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英语专业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专业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英语专业考研

第1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1、考研考数学三的专业:金融专业,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经济专业等。考试内容中微积分占56%,线性代数占比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比22%。

2、英语一考试性质:高校中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时的必考统一科目,所以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均需要考英语一科目。考生复习需掌握5500个考研词汇,并掌握与本人专业相关的专业术语英语表达的词汇。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第3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考评体系;现状;改革

1.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2004〕1号文件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评价对教和学的改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质量和效果的保证手段,有利于今后指导课堂教学、课程设计、任务管理和学生管理。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2.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在《智能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Frames of Intelligence)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并非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着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着的一组智力。人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体都有可能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力。

不同的个体可能擅长于不同的智力学习方式,因而人类的知识特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体差异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果用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用多元化评价,即采用多种评价标准、手段与方法来评价不同的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商务英语专业考评体系的现状

经过对湖南省多家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考评体系的调研,笔者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考评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大多数高职英语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考试评价仍然采用传统教育的课程考核方法,过多注重认知领域中的简单知识技能,而对于高级技能,如听说、读写、交际辩论能力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高职院校目前所采用的常规英语测试的语言与生活中真实的语言相去甚远,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不能正确认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评定,也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

(2)考评方式重终结性考核轻形成性考核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不管什么样的课型,考评方式一般采用单一的纸笔测验和标准化测试。教师基本上是把传统的课程考试(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 级成绩视为其标准和尺度。这种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强调终结性考核,忽略了形成性考核和过程考核的重要性。这种终结性评价不能实现评价的调节和反馈功能,不利于评估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相互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的考查与评估。

(3)考评主体单一化

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第一是通过期末考试教师评判得出成绩。第二是平时成绩主要凭教师的主观经验给出。考核体系中缺乏学生的互评与自我评价,更缺乏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致使考评信息来源单一,考评结论有时有失公平与客观。

(4)实践性教学考评未形成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室和语音室,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最多能进行一些对话交流或听力训练活动。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商务英语实训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对落后,因此,考核评价更多地注重理论教学方面,对实践性教学评价还未形成体系,还没有较合适的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考评体系的改革措施

为了克服传统考评的弊端和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各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应该采用多元化考评方式,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我们亟需对目前的考评体系进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场合着手改革:

(1)评价内容要多元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第二外语水平,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商务英语(外贸和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商务英语涉外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考评体系要从学生的基本素质、德育、体育、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考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知识评价、思想素质评价与职业能力评价。

第一,基础知识评价。指根据各科标准,对学生的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它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英语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如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篇章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思想素质评价。指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价值观、敬业精神、法律意识、创新意识、集体意识、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体质等各方面的评价。

第三,职业能力评价。指对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函电撰写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具体来说,是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是否具备外事、外贸、商务实际运作等方面的能力,是否具备外贸业务往来函电撰写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是否具备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

(2)评价方式要多元化。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采用终结性考核,即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是一次性的期末考试,这不能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应用能力。Genesee等认为,测试的重点是测量一个人在某时间段结束时所拥有的技能或行为表现,“因而具有狭窄性、静态性”,而评估则“呈动态性,体现了一种发展的观点。换句话说,测试者感兴趣的是结果,而评估者感兴趣的是整个实践的发生过程”。

泰勒(R.W.Tyler)曾指出:“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因为要了解变化是否已经发生,必须先在早期作出一次评估,再在后期作出几次评估,从而才有可能确定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考核评价方式,①常规考评如笔试、口试、问卷调查和对话等;②竞赛式考评如演讲、辩论、写作比赛;③活动表现性考评,如模拟广交会、企业专家讲座、担任展会志愿者等;④实践性环节考评,如实训、实习、调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等。

同时,可将课程考试与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如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证书(CNBECT)、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初级商务英语翻译证等考试相结合。这样,可以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得到提高,真正体现“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3)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老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有利于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准确性及全面性。

