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

第1篇: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一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首都北京著名景观,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颐和园是我国历史园林重点保护单位,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所以游览时请自觉保持卫生。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长廊。看,绿色的柱子,红色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你们相信吗?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请抬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图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是不是不可思议呀!

我们现在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耸立在半山腰上的八角宝塔形三层建筑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名叫排云阁。让我们上去看看吧。

游客们,现在万寿山就在我们脚下,这里是看颐和园全景的最佳地点。正前面就是昆明湖。看,它静的就像一面镜子,绿的就像一块碧玉。多美啊!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昆明湖。看它多大呀,可它周围的堤岸更长。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见户中小那个小岛了吗?我们只需走完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石桥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孔,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些小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你们慢慢游览吧!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到北京颐和园。我姓吴,叫吴思雨。大家可以叫我吴导;小朋友们可以叫我吴姐姐;想比较直接的可以叫我的名字吴思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宫御苑,占地约290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另外,我提醒大家一点,千万不可以随便扔垃圾哦,尤其是湖面上。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一起参观颐和园,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在这里找一个宾馆住一宿,然后想参观别的地方的游客可以继续参观,再见!

北京颐和园导游词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贾文雯,可以叫我贾导,今天我们游览的地方是颐和园,请大家跟随我走,现在我手指的的这个地方是着名的长廊,他全长700多米,273间,大家可以看到,每间横槛上都有五彩的图画,画的各式各样,有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那怪被称为世界第一长廊。

大家往前看,这就是碧波荡荡的昆明湖。这片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游船经过,都可以听见船上有人们的欢歌笑语,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昆明湖上面,就是闻名遐迩的万寿山,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部风景。站在这里看整个颐和园真可谓是壮观。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第2篇: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故宫导游词精彩开场白一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北京玩,我叫黄xx,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黄导或小黄都可以。

北京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景点,如:天安门,长城,紫禁城,天坛,北海公园,颐和园今天我们要去的是紫禁城,紫禁城也叫故宫。于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是明和清两代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代建群。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紫禁城宫殿,至明乐十八年落成。北京故宫导游词开场白2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故宫占地7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被誉为五大宫之首。故宫都是木砖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显得异常的华贵。我今天就说到这,待会你们可以尽情的拍照和买纪念品留念。

注意,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孩,5点准时回来集合去吃饭,祝你们玩得开心!

故宫导游词精彩开场白二

大家好!很欢迎大家前来游玩!我是xx,大家可以叫我x导。故宫清洁卫生有大家保持,请大家高抬贵手,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一会儿下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车牌号。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和父老乡亲们,过一会我们将要参观故宫博物馆,我先为各位做的简介。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范围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也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一品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总面积有72万平方万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

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第3篇: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2007年,北京市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实际中应该如何操作?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参加了“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的实验。该项目是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为保证高中课改重点工作顺利实施而设立的16个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由北京市教育学会承担。在这次改革当中,国家确立了符合时展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将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况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我们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模块教学是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与核心。在课程结构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形式,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以地理学科为例,共设有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内容丰富。在高中新课程中,选修模块是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它的优势在于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搞好这一最具“活力”的选修部分的教学,关系到高中课程改革的成败。但面临的问题是,如此多的内容光靠传统的现实课堂教学,课时是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对选修模块内容的选择性学习。同时,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均显现出来。如何解决呢?通过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验教学可以看出,借助信息手段,利用网络设立“虚拟课堂”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信息技术支撑课改实践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的普及使信息化的概念和思维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课堂等各个社会领域中。这也必然导致中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学生课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如何借助网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我们这个项目的主旨。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网络个性化班级教学平台(选修版)”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实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组建了《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班,带领学生进入到虚拟课堂中自主学习。

虚拟课堂可以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更好地实现《课程标准》中关于“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一理念。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利用虚拟课堂教学,需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1.选定教学内容

我们确定了以选修3《旅游地理》模块进行实验教学。《旅游地理》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习需要通过观察—体验、感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才能完成,而观察是最重要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将选修教材《旅游地理》做了宏观的调整,从“旅游景观的欣赏”入手,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开始了我们的网上教学实践。

2.制定教学计划

我们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内容,确定了教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教学目标,制订了每个教学阶段的计划。根据虚拟课堂的学习特点,教学可分为6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熟悉平台,激发兴趣。

①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虚拟教室的注册。

②教师将旅游景观照片、资料和预设的专题在网上。

第二阶段:启动阶段——调查学情,自由分组。

①教师根据旅游景观的分类,初步将旅游景观分成若干组,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加入研究小组。

③学生跟帖、回帖,搜集资料。

第三阶段:推进阶段——专业指导,加强认识。

①学生思考问题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首次现实课堂讨论。

第四阶段:再推进阶段。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①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引导,提出更深一层的思考。

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新的见解或新的问题。

第五阶段:交流阶段——现实课堂,总结交流。

①学生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展示交流。

②提出问题,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第六阶段:总结阶段——深入推进,结论共享。

澄清概念,得出结论,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3.组建教学班级

利用网上的虚拟课堂教学,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跨区、跨校组班是突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共享教学资源。跨校组班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让学生看到彼此的差距,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促进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曾感慨地说:“我们虽然回帖比那两个学校多,但他们比我们回答的深。”差距形成了学习的动力。

