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编制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编制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编制工作计划

第1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电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思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34

每年下半年或第四季度,是发电企业筹划下一年度计划紧张时期,年度计划的编制,不仅要依据集团公司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和电网的统筹安排,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电力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发电企业不能像其它普通生产企业一样,完全依据企业的规划来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工作计划;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电力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工作计划必须与电网、上下游企业、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机结合,同时符合企业控股集团的整体规划。

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计划管理经验,谈谈做好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思考。

1 注重平时工作的积累

年度计划的编制,来源于平时相关工作积累。年度计划的编制准备工作,不是短短的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也不是纯粹拍拍脑袋就可以想清楚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日积月累,记录下来。

1.1 缺陷记录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针对那些需要结合机组大小修或需要增加预算,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解决的缺陷记录下来。比如,“锅炉部分蒸汽管道温度表管座因锈蚀需更换或加长”、“厂房漏水”等缺陷,需要结合大小修或增加预算才能实施的工作,要记录下来。

1.2 “安措和反措”的整改记录

制定安全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或者反事故措施计划时,要认真记录往年发现的一些对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存在着隐患而一时又不能整改的问题。比如,“燃机燃烧室温度传感器冷却水管漏水的安全隐患,需要进冷却方式进行改造”、“#1、#2发电机组下部阀门开关操作不便存在人身安全隐患,需加装检修平台”等记录。

1.3 备品备件消耗记录

设备部要认真统计上一年度的备品备件的消耗情况,并按设备类别和工作类别进行分类统计。通过统计可以很快的查阅到那一台机组消耗了多少备件?日常维护、机组大修、技改、反措等工作类别各自消耗多少备件?

发电部要认真统计上一年度氮气、CO2、氢气、水、滑油等大宗材料的消耗情况,要有比较详细的记录,记录大宗材料在每一次机组检修的消耗量、记录每年的计划检修次数和突发性的临修次数,这些数据的收集为了下一年度大宗材料采购计划、零星采购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的编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1.4 节能、技改等方面的系统优化记录

平时工作中要认真思考设备持续优化的一些举措,对需要节能改造、技术改造的O备认真研究可行性方案,定期跟踪设备生产厂家定期的技术(TIL)文件,这些都是编写年度各专项计划的基础内容。比如,根据生产厂家“机励磁系统整流桥保险更换(TIL)”的技术文件,我们在编制下一年度技术改造计划时,就需要把“#1机组机励磁系统整流桥保险更换”的技术改造工作结合机组检修列入下一年度的技术改造计划。

2 计划的编写,来源于历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计划的编写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所以需要在总结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测算,才能使计划趋于合理、准确。计划编写的数据,来源于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结果。

下面,举例说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1 检修计划

我们知道,列入下一年度检修计划的,往往是一些比较大的或者说需要利用检修机会进行的项目,这就要在平时收集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和判断。比如,对一些较长时间未能解决的缺陷以及生产厂商定期的技术文件(TIL)进行分析,哪些缺陷是可利用其它机会中完成,哪些缺陷需要结合机组检修才可以完成的,并把它列入检修计划项目中。

2.2 反措和安措计划

发电企业在平时安全生产活动中,都会发现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说需要改进的项目,针对这些项目,企业同样要做出分析判断:是否需立即整改或者通过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后待条件成熟后再整改,然后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整改的时机。那么,这些推后的整改项目就需要在下一年度的计划编制中考虑进去。

2.3 采购计划

发电企业初期,采购计划的编制往往“无从下手”,因为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其它同类电厂调研数据参考。需要经过几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后,采购计划的编制才会越来越科学、合理。

2.3.1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备件采购计划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日常维护的采购计划;二是技改、反措、安措、检修特殊项目等备件采购计划。第一部分需要通过历年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当年的生产经营状况编制;第二部分则完全可以做好,因为这些项目,都需要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编制当然包括备件的计划。

2.3.2 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

大宗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写,需要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例如:发电企业汽轮机滑油采购计划的编制。

有的发电企业简单的做法是参照上一年度的实际用量,这种编制方法显然不尽合理。正确的做法是:(1)掌握设备正常发电运行时的每小时平均消耗量和下一年度预计的运行小时数;(2)掌握每一次检修而清理汽轮机组滑油箱时的平均滑油消耗量、掌握每一次滑油系统的净化循环时的平均消耗量、掌握下一年度的计划检修次数;(3)统计历年来的滑油泄漏次数和泄漏量,经过概率测算下一年度损耗量;(4)测算滑油自滤净化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平均每小时损耗量和自滤净化系统每年运行小时数;(5)测算其它可以预测的损耗。通过这五个步骤的分析,将可以编制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滑油采购计划。

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采购计划,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设备运行的正常消耗、因计划检修需置换的次数以及概算每年因突发异常的置换次数、每年预计泄漏量等等,来编制采购计划。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发电企业初期,大宗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可能存在估算不准确的问题,但只要能确保数据的正确收集和分析,以及历年不断的修正,在全年发电计划、检修计划确定的情况下,大宗材料的采购计划(包括化学药品、水)将会越来越合理。

3 计划编写要结合相关的制度、规程和标准

除平时工作积累下来的问题外,制定计划时还需要参考行业的有关规定、标准,以及企业自身的规程、制度。

3.1 检修计划的制定

制定检修计划时,要结合设备维护手册的要求、结合燃气轮机运行小时和启停次数所要检查内容、结合《电力行业的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中规定的发电设备大中小各等级检修的标准项目、以及生产厂家定期的技术性(TIL)文件要求,这些都是企业制定检修计划必须要遵守的内容。

3.2 技改计划的制定

编写技改计划要遵守企业技术改造管理制度的规定。比如:年度技术改造计划编制时,要遵守制度规定的时间提交经审议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要符合制度的规定编制技改的正式项目和预备项目等等。