第一、老师评价。即根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由老师按照常规闭卷考试或口语考试的形式及平时的过程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第二、学生自评。即学生根据自己在评价项目中的表现,对照评价标准,给自己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学生自评,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想法和困难,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措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企业评价。即在一些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企业的指导老师或领导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的结果进行评价并给出评语及改进措施。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第四、小组互评。即同组的同学对照评价标准,对该组每位同学在项目中的表现做出评价,给出成绩,并写出评语。这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生自我评价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公正客观可信度的评价。教师制订评价标准时可让学生共同参与,且评价标准必须客观、明确、清晰、具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并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评价场所要多元化。即考核可以在教室、语音室、实训室,也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打破以往只在教室考核的常规。这样,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成才。

5.结语

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这更有利于学校培养出高品质、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oward,Gardner.Frames of Intelligen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Rea-Dickins,P.Evalua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陈美,雷兵.专科英语过级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第4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一、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基础性文科专业,在高校中开设的很普遍,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专业。相对于建筑、管理、工程类的专业,汉语言文学并没有很强的专业性,很难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个特定的职位,所以长久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被看作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自然也不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现在的市场更需要应用型人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的学术研究和语文教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社会更需要有较强汉语言文学功底,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这才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一般认为应用型人才是指适应实际需求,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能够处理一线事务的人才,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应该扩大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就汉语言专业而言,其特点就是人文性,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也是汉语言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难点。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行业确实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很高,这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机会,相信只要根据是市场需求,积极改革教学,建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特点与行业要求相结合,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

1、优化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而言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现代汉、古代汉语、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其主要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虽然这些课程个有重点,确实不应当删除其中的一门,但是在教学上还应该更加突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总的来说就是:精简课程内容,强调教学重点;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规避课程之间的重复。

2、强化应用性课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终还要依靠专业课程,这是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保证。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安排应用型课程,安排的课程本文由收集整理也应当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将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细化,通过应用型课程的设置,着重提高学生的说、读、写能力,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

3、特色化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一直不被重视,甚至被看作是补充课程,实际上选修恰恰能反映学生的兴趣点,而且很多选修课程反而是专业的前沿内容。选修课程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也便于学生实地考察,要使学修课程形成完整的体系。精心设计选修课程,加强选修课程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充分利用地域的文化资源。

4、分设专业方向

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将专业分设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分为语文教学、教育管理、文化产业、高级文秘等几个方向。学生在低年级时完成所有专业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高年级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选修课和部分专业课选择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大力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掌握两种以上的专业语言。也可以根据当地的产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开设更具特色的课程方向。

(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里介绍三种教学方法:系统讲授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年级的基础课程。这一阶段,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对主干课程还不了解,系统的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熟悉专业框架。系统授课还有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探究性教学方法,虽然第二学年的专业学习仍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是,随着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逐步深化,教学方法可以逐步由以接受性学习方法为主过渡到以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主。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中去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这种方法强调了自学能力,但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不能让学生过度的自由散漫;问题中心教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后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构建主义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际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

第5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目前,很多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在很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虽然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但一方面,研究生的外语基础较差,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学习和提高。考虑到以上问题,有些院校的培养方案取消了专门的专业英语课程,改为专业英语文献精读,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完成。然而,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的英语水平有限,对学生无法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导师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即过于重视实验研究,而有意无意忽视文献阅读。由此可见,改革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该专业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

目前,许多高校分别开设有专业英语课程,用于研究生的英语教学。这两门课程各有侧重,《专业英语》侧重于教授基本的专业术语和英语表达方式,文献精读用于培养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另外,大多数院校均设置有《环境科学进展》等专业提高课程,用于让研究生对于学科当前的最新动态有所把握。在笔者看来,这三门课程应该并存,形成互补。建议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英语》课程(36学时,2学分),待学生掌握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英语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后,于第二学期开设《环境科学(工程)》进展双语课程(36学时,2学分),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有所了解,强化其专业知识。第三学期则开设《文献精读》课程(2学分),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期,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时安排

(一)《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建议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以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Davis&Cornwell,FourthEdition)为例,建议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

Chapter1Introduction/引论(4学时)

Chapter2Hydrology/水文学(4学时)

Chapter3WaterTreatment/水处理(5学时)

Chapter4WaterQualityManagement(5学时)

Chapter5WastewaterTreatment/废水处理(6学时)

Chapter6AirPollution/空气污染(6学时)