4.设计探究专题

网上学习的关键是设计好探究的专题,用问题引领,组织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旅游景观的欣赏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很感兴趣。

以首期《旅游地理》学习班的学习过程为例,我们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方面,设置了供学生欣赏、学习的专题共12个,配有景观照片。问题要求明确、具体、有趣味性,有探究学习的深度。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专题学习,也可自己设立专题学习。根据自己所选的专题不同,学生自然组成了不同的学习小组,满足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从所设置的学习专题来看,突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欣赏即观察,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学生通过网上搜集资料,锻炼了收集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网上答题、写导游词、写欣赏文章等),培养了表述及写作能力。

同时,在虚拟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和学生探讨的问题也在逐渐深入。如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讨论了沙尘暴与天气、气候的关系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深入、灵活的思考问题“逆温是加剧沙尘天气,还是抑制沙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讨论继续推向深入。因此,虚拟课堂的学习主要是靠问题引领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深入,进而完成课标要求的学习任务。

5.网络研究、实践研究、跨学科研究相结合

在第三期《旅游地理》学习班的学习中,教师们感觉到只让学生在网上虚拟旅游是不够的,学生缺乏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不利于他们对《旅游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因此,我们开始结合课外实践活动辅助学习。如人大附中以网络虚拟旅行团的旅游线路设计为切入点,利用实验项目的网络平台为载体、以世界遗产颐和园为实践研究基地,通过 “搜集信息—网络交流—分析思考—实践体验—课堂交流—生活应用”等环节的层层推进,以网络研究、实践研究、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学习旅游地理知识,体验旅游活动,感悟旅游乐趣。

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成为亮点。地理、语文、历史多学科共同加盟,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综合领悟颐和园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审美品味与文化修养。

在研究颐和园的基础上,学生还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自己做导游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颐和园,同时把颐和园的研究扩展到文学、摄影、美术、历史、商业开发等方面。学生在学习旅游地理的同时又能够超越地理,扩展到他们所感兴趣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收获颇丰。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让我们体会到了“双课堂”整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虚拟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兴趣盎然,呈现出以下特点,即积极参与,回帖数量大;主题探究,回帖质量好;自主创新,观点原创率高;平等交流,合作讨论多。

6.评价标准引领方向

网上的学习是灵活的,学生自由度大,同时也显现出管理易于松散。如学生的回帖有些过于简单,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是没有学习效果的。如何保证在虚拟课堂的学习不流于形式?保证学习的高效性与实效性?通过实验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我们及时制定了初步的评价体系——“地理学科虚拟课堂学习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突出形成性评价。

在网络课程评价指标框架的设计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占到了课程成绩的75%,旨在改变以往课堂学习中学生重终结性考试,轻课堂参与的状况,以此提高网络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将“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的课标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鼓励创新精神,重视问题探究。

在网络课程评价细则的设计中,改变以往单一重视知识与技能落实的评价标准,加大了探索性、创新性问题的得分比例,以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使好学生的标准不仅在于勤奋学习,更在于大胆提问,从而丰富课程的评价目标。本评价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

第三,注重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引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在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评价基础上,引入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手段,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使得课程评价更趋合理、公正。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在评价指标及评价细则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力图使每条评价标准的语言清晰、准确,内容易理解、可操作,从而保证网络课程平台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三、反思与感悟

1.学生的变化让人欣喜

在课改项目实施进程中,学生在悄悄的变化,从不解、好奇到兴趣盎然,从消极、观望到积极投入,从过去被动学到现在主动研究。

网络课堂的引入,使学生学习的时间更自由、学习的空间更宽广、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的同伴多样化。学生逐步培养了整理资料、采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归纳加工信息的能力;在同伴间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相互为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了合作学习,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走进生活课堂,学生在多彩的现实世界还原了书本上的知识,对知识的认同感大大增强,在对生活实践的研究中不断有新发现,产生新的探究欲望,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获得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多学科联合作战,让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全方位了解身边的现实生活,眼界大开,思维拓展,豁然开朗,大呼过瘾。

2.观念的转变重于形式的转变

在课改项目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我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从未停止,在虚拟课堂中没有固定的时间、空间,面对不同学生老师怎样教?生活课堂中面对崭新的生活实例,教师的权威性还在吗?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挑战,这种改革不仅仅是授课形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变化。尊重是创新的源泉,尊重学生,改变师与生是教与学的对位,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共同的探索者、研究者、学习者,那么课改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的结合,教学课堂与生活课堂的结合,多学科课堂的整合,学生学与教的结合等等都可以尝试,关键是让教学成为一种对话、一种沟通,让教学变成一起探究、一起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学到对终身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在快乐中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3.从学生中寻找应对问题的灵感

这种多样化的新型学习方式,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挑战,一些问题的出现也不断引发我的思考。当学生畅游在纷繁多彩的网络世界时,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保证学习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当学生对网络研究与实践研究失去兴趣时,如何及时引导?当学生在生活课堂中考察研究时,如何让实践研究能够为生活实践服务?面对学生在兴趣点上的差异、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如何协调?问题来自于学生,答案也应该从学生中去探寻。