3.3 安措和反措划制定

安全技术保护措施计划和反事故措施计划的编制,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人员要了解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消防法、电力行业二十五项反措……相关国家法律、行业标准、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企业制定的制度等,以及环保、消防、特种设备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3.4 技术监督计划的制定

技术监督计划的制定,除了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求编制人员要熟练掌握各专业的技术监督行业标准,才能把设备的现状与技术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科学可行的技术监督计划,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4 计划的编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第2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一、计划分类

1、按计划性质分,

新品开发计划、销售计划、成品入库计划、兰坯产品入库计划、工艺外协小件入库计划、白坯产品入库计划、自制小件入库计划、物资领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

2、按时间分

月度生产计划:是全月总量计划,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建雅马哈产品下达全月总量计划,其余产品只对每周总量作大致安排。

周生产计划:对月计划总量进行分解,对本周的日生产进度进行安排。

调整计划:对月生产计划量进行增减、对周计划进度进行移延、对未列计划品种进行追加的调整安排。

二、计划编制程序

见《产供销作业计划编制程序图》。

三、计划保证措施

(一)、采购周期及生产周期

1.采购部在接物资领用计划后,随时保证主体材料和管子材料的供应,8小时以内保证排气管上的附件供应,24小时内保证其他外购件供应,3天内保证纸箱供应。

2.生产周期共96小时,其中白坯生产作业周期为55小时;兰坯生产作业周期为30小时;装配工段作业周期为11小时。

(二)、生产能力

1.计调中心和制造部协商拟定单品种最大日产量、系列产品最大日产量,及关键工序和瓶颈工序最大生产能力,作为阶段性的作业指南。

2.周生产计划必须满足单日计划总量不超过5500件(包括嘉本产品,但不包括小件),周计划总量不超过35000件的总原则(周日平均计划量5000件,星期天计划量不超过3000件)

3.调整计划必须满足单日计划总量不超过5500件的原则。

(三)白坯入库时间的规定

白坯库正常上班时间为早上8:00至晚上2:00,遇特殊情况需延长时间由制造部书面通知仓储部。

四、计划编制规定

1.月度生产计划

a、销售开发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编制月度新品开发计划;

b、销售科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编制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产品、建雅马哈产品月度销售计划;

c、计划调度中心根据月度销售计划,综合考虑成品库结存情况,编制广本汽车部品、嘉本田、建雅马哈产品的成品入库计划、白坯产品入库计划、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

d、计划调度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综合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编制白坯生产预投计划;

e、采购部根据白坯产品入库计划、预投计划、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综合考虑物资结存,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白坯产品入库计划和预投计划于每月25日下午3:00时交制造部和采购部,制造部据以编制物资领用计划,制造部将物资领用计划于25日下午4:30交采购部,据以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2.周生产计划

周生产计划计划期为次周二至次次周一。在编制周计划时,对本周四至次周二的生产情况视同按计划100%的完成,按市场需求和成品在库情况下达下周计划。计调中心于每周四下午3:00将白坯产品入库计划和自制小件入库计划传递至制造部和采购部,将纸箱及装配小件领用计划传递至采购部;制造部据以编制物资领用计划,制造部将物资领用计划于每周四下午4:30交采购部;采购部根据物资领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每周六下午3:00时由计调中心、制造部、采购部在销售公司会议室对已的下周计划进行协调。

3.调整计划,由计划调度中心随时据实际情况(品种增减,数量增减,进度移延等)编制后交制造部,调整计划同时体现总量和日进度要求。当日调整计划应在当日下午4:00时前交制造部,4:00时后下达的调整计划作次日计划。

五、计划的有效期

1.公司有效计划为周计划和追加计划,月度计划仅作为制造部和采购部作生产准备的参考资料,不作为入库数量的考核依据,但*合资公司、建雅马哈和嘉本田公司的月度计划,仍为有效计划,并按月度计划执行和考核。(由于周转箱差缺,对雅阁产品按销售进度进行考核)

2.周计划有效性规定:当日内未完计划量在本周内完成或在计划期截止日之后两天内(即次周三17:30时前)完成均为有效计划,允许按正常计划产品办理入库。但是,计划完成率考核仍然按当日完成情况执行。

3.追加计划的有效性按其入库时间在哪一周来确定其考核和有效性按那一周的周计划执行。

六、调减计划规定

1.无销售市场的计划无条件取消。取消计划应由计调中心书面通知制造部和采购部。

2.取消后的损失及资金占用的责任划分:按55小时界定原则,即允许白坯入库时间后55小时以内的算销售开发公司责任,55小时以后的制造部责任,若制造部能分清属于采购部责任,由采购部承担。

3.取消计划的处置规定

a、仓储部接销售部门的调减计划时,检查减计划物资的入库情况(白坯),按55小时原则界定责任,传递书面资料告知销售开发公司、制造部,同时作台帐记录。

b制造部接减计划时,按55小时原则界定责任,通知质管部和计调中心对已投入物资作判定,按损失最小和易于保管原则就地封存,同时书面资料告知销售部门,并作台帐记录。

c销售开发公司需对减计划书作编号管理,建立减计划台帐,每月对减计划造成的不良资产拟定处理方案,方案包括原因分析、责任部门、处理措施、损失预算等。

4.制造部明知由于采购原因可能造成某产品计划失效时,应先与销售部门确认该产品延期入库后有无销售计划继续消化,若无,则找采购部门确认所造成的不良资产后就地封存,所封存资产计入采购部占用,传递书面资料告知采购、销售部门,同时作台帐记录;如有后续销售计划,则按继续组织生产,以便下期入库。