Chapter7NoisePollution/噪声污染(2学时)

Chapter8SolidWasteManagement/固体废物管理(2学时)

Chapter9HazardousWasteManagement/危险废物管理(2学时)

(二)《环境科学(工程)进展》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建议选用Science、Nature、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等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权威杂志上最近3~5年的文献,内容建议涵盖如下领域。

1.大气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物源及污染物排放特征,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主要大气环境要素的关系等。

2.水环境科学与工程进展(Advancesinaquatic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6学时),内容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pollutionof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污染物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体中的迁移转化transportandtransformationofpollutantsin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水体大量与痕量污染物的去除技术(Removalofmacro-andmicro-pollutantsfromcontaminatedwater)等。

3.土壤环境科学进展(Advancesinsoilenvironmentalscience,6学时),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sources,transportandtransformationofpollutantsinsoilenvironment)等。

4.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Transport,transformationandfateofpersistentpollutantsintheenvironment,6学时),内容包括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transport,transformationandfateofheavymetalsand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inaquaticandsoilenvironments)。

5.环境污染修复研究进展(Advancesinenvironmentalremediation,6学时),内容包括水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展(Advancesinremediationtechniquesforpollutedaquaticenvironment)和土壤污染修复研究进展(Advancesinremediationtechniquesforpollutedsoil)。

6.绿色化学与低碳工业(Greenchemistryandlow-carbonindustry,6学时)。以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绿色化学和低碳工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应用前景(Beginning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globalwarmingandenvironmentalpollution,introducingthestate-of-artachievementsandapplicationsingreenchemistryandlow-carbonindustry)。

(三)《文献精读》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该课程内容应该与研究生的具体研究方向密切相关,兼顾其他研究方向,故其具体内容由指导教师确定,但是应满足如下要求:应该阅读不少于10篇英文文献;应选择顶级学术刊物的综述性文章和最新研究进展的文章各5篇,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对于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形成鲜明的认识;应该满足精读的要求,即对于专业词汇应该掌握;对于难句、长句,应该学会分析其句法结构和逻辑关系;应该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熟悉学术文献的写作框架和模式。

三、教学方式

(一)《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

以汉语讲授英语词汇及语法现象为主,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布置适当的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来做题和回答问题,锻炼其写作能力。

(二)《环境科学进展》的教学方式

采用双语教学。幻灯片建议采取全英文形式,教师讲课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建议英语与汉语的比例为7∶3。使用英语提问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鼓励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呼应。布置适当的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使用英语来做题和回答问题,锻炼其写作能力。

(三)《文献精读》的教学方式

一学期内,应组织不少于5次的学术讲座,讲座应该以学生为主,学生主要使用英语讲述其所阅读的文献,全体硕士生及其导师参与讨论、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进步。

四、结语

如何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是当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一项挑战。以往的经验已经表明,单次英语课程的教学,对于研究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帮助有限。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设置自成体系的多门课程,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助益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对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应该是十分有益的。

第6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基本特点 专业应用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学科专业,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其专业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完善。长时间以来,汉语言文学一直是高校中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优势专业之一,也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专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人文社科专业,其专业应用性在社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远远小于工科专业,这也成为其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专业应用性已经成为广大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且需要进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专业发展历史悠久,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汉语言文学的雏形是众所周知的中文学专业,这也是在我国近代教育刚刚起步之时就得到完善发展的专业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建校初期就开设了中文学专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汉语言文学肩负起了传承和发扬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使得中国的精神财富得以保留下来,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精髓。长期的发展和变革使得这门专业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内容,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中,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所规定的数量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汉语言文学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不仅是最稳定的专业之一,也是最具有底蕴和魅力的专业之一。

2.具有培养专业性人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双重功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相关部门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既能服务社会,创造价值,也能培养品格、提升审美品位。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使我们有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从这个层面上看,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内容,更多的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认识,这个专业的学生,承担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和意识。

