一位初涉人海的游子都会有的感触、一时间眷念故土与向往远行的感觉于心间油然而生。倍感无奈!依稀记得、临别前夕、故土送我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仿佛是一段失落的年华的写照、注定感伤。
也是这个季节、同样浅秋伊始。那年、太湖湖畔,初初相遇在微微细雨中。你含笑的容颜悄然把心儿迷醉。那年、芳华如花、洋溢着欢愉滋长与心间、与你执手看尽江南美景。
也是这个季节、同样秋雨稠密。那天、姑苏城外,匆匆别离在萧瑟冷风中。你含泪的眼眸划破岁月的静好。那天、离殇满怀、离别的愁绪充斥在心际、从此天涯路远曲终人散。
常常问自己:也问别人:关于记忆,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无法忘却的人盘桓于心际,纵使千般不舍,回忆始终也只是回忆,始终无法去为现实的无奈埋单、
常常问自己、也问别人:一段缘份需要多少宿世的轮回方可成就!是不是那些所谓的生生世世,此情不愈都只出自在作家笔下!关于回忆、有多少能值得珍藏、而记忆呢?又有多少能够在回首的刹那一笑置之抑或轻易封存呢
常常对自己说、也规劝别人:人海茫茫、能够相识也算缘份一场。该走的留不住,想留的赶不走。何必苦苦执着于那些往事。纠结于那些回不去的画面。
常常、早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常常、多少次常常问自己也问别人、多少次安慰自己、也规劝别人、终了、却只遗留下一抹抹淡淡的无奈久久弥留于心际。 其实、俗世儿女又有几个能够理得顺这纷如麻的愁绪、能够堪得破这糜烂如糟糠的年华。
青春微凉、追逐真爱、拥抱幸福于古于今都是属于这段年华永恒不变的主题、这段年华、拿捏得当可以美到让人就此沉醉不愿醒来。稍有差池也能痛到让人埋葬激情从此沉睡。
青春、是一条隐形的轨迹、断点的地方总是刻化下灵魂深处最深的记忆。那些记忆无关悲喜、每一次触碰都是一次对年华深深的追忆。青春、是一出无声的哑剧、纵使过程演绎的扣人心弦,结局演绎得酣畅淋漓!到头来、终究免不了曲终人散的收场.
年少、言行轻狂、年少、未懂相思、年少、不解风情。年少、不谙世事。年少、年少、年少、依旧还是还是年少、那些遗落抑或深埋在青涩流年里的记忆、一点点、一段段、是惊悸、是迷惘、欲断还续。无力抹去、亦无发拾起.究竟是不忍舍弃还是无法或无力舍弃。于是我们都把过往的种种都归咎于年少。直到多年后去一一盘点
说不清、亦道不明到底是怎样一种情结抑或怎样一种情愫。很多时候总是会情难自已去缅怀那些已逝的和至今依旧无法得到解答的流年破事。那些沉淀在韵华深处的郁结、纵使难解、又能如何、岁月依旧无法为谁多停留片刻。细数那些那些相熟的人、说过的誓言、纵使太多不舍、太多放不下、但又能如何、终究还是免不了随岁月流沙轻轻从指缝间滑落、踪迹全无!
秋风秋雨愁别绪、天涯此去、佳期遥遥何日聚。当岁月承平往事如一江秋潮、乱了离人心、绝了痴人念。多年前曾读过这样一句话:“也许幸福的匆匆不在于时光的易逝、或许只是因为身在幸福中的人未能擦觉到而已、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寻常的拥有才变得珍贵的缘故吧”虽只短短数字却道出了人性的另一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怀。是啊、有些人、相守还不如怀念。纵使只来过生命那么短短的一瞬间、都已经不知道是多少宿世轮回方能换来的、何必一定要永久占有。有些事、明白还不如糊涂、何必一定要渴求清晰明了。
南北方不是以长江划分的。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为秦岭-淮河一线,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实际上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虽然只有一线之隔,但是两地自然环境大不相同,比如:秦岭以北是黄土高坡,秦岭以南却是森林和盆地,这是自然条件的最生动真实的写照。
(来源:文章屋网 )
谁,在楼上摇着玉坠扇,唱着那朦胧的江南小调?又是谁,把红丝线绕
起手中通透的玉环?