七、关于自制小件的规定

1.自制小件的定义:由制造部利用边料或由钢材库房领用材料自制,及制造部从仓储部外协库领用需组合加工后直接进入装配工段或需工艺外协加工的小件。

2.自制小件由计调中心根据生产难易程度和市场稳定性自行掌握储备量。

3.自制小件的工艺外协加工由计调中心负责。

4.自制小件经工艺外协加工入外协库后,还需加工的由制造部加工。

八、其他

制造过程中工序协作(需由外单位协作加工)由制造部负责。

计调中心和制造部物资领用计划分产品下达,采购部物资采购计划按产品分零件下达,各类计划有特殊要求须在备注栏注明。

第3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一、重视市场调研,加强选题管理

要想提高教辅书质量,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是首要环节。只有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图书的销售市场、学生对教辅书的使用情况及反馈意见、教师对教辅书的评价建议和供需情况,才能找准选题的市场定位和读者对象,才能策划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好选题。此外,在选题管理方面,一定要严格审批。选题要严格执行由责任编辑先提出详细论证,然后由所在编辑室主任仔细审核,最后通过总编论证会的程序。这些环节都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只有经过层层把关,才能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物色优秀作者,完善组稿环节

书稿质量的好坏由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优秀的作者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扎实、熟练的语言文字功底,此外一定的创新精神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教辅书的组稿阶段,编辑必须谨慎挑选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文字功底的编写人员,并且委托该书的主编对图书内容进行把关,与作者签订约稿协议。因此,在选择作者方面,与选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在教学第一线的高级教师而且同时兼备较高的写作水平的人,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

选好作者后,编辑应该严格审读作者编写的样张,同时谨慎地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在审读样张的过程中,编辑首先要看作者编写的内容是否与网上或其他辅导书上的内容有雷同的现象。其次,如果是同步辅导类的书,编辑应该将书稿与它对应的教材进行仔细核对,检查书稿是否与教材内容偏离太远;倘若不是同步辅导类图书,也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核对,避免出现太多超纲的内容。这些都需要与作者加强沟通,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书稿的质量和出书的效率。

三、做好审读工作,狠抓编校管理

一般图书的编辑加工时间大约是3~6个月,但教辅书却由于课程标准的变化而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而出版的日期又相对比较固定,这就使编辑用于修改和校对书稿的时间比较紧张。部分出版社又为了率先占领市场,大多通过缩短每项编辑程序的时间以及减少编校环节和次数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如果再遇到责任心不强的编辑,工作马虎不仔细,就更难达到教辅书的质量标准。

针对以上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我觉得有必要适当延长教辅书的编辑校对时间,此外还要严格细致地进行书稿的三审四校工作。编校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图书的质量,编校工作做得全面细致,图书的质量就有保证,否则图书的质量就达不到要求。而图书的编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三审”和“三校一读”工作。

一审是指责任编辑对书稿进行通读加工。这个过程中,责任编辑要对书稿进行技术加工,并对稿件的思想内容和科学性进行把关。辅导练习类书稿的题如果配有答案一定要抽查部分答案是否正确。倘若发现书稿存在部分理论阐述不完善,内容深浅度不适合教学要求,公式推导不正确,文字表达模糊,计量单位不符合国际标准等问题,就都要一一记入初审意见和编辑加工记录。而后通过与作者沟通协商,修改后再写出审读报告和发稿意见。二审工作是由编辑室主任(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本专业的编辑)来完成。负责复审的编辑一定要审读全部稿件,重点对教辅书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等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与责编商讨,提出复审意见,然后提交终审。终审是指分管总编辑或具有正高级职称的编辑对复审过的书稿进行审查。由于终审要对书稿的出版负政治责任,所以终审的审点便是书稿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由于是审稿的最后环节,所以一定进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要坚决予以舍弃。稿件通过三审符合要求后,就进入了签字发排的环节。这些环节要求我们责任编辑重点把好排版、校对关。编辑要严格执行出版社要求的三校一读制度,为了保证教辅书的质量,三个校次中,责任编辑必须独立完成一个校次,而教辅书的作者也最好能通读一遍校样。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校次,以保证图书的质量。

第4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全球化;工作变化;新趋势;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2―0011―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是和信息技术变革密不可分的。全球化及其引发的激烈的经济竞争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的新趋势。从工业化经济发展到全球化经济,面向大众的稳定的劳动就业时代已逐渐结束,“世界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时代”[1]。在这个时代,技术的更替日新月异,由此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攀升,产业结构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加上企业的私有化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使得工作越来越不稳定。这些新的工作变化趋势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在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加强改革。

一、工作变化的新趋势

(一)工作流动性越来越强

工作的流动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已十分普遍,澳大利亚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弹性很大。每年大约有10%或更多的人会更换工作,其中约有75%的人更换了职业甚至行业;约20%的人虽然没有更换工作,但其工作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另外约3%~5%的人则随着工作的变动改变了其工作地点。图1呈现的是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从事现有工作不满12个月的工人比重[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工作的频繁流动现象在我国也十分普遍。当前我国的工作流动群体主要有三类: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企业员工。其中,农民工问题备受关注,农民工城乡间的流动、产业间的流动,以及非正规就业、“旅游式”打工问题等从经济学上说属于劳动力流动的范畴。在全球化时代,工作的流动性已成为一种就业特征,一种工作领域的常态现象。

图1 OECD国家从事现有工作不满12个月的工人比重(2008)

(二)工作方式越来越灵活

1.就业形式多样化

工作的不稳定性以及频繁流动所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人们开始探索一些新的就业形式,如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家庭就业、自营就业、派遣就业以及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3]。由此产生了在多样化职业类别下从事工作的个体:全职工、兼职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2.办公形式便捷化

科技进步与技术革新使人们进入了便捷化、高效化、信息化社会。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网络技术的发达模糊了工作与生活间的界限,使“工作与生活领域发生交叉”[4]。利用高效的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及时、方便、高效地完成工作,并消除一些社会或地理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电子商务的出现,在家办公、视频会议等工作方式流行。