3.专业实践内容较少,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提升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这一般都是以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授的形式开展,相应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内容也就相对较少。而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任何专业的发展都必须符合这种潮流,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且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因受其自身专业特点的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动手能力较差,在择业竞争中并不占据优势地位,这显然与社会大众对该专业的期望值是相悖的,也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课程内容之庞大,使学生都望而生畏。因此在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对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使其核心内容能够得以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尽量避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叠,要能够明确地展示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知识要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教师应该做到不拘一格,不将学习限定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范围内,引导学生尝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践学习。例如,对于某些高校来说,可以将汉语言文学作为主干,以文秘、新闻作为分支,采用大三分流的教学模式,前两年打好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基础,第三年分出文秘、新闻两个方向,全方位造就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古话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如果不教他如何运用就等于徒劳无获。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专业的就业面是相当广泛的,但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就业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也非常宽泛,知识学得不够精,不够深,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知识,学会应用。例如,在专业实习阶段,不仅要合理安排实习的时间和地点,精心设计实习的具体活动,优化配置指导教师,也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友好联系,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一方面为学科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就业做好了充分准备,进一步提高专业的应用性。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实践能力,不仅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平时的阅读、写作之中,更要用专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7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关键词:网络工程;双证融合;考核模式;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31-03

一、“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引入背景

在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最终获得的能力与企业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很大差距,使校企合作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前期对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在最终出口即考核方式上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在考核方式上将“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有效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满足我国网络行业的需求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推进。

目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已建立了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1],该考试分为5个专业类别,并在各专业类别中分设了高、中、初级专业资格考试,其中涉及网络工程专业的考试包括初级的网络管理员、网页制作员考试,中级的网络工程师考试,高级的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此外,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项目(NCIE)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国家职业资格网络工程师认证考试(OSTA)。其中包含了系统集成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等一系列认证考试。企业资格证书主要有思科(Cisco)认证、华为认证、Red Hat认证、锐捷认证等。各类认证考试通过者基本具备了在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水平和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将认证考试通过与否作为评估毕业生网络技术水平的依据。职业资格证体系的成熟为研究、实践探索和实施“双证融合”的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考核原则

第一,综合考核学生在网络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改变传统上仅仅将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做法。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方式,除了笔试、大作业、学术论文撰写等方式外,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技能的考核,如实际项目的配置操作考核等。

第二,校内课程考试与认证考试进行科学合理的成绩置换。认证分析网络专业不同课程教学大纲与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大纲中各知识内容相互对应,并与相关认证考试培训机构或企业合作。对于培训机构和企业能够提供培训的课程,学生可以参加培训,通过认证考试后,认证考试成绩置换为校内课程的成绩及学分;未参加培训和认证考试的学生,仍然参加校内课程的学习并取得成绩和学分。

第三,引入相关企业参与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提高就业适应性。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专业课教师共同研究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内容尽量做到实用、先进、难度适中,考核标准尽量符合国家和企业认证考试的相关标准。同时严格实行教考分离,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公平。

第四,突出过程考核。加强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教师根据各阶段考核结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能够通过阶段性考核结果,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加强训练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在双证融合策略的指导下,根据上述原则,进行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模式的构建,既要体现学历教育重理论考核,又包含技能考核重实践的特点,这样才能使课程体系合理规划、有效融合。

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过程中,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水平)、学习效果(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作业、实验项目的数量及质量和认证考试成绩)。考核按如下过程进行。

1.制定“双证融合”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成绩置换关系。详细规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认证考试成绩置换的主要是实践课程的成绩。对于难度较大的认证考试科目,如果学生通过认证考试可以置换多门课程的成绩,并记载较高的成绩。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认证考试科目与专业课程成绩置换对应关系

学生可以在毕业前多次参加认证考试,认证考试通过后按表1记载对应课程的成绩,并获得学分。

2.制定各专业课程的考核方案与标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表现、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实践操作水平、知识理论掌握情况等提出具体要求,安排各个阶段的考核时间和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具体的考核方式包括学习表现评价、分阶段测试、网络设计能力考核、实际项目配置、在线操作考核、综合知识试卷考核。根据上述内容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办法及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查通过后,由教务处审批备案,并在开学初期向学生公布[2]。