4.跨学科研究开辟新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研究和网络研究过程中,我深感世界遗产——颐和园这一鲜活的教学资源蕴含了太多值得开发的内涵,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地理方面的问题,单一学科课程无法涵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跨学科教学”这一手段被引入了我们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中,成为我们教学实践研究新的突破点。语文老师加盟助阵诗歌、对联、楹联文化意象;历史老师走进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玉澜堂的历史背景;还有的学生对颐和园的摄影艺术十分青睐,于是我校电教中心的摄影老师被请进了课堂……这种多学科的联合作战,做到了深层次的学科共享,还原了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让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逐渐丰满起来,知识不再是被学科条块分割的,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恰恰体现了以学生需求为本的教学观念。

第4篇:关于颐和园的导游词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教师主导

信息技术的使用已经在语文教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进去。教师和学生在这场教学手段的变革中受益匪浅。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认识“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本文仅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提高教学效率,重视预留思考空间。

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学习者根据其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 以此而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建构的,学习者认知结构(亦称“图式”)发生变化是经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现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和网络平台,可以为语文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使情境创设效果更强,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探究和共享活动更加活跃。教师也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充分发挥视频、音频、幻灯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全方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努力增强效果。

但如何恰当的创设一种有趣味,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认知、情感融入进去,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建构,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取得一个较好的效果,是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

现在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在学生和一些教师眼里,无论是多媒体平台,还是电子白板等教学手段,无非是把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画面、歌曲、故事等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以幻灯片、电影片段等形式展示出来而已。课堂表面很热闹,可很多教师甚至学生都觉得厌烦了。这样的信息技术化教学显然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

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既要给学生多样化的视听材料,又要给学生一些想象和思考空间去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如:讲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燕子》时,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听了儿歌《小燕子》,还可以请学生学唱两句,关键是提出问题:小燕子是什么时候来的呀?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小燕子还有什么样的出色表现呢?带着这些思考,让学生们欣赏《燕子》这一课。在导入及后来的授课中,没有过多的介绍燕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没有特意强调春天里应该有什么动物和植物。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填充这些空白,更加激起迫切了解课文的愿望。

讲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时,为了说明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拿出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作比较,但是并没有作特别说明。因此,在阅读课文前,给学生们播放了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科尔卡大峡谷的纪录片片段,虽然时间很短,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加对比理解我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世界第一了,同时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用的比较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和探索。

信息技术是学生发现、探究、认识社会和接受新信息的工具,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兴趣的好帮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学情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信息技术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教学手段,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所以,多媒体信息要仔细考量,宜精不宜多,不能因为在教学中应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而掩盖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更不能让教学从原来的从师到生,简单的成为师、课件、生,把师生的沟通割裂开来。

总之,应该把信息技术放到关键的地方去使用,能够帮学生理解把握课文,让其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达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的整合。

二、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个体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或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性的命令或控制。建构主义学习者不是等待被填充知识的空容器,相反,学习者积极致力于创造意义,学习者常常选择并追求他们自己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三大特征之一,也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创造性的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合作的机会。形成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学生间的合作三种形式共同出现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内互相之间的讨论、学习,对不同观点可以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时,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读懂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涉及到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收集整理关于课文内容中涉及到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报道、图片、故事、传说和现状等内容,进而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接着,让每个小组分别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分别加以利用,如:针对这些文化遗产提出如何保护的方案;自己当个小导游,把这些文化遗产如何向游人进行介绍;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再开发等。最后小组成员在组间进行展示、讨论、评价。

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受益终身。

三、收集已有资源,提升作文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使得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浩如烟海的科技教育信息铺天盖地, 而相关文献和文字资料查询又不知简便了多少倍。更重要的是,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使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视觉、听觉等感官要求,让他们的情感、兴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当然,信息技术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想真正帮助学生迅速突破写作瓶颈,做到兴趣与技巧、生活与体验同步提升,还须借助于教师深厚的功底、不断创新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习作要求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介绍重点,特意找了一段班内一位学生以前随父母去故宫游览的录像,并配合一些介绍故宫的纪录片片段。在观看这些视频内容时,学生们相当认真,去过的那位学生也乐得向其它同学介绍当时的情景,而且乐此不疲。借助这些内容,学生们找到了感觉,教师再启发学生们选择角度、抓重点、理顺序,学生们基本上都能顺利的完成写作内容。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借助信息资源的重现等手段,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生活和教学的衔接,优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其它方法无法比的优越性,但是应该合理利用。教师还是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教学需要灵活选用教学媒体,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在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还要注意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共同引导和监督,不能让学生接触不良信息。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能被信息技术弱化的。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它教学媒体毕竟只是工具,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学特点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及时性和影响力。信息技术虽然容量大、效果强,但在教学中一定要留出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而且要关注不同的学生他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等是不同的。所以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关键还是看教师,扬长避短、 兴利除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手段,由于其图文并茂,活色生香,以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它必将成为师与生、教与学的主要工具,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