3.工作关系理性化

工作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就业形式的非正规性以及办公形式的便捷性所产生的结果之一便是雇主对于雇员的进步与发展鲜有兴趣,而雇员自身可能会想方设法应对工作的不确定性。这开始危及雇主与雇员的工作关系,传统效忠于某一雇主的情怀开始被自我中心的情愫所取代,特别是当雇主与雇员处于临时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中时。

(三)工作场所学习越来越普遍

当代工作场所具有如下特征:扁平科层化组织;临时工的广泛使用;小型企业中分包、外包的广泛应用;对在职员工的大规模裁撤;工会中充斥着谈判氛围;虚拟组织。这些特征逐渐改变着人们关于工作的已有概念与实践。科学技术发展改变着组织结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需要临时工的加盟,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与资源的高效配置催生了分包与外包,机械化生产引发的技术替代开始取代工人的职能,企业内民主化的缺失影响工会职能的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虚拟化的情境成为可能。上述现象的出现赋予工作场所以新的职能――学习。例如,对澳大利亚雇员的调查发现,工作场所在支持员工就地学习方面作出了贡献,而且这一贡献所占的实际比重比雇主报道的还要高。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浪潮的兴起,学习场所已不再囿于学校范围,学习方式也开始突破传统教育的框架,人们呼吁类型丰富的、与实践紧密衔接的学习形式。而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作为十分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四)工作技能越来越两级化

科技发展引起的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变使就业模式出现了两极分化――消除了职业中对于中间技能的需求,更多的职业需求集中于高技能和低技能。然而,工作技能的两极分化在不同群体中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会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例如,美国一项的研究发现,白领工人职业流动率的降低可能对非裔美国人的影响比对白人更严重,因为白领工人挤占高技能职业岗位的稳定性越高,非裔美国人向高技能岗位流动的难度越大。向低技能、缺乏安全保障的工作形式转变对非裔美国人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5]。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国际竞争力是劳动力市场价格竞争的双刃剑,其既向上抬升劳动力价格,又向下打压劳动力价格,即所谓劳动力价格的“探底竞争”与“探顶竞争”[6]。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分化程度日趋严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频繁流动,自主择业,获得较高的报酬;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劳动年龄人口希望加入到劳动就业队伍中。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条件更加不利,劳动者的工资有走低的态势[7]。

(五)工作内涵更新越来越快

1.行业、职业的调整与变化

一些行业和职业处于支配地位,因为这些领域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些行业和职业则在衰退或被迫进行改变。此外,职业类别的组成因素在发生变化,有些职业需要进行重新定义。例如,信息技术蕴含在多样化的职业形式中,因此有必要将个体描述为潜在的技术员。然而,另外一些职业因不再需要或被遗弃,如炽热金属印刷行业,手表修理行业;由于现存技术使得以往方法无用武之地,需要进行方法上的改革,如排版业。

2.工作性能需求的改变

行业、职业的变化引起工作生活中的某些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为指导、组织工作方式的不同,个体有效完成工作的能力与胜任力以及达成工作目标所需的特殊职业技能都在发生改变。例如,工作组织及其需求的变化以及文化需求的变化对工作方式提出了特定的要求,相应地,工作所需的技术、知识、实践、能力与认知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当然,由科技进步以及新的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高技能与低技能之争,仍在继续。因为人们关于该方面的意见分歧很大,而且这些分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因素。然而,考虑到变化的频率,工作任务很少会墨守陈规,相反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与他人、机器等人工智能产品进行高水平交互作用,这些都对工作带来了额外要求。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工作变化趋势的出现,无疑向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而职业教育的职能之一是为市场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应与时俱进,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应对这些变化。

(一)强化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以往的教育观念建立在“技术是理论的应用”这一论断基础上,或依托增加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借助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抑或借助“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关键能力’――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工具性。”[8]

关于是否掌握了普适性原理后,就有助于迁移能力培养的问题,克劳瑟教授给出过很好的答案,“对知识获取的应用研究表明,传统关于概念、原理、方法和策略等知识的学习,恰恰堵塞了迁移的通道,因为概念或原理的定义以及方法的描述越普适,学习者要在现实中寻求例证,或者在专门的情境和状态下应用原理与方法,就越困难。”[9] 也就是说,并非学习的知识越抽象,越有利于能力的迁移,抽象知识只有当其与具体情境或实例获得联系时,才对能力迁移具有意义。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停留于知识的“普适化”层面,必须结合工作情境组织教学,强调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钩,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工作情境,实现在情境中的真实行动。

(二)培养学生在工作场所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要求学生在迈入职场后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步入职场后,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工作场所学习。“一般地说,学习和工作是常常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并且对旁观者来说,这两种活动可能难以被分离,因为许多工作任务要求雇员在有效完成之前先学习相关知识。工作现场所开发的知识主要是实践的、特定情境的知识,这些知识常常是私有的,而不是公共的,只能通过经验建构。如果个体没有对经验做出反映,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有意识地从经验中学习,个体的经验有可能不是学习。”[10]

因此,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世界,一方面,职业教育应面向“工作世界”,关注学生的就业前景;另一方面,个体必须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工作场所学习。通过职前教育与职后继续学习的有机结合,使个体较快地适应职业世界的变化,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技术性技能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从事一定职业岗位群技术工作能力的教育类型,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岗位技能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职业与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11] 为改变当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竞争力不强的现状,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技术性技能,为学生提供从事技术工作的相关潜能与资质,为学生从事相关工种提供技术支持,关注学生的就业前景。

在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注重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重视提升其技术水平。技术不仅仅包含人们改造世界、生产物品、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手段,还包括人的知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应对简单情境、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更需要具备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综合应用各种理论知识帮助自己有效理解问题、熟练解决问题的技术。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高技能,这种高技能发端于职业教育本质特性中的技能性,并且凭借在操作中智力含量比重的不断上升,汇聚于职业教育缺失已久的技术性这一特性。

(四)构建职业教育课程的更新机制

第5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档案馆人员 边缘化 防治策略

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表明,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了增长和发展、衰落和消退、调整和变化三种趋势。其中,“图书与档案管理员”以平均年增长负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之中。

一、边缘化和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的释义

(一) “边缘化”

1、什么是“边缘化”?