屋外荷香,伴着细雨,嘀嘀嗒嗒,珠落玉盘.一袭红衣过,留下幽香,
步后生花.江南的美景,映着这雨后玉楼,宛如初妆的西子.苏轼有首
诗,正是描绘这一景象:
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恐怕纵使琼楼玉宇,也抵不上这个江南了.住在这风雨多情的江
南,真是只羡江南不羡仙.
有道是:江南烟雨人多情.江南,最多的记忆,莫过于那朦胧烟雨中
的楼阁,街道.青石路上,马踏落花,油纸伞下的佳人匆匆而过.木质楼
下丝竹评弹,小姐们的歌喉如出谷黄莺,腰上的玉环伴着舞??作响.
江南的风情画,数不尽,也说不完.
虹彩西湖,古朴的风情处处可寻.君不见,昔日许仙与白娘子定情
的断桥依然屹立,诉说着这个千百年来的经典传说.雷峰塔下,依稀可
1、《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胜”,是胜似、胜过、超过的意思。
2、此句出自白居易的作品《忆江南》。
3、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全文释义: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度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问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来源:文章屋网 )
江南春(杜牧)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理解】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
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
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提出: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一定会发出很多很高价格的新股。
世界上并不是赶时髦的一切都好。比如:中国在实体经济与改革中是越开放越好,但在人民币未完全自由兑换时,证券市场随意加快开放,危害很大。
一是:会让众多中小投资者承担很大风险,甚至严重亏损(新股改革后,他们的中签率会大大提高)。二是:过度地比原定价高2倍地让新上市公司圈走大笔资金。三是:减少新公司上市数量,上市募的巨资用不完,未上市的公司再等,多年嗷嗷待哺,无法募资,造成企业贫富分化。
市场化定价造就高价圈钱
市场化定价在我国现阶段是荒谬的,等于2~3倍地给新公司拱手送大批资金,合“法”不合理,将高价圈钱造成的风险留给中小投资者,最终又会严重伤害证券市场。
这件事2001年在洋顾问梁定邦关心下,试了10个月,终于失败,草草收场。何以现在又要重犯呢,难道是健忘了吗?
2000年,市场化定价改革斥巨资521亿元在2000年6月30日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梁定邦们《新千年开始之际的中国资本市场》一文,极力倡导引进市场化发行新股。当时,管理层认为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问题”,股市的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才会逐渐放开,而这个定价将会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并且一二级市场差价大的情况会逐渐改变,同时,二级市场的价格才会走向“合理”,才会将新股收益率降下来,并驱赶专打新股的6000亿资金进入二级市场。
众所周知,此次改革拖拖拉拉进行了10个月便夭折了。从2000年1月开始实施,2001年10月便被废除,回归到原来的控制市盈率的做法。
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导致新股发行的市盈率被一路稳步推高,直到闽东电力以88.69倍的市盈率水平刷出历史最高价。2000和2001年是资本市场筹资高峰期,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33.95倍和31.88倍。市盈率节节攀升,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却并未缩小。以2000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前十名的股票为例,这10只股票的差价平均为134.12%。巨额差价的存在,使大量资金仍然聚集在一级市场。同时,由于新股发行节奏的不均衡,不少资金频繁往来于一二级市场之间,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的剧烈波动,增加了股票二级市场的风险。这些隐患终于在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所引发的股市垂直硬着陆中显现,几乎所有按市场定价发行的新股都跌破了上市首日的收盘价,甚至有不少跌破了发行价,几千万股民承担了高价发行的巨大风险。
据统计,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的市场化定价尝试,使196家上市企业的股票募集资金总计1391.32亿元,多募集资金521.33亿元(如果按照相应行业的合理市盈率水平计算,其合理募集量应为869.99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不实行市场化定价,这521.33亿元可以为314家急需发展的大中型企业使用,可以为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由于资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大多数获得超额资金企业在低效率地使用资金,具体体现在:
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滑坡。“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现象普遍存在。在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的情况下,公司希望通过股市募集更多的资金,因而会过多的利好消息,但是股民们对公司的实际情形缺乏足够了解,所以股票在发行时的市盈率就会过高,致使股价在后期不断下滑。
频繁更改募资投向。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截至年底平均只投出所募集资金的46.15%。仅2001年上半年变更募资用途资金额超过1亿元的就有47家,其中变更金额最大的高达7.36亿元;2002年从事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有36家,委托金额35.28亿元。
大量资金又回流证券投资。据统计,在沪市635家上市公司中,2001年中报涉及委托理财事项的公司总计95家,占沪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5%,共145笔,委托理财金额累计216.65亿元,平均每家1.25亿元。
由此可见,在发行新股过程中,不结合本国国情,一味追求市场化而高价发行新股,难免会造成严重损失。这次失败的尝试,不仅使股民损失惨重,而且加剧了从2001年6月开始持续4年的大熊市,导致我国证券市场走了近两年的弯路。这一教训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与警惕。
非全流通下的新股发行不具备完全市场化条件
证券市场具备市场化发行的条件是新股发行定价走向市场化的前提。美国、香港等成熟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在20倍左右,股票全流通,因而具备发行新股完全市场化的条件。
2008年全年,共有77家公司IPO登陆沪深两市――6家沪市主板公司和71家深市中小板公司,共计募集资金约1036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26倍。而上市首日平均涨幅176.7%,即上市首日市盈率平均为45.9。如此大差距,究其原因,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造成的。
其一,股票尚未实现全流通。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之时,就有2/3股本属于非流通股。从一般意义上说,流通股的每股价格要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非流通股价格越低,所占比例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而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全流通。因此,从中长期看,我国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会随着“大小非”的解禁而回落。这样,大量股票跌破发行价的局面不可避免。事实上,截止2008年8月28日,已有超过4成新股跌破发行价。值得注意的是:跌破发行价的股票中,有30只是2008年上市的新股,占新股总数的42.85%。一些股票最高收盘价日与上市首日是同一天。也就是说,这些股票从上市以来就一直呈现出下跌的态势,这使得新股一旦上市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其实一、二级市场之间有巨大差价的原因,不是一级市场股票发行价过低,而是二级市场股价过高造成的。在股票没有实现全流通的情况下,并不具备市场化发行新股的条件。目前市场正处于“大小非”解禁高峰,“大非”只减持了10%左右,“小非”也有55%尚未减持。此时推行新股市场化定价时机可能还不成熟。
其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国内投资渠道又非常有限,这使我国封闭的A股市场成了资金推动型市场,进而造成A股的高股价、高市盈率的现象。
再从市净率标准看,我国A股目前也大大高于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价格。根据研究,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平均PB在2007年10月16日是3.78倍,当日上证综合指数是6.95倍,被高估了1.84倍;而2009年2月27日,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平均PB是1.96倍,而上证综合指数是2.46倍,被高估了1.25倍。
中国股价市净率与市盈率都比海外高出一倍多,可以说是世界上(除印度外)最贵的股票,这种内外股之差价是特殊国情所致,是城乡居民储蓄率高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如果市场化发新股,就会多圈一倍多资金,又最终发过来套住高储蓄率的城乡百姓。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于心何忍?
其三,缺少适量机构投资者。新股市场化询价,其实就是机构投资者(基金)、投资银行(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方案。2008年底,美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比重为53%,而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90%是散户,比重最大的人群在定价问题上却没有话语权,这显然有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