3.实施“双证融合”过程考核并记录相关成绩。按考核方案执行各项考核任务,采取表格量化方式记录各项成绩数据,包括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时间及成绩、出勤及学习表现、与教师互动情况、课堂测验成绩、网络设计能力考核情况、实际项目配置完成情况、在线操作考核情况等,并待课程结束后一并归档。

学习态度及表现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10%,主要考查范围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或论文的质量及独立性、回答教师提问及与教师互动情况等。由于这类考核主观程度比较高,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学习积极性、交流沟通能力、基本素质等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根据个人喜好评分。

分阶段测试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10%―20%,在主要知识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安排阶段测试,测试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网络故障分析、实践操作和应用。测试的形式包括笔试、撰写分析报告、实际操作、应用方案说明书等。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要由企业提出多种实际项目供教师根据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进行选择,考核标准由企业制定,其考核成绩也作为企业录用毕业生的一项重要参考。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常用的网络协议的设置、交换机的系统配置、路由器的常用配置及接口的设置、虚拟局域网的组建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该类考核,网络工程实验室全天开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由学生管理,教师远程监控和辅导,必要时还定期请企业和培训机构讲师进行远程演示和辅导。

在线操作考核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0%―30%,主要是采用网络在线考核系统平台,对网络管理、网络应用服务配置、网络维护等进行仿真操作,锻炼和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对理论知识比较多的课程可安排期末综合知识笔试,全面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的命题可参考国家和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真题,使学生能够体验认证考试的试题难度,把握其考试重点。

4.最终成绩评定。根据之前制定的考核评分标准,对上述过程考核中形成的各项成绩进行汇总、量化、综合后形成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结合企业建议,可适当调整各项过程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但要保证合理、公平、公开,及时通知学生。

通过认证考试的学生可选择按照表1中的成绩置换对应关系,置换相应课程的成绩,也可以选择采用上述过程考核成绩形成课程最终成绩。

四、“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评分标准

由于“双证融合”的过程考核模式中考核方式类型较多,因此应针对不同考核方式、课程教学大纲和资格认证考试大纲的要求确定各考核项目的详细评分标准。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对网络行业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引入企业参与制定考核标准,使考核标准更能体现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领域核心的技术标准。

下面以实际项目配置考核和在线操作考核为例说明考核评分标准。

1.实际项目配置考核评分标准。实际项目配置考核的内容和评分标准由企业根据岗位工作需求提出,并吸纳国家和企业网络资格认证考试中一部分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标准中侧重学生分析和解决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了若干考核评价因子作为评分依据,具体考核评价因子及比例如表2。

表2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评价因子及比例

依据表2中的各项评价因子,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际项目配置成果给出评价,各项评价因子获得的分数之和量化为该实验项目的考核成绩,具体如下。

实际项目配置考核成绩 =

其中,S为实际项目配置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Ci为某实际项目配置所得百分制分数;Pi为相应项目的权重,由教师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确定①。

2.在线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在线操作考核采用网络在线虚拟考核系统平台进行考核,学生使用该系统进行网络管理、配置等仿真操作,操作环境与岗位工作场景完全一致,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操作的速度、正确性、熟练度等评定成绩,具体考核评分点及计分标准如表3。

表3 在线操作考核评分点及计分标准

根据表3中的考核评分点,教师检查学生完成操作内容的多少,所用时间的长短,解决了多少技术问题等情况,对学生的在线操作给出评价并计分,全部评分点获得的分数之和量化为该次在线考核的成绩,具体如下。

在线操作考核成绩 = T×各次在线考核所得分数平均值(百分制)

其中,T为在线操作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②。

五、改进措施

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考核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高校、企业及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多方参与。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1.注重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材的建设。由于网络工程专业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与国家和企业两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辅导教材有较大差别,而且教材内容侧重不同,实施“双证融合”考核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在实践中急需编写课程教材与认证考试的辅导教材融合的新教材。新教材的内容应充分吸收认证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培训机构教师参与编写。新教材甚至可以突破以往一门课程一本教材的传统,针对认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将几门课程内容合编为一本教材。