边缘化理论最初出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后来它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方面。边缘化是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

2、“边缘化”的特点

边缘化不是简单说就是被淘汰,准确说就是不入主流,没有号召力、没有影响力、没有权威力,容易被忽视被冷落。任何处于边缘的事物并不等同于消亡,事物的边缘化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这种演变的原因是由于事物本身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结局无非有两种,要么是从边缘重新返回中心,要么是从边缘走向消亡 。

(二)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

1、档案馆工作的特点

档案馆管理是一项被动、单调、繁杂、机械而又默默无闻的管理活动,工作的程序化明显,它需要工作人员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良好的业务知识、甘于寂寞的心理素质。

2、什么是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

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是由“边缘化”理论中引出的新概念,意思就是档案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或外界的种种因素,对自身所从事的档案馆工作失去兴趣,呈现边缘化的现象。

3、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的表现

在实际的档案馆工作中,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这些档案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机械的应付着表面的工作,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不注意思考,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工作态度。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群体环境中,一种社会心理状态和情绪,通过感染和模仿等途径可以从一个个体蔓延到另一个个体,一部分人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另一部分人甚至全体成员,从而造成群体行为。边缘化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会对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因此这一现象必须得到关注。

二、档案馆工作人员边缘化的原因

1、来自于外界对档案馆职业认同的偏移。

在当今信息社会高度发展、信息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档案学科的发展却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水平,档案馆的社会地位并未提高,档案学科领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服务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回报,等等。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档案馆工作只是看好库房而已的、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从而轻视档案工作,使得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

2、职业自信心的缺失。

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跟不上社会的需要,工作观念和方法老化,许多工作感觉力不从心,慢慢选择放弃,失去工作的激情。

3、行业“技术贵族”的出现。

近些年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档案馆内的工作人员阶层出现巨大的变化,处于信息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受到领导的重视,而处于借阅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受到冷落以及较少的职业发展机会,内心不平衡,于是对现有工作失去热情,渐渐边缘化。

4、档案馆历来被认为是“清水衙门”, “人在曹营心在汉” 是某些馆员心态的真实反映,他们功利心重,认为档案工作太过繁琐、不出成绩,没有前途,他们期望着向薪金待遇高的单位流动。

5、档案馆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事业编制,其工作人员工作待遇稳定,感受不到社会上激烈的就业压力,因此出现倦怠、消极的工作态度。

第6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RFID技术 采编 模式 建立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000-00

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各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校的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利保障,科学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运用,对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挑战,引起了新的变革和进步,促进了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图书馆数字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书馆的资源和管理手段进行数字化,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相关服务得以更好延伸。而RFID技术,正是实现这些的强大技术武器。

1 RFID技术的概念

RFID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于2O世纪9O年代开始兴起,作为一种自动识别(Auto Identification,Auto—Id)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进行空间藕合达到无接触信息传递的目的,以此识别所传递的信息。RFID技术被广泛运用到零售、物流等行业,相较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其具有免接触、快速、批量、存储容量大、抗污染能力强、识别力强、可反复利用等特点[1]。因此将其与图书馆业务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图书馆借阅、典藏、检索及统计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读者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管理更好地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发挥其作用。

2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建立的必要性

2.1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管理的变革

传统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对图书的分类、借阅管理、整架和盘点上,人工操作不仅效率难以提高,还极易出现失误。对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资源管理能力等都是很大的考验。RFID技术的运用,是图书馆转变传统管理理念、追求科技进步的体现,它把高科技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工作人员工作起来更加节约时间、节约劳动力,使整体采编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效益得以提升。因此才能够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保障图书馆更好地进行数字化管理。

2.2 RFID技术影响贯穿于图书馆的各个管理环节

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是以图书采编基础完成的。无论是文献的采访、分编,还是对其的加工收藏、借阅流通,包括为读者办理的借阅卡,所有的业务都需要RFID技术的支持。因此,对于采编部门来讲,既需要完成对书目、文献的相关数据的采集,还需要完成安装RFID标签,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关联。巨大的工作量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套可行的工作模式,那么很容易在操作过程中无章法可循,极易导致工作人员失误,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者损失。因此对于采编部门来说,建立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3新版图书带有RFID标签促使采编工作不断进步[2]

根据RFID的技术特点,目前很多新出版的图书,特别是外文出版物都直接贴上了RFID标签,这得益于RFID技术的日益成熟。另外随着相关标签和扫描设备等价格愈发便宜,这将会使整个出版行业在以后的出版物上都运用RFID技术。直接贴上RFID标签,不仅能够更好地为图书的发行、运输、销售过程中进行数据管理,也能够在借阅、典藏等环节上提供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节约相关费用,促进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普及运用。图书馆采编工作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开展图书的RFID采编模式,进行统一编目的可行性探讨。

3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实现

对于图书馆来说,必须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特点引进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更新服务理念。RFID技术的应用,为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图书馆管理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提供了动力,为现代图书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提供了保障。

