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议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议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议论文

第1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1.缺少学习兴趣。化学教材中包含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等,实验现象千变万化,丰富多样。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学生对学习化学似乎应该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爱好,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校在上学期组织的一些测试中,和其它学科相比较,化学的成绩并不突出。我观察和询问了一些学生,并做了一些问卷调查,发现一些学生对化学这一门课并不很感兴趣,或者只对实验感兴趣而不喜欢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随着老师一步一趋的学,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动力,自然就学不牢,成绩就提不高了。

2.化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同一班内的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反应相差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课聚精会神,积极思考和做笔记。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似听非听,左顾右盼,或埋头做自己的事,而且这样的学生在学生中占有的比重有增大的趋势。我于去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测试阅卷工作,在阅卷中发现学生的化学成绩悬殊很大,同一考场内有的满分或接近满分的,而有的才二十几分、十几分甚至还有几分的(满分60分),整体情况也是如此。从阅卷后返回的我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来看,大体上也是如此,不及格的约占1/6左右。

3.缺少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量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去年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我参加考核评分工作。在考试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一开始做实验便手足无措,连胶头滴管也不知怎么拿或拿不稳,在实验中丢三落四,实验结束后不知道倾倒废液,整理仪器,更不用说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了。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有一次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三毕业考试化学试卷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食盐和面碱,酱油和黑醋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庭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这是一道将教材中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不完整。

当然以上情况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所以,我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方面进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面性”等素质教育观才是最关键的。

一、激发兴趣,注重实验,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化学实验大都具有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等特征,通过实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将产生极大的学习动力,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积极主动地认真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特别是初中化学,它是化学的启蒙阶段。实验教学,更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中,关于用什么药品制二氧化碳最理想这个问题,我提供了如下信息: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稀硫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究竟哪种药品最理想,请同学们自己做分组实验。我话音未落,同学们就积极主动地实验,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实验中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此时,教师指导学生从碳酸钠,石灰石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快与慢,反应持续的长短,原料的来源,经济价值等方面考虑,并加以讨论。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二、以疑激思,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第2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一、创意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

与其他产业相比,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知识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跨界性,是科技、文化艺术和市场经济融合的产物,对创意人才的素质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培养多元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使其具备以下多种素质,如图(1)所示:

(一)、具备多元的知识能力。知识能力指的是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人文知识。在创意产业领域需要创意人才不仅拥有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独特掌握能力,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对创意产业的相关知识内容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拥有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的接触积累和独特见解,并能够与产业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

(二)、具备多变的创新能力。创意人才的头脑创新能力应如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思维善变,反应敏捷,善于汲取各种创意元素,善于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意思维没有想象能力、洞察力、变通能力、模仿能力、实践能力,是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想像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任何伟大的创意无不源于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力;洞察力是从多方面观察事物,把握其核心的能力,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于产生、定位创意的点子极为重要;变通能力、模仿能力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先声,不可否认有许多成功的创意都是仿效已有,进行再设计或改造产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指的是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是对创新的实现和执行力,没有实践能力的实现和执行,再好的创意也只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

(三)、具备多样的基本能力。所谓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适应能力、辨别能力。通过对从业人员的调查看,创意人才的优势竞争力往往不是其创新能力,而是其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可以使他们有效的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增加他们的正能量,又快又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其具备良好的的状态。学习能力是自觉地进行求知,自我发展的能力;审美能力是对艺术美、设计美、生活美基本的认识、评价能力,可以帮助人创造艺术、科学的设计作品;沟通表达能力是能够把自己创意、意图用明确清晰明确的言行或图文表达的能力,并善于使人理解和认同;团结协作能力是强调团队合作、互助互补的精神,特别是创意产业领域,大量工作的完成需要团队来进行;适应能力主要指人的处事交往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创意产业是与多种产业、部门有交集的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辨别能力是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研究的能力,创意人才要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才会在自己专业领域里有着独特的创意和见识,取得优秀成绩。

(四)、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创意人才的个性品质是其核心特质,是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特质,具体体现在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禀赋上,也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在常规生活中,将人具备某一特长、艺术天赋、活泼开朗、积极上进、善于创造、与众不同等特征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于创意人才来讲,更需要具备这些优秀的个性品质。

二、创意人才素质教育的思考

创意产业人才素质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总的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创意人才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有:基础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生活环境陶冶以及个人品质等。