2.加强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师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双证融合”考核模式的实现,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的配合,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具体措施如下:(1)要求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和企业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持证上岗。(2)建立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协同合作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培养平台。专业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培训中心听课,定期到企业锻炼,在企业中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注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3]。(3)急需国家调整高校评价指标和高校人才引进政策,将企业中真正有实际经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引入到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中来,提高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高等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是两种类型的证书,各自形成了独立的知识体系,学历证体现的是专业水平,职业资格证体现的是能力水平,怎样使两个不同体系的水平形成叠加,互相支撑是研究的重点。我们在多年的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教学实践以及调研的基础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两证并行、相互融合的考核策略进行研究和实践,对课程各个考核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完善、优化了过程性考核流程及相应评价体系。探索并建立了课程“双证融合”考核评价标准,同时完善了毕业顶岗实习相关规范和标准。按学校、学院及专业群三个层级统一建设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习基地的跨学院、跨专业共享使用。上述研究成果为把握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并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考核模式和规范提供了参考。

注释:

①无故不参加项目配置考核的学生要取消其该门课程的成

绩评定资格;在每次项目配置考核中,各项考核评价因子

所得分数之和Ci低于60分的学生可以在一周内重新进

行考核,以两次考核的平均成绩为最终成绩。

②在每次在线考核中,考核评分点被评为“中”和“差”累计

达到3项的学生为未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考核;在线考核

可进行多次,始终不能通过在线考核的学生或无故不参

加考核的学生要取消其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资格。

参考文献:

[1]李联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研究与思考[J].计算机教

育,2011,(19).

[2]王健.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研究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第8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

1 自主学习的定义、特征及层次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方法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1](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学习不仅是在老师监督指导下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构建知识,还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情感积极,学习信念坚定。

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Zimmermen教授把自主学习特征归纳为三种:

(1)强调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2]。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2]认为自主学习者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效果,并根据反馈自主调节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学习者适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2]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把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1)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最低层次[3]。这类自主学习的学生往往没有太强的学习动机,只是做到了上课认真听课,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端正。这与跨专业考研的自主学习程度相去甚远。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善于总结整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这一层次更注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有自己明确的学习目标,投入的精力与智力较多。

(3)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能对知识进行熟练运用,并进一步探索与研究[3]这一层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层次,处于这一层次的同学在跨专业学习中处于有利地位,效率也更高。

2 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策略分析

了解了自主学习后,我们针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跨专业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与策略分析。调查显示,72%的人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强竞争力而跨专业学习;18%的人因为考研而跨专业学习;10%的人为了出国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而跨专业学习。这三种人群跨专业学习运用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它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4],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有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调查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些学习策略。

此次调查显示,江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充分运用到了元认知的自主学习策略。在被调查的这150名学生中,他们的大多数表示会在进行跨考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他们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和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这些充分体现了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目标性,方法性和态度的积极性。

据之前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理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跨专业自主学习之前就会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这就是运用了元认知中的计划策略。完整的计划策略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节等环节。如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语专业在选择跨专业考研方向时会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所要跨考的方向,然后从跨考的专业特点和考研内容分析所要跨考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在确定跨考专业后,根据考研大纲和专业老师的建议购买考研用书,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

3 结语

此外,对于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讲,不仅要把本专业学好,还要学习所跨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学习者运用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它包括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换句话说,英语跨专业自主学习者不仅要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协调好专业课学习和所跨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把每天的计划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按计划施行,有效防止拖拉作风。

对于高效利用有效时间,还需要结合认知策略来讲。我们知道,一般老师会让我们在早上背书,这就是排除“前摄制”,即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早上学习并无其他知识的干扰,所以学习效率较高。后面所学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倒摄抑制”,所以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此外,还可以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如利用零碎时间背英语单词,或是在学习疲劳时看看英语报、杂志,既缓解了疲劳,又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研究,2005(1).

[2]Oxford,R.languageLea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e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ry House Publisher,1990:30-50.

第9篇:英语专业考研范文

不考。

考研英语一般不考听力,只考笔试部分;考研听力口语在复试科目考察。一般大多数学校都考察英语听力,也有个别院校不考,面试环节学校通常考口语。

考研英语是中国非英语专业语言考试最难的,每年考研国家线英语分数都不会很高。考研英语一题型是完型填空、阅读、翻译、新题型、二篇作文。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