3.1根据RFID系统特点,修订、完善相关的图书采编工作细则

传统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十分复杂,要求也非常详细,因此也会产生许多漏洞。RFID系统的运用,能够改善传统的图书采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该根据其特点,简化完善相关的图书采编细则,使之更适用于高科技的图书管理工作。例如:传统的图书分类法,要求将图书进行最详细级别分类,以便于区分图书的排架及位置,但却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采用了RFID技术,在OPAC上新添了图书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指引读者快速准确找到所需图书。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对图书馆图书分类标引细则进行完善,包括:(1)不再用复分号分类长度超过9个字符位,如TP125.321—54简化为TP125.321。(2)不再用复分号分类H类和G类图书。(3)只用大类细分组配号,如H428.5:I631简化为H428.5:I。(4)不再按照《国际时代表》复分外国人物传记的分类号,如K648.216=422简化为K648.216[3]。类似于这样的细则修正,能够大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3.2根据RFID系统对编目数据的要求,及时修正数据控制中的问题

传统的图书编目很容易出现诸如:编制数据条形码与实际书目不相符,录入信息出现错别字、索书号出现错误等现象。但是RFID系统必须按照数据进行顺架排架,因此它对编目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特别是对自动借还这个功能来说,需要十分准确的数据才能够顺利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对所编目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在进行数据关联之前,及时的修正出现的各种错误问题。同时对于在上架排架时所发现的有问题的图书,也要及时退回,重新进行采编处理,以保证高质量的数据录入编目[4]。通过RFID系统能够将以前的采编数据重新全面的检验一遍,并进行及时的修正,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是也是“一劳永逸”,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方便。

3.3建立信息数据交流平台,有效科学采编图书

为了更好的进行采访工作,需要根据读者需求进行数据统计,特别是对于期刊这种馆内借阅的刊物,更需要通过数据来分析其阅读价值,提高其利用率。RFID系统可以及时掌握图书期刊的借阅次数、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更加准确的把握读者的需求及喜好,能够为图书采编工作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信息,也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购置资金,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最需要的图书上。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使学生们通过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也能够使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人员的潜力,从而推动图书馆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发展。

3.4强化采编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特别是进行采编工作的人员,虽然工作量大,任务重,但是应该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RFID技术的运用,能够实时掌握图书资源的流动信息,对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人员,要不断更新图书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不断加强自身教育,熟练掌握图书馆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运用RFID技术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扎实做好图书采访编目的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好地服务。当然作为图书馆来说,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为工作人员能力提高提供培训,真正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道德的图书馆管理员,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通过RFID技术,不断提升采编工作的质量,能够更好的为老师、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满足高校的教学及科研的信息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数字化。虽然RFID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建立并非易事,还需要时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邵仰东.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采编工作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2,7(32):113-116.

[2]周晓光.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第7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比较落后,所以加强新常态下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期能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事业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工作中心,主要解决人在思想方面、观点方面、政治立场方面的问题,旨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更是经济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常态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深刻影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一、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

(一)客观环境

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长的方式和速度都发生了改变,政府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并要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职工充分认识“新常态”这种新环境,逐渐适应新常态,坚持不懈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应该与新的客观环境相吻合。

(二)工作理念

认识新常态并逐步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是目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内容,要想开展这些工作、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来革新职工理念,让职工具备新的思维,产生新的想法。由此可见,新常态下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的浅层面,而应该帮助职工树立起求真务实、拼搏向上的全新理念。

(三)工作要求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吸收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果,也要求擅于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升级工作平台、夯实工作基础,以达到高标准、高水平的工作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工作要求上不断发生变化的,而创新就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基本保障。

二、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念滞后

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理念比较滞后,缺乏完善的工作体系与统一的工作机制,仅仅停留在说教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无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应有作用。

(二)方式落伍

传统事业单位运营发展中,过分重视业务管理工作,忽略了单位职工的个人需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由于长期受到约束机制的制约,部分职工情绪状态、价值观等发现显著变化。但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的针对性不强,无法结合社会步伐与单位职工具体情况来开展,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相脱节。工作开展速度无法与单位改革发展速度保持一致,缺乏创新性、人文性,无法真正解决职工困难,无法激发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效果不佳

由于受到自由化思潮以及西方腐败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部分党员干部工作意识淡薄,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逐渐趋向形式化、边缘化,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部分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只是口头上重视,未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重业务、轻思想的错误观念依旧存在,导致各项工作表面化,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三、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理念创新

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1)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实现职工与职工或者教育者与职工之间的互动,而不应该单向开展,只有加强沟通、交流、合作,进行多元化的互动,才能促进共同进步。(2)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在职工不存在需求时,即不接受时开展,必须在职工具有实质性的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职工往往在思想上存在疑惑,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发现并找出这些疑惑进行集中解决。(3)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培养听话职工作为最终目的,但这并不能够适应新常态的具体要求。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真正使职工实现价值成长,也就是说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培养听话职工阶段,而是应该帮助职工个体实现成长,也只有每个职工都实现一定的成长,整个事业单位才会实现正真意义上的成长,毕竟,职工才是事业单位的主力军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形式创新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在形式上实现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只是在说教层面上进行,在形式上略显乏味无聊,无法引起听者的兴趣,不能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擅于从形式方面进行创新,所有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都可以借鉴和吸收。比如建立学习兴趣小组、举行演讲比赛或征文活动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允许并鼓励职工就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体现职工的主体地位。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为了创新进行创新,即不能只是形式主义,而是应该把握新常态的脉络,进行有实质性、内涵性的形式创新。

(三)机制创新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机制上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交流,不能满足创新的要求。而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开展机制创新:(1)职工在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应建立职工参与机制,突出职工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职工可以对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表观点和看法,还应从头到尾全程参与思想政治工作。(2)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弥补、应该如何解决,都需要建立反馈机制进行发现和解决。因此,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正确的、高效的反馈调节机制。(3)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绝不能“闭关锁国”独立进行,而应该建立开放机制,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实现对接,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新常态的形式变化,提升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和效果。

(四)平台创新

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从平台上进行创新,引发职工在不同平台上思想的巧妙变化。平台构建,即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同党建工作平台、妇女工作平台、文化建设工作平台实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联合,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同其他工作相互交融的目的,同时也能起到扩大兼容和开放效果的作用,促进新常态下职工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高效地开展。