(一)、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素质是指人才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培养而积淀的素质,时间跨度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由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熏陶出来的人的基本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种基础素质不是浅显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创意人才来说,需要的就是这种更为坚实的基础素质。因此,要构建科学的、完整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素质教育要从儿童时代开始,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乃至职业教育阶段,形成长期的熏陶和引领;高等院校应把人文教育、创意教育、美育纳入高校的通识教育当中,在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土壤里播下创意的种子。

(二)、专业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是在专业学校进行的为专门职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是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人才。面对创意产业人才短缺的局面,结合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我们应改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大力发展高等专业教育。做到专业设置齐全、结构合理,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建立人文素养、职业能力等与专业教学统一起来的评价标准;构建符合产业需要、引领产业趋势,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专业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创意产业的相关职业技术培训,对相关行业人员进行专业再教育,大力提升行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职业素质教育。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素质是比专业素质更进一步的素质,职业素质是来自产业实践的一种经验素质、能力素质,是从业人员从事创意产业所必需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行业实践人员调查数据显示,(图2)影响创意人员成功的因素的比例为:专业素质占36.5%,职业素质占48%,社会环境占8.5%,个人品质占8%。影响创意人才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如:受教育程度、企业环境、工作性质以及个人品质等。培养创意人才的职业素质,首先要意识到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守时、诚信等细节处抓起,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其次要实现专业教学和专业实战的有效统一,以“校企合作”“项目教学”等方式,按照专业实战的规范进行专业教学和考核,培养学生的职业经验。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四)、生活环境陶冶。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一种教育形式,要努力打造适合创意人才生活的环境。首先,积极保护和建设各种文化资源,这是创意人才从事创意活动的基础,不但要保护好已有的文化遗产,而且也要建设好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其次,政府和社会对“创意”要有宽容度,要提高大众对创意的欣赏和消费能力,要通过各种平台、活动弘扬创新、鼓励创意。再次,高等院校要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具有其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

(五)、个人品质。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具有独立性强、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敢于突破常规、有怀疑精神等个性品质,他们渴望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个人或团体,渴望得到尊重认可,渴望实现自己的想法和价值,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尊重、认可他们,欣赏他们,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尊重创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和创新意识,为创意产业创造高水准、高质量的创意产品。

三、总结

第3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采用自编问卷和调查者自填问卷的方式,统一发放问卷,现场填写并当场收回,在收回时检查所有的选项是否有遗漏或未填者,及时补充填好,以保证问卷的合格率。应用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分析。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分两组,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描述,P值小于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3讨论

第4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艺术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是创造和审美,尤其是艺术作品的外部形态———外形式更具有审美素养培养和思维创新的特殊意义。戏剧也是如此。戏剧的艺术风格常常在排演的外部形式显示出来,外部形式的创新是戏剧的生命力之一。当下很多“莎剧”的改编与创造都在形式方面下功夫。现代的戏剧艺术就是通过混乱的、标新立异的、反传统的、非理性的形式和视角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人们对社会和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和探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1874—1945)认为:“伟大画家向我们显示外部事物的各种形式;伟大的戏剧家则向我们显示我们内部生活的各种形式。”也正如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所说,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从感情到形式,而是从形式到思想和激情。在戏剧表演方面必须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在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创造符合观众审美趣味的形式来容纳思想和激情,在这方面中国现代戏剧大师先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形式创新的先锋,《雷雨》中的‘序幕’和‘尾声’、《日出》的‘横断面的描写’及‘拉帐子’手法、《原野》对表现主义的成功借鉴,每一部剧作都有着对新形式的探索。”先生创作《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用意是“我不愿这样戛然而止,我要流荡在人们中间还有诗样的情怀。《序幕》与《尾声》在这种用意下,仿佛有希腊悲剧Chorus一部分的功能,导引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宽阔的沉思的海”。什克洛夫斯基(ViktorShklovsky,1893—1984)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仅仅是机械地应付它们。艺术就是要克服这种知觉的机械性。1935年,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1898—1956)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中国京剧艺术,次年他就撰写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又译为“间离法”或“间离效果”)概念。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如下定义:“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通过“陌生化”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用异样的目光去认识事物”,引导他们按照时代的发展自我塑形,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一个影视不断取得霸权的时代,是对抗图像还是屈服?校园戏剧艺术实践给我们提供了第三个选择:与新媒体时代融合。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戏剧实践要体现时代感,就必须运用创新思维,在表演诸环节中不断增加新元素,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将众多的美术手段和形式添加到表演当中,在舞台上将他们的思想感情生动地再现出来,这也是校园戏剧艺术实践和戏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艺术实践与社会介入