四、结语

总体说来,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发生了变化。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其实就是首先认识新常态,然后适应新常态,最后引领新常态的过程。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分析客观环境、工作理念以及工作要求的变化的情况下,抓住创新的主干线,进行理念上、形式上、机制上以及平台上的不断创新,把职工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上,摒弃传统观念,进行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凌小萍,周艺.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与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2] 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

第8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摘要】 目的: 明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否为引起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异常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 200612/200710新诊断为OSAS的15例中年患者经门诊测量血压,并先后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符合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20并愿意接受nCPAP治疗者入选本研究. 另外选择1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 入选的OSAS患者在nCPAP治疗前及治疗12~14 wk时分别进行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DT)、E/A等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检查.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S组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VRT:(97±17) ms vs (86±17) ms,P<0.05;E/A:(1.0±0.4) vs (1.2±0.4),P<0.05;DT:(209±29) ms vs (185±34) ms,P<0.05];两组左室内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等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nCPAP治疗12~14 wk后,OSAS组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IVRT:(87±15) ms vs (97±16) ms, P<0.05;E/A:(1.1±0.4) vs (1.0±0.4),P<0.05; DT:(189±26) ms vs (209±29) ms, P<0.05]. 结论: OSAS是独立引起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危险因素;12~14 wk nCPAP治疗能够部分逆转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异常.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室功能,左;心舒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0引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 OSAS)是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近年国外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是OSAS最严重的并发症[1],这些并发症包括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2]、卒中[3]、体循环[4]和肺动脉高压. 有研究表明OSAS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有关. 然而,由于OSAS患者经常同时合并引起舒张功能不全的其他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本研究目的:明确OSAS是否是独立引起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不全的一个危险因素;12~14 wk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治疗是否能够逆转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异常.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612/200710先后有60例研究对象经门诊测量血压,并先后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其中15例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20者且愿意接受nCPAP治疗者入选本研究. 所有入选者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血生化等检查排除各种心肺疾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疾病. 另外,入选15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

1.2方法

1.2.1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GE VIVID7 DIMENSION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均有专人操作. 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同步描记心电图,显示胸骨旁长轴、短轴切面、心尖四腔、二腔及剑下切面. 在M型图像上分别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iameter,LVSD)、左室后壁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于心尖四腔观,用二维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SF(left ventricular shortening fraction)和LVEF用于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在心尖四腔切面将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检测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可测量左室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峰/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峰[the ratio of peak early filling velocity(E) to peak late velocity(A) diastolic transmitral flow, E/A]、E峰减速时间(mitral deceleration time,DT);将取样容积置于右上肺静脉内入口前1 cm可获得肺静脉血流频谱,可获得S峰、D峰、AR峰;将取样容积置于左室流出道和流入道之间,测定主动脉瓣血流频谱结束到二尖瓣血流频谱开始之间的时间,即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sovolumic relaxtion relaxtion time,IVRT). 以上测量值为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 所有数值均由固定人员进行测量.

1.2.2血压测量依据2004年重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5],将血压正常高值定义为收缩压120~139 mmHg(1 mmHg = 0.133 kPa)和(或)舒张压80~89 mmHg;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2.3OSAS诊断及睡眠呼吸监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美国EmblaMonet公司32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系统)对OSAS患者进行睡眠监测. OSAS诊断和分类、分度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指南[6]. 判定标准:呼吸暂停:指口鼻气流均消失且时间>10 s;低通气:指口鼻气流下降到原来的20%~50%,同时伴有动脉SaO2下降>4%;AHI: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在7 h 睡眠中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总次数>30次或AHI>5.

1.2.4CPAP呼吸机治疗对15例入选患者使用SOLOCPAP呼吸机(Respironics,USA)治疗12~14 wk,每晚(6±2) h. CPAP压力调定:临床观察有鼾声或呼吸不规律,或血氧监测有SaO2下降、睡眠监测中发现呼吸暂停时,将CPAP压力上调0.5~1.0 cmH2O;鼾声或呼吸暂停消失,SaO2平稳后,保持CPAP压力或下调0.5~1.0 cmH2O,反复此过程以获得最佳CPAP压力. 平均压力(10±2) cmH2O.

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均连续测定3个心动周期的测值,取其平均值代入统计学分析. 结果以x±s表示,数据应用CHI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用t检验. P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心率、吸烟、血脂、血压情况相似,OSAS组AH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3讨论

舒张功能不全常发生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之前,30%~40%的心功能不全是由于舒张功能不全引起. 及早诊断和治疗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以延缓心衰进展和减少死亡率[7]. 既往研究证实OSAS患者有左室功能异常,nCPAP治疗后有所改善. 然而,上述研究主要是针对左室收缩功能而不是舒张功能. 另外,既往对OSAS与左室结构及舒张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Niroumand等[8]研究认为OSAS不会影响左室舒张功能. Arias 等[9]研究则认为与正常对照者相比,OSAS患者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同时,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明显增加. 本研究所入选OSAS患者均未服用心脏药物并尽可能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OSAS组与对照组在血压、BMI及其他指标统计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另外,本研究观察同一OSAS组患者nCPAP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控制肥胖及高血压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OSAS组较正常对照组IVRT与DT时间显著延长,E/A明显降低. OSAS组在nCPAP治疗后IVRT,DT明显缩短,E/A明显升高,充分说明OSAS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OSAS影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之间的机制尚不明确. OSAS患者夜间血压升高及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会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10]. 在细胞水平,长期压力负荷过重会导致肌浆网钙ATP泵水平降低,受磷蛋白(phospholamban)水平升高;研究还发现心室压力过重本身会影响心肌松弛性[11]. 另外,压力负荷过重激活多种细胞信号引起心肌组织肥厚,间质纤维化使心肌僵硬度增加. 当左室舒张压开始升高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引起静息心肌缺血,使左室顺应性进一步降低. 另外一种可能的机制为患者对抗气道闭塞而用力吸气,由此导致呼吸动力增加,进而引起左室后负荷和左心静脉回流血量增加,而后者和因后者所致的左室容量增加使室间隔移位,引起左室充盈和射血能力下降;由于胸内压波动引起心室后负荷急剧增加及血压升高进一步引起室壁张力增加. 目前很难明确上述机制具体如何影响OSAS患者舒张功能,因为它们可能联合作用. 然而,在疾病起始阶段主要可能是由于呼吸道阻塞的机械效应引起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压力负荷过重本身会导致心室松弛性降低. 随着疾病进展,心室结构异常例如左室重构、胶原结构改变等会进一步引起心室充盈改变. 我们研究发现,nCPAP治疗可以部分逆转OSAS患者舒张功能. nCPAP治疗对舒张功能的影响可能与交感神经活性及左室后负荷降低有关.