(一)戏剧公共空间建设

将现实问题进行戏剧化的展示,是戏剧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本质。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就必须抓住高等院校这一艺术培育的摇篮。但当下在高校的专业素养密集教育下,学生活动的公共空间日益萎缩,对学生而言,好像只有学习而无行动,只有生活而无艺术。因此,高等院校必须在戏剧实践方面搭建一个公共空间领域。这个空间领域作为学生行动实现的场所,为学生创造社会化情绪、提供治疗效应,也为学生与学校平等对话,参与学校建设、社会建设提供舞台。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学科间界限分明,对学生而言,必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学习修满学分,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专业学习使学生形成专业素养,但是学生面临的仍然是物的世界而不是人的世界,只有行动才面临人的世界,行动不仅通过他人的在场确立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存在,而且也提示着主体惟一的自由。一个只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参与行动的学生,绝不可能是真正快乐的。德国著名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1975)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参与到公共领域中,与同类一起行动。戏剧艺术实践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超越个人的“小我”从而建构超越的“自我”,体验个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当然,正如布莱希特所主张的,戏剧就是戏剧,好的戏剧一定是娱乐的。戏剧的娱乐功能是最重要的,但是在中外戏剧史上戏剧“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从春秋时期的“优孟衣冠”到唐代的优伶,戏剧的“讽谏”传统一直在传承。《旧唐书•李实传》就写到“瞽诵箴谏,取其诙谐,以托讽谏,优伶旧事也”。法国戏剧家狄德罗也重视戏剧的社会功能,认为戏剧应该成为“善良的学校”,“坏人看到自己也曾做过的坏事感到愤慨,对自己给旁人造成的苦痛感到同情”⑨。学生的戏剧行动离不开社会当下的话语和语境,在戏剧公共领域中,学生只有通过话语才能和其他人发生关联,通过沟通才能成为交往共同体的成员。在学习之外,戏剧公共空间领域也可以作为学生政治生活的空间,在其中他们可以自由地讨论国家事务,关心人民生活。在实践中突破校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获得历史与时空的自由,以多元文化形式展现他们不同的需要、情感,最后形成社会介入的意愿和群体共识。

(二)释放情感,介入现实

戏剧形式的创新不仅是形式与结构的创新,而且也是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鲁迅弃医从文,希望拯救旧社会中国人麻木的灵魂。今天我们不需要学生放弃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拯救商品经济社会下学生的冷漠。造成学生对世事、人事不关心的原因很多,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学习的态度是与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目标相悖的,这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戏剧艺术实践就要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不是喊出来的,而应该是做出来的。从戏剧实践的技术特点来看,虚拟性和超越性是戏剧美学的重要特征。因而,针对学生的各种情绪以及他们对社会本身的认识和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戏剧艺术实践中会涉及一系列假定性的情境,以使现实中的问题得到假定性、戏剧化的解决。也就是说,设计假定的情境空间本身并不是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其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舞台设计、舞台美术等艺术技能,而且可以在支撑戏剧动作的前提下鲜明有效地传达戏剧演出所蕴涵的深刻而强烈的情感内容。这里的情感内容已经是积淀了的审美情感,是一种在人生的深刻体验基础上,对生命、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是超越个体直达生活的深层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陷入机械的、自动化的程式中,而在设定的戏剧空间中,如果他们被程式化束缚的,被日常生活体验遮蔽的真情实感被激发出来,这对塑造完善的人格不无裨益。若学生认为现实是残酷的,那么没必要怨天尤人,没必要厌弃人生,鼓励他们把他们认为的所谓的“残酷现实”再现出来,把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不要去回避现实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戏剧情境中再现“黑暗”,营造残酷的剧情来获得群体的认同,来检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观众一起来应对这样的现实,在虚拟性情境中寻找可能的解决途径,这种思考有利于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现实。

(三)走进社区,进入社会

第5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医学人才专业能力、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医学教育中,必须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医学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专业的医学人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我国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1.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文明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爱、友善、诚信、守法、爱美”等,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优秀的精神成果,是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培养专业、素质高的医学人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医学人才质量。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医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熏陶医学生,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2.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就当前医学教育工作来看,过重的强调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人文素质,以至于所培养出来的医学生难以满足医疗事业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医疗服务事业的从事者,医学生人文素至关重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指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包括了医学人文精神修养,要求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气质,要具备人文关怀意识。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满足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医学教育的同时,就必须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从而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医学人才。

3.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

3.1树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理念中,对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重视,偏重于专业技能的教育,从容使得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了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短板。现代社会里,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所教导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这种情况,针对医学生的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函理论、人文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文教育体系,从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前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2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所谓文化自觉意识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的一种合理认知,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一种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特色以及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在文化环境下增强自主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P重要的精神财富,能够只一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当自觉树立文化意识,将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来进行教育,将人文精神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不断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引导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

3.3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人文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医学生而言,他们深受教师的行为举止的影响,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反之,教师人文素质差,就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此,在医学生认为是指教育中,要加强教师的培养。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中国文化的学习,让教师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医学精神,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医学人文素质。同时,要强化教师专业知识的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不断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服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3.4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环境十分重要,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为此,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重视环境的营造。针对校园环境,学校应当要突出医学特色,在建设校园文化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融入其中,突出医学特色。在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以及道路上可以以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来明明,如扁鹊楼、华佗路等,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3.5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

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医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提升人文素质。因此,学校应当集合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积极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如邀请知名的教授、专业来校就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素质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素质的认识。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提升人文素养。

第6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科 大学生 文化素质

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一直存在文理分科、重理轻文的弊端,导致工科学生文化素质薄弱,使学生难以适应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竞争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重点。

1.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1.1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通过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发现,工科学生对于政治、历史等知识知之甚少,部分同学甚至对于基本的常识都缺乏了解,更谈不上对人文知识系统的了解。

1.2对人文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我国中学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应试教育的想法,加上长期以来,工科院校的教育偏重于专业知识的灌输与培养,不少工科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要学好专业知识,因此,工科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在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时投入的精力不多,大多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人文科学知识欠缺。

1.3工科院校中,专职人文科学教育教师缺乏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中存在注重专业课程的建设,淡化人文课程的教育。因此,工科院校在教师的培养方面也存在这些问题。很多社科类教师在工科院校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业务水平也因此得不到提升。部分教师看到自身发展困难,主动离开学校,寻找更好的发展。

2.重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培养,提高人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部分理工科院校不重视对人文教师的培养,使得理工科院校人文教师知识水平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接触最多的是专业课教师,加上大学生都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课教授十分崇拜,所以,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现有高校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他们本身也需要补课,补素质教育的课。因此,高校教师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不光要加强人文社科类教师的素质,更要全面提高学校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

2.2加强宣传,营造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良好氛围

造成大学生知识面不宽、文化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重理轻文,不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文化素质的课程不重视的现象。因此,高等学校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应重在教育、陶冶和宣传。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开辟文化素质教育专栏,把有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放到网上供学生浏览,开设“网上调查”、“网上讲座”、“网上沙龙”等。

2.3完善教学体系,注意人文课程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要从课程设置上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即加入古代文化经典的学习力度,让学生从古代文化的精华中感悟,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他们可以和谐地构建起一种更富于人性的生活方式,实现培养“整全性的人”的理想。

2.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人文教育的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多举办一些高质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讲座,充分利用图书馆,多涉猎人文社科类图书,同时加强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的交流,组织一些跨院系的联谊活动,促进文、理、工学科学生的学习、交流和互动。

2.5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是拓展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又有利于学生获取书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入社会实践的指导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对人文知识的兴趣,从而养成自觉学习人文知识的习惯,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阎志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素质教育简报,2006.(2):6-7

[2]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1 (1):43-44

[3]宋彩萍、王丽平、王静.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探讨.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1):8-9

[4]张岂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 1-2

[5]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第7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6]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第8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常把议论文写成纯粹的记叙文或带有议论性的哲理散文。比如,有些学生写的议论文常常是前半部分叙事描写,后半部分议论说理,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既非说理又非叙事的四不像文章。此外,还有不少学生由于分不清夹叙夹议类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想指导学生把准文体的脉,写出规范的议论文,除要引导学生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弄明白文体自选并不是淡化或不讲文体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区别――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状物等表达方式,追求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则主要采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以理服人。