我们研究还发现,OSAS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内径及IVST,PWT无统计学差异;在nCPAP治疗12~14 wk 后上述结果无显著变化. 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出现在心脏结构异常之前.

参考文献

[1] Lattimore JD, Celermajer DS, Wilcow I.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J Am Coll Cardiol,2003,41:1429-1437. [2] Arias MA, Sachez AM.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ardiac arrhythmias[J].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7,18 :1006-1014.

[3] 张挪富,钟南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513-514.

[4] Nieto FJ, Young TB, Lind BK,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sleep apnea, and hypertension in a large communitybased study.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J]. JAMA, 2000,283: 1829-1836.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60-1064.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594-597.

[7] Fischer M, Baessler A, Hense HW, et al. Preval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the community;Results from a Doppler echocardiographicbased survey of a population sample[J]. Eur Heart J,2003,24: 320-328.

[8] Niroumand M, Kuperstein R, Sasson Z, et al. Impac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n 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diastolic function[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632-1636.

[9] Arias MA, GarcíaRío F, AlonsoFernández A, 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ffects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effects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men[J]. Circulation,2005,112:375-383.

第9篇:编制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公安交警支队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1.公安交警支队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公安交警支队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实施管理的行政单位。支队财务预算是指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围绕着支队工作的战略目标,通过财务预测和决策,对一定时期内支队资金取得、投放、各项规费、纠违处罚款等的收取和各项费用的支出、投资效果及其资金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一种安排。它既是一种计划,更是一种控制手段,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能促进支队计划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财务预算的基础是计划,按照现行的财务预算编制规定,公安交警支队的财务预算编制在预算执行的前一年就开始。因此,财务预算迫使支队各级管理人员提前考虑制定工作计划以及所需的资源配备,避免支队工作的盲目性,从而避免资金投放的盲目性,减少浪费和损失。

1.2能促进支队组织内部的协调发展

当为支队各职能部门编制财务预算时,就意味着把数字化的工作计划分解落实到支队各层次和各部门之中。一方面,财务预算能让支队领导层清楚地看到支队财力状况,明确支队中的优势部门和问题部门、工作重点、工作标准,为调整支队活动方向、纠正运行中的偏差指明方向。另一方面,财务预算能使支队各职能部门了解支队的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量,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权限,促使组织协调发展。

1.3能为支队工作目标考核提供评价标准

支队财务预算是支队各项工作计划和目标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支队领导可以适时根据预算指标对各部门工作结果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偏差,从而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对支队各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了规范,使支队工作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消除朝令夕改、经费投放随意变化的现象。

2.支队财务预算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财务预算的编制依据不足

缺乏支队发展战略和科学指导,使得预算的实际可操作性差基层公安交警支队是一个肩负地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维护管理和地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购建、维护、使用多职能的行政单位。作为一个基层行政单位,它的组织规模较大,专项投资项目多,投资大,项目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在没有一个长期战略目标和科学工作计划的工作环境中编制财务预算必然重短期行为,轻长期目标,与支队长期发展目标不适应,各期财务预算衔接性差,无助于支队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财务预算管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2财务预算指标没有弹性,缺乏对社会经济情况变化调剂的能力

公安交警支队经费来源主要是以收定支的模式,即根据收取各种规费、违章罚款等非税财政收入数额来确定开支限度。这种非税财政收入收取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对一定时期的收取数额测准一个定值,过高过低估算都影响预算支出的安排,使预算的执行背离预算。

3.改进支队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克服现行预算管理中的不足,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使支队的财务预算管理更好地为支队的长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3.1科学预测,加强预算的指导性

在实施支队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该对本支队能取得的各种资源和取得的各种资源成本,以及符合所辖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所需基础设施、安全设施、车驾管理设施、监控设备等投资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明确支队长期发展目标,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财务预算,这样可以使支队各期的财务预算前后衔接起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3.2严格财务预算编制程序,保证支队财务预算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首先,支队各职能部门应提前一年考虑预算年度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论证其必要性,并将其工作计划和完成该项工作计划所需资源报支队领导决策层。其次,支队决策层收到各职能部门上报的工作计划后,对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与支队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确定预算年度的工作计划。第三,财务部门根据确定的工作计划采用零基预算和可变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财务收支预算,论证预算的可行性后报支队决策层。第四,支队决策层在充分论证工作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决定财务预算方案。第五,财务部门根据支队决策层决定的财务预算方案按财务预算的要求填制预算表格、编报预算说明。

3.3建立财务预算执行分析和考核制度,加大支队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支队财务管理部门和支队各预算执行部门在预算执行年度内,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补救办法,保证在基本预算的基础上,灵活地安排工作和所要使用的资金。预算年度终了,支队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向支队领导决策层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同时与纪检部门一道加大执行结果的监督,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实施公正的奖惩,奖勤罚懒,调动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确保公安交警支队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