二、拟题不当,文题空泛

文章的标题犹如屋之窗或人之眼。好的文题不但能统摄全篇的思想内容,达到题文合一的效果,而且还能润物无声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议论文写作中,学生的拟题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体错位,记叙议论不分”,比如“母亲讨债”“滴血的钞票”等文题,一看就是典型的记叙文标题,可有的同学却用它写了议论文;二是“表意不明,文题含混”,比如用“社会与网络的平衡”“打抱不平”等文题写议论文,读者看了标题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作者想写什么;三是“大而无当,抽象宽泛”,比如“文化选择”“议素质教育”等文题,议论对象内涵丰富,根本就不可能用几百字的文章论述清楚。常见的议论文标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论点型标题,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开卷有益”等;另一类是论题型标题,即标题已经指出论述的对象、话题或范围,如“说宽容”等。学生写议论文时,不管采用哪种类型的标题,都要将追求“简明而不失深意,新巧而不乏韵味”当成拟题的基本原则。为此,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拟题的方法和技巧,如修辞法、引用法、嫁接法,求异法等,并加强拟题专项训练。

三、雾里看花,观点隐晦

写议论文,论述某一问题或分析某一现象时,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和主张,而且观点和主张还应当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和有强烈的针对性。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义理”(议论文中是论点)“考据”(议论文中是论据)“辞章”(议论文中是论证方式)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领会“义理”在议论文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指导学生明白写议论文坚持“观点正确,态度明确,论证充分,论据有力”可以很好地解决写议论文无观点、观点散或观点隐晦的问题。此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立论”“行文中间立论”“卒章收束立论”等写作技巧,也可以有效消除论点模糊或零散的弊端。

四、“骨”“肉”分离,事例论证乏力

写议论文,论据只有紧扣论点才能达到观点与材料统一,进而为主题服务。此外,论据只有准确、典型、新鲜才能使说理更充分,论证更有力。许多学生写议论文,进行事例论证或事理分析时,由于没有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论据内涵的丰富性,或没有精心选择和巧妙剪裁论据材料,常常因无法找到观点和论据的契合点,结果使文章的“骨”(论点)“肉”(论据)貌合神离。具体地讲,就是论据不能有力地佐证和支撑论点,而论点也不能水融地统率和包容论据。此外,还有许多学生用事例论证论点时,所用事例往往流于俗套,不是千人一面,就是老生常谈,既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和浓烈的生活气息又缺乏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具体地讲,就是所举事例不是琐碎肤浅,就是常以部分代替整体,或以个别现象代替一般规律,结果使事例既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又缺乏深刻的典型性。写作教学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和读本资源,重视课外阅读,走出书本和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中,关注各种媒体信息,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广泛涉猎,加强积累,探究材料内涵的广义性,捕捉论点和论据的相关性。

五、事例论据叙述冗长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方式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里的叙事必须完整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则应简明扼要。因此,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应该用概述法或截取法叙述。由此可见,明确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仔细揣摩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处理技巧,是解决写议论文事例论据叙述冗长问题的关键。

六、转移论题,节外生枝

“一议一话题,一课题一中心”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是,议论文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不是开篇就转移话题,与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南辕北辙,就是写至中途便信马由缰,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渐行渐远,或者是干脆就抛开文章的中心论点一气呵成,结果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既要看清题干,读懂题意,明确要求,还要注意行文中思维的收与放和张与驰,即既要利用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又要利用聚合思维适时收束,切不可天马行空,题外生题。此外,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统观全局和瞻前顾后的写作习惯也是防止偏题和跑题的有效手段。

第9篇:素质教育议论文范文

语文是一门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语文素养是提升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注重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语文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的工作进行:第一,巧用文章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涵。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扑捉信息的多少。初中语文的阅读文章更多的是议论文和古文,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古文、议论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阅读议论文的时候,要重点的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意图,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整体把握全文。在阅读古文的时候,要重点的把握文言文词、句、语法等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知识素养,从而提高学生对古文的阅读能力。其次,要注重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不能仅限于教授一些基本写作要素、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理论知识,要注重写作的实际性和实用性,积极的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语文写作素材,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二、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1.采用探究式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探究性学习能锻炼初中学生有效搜集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以探究课题为主题,学生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遴选对语文学习有用的信息,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体会这些信息对最后解决语文问题的帮助,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语文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逐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将语文课堂变的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去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不断的培养语文应用能力。

3.在学生中组建合作小组

从生活、活动中获得语文课外资源,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初中生具有喜欢和伙伴们共同学习的心理特性,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把学生分为各个合作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的去生活中寻找语文课外资源,然后带到语文课堂上,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的讨论,互相的学习,共同的进步。通过收集语文课